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过程

2024-11-05

传输过程(精选7篇)

传输过程 篇1

Mobi Link是一个基于服务器的同步化引擎, 它可以通过串行口、TCP/IP、HTTP、Hot Sync、Scout Sync或Active Sync连接与远程客户通信。使用像Mobi Link这样的通用同步技术可以极大地削减开发费用, 因为Mobi Link能够处理高级的同步操作, 比如瞬象 (snapshot) 和时间戳同步、主键维持、冲突的检测和解决等。在服务器端, 所有的Mobi Link同步逻辑都是通过使用后台数据库的SQL的事件处理的 (Mobi Link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 所以事实上支持所有的SQL数据库) , 通过使用Certicom的SSL/TLS Plus来支持公钥加密功能 (使用椭圆曲线加密系统技术) 。

§1 Mobi Link的传输结构

Mobi Link是基于会话的同步系统, 它允许在本地的主数据库与多个远程数据库之间进行双向同步。

1.统一数据库:统一数据库是用于存储所有数据的, 统一数据库内的数据是主要的同步对象, 远程数据库只是统一数据库内的全部数据或是其中的一部分数据而已。另外, 在统一数据库内也有逻辑存在。如何进行数据可同步, 如何解决数据库冲突的问题等都是以程序的形式存储在统一数据库内。统一数据库可以是Adaptive Server Anywhere, 也可以是使用ODBC连接的数据库, 如可以使用SybaseAdaptiveServerEnterprise, Oracle, Microsoft SQL Server, IBM DB2等, 但是使用Adaptive Server Anywhere以外的数据库时, 就需要做若干的设定, 配置Mobi Link系统表。在本程序所设计的系统中, 相当于主机数据库。

2.ODBC连接:Mobi Link同步服务器和统一数据库之间的所有通信都通过一个ODBC连接进行。ODBC使用同步服务器可以使用多种统一数据库系统。

3.Mobi Link同步服务器:Mobilink同步服务器 (简称Mobi Link服务器) 是用于管理Mobi Link的所有处理程序。统一数据库与远程数据库之间并不能直接进行联机。Mobi Link服务器就成了这两者的接口, 用来作为数据存取的中介, 并控制与管理处理程序。

4.Network:Mobi Link服务器与远程服务器可以通过各种通讯协议进行通讯, 如可以使用序列联机 (Active Sync, Hot Sync) 或是TCP/IP, HTTP等协议。

5.Mobi Link客户端:Mobilink客户端可分为两种, 分别是Adaptive Server Anywhere和Ultra Lite数据库。关于同步处理的逻辑部分, 虽然它已经是存储在统一数据库内, 但是在客户端内也需要进行设定。在客户端的设定中, 主要包括Mobi Link用户 (user) 、发布 (publication) 、订阅 (subscription) 。

Mobi Link用户是远程数据库的识别码, 在每个远程数据库中各自设定不同的Mobi Link用户。

发布是远程数据库中用于标识要同步数据的数据库对象, 由标识要同步的表和列的项组成;依据发布的设定, 可以上传数据。

订阅是一种数据库对象, 它在远程数据库中作为发布和Mobi Link用户之间的链接, 从而使发布所描述的数据实现同步。即用来设定Mobi Link同步服务器的地址。

§2 Mobi Link的同步过程

同步会话是Mobi Link客户端和同步服务器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换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上传、下载和确认。

下面对传输过程进行简要地介绍:

1.将远程数据库的数据上传至Mobi Link服务器上。

同步是开始于远程客户端的。具体而言, 当Mobi Link客户端开始执行同步时, 远程站点上的Mobi Link客户端就会上载自上次同步成功后对远程数据库所作的更改。于是, Mobi Link同步服务器的作为上传数据的接收方, 在接收到这些数据时开始更新主数据库, 进行一系列的数据项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所有的更改将在一次事务中完成应用。此后, Mobi Link同步服务器将提交该事务。

2.将Mobi Link同步服务器的数据下载至远程客户端。

Mobi Link客户端将自动对下载流进行处理, 删除旧行、插入新行以及更新已更改的行。所有的更改将在远程数据库中的一个事务中完成应用。此后, Mobi Link同步服务器将提交该事务。

3.有一个可选的下载确定。

Mobi Link客户端将一个简短确认消息发送给Mobi Link同步服务器。该消息让同步服务器知道客户端已经接收并处理了所有下载的更改。作为响应, 同步服务器将提交始于第2步的下载事务。

当Mobi Link远程数据库打开与Mobi Link同步服务器的连接时, 同步过程就此开始。同步期间, 远程站点的Mobi Link客户端将上载自上次同步以来对远程数据库所作的更改。Mobi Link同步服务器在收到这些数据时开始更新主数据库, 然后将所有相关的更改发送回远程站点。

传输过程 篇2

在音频工程中一个非常容易忽略的项目就是模拟音频电缆线对整个音频系统指标的影响。我们知道常用的模拟音频电缆线可分平衡和非平衡, 有单芯屏蔽、双芯屏蔽和四芯屏蔽等不同结构。其电器特性阻抗是由电阻R、感抗XL和容抗XC三者组成。我们以话筒与调音台之间的传输距离为例, 由于话筒音频电缆为非纯电阻R, 其阻抗Z是与频率相关的, 音频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失真。特别是当话筒电缆线超过50米以上的应用, 譬如演播室/录音棚与控制室的距离、舞台与控制室的距离, 话筒音频电缆线甚至有超过200到300米的应用。不少项目投资了价格昂贵的高端话筒和调音台, 但是如果或略了话筒电缆线对整个系统指标的影响就非常可惜了。

图1为模拟音频电缆等效电路示意图。等效电路中E为音频电压, I为音频电流, 有C电容、L电感、R电阻和G电导各一个, 通常仅表示测量单位每一米或一英寸电缆的等效参数, 实际的电缆参数会非常复杂。这里采用G电导代表由电缆绝缘体产生的损失, C电容和L电感的大小取决于频率。

上述音频电缆等效电路图的阻抗特性Z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J=代表相位角+90°

在模拟音频电缆线中呈现的电阻R比较好理解, 各种材料的导电性不同, 同一种材料也因为线径和长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电阻, 而在模拟音频电缆线中, 容抗XC比电阻更成问题。中间隔着绝缘体的两个金属物体可以形成电容器, 音频电缆的屏蔽层和内部导体, 导体与导体之间正好就是形成了这样的关系, 因此整条电缆就形成了电容性, 以它的容抗阻挡交流电流的流动。根据电容的性质, 频率上升会使容抗减小, 计算公式为1/ (2 (3.1416) f C) 。然而XC与电缆的电阻联合, 将形成低通滤波器, 电缆越长截止频率点就越向下移, 衰减越大。这是通常建议不用过长电缆的重要理由。导线的另一个属性是感抗XL。音频信号在导线中流通时产生随电压变化的磁场, 物理学称为“自感”, 这一磁场对信号的通过产生阻力, 它随频率的降低而变小, 计算公式为XL=2 (3.1416) f L。XL与电缆的电阻联合, 将形成高通滤波器, 感抗与电阻、容抗交互作用将产生复杂的结果, 包括音频传输的相移。所谓理想状态的音频传输是音频信号通过音频电缆线后仍能保持输入与输出的音频信号幅度与相位不变。但是由于模拟音频电缆线呈现的是与频率相关的特性阻抗Z, 因此音频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就会产生相移等失真。

以平衡模拟音频电缆线, 由一个热端Hot、一个冷端Cold和一个公共线Common组成为例, 热端Hot与冷端Cold的音频信号之差为整个音频幅度, 采用平衡模拟音频电缆布线理论上可以有效地对抗来自外界的各种共模干扰,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每一条音频电缆线阻抗Z不会是绝对一致的, 产生相移后的音频干扰就无法抵消。不难看出采用平衡模拟音频电缆线比采用非平衡模拟音频电缆线产生的音频传输相移会更大更复杂, 不能简单地说采用平衡模拟音频传输各项指标一定比采用非平衡模拟音频传输好, 还是要看应用场合以及电缆线的应用长度。

为了尽可能保证每条音频电缆线阻抗Z的一致性, 荷兰Van Den Hul (范登豪) 公司采用独特的线性结构碳导体Linear Structured Carbon® (LSC) 取代常见的金属电缆线, 有一款The SECOND®平衡音频电缆线产品中心有两条导线, 每一条导线由12, 000条互相绝缘的碳纤维组成, 两条导线阻抗完全一致, 虽然线性结构碳导体LSC的导电性没有金属材料好, 每100米电缆导体有14.6Ohm, 屏蔽层有1.3Ohm, 但是电缆的阻抗Z的稳定性要比通常采用金属导线的音频电缆好。笔者与中国传媒大学李大康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主任黄英侠教授在2005年8月参与了由著名的荷兰音乐频道唱片公司加雷德·萨克斯先生主持的SACD中国音乐录音专辑的技术支持, 录音采用范登豪线性结构碳导体音频电缆, 主观试听效果明显, 李大康教授还专门测量了导线内阻, 确实绝对内阻一致。通过这个录音实际例子, 可以证实音频电缆在系统设备的重要性。

二数字音频传输解决方案

以MOGAMI 110 AES/EBU数字音频电缆为例, 工厂建议最长应用长度为150米。数字化设备的数字抖动Digital Jeter是一项值得关注的指标, 与前面所述的关于音频工程中不能忽略电缆影响一样, 为了避免数字化设备的数字抖动, 模数转换器与调音台之间数字音频连接线AES/EBU、TDIF应用长度通常控制在6米之内。ADAT S/PDIF采用光纤传输线, 但是有效应用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为了能够使每根数字线传输更多的通道, 以及更长的距离, 专业领域广泛地采用标准通信协议MADI (Multichannel Audio Digital Interface) 或者称AES10, 即多通道音频数字接口, 当支持56或64个通道时;每个通道最高采样率支持48kHz/24 bits;当支持28或32个通道时, 每个通道最高采样率支持96kHz/24bits;当支持16个通道时;每个通道最高采样率支持192kHz/24bits;当支持8个通道时;每个通道最高采样率支持DXD352.8kHz/DSD2.8224&5.6448MHz, 当MADI采用同轴接口其最长距离应用可达100米, MADI光纤接口最长应用达2000米。光纤传输不发射电磁波, 比导线传输损失小, 抗干扰性强, 大大降低了传输误码率和失真率, 也不必考虑传输长度与阻抗Z之间的变量关系。

有了MADI光纤接口解决方案, 就可以取代传统模拟音频电缆在长距离传输中的应用, 有效地避免传输失真。在实际应用中传输发生在演播室/录音棚与控制室, 或舞台与控制室之间, 而话筒输出都为模拟信号, 因此需要在一端配置有话筒前置放大器的模/数转换器, 通过MADI光纤接口输出多通道的数字音频线路电平信号至控制室, 同时要求话筒放大器的增益可通过RS422/USB/以太网控制协议连接由控制室实现遥控。Merging Technologies的Sphynx2就是第一款具备上述功能的配置有话筒前置放大器的模/数转换器, 每一个单元最多可配置8个话筒/线路通道, 支持24bit PCM 48kHz-384kHz, DXD 352.8kHz, DSD64fs/128fs。近年来武汉琴台大剧院、青岛大剧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 先后采用了由北京冠华荣信系统的MADI光纤接口的录音解决方案, 图2是为中国传媒大学现场录音系统设备示意图。

三音频传输解决方案三个发展阶段

1. 模拟域

信号处理设备之间采用点对点, 单向的模拟音频电缆连接方案, 每个逻辑链路需要有自己的物理连接, 传输基于模拟音频电子脉冲代表信号的波形。模拟信号的传输与分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 简单易懂, 易于维护, 它的优点包括极低的延迟及保持原始信号, 但是模拟信号的传输与分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主要是长距离传输导致信号衰减, 抗干扰能力差, 因此, 信号的传输质量主要取决于电缆本身的品质, 以及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程度。

2. 数字域

虽然在信号处理设备之间仍采用点对点的数字电缆、同轴线或光纤连接方案, 但是传输是以二进制代码代表数字化的信号波形, 逻辑链路与不同的信号在同一个时段可共享同一条数字电缆、同轴线或光纤连接, 增加逻辑链路取决于传输介质的带宽, 路由链接分配容易, 某些情况仅仅是在一个共享的连接上重新分配一个时段而已, 可通过插拔或软件控制的方式实现, 但是数字域的信号传输仍旧属于点对点的解决方案, 并需要符合数字传输的专用电缆。至于光纤与同轴电缆对比而言, 光纤为非金属材料, 比同轴电缆具备更强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能够传输更长的距离。本文提及的MADI光纤接口解决方案, 是由AES-10, 1991推荐的串联多通道数字音频接口标准。

3. 网络域

网络域采用二进制代码代表数字化信号波形, 打包后通过网络设施传输。

根据所选择的基本技术和网络层的不同, 传输可采用不同的网络设施。最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允许不同类型的信号, 甚至不同的服务, 可以共享相同的基础网络设施。在网络中, 逻辑链路层通常与物理连接层不相关, 因此信号可以分配传送至任何网络上的访问节点。此外, 网络技术自然支持点对点, 点对多点的连接, 即一个信号可以同时在网络中传送到任何所需的点。由于在数字域, 增加逻辑链接仅属于可利用的带宽问题, 但不仅关系到相关的物理链接, 而且关系到整体网络, 因此路由链接分配可通过配置和软件加以实现。网络域不仅具备所有数字域的优点, 而且具备更加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不仅允许多个信号类型和格式共享一个物理连接, 而且提供了机会, 在一个共同的网络基础设施上分享一切所需的服务, 甚至是一般的数据通信。与采用专业模拟或数字信号传输的设备相比较, 网络基础设施的部件, 包括交换器、路由器、电缆都是属于国际性标准通用件, 可选择范围巨大, 价格便宜, 方便维护。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的以太网, 在全球性的通信数据传输平台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包括VoIP服务。基于完善的底层网络技术, 以太网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已完全达到了作为专业级音/视频媒体传输的参数要求。虽然目前专业音/视频媒体采用网络域平台解决方案的还不多, 但是毕竟这是业内发展的方向。英国BBC广播公司位于苏格兰总部以及位于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英语地区, 近年来已经先后使用通过因特网协议 (IP) 传输音频, 音频基于用户数据包协议 (UDP) 通过BBC的第三层网络传输发送。为了确保音频质量48 kHz/24bit无损, BBC采用网络服务质量 (QoS) 机制, 确保音频数据包传输的优先权高于其它网络流量。音频基于IP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另一个应用实例是2010年10月在印度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上, 采用了一千多个Barix生产的IP音频编解码器, 以实现音频基于IP传输。

传输过程 篇3

根据IEC61850标准,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体系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3层。其中,过程层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被称作过程总线通信[1]。基于网络的过程总线解决方案因其低成本的优势受到广大用户和厂家的青睐,但是采样信号、保护动作这类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数据传输,对网络性能的要求非常苛刻,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成为过程总线应用和发展的关键[2,3,4,5]。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采样值传输的过程总线仿真系统。该系统真实再现了过程总线采样值的传输过程,为继电保护实验提供了一个数据流量仿真测试平台。

1 过程总线简介

基于IEC61850-9-2[6]标准的变电站过程总线将取代传统变电站的二次电缆接线。过程总线采用工业以太网实现。典型过程总线结构如图1所示,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通过总线(以太网)互联,其数字化接口——合并单元提供了采样值传输服务。采样值传输是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自动化运行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变电站过程总线数字化通信的基础。

过程总线为一次设备与二次装置之间相互通信的重要枢纽。在过程总线设计中,合理的工业以太网构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等级的变电站应该有不同的网络结构。网络性能决定了工程配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过程总线网络性能的方法[7,8]有3种:实测法、数学分析法和仿真法。由于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其进行实测或做出精确的数学描述比较困难,因此选择仿真法。

2 仿真平台

2.1 仿真源

采样测量值SMV(Sampled Measured Values)报文是互感器所采集到的电压、电流信号通过合并单元数据集聚合并产生基于以太网格式的数据帧。SMV报文与采样值传输控制模块的定义有关。采样率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是决定SMV流量的关键。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实时性,合并单元会按照同步采样频率向间隔层保护单元发送周期性SMV报文。由于采样率大的特点,SMV实时数据流占据了过程总线的大部分流量。

IEC61850标准定义了2种采样值传输模型,即IEC61850-9-1SMV和IEC61850-9-2SMV。前者主要应用于传统变电站的点对点通信回路情况下,帧格式固定;后者应用于过程总线,其亮点在于将SMV模型映射到以太网ISO/IEC8802-3传输栈上,帧格式不固定,具有较好的可展性,更适应新的应用需求[9]。因此,本文将以IEC61850-9-2 SMV作为仿真源。

2.2 仿真平台结构

过程总线的仿真是对变电站过程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网络流量仿真,是真实再现变电站采样值传输的仿真。该仿真主要是为继电保护设备提供采样数据和影响保护动作的背景流量,并不考虑采样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因此不包括电磁式或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电压、电流信号以及合并器收集该信号的过程。过程总线采样值传输仿真系统包括3个部分。

a.网络平台。变电站过程层和间隔层之间的通信网络。核心设备是支持IEEE802.1p和IEEE802.1q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b.流量源。为了定性、定量的分析,IEC61850定义的SMV报文应该支持采样值传输模型的配置。

c.流量控制器。用于控制和管理各路传输通道,实现基于发布者/订阅者的高速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通信。

2.3 仿真需求

在过程总线的测试实验中,采样数据是触发继电保护动作的根源。从仿真角度分析,只要提供采样数据给继电保护设备,即可进行测试实验。但是在间隔层的保护设备对网络数据(SMV报文)是有要求的。合并单元发送采样值报文的频率(fp)与采样率和数据集结构有关(遵循IEC61850-9-2)。对于工频为f,每周期采样率为s,采用n组APDU的数据集配置,其SMV报文的发送率计算公式为

从式(1)可知,流向间隔层网络的SMV报文是一种周期性很强的数字信号。作为保护装置的稳定输入源,采样值数据流需要满足周期性传输的时间特性要求。为了研究采样值数据流对继电保护实时数据流的影响,仿真系统还应该支持IEEE802.1p服务,为实验定性、定量地提供流量源。另外,对于分布式系统仿真,还要考虑时钟同步问题。要求仿真各路信号按照一定的节拍传输于网络,从而实现精准的同步控制。

3 开发思路

3.1 开发工具

IEC61850 SMV是基于以太网格式的采样值模型。在OSI 7层参考模型中,被映射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意味着SMV传输是一种基于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的以太网传输。如果采用传统Socket(套接字)处理,除了应用层外,其他之下协议栈均被屏蔽,用户无法访问网络底层。而Win Pcap(Windows Packet capture)[10]网络开发包是一个免费、基于Windows平台、访问网络链路层的工业标准工具,它允许各种应用程序绕过协议捕捉并发送网络数据包。本文的开发工具需要借助Win Pcap开发包来完成采样值的传输功能。

3.2 设计思想

NPF(Netgroup Packet Filter)是Win Pcap的一个内核组件,负责处理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其主要功能包括发送、捕获数据以及提供用户层报文分析。在发送数据时,NPF需要将原始数据写入网络设备。应用程序会访问NPF的设备文件,将用户自定义数据包直接写入系统发送缓冲区而不需要经过协议栈。因此由用户自定义的SMV数据可以通过NPF发送到网络。在捕获数据时,底层驱动会选择一个网络接口,并通过特定的过滤器实现与用户层的交互。这对于分析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各种报文有巨大帮助[11]。图2为Win Pcap的功能框架。

除了发送和接收功能外,采样值传输控制(SVC)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仿真系统的SVC分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静态控制通过参数配置实现。主要配置参数包括传输率和数据帧。其中传输率和帧长度用于控制网络流量。帧结构中的IEEE802.1p标签用于控制流量的优先级。APDU用于控制帧长度以及数据集的结构组合。在仿真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信号传输往往会产生波动。SVC的动态控制通过在线检测、分析、自动控制可以削弱这种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本文采用了高精度定时器实现SMV传输控制,同时还采用一个实时监视模块对系统进行微参量自动调控,从而使仿真效果大为改善。

4 仿真验证

对SMV源的仿真需要验证2个指标:帧格式的规范性;采样值传输的时间特性。首先要确保发送的报文格式符合IEC61850-9标准,测试工具可采用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Etherea分析软件。MMS Ethereal是完全支持IEC61850标准的网络分析工具,其内核也是采用Win Pcap设计的。测试方法在发布端和订阅端分别运行MMS Ethereal,并将过滤器“Filter”设置为“iecsmv”,如果网络接口有数据到来,那么发布端和订阅端都应该能捕获到,如果报文格式符合IEC61850-9标准,该软件会显示相关信息(如:多播地址、优先级、数据集等),并统计所接收到的数据包总量,为报文建立捕获时间轴。根据数据包总量,可以验证传输过程中的丢包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相邻报文的时标可验证采样值传输的时间特性是否满足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验证发布/订阅端数据帧一致性时,订阅端可能会出现SMV帧丢失协议标签TPID(Tag Protocol Identifier)和控制信息标签TCI(Tag Control Information)的情况。而一个支持802.1Q/P应用的完整数据帧应该包含TPID和TCI标签。但是如果发布端主机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被设置成Access模式(缺省模式),那么进入Access端口的帧在转发前就会被去掉TPID和TCI标签,订阅端主机所捕获到的数据帧将不包括TPID和TCI标签,即比原始帧少了4个字节。

为了对SMV源进行验证,本文构建了基于IEC61850-9-2的采样值传输模型,并在工控机上实现了对SMV源仿真。所配置的采样值模型为IEC6180-9-2/LE[12]SMV(保护用),采样率为80点/周期,1组APDU的数据集结构。按照工频50 Hz计算,其报文传输率为4000 PPS(每秒发包数,Packets Per Second),传输流量为4 000×123 Byte/s。通过仿真实验测得各报文的时间间隔基本上相等,最大误差小于10μs,可以满足合并单元上送采样值的时间特性要求。

5 应用领域

采样值传输是实现变电站过程总线数字化通信的基础。基于采样值传输的过程总线仿真平台为数字化变电站提供了更多研究途径。其主要应用领域有如下3点。

a.实时性测试。IEC61850标准根据变电站各类信息的轻重缓急特点将报文分为快速报文、中速报文和低速报文。为了确保这些报文在过程总线传输的实时性(尤其是继电保护数据流),需要验证各类报文在指定的网络流量下是否满足被IED接收的时延要求。而仿真平台可以为该实验验证提供一个稳定、可控的网络流量环境。通过设置报文的优先级、VLAN、传输率等指标参数,定性、定量地生成实验所需的标准数据。

b.设备功能验证。为了验证过程总线各个工作站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各个设备的分布式功能,往往需要大量的调试工作,例如设备功能验证。而仿真平台支持用户自定义的SMV模型,在设备的功能测试中,可以根据装置的配置文件定义相关的SMV模型[13],并通过仿真平台向网络装置发送采样数据,然后根据装置的动作反应和日志记录来验证设备功能的正确性。

c.网络瓶颈测试。当变电站二次设备与一次装置之间通过过程总线(以太网)实现信息交换时,网络瓶颈便成为制约工业化进程的一大难题。考察一套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及其适应未来的可扩展性,就必须找到一个量化的性能指标。而网络吞吐量是衡量过程总线的一大性能指标。仿真平台正好提供了一个基于发布者/订阅者的点对点传输机制,为吞吐量测试提供了实现途径[14]。

6 结语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过程总线通信需要进行相当长的实验论证,特别是通信网络的性能测试以及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基于采样值传输的过程总线仿真系统采用NPF组件设计,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定性、定量地产生各种各样的采样值数据,为继电保护实验提供了稳定的电压、电流信号。同时,应用于网络性能测试,可以有效查找各种工业网络瓶颈,验证各种保护方案,从而为过程总线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工程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为验证基于IEC61850-9-2过程总线的继电保护方案,提出一种基于采样值传输的过程总线仿真系统。仿真系统包括网络平台、流量源和流量控制3个部分。系统底层采用网络数据包过滤器(NPF)内核组件设计,配置高精度定时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定性、定量地产生采样值报文,为继电保护实验提供稳定的电压、电流信号。为了对采样值及其传输控制进行验证,构建了基于IEC61850-9-2/LE的采样值传输模型,并在工控机上实现了对信号源的仿真,验证了采样值数据完全符合标准。

传输过程 篇4

关键词:数据传输,LDM,远程过程调用

0前言

日常的信息系统应用背后, 实际就是数据的生产、传递和使用的过程, 数据已经成为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全局范围来看, 应用系统不再只是关注内部数据, 而是开始着眼于部门之间的大量数据交换和共享。现实情况是部门间信息系统相互独立, 体系结构、生产厂商、架构设计等都可能存在着差异, 而且难以统一。各信息系统上不同计算模型导致各自的数据和文件也存在着差异, 这给数据交换和共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准确的到达, 最简单的方式是搭建专线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但是, 当多个系统之间要进行数据交换, 如果任意两个系统之间都是点对点的数据传输话, 虽然简单方便, 但成本和效率都难以得到保证。同时, 在面对异常庞大的数据资源时,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大规模小文件的数据应用, 对数据传输的要求有是相当高的。传统的数据传输和管理方法已接近其能力极限, 甚至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 迫切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将数据传输需要从简单静态管理向智能动态管理转变。采用LDM (Local Data Manager) [1]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一系列的配置项设定, 可以解决复杂情况下的数据采集、获取、管理及分发等方面的问题, 从而较好地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1 LDM架构

本质上, LDM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软件。产品队列是LDM的核心, 服务进程是每个LDM部署的总体控制和调度的核心。当与其他LDM部署之间进行通信时, 通过LDM的事件触发机制来控制本地文件的传输和存储的操作。底层的远程过程调用机制决定了各LDM部署之间是一种服务器/客户端结构。不同的是, LDM既可以是服务器端, 也可以同时是客户端。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分别通过服务进程的子进程实现 (图1) 。一般来说, 数据发送进程将数据从产品队列中读出, 然后将数据或者元数据传给下游系统。

2 LDM的产品队列

产品队列是LDM的核心, 以文件形式存在, 用于传输数据缓存的特殊存储。从上游接收到的数据、推送和处理的数据、发往下游的数据都将在这暂时存放。在进入传输通道之前, 数据会被LDM包装成为数据产品插入产品队列。数据产品增加了数据的产品标识符、数据的来源类型、用于MD5校验的16位数字签名、数据的进入产品队列时间戳等附加信息。其中, 对于数据产品的管理而言, 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数据进入产品队列的时间戳, 当空间不足时, 时间戳最久的数据就会被删除。数字签名用于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唯一性, 产品队列会记录下所管理的数据产品的16位数字签名, 当数据进入产品队列的时候, 它的数字签名将会与已在队列中的数据产品的签名比对。如果相同, 数据就被抛弃;否则, 就插入到产品队列中。

为了实现数据产品的存储, 产品队列被划分成若干块来使用, 共分为三种:在用、空闲、未用。一个稳定的产品队列中有大量的在用块, 少量的空闲块, 而未用块的数量可多可少。为新的数据产品分配空间时, 如果空闲块中有大小合适的, 将多余的空间切割掉后使用;否则, 释放时间戳最久的数据产品, 直到有合适大小的块为止。空闲块重新进入分配列表时, 总是看是否可以和邻近的区域合并。这种管理机制包含了申请、分配和回收, 使产品队列能够被高效地使用。

为了方便块的管理, 其组织结构采用是一种叫做跳表[2]的数据结构。跳表是一种基于概率的平衡树的替代实现方法, 无论数据以什么顺序输入, 即使是完全递增, 它也可以保持很高的查找效率而不需要任何重构, 而且跳表的实现也比平衡二叉树简单。

3 LDM的事件驱动传输机制

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 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远程过程调用假定某传输协议 (如TCP, UDP) 存在, 通信程序之间使用该传输协议交换信息数据。远程过程调用使得网络分布式程序的开发更加容易, LDM的通信方式就是以此为基础, 实现了系统之间的控制信息的传递。

一个远程过程是有三个要素来唯一确定的:程序号、版本号和过程号。程序号是用来区别一组相关的并且具有唯一过程号的远程过程。一个程序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不同的版本, 而每个版本的程序都包含一系列能被远程调用的过程, 通过版本的引入, 使得不同版本下的远程过程调用能同时提供服务。每个版本都包含有许多可供远程调用的过程, 每个过程则有其唯一标示的过程号。LDM的程序号为300029, 使用388端口。

LDM中定义的常用的远程过程调用消息有:

(1) FEEDME:下游LDM向上游LDM请求数据产品时发送, 消息中包含最大HEREIS大小的信息。

(2) NOTIFYME:下游LDM向上游LDM请求数据产品元数据时发送。

(3) NOTIFICATION:上游LDM回应NOTIFYME消息, 向下游LDM发送数据产品元数据时用。

(4) HEREIS:上游LDM回应FEEDME消息, 向下游LDM发送数据产品时用。

(5) COMINGSOON:由上游LDM向它的下游LDM发送。当数据产品大小大于最大HEREIS大小时, 询问下游LDM是否接收相应的数据, 如果是, 则发出后续的BLKDATA消息。

(6) BLKDATA:由上游LDM向下游LDM发送, 传送之前元数据已经包含COMINGSOON消息中的数据产品。

(7) HIYA:由上游LDM向下游LDM发送。指定数据产品选择规范。

(8) IS_ALIVE:由下游LDM向上游LDM发送。下游LDM在60秒未接收到任何消息时发送, 确认上游LDM是否还存活。

当数据进入LDM之后, 并不是直接发往接收方, 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远程过程调用控制信息的交换, 根据数据的来源类型判断数据的流向。这增加了安全性, 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的数据管理, 高效地实现了数据产品的传送。另外, 和传统的FTP传输方式不同, LDM之间的连接不采用用户名和密码方式。通常是由下游发起申请, 得到上游LDM的同意之后, 两者之间才能够进行数据传输。除此之外, 无需繁琐的人工操作, 通过一系列的配置项, LDM就能够对数据种类、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进行细粒度的定制。

通过对上下游关系以及数据特征的配置, LDM不仅能够处理不同来源的数据, 还可以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的接收的数据。通过锁机制来实现对产品队列的竞争访问, 支持多个进程对同一个数据产品的读操作, LDM支持多数据流传输的基础正在于此。在跨越多个不同的系统或网络进行多点数据交换传输中, LDM可以通过配置实现一对多, 或多点连续中继等数据分发。另外, LDM还支持集群方式部署, 通过负载均衡避免数据接收超出单台服务器能力的情况的出现。

4 总结

随着数据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安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已经成为信息系统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与FTP等传统的传输方式不同, LDM是一款可为应用定制的数据传输软件, 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通过上下游之间的相互认证以及事件触发机制, LDM可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在跨越多个不同的系统或网络进行多点数据交换传输时, LDM可以通过不同的配置实现一对多, 或多点连续中继等数据分发。LDM以并发多数据流的方式传输数据, 尤其在交换大量小文件的情况下, 为数据传输提供较高性能。通过数字签名校验, LDM不仅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 而且解决了数据正确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Unidata, Local Data Manager.[EB/OL].http://www.unidata.ucar.edu/software/ldm/.

传输过程 篇5

关键词:趋肤效应,电缆包层间的电容,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视频信号用长电缆传输过程中, 由于同轴电缆的直流电阻、电感、包层间电容及趋肤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其信号特别是信号的高频分量幅度将严重衰减, 且相位滞后, 大大降低了图像的清晰度, 严重影响图像的重视。在这几个因素中, 趋肤效应和电缆包层间的电容影响最大。

这样我们可以近似的将一段长电缆看作如图 ( 3) 所示的阻容网络,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

参考文献

[1]李杰.电视学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2]陈其纯.电子线路 (模拟与数字电路)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传输过程 篇6

关键词:钻杆,传输,液压,自动化

在油田旋转钻井作业中, 钻杆是必须的。目前, 国内不仅大型钢铁企业可以生产钻杆, 而且, 各大油田内部企业也有钻杆生产企业。生产钻杆至少需要10道以上的工序[1], 钻杆生产线工位间传输系统的工作任务, 就是将钻杆的这些工序连接起来, 自动完成接管、输送、位置识别与排列、返回等待等动作, 要求输送平稳、排料整齐、效率高、低噪声。目前, 各厂钻杆线普遍采用的办法是让其沿台架从上工位直接滚到下工位, 这不但传输效率低, 钻杆在各工位之间转换需要人工操作, 而且钻杆间相互撞击, 产生较大噪声。生产效率低而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会造较大的损害[2]。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程序控制运输小车完成钻杆加工过程全自动传送的设计方案, 较好的解决是上述问题。

1 钻杆加工工位间传输系统整体设计

对于钻杆这种细长且重量较大的管材的输送, 目前, 尚无成熟的运输设备可直接使用, 参考地自动导向搬运车和滚柱输送机[3]的设计原理, 我们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移动小车+有PLC控制机械手的钻杆工位间的传输系统, 该传输系统的整体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 该系统中提升臂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液压缸驱动提升臂转动, 完成钻杆的提升和下放;移动小车运动完成, 钻杆的移位。由于液压系统的工作和小车的移动是由PLC控制的, 可以实现钻杆准确举升, 轻举、轻放和快速运移, 达到提高效率和减少撞击噪声的目的。

通过传感器控制液压缸的位置, 从而控制举升臂的三个状态:迎料、送料、放料。移动小车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根据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 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和停止, 配合举升臂的运动, 实现迎料、送料和放料。

2 移动小车各工位间的运移时间确定

分析目前的钻杆生产线, 完成一根钻杆加工, 需要从平端面开始, 到超声波探伤共9个工位, 通过统计, 各工位所用的时间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 钻杆生产线各工位的最短加工时间为2min~3min, 工位间的距离为7m~8m。因此, 需要设计移动小车在工位间往返一次所用的最短时间要小于两分钟。

3 举升臂液压控制系统与小车运移系统设计

由上分析可知, 小车上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液压控制系统, 控制举升臂的运动和小车的运移, 举升臂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如图2所示。

控制油缸的换向阀为O型中位机能, 目的是让油缸所控制的抓手在控制阀处于中位时能够相对小车固定不动。控制马达的换向阀为Y型中位机能, 目的是让马达在待料时处于浮动状态。钻杆在上工位加工完之后, 由翻板举升起来落到台架上, 此时钻杆具有一定的速度, 将沿着台架滚动, 直到撞到小车上的抓手, 由于小车的抓手相对小车是固定不动的, 冲击力将通过抓手、伸出臂、伸出臂支撑架传到小车上, 由于马达是浮动的, 小车将在此冲击力的作用下沿轨道前进, 恰好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马达处于浮动状态, 无论是对钻杆还是对小车都是有益的, 而且借助钻杆的冲击力还起到了节能的效果。当小车待料时, 卸荷阀电磁铁5YA不通电, 泵处于卸荷状态。

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小车车轴实现小车运移的要求。设计流水线生产钻杆的型号有Φ127、Φ89、和Φ73三种, 在本设计中, 我们以Φ127的钻杆为准。按照最短运行时间要求, 可以求出在小车起步时所需输入的扭矩为71N·m。选择BYM-160型齿轮马达, 其排量为160ml/r, 转速为10~400r/min, 最大工作压力为12MPa, 最大转矩为210N·m, 该马达运转平稳, 噪声低可满足运行速度和启动扭矩的要求。

在设计中, 我们选择YB1-4型定量叶片泵, 其额定工作压力为6.3MPa, 转速为1450r/min, 排量为4ml/r。

小车的整体结构如图4所示, 在小车车体上安装一槽钢, 在其上固定四个伸出手支撑臂以提高伸出手的刚度, 在小车车体下方固定有油箱和电机和叶片泵, 构成液压源部分;马达直接驱动小车车轴来控制小车的运动;油缸驱动举升臂摆动完成举升、下放工作。

4 控制系统设计和动作流程

在运移小车上总安装有12感器, 分别是行程限位传感器4个、油缸位置控制传感器2个、探料传感器6个, 探料传感器中有2个用来探测台架下工位端是否有储存的钻杆, 4个探测台架上工位端是否有已加工完的钻杆, 它们安装在四个轴承盖的下面。油缸活塞杆连接耳环固定销两端有5mm的凸台, 以保证油缸位置控制的精确, 避免伸出手摆动臂误触发传感器。在每个举升臂上有两个传感器, 其的探测端相对小销轴心的距离小于支撑小轮的半径, 这样可以避免钻杆碰伤传感器。

为提高对小车控制的可靠性, 本设计中采用工作冗余技术, 即对同一个需要检测的位置信号或其它类型的信号都用两个传感器进行检测, 只要有其中一个传感器未失效, 小车就能正常工作。小车在PLC控制下的工作顺序如下。

小车处于待料状态, 抓手处于迎料状态;有已加工钻杆到来, 钻杆碰到抓手上, 小车在此冲击力下会移动一段距离;钻杆触发来料检测传感器来料探测传感器触发后, 卸荷阀通电, 泵不卸荷, 油缸开始驱动抓手旋转, 摆动手上耳环销触发油缸位置传感器;油缸位置传感器触发后, 油缸停止, 抓手停止转动, 油缸位置传感器触发后, 马达开始正转, 小车向下工位移动;在下工位端无待加工钻杆时, 通过铁块触发行程限位传感器, 小车动作停止;当下工位端有待加工钻杆且较多时, 通过探料传感器检测, 触头转动, 触发传感器, 并通过弹簧变形保护传感器内部装置;行程限位传感器或探料传感器触发之后, 马达停止, 油缸驱动抓手开始放料;钻杆依靠惯性前进, 最后停靠在下工位端挡块前或待加工钻杆前传感器触发4秒后, 马达开始驱动, 小车向上工位端前进;当行程限位传感器检测到地面信号后, 停止驱动马达, 小车停止, 油缸驱动抓手旋转, 使抓手处于迎料状态;行程限位传感器信号触发后10秒, 泵开始卸荷, 小车处于待料状态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 通过PLC处理后, 通过控制继电器和执行继电器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5 结语

钻杆加工流水线中输送钻杆是物料传送中细长类物料传送的典型, 由于钻杆重量大、运送不方便, 实现钻杆的平稳、快速输送是提升钻杆加工效率的关键。本文设计的程序控制移动小车, 实现了钻杆的平稳传送, 而且降低输送噪音, 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符合环保的要求。所设计的钻杆输送系统, 通过某钻杆厂的一年多的使用表明:其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可满足生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新呜, 王杭美, 陈勇镐, 等.钢管厂非开挖钻杆线自动化控制[J].宝钢技术, 2006, 5:8~11.

[2]周宏雷.钻杆冷床的设计[J].钻杆冷床的设计, 2008, 37 (5) :33~37.

[3]杨璞.工程液压运输设备[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4:1~10, 23~74.

传输过程 篇7

关键词:TD-SCDMA,无线接口,RLC层,AM

0 引言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是国际3G标准之一,是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制造厂商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但是3G系统采用2GHz频段来传输无线信号,对建筑物墙体的穿透能力较弱,室内覆盖问题较2G更为严重。而大量的高速数据与多媒体业务,如视频电话、流媒体等一般都发生在室内环境,这些业务都需要较大的系统容量和良好的网络质量。直接通过建设更多的宏基站来增加网络容量的做法成本很高,包括站址的选取,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因此单纯用宏蜂窝网络来兼顾室内室外的覆盖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正是由于面临上述挑战.业界提出用Femtocell来解决部署高速数据业务时面临的室内覆盖问题。Femtocell是安放在用户家中或办公室的一个无线AP,可集成Node B和RNC的功能。它以用户的宽带接入(如DSL)为回程,具有自动配置和优化功能,因此不需要规划,也没有站址选取等问题。它既可作为移动网络的延伸,又是固定移动融合的有效方案。

1 TD-SCDMA 无线接口

无线接口又称Uu接口,位于UE与UTRAN之间,是真正能体现移动特性的部分,在整个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线接口协议是用来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3G无线承载业务的。它是一个开放的接口,只要遵守接口的规范,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都能相互通信。

Uu接口上协议栈的分层结构如图1所示。

Uu接口协议分为3个标准的协议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

L2分为几个子层,从控制面上看,包括MAC层和RLC层,而在用户面上,除了这两个子层之外,还包含PDCP层和BMC层。MAC层主要功能是实现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的相互映射,并根据逻辑信道的传输速率为传输信道选择合适的传输格式;RLC层为高层提供三种数据传输的模式;PDCP层只存在PS域,主要对分组数据进行头压缩,以提高空口的传输速率;BMC用于在空中接口上传递由小区广播中心产生的消息。RRC层属于接入层,通过业务接入点为上层提供业务,并对底层协议实体进行配置和传输控制命令。

2 RLC层AM传输模式

2.1 RLC层简介

RLC为高层提供3种数据传输模式:透明数据传输(TM),非确认数据传输(UM),确认数据传输(AM)。与之对应有5种RLC实体:AM实体、UM接收实体、UM发送实体、TM接收实体和TM发送实体。

每个RLC实体由RRC配置。RLC通过SAP为上层提供业务,SAP指示了RLC层处理数据的方式。在控制面,RLC承载上层的业务称为信令无线承载,为RRC层传递信令;在用户面,RLC向高层PDCP和BMC提供无线承载。

2.2 AM模式数据传输过程

AM模式传输高层PDU并保证传递到对等实体中。当RLC不能正确传递数据时,RLC发送端用户将收到通知。AM模式具有ARQ能力,是分组数据传输的标准模式。

AM模式下传输的PDU可分为控制PDU和数据PDU。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控制PDU,重传PDU,新传PDU。

● 发送过程

AM发送上层数据时,根据数据传输的优先级,首先检查是否有控制PDU需要发送。如果有,则先将发送控制PDU。

AM模式采用滑动窗口控制机制。在发送端,发送窗口的下界值为状态变量VT(A)的值,上界值等于VT(MS)的值。VT(A)的初始值为0,当接收到一个包括ACK或者MRW_ACK SUFI的状态PDU后,VT(A)将基于它进行更新。当VT(A)或者发送窗口状态变量VT(WS)被更新时,VT(MS)也将被更新。

对于重传的数据PDU,只允许发送实体重传那些已标明丢失且SN小于VT(MS)的PDU。重传PDU的SN和第一次传送时相同。如果需要重传的RLC PDU或PDU分段与MAC新分配的TB块大小不匹配,发送实体可将重传的RLC PDU或PDU分段再重新进行分段或级联,分段或级联的次数没有限制。对于新传PDU,SN字段将被设置为VT(S)且VT(S)将被更新。

当新传或重传的AMD PDU准备就绪,发送实体通知MAC允许重传的PDU的数量,AMD PDU的内容根据协议和应用要求进行设置,并更新相关状态变量的值。不能在一个TTI内传输的PDU,应当根据RRC设置的丢弃配置进行缓冲。

● 接收过程

当RLC AM 接收模块接收到一个控制PDU,则调用控制PDU解包函数进行处理。如果该控制PDU是STATUS PDU,且肯定确认了一个RLC SDU,发送实体将根据收到的PDU更新状态变量VT(A)和VT(MS);如果STATUS PDU包含对发送PDU的否定确认,则将启动AMD PDU传送过程。如果该控制PDU是RESET PDU,先判断刚收到的RESET PDU中RSN是否和上次收到RSN相同,并以RESET ACK PDU进行回应。然后复位相关状态变量,协议参数,丢弃所有SDU和PDU。

当接收到一个AMD PDU,接收实体将根据接收到的PDU更新状态变量。如果该PDU不在接收窗口内,则丢弃该PDU,若该PDU在接收窗口内,再判断该PDU的SN值是否等于VR(R),如果等于,则对该PDU进行解包并重组为SDU上交,否则将该PDU放入待解包PDU窗口链表并更新VR(H)值。如果PDU的轮询检测比特为1,接收实体将发起STATUS PDU传送过程。

3 RLC层AM传输模式的实现

RLC层AM传输模式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数据的发送流程与接收流程。数据接收流程又分为AMD PDU接收流程和控制PDU接收处理流程。由此AM模块被细化为如下模块:轮询子模块,发送子模块,控制子模块,状态报告子模块和接收子模块。

RLC层AM模式数据发送流程如图4所示。当上层有消息或数据需要发送且该逻辑信道对应的承载模式为AM时,间接调用tx_rlc_via_dlch_am ()函数,将上层的SDU数据包作为下行数据链表的SDU节点加入,传入的RLC SDU的内存空间在上层分配,以指针方式挂载到RLC层的SDU链表上。

AM发送模块将调用pack_am_pdu()函数,根据传入的参数索引到相应的SDU链表,并以pdu_size为依据将发送链表上的SDU组包成PDU,组包的主要操作是记录当前SDU和当前PDU的相关信息。新传数据PDU链表和重传数据链表中,PDU按照序列号由小到大排列。在传输机会到来时,将发送链表上的PDU拷贝到MAC层提供的内存空间。传输顺序依次为控制PDU,重传PDU,新传PDU。

RLC层AM模式的数据接收流程如图5所示。RLC接收模块在针对一条逻辑信道的接收过程中,如果该逻辑信道所采用的承载模式为AM模式,则向AM接收模块调用函数接口rx_am_pdu()一次提交一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

在接收到MAC递交的PDU时,解包步骤如下:

(1) 接收模块取需要解包的第一个PDU,并判断此PDU的类型;

(2) 如果PDU为控制 PDU,则调用unpack_control_pdu()函数处理,否则转步骤(3);

(3) 如果是AMD PDU,则取得PDU的SN值,LI值,接收实体的VR(R),VR(H),VR(MR)的值;

(4) 判断该PDU是否在接收窗口内,如果不在,接收实体将丢弃该PDU,并且如果该PDU得轮询比特为1,接收实体将发起STATUS PDU传送过程,否则转步骤(5);

(5) 如果PDU在接收窗口内,再判断该PDU是否是期望接收到的PDU,如果不是,则将该PDU加入窗口链表,根据情况更新VR(H)的值,并转步骤(1);

(6) 如果该PDU是期望接收到的PDU,则对该PDU解包,一旦判断出可以组成一个符合上层要求的数据包则组包成SDU并放入rx_um_sdu_lst,每个PDU解析完毕索引rx_um_sdu_lst,如果不为空则将数据包传递,等待上层把rx_um_sdu_lst的所有的SDU接收完毕才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次的解包和传递工作。

5 结束语

文中主要介绍了TD-SCDMA系统无线接口RLC层AM传输模式下数据传输的过程。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作为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使我国在国际通信产业格局中,首次拥有了话语权。虽然TD网络在我国商用已经两年多了,但是它还大有潜力可挖掘。

参考文献

[1]李世鹤.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3-39.

[2]谢显忠.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与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16.

[3]2 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1部分:RLC协议[S].YD/T 1722.2-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8-03-01.

上一篇: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系统下一篇:Matlab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