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原种

2024-10-19

桑蚕原种(共4篇)

桑蚕原种 篇1

桑蚕原种良卵量、良卵率、实用孵化率是国家标准GB 19179-2003《桑蚕原种》的必检项目, 随着政府对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的逐年加大, 成品卵检验已成为政府或企业自身监控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挂牌至今, 每年抽查4~8批原种进行质量监督检验, 对确保广东省蚕种质量和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在检验实操过程中, 时有发生由于蚕种卵粒小、卵量多, 检验时间长, 不同人员调查存在一定的差异, 眼神不好, 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在调查良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时, 复检员须在初检后随即进行复核, 时间紧迫, 短时间内工作量相当大, 特别是劳力紧缺时问题较为突出。

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下, 为加快检验速度, 提高检验效率, 合理调配劳力, 针对原种良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检验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试验, 拟用图像点卵代替实物点卵, 借助高像素单反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及Photoshop软件等辅助设备, 通过拍摄样卵图像, 使用电脑图像清点或彩色图片打印清点的方式, 取代传统的点卵方法。

1 材料设备与方法

1.1 材料设备

供试材料:广东省天勤蚕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桑蚕原种芙·9共30个卵圈。

主要设备:尼康D90单反数码相机, GP CP1518ij彩色打印机, 安装了Photoshop软件的PC电脑。

1.2 试验方法

参照《桑蚕原种检验规程》GB/T19178-2003的方法[1], 检验原种良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3项指标, 取同一组卵圈, 编3组检验序号用于不同检验方法, 由初检员和复检员分别用传统方法、改进方法一和改进方法二进行初检与复检, 通过对比两名检验员结果的一致性, 分析比较结果。

1.2.1 传统方法:

用透明胶片覆盖在蚕卵上直接用笔点数。

1.2.2 改进方法一:

用数码相机对样卵进行拍摄, 拍摄后的相片经过photoshop修整、裁剪达到最佳效果, 随后图片用彩色打印机放大倍数打印, 约A4纸大小, 卵粒变得大而清晰, 再人工清点卵量。

1.2.3 改进方法二:

拍摄及相片修整处理同改进方法一, 再通过Photoshop软件在电脑上放大清点, 每次点击, 电脑上都会自动显示数字, 无需人工记录。

2 结果比对

2.1 传统方法调查良卵量、良卵率与实用孵化率结果

传统方法调查良卵量、良卵率与实用孵化率的初检与复检结果比对见表1, 其中良卵量调查初检与复检良卵量一致的样本数2个, 相差≤5粒的13个, 相差>5粒15个, 最大相差达13粒;良卵率初检与复检良卵量一致的样本数11个, 0≤相差≤0.5%的16个, 相差≥0.5%的3个, 最大相差0.6%;实用孵化率初检与复检结果全部样本存在相差, 0≤相差≤0.5%的13个, 0.5%<相差≤1%的7个, 相差>1%的10个, 最大相差2.33%。不同人员检验, 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较大。

2.2改进方法一调查良卵量、良卵率与实用孵化率结果

改进方法一调查良卵量、良卵率与实用孵化率的初检与复检结果对比见表2, 其中, 良卵量调查初检与复检一致的样本数7个, 其余相差≤5, 最大相差达4;良卵率调查初检与复检结果一致的19个, 最大相差0.22%;实用孵化率初检与复检结果一致的样本数2个, 0≤相差≤0.5%的11个, 0.5%<相差≤1%的15个, 相差>1%的2个, 最大相差1.02%。人为误差比传统方法小。

2.1.3改进方法二调查良卵量、良卵率与实用孵化率结果

改进方法二调查良卵量、良卵率与实用孵化率的初检与复检结果见表3, 其中, 良卵量调查初检与复检一致的样本数21个, 相差≤5的9, 最大相差达2;良卵率调查初检与复检结果一致的27个, 最大相差0.20%;实用孵化率初检与复检结果一致的样本数15个, 其余相差全部≤0.5%, 最大相差0.47%。人为误差明显小于传统方法和改进方法一。

3 分析

3.1 初检与复检数据的一致性

三种方法调查原种良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 不同人员检验的结果有所不同, 按大小顺序排列, 良卵量最大相差比较:传统方法 (13粒) >改进方法一 (4粒) >改进方法二 (2粒) ;良卵率最大相差比较:传统方法 (0.60%) >改进方法一 (0.22%) >改进方法二 (0.20%) ;实用孵化率最大相差比较:传统方法 (2.33%) >改进方法一 (1.02%) >改进方法二 (0.47%) 。改进方法一和改进方法二明显缩减了人为误差, 改进方法二的初检与复检结果一致性最高。

3.2 提高准确率和检验速度

传统方法是采用透明胶片覆盖在样卵上直接点数卵粒, 因为调查良卵量、良卵率的样本同时用作调查实用孵化率样本, 检验员点数调查时不能伤及良卵, 加上卵粒细小和透明胶片可以移动, 检验员点数速度和准确率受到一定的制约。改进方法一运用图像清点, 在A4大小的图纸上点数卵粒, 用不同颜色笔逐粒标记, 不直接作用于卵面, 不影响后期实用孵化率调查, 加上卵粒放大后清晰可见, 点数方便, 调查速度显然快于传统方法。改进方法二是利用现代办公工具在电脑显示屏上点数拍摄的样卵相片, 用光标每点1粒卵都会有1个阿拉伯数标记, 最后显示的标记数即为卵粒数, 无需人脑记忆, 调查数据更为准确。

3.3 劳动力的安排和调配更具灵活性

改进方法一和改进方法二是通过拍照将样本定格在一个时点上, 即时进行调查或滞后调查都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特别是样本数量大而集中, 人手紧缺, 在调查实用孵化率时, 只要拍摄好样卵可慢慢点数, 便于劳动力的均衡调配。

4 结论

通过试验对比可知, 用图像点卵的方法调查良卵量、良卵率、实用孵化率是可行的, 改进方法一和改进方法二均优于传统方法, 减少了人为误差, 提高了检验准确率和速度, 并使劳动力的安排和调配更具灵活性。改进方法一适合不懂电脑操作的人员使用, 改进方法二适合有一定电脑操作经验的人员使用, 生产上可根据自身人员条件加以选择。

摘要:针对桑蚕原种成品卵检验过程中良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调查存在的人为误差大、检验速度慢和劳动力调配难等问题, 本试验借助高像素单反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及Photoshop软件等辅助设备, 将传统的实物点卵改为图像点卵, 提出彩图点卵和电脑点卵两种方法, 有效地改善了上述问题, 为改进生产传统检验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桑蚕原种,成品卵,卵质,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奕仁.GB/T 19178-2003桑蚕原种检验规程, 2003, 2-4.

桑蚕原种 篇2

1 目前原种生产防“微”体系的形成依据

根据微粒子孢子的存活与传染特点, 经卵传染的蚕重者1~2龄死亡, 轻者可发育到4龄, 少数可上蔟结茧, 但多成蔟中死蚕或薄皮死笼茧;4~5龄蚕感染微粒子孢子, 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发现, 但可能造成胚胎传染的情况。另外, 微粒子孢子存活期长, 它能在灰尘、土壤、水流中存活7~8年, 难于彻底杀灭, 易造成桑叶污染而使蚕食下感染。由于特殊的传染途径及存活期长, 使微孢子虫长期对蚕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蚕茧生产中一直提倡“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策略, 我们的原种生产也不例外, 但切断胚种传染与食下传染这两个微粒子病原传染的途径, 是生产合格原种的保障。

2 切断微粒子在原种生产中的传染途径

2.1 防止胚种传染

采用母蛾镜检技术, 对于带毒母蛾所产的卵则坚决淘汰销毁。同时, 也要重视预知检查、补正检查, 一旦发现弱小蚕、迟眠蚕、起缩蚕、落地蚕、卵壳带毒则彻底淘汰销毁对应的蚕区。非常情况下适当增加送检样本量及送样次数, 以减小漏检误差。

2.2 切断食下感染

2.2.1 彻底净化养蚕环境。

蚕室周围的绿化布局应利于防“微”, 场区环境绿化应尽量采用不易被鳞翅目昆虫为害的树木和花草, 并定期进行治虫和消毒处理, 非绿化地面特别是蚕室周围的地面应硬化, 便于消毒防病。制定相应的防病消毒制度, 并贯彻落实, 保证蚕前、蚕中、蚕后都有一个利于养蚕的洁净环境。就我场而言, 养蚕前组织人员对全场环境大消毒, 养蚕期间, 进行两天一次环境消毒, 拉蚕沙后及时清扫地面。除养蚕前及非常时期增加的环境抽样次数外, 平时每月进行两次室内外环境抽样, 抽样中一旦发现带“毒”样品, 则立即组织人员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精溶液对其相应的片区彻底消毒以达净化环境的目的。各组养蚕前对蚕室内外及养蚕用具进行两消一洗, 而后熏蒸蚕室;养蚕中期每天用漂白粉精溶液或二氧化氯溶液喷洒贮叶室及走廊, 室内地板看蚕的发育情况、气候情况酌情喷洒消毒液;蚕后先单独对蚕室一消一洗, 全组人员再统一清消一次, 下一批养蚕前, 再消一次。其中环境消毒的药液浓度必须保证含有效氯1%, 熏蒸药浓度保证含甲醛2%。

2.2.2 加强桑园治理, 保证桑叶相对洁净。

采取防止蚕沙等杂物污染桑园, 防虫治虫降低虫口密度, 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危害, 桑园冬季地面树体消毒, 避免受微粒子孢子污染的水源流入桑园等措施, 以保证桑叶相对洁净。尤其是桑园治虫问题, 比较麻烦, 涉及的面积广, 操作难度大, 最好根据当地虫害的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选择最佳的时间防虫杀虫,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 桑叶全程浸消。

桑叶浸消用漂白粉精澄清液, 其有效氯含量在0.3%~0.5%之间, 一般小蚕期 (1~3龄) 以0.34%为中心, 大蚕期 (4~5龄) 以0.4%为中心。要求漂白精澄清液随配随用, 桑叶浸消时间以浸泡10min为宜, 然后用流动清水洗净叶面残药, 大蚕用叶还需再用有效成分浓度为16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消一遍, 再脱水晾干。桑叶浸消的注意事项: (1) 消毒用漂白精有效氯浓度一定要达到标准, 并要求技术员定时抽样测定有效氯浓度, 防止浸消走过场或浓度过大产生药害。 (2) 用漂白精消毒桑叶时, 应保持桑叶充分浸入药液中, 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3) 桑叶浸消中要注意每次泡叶量与消毒液的比例, 叶量过少则浪费药品, 过多则易损伤桑叶, 桑叶与漂白粉精澄清液的重量比一般为1∶7左右为宜。 (4) 保证浸泡时间, 以保证消毒效果。理论上桑叶表面的微粒子孢子易杀灭, 但藏在隐蔽处甚至是虫体内的就比较困难。

3 强化防“微”意识

人是原种生产与防“微”的实施者, 防“微”措施的有效落实是防“微”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 防“微”意识的灌输特别是对直接操作者的灌输显得尤为重要, 定期与不定期的强化, 使其成为一种习惯, 比如养成进蚕室要换鞋、喂蚕前洗手、除完蚕沙要消毒蚕室、贮叶室勤消毒、蚕具要专用等, 自觉的去执行养蚕防病制度, 去重视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原种生产的人员有变动性大和工作不连续的特点, 特别是工人, 在非养蚕季节, 可能又去干别的工作, 并且总体文化素质及学习能力较低, 因此, 每次生产前灌输其防“微”意识和告知防病消毒制度是原种防“微”的必要工作, 要制定详细的防“微”规章制度, 督促工人认真贯彻执行。

4 试验换用消毒药品, 以期达到更好的原种防“微”效果

生物会对在其身上长期使用的药物产生抗药性, 微粒子病原也不例外, 随着长时间用一种消毒药, 它对含氯制剂的抵抗性可能会慢慢增强, 再者, 含氯制剂过量也会对蚕产生毒副作用, 于是研究新型抗“微”药物, 使消毒药品多元化是未来蚕用消毒药品的研究方向。

桑蚕原种 篇3

1 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检验检疫队伍和较完善的蚕种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检验检疫队伍是确保原种母蛾检验质量的有力保障。云南省蚕蜂研究所蚕种质量检验中心于1999年成立,首先在镜检人员选择上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必须是蚕桑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且参加工作两年以上,对蚕种质量检验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工作责任心较强,品德良好的技术人员,对其它岗位的操作人员通常聘用长期合同工,要求工作认真踏实、积极肯干。在每年蚕期开始时,我们对职工进行统一培训学习,对镜检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检毒操作考核,而且把考核结果与防微控制奖励结合起来,既充分增强了大家的工作责任心又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我所还建立起了ISO9001-2000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承诺、公正性声明、各种管理制度、操作细则、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做到了规范质量检验制度、质检人员岗位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上岗检验人员两证(合格证、上岗证)齐全,合格上岗。充分保障了检验工作的健康有序、文明卫生、安全和谐的工作氛围。

2 要加强对检验检疫硬件设施的建设

当今,随着蚕桑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所需原种的数量在逐渐增加,旧的检验方法已不适合大批量的原种检验,各地相继成立了省级原种质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的方法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镜检设备仪器进一步更新换代,双目电光显微镜、位相差显微镜、摄影显微镜、高档多管离心机、集团电动磨蛾机、振荡器、干燥箱等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为原种的统一检验与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但是有的地方没有成立省级统一检验机构,检验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仪器设备陈旧落后,已不能满足三级原种母蛾检验的需要。因此,有三级原种检验任务的检疫部门,要充分改善原种检验环境条件,增加对仪器设备的投入,充分发挥先进检验仪器的高效准确性能,进一步提高对微粒子孢子的识别能力和检验的准确性。

3 要在三级原种制种袋蛾及母蛾样本的处理过程中严格把关

各级原种是繁殖下一代蚕种的亲本。为了繁殖下一代无毒蚕种,必须确保三级原种的无毒。因此,三级原种的母蛾必须全部对号袋蛾并逐张检验。母种以单蛾、原原种以14蛾、原种以28蛾为单位进行检验。多年来,各地对三级原种的袋蛾和检验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自从2003年国家桑蚕原种颁布了统一的检验检疫标准后,相对来讲要规范了一些,比如在袋蛾材料、袋蛾方法上,烘烤母蛾时间等都有明确规定:要求用28格纸质蛾盒对应袋蛾;若空蛾数达三个,则该盒母蛾不予检验,也不计入母蛾总数,其对应原种应淘汰;袋蛾5日后烘蛾,不得提前鲜烘。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偏差,有用9格纸质蛾盒分格袋蛾的,也有用纸袋装母蛾的;在对空缺蛾淘汰对应的原种方面,有缺三只母蛾淘汰的,也有缺一只母蛾就淘汰,并且淘汰张号母蛾经检验计入母蛾总数的;烘烤母蛾时间有袋蛾5日后烘烤的,也有袋蛾3日后烘烤的……也许是标准制定的不合理而难以执行,也许是特殊地区在使用自己的地方标准,在此不做讨论。在生产实际中,28蛾对应袋蛾确有很大困难,而用9格纸质蛾盒或用纸袋装母蛾,操作简便易行,省工省时,但在检验时必须要对母蛾进行点数。当缺少了母蛾时,所缺少母蛾又不能与蚕卵圈相对应,无法淘汰所缺母蛾的卵圈,所以如果点数后缺蛾,无论缺多少只,都必须整张原种淘汰。特别是不数或抽数一部份母蛾样品的,极有可能会给原种埋下“微病胚传”的安全隐患,大家不能带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应引起我们蚕种生产部门和蚕种质检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制种袋蛾时要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及时巡回检查,核对品种、批次及蛾盒号。提起蛾圈时,要看清是否有母蛾粘在上面,要求连纸号和蛾盒号对应,仔细检查有无空蛾圈,发现有母蛾差少,一定要在连纸蛾圈上和对应蛾盒号上分别打上缺蛾标识,如不满3蛾,淘汰对应卵圈就行了,既防止微病胚传的可能,又可减少原种不必要的损失。袋蛾后的蛾盒管理也很重要,要捆扎好,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止蛾子虫蛀、霉烂。烘烤过过程中温度不得超过22℃,否则微孢子变形而影响镜检结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并且有人监督检查,实行检查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4 要在检验检疫的操作过程中严格把关

在检验检疫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操作是确保原种母蛾检验检疫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这一方面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工作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同行学习和借鉴,几年来,我们按照他们的操作方法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检验效果。首先是要对相关仪器设备做好标识,对磨蛾杯、离心管、离心机中离心桶作红色标记或顺序编号,利用牌号夹小票的办法进行传递,目的是使各道程序的操作能够准确无误的进行,也便于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监督。对于母种检验实行单蛾手工研磨,每个样液点四点,分别由两人对检,无毒的母蛾研磨液再合并为一定数量进行过滤离心进行复检。原原种、原种则采用磨蛾机集团研磨检验,以每盒母蛾为一个检验集团,通过“按序编号—拆蛾投蛾—注液磨蛾—静置过滤—离心沉淀—振荡取样—镜检观察—记载结果”这一操作程序进行。在拆盒倒蛾前,先要点数蛾子的数目,很多原种生产部门由于不是一一对号袋蛾,制种人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母蛾丢失或混错,使原原种不足14蛾,原种不足28蛾。磨蛾时在刀片转速为8 000转/分时要保持20秒钟以上,并且静置2分钟再进行过滤,磨蛾机清洗刀片和清洗磨蛾杯分别要求15秒以上,防止清洗不干净造成微粒子病毒污染下一样本。离心时在最高转速达3 000转/分时要保持3分钟,如转速不足时应延长离心时间,离心后倒去上层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1%~2%KOH溶液0.5~1mL,要灵活掌握浓度,过稀过浓都会对镜检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加液过少,样液浓度大,各种杂质掺杂着微孢子不易看出;加液过多,样液被稀释,孢子密度减少,容易漏检。在两人对检的过程中,每人都要多看几个视野,在孢子很少的情况下,视野看少了不易看到孢子。若两人检验结果不一致,未检到孢子的一方再重点样液镜检,如果看到了孢子,则该样本记录为有毒,如果还是未看到,则记录为“可疑”对象,而两人都未看到的其它样液,要求每4支离心管合并为一个样本再次进行离心并由复检人员复检。复检工作很重要,它是对两人对检后的进一步补充检验,通过我们多年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拦截”效果明显,起到了严格的把关作用。复检时如发现孢子,要对合并的每一离心管样液做详细复查确认,直到找到带毒号为止,如果多次复检仍未找到孢子,则合并的几个样要求都记作“可疑”对象淘汰,但不记入毒率,最后准确登记检验结果,认真核对淘汰有毒张号。

桑蚕原种 篇4

专家组听取了标准起草小组的工作情况汇报, 认真审阅了相关材料, 逐条讨论审议了标准文本, 并形成如下审定意见:

1、该标准结构严谨合理, 编制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制规则》以及《广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 该标准符合广东省蚕桑产业发展的方向, 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等相协调。

2、该标准是根据起草小组对我国蚕桑主产区, 特别是广东省桑园栽培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该标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该标准规范了广东桑蚕原原种桑园规划、桑园建设、桑园管理、桑叶收获、桑树复壮等技术规程, 符合广东实际, 在规范桑园种植密度、冬期管理和桑叶收获等技术方面,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对广东省原原种桑园栽培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有利于提高原原种用叶质量, 确保种性稳定和蚕种品质。

专家组经过讨论, 一致认为该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同意通过审定。建议起草小组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上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年12月20日,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2013年第9号公告 (总第135号) , 批准发布地方标准《桑蚕原原种桑园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号为DB44/T 1240-2013, 自2014年3月20日起实施。

上一篇:乡村卫生人才下一篇:中国古代玉器赏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