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的女权思想

2024-08-15

维新派的女权思想(精选7篇)

维新派的女权思想 篇1

一个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对外政策, 不仅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愿望, 而且代表了国家对外部世界所持的态度。外交思想, 就其内涵来说, 是指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在对外交涉中,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对手, 并自觉地运用国际上公认的法律和准则, 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对外斗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方针。当中国的历史进入清王朝晚期, 伴随着对传统夷夏观的反思与批判, 世界意识及国家主权观念的萌发, 外交思想的改变经历了一个突破传统外交观念的艰难过渡历程。在这一历程中, 各个阶层的人士有不同的经历, 因而思想上的转变程度也不尽相同。

早期维新思潮“承洋务思潮之余绪, 倡戊戌思潮之先声”, 鲜明地提出维新者们对国家外交问题上的谏言。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加强, 其外交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他们对国家主权的认识, 对国际公法、国际外交准则的分析与提倡, 关于使节制度的主张, 关于对外交涉方针的探讨等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外交思想。

一强调了解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平等看待国与国关系

冯桂芬认为, 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对我国的语言、经史、朝章、吏治、舆地民情多有了解, 而我国上至官员, 下至百姓, 对西方国家一无所知, 零星所得, 也大都是以讹传讹。我们要和西方国家打交道, 必须知己知彼, “彼国书不可不观, 若能知其未译之书, 所得必倍多”。 (1) 这段话是说, 我们应多了解西方国家的国情, 尤其要想办法看懂他们没有翻译出来的书, 这样必将有很大收获。王韬也强调了了解西方国家政治、军事情况, 应多翻译他们的报纸, 逐条译出, 日积月累, 将获益匪浅。郑观应建议只有“洞悉他国民情之好恶, 俗向之从违, 与夫地利之饶痔”, 才能“立和议, 设商约, 定税则, 而不为人所愚弄”。 (2) 最初, 这些维新思想家们强调的是对西方国家的了解, 从翻译书籍、报纸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随着对国际形势了解的不断加深, 早期维新思想家们认识到不仅要知己知彼, 还应积极与西方国家开展交往。王韬针对中外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睦邻的主张, 他认为,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应当“开诚布公, 讲信修睦”, 遇有中外交涉重大之事, 不妨召见其使臣, 双方好好交流, 把事情讲清楚, 而在平时, 总理衙门的大臣应当经常与各国使节往来, 联络感情, 集思广益。“勿外示以羁摩, 勿内行其阻抑, 勿加以束缚驰骤, 勿苛以繁文缛节”。 (3) 也就是说, 不要故意为难他国, 用中国的繁文缛节去要求别国。

王韬还批评了清朝贵族“自视甚高而视人太卑”, 他有感于当时世人对外界的无知, 痛惜地指出:“中外语言文字, 迥然各别, 彼处则设有翻译官员, 及教中之神父、牧师, 效化言, 识汉字, 留心于我国政治, 于我之俗尚、风土、山川、形势、物产、民情, 悉皆勒之成书, 以教其国中之民”。 (4) 而当时中国之能说外国语言, 能认识英文者, 统治者却“深恶而痛嫉, 中国文士亦鄙之而不屑与之交”, (5) 当然,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东南沿海与外国人进行贸易往来的相关人员, 在统治者看来, 他们都是“浅见寡识”的逐利之人, 对西方国家的政事得失、制度沿革, 毫不关心。统治者轻视他们, 他们也对政治不感兴趣。结果造成“通商十余年来, 无能洞悉其情状, 深明其技能, 抉其所短而师其所长”。 (6) 统治阶级的很多人, 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问他们这些问题, 他们则认为这不是我们应当知道的, “或以为洋务一端自由主者, 非我能越俎。且动援成例以为裁制, 此事之所以多决裂也。” (7) 这里, 王韬分析了造成中外信息不对称, 西方国家了解我们, 而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的原因所在。

二萌发外交策略的意识, 在与外国交往时根据局势分清敌友

薛福成在1875年上清政府的《筹海防密议十条》中首先就说道:“择交宜审也。”他分析当时中国面临的世界局势, 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中国与美国宜推诚相与, 略弃小嫌, 此中国之强援, 不可失也”, (8) 他认为美国是中国强大的支持力量, 应好好拉拢。而“德人新破法国, 日常炎炎, 几与俄、英鼎峙。幸其通商之船尚少, 则交涉之事亦无多。” (9) 在这里, 薛福成已看到了美国和德国这些新兴国家的崛起, 认为可以好好拉拢这些国家来对抗老牌的殖民国家。但马建忠也指出, 这些新兴国家“亦中国他日之强敌, 不可恃为援”, 以免养虎为患。马建忠还指出, 掌握好国家间交往的正确方法, 则“仇敌可为外援”, 方法不恰当, 则“邻援皆为仇敌”。所以, 统治者应“预筹布置, 隐藏为联络, 一旦有事, 则援助必多。以战则操可胜之权, 以和必获便利之约矣。” (10) 初步认识到了国家实力与外交实力的关系, 他的这一主张也得了到政府的重视。

三注重国际公法和条约制度, 但不迷信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在外交思想上的重大进步在于注重国际公法和条约制度, 但不迷信它们。他们中的不少人发表《公法》专论, 或在涉外文章中对公法的起源、性质、作用, 以及与国家强弱的关系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 提出各自的关于国际公法的观念。总体来说, 早期维新派人士一致认为:要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必须认真学习国际公法, 积极培养, 利用精通国家公法的外交人才。同时他们也认识到, 作为“万国之大和约”的公法, 在字面上虽然是非分明, 客观公正, 但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 运用公法时往往“善自为谋”、“曲拘其私”, 因此他们并不迷信公法, 同时提出公法与国家实力的密切关系。

四结束语

晚清外交观念是在时势变化中不断生成的,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对清廷的冲击, 使得外交观念和理论的更替速度加快了。缘于天朝意识的陈腐外交观念渐次让位于更务实的观念, 经世致用的学风和对西方的加深了解是外交观念嬗变的双重因子, 从一定程度上也可认定, 这种对外观念上的变化体现和印证了近代社会越来越强劲的观念走势:从儒家理想主义趋向经世务实主义。吸收了西方外交新知, 融会贯通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形成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外交理念。

摘要:在清末中外交往不断加强的背景下, 伴随着对中国传统的夷夏观的反思与批判, 早期维新思想家逐步形成了具有近代意识的外交思想, 包括注重对西方国家的了解, 平等看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初步萌发外交策略的意识, 注重国际法和条约制度但不迷信等。

关键词:早期维新思想家,近代外交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彦.中国近时外交史·绪论[M].台北:文海出版社, 1921

[2]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维新派的女权思想 篇2

【人文之光】

浅谈三大女权主义流派对男女平等思想的争论

肖莉丹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 男女两性平等,是世界性论题。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争取男女两性平等的斗争,都是漫长的,艰巨的,同时也是曲折的。在妇女运动的过程中,各种女权主义流派纷纷建立,在运动中表现得非常活跃。众多流派在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上不仅存在分歧,有时甚至针锋相对。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三大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对男女平等思想的争论,为未来男女两性平等思考一条新的道路。[关键词] 男女平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一、男女两性天平的倾斜及西方妇女运动的兴起

1不同的时期、地域,妇女的身体和精神都被压抑着、摧残着。

男女平等思想最早是由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学说演化而来的,后来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口号和追求的目标。③世界妇女运动,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而发生和发展的。有的论者将世界妇女运动划分为两个时期,18世纪中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第一阶段,以争取女性公民权为主要内容,包括女性参政权、选举权、平等教育权、就业权等。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美国20世纪60年代妇女运动为起点的妇女运动。此时的妇女运动随着战后格局的变化呈不同的形态。但其主要目标是在于强调消除两性差别,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④这一阶段形成了多种女权主义流派,如激进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和自由的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心理学女权主义、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等。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一个属于妇女的时代。那就是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实行极低水平的公有制,社会上没有阶级差别,也不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在母权制度下,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①

女性社会地位的失落,是以父系氏族制度取代母系氏族制度为标志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畜牧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父系氏族公社取代母系氏族成为历史的必然。私有制的产生,打破了男女两性的天平,女性丧失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失去了在生产中的优势,她们的劳动不再具有社会性,因而也就失去了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丧失了先前所拥有的权利。在稀有财产制确立的同时,妇女也就成了男人的附属。此后便是轻视蔑视妇女的时代。②从亚里士多德到尼采,从《圣经》到被女权主义者尖锐批评为父权制的意识形态,从孔夫子到宋明理学,在二、不同女权主义流派的男女平等观

虽然女权主义有很多流派,有着差别很大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主张,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消灭两性间的不平等关系。下面,笔者将分别探讨自由主义女权 收稿日期:2006-5-14 作者简介:肖莉丹(1984-),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102.② 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③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0.④ 同上,21.政治学交流

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及激进主义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观。

(一)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观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是最老的一个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西方中世纪过后的启蒙运动。①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思想脉络发源于16、17世纪的社会契约理论。这一理论依据人们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在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中,平等主要被解释为机会均等。②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主张男女平等,主要表现在: 首先,主张社会正义观。自由主义认为,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得到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男女两性应当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换言之,在关于平等(equality)和公正(equity)的争论当中,自由主义站在公正一边,主张公平竞争(公正),反对照顾弱者或弱势群体(平等)。她们假定,如果女人得到了与男人同等的竞争机会,他们将会成功。她们不太看重对结构因素所做的系统分析,而认为社会障碍可以被个人的努力和政府的干预所克服。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主张在现存体制内部争取男女的平等权利,使男女享有平等的概念。③

其次,主张男女两性平等的法律地位与社会地位,反对歧视妇女的法律。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关注的是那些拒绝了女性个人利益和选择和不公正的法律与教育体制,主张纠正这些不公正。④但是它并不主张对妇女实行保护性立法,或给妇女特别的保护性待遇,因为这样就等于承认了妇女的弱势地位,而且有损于公正及公平竞争的原则。⑤

第三,强调男女两性的相似性。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反对关于妇女的传统哲学思想,即妇女与男人相比在理性上是低劣的,他们认为,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异。在未来,虽然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会依然存在,但是性别心理的差异将会因男女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消失。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反对强调性别的差异,而非常强调男女两性的相似性。⑥

早期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有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和米尔。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代表作是《为妇女权 ①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② 同上,97.③ 同上,97-98.④ 同上,98.⑤ 同上,5-6.⑥ 同上,98.2

利辩护》(1779)。她的主要观点是:首先,否认女性在理性和理智方面的能力低于男性;其次,提倡男女两性受同等的理性教育;再次,她认为,男女两性的道德水准是相同的,都可以对品德做出自由的理性的选择;最后,她明确提出,两性的价值平等必然会导致两性的权利平等。⑦由此可见,沃斯通克拉夫特非常强调理性的作用,她认为在受同等教育的基础上,男女两性的理性水平是同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问题。另外,沃斯通克拉夫特十分看重女人的生育能力,把这一能力称为“女人生存的伟大目标之一。”⑧

米尔的代表作是《对女性的征服》,他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应当将启蒙主义用于女性,这种启蒙主义认为,一种体制唯一的存在理由在于符合理性。女性的屈从地位是早期历史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强迫另一群人的结果,远非一种自然的秩序,只是因为人们对此早已可以为常,它才被当作了自然的秩序。他当时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是,“一个性别从属于另一性别是错误的。”他认为,女性的能力看上去确实低于男性,但这是长期的社会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激励另一方的结果。⑨可以看出,米尔也非常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在男女平等思想方面,有许多人认为:

一、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忽略了性别社会角色的差异,忽略了两性的生理区别;

二、它坚持忽视性别式立法,这样便忽视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对性别社会的社会现实视而不见;

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人仍旧以男人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忽略了女性品质所持有的价值。虽然女人可以通过其他的角色来实现自我,但是不可以忽视生殖与家内需要的重要性。

四、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理性观念仍然是男性观念,所谓客观性和普遍性只是有限的男性实践的结果。⑩

(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观

在女权主义的理论流派中,这一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是反对强调男女两性区别。

首先,关于男女不平等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而阶级压迫是更基本

⑦ Bryson,V.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M],The Macmillan Press LTP,1992:22-23.⑧ Chapman,J.Politics,Feminism and Peformation of Gender[M],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3:203.⑨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0.⑩ 同上,102.论文作坊 的压迫形式。统治者为了维护以男性为中心的剥削阶级的统治,鼓吹“自然分工决定论”,把妇女受压迫的现象说成是自古就有的,由于妇女生理特点决定,女性的智力、体力都不如男子,那么,女性屈辱的地位是天定的。①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妇女问题虽然与男女两性在社会劳动中的分工及其作用相联系,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剥削制度才是妇女受压迫地位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女性的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并把它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联系起来,认为妇女是廉价劳动力。②加拿大女权主义理论家本斯通和莫顿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具有“经济”或“物质”性质,可以归因于妇女无偿的家务劳动。③她们认为这种无偿的家务劳动构成妇女受压迫的物质基础,④也是妇女沦为二等公民的一个重大原因。

针对以上情况,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和革命,认为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消灭压迫剥削,建立公有制,实现全阶级的解放,才能实现妇女的解放。⑤另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解放的条件是多方面的,而妇女的经济平等和解放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上的平等是妇女解放的物质基础,是妇女在政治、文化、社会和家庭地位上与男子平等的前提。而经济独立是妇女实现经济平等的核心问题。参加社会劳动是实现妇女经济独立的根本途径。⑥恩格斯也曾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他还说过,“我深信,只有在废除了资本对男女双方的剥削并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以后,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有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⑦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前提是承认妇女是弱势群体,并且认为妇女所处的不利地位不是单个妇女的过错,而是制度的不平等造成的。因此,在具体策略上,它 ① 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84.②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6.③ 同上,104.④ 同上,105.⑤ 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86.⑥ 同上,185.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70,452,158.竭力为妇女争取保护性立法,强调对妇女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因此更强调平等,而不是公正,以此争得同男子平等的地位。

(三)激进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观

激进女权主义的理论中创造了父权制的概念。她们认为,在父权制的社会中,男权的统治不仅限于政治和有报酬的工作这类公众领域,而且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如家庭、女人和性。激进女权主义者提出了女性群体“殖民化”的问题,⑧认为妇女普遍屈从于父权制的压迫。其压迫主要体现在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以及男性对女性在性和生育上的控制。激进女权主义认为,男性是与女性极为不同的一种人,是一种富于攻击性的邪恶的人,他们迄今为止一直在统治、压迫、剥削和残害女性。⑨

针对男女两性生理的差异,激进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思想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张。主要可分为三阶段:在第一阶段,她们主张消除和减少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以便消除性别歧视;在第二阶段,她们谴责男性的生理特征,主张排斥和脱离男性;在第三阶段,她们转而赞美女性的生理特征,主张女性的生理优越和道德优越。⑩

在60年代,激进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是被压迫阶级,男女不平等是由性别所造成的,妇女受压迫是由生理原因导致的,如生育。因此,消除不平等的方式就是要破坏性别角色的分工,并“通过诸如避孕技术、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及无性繁殖这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把妇女从生育这一压迫她们的生理功能下解放出来。”11她们认为,要想铲除这一性阶级体制,必须首先铲除其生理基础;只有想办法消除使妇女处于屈从地位的生理差异,使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不再有意义,才能进而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和性别歧视。12

费尔斯通在《性的辩证法》中指出:生育机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的生育功能导致了两性权力的不平等——在孕育期,女人的基本生活来源要依赖于男人;人类的婴儿比其他物种需要更长的育婴期;母亲和婴儿的相互需要与依赖;以及建立在生育生理区别基础上的性别劳动分工。她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如果用技术改造生育机制,使生育得以在女性外进行,女性就可以从这一生理角色当

⑧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1.⑨ 同上,111.⑩ 同上,113.11 同上,114.12 同上.政治学交流

中解放出来了。①波伏瓦也有类似的观点,她认为妇女解放与作母亲这二者无法共存,她把生育视为妇女受奴役的直接原因。②

在70年代,激进女权主义从把女性的地位低下归因于女性的生理状态,转变为谴责男性的生理状态,鼓吹排斥男性,把男性侵犯女性的倾向看作是与生俱来的,把男人当作敌人。

在否定男性本质之后,激进女权主义进而肯定女性的本质。她们不再主张铲除两性的生理差别,而是去赞美女性的特征,呼吁整个社会和男性重新评价和接受女性特征,并且希望男性接受和培养这些女性特征,如被动性,抚育性,富于感情,对他人的依赖等。

女权主义理论家吉尔曼指出,女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狩猎者、思想家、教育者、行政人员和管理作者、立法者,她们具有关怀、爱、保护这一类的特征,这些品质来源于母性,是从母亲角色培养出来的;而男人就没有这些品性,所以他们必须从女人那里学习这些品性。③

法国著名女权主义者伊丽加莱认为,作为一个女性,去要求平等是对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的错误表达。妇女之所以受剥削,是因为性差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通过性差异这一途径。④

激进女权主义明确提出了“女性是优越的”(“Female as superior”)这样的口号。一些激烈的本质主义者将女性的优越追溯到女性的生理基础,提出的主要论据有荷尔蒙成分和生育的能力。⑤激进女权主义者还提出,女人是天生的和平主义者(natural pacifists),而男人是战争贩子(war-mongers);女人是看中人与人关系的(relational),男人是个人中心主义的(individuated);女人全身到处都能体会快感,男人的快感只局限在生殖器(penis-fixated);女人从整个过程中都能得到快乐,男人却一门心思盯着最后的结果(goal-oriented)等等。⑥她们由此得出结论说,女人比富于攻击性和自我中心的男人更合适、也更有能力领导这个社会。激进女权主义者大力颂扬女性气质,主张以感性代替知性;以天生爱好和平的气质代替好斗气质,把母性神化为一种创造性行为。⑦

①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7.② 同上,85.③ 同上,117.④ 同上,118.⑤ 同上,120.⑥ Bacchi,C.L.Same difference,Feminism and Sexual Difference[M],Allen and Unwin,1990:86-88.⑦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4

三、对男女平等的进一步思考

三大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对男女平等既有相似的看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三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是否应重视男女性别差异。这也表达了女权主义者对性别公正问题的关切。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十分强调妇女的理性力量,因为她们认为“理性能力是赋予民主权利的唯一合法基础。”⑧她们坚持女人的理性能力至少与男人同等(尽管不一定相似),并将妇女在知识领域中成就少的状况归咎于妇女较差的教育条件。这类论点显然是倾向于淡化两性生理差别的意义,因为在她们看来两性生理差别同获得政治权利毫不相关。⑨

另一些女权主义者却看到,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平等反而会导致更多的不平等,她们开始关注与性别公正有关的各种性别差异。她们不得不承认,为了实现性别公正,有些性别差异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女性特殊的“五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法律是否应为此对妇女采取特殊的保护政策呢?如果法律无视男女性别差异,同等待之的话,对于妇女来说便是不利的。

又有一些女权主义者提出问题:如果过分强调男女性别差异,有可能会强化性别的传统刻板模式。如女人是被动的、富有感情的、柔顺的、具有母性气质的;男人是主动的、富于理性的、刚强的、有攻击性的等等。这便会忽视了一般与个别的差异问题。即使在女性群体里,根据不同的种族、阶级、宗教、年龄、婚姻状况、身体能力等都是有差异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典型的女人和女性气质。因此,这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将女人作为一个同类的群体来对待对那些特殊的个人是不公平的,无视这些特征的性别差异概念是不合适的。

可以看到,无论是用无视性别差异或是用重视性别差异来阐释男女平等,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它使女权主义者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艾莉森·贾格在《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一文中指出,要动态地理解性别差异,并要正面发挥女人的差异。即,必须对妇女间的差异和男女间的差异都很敏感。⑩这些差异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也受到社会力量的影响,而两性间最明显的差别是妇女的孕育能力。就

社,1997:120.⑧ 艾莉森.贾格.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A].王政,杜芳.社会性别研究选择[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3.⑨ 同上,194.⑩ 同上,203.论文作坊

像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分娩能力是妇女独特的有价值的潜力。”①它创造了生命,还导致了具有女性特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如萨拉.拉迪克(Sara Ruddick)说道:“女人为做母亲而接受的训练和做母亲的经历决定她们寻求非武力和解决冲突的手段。”②因此,应该以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以肯定妇女而不是贬低妇女的态度来理解性别差异。艾莉森在文中指出:“只有把蒙在公正头上的布全揭掉,允许她看到人类个体的全部特殊性,采取必要的区别对待,以同等对待真正相同的事例,区别对待真正不同的事例,我们才能使公正达到完全的平等。”③

四、结语

尽管不同的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对男女平等有不同的争论,但是相同的是,她们都在为妇女争取更多平等权利,希望最终达到实质性的男女平等。笔者对男女平等有以下几点看法:

1、承认性别差异。两性间是有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是显著的、无法逃避的,这是上帝赐予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女性拥有独特的孕育能力,这是上帝特许的,男性所不具备的。因此,女性应该自豪,而不是自卑。女性应该发挥这种特殊的“才能”,为世界作贡献,而不是要消除这种差异。女性身上所散发的母性、慈爱、和平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追求男女平等,并不是要使“女人=男人”,或把女性男性化,而是在承认男女有区别的前提上,追求性别地位的平等。

2、提倡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并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的身心逐渐得到了解放。许多女性同男性一样,获得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发展自己的机会。这使得女性内在的潜能得以显露、发挥。不仅要从“男-女”这一视角考虑问题,而且更应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禀赋才能,只要在正确的引导和激发下,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贡献。不该规定男人就该干什么,女人又该做什么,而是应该尊重个人发展的潜能和选择,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这才能使社会更好地发展。男女平等,就要尊重和承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能。

3、法律制度要更灵活,并能更好地保证男女平等原 ① 艾莉森.贾格.性别差异与男女平等[A].王政,杜芳.社会性别研究选择[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03.② 同上,204.③ 同上,209.则的实施贯彻。法律、制度要保证男女有平等的经济、政治地位,同时要能体现男女“机会和程序的平等”。普遍而言,大多女性在社会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当前女性如果要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一些权利和权益的配置与保护需要向女性倾斜。这是“权利的区别性对待”,有利于“尊重不同性别的自然属性,满足缩小和消除男女实际社会地位落差的需求,从而使得社会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增进其进步、公正以及性别的平等”。④如对女性“五期”的特殊照顾,划出女性参政比例,保证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教育权等等。在短期内,这些政策对推行男女平等原则是有好处的。

4、女性必须独立。要追求男女平等,女性必须独立。首先,女性的思想要独立、要更新。女性必须摆脱依附于男人的思想。其次,女性的经济需独立。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往往是出于经济的依赖,因为有些女性一旦离开男性,她的生存便有威胁。因此,女性应该参与社会劳动,在社会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这不但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第三,男性也得更新思想。男性不要总是自视为高人一等,存在“大男子中心主义”。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男性已成为某些女性的下属,如果他们仍持有传统的男子比女子优越的看法,他们则会出现心理不平衡,这样会导致身心的不健康。因此,男性也应树立起男女平等的思想。

5、男女间需互相关爱、和谐发展。毕竟,这是一个只有男女两性共在的世界。不管是男性,或是女性,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此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不应该一味地进行男女间的斗争,而更应该思索男女间的和谐发展。人都是富有情感、爱心的。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关爱。中国古代便有主张阴阳调和、阴阳互补。它在充分肯定男女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男女之间应该互相调和、互补不足。上帝创造了男女,并不是希望看到两性的斗争,而更希望看到两性的融合。只有两性相互和谐,才能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世界的发展,人们也才会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2] 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山东人民出

版社,2001.④ 丁娟.男女平等的定义[N].中国妇女报,2003-02-25(3).政治学交流

[3]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Bryson,V.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M],The

布迪厄思想对女权主义的影响 篇3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既定的秩序, 这种秩序是统治阶级通过法律或者舆论等方面的控制获得自身的合法地位, 而且在社会中也普遍默认了这种秩序的合法性, 是不容质疑的。社会学家布迪厄率先对这种合法地位进行了挑战, 认为这种合法的秩序是其实是社会中的上层界定的, 维护其统治的有效形式, 布迪厄称这种现象为“符号暴力”, 社会中的广大下层其实是被剥夺了话语权的, 更可悲的是广大下层都默认了这种“暴力”的合法性。

布迪厄把社会中既有的秩序看作是上层对下层的一种“温柔的暴力”, 在这种暴力下, 被统治者被剥夺了包括话语权在内的各种权利。而女权主义者们则把女性这个被压迫群体凸现出来, 主要为争取女性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的权利 (力) 。在女权主义看来, 女性是一直作为社会中的下层存在的, 同时也一直受到布氏所称的符号暴力的压力。在她们看来, 女性在社会中是一直处于被统治、被忽略、被边缘化的“他者”位置, 一直是“沉默的群体”。因此, 女权主义者们意识到这种不平等性之后, 便积极的开展各种女权主义运动来争取女性的合法权利 (力) , 同时要重新建构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的思想, 争夺社会中的“话语权”, 让女性不再沉默。因此, 女权主义为女性争取合法权利 (力) 的过程可以看做是布迪厄所谓的社会下层反抗符号暴力在女性领域中的具体实践, 本文就主要看看布迪厄的思想在女权主义们的这种实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

2场域与女权主义

当今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非常活跃的、联系紧密的紧张的关系网络, 其中各个不同的部分、成员都是整个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各个具有自主性的小世界也处在力量的对比较量和制衡之中。为了形象的真实反映整个社会的运行状态, 布迪厄提出了场域的概念, 把社会的各个不同的部分看作是具有自身逻辑、由形形色色的行动者组成的场域, 整个社会就处于这些场域的权力较量之中。

布迪厄是这样定义场域的:“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 (network) 或一个构型 (configuration) ”。 (布迪厄、华康德:2004年) 这个定义将场域看作一个关系网络, 是一个社会网络系统。场域基本是一个靠社会关系网络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力量维持的, 同时也是靠这种社会性力量的不同性质而相互区别的。例如, 政治场域是靠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网络来维持的。经济领域是靠在某一个特定社会空间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靠他们之间的金钱、货币和各种商品往来关系来维持的。 (高宣扬, 2004.12) 。

现有的社会是一种父权制的主导下的社会, 社会中各个不同的场域可以统一概括为“男性的场域”, 这些场域存在的基础已经根深蒂固, 女性要在这样的场域中立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因此, 并非偶然的是, 进入男性等级制度中的女人几乎很少跟其他女人打成一片, 也不会为其他女人的利益着想。如果他们真这样做, 她们在该组织中也不会爬得这么高了, 这种机制起作用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 她本来是作为一位刺激药进口到保守党的等级制度中来的, 结果却奇怪地大获成功, 因此也使男人的忍耐延伸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最后却被人以一种老年歧视、性别歧视的态度很随便的扔掉了。 (杰梅因·格里尔, 2002.1) 。

因此, 女权主义者们认识到要获得自己的合法地位, 最根本的是建构一个自己的场域, 也就是属于女性的空间。只有建立一个女性的场域才能与现有的、潜移默化的男性的场域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场域相抗争, 获得自己的独立地位, 获得一种能表达自己心声的话语权。

3话语权与女权

话语权即话语就是权力的理论。在布迪厄看来, 语言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和媒介, 哪怕是最简单的语言交流也不是纯粹的沟通行为, 总是涉及到被授予特定社会权威的言说者与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这一权威的听众之间结构复杂、枝节蔓生的历史性权利关系网。语言的生产关系结构取决于两个言说者之间的符号权力关系。 (杨善华, 1999) 只不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温和的暴力”, 也就是语言象征性权力具有“柔性”和“掩饰性”, 当象征性暴力施展其影响时, 它呈现出“以理服人”和“彬彬有礼”的文明方式和过程。 (高宣扬, 2004) 。

所以在现有的情况下, 只要处于社会的下层就没有话语权, 唯一能做就是按别人的旨意行事。很多女权主义者们发现社会学中那些想当然的概念、语言和写作风格都是由男性创建的, 整个社会的秩序都是由男性定义的。女权主义者们要做的就是争夺这种话语权, 让女性不再成为社会中沉默的、被人遗忘的群体。女性主义者们呼吁女性要努力从自身做起, 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消除社会中既有的、在话语上存在的暴力现象, 敢于对不公平的要求说“不”, 真正获得自身的独立, 而获得这种独立性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拥有能让自己的话语听着有分量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争夺话语权的主动性。

4社会资本与女权

布迪厄把社会空间的各个市场中竞争的资本, 划分为四大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性资本。本文主要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布氏的资本概念对于女权有什么影响。所谓社会资本, 是借助于所占有的持续性社会关系网而把握的社会资源或财富。一个特殊的社会行动者, 所掌握的社会资本的容量, 取决于他实际上能动员起来的那个社会联络网的幅度, 也决定于他所联系的那个社会网络重的每个成员所持有的各种资本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或象征性资本) 的总容量。 (高宣扬, 2004) 。

而现实中女性群体的社会资本总量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说某种意义上说家庭、丈夫和孩子就是一位女性的全部。女性的交往圈只是男性社会关系网中很小的一部分, 女性的社会资本跟男性比都只是他的子集, 只是其一部分而已。在全世界的男女对比时, 女性的财产权是微不足道的;在国家首脑、内阁成员等高级职位中, 女性的比例均低于10%;在文盲中, 女性占到近70%;在难民中, 女性占到80%。在中国拥有决策地位的中国女性的一般状况是:地位越高、越有实权的的领导岗位, 女性领导人越少;女性领导人担任副职的多, 担任正职的少;担任名誉型的虚职的多, 有实权的少。 (李银河, 1997.12) 女性是被忽视的群体, 女性在当今现实中的地位就意味着女性作为一个群体自身的社会资本根本无法与男性群体相抗衡, 没有资本就没有发言权, 这也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女权主义者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站了出来, 她们意识到抗争的前提是获得资本。也就是说, 女性不仅要打破以往那个封闭的、狭小的交往圈, 而且要重构现有的社会秩序, 让女性在小的时候就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在以后的过程中获得平等职业的机会、平等的参政的机会。尽管广大女权主义者们展开积极的努力, 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女性自身能够觉醒的基础上, 内部因素还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但现实是女性这个群体已经接受了父权制社会的种种现实, 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也就是下文中布氏所称的符号暴力。

5符号暴力与女权

布迪厄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符号暴力解释了女性作为社会的下层, 无权无势并且有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为什么她们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布迪厄将语言之间的权力关系上升为符号暴力, 在他看来,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手段, 而且也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和媒介, 语言关系总是权力的关系。任何权力关系都是在“合谋”的情况下完成的。社会的支配秩序依靠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沉默的暴力”。通过社会中的文化再生产, 有助于权力关系即社会结构的再生产。整个社会能够井然有序的顺利的向前推进, 这与统治阶层所施行的符号暴力是分不开的, 这种暴力让人感觉不到有强迫性, 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它。

符号暴力就是这样一种温和的暴力, 上层阶级利用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这种统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依靠身体的暴力统治, 而是利用类似于催眠术式的统治, 在这种统治中,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达成了共识, 更准确的说法是被统治者接受了统治者的理念, 并且把这种理念内化, 认为这种理念是正确的, 更重要的是已经内化了的这部分被统治者还会继续用这种理念去约束其他被统治者, 这也就是所谓的“共谋”。

因此, 在男权制为主体, 符号暴力施加在女性身上的社会中, 女性的内心和形象都无可逃避的由男性话语所控制, 女性要走出自身经验由男性言说、自身特征由男性界定的困境, 就必须停止对男性文本的被动接受, 从女性自身的真实经验出发, 女性经验对改变男权意识对女性的歪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女性话语通过媒体中介进入公共知识领域中, 女性跟男性都不会忽视它的存在。 (张广利, 2003.7) 这才是关键所在, 要真正的认识到女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而存在, 不要再忽视女性自身经验的重要性, 要让女性自身意识到这种符号暴力的存在, 而不是一贯的接受这种温和的暴力统治, 当然, 要让整个女性群体都有这样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女权主义者们也在积极的努力着。

6结语

女权主义作为为女性争夺各种权力的流派, 也就是为处于社会下层的阶级发言, 也就是要打破现有的秩序, 首先为女性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场域, 让女性可以有一个阵地与处于其他场域的个人和群体竞争。竞争的目的当然是要获得一种在社会中的话语权, 这种话语权意味着在社会中谁拥有谁就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 反之就只能当“沉默的群体”。整个女性群体沉默了这么多年, 在女权主义者的启迪、引导下终于开始了话语权的争夺。在话语权的争夺过程中, 女权主义者发现自身的资源也就是布迪厄所谓的社会资本成为她们的软肋, 即社会是由男性定义的父权制社会, 社会资本基本上是男性所垄断的。因此, 女性在竞争处于劣势, 女权主义者们就呼吁广大女性打破常规的惯性思维, 积极争夺社会资本, 以便争取更有力地地位。

但是, 唤醒处于“符号暴力”统治下的女性也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因为女性在这种暴力中也成了“同谋”, 也可以说现今的统治秩序是由男性、女性共同维护的。只不过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暴力的存在, 并且还认为是“事实就是这样”。女权主义者们的关键任务就是要改变女性心中这种被男性社会中的暴力所歪曲的理念, 唤醒他们争取自身理念的意识, 不再属于谁的依附品, 真正的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而存在, 打破这种符号暴力。女性主义者们在实践过程中是这样做的, 也正在努力着,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摘要: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 他提出的“场域”、“惯习”“、资本”等概念对其他的理论流派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包括女权主义流派。女权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流派, 旨在为广大女性争夺合法权利 (力) 和地位, 摆脱受压迫的地位。旨在从布迪厄概念中的“场域”、“文化资本”、“话语权”和“符号暴力”四个方面来看一下其思想对女权主义在争取女性合法权利 (力) 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词:场域,资本,符号暴力,女权主义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华康德, 李猛, 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12) .

维新派的女权思想 篇4

在人类发展史中, 每个阶段都有战争和革命, 每个时期人类的思想都有着一些差别, 但是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身权利争取的斗争和革命, 追求的社会的自由平等是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十三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也是划分欧洲封建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时期的重要标志, 文艺复兴运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信仰, 通过复兴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 并且加以创新, 创立并且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受到了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在此期间主要的宣传形式是文艺创作, 通过文艺复兴不难看出文化思想和宗教信仰对人类的影响是广泛的、久远的[1]。

数千年的人类发展史, 决定男女之间地位和权利不同的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在农业社会中, 男人在体制上强于女人, 是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男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贡献比女人大, 所以逐步提升了男人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男性也就逐渐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主宰, 并且这种观念和思想一直流传到近代。但是近代社会中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而且女性的思想也随之解放, 在社会劳动中, 女性的表现欲望愈来愈强, 而且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男权社会遭到质疑, 女性也逐渐开始追求自身的权利和价值, 渴望着自由、平等的人权和尊严, 特别是在十八世纪初启蒙运动兴起之后, 这种追求社会中男女平等的趋势更加强烈。

一、启蒙思想及女权主义

启蒙思想运动起源于十八世纪初的英国, 但是之后的中心是在法国, 具体的时间范围是在十八世纪初到法国大革命期间, 启蒙运动期间涌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理性观点, 在这期间涉及了众多的领域, 包括伦理学、自然科学、经济、历史、文学和传统政治观点、社会观点等。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着间接的影响, 并且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中影响较为突出的人物有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和狄德罗等, 他们的一些观点对世人影响深远[2]。

女权运动以解放思想和人人平等的理论为基础, 受到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较大, 逐渐有一些女权主义者开始揭露和批判社会中女性的种种不平等地位和待遇, 并开始对解放女性思想, 追求和推动妇女在社会中权利等话题进行讨论。总体来说女权主义者的观点是建立在父权社会中男性权利或者给予多于女性的基础之上的, 虽然女权主义分为几种流派, 但是她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提倡社会中男女平等, 维护女性应有的人身权利和自由权利, 启蒙思想运动中影响较大的女权主义者有, 伊丽莎白·凯迪·斯坦顿、范妮·伊姆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等。

二、启蒙思想对18世纪女权主义者的影响

1. 启蒙思想给女权主义者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和伦理基础

首先, 启蒙思想有着强烈的反对封建的意识和行动, 在此期间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 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对于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追求, 符合女权主义者的观念。其次, 启蒙思想运动反对当时的教会统治, 不仅仅揭露一些罪恶和腐败的现象, 还将唯物主义论和自然科学等进行宣传和论证。再有, 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其提倡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也是对当时女权主义者影响最大的意义之一, 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由此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 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决不限于文学家, 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四大启蒙作家外, 英国的哲学家洛克, 科学家牛顿, 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和海德格尔, 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 德意志的康德等等, 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3]。

2. 启蒙思想促进女权主义的发展

启蒙思想运动在某些角度上来说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女权主义者思维的扩散与发展, 在欧洲和美洲范围内促进了女权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传“天赋人权”的理论, 讲究社会中男女的平等性和人权性, 在启蒙运动兴起期间, 在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女权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得到解放的一个衡量标准是, 政治上获得参政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及管理国家的权利;法律上享有与男子完全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上有充分就业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途径, 对个人和家庭生活资料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继承权, 普遍享有义务教育的机会, 接受符合自身发展能力的教育, 使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作用被社会完全承认, 婚姻以爱情为基础, 家庭内部夫妻平等, 实现家务劳动现代化、社会化, 意识形态中完全消除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 建立尊重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 这说明女权运动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

三、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是崇尚自由和平等的, 在社会大分工越来越明确的今天, 女性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拥有不可取代的社会地位, 而且现在许多女性的思维观念得到了空前解放, 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许多男性。社会中只有人与人之间有着平等的权利, 才能够更加融洽地进行各项建设, 女权主义者的观念出发点是社会中的一些现状和问题, 可能有偏激的因素存在, 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解放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龚鹏, 邹韬奋启蒙思想研究[I],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2.01.

[2]彭平一, 思想启蒙与文化转型[I], 岳麓出版社, 2012.06.01.

维新派的女权思想 篇5

关键词:贵族,婚姻,悲剧命运

故事开始于一个位于地中海小岛上的西班牙小城。一位法国将军--蒙特里沃, 刚刚打听到他费尽周折到处寻找的法国女人——安东奈特·德·纳瓦兰, 德朗热公爵的夫人, 巴黎圣日耳曼贵族区最具风情的女人。将军想把她从修道院中抢走, 和她开始新的生活, 并且安排好一切计划。可是一切都已太晚, 当他和同伴潜入修道院执行计划时, 却只找到了公爵夫人的尸体。这两个人物之间一段传奇的爱情经历决定了这悲剧的一幕。

五年前, 将军和公爵夫人在圣日耳曼的一个沙龙上相遇。敢闯敢干, 见解高超又正直腼腆的将军刚从非洲回来。公爵夫人一眼就被这个脸膛宽阔, 表情严肃的男人吸引, 她想听他的故事, 于是每晚召见他到她的香闺, 一种激情在二人之间萌发, 而她的社会地位和她口是心非卖弄风情的本事又让她必须拒绝。可她却不想眼看这段感情结束。

公爵夫人的婚姻是那瓦兰和德朗热两大家族的政治结合。她性格高傲, 情感淡漠, 屈从于世俗常规, 沿袭笃信宗教的宫廷风习, 在长辈的眼中, 她纯洁无瑕。然而她也无比虚荣, 她靠顶礼膜拜、阿谀奉承、地位显要生活。最货真价实的美貌, 最令人赞叹的姿容, 如果得不到赏识, 便一文不值。有了情人和谄媚的话语, 才足以证明她的魅力。所以公爵夫人有向她献殷勤的一群人, 而崇拜她或向她献殷勤的男人数量之多, 便是她品德的保证。

蒙特里沃将军也没有幸免地成为了她的追求者, 而公爵夫人却要令他饱受煎熬。终于, 因夫人的拒绝而感到羞辱并被激怒的将军在一次舞会期间将其掳走, 并威胁要在她额头上烙上十字烙印来惩罚她的卖弄风情。这举动却使公爵夫人醒悟, 她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行为和高高在上的地位。她甚至要求以爱情的名义为她打上这烙印。而将军却放走了她。公爵夫人自此完全爱上了将军, 并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将军却将她推开了。最终, 夫人托人带给将军一封信, 约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 不巧的是, 将军正在开会, 手表也慢了, 就这样错过了夫人的邀约。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他们的爱情再无任何希望。绝望的夫人逃到了西班牙小岛上的一个修道院, 成为了泰蕾斯修女。最终, 她用死亡实现了永恒的爱。

通过德朗热公爵夫人的命运, 我们可以发现, 巴尔扎克的女权主义既不以改革婚姻法为目的, 也不以追求妇女解放为目标。作家首先希望妇女能对其所处的环境有准确的认识, 即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可能将她们变为法律的牺牲品和世俗与激情的奴隶。他并非试图将女性从法规的束缚中释放出来, 而是希望利用这些限制激起妇女去获得真正自由的觉悟。

巴尔扎克女权主义思想的新颖之处就在于他表现出了对那些婚姻失败女性的深深同情。他的女权思想又是悲剧的, 留给女性的, 经常只剩下接受不幸命运的自由。德朗热公爵夫人有追求爱的权利的勇气, 也不惧公众鄙视的眼光, 但她对世俗, 以及法律和经济地位的屈服却只能带领她走向悲剧。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女性的解放只能是种难以实现的奢望。妇女是不自由的, 这就让她们失去了对自己命运负责的机会。在这样一个连爱情都可能将女性引向奴隶状态的社会下, 巴尔扎克表现出了自己的遗憾和愤慨。

安东奈特·德·纳瓦兰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出生于一个贵族世家, 她无法妄想拥有幸福的机会。为了为家族赢得声誉和财产, 她只能屈从父母为其安排的婚姻。贵族们以女儿的幸福为代价获得自身的生存。而被剥夺了自由的女孩们, 却也更容易试图更加激烈地在婚姻中获得自由。巴尔扎克曾说, 人的本性会促使他们在只能得到最少之后, 去要求最多。 (Il est dans notre nature de demander le plus, après avoir obtenu le moins.) 受家庭和社会的限制, 德朗热夫人没有选择自己爱的男人的权利, 她注定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注定要为她的社会, 家族和婚姻而牺牲。作家揭露了以金钱为前提的婚姻, 也指出社会等级和财力的契合成为了男女结合的决定性条件的弊端。

因此可以说巴尔扎克的女权主义实际上是婚姻的女权主义。如果说爱情是世界的生命, 是忠诚的源泉, 为什么要把它从婚姻中排除?为什么女性要为家族牺牲, 同时又滋长了她们无声的斗争?公爵夫人的悲剧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婚姻的失败所造成的。

巴尔扎克以理想的名义提出抗议, 反对专制的婚姻, 他认为在婚姻中获得完全的自由才是妇女在婚姻中的完美状态。同时也应当承认并树立女性在社会中的权利及尊严。并以此发挥出女性身上更多的美德, 例如毅力, 坚韧, 明智, 宽容, 慷慨及自我牺牲精神, 在此基础上, 社会结构应得以重组。《德朗热公爵夫人》正是一本关于此观点的政治批判书, 它对贵族阶级的生存机会做出了估计, 并且再一次揭露了导致他们灭亡的怯懦。

巴尔扎克认为, 女性经常在爱情中追求一种“绝对”, 而这种绝对只有在自我奉献中才能实现。因此, 巴尔扎克的女权主义思想注定是悲剧性的。作者虽采取了浪漫而痛苦的故事表现方式, 但却没有直接对女性的浪漫主义提出异议, 而是首先对引起这些悲剧的社会提出了控诉。因为安东奈特的命运同样也是和那个时代的对话。首先, 法国王朝复辟使资产阶级成为了统领阶层, 当时的社会一方面在对过去怀念 (尤其是贵族) , 一方面又呼唤新的文明, 这种矛盾中的探索使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滋长, 而这种人文主义又不想也不能背负或丢弃传统的价值。这个事实对于巴尔扎克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就在于使其包含了, 或有意识的发展了一种政治哲学。另一方面, 资产阶级秩序的实行也鼓励了巴尔扎克主义的女权主义思想:一种建立新型社会的革命性思想逐渐形成, 不仅体现在对女性思想奴役的解放, 也体现在她们自治权利的获得。

维新派的女权思想 篇6

女权主义 (Feminism) , 又称女性主义, 简单概括其核心思想就是实现最终的男女平等。纵观人类历史, 女性和男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处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 但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 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在东方, 女权主义意识及女权主义运动的出现都要比西方稍微晚一些。尤其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亚社会, 作为儒教重要纲常伦理的“三从四德”中的“出嫁从夫”, 一语道破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 是对当时男女尊卑社会现象的最直接表达。本文所要研究的朝鲜历史上著名女性诗人黄真伊, 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黄真伊 (约1506 年- 1544 年) , 又名真娘, 妓名明月, 京畿道开城 (当时名为松都) 人, 是朝鲜朝中期著名的艺妓、女诗人。其所生活的十六世纪, 是朝鲜文学史上诗人辈出的黄金时代。但另一方面, 这一时期也正是朝鲜朝社会中“男尊女卑”思想和“嫡庶有别”思想双重压迫最为严重的时期。对于这样的思想压迫和身份束缚, 朝鲜朝社会的女性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各种形式的反抗, 黄真伊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她不仅以一生略带传奇色彩的行为方式对此进行抗争, 同时在其国文时调诗词中, 也表达了自己对独立、自信、平等、尊严等女权主义价值观念的坚守和不懈追求。

二、黄真伊的时调作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女权主义思想

囿于歌妓的身份以及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的诸多挑战, 黄真伊及其诗歌作品在朝鲜朝时期一直是儒教学者们禁忌的话题。因此, 她的许多诗歌作品现今大都已失传, 目前留传下来的时调作品仅有六首。下面本文将以其中的《竟然是我做的事》及《青山里碧溪水》两首为代表, 来探讨黄真伊的时调作品中所蕴含的女权主义思想。

据洪重寅在《东国诗话汇成》中记载, 朝鲜中宗时期的高官苏世让曾对友人放言, 自己即使与黄真伊同处三十天, 也绝不会为其所惑。到了期限自己一定决绝而去, 否则就“非人也”。结果, 在与黄真伊相处三十日之后, 他自叹曰:“吾其非人也。为之更留”, 终究屈服于黄真伊的个人魅力之下。对于这段恋情, 黄真伊作有时调作品《竟然是我做的事》。在这一作品的第一句中, 黄真伊表达了自己也预料到恋人离开后会非常想念对方的不舍之情。但是接下来她跳出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女性爱恋、不舍、挽留的表达程序, 用明知道自己会想念但仍愿意放手的充满女性尊严的诗句来表达了自己不依附、自由独立的女性主义爱情观。在这首时调中, 黄真伊把自己同所爱的男性对方放在了同一个平等、自由的位置上, 一反传统女性爱情诗歌中的从属性地位认定, 向我们展现了独立、自尊、理智又不失自我的女权主义爱情观。

黄真伊的另一首时调作品《青山里碧溪水》也是一样。在这首时调作品里, 黄真伊在地位远高于自己的封建王族宗室碧溪守的面前, 丝毫没有对自身歌妓地位卑下的自我意识, 并且在诗文中巧妙的使用谐音的手法把碧溪守比喻成“碧溪水”, 同时把自己的妓名“明月”嵌入到诗句当中, 以“明月满空山”的自信表达, 冲破了当时社会强加给她的身份束缚, 展现了对封建贵族男性贪恋女色的嘲弄讽刺, 并完成了对自身女性尊严的坚守及自我女性地位的确认。

三、黄真伊时调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

众所周知, 在韩国文学鉴赏体系中, 始终有一种“恨”思想的审美意识表达。从黄真伊的时调作品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深植于其中一脉相承下来的“恨思想”的表达。比如对男性至上主义思想的蔑视, 比如其宁愿做一名歌妓也不接受“嫡庶有别”身份制度下庶出女子只能为人妾室的传统命运安排等等。但另一方面, 黄真伊作为朝鲜朝时期杰出的时调女诗人, 她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始终把自己置于一个和男性相对平等的位置上, 追求爱情自由, 保持精神独立, 坚守女性尊严, 展现了不同于以往女性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认知。

在韩国的文学评论中, 曾有人评价黄真伊“像男性一样豁达, 但从不向男性屈服, 反而使男性屈服”。事实上, 通过黄真伊的时调作品, 我们确实看到了这样的黄真伊, 她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歌者, 打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藩篱, 甚至干脆就像其在时调作品《青山我意》当中所表现的那样, 把自己比喻成青山, 反过来以水来比喻男性的善变和离开, 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作品中把男性比喻为山、把女性比喻为水的固有角色设定, 如此超脱常规的文学表现形式以及把自身加以男性化的思想意识表达, 在中韩两国封建社会里的女性作家身上并不多见, 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其作为封建社会女性作家所具有的独特思想艺术成就。

四、结语

黄真伊及其时调在韩国文学史、尤其是国文诗歌史上是占据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作家及作品。通过对其时调作品中女权主义思想的研究和探讨, 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其丰富的感情和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 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其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 并获得作为现代女性重新审视自我、反省和确立自身女性价值的宝贵机会。

摘要:本文从女权主义思想的视角出发, 以黄真伊的时调作品《竟然是我做的事》及《青山里碧溪水》为例探讨了其诗歌作品中所具有的女权主义思想视角, 揭示了其对当时社会男权至上的伦理道德的批判, 以及对那些戴着假面具的男性道学者的嘲讽, 从而肯定了黄真伊及其时调作品对于朝鲜朝时期封建社会女权主义思想发展的特殊贡献及成就。

关键词:黄真伊,男尊女卑,女权主义

参考文献

[1][韩]姜铨燮, 《黄真伊研究》, 创学社, 1986年。

[2][韩]《古时调作家论》, 韩国时调学会, 自由出版社, 1986年。

维新派的女权思想 篇7

一、人才标准

(一)人才概念

1. 会通中西的理想人才

既通中学又懂西学的“通才”是康有为推崇备至的理想人才模式。康门弟子旨承其师,又有发挥。徐勤强调“体用兼备,中外合并。”[1]主张学习西方,但不能忘本离根。

2. 顺应时势的非常人才

刘桢麟提出“激”和“养”的概念,他认为时局衰乱,人才“养而用之平流而进,不能不限于资望”,“激而致之,其效速,而可以决与目前。”而“今之时势正宜用激。”[2]麦梦华指出:“今外患日逼,国事日艰,非有豪杰明达之才,必不足以济时艰而行新政。”[3]在这一历史时期,非常人才就是能担当历史重任的资产阶级改革人才。

3. 实用型专门人才

中国要自强求富,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除了军事、工艺、制造等,康门弟子特别强调了商业人才的重要性。认为“今日之世,民与民争,争而胜者利用商。”[4]对于商业人才,不仅要通晓语言文字,打下经商基础,还要学习西方商务,加强商业实践。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对商业人才的强调符合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人才素质

1. 勇于任事,立志为天下的道德素养

第一,责任。康门弟子从传统儒家道德出发,比照当时的人才状况,提出责任之于人才的重要性。“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责任者,则是自放弃其为人之具也。”[5]这是对中国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发展。康门弟子吸收西方的国家、国民思想,对责任的内涵作出新的解释。麦孟华指出:“责任者,权利所从出也。则莫不奋公同之思想,谋公同之利益,协力分劳,不肯放弃其责任。乃至忘家赴国,以一身为国家之牺牲。”[6]为公共利益,为国家兴旺而奋斗是国民的责任,“其身既为国民中之一人,其力即当任国民中之一事,智运其谋,勇奋其力,萃四万万人之思想以谋之,合四万万之人之材力以赴之,安在今日之衰之不可为美日之强盛哉。”[7]

第二,立志。麦孟华比较中日三十多年来学习西方的经验,以出洋学生的成就为例,认为中国学者仅能为“通事翻译之用,其上者,亦不过谋仕进,图保举。而日本学者则能“图其远大,择其精要,将以任国民之公事,助国民之公力”为志。由此,日本能“智其民,强其国,成为维新之盛业。”“起点既异,则引线之差,乃不可以道里计。”[8]从这个比较,麦孟华指出了立志之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忠君爱国。首先,从爱国的角度,呼唤参政、议政人才。欧榘甲指出,在长期的专制统治下……人民不能参政议政,思想抑塞,形成“我辈之家,朝廷且不能保护,途人之国,我辈亦何必干预”的观念,不知“国为公共之称”。由此,人民没有爱国之心,虽受欺凌,却“不图革新其国,不图维持其国,”即使豪杰有志之士,不到危及自己利益的时候,也不敢出而任事。其次,忠明君。即能为“救四万万人而行新政”[9]的君主。康门弟子希望通过提倡忠君爱国,以鼓励更多人才积极参与政治改革。这与其政治目标完全相符。

2. 独立自主的性格和自由自立的精神

近代中国民众,在长期封建专制下养成奴隶性积习,因此去除奴隶性,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和自由自立精神成为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之一。麦孟华指出,首先要摆脱封建纲常名教的束缚毒害。只有拥有自主意识,才能不再甘为犬马奴隶,甘受外人奴役。其次,梁启超认为自由精神可以根治奴隶性,他说:“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10]第三,欧榘甲阐述了自立精神的重要性。

二、关于人才培养

(一)指陈科举弊端,提出兴学育才方案

第一,学校、科举“体用”论,确立学校的基础地位。当科举制度畸形发展,扼杀了学校独立性,并变其为附庸时,摆正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础作用显得至关重要。徐勤指出:“夫学校为体,科举为用,用之弗行,体将安立。”[12]主张在变科举,除弊端的前提下,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陈继俨说,“夫求人才于科第,不当以科第成人才”,“科举为用才之关键,学校为育才之基础。”[13]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育才功能。

第二,强国体,开民智,一切归本于学校。陈继俨道:“今夫国之强也,开于智;智力之开也,基于学。其国愈强者,其学愈众;学愈众者,其民愈智。”[13]此处,学即学校。认为国家的强盛源于民智的开启,而开民智这一重任,又必须由学校来承担。

第三,费万金,兴实学,大力兴办学校。国家兴亡,不患无财而患无才。王觉任在《增广同文馆章程议》中建议:“与其后费数万万之款以予强敌,何如费数十万之金以兴实学,以育人才,以壮国体,以雪重耻,有利无弊。”[14]主张增加教育投资,推广学校和新式教育,培育人才,扭转中国备受凌辱的局面。

(二)开启民智,普及教育

1. 教育普及与义务教育

徐勤认为,任何一个堪称文明的国度,民众都应受到普遍的教育。西方之所以富强,“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也。”中国之所以贫弱则在于“无学之害”。建议通过强迫性的义务教育,达到“举国无不识字之人”。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民众还要具有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非惟识字而已,举国无不粗通天文、诸星地球、万国物产、图算历史之人。”有了这样的根基,即使有些人不能顺利的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退而为农为工为商为兵,亦皆学有本原,而足以考植物之学,制造之书,万货之源,武备之事。”[15]如此一来,举国乏才的局面就不会出现了。

2. 基础教育和平民教育

康门弟子中的陈荣衮是一位致力于基础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教育家。戊戌变法后,陈流亡日本,接触了日本的教育理论和经验,认识到日本富强与其抓好基础教育有关。1899年他发起成立了旨在强本培根的“教育学会”,后改为“蒙学会”,以研究小学教育规律。并设蒙学书局编辑各种小学课本,“夫新读本大旨,以趣味、养生、修身……为方计,而约而言之,又不出趣味、开智四字。”[16]内容浅显有趣,广为传播。陈荣衮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在港澳期间,除了办学,他还从方便平民大众的宗旨出发,主张“改文言为浅说”,认为“今日变法,以开民智为先,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不改文言,则四万万九千九百分之人居于黑暗世界中”[17]。基于这一认识,陈编了许多通俗易懂的课本及读物。据统计,自1895年至1921年,26年间他共编著出版此类读物达四十多种。

3. 妇孺教育

男女在教育上不平等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痼疾。梁启超提出,“欲强国必由女学”。他积极提倡女学,批判了“女人无才即是德”的思想[18]。陈荣衮认为,学校教育必本于家庭,而妇女不识字者居多,无法承担这一责任。如能提倡女学,使妇女有学问,则可将小学之权,归于女子。他一生热心创办女子学校,实行男女同校,努力倡导妇孺教育,自号为“妇孺之仆”。

4. 师范教育

梁启超指出师范是“群学之基”[20],倡近代师范教育的先声。学校开办多,但教师缺乏或多不合格,必定会对人才的培养不利。欧榘甲道:“师范也者,传种之义也。种不良,则所传不良。”[21]旧式老师大多难以胜任新式教学,而重金聘西人教习,首先是语言文字的障碍,其次西人只知西学,无法在中西融通上作指导。因此,梁启超主张设立专门师范学校培养师资。使教师成为能“开智学者”;同时“讲求教育之方”[20],研究教育规律,以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关于人才的选拔使用

(一)改革旧官制

梁启超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22]他认为中国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要变法必先“变人”,逐步淘汰旧官僚,选拔新式人才。对于改革旧官制,麦孟华指出应先究病源,第一,汰冗员。官僚机构重叠,虚冗之员充斥其间,从而造成大量人才的腐化浪费。君臣相隔、官民相隔、官官相隔的状况严重窒息了官制的活力。他主张仿照日本变政的方法,“芟除冗官,以知县直隶国主”,“上与君近,下与民亲,故情通事举。”第二,职有专任。当时,“一部之中,堂官已六,复加管部,其权杀矣,其事分矣。”麦主张学习西方,职有专责,“议政行政,分任其人”,“其有兴革,议院集议其得失,然后下之各部,令其推行”,达成“虑事周而集事速”的效果。第三,久任。官吏每到一地任一职,必有一个熟悉地理民情,掌握办事规律,制定对策并执行的过程。而当时“官吏每营一事,而忽调异郡,则他人嗣职,将变易其前矣。”[23]这不但给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还因当时落后的交通,造成财力人力的耗费。如果实行久任,则可以杜绝以上弊端,人才也可有机会更好的发挥其才干。

孔昭焱认为改官制应先改翰林院。“人之言翰林为清要,盖上之则重以储相,下之则寄以选才。”翰林院掌院官员取才的价值趋向直接关系到选才的方法和原则。孔从维新立场出发,认为主持选才的官吏应具备“开诚布公,尊贤容众。主开新不主守旧,言经世不言章句”的基本素质。只要能做到这些,对其是否“通中外之故,达治乱之原,”[24]则不必过于追究。

(二)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

1. 皇上下诏求才。

出于对皇上的推崇和信赖,康门弟子把识才、选才的重望寄于皇上,明君作出高姿态求才,则天下志士仁人、奇才异能皆知“其君之可恃”,必然“上下同心,以图新政,以强中国。”[25]

2. 设储才馆,广搜人才。

王觉任主张使用荐举方法开储才馆,其才源:“其一,由馆中大臣举荐,“或九卿科道督抚上奏推荐”;其二,自认怀有才能的人可上书自荐,考其确有才能,即选入馆中;其三,储才馆中的馆员可“各举所知,请于王大臣,以礼奏辟;”其四,对于“积学之士,能著书进呈”者,通过考察,才能属实,即可选入馆中。储才馆把选拔的人才集中在一起,组织他们继续学习,希望各人在原有学识基础上,“各兼专门,以便求精。”[26]从这个意义上看,储才馆为选才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发挥了储蓄和培养人才的功能。

3. 通过学校各级考试选拔人才。

封建专制下的科举考试,已不能胜任对新式人才的选拔。徐勤建议模仿日本,通过相应级别的考试和级别认证作为选拔人才的途径和依据。这种选才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一国之士,所学皆他日所用也”,“一国之官,所用皆昔日所学也,分途别用,各尽其长。”[12]刘桢麟以为,选才可“合科举于学校”,在全国遍设学校的基础上,用学校的各级考试替代科举考试,并以“生员、举人、进士之等阶”来划分。“每三岁而大考之,业有定课,考有定格,举其所知,以次递升。”[27]刘桢麟力图以折中的方法调和科举与学校的关系,采用新式考试的方法和内容,但仍保留科举功名,表现了其改良主义的立场。

(三)用才原则

1. 唯才是举。

王觉任说只要是“怀才报器”,“不论已仕未仕,亦不论官品高下”都可以选用[26]。麦孟华指出,由于“官级多密,迁转繁难”,以至于有才行的人“首资例,末由自达。而庸材下品,反以年日深久,灼然先用。”[23]如此下去,某些庸才依靠资格与背景加官进爵;而能宏济时艰的“非常之才”却因资历太浅而囿于成例,不得重用而沦为弃才。因此,“欲作人才,必破资格。”唯才是举,才能保证新才、实才辈出和国势日强。

2. 主开新不主守旧。

康门弟子以宣传维新变法为己任,在用人上,强调“开新”色彩。首先,就现有官吏中的有用之才,只要拥护维新,识时务者,则保留重用。对于“其识见仍守旧者,放之归里。”[27]其次,对于懂西学的有识之士,“则不必正途出身”即可用[28]。再次,对于学贯中西,尤其精通政治的新式人才,予以重用。

3. 亲民与新民。

黎祖健认为,官员是否具有“民为贵”的思想尤其重要。以民为贵,才能做到以民众的利益为标准,为民着想,为民谋利;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民”的责任。“亲民者,然后能新民也。”而基层官员的任用“尤宜慎选贤俊,以充斯选。”[29]

总之,康门弟子借以维新报刊,从人才标准、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使用三方面勾勒出人才思想的主干,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阶级特性,推动了思想启蒙的大潮,促进了近代人才思想及实践的发展。

摘要:以维新时期主要报刊为参照, 从人才标准、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使用三方面勾勒出康有为维新弟子人才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论析了其人才思想的丰富内容。他们以维新理想为指引, 担任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者以及实践者角色。为新式人才的培养创造了适宜的大环境, 对维新人才甚至资产阶级革命人才的成就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一篇: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下一篇:工作压力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