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受难记

2024-10-03

耶稣受难记(共3篇)

耶稣受难记 篇1

美国东部时间3月24日上午, 全球资本市场近期普遍关注的贝尔斯登收购案惊现转折。据《纽约时报》报道, 当日摩根大通与贝尔斯登董事会签订了新的收购方案, 同意将每股收购价提高至10美元, 这远高于3月16日双方达成原始协议时的2美元低价。

与此同时, 贝尔斯登董事会通过了向摩根大通出售9500万股新增发行股的决议, 后者也因此一举持有了前者39.5%的股份。这标志着摩根大通股东表决权、收购话语权的显著提高。看来, 贝尔斯登告别独立运营身份, 被其收入囊中或已指日可待。

问题是, 作为一家成立于1923年, 连续83年实现盈利, 历经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不倒, 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始终占据华尔街顶级投行一席之地的资本运营翘楚, 贝尔斯登究竟是如何走向“卖身”之路的?

作为曾经的全美第五大投资银行, 贝尔斯登素以敢于冒险而著称。与花旗、摩根大通这样的全能银行相比, 贝尔斯登激进的按揭业务、结算业务、对应高端客户的投资咨询业务在赚钱效应上更胜一筹。尤其是, 凭借在次级抵押市场投入重注, 2002年底至2007年中期, 贝尔斯登业绩蒸蒸日上, 股票价格涨幅更是高达175%, 彻底跑赢同期美国大市。

不过, 对于鏖战在高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银行来说, 专业化的业务模式固然能够令其在繁荣时期获得丰厚回报, 但是, 当风险来临之际, 这些投行“裸奔”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贝尔斯登稍显单薄的业务投资模式以及偏重于本土市场的战略定位意味着, 一旦美国资本市场无法承受某些风险之重, 灾难必将不期而至。

事实上, 早在2007年初, 次级抵押市场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初现端倪。彼时, 华尔街的巨头们却沉溺在不断膨胀的纸面财富中难言清醒。贝尔斯登同样未能免俗, 反而继续押注次级贷款业务。截止2007年6月底, 贝尔斯登资产负债表上共有180亿美元的第三级资产, 这一数额是其账面价值的1.35倍。

2007年7月, 次级贷款人违约事件开始呈“井喷”之势, 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急转直下。也许是偶然, 也许是必然, 贝尔斯登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率先爆发出了严重的次贷问题, 短短几日内迅速破产, 相关投资人还因此蒙受了逾15亿美元的损失。这一事件变相使得昔日风光无限的次级抵押债券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厕所债券”。投资者避之唯恐不及, 全球性的次贷危机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2007年12月, 贝尔斯登发布该年度第四季度财报, 连续83年实现盈利的业绩神话宣告完结——贝尔斯登当季亏损达8.54亿美元, 折合每股亏损约6.90美元。

举目四望, 贝尔斯登却并不是唯一的次贷“受害者”。至2007年12月底, 除高盛因沽空大量次级抵押债券得以逆势前进, 其余的华尔街三大投行——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同期均有数目庞大的次级债账面亏损冲销。

那么, 同为“难兄难弟”的三大投行至今未传出被收购之负面消息, 为何市场单单“淘汰”了贝尔斯登?

3月10日, 星期一。当纽约股市开盘时, 有关贝尔斯登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传闻便迅速蔓延至市场的各个角落。当时的市场氛围是这样的:自2008年1月中旬以来, 投资者已陆续遭到花旗、美洲、瑞士等银行以及美林证券等多家机构的巨额次级债亏损报告的冲击, 他们无法再承受任何负面传闻之重。

于是, 恐慌再度战胜了贪婪, 不但美国本土一些固定收益和股票的交易员开始从贝尔斯登抽离现金, 普通投资者更是纷纷看空贝尔斯登。这种恐慌又很快“传染”到了其他金融机构, 对贝尔斯登的恐慌性杀跌最终演变为对美国金融股板块的集体抛售狂潮, 让投资者饱受煎熬的次贷危机再起波澜。

尽管贝尔斯登在当日第一时间发布公告驳斥了相关传闻,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出言力挺贝尔斯登, 但是, 正如事后一家美国债券基金的经理所言, “金融公司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 当人们开始普遍担心匣子里有些什么的时候, 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证明这个黑匣子没有看上去那么脆弱。”

交易委员会“很有信心”的公式化宣言未能粉饰太平。恰恰相反, 欲盖弥彰的心理效应却放大了市场的担心。3月13日中午, 贝尔斯登尚算稳定的缓冲资本在贷款人和客户不间歇的资金撤离面前彻底败北, 贝尔斯登摇摇欲坠。

当天下午4:30, 新上任两个多月的贝尔斯登CEO阿兰·施瓦茨 (Alan Schwartz) 不得不向美联储寻求帮助, 以期避免此次灾难的最后一个环节——破产清算。

考虑到贝尔斯登破产必将重创市场心理, 甚至引发美国股市完全崩溃, 美联储迅速做出回应, 最终力促了摩根大通与贝尔斯登的“战时婚姻”。

这个世界, 人心和世事一样难料。一小段负面传闻借由恐慌性群体心理的放大, 就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搞垮”一家华尔街叱咤风云的投资银行。资本市场的血腥和残酷, 投资者的贪婪与恐惧, 一切尽在其中。FIC

编辑:舒朝普

耶稣受难记 篇2

See Jesus Friday this movie let me learn more about Jesus.Jesus is a character in the bible, and he is the Savior.To his opinion, he thought everyone is born equal.Besides, he educated people should love for each other and help each other.In the eyes of the people, he is such a kind, generous man.Just for others’ happiness.He is walling to stand punished from the enemy, until he was nailed to the cross and died.Because of his death, people were very grief.For in memory of him, they have a Christmas.Besides, it is said Jesus’s death has risen three days later.So the other festival also came into being.That is Easter Day.

耶稣受难日是哪一天 篇3

耶稣受难日时间为:203月25日,星期五。

根据当前历法推算,耶稣受难日是犹太历尼散月十四日,按照当前的历法推算是儒略历公元33年4月2日星期四──4月3日星期五,格里历33年3月31日星期四──4月1日星期五。这一天是一个满月日。

耶稣简介

耶稣(古希腊语:ησο,可拼为Iesous)是《圣经》中所预言的救世主,又称基督(希伯来语为弥赛亚),耶稣是神的儿子,,常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耶稣两千多年前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三十岁左右开始传天国的福音,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教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圣经哥林多前书15章3~4节),并且向众门徒显现,复活后第四十天升上高天,现如今坐在神的右边,将来他必要再来,建立荣耀的国度。

神的儿子耶稣顺服神的旨意舍己受死作赎罪祭既成全了神的公义,同时又体现出神对世人的怜悯和慈爱,是神爱世人的极致表现。耶稣基督来为我们的罪而受苦受死,为叫我们称义而复活,神的爱在荣耀的十字架上显出无与伦比的伟大。

耶稣临终七言

耶稣在临终时一起共有七句,常被称为“临终七言”:

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译过来就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可福音》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耶稣尝了那醋,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约翰福音》

上一篇: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下一篇:促进就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