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精选12篇)
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篇1
引言
现阶段, 世界各国都爆发了严重程度不等的能源危机, 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与人口大国, 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十分巨大。目前, 国内的能源危机已经非常严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消耗的行业, 一个稍上规模的建筑项目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绿色建筑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大量事实表明, 在建筑项目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1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通常情况下, 建筑行业将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场地与绿色规划、节材与节水等施工内容称作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施工工程中, 为了最大程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规划工作, 需要确保未来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合格、建筑物室内有充足的光照。遮阳设施是现代建筑物必不可少的配置, 建筑物的遮阳设施应当采用节能环保型材料 (见图1) 。除此之外, 施工人员应当确保建筑物室内环境舒适、卧室隔音效果良好, 能够为住户提供良好的居住体验。
为了保障住户的居住质量, 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建筑物的防水以及排水设计工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用新型环保型材料, 材料必须由有资质、有信誉生产厂家提供。在排水管道布置完毕后, 需要检测室内有害气体含量, 如果检测仪器显示室内甲醛超标, 则必须采取合理的除甲醛措施, 从而保障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绿色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可靠, 住户应当聘请专业能力高、责任心强的施工团队负责施工工作[1]。
2 我国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缺陷
2.1 结构体系优化
(1) 混凝土体系缺陷。就目前状况而言, 部分施工单位未控制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导致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大量浪费, 混凝土成品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等现象, 造成了经济损失并危害建筑物的安全。某些建筑的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该类楼板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裂缝, 进而有可能造成楼板垮塌事故。在露天混凝土浇筑项目中, 混凝土的硬化时间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硬结的影响, 则极有可能致使新旧混凝土无法良好连接, 从而大幅降低混凝土块的质量。
(2) 砌体体系缺陷。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房屋建筑结构学与绿色建筑施工知识的了解等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农民在建造房屋时不遵循基本建筑施工原则, 出于所谓的增固房屋的目的, 在混凝土中大量投放钢筋, 不计成本地增设构造柱以及圈梁。部分家庭为了追求楼板的坚固而不断提升楼板的厚度, 这些都是不明智、不科学的做法。
农村家庭在未考虑地基与墙体承重能力的情况下肆意增加房屋的自重, 可能引起恒荷载传递不均等现象。如果房屋自重过大, 则地基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塌陷。现阶段, 农村地区许多房屋建在松软的田地上, 而大部分农民为节约建设成本, 通常不会采用钢板桩地基, 从而为房屋安全埋下了隐患。
2.2 结构构件优化
(1) 构件使用不规范。通过调查走访, 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将一些作用较小甚至不具备附加功能的构件装饰在房屋上, 而一些具备导风、遮阳、载物等功能的工业预制构件却较少被使用, 如此非但难以确保建筑功能的完整性, 同时还会增加大量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与绿色建筑施工理念相悖。
(2) 混凝土等材料使用不合理。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 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混凝土中钢筋的配置量设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混凝土中钢筋配置量设计工作具有较高难度, 钢筋量多并不意味着混凝土的强度也能成正比例上升, 钢筋量超标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混凝土中钢筋含量过少则必然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 抗震与抗压性能较弱[2]。
3 绿色建筑优化的发展趋势
3.1 绿色建筑的局部性以及整体性优化
应当做好绿色建筑的整体性优化工作, 即对建筑物的每一个子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地基是建筑物的重要构成成分, 是维系建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必须要做好地基基础的选择优化工作。当前, 建筑物地基种类较多, 不同类型建筑物需要搭配不同的地基, 在地基基础的选择上应当慎之又慎, 通过充分合理的论证与讨论以确定地基方案。
结构体系的选择工作同样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目标建筑物的柱网大小、层数、高度以及平立面等特征选择结构体系。绿色优化设计的初衷便是赋予建筑物环保的功能, 因此除了需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外, 还需要照顾到材料的节能能力。一般情况下, 为了控制生产成本, 可以优先选择本地材料, 杜绝使用无附加功能以及会对环境会产生污染的构件。
3.2 绿色建筑阶段性与寿命的优化
阶段性寿命优化设计是建筑整体寿命优化的关键环节。在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内, 对建筑物开展阶段性的优化工作, 注意把控每一个阶段优化过程的质量, 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建筑的总体寿命。
3.3 保持建筑优化与建筑结构优化的一致性
上文提及到, 部分建筑物表面装饰了大量无用构件, 不仅浪费了建筑物的空间, 同时还增加了不少的建筑成本。在绿色建筑技术普及的今天, 施工单位应当追求建筑物造型的简约大方, 确保建筑物表面与内部无大量装饰构件。部分住户为了凸显建筑物的个性特征, 在建筑屋顶设立大型钢球等构件, 如此可能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物刚心、重心以及质心三者正确交叠, 应当避免在屋顶等部位设置大型异型构件, 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3]。
3.4 绿色建筑主体上方结构优化
在绿色建筑上方结构优化过程中, 需要科学地设置剪力墙, 确保剪力墙墙体的质量均匀分布。在剪力墙整体质量均匀分布的情况下, 楼层整体结构重心将和楼层中平面刚度中心点重合, 如此建筑物的稳固性将大大地被提升, 在地震频发区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以上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如何提高优化工作的质量
4.1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各种工作, 在其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人才”, 绿色建筑优化工作自然也不例外。鉴于部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难以胜任优化工作的现状, 认为施工单位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扩充施工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采取定期举办行业专家讲座以及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的方式来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而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绿色建筑优化施工工作的各类要求。
4.2 制定相关制度标准
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尽快制定绿色建筑优化施工标准, 明确规定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应当设立合理的薪资分层制度, 将施工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量以及工作态度等因素纳入薪水考核体系的评判范围内。制定严厉的奖罚机制, 表彰在绿色建筑优化施工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人员, 同时处分有渎职行为的人员[4]。
5 结语
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与施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具备较高的难度, 为此,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各类优化施工标准、及时指正住户的错误建筑理念, 在工程中推广应用节能型材料, 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天水.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3 (04) .
[2]邵帅, 张广泰.预应力砌体结构研究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 (02) .
[3]叶嘉, 余琦.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效性的实施分析[J].北京规划建设, 2011 (03) .
[4]汪四新, 屈娜.某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与评价[J].建筑技术, 2011 (01) .
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篇2
区发改局
2012年9月28日
紧紧围绕“绿色都市”建设目标, 着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科技创意创新中心、高端商务商贸中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金融业、现代商务商贸业、广告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游戏动漫产业、生药医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综合指标。预计1-9月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66亿元,同比增长12.2%,为年计划的75.12%;一般性预算收入25.86亿元,同比增长12.84%,为年计划的80.8%;第三产业增加值78.02亿元,同比增长13.5%,为年计划的75.7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河指)162.76亿元,同比增长23.41%,为年计划的8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亿元,同比增长17.6%,为年计划的73.25%。实际利用外资2.68亿美元,为年计划的89.3%。服务外包执行额1.94亿美元,为年计划的104.7%。地方外贸出口2.42亿美元,为年计划的5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347元,同比增长15%,为年计划的75.21%。
招商引资与主题园区。1-9月份,全区共落地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项目218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7%,其中千万以上的115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4%,累计注册资金70.42亿元。今年已经落地企业中,规模总部企业19家、规模金融机构15家、高科技企业25家、规模商业配套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15家。
科技创新。1-9月份,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8家企业已正式提交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材料,6家企业正在准备申报材料,参加第二批认定申请;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8亿元;实现技术交易合同额约3600万元;软件产业收入15.3亿元;专利申请量预计达522件,其中发明专利131件,授权专利366件,授权发明47件;已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2项,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43项;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正在推进公司注册、项目落地等工作,拟于近期提交市科委认定。新建凯盛开能大型企业等省级研发中心3个。
二、主要工作
1、提高监测保障水平,工业和信息化保持平稳发展。一是召开了全区经信和服务业会议,对工业和信息化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与各责任单位签订责任状;制定并下发了《建邺区2012年经信工作要点》,对全年经信工作进行了细化;初步制定了《建邺区软件产业发展细则》。二是按月做好工业和信息化运行情况分析。三是对列入全市工业重点建设项目的4个项目按月做好跟踪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问题。四是做好中小企业情况调研,对全区的中小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有了详细的了解,并对如何加快全区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五是加强安全生产。7月初牵头组织住建、质监等相关部门对科技园及生态岛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
2、加大组织实施力度,企业创新升级步伐加快。一是召开全区创业创新大会,兑现及宣传有关创业创新政策,在全区企业中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二是完善企业基础资料。按照《南
京市千企升级目标任务》的要求,建立完善了40家千企升级企业数据库。三是加强目标管理。按月度上报千企升级指标数据,严格把握指标进度情况,确保三年目标任务完成。
3、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发展。一是配合做好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申报有关工作,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已于5月份授牌。二是做好省市区各级扶持政策的兑现落实,特别是创新转型20条、新兴产业引导专项政策的宣传和落实。邀请专家对企业进行软件业务专题授课,组织企业进行报表填报、税收优惠等专业培训。三是完成重点名牌产品培育发展工作。今年共组织企业申报了云锦研究所、雨润食品产业集团等名牌产品的申报。四是帮助雨润食品公司成立华东区食品动员中心,目前已获国家批复,8月份国家将进行挂牌仪式。五是认真组织会展考察活动。组织6个场次50多家次企业参加跨国零售采购会、南京市紫金论坛等活动,积极服务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打开产品销路。六是加强企业用电协调。针对用电紧张情况,帮助驰力汽车、苏星服装厂、许氏洋参等企业协调解决电力负荷缺口问题,确保重点企业正常生产运行。七是做好企业融资服务。组织全区12个重点建设项目参加全市融资专场洽谈,金融城等项目与银行达成了融资意向。1-9月份,我局在企业服务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帮助企业申报包括两化融合、物联网专项、两化融合专项及省市现代服务业专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项目70余项,申报项目的质量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4家企业进行软件企业认证,完成60余件软件著作权及软件产品认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省交科院申报了国家工程实验室,雨润公司申报了江苏省肉品绿色加工技术集成创新工程实验室;省交科院申报了南京市感知地下空间工程研究中心;省交
科院、天溯自动化公司申报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8项,24个项目列入市企业研究开发项目。
4、全力推进企业搬迁工作,加快转型升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政策法规、土地运作、拆迁安置、宣传督察四个工作小组;二是对全区12家被搬迁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制定并下发了全区工业企业搬迁方案。三是进行目标分解。与有关功能园区、街道、部门分别签定了搬迁工作目标责任书,对搬迁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四是督促各个企业分别制定了搬迁工作方案。五是加强工作督查。及时了解搬迁企业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帮助驰力汽车、奥能锅炉协调新址用地指标。
5、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高。一是不断提升清洁生产工作水平。正在进行中北公司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督促区域重点用能单位做好“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节能监察报告”。二是做好环境友好型企业工作。重点用能企业与市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做好8家煤炭经营企业的年检、换照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运行监测。围绕全年目标,切实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监测,尤其是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深挖潜在资源,积极协调推进。特别是对完成有较大困难的产值指标,认真分析问题所在,积极协调问题,努力缩小目标任务的缺口。同时全力做好软件产业统计、信息发布和重点企业发展情况的监测预警工作,提高软件产业经济发展预测和行业指导能力,提高软件产业服务水平,确保完成全年软件指标。同时做好工业长史汇编工作,完成2000年至今20万字汇编材料。
2、加强新兴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与规模以上重点企业、40家千企创新企业及重点软件企业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实际难题。二是切实加快推进双软认定工作,全面调研、梳理现有涉软企业资源,10月份举办双软认定和税收优惠培训会,确保完成12家双软认定。三是进一步完善《建邺区软件产业发展细则》,牵头做好软博会准备工作,完善电子商务论坛策划方案,落实参展、参会企业、客商邀请及会务准备工作。四是做好电子商务有关工作。
3、注重服务引导。一是加强对拟上市企业服务工作。落实市《关于服务吸引vc/pe投资及拟上市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组织1-2场拟上市企业及高成长企业vc/pe专场活动,对企业进行积极推介。联合市vc/pe紫金俱乐部和知名中介机构举办企业融资及上市实务培训。二是提高政策服务水平,认真梳理区内企业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更多国家、省市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展览展销活动;进一步落实省市有关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激励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三是加大中小企业帮扶力度。积极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和完善企业服务体系,为全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四是根据《市减负专项行动方案》,做好企业减负专项行动。
4、做好企业搬迁工作。落实搬迁工作月报和例会制度,对搬迁企业进展情况按月进行汇总,定期召开全区企业搬迁阶段性工作例会,加快推进企业搬迁工作;制订季度搬迁计划,严格工作进度。分阶段制订搬迁目标计划,并按照企业搬迁方案中规定的各时间节点,加快推进企业的搬迁工作。下一步将每个月联合监察局对各功能园区及责任单位搬迁情况进行督察;
协调解决企业难题,对企业搬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加强与市经信委进行沟通联系。
5、深化“千企升级”计划。一是进一步制定第二轮“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及时梳理和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开展专家(教授)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升级。二是积极服务骨干企业,围绕企业规模、税收总量、行业分类、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尽快排出一批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新兴产业,建好管理台帐,落实扶持措施,促进加速发展。三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做好重大专利新产品产业化、成长型科技企业、优秀新产品等创新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做好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四是提升“两化融合”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研发、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环节的综合集成。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市“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等信息化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力争培育和创建“两化融合”省、市两级示范企业1家,企业信息化平台1个,两化融合重点项目3个。
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023;F42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52-2
0 引言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将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最大化,节水、节电、节地、节能、节材以及降低污染与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适用的建筑物,同时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现如今,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得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现状
现如今,绿色环保理念及节能降耗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作为资源与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使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开始关注建筑空间使用效率、建筑综合症的危害以及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设计所带来的隐含成本的规避需要等因素,这就对建筑的节能与环保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此社会需求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并且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其具有低耗能带来的低成本,符合环保节能降耗理念的市场吸引力,长期的环境效益以及建筑良好的使用性能等。但目前在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上述生态与经济优势并没有按照理论预想的环节转化为直接的市场动力,进而制约了开发商与消费者主动投身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在此形势下,加快研究有效解决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与无法快速形成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对推进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策略分析
2.1 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全生命周期价值目标的不一致性
全生命周期下的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是最佳的,但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分享主体是多层次化的,在分析全生命周期连贯时间价值时价值分享多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简单地说,大部分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会涉及到建筑的开发机构、政府机构、设计机构、施工单位以及建筑所有人等多个利益群体,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里这些利益群体所承担的权责与义务是不同的,由于每个利益群体自身的经济、环境需求和目标都不一致,导致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目标变得复杂化,从而增加了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分配的复杂性,直接影响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生态与经济优势的充分发挥。
2.1.2 评价标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协同差异性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形成明确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因此,制定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既有的规范基础上,其组织基础是以专家系统形成的权重系数为框架体系,在此框架体系下的绿色建筑的生态目标具有单一性,并且组成生态目标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导致标准与操作协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疆土辽阔,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资源,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这就导致各个区域的生态目标具有差异性,按照标准规定的单一的生态目标与结构组成要求生态目标不同的地区会导致实际情况与制度要求相背离,再者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并没有综合考虑具体的经济要素影响,限制了绿色建筑生态经济共赢与优化的发展。
2.1.3 协同工作的复杂性
当下的绿色建筑在设计环节面临着生态与经济各项指标的评价问题,这些指标主要包括节水、节材、节能、节地以及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等,根据不同区域内不同的建筑要求标准,其各项指标也就不同,同时针对各项指标的比较和具体确定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各项指标的决定是根据甲方或建筑工程的经验,导致确定的指标缺乏客观性与科学性。另外,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框架体系要求绿色建筑的各项指标最终只是一个抽象的“分数”,无法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在技术与制度相结合方面依然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2.2 绿色建筑技术与制度策略的生态经济优化
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下相较于常规建筑具有更高的生态贡献与经济价值,但市场机制所关注的短期效益与绿色建筑生态经济长期性效益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绿色建筑这一优势的有效发挥,因此,优化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就是从根本上协调这一矛盾,首先建立整体优化的基本原则,将各环节优化所需的权衡与妥协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能的目的。根据优化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关联层次:
2.2.1 微观技术的优化
实现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的重要基础就是技术优化,所谓的技术优化就是指有机整合绿色建筑的各项技术,充分发挥技术整合带来的生态经济优势。技术优化又可以分为3个方面:①内容优化,由于专业协同工作的复杂性,所以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需要根据多重收益原理整合所有的措施和方法到一个设计中,实现各项措施的相互协同作用,从中提高各项措施的实施效率,达到完成多种任务的目标,整体优化绿色建设生态经济效益。②时间优化,时间优化指的是关注技术实施的时间性,优化技术措施的实施时间、次序以及步骤,同时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即策划、设计、建设及使用等各个时间段视作一个连贯的整体,对技术实施进行统一优化。由于系统起始端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引起乘数效应,因此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理论指出系统优化时首先要优化起始端组分。例如,在建筑的整体节能系统优化时,将外围护结构优化放在首位,保障最低成本实现最优成效;③技术与制度的协调机制优化,技术与制度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实现二者的协调、合作并成为发挥各自作用的重要条件。绿色建筑是社会协调合作推广的产品,应高度整合技术与制度的优化,以制度支持为基础,实现技术实施效果并充分反映制度的要求,借助制度的推动力实现技术的价值。
2.2.2 宏观制度的优化
制度优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的关键,以制度为杠杆协调参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不同群体在责、权、利等方面的划分问题,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促进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生态经济优势的实现。
2.2.3 基于自然资本理论的生态经济优化策略
首先,结合生态理念及要求完善工程设计、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工艺施工、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提高资源生产率。其次,转变以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经济观念,不在以占有商品为富裕量度,而是看作商品流通与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消费者不再是一项产品的流通的最终地,消费者在得到产品时注重的是生产者或其产品能够为自身提供的服务,高效利用沟通协调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与流动,有效降低产品的大幅度周转及由此产生的资源消耗,切实提高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功能以及利用率,实现最大限度的生态经济优化。最后,坚持向自然投资的观念,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改革破坏生态的投资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加大自然成本,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工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人员从技术与制度角度出发,优化微观技术和宏观制度以及二者的协调机制,最终实现最优的绿色建筑生态与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夏磊.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4(23):22-22.
[2] 张明希.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25):209-210.
[3] 韩雪.试析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J].城市建筑,2014(21):201-201.
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环境的六要素 篇4
关键词: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环境
1 前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考虑, 设计、建设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我们作为设计人员, 首先要掌握绿色建筑的真正含义, 并且将绿色标准贯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其次, 在施工建造和使用管理过程中, 亦要严格执行绿色建筑的各项技术措施。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 (住宅建筑) 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 (公共建筑) 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 注重以人为本, 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绿色建筑时, 对住宅建筑, 原则上以住宅小区为对象, 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对公共建筑, 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单栋住宅时, 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 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 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住宅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一般项数共40项、优选项数共6项。公共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一般项数共43项、优选项数共21项。
相比较而言, 美国已有了一个69分的评估系统——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缩写为LEED), 它几乎包括了从选址到水资源消耗等的所有问题。这个体系设定了四个等级, 一个普通办公楼仅能获得4分~5分。如果只是想通过认证, 一栋建筑至少要获得26分;要想达到白银等级, 必须达到33分;达到黄金等级需要39分;而达到白金等级需要高达52分。笔者认为采用量化评分的方式似更直接更系统化, 标准化。
3绿色建筑采用高密度形式的节能技术
通过采用高密度的形式以节约土地、更多的使用公共交通和低耗能的个人交通、建造过程中更多的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可回收材料、使用更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使用节能的暖通空调系统、利用太阳能等措施减少能耗。
3.1 建设功能配套完善的居住区
建设合理的高密度或中高密度住宅区, 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居住在低密度住宅区的人们出行会极大地依赖私家车, 密度的增加会使得公共交通的高效率成为可能。据估计, 人类最舒适的行走距离为半公里 (约10分钟) , 但也能欣然接受1.5公里的行走距离。许多人乐意骑1.5公里~3公里的自行车以解决日常所需。傍晚和周末可以在步行或骑车的距离范围内解决购物、上饭店和其它休闲场所, 这就需要高密度的住宅区开发取得成功。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 高密度住宅区应作为积极的推广方向。目前设计实践中量化指标一般为容积率, 宜控制在1.5以上。
建设功能配套完善的居住区, 在居住区内能满足住户的日常生活、娱乐、锻炼和休闲所需, 将大大地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 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
3.2 合理的优化建筑设计
朝向设计合理能使建筑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能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住宅往往需要平行布置, 并且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要留出足够的距离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
建筑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 体形系数越大, 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 能耗就越高, 体形系数每增加0.01, 能耗指标增加约2.5%。因此, 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3 建筑能源系统设计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采用蓄冷槽, 夜间用电低潮时制冷, 白天用电高峰时供冷;采用热回收设备回收空调制冷过程中散发的热量, 用来带动进风装置。这样可大大减少用电量。
在建筑物中加入太阳能装置的设计, 例如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的广泛应用大大地减少了电和煤气等能源的用量。
4 绿色建筑的优化环境
4.1 光环境
查研究发现, 在办公室和生产操作场中, 令人满意的照度为1 000~3 0001x之间, 过小或过大, 眼睛的灵敏度会下降, 易引起眼睛疲劳。为了保证良好的光照条件, 要做好天然采光的设计和建筑照明的设计。
为了获得天然光, 就要在建筑物的外围设计采光口, 采光口分为侧窗 (安装在墙上, 侧面采光) 和天窗 (安装在屋顶, 顶部采光) 。侧窗建造方便, 造价相对较低, 维护方便, 应尽可能设计侧窗, 不足之处再用天窗补充。
侧窗玻璃面积可按所处外墙面积的20%~30%计算, 然后还要考虑通风、日照、美观的要求确定侧窗的尺寸, 窗台高度不宜超0.9 m。天窗有矩形天窗、横向天窗、锯齿形天窗、平天窗、井式天窗等形式, 根据建筑物的外形和使用要求确定。
建筑室内照明的设计包括室内工作照明设计和室内环境照明设计。室内工作照明设计除了要满足照度的要求外, 还要考虑眩光、颜色、扩散、均匀度、亮度等因素, 保证照明质量。室内环境照明不仅是照明的功能, 而且具有装饰作用, 一个好的室内环境照明设计, 具有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4.2 空气环境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 室内装饰施工中采用了含有有毒成份的装饰材料和对人体有辐射作用的天然石材、摆设了含有有毒成份的家具, 例如采用了含有甲醛的人造板材等。第二, 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快混凝土凝结和减少变形缝的使用而在混凝土中加入含有高碱的混凝土膨胀剂, 夏季温度升高时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氨。第三, 空调的普及使用使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细菌含量增高而负离子浓度降低。
因此,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室内设计尽量简洁, 少用木板、石材等装饰材料, 选用无毒、无害、有益人体健康的装饰材料, 装饰施工结束后通风换气半年以上时间再入住。第二, 建筑结构设计中避免使用混凝土膨胀剂等添加剂, 按结构设计规范设计变形缝。第三, 建筑设计过程中做好室内的通风设计, 例如设置抽风机, 抽风时室内形成负压, 室外空气通过门窗缝进入室内;空调系统设计采用换气功能设计, 空调系统具有自动过滤空气、除臭、灭菌的设备。
另外, 提高住宅区的绿化率, 搞好住宅区内的环境卫生, 提高住宅区的空气质量, 也是绿色建筑的空气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4.3 声环境
这里的建筑声环境主要是指如何消除或减少室内外噪音, 给住宅区一个安静舒适的声学环境。噪音由噪音源经传播途径到达接受者, 从噪音源控制噪音是最根本的措施, 但噪音发出后, 只能从传播途径上采取措施, 而传播途径只能从城市规划、小区规划、单体建筑设计上进行考虑。
城市规划设计方面。首先, 应当依据城市的基本噪音源, 作出噪音等值分布图, 据此以调整各功能用地和交通规划。商住、医院、学校、办公等对噪音敏感的小区规划在城市的中心区, 工业区、码头、高速公路、铁路等噪音较大的规划在城市的外围。其次, 对于不能抗拒的噪音, 例如市政道路车辆的声音, 可以通过临街建筑物尽量远离道路、将对噪音不很敏感的商业建筑作为屏障、道路两旁种植常绿乔木与灌木组成的足够宽度并且浓密的绿化带等措施减低噪音。作为绿色建筑, 日间噪音应小于35分贝, 夜间噪音应小于30分贝。
4.4 水环境
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住宅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高绿化率和带有水景的楼盘越来越多, 这些楼盘的用水量非常大, 如果这些用水全部由自来水供给, 将会加剧城市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因此, 必须充分利用污水和雨水的处理回收利用, 由原来的污水、雨水直接排放的方式改为“污水、雨水-排放-存储-处理-回收利用”的循环使用方式。回收的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浇灌植物、提供水景。回收利用水的比例达到小区用水量的30%以上, 才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
4.5 热湿环境
作为绿色建筑, 室内的适宜温度为:夏季22 ℃~27 ℃, 冬季20 ℃~24 ℃;室内的温度为全年保持在40%~70%之间。
室内热量的主要来源有室外传入的热空气、太阳辐射热、邻近地面和路面的辐射热、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室内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热量。要保证室内的适宜温度, 就要阻止室外热量的传入和排出室内的热量。设计的措施有:
(1) 屋顶隔热。
可通过设计浅色屋顶饰面、在承重层和防水层之间增设一层泡沫混凝土以增大屋顶的热阻与热惰性、设计通风隔热层、采用蓄水屋顶和淋水屋顶、屋顶种植植被等措施达到屋顶隔热。
(2) 外墙体隔热。
以往, 采用两面抹灰的粘土砖实体墙是一种常用的做法, 但粘土砖的生产破坏了农田, 国家已限制使用这种墙体材料。采用中空双排混凝土空心砌块加上内外抹灰后, 有较好的隔热性能;或者采用复合板墙 (例如墙体内侧加石膏板或轻质混凝土) 也可达到隔热的要求。
(3) 做好室内的自然通风设计。
方法有根据地理环境和风向设计好建筑的朝向、间距及建筑群的布局;做好建筑平面的设计, 主要的使用房间布置在夏季的迎风面, 门窗空气对流等;设计合理的房间开口宽度和开口面积, 开口宽度为开间宽度的1/3~2/3, 开口面积为地板面积的15%~25%时, 有最好的通风效果。
4.6 绿色建筑的废弃物处理
建筑物中的废弃物主要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我国城市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 并且在逐年增加, 因此, 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成为建筑设计中不能忽略的课题。绿色建筑的废弃物处理系统设计分为两个方面:
(1) 废弃物的分类收集系统设计。在建筑物内每层公共部分设计有分类功能的垃圾箱, 垃圾一般按可回收垃圾 (废旧电器、金属、塑料、玻璃、皮革等) 、不可回收垃圾 (剩余饭菜、果皮等) 和有害垃圾 (废旧电池、电灯、光管、过期的食物和药物等) 进行分类, 同时设计垃圾垂直运输通道将垃圾箱内的垃圾运送到设计在首层或地下室的大垃圾箱内。建筑物外也要分散设计分类垃圾箱, 以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2) 设计水平的垃圾运输系统。在小区的地下设计垃圾水平运输管网, 管网连通各栋建筑物的地下垃圾收集箱。垃圾经过水平运输到收集站后, 经过压缩包装, 运走处理。
作为绿色建筑, 垃圾应分类收集, 分类率要达到50%以上, 并且垃圾的收集率要达到100%。
另外, 在建筑材料选用方面, 尽量选用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3R材料。
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篇5
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运用生态学,进而达到建筑物与环境、人类活动和谐发展的目标就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内涵。绿色建筑设计所建设出的建筑物更加符合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乃至精神需要,是应时代发展而生,还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的是科学的方式方法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倡导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充分地将施工条件和整体设计有机统一起来,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其还会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材料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浅谈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升温,就要求设计者对什么是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的建造对于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节能环保、经济适宜、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而绿色建筑设计是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的建筑;绿色建筑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因素的要求。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较,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尊重当地人文,适应当地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资源,如绿地、阳光、空气等,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与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较传统建筑的优势在于:(1)低碳环保,并且可回收利用性强。绿色建筑在建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低碳环保性材料,与传统建筑相比,对人体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即使被拆除后的材料,也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2)拆除时及拆除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可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原貌。。因绿色建筑所用材料为低碳环保性材料,拆除时所产生的粉尘及噪音等污染比较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原貌。如果需要在原址进行其他的工程时,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人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4、绿色建筑设计:
4.1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还应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节能有着重大意义。
4.2合理利用资源
清洁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清洁能源,在建筑中可加强太阳能的利用,如设计并建造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电力墙和太阳能光电玻璃,将太阳能转化为建筑本身需要的电能和热能。此外,风能也是一种开发利用较为方更的一种清洁能源,除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外,还可以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致热设备,将风能转化为建筑内可直接使用的能源。充分、合理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并将其转化为建筑所需要的有效能源,是绿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之一。
回收利用旧建筑材料 ,加大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最重要的内在机制。可将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如木地板、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经过加工和改造,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利用到新建筑中。
4.3 环境负荷最小化
降低环境负荷 。建筑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带来较高的环境污染。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而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因此,建筑师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应具备并增强生态和经济的意识,选择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的材料,如生态水泥、绿化混凝土、高性能长寿建筑材料、家居舒适化和保健化建材等。以及使用预制模数构件来减少建筑垃圾,将对环境所造成的负荷降低到最小限度。
4.4设计手法多样化
采用灵活多适的设计手法 ,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充分预见到建筑应当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改造,采取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等策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减少寿命周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人们通常认为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投资成本要高很多,这也是其推广的最大障碍之一。其实从长远来看,如果加强绿色建筑的管理,采取综合性的设计,可大大降低建筑的建造和后期运行的费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建筑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减少传统建筑,加大绿色建筑面积及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节约资源和降低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并降低环境负荷,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解决能源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故建筑设计者应在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贯彻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
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5).
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建筑学报,2005(1).
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编委会.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篇7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加, 由于绿色建筑具有自然和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优点, 致使绿色建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并且众多的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 不仅仅应该考虑的自身的经济、美观以及适用等特性, 更应该从资源、环境等综合性能方面进行考虑, 以此实现对绿色建筑的优化设计。
2 基于综合性能分析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
基于总额和性能分析背景喜爱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分析。根据建筑设计流程以及设计深度, 可以将建设设计分为决策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四个部分, 通过综合考虑地域、环境、资源等综合性能, 再利用例如GASBEEM、BREEAM等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指导, 并采用先进的辅助软件对建筑的主要性能进行分析, 以此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1 绿色建筑地域性空间组织模式设计优化
绿色建筑的建筑设计应该在传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加上相关的参数, 例如地域、气候、技术、文化以及环境等, 绿色建筑地域空间组织模式设计的优化原则是依赖于自然界的生长规律, 将地域元素增加到建筑设计中, 重视人在绿色建筑中的空间感受, 其设计优化主要表现为:从设计手法、视觉形态、空间布局关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提取地域建筑形态特征, 再结合建筑地域的技术水平、文化程度、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 进行调查、研究以及转换等, 以实现控制设计形态、优化绿色建筑的效果。同时, 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有人类、地质、大气环境、土壤等组成的复杂体系, 通过考虑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 保证绿色建筑能够体现整个地域的风貌以及价值体系, 并根据地域环境的实际变化, 真正的达成和地域环境系统和谐相处的优化设计目标。
2.2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优化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优化应该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准则, 对现有的绿色建筑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其一, 优化设计团队, 绿色建筑设计团队人员组成非常复杂, 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团队应该根据绿色建筑的目标为基础, 配备相应的设计团队和人员, 并分配相应的职责, 其中包括工程造价师、环境评估人员、专项技术厂家、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工程师、景观设计工程师等;其二, 优化决策设计, 组建专门的绿色设计团队召开绿色建筑启动会, 例如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研讨会, 分析绿色建筑场地的技术、设施、交通、资源等;其三, 初步设计优化, 初步设计优化的流程表现为:召开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方案研讨会、下发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要求、制定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审核绿色建筑设计指标、确定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其四, 扩充设计优化, 扩充设计优化的流程表现为:召开技术深化落实设计研讨会、进行绿色建筑扩充设计、审核扩充设计图纸、模拟设计图纸 (包括建筑综合能耗、室内自然通风、室内采光等) ;其五, 施工图设计优化, 施工图设计优化的流程主要表现为:深化绿色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完成绿色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审核施工图纸 (当存在参数变化时, 应该根据计算机模拟进行校对、审核、会签) 、完成施工图纸设计。
2.3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优化
目前, 建筑整体环境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 通常包含了空气质量、水、材料、能源等指标要求, 但是这些评价体系的内容、运行方式、结构以及表达结果和绿色建筑的决策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并不能满足设计师对绿色建筑优化设计的需求, 通过采用Ecotect软件对绿色建筑的环境进行分析, 通过归纳总结能够获得绿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 并且各项综合性能评价指标都是相互独立的,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 根据绿色建筑项目的功能要求对指标设置权重, 采用相关系数法、专家打分法、AHP法等常用定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通过利用Ecotect模拟分析方案性能, 再通过TOPSIS算法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能够获得最优化评价指标以及Ecotect-TOPSIS方案决策模型, 例如对绿色建筑光环境指标的分析, 文章以某工程为例, 探析了绿色建筑光环境评价指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绿色建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 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要想真正的实现绿色设计, 就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指标进行分析, 确定最优化评价指标以及设计方案决策模型, 以此实现对绿色建筑的优化设计。
摘要:绿色建筑具有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荷, 节约资源和能源, 为人们提供舒适性良好、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并可持续发展等优点。正是因为绿色建筑具备的这些优点, 致使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综合性能分析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的对策, 并探析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性能分析背景,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凯英, 田慧峰.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J].施工技术, 2014 (04) :60-61.
[2]迟庆娜, 孙睿珩.基于参数化技术的绿色建筑地域性设计优化方法初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4) :63-65.
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 篇8
1 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与经济优势
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不断更新。在当今注重生态和谐、环境舒适及科学合理建筑的背景下, 引发了人们对优化的空间利用与建筑设计的新追求, 同时也对建筑综合症提高了警惕并加紧防范, 这一切都使得具有节能效应和健康性能的绿色建筑备受追捧。绿色建筑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效益的同时, 也具备着许多潜在的经济优势。第一, 由于绿色建筑对能源消耗较低, 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建设成本。第二, 由于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上符合保护自然生态的时代趋势, 能够带来长远的环境效益并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因此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 经济优势并不会直接转化为市场动力, 众多开发商不愿主动进行绿色建筑投资[1]。因此, 绿色建筑本身的经济优势和实际的经济效益之间就形成了极大的矛盾, 亟待政府部门和建筑学家的解决。
2 绿色建筑在生态经济优化中面临的困境
2.1 全生命周期优势难以实现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 绿色建筑对环境效益的实现和降低资源消耗方面具有其他建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若从短期效应来看, 这种优越性则表现得并不明显, 经济及环境优势会被极大程度地削弱。这一优势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全生命周期价值与使用主体的阶段性之间的矛盾。由于一栋建筑的使用寿命与每位使用者的使用期间相比显得极其漫长, 在这漫长的生命周期内会涉及到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物业管理及各个用户等多方利益主体, 而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所在和经济需求是多样化的, 例如他们需要在各自的使用期内履行义务, 追求各自的经济目标。这就造成了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在实际分配中变得复杂, 无法使自身的经济优势得到应有的发挥。
2.2 国家标准与操作协同不一致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是以建筑专家设定的权重系数为参照而形成的框架体系。目前这一体系在解决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的问题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首先, 体系中对生态目标的制定进行了统一的规划, 且生态目标的组成与相互关系也比较固定。然而, 实际的建设和操作中, 情况往往复杂多样的。表现为各地区的资源和地理环境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 因此难以按照统一的目标加以实施[2]。同时, 这一目标在不同环境下实行的结果, 往往是对促进生态和谐发展初衷的背离。其次, 该标准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等要素缺乏必要的考虑。绿色建筑的理念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在这一标准的限制下显然难以实现。
2.3 协同工作的复杂性
在理论上, 绿色建筑对环境效益的实现是有序进展并合理搭配的。但落实到实际的设计会商时, 则会面临种种复杂的情况。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指标权衡的复杂性。由于对环境质量的评定标准各不相同, 又缺乏明确的规定, 因此常常引起各方在节能、节水、空间优化等不同方面的争议, 这一问题在受到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尤为突出。通常的解决办法是以建筑师或甲方的经验为依据进行取舍, 而这些经验往往缺乏技术上的保证。
3 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
3.1 时间层面
为了解决好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效益与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首先应从时间层面的角度, 对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进行优化。首先, 应重点对整体起始端组分进行优化, 原因在于起始端的一切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引发乘数效应。举例来说, 在对某节能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 应该将外围优化列为先行解决的问题, 其次才是空调或供暖设施的优化。这是以较低成本换取最佳优化效果的解决方案。其次, 应注意技术措施实行的时间性。采取技术措施的时间、次序和步骤都都需要进行适当的优化。最后, 针对绿色建筑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全生命周期, 因此可考虑实行相对应的实时优化方案。既要保证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完成总体优化, 也应注重周期内各个阶段的优化措施;既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优化, 也应在之后的建设和使用中进行优化, 形成系统化的优化方案。
3.2 制度层面
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 成功将其经济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 不仅要依靠技术和设计方面的措施, 同时也对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完善的生态经济优化方案应是技术与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绿色建筑这样的建筑产品, 其市场推广严重依赖于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下, 为了使绿色建筑能够在我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就应努力争取制度上的支持, 从而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 应该在指标评价标准、生态目标划定等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 争取能够在制度的推动下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
3.3 内容层面
面对专业协同的复杂性问题, 应在内容层面进行优化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根据多重收益原理, 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措施加以整合, 使其应用到同一个设计当中, 力求使各个措施能够协调运作, 发挥整体效能, 最终使多个目标得以实现, 同时还可以提高每种措施的效率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3]。这一原理可应绿色建筑在环保的不同侧面的措施得以整合优化, 从而有效解决协同工作复杂性的问题。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 总结出了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以及目前发展中的瓶颈, 揭示了绿色建筑在生态经济优化中遇到的种种困境。通过对这些困境的研究, 提出了跨出困境的相关策略, 对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指出了方向, 希望能够对相关部门及开发机构提供帮助。
摘要:首先, 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经济优势以及相对缓慢的发展现状, 然后对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树立, 主要包括全生命周期优势难以实现、国家标准与操作协同不一致、协同工作的复杂性这三个主要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提出了要从时间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内容层面制定出解决方案, 力求使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得以真正的实现。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明洁.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刘学来, 李永安.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作法及经济分析[J].建筑技术, 2012, 3 (10) :17-19.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机械优化设计 篇9
机械行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方面。机械设计制造作为一个系统的流程, 其中设计理念以及其中的各个设计环节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整体性能。机械设计是对产品的后续生产、对机械结构、机械材料以及运动原理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 从而使机械产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然而, 由于传统机械制造业存在着高污染、高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机械行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就必须对机械设计理念进行改革, 从本源上满足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 将绿色设计理念充分贯彻到机械设计过程中, 实现机械材料、机械结构以及机械性能的优化设计意义重大。
2 绿色设计理念分析
2.1 绿色设计理念的概述
绿色设计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 但是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并且已经在众多行业中得到应用。绿色设计是将产品设计、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放在首要的位置, 并且将其作为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 对产品性能、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等物理性能进行设计[1]。绿色设计理念始终贯彻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要求, 坚持绿色环保, 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是一种全新的产品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不仅仅包括产品的功能、使用寿命, 它还充分考虑了产品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并且对机械产品回收也进行了充分地考虑, 以实现产品的绿色循环。
2.2 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性分析
传统的产品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成本、功能、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 基本上没有考虑产品在制造、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传统设计理念为根本的产品, 使用寿命终结后回收率较低, 并且基本上都会产生较大的浪费和污染。绿色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设计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已经充分考虑了产品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回收利用等问题, 它对传统的设计理念进一步深化、扩展, 使其满足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当今社会而言, 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发展, 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保护和改善人们的生态环境。因此对于机械产品而言, 就应该从设计阶段将环境和资源因素加入其中, 改变原来单一化的设计理念, 采用多方位、全面化的发展理念。因此绿色设计理念需要考虑的因素, 既包括传统理念需要考虑的产品功能、产品成本以及产品的使用寿命, 还要考虑产品的环境影响。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对比如图1所示。
产品设计是为了满足某项生产需求而出现的, 因此, 功能性一直是产品设计的基础, 无论是在传统设计还是绿色设计中都占据首要位置。而环境因素融入产品设计中, 充分考虑了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从源头上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产品设计的成本也是产品设计的基本内容, 并且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盈利能力以及市场适用性, 如果产品成本过高, 该项设计的实用性将会大打折扣, 产品设计缺乏科学性, 因此,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成本以及使用寿命。
目前, 人们将绿色设计理念称为生态设计理念、自然设计理念等, 主要是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回收等减少资源的消耗, 实现对生态资源的保护[2]。因此, 在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主张机械产品的回收利用, 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绿色设计理念还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市场进行充分地调研, 然后再依据产品的性能要求构思设计方案。同时要严格审查设计方案和图纸, 使绿色设计理念充分地体现其中, 践行可持续发展。
3 机械设计中绿色理念的应用分析
3.1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准备阶段的应用
机械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体系, 为了设计出满意的机械产品, 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机械产品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就是设计方案的制定, 直接指导后续产品的设计流程。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引入绿色设计理念, 也就是在机械产品先进设计理念和先进设计技术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生态因素等方面,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原则。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机械设计在满足产品使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 还赋予它生态环保性。
为了达到机械产品设计的绿色要求, 在设计准备阶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高对机械产品设计成本的分析。为了能够充分回收机械产品, 必须在机械产品设计之前就做好产品回收问题的准备工作, 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因此, 在产品设计之前必须做好产品污染物处理成本以及产品回收成本的分析, 保证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要求。 (2) 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 并且利用先进的数据技术构建一个先进的数据库系统, 为设计工作的正式开展提供可靠和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绿色数据的构建, 既方便了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存储, 也有利于数据资源的分析和处理, 从而对涉及的参数进行优化, 为设计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3.2 绿色设计材料的选用
绿色设计的应用基础就是机械设计制造当中选择绿色环保节约型的材料。在机械设计制造时, 在材料的选择上, 最主要的是要考虑材料选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是否能够回收利用。同时考虑到材料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材料之间的兼容性, 实现产品功能的加强和对环境的保护。机械行业在对机械进行设计时, 要保障选择的材料能够符合产品基本的功能需求, 保证材料的实用性, 材料的抗冲击性、耐高温性和防腐蚀性等基本性能。对有毒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材料要进行去除, 安排专业的人员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审核, 在进行机械制造时, 做好对废旧材料的利用和处理工作。
3.3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实施方案中的应用
在当前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中, 其方案的设计和技术有很多种, 一般包括3种设计方案, 即模块化设计、生命周期设计和拆卸设计。其中, 模块化设计指的是产品的模块在进行重新组合时, 能够形成新的系统, 主要体现在产品构件的功能上, 不仅能够提高产品在废旧后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率, 还能有效地对产品的结构进行替换、更新。生命周期设计体现在产品的性能方面, 降低产品的成本要求和强化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这之中包括产品的回收利用、产品的更新替换、污染物的处理等问题。可拆卸设计是指产品能够进行有规律的拆卸工作, 实现对产品性能的维护和管理, 使产品可以设计改装。
4 绿色设计理念对机械设计的优化分析
4.1 优化机械设计原料的选择
在绿色设计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机械产品涉及的原材料基本上符合可回收再利用的要求, 其中环保材料是其最理想的材料。机械产品必定会涉及较多的金属材料, 这是无可避免的, 但是在这些材料的选取过程中尽量减少放射性、毒性、刺激环境的材料的使用, 并且为了减少原材料的回收成本, 尽量减少原材料的使用种类。
4.2 对机械设计结构进行优化
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 机械产品需满足回收利用、易于拆卸的要求, 因此在机械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其组织结构, 并且优化组织结构使其更好地满足拆卸、回收的要求[2]。机械产品的组织结构是机械产品设计优劣的主要依据, 也是机械产品使用寿命完结后可拆卸、回收的前提条件, 并且在机械产品设计中更加注重产品总体结构的可回收性研究。
4.3 优化产品生产成本
原材料一直是机械产品生产成本支出的主要项目, 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益。将绿色设计理念引入到机械产品设计中, 在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 选取无污染、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原材料, 实现持续化生产, 这样既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 也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支出;并且在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优化原材料的种类, 从而可以减少对原材料处理的费用, 达到优化成本的目的。
5 机械设计实现绿色化发展的思考
目前,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应用, 其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机械产品设计理念的变革, 不能单纯地依赖于个人或者某个企业, 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国家而言, 需要加大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宣传, 并且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 提高机械行业转变设计理念的积极性, 在科技、资金以及政策上予以倾斜, 促进机械产品绿色化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 将绿色设计理念引入到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实现产品的回收再利用, 为机械行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减少生态资源的消耗, 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望, 王宏.机械设计中绿色理念的渗透[J].知识经济, 2012 (24) :102-102.
绿色食品营销策略优化设计 篇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内人均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起, 人们对这些自然、无污染绿色食品的渴望程度相当高, 形成一定的消费群体。绿色食品, 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 或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在许多国家, 绿色食品又有著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 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
二、云南省昆明市绿色食品公司营销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绿色食品公司的员工缺乏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使得公司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公司管理层缺乏市场营销意识, 缺乏主动性管理能力。由于公司管理层人员缺乏主动性的管理能力, 导致在市场营销工作中出现明显的局限性, 整体营销管理能力很弱。二是对于市场营销的目标不清晰,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其发展思路也非常模糊, 市场营销方面也比较盲目。三是营销方面的专业培训达不到专业标准。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员工欠缺市场营销观念, 对主动市场营销的观念认识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管理层缺乏培训意识。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公司想要发展, 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和品牌意识, 为消费者提供喜欢的服务或产品, 吸引顾客的眼球, 产生消费欲望, 从而购买产品。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欠缺创新意识, 创新观念不强, 所以很难迎合顾客喜好。
三、绿色食品营销策略优化设计
1. 保证绿色科技的创新, 不断开发绿色新产品
绿色食品的开发需要结合消费者的需求, 将绿色食品差别化的定位将本公司的产品同其他产品区别出来。因而绿色商品企业应加强绿色食品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不断增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能力, 尽快推出一批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优质品种和与之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加工技术, 在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从而促进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本身的不断进步, 形成一种食品天然化, 生产无害化, 生态环境净化美化的可持续性的绿色食品发展模式。
2. 符合目标市场的定价策略
绿色食品的生产环境要求比较高, 其生产过程所支出的成本也比普通产品要高, 因此, 绿色食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是一种正常现象。此外, 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都是具有一定购买能力的消费者, 他们对能够满足其营养、健康、文明等更高层次需要的绿色食品, 能够且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在定价策略方面, 一是针对普通消费者, 秉承薄利多销的原则基于市场调查结果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定价;二是针对团体客户, 购买的价格优惠。
3. 优化绿色食品的渠道建设
选择恰当的绿色管理方法及销售渠道, 这是拓展市场, 提高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 扩大绿色食品销售量, 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 销售商定制的形式。农户根据销售商的要求组织绿色食品生产, 由销售负责销售。
(2) 农户与企业合营的形式。这种形式要求农户与绿色产品加工企业组成体化经营组织, 农户按绿色产品加工企业的要求, 为其生产绿色产品的加工原材料。
(3) 独家分销或选择性分销形式。独家分销就是在一定地区只选择一家销售商来负责销售其绿色食品;选择性分销则是在一个地区选择少数几家销售商负责销售其绿色食品。选择性分销要求选择的零售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并有良好的销售形象。只有这样, 绿色食品消费者群体才能经常光顾其销售网点, 购买其称心如意的绿色食品。
(4) 直接分销形式。这种形式要求生产者自己设立绿色食品的专卖店或在大型商场设立经营专柜。
此外, 还可开展“Bto B”和Bto C”电子商务构建离效率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这既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 防止“二次污染”。也可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4. 选择有效的促销策略, 宣传绿色广告、绿色消费
在我国消费品市场, 绿色食品逐渐的成为市场的主打产品, 企业运用绿色食品理念作为市场指导, 成为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推行绿色广告。绿色广告是宣传绿色消费的锐利武器, 是站在维护人类生存利益的基点上推销产品的广告, 它的功能在于强化和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使消费者将消费和个人生存危机及人类生存危机联系起来, 使消费者认识到错误的消费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并最终落实到个体身上, 这样消费者就会选择有利于个人健康和人类生态平衡的包括绿色食品在内的绿色产品。运用绿色广告就可以迎合现代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 对绿色食品工程宣传, 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英姿, 陈珂.食品企业绿色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9) .
[2]鞠佰文.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组合策略构建[J].中国商贸, 2011 (15) .
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篇11
[关键词]绿色经济;变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1.10kV变配电系统功能损耗
1.1变配电系统功能损耗与优化设计之间的关系
10kV变配电系统是电力输送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合理的对10kV变配电系统功能进行分析,才能为后续的优化措施的改进提供合理的条件,因此,对10kV的电路系统当中的变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的关键和重要了。10kV变配电系统由于线路长,相关的覆盖面较为广泛,以及变配电的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相关的系统受到地理和環境的影响,所以导致电能在输送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电能的损耗,而这两部分的损耗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来自于技术线损的电量以及变压器变压过程当中的损耗两个部分。
1.2损耗原因分析
1.2.1线损分析
(1)技术性线损。技术线损的电量就是指在电源的输送和相关电能的传导过程中,由于相应的输送设备,而损失的电能,这部分电能的损失,主要产生在变压器电阻一直电网运行电压过程当中要一日负荷不均而引起的损耗。(2)管理性线损。管理性线损指的是管理和计算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这方面线损出现的原因与参与了经营的人员综合素质等有着极大关系,所以通过提高参与人员的素质等可以解决该问题,避免了计算方面的失误,以及及时对于设备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检修。
1.2.2变压器的变压损耗
(1)变压损耗的原因。如果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以及负载损耗的损耗值差不多相等时,相应的变压器的损耗量将会降到损耗的最低整个输电线路的运行的效率将达到最大的程度。而变配电系统当中的电阻损耗就是电流通过线路导线,以及其他电气设备,例如:导体的电阻而产生的一系列的损耗。(2)变压损耗的解决措施。在电路,变配电系统当中,由于电阻率的值为定值,所以可以通过降低导体的电阻率,即通过增加相应的导线长度或者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来使的导线的电阻降到最低,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由于导线的投入增加会使得经济效益减退,不利于输电线路的检测和建设,所以一般的电网公司主要通过对配电的损耗进行合理的优化来降低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2.10kV变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2.1实用性设计
在对10kV变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对相应的导线选择变压器配备以及传输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实地检测,才能实际的设计出十分规范,又能够满足要求的线路,从而降低企业的产出增加企业的收益时的绿色晋级的背景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2.1.1供电线路导线的优化
在优化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导线的选择,因为导线是变配电系统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导线的合理选择和合理排布直接的影响到了电能在传输过程当中的损耗和电能的利用率。10kV 变配电系统主要是用于连接用户和变电站的直接联系,所以相应的供电的线路并不是很长,在线路恒定的情况下,需要降低导线的电阻率就需要在横截面积和材料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相应的方面的转变来减少电能的损耗,从而增加电能的利用效率,实现电能的优化配置。
在实际的供电系统运作当中,电能损耗为ΔW,需要更换的导线长度为L,假设每千瓦时的电费的价格是A元,而在变配电系统的建设过程当中,对电缆的投入价格是B元/米,则在面积增大之后的减少线损电费M以及增加线路投资P的关系分别为:M=ΔW*B,相应的线路投资P=A*L,通过数据计算可得增加的横截面积和线路的绿色节能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下表得出:
2.1.2配电线路的设计
在对输电线路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好的线路设计能够有效地缩短输电线路,并且延长整个输电设备的使用年限,在相应的线路方案规划选择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配电线路和配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相应的起止点,以及整个输电区间进行全面的了解,还要根据实际的地理位置相关的气象条件,以及输电设备的种类等选择几条合理的输送路径和输送方案,以优化变配电系统线路。(2)尽量避开附近的农田以及人流量较多的区域,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后期施工较为方便的地段,这样便于运行和维护。(3)选择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尽量选择在平地上树立电线杆,而且相应的电线杆的距离应该保持恒定,使得相应的电线杆受力均衡,如果某个电线杆之间的高度相差太多,或者间隔太长,都会容易使的电线杆,因为受力不均而发生倒塌,或者其他类型的人为事故。
2.2经济性设计
在配电线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性设计,以降低建设过程以及后期运营中的成本。经济性设计主要体现在对于供电线路长短等相关数据的计算,以及在施工中对于节能型、后期免维护型设备的使用等。
2.3安全性设计
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安全性问题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此处的安全性主要针对的是极端恶劣天气以及外力造成的电网运行中的故障问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对于配电线路的机械性等是否可以满足长期运行的负荷,在适当的位置里加入避雷等装置,以保证配电网的安全性。
3.节能措施
3.1配电线路的选择
一般来说导线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年级以上,所以如果通过增大相应的导线的横截面积来降低损耗,从第二部分表1的积分数据当中可以看出,通过更换导线从而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以实现很大的经济效益,在另一个方面,对于变配电系统当中所应用的导线接触的铁磁金具应该尽量的使用无磁类型的器具,因为电流输电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磁场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磁涡流不仅使得经济效益减退,还对导线本身也产生了巨大的损害,所以在对导线的选择过程应该尽量的避免使用无磁的器具,才能不断的提高使用寿命,相应的经济效益。
3.2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
通过无功补偿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供电质量。所以需要在设计应用过程中注重对于无功补偿设备的使用,同时也需要注意恰当的容量以及适当的控制方式,以最有效地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性。
4.结语
变配电系统是连接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合理方法对变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够不断的提升变配电系统的运作能力,提升经济效应。本文对10kV变配电系统的功能,损耗原因进行了浅析,提出了一系列变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对于变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达到不断降低供电线路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唯萍,陈立生.医院变配电系统智能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05):32-35
[2]苗厚利,郝报.可编程序控制器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3(10):15-17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篇12
行业认知的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现代生态和环境理念下, 充分利用建筑周边自然资源, 控制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 实现生态环境、建筑节能等一系列目标的新兴建筑模式和建筑类型。绿色建筑在行业中主要理解为:人、环境和建筑物的和谐与统一的关系, 并将控制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制止各类破坏、实现节能发展列为核心目标, 是利用科技、人工干预和系统工程来实现优化建筑结构和建立宜居场所的建筑。
2 绿色建筑设计的深层次认知
绿色建筑设计是新时期建筑设计理念融合生态观念、发展理念、平衡理论的综合体,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将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和谐相处列为头等大事, 在深入解读环境、生态、发展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 做到对人、建筑和生态在绿色理念下的有机统一和全面协调, 并以此作为前提和基础, 进行建筑的深入规划与设计, 并将现代化、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核心贯穿到建筑设计的始终, 实现自然、环境、建筑与人之间美的结合。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讲求形象的完整与开放性, 做到对功能的有效丰富和完整, 推进建筑功能型和生态型目标的实现, 做到从设计细节、设计要点的全面强化, 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灵魂, 也是绿色建筑设计区别于其他设计类型的关键要素。
3 绿色理念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绿色理念应用在建筑设计与施工环节产生了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两个重要的结果, 可以将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看作绿色理念具体应用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 在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环节中应该坚持系统性原则, 将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作为统一的系统, 通过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重构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进而做到对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目标的有力保障。
3.2 实事求是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实施要与建筑的区域性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要在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工作开展前重点考虑到自然、气候、人文、地理等多方面因素, 实事求是地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工作, 因地制宜地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 形成针对性的策略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做到对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目标的有效保证。
3.3 经济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的基础上, 因此, 无论在绿色建筑设计环节, 还是在绿色节能建筑的施工环节, 都应该注意经济上的可行性, 要减少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开支, 探寻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在经济方面的可控性与节约性, 真正做到对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成本的控制, 以此来确保绿色理念下建筑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4 构建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新关系
4.1 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
应该以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作为前提, 在基础上起到对绿色建筑设计进步的推动作用, 要将绿色节能建筑的实施作为建筑领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 通过绿色节能建筑的应用扩展绿色理念在建筑领域的深层次应用, 使节能技术、节能结构得到更为科学而准确的运用, 将绿色建筑设计更为全面地实践, 做到对绿色建筑设计方向和趋势的把握, 在不断推进绿色节能建筑创新和调整的基础上, 做到对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保证。
4.2 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水平
绿色建筑设计是绿色节能建筑建设的第一个环节, 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 可以发挥设计的决定和规划方面的作用, 大胆将绿色节能理念和绿色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的实际之中, 使建筑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在控制建筑消耗的基础上, 形成绿色节能建筑的体系, 更好地反映绿色发展理念, 做到对建筑行业绿色节能发展方向的保证。
5 结语
“绿色”是当前建筑领域的核心理念, 是建筑确保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绿色理念与设计工作相结合形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模式, 绿色理念与建筑施工相结合就形成了绿色节能建筑。新时期, 要将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做到更为深入和更为彻底的应用, 建立其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运用的新模式, 创造生态优美、环境优雅的新型社会与生态体系。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是绿色理念在建筑领域实际应用的两个重要表现。新时期建筑领域应该正确而全面地理解绿色理念的外延与内涵, 以绿色节能建筑定义的深入解读为前提, 建立绿色建筑设计的认知与意识, 构建绿色理念应用建筑设计和节能建筑的新平台与新关系, 使设计与建筑做到深层次、有效地统一和结合, 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建设提供方法上、理念上的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构建
参考文献
[1]蒋健健.绿色建筑设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7) :42-43.
[2]陶敬武, 张瀛洲, 肖鲁江.绿色建筑设计中被动式优先节能技术应用——无锡山语银城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 2011, (05) :90-92.
【绿色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推荐阅读:
建筑空间绿色设计07-25
绿色住宅建筑节能设计10-14
现代绿色建筑设计05-24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08-12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09-28
剧院建筑绿色设计策略10-09
绿色建筑的屋顶设计10-12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10-26
绿色建筑整合设计方法12-10
现代绿色房屋建筑设计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