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负荷

2024-10-13

不同负荷(精选8篇)

不同负荷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原有的变压器容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用电的要求, 主变增容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增容后的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比、分接头档位及变比经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变电所在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变压器短时并列。根据变压器运行规程的规定, 变压器并列时要求其变比、短路电压百分比和连接组别相同。短路电压百分比不同将造成并列变压器功率分配不合理;变比不同时将造成并列变压器之间产生较大的环流, 容易造成并列变压器过负荷[1]。鉴于变压器存在参数及变比等方面的差异, 变压器在并列前需要进行核算, 确保并列后主变均不超过功率限额。

变压器参数不匹配时的变压器并列问题已有报道[2,3,4], 但研究多针对2台双绕组变压器的并列问题。然而, 在实际运行过程操作过程中经常涉及三绕组变压器与两绕组变压器的并列、2台三绕组变压器中、低压侧并列等较为复杂的情况。另外, 目前的研究多仅对变比不同的环流进行计算。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不能仅仅通过环流大小作为变压器能否并列的依据, 负荷大小以及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比差异也将给主变的负荷分配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对变压器并列后的负荷分配进行深入分析, 编制相应的计算软件, 以实现快速有效的计算校核。

1 2台变压器并列运行负荷分析

图1 (a) 给出2台两绕组变压器并列的情况, 其中T1, T2为2台参数及分接头档位存在差异的变压器, 2台主变所带负荷为P+j Q, 设2台主变的容量分别为S1, S2。

图1 (b) 给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 X1, 1:k1为T1的短路阻抗及分接头在某一档位时的变比;同样, X2, 1:k2为T2的短路阻抗及分接头在某一档位时的变比。为分析方便, 认为短路阻抗为常数, 忽略档位变化对其影响, 。

根据叠加定理, 2台主变并列后的负荷可以近似看作是变比相同时负荷分配与变比不同时造成环流之和, 如图1 (c) 所示。设高压侧母线电压为U, 可以分别求出2台变压器的分配负荷和环流功率Qh如下所示:

由式 (1) 和式 (2) 可以得到2台主变并列后的负荷分别为:

P1+j Q1= (P+j Q) X2/S2X1/S1+X2/S2- (k1-k2) k1k2 (X1+X2) U觶2P2+j Q2= (P+j Q) X1/S1X1/S1+X2/S2+ (k1-k2) k1k2 (X1+X2) U觶2觶觶觶觶觶觶觶觶觶觶觶觶觶觶觶 (3)

2 2台三绕组变压器并列运行负荷分析

2台三绕组变压器中、低压侧同时并列时的电路如图2所示, 中压侧负荷为PL2+j QL2, 低压侧负荷为PL3+j QL3, 变压器参数如表1所示。

为分析方便, 首先将T2的参数折算为以S1为基准的标幺值:

利用上表中变压器参数及式 (4) 中折算后的数据, 可以计算出图2 (b) 中等效电路中的参数:

在不考虑变比差异的情况下, 求解主变负荷分配。由图2 (b) 中等效电路, 根据电流电压定律可以列写如下方程:

求解可得:

忽略X11, X21上的电压, 式 (7) 两侧乘高压侧母线电压U后可化简为:

同样方法可以求得T1, T2中、低压侧的其他功率, 在此计算公式不一一给出。

图2 (c) 给出了考虑变比不同时等效电路, T1的高-中变比为1:k1hm, 高-低变比为1:k1hl;T2的高-中变比为1:k2hm, 高-低变比为1:k2hl。设高压侧电压为Uh。计算环流可得:

式 (10) 两侧乘高压侧电压后可得环流功率:

利用式 (9) 和式 (11) 可计算出并列变压器各侧功率。

3 三绕组变压器和两绕组变压器并列分析

1台三绕组变压器和1台两绕组变压器并列时的接线和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利用上节所述方法, 根据变压器T1参数计算出X11, X12, X13;将变压器T2的短路电压折算到以T1容量为基准的标幺值X2。设T1的高-中变比为1:k1hm, 高-低变比为1:k1hl;T2变比为1:k2;高压侧电压为Uh。

根据等效电路图可得方程:

上式求解得:

将式 (13) 代入式 (12) 可求得T1, T2各侧负荷电流。利用上节方法可计算出相应功率。

由图3 (c) 可以计算环流为:

上式两侧同乘Uh可得环流功率:

将主变压器各侧分配负荷和环流功率叠加可以得出综合考虑变压器参数和变比不同时变压器并列的实际功率。

4 程序设计及应用

根据上述分析, 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写变压器并列时负荷计算程序。图4给出了计算程序的主界面。

计算后以记事本文档格式给出2台变压器不同档位下并列时的无功功率环流。同时, 该程序还可以在给定的负载情况下, 计算变比不同时变压器并列后的变压器的功率。计算条件为:

1号主变变比为 (110±8) ×1.25%:10.5, 2号主变变比为 (115±8) ×1.25%:10.5;1号主变短路阻抗为10%, 2号主变短路阻抗为11%。计算结果见表2。

5 结束语

文中结合本地区特点, 变压器参数及变比不同时, 对2台两绕组变压器并列、2台三绕组变压器并列及1台三绕组和1台两绕组变压器并列时变压器的负荷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详细推导了其计算公式。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 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制计算程序。

摘要:结合地区实际, 分析了多种不同情况下变压器并列时的负荷计算, 推导出负荷分配和环流功率的计算公式, 并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 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制计算程序。采用该计算程序进行算例分析, 结果表明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关键词:变压器,并列,变比,环流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2]张德本, 陈慧, 罗树权.2台变压器并列环流计算[J].电工技术, 2002 (4) :17-18.

[3]李志平, 王彦峰.有载调压分接头不匹配的变压器并联运行分析[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 2006 (1) :61-64.

[4]魏涛, 张洪涛, 袁卫国, 等.2台电压比相近的变压器并列运行优化分析[J].河南电力, 2008 (2) :29-31.

不同负荷 篇2

【关键词】 氯吡格雷;不同负荷剂量;急性冠脉综合症 PCI 风险率

氯吡格雷(波立维)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是新一代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它特异而强有力抵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抑制心、脑及其他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均有疗效。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的特點。为评价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临床作用效果,我们收集了就诊于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给予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疗效与安全性,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94年1月就诊于我院,且诊断明确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共80例,其中男患者46例(57.5%),女患者34例(42.5%);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1岁。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依照 1999 年ACC/AHA和WHO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PCI介入治疗[1]。

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2例(40.0%),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60.0%),患者用药前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无严重的凝血障碍,近期无活动性出血、手术或外伤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易患因素、基础疾病、临床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就诊于我院诊断明确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40例在行在PCI术前至少6h给予6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150mg剂量维持7天;低剂量组40例在PCI术前至少6h给予3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75mg剂量维持30天[2],所有患者均于PCI术后给予标准的抗凝、抗血小板及降脂等基础治疗。患者采用经桡动脉或经股动脉入路行 PCI 术, PCI术均按规范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PCI术后,在1个月之内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大出血率和死亡率。

2 结果

低剂量组中支架再血栓者18例(20.0%),发展为心肌梗死者19例(47.5%),大出血患者例2(5.0%),死亡1例(2.5%);高剂量组中支架再血栓者6例(15.0%)使PCI术后支架血栓风险率下降31.0%、发展为心肌梗死者4例(10.0%)心肌梗死发作率降低35.1%、大出血患者3例(7.5%)大出血率增加2.0%、死亡3例(7.5%),死亡率无变化,与低剂量组相比较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大出血率、死亡率无显著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rupture)或糜烂(erosion),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非ST段抬高型ACS中更是如此。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选择性也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它的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lllb/lll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4]。

氯吡格雷在减少PCI围术期血栓形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一直被视为降低PCI患者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常规剂量,本文进一步观察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ACS患者进行P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6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患者的再梗等不良事件显著降低,疗效显著,且无增加出血风险。

总之,高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效果较低负荷剂量显著,且无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9(1):75-77.

[2]Geiger J,Brich J,Honig-Liedl P,et al.Specific impairment of human platelet P2Y(AC) ADP receptor-mediated signaling by the antiplatelet drug clopidogrel.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9''19(8):2007-2011.

[3]杜大勇,李国璜.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不稳定斑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8,11(12):883-885.

[4] 李勇.氯吡格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及临床意义[J].世界临床药物,2007,25(4):234-235.

不同负荷 篇3

南方电网控制性能标准(CPS)考核采用北美电力可靠性集团(NERC)的CPS[1,2]。近年来,随着CPS[1,2,3,4]的实施和考核措施的完善[5,6],南方电网的频率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深入分析CPS考核情况,发现CPS指标存在与控制区域规模相关的特殊规律。

南方电网各控制区域中,广西、云南和贵州电网负荷规模相近,而广东电网的负荷是其他3个电网平均负荷的4.5倍左右,相差较为悬殊。与此对应的现象是,不论广东CPS1总体(日、月、年度)指标是否高于或低于其他三省,其CPS1值小于100%的时段数(每10 min为一个考核时段)总是显著少于其他三省。

广东CPS1指标的分布也与其他三省存在显著的差异。分析2009—2010年各省网CPS1指标值的时段分布(每10 min为1个考核时段),发现广东的CPS1指标值绝大部分(96%左右)分布在100%~200%的区间,少量(3%左右)分布在200%以上区间,仅有微量(1%左右)分布在100%以下区间,总的分布呈现趋于100%~200%区间集中式分布的规律。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分布在200%以上区间和100%以下区间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广东,相对呈现3个区间分散式分布的规律。

CPS指标的特殊分布现象预示着CPS评价规模悬殊区域控制性能时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必要研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机理及消除不合理的因素。目前,多数有关CPS的文献[7,8,9,10,11,12]侧重于研究基于CPS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策略。对于规模悬殊区域间CPS1指标的特殊分布现象未见有文献研究和报道。

研究CPS指标与控制区域规模相关的特殊规律,必须从北美CPS的原理[1,2]入手,分析这一规律的产生机制,探寻CPS用于评价规模悬殊区域的控制性能是否存在适用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法。

1 北美CPS的原理和适用性分析

NERC于1996年提出了CPS1和CPS2控制性能评价标准,CPS标准于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其中,CPS1指标值ICPS1的计算公式为:

ΙCΡS1=[2-(EACE,avg-1minΔFavg-1min)10Bnε12]×100%(1)

式中:EACE,avg-1min 为1 min内区域控制偏差(ACE)的平均值;ΔFavg-1min为1 min内频率偏差的平均值;B为控制区域的频率响应系数,符号为正(有时公式写成-10B,此时B为负);n为考核时段的分钟数;ε1为互联电网全年1 min 频率平均偏差均方根的控制目标值。

CPS1物理意义是:当∑(EACE,avg-1minΔFavg-1min)≤0,即ICPS1≥200%时,说明控制区域的控制行为对互联电网的频率质量有帮助;当0<∑(EACE,avg-1min·ΔFavg-1min)≤10Bnε21,即100%≤ICPS1<200%时,说明控制行为对电网频率的不利影响未超过允许程度;当∑(EACE,avg-1minΔFavg-1min)>10Bnε21,即ICPS1<100%时,说明控制行为对电网频率的不利影响已超过所允许的范围。可见,CPS1提供了判断控制区域的ACE对系统频率影响的明确标准,采用CPS对电网频率的快速恢复和频率质量的改善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在CPS1的计算公式中,ΔFavg-1min对各联网控制区域来说是相等的,各控制区域的nε1也是取相同的数值,CPS1的大小取决于各控制区域EACE,avg-1min与系数B的比值。因此,CPS1公式成立应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控制能力和条件处于同一水平的控制区域(即CPS1处于同一水平),可能出现的ACE的平均波动大小与该区域频率响应系数B总体上呈线性正比关系。而事实上,当控制区域负荷规模相差悬殊时,二者之间正比的关系并不成立。

ACE就是控制区域发电供给与负荷需求的相对偏差,ACE的波动是由负荷波动和发电出力波动引起的。其中,发电出力又是跟随负荷而波动的,但由于发电出力人工调整或AGC自动调节的固有延迟,跟随负荷长周期分量的效果较好,而跟随负荷中短周期分量的难度较大。因此,ACE的平均波动大小主要取决于负荷中短周期(几分钟级别以下)的波动规律。由于控制区域的频率响应系数B基本与该区域的负荷及发电规模呈正比关系,因而研究“控制区域可能出现的ACE平均波动大小与该区域频率响应系数B的关系”可以转化为研究“负荷的中短周期波动与负荷规模的关系”。实际上,负荷的中短周期波动与负荷规模二者是密切相关的,但不呈线性正比关系,而是呈比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当控制区域之间负荷规模相差悬殊时,CPS1计算公式存在适用性问题。

2 规模悬殊区域CPS指标特殊分布的机理

图1至图4为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电网典型负荷波动曲线,广东电网负荷是其他3个电网平均负荷的4.5倍左右,相差较为悬殊。广东电网中短周期负荷波动平均为100 MW左右,而广西、云南、贵州电网的中短周期负荷波动平均为40 MW左右,广东电网负荷波动仅为其他三省的2.5倍左右。

这说明,随着负荷规模的增加,负荷中短周期波动的绝对幅度是增加的,而波动的相对幅度(负荷波动幅值/负荷规模的比值)是减小的,负荷的中短周期波动与负荷规模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根据第1节分析的对应关系,ACE的平均波动大小与该区域频率响应系数B之间总体上也应符合上述非线性正相关关系,这显然与CPS1公式成立的前提相矛盾。由于广东电网负荷规模是其他控制区域负荷规模的4倍以上,因此,CPS1公式的适用性问题在南方电网表现得较为突出。

由于广东电网负荷规模是其他控制区域负荷规模的4倍以上,因此其EACE,avg-1min与B的比值(取绝对值)总体上显著小于其他三省。根据CPS1指标的计算公式,可有如下推论。

1)当ICPS1处在大于200%(即EACE,avg-1min·ΔFavg-1min<0,对频率有贡献)的区间时,广东的ICPS1总体上较其他三省趋向偏小(助减),或者说,其他三省的ICPS1总体上较广东趋向偏大(助长)。

2)当ICPS1处在小于200%(即EACE,avg-1min·ΔFavg-1min>0,对频率不利)的区间时,广东的ICPS1总体上较其他三省趋向偏大(助长),或者说,其他三省的ICPS1总体上较广东趋向偏小(助减)。

综合上述推论可得,广东的ICPS1会趋向200%集中式分布,相对而言,其他三省的ICPS1会趋向偏离200%分散式分布。广东的ICPS1<200%时,ICPS1总体上较其他三省显著趋向偏大,造成广东ICPS1<100%的时段数总是很少。而在广东电网控制策略中,CPS支援分量[7]显著小于其他三省,实际运行中ICPS1>200%的时段很少,因此广东的ICPS1分布呈现趋于100%~200%区间集中式分布的规律。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为取得较好的CPS考核结果,控制策略中的CPS支援分量显著大于广东,实际运行中ICPS1>200%的时段相对较多,因此三省分布在200%以上区间和100%以下区间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广东,相对呈现3个区间分散式分布的规律。这些规律与本文引言中描述的实际情况完全吻合,根本原因就在于CPS评价规模悬殊区域控制性能的适用性问题。

实际运行中各控制区域ICPS1大部分处于200%以下,此区间对广东的ICPS1是相对助长的,对其他三省是相对助减的,由CPS1计算公式可知,其他三省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广西、云南和贵州为追上广东的CPS1考核成绩,额外加大CPS支援力度,通过AGC的频繁调节尽可能增加ICPS1>200%的时段数(此区间三省CPS1又正好是助长的),取得了较好的CPS1总体(日、月、年度)指标,但其ICPS1<100%的时段数仍然显著多于广东。

3 CPS评价规模悬殊区域控制性能的适应性调整方法

由于北美CPS存在上述适用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CPS公式进行适应性调整。调整的思路是根据ACE的总体波动大小(主要取决于负荷的中短周期波动),将全网的系数B按照各控制区域中短周期负荷波动平均幅值的比例分配后代入CPS1计算公式中,即

ΙCΡS1=[2-(EACE,avg-1minΔFavg-1min)10Κinε12]×100%(2)

Κi=WiWiBi(3)

式中:Ki为全网的系数B按照各控制区域中短周期负荷波动平均幅值的比例分配后的数值;Wi为某控制区域中短周期负荷波动的平均幅值;∑Wi为所有联网控制区域中短周期负荷波动平均幅值的总和;∑Bi为所有联网控制区域系数B之和,即全网频率响应系数。

在式(1)中,各控制区域ICPS1的大小取决于该区域EACE,avg-1min与系数B的比值,由于ACE总体波动大小与系数B的非线性关系,使得CPS1计算公式存在适用性问题。在式(2)中,各控制区域ICPS1的大小取决于该区域EACE,avg-1min与系数K(或系数W)的比值,而EACE,avg-1min与系数K(或系数W)之间基本呈线性正比关系。这样,在保留CPS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各部分量纲的基础上,式(2)很好地解决了CPS1公式的适用性问题。

4 仿真运行效果

表1是根据式(2)仿真计算得到的2010年南方电网CPS1指标时段分布(以10 min为1个评价时段)。

与表2(按标准公式计算)对比,公式改造后广东的ICPS1分布在100%以下区间的比例由1.2%显著增加到与其他三省相当的4.0%;广西、云南、贵州的CPS1指标分布在100%以下区间的比例则稍有下降,总体比例与广东相当。

表3是根据式(2)仿真计算得到的2010年4月南方电网CPS1月度指标与按标准公式(式(1))计算得到的CPS1月度指标对比情况。公式改造后广东CPS1总体指标略有下降,广西、云南和贵州CPS1总体指标则略有上升,总体上三省CPS1指标稍高于广东,这与三省AGC控制策略中CPS支援力度较大、CPS1指标分布在200%以上区间的比例显著大于广东是相符的。

由于调整后式(2)中EACE,avg-1min与系数K之间呈线性正比关系,因此,按式(2)计算,消除了CPS指标与控制区域规模相关的特殊分布现象,解决了评价规模悬殊区域控制性能的适用性问题。

5 结语

本文分析介绍了南方电网CPS指标与控制区域负荷规模相关的特殊规律。通过对北美CPS原理[1,2]的深入分析,研究了该现象的产生机理,指出并验证了ACE的平均波动与频率响应系数B总体上呈现非线性正相关关系,CPS评价负荷规模悬殊区域控制性能时存在适用性问题。

NERC的CPS原是一项自愿遵守的标准,设计目标是对长期(月度、年度)控制性能进行评价。国内为了确保标准执行的严肃性,将其作为强制性考核手段,以每10 min作为一个考核时段对控制行为的细节进行评价,并由此派生出对各控制区域的经济奖罚标准和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忽视CPS存在的适用性问题。

在保留CPS1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各部分量纲的基础上,本文引入各控制区域中短周期负荷波动平均幅值,提出了NERC标准评价负荷规模悬殊区域控制性能的适应性调整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规模悬殊区域间CPS1指标的特殊分布,能够解决CPS公式用于评价规模悬殊区域控制性能的适用性问题。

参考文献

[1]NERC operation manual:Policy 1 generation control andperformance[EB/OL].[2010-02-06].http:∥www.nerc.com.

[2]NERC operation manual: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 trainingdocument[EB/OL].[2010-02-06].http://www.nerc.com.

[3]NERC.Reference document interconnected operations services[EB/OL].[2012-01-08].http://www.nerc.com.

[4]JALEELI N,VANSLYCK L S.NERC’s new controlperformance standards[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1999,14(3):1092-1099.

[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联络线功率与系统频率偏差控制和考核管理办法[S].广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05.

[6]汪德星.华东电网实行CPS标准的探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8):41-44.WANG Dexing.Study of CPS in East China power grid[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0,24(8):41-44.

[7]高宗和,滕贤亮,张小白.互联电网CPS标准下的自动发电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9):40-44.GAO Zonghe,TENG Xianliang,ZHANG Xiaobai.Automaticgeneration control strategy under 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for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s[J].Automation of ElectricPower Systems,2005,29(19):40-44.

[8]高宗和,滕贤亮,涂力群.互联电网AGC分层控制与CPS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78-81.GAO Zonghe,TENG Xianliang,TU Liqun.Hierarchical AGCmode and CPS control strategy for interconnected powersystem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4,28(1):78-81.

[9]高宗和,陈刚,杨军峰,等.特高压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一)AGC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5):51-55.GAO Zonghe,CHEN Gang,YANG Junfeng,et al.Activepower control for tie-lines in UHV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Part one AGC control strategies[J].Automation of ElectricPower Systems,2009,33(15):51-55.

[10]唐跃中,张王俊,张健,等.基于CPS的AGC控制策略研究[J].电网技术,2004,28(21):75-79.TANG Yuezhong,ZHANG Wangjun,ZHANG Jian,et al.Research on 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 based controlstrategy for AGC[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4,28(21):75-79.

[11]徐兴伟,林伟.互联电网控制性能标准下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的选择[J].电网技术,2003,27(10):32-34.XU Xingwei,LIN Wei.Selection of automatic generationcontrol strategy under 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 for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3,27(10):32-34.

不同负荷 篇4

关键词:大鼠;负重游泳训练;整体机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酮;血代谢状态清IGFⅠ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42-03

运动训练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本质是一个适应过程,运动训练对身体的适应过程应包括各器官、系统和其调节机理,最终以整体机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往的很多研究已经表明,机体内分泌激素,特别是与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激素的适应,是机体对运动训练适应和运动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1-3]。而以往的动物实验模型设计中[4-5],主要是研究过度训练对于动物机能的影响,往往反映的是机体对运动训练的不适应。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强度训练为特点,力图建立符合实际训练负荷的训练模型,系统研究负重游泳训练对大鼠机体整体水平机能和合成分解代谢平衡的影响。

1实验动物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prague-Dawley (SD)雄性大鼠40只(由北京维通力华实验动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个月龄,体重为200~250 g。分笼饲养, 每笼4只大鼠,自由饮食。室温(22±3)℃,昼夜节律用日光灯控制,光照时间8:00AM~10:00PM。

1.2运动方式购买的SD雄性大鼠后适应性饲养6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G)、不负重游泳组(FG)、负重5%体重游泳组(5%G)、负重10%体重游泳组(10%G)和负重15%体重游泳组(15%G),每组各8只。

在正式训练前1 d,让所有只大鼠进行负重爬杆实验,确定各大鼠爬杆最大负重。运动组进行4周游泳训练,每周6 d,实验水深为45 cm,水温(30±1)℃。负重组游泳每游6 min间歇2 min,每天连续进行5组。负重5%体重游泳组尾根部悬挂自体重5%重物游泳;负重10%体重游泳组第一周负5%自体重训练,后三周负重10%;负重15%体重游泳组第一周负5%自体重,第二周负重10%,第三、四周负重15%。而无负重组持续游90 min。如果大鼠在训练中出现力竭状态,及时捞起,休息2 min后继续游泳,完成规定的游泳训练时间。力竭疲劳标准:1) 下沉3 s不能回水面;2) 游泳出现明显不协调;3) 实验人员的感觉。训练结束后第一天,所有大鼠进行负重爬杆实验,确定各大鼠爬杆最大负重。

1.3取样经过4周的训练,大鼠进行负重爬杆实验后第二天,所有大鼠均在安静状态下采用腹腔注射25%的乌拉坦溶液麻醉后处死,用注射器在大鼠腹腔静脉取血,离心后提取血清存放在-20℃冰箱处待测。

1.4测试指标

1.4.1运动状况包括大鼠运动训练中的能力表现和大鼠运动后的表现。

1.4.2最大负重两次大鼠爬杆实验的最大负重重量,用国产G&G TIOO型电子称称量,测量精度0.1 g。

1.4.3血清睾酮(T)的测定应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测定,碘标125I。为美国DSL公司提供的包被-抗体-计数放射免疫试剂盒,在Gamma计数器(美国产BeckMan DP5500)测试。

1.4.4血清皮质酮(C)的测定应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测定,碘标125I。美国DSL公司提供的包被-抗体-计数放射免疫试剂盒,在Gamma计数器(美国产BeckMan DP5500)测试。

1.4.5鼠血清IGF-Ⅰ的测定应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测定,碘标125I。美国DSL公司提供的放射免疫试剂盒。

首先进行IGF-Ⅰ的提取:向25μL的血清加入100μL的提取液,混匀后静置于室温下(大约25℃)孵育30 min。放入高速离心机(BeckMan cs-15R型)用≥10 000 rpm离心3 min,提取上清液后加入250 μL的中和液,轻轻混匀后待用。

测试时加入50 μL的待测液,100μLIGF-Ⅰ抗血清和125I标记IGF-Ⅰ溶液后室温下孵育3 h以上,加入1.0 mL的沉淀液,用离心机(大约3 000 rpm)离心20 min,倒干水份后,即可在Gamma计数器(美国产BeckMan DP5500)测试。

1.5统计学分析各指标的测定值以“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所有统计学处理在SPSS For Windows 11.0统计软件上完成。用方差分析(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两两比较用双尾T检验。显著性水平取0.05。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状况无负重游泳组在90 min的游泳训练中,运动能力无下降迹象,训练结束出水后,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较快,眼睛有神,整4周的训练情况皆是如此;负重5%体重组在训练过程中,运动能力也无明显下降迹象,训练结束出水后,表现也为活泼好动,反应较快,眼睛有神,对食物反应也较为敏感,整4周的训练情况皆是如此;负重10%体重组在训练之初,往往在第三、四节的训练中表现出运动能力下降,出现力竭疲劳的征象,训练过程中一般需要有3~4次的休息,随着训练的持续2周后,运动能力下降往往出现在第五节训练中,训练过程中一般需要有1~2次的休息,大鼠出水后不好动,反应较慢,但经过10 min的擦干吹风后,一般都恢复常态;负重15%体重组自加到15%体重后,训练就很难完成,直至4周训练结束情况都是如此:训练过程中,往往在第二、三节即出现力竭疲劳的征象,训练过程中一般需要6~7次的休息,完成整个训练十分吃力,出水后一般呈爬伏状态,表情冷淡,反应迟钝,一般经过擦干吹风后25 min,情况有所好转。表明无负重组和5%负重组的训练负荷偏小,体现为承受特定的训练负荷后机体很快的适应,而且这个适应过程很短促;10%负重组较为合适,体现为承受特定的训练负荷后机体能在一段时期后达到适应;而15%负重组的训练负荷偏大,表现为承受特定的训练负荷后机体一直不能适应。

2.2不同训练对最大负重影响(表1)。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从表2可见,训练前各组的最大负重值并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最大负重较训练前呈非常显著的增长(P<0.01)。而经过4周的训练,所有运动组的最大负重值都较同期的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增长(P<0.01)。负重训练组的最大负重值较无负重组呈上升趋势,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5%负重组13.8%,而10%负重组更是高出19.9%,表明负重训练对大鼠最大负重能力的提高有更明显的作用,而15%负重组有所下降,仅高出9.8%。

2.3不同负荷训练对大鼠血清T、C、IGF-Ⅰ的影响(表2)训练组大鼠的血睾酮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上升趋势(P<0.01),而且随着负荷的增大而上升更明显,训练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5%负重组血睾酮值为5.3 ng/mL,较10%组下降了42.4%,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15%组血睾酮变化趋势脱离了其它训练组血睾酮随训练负荷上升而提高的趋势。大鼠血清IGF-Ⅰ和血清睾酮的变化有相似之处:10%体重负荷训练造成激素水平的最高峰,而15%体重负荷训练又使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提示作为两种机体最主要的合成激素在大负荷应激状态下会有相同的应答;而IGF-Ⅰ变化不明显,且在无负重训练和5%体重负荷训练几乎毫无变化,提示IGF-IGF-Ⅰ在运动应激应答的作用没有睾酮明显。

训练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而且也随着负荷的增大而上升更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负重组血清皮质酮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均值还略有下降;5%负重组、10%负重组和15%负重组的C值分别为729,858和915 ng/mL,较对照组C值分别高出11.3%,31.0%和39.7%。联系大鼠训练状况的表现,在不同负荷训练条件下,大鼠血清皮质酮变化趋势似与大鼠对训练的适应程度变化趋势相一致:无负重组和5%负重组为十分适应,相对C值变化不明显;10%组为基本适应,C值有较大提升;15%为基本不适应,C值也最高。表明C值变化反应机体适应程度。

3讨论

3.1负重游泳训练对机体整体机能的影响负重力量训练可造成男女人体肌力的显著增长已得到多个研究的证实[1-3],但在动物实验相关研究却不多见。以往的研究在设计大鼠负重训练时,多以负重5%体重游泳至力竭;而虽有文献[4-5]提供的大鼠间歇训练模型,但最终也是要实现大鼠的力竭。本研究根据训练学关于力量耐力素质训练原理[6],结合运动训练实际,总结改进原有的大鼠游泳训练模型,力图建立符合游泳专项强度训练的大鼠的负重游泳训练模型。

本研究发现,无负重组和5%负重组的训练负荷偏小,体现为承受特定的训练负荷后机体很快的适应,而且这个适应过程很短促;10%负重组较为合适,体现为承受特定的训练负荷后机体能在一段时期后达到适应;而15%负重组的训练负荷偏大,表现为承受特定的训练负荷后机体一直不能适应。

本研究还发现,经过4周的训练,所有运动组的最大负重值都较同期的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增长(P<0.01),其中10%负重组增长最为明显,而15%负重组有所下降,显示负重游泳训练有效的提高了大鼠的力量素质,而且负重10%体重的训练负荷的效果最明显。

综合大鼠训练状况,最大负重水平的变化,本研究认为,负重游泳训练有效的提高了大鼠的力量素质,而且负重10%体重的训练负荷的效果最明显,显示力量训练需要一个适宜的负荷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而在本研究中,这个适宜的负荷可以通过观测实验对象运动状况来加以初步确定,表明训练对象的运动状况就是其机体整体机能反应的最直接表现形式。这也是符合运动应激理论的论述的。

3.2负重游泳训练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睾酮(Testosterone,T)是体内主要的促合成代谢激素,男性进行适宜抗阻力量运动训练似能引起睾酮安静时水平的提升,而训练负荷过大则导致血睾酮水平的降低[7]。动物实验研究发现,5周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会使雄性大鼠血睾水平下降[4]。本研究发现,训练组大鼠的血睾酮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上升趋势(P<0.01),而且随着负荷的增大而上升更明显,10%组的血睾酮水平达到最高值,但15%组血睾酮值却有所下降。本研究结果与人体试验的结果相类似—即训练组血睾酮随训练负荷上升而提高的趋势,而负荷过大的训练造成血睾酮水平的下降,但与以往的动物实验结果不符。本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动物实验模型不同造成的:本研究的动物实验模型强调增加负荷的循序渐进,延长间歇时间,允许实验动物在出现力竭状态时适当休息,因而本实验模型更贴近人体训练的状况。

IGF-I是人体中最主要的生长介素,hGH主要是通过IGF-I来实现其合成代谢作用的。本研究发现,负重游泳训练对大鼠血清IGF-Ⅰ影响不明显,其中10%负重组 IGF-Ⅰ水平较高,15%负重组IGF-Ⅰ水平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无负重训练组和5%负重组IGF-Ⅰ与对照组相比几乎毫无变化。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提示IGF-Ⅰ在运动应激应答的作用没有睾酮明显。

皮质醇(Cortisol,C)是体内主要的促分解代谢激素,以往研究发现:长期训练造成皮质醇的下降或是不变[1-2,7-8],Chennaoui et al(2002)[8]研究中等强度训练和高强度训练对大鼠HPA轴的影响,发现两种强度训练下大鼠安静时皮质醇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本研究中发现,大鼠血清皮质酮变化随负荷增大而增大,且与大鼠对训练的适应程度变化趋势相一致:无负重组和5%负重组为十分适应,相对C值变化不明显;10%组为基本适应,C值有较大提升;15%为基本不适应,C值也最高。表明C值变化反应机体适应程度。这也证实了Witter 等人(1996)[9]的观点。

众多学者认为[10],测定T/C比值,可以了解体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平衡状态,该比值在目前成为公认的评定和监测过度训练、疲劳恢复状况最灵敏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负重游泳训练使合成与分解代谢激素比值上升,机体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平衡状态向以内合成代谢为主的方向转变,而过度的负重训练会使代谢平衡发生向分解代谢为主的方向逆转。IGF-I/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长期运动时机体同化和异化的平衡,但与T/C的关系以及反映机体整体机能的关联性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4小结

负重游泳训练使力量素质提高,而且在适宜的范围内,训练负荷越大,力量素质增长越明显;而过大的训练负荷反而会造成力量素质的下降。在适宜范围内,合成激素水平(血睾酮和血清IGF-Ⅰ)的提升随着训练负荷的增大而变得更明显,负荷过大的训练会造成合成激素水平的下降。血清皮质酮的升高随着训练负荷的增大而变得更明显,训练负荷过大的训练使血清皮质酮持续处于高水平。结果提示:适宜的负重游泳训练使机体代谢状态以合成代谢为主,整体机能提高;过度的负重游泳训练使机体代谢状态以合成代谢为主,整体机能下降。

参考文献:

[1] Hakkinen, Steinacker, J M et al.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s and serum hormones in women during short-term intensive strength training. Eur J Appl Physiol,1992,64:106-11.

[2] Marx W. J. Kraemer, J. O, et al. Low-volume circuit versus high-volume periodized resistance training in women. 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635-43.

[3] A.Viru. Plasma hormones and physical exercise. Int J Sports Med。1992,13:201-209.

[4] 严翊,谢敏豪,王馨塘,等. 5周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对大鼠睾丸Leydig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6):663-667.

[5] 洪长清,邓树勋.三种训练对大鼠循环系统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1):51-52.

[6]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 Kraemer, W.J, K. Hakkinen, R. Newton et al. Effects of heavy -resistance training on hormonal response patterns in younger vs. older men. J Appl Physiol,1999,87:982-992.

[8] Chennaoui, M., D. Gomez, J. Lesage et al. Effects of moderate and intensive training on the 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axis in rats. Acta Physiol Scand,2002,175:113-121.

[9] Wittert , G., J. H. Livesey., E. A. Espiner et al.Adaptation of the 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axis to chronic exercise stress in humans. Med. Sci Sports Exerc.,,1996,28(8):1015-1019.

不同负荷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庆安县地处低山丘陵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60~820 m,农业区平均海拔高度在200 m左右。气候特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599 h;年平均气温为1.69℃;无霜期128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77 mm。试验小区情况:各试验小区面积为100 m2;灌排水采用单灌单排,灌排水量采用水表计量方法,并设置了地表排水采样设备;各试验小区之间采用隔水隔板进行隔水处理;各试验小区内均埋设了地下渗漏水采样设备,其中选择部分试验小区埋设了地下渗漏水量观测设备。供试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44.44 g/kg,全氮含量为2.16 g/kg,全磷含量为1.75 g/kg,全钾含量为22.49 g/kg。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盾104。品种特性为生育期130 d,活动积温2 500℃,株高90 cm,穗长16.8 cm,平均每穗粒数110粒,千粒重26.6 g,分蘖力强,抗稻瘟病。

1.2 试验设计

试验处理以当地水稻生产中应用的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4种水稻灌排技术为基础[10,11,12],采用2.0∶1.0∶1.5的氮、磷、钾施肥比例,各配置5个施肥水平,分别为:320、360、400、440、480 kg/hm[13,14,15],共设置20个处理,安排了控灌、湿润灌、间歇灌的3次重复和浅晒浅灌的2次重复试验。水稻采用钵育稀植,摆栽规格30 cm×17 cm×4株。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表排水和地下渗漏水量

根据2010年水稻大田生育期气象观测资料,大田生育期从5月28日至9月30日的总降水量为304.7 mm,超过20 mm的降水有3次,分别是7月16日的32.6 mm、8月14日的65.2 mm和8月19日的26.0 mm。其中只有8月14日的65.2 mm降水发生了地表排水,其余2次均未发生地表排水。图1是2010年水稻大田生育期降水分布图。

试验小区水稻移栽后大田生育期的不同灌排技术的地表排水水量和地下渗漏水量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地表排水量以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顺序依次增加,控灌、湿润灌、间歇灌的地表排水量分别是浅晒浅灌的26.63%、40.66%、47.71%;地下渗漏水量以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的顺序基本呈现出依次增加趋势,控灌、湿润灌、间歇灌的地下渗漏水量分别是浅晒浅灌的37.43%、36.24%、61.67%。

2.2 地表排水污染物负荷

根据地表排水水量资料和地表排水中的全氮、全磷含量采样分析资料计算而获得的不同灌排技术的地表排水全氮、全磷流失负荷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地表排水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均按着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顺序基本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控灌、湿润灌、间歇灌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是浅晒浅灌的23.62%和22.09%、29.95%和22.83%、34.62%和23.26%。其中全氮、全磷地表流失负荷最大的浅晒浅灌数据也仅为1.736 g/100 m2和1.625 g/100 m2。其主要原因:一是水稻大田生育期内引起稻田排水的降水过程少,大部分降水在稻田限蓄溢流闸门控制条件下基本被稻田蓄水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降水引发的稻田排水概率;二是对分蘖肥和穗肥采用2次施肥的控制模式,从而降低了稻田水的全氮、全磷浓度,减小了高浓度稻田水的流失风险;三是在稻田限蓄溢流闸门控制条件下,后期过多降水随降随排,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排水中的全氮、全磷含量浓度。

2.3 地下渗漏污染物负荷

根据地下渗漏水量观测资料和地下渗漏水样采样分析资料计算而获得的不同灌排技术的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基本按着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顺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控灌、湿润灌、间歇灌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是浅晒浅灌的45.50%和30.16%、45.25%和29.69%、67.82%和47.76%。这主要是与稻田渗漏水量多少有关。稻田渗漏水量多少与稻田有水时间长短和干田时间长短比例有关,有水时间越长相应渗漏水量越多,干田时间越长相应渗漏水量越少。试验中浅晒浅灌是属于浅水淹灌模式,而间歇灌、湿润灌、控灌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的模式,而且以间歇灌、湿润灌、控灌顺序逐步加强了“干”的程度,因此出现了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以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顺序呈现逐渐增加现象。

3 结论与讨论

黑龙江省水稻大田生育期内的大部分降水被稻田蓄水利用,因此很少发生地表排水引起的全氮、全磷流失现象,且地表排水引起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较少,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影响也小。无论是控灌还是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由于稻田灌水之初均需要建立水层,因此均发生地下渗漏引起的全氮、全磷流失现象,而且流失负荷相对于地表排水引起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还要大的很多,对地下水体的污染影响较大。相比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4种灌排技术,控灌灌排技术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影响最小。

试验中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的地表排水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0.410 g/100 m2和0.359 g/100 m2、0.520g/100 m2和0.371 g/100 m2、0.601 g/100 m2和0.378 g/100 m2、1.736 g/100 m2和1.625 g/100 m2。地表排水流失负荷最大的浅晒浅灌数据也仅为1.736 g/100 m2和1.625 g/100 m2,这与南方地区相关试验相比有较大差异。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巨大降水差异,由于南方降水充沛,经常发生稻田径流排水,而北方降水较少,轻易不发生稻田径流排水。

试验中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的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13.578 g/100 m2和3.912 g/100 m2、13.504 g/100 m2和3.852 g/100 m2、20.238 g/100 m2和6.196g/100 m2、29.840 g/100 m2和12.972 g/100 m2。地下渗漏引起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较大,这与南方地区相关试验相比较差异不大。说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水稻生产的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均较大,均对地下水体的产生较大污染。

摘要:为探索适合寒地水稻生产的减少面源污染途径,选择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等4种水稻灌排技术,并配置5个施肥水平,开展了20个处理的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表排水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的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0.410 g/100 m2和0.359 g/100 m2、0.520 g/100 m2和0.371 g/100 m2、0.601 g/100 m2和0.378 g/100 m2、1.736 g/100 m2和1.625 g/100 m2;地下渗漏全氮、全磷流失负荷分别为13.578 g/100 m2和3.912 g/100 m2、13.504 g/100 m2和3.852 g/100 m2、20.238 g/100 m2和6.196 g/100 m2、29.840 g/100 m2和12.972 g/100 m2。控灌灌排技术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面源污染最小。

不同负荷 篇6

掷链球运动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以旋转技术为载体快速力量性的爆发力项目。掷链球是一项要求绝对力量大、爆发力强、协调与灵活性高的体能类力量型项目。由于该项目在我国开展的比较晚,但发展的比较快。随着项目的发展,我国链球的水平逐渐提高,同时我省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如齐大凯、王峥、张永莉等。这主要是我们省体育局的领导和教练特别重视刻苦训练的结果。女子链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同样得到很快的发展,前几年涌现顾原等一大批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使我省女子链球的水平在全国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使陕西田径军团在明年全运会上增加了争夺奖牌的希望。而以前广大学者对不同重量链球旋转投掷技术的运动学研究,只是讨论运动技术本身的细节,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重量进行训练,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建立更好的动作模型。

转变训练观念,抓住旋转速度训练主线;训练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改变以往根据季节突出发展某一训练内容的训练模式。自改革传统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模式后,始终把发展技术和各项身体素质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全年大量高强度的训练方法,无论在专项训练上还是在身体训练上,围绕速度这条主线,正确处理量和强度的关系,把量作为发展、提高强度的基础。另外,在持球的全程技术旋转中,始终要求积极顺势用力,反对强求用力。由于能够正确处理好“人、球”相依的关系,从而使顾原形成了较为流畅的旋转技术。

对旋转速度有利的旋转技术。进入旋转时,要控制好重心移动,保证身体重心充分移动到左腿上;开始旋转后,应控制好球速,充分伸展双臂,与链球拉紧,使人体与链球形成一个整体。旋转中,应控制好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与平衡,保证球体运行轨迹的正确性,以获得最大的旋转关径。旋转中尽可能延长双支撑阶段链球运动的距离,缩短单支撑阶段链球运动时间,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动作,以提高旋转速度。整个旋转过程动作应自然、连贯、准确、具体实效性,旋转中有明显的加速节奏感和进行调整的控球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立项后与陕西省田径管理中心的链球运动员王峥、张莉和张叶伟等现阶段优秀女链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优秀链球选手的技术指标资料。并和我们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比较。

1.2.2 专家访谈法:

多次走访陕西省田径队欧喜元、王国庆教练,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情况,并根据教练员要求提供数据指标。西安体育学院严波涛教授,对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现场拍摄和图象解析。

1.2.3 实验法:

近景动态立体摄影:用两部高速摄影机,一部置于投掷方向的正侧面垂直于投掷方向,距离12米左右;另一部置于投掷方向的正后面,距离12米左右。主光轴夹角大约为90度,拍摄运动员从预摆到出手的整个过程。取景范围5米。摄象机高1.2米。

1.2.4 三维运动学分析法:

本研究使用西安体育学院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Ariel公司的APAS运动分析系统(美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运动学数据处理,采用俄罗斯扎齐奥尔斯基人体参数模型,并依据人体模型的标准和研究需要选取19个关节点和一个链球,对链球投掷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对解析数据通过低滤波法平滑处理,获取所需参数的原始数据指标。对运动员两侧高速录像(120f.s-1)进行数字化处理。后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对原始关节点坐标进行平滑,频率为8H,获得相关运动学参数。

正式测试前运动员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并进行试掷

(1)保证每次投必须有很好的状态;

(2)每人每个重量3-4次,选取其成绩最好的2次作为样本;

(3)女子运动员的链球为3KG 4KG 5KG。

1.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运动学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获得各项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各项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定点拍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每人投掷3-4次/重量,选取拍摄效果较好的两次为研究对象,每次投掷状态较好,没有疲劳现象。对本研究起到很好效果,成绩也较为理想。为了便于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参照较为通用的方法,将完整技术(以右手持球为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预摆加速阶段(从准备姿势开始至右脚离地)、旋转过度步阶段(单支撑和双支撑交叉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右脚着地至链球出手)和出手时刻:身体重心旋转移时刻、右脚离地时刻、右脚着地时刻、左脚着地时刻、链球出手时刻、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等指标。

2.1 人体相关关节角度部分时刻运动参数分析

2.1.1 身体倾角

身体倾角角度主要是检验运动员身体上体姿势的控制情况。在本研究中,身体倾角是身体躯干与地面的夹角。

不同重量链球对旋转投掷链球技术右脚着地时刻、左脚着地时刻身体倾角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运动员上体姿势控制能力比较强,身体躯干肌肉群是大肌肉群,所以链球的重量在一定的范围(1kg~2kg)内不会对在右脚着地时刻、左脚着地时刻的身体倾角有影响。

总之,身体躯干倾角作为上体姿势的控制情况的指标之一,主要是躯干大肌肉群控制,如腰大肌、腹内、外斜肌、竖脊肌等肌肉。所以不同重量链球对身体躯干倾角没有显著性差异。

2.1.2 右膝关节

旋转结束运动员进入转换阶段,转换阶段是整个完整技术中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环节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投掷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右膝关节从运动学特征将转换阶段技术完成的效果。

从右脚离地时刻到着脚着地时刻,运动员进入转换阶段,此阶段是旋转技术到最后用力阶段的衔接部分,是链球准备减速的阶段。膝关节是下肢运动的主要关节之一,膝关节的角度是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表现。链球重量与右膝关节的角度成正相关趋势,投掷重量大的链球相对应膝关节的角度较大,投掷重量小的右膝关节角度也较小。这是因为链球重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影响的,膝关节角度的大小受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影响。此时链球位置位于右膝关节上方,右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右膝关节是腿的“中间”环节,但是在投掷链球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有意识的去改变关节的角度而为最后用力创造最好的条件。在右脚着地时刻表格看出,在此时刻不同重量链球对右膝关节没有影响,说明运动员在这个时刻右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较强。不同重量对右膝角度有一定的影响,重量差距越小对关节的影响也越小;重量差距大的对膝关节的影响也就越大。

从以上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不同重量链球旋转投掷链球技术对转换阶段的膝关节角度有影响;第二,链球重量差距的大小对右膝关节角度有不同的影响。与右脚着地时刻有不同,左脚着地就意味进入最后用力阶段,右膝关节在下肢肌肉群的作用下主动蹬伸,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对链球进行加速,由于链球重量不同,运动员的右膝关节角度也就相应发生变化。建议在青少年进行训练时,我们应该采用比较轻的链球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样可以对关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时间的投掷移,再加大链球的重量进行训练。同样,在教学开始阶段我们采用轻链球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动作有一定的认识,再进行不同重量链球的教学时,这样能取得更好的教学训练效果同时也是对关节的保护。加大下肢力量的训练是解决右膝关节角度变化的主要途径。

2.1.3 右髋关节

从右脚着地时刻到左脚着地时刻,运动员进入转换阶段,此阶段是旋转技术到最后用力阶段的衔接部分,是链球准备加速的阶段。右髋关节角度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关节之一,右髋关节角度是运动员的下肢与躯干力量素质的表现。不同重量链球对旋转投掷链球技术转换阶段各个时刻右髋角度没有影响。右髋关节角度主要受躯干大肌肉群控制,为了更好的掌握旋转投掷链球技术,须加强身体躯干的力量和协调素质。

2.1.4 左髋关节

左支撑技术是旋转投掷链球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右脚着地时刻到左脚着地时刻,运动员进入转换阶段,此阶段是旋转技术到最后用力阶段的衔接部分,是链球准备加速的阶段。髋关节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关节之一,是一般来讲:右髋关节角度越大,人体左腿的摆动幅度就越大,反之摆动就相对越小。合理的髋关节运动角度对于运动员获得更大的水平位移速度(旋转阶段)、人—球一体化运动动量的转换(左脚着地时刻开始,把下肢的动能传递到链球上)、提高身体重心高度从而提高链球的出手高度均有重要意义。不同重量链球对各个时刻髋关节角度虽然有影响,但是差异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左髋关节角度主要受右腿运动制约所至。

2.1.5 肩轴与髋轴夹角

肩轴与髋轴夹角是旋转投掷链球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旋转技术、过渡技术上体状态的指标,以及最后用力阶段链球加速距离长短的主要指标之一。从右脚着地时刻到链球最后出手时刻,亦尽量加大肩轴与髋轴的夹角,为增加链球最后用力距离创造条件。肩轴与髋轴的夹角是评定旋转投掷链球技术主要指标之一,肩轴与髋轴夹角角度越大,人体对链球的加速距离就越长,反之加速距离就越短。不同重量链球对各个时刻肩轴与髋轴角度虽然有影响,但是差异不明显。

2.1.6 两大腿夹角

在左脚着地时刻,运动员进入最后用力阶段,在此阶段是链球加速的主要阶段,链球80%的速度是从最后用力阶段获得,两大腿夹角是评定人体运动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角度也是运动员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的的体现,一般来讲,两大腿夹角角度越大人体运动的平衡性就好,反之平衡性就相对就小。链球重量与两大腿夹角的角度成正相关趋势,投掷重量大的链球相对应两大腿夹角的角度较大,投掷重量小的右两大腿夹角角度也较小。由此可见,不同重量链球对旋转技术在最后用力阶段的两大腿夹角角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链球重量的差距大小在一定的区间内对两大腿夹角角度有不同的影响(差距在1kg-1.76kg之间链球重量对右两大腿夹角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只有大于7kg以上时,链球重量对两大腿夹角的角度才表现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王峥、莉和张叶伟等运动员的年龄阶段很好,爆发力较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目前在技术上存在出手角度偏小的缺点。旋转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旋转的圈数和投掷技术的熟练程度。由于链球速度增长主要集中在双支撑阶段,单支撑阶段是链球惯性运行和取得合理的身体扭转的阶段。为了有利于链球加速,在旋转过程中应减小双支撑阶段下肢转动工作距离和提高转动的速度,在整个旋转过程中双支撑时间应长于单支撑时间,这样有利于链球的加速。膝关节是下肢运动的主要关节之一,膝关节的角度是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表现。链球重量与右膝关节的角度成正相关趋势,投掷重量大的链球相对应膝关节的角度较大,投掷重量小的右膝关节角度也较小。这是因为链球重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影响的,膝关节角度的大小受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影响。此时链球位置位于右膝关节上方,右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右膝关节是腿的“中间”环节,但是在投掷链球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有意识的去改变关节的角度而为最后用力创造最好的条件。在右脚着地时刻表格看出,在此时刻不同重量链球对右膝关节没有影响说明运动员在这个时刻右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较强。不同重量对右膝角度有一定的影响,重量差距越小对关节的影响也越小;重量差距大的对膝关节的影响也就越大。与右脚着地时刻有不同,右膝关节在下肢肌肉群的作用下主动蹬伸,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对链球进行加速,由于链球重量不同,运动员的右膝关节角度也就相应发生变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不同重量链球旋转投掷技术在旋转过渡阶段、最后用力阶段的运动学发生一系列变化,并由此产生不同的练习效应。

3.2 在不同重量链球旋转投掷过程中,运动学差异主要体现在链球的关节运动过程过渡阶段即单支撑与双支撑阶段的转换和右脚着地时右腿膝角及左脚着地时的两大腿夹角的差异。

3.3 轻球的训练有助于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技术结构与技术节奏,适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初学者以及优秀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重球训练则有助于专项力量的有效发展。

3.4 不同重量链球投掷训练时,建议选球重量与标准球重量差异不超过1.5(女子)公斤,否则可能对标准球投掷技术的技术结构与技术节奏产生负面影响。

3.5 速度是核心,特别是链球的出手速度是成绩的最主要因素。在相同的加速距离中时间长无疑是降低了速度。所以本人认为通过大量的轻器械的练习,使得建立运动员的速度感觉,在速度不变的前提下加大链球的质量,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3.6 力量是基础,特别是爆发力,通过较重链球提高爆发力,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逐渐提高链球的运动速度,更主要的就是出手速度。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7007.

[2]张英波.投掷名家论旋转投掷链球③[J].田径,7000,(05).

[3]江涛.在我国投掷行旋转式投掷链球技术的设想[J].体育学刊,1995,(07).

[4]王朝军.试析我国女子链球项目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8,(06).

不同负荷 篇7

关键词:运动负荷,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NO)是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舒血管因子,它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粘附。一氧化氮合酶包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它可以调节一氧化氮(NO)的生成。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与体内一氧化氮(NO)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以运动强度来衡量的运动包括小负荷运动、中负荷运动和大负荷运动。适宜负荷可以适当提高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这会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不适宜的负荷会导致体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过度升高,这会使身体的机能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1 中小负荷运动与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

1 . 1 中小负荷运动与血小板、血浆和软骨细胞的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

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血小板与血浆内NO及NOS的生物活性。窦丽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进行两个月左右的游泳运动训练,结果发现运动组大鼠血小板NO含量、NOS活性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有氧运动能提高血小板的活性和降低其脂质过氧化。有氧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大鼠血小板功能,而且可以提高人的血小板的功能。段卫让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不同负荷的运动,结果发现中小负荷的运动可以明显提高血小板内一氧化氮酶的活性和血浆一氧化氮含量。这说明,中小负荷运动可以阻碍血小板的聚集与粘附。而不同的有氧运动方式对血小板的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武宝爱、吴丽君让40名大学生分成急性和长期有氧运动、间歇性无氧运动和不运动这四种运动方式进行运动。结果发现,长期中小负荷运动后,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与血小板的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催化能力明显增加;急性运动则会使血浆NO及血小板NOS含量降低。这说明,低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血浆NO及血小板NOS生物活性。一氧化氮的形成过程就包括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L-Arg)和氧分子这一步。L-Arg/NO系统存在于血小板中,窦丽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游泳缸内做无负重游泳,结果发现:运动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运动组血小板一氧化氮(NO)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9.6%;运动组血小板NOS活性远远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长期适宜负荷的运动能改善血小板LArg/NO系统的功能,提高血小板源NO活性和释放速率。长期进行中等负荷的运动能够增加血小板内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阻碍血小板的功能的发挥。相反,有人研究出的结果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低NO及NOS的含量。软骨细胞NO的含量和iNOS表达与持续被动运动有关。左炳光等利用兔骨关节炎模型,将18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分成模型组、模型运动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后,模型组的NO和iNOS含量比正常对照组高,模型运动组的NO及iNOS的含量比模型组高。这说明,持续被动运动可以下调兔骨关节模型软骨细胞中iNOS的表达水平。

1 . 2 中小负荷运动与心肌和血清的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肌与血清内NO及NOS的含量。柏建清等人报道,安静时血清NO值与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训练与力量训练呈正相关。因此,通过8周的运动可以导致运动组大鼠的血清NO含量比对照组大鼠提高79%,而运动+NOS抑制组大鼠的血清NO含量和对照组一。中等负荷的有氧运动可以上调心肌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陈婷等把48只雄性SD大鼠分成四组:心梗+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心梗+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组、正常对照组和心肌梗死组。其中,心梗+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的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速度为10m/min,运动5min后,以3m/min的速度增加至16m/min,结果发现,心肌梗死组左心室eNOS蛋白表达下降与nNOS蛋白表达增加;心梗+中强度有氧运动组与心梗+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组eNOS和n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这说明,中等负荷与大负荷间歇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左心室β3-AR的含量,上调下游因子eNOS与nNOS的表达水平。蒋磊等以有氧训练为基础,建立了大鼠有氧训练组和力竭过度训练组模型,结果发现,有氧训练组大鼠血清和心肌中有NO存在,心肌与血清中cNOS含量高于对照组。

1 . 3 中小负荷运动与血液、血管内皮细胞、海马回和前额叶皮质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

中等负荷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大鼠主动脉与大脑组织内NO及NOS的生物活性。付毅让40只雄性SD大鼠进行游泳训练,结果发现,运动组大鼠血液中NO含量比对照组增加44.05%,运动组大鼠胸主动脉NOS活性呈阳性,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NOS活性成阴性。这说明,有氧运动能促进NOS活性的提高。中等强度的无负重游泳运动可以上调大鼠主动脉NO及NOS水平。齐洁等将16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高血压运动组与高血压对照组,然后让高血压对照组大鼠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无负重游泳训练。结果发现,高血压运动组大鼠主动脉NO和NOS、H2S的含量远远高于高于高血压对照组。殷松楼等对大鼠进行游泳训练,实验后,发现大鼠主动脉中膜及内膜细胞的NOS活性水平提高。这说明,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内膜和中膜的NOS含量提高。中等强度的运动也会使大鼠大脑海马结构内的NOS活性升高。庞立杰等用自愿转轮运动提高抑郁型大鼠的海马齿状回NOS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发现,应激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nNOS神经元的表达明显上升,应激运动组大鼠海马DG区nNOS神经元的表达水平降低。高虹把45只SD雄性纯种大鼠分成三组:一般负荷组、过度负荷组和正常对照组。然后,让前两组大鼠进行跑台运动,结果发现,一般负荷组和过度负荷组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前额叶皮质nNOS表达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与长期的游泳训练有关。崔建梅等将20只SD衰老大鼠分成游泳运动组和衰老对照组,游泳运动组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递增负荷游泳训练,结果发现,游泳训练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nNOS免疫阳性细胞的面积及数量远远高于衰老对照组。

2 大负荷运动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

2 . 1 大负荷运动与海马组织、血液和血管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和酶

大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大鼠大脑海马组织、大动脉组织与血液中NO及NOS的活性。高虹在研究大鼠内皮型一氧化氮与大脑海马形态结构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发现,(1)过度负荷组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锥体细胞数目远远低于一般负荷组和正常对照组;(2)过度负荷组大鼠海马区组织形态发生病理现象。这说明,过度负荷运动会使大鼠大脑海马组织细胞受到损害。过度负荷运动也会对大鼠大动脉血液中NO及NOS含量产生影响。焦喜便利用高血压大鼠模型,来探讨大负荷运动通过NO信号通路降低高血压的机制。结果发现,静息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液中NO和NOS含量低于对照组,静息组NO和NOS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加卡多普利组、单纯用卡多普利组和运动组;正常组大鼠大动脉组织中NOS、mRNA及NO的表达高于静息组,单纯用卡多普利组、运动组和运动加卡多普利组的大鼠大动脉组织中NO和NOS、mNOS的表达远远高于静息组。这说明,大负荷运动可以调节血液中NO及NOS的含量。同时,张耀洲等也利用了高血压大鼠模型,他们发现,运动组大白鼠血液和大动脉组织中NO、mDNA和NOS活性明显高于静息组。

2 . 2 大负荷运动与骨骼肌组织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

大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低大鼠骨骼肌组织内NO及NOS的含量。有研究者认为,NO可以调节骨骼肌的收缩过程。并且,NO可以促进肌肉疲劳和损伤的修复。吴银侠等制作了大鼠T12脊髓损伤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药物组及对照组,实验后,药物组iNOS活性水平低于对照组。这说明,iNOS(当抑制NOS的活性时,NO的生成减少)的阳性表达越低,越有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杨小英等把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运动疲劳组、安静对照组与中等运动强度组。其中,对运动疲劳组大鼠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结果发现,运动疲劳组大鼠股外肌组织中nNOS、NO和tNOS含量比安静对照组高,运动疲劳组大鼠股外肌组织中iNOS的活性远远低于中等运动强度组。这说明,大负荷运动可以降低骨骼肌组织中iNOS和eNOS的活性,它还可以大大提高大鼠股外肌组织中NO含量。陈家盛等将48只大鼠分为L-NAME组、模型组、L-Arg组和正常组,实验后,L-Arg组大鼠IL-2、NOS、TNF-α和NO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这说明,大量的NO可以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

3 结语

不同负荷 篇8

近年来, 运动免疫研究已经成为全世界运动科学领域内最热点的前沿课题之一。各国专家学者在重点探讨运动性免疫抑制机理的同时, 也试图探讨降低运动性免疫抑制效应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集中于通过营养补充改善免疫机能方面, 整体效果不很理想。因此, 我们的研究目的为: (1) 观察女子400m跑专项比赛前后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应答与恢复特征, 为安排训练课及课间间歇提供依据; (2) 观察女子400m运动员在连续训练影响下运动员免疫机能发生的适应性变化, 为安排中长周期训练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系陕西省田径队女子400m跑运动员8名, 其中健将级3人, 1级3人, 2级2人。平均年龄17.25±2.43岁, 体重58.37±6.8kg, 身高1.71±0.08cm, 训练年限3.87±1.19年。

2.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为:①大运动量训练课中, 分别于赛前、赛后即刻、恢复3小时及恢复24小时采集静脉血样, 观察运动员免疫机能对负荷的应答性反应;②女子400m专项比赛, 观察运动员免疫状态的改变;

3.测定的免疫指标

测定的免疫指标包括:血乳酸;免疫细胞:白细胞总数、及其三大亚类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嗜细胞数及% (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和C4 (采用放射状免疫扩散法) 。

4.测试仪器与材料

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和补体 (C3、C4) 的免疫单扩散定量检测板 (北京华夏科海医用检测试剂开发研究责任有限公司) ;YSI-1500 SPORT血乳酸自动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美国.MET BC-2000) ;CH-B14S-T型生物显微镜 (日本产) ;LXJ-II型离心沉淀机 (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 。

5.实验步骤及条件

取安静时、运动前、运动后即可、恢复3小时、恢复24小时, 肘部静脉血样8毫升。其中20微升用于测试血乳酸, 3毫升用无菌抗凝测定血细胞, 其余血液自然凝固后离心提取血清, 冷冻备用。为减少系统误差, 测试全部选用同一批运动员, 同一批号试剂, 同一套仪器, 同一方法, 同一批操作人员。

6.数据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种运动安静时、运动后即刻、3小时、24小时各指标进行统计和T检验。

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的强度和主要内容

测试结果

1.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血乳酸的变化 (表2略)

2. 大运动量训练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 (表3略)

3. 大运动量训练免疫细胞的变化

注:与安静状态相比

讨论与分析

1.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变化的主要原因。

(1) 大运动量、大强度负荷对运动员机体的刺激程度均很大, 以致骨骼肌等组织中乳酸生成速率加快, 故血乳酸值大幅度增高;

(2) 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 引起的血乳酸值升高, 符合采用高乳酸训练提高优秀400m跑运动员成绩的思想;

(3) 大运动量训练由于在长时间较大强度下持续运动, 因此, 比一次性短时间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机体代谢产生的刺激要大, 故机体产生的乳酸要高, 恢复时间也长;

(4) 两种不同训练引起的血乳酸的变化及恢复情况说明测试对象具有一定的训练水平。

2.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对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的免疫应答及恢复特征。

免疫球蛋白有IgG、IgA、IgM、IgD和IgE等五种, 其中IgD和IgE含量非常少, 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2%, 且部分功能未明。因此, 本研究主要选取IgG、IgA、IgM三种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作为体液免疫的代表性指标。

(1) 此结果与Pedersen (1988) 等研究报道, 运动可暂时改变机体的体液免疫状况基本一致。Gameron (1989) 等研究结果相反。剧烈运动能提高淋巴液的转运, 而淋巴液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球蛋白, 它们可随淋巴液进入到血液中。所以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提高可能来自于血管外蛋白和淋巴液。IgA、IgG、IgM在运动后3小时、24小时基本恢复, 这与运动员经过专项训练机能能力得到提高, 使免疫球蛋白处于较稳定的正常状态及适宜的运动负荷和合理的营养改善免疫系统的机能水平有关。

(2) 补体对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的免疫应答及恢复特征补体系统有20余种成分组成, 研究选取了其中生物作用最突出, 在补体两条途径中起关键作用, 且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C3和C4作为补体系统的代表性指标。

通过免疫细胞对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变化比较发现, 单核细胞在大强度训练后增高幅度高于大运动量训练, 而中性粒细胞则相反, 即大运动量训练后即刻高于大强度训练, 白细胞、淋巴细胞在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变化不明显。

结论

1.大运动量训练后IgA、IgM及C4增高明显, IgM在训练后的恢复且具有滞后性。

2.大强度训练后即刻IgM、IgA升高, 其中IgM升幅最高。

3. 大运动量训练白细胞总数增加且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多为主, 单核细胞则变化不大。中性粒细胞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可持续升高达3小时。

4. 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在大强度训练后均都增高, 免疫细胞对大强度训练的反应强于大运动量训练, 尤以单核细胞突出。

5. 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引起的免疫反应是暂时的, 24小时后则可恢复。

参考文献

[1]沙继斌:运动、白细胞、免疫调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8, 3:7-12

[2]郝选明等, 红细胞免疫功能对有氧运动适应性变化特征, 体育科学, 1999, No.6

【不同负荷】推荐阅读:

负荷估算07-15

负荷试验07-16

负荷调整07-16

负荷分类05-18

认知负荷05-22

容量负荷05-30

燃气负荷05-31

充电负荷06-08

负荷分析06-12

牵引负荷06-13

上一篇:全国Ⅱ卷高考满分作文下一篇:法律视野中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