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与快繁技术

2024-06-08

脱毒与快繁技术(通用2篇)

脱毒与快繁技术 篇1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长春花植株无菌材料的获得

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长春花植株获得的种子作为外植体。将晒好的长春花种子用蒸馏水浸种4h, 用75%酒精消毒30s, 放入浓度为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中消毒30min, 然后无菌水冲洗3~5次, 每次3min~5min, 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再接种于1/2MS培养基中, 每瓶接种子20粒, 3个重复, 10d以后长出无菌苗。

1.2 培养条件与方法

诱芽培养基为MS+0.50mg/L 6-BA+0.06mg/L IBA。从种子长出的带有2片真叶的无菌苗, 用剪刀剪出心芽 (带2片真叶) , 接入诱芽培养基中, 25d后观察诱芽情况。

试管苗增殖到一定数量后, 选择高度基本一致的单株不定芽接入生根培养基1/2MS+0.10mg/L IBA+0.20mg/L NAA中, 诱导生根, 16d后观察发根情况。

以上培养基均加入7g/L琼脂和3%蔗糖, pH值5.6~5.8, 接种完毕后将培养瓶置于25℃左右恒温培养箱内, 光照条件为12h/d, 湿度40%~70%进行培养。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无菌苗的生长与增殖

用种子繁殖无菌苗, 种子的消毒至关重要, 不同的消毒剂及消毒时间都会影响消毒效果。次氯酸钠是长春花种子较好的消毒剂, 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种子30min, 种子发芽率达96.7%, 而且没有感染植株。

将带有2片真叶的无菌苗, 用剪刀剪出心芽, 接入诱芽培养基中, 25d后出芽, 总出芽数135个, 增殖系数达到4.83, 而且苗壮, 生长旺盛, 叶色浓绿, 芽增殖多。可见, MS+0.50mg/L 6-BA+0.06mg/L IBA+30g/L蔗糖+7g/L琼脂是长春花芽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

2.2 生根培养

芽增殖到一定数量后, 将不定芽接入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30g/L蔗糖和7g/L琼脂的培养基中诱根, 设置0.10mg/L IBA、0.20mg/L NAA的生长素配比。接种7d后开始发根, 根系白色, 长势旺, 无愈伤组织产生, 也无新芽诱导, 生根率高达90%以上, 平均根数较多。说明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最好。

2.3 炼苗及移栽

当长春花的幼根在生根培养基上长到1~3cm时, 去掉封口膜, 移出培养室, 于自然光温室中炼苗3d后, 洗净培养基, 移栽到用2%甲醛水溶液消毒过的含水量为60%的基质 (腐殖土∶珍珠岩为2∶1) 中, 覆盖塑料薄膜保湿5~7d, 保持温度25℃左右, 湿度80%~90%, 在移栽后7~9d就开始发新叶。30d后观察统计, 移栽成活率达92%。移栽至装有营养土的营养钵中继续炼苗25d后, 可植入大田。

3 结论

在植物组培快繁中, 增殖系数和成苗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只有增殖速度快, 在生产实践中才有应用价值。只有选择适当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组合, 才能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4]。在长春花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中, 植物生长素6-BA和IBA对长春花芽诱导效果较明显, MS+0.50mg/L 6-BA+0.06mg/L IBA+30g/L蔗糖+7g/L琼脂培养基芽增殖效果最好。在生根培养的过程中, IBA和NAA诱导的生根率高, 且长势好。因此, 1/2MS+0.10mg/L IBA+0.20mg/L NAA+30g/L蔗糖+7g/L琼脂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培养所获得的试管苗经炼苗后, 移栽成活率较高。

通过组织培养, 从由种子长出的无菌苗取外植体到再生苗移栽到大田整个过程仅要50~60d, 可快速、高效且低成本的解决长春花生产中所需的种苗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俊愉, 程绪珂.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 484.

[2]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4.

[3]季字彬.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脱毒与快繁技术 篇2

关键词: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49-02

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生物学科,技术含量高、应用价值大[1],是一门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技术类课程,同时也是合肥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显著特点是:内容更新快,技术环节多且要求高,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是《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专业技术实验,并能运用所学的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然而,目前《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常以传统教材为主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验证性实验项目较多,即大部分实验课是对教材上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3]。这样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2)教学过程设置不合理。(3)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缺乏较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对《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与改革,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 合理构建实验内容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是科学地构建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完善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围绕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设计,充实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方法和经验,这是《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1 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我们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按照先简单后复杂由浅入深的原则来安排实验内容,基本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3种类型[4]。除验证性实验项目外,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项目都是由学生查资料,自主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只是对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给予指导。通过上述改革后,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大大提高。

1.2 添加工厂化生产的内容 在《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专业知识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和实践。为此,我们在实验中添加了植物快繁技术工厂化生产车间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全面介绍工厂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带领学生参观车间建筑构造、工艺流程、仪器设备等,并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定面积的植物快繁车间的平面布置图,预列出配套仪器设备、规格和数量、所需经费等,最后写成综合性实验报告。通过增添以上内容及形式,可使学生很快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所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和全面,能更好地适应企业与社会的需求[5]。

2 教学过程改革

2.1 核心技术教学方式的改进 对实验中的核心技术采取示范教学和个体化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实验不同于其它实验,其中无菌操作技术是基本实验技术的核心和教学重点,实验操作必须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要求工作环境无微生物污染,所以无菌接种室内不能同时容纳较多的学生。为做好教学组织工作,使学生较快掌握该技术,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与改革,采取学生分组实验单人操作,教师现场指导的方法。教师首先对实验技术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常见的操作错误进行讲解和剖析后,每个教学班按大约15人为一个实验大组进行分组,每次实验操作仅有一个大组进入无菌室,其中每4人组成一小组,教师对每个实验小组进行示范操作后,学生再行单人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现场指导,随时解答疑问,纠正不正确的操作。这样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该实验技术,操作水平和基本技能得以迅速提高。

2.2 加强综合性实验项目的教学指导 对于综合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以3~5人为一个课题组,查找相关资料,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实验项目,写出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案设计、进程安排等内容的实验方案,独立准备、完成实验过程。教师给予指导、检查,并与学生一起观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同时要求各小组学生了解其它小组的实验内容与设计,并观察其实验结果。每位同学最后以论文形式提交实验报告。这种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及此教学过程的改进,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3 优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解相结合

《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实验课程内容丰富,操作技术细节多而且要求高,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实验室的分区布置、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无菌操作流程、快繁车间构造设计及规范化生产等,内容繁杂,在课堂上如果不借助图片、录像、实物是很难表述清楚的。为此,我们把这些实验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短时间内向学生直观地传递更多的信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6]。

4 结语

作为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医药业的产业化生产。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对《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课程原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不断丰富和调整原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含有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多层次的实验体系,对实验教学过程和方法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和优化,大大地提高了《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颖.《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1):185-186.

[2]贾晋,陈敏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5):27.

[3]曲波.《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2010(8):170.

[4]孙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177.

[5]陈泽雄,刘奕清.产业化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4):83-85.

上一篇:初二物理测试题参考答案下一篇:11级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