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原种

2024-08-15

脱毒原种(精选8篇)

脱毒原种 篇1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脱毒原种在广西的栽培技术, 包括种薯选择与催芽、栽培地点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内容, 以期指导脱毒马铃薯的栽培。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原种,栽培技术

近几年来, 冬种马铃薯在广西迅速推广, 种植面积已从2003年的3.7万公顷迅速扩大到现在的13.3万公顷。然而98%的种薯均从外省调运, 种薯不能自给。同时, 在用种方面农民仍沿袭自繁自留自用、种商不分、吃大留小的陋习, 造成病毒感染多, 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提高。随着市场对马铃薯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农民对脱毒马铃薯认识的不断加深, 脱毒种薯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对脱毒种薯栽培技术的了解, 现就脱毒原种在广西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脱毒微型薯品种选择与催芽

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 选择一些适合在广西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 挑选自然通过休眠的微型薯播种;若未通过休眠, 则应打破休眠进行催芽处理。催芽的方法:一种是通过化学药剂催芽;另一种是物理方法催芽。化学方法一般采用30mg/kg赤霉素 (俗名九二○) 水溶液浸泡微型薯15~20min, 或是采用10mg/kg赤霉素水溶液加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 然后摆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1~3d, 待表面水分干后, 用半干河沙或珍珠岩覆盖, 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约1周左右, 微型薯开始发芽, 10~15d后芽基本出齐, 把微型薯从覆盖物中清理出来, 放在通风、干燥、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进行壮芽, 待小芽变绿后即可播种。

2 栽培气候环境、地点的选择

广西在发展马铃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以及马铃薯的栽培习性, 马铃薯种植主要分为冬种与夏繁。冬种安排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 这时期平均气温为13.3~20.0℃, 昼夜温差大, 无霜期长, 适合马铃薯的生长与薯块的膨大。夏繁则是选择在海拨高度1 200m左右、气温13~26℃、自然隔离条件好、气候较为冷凉、不利于蚜虫繁殖、光照充足、通风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带较适宜, 可以减少种薯受病毒重新侵染的机会, 防止种薯退化, 减轻病害发生, 保证种薯的质量。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 8月下旬开始收获, 9月开始供种。

3 适时播种, 合理施底肥

3.1 选地

脱毒种薯的播种宜选择肥力中上、土壤较疏松的地块, 开沟条播或开穴种植, 低畦湿地播在垄上, 起垄栽培。避免与茄科或花生等作物连作。

3.2 播种

播种时, 按30~50cm行距开沟或按30~50cm行距、15~20cm株距开穴, 沟或穴深10~12cm, 然后把已发芽的微型薯排好, 每穴1粒, 最后盖1层3~5cm的细土。脱毒种薯由于薯粒较小可适当密播, 播种密度一般按早熟品种12万株/hm2、晚熟品种9万株/hm2, 具体根据种薯的大小和品种的特性来合理安排。

3.3 科学施底肥

根据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要量, 施用农家肥22.5~30.0t/hm2、复合肥675~750kg/hm2作为底肥。同时, 拌些防地下害虫的药。底肥撒于播种沟 (穴) 底, 盖1层土, 然后再把发芽的马铃薯排好, 覆土。播完种后适当浇水, 保持一定温、湿度。

4 田间管理

4.1 除草

整个生长期中耕除草2~3次, 与培土相结合, 于马铃薯齐苗后及时除草。

4.2 追肥

4.2.1 苗期。

追肥以氮、磷肥为主, 宜早不宜迟。出苗70%时进行第1次追肥, 促进苗壮, 增加叶面积。以后每隔7~10d施肥1次, 到茎叶封行时共追肥4~5次, 第1、2次用复合肥105~150kg/hm2+尿素30~45kg/hm2, 对水22.5~30.0t/hm2淋施;第3次起尿素用量逐渐减小, 增加氯化钾或硫酸钾30~45kg/hm2。

4.2.2 现蕾期。

追肥主要以钾肥为主, 一般用150~225kg/hm2硫酸钾追施。注意化肥施用时, 不能直接接触植株茎部, 以防止“烧苗”。

4.2.3 薯块膨大期。

这期间用“云大120”500倍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 叶面喷施, 调节植株生长, 收获前1个月可用“九二○”15g/hm2对水1 125kg/hm2喷施, 以延长后熟期。

4.3 培土

与中耕除草相结合, 共培土2~3次。当马铃薯幼苗长到4~5叶 (苗高10cm) 时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 培土厚度4~5cm;现蕾期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 培土厚度8~10cm;盛花期进行第3次培土, 高培土, 厚度为10~15cm, 适当结合打顶尖、摘花蕾、去除脚部黄叶。

4.4 水分管理

马铃薯对水分敏感, 整个生育期要求土壤湿润。前期防干旱, 后期防渍水。播种后土壤过于干燥时, 采用沟灌半沟水, 保留数小时后, 垄中有8~10cm土层湿润后及时排干。结薯期需水量大, 如土壤过干应及时用上述方法灌水。后期做好开沟排水, 以防止渍水造成烂薯。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在广西种植马铃薯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等, 尤其在雨季湿度较大时病害发生非常严重。防治的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 在出苗80%后可用药进行防治;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 喷药防治应在叶片无水珠时进行。

晚疫病防治可在发病前用雷多米尔500倍液进行喷雾, 7~10d喷1次, 一般喷2~3次;也可用70%代森锰锌1 500g/hm2加水600kg/hm2喷施。发病期用25%或35%甲霜灵、72%克露的任意一种1 500~2 250g/hm2, 加水750kg/hm2喷施。青枯病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的消菌灵700倍液、可杀得1 000倍液或20%石灰水, 在防治的过程中几种药剂最好轮流使用。

5.2 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地老虎、蝼蛄、螨虫等。由于蚜虫可传播病毒, 因此, 要严格防止其发生。各生长期均要进行蚜虫的防治, 可以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潜叶蝇可以用20%斑潜净微乳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黄牌诱杀;地下害虫可用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150~2 25m L/hm2, 对水900kg/hm2喷施防治。

6 收获贮藏

种薯应适当提前早收, 可在马铃薯叶片变黄、基部叶片脱落时, 于晴朗天气收获。收获前1周要停止浇水, 收获后, 拣出腐烂、损伤的薯块, 分级摊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板或棚架上。长期贮藏前要剔除杂薯、烂薯、病薯、畸形薯和伤薯, 并分级贮藏, 高温季节要放入4℃左右的冷库中贮藏。

脱毒原种 篇2

【关键词】马铃薯原种;草木灰;产量

马铃薯耐干旱,耐瘠薄,抗灾力强,稳产高产,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其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产业链长,是重要的粮菜兼用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我马铃薯省生态区全生育期降水马铃薯是喜钾作物, 需钾量大, 草木灰作为一种常用的农家肥,植物体燃烧后的灰烬。取材容易,有多方面肥效,是很好的钾肥。草木灰的成分复杂,含有植物体内各种灰分元素,但以含钾最多,一般含钾5%~10%、磷2%~3%,除含钾、磷外,还含有钙以及少量的镁、铁、硫、锌、锰、钼等营养元素。而且草木灰不仅是很好的钾肥,而且可以防治多种病虫害。有资料介绍,在病株根际沟施草木灰,对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等有较好效果,同时可防治蛴螬、根蛆。如果在网棚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中,在配制培养土时可加入适量草木灰,一方面能提供植株所需钾素和磷素等养分;另一方面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尤其是马铃薯施用后有利地下部分肥大。

1.实验与管理

1.1试验地的设置

试验地点选在黑龙江农科院克山分院脱毒种薯生产网棚中。土质为淋溶黑土,有机质含量3.10%,PH值为6.8,速效氮23.23mg/100g土,速效磷4.58mg/100g土,速效钾35.24mg/100g。

1.2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面积8。株距50×15。设下列 7 个处理:

(W1)用草木灰作底肥在移栽时使入;(W2)在苗期用草木灰追肥;(W3)在块茎形成期用草木灰追肥;(W4)在块茎增大期用草木灰追肥;(W5) 在淀粉积累期用草木灰追肥(W6)不施草木灰作对照(CK)。

1.3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早大白脱毒试管苗,所用草木灰来自农家火炕燃烧植物灰烬。

1.4栽培管理

试验地块通过精细整地后,每小区施用 15kg优质腐熟的厩肥作底肥,待脱毒试管苗长至4~5片叶子时于5月27日移栽于网棚中。 试验各处理除草木灰外, 农家肥施用量及栽培管理完全一致,8月2日收获,采收时各小区单采单收,鲜薯分大中小称重计产。同时查看薯形和病虫害侵染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时期施用草木灰对网棚生产马铃薯植株生育期的影响

表1的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施用草木灰对网棚生产马铃薯植株生育期长短有一定的影响,其生育期由长到短短依次排列:(W1)用草木灰作底肥在移栽时使入最长67d;(W2)在苗期用草木灰追62d;(W3)在块茎形成期用草木灰追肥57d;(W4)在块茎增大期用草木54d;(W5) 在淀粉积累期用草木灰追肥54d(W6)不施草木灰作对照52d(CK)。这说明草木灰作为一种常用的农家肥,含有植物体内各种灰分元素,有多方面肥效,除含钾、磷外,还含有钙以及少量的镁、铁、硫、锌、锰、钼等营养元素。这为马铃薯植株生长提供了养分,尤其是早期使用效果明显,能够延长生育期,相反就会提前衰老。

2.2不同生育期施用草木灰对脱毒马铃薯原种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在不同时期对马铃薯植株施用草木灰后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产量,其中以(A1)用草木灰作底肥在移栽时使入增产效果显著,平均667m2产1194.5kg,比对照增产46.6%;其余顺序为:在苗期用草木灰追肥平均667m2产1070.4kg,比对照增产41.9%;在块茎形成期用草木灰追肥平均667m2产981.5kg,比对照增产34.9%;在块茎增大期用草木灰追肥平均667m2产727.8kg,比对照增产25.7%,在淀粉积累期用草木灰追肥平均667m2613kg比对照增产10.8%。

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组陪试管苗在移栽于网棚后,用草木灰作底肥与出苗期追施和块茎形成期追施对产量差异不显著(F>0.05),但显著超过块茎增大期追施(F<0.05),极显著超过不施草木灰(F<0.01),出苗期追施与块茎形成期追施差异不显著(F>0.05),但与开花期追施和草木灰差异显著(F<0.01),淀粉积累期追施草木灰与不施草木灰产量差异不显著(F>0.05)。

3.小结和讨论

试验表明,施用草木灰对网棚生产马铃薯原种增产效果明显,各生育期施用草木灰均比对照增产。尤以作底肥在移栽时使入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施用草木灰后, 马铃薯植株生长健壮,茎秆坚实,叶片增厚,能延缓叶片衰老,增加绿叶期,从而延长了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光合生产率,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干物质的积累,为脱毒马铃薯产量的提高打下了生理基础。

同时马铃薯是喜钾作物,需钾量大,草木灰作为一种常用的农家肥,植物体燃烧后的灰烬。取材容易,有多方面肥效,是很好的钾肥。草木灰的成分复杂,含有植物体内各种灰分元素,但以含钾最多,一般含钾5%~10%、磷2%~3%,除含钾、磷外,还含有钙以及少量的镁、铁、硫、锌、锰、钼等营养元素。而且草木灰不仅是很好的钾肥,而且可以防治多种病虫害。作底肥在移栽时使入,对幼苗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等有较好效果,同时可防治蛴螬、根蛆。如果在网棚生产脱毒马铃薯原种中,在配制培养土时可加入适量草木灰,一方面能提供植株所需钾素和磷素等养分;另一方面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 [科]

【参考文献】

[1]董淑英,李谨,崔潇,等.不同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马铃薯,2009,23(4):226-227.

[2]黄俊明.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M].贵阳:科技出版社,1999.

[3]蒋富友,杨永泉.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中国马铃薯,2006,20(5).

[4]宿飞飞,石瑛,梁晶,等.不同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组成的评价[J].中国马铃薯,2006,20(1):16-18.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基质栽培技术 篇3

1 材料

1.1 基质

蛭石, 粒径3.5~5 mm;猪粪, 粒径5~10 mm;牛粪, 粒径5~10 mm;锯末屑, 粒径1~3 mm;沙子, 粒径0.05~1.00 mm。

1.2 农药

80%多菌灵, 农用硫酸链霉素, 五氯硝基苯, 70%安泰生, 70%克露。

1.3 高聚合物

聚乙烯醇, 粒径0.05~2.00 mm。

1.4 保水剂

吸水倍率645 g/g, 粒径1~2 mm。

1.5 复混肥

硫酸钾、尿素、磷酸二铵重量比按0.51:0.40:0.09混合, 含N 8.82%, P2O54.14%, K2O 24.00%。

1.6 消毒杀菌剂配制

五氯硝基苯、多菌灵、硫酸链霉素、安泰生、克露重量比按0.40:0.32:0.15:0.10:0.03混合。

1.7 多功能专用肥

聚乙烯醇、保水剂、复混肥、消毒杀菌剂重量比按0.0019:0.0042:0.9095:0.0844混合。

1.8 脱毒试管苗

品种是大西洋或费乌瑞它、陇薯系列、克新, 苗龄25~35天, 品种纯度100%, 4片叶以上, 高度6~8 cm。

1.9 其它材料

日光节能温室;防虫网, 孔径40目。

2 设计规程

2.1 地形

选择地形开阔、避风向阳、交通方便、地下水资源丰富、没有污染、没有树木和房屋遮阴的荒漠化戈壁荒滩、石头滩、砾质荒漠滩等不毛之地建造日光节能温室。

2.2 温室结构

日光节能温室长50~100 m, 坐北向南。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 温室方位正南偏西5~7°。脊高3.5~4.0 m, 跨度7~8 m。后屋面仰角大于45°, 后屋面宽度1.4 m, 栋距16.8 m。墙体底宽1.6~1.8 m, 上口宽1.4~1.6 m。前屋面采用无立柱大棚骨架。

2.3 栽培槽

在日光温室内水平铺一层砖, 在砖上水平铺一层40目的防虫网, 由北向南用砖垒成长6~7 m, 宽1.2 m, 高0.1 m的栽培槽。

2.4 喷灌系统

喷溉系统由贮水池、潜水泵、微型喷灌三部分组成。贮水池采用地下式, 贮水容积为10 m3。潜水泵用老百姓牌750W潜水泵。喷溉设施由主管、喷头连接而成。

2.5 基质

2.5.1 基质发酵处理:

将牛粪、猪粪或锯末风干, 粉碎过20 mm筛, 每吨加水150 kg, 尿素4.5 kg, 将含水量调到15%, C/N比调到25:1。堆高1.5~2.0 m, 覆盖一层塑料棚膜, 在夏天室外20~25℃条件下发酵120天 (每隔30天捣翻一次) , 堆内出现白色或灰白色菌丝后风干备用。

2.5.2 基质配方:

配方 (1) :牛粪、蛭石、沙子容积比按0.40:0.40:0.20混合, 加入消毒杀菌剂50 g/m3, 多功能专用肥1000 g/m3。配方 (2) :蛭石、猪粪、沙子容积比按0.40:0.30:0.30混合, 加入消毒杀菌剂50 g/m3, 多功能专用肥1000 g/m3。配方 (3) :牛粪、锯末屑、沙子容积比按0.40:0.40:0.20混合, 加入消毒杀菌剂50 g/m3, 多功能专用肥1000 g/m3。

2.5.3 基质质量标准:

容重0.78~0.89 g/cm3, 吸水倍率250~260 g/g, EC16~18 ms/cm, pH值6.50~7.50。有机质5.60~6.40 g/kg, 全氮0.13%~0.15%, 全磷0.10%~0.12%, 全钾0.06%~0.08%。

3 栽培技术

3.1 温室消毒

定植前将1 kg硫磺粉与6 kg锯末、500 mL柴油混合点燃熏蒸, 密闭12 h后通风备用。

3.2 填入基质

将基质平铺在栽培槽沙网上, 厚度为10 cm, 用刮板将基质刮平, 用喷灌把基质浇透备用。

3.3 定植

从试管瓶中取出脱毒试管苗, 用温水洗净培养基后进行定植。定植深度3~4 cm, 试管苗地上部分露出基质2 cm。株距5 cm, 行距10 cm, 密度为200株/m2。

3.4 温湿度调控

定植后1~10天, 每天喷二次清水, 基质含水量保持95%~100%, 温度保持在22~24℃, 中午覆盖遮阳网。定植10天后每天喷一次清水, 基质含水量保持80%~85%, 温度保持在20~22℃。

3.5 压苗

定植40天后压苗。压苗15天后培基质一次, 厚度2~3 cm。

3.6 追肥

40%多功能专用肥在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定植30天后撒施在栽培基质中, 剩余60%定植60天后撒施在栽培基质中。

3.7 喷药

定植45~60天将安泰生稀释800倍液叶面喷洒, 预防早疫病;克露稀释600倍液叶面喷洒, 预防晚疫病;敌杀死与艾美乐混合液1000倍叶面喷洒, 预防蚜虫。

3.8 收获

定植100天后, 地上部分亩用百草枯200 g进行杀秧处理, 防止晚疫病传导薯块。人工收获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在田间晾晒半天后人工归堆。

4 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

4.1 经济指标

存活率95%~98%, 单株粒重5~10 g, 单株粒数2.0~2.2粒, 百粒重150~200 g, 繁殖效率360~380粒/m2。

4.2 经济效益

脱毒原种 篇4

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是脱毒良种繁育的基础,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毒良种的繁育质量。脱毒原种生产必须在防虫网棚中进行, 利用原原种播种生产原种。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中, 脱毒苗的组培快繁, 无土栽培生产原原种操作管理严格, 技术性非常强, 而且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设施, 一般农民无法实施, 而一级良种和二级良种生产除不在防虫网棚中进行外, 可参照原种繁育技术进行生产管理。

1 选地

马铃薯是收获地下块茎的一种作物, 对土壤理化性质要求较高, 应选择海拔1900~2500m的冷凉地区, 要求地势平坦, 土质疏松肥沃, 土层深厚, 土壤肥力中上, 便于排灌的砂壤土为宜。与小麦、玉米等作物轮作具有显著地增产效果[1,2]。种植马铃薯时不宜选择连作或上茬是茄科作物的地块。还要求前茬作物未施过绿黄隆等土壤残留量较高的化学除草剂的地块。

2 整地、施肥

马铃薯生长期内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 以供茎叶的生长和块茎膨大所需[3]。因此, 按照马铃薯对养分的要求, 需投入足够的肥料。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深耕地, 耕深25~30cm, 耕后耙耱整平, 有灌溉条件的灌冬水后耙耱整平或冬季立土冻垡, 待来年灌春水后耙耱整平。结合春播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0~60000㎏/hm2, 尿素300㎏/hm2, 磷酸二铵375㎏/hm2, 硫酸钾225㎏/hm2, 或配施相应氮、磷、钾含量的其它无机肥料作为基肥施入, 切忌用硝铵、尿素等氮肥作种肥, 以免化肥与马铃薯的伤口接触造成薯块腐烂, 基肥的施用深度以10cm为宜。

3 种薯处理

3.1 精选种薯

进行原种生产用作播种的种薯必须是经检测质量合格的脱毒原原种, 具有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害、色泽鲜明的种薯。

3.2 切块与小整薯做种

原种繁育尽可能选择2g以上的整薯进行播种, 可避免切刀传病, 在播后可促进早出苗, 苗长势整齐。但微型薯较大时, 也可切块播种, 但切块时对切刀等工具要进行严格消毒, 可使用3%来苏水或75%酒精, 以避免从切刀传病。为防止种薯带菌, 薯块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min, 增强薯块抗病性[4]。切块和播种时要注意避免碰伤长出的幼芽。

3.3 催芽

为确保苗齐苗壮, 在播前要对原原种催芽, 将种薯堆放在室内保持10~20℃的环境条件下, 一般堆放10~15d, 芽子长出0.5cm左右, 将种薯进行摊晾, 芽由紫色变绿后装袋播种。

3.4 时期播种

时期播种, 使马铃薯的结薯盛期处在15~25℃的环境条件, 促进块茎持续生长, 提高产量。该县通常在4月中旬播种, 可采用畜力沟播, 即种两行空一行, 大行60cm, 小行30cm, 株距30~33cm, 播深为8~12cm。大粒种和切块种薯可适当深播, 小粒种适当浅播, 播后立即耱平耱实以利保墒。为获取更多数量的种薯, 原种田的种植密度应大于一般生产田10~15%, 以67500~75000株/hm2为宜。

在无地埂的地块播种时要注意行长与行数按照网棚长宽进行, 并打桩划线做标记, 为搭建网棚做好准备。

4 搭建网棚

网棚搭建须在播种后幼苗未出土前进行, 以防幼苗受到蚜虫危害而感染病毒。网棚宽度7.5m, 长度因地块而定, 然后在地边放线按2m距离打眼, 栽4cm热镀管, 钢架为拱形, 装上拉杆, 套上套管, 夹上卡簧, 盖上宽幅为12m (长度随地块而定) , 规格40~60目的尼龙网纱。注意扣网时一定要将网边压紧压实, 以防被大风刮起, 旧网纱若破损要缝补, 钢管要事先校正好, 且在网棚顶头露出拉杆一端帮扎10cm2的网纱, 以免拉杆损坏网纱。

5 田间管理

5.1 锄草、松土、培土

待幼苗出齐后, 深锄松土一次, 并开始第一次培土, 现蕾期结合灌水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在现蕾后期及时清除杂草。

5.2 控制生长

脱毒马铃薯生长极为旺盛, 若不适时控制其生长, 则宜发生徒长, 造成减产30%左右, 故在水地灌头水后, 苗高50cm时结合防治病虫喷施多效唑一次, 在早地若雨水充沛, 苗高70cm时喷施多效唑, 可有效控制徒长。

5.3 合理排灌

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作物, 在出苗前只要土壤有墒情, 可利用块茎中自身所含水分便可使幼苗正常出苗。有灌溉条件的, 从团棵以后到成熟以前, 应根据降水和土壤墒情决定浇水次数, 一般在生长期灌水2~3次。但在结薯后期到成熟期, 应控制灌水, 以免造成土壤粘重, 薯块皮孔涨大, 表皮木质化的程度不良, 植株徒长, 田间郁蔽。不但要控制浇水, 在大雨天还应采取排涝措施。

5.4 病虫害防治

5.4.1 蚜虫。

网棚内必须杜绝蚜虫发生, 一旦发现蚜虫危害, 可用5%抗蚜威或10%吡虫啉或20%氰戊菊酯等药剂交替喷雾, 7~10d喷施一次。

5.4.2 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

犁地前, 用3%辛硫磷颗粒剂75~90㎏/hm2均匀撒施, 并立即耙平。出苗后遭受虫害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等进行灌根。

5.4.3真菌、细菌等病害的侵染。

阴雨天较多时很难杜绝其病害的发生, 但可将病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一般在现蕾期后开始喷药防治, 每隔7~10d喷施一次, 常用药剂有70%代森锰锌、25%瑞毒霉、10%农用链霉素等交替喷施, 以免产生抗药性。

5.4.4 搞好田间质量检测, 及时拔除病杂株。

搞好种薯田间质量检测, 及时拔除病杂株, 是确保种薯质量安全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田间质量检测从苗高15~20cm开始一直到收获期结束, 检测内容主要有杂株、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的植株, 一旦发现病株、杂株, 要及时拔除, 对可疑植株也应连同薯块彻底拔除销毁, 在拔出病株前应先喷药防蚜后再拔除, 同时避免病株和健株相互接触, 以免污染健康植株。

6 收获

在生理成熟期适当提前收获, 能有效防止茎叶病害传入薯块, 中晚熟品种一般在9月中下旬拆去网棚, 开始收获。收获前一周割秧晒地效果更好, 收获后的薯块要进行晾晒“发汗”, 严格剔除病烂薯、畸形薯和机械损伤薯, 并对不能切块的小型薯和较大薯块分别包装, 利用种薯专用袋和专用标签包装封口。

7 贮藏

按品种单独入窑贮藏, 防止混杂。种薯入窑前, 要及时将贮藏窑打扫干净, 用生石灰或5%来苏儿水喷洒消毒。种薯拉运和入窖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防止薯块碰伤, 窖内贮量不得超过容量的2/3, 码放高度为5~7层, 贮藏期间的最适温度2~3℃, 相对温度80~90%。注意要勤观察, 防冻鼠害, 防发芽、热窖或烂窖, 一旦发现病烂薯要及时清除, 防治病害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牛海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 2009 (, 4) :14-15.

[2]陈红梅, 裘平.青海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0﹚:137-138.

脱毒原种 篇5

横山县位于陕西北部, 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4333km2, 辖18个乡镇办事处1个农场, 356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 7.2万农户, 农业劳动力13.7万人。年平均气温8.6℃, 大于10℃以上的积温3259.7℃, 无霜期146d, 年均降水量400mm左右, 主要集中在7、8、9, 3个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草原气候, 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县土壤以绵砂土为主, 土壤透气好, 导热性强, 白天吸热快, 增温高, 夜间散热迅速,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马铃薯种植, 且马铃薯具有抗灾稳产、粮菜兼用和加工淀粉等优点,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约有3万t优质鲜薯由横山的高镇、武镇、韩岔、石窑沟、双城、艾好峁等乡镇调往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宁夏、广东、福建等省区。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 肥力较好, 无盐碱, 具有排灌条件的黄绵土或绵沙土, 前茬不是茄科作物的地块上种植。

2.2 隔离条件

选用40目防虫网保护种植。

2.3 种薯处理

在播种前20~25d, 将微型薯按大小堆放在15~20℃室内散射光下催芽, 每隔3~5d上下翻动1次, 去除病薯、烂薯。待幼芽变成紫色壮芽时即可入种。对于大部分没有发芽的微型薯, 可先放15~20℃暗室内催芽, 待大部分芽眼出芽时, 再放在散射光下培育壮芽。对于单薯重大于20g的种薯, 在催芽后入种前, 可以一切为二播种, 切刀用0.5%高锰酸钾消毒, 遇到病烂薯, 换刀消毒。

2.4 播前耕地处理

翻地前浇透水。

施足底肥, 防治地下害虫。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2500kg、配合施入磷酸二铵30kg、尿素10kg左右, 同时每667m2施入克百威 (呋喃丹) 3kg, 或用辛硫磷拌毒谷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

精细整地。因微型薯粒小, 发芽势弱, 播种前需打碎大土块和有机肥块, 均匀施入有机肥、化肥和防虫药剂。整成便于灌溉和田间管理的小畦, 对于有喷灌条件的可以不整小畦。

2.5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以5月中、下旬为适宜播种期、把薯块重量相近的种薯播在同一块田上, 便于以后的田间管理。

播种密度:以每667m2播种6000粒为宜, 即行距0.5m、株距0.23m, 每穴播1粒催好芽的微型薯。

播种深度:以5~10cm为宜, 采用开沟或穴播方式播种, 播后盖土。

2.6 田间管理

2.6.1微型薯在大田种植时, 由于种薯的营养体较小, 前期生长比较缓慢, 生育中期可接近正常水平, 因此苗期管理以促进地上部生长为主, 需肥以氮磷肥为主;现蕾后以促进种薯数量和种薯膨大为主, 需肥以磷钾肥为主。一般花期适时浇水, 促进结薯, 花期后一般不灌水, 确实干旱, 应轻灌水;蕾期后, 不浇水, 防止马铃薯徒长, 以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

2.6.2当幼苗出土5~10cm高时, 必须及时中耕除草, 轻培土, 现蕾期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土、在开花期以前完成培土工作。

2.6.3根据马铃薯田间生长情况, 现蕾以前可结合中耕培土亩追尿素8~15kg, 现蕾以后到花期可适量追施磷钾复合肥, 并可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2.6.4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保证种薯健康无病, 应适当提早收获, 当茎叶枯黄时, 应立即收获。当马铃薯生育后期, 发现植株感染病害时, 应立即割秧, 然后收获种薯, 收获后, 去除烂、病薯, 适当晾晒贮藏。

2.7 病虫害防治

由于防虫网内白天气温比露地高, 一旦有病虫害侵入, 危害速度快, 程度重。因此, 应及时提早防治。

2.7.1 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出苗后, 应挂黄色粘虫板, 监测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一旦发生虫害, 应及时选择对症药剂, 快速防治。在出苗20d后, 每隔15d可用氧化乐果、灭蚜威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治蚜虫和其它虫害。

2.7.2 病害防治

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间, 病害防治的重点是真菌性病害。当出苗20d后, 每隔7~10d用甲霜灵锰锌、克露、瑞毒霉或其它防治马铃薯早、晚疫病的保护剂、内吸剂交替使用, 防治马铃薯早晚疫病, 如遇在高温阴雨天气, 更要注意疫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植株感染疫病, 要立即拔除病株, 带出田块深埋, 并加大药剂用量、缩短喷药间隔时间加以控制。

摘要:文章介绍了横山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基本概况, 然后从具体的栽培技术入手, 介绍了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原种技术。

广西夏繁马铃薯脱毒原种栽培技术 篇6

1 选址、精细整地

基地要求选择在海拔1000 m以上、气候冷凉、昼夜温差较大、有自然隔离、便于运输的地方建立原种扩繁基地。选择在迎风坡面, 肥力中等, 3年以上未种过马铃薯和蕃茄、辣椒、茄子、烟草等茄科作物和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同时应与桃树等蚜虫发源地避开, 隔离毒源。

选择质地疏松 (沙性强) 、地势平坦或较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 轮作周期最短要达到5年, 最好以禾本科和豆科作物为前茬。播种施肥后, 用锄头进行浅盖土, 盖种深度3~5 cm, 才能保证出苗齐、快。667 m2用5%辛硫磷颗粒药剂2 kg拌成毒土施入, 防治地下害虫。

2 种薯准备、合理密植

原种繁殖田选用经过病毒检测和质量检验的合格原原种作种。微型种薯在播前40天左右出库, 置于室温15~18 ℃和散射光下催芽, 芽长至2~3 cm即可播种。对未完成休眠过程的微型薯用20 mg/L赤霉素水溶液浸种10分钟可打破。

脱毒微型薯 (单薯重2~10 g) 种薯小, 芽眼少且芽弱, 因此要施足底肥。667 m2可施用农家肥1500~2000 kg, 复合肥45~50 kg作为底肥。在种植中, 由于脱毒微型薯种薯个头小, 生长发育而成的植株分枝也相对矮小, 要合理密植才能获得高产。2~5 g重的种薯, 密度6000~8000株/667 m2, 5~10 g重的种薯4000~6000株/667 m2。单畦种植, 行距50~60 cm、株距18~25 cm。

3 适时播种、提早追肥

由于广西6~7月雨水较多, 应根据需要适时播种, 使之出苗后接近或进入雨季为宜。及时中耕锄草, 尽量减少杂草与植株的营养水分的竞争, 促进幼苗生长。

齐苗后尽早结合中耕进行追肥, 促进幼苗快速生长。一般在齐苗后1周内进行。脱毒微型种薯作种, 幼苗弱小, 生长量也就小, 必须分次培土, 一般培土2~3次。

马铃薯苗高达到10 cm时中耕松土、除草, 结合中耕浅培土, 培土高度5 cm。现蕾期高培土, 培土高度15 cm, 结合培土追施尿素5~7.5 kg/667 m2。薯块膨大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10 kg/667 m2。植株地上部出现徒长时, 喷施矮壮素或多效唑1~2次, 使株高控制在60 cm以下。

4 防治病虫害、去出杂劣

6月中下旬繁殖原种, 一方面雨水增多, 空气湿度大, 温度适宜晚疫病发生, 另一方面, 马铃薯植株进入开花结薯期, 抗病力降低, 晚疫病和蚜虫易发生, 一旦发生应及时防治。田间有翅蚜虫达到0.5头/m2时, 用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防治。

为保证种薯质量, 防止田间混杂株, 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到田外销毁, 而后全田喷药普防, 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硫酸铜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喷2~3次。在马铃薯现蕾期和盛花期, 按要求对植株进行质量检验, 对病害及混杂株做好检验记录, 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

5 适时早收、分级包装

马铃薯原种生产的目的是生产健壮、优质和增产优势强的种薯, 和生产加工原料或作直接消费的商品薯有一定差异, 应早收10~15天, 减少茎、叶里的病毒进入种薯, 减缓种薯退化速度, 延长使用年限及提高增产幅度。收获时选择晴天, 土壤田间相对持水量低于30%~40%时, 薯块不粘土为好, 利于室内保管和贮藏, 在室内翻晾40~50天就可分级装袋贮藏和调运了。

种薯收获时, 严格按不同品种的种薯收获储藏, 严格执行种薯的质量标准和分级包装标准, 进行分级、包装并贴上内外标签后销售和使用。种薯用袋、筐、箱等包装, 单件定量不宜超过40 kg。分品种、分产地贮藏, 以防混杂、混淆。储藏的室内要保持适宜温湿度, 改善通风透气条件。

摘要:简要介绍了广西夏季繁育马铃薯脱毒原种的栽培技术, 为今后在广西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奠定基础, 对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脱毒原种 篇7

一、精细快繁和假植, 保证脱毒苗质量

选择经过病毒检测的茎尖脱毒苗作为基础苗, 保证基础苗的无毒无菌质量要求。在无菌条件下, 将基础苗剪切成茎段, 放入灭菌后的MS固体培养基, 每瓶放15~20个茎段, 在21~24℃无菌环境下培养, 连续转接快繁4~6次。假植移栽前炼苗3~4天。株距3cm, 行距5cm, 以配比好的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 蛭石和珍珠岩须提前严格灭菌, 定期浇水和喷施营养液。在整个快繁过程和假植过程中, 消毒灭菌应贯穿始终, 防治发生感染, 保证脱毒苗脱毒质量。

二、严格消毒灭菌, 保证栽培设施无菌

消除箱体和营养液池内的植物残留物很关键。对箱体内前茬留下的残枝败叶要带到保护地外深埋或烧毁;将残留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可能带病的东西全部清理出保护区;在营养池内放入清水, 开动防腐泵对箱体及流水线进行清洗;最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或浸泡30分钟, 之后再用20mg/L的农用链霉素喷雾或浸泡24小时, 在定植前再用多菌灵全面喷雾杀菌, 定植后每周在箱体上喷施杀菌、杀虫剂。

三、科学喷施, 保证营养液高效

不同生长期, 施用相应种类和浓度的营养液。茎段苗移栽上雾培架上1周内施用清水, 加一定量的生根剂;幼苗期到发棵期施用0.5倍的营养液;发棵期到成熟期施用1倍的复合肥混合液;根据病虫害的发病周期, 适时加施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及蚜虫等病虫防治药剂。

不同生长期, 营养液喷施间歇不同。白天, 7天缓苗期及其之后15天喷施频率为, 30秒间隔5分钟, 15~40天喷施频率为30秒间隔10分钟, 40天之后喷施频率为40秒间隔15分钟。晚上, 只是缓苗期之后20天开始更改频率为30秒间隔30分钟, 其他时间与白天一致。

四、合理调控, 保证光温条件

根据不同马铃薯的生长阶段对温度、光强、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适时启动通风、供暖、降温及光照设施, 创造适宜的条件, 确保薯苗正常生长。幼苗期:白天温度18~22℃, 夜间15~18℃, 光照强度25 000lux左右, 光照时数12~14小时。发棵期:白天18~25℃, 夜晚15~18℃, 光照强度20 000~30 000 1ux左右, 光照时数12~14小时。结薯期:白天温度20~25℃, 夜间13~14℃最好, 光照强度20 000~30 000lux, 光照时数8小时。

五、及时预防和防治, 保证无病害发生

马铃薯主要病害是晚疫病等真菌病害和多种病毒 (PLRV、PVY、PVX、PVS、PVA、PVM等) 引起的病毒病为主。在生产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 定植7天后应喷药预防晚疫病, 以后每隔1周防治1次。连续阴雨天, 空气湿度85%以上时, 应及时喷药预防, 主要药剂有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等。对于病毒病主要是严格消除和隔离传染源, 禁止人为携带各种传染源进入生产场地。

由于气雾栽培的特殊栽培方式, 其温湿度主要通过人为控制, 植株所在的环境与自然土壤栽培不一样, 可能会因此而产生在土壤栽培中不易或不表现的病害, 对于这种病害也要及时防治, 主要使用多菌灵、链霉素等。

六、及时收获和贮藏, 保证原原种薯数量和质量

脱毒原种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松针腐殖土为人工从森林内采集而得。脱毒瓶苗通过茎尖剥离、温光培养室培养而得。马铃薯品种为威芋3号 (中晚熟) 、费乌瑞它 (早熟) 。

1.2 试验设计

每个品种设计1组试验, 共2组试验。每组试验均设松针腐殖土厚度为3 cm (A) 、5 cm (B) 、7 cm (C) 、9 cm (D) 、11cm (E) 、13 cm (F) 6个处理,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1.92 m2 (2.4 m×0.8 cm) , 株行距为6 cm×8 cm, 每个小区插苗451株 (11行, 每行41株) , 小区四周分别留工作道30 cm。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毕节地区农科所马铃薯研究与开发中心标准网棚内进行。2010年3月16日用多菌灵对松针腐殖土进行消毒, 并喷水堆积发酵。3月31日根据试验要求制作扦插苗床, 4月1日扦插。中耕除草及施肥等按照常规管理进行。费乌瑞它松针腐殖土厚度试验于6月25日收获, 威芋3号试验于7月8日收获。成熟时考查合格 (按照国家规定1 g以上) 结薯数、大薯 (10 g以上) 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威芋3号不同松针腐殖土厚度的结薯情况

2.1.1 显著性比较。

从表1、2可以看出, 不同松针腐殖土厚度对中晚熟品种威芋3号脱毒苗原原种合格薯结薯情况有明显的影响。其中, 处理D的单位面积合格薯数最高, 为320.83粒/m2, 比处理E增加5.73粒/m2, 差异不显著, 比处理F增加10.93粒/m2, 差异显著, 比处理C、B、A增产27.08粒/m2以上, 差异极显著;处理E与处理D、F差异不显著, 与处理C、B、A差异极显著;不同松针腐殖土厚度对威芋3号脱毒苗的原原种大薯结薯情况有明显的影响, 以处理F的32.9%最高, 处理A的大薯率最低, 仅为1.0%。

2.1.2 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合格薯数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合格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R=0.869 67;回归方程为Y=254.72+31.74X, 说明松针腐殖土厚度在3~13 cm之间时, 厚度每增加1 cm, 其合格薯数将增加31.74粒;决定系数RR=0.756 339, 说明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合格薯数有相关关系, 但偕同变异只达75.6%, 尚有24.4%的变异是属于特殊的。在试验中厚度超过9 cm时, 单位面积合格薯数不再增加 (图1) 。

2.1.3 威芋3号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大薯率相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大薯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R=0.888 148) ;决定系数RR=0.788 806, 说明有78.9%的偕同相关;回归方程为Y=-10.96+2.76X, 说明松针腐殖土厚度在3~13 cm之间时, 厚度每增加1 cm, 大薯率将提高2.76个百分点。随着厚度增加, 马铃薯大薯率基本呈增加趋势 (图2) 。

2.2 费乌瑞它不同松针腐殖土厚度的结薯情况

2.2.1 显著性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 不同松针腐殖土厚度对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苗的原原种合格薯结薯情况有明显的影响。其中, 产量水平最高的是处理D, 其单位面积合格薯数为175.52粒/m2, 比处理E增加16.67粒/m2, 差异不显著;比其他处理的单位面积合格薯数增加23.96~84.37粒/m2, 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处理E的单位面积合格薯数排在第2位, 与处理F、C差异不显著, 与处理B、A差异极显著;处理F的单位面积合格薯数为151.56粒/m2, 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 与处理B、A差异极显著, 处理B比处理A增产显著。

2.2.2 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合格薯数相关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 腐殖土厚度与合格薯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R=0.794 654) ;回归方程为Y=164.91+12.89X, 表明当腐殖土厚度每增加1cm, 可增产合格薯12.89粒;决定系数RR=0.631 474, 说明偕同变异只达63.1%, 尚有36.9%的变异不属于必然。合格薯数并非随着腐殖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是在基质到一定的厚度之后, 结薯数不再增加。从图3可以看出, 腐殖土厚度达到9 cm后, 合格薯数不再增加。

2.2.3 费乌瑞它不同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大薯率相关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 腐殖土厚度与大薯率存在密切的相关, R=0.901 481, 相关极显著;决定系数RR=0.812 668, 说明偕同相关达81.3%;回归方程为Y=-11.32+2.96X, 表明腐殖土厚度每增加1 cm, 大薯率将增加2.96个百分点。从图4可以看出, 当腐殖土厚度在3~9 cm时, 大薯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腐殖土厚度为9~13 cm时, 大薯率则处于直线上升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1) 试验表明, 松针腐殖土厚度对脱毒马铃薯瓶苗移栽的结薯情况有明显的影响, 腐殖土厚度为3~9 cm时, 随着厚度的增加, 合格薯粒数亦增加。中晚熟品种威芋3号脱毒苗的原原种合格薯结薯数, 以基质厚度为9 cm时, 其单位面积合格薯数最高, 当基质厚度超过9 cm时, 合格薯粒数有下降或不再上升的趋势;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苗的原原种合格薯结薯数仍以基质厚度为9 cm时最高, 在腐殖土厚度为3~9 cm时, 随着厚度的增加, 合格薯粒数亦增加, 厚度超过9 cm时, 合格薯粒数同样有下降或不再上升的趋势。

(2) 松针腐殖土厚度与原原种大薯 (10 g以上) 率之间成直线相关。试验发现, 腐殖土厚度在3~13 cm之间时, 每增加腐殖土厚度1 cm, 威芋3号大薯率将提高2.76个百分点, 而费乌瑞它大薯率增加2.96个百分点。

(3) 研究表明, 松针腐殖土繁殖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适宜厚度为7~9 cm。原原种繁殖的目的是以为原种繁殖提供种源为目标, 也就是说追求的是粒数, 只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大小 (1 g以上) 即视为合格种薯, 没有必要生产太大的种薯[6]。该试验表明, 无论是中晚熟品种还是早熟品种, 腐殖土厚度超过9 cm时, 大薯率明显增加, 而合格薯数不再增加或呈下降趋势, 腐殖土厚度低于7 cm时, 合格薯粒数太低。因此, 建议在生产上使用松针腐殖土作移栽基质繁殖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时, 厚度保持7~9 cm即可。

(4) 农业生产受年份、自然、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因该试验只进行1年, 因此, 试验结果仅供参考, 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文江, 彭建新.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扩繁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 2008 (5) :16.

[2]谢风超, 李汉中, 陈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高产繁种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 2006 (7) :21.

[3]王海新, 耿博武, 覃耀宇.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营养基质的筛选[J].杂粮作物, 2005, 25 (4) :246-247.

[4]丁世民, 任术琦.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J].北京农业, 2003 (6) :5-6.

[5]何素芬, 何剑平, 张玲, 等.马铃薯脱毒与原原种生产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10 (6) :19.

上一篇:弱势企业联盟博弈分析下一篇:男生与女生的战争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