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维护工作

2024-08-15

运行维护工作(精选12篇)

运行维护工作 篇1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与维护管理的工作, 但由于枯燥的工作性质, 极易导致维护人员松懈, 倦怠的思想和工作效率。同时工作人员也较为分散, 难以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这就对变电的效率和电的安全使用, 带来了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如何整理, 管理, 治理这一问题, 值得深思。

1 变电设备运行人员相应的责任和常见故障的应对

1.1 运行人员对于变电设备的主要责任

运行人员对于变电设备主要常见的职责为:依据指令操作正确的进行倒

闸操作。当天气恶劣, 运行方式改变, 设备原本就存在严重缺陷时, 要做好相关的应对准备, 做好事故预想。每天要定时定点的进行对变压器上层的油温进行检测, 油枕的油位, 是否正常, 各侧管套是否清洁, 有无破损迹象, 设备有无过热现象, 漏电现象等。压力释放器是否正常, 有无喷油痕迹, 变压器铁芯是否正常, 外壳接地是否良好等各设备的使用情况均是否正常使用, 完成设备工作的安全措施。对变电设备进行变动, 更改, 故障的修理, 修理状况, 做好完备的记录。对事故的发生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只有依照相应的章程制度进行处理, 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使用变电设备。维护变电安全条件。

1.2 事故的处理方案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发生事故后, 要保证变电站自身的用电是十分重要的。保证变电站内部有独立电源供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因为事故的发生, 而导致变电站的维修造成的阻碍, 则将会使得事故处理起来更加的困难棘手, 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首先恢复站的电的使用, 这样才能使事故的范围不至扩大, 也不会导致变电设备的严重损毁, 甚至造成大范围内的大规模停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 情况也根据不同的情况出现情况不同的后果。例如站内线路出现设备支撑的绝缘、线路悬吊绝缘子的闪络, 气候的恶劣状况引发的不确定因素, 如:大雾、大雪等天气原因造成沿面的放电, 树枝、动物引起对地、相间短路等瞬时性故障;设备的缺陷、施工隐患等特殊情况、还有外物挂断线路、绝缘子破损等永久性故障, 以及瞬时性故障发展为永久性故障, 原因多种多样, 运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分析。

1.3 变电设备运行时发生的跳闸现象

变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 有时候会出现跳闸等等的现象,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 进行不同的处理, 常见的跳闸现象有线路故障的跳闸现象, 断路器辅助触点转换故障的现象, 断路器偷跳, 的现象等等, 应根据故障所表现的不同征兆状况, 进行不同的故障处理, 如若遇到无法进行判明的情况, 则应该向上级进行请示报告, 交由上级部门进行处理。线路跳闸通常应该去检查保护动作的情况, 应该去检查故障线路, 检查范围应该从线路的CT至线路的出口。如果没有热河的异常状况, 再去重点的检查相应的跳闸的开关, 检查他的消弧线圈的状况是否良好, 再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的指示器是否正常。如果开关是电磁机构, 还要去检查一下开关的动力保险接触, 是否接触良好。如果是弹簧机构, 就要检查弹簧的储能是否正常, 如果是液压机构, 就要考虑检查压力是不是正常, 如果都没有问题, 才可以进行强送电。

在检查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了瓦斯保护动作, 那就可以基本判定是变压器的内部发生了故障或者二次回路的故障, 需着重盘查变压器的本事是否有着火, 变形。检查压力的释放阀是否有动作和喷油的迹象。检查二次回路是否短路、接地等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了差动保护动作, 则主要的检查范围包括主变压器, 差动保护能主变内部线圈匝间、相间的短路, 所以在发生差动保护动作后, 应该对主变做出细致的检查, 包括油的颜色, 位置, 瓦斯继电器等, 瓦斯继电器要检查是否有气体, 如有气体, 则需要取气排出, 应根据气体的颜色和可燃性进行判断故障的性质, 如果检查结果都为正常, 这可以判定为是保护的误动。

2 变电安全工作的运行维护的再思考

即便是对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安全性和重要性三令五申, 但事故的出现, 仍是屡见不鲜。甚至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也会犯低级操作错误, 这表明了除了应对知识框架的掌握和理解等刚性要求, 运行维护工作的工作章程的落实, 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规范, 职业道德标准等诸多软条件, 也同样有所欠缺。

2.1 标准执行规范的落实管理范畴的研究

标准化的执行, 对于一个协调统一的群体来说, 是必不可少的。就像一个运转的设备一样, 只有规范, 统一的协调运作, 它才会正常运转, 它才不会发生故障。因此, 设立并落实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章程事项和标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安排专人对在职职工进行安全操作标准化的讲解, 亲自指导, 并传授讲解变电器运行设备出现故障之后的补救措施, 甚至安全逃生手段, 以保证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向着以人为本, 健康, 良性, 安全的趋势发展, 并提出责任分担制, 确保出现问题之后, 能据此找到问题本质的根源和缘由, 避免了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 确保了“指标分解到每一个人, 责任真切落实到每一个人”以约束平时工作的倦怠, 松懈, 不严谨性。同时也应该相应设立一系列奖惩措施, 对于平日玩忽职守, 在工作时排查隐患不彻底, 搞形式主义等错误, 对安全造成隐患等的人员, 进行处分。对于工作认真, 及时排除重大安全隐患, 在故障的及时补救中, 有着重大立功的人员, 应予以公开的表彰和嘉奖。以弘扬一种正确的工作作风, 从而达到一种有章可依, 违章必究的工作环境, 以达到激发运行人员工作的责任心。

2.2 事故补救问题的分析研究

在事故发生后, 很多情况是因为运行人员没有在最佳的补救时间内, 进行有效地补救作为, 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深挖这一问题的根由, 就会发现, 合理的基础防范预防知识的培训, 反事故演练等环节, 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对日常的反事故演练, 防范措施进行常态化, 规范化的演练, 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警钟长鸣, 才能在真正遇到情况的条件下, 不慌乱, 理性的做好补救措施。在日常的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中, 应变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 是非常值得去注意的, 因为事故的发生, 常常是存在各种突发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 据此, 应变能力就非常的重要了, 应变能力的培训, 可以采用抽签检测法, 培训人员将各种事故的突发情况, 写在纸上, 让学习人员抽取, 收取到得事故, 立即马上行动模拟应对措施, 以锻炼和检验运行人员面对故障时的解决能力。自我安全意识的检验通常是以求的在重大故障中, 对运行人员自身安全的一种保证。加强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概念。在事故补救的过程中, 除了应该充分的保障运行人员的安全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是否进行断电处理, 如若可能, 则应该保证不在大规模受损的情况下酌情防止对主系统的断电以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断电情况。

3 结语

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施运行, 保证了变电运行设备的健康, 安全的进行, 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也同时要根据设备的声响, 油温和机器的温度, 是否喷油状况, 风扇的运行状况有无异常, 及时的对变电运行设备健康状况进行了解, 及时对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 进行排查,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正说明了小小的问题, 常常会牵扯出许多大问题来, 只有从细节做到缜密的严丝合缝, 才可以从根本上来保证安全的生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秀娥.变电运行现场案例分析及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2]廖自强, 余正海.变电运行事故分析及处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运行维护工作 篇2

一、20xx年全区主要维护指标完成情况和通信能力

1、光缆维护指标完成情况:全区光缆一级干线发生全阻障碍3次,障碍历时446分钟,光纤可用率99.97%,同比提高0.09%;二级干线光缆发生全阻障碍4次、障碍历时898分钟,系统障碍1次、障碍历时400分钟,光缆畅通率99.994%,同比提高0.0015%。本地网光缆全年共发生全阻障碍7次、障碍历时1574分钟、畅通率99.999,与去年同比(8次,2857分钟、畅通率99.997%)畅通率提高0.002%。一级干线卫星电路畅通率达到99.94%;干线微波未发生阻断;本地网微波阻断时间0.84分钟/每月每百业务波道公里,在指标要求之内。

2、本地网线路指标完成情况:本地网市话线路合格率:86%用户障碍申告率:1.26,同比降低0.10%。百门障碍历时:391.17分钟,同比降低25.83分钟。修复及时率:99.06。

3、服务指标:端到端电路开通及时率为100,端到端电路故障修复及时率为100,端到端电路故障申告率为4.45;互联网网络时延及丢包达标率98.06%、0.194%;传输电路可用率99.967%。

4、主要通信能力:......二、20xx年完成的主要运行维护工作任务

(一)确保网络安全畅通20xx年全区光缆干线在西部开发造成的光缆线路沿线公路施工、基础建设力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坚持落实“三盯”制度,通过建立《干线光缆维护动态周报制度》、加强G光缆巡检系统的管理和监控中心各项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实施等,对通信故障的预见、故障抢修时间的压缩和响应速度都有所提高,一、二级干线障碍次数均比去年有大幅度下降:次数减少50%,历时减少68%。全力做好带电割接,今年一级干线光缆线路带电割接13次、二级干线光缆线路带电割接26次、无人站带电割接8次,共占全部割接的93.75,带电割接中断电路总时长571分钟。全疆共计整治一、二级光缆线路12次,22个中继段,通过一系列施工确保了线路的基础质量和传输质量,在线路安全预防方面达到了显著的效果。20xx年5-6月在全疆各本地网开展了一次防瘫痪、防阻断交换设备维护工作专项检查,落实维护规程执行情况;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各级运维部门自查工作层层落实,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检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上半年设备故障统计,20xx年8月召开全区机房环境治理电视电话会议,9月下旬组织进行了全区机房环境检查。各本地网对机房多年积累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比较彻底地清理,改善了设备运行环境,取得了预期效果。进行了全区三线交越和搭挂的摸查整治工作,全区三线交越共计87446处、搭挂共计3133处、搭挂长度1019.3公里,区公司统一组织购买“三线”交越保护套管38万米,费用228万元。

运行维护工作 篇3

【关键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空前扩大,电力行业涌现出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复杂和多样。任何机体或组织都要生存和发展,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安全。安全上出了问题,就意味着生存危机,发展更无从谈起。安全问题关系到电力行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无论电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安全问题的固有性和客观性都不会改变,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也不会减弱。配电线路的稳定是电力输送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若想做好配電线路运行维护工作,需了解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措施有一定的掌握,在实施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措施时,应该遵循全局考虑、分块解决的原则,构建出一套完整的预防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配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因素

配电线路的主要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同时贯穿多个电网,组成整个电力系统。由于配电网的管理方式分散、供电方式复杂、工作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等,频繁性地发生线路故障,容易造成电网系统瘫痪。以下是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存在的问题:

①雷击造成配电线路发生事故。雷击是造成配电线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雷电之所以能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是由于它包含着巨大的能量。仅一次雷击便会有600KW/h的能量产生,伴随而来的电流可高达十万安培。因此,做好对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防止配电设备因雷击而受损,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根据我国配电网多年运行统计资料表明,配电线路故障有三分之二是由雷击造成的,所以进行有效的防雷避雷措施,针对易遭雷击的区域内的线路重点控制,可以降低配电网的故障发生率,进而确保线路能够稳定运行。

②社会环境或外力破坏造成配电线路故障。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促进了众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密集型的行业间相互交织对电网运行的安全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基建施工机械性破坏、交通事故破坏、自然生长物生长干扰性破坏、人为偷盗、自然灾害破坏等,尤其以基建施工机械性破坏、交通事故破坏、自然生长物生长干扰性破坏表现最为突出,平均每个月都有因此因素导致的10kv配网跳闸、接地事故的发生。

三、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

⑴防雷措施。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阻止其产生,只能在它发生的时候进行预防,从而避免输配电线路和设备受到威胁。雷电的产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对其强度和频率等方面的预报存在很大难度。因此,防雷工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安装配套的防雷措施,尽管无法保证绝对防雷,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输配电线路因雷击而受损的几率。根据多年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经验,经过总结,常用的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如下:

①安装避雷线:能够大大减小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几率,将雷击产生的电流中的电荷引导至地端,降低塔顶电位和绝缘子串电压,避免杆塔建筑物受损。检查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引下线是否焊接无缝,引下线同样选择镀锌的扁钢作为其组成材料,截面积一般为40mm×40mm,引下线与用作接地保护的埋于地下的底线总接口(即地网)的连接点和引出接地线接点应相距10m以上。而杆塔架构内的主钢筋可以被用作引下线,在钢筋的顶端与避雷线焊接相连,底端与埋于地下的地网焊接相连。

②架设耦合地线:即在输配电线路下方增设架空地线,提高了避雷线和配电线路之间的耦合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绝缘子串电压,而且一旦遭受雷击,还能起到分流作用,进而抑制因雷击造成的反击跳闸。

③降低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同样有助于抑制因雷击造成的反击跳闸。杆塔接地电阻最好不大于20Ω,若不易实现,则应采取外延接地的方法,即将由水平接地体构成的环形接地装置安装在地网外围,并使用降阻剂。其中地网应和封闭的水平接地体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应深埋接地,注意其上端应埋设在地表面0.7m以下。

④架设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一般采用环状同等阻值的镀锌扁钢,而交流工作接地则可从其周围进行引线,配电网络的耦合地线一般用铜线以多股形式作为引出接地线,为满足负荷要求,接地线的截面积需大于35mm2。电缆桥架需每隔一段距离进行一次接地,一般间距5米左右,内部具有金属器件的电缆桥架、杆塔等在确保互相连通的同时,要注意好是否接地。

⑤在变电站10kv出线端、较长且易受雷击的线路上装设防雷金具。防雷金具安装方便,防雷性能好,运行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雷击造成绝缘导线烧断的问题。

⑥适时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采用耐雷水平佳的绝缘子,如双铁头棒形悬式瓷瓶、柱式绝缘子瓷瓶等,有效减少线路雷击故障发生。

⑵加强配电线路日常巡视与维护工作。在配电线路日常巡视中,线路巡线员在巡视线路时仔细观察电力线路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拉线位置,钢线卡螺栓的松紧,拉线的检查,导线绝缘子的完好,线路通道内树木的生长高度、地下电缆通道有无外力破坏等。针对以上各种情况,巡线员应认真细致地搞好维护管理。

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因外力破坏造成停电事故。随着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电力电缆被越来越多的市区配电网所采纳,在外力破坏特殊区段,如市政设施施工、建筑物的施工等,应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尽量将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加强对建设、施工单位的监管,加大惩处力度。

为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在交通道路附近的杆塔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在拉线上加套反光标志管,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避免车辆碰撞杆塔;对曾遭受过碰撞的杆塔,可设置防撞混凝土墩,并刷上醒目反光漆。

采取各种媒介手段向社会定时普及和宣传《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加大破坏电力设施的惩罚力度。

四、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整个供输电过程。在架设电线时,所选地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地形复杂、地貌崎岖、地质环境恶劣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需要配电线路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如何加强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能否可靠工作。这要求我们了解配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出相应的维护配电线路运行的有效措施,从预防和应对两方面入手,及时准确地掌握配电线路运行状况,定期对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和日常维护,进而提升配电管理水平,从根本上确保线路稳定运行。

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做好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对雷击、外力破坏等配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齐浩,李佳新.高压输配电线路运行及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

论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篇4

1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科研生产企业对电力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1.1 保证电力的安全可靠

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为此,电力系统的各个部门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质量,由于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一样,应根据用户的重要性不同,区别对待。对中断供电会造成企业科研生产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用户必须确保供电可靠性。

1.2 保证电能的良好质量

频率、电压、波形是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当三者不符合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要求时,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影响用户的产品质量。

1.3 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当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差,或者电力事故处理不当,局部事故的干扰有可能会导致系统的重大事故,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势必会严重影响企业科研生产和正常生活。

1.4 保证电力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保证电力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应严格按照电力设备使用规程要求及时安排对电力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及早发现故障隐患,及时维护,在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使用规程,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1.5 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做好电力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电力运行维护成本和非正常消耗支出,就是在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为了保证科研生产企业对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要求,必须实现电力运行维护科学管理。要做到科学管理,必须有科学的数据,合理的制定并严格贯彻管理体系。

目前,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都以国家标准化组织的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基础编制。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提出了IS0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IS014001环境管理标准,国际劳工组织(ILO)针对如何评估企业健康安全状况,经过与ISO协商,发表了推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报告书,形成了职业健康安全OHASAS18000管理体系规范。这些国际管理标准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总结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管理实践而退出的管理模式或运行机制,为我国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推进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促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质量体系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的有机组合体。这组要素包括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本文主要指按照以IS09001:2008标准为主的IS09000族标准的要求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管理、程序、过程和资源。本文主要至染着以ISO14001-1996标准为主的IS014000族标准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合,这组要素包括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本文主要指按照OHSA18000系列标准制定的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28002/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贯彻三大标准体系是为了使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希望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标准体系搭建管理平台,实现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控制理念,通过过程识别文件编制对整个电力运行维护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采取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办法,由原来的事后控制转向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改进分析的全方位控制管理。

3 电力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要求

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应根据三大标准体系(合称管理体系)和企业实际情况做好电力运行维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具体要求是标准体系化、制度科学化、操作规范化和预案可行化。

3.1 管理标准体系化

作为电力运行和维护部门,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是做好电力运行维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管理体系应包括三层:顶层是管理程序文件,第二层是管理手册,第三层是分部门作业文件。体系文件编制应协调统一,体系文件编制应从总体和原则上不仅满足IS09001-2008标准、ISO14001-1996标准、GB/T28002/2001标准,又要在方法上和具体做法上符合本单位实际。作为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而言,标准体系化是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管理手册应包括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作用职责权限和沟通、管理评审资源管理等内容。

程序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应急预案、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监控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健康安全和环境绩效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顾客满意管理程序顾客投诉管理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等等。

作业文件应包括规程、标准、制度、预案等,对实际操作给予明确要求和作业指导。

3.2 管理制度科学化

一个具体的专业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专业或职能方面的规范性的标准流程或程序、规则性的控制检查奖惩等因素组合而成。

电力运行和维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责任重大,工作专业性操作性非常强,技术要求高,更需要严格管理。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具有科学和可操作,具体来讲,就是管理规章制度必须合法、完整、准确、统一、实用和可操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管理制度的保质量、保环境、保健康、保安全的保驾护航作用,才能确保电力运行维护安全可靠运行。一般而言电力运行维护管理部门或企业应制定以下规章管理制度:《变配电室管理制度》、《配电站管理制度》、《电梯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综合管理制度》和《机电运维部清洁卫生制度》等等。

3.3 设备操作规范化

电力行业设备密集技术复杂,应提高设备可靠性、经济性、维修性、发挥最佳效应,降低维护成本。为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电力运行维护工作应规范化,即电力维护应制定并严格遵守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

设备操作规程是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操作技能的技术性规范。设备操作规程的内容是根据设备的结构运行特点以及安全运行要求,对操作人员在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运行等做出的规定。设备操作人员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才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操作规程一般包括:《变配电设备巡视规程》、《变配电设备定期维护规程》、《变配电倒闸操作管理规定》、《变配电倒倒闸操作操作规程》、《35KV主变停送电操作规程》、《35KV进线开关倒闸操作规程》、《高低压电力设备维保工艺》、《工作票、操作票管理规程》、《危险点作业预控规程》、《安全巡查作业规程》、《维修保养标准作业规程》和《综合管理人员标准作业规程》等等。

3.4 应急预案可行化

电力应急预案体系一般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电力运行维护部门或企业一般应编制如下应急预案:《停电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突发电气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电梯故障救援应急处理预案》、《电力供电防御暴雨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保电预案》等等。

4 变电运行维护

做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一定要抓住重点。变电站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是确保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关节。

根据设备运行状态不同,可以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以及检修四种状态。当设备从一种运行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行状态时,需要填写工作票和倒闸操作票。工作票和倒闸操作票填写的正确性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及人身安全的保证。审核时对电网运行方式分析不清,判断有误,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相符合,现场操作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不严格执行验电接地制度等违反操作程序的动作时都会造成事故。

做好危险点预控是防范事故,杜绝事故隐患的重要措施。危险点预控就是对电力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及设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规程制度,制定防范措施。危险点重在控制和整改。比如大修期间,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较为集中,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大修之前,应周密计划,了解各种设备状况和问题,明确本次大修改造中存在哪些危险点,明确加以防止或消除的方法。因此,在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应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用事故案例警示作业人员时时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时时提醒操作人员严格遵守作业规程。

5 电力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电力线路运行维护应做好线路保护区管理、标志管理、缺陷管理、备品管理、资料管理和维修计划管理。为保证电力线路可靠巡行,应建立电力线路相关巡检与维护制度(含特殊环境巡视),制定巡检维护计划,明确合理的巡检周期和人员,及时处理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巡线人员必须熟悉管辖线路的设备运行情况,掌握设备变化规律和检修标准,熟知有关规程规定,经常分析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线路巡视应实行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漏巡、漏查、漏项。发现电力线路一般缺陷应及时上报,重大缺陷及紧急缺陷应立即上报专职技术人员、部门,并紧急处理。

6 结束语

电动隔膜泵工作原理、运行维护 篇5

外啮合双电动隔膜泵的结构。DBY电动隔膜泵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和泵缸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电动隔膜泵适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粘度范围较大的润滑性液体。泵的流量可至300米3/时,压力可达3×107帕。它通常用作液压泵和输送各类油品。电动隔膜泵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维护方便,QBY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和局限性,有自吸能力,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且噪声大。电动隔膜泵必须配带安全阀,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一)、工作原理:

齿轮泵是容积泵的一种Hwmlp0,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婚庆租车要注意这几点因素,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电动隔膜泵工作原理、运行维护,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

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处阻力的大小。

(二)、运行维护

1、起动:

(1)启动前检查全部管路法兰,接头的密封性。

(2)盘动联轴器,无摩擦及碰撞声音。

(3)首次启动应向泵内注入输送液体。

(4)启动前应全开吸入和排出管路中的阀门,严禁闭阀启动。

(5)验证电机转动方向后,启动电机。

2、停车:

(1)关闭电动机。

运行维护工作 篇6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维护;检修

10kV配电线路路程较长,覆盖范围较广,输电条件也相对较差,进而提升了配电线路的运维难度。如果配电线路发生问题,对故障部位实行检查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需强化平时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防止其发生运行故障,最终确保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的难点问题

1.可靠性标准较高且运行维护困难.配电线路在整个供电系统非常重要,可靠性高方可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于当前我国的电力需求量持续增加,对供电成效与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实行了更新改造,配电线路容量随之持续提升。在确保配电线路可靠性的前提下,导致了其运维难度的提升。

2.工况繁杂且环境较差.因10kV配电线路位于相对繁杂的户外条件中,极易遭到自然条件的干扰,造成线路各种故障。而农村地质条件环更加复杂,部分线路需途经林地、山地、耕地、公路和村镇。加上农村地区的运维人员较少,更提升了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的难度。

3.高宽险的塔架.为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实行充足的准备,针对电网总体情况和工作条件实行具体的勘察,再组织计划科学的塔架建设。当前时期,对配电线路设定的标准相对严格,因此,有关配电装置需基于规定安装在农村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杆塔较高,占地面积大,且工作条件相对复杂,因此提升了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难度。

二、影响10kV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的原因

1.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行10kV配电线路规划的阶段,未充分考虑气候与地理环境。实际的运行阶段就会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例如,大风会造成配电线路摆动、雷电会导致配电线路断电,最终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

2.外力影响.10kV配电线路输电长度较长,通常会穿过公路或者建筑物。所以,外力影响对配电线路和配电装置非常不利,不仅对配电线路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3.配电装置的影响.目前,10kV配电线路缺少维护与监管的资金,造成许多老旧的配电装置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换。部分配电装置在工作人员未基于标准规定进行施工与操作的基础下工作,造成配电线路与配电装置潜在破坏或者虚接的风险,很大程度影响了配电线路的功能,不利于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管理的影响.当前10kV配电线路的管理体系依然不健全,直接提升了运行和维护的难度,不能保证配电线路工程质量,责任人也难以找到,造成配电线路管理效果较差,最终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风险。另外,10kV配电线路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低下、职业道德较差,责任感不足,对待工作不够认真,最终造成了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不能获得保障,进而埋下了安全风险。

三、lO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方式

1.降低气候因素产生影响的方式.提升线路绝缘子的防雷击能力,尤其是针式绝缘子的防雷能力,当前应有最广泛的方式是针对有关配电线路加装避雷装置。参照地区与环境的差异选取对应的避雷装置。但针对变压设备,需在高低侧部位安装电压等级对应的避雷装置。进行线路杆塔施工的阶段,施工人员需基于施工要求进行,埋深需满足图纸设计规定,针对土质松软且粘性低的区域,线路杆塔根基需实行加固工作。对地网定期实行检查,以确保地网的有关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此外,需时刻关注天气改变状况,和有关气象机构及时交流,有效整理有关气象资料,对较为恶劣的天气预先应用合理的预防方案,尽量降低天气产生的影响。

2.降低外力产生影响的方式.车辆撞击配电线路杆塔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有效消除或降低此类问题的出现,能够针对路两侧的栏杆应用有效的反事故措施,比如,为栏杆涂抹反光油漆或粘贴反光标志,确保车辆驾驶员提升对栏杆的注意。针对己遭到车辆撞击的线路杆塔,能够在己损坏的部位加装防撞护栏或建设混凝土墙,以防止车辆再次撞击导致更严重的破坏,此外还需粘贴反光标或是涂抹反光油漆。也能够利用发放宣传单和设立有关警示标语的模式,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行宣教,以提升对人民群众安全用电的宣教工作,并提升对偷窃输电线缆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可于显眼的位置安装电缆埋设的标志。冬天对道路两侧与配电线路四周的植被实行修剪,为配电线路四周预留一定空间。对于违章项目,需应用有效合理的应对方案,实行劝阻且和政府机构更好的交流和反映,针对违章项目实现整改。另外,需将安全供电有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实行通盘筹划,尽可能降低配电线路的安全风险。针对架空电线路,需实行定期、及时以及长期的巡查,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找到安全风险问题,且设立有关检修措施,进而防止线路故障的出现,最终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运用先进技术和先进配电装置.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对电能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用电负荷越来越大,相关的10kV配电线路的规模快速提升,线路中的节点与支路随之增多,则导致了配电线路检修与维护更加艰难。随着GPS导航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更多的运用,检修人员能够通过导航系统更快更准确的找到线路杆塔和配电变压器所处的地点,提升了工作成效。应用电压监视继电系统,可以强化对电网系统运行的监测,提升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配电性自动化能够对配电线路实行监测,检修人员可以更好的把握配电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而切实消除配电装置中的安全风险。运用接地自动设备,检修人员能够自主选取发生故障的配电线路,节约了许多时间,并提升了精度,进行检修时候,断电的时间也很大程度的降低,进而提升了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且将配电线路故障的限制在极小的范畴中。于10kV配电线路接点部位安装有关接地故障报警设备,可以对线路故障与故障范畴实行实时监测,对新近建成或改建后的10kV配电线路,应用绝缘性和灭弧性较优的装置,以提升装置的使用年限。

总结

如上述,lO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相对较难,导致其出现故障的因素也很多。运维工作成效较差,直接造成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风险持续叠加。由于10kV配电线路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关键构成,需强化运维力度,应用先进技术,完善管理措施,方可提升lO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延峰,孙毅.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138.

[2]邓艳华.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07):150-151.

[3]陈明.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4(22):114.

怎样做好变电运行设施的维护工作 篇7

1) 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设备操作是变电设置维护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 严格落实“两票三制”, 保证其操作准确无误, 由于设备的变更以及变电站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 操作人员要加强自我学习, 经常检查和分析各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方式及设备状态, 善于发现问题和坚决问题, 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同时操作人员要经常进行反事故演习, 以提高自身处理事故的能力, 做好各种运行方式下的事故预想, 尤其是特殊天气以及电网特殊方式下的预想, 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运行水平的高低, 每一个人员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整个工作, 特别是近几年, 电网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对运行人员的业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对运行人员要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加强其安全意识及设备维护意识, 丰富其业务理论知识,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使运维人员的设备维护水平得到根本的提高;另一方面, 对变电站设备运维工作来说, 丰富的设备维护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位运维人员都要边学习边工作, 采取多种方式丰富自己的运行工作经验, 经验丰富的同志可以通过“师带徒”等方式, 将自己掌握的工作经验通过合适的途径传授给新员工, 也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还可以通过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活动, 全面掌握运行方面的知识, 作为新员工, 要积极进取, 对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认真向有经验的老职工请教和学习, 不断积累经验, 只有每个人员的业务素质都提高了,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运行水平落后于设备更新速度的现状。

3) 提高现场人员按章操作水平。操作是运行设施运行和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内容, 也是运行人员几乎天天面对的工作, 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操作人员要全面加强自我约束, 严格遵守现场操作的各项规定, 在所有的规章制度中, “两票三制”是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除此之外, 运维人员还要熟悉安全规程, 提高操作质量和事故处理能力, 保障倒闸操作的准确性, 详细了解各个变电站的运行方式、负荷情况以及设备性能等, 全方位了解电网运行状况,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 在操作上才能运筹帷幄,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2 变电站常见的设备隐患以及处理方法

1) 保护的投退。变电站内设置的继电保护室非常复杂的, 运维人员要全面掌握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导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母差保护的投退需要掌握比较深奥的运行知识, 运行人员要切实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要跟踪学习, 了解保护的范围、性能、基本属性等, 便于操作。

2) 变电站过电压的影响。过电压通常以雷击为主, 多发生在变电站迎峰度夏期间, 由于过电压瞬间电压值较高, 对设备的影响较大, 容易正常绝缘击穿、母线电压异常升高, 甚至导致冒烟起火等情况, 是夏季变电站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

3) 设备接地。设备接地是变电站运行中常见的故障, 10千伏设备可以单相接地运行, 但不得超过4个小时, 运维人员在处理设备接地故障时要正确判断, 可以依靠变电站安装的接地选线装置老辅助判断, 在不能确定接地点时, 可采取试拉路的方式, 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可能引起接地故障的线路或是设备进行试拉, 以判断接地点的位置。

4) 过负荷。设备过载也是变电站常出现的问题, 通常为线路过载或是变压器过载, 变电站出现设备过载情况后, 运行人员要加强对该变电站的巡视, 密切注意设备的温度变化, 设备过载在允许范围内时, 可以按规定继续运行, 如过载情况持续或加重, 则需要考虑转移负荷, 对满载或是过载的变压器要开启所有的散热装置, 同时密切注意油位的变化, 方式因温度过高导致套管喷油。

5) 变电站设备隐患你是多方面的, 除上述原因外, 特殊天气、外力破坏等原因也会造成安全影响, 运行人员要积累经验, 正确判断, 及时处理, 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设备停电检修或事故处理的相关措施

3.1 停电操作

设备因故障停电后即便是没有电压, 也要进行必要的程序操作, 只有在确定所有检修设备全面没有电压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3.2 验电

设备停电操作要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的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技术措施, 在所有5项技术措施中, 验电的环节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验电是检验检修设备确无电压最好的方法, 运维人员要切实掌握验电的方式, 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 如雨天或是有些设备不能实现直接验电, 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间接验电等, 对验电的部位要遵守相关规定, 并写入操作票内, 验电器要定期进行检验, 确保良好, 在变电站内, 每一个电压等级要配备至少两只验电器, 以确保多个设备停电的需要。

3.3 装设接地线和悬挂标识牌

在验明却无电压后, 在要求的位置需要合上接地刀闸或是安装接地线, 这是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的基本措施, 也是在操作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特别是对于电缆、电容器等设备, 还需要按规定进行放电等, 运行人员要谨慎操作, 并在交接班等场合交代清楚, 切实做到人人明确。在所有安全措施做好后, 还需要在相关位置悬挂标识牌, 标识牌的悬挂要明显, 便于工作人员发现, 标识牌的悬挂要严格按照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要求, 不得漏挂。

4 结束语

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实施 篇8

1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

智能变电站作为应推广建设的变电站, 主要在于具备环保和先进、低碳和集成以及可靠等特性。环保低碳, 体现为其能提供更清洁能源,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不仅能降低能源消耗, 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先进、可靠, 体现为其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 电力输送和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并且提高了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 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此外, 智能变电站还具备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的内涵, 能够共享用户信息, 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节。智能变电站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一次设备智能化终端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 同时应用基于IEC61850通讯规约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二次设备网络化。通过无缝连接系统, 将协同互动化、信息标准化与集成一体化的特征更好地体现出来。变电站所有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过程均由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和系统。

2 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的优势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 智能变电站用少量光纤代替大量电缆, 基本取消了硬接线, 一、二次设备间无电联系, 所有的开入、模拟量的采集均就地完成, 转换为数字量后通过标准规约从网络传输。所有的开出控制也通过网络通信完成。继电保护的联闭锁以及控制的联闭锁也由网络通信 (GOOSE报文) 完成, 取消了传统的二次继电器逻辑接线。数据的共享通过网络交换完成。各种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监控、远动、保护信息子站、电压无功控制VQC和五防等一体化。除此之外, 智能变电站还能将变电站的面积缩小, 提升测量精度及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等。

3 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实施

在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设备时, 强调的重点与遵行的原则与传统变电站一样。此段落主要对运行维护电子互感器、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设备的要点予以表述。

3.1 运行维护电子互感器

电子互感器属于一种新型互感器,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和电子技术等, 达到测量电力系统电流和电压的目的。与传统互感器相比, 电子互感器与其存在一定的差异, 它属于一种高科技产品, 结合了电、机和光。采集器、专用屏蔽线与传感器等是电子互感器的主要构成部分, 对其而言, 传感器能够获取信号单元, 采集器能够处理信号单元, 专用屏蔽线则可以传输信号单元。在维护和巡视电子互感器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查看连接是否可靠, 外观是否出现受损现象; (2) 与互感器有关的仪表的指示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3) 外露接点是否有锈蚀现象发生; (4) 传输光缆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连接通信线路的器件是否存在松动和受损现象; (5) 是否受震动影响而导致接地螺栓出现松脱现象, 是否存在异常震动现象; (6) 互感器外绝缘是否留有放电痕迹, 是否存在放电现象和裂纹等。

3.2 智能终端与合并单元

3.2.1 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的功能主要是将互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合并, 输出同步采样数据, 并为互感器提供统一的输出接口。它作为电流、电压互感器和保护、测控装置的中间接口, 完成同步采集电流和电压信号, 输出数字信息给二次保护、测控设备, 使不同类型的互感器与不同类型的二次设备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3.2.2 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连接一次设备用的是电缆, 连接测控和保护等二次设备应用的是光纤, 能够实现一次设备装置的功能, 其中包括控制和测量等。依照实施场合的不同, 大致可将智能终端分为以下几类: (1) 应用在三相断路器间隔, 即三相智能终端; (2) 应用在控制和采集电压互感器间隔, 即电压互感器智能终端; (3) 应用在分相断路器间隔, 即分相智能终端; (4) 应用在变压器间隔, 即变压器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与合并单元在运行维护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装置正常运行时, “运行”灯 (绿灯) 应亮, 所有告警指示灯 (黄灯) 应不亮。 (2) 装置报警灯亮时, 应检查报警原因。如果不能复归, 则停用该合并单元并上报缺陷。 (3) 汇控柜内合并单元电源和采集器 (远端模块) 电源空开跳开时, 可试合一次;试合不成, 则停用该合并单元并上报缺陷。 (4) 合并单元的数据来自相应的采集器, 在运行中, 应保证对应合并单元装置供电正常, 采集器供电正常 (远端模块空开送上) , 且合并单元检修压板不得投入。

4 程序化控制的注意事项

在程序化控制中,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对设备进行程序化控制时, 在检查其状态方面, 应当做到按照相应规定和要求完成, 其中包括可靠程度和不同设备类型等。在实施程序化控制前, 工作人员需先对设备的初始状态予以核对, 待检查无碍后才能将设备用于工作中;完成程序化控制后, 工作人员需对设备目标状态进行核对, 待确认无异常后, 才能结束有关操作。 (2) 操作步骤无差异是常规典型操作票与程序化控制典型操作票需满足的要求, 这样便于2种操作模式的相互转化。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更新程序化控制典型操作票时, 不可改变剩余间隔典型票的有关数据。 (3) 因操作条件不满足要求、设备状态不佳等问题, 程序化控制期间主动停止时, 工作人员需中断当前操作, 并根据现场运行规程予以组织处理。针对设备状态已发生改变和未发生改变等不同情况, 工作人员在现场操作中,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或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案。 (4) 根据操作票的顺序, 对程序化控制予以逐项管理, 具备在操作步骤之间根据实时组态实工急停功能和人工急停功能。

5总结

综上所述, 就国家电网公司而言, 大力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是当前建设变电设施的主要发展趋势, 同时也是发展我国电网的主要战略。随着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 在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各类问题。要想及时发现和改进智能变电站的不足, 提升变电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就需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但由于运行维护管理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在工作期间应当不断累积和总结, 加强巡视工作, 提高工作人员的实践应变能力, 加强专业技能学习。这有这样, 才能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 使之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鹏, 程海燕.智能变电站设备及其运行与维护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3) :131.

[2]马涛, 武万才, 冯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J].电气技术, 2015 (06) :130-131.

运行维护工作 篇9

1 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现状

1.1 变电站维护不到位及检修人员经验不足

在现如今全自动化时代, 变电站的设备逐步革新, 普遍设备的精密度较高, 将传统的多种工作都集成于一部机器, 一些地方的变电站设备虽然更新了, 但是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对设备的知识储备了解程度都还停滞不前, 这就给长期操作从事传统运转维护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难题, 也给变电站内部的良性运转带来了问题, 设备不能得到相应的全面维护, 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就变大了,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 变电站检修人员也因为新设备的了解不足, 无法高效快速的抢修, 保证送电的及时, 因此, 在设备出现大问题或者特别的问题时候, 变电站内员工没有能力进行维修, 就需要联系生产设备的厂家来进行维修, 这样一来送电的间隔时间延长, 居民等用户因为长期的停电, 影响正常生活进行投诉, 大大影响了电业部门的信誉, 给电力企业造成难题。

1.2 备品、备件配备不齐全

加强变电站的后备工作, 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因其的精密的程度, 功能的集中, 其中细小的配件非常之多, 价格也相对昂贵, 他们都出自不同的厂家, 每个厂家所产的配件都有所不同, 有时由于个别变电站的经费资金周转不足, 机器的零件备品、备件就处于缺失情况, 因为机器的正常运转, 长期没有出现问题而掉以轻心, 但机器不是永远都不会出现问题的, 总会出现各种逛的小毛病, 很多小毛病会直接导致机器的大问题出现, 如果出现突发问题, 在零部件上备品的不足的情况下, 设备无法及时维修, 只能第一时间去通知厂家, 多了这一过程, 故障现场出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 送电时间拖延, 对一些企业工地来说会造成直接性的经济损失, 或者在住宅的电梯长时间没法打开, 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1.3 做到及时清理电力所存在的异常状况及缺陷

当前, 电力系统中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做到及时清理设备的某些缺陷、彻底清除设备所出现的异常状况;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这两种原因:第一, 某些工作人员意识不到位, 自以为设备存在异常情况, 若不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就不必进行认真检查和清理, 这是主观方面所带来的。第二, 在知识、技术或工具等方面, 因准备不充分, 致使无法及时对设备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处理, 这是客观因素所带来的。以上两方面原因, 都会让设备产生故障时无法进行及时的处理, 最终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 完善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措施

2.1 健全分工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分工管理体系是更加有效的保障变电站的平稳运行, 新时代结束了从前的一个变电站几个人不分种类的全权管理, 这样工种不分的情况, 容易使管理者不仅不精通其中一项, 项项都是敷衍了事, 健全管理体系, 实行分工明确的工作方法, 健全责任制管理, 确保变电站的工作条理清楚, 稳定运行。

2.2 完善技术交底工作

为了提高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维护质量, 应加强设备在安装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在设备的维修中, 技术是核心。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不仅要保证安装的进度, 还应注重设备的质量,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安装中要制订施工计划, 拟定科学的施工步骤, 并加强管理,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不断地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研究, 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完善原定的设计方案, 保证安装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完善的交底工作是安装过程顺利开展的基础, 为减少设备故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维护

变电站建设单位多采用多变电无功式自动调节装置, 对于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有着严格的要求。安装时, 若电容器组高度超过3m, 质量按实际情况而定, 运输的过程中倾斜角要小于15°, 电容器内室门的高度要超过2 m, 否则设备运入室内时会比较困难;要在电容器组的正上方安装1组放电线圈, 电容器室的屋顶要保证在400 m左右, 否则设备不能按设计要求就位。为加快安装进度, 可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生产厂商共同协商, 制定一条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

2.4 选择合适的转化器

选择转化器也是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一个重点。随着光科技的飞速发展, 许多先进的转化器应运而生, 它们具有转化能力强、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新型转化器的应用不仅给调试带来了方便, 也便于安装。同时, 设备种类的多样化带来了设备功能的细分化, 因此, 变电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选取, 不可盲目, 否则, 一旦所安装的设备不符合实际的需求, 将会给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 还会造成资金浪费, 对财务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5 加装变送器

变送器的作用是解决变电站不同的部门对微机监测系统以及远程控制仪表进行管理的相关问题。不同的仪器模拟量应进行分层传输, 否则会造成相同数据在测量时得到了不同结果的现象,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成本, 加重变电站运行维护的负担。一些变电站考虑到运行维护方便等问题, 在站中只安装了一套变送器, 同时采用多回路电压增进输出的办法来满足不同部门的分层管理, 这就使得输出信号的准确度得不到保证, 使误差不断地增大, 反而影响了对设备的维护和修复。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 需要技术合格且非常细致和认真的去负责, 这就需要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提高自我技术水平, 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 对机器详细检查, 在问题发生前提前处理, 在问题发生时快速处理, 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维修, 确保排难后的送电成功, 在问题发生后, 查询问题的原因, 总结经验, 方便今后的工作中从蛛丝马迹中嗅出问题出现前的征兆, 准确预测预防。

摘要:人类社会进步至今, 产生了许多发明, 但就算在高超的科技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 都需要在电力的基础上运行, 人们使用的电能的通过电力系统的运送点燃起万千灯火, 但其实电力资源想要顺利的传送到千家万户, 从发电到传送并不简单, 连接电厂与电力用户的枢纽工作属于变电站, 其中的设备通过变换电压, 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 确保送出电力的稳定, 变电站中的机器运行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所以变电运行的维护工作必须高效严谨, 就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完善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邱健.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26) .

[2]谭佳.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24) .

[3]罗浠.探讨目前新形势下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及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4 (01) .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篇10

1 接地的类型

1.1 工作接地

为满足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 而将电力系统的某一点进行接地, 称为工作接地。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

1.2 防雷接地

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接地, 称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等接地。

1.3 保护接地

为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造成人身电击事故, 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 使金属外壳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内, 称为保护接地。如: (1) 电动机、变压器、照明器具、手持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及其他电器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 配电、控制和保护用的盘 (台、柜) 的框架; (4) 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构架、接线盒和终端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 (5)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的钢筋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6) 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的钢筋以及杆塔上的架空地线、装在杆塔上的设备的外壳及支架; (7) 变 (配) 电所各种电气设备的底座或支架; (8) 民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如洗衣机、电冰箱等接地。

1.4 重复接地

在低压配电系统的TN-C系统中, 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 造成电击危险和设备损坏, 而对中性线采取的重复接地。TN-C系统中的重复接地点为: (1) 架空线路的终端及线路中适当部位; (2) 四芯电缆的中性线; (3) 电缆或架空线路在建筑物或车间的进线处; (4) 大型车间内的中性线 (宜环行布置, 并实行多点重复接地) 等。

1.5 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接地。如某些液体或气体的金属输送管道或车辆的接地。

1.6 屏蔽接地

为防止电气设备因受电磁干扰, 而影响其工作或对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的屏蔽设备的接地。

2 设备接地技术原则

(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 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要求外, 不应作其他用途。

(2)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 除有特殊要求外, 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 按等电位连接要求, 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 (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除外) 与总接地体相连接。

(3) 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的接地电阻要求。

(4) 有特殊要求的接地, 如弱电系统、计算机系统及中压系统, 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 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3 接地装置的技术要求

3.1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

(1)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应水平敷设。其接地体应采用长度为2.5 m、直径不小于12 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 mm的角钢, 或厚度不小于4 mm的钢管, 并用截面积不小于25 mm×4 mm的扁钢相连为闭合环形, 外缘各角要做成弧形。

(2) 接地体应埋设在变 (配) 电所墙外, 距离不小于3 m。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应超过当地冻土层厚度, 最小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6 m。

(3) 变 (配) 电所的主变压器, 其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要分别与人工接地网连接。

(4) 避雷针 (线) 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

3.2 易燃易爆场所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1) 易然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金属管道和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均应接地, 并在管道接头处敷设跨接线。

(2) 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个, 并在建筑物两端分别与接地体相连。

(3) 为防止测量接地电阻时产生火花引起事故, 测量接地电阻时应在无爆炸危险的地方进行, 或将测量用的端钮引至易燃易爆场所以外地方进行。

3.3 直流设备的接地

(1) 对直流设备的接地, 不能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保护接地线或重复接地的接地体和接地线, 且不能与自然接地体相连。

(2) 直流系统的人工接地体, 其厚度不应小于5mm, 并要定期检查锈蚀情况。

3.4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线, 其截面积不小于1.5 mm2, 以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地线与电气设备或接地体的连接, 应采用螺栓或专用的夹具, 保证其接触良好, 并符合短路电流作用下的动、热稳定要求。

4 接地装置运行中的维护

4.1 检查周期

(1)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一般每年检查1次。

(2) 根据车间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对接地线的运行情况一般每年检查1~2次。

(3) 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 应在每年雷雨季节前检查1次。

(4) 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 应根据运行情况每3~5年对地面下的接地体检查1次。

(5)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 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1~3年测量1次。

4.2 检查项目

(1) 检查接地装置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 有无损伤、折断和锈蚀现象。

(2) 对含有重酸、碱、盐等化学成分的土壤地带 (一般可能为化工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及部分食品工业企业) , 应检查地面下500 mm以上部位的接地体腐蚀程度。

(3) 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 (一般为雨季前) 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 电气设备检修后, 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5) 检查电气设备与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等是否完好。

4.3 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时的改进措施

(1) 增加接地体的总长度或增加垂直接地体的数量。

(2) 将接地体周围土壤更换为土壤电阻率低的土, 如黄粘土、黑土 (土壤电阻率在500Ω·m以下) 。

运行维护工作 篇11

关键词:10 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105-02

城乡最重要的电力线路就是10 kV配电线路,通过连接

10 kV配电线路,基层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电力才能得到保障,所以,基层电力的工作重点就是对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进行维护与检修,以确保10 kV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此,笔者对影响10 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中的重点进行了探讨,旨在期望我国电力事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影响10 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原因

1.1 外力原因

因为10 kV配电线路存在比较长的路径,需要跨越设施、建筑或道路等,所以10 kV配电线路及其设备极易因外力活动而受到影响,在10 kV配电线路遭受破坏的同时,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1.2 管理原因

对10 kV配电线路来说,其仍缺乏较为健全的管理体系及制度,这使得10 kV配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继而导致10 kV配电线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且没办法落实施工质量的责任,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地管理10 kV配电线路,进而给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10 kV配电线路的管理人员、检修人员以及维护人员都缺乏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及专业技能水平,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应付的现象,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地察觉10 kV配电线路的安全故障,进而给线路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

1.3 配电装置原因

当下在监管及维护10 kV配电线路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无法及时地对很多陈旧的配电装置进行替换。另外,有些配电装置的运作是在工作人员没有根据标准规定进行操作和施工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样极易导致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出现虚接或破坏的情况,从而使10 kV配电线路的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严重地阻碍10 kV配电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

1.4 自然条件原因

在规划10 kV配电线路的过程中,没有对地理环境及气候等进行全面的考量,从而导致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会因自然条件而受到极大干扰。比如,10 kV配电线路会因雷电而断电,同时,10 kV配电线路也会因大风而摇晃,这些都将对10 kV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干扰[1]。

2 10 kV配电线路维护及检修工作的具体途径

2.1 对外力破坏加以把控

外力破坏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车辆撞击10 kV配电线路杆塔,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出现,甚至彻底规避此类事故,应当从道路两旁的栏杆着手。譬如将反光贴张贴于道路两旁的栏杆上,或者将反光漆涂抹于道路两旁的栏杆上,这样可以使车辆驾驶员增加对栏杆的注意度。

在每年冬季,应当对线路周边的树木以及道路两边的树木加以剪修,以使10 kV配电线路的周围具有一定的宽度。对于违章建筑,应当选用积极的处理对策,不仅应当对其加以劝阻,还应当积极地与规划部门、城建部门以及政府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整治声音建筑。

此外,还应当把安全生产中的施工预案及有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加以统筹,以使安全事故得以有效的减少。

2.2 对自然原因加以把控

自然原因中对10 kV配电线路影响最严重的就是雷击,所以,在检修与维护10 kV配电线路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提高

10 kV配电线路的防雷水平[2]。首先,应当将避雷设备安置于整个10 kV配电线路体系之中,同时将各种类型的避雷器设置于各个位置及区域,以防止雷电影响10 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此外,在安置避雷设备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控制好接地电阻,在减小接地电阻的同时,还应当将避雷设备的功能充分地展现出来,以防止雷电对10 kV配电线路造成损害。

2.3 采用先进的配电装置及先进的技术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日益攀升,用电负荷也随之日益增大,有关的10 kV配电线路的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大,10 kV配电线路中的支路和节点也越来越多,这使得维护及检修10 kV配电线路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借助电压监视继电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加大对电网系统运作的监测力度,以使电网系统运作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同时,伴随着GPS导航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检修人员可以利用导航系统对配电变压器及线路杆塔所在的位置进行正确、快速地定位,这使得工作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3]。自动化的配电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配电线路,同时,检修人员也能够对配电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运作状况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使配电装置中的安全隐患得以真正的去除。借助接地自动设备,检修人员可以自行地对出现故障的配电线路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节省时间,而且还能提高精确度,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检修时的断电时间,减小配电线路的故障范围,从而使10 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此外,还可以将相关的接地故障报警设备设置于10 kV配电线路的接点部位,以便实时地监测10 kV配电线路的故障及故障范围,而对于改建后或刚建成的10 kV配电线路,选用的装置必须具有较好的灭弧性及绝缘性,以使装置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2.4 落实好危险点的检修工作

为了确保10 kV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必须将方案设计及检修工作落实好。

首先,必须周密地对方案进行设计,譬如在改造技术、小修及大修等方面,负责人应当深入现场,对平时工作中的各项注意事宜及工作任务加以掌握,并编制相应的操作预案,同时还应当保证其具有可行性;

其次,还应当加大现场检修工作的力度,结合10 kV配电线路运行的实际状况,将巡回监察工作落实好,同时还应当切实做好检验措施;

另外,有关技术人员应当将监督及巡查等工作切实做好,而且还应当对检修对策及检修预案加以优化;

此外,还应当落实每个阶段的交底工作,负责人应当下发检修预案,并对检修重点及危险点加以强调,以确保检修工作的实效性及针对性。每五年至少进行一次登杆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拉线检查,如图1所示,检查拉线是否松动、锈蚀,各金具是否损坏或变形,水平拉线的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要求,拉线是否妨碍交通,或者存在被车撞的情况。

2.5 健全有关管理制度

对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加以健全,可以有效的保障10 kV配电线路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所以,首先必须加大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力度,操作人员在检修与维护10 kV配电线路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职业准则来操作,利用奖惩办法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继而促使工作人员更好地维护10 kV配电线路;同时,还应当将有关的问责制落实好,把检修及维护10 kV配电线路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倘若10 kV配电线路中发生了故障,必须负责人进行追责,以避免发生推卸责任的情况[4]。

3 结 语

总而言之,唯有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电力系统中一个主要的基础载体就是

10 kV配电线路,其直接关乎着线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有很多原因都会对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为此必须对有关的管理制度加以健全、落实好危险点的检修工作,保障10 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艳华.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探讨[J].科技与创新, 2015,(07).

[2] 彭杰.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3] 刘延峰,孙毅.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0).

压力管道的运行维护 篇12

从事压力管道运行和维护工作的人都知道, 压力管道在工作时需要承受相应的温度和压强, 另外, 由于自身流体的原因, 极易同周边的环境发生化学和物理反应, 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此时, 倘若管道在运行中出现状况就会导致十分不利的后果。例如, 几年前青岛地区发生石油泄漏事件, 因为石油在运输途中管道突然破裂而爆炸, 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发生以后, 人们纷纷开始关注压力管道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压力管道进行管护,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压力管道检验方法的工作原理[1]。开展此项工作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准确的应用原理, 并启用专业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来工作。主要是为了实施监控压力管道的使用状态和机器的性能。当压力管道发生破损时, 可以及时进行补救, 避免管道爆裂发生难以预估的后果。

2 对压力管道进行维护的具体方法

1) 全面检验压力管道。一般情况下, 如果是非埋地管道, 对于带有绝热层的压力管道, 检察人员就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而对于没有带绝热层的压力管道, 要进行整体性检查。另外, 如果检查中就发现某些环节出现状况, 就必须对壁厚进行测定以及对腐蚀情况进行监测[2]。具体检查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第一, 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查阅在线检验工作的具体情况, 例如是否有震动和纰漏的情况, 如果这些工作都没有做到位, 就要及时补正。第二, 对管道的组件是否完好进行检查, 尤其是过去总是出现问题的地方更要是细致入微, 例如阀门、垫片和较紧的固件等等, 重点检查这些部位是否有损毁和裂纹的问题。第三, 对支吊架之间的间距合理性进行检查, 另外, 还要检查管道的焊接部位是否发生了错边和咬边的情况。

2) 压力管道的材质检测。对压力管道的材质进行检查就是要检验其品牌和类型, 很多压力管道虽然年限较长, 但是却发现很多材质不明的问题, 主要原因就是安装过程不规范, 资料丢失或者施工的材料和文件不大匹配等问题。如果发现材质不明, 就要按照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方法, 如光谱分析、硬度测定等对材质的具体情况进行确认。

3) 测量检测壁厚。有些管道主要是负责输送腐蚀性很强的介质, 通过对壁厚进行测定, 可以了解管道受到腐蚀的程度。一般情况下, 要求弯头测厚的抽查比例需要达到管道材质的一半, 而三通厚度的测试抽查比例要在20%以上, 对直径突变的厚度测量比例则要达到5%。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如果介质自身为不锈钢的材质或者没有腐蚀性, 抽查的比例则可以适当的降低, 重点测量易受腐蚀的以及冲刷的部位。

4) 测量压力管道的电阻值。对于一些介质为易燃或易爆的输送管道, 应当采用抽查的办法对地电阻值和法兰间接触电阻值来测量, 具体而言, 防静电的接地电阻值要低于100Ω, 法兰间的接触电阻值不能大于该欧姆。

5)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对于GC1和GC2级别的管道, 在进行无损检测时, 要重点考察在各种应力作用下, 管道的材质和焊缝中是否有进一步扩展的可能性。当前使用最多的检测手段就是表面探伤、RT以及UT等, 倘若在抽查中有缺陷存在, 就要进一步扩探, 力求找到深层缺陷。值得关注的是, 周边环境也会影响定期检验效果, 所以, 在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中输送管道的焊接口时, 必须拍照留存, 看到哪个焊道口有裂纹问题时, 就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扩检[3]。实际工作中, 无损检测的资金投入量很大, 使用过程也不是非常顺利, 所以, 要检查人员采用超声波的方法来检测, 节约资源的同时, 提供利用效率。

3 解决压力管道安装问题的对策

严格把关压力管道的施工材质是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避免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当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涉及量广的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用合格的材质。压力管道材质类型多种多样, 各种规格和型号也有很大的差别, 管道施工的材料影响因素还有焊条、氩气以及焊丝等。一般情况下, 管道施工的材料都有业主提供。一些施工方受到所供材料的影响很大, 对材料质量没有进行把关, 缺乏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很松。没有确认材料的出厂合格证, 也为检验材料的外观情况, 很多材料存在裂纹、锈蚀严重、夹层等情况, 抑或者管道的壁厚不达标, 椭圆度严重超标等情形。有些材料的标识十分模糊, 某些特殊的合金钢材质并未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无损检测, 也为进行化学成分的光谱分析, 使不合格的材料依然在使用。

2) 严格把关焊接过程。对压力管道进行焊接, 需要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电焊工来具体施工,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工程建设量日益增多, 发展十分迅速, 亟需高水平的焊工人员。很多施工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 将工程违法分包, 或者临时招聘焊工人员, 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使用工资质。用人单位降低用焊工标准, 使得焊接管理过程不严谨, 焊接工作存在很大的风险[4]。因此, 对压力管道的运行进行维护, 需要在工作前期就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做到每一环节都符合标准。

3) 试验管道的强度和气密性。对压力管道进行维护时需要对管道的强度和气密性进行试验, 管道试验工作完结后, 部分安装工作并未完成, 例如, 支吊焊接未完成、某些仪表管嘴没有安装或者由于设计工作的变更导致部分工作的管线发生改变, 而对管道试验工作没有采取一些补救措施。管道没有定期进行吹灰工作, 不够清洁等问题存在。因此, 在对管道实际试验过程中, 需要对管道的强度和气密性进行检测, 根据实际情况来组织安装和护理工作。

4 结语

随着压力管道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压力管道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压力管道进行维护和检验是其中的两大重点。为了做好维护工作,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维护常识和职业素养, 严把质量关。不论是对材质的检验, 还是安装过程的管理, 对压力管道的运行和维护都十分重要。因此, 必须提高压力管道的管理和维护水平, 形成体系化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参考文献

[1]朱云飞.谈压力管道的检验问题[J].中国化工贸易, 2013 (22) :34-36.

[2]高芊, 杨键冰, 张晓军, 等我国压力管道的运行维护与检验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 2014 (2) :8-10.

[3]王艳杰.浅谈在役压力管道的检验与安全使用[J].活力, 2013 (13) :16-17.

上一篇:因素干预下一篇:数据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