实验九分支程序的设计

2024-09-19

实验九分支程序的设计(共5篇)

实验九分支程序的设计 篇1

实验二 二 分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得: 1、学习分支程序得设计方法 2、熟悉在 PC 机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与运行汇编语言程序得过程 二、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

IBM/ PC 及其兼容机 软件环境

统 操作系统 DO S

编辑程序 EDIT 或其她编辑程序

序程编汇ﻩ 汇编程序 M ASM、E XE

连接程序LIN K、EXE 序 调试程序 DEB UG、EXE 三、实验内容:

:、在屏幕上显示如下信息:—-— —- ------—-—---— — ------—-Panda

2— —- --— — ---—-—-———-----— —-—--Cat

3-——--------------———- -——-Ra bbit

4— — -— —-— — -— —--— — --- —- --——------Pig—— ------—--—--—-—---— —- --—EXI T

(Plea se

ch oo se 1, 2, 3,4or 5)—- ----入 若输入 1, 显示“I like e

p panda ”后程序结束;若输入 2, 显示“I

lik e cat” ”后程序结束;若输入 3,显示“I

lik e rab bit t入 ”后程序结束;若输入 4, 显示“I do n’t l like pig ”后程序结束;若输入 5,程序直接结束;若输入其它字符,显示“You

pr ess an error key!“ 后程序结束.1)流程图

2)源程序 DATA SEGMENT

INFOR1 DB 0AH,0DH,”1-—-—----—-—Panda:$"

INFOR2 DB 0AH,0DH,”2—-—-——--———Cat:$”

INFOR3 DB 0AH,0DH,"3---—---——-—Rabbit;$”

INFOR4 DB 0AH,0DH,"4---—------—pig:$“

INFOR5 DB 0AH,0DH,”5--—--——--—-EXIT:$"

INFOR6 DB 0AH,0DH,”(please choose 1,2,3,4 or 5——-):$“

INFOR7 DB 0AH,0DH,”I like Panda:$“

INFOR8 DB 0AH,0DH,"I like Cat:$”

INFOR9 DB 0AH,0DH,"I like Rabbit;$"

INFOR10 DB 0AH,0DH,”I like pig:$"

INFOR11 DB 0AH,0DH,”you press an error key!:$” DATA ENDS

;数据段结束 CODE SEGMENT

;代码段开始 Y Y Y Y N N N N N 开始 选项 用户输入 Al=1 Al=2 Al=3 Al=4 Al=5 You press an error key 结束 I like panda I like cat I like rabbit I like do not

ASSUME

CS:CODE,DS:DATA

;段寻址 START: MOV AX,DATA

;将 data 得数据存入ax 中

MOV DS,AX

;为 ds 赋值

MOV DX,OFFSET

INFOR1

;返回变量 INFOR1 段内偏移地址【运行后在屏幕上显示字符 1--——--—--—-Panda:】

MOV AH,09H

INT 21H

;执行九号功能调用

MOV DX,OFFSET

INFOR2

MOV AH,09H

INT 21H

MOV DX,OFFSET

INFOR3

MOV AH,09H

INT 21H

MOV DX,OFFSET

INFOR4

MOV AH,09H

INT 21H

MOV DX,OFFSET

INFOR5

;返回变量 INFOR5 段内偏移地址【运行后在屏幕上显示字符 5—-—--——----EXIT:】

MOV AH,09H

INT 21H

MOV DX,OFFSET

INFOR6

MOV AH,09H

INT 21H

MOV AH,01H

INT 21H

CMP AL,“1’

JE

Panda

CMP AL,'2’

JE

Cat

CMP AL,”3’

JE

Rabbit

CMP AL,’4'

JE Pig

CMP AL,’5’

JE PEND

JMP Other Panda:

MOV DX,OFFSET INFOR7

MOV AH,09H

INT 21H

JMP PEND Cat:

8ROFNI TESFFO,XD VOMﻩ H90,HA VOMﻩ H12 TNIﻩ JMP PEND Rabbit:

MOV DX,OFFSET INFOR9

MOV AH,09H

H12 TNIﻩ

JMP PEND Pig:

MOV DX,OFFSET INFOR10

H90,HA VOMﻩ INT 21H

JMP PEND Other:

MOV DX,OFFSET INFOR11

MOV AH,09H

H12 TNIﻩ

JMP PEND PEND: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2、、从键盘输入一字符,判断该字符就是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或其它字符.若输入为小写字母, 显示“Y You

I nput a Lo wer case Letter!”;若输入为大写字母, 显示“You Inp ut a Uppercase L et ter!”;若输入为数字,显示“Yo ou Input a Digit!“;

若输入为其它字符,显示“You Inpu t

Ot her Let tt er!”。、编程指导 字 数字 0  9得ASC II 码为30H 39H;大写字母得 ASCII 码为 4 1H  5AH,小写字母得AS CI I码为61H 7AH。本题目将字符分为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及其它字符,得 根据键入字符得 AS CII 码值判断其所属类型, 并显示相应得信息 息.字符串显示使用功能号为 09H 得 得 DOS 功能调用, 接收键盘输入得单个字符使为 用功能号为 01H 得 得 DOS 功能调用。

2、流程图及程序框图 1)流程图 2)源程序 DATA SEGMENT

INFOR1 DB 0AH,0DH,”Please Press Any Key to input a letter:$"

INFOR2 DB 0AH,0DH,”You input a lowercase letter!$”

INFOR3 DB 0AH,0DH,“You input a Uppercase letter!

$”

INFOR4 DB 0AH,0DH,"You input a Digit!

$”

INFOR5 DB 0AH,0DH,“You input Other letter!$”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 显示信息“Please Press Any Key to input a letter”得指令序列以及接收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得指令序列

MOV DS,AX

MOV

DX,OFFSET

INFOR1

H90,HA

VOMﻩ

INT

21H

MOV AH,01H

INT 21H Y Y Y Y Y Y 显示提示信息“Please Press Any Key to input a letter” 及功能号为 1 得接收键盘输入单个字符得指令序列 开始 结束(AL)<’0’(AL)<=’9’(AL)<’A’(AL)<=’Z’(AL)<’a’(AL)<=’z’ 输入得就是小写字母,显示信息 输入得就是大写字母,显示信息 输入得就是数字,显示有关信息 输入得就是其它字符,显示信息

CMP

AL,’0’

JB

OTHER

CMP

AL,’9’

JBE

DIGIT

CMP

AL,’A“

REHTO

BJﻩ ”Z',LA

PMCﻩ REPPU

EBJﻩ CMP

AL,’a’

JB

OTHER

“z',LA

PMCﻩ JBE

LOWER

JMP

PEND LOWER:

;显示“You Input a Lowercase Letter!”得指令序列

MOV DX,OFFSET INFOR2

H90,HA VOMﻩ INT 21H

出跳序程使应后支分个一完行执意注;

DNEP PMJﻩUPPER:

; 显示“You Input a Uppercase Letter”得指令序列 MOV DX,OFFSET INFOR3

H90,HA VOMﻩ H12 TNIﻩ DNEP PMJﻩDIGIT:

; 显示“You Input a Digit!”得指令序列 MOV DX,OFFSET INFOR4

H90,HA VOMﻩ INT 21H

JMP PEND OTHER:

; 显示“You Input Other Letter!”得指令序列

5ROFNI TESFFO,XD VOMﻩ MOV AH,09H

H12 TNIﻩPEND:

MOV AH,4CH

H12 TNIﻩCODE

ENDS

END START

四、心得 通过这次上机实验, 我掌握了分支程序额设计方法, 宏定义及宏调用得基本方法,了解了小写字母与大写字母得ASCII 码表示及其转换方法,了解了数字及其她得 字符得 AS CII 码表示方法, 进一步掌握了调试工具得 使用方法。

实验九分支程序的设计 篇2

一、实验程序设计的一般规律

一份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应该包括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条件、实验材料、用具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假设和预期、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因此,在实验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了解题目要求

解题首先要明确题意,只有明确题意才能方向明确,少走弯路。看清题意,就是要弄清是设计实验方案、步骤还是分析实验结果。

2.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

明确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用到生物学的什么原理。只有明确了实验目的,下一步的实验才能有的放矢,顺利开展。而有了实验原理的指导,实验设计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3.做出假设

结合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的生物学原理,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尝试性的推测或解释。这种解释正确与否还必须经过之后的实验研究去证实,但是这种假设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之上,经过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到的,必须具备合理性和可检验性。

4.设计实验步骤

这一步非常关键,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遵循科学实验的原则,特别是设置对照实验,确定惟一的实验变量等。(2)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所以在解题时,要思考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起什么作用?怎样运用?要注意:一是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应充分利用;二是除非题目条件允许,否则不能自己随意增加实验材料和试剂。(3)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有时候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笔者通过对大量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可将繁杂的实验设计程序归纳为以下要点:(1)共性处理:实验步骤的第一步一般都是取材、分组、编号,添加相同的物质,做相同条件下的处理等。需要注意的是要强调等量原则,要注意应用一些定性、定量的描述性语言。(2)变量处理:实验步骤的第2步一般都是设计实验对照。此步骤一定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且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3)结果处理:实验步骤的第3步实际上是观察实验现象、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等。

5.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即在该实验特定变量的作用下,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推理,给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实验结果。一般来说,验证性实验是“不需要”预测实验结果的,因为实验结果是“已知的”,而探究性实验一般有多种可能的预测结果。

6.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括性判断,并用文字、图表、绘图等方法作一个简明的总结。

以上只是解答一般综合实验设计题的思考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设计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做出正确的回答。

二、实验设计题例题解析

例题: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钙离子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生理盐水、酒精棉、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试管和注射器。

2.实验步骤和结果

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第二步:……

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是   。

解析:首先分析这个实验设计题的实验目的是什么?(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实验原理是什么?(草酸钾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这个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什么?(钙离子的有无)反应变量是什么?(血液凝固与否)这个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是什么?(影响血液凝固的其他因素,如温度、草酸钾浓度、试管的干净程度等)该实验的实验组为哪只试管?(A管)对照组为哪只试管?(B管)本实验为何种对照类型?(空白对照:一只试管中加入了草酸钾溶液,一只没有加。自身对照:A管血液中的钙离子首先与草酸钾形成了沉淀,后又加入氯化钙溶液。)该实验采用何种方法均衡无关变量?(对照和平衡等量原则)

参考答案:

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抽取家兔血。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

结果:A试管内的血液不凝固,B试管内的血液凝固。

第四步:将等量的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A、B两支试管中。

结果:A试管内血液凝固,B试管内血液仍凝固。

实验九分支程序的设计 篇3

许多院校的专业开设了C语言课程,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技术的入门课程,这与C语言的特点是分不开的。C语言不但可以编写系统软件,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编写出满足用户要求的应用软件,尤其是C语言具有很好的对计算机的硬件编程能力。同时,C语言具有逻辑性强、处理问题周密、严谨的特点,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C语言可掌握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然而C语言的数据类型较多、表达式丰富、语法结构较复杂,使它成为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验环节。只有上机实践才能正真学会如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体会到“优化”程序;也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然而,在C语言实验课中,我这两年的教学观察中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兴趣不大。上机时一些学生无所事事或玩游戏,不但害了自己,还影响其他同学。第二,现有教材中上机实验都立足于C语言本身的一些语言规则,和实际开发脱节,没有较容易理解和生动有趣的范例,比较死板、枯燥。第三、现有实验大多注重语句、语法等,没有把编程解题思路和程序测试等放在首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二、实验教学探讨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职借鉴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性教学的经验,注重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自学等能力的培养。在C语言实验上机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读、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上机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实验的方法技巧等。

1、简化入门实验,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学生大多已习惯于计算机的图形操作界面,且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相对也差,加上或多或少的惰性,而开始学习C语言后,突然进入的是一个纯英文的界面和纯键盘操作,这种反差很大。为减轻学生畏惧压力,让学生容易上手,可简化C语言的入门实验操作:(1)在桌面上创建TC的快捷方式,双击后可直接进入TC编辑环境。(2)在编辑、编译、连接及运行C语言程序时,教学生直接按F2键进行存盘操作,Ctrl+F9运行程序,Alt+F5看到运行结果。而没必要让学生先认识TC的菜单中每个英文单词的意义等,将TC环境的细节认识和程序的编译、连接等单步操作留到后面实验中逐步了解。学生一上机就能体会到成功,并利用发音和动画程序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设计针对性的实验 设计一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编程题目,加强学生对程序错误的诊察和校正能力、测试关系和逻辑表达式的能力、程序代码优化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输入输出语句上机开始,我有意设计了相应的上机实验。如在选择结构中,设计如下过程:

(1)实验内容和步骤:①例:有如下程序段(让学生填写成完整的程序):

if(a>b)scanf(“%d”,&x);

else scanf(“%d”,&x);

为了更容易看明白程序的逻辑结构,用流程图来加以描述。要求增加一些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以便使上述程序段能在不同a,b和x值下运行,并且能观察程序流程经过(覆盖)了哪些语句、哪些分支及哪些路径。

②实验步骤:记下分别使用下列各组数据运行时的操作流程。

⑴a=1,b=1,x=1;

⑵a=1,b=1,x=2;

⑶a=3,b=0,x=1;

⑷a=2,b=0,x=4;

⑸a=2,b=1,x=1;

⑹a=1,b=0,x=2;

⑺a=2,b=1,x=1;

⑻a=3,b=0,x=2;

(2)分析讨论:①用哪一组数据就可以使程序段中的每个处理语句都执行一次?为了找出程序中2各条处理语句中的错误,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数据对程序进行测试?请上机验证自己的结论。②用哪两组数据就可以使程序段中的每个分支都至少运行一次?这种情形与上面的讨论有何不同?如果为了找出程序中各分支中的错误,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数据对程序进行测试?请上机验证自己的结论。③用哪两组数据就可以把判定框中的每个条件都运算一次?如果为了测试出判定条件中的错误,应使用哪些数据对程序进行测试?请上机验证自己的结论。④用哪四组数据才可以把各种条件的组合都检测一遍?如果为了测试各种条件组合的情形,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测试数据?请上机验证自己的结论。⑤用哪四组数据才可以把从起始到终止的各条路径都覆盖一次?如果为了测试出程序在不同路径下的错误,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测试数据?请上机验证自己的结论。

(3)进一步的实验:①从键盘输入三个数,代表三条线段的长度。请写一个判定这三条线段所组成的三角形属于什么类型(不等边、等腰、等边或不能构成三角形)的C程序。②请分别设计下列数据对自己的程序进行测试。

A.找出各条语句中的错误。

B.找出各分支中的错误。

C.找出各条件中的错误。

D.找出各种条件组合中的错误。

E.找出各条路径中的错误。

而在循环语句上机中,对学生进行代码优化训练,让学生学会删除多余运算、代码外提、强度削弱、变换循环控制条件等代码优化手段。通过这些上机实践,学生大致知道一些软件测试、程序优化知识,提高了学生上机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上机就是检验书本例题、习题中解脱出来。

3、设计综合性的实验 以往大多数学生在学完C语言后,普遍反映看得清程序的设计代码意义,但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这主要是教材上缺少实际意义的题目,为此,一定要设计短期上机实验任务与长期任务结合的上机内容。以一个大题目作为长期任务,再按不同功能模块分解开来,形成一个个短期任务。每一章学过之后要求完成一项或几项编程作业,而各章的编程作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实际上它们都是一个较大型较复杂程序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任务形成一种连贯性,在整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始终都有一个总任务的驱动,而学生又在一个又一个短期任务的驱动下,体验着一次又一次迈向成功的喜悦。

例如,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课程设计的长期任务,从常用输入/输出语句printf和scanf开始,让学生编写主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若干个空函数形成一个文本型菜单的雏形;学习常用数据类型后,再编写一个验证密码输入的函数;选择结构后,要求编写一个菜单选取函数;循环控制和数组后,要求建立班级课程的成绩输入输出函数;学完结构体类型后,要求使用结构体数组来存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学习链表后,要求利用单链表动态管理学生的成绩;最后在“文件”这一章,要求利用文件操作完成学生成绩管理。当学完整个课程,完成了平时要求的各项编程作业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完成的远不是一个一个零碎的程序段,而是在一块一块制作程序的各个部件,只要通过简单的程序拼装,就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最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整个程序的设计,并通过上机进行综合调试,达到提高编程能力的目的。

4、采用协作方式的实验组织形式 协作学习由David W. 和Roger R. Jonson教授提出,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采用这种形式在上机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一人一机基础上,利用局域网,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协作实验;将实验心得体会、结论等在网上共享。改变以前那种各自为阵,互不往来的实验组织方式。

三、结束语

实验九分支程序的设计 篇4

关键词 程序设计 考评 监测 表达模式 智能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人工智能操控领域在计算机应用项目中已经获得颇高的认同地位,按照目前实验教学后期的考核流程实现同期对比和科学验证。这类工具将不受任何传统教学制备因素的限制,并且能够准确考量单位学生特定阶段的成绩水平,为后期规模化考核布置工作树立合理控制经验。关于程序语言的设计工作,目前高校停留在基础课程队列之中,主要透过现场监测和有机评估方式提取实验结果,将过往人为操作误差大面积消除。

1涉及智能化评分模式的发展现状论述

依照现下技术研究状况观察,有关智能阅卷模式开始选用优质软件渗透机理和数据集动态测试手段,对程序编码活动进行相关考量。上述控制方式存在单一性限制,尽管部分系统開始将动态和静态测试结合使用,但基本也只是可以确保对模版相似度和程序运行正确作用进行评分。而真正智能化评估需要将细化的数据源、语义分析进行有机调控,可以将动态控制流程中的结果检验完全,并且同步提炼错误语法内容;涉及程序运行错误操作则按照分点进行认证,并将语义分析流程进行同步跟进,将分点检测表达形式的单一特征消除,令整体智能化效应全面加强。

按照上述评分原理介绍,有关智能化评分的流程设定格式具体如下:首先,选定合理的阅卷途径,针对批量和单个阅卷方式进行科学甄选;选定工作处理完毕后,将试卷信息交付给后台并开始评分工作。其中,批量阅卷是将学生库里所有未评阅的试卷进行综合处理;单个阅卷技巧则是将学生试卷进行选中和评估。其次,需要考量程序存在结果。主要流程是键入学生源程序目录,对特定程序运行现象进行观察,如果存在转换作用,可以进入后续操作环节;如若没有任何存在迹象,便认定学生得分结果为零。教师有必要首先检查应试终端上是否存在学生源程序,之后进行成绩保存和退出操作。再次是语法分析工作,主要利用编译器工具进行固定语法内容的分析,将搭接错误位置标定清楚,对于环节中不存在错误现象的选择操作通过检验;但是发现错误之后,需要将数量以及行号标注完整,再进入后续操作。对于已经编译的源程序,具体可以应用输出数据进行检验,直到验证动作处理完毕,整体程序应用能力考评结果定义为满分,之后将成绩保存退出;对于未能及时透过语法分析的程序,需要运用表达式度量算法对已知得分点进行验证,将后备信息提炼完全。

2智能化评测和监控系统的设计流程分析

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智能化评测及监控系统作为某种特殊架构格式的系统,为了尽量满足师生实验需求和考试成绩精准提炼指标,主动进行现场监控、结果智能评测、试卷综合考量和成绩提炼等多元功能开发。该类系统采用B/S架构样本标准,利用Tomcat作为平台的Web调控媒介;并结合MVC三重模型实现系统优化设计,深度联合Hibernate机理稳定数据库持久控制能效;其间Spring与Struts分别将事务进行管理与控制层分离改造,并且配合JSON作为控制层与显示层交互开发的渗透元件。

按照上述机理框架实现综合程序设计需求标准,同时提供数据库物理格式,将各类内容进行科学汇总处理。同时运用DAO设计模式,将数据访问流程进行透明化改造,其间业务逻辑层对数据源的操作具备一定灵活效应。因此当数据源产生变化时,就只需针对DAO层级结构进行修改,进而确认代码的可维护效用。采用此类数据访问功能能够将逻辑机理交互影响进行适当摒弃,令代码开发效率产生大幅度提升。

作为智能试卷评阅系统,其独有的批量导入功能允许教师配备excel表格实现必要信息录入,这样可以适当节省一部分操作时间,维持工作效率的扩展活力。国家计算机技术发展条件不断跨越,其中程序设计作为维持内部结构机理不可或缺的转接媒介,需要发挥出高超的验证和便利性效果,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学习和工作需求,关于这部分重要意义已经获教育机构调理人员的高度认同。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根据既有程序标准进行智能化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过程中结合DOS重定技术与正则表达度量算法,并透过系统程序自动编译、执行等环节,对编程题目进行智能验证、评测。该系统主要按照程序编程要求进行深层次的技术挖掘,保证细节内容的有效衔接绩效,争取将学生程序掌握的客观效果全面反映出来,为后期专业培训提高疏导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延方.基于MVC设计模式的Struts架构研究及应用[J].科技广场,2008.13(01).

[2] 马培军.有语法错误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研究——用局部语法分析和采分点匹配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22(17).

[3] 张晓光.关于程序设计题自动评分方法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0.23(11).

实验九分支程序的设计 篇5

【关键词】 “六步三段两分支”;三角形中位线;变式练习

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根据新型智育理论(该理论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为核心),吸取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的优点,在《智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式[1],如图1.

该模式示意图中间一列代表学生的学习过程,左右两侧表示针对学习过程所采取的教学步骤.其中“六步”是指:不论哪类知识,其完整的学习过程都经过图1的6个步骤,同时也就相应地有6个教学步骤.“三段”是学习和教学的6个步骤可概括为3段:1至4步为第1段,中心任务是知识的理解;第5步为第2段,中心任务是知识的巩固和转化;第6步为第3段,中心任务是知识的提取和运用.“两分支”是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前4步相同,从第5步开始出现分支,右边一支表示程序性知识的变式练习和迁移,左边一支表示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和提取.

该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该模式反映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按照该模式中的各阶段和步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对于数学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宜采用模式中的1至4步及左侧的5、6步,而对于程序性知识应采用1至4步及右侧的5、6步.该模式能清楚地解释基本课型的结构,有利于我们依据该模式来设计课的构成、顺序和时间分配,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僵硬的模式束缚,强调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以“三角形中位线”一节为例探究该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1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如何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引起学生注意与告知教学目标,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呈现精心组织的新信息,阐明新旧知识的联系.

1.1 引起学生注意与告知教学目标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与预期.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从而引发学生的注意.注意是信息进入人脑的门户,没有注意,不可能产生有意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各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注意的方法很多,可通过设计悬念、类比联想、实验演示、使用教具等方法引发注意.教学目标可以根据需要调至合适时候再告知,不一定非要在此步中告知.

教学设计 小亮要想测量一个人工湖(见后面的图10)最宽的地方的长度,如何测量呢?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然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无法解决的,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等学完本节课的知识后就知道如何解决了.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注意.

1.2 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的激活原有知识.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回忆与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否则学生只能机械的学习.认知心理学认为,决定有意义学习出现的唯一最重要条件是学生原有知识的性质,包括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其认知结构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准备,以及原有知识是否巩固等.教师可通过复习、提问、操作或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回忆起原有知识[2].

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说说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激活原有知识,同时为后续探索和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作铺垫,因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1.3 呈现精心组织的新信息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知觉.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感受新知识的信息刺激,使新知识能被学生有选择地感知.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新知识性质的不同,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如教师呈现例证,教师对概念的言语界定,学生动手操作等形式.教师如能合理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则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知觉效果[3].

教学设计 1.同学们,请拿出一张纸画一个三角形并把它剪下来.请大家尝试:剪一刀将三角形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并将它们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你能做到吗?(然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拼接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2.图2中线段DE是△ABC的中位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同学们能不能给三角形中位线下个定义?(学生叙述或在教师指导下叙述三角形中位线定义.)

3.三角形中位线有什么性质呢?请看图3,在△ABC中,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试猜想DE和BC的关系并证明,可以小组讨论.

4.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学生叙述或在教师指导下叙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索和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一步作铺垫.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既得到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接受了新信息,又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认识.

1.4 阐明新旧知识的联系

这一步对应学习过程中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在这一步中,教学的任务是讲明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知识进入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的适当部位,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图式同化新知识,使原有图式不断重新建构.例如在学习概念时,要知道新概念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即不仅要记住新概念的定义,还要明确它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并列概念,明确它在概念网络中的地位.

教学设计 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线有何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对比会很容易发现它们共同点:都与中点有关,不同点:中位线的两个端点都是中点,中线的一个端点是中点,另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同化了中位线新知识,让中位线知识进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适当部位,避免了学生以后混淆中位线和中线这两个概念,加深了对中位线概念的认识.

2 知识的巩固与转化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如何促进知识的巩固与转化.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在此阶段开始分化,掌握的新知识一部分作为陈述性知识继续贮存于原有命题网络中;另一部分通过各种变式练习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复习,对学生的记忆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常用的策略有精加工、谐音法、词头记忆法等.对于程序性知识,教师一个任务是促进学生构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巩固新知识,另一个任务是要使学生完成由陈述性知识向学习技能的转变,常用的策略有启发式提问、变式练习等.通过启发式提问,促进学生建立新知识内部的联系;通过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情境中训练,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对学习的控制逐渐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3 知识的提取与应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如何促进知识的提取与应用,即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对于陈述性知识,重要任务是与遗忘作斗争,克服遗忘的常用的策略有:复习、重复、反馈.复习可以是间隔复习,可以采用游戏、竞争或应用情境等形式进行;反馈可以采用矫正性反馈,即当堂提问,若回答错误,则当堂给予矫正[2].对于程序性知识,重要任务是新知识的迁移,常用的策略是进行独立练习.在进行独立练习时教师要注意三点:一是确定何时由有指导的练习过渡到独立练习,当学生自信而又流畅地进行练习而不是犹豫不决地进行练习时,就可以过渡到独立练习了;二是安排独立练习的形式,独立练习题可以是变式练习题,防止学生将相关的技能理解成只能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的倾向;三是给予反馈,如果课堂教学时间够用,可以当堂反馈,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教学设计

1.同学们知道如何解决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吗?

2.小亮要想测量一个人工湖最宽的地方的长度,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如图10,在湖边的岸上任意选一点C,连接AC,BC,取AC的中点E,取BC的中点F,连接EF,量得EF=20米,则湖宽AB等于多少米,为什么?

2.如图11,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要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应添加的条件是( ).

3.如图12,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G分别是AB,CD,AC的中点.

4.如图13,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且BN⊥AN,垂足为N,连接MN,AB=5,BC=10,MN=2,求△ABC的周长.

设计意图

练习题的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变化多样、紧扣新知识的特点.通过对这些练习题的解答,考查了学生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反馈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作准备.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文明礼貌主题活动方案下一篇:学习“贵生课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