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2024-10-17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通用5篇)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篇1

针对佳木斯地区普通砖混结构工程较为普遍, 从实际工作中归纳了砖混结构的部分设计内容和注意事项, 尝试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 以便在交审前自审, 也可帮助实习生较快上手。各部分着重注意点如下。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 抗震等级, 人防等级, 地基情况及承载力, 防潮做法, 活荷载值, 材料等级,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选用详图, 通用详图或节点, 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 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 包括:

2.1现浇板的配筋 (板上、下钢筋, 板厚尺寸) 。2.2圈梁、构造柱布置及其剖面详图。2.3过梁布置。2.4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2.5楼梯布置。2.6梁板顶标高。2.7梁布置及其下的梁垫布置。2.8板上开洞 (厨、厕、电气及设备) 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2.9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2.10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详图, 可对应建筑墙体大样剖面做法画结构详图。

3基础平面图及详图部分:

3.1刚性基础一般300厚。3.2建筑地段较好, 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 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3.3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断开,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3.4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3.5采用独立柱基时, 独立基础受弯配筋应按计算确定并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3.6基础圈梁在建筑入口处或底层房间地面下降处应调低标高。当基础圈梁顶标高为-0.060m时可取消防潮层。当地基不均匀时基底应增设一道基础圈梁。3.7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3.8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3.9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后, 再将图纸达到设计深度以提高设计效率。

4暖沟图及基础预留洞图:应与设备专业沟通确认。

5楼梯详图:2008年开始应注意抗震设防地区楼梯梯梁或折板处应设构造柱。

6梁、柱结构布置图

6.1梁上有集中力处应附加箍筋或吊筋, 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6.2方柱箍筋宜使用井字箍, 并按规范加密。角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6.3考虑抗扭的梁, 纵筋竖向间距不应大于200或梁宽, 即要求加腰筋;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6.4挑梁宜作成等截面 (大挑梁外露者除外) 。挑梁端部有集中力时, 注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6.5梁上开洞时应给出加强措施。6.6梁腹板高度大于450时, 宜加腰筋, 间距小于200, 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

7关于墙体问题:

7.1较高层高 (5米以上) 的墙体的高厚比验算, 不能满足时增加一道圈梁。7.2当采用井字梁时, 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 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 周边一般设置大截面的边梁或构造柱。7.3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的构造柱应向下延伸一层, 不得直接锚入顶层圈梁。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女儿墙内应设构造柱, 间距不大于4米, 女儿墙顶部设压顶圈梁。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 均加构造柱。错层处可设一大截面圈梁, 上下层板均锚入此圈梁。7.4砖混结构的长度较长时应按规范设伸缩缝。错层高差大于6米或两层时应设沉降缝。7.5应考虑电表箱和水表箱的位置对墙体削弱的影响, 应与相关专业沟通并采取加强措施。

8常用砖墙自重 (含双面抹灰) :120墙:3.02, 240墙:5.24, 370墙:7.71, 490墙:9.99 KN/m2。

9抗震设防:汶川地震再一次提醒我们应对建筑抗震加强重视。因此, 结构专业应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 严格按照抗震规范执行以加强房屋抗震能力。

10进行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时, 设计人员还应掌握如下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并应考虑当地地方性的建筑法规。设计人员还应熟悉当地的建筑材料的构成、货源情况、大致造价及当地的习惯做法, 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摘要:从实际工作中归纳了砖混结构的部分设计内容和注意事项, 尝试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 谈谈普通砖混结构设计入门。

关键词:普通砖混结构,承载力,设计

高中网球教学快速入门 篇2

一、教学条件

网球场地两块, 网球若干。授课时借鉴Quick Start program中的方法, 分别在每个场地的两底线后沿着中线拉一条与球网同高的绳或网作为小场地的球网, 以两条底线、两条发球线和球网构成小场地的边线, 以单打或双打边线构成小场地的底线, 共分成8块小球场, 然后再画出各自的中线与发球线, 4人一组占一块小场地 (如图所示) 。

二、快速入门教学方法与传统网球教学的区别

1. 教学顺序的不同

传统的网球技术教学从动作姿势入手, 主要采用喂定点多球的方式培养学生实际的击球能力。教学顺序基本上是无球挥拍练习→原地击球练习→喂多球移动击球练习→隔网对拉练习, 学生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后, 虽然能将教师喂的球击打到有效区, 但在安排两人对拉回合时就会因速度和落点控制各不相同而频繁发生失误。虽然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 能够按要求将球打过对面的场地, 但是由于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而且速度也较慢, 比较容易打准。而在与同伴隔网对拉时要面对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和不同速度的球, 由于还没有建立起对有变化来球准确判断的能力, 经常出现判断不准、移动不到位, 影响击球时机的把握, 所以失误频频发生。

快速入门教学方法是在不改变网球开放性属性的前提下, 通过缩小场地、降低球网或使用速度较慢的过渡球, 降低击打回合的难度, 暂时不过分关注挥拍击球动作做得是否优美, 尽快让学生体验到隔网击打多回合和进行网球比赛的乐趣。在小场地对拉回合的练习中, 为了增加回合, 学生在击球成功的同时还要控制好球速和落点, 使对方容易回击。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网球的学习中多了些乐趣、少了些无聊, 多了些成功体验、少了些挫折感受, 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肯定自己的表现, 然后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提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从而解决学网球入门难的问题。

2. 教师角色的变化

传统的网球选项课中,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球技能的教学都是由教师通过示范、讲解, 再由学生模仿, 学生通过练习反馈给教师, 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 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而且信息来源是外向的, 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内在体验的自我反馈。

在采用快速入门教学方法的课堂中, 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而是组织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掘自身对网球这一开放性技能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践适应不断改变的空间和时间的调整条件, 根据对方回球变化, 通过脚步移动合理调节身体位置, 再完成击球。

3. 场地优势

普通高中网球课存在着学生人数多、场地少、学时少的问题, 如果上课以喂多球练习为主, 每个学生练习击球的次数太少、学生会因练习等待时间太长而感觉沉闷, 而且课外活动没有条件进行上课时的练习, 造成学生进步慢, 甚至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打击。

采用快速入门教学方法的课堂上, 把一块场地一分为四, 将现有的场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增加学生在课上的练习时间, 让学生轻松体验场上多回合击球的乐趣。教会学生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慢到快的练习方法, 在课外活动时仍可按课堂上的方法练习, 从而熟练掌握网球的弹跳规律, 提高对来球的预判能力和控球能力, 对于进一步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教学建议

1. 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 分成若干小组进行, 竞争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 如, 设立击球回合次数的纪录, 让大家通过努力不断刷新纪录;或组织学生进行组间对抗赛, 根据掌握技术的情况, 选择大小合适的场地进行比赛。

2. 在教学中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 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改进教法, 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使其在网球运动的学习中感受到“易学、乐学、善学”, 从而系统地掌握学习和提高技术的方法, 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如何快速入门单片机 篇3

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 具备独特功能的微型计算机叫单片微型计算机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 简称单片机。通常片内含有CPU、ROM、I/O口、定时器/记数器、中断控制、时钟电路、系统总线等。图1是51系列单片机结构框图。

其实单片机就是一块具备独特计算机功能的集成电路IC, 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 (Microcontroller) 、嵌入式控制器 (Embedded Controller) 。常见的单片机有51系列、PIC系列、AVR系列、ARM系列等。图2是51系列的40脚DIP封装的AT89S51的单片机, 以后我们都以该型号的单片机做实训项目。

二、单片机有什么用

单片机具有的特点:

(1) 单片机具有控制功能强, 可以对I/O口直接进行操作, 特别是位操作能力更是其他计算机所无法比拟的。

(2) 抗干扰性强, 可靠性高, 工作温度范围宽, 部分型号的单片机增加了定时复位 (看门狗) 监控电路, 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适合于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

(3) 开发周期短, 性价比高, 易于产品化。所以单片机应用广泛, 主要面向控制领域, 能够实现系统的在线控制。主要应用于智能化仪表、实时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接口、办公自动化、家用电器等领域, 在交通、网络与通信、航天等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俗的说我们每天都要和“单片机”接触几十次, 如计算机、电子表、计算器、数码相机、手机、MP3、遥控器、洗衣机等。单片机技术使得产品智能化, 微型化, 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核心技术, 所以从事电子产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学好单片机技术。

三、如何学习单片机技术

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技术, 需要硬件+软件同时支持。所以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学好单片机。但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 或者是因为条件不够没有办法重视实践。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 却需要我们记住一些空洞而又无聊的单片机理论知识, 实在是太难、太累, 才会让我们觉得学习单片机技术很难。

我们今天提倡的“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将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 就不需要死记理论, 而是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 学一个知识点, 做一次实训, 总结一次学习成果。这样既学会了理论知识, 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单片机开发的基本步骤和软硬件的编程与设计, 完全可以进行一般产品的开发。

这种打破传统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 是以单片机的应用为基础, 结合基本的工业控制系统和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不分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 将各条指令贯串于一个又一个的实训中, 通过所见即所得的实训来讲解各种指令的编程方法和相关的概念, 是目前学习单片机的最佳学习方法。

四、学单片机需要的设备和材料

1、电脑一台, P4以上的个人电脑就可以了。需要安装单片机软件Keil C51 uVision2, 该软件可以完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调试、仿真等整个开发流程。再安装编程器软件Easy 51pro v2.0, 该软件可以用来控制编程器把目标程序文件写入单片机芯片中。

2、单片机实验板。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实验板基本上都集合了编程器、仿真器、实验模块等功能, 且价格从100~500元之间, 非常适合单片机初学者学习单片机技术。

3、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和单片机芯片。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晶振等常见的电子元件, AT89C51, AT89S51, AT89S52等常见的单片机芯片。

以上设备和材料是学习单片机必须的, 也是进行“边学边做”教学模式的必备条件。下面我们来具体谈谈单片机入门的学习过程。

五、初步掌握单片机技术的六个实训

我们提倡“边学边做”学习单片机技术, 学是为了做, 做是为了会。根据人的认知规律, 所以我们采用先学知识点, 再做实训项目的学习过程, 通过学习下面六个项目, 一定能入门单片机的门槛。

实训一:用单片机点亮一个LED

主要知识点:

单片机入门知识, 包括什么是单片机, 数制、码制等基本知识, 单片机的外部结构, 主要学习单片机的引脚功能。从而引出单片机工作条件为: (1) 电源电路设计 (2) 复位电路设计 (3) 时钟电路设计 (4) 程序存储器选择电路设计 (5) 外围电路设计 (6) 相关的程序的编写。根据单片机的六个工作条件设计一个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图, 如图3所示。

此外, 还需要学习Keil uVision2软件的基本操作, 并学会软件仿真的基本步骤, 学习第一个指令CLR P1.0的用法。

实训步骤:

(1) 依据单片机的工作条件, 设计一个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电路图, 并购买元器件和材料, 焊接成实际电路。 (2) 在电脑上编写程序。 (3) 通过编程器把程序加载到目标单片机芯片上, 并通电观察结果。

实训二:用单片机控制8个LED静态花样显示

主要知识点: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包括内部功能部件及其作用。重点学习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传送类指令的用法, 以便充分掌握I/O口和MOV类指令的使用技巧。

实训步骤:

(1) 在前一个项目的最小应用系统的基础上, 增加8个LDE显示, 并制作成电路。 (2) 在电脑上编写程序, 实现LED第1、3、5、7亮, 2、4、6、8灭的显示状态。 (3) 通过编程器把程序加载到目标单片机芯片上, 并通电观察结果。 (4) 实训成功后, 还可以自由设计显示状态, 比如:编程实现中间两个LED亮, 其他的LED灭的状态。

实训三:单灯闪烁器的制作

主要知识点:

单片机时钟电路和时序的学习, 重点学习振荡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的定义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重点学习指令DJNZ Rn, REL的用法, 从而学会延时子程序的设计及调用, 初步学会程序设计。

实训步骤:

(1) 使用上一个项目的最小应用系统电路。 (2) 在电脑上编写单灯闪烁程序。 (3) 通过编程器把程序加载到目标单片机上, 并通电观察结果。 (4) 实训成功后可以编写八路流水灯的程序, 采用多种编写方法编写同一功能的程序。同时通过编程器把程序加载到目标单片机上, 并通电观察结果。

此时大家一定不再满足于目前的编程能力了, 希望做一些复杂的产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全面系统的学习指令及指令系统, 重点学习汇编语言的指令格式和指令系统符号的约定, 寻址方式, 初步学习数据传送指令, 算术运算指令, 逻辑操作指令, 控制转移指令, 位逻辑操作指令, 并学习一定的编程技巧。

实训四:循环报警器的制作

主要知识点:

学习蜂鸣器的发声原理,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并学会相关的程序设计。

实训步骤:

(1) 依据项目要求设计循环报警器电路图并制作成电路 (2) 在电脑上编写循环报警器的程序 (3) 通过编程器把程序加载到目标单片机上, 并通电观察结果。 (4) 实训成功后可以对功能进行修改, 循环一分钟后报警自动停止。

实训五:一位数码管显示器

主要知识点:

学习数码管显示数字原理,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特别是P0、P1、P2、P3口的特点, 并学会相关的程序设计。

实训步骤:

(1) 依据项目要求设计数码管电路图并制作成电路。 (2) 在电脑上编写数码管显示数字 (自己任意确定) 的程序。 (3) 通过编程器把程序加载到目标单片机芯片上, 并通电观察结果。 (4) 实训成功后可以对功能进行修改:循环显示0-9。

实训六:键控数码管

实训知识点:

学习直控键盘和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去抖程序的设计方法, 从I/O口的读数据的工作原理, 并学会相关的程序设计。

实训步骤:

(1) 依据项目要求设计键控数码管电路图并制作成电路。 (2) 在电脑上编写键控数码管显示的程序。 (3) 通过编程器把程序加载到目标单片机芯片上, 并通电观察结果。 (4) 实训成功后可以对功能进行修改:二位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

本文从单片机的基础知识谈到单片机入门的学习过程, 最后确定了以“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快速学习单片机技术基础, 根据我们提倡的教学方法学习, 通过上面的六个实训项目的学习后就一定能快速入门单片机了, 该方法经过多年的单片机教学实践, 实践证明“边学边做”是学习单片机技术的最佳方法。入门后要继续学习定时器、中断等, 进一步提高应用技能。本文提到的六个实训项目将在后续文章中详细介绍具体操作步骤。

数控车床快速入门点滴谈 篇4

关键词:坐标系,工件原点,零点偏置,对刀,编程,操作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 是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要在短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 能够立即走上工作岗位, 很快适应工作的数控人才当然要有一定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认为以下几方面是作为数控车床人员必须掌握和加以重视的知识。

1 理解两种坐标系统

通常情况下数控机床上使用的坐标系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坐标系。该坐标系在机床出厂是由厂方设定, 一般设定一个固定的参考点 (假设为 (X, Z) ) 即机械原点或机床原点, 这个参考点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给机床本身一个定位。因为每次开机后无论刀架停留在哪个位置, 系统都把当前位置设定为 (0, 0) , 这样势必造成基准的不统一, 所以每次开机的第一步操作为参考点回归 (有的称为回零点) , 也就是通过确定 (X, Z) 来确定原点 (0, 0) , 对下刀架车床来说其机床原点一般在床身导轨的右端。数控机床坐标系是进行设计和加工的基准, 但有时利用机床坐标系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并不方便。如果以机床坐标系编程则在编程前必须计算出装夹在车床左端卡盘上的工件上各主要轮廓点相对机床零点的坐标, 无形中增大了工作量。所以我们通常选择工件上某一固定点为工件零点, 以工件零点为原点且X、Y、Z轴方向与机床坐标系相同, 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 即第二种坐标系———工件坐标系。

2 选择合适的工件原点

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原点能否合理确定将直接影响到编程的快慢及工件的加工精度, 所以选择原点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便于数学计算, 尽量直接用图纸尺寸作为坐标值, 能简化程序的编制;应选择在容易找正、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的位置上;应尽可能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使加工引起的误差最小。因此我们通常将程序原点设定在工件右端面或左端面的回转中心上, 尽量使编程基准与设计、装配基准重合。

3 准确对刀是质量的保证

若将工件安装在卡盘上, 则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是不重合的, 如果我们将工件零点与机床零点之间的坐标值输入系统, 即建立起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联系,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工件坐标系按图纸上的标注尺寸在工件坐标系中直接编程。机床能够根据输入的工件零点相对机床零点的坐标值和编程尺寸自动计算出工件轮廓上各点相对机床零点的坐标值。这就是工件坐标系的零点偏置, 工件零点相对机床零点的坐标值称为零点偏置值。在实际操作中对刀过程就是确定零点偏置值的过程, 是建立两种坐标系之间联系的过程, 只有在对刀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应用所编程序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否则编得再好的程序也于事无补。最常用的对刀方法是试切对刀法具体操作如下 (以采用FANUC数控车床为例) :

用回参考点方式, 进行回参考点的操作, 建立机床坐标系, 此时显示屏上将显示刀架中心即对刀参考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坐标值。

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 驱动主轴旋转, 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刀具在X坐标不变, 沿Z轴退刀离开工件, 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将其值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 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X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 即得到工件坐标系X原点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再将工件的右端面试切一刀, 保持刀具纵向位置不变, 沿横向退刀, 测量试切端面至工件原点的距离指长度尺寸, 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Z0, 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Z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 即得工件坐标系Z原点的位置。

4 正确合理地编制程序

在编程过程中, 走刀路线要正确合理否则会导致碰撞的发生。所谓走刀路线即按图纸、工艺单要求, 确定加工路线, 为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的精度, 选择适当的加工顺序和装夹方法。在其确定过程中, 要注意遵循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内外交叉等一般性原则, 编程中应将工件的余量考虑进去, 避免事故的发生。常见的因编程不当而导致碰撞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在学习教程中要特别加以重视:

(1) 工件中遇槽需要加工, 在编程时要注意进退刀点应与槽方向垂直, 进刀速度不能以“G00”速度, 避免刀具与工件相撞。

(2) 当运用循环指令编程时, 一定要注意循环起点的位置, 应将该点设置在工件毛坯外侧, 一般循环起点的X坐标值应比毛坯尺寸大1~2 mm左右, 其Z坐标值比实际切削起点大2~3 mm。因为此类循环指令执行过程中不管有多少加工步骤最终刀具还将返回到前面所设置的循环起点处, 若设置不恰当则刀具很可能在退刀过程中与已加工好的表面发生碰撞。

(3) 进退刀点选择时要注意, 进———刀不能撞工件、退———刀应先离开工件。“G00”指令在进退刀时尽量避免“X、Z”同时移动使用, 如:G00 X100 Z100;应改为:G00 X100;Z100;两句完成。

(4) “G01”指令中F值编写不当, 刀具移动速度非常快, 出现碰撞事故。产生原因是G99、G98等是模态指令, 除非有新的定义设置, 否则沿用上一次的设置方式。若程序前面按每转进给量 (G99) 设定编写, 而后面程序中按每分钟进给量 (G98) 编制 (如“F80”, 程序执行后将按80 mm/r进给) , 而发生撞车事故。因此可在每个程序的开始处加入“G97 G98”设置加工环境。

(5) 程序编写时, 执行刀具功能前要注意给刀架旋转留出足够的空间, 尤其是有车孔刀时, 因刀杆长度较长, 很容易与周围物体发生碰撞, 应在机床上进行实际测量来确定换刀点位置。如遇工件较长用后顶尖时, 也应特别注意, Z向不可退得过大。

5 胆大心细谨慎操作

误操作的发生通常都是因为操作者对机床面板各按键功能具体含义不熟悉, 操作不熟练所致。而造成对机床功能参数误修改, 从而造成碰撞事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重视, 加以强调。

(1) 刀具偏置输入时的数值及刀具偏置序号都要正确。绝对不能把“+”“-”号输错, 否则会导致刀具的运动方向相反。在输入时要注意刀具偏置值输入序号要与程序刀具功能中的刀具补偿号相对应, 否则, 程序运行后, 所调用的刀具执行错误的刀具偏置值, 易发生碰撞事故。

(2) 快速定位指令G00的运行速度是新车床出厂时由厂方设定的, 在对新编程序进行调试时, 我们应尽量采用较低的速度进行, 否则当刀具向工件方向以较高的移动速度靠近, 若对刀有错误发生碰撞时, 操作者将无法及时使刀具停下。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快速倍率, 使G00以较低的速度移动后, 使操作者能及早将刀具暂停, 减轻事故的损失。

(3) 在新程序第一次自动运行时, 一定要用单程序段去运行, 并且每运行下一段程序段前, 要根据刀具当前位置, 判断运行下一程序段时是否安全, 当确定程序正确后再执行下一个程序段, 若发现程序有误时, 须在编辑方式下对程序进行修改正确后, 再在自动方式下运行下一程序段。这样边运行程序边检查程序, 直到程序结束, 确定程序没有错误后才可以连续运行。这可是程序运行中的最后一道防止撞车发生的最重要一步。

(4) 在学习对刀时, 为避免用车刀练习时, 操作不当造成的撞车, 可先用模拟刀具例如用蜡制的或木制的进行对刀练习, 直到操作者能熟练地、正确无误地对刀后, 再用车刀进行对刀和工件加工。在练习中即使发生撞车, 损坏的也只是模拟刀具。

(5) 对刀时要用到手动方式, 需要把拖板以较快的移动速度靠近工件。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手动快速, 靠近工件后把手动快速关掉。而一些初学者由于对车床按键不熟悉, 在要快些靠近工件时, 看到拖板移动较慢, 按下快速移动按键, 同时把进给倍率调大 (实际上这时应调节的应是快速倍率, 调节进给倍率是不起作用的) , 而当刀具靠近工件后, 只是把手动快速关了, 但此时进给倍率仍旧较大, 刀具的手动移动速度还是很快, 而引发碰撞事故。

以上几个方面是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在培训时我们应提前与学员强调做到有备而战。作为数控车工的学习者, 在操作时, 将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当出现问题时老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的操作能力就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加上思考逐步提高, 在以后工作中才能独挡一面。

参考文献

[1]高凤英.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切削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篇5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对工程EPC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往国内项目相对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建设管理需求。欧美国家现存的EPC管理方法和体系虽然较为细致和先进,但我们的管理人员同样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和熟悉方可初窥门径。考虑到项目管理团队不断年轻化的趋势,笔者结合参与城市建设工程EPC项目工作体会,探索出一套较为简单且通俗易懂的管理入门方法,介绍城市建设工程EPC国际化管理体系和功能,以供参考。

1 定位、流程及架构

1.1 定位

要想用最短的时间尽快了解城市建设工程EPC国际化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管理体系和模式,首先需要了解常见项目的管理体系基本框架,简单地说,就是首先要找准“定位”。在项目复杂的关系网定位中,通常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合作伙伴

项目通常不是一家公司,甚至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经常需要引入多个战略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因此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根据投资比例的不同,要充分考虑和满足合作伙伴的意愿和利益。

2)项目承包商

项目通常由多个子项组成,为节省工期尽快投产获得实质性回报,许多子项往往会同时开始建设,相对应的,需要招募并管理很多项目承包商。所以各承包商之间交叉作业、利益划分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管理资源

通常可以理解为一套专业的流动的支持团队。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套独立的第三方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商务支持和建议,他们往往作为管理资源而独立存在,并随着项目的进展其人员和架构也在不断调整。

4)合作国家地方政府

在项目建造和运行等阶段,我们要不断与项目所在地的国家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要根据开发合同不断寻求他们的帮助以便推动项目顺利如期进行;另一方面根据项目及社会情况的变迁,还会经常受到他们的制约。因此,维护好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是保证项目开发建设运行乃至存续的重中之重。

5)地方政府政策

以上四个要素都是实实在在的项目框架组成部分,政府政策(包括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等)却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自始至终贯穿全局并制约项目全部过程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并相互作用,使得每个项目对应的EPC国际化管理模式往往在大同之中还兼具不同的自身特色。

1.2 流程及架构

项目EPC建设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初学者只要掌握并了解上述图中的各项主要内容,就相当于完成了对项目EPC建设框架的基本认知。

掌握了项目EPC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流程,接下来就需要考虑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具体地进行项目EPC管理了。针对项目EPC管理的三大要素PMC(项目管理咨询承包)、P M T (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和GES(通用技术服务),其相互关系如下。

1)PMC是项目EPC管理的核心,直接对口承包商;管理层通常不直接参与项目EPC管理,而是通过PMT来间接管理PMC。

2) P M T作为承上启下的环节,代理管理层的职责,负责宏观把控项目进展;GES则作为支持服务的独立第三方直接对PMC负责。

3)PMT和PMC并列存在,并非处于承包商的对立面;其主要作用也不是为了限制约束承包商,而是为了督促协助承包商在严格遵守EPC合同的前提下,顺利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

2 管理系统

2.1 管理系统组成

初学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一个项目需要管理的方面。下面的金字塔形框架图可以较为直观地说明该问题(见图2),图2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管理系统最重要的是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费用管理,这三项内容是项目EPC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次的安全、风险、文件和界面管理属于次一级的实际管理需求;人事、范围、行政和设计管理等则属于最基本的保障型管理内容。

2)图中每项管理内容上方的黑色字体阐述的是该项管理对应的实质和目的。只有理解了各项管理的实质和目的,才能切实理解各项管理的重要性和针对性,在EPC管理中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各项管理内容对应的本质如下。

1)进度管理

其本质是为了确保收益。只有确保建设项目尽快完工,才能确保项目在开发合同范围内尽快投产,确保总承包方及合作伙伴尽快取得收益。

2)质量管理

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名誉。只有高质量地完成项目,才能确保总承包方的名誉,才能取得合作伙伴及开发政府、国家的信任,才能在未来继续取得更多的项目和开发合作机会。

3)费用管理

其本质是EPC的管理工具。通俗的说,就是通过资金管理来约束和控制承包商严格遵守EPC合同,使得项目最终完成时能够按照合同达到想要的效果。

4)安全管理

其本质是为了确保生产运营优先权。任何一个项目,只有安全管理做到位,才能确保有条不紊地生产运营,才能确保稳定的收益。

5)风险管理

其本质是为了审计需求。风险不同于实际发生的安全问题,它自始至终隐蔽的存在并贯穿于项目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在不同的时期要考虑到不同的风险,并随时准备好风险应对工作,以满足各类诸如财务、安全、环境等的审计要求。

6)文件管理

其本质是渠道。只有通过文件管理这个渠道,才能快捷全面地统筹把握项目。

7)界面管理

其本质是为了交流。没有好的界面管理,不论是在与地方政府、合作伙伴之间的外部交流,还是与各子项承包商之间的内部沟通,势必矛盾不断、困难重重,进而直接影响到投产进度和利益分配。

8)人事管理

其本质是为了确保每个项目都配有全面充足的各专业管理人员,每个管理岗位都配有合适的人选。

9)范围管理

其本质是合作需求。应严格按照EPC合同确定管理范围,最终目的是确保和承包商的合作亲密无间,同时并无逾越和遗漏,进而确保项目始终处于良好的合作态势

10)行政管理

其本质是许可审批。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始终面临种种许可与审批。不论对外还是对内,在取得对应的相关许可之前,不可能继续开展下一步工作。因此建立优秀的行政管理体系有利于确保各级许可审批高效快捷的完成,从而确保项目顺利平稳按期运行

11)设计管理

其本质是为了避免偏离。其目的是避免承包商由于设计偏离或错误地理解了合同要求,导致项目在建设期出现纠纷,进而影响项目的功能;且该类问题一旦发生,处理起来将十分麻烦,势必影响项目投产及回收。

2.2 管理内容详述

以下将针对进度、质量和费用三项EPC项目核心管理内容以及安全、风险、文件和界面四项实际管理需求分别进行详述及分析。至于人事、范围、行政和设计管理等基本管理内容与EPC项目管理针对性不强且较为简单,初学者可查阅一般管理手册进行学习,此处不再赘述。

2.2.1 进度管理

项目常见进度管理流程,以及进度管理中的主要控制点、对应职责和管理办法如图3所示。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EPC承包商还会经常会出现下述问题。

1)没有经验丰富的计划工程师(实力不足)。

2)不知道在正确的时间应该做什么(经验匮乏)。

3)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计划工程师,离开去了其他项目(人才外流)。

4)不能按时提交日报、周报(管理散漫)。

5)低劣的日常计划文书工作,如错误的施工工序、危险的施工方法、重要性节点评估错误等(能力低下)。

作为一名合格的EPC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注意上述几点,随时监督和注意承包商以上动态。

2.2.2 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中的管理重点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质量管理内容繁多且较为复杂。如果选择的PMC由于经验或能力欠缺达不到EPC管理的要求,就需要督促PMT完成下面工作以改进质量管理水平。

1)制作QA/QC程序让PMC和EPC承包商遵照执行。

2)加强每个项目PMC的RFI信息邀请书日报要求。

3)制作符合项目自身的标准规范让PMC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审核EPC提交的说明

4)制作检查清单让PMC能够按清单轻松地检查现场工作。

5)制作不合格日志并监控PMC执行。

6)帮助PMC建立故障调查报告及体系。

7)建立QA/QC文档标准目录(如中间控制证明MCC,初步接收证明PAC,竣工资料,完工报告,最终接收证明)以便PMC能够按照该标准审核EPC的QA/QC文件。

8)建立经验教训表格以便服务支持团队GES在未来项目中改进。

9)培训EPC承包商让他们知道他们将要做什么

2.2.3 费用管理

项目费用管理中的管理重点如图5所示。项目费用管理的要点如下。

1)建立高效的计算审核和和停止程序。

2)对承包商延误申请付款提出警告。

3)将不合格报告和付款相挂钩,以便改善质量控制。

2.2.4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和HSE体系密切相关,其要点在于首先要建立本项目的HSE标准程序并遵照执行;其次是要和HSE部门加强配合,密切关注其发布的“风险警示”。结合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安全管理常见工作内容及方法如下。

1)安全周会(PMT、PMC和承包商共同参加)。

2)每周安全演练(PMT、PMC和承包商共同参加)。

3)每周安全审查。

4)日常安全巡检(PMT/PMC)。

5)日常工前安全谈话及安全座谈(PMT、PMC和承包商共同参加)。

6)施工节点前安全工作会议(如果需要)。

7)安全生产培训(主要集中在生产阶段试运转期间)。

8)应急演练(如火灾、撤离、有毒气体泄露等,可每月1次)。

总而言之,安全管理是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项目运转息息相关,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个员工生命财产的保障,必须时刻保持重视与警惕。

2.2.5 风险管理

项目各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内容如图6所示。

由图6可见,风险管理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全过程,全部类型的风险在各个阶段均在EPCC管理中进行评估管理和减轻,应相应做好各个阶段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以便随时满足审计要求。

2.2.6 文件管理

项目文件管理的常见流程如图7所示。

为了确保良好顺畅的沟通渠道,建议文件管理者除做好以上流程图中涉及的交流及日常工作以外,还应建立本项目的共享文件系统(主要包括目录索引、档案文件、数据盘整、访问申请、跟踪清单等内容)。有了共享文件网络系统的支持,可确保整个项目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整个项目的国际化管理水平。

2.2.7 界面管理

项目界面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如图8所示。根据该图不难发现,界面管理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界面会议纪要,做到有据可查。

2)建立界面清单以便追踪和控制。

3)建立界面进度表以便施工和试运转。

4)建立移交记录以便清楚地识别内部界面。

3 改进及建议

由于PMC是项目EPC管理的核心,考虑到目前EPC项目国际化管理中PMC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在此提出以下一些专门针对PMC的改进建议,以供大家参考和分享。

1)在细化PMC日常工作记录的基础上,明确PMT和PMC的各自岗位职责及工作重点。

2)做好PMC日常检查报告记录,以便出现质量问题时,对PMC和承包商的各自责任进行鉴别追踪。

3)编制PMC未来倒班计划,便于控制人员动迁及优化人员利用;以避免由于人员调整跟进不及时出现岗位缺失现象,进而影响项目正常管理安排。

4)遵照合同的合作水平和意愿,建立PMC职员岗位描述和评估标准,以便对PMC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监督。

5)在共享文件资料库中建立经验学习概要清单,以便在今后的项目中加以改进。

4 结语

城市建设工程EPC管理国际化是全球化经济发展合作的必然趋势。由于国内相关管理及培训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独立的标准化综合管理体系,大部分政府部门及公司仍旧按照自有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管理,大部分项目也是按照本项目特点进行独立管理运作。因此大部分EPC项目管理人员成长只能依靠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学习,而且经常出现某地政府、某家公司或某个项目的管理人员一旦调离岗位去了另一座城市、另一家公司或另一个项目,短时间内很难融入新的环境岗位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中国特有的“人面”国情,在EPC项目管理中往往掺杂了很多的人为因素和其他成分,因此国内现有的EPC项目管理模式尚未能完全和国际管理模式接轨,我们的项目管理水平距离欧美国家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要求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鉴于此,笔者谨希望此文能够便于有志于投身该领域的年轻同志参考。

摘要:城市建设工程EPC管理国际化是全球化经济发展合作的必然趋势。由于国内相关管理及培训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独立的标准化综合管理体系,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详细介绍了城市建设工程EPC国际化管理体系和功能。

上一篇:胃肠超声检查下一篇:地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