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大蒜地膜栽培技术

2024-06-08

脱毒大蒜地膜栽培技术(精选5篇)

脱毒大蒜地膜栽培技术 篇1

摘要:阐述了脱毒大蒜品种VF06、VF106的特性, 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脱毒大蒜的地膜栽培技术, 以期为大蒜的高产、高效及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脱毒大蒜,地膜,栽培技术

大蒜因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而备受关注, 大蒜的高产、高效及优质栽培, 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脱毒大蒜的地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的选择

大蒜属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无性繁殖及重茬栽培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 造成大蒜的种性退化, 产量和品质下降, 严重影响大蒜的生产, 增加了蒜农不必要的损失。因此, 在品种上应选用VF06、VF106等脱毒大蒜品种。 (1) VF06。大蒜头品种, 生育期250~260d。株高85~95cm。茎较粗, 叶9~11片, 叶色深绿, 叶长55~60cm, 叶宽2cm。蒜头外皮白色间淡紫色条纹, 共8~14瓣, 有夹瓣1~2个。蒜薹收获期一致, 断薹率小。薹色绿, 长度一般, 平均长68cm, 单薹重18g, 一般蒜头产量22.5~30.0t/hm2, 蒜薹5 400~6 900kg/hm2。 (2) VF106。大蒜头品种, 生育期250~260d。株高90~100 cm。茎较粗, 叶9~10片, 叶色深绿, 叶长60~65cm, 叶宽2.3cm。蒜头外皮白色间淡紫色条纹, 共8~14瓣, 有夹瓣2~3个。一般蒜头产量30t/hm2左右, 蒜薹7 500~9 000kg/hm2。

2 栽培技术

2.1 播种前的准备

2.1.1 深耕细作, 施足基肥。

脱毒大蒜根系主要分布在25cm的土层内, 横展直径约30cm, 喜湿、耐肥。生产上应选择肥沃疏松的壤土田播种, 播种前深翻土地25cm以上, 结合翻地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90t/hm2或鸡粪60t/hm2, 并均匀混入磷酸二铵750kg/hm2、硫酸钾525~600kg/hm2、硫酸锌15.0~22.5kg/hm2。根据具体情况还可掺入5%辛硫磷颗粒剂30~45kg/hm2 (也可于播种时开沟后施入沟内) , 防治地下害虫。

2.1.2 精细选种。

脱毒大蒜播种前, 应进行严格选种。选择瓣大、色白、无霉、无伤的蒜瓣在生产上易获高产, 并按蒜瓣大小进行分级播种。分级参照标准:每100瓣重500g的为一级;每100瓣重400g为二级;每100瓣重300g的为三级。

2.2 播种

2.2.1 适时播种。

徐州地区以10月上旬播种为主, 播种过早, 冬前生长旺, 易发生二次生长;播种过晚, 蒜苗耐寒性差, 易造成冷害。适期播种, 可使蒜苗在冬前形成5叶1心的壮苗, 利于安全过冬。

2.2.2 合理密植。脱毒大蒜植株长势强、蒜头大。栽培密度以行距20.6cm、株距10~12cm为宜, 栽植37.5~49.5万株/hm2。

2.2.3 播种方法。

大蒜播种可采用沟播法, 即按行距开沟后施少量种肥, 然后将种瓣按株距栽入土中, 使其直立, 排种方向应使种瓣的背腹连线与沟向平行, 以使蒜苗展开的叶片与行向垂直, 使叶片分布合理, 利于通风透光。播种后覆土2~3cm, 浇透水, 喷施200倍48%拉索乳油除草, 最后覆盖地膜, 膜的四周用土封严。

2.3 田间管理

2.3.1 适时破膜。

大蒜播种5~7d后开始出苗, 多数大蒜芽鞘可以顶破地膜露出膜面, 少数蒜苗还需人工辅助打孔放苗。此期应每天检查1遍, 将未露出膜面的蒜苗用铁丝穿破地膜, 使蒜芽鞘露出。

2.3.2 合理浇水, 适量追肥。

蒜苗出齐苗后至土壤封冻前, 可视天气、土壤情况浇1次小水。小雪至大雪之间浇1次防冻水, 严冬时节可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决定是否增加覆盖物。翌年春分前后气温开始回升, 蒜苗开始生长之际, 选择晴朗天气于中午浇1次返青水, 促进蒜苗及时返青生长。之后适当控水, 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薹、头分化。进入4月, 蒜苗进入生长盛期, 应每隔7~10d浇1次透水, 并结合追肥, 施尿素375~450kg/hm2, 5月上中旬是蒜薹生长盛期, 应保持地面湿润, 一般5~7d浇水1次, 抽薹前5d停水, 以利于提薹, 抽薹期结合浇水冲施氮磷钾复合肥375~450kg/hm2, 以促进蒜薹生长。提薹后及时浇水, 此期生长中心已转至蒜头, 保持地面见干见湿, 促进蒜头膨大, 直至收获前3d停水。

2.4 病虫害防治

脱毒大蒜植株长势强, 抗病性强, 在大蒜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应提前喷药保护, 预防病害发生。雨后及时排水, 并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隔7~10d喷1次, 连续防治3~4次。

蒜蛆是为害大蒜的一种常见地下害虫, 可造成蒜叶枯黄、鳞茎腐烂甚至成片死亡。防治蒜蛆可选用50%辛硫磷8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50%乐果1 000倍液, 于冬前幼苗期和翌年“退母”前后灌根, 可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

2.5 及时收获

收获过早, 产量降低;收获过晚, 蒜薹老化, 提薹易断, 蒜头易散瓣。5月中下旬蒜薹即可收获, 其成熟标志是花苞变大, 颜色变白, 薹顶部弯成大钩。一般提薹后18d, 蒜头即可收获, 蒜头成熟的标志是植株叶片已大部分枯干, 假茎变软。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4;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46

1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准备工作

1.1 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蒜种的选择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技术能够确保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栽种前,一定要对蒜种进行精心挑选,要确定所选的蒜种是高产优质的抗病品种,如苍山大蒜、金乡大蒜,这两个品种既是邳州地区优良的大蒜品种,也是重要的出口品种。每个蒜头有7~8瓣,外皮稍带紫红色,皮薄,蒜瓣肥大,辣味浓,品质好,属于有薹种。生长健壮,耐寒性强,抽薹率高,耐贮藏,适于秋栽。然后将选择好的蒜种晒干,之后将所有的蒜种贮藏在通风、陰凉及干燥的地方,在播种前的7~10 d对蒜瓣及种瓣进行适当处理。在掰蒜时,要挑出其中出现病态的种子,如一些发软、发黄、霉变或者是虫蛀等的蒜瓣,并对所有的蒜瓣进行批量处理,对抗病性良好的蒜瓣用70%吡虫啉进行包衣处理,并对所有的蒜瓣拌种,做完这些操作之后,蒜衣就会均匀地呈现出湿润状态,稍微晾干后将这些处理好的种子及时播种[1]。

1.2 在蒜种播种之后对其进行施肥的操作

大蒜属浅根系作物,无主根。发根部位在短缩茎周围,外侧较多,内侧较少。主要根系分布在25 cm以内的土层中,横展直径为34 cm。成龄植株发根数80~115条。其生态特性是喜湿、耐肥、怕旱。大蒜对前茬作物选择不严。秋季大蒜的前茬以大豆、玉米、棉花和瓜类等为主,前茬作物收获后,实行秸秆还田,及早耕翻晒茬。在秋季进行大蒜的播种时,及时进行施肥,在蒜种播种前,要对即将要种植的土地进行土壤功能的形状测试,这时就可以选择有适当功能的肥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蒜种播种及培育。

倘若土壤富含磷元素但缺乏钙元素,这时就要对大蒜的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包括大蒜生长过程中对于肥性的需求和对肥量的需求。在种植大蒜时,肥料的需求包括有机、无机及有益菌,施肥时,要注意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确大蒜的产量,农户在种植之前,可对地块进行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在播种前应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 m2地施优质有机肥5 000 kg,饼肥8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硫酸锌1.5 kg。确保土壤的肥料能够完全的被大蒜的种苗吸收。

1.3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技术的播种

当做好蒜种的准备工作之后,要进行播种。在这一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如果播种过早,大蒜因休眠,以及受高温的影响,出苗延迟;如果播种较晚,出苗慢,且冬前营养过大,抗寒肥力弱。播种过迟,越冬前不能形成壮苗不能安全越冬[2]。在日均温20 ℃左右时最适秋播蒜种植,在黄淮主产区地膜大蒜适播期在9月底-10月上中旬。以生产5 cm以上的蒜头,要求每667 m2播2.8万~3.0万株,行株距按18~20 cm株距10~12 cm,栽种时采用开沟器开沟深5~6 cm,覆土厚度2 cm。摆蒜时,要求蒜背腹连线与播种行平行。早播地块要注意在播种前后土壤施用辛硫磷或毒死蜱等防治地蛆。在适播范围内,要先播种小蒜瓣,再播大蒜瓣,以延长小蒜瓣生长时间来增加叶片数来达到高产的目的。

化学除草地膜大蒜在覆膜前必须利用除草剂除草。在播种压平,浇透蒙头水后,趁地湿,根据草相不同,选用复配除草剂除草,常用方法为每667 m2用33%甲戊灵乳油(施田补)200~250 mL,加24%乙氧氟草醚乳油40~50 mL,加50%乙草胺乳油100 mL对水30~50 kg喷雾。喷药时要退着打,边退边打边进行覆膜并盖严地膜。

2 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田间管理措施

当大蒜的幼苗处在出苗期时,一般大蒜的幼苗不能自主地实现破膜出苗,需要人员采用人工的方法对大蒜的幼苗进行人工辅助出苗,使大蒜的幼苗能够破膜扶苗露出地膜的外部,这样就可以在出苗期做好湿土出苗的准备。

当大蒜的成长进入到幼苗期之后,也就是秋播的幼苗在长出3片叶子之后,农户就要对幼苗进行1次浇水,并对苗床内的杂草进行根除,为了提高幼苗在冬季的防寒能力,要在土壤被冻住之前浇越冬水[3]。

而当大蒜的幼苗长到了花芽的分化期的阶段,在秋季播种的大蒜进入到春季之后,为了使其能够返青,要浇1次返青水,并结合大蒜的种植面积适当的为其配上追尿素,可每8~10 d进行1次,一旦大蒜的种植进入到伸长期,要调整浇水的频次,保持每5~6 d进行1次浇水,并在采收前的5~6 d停止浇水,并追加尿素。

在大蒜成长的阶段,农户还要对大蒜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大蒜的成长阶段,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大蒜叶枯病、大蒜病毒病、大蒜紫斑病、大蒜软腐病。大蒜叶枯病:在大蒜幼苗发病的初期,要对幼苗喷洒30%的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浓液,还可以选择64%的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体,在使用这些浓液的时候,选择每10 d喷洒1次,每次连续喷洒2~3次,对大蒜的幼苗均匀的喷洒,交替的使用药剂对这类疾病进行防治。大蒜病毒病:在发病的初期,就要对其喷洒及20%的病毒可湿性粉刺液体,连续10 d进行喷洒,联系喷洒2~3次,交替使用的过程中对其交替使用。大蒜紫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隔7~10 d/次,连续防治3~4次,均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喷洒2%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mg/kg也有效。

大蒜的软腐病,发病初期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上述药剂交替使用,隔7-10天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效果更佳。

在大蒜的成长过程中,主要的虫害是蒜蛆,为了对这些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止,要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对大蒜幼苗进行及喷雾或者是根部喷洒。严禁使用高毒或剧毒农药,如3911、甲胺磷、1605、呋喃丹、甲基异柳磷等及其混配制剂。

当大蒜的成长进入到一定的时期,就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其采收。一般是在蒜薹成熟之后的15~20 d,也就是当大蒜的大部分干枯或者是上半部叶片变成灰绿色时,对其进行采收,如果采收过早,蒜头比较娇嫩,会导致果实组织内部不充实,如果采收较晚,就会使蒜瓣比较散,失去了成为商品的价值,在进行蒜头采集时,如果土壤过于硬实则要先浇水再进行采收,如果土壤较软直接采收就可以。采收好的蒜头要进行晾晒,防止蒜头出现灼伤或复绿,2~3 d,确保大蒜的茎叶已经干燥之后,就可以收集起来贮藏,为之后的大蒜种植奠定基础[4]。

3 结语

大蒜作为一种美味又健康的食物,社会大众对其的需求非常庞大,因此本文探究了秋播地膜大蒜的无公害高产技术,以提高大蒜的产量及质量。

参考文献

[1]闫怀廷.秋播地膜大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7.

[2]许美荣,张锡玉,董克锋.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0(28):13-14.

[3]董克锋,纪方.秋播地膜大蒜的施肥与播种技术[J].中国果菜,2009(5):39-40.

[4]耿欣.秋播大蒜地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9):43-44.

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选好备足蒜种

大蒜收获时, 选择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和优良性状的植株为种, 单收单藏。在播种前掰瓣时, 再从中选择蒜瓣均匀、色泽纯一、无病斑、无伤口、纯种的大中瓣作种子, 剔除发黄、虫蛀、有伤、茎盘变黄及霉变的蒜瓣。掰瓣的时间一般在播种前10d左右为宜。蒜瓣掰开后, 应注意堆放在阴凉处。一般需蒜头2 250kg/hm2左右。

2 选好土壤和茬口

选择士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尽管大蒜的适应性较广, 但以砂壤土为好。因砂壤土疏松, 适宜根系发育, 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且辛辣味浓, 起蒜容易。

大蒜忌与葱、韭、洋葱等作物连作, 因为它们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根系所分泌的残余物质及各种病虫害基本相同, 易缺乏营养, 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产量下降, 商品性差, 而且病虫害发生严重, 植株大小不一, 苗弱叶黄。一般应相隔3~4年轮作换茬1次。前茬以玉米、瓜类、高粱、水稻、早熟茄果类和马铃薯的茬口为主, 其次是棉花茬。

3 施足底肥用好药

蒜田施用有机肥, 不仅能改良土壤, 使士壤疏松, 增强透气性能和保水保肥能力, 还能防止早期徒长和后期早衰。除施用有机肥外, 还应结合耕地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前要充分腐熟、捣碎。常用的肥料种类有猪粪尿、人粪尿、鸡鸭粪等, 一般施用60~75t/hm2, 或饼肥1 500kg/hm2与过磷酸钙300kg/hm2混合堆积发酵后施用。南方地区为了降低土壤酸度可以在基肥中混入一些石灰。在农家肥不足的情况下, 可施芭田紫复肥450~600kg/hm2, 也可以施用大蒜专用肥, 该肥料含量高, 养分全, 可完全满足适应大蒜生长的需要, 且蒜头大, 产量高,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年来, 旱茬地种蒜蛴螬、蝼蛄、地蛆危害较为严重, 在土壤耕翻时撒呋喃丹22.5~30.0kg/hm2, 以防地下害虫。

4 精细整地, 作好畦

要求深耕细耙, 精细整地, 使畦面平整, 沟系配套, 排灌自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均匀撒施肥料, 而后立即耕地翻土20~30cm, 细耙细耧2~3遍, 使肥与耕层土充分混匀, 做到地平肥匀, 上虚下实。在播种前开沟作畦, 为了便于排灌和田间操作, 应采取1沟1埂作畦, 一般畦面宽4~6m, 也可根据膜宽和土地平整程度而定, 畦面长30~50m。

5 种子处理

(1) 药剂处理。先用清水浸泡12h, 再用500倍的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浸泡30min, 或用1%生石灰水浸10min, 以杀灭蒜种的病菌。

(2) 播种前用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蒜种6h, 期间不要搅拌, 随浸随种, 能增强种瓣活力, 促进早发芽早生根, 使植株健壮茂盛, 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增效作用。

(3) 清水浸种。一般用井水浸泡12h即可, 可有效打破大蒜休眠, 有利于导苗、齐苗。必须注意的是浸过的蒜种只宜湿播, 不宜干播, 若墒情差, 播种盖土后要浇“蒙头水”, 使土壤湿润, 以促其早生根快发芽, 若播后遇连阴雨天气, 要注意排水降渍, 以免烂种、烂根。

6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一般最早适期应掌握在日均温度约20~22℃, 为保证大蒜能够安全越冬, 江苏地区大蒜的播期掌握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 即大蒜的最适宜播种期为秋分至寒露。种植密度应掌握在375万株/hm2左右, 早播土质差, 地力薄, 种蒜小, 可适当密些。行距一般为20~25cm, 株距10~13cm。

7 及时喷药覆盖地膜

由于蒜地杂草生长早, 危害期长, 发生量大, 人工拔除费时, 目前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除, 一般在栽好蒜种拍平压实时用药。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用23.5%割地草750m L/hm2加33%菜草通2 250~3 000g/hm2, 或25%绿麦隆3.0~4.5kg/hm2加23.5%割地草600m 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雾, 要求土壤湿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用33%菜单通2 250~3000g/hm2加37%旱草灵900m L/hm2喷雾, 如荠菜较多用37%旱草灵1 500m L/hm2加33%菜单通2 250g/hm2对水600~900kg/hm2喷雾。然后盖膜, 覆盖地膜时要铺平拉紧压实使膜紧贴地面。

8 加强田间管理

(1) 及时破膜放苗。适期播种, 墒情好的大蒜一般在栽后7d左右可出苗, 若盖膜质量好, 约80%幼苗可自行顶出地膜, 不能顶出地膜的及时用小刀、竹签或小铁破膜放苗, 以防灼伤。

(2) 科学水肥管理。苗期管理要促控结合, 以控为主少浇水, 以防徒长和过早烂母, 促进根系发育, 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在未封冻之前 (约11月下旬) , 浇1次返青水, 可加速土壤解冻, 使地温及早回升, 促进大蒜返青生长。在浇返青水的同时, 追尿素225~300kg/hm2。在清明节前后大蒜已经退母, 植株生长进入旺盛阶段, 叶片在伸展, 蒜薹在抽长, 蒜头开始膨大, 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此时要勤浇水, 每隔7d浇1次, 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但在采薹后3~5d要停止浇水, 以增加蒜薹韧性, 以利采薹。同时要施好膨大肥, 用尿素225~300kg/hm2。采薹后3d要及时浇好蒜头膨大水, 每隔7d浇1次, 直到收获前7d停止浇水, 以促进蒜皮老化, 提高蒜头的耐贮性。同时, 根外喷施2%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溶液750~900kg/hm2 (尿素11.25kg, 磷酸二氢钾0.25kg) , 隔5~7d喷第2次, 以利养根, 保叶防早衰, 促进蒜头膨大。

(3) 及时防治病虫害。旱茬地种植大蒜, 在其生长的前期 (冬前) 和抽薹前易受地蛆危害。前期发生危害会造成缺苗断垄, 后期发生危害会造成虫蛀散瓣, 商品率下降, 而用药防治比较困难。一但发生, 可选用40%氧化乐果药液, 隔4~5d灌根1次, 视虫情连灌2~3次即可。大蒜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锈病、灰霉病等。对叶枯病、霜霉病、灰霉病, 一般在4月20日左右用50%蒜病灵或72%蒜叶青或70%甲基托布津对水进行喷雾防治;对锈病一般用粉锈宁1 50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进行防治, 每隔7~10d喷1次, 连喷2次。

9 适期收获, 及时晾晒

脱毒大蒜地膜栽培技术 篇4

选择早熟或特早熟的优良品种, 如晋薯16号、费乌瑞它等。

2 施足底肥

选用质地疏松, 排灌良好轻沙壤地块, 前茬最好是豆类或玉米, 春季结合春耕施入腐熟的牛羊粪, 每0.067 hm2施5 000 kg, 起垄前每0.067 hm2施入三元复合肥50 kg, 尿素10 kg, 由于马铃薯是喜钾作物, 还要施入富含钾的草木灰500 kg, 或硫酸钾15 kg。

3 种薯催芽切块, 适时播种

3.1 催芽

每0.067 hm2备种150 kg, 在播种前15 d挑选表面光滑的种薯, 剔除病薯、烂薯和畸形薯, 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催芽, 温度保持在20℃温度, 当薯芽颜色变成紫色时进行切块播种。

3.2 切块

切块时, 要保证每个薯块有2个芽, 薯块质量在25~50 g。切块前刀具要进行消毒, 如果切到有病毒感染的薯块, 用75%酒精或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刀进行消毒, 以免病毒传染。同时要将病薯剔除。

3.3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4月20日左右, 当地表10 cm土温稳定在10℃时进行播种。播种采用双行起垄种植, 垄高20 cm, 行距80 cm, 每垄种2行, 株距25 cm, 密度5 500株/0.067 hm2, 播种后覆盖地膜。播后10~15 d后要注意观察出苗情况, 如果出现缺苗断垄, 要及时进行补苗, 补苗时要先将已腐烂的种薯及其周围的有感染的土都去掉, 以免病菌传染。当外界白天气温达到20℃时, 要及时放苗, 以免造成烧苗, 幼苗周围的地膜要用土压紧。

4 科学管理

4.1 适时浇水

在团棵期、封顶后各浇2次水, 在薯块彭大期浇2次, 浇水不要漫过垄面, 在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 整个生育期间, 土壤要保持湿润, 田间持水量在60%左右。要结合中耕进行除草, 疏松垄沟内土壤, 调节地温, 改善土壤透气性, 提高产量。

4.2 合理喷打激素

由于马铃薯在开花的时候, 地下也开始结薯块了, 因此要注意调节地上和地下的关系, 当地上植株生长过旺时, 在现蕾和花期喷施0.01%~0.1%的矮壮素, 或0.01%~0.015%的多效唑溶液, 防止倒伏。在花期前和花期喷施膨大素, 促进结薯和薯块迅速膨大。

4.3 及时防治病虫害

播种时每0.067 hm2采用质量分数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 g加水稀释后拌入35 kg细土中, 播种时施入穴内防治。另外施入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

当田间发现有花叶、卷叶、植株矮小等症状的晚疫病中心株或环腐病病株时, 要及时拔除, 带出田外处理。结薯期间每隔7~10 d喷1次瑞毒霉锰锌100倍液。

为了防止蚜虫传播病毒, 出苗后25 d用功夫稀释500倍液喷打1次。

5 适时收获

当薯块直径达到5 cm以上时, 应及时收获, 收获时先将茎秆割倒清除地膜后, 用拖拉机带一个铧沿垄内进行翻犁, 然后人工捡拾薯块, 适当晾晒后分级待售。

摘要:马铃薯作为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是我国重要的储备物资, 脱毒马铃薯具有无病毒感染, 结薯早, 膨大快, 产量高, 品质好等特点, 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可使脱毒马铃薯提前成熟, 提早上市, 增加农民收入。文章介绍了地膜覆盖脱毒马铃薯的相关高产栽培技术。

邳州市地膜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5

1 覆盖地膜增产的机理

1.1 提高土壤温度, 保墒、提墒

据田间考查, 冬前覆膜比不覆膜夜间土壤温度平均提高0.5~1.0℃, 白天地温可提高3℃以上。春季地温提高更加显著, 昼夜平均提高5℃以上。覆盖地膜后, 土壤中的水分不能穿透薄膜向大气中蒸发, 保墒作用明显。同时覆膜后, 可使较深层的土壤水分向上层移动, 在上层聚集, 从而起到提墒作用。在干旱年份冬季, 即使不灌溉, 作物仍能正常生长。

1.2 加快土壤养分分解,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抑制田间杂草

覆膜后的土壤水、热条件比露地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可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同时, 覆膜后避免了农机具和人畜践踏, 可较好地保持播种时土壤状况, 使土壤保持松软, 减少风蚀、水蚀。地膜覆盖前化学除草, 覆盖后土壤表层水分和温度增加, 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消灭杂草的作用明显。

2 影响邳州市大蒜高产的因素

2.1 品种退化严重

邳州市大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却仍是农家品种当家。虽然近几年从山东、河南引进小批量白蒜, 但效果都不明显。长期种植的品种, 由于没有提纯复壮, 出现了蒜头变小、夹瓣增多、病害加重、抗逆性减弱等退化现象。

2.2 肥料施用不合理

大蒜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元素, 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中、微量元素。调查时发现40%农户只注重氮、磷的施用, 对钾肥不重视。90%的农户不施用微量元素, 88%的农户不施农家肥。由于肥料施用不合理, 重氮、磷, 轻钾, 特别是追施氮肥过量, 导致中后期叶片拉长, 假茎细弱, 抽薹后容易倒伏, 严重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

2.3 长期重茬, 病害加重

邳州市大蒜种植区域集中稻—蒜或玉米—蒜连作达20年以上, 长期的连作致使土壤病原菌种类增加、数量增大, 导致细菌性心腐病、白腐病、霜霉病、疫病、病毒病等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逐年加重。

2.4 种植密度不合理

大蒜播种以人工为主, 播种时期相对集中, 农户多雇人栽种, 雇工多注重栽种面积, 不顾栽种密度;加之一部分蒜农追求大直径蒜头, 降低了播种密度, 从而影响了大蒜产量, 降低了效益。

3 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3.1 选好备足蒜种

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 如江苏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紫皮蒜和采取辐射育种的白蒜。在大蒜收获时, 选择叶无病斑、茎粗状、头大圆整、外观颜色一致、外围瓣大小均匀且具有该品种性状的植株作为蒜种。在蒜种播种前10 d左右用手将蒜瓣掰开, 选择蒜瓣大小一致、颜色均匀、无斑、无伤口、无虫蛀、不发黄、无霉变、单瓣重4~5 g的蒜瓣作种子。蒜瓣掰开后, 应放置在阴凉的地方, 防止其因堆积发热而伤害种子。一般播种量为2 250 kg/hm2左右。

3.2 选好茬口

根据大蒜的生理特性, 选择适宜大蒜生长的地块, 要求土壤疏松、排灌水方便、肥力较好, 以使大蒜的鳞茎在土壤中能够膨大。大蒜忌与葱、韭、洋葱等作物连作。一般应相隔3~4年轮作换茬1次。施肥后进行耕地翻土, 深20~30 cm, 细耙、细耧2~3遍, 使肥与耕层土充分混匀, 做到地平肥匀, 上虚下实。然后做畦, 畦面宽1.8 m、畦间沟宽20 cm、深10 cm, 畦长30~50 m, 做到畦面平整、沟系配套、排灌自如[1]。

3.3 施肥整地

基肥以优质土杂肥和复合肥为主, 按照单位面积产干蒜22.5 t/hm2的要求, 在适当控制底肥用氮量以防烂种烧苗的前提下, 补足磷肥量促壮苗, 增加钾肥量促鳞茎膨大夺高产, 施优质农家肥45~60 t/hm2、45%硫酸钾型复合肥 (15-15-15) 900~1 050 kg/hm2、生物有机肥750 kg/hm2, 对缺锌、硼的田块, 可加施硫酸锌15~30 kg/hm2、硼砂7.5~15.0 kg/hm2。在土壤耕翻时撒施10%辛拌磷15 kg/hm2左右, 以防治蛴螬、蝼蛄、地蛆等地下害虫。

3.4 种子处理

一是清水浸种。清水浸种可以使大蒜的休眠态被破坏, 对大蒜出苗早、出齐苗有利。一般浸种时间大约在12 h。二是药剂处理。经清水浸种处理过后的种子, 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 min, 或用1%生石灰水浸10 min即可, 可有效杀灭大蒜种子表面所携带的病菌。三是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浸种。该种方法是在播种前将蒜种浸在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中6 h。此时要注意的是浸种时不可以对其进行搅拌, 当时浸的种子当时就要播种, 不能再放置。该种方法浸得的蒜种由于进行了肥料处理, 提高了蒜种的活力, 能促进其早生根并健壮生长[1]。经过浸泡的蒜种一般是进行湿栽, 干播对其生长不利[2]。

3.5 科学播种

大蒜播种的最佳时期是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 (秋分至白露) , 在日均气温稳定在20~22℃时。种植规格20 cm× (10~13) cm, 密度掌握在37.5万~45.0万株/hm2, 早播、土质差、地力薄、蒜种小可适当密些。大蒜栽植的深度以2.5~3.0 cm为宜[3]。

3.6 覆膜除草

由于地膜栽培的大蒜保肥保墒性好, 利于各种杂草滋生蔓延, 造成大蒜田发生大量杂草。因此, 一般选择化学除草。药剂选择, 首选三证齐全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剂。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用23.5%割地草750 m L/hm2+33%的菜草通2.25~3.00 kg/hm2, 对水600~750 kg均匀喷雾, 要求土壤湿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用33%的菜草通2.25~3.00 kg/hm2+37%旱草净900 m L/hm2, 如荠菜较多用37%旱草净1 500 m L/hm2+33%菜草通2.25 kg/hm2, 对水600~750 kg均匀喷雾。喷药时要退着喷, 以防脚踩破坏药膜形成, 及时覆膜, 覆膜时要将膜的四周都压平、压紧, 使其紧贴地面, 促使大蒜早出苗[1]。

3.7 田间管理

适期播种, 墒情好的大蒜一般在播后7 d左右出苗, 覆膜质量好的约80%幼苗可自行顶出地膜, 不能顶出的应及时用小刀, 或小铁钩破膜放苗, 以防伤苗。随着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吸收能力的增强, 蒜苗逐步由母瓣营养过渡到向土壤吸收养分和叶片光合营养。提早烂母不利于培育壮苗, 冬前易发生冻害。因此, 苗期管理要促控结合, 以控为主, 少浇水, 以防徒长和过早烂母, 以促进根系发育, 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在封冻之前 (约12月中旬) , 浇1次越冬水, 可加速土壤解冻, 使地温及早回升, 促进大蒜返青生长[3], 结合越冬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在大蒜返青期, 浇返青水, 随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清明前后, 大蒜已经退母, 生长进入旺盛阶段, 蒜叶在伸展, 蒜薹在抽长, 蒜头开始膨大, 此阶段要勤浇水, 每隔7 d浇1次, 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 采薹前3~5 d不要浇水, 以增加蒜薹韧性, 便于采收。此间要施好1次膨大肥, 施尿素75~150 kg/hm2。同时根外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溶液750~900 kg/hm2 (尿素11.25 kg/hm2, 磷酸二氢钾3.75 kg/hm2) , 促进蒜头膨大。采薹3 d后要及时浇好蒜头膨大水, 收获前7 d停止浇水, 以提高蒜头品质[3]。

3.8 病虫害防治

旱茬大蒜在冬前和抽薹前易受地蛆危害。冬前危害会造成缺苗断垄, 后期危害会造成虫蛀散瓣, 商品性下降。一旦发生, 可选用50%毒死蜱750 g/hm2对水750 kg灌根, 隔4~5 d灌1次, 视虫情连灌2~3次即可。大蒜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霜霉病、锈病、疫病、灰霉病等。一般在4月20日左右, 对叶枯病、霜霉病、灰霉病, 用50%多菌灵, 或70%甲基托布津1.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防治;锈病一般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或1 5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 10~15 d再用药1次。疫病在发病初期, 喷72%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交替轮换使用[4]。

3.9 适时收获

大蒜成熟的标志是蒜株基部大都干枯, 假茎松软, 用力向一边压倒表现不脆而有韧性, 一般约在菜薹后20 d。过早或过迟收获都对蒜头不利, 过早收获的蒜头晒干后易干瘪, 不易储存;过迟收获的蒜头皮易变黑, 且散瓣增多, 影响其商品性。蒜头收获后按顺序摆放, 后收的蒜叶放在先收的蒜头上面, 只晒蒜叶, 不晒蒜头, 防止曝晒伤害蒜头[2,5,6]。

摘要:介绍了覆盖地膜增产的机理, 分析了影响邳州市大蒜高产的因素, 并总结了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选好备足蒜种、选好茬口、施肥整地、种子处理、科学播种、覆膜除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以期为该市的地膜大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蒜,地膜,增产机理,影响因素,栽培技术,江苏邳州

参考文献

[1]沙荣艳, 徐红霞.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103.

[2]沙荣艳.地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 2004 (2) :26-27.

[3]闫怀廷.秋播地膜大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3) :27.

[4]钟建勇, 汤样崧, 彭庆平.炭步镇槟榔芋提纯复壮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105-106.

[5]秦越华.徐州白蒜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4) :9.

上一篇:医院信息标准化下一篇:林纾翻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