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2024-09-07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共12篇)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篇1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 作为施工技术监理团队, 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技术。本文从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以及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监理要点,具体分析

0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 保障工程质量;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有利于优化施工资源,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有利于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 保障工程质量方面,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 选用适用的施工方法, 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对于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方面,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对于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意义重大。

1、逆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1预制模板技术

1)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 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 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2)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 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得小于3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 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不应大于5mm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 且不得小于3间。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就当代的建筑施工来说, 施工的成功与否, 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由于施工的工期所影响的, 比较复杂的施工存在于高层的建筑中, 主要的还是竖向的施工形式。因此, 在具体的施工当中, 在有效控制工期的时候, 经常使用的是滑模和爬模的方式, 在这些措施下, 将建筑结构的主体性能进行了提升。在具体的施工时, 二者是互相兼容进行应用的, 最大程度上提升施工的有效性。有很大的相似性存在于这两种方法之间, 具体表现在:优良的整体性存在于结构当中, 较高的机械化施工的模式存在于其中, 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要求存在于二者之间, 尤其是对立面的结构上。有较大的限制性存在于造型方面, 在对该建筑进行施工时候, 将预制模板技术进行很好的应用, 在实际当中就可以有效的将这二者进行结合起来运用, 这样可以将工期大大的缩短, 更重要的是将工程造价的成本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1.2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当代高层建筑的主流之一就是钢结构, 大方简洁是其重要结构特征, 现代人非常喜欢这样的模式, 所以在高层建筑中, 对于这方面的施工技术也被普遍使用, 是重要的控制要点之一。从具体上来看, 有很多的种类存在于高层建筑钢结构当中, 多样化的施工类型被很好进行了应用。比如说, 高层重型钢结构、混凝土和钢混合的结构等, 在实际施工当中都广泛得到了运用, 但是, 热传递现象在钢结构中普遍的存在, 热传导性在钢结构当中就会很大程度上存在。一旦出现火灾时候, 这种热传导的特性就会对高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 安全防范在施工时候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尤其是重点的防治火灾的发生, 是在对这方面进行施工控制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的结构中, 施工的技术要点还涵盖着精确的测控、专业的焊接和安全的吊装。只有在具体中对这方面进行很好的落实, 对钢结构的施工安全方面就可以进行很好的保证。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高层的时候, 混凝土施工对施工的质量会带来直接的影响。有很大的跨度存在于高层建筑当中, 时间和天气对其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就会直接的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 在现场的施工中, 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没有进行建筑施工的有关技术时, 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环境及施工的条件, 对混凝土的配置一定要非常的科学, 对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非常的合理, 还要进行有关混凝土强度的模拟工作。通过有效的配比试验, 可以有效的调整配置比例, 将混凝土的质量提升上来, 对建筑质量的控制需求给予满足。有很大的需求量和强度存在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当中, 因此就要强调科学合理性存在于混凝土的配置当中。

2、建筑施工技术监理的优化措施

2.1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

由于不同层次的总包单位以及分包单位的实际水平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 所以在建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时, 我们应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确保所建立的组织体系是行之有效并且科学合理的, 在约束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时, 不应是单纯的依靠分包的合同了, 应将这个组织体系严格的贯彻给每一级的承包商, 对于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应由专人负责, 在工程分包的过程中, 对于技术管理的责任应进行有效的转换, 同时责任落实到人。另外, 不同层次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重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人员的调度工作, 做好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储备和管理工作, 确保施工单位各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具备较好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术。

2.2重视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

在优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 应严格的落实各个程序和各个环节的责任, 同时应责任到人, 重视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 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情况都是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的, 如果发现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的, 应立即要求其进行整改, 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施工安全, 保证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另外, 还要重点关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工期的客观条件, 人力、组织、技术以及物资等部门都应积极的配合, 从而为工程的施工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 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要确保工程项目在规定的工期时间交付使用的同时, 应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并且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提高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

2.3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先认真的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 在国家相应的规范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指引下, 制定一套适用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各个环节施工作业的指导书以及关键环节的限值,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的施工行为都是由相应的规范制度作为约束的。

3、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 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逐渐的暴漏出来, 施工技术监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增强竞争力, 施工企业必须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做好施工技术监理工作, 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 提升建筑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 (中旬刊) .2011 (08)

[2]严毅.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J].四川建材.2008 (01)

[3]庄赞平.高层建筑水暖施工技术管理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20)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施工技术创新;建筑行业

1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引言: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各行各业都有了迅猛的发展,建筑行业自然也不例外。现今建筑行业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施工规模也日益扩大。可是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是我国的各种资源都非常紧张,土地资源的短缺尤为严重。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即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土地资源的高层建筑开始发展起来。可是,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时,对于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把握好桩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点,这样才能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对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要素进行研究

1.1 现代建筑过程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桩基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是在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下列几点问题:第一,我国进行桩基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很低。分析现今我国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桩基工程施工中都使用农民工作为主要劳动力,但是这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很低的,在施工期间也没有树立较高的质量控制意识和安全意识;第二,所获取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无法真实的体现桩基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状况;第三,进行桩基工程的施工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仪器,但工作人员不注重这些仪器的保养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也没有办法立即制定应对方案,这不仅会延误桩基工程的施工进度 ,还可能降低整体工程质量。下文这个表格反映了对桩基工程施工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表 1 各大要素对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1.2 针对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问题的相应对策

进行桩基础施工的最初阶段,要以地质勘察报告为最主要、最有效的依据,所以相关工作机构一定要保证地质勘察报告的高质量,这需要多个机构协调配合好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在开展桩基础施工工作时,万一发生了工程地质问题或者实际情况和工程勘察地质报告有出入就必须第一时间和建设、勘测、设计、监理等各个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制定高效的解决方案。针对桩基工程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差这一问题,一方面,施工企业必须选择专业的,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这是保证桩基工程质量的最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定期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和考核,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人。除此之外,要经常性的检查工作情况以及施工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必要时还要进行有关员工思想意识提高的培训,以提高施工团队的工作水平。不仅如此,施工单位还要设立健全的质量技术控制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完全依照有关规定来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桩基施工的质量。

除了上述几点外,企业还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将各项权责分配到具体的机构上,并确定好质量技术控制工作的关键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在施工期間还要对桩基施工中用到的各种设备进行好保养和维修工作,只有良好的设备性能才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工期延误现象的发生。另外,企业要做好各个施工步骤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一旦发现意外及时处理,促进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 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工作中,必须要在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准备工作由下列几方面构成: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进行认真的勘测工作,制定最详尽、准确的地质勘测报告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工作,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施工组织工作提供高效可行的依据。进行桩基工程的施工工作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其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保证勘测报告的详尽性、具体性、可行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后面的选桩、确定桩体直径、埋桩深度、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组织工作时都要以地质报告为根据,一旦地质报告的各种数据缺乏准确性,就会对施工组织工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且施工方案的科学性是和地质勘察报告的全面向成正比的,这也需要我们很好的保证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施工单位所编写的施工组织方案要囊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各个方面,制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是质量。后期的施工设备选择等都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要保证图纸的科学性、准确性。

2.2 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

进行桩基工程的施工工作时,极易发生桩身倾斜角过大、断桩、桩本身砼离析、桩体发生较大位移等一系列问题。多数的桩基工程施工中都会碰到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外,还会大大提高施工成本,耽搁工期,若解决方式不够科学还会为后面的施工带来隐患。所以,一定要根据桩基类别的差异来选择科学性、适宜性最强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所进行的施工技术控制点确定工作也必须根据桩身的具体结构以及施工方式来高效开展。如: 对于湿作业成孔灌注桩,如果是水下浇筑砼,一定要注意使用导管,同时要注意导管的拔管,要随着砼顶面的上升掌握导管的进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砼面而造成桩身砼离析和断桩。进行桩基的成孔工作时,若碰到了过大的孤石或者是探头石,再加之桩基的底座可能不太平稳、均匀性也不达标,这便会产生孔桩位移情况。所以,进行质量技术控制工作时,必须要把握好各个关键点,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期间各种施工工艺的质量,保证技术参数的准确性、科学性,还要控制好对桩基工程施工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将其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现今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进行分析和论证工作,并高效的控制好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结束语

综合本文论述,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该项工作的质量。笔者发掘了桩基工程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其主要目的是给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秦学峰.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 199.

[2]王盼伟.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案[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 226.

[3]韦明贵.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研究[J]. 建筑知识. 学术版,2014,03∶ 423

[4]俞国.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J]. 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4 年 07 期.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篇4

1.1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注浆技术,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将某些土浆灌注到地基土层的内部, 以增强桩基泥土使其满足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的强度。在这里必须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对建筑工程的地基进行专业的钻孔作业, 同时要注意钻孔的深度要与施工规范所要求的标准达到完全的一致, 同时也要注重钻孔作业的环境并且也要保持孔内清洁, 不要留有任何的残留物。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 把浆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注入到土层中, 在高温和挤压的作用下浆液和土层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增强土壤的整体结构, 改变工地的地质情况, 从而使土壤结构完全的符合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压桩施工技术是利用桩自身对土壤的压力完成对土壤内部进行压力作业的施工技术, 这种操作方式可以实现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 因为该施工技术属于环境友好的技术,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青睐。但是这种施工方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通常只在软土作业中被采用, 在其他环境中能否顺利的作业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灌桩施工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中的一种和上文提到的注浆技术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在这里不进行赘述。另一种施工技术为挖孔施工技术, 其中分为人工和机械两种挖孔方式。人工挖孔作业的时间比较长, 挖孔过程相对复杂, 挖掘工作进行到约1米时就必须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了, 不符合施工要求时要继续进行人工挖孔, 直至符合施工要求。而机械挖孔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时间、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通常适合大型工程作业。

1.2 现代建筑工程中桩基的分类

桩基对现代建筑工程建设非常的重要, 所以特别对它们进行分类。按照桩身的材料进行分类, 可分为预制混凝土桩和浇注混凝土桩两大类,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桩身都具有生产方便、桩身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价格较低等优点。预制混凝土桩是通过打桩机将预置好的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基, 这种桩身具有节省材料和桩身强度高的优点, 适用于环境苛刻的工地的施工, 缺点是施工难度非常的高, 机器的数量是有限的导致了施工的工期较长。浇注混凝土桩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 当它到达所需的深度后放置钢筋, 再浇入混凝土。其优点为施工难度低并且不受机器数量上的限制, 而且所有的桩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浇注,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其缺点是承载能力较低, 浪费材料。按照最基本的受力原理桩基可以分为摩擦桩和承载桩。摩擦桩是根据地层与基桩之间的摩擦力来承载其上的建筑的, 通常被用于地层没有坚实的承载层时。承载桩要简单得多, 就是使基桩坐落在承载层上以承载上层建筑。

1.3 建筑施工桩基技术施工前的准备

在工程开展之前要对建筑工地进行勘查, 施工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环境和水文条件, 收集一定的材料为施工做好准备, 还要准备好桩基技术施工过程中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能够正常的进行。要做好桩基技术施工方案的具体的建设规划编制, 在方案中要明确的突出文明施工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多次严格的实验来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良好的技术基础要得益于施工现场放线定位工作, 精确地确定每一个点, 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桩基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 以确保施工的质量水平。现场准备要清理并要完成一些不同的准备工作, 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桩基的类型。

2 现代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2.1 进行质量控制

在预制桩的时候所利用到的现场需要保持平坦且易于排水, 以确保不会有积水存在, 为桩的浇注和保养维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能够更好地抵御打桩时传输过来的冲击力, 预制桩的主筋一定要和所用钢筋连为一体。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时, 浇筑应连续的从桩顶到桩尖进行浇注, 中间不能中断, 也不能有任意浇筑的行为。在预制桩的制作中需要预制桩满足桩表面应致密且光滑的特点, 麻面、蜂窝的面积应该控制在预制桩总面积的百分之五之内, 并且麻面、蜂窝不能大量出现在极小区域。在桩身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桩尖或者桩顶位置出现了蜂窝或者麻面的现象不予使用。质量控制不仅要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在施工前进行控制。要加强对浅层桩孔的质量监督检查, 要确保桩孔清洁并且满足施工的工作环境。对于桩身混凝土也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 采取分段浇筑的方式对混凝土桩进行浇注, 并且要确保浇注时间要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如果浇注时间短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建设工作人员必须始终掌握混凝土的浇注情况, 使用专业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在施工作业中如果发现有任何质量问题, 应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 必要的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从根本上保证了桩基的质量。

2.2 浇注桩施工技术的要点

在桩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浇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施工地形的限制, 并且有着噪声小、无振动, 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建筑密集的建筑物。浇注桩在施工完毕后, 需要长期的保养和维护, 在所有的混凝土都凝固后才能投入使用。同时, 由于在浇筑前需要进行钻孔操作, 这将造成大量的泥浆和淤泥的产生。因此, 在浇注过程前需要清理钻孔后的部位, 确定桩的位置, 等到机械就位后进行钻孔操作。在钻孔的过程中要保证钻头的垂直度, 同时还要避免钻杆有过多的晃动, 进而导致所钻孔的尺寸太大。

2.3静态泥浆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泥浆是确保在钻孔过程中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为在钻机施工的过程中泥浆可以稳定孔壁的结构以防止崩塌, 还可以起到有效的抑制地下水和悬浮钻渣的作用。静态泥浆作为稳定液, 主要的作用是维护孔壁, 可以在钻孔过程中形成薄薄的一层泥皮, 使水不能从内部或者从外部渗透。要根据项目的具体地质情况, 调制性能指标非常好的泥浆是非常重要的。

3 结束语

桩基工程作业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基于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施工。以保证源头质量, 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的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兴军.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J].科技与企业, 2015, (5) :15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篇5

1.《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

2.蛙式打夯机属于冲击式压实机械。

3.建筑施工脚手架应有架子工搭设。

4.脚手架的支撑体系包括纵向,横向和水平支撑,其中纵向支撑剪刀撑。

5.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一般墙体砌筑时常用混合砂浆砌筑。

6建筑钢筋中,只有HPB235级别的钢筋能进行180弯折。

7.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及防水层耐用年限等,将防水屋面分为四个等级。

8.建筑物属于重要的和高层建筑类别的,其屋面防水要求采用二道防水进行设防。

9.利用构件自身作为加力台座进行预应力的张拉,并用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构件端,再在预应力筋的管道内压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成整体的施工为先张法。

10.混凝土一般的洒水养护时间为7天。

二.填空题

1.一栋建筑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组织施工和施工验收我们常将施工分为若干(分部)和(分项工程)

2.工地简单检验黏性土含水量的方法一般是(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铺土不易过厚也不易过薄,最大铺土厚度不宜超过(350mm)

3.抹灰工程按使用材料和装饰效果,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

4.饰面工程是指将快面料层镶贴或安装在墙柱表面以形成装饰层,快料面层的种类基本分为(饰面砖)和(饰面板)两大类

5.外墙保温系统按保温层的位置分为(外墙内保温系统)和(外墙外保温系统)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流沙现象?流沙现象经常发生在什么土中?防止流沙现象的原则?

答:流沙现象:在一定渗透力作用下,土体中颗粒同时起动而流失的现象。

流沙现象经常发生在细沙,粉砂及粉土中

防止流沙现象的原则是:治流沙必治水

2.砌筑工程中脚手架支撑体系包括哪些?设置支撑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答:包括纵向支撑、横向支撑、水平支撑。

目的:使脚手架成为一个几何稳定的构架,加强其整体刚度,以增大抵抗侧向力的能力,避免出现节点的可变状态和过大的位移

3.简述砌筑工程中,砌筑质量的要求。

答:a.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对砌体材料的要求。C.任意一组砂浆试块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百分之七十五.d.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e。砖砌体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接槎牢固。

4.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要求。

答: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构造简单,装拆方便。接缝不得漏浆,经济。

5.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哪些工作?混凝土浇筑应保证哪些项目?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引言

我国城市的基本建设规模正在不断加大,建筑物的建设正在逐渐向高层、地下、隧道等方面发展,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建造建筑物的基本,借助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得到了基本的生产生活的保障。考虑到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探索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找出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控制点,最终实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1.土木工程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1.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第一道工序[1]。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根本,主要承载了整个建筑工程竖向荷载力。在地基基础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如果地基是软土,只有在进行了换土处理提高了其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才能够施工。关于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粉煤灰水泥粉喷桩和碎石桩地基处理法,另一种是碎石桩和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法。

1.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关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进行采取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时,必须严格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自缩性,减少裂缝的产生。在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方面,需要注意,严格控制水泥量的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为了保证稳定必要情况下采取强制性降温措施。同时还要控制好降低地基混凝土的约束以及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工作。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就是必须全面了解与掌握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在了解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的基础上做好温度控制等防治措施,有效减少混凝土问题的出现。

1.3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借助了当下炼钢技术与成型制造工艺的不断完善[2]。其中的钢构件在施工现场首先要注意就是有足够的支撑面的木枕垫底。而关于钢构件的运输工作也需要重视。关于钢结构的施工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完成构件的吊装前要确保构件表面干燥清洁,同时具体的型号、位置没有错误。

2.土木工程建筑创新施工技术

2.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当中各种大型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涌现,其中深基础施工是保证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支护结构设计、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施工先创量测与监控5个方面。目前,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深基坑支护方法也越来越多,包括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等。所以在具体的土木工程当中,科学设计预计处理深基坑支护结构,并且采用安全合理的支护技术措施保证深基坑施工十分重要。

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作用就是在基坑挖土期间能够达到挡土、挡水的作用,保证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不会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产生影响。部分支护结构可以重复利用,而部分支护结构会埋在地下,因此支护结构既要保证施工安全,又需要经济合理。几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水泥桩支护、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土层锚杆支护、锚喷网支护等。在具体的应用当中,钢板桩由于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应用较广。

2.2新型预应力技术

关于新型预应力技术,需要着重描述的应该是体外预应力[3]。与体内预应力结构相比,体外预应力的施工要求更低。考虑到体外预应力的特殊性,即体外材料不能够与预应力结构发生共振,一定要保持其单独振动。这是因为当体外预应力发生共振时,很容易导致预应力筋的弯折疲劳。在预应力技术当中,设置预应力结构十分重要,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具体的结构设计当中,要充分了解土木工程的特点以及荷载性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预应力施工方案。

2.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灌注桩是指柱列间隔布置钢筋混凝土挖孔、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的挡土结构的一种形式。灌注桩施工比较简单,可以采用机械钻孔或者是人工挖孔的方式,不需要使用大型机械,并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振动以及挤压周围土体带来的危害,其经济成本也低于地下连续墙低。一般情况下,当基坑深度达到8-14m时,可以采用排桩。柱列式灌注桩的工作比较可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帽梁整理拉结作用,特别是在基坑边角处,帽梁应高连续交圈。当要求灌注桩需要起到抗水防渗作用时,应该保证桩间与桩背的深层防水搅拌桩或者是旋喷桩的作用。如果施工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为严格时,为了有效降低排桩的变形,应该在软土地区对基坑底部沿灌注桩周边或者是部分区域用水泥搅拌桩等进行加固,有效保证被动区的抗力。随着钻孔灌注桩逐渐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广泛,在加强技术的同时应该对使用到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作出更加细致明确的规范,保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更加完善。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未来发展

3.1产业化

将土木工程变成产业化,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5]。借助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其中大大减少了人工作业与人工强度,实现更加高质量的流水线作用。这种产业化模式需要相应技术的支持,将建筑施工变成一体化作业,形成一种标准化的施工技术代替原有的人工施工。借助产业化,使用更加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技术,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人工施工危险指数,更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

3.2生态化

低碳理念与低碳经济的不断渗透,土木工程施工本身就与环境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解决这种矛盾实现土木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就成为了建筑施工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充分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在最大限度之内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就需要从方方面面做起。首先是从建筑材料,加大研发力度向节约型、环保型建筑材料方向发展,同时从施工机械设备方面进行优化,提供施工效率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从废物利用的角度考虑尽量少产生工业废料,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同时建筑技术方面肯定也会再次得到一定的创新,更好的作用于具体的土木工程建设当中。

4.结语

总而言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在原有的技术上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因为建筑物正在不断的变化,需要有新的技术更好的支撑其建设。想要借助土木工程更好的作用于社会,就应该不断的进行开发研究,将理实一体化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进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耿高阳.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02):269-270.

[2]曹新国,望世雄,曹继学.浅谈工程中抗渗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防渗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21(09):206.

[3]汪明振.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与控制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1(17):233.

[4]蔡超.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基于武汉积玉桥万达广场深基坑项目的工程实践[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1(06):154-155.

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技术,应用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代建筑的发展目标更加趋向于结构紧凑以及外观高大的发展方向,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施工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模板施工的整体质量将会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整体建筑工序, 与此同时也决定着浇筑施工的质量, 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巨大影响。

1 模板技术的总体概述

建筑模板是一种支护结构, 具备临时性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 主要是为了使得各部分构件能够按照规定位置、混凝土结构以及几何尺寸保持正确位置, 并能够承受在自身承载重量以及作用在其他外部结构的重量。因此, 在模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需要确保建筑模板的安装位置, 并且需要适合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以达到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 并且能够加快施工进度, 达到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建筑模板的主要施工流程具体如下。

1.1 模板设计准备

模板工程主要是用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基础建筑以及作为一种辅助工程, 因此, 模板工程将会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的整体进度、施工质量而设计整体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 其中主要包括墙柱、楼梯房梁以及楼板等,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 需要预留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相应余量, 并且需要对模板的固定高度以及整体大小和尺寸作出详细标注。

1.2 施工前期

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使用材料以及施工面等两个方面。在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模板工程的施工通常使用具有高分子材料的复合型施工模板, 主要包括:钢材模板、混凝土模板等, 并且需要根据施工过程中具体使用的材料, 调整施工中的整体要求和施工结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条件, 选择适当的材料, 与此同时, 需要充分考虑到模板工程的整体造价以及后续的经济收益等多个方面。施工过程面的准备主要是指施工面的表明清理, 避免由于施工现场的碎石块、砖块、水泥块等其他杂物严重影响模板工程的承受结构, 进而直接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1.3 施工过程

位置不同的模板施工将会对施工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手段和施工技术。以正在进行施工的某一高层为例, 在施工的实际过程中, 需要对墙体、柱体以及楼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具体为:其一, 墙体模板。在对墙体进行模板施工的过程中, 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对模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过严格的监控。其中主要包括模板的支护、安装螺栓以及固定模板等施工环节。其中, 在模板的支护过程中, 需要尤其注重对于模板的校正环节, 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结构性能、外形尺寸以及垂直性能等;其二, 柱体模板。柱体模板对于模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普遍, 其施工技术的整体控制程度也较为程度。主要的施工工序为:安装模板、校正对角线、校正长度差、模板的安装与校正、固定模板以及柱体端口的找补等。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际的模板校正过程中, 需要严格注意桂箍的安装与拧紧的过程中, 使用的力度需要保持均匀和平衡, 防止影响模板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 进而影响到柱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几何形状等;其三, 楼梯模板。楼梯模板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的楼梯结构不够完整, 并且需要在斜面的条件下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 因此, 需要在实际的模板施工过程中, 应该首先安装休息平台横梁的模板, 随即才能够安装斜棱的施工模板, 最后才能够安装楼梯底模, 而且应该根据楼梯的实际尺寸以及几何结构去选择模板在施工中的尺寸。相对而言, 越是结构复杂并且规格不够整齐的楼梯, 其需要对模板的控制程度越高, 施工难度也就越大;其四, 横梁模板。如图一所示, 横梁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和收重能力。因此, 横梁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因此,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 需要对横梁模板施工的过程加以严格控制和把关。在横梁施工过程中, 应当首先架设横梁支架, 随即在支架端口模板位置进行模板底层的铺设, 紧接着使用施工拉线对铺设好的模板底层进行封模和校正, 尤其需要注重龙骨骨架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主梁和次梁的安装顺序。

2 模板施工的改进措施

2.1 准确选材

在实际施工现场, 需要加大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力度, 同时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把关, 并及时对施工材料进行补给工作, 例如实际施工中所需要的水泥、钢筋以及其他材料等, 应该对这些材料每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并进行定期的清点和核对, 认真确认所剩材料是否满足第二天的施工需求, 若材料出现不足情况时, 需要及时做好材料的补给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同时, 还需要聘请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其中包括材料仓库的管理人员以及材料补给的管理人员等, 需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 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发生, 若出现浪费现象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进行上报, 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提出解决措施, 以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施工材料在保存与放置阶段, 需要做好材料的防潮、防火等安全问题, 以免出现存放不当而出现材料浪费。

2.2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是保证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因此, 监管人员的素质高低以及执法力度的强弱是质量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仍然存在倒塌事件以及工程事故的时有发生。这些工程的质量问题, 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淡薄存在很大关系。目前, 建筑设计不规范、施工市场发展混乱、建材市场经营不善等情况的出现, 将会直接导致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混乱, 因此, 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3 结语

模板施工工程是建筑项目施工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模板施工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模板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并加强对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将会切实保证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欧振伟.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08) .

[2]祁虎.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 2014 (04) .

[3]赵海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12) .

[4]夜军朋.解析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2 (10) .

[5]赖卫海.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 2013 (03) .

浅谈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篇8

1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模板配制技术存在的问题

模板配制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一项非常烦琐的任务, 往往会因为许多因素造成模板配制的差错, 进而影响模板工程的进行。有些人员在配制模板的过程中不按照图纸进行配制, 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完成模板配制, 这样很容易造成误差, 比如, 有些地方在配制模板的时候, 往往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来估计模板需要配制的距离, 这样配制的模板往往是不达标的。另外, 有的地方在配制模板的时候确实是按照图纸进行的, 但是完全是照搬照抄了图纸, 从而忽视了环境因素[1], 这样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的模板建设是不稳定的, 很容易出现事故, 因此, 在模板配制过程中, 环境因素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2 模板工程中一些技术要求不到位

技术自始至终都是我们建设中的一个硬伤, 往往会出现差错, 技术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混凝土的结构, 在许多小的工地, 为了节省预算, 他们所用的混凝土都达不到国家标准, 这样就达不到技术要求, 从而会引起一系列问题。还有许多工程为了赶工期, 做的模板往往强度达不到要求, 不能达到正常的抗压标准, 这样不但耽误了工程建设, 还会埋下安全隐患。在保证正常抗压时, 一些地方还会出现稳定性的相关问题。在建设过程中, 由于一些小的连接或是一些缝隙完善做得不到位, 就会导致稳定性出现问题, 这些都是技术层面上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认真对待, 才能保证模板工程建设的成功。

1.3 施工缝和连接中存在的问题

模板工程是一个非常大的组合体, 它的运作靠的是里面每个小部分的运作, 所以当其中一个部分存在某个规格问题的时候, 就会影响到整个模板的运行。如果出现规格问题, 当模板工程建成之后, 还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个完整的模板里面的零件是非常多的, 安装时要保证每个零件都完好无缺地紧密连接起来, 这就涉及一些方向以及螺纹方面的问题[2], 这些重要的细节是不容忽视的。此外, 还要注意施工缝的问题。模板建设过程中, 不可避免要有一些施工缝, 这些施工缝的地方往往比较薄弱, 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进而会影响模板的运行。

2 解决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模板配制技术的应用

配制这一环节一定要做到细心, 要严格按照规格进行, 模板的配制必须根据图纸的尺寸。结构形体相对简单的构件, 可直接根据施工图纸来配置。模板横档及楞木断面的配制, 可查表或者按规范进行选择。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 模板配制通常是根据结构图纸, 在地面上画出结构构件的实体形状, 然后测量出各个部分模板的准确尺寸, 然后制定模板。结构特别复杂的构件, 放大样方法会十分烦琐, 可结合计算方法来进行模板的配制。

2.2 加强模板工程中的技术要求

技术是工程建设中的灵魂, 所以技术一定要到位[3], 才能保证工程的成功。在模板工程施工中, 必须满足四点技术要求:第一, 必须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其他构件的尺寸和位置, 模板的位置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第二, 模板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度, 能够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以及侧向的压力。在施工过程中, 要避免模板所承受的压力处于极限状态。第三, 模板的构造尽可能简单, 便于装拆, 要符合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要求。第四, 模板的连接处必须紧密, 在接缝处必须采取加密措施。

2.3 仔细处理施工缝和连接问题

首先, 要做好安装模板前的工作, 即在模板安装前要严格检查各个零件的质量, 要保证各个零件都是没有问题的, 不能有一丝马虎, 如果有微小的质量问题, 哪怕是有一个小划痕也不能用。对于混凝土材料, 更要严格检验, 要对混凝土进行大量的光谱复查[1], 检查混凝土的组成是否按照预先配置, 是否达标, 尤其要检查组成后的抗压性是否达标, 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另外, 要严格按照指示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零件在设备中的方向, 把各个零件进行连接, 要做到连接过程吻合, 不能有一丝缝隙。施工缝的处理, 一定要仔细, 及时把缝进行补合, 要让施工缝的地方和其他地方有相同的抗压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模板的质量。

3 结语

笔者从多方面分析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描述了模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模板工程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保障和前提, 在建筑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模板配制技术应用、加强模板工程中的技术要求、仔细处理施工缝和连接问题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希望能对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有所帮助。

摘要:模板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造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工地上也开始了对模板工程的大规模使用, 一个适合的模板可以节省施工时间, 保证高效率工作, 一个工程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 因此, 开展对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让我们发现模板工程的一些问题, 也可以及时改善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模板

参考文献

[1]杨国荣.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3) :168-169.

[2]顾洪潮.建筑大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与财富, 2012, (2) :290-291.

建筑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篇9

由于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是由红砖或砌块砌筑而成的, 屋盖及楼盖普遍采用预制楼板, 所以这种结构房屋的整体性较差, 刚度大, 不利于抗震。为了提高砖混结构房屋的整体性, 提高其抗震能力, 必须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1.1 圈梁

圈梁又称腰箍, 主要作用是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圈梁常设在基础顶面以及楼板、檐口和门窗过梁处。为节约材料, 便于施工, 应尽可能将圈梁与过梁合一, 外墙及部分内墙上的圈梁必须交圈。圈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 分现浇和预制两种。

圈梁的施工应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一般要求进行。现对圈梁的支模方法介绍如下:

(1) 挑扁担法。在圈梁底面下一皮砖处留一孔洞, 在孔中穿入50 mm×l00 mm木枋作扁担, 再竖立两侧模板, 用夹条及斜撑支牢。这是圈梁施工中最常用的支模方法。它的优点是施工方便, 可利用工地的零碎木枋。

(2) 倒卡法。在圈梁下面一皮砖的灰缝中, 每隔1 m嵌入一根直径为10的钢筋支承侧模, 再用钢管卡具或木制卡具卡于侧模上口。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模板时, 将直径为10的钢筋抽出。

1.2 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结合建筑物的防震等级, 在建筑物的四角, 内外墙交接处, 以及楼梯门、电梯间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应与圈梁紧密连接, 使建筑物形成一个空间骨架, 从而提高砖混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1) 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 不应使层与层之间构造柱相互错位,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 构造柱应伸到顶部, 并与顶部圈梁连接, 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 mm设两根直径为6 mm的拉结钢筋, 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 m。局部突出的屋顶间的顶部及底部均应设置圈梁。

(2) 构造柱的施工。1) 构造柱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必须正确, 绑扎前必须进行除锈和调直处理。2) 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层必须垂直, 对准轴线, 在逐层安装模板前, 必须根据柱轴线随时校正竖筋的位置和垂直度。3) 构造柱的模板可用木模或钢模, 在每层砖墙砌好后, 立即支模。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 支撑牢靠, 防止板缝漏浆。4) 在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 必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洒水湿润, 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他杂物清除干净。5) 构造柱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0~70 mm, 以保证浇捣密实, 也可根据施工条件、季节不同, 在保证浇捣密实的条件下加以调整。6) 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可分段进行, 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 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筑密实时, 也可每层一次浇筑完毕。7) 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 宜用插入式振捣棒, 分层捣实。振捣棒随振随拔, 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度的1.25倍。振捣时, 振捣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砖墙, 并严禁通过砖墙传振。8) 在砌完一层墙后和浇筑该层柱混凝土前, 应及时对已砌好的独立墙加稳定支撑, 必须在该层柱混凝土浇完之后, 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2 框架填充墙的施工

(1) 填充墙采用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进行砌筑时, 应提前2 d浇水湿润。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 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2) 墙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 厚薄均匀, 并应填满砂浆, 竖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

(3) 多孔砖应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组砌形式。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面受压, 砌筑前应先进行试摆。

(4) 填充墙的拉结筋的设置:框架柱和梁施工完后, 就应按设计砌筑内外墙体, 墙体应与框架柱进行锚固, 锚固拉结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 一般应在框架柱施工时预埋锚筋, 锚筋的设置为沿柱高每500 mm配置两根直径为6的钢筋, 伸入墙内长度, 一二级框架宜沿墙全长设置, 三四级框架不应小于墙长的1/5, 且不应小于700 mm, 锚筋的位置必须准确。砌体施工时, 将锚筋凿出并拉直砌在砌体的水平砌缝中, 确保墙体与框架柱的连接。有的锚筋由于在框架柱内伸出的位置不准, 施工中把锚筋打弯甚至扭转使之伸入墙身内, 从而失去了锚筋的作用, 会引起墙身与框架问出现裂缝。因此, 当锚筋的位置不准时, 将锚筋拉直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至与砌体模数吻合, 一般厚度为20~50 mm。实际工程中, 为了解决预埋锚筋位置容易错位的问题, 往往采用在框架柱施工时, 在规定留设锚筋位置处预留铁件或沿柱高设置两根直径为6的预埋钢筋, 当进行砌体施工前, 按设计要求的锚筋间距将其凿出与锚筋焊接。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 m时, 墙顶部与梁应有拉结措施, 墙高度超过4 m时, 应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通长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墙梁。

(5) 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时, 墙底部应先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 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 其高度不宜小于200 mm。

(6) 卫生间、浴室等潮湿房间在砌体的底部应现浇捣宽度不小于120 mm、高度不小于100 mm的混凝土导墙, 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上面砌筑墙体。

(7) 门窗洞口的侧壁也应用烧结普通砖镶框砌筑, 并与砌块相互咬合。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 应留一定空隙, 待填充墙砌筑完毕并应至少间隔7 d后, 采用烧结普通砖侧砌, 并用砂浆填塞密实, 以提高砌块砌体与框架间的拉结。

参考文献

[1]宋雅涵.砌体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向[J].中州建筑, 1996, (4) .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篇10

1 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当前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朝着高层以及超高层的方向发展, 而这个趋势给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特点带来了新的特点。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带来了逐层累积的重力以及载荷, 这就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以及墙体来支撑, 给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 建筑的构件还需要承受地震载荷以及风载荷等荷载, 而且这些载荷都属于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载荷, 而且对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较高[1]。以地震载荷为例, 就层数较低的建筑而言, 考虑这些建筑的荷载时一般只需要考虑恒定载荷以及部分动载荷, 而对于建筑物的墙体、柱体以及楼梯等结构, 一般不会予以严格控制, 其他构件满足设计要求之后, 对应的这些构件也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 对于现代化的钢架支撑系统, 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没有提出特殊承载要求的时候, 不需要对柱体以及梁的尺寸加大, 只需要增加板就能达到对应的要求。

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2.1 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的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 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 主要包括:选择的焊条规格、型号不对;钢筋焊接接头存在偏心弯折问题;箍筋具体尺寸不能满足要求等。在框架施工的过程中, 这些问题都需要予以妥善解决, 否则将对框架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而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 在钢筋的板扎以及成品的保护过程中存在对应的质量问题, 诸如钢筋的类型和数量等没有达到要求、钢筋垫块不充分或者是没有提前稳固, 一旦在对钢筋验收通过之后将造成后续施工的质量问题, 诸如混凝土浇筑移位等, 将造成实际施工材料的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的问题, 对建筑框的整体结构安全性造成影响。同时, 在对钢筋结构进行再焊接的过程中, 对框架结构的整体形状等都会造成改变, 给框架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2]。

2.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1) 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那些散乱的材料而言, 要在绑扎固定之后, 将之转移到那些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 并将之固定在钢架之上;对于在地面堆放的材料, 应该做好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防止其滑落造成伤害;在上面覆盖油布时还应该在油布上层压上重物, 并在端部加以固定。

(2) 做好焊接施工准备

在正式的焊接施工之前, 应该根据对应的操作规范走好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 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 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 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

(3) 放样与下料施工

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 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 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 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 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将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 但是结合施工实践以及具体的实验来讲, 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 放样余量在5mm左右, 当总长在24m以上时, 放样余量则取8mm。

3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1 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 新浇筑的楼层重力载荷以及施工载荷都是由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来承担的, 然后再由模板支架体系将载荷传递给楼层的楼板。但是, 在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施工时间较短, 这些楼层的楼板依然处于养护期, 其承受载荷的能力有限。这就导致施工载荷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部分甚至将超过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状态所承受的设计载荷。

3.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2.1 基础模板安装

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 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 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 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 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 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 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的硬度以及稳固性, 可以提高模板承受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负载以及施工载荷。

3.2.2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 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 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 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 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 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 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加之整个支模工序都是按照对应的程序进行的, 在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固定之前, 下一道工序是不能进行的。

3.2.3 模板的拆除

模板在拆除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是在后续支立的先拆, 而最先支立的则最后拆;不承重、少承重的先拆, 承重、承重大的最后拆掉;支撑部分先拆, 方木模板最后拆。同时还应该将拆下的东西及时的运到安全场所, 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4 混凝土工程技术

4.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对于所有进场的材料都应该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 混凝土尤其重要。同时, 混凝土还需要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 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选用合格的混凝土, 在使用中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 并按照相关规定配比好混凝土的比重, 是从混凝土的角度解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 通过这三个途径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2 配合比和合理控制

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目的。但是, 对应的造价自然会增加, 且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以及用水量发生变化。所以, 还应该对掺入的水泥量进行控制, 水泥用量应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4.3 混凝土浇筑过程

通常而言,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案是需要通过审批的, 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及策略才能保证最佳的计算结果。同时, 在浇筑之前还应该对模板的位置、截面尺寸以及标高等来进行控制, 保证与设计相吻合, 且支撑足够牢固。

5 结论

在建设施工设计中, 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设计是比较基础的设计, 建筑结构工程师进行科学的框架结构设计,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更要引起重视, 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 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

摘要: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和钢筋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很多优点, 比如抗水平作用力高、承载力高等等, 有效的保障了建筑质量和建筑稳定性。所以,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工程框架结构的设计, 合理选用相关的施工技术, 这样才能确保建筑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结构框架,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勾向海.房地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7 (03) :183.

论述建筑基坑工程施工技术 篇11

关键词: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深基坑;管理

1 基坑的概述

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一般而言,在构筑物或者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挖基坑,然而在开挖基坑时,又需要对基坑进行一些支护围挡和人工降水,基坑周边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坑顶3m范围内严禁堆载。这些措施和要求都是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基坑工程与地下建筑施工相互联系,基坑支护工程顺利进行为地下建筑施工安全提供保障,由于施工环境相当复杂,并且复杂系数逐步增加。所以,基坑工程是相对比较危险的工程。做好基坑工程,需要多方面知识的配合和综合的运用,比如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结构力学等专业知识。只有多方面专业知识的整合运用,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基坑工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基坑一般都是临时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极易收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地质情况、水文条件、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施工流程等等,都会对基坑的施工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基坑工程的前期,要做好设计,包括成本造价和工期进度的思考等,并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支护结构体系,因为这关系到后期施工是否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基坑的施工阶段,则要严格地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措施,将基坑周围土体变形量的监测监控工作做好,变形观测在基坑开挖期间每3d观测一次,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变形未稳定前每7d观测一次,稳定后每15~30d观测一次,直至基坑回填,如异常情况,每天观测一次。目的是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最终实现预期的效果。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支护工程

2.1 基坑支护工程中的薄弱环节

2.1.1 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较低,管理不善

无论是基坑支护施工的管理还是支护工程的控制技术,都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相关的体制、思想管理和技术能力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控制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严格按照相关基坑的要求分配技术力量以及管理力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坑的稳定性,保障支护机构的内力,控制变形等。

2.1.2 基坑专项方案不符合要求

基坑工程技术是一门集综合性和特殊性于一体的高要求技术,如果基坑的方案不符合要求,就不能准确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和创意,不能满足实际工矿的设计要求。动态设计不合格,也是造成施工质量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之一。

2.1.3 容易发生事故

基坑工程相当复杂,也就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首先是技术要求方面,由于每个基坑的差异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一样,加大了施工技术的难度。其次,在勘察过程中得到的数据是具有离散性的,对于土层的整体情况的反映并不是十分准确,其准确度很难控制。另外,造价成本高,各自难以预测的临时原因,都会对施工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人的素质.敬业.专业与否也可能对施工的安全造成影响。

2.2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注意事项

(1)为了保障技术的管理效益,在基坑支护的开挖前,要根据现场情况编制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并指导现场施工,开挖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在和原地1.5~2.0m处开始施工。先开挖出1.5~2.0m的土方,然后进行对应的施工。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支护的高,而且还能及时地将较浅部位的障碍物清理掉。

(2)在基坑支护体系的构建中,降水方案对工程质量.工程顺利开展影响很大,土方开挖前在基坑开挖最深部位边缘先设置降水井,基坑土方分段分层开挖,挖至地下水位时在基坑四周边缘设施工集水井。间距约25m一个,井约3m。由集水井向外抽水。这样可以阻断地下水侵入,保证施工场地干燥,便于施工。

2.3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的控制要点

2.3.1 确定分包单位

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必须在施工开始前选用较好的分包单位,这些分包单位应该既有资质又有能力,最好是拥有较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一个优秀的分包单位,应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机械设备应该齐全,有类似工作经验的分包单位优先。除去整体素质和技术力量以外,分包单位的社会信誉也很重要,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应该选择技术力量雄厚、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

2.3.2 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的好坏关系到基坑支护的成败。所有,基坑的支护设计方案一定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且符合实际。我国的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在成长阶段总会存在一些错误。在相关资料显示的基坑工程质量事故总数中,设计不规范导致的事故数量占了很大的比重,可达40%。设计中主要存在无证挂单、支护方案选择不当、荷载取值不合理、地下水处理不当等。所以,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土质、地基基础、材料、结构、理论、工程等基础专业知识来设计图纸;设置前通过超前钻来获悉该工程地层结构及工程地质特征;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比如地表固定外部荷载、饱和水土、施工时的活荷载等;支护工程的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遵循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并协调各个工序,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既节省成本又安全又便于施工。

2.3.3 施工组织的审定

组织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进行组织设计中,一定不可以照搬其他单位的模式,一定要结合自身,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编制过程中,不可潦草敷衍行事。面对此种不良现象,施工组织的方案应该严格根据政府的要求,编制安全精密的专项方案,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或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专项方案需邀请专家进行论证。方案要想付诸行动,必须先通过论证后实施。

3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技术

3.1 深基坑技术的准备工作

调查好周边的水质情况,做好地下水的防治措施。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基坑周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状况;施工人员还应该全面掌握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形式,掌握基坑周边的地下管道网分布状况,以免在施工中造成对基础设施的误挖。无论怎样,都要对基坑周围的环境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流程。

3.2 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3.2.1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次进行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施工规程、相关的技术规范、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施工。对于每一个过程都要严格监管。

3.2.2 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深基坑的施工要考虑到水位问题。由于地下水源的复杂性,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该要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排水这三个方面考虑。还要根据相关的地质资料,分析其成因,充分了解深基坑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选用适用的止水措施。其中常用的止水措施有止水帷幕,它的施工方案包括漿喷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若是在止水帷幕止水施工中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出现搅拌桩成桩差的问题,那么深基坑开挖后就会出现较多渗水的情况。

4 结束语

城市空间的不断发展和扩张,使得建筑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但是由于基坑施工工程的复杂性,需要施工人员针对问题,做出一些实际的解决措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其中,基坑施工工程中的支护工程和深基坑工程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用规范合理的管理技术进行整个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技术人员的进步,建筑基坑施工工程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志豪.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3).

[2]丁明亮.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筑,2013(02).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篇1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结构框架,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 建筑领域同样如此, 就目前的情况看, 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拓展, 同时其应用水平也获得了相应的改善与提高, 但想要保证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这样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 建筑领域必须认识到框架结构设计对于建筑质量的影响, 要在其设计过程中下功夫, 这样才能为建筑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好的保证。

1 框架施工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 框架施工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果框架施工出现问题, 导致建筑框架在质量方面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与要求, 建筑的质量必定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想要使上述问题能够被解决, 工作人员首先就必须要对框架施工及其特点进行了解, 这是对其进行设计的基础, 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目前,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对于普通建筑来讲, 高层建筑在框架结构方面均存在更到的要求, 同时, 在对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原有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法也已经无法适应建筑的需要, 因此, 必须在诸多方面对其加以改善。总的来说, 框架施工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由于高层建筑在构成方面与普通建筑存在差别, 因此其逐层积累的重力会为建筑框架带来更大的压力, 而想要使上述压力能够被有效的承受, 提高框架的承载力开始变得尤为重要。其次, 在我国地震多发地区, 建筑框架的质量还必须要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才能满足具体施工要求, 要提高其对于地震的载荷, 从而进一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2 钢筋方面的施工技术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钢筋属于一项基础性施工材料, 同时在施工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框架的设计与施工离不开钢筋, 因此, 想要进一步保证框架的稳定性, 就必须要针对钢筋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的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 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 主要包括:选择的焊条规格、型号不对;钢筋焊接接头存在偏心弯折问题;箍筋具体尺寸不能满足要求等。在框架施工的过程中, 这些问题都需要予以妥善解决, 否则将对框架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而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 在钢筋的板扎以及成品的保护过程中存在对应的质量问题, 诸如钢筋的类型和数量等没有达到要求、钢筋垫块不充分或者是没有提前稳固, 一旦在对钢筋验收通过之后将造成后续施工的质量问题, 诸如混凝土浇筑移位等, 将造成实际施工材料的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的问题, 对建筑框的整体结构安全性造成影响。

2.2 做好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工作。对应用流程的了解能够为具体应用工作提供基础, 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楚的了解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样才能为其应用效果的提高提供更大程度的保证。

2.2.1 材料准备。对那些散乱的材料而言, 要在绑扎固定之后, 将之转移到那些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 并将之固定在钢架之上;对于在地面堆放的材料, 应该做好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防止其滑落造成伤害

2.2.2 焊接施工准备。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 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 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

2.2.3 放样与下料。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年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 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 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 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 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

3 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时间较短会导致楼层的楼板依然处于养护期, 其承受载荷的能力有限。这就导致施工载荷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部分甚至将超过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状态所承受的设计载荷。

3.2 具体施工供应链

3.2.1 模板安装。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 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 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 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 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 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

3.2.2 主体结构施工。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 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 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 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 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 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 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

3.2.3 模板的拆除工作。模板在拆除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是在后续支立的先拆, 而最先支立的则最后拆;不承重、少承重的先拆, 承重、承重大的最后拆掉;支撑部分先拆, 方木模板最后拆。

4 对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分析

4.1 做好对原材料的选择工作。对于所有进场的材料都应该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 混凝土尤其重要。同时, 混凝土还需要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 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选用合格的混凝土, 在使用中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 并按照相关规定配比好混凝土的比重, 是从混凝土的角度解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 通过这三个途径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2 合力控制配合比。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目的。但是, 对应的造价自然会增加, 且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以及用水量发生变化。所以, 还应该对掺入的水泥量进行控制, 水泥用量应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4.3 具体浇筑过程。通常而言,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案是需要通过审批的, 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及策略才能保证最佳的计算结果。同时, 在浇筑之前还应该对模板的位置、截面尺寸以及标高等来进行控制, 保证与设计相吻合, 且支撑足够牢固。

5 结论

综上所述, 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内容, 对建筑结构框架的设计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及其稳定性, 而想要使设计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就必须要从钢筋以及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应用方面为其提供保证。对于两种材料的应用要在具体的技术标准下进行, 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应用流程, 这对于其应用效果的提高十分有利, 需要工作人员对其加以重视, 以为高质量建筑的打造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勾向海.房地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7 (3) :183.

上一篇:高职音乐下一篇:计量装置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