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精选9篇)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1
2008年8月4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主办,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记者见面会在京召开。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背景、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并向2008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颁发了证书。
早在2006年,原建设部就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007年8月,原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2007.8)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开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根据《管理办法》,原建设部负责指导和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监督实施,公示、审定、公布通过的项目,并颁发证书和标志;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日常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2008年4月,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共同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绿建办”),设在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成员单位包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绿建办主要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受理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指导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活动。
绿建办成立后,于2008年4月到7月组织了2008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申报、评审和公示,共有6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通过总结第一次评价工作,绿建办修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并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申报评价程序。
《实施细则》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别用于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效期分别为2年和3年。
近期,将按新制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始继续受理规划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申请应由业主单位或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申请项目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运行使用阶段的评价标识申报程序和评审的具体要求正在制定中,计划今年下半年逐步展开运行使用阶段的评价标识活动。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2
为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规范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日前,建设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该细则自2010年1月15日起施行。
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引导我省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有效期为1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有效期为3年。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省范围内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和管理我省范围内一、二星级评价标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监督实施,公示、审定、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公布通过的项目。
第五条 成立“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绿标办”),负责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并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监督与管理。“省绿标办”设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研设计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省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
第六条 省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负责评价标识的申报以及咨询、指导、服务工作,并遴选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若干专家进行评价标识评审工作。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七条 申请单位可随时提交评价标识申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每年5月31日和11月30日后各组织评审颁发一批评价标识。
第八条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应由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请。
第九条 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项目应当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应当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
第十条 申请单位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填写评价标识申报书。
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项目应提供:
(一)《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申报书》一式4份;
(二)工程立项批件、申报单位资质证书、施工图审查合格文件、全套施工图、相关评价分析报告、与参评项有关的计算和说明等,以及其它与设计评价有关的资料,装订成册一式4份。
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应提供:
(一)《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一式4份;
(二)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书(未进行设计评价标识的需提供设计评价标识阶段的相关申报资料),工程用材料、产品、设备的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等材料,以及必须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等资料,装订成册一式4份。
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竣工图等,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
第十一条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对审核通过的项目签署推荐意见后,统一报送省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
第十二条
省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遴选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若干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下设规划和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建材、电气、建筑物理七个专业组。评审委员会依据国家及我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审查申报材料,进行质询、讨论和评议,确定获得星级的项目。
第十三条 根据需要,评审委员会可组织核查小组对需要实地核查的申报项目现场核查。核查小组由5~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被核查项目所在地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派人参与核查工作。核查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听取申报单位对工程质量、系统功能及运行情况的介绍;
(二)实地查验工程质量、系统功能及运行情况。凡核查小组要求查看的工程内容和文件资料,申报单位都必须予以满足,不得以任何理由回避或拒绝;
(三)听取业主及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系统功能及运行情况的评价意见。核查小组向业主及监理单位咨询情况时,申报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当回避;
(四)核查小组应向评审委员会提交书面核查报告。
第十四条 评审完成后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评审结果进行审定和公示,公示期为15天。
第十五条 经公示后无异议或有异议但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项目,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经过备案的项目,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制作颁发证书和标志,并公告。经审查异议成立的项目,将不予审定并向申请单位说明情况。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评价标识持有单位应规范使用证书和标志,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 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制作颁发,并监督使用。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评价标识进行虚假宣传,不得转让、伪造或冒用评价标识。
第十九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扣其评价标识:
(一)建筑物的个别指标与申请评价标识的要求不符;
(二)证书或标识(挂牌)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被暂扣评价标识的建筑物和有关单位,经整改后,由省绿标办核实,符合要求的,发还其评价标识。
第二十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其评价标识:
(一)建筑物的技术指标与申请评价标识的要求有多项(三项以上)不符的;
(二)被暂扣评价标识超过一年的;
(三)转让评价标识或违反有关规定、损害标识信誉的;
(四)以不真实的申请材料通过评价获得评价标识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检查的。
被撤销评价标识的建筑物和有关单位,自撤销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再次提出评价标识申请。
第二十一条 评价标识持有单位存在本细则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情况之一时,知情单位或个人可向“省绿标办”举报。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规定的其他类型建筑,可参照本细则开展评价标识工作。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3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 到2015年末, 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重点推进南宁、柳州和桂林的新区按生态城区规范建设。
目前, 广西已编制完成一系列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图集, 《广西建筑外门窗遮阳设计应用指南》《广西建筑立体绿化技术应用指南》已颁布实施。同时, 还开发出一系列新型绿色建材, 如利用废弃泡沫玻璃材料制备节能型新型墙体材料,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混凝土及再生墙材等。
然而, 绿色建筑在广西不少地方还存在普及推广成效不明显的现象, 社会对绿建认识普遍存在误差, 缺乏专业技术服务, 重设计轻运行成摆设, 如不考虑当地气候导致设备生锈, 太阳能组安装后仅成摆设, 绿地植被被太阳能元件遮挡等。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4
说明:
1.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
盖章的施工图蓝图,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设计施工图作为证明,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
2.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
3.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
模拟报告,需提供相应的图纸等支持文件,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 对于模拟报告,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另外,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
4.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
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5.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施工图等,在明确参评范围后,只需
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
6.所有证明材料按“1基本材料”、“2规划设计”、“3建筑设计”、“4景观设计”、“5暖通设计”、“6给排水设计”、“7结构建材”、“8电气设计”和“9其他材料”分类整理并编号;电子版资料与纸质版资料必须一致,并在申报书的相应材料列表中注明(图纸材料仅需归类列出类别名称,注明图号范围,无需详单);电子版材料分类归入不同文件夹,纸质版材料分类装订成册并装盒;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5
我国从绿色建筑启动到现在已经九年多了,在这期间,我国绿色建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年的国务院一号文件中提到:“在“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要达到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以上城镇新建筑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的项目及单体建筑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说明在未来五年后,我国的绿色建筑将是全世界数量的一半,在大中型城市中非绿色建筑将不予批准建设。可见绿色建筑的市场将不断扩大强化,逐渐成为一种建筑的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我国住房和城乡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对规范和引导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绿色建筑标识认定项目的整体特征分析,有助于积累经验、指导实践,从而推动绿色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尝试对从2008年到2013年底,共1446个绿色建筑项目,从数量、星级、地区分布、建筑类型、申报单位、气候区、增量成本几方面特征情况,分析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
2.标识项目的数量年度进展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增长,继2011年数量井喷式增长以后,2012年开始至今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态势。
标识项目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2013年五年期间,全国分别有10个、20个、82个、241个、389个、704个项目通过评价,共1446个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6270.7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建筑的建筑面积为11.3万平方米(见图1)。其中设计项目1342个,占总数的92.8%,建筑面积为14995.1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104项,占总数的7.2%,建筑面积为1275.6万平方米。
从2008年到2010年总共112项绿色标识项目,从2008年到2011年总共353项绿色标识项目。其中2009年的项目数量比2008年增长100%,2010年的项目数量比2008年增长290%。之后,2012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数量和建筑面积均超过了前几年同类数据的总和,共评出389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4094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64项,建筑面积为3794万平方米;运营项目25项,建筑面积为300万平方米。12013年我国绿色建筑数量及面积继续快速增长,共评出704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8689.7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648项,建筑面积为7929.1万平方米;运营项目56项,建筑面积为760.6万平方米,数量同比2012年增长81%,面积同比2012年增长112.3%。2(见图2)
各年度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年度数量见表1。
1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发展状况
2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设计和运行标志项目数量逐年发展状况
3.标识项目的各星级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从各星级的比例上看,江苏、广东、浙江及山东省的各星级比例较均匀,上海、天津、北京三个直辖市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河北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较多,天津二三星级绿色建筑较多,福建则一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最高。3
各年度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年度各星级数量见表2和图3。
4.标识项目的各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虽然有较广的地域覆盖面,但各地区的分布还是不均衡的。
在2011年前,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到2011年有了快速发展,范围开始扩大,从过去的18个省区市发展到28个,陕西、福建、湖南、吉林、海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云南和香港实现了零的突破。其中陕西和福建各达到8项,湖南7项。4到2011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6位的是江苏77项、上海43项、广东38项、浙江20项、北京21项、天津19项、四川9项 ,见图4。
3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各星级数量分析
4 | 至2011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5 | 至2012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6 | 至2013年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较多省市
2012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山东、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增速明显。5至2012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几位的是江苏175项、广东95项、上海70项、山东45项、北京42项、河北40项、天津37项、浙江36项、湖北33项、福建27项、四川20项 ,见图5。
2013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加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湖南、内蒙古、河南、云南也实现零的突破,开始有了绿色标识项目。也就是说除了西藏以外,各地都有获得绿色标志的建筑。至2013年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分布前几位的是江苏319项、广东172项、山东102项、上海100项、河北85项、天津384项、浙江68项、湖北65项、北京59项、福建43项、河南40项、陕西39项、四川28项 ,见图6。
从过去几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的发展来看,江苏名列前茅,广东、上海紧随其后,山东、北京、天津、浙江、福建等沿海城市地位于第二梯队,而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内地地增长很快。标识项目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城市群、以及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两个带状区域上。
从各地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星级比例上看,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的比例较为均匀,山东、河北二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天津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广东、福建以一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最高。
5.标识项目的建筑类型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可分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其中公共建筑主要为办公、商业、场馆、宾馆、学校、医院、酒店等。
2011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241项,其中住宅建筑140项,公共建筑101项,工业建筑0项。
2012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389项,其中住宅建筑198项,建筑面积为2638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74项,建筑面积962万平方米;二星级93项,建筑面积1347万平方米;三星级31项,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188项,建筑面积为1441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68项,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二星级60项,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三星级60项,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工业建筑3项,建筑面积为6103.8万平方米。
2013年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704项,其中住宅建筑387项,建筑面积为6103.8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45项,建筑面积2872.2万平方米;二星级207项,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三星级35项,建筑面积378.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07项,建筑面积为2437.5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22项,建筑面积967.7万平方米;二星级120项,建筑面积953万平方米;三星级65项,建筑面积516.7万平方米。工业建筑10项,建筑面积为148.5万平方米;其中:一星级1项,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二星级5项,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三星级4项,建筑面积106.4万平方米。
7 | 2011-2013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建筑类型分析
8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各气候区分布特点(2012年和2013年)
从2011年到2013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类型中,绿色标识项目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数量差异不大,,以住宅项目数量略多,而工业建筑在2012年实现零的突破。(见图7)
6.标识项目的申报单位特征分析:
至2012年底,项目标识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79项、万科60项、绿地40项、招商15项、朗诗11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10项、苏州建屋10项、保利9项、中建中海8项、花桥8项。
至2013年底,项目标识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162项、万科84项、绿地57项、招商23项、保利19项、苏州建屋14项、朗诗14项、花桥12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11项、华润11项。
在拥有绿色建筑标识数量最多的申报单位中,万达、万科、绿地等开发商稳居前三,几乎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住宅类建筑是万科、万达、绿地、保利、朗诗等集团申报项目最多;公共建筑则是万达、绿地、招商、苏州建屋等集团申报项目最多。
前十位申报单位的项目星级构成比重区别很大:其中万科、苏州建屋重点为三星级项目,朗诗集团全部为三星级项目,绿地、招商主要为二星级项目,深圳光明新区城建、万达集团几乎都是一星级项目。6
至2013年底,住宅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科77项、万达39项、绿地36项、保利16项、朗诗14项、招商10项、华润10项、中建中海9项、花桥商务城8项、北京经投开发7项、深圳光明新区城建7项。
公建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前十位的申报单位为:万达123项、绿地21项、招商12项、建屋10项、万科7项、天津生态城7项、中新苏州6项、花方兴4项、解放军4项、张江4项、花桥商务城4项、深圳光明4项、天津生态城建4项。
从中可以看出,住宅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申报数量以万科为首,数量几乎是第二位的两倍。公共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申报数量以万达为首,数量一三位数遥遥领先,远大于后面九个申报单位数量之和。
7.标识项目的各气候区分布特征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在各气候区的分布各有不同。
2012年,夏热冬冷地区项目为176项,占45 %,面积为1792万平方米;夏热冬暖地区项目为78项,占20%,面积为831万平方米;寒冷地区项目为20项,占5%,面积为231万平方米;温和地区项目为1项,占0.3%,面积为55万平方米。7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相差不多,均超过总量的一半,而寒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各占20%左右,严寒和温和地区项目较少。居住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差不多,均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
2013年,夏热冬冷地区项目为284项,占40.3%,面积为3190.6万平方米;夏热冬暖地区项目为100项,占14.2%,面积为1235.6万平方米;寒冷地区项目为269项,占38.2%,面积为3429.8万平方米;严寒地区项目为41项,占5.8%,面积为641.1万平方米;温和地区项目为10项,占1.4%,面积为192.6万平方米。8
从中可以看出,公共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的数量接近总量一半,寒冷地区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严寒和夏热冬暖地区各占约10%。居住建筑中,夏热冬冷地区与寒冷地区数量占比较大,均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去年相比,寒冷地区占比增加较多,夏热冬冷地区占比稍有下降,夏热冬暖地区占比下降较多,温和地区项目仍然较少 ,见图8。
8.标识项目的增量成本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对2012年评审的148个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统计,每平方米居住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3.9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70.9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131.8元;每平方米公共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9.9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87.3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16.4元。9
在2013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牵头的课题组对全国100个竣工后的绿色建筑进行调研,除去个别增量成本不合理过高的项目之后,进行统计:每平方米居住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33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73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22元;每平方米公共建筑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40元、二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152元、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为282元。10
数据显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较前几年降低。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绿色建筑技术趋于成熟,被动式技术得到广泛采用,绿色建筑零增量成本、低增量成本技术运用越来越多,使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住宅建筑中,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不高且相对容易达到,至2013年一些地区政府已要求保障房普遍达到一星级要求,北京、深圳等地要求所有新建房屋至少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可见普及一星级绿色建筑乃大势所趋;二星级项目在国家财政、地方政府补贴和城市建设配套减免等激励政策下,增量成本压力减小,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申报;三星级项目增量成本较高,开发商需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达到评价要求。
9.结语
本文对从2008年始到2013年底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整体特征进行粗略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的一些发展规律。
期望能归纳出对今后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分析成果,从而为更好的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52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15
[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56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8
[5]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6
[6]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8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5
[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18
[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中国绿色建筑(201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3:58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6
日前,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修订《山东省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奖补依据由原来的项目设计标识星级变更为项目所获运行标识星级, 奖励标准为:一星级绿色建筑15元/平方米 (建筑面积, 下同) , 二星级绿色建筑30元/平方米, 三星级绿色建筑50元/平方米。自2016年起, 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后, 经核查符合相关要求的, 一次性拨付奖励资金。截至目前, 山东省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达4000多万平方米, 其中, 获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有5个, 面积为55万平方米。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7
日前, 2015年度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公布, 在入选的50个项目中, 包括30项公共建筑, 占比60%, 20项住宅建筑, 占比40%。在30项公共建筑中, 获得运行标识一星级的项目有6个。在30项公共建筑中, 获得设计标识一星级的项目有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等12个, 获得设计标识二星级的项目有长沙博才小学等12个。在20项住宅建筑中, 获得设计标识一星级的项目有12个, 获得设计标识二星级的项目有8个。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8
下面再来谈谈光伏发电, 节能建筑优先利用清洁能源是节能建筑的一项基本指标, 利用光能发电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倡导, 光伏发电的应用正在日益推广, 作为一项有着美好前景的应用技术, 其正在不断完善。但现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就此扩大推广, 从技术上和实际使用效果上还未到时机。首先看一组数据, 中国的光伏电池组产量2011年为21.157GWp, 占世界产量约56.16%。众所周知, 多晶硅的生产是一个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业, 这也就意味着一半的高污染物质留在了国内的生产企业所在地区, 如果生产工艺和环保回收技术没有提高的话, 以消耗大量能源和危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的节能, 是与节能环保本身背道而驰的, 这是其一。其二, 现阶段的光伏发电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多为利用建筑屋面及墙体安装光伏发电板, 受安装条件的限制, 安装容量相对较小, 容易造成产能小, 并网效益低, 加之日后的维护成本, 实际上社会示范效益要大于其本身经济效益;再有就是由于其本身的技术特点, 需要即发即用。但是在民用时, 白天大多为用电低谷期, 尤其是居民住宅小区。利用光伏发电主要是为在白天还需要连续供电的设备供电, 现阶段较为普遍的做法是为地下车库照明负荷提供供电电源。在绿标的4.2.4条和4.2.7条中规定, 建筑应合理并充分采用自然光照、节能光源及灯具。鉴于此, 采用光导管技术, 通过光线反射装置充分利用日光直接作为场所的照明, 是否比利用太阳光发电, 再用电驱动照明装置达到照明的目的更合理一些?光导管技术也已有多年的应用实例, 优点是整个生产安装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污染, 在使用过程中也无能耗, 缺点与光伏发电一样, 要依赖自然光, 安装受建筑型式限制。笔者认为与其利用光伏发电, 光导管照明技术更值得推广应用。
关于太阳能的利用, 作为民用建筑更应该考虑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来减少人工照明的电能消耗, 发展节能照明光源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做法。LED作为新的节能光源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正在日益推广普及。LED的特点非常明显, 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低功耗。LED的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段, 其发光效率可达80%~90%。LED灯在工程上的应用最早选择了路灯照明替代传统光源, 但作为路灯照明, 因安装环境其对光源的运行条件要求更为苛刻, LED光源在早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技术缺点, 比如散热、光衰、光照的舒适性 (色温偏高) 等问题。由于在内地推广的较早, 已有许多失败的案例, 可说明LED路灯照明这一技术还不成熟和完善。在近两年新疆部分地区也有一些规模的LED路灯的应用, 但新疆的气候条件更为恶劣, 风沙大、早晚温差大、低温严寒对LED路灯的应用更为不利。所以LED路灯的推广应结合产品技术的发展逐步应用。但在现阶段室内环境LED照明灯具的技术条件非常适用, 已经生产出了多种类型且成熟的光源产品, 可直接替代原灯具上的照明光源。并且常规规格有5000k和3000k色温的产品可满足不同照明场所的应用要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优先加以推广应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设计角度来讲对建筑、规划、暖通、给排水、电气各专业给出了相应的要求。电气主要从照明方面在公共场所推广使用节能型光源和灯具, 加强用电计量迫使使用者从节约运营成本的方面考虑来达到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为达到节约照明用电的目的, 首先从项目规划抓起, 严格控制项目的容积率, 在建筑规划方案设计阶段中控制建筑的日照分析, 使建筑功能房间充分利用日照自然采光, 从而缩短利用人工照明的时间节约电能。另外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功率密度值要求的场所, 拓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适用范围, 但在学校、医院等评价标准未涉及的场所, 该标准都给出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因涉及的公共建筑更广泛, 应借鉴《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内容来控制电气专业的照明设计。
综上所述, 绿色建筑的含义涉及面非常广, 有待研究和拓展的空间很多, 对于新的节能技术应通过不断实践来完善, 本着实用、适用的原则加以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现阶段给出了六类评价指标, 归结起来涉及节能、环保、再生利用、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协调。通过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标准的学习和参加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审工作, 笔者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为是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具体体现。使人类的活动功能空间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使建筑作为自然循环系统中的一个有机体, 融入自然的运行体系, 使人类的生活更舒适与自然更和谐。
摘要: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的制定和试行工作的推广, 对现今的建设环境走向节能、环保提出了明确要求, 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此文通过对标准的学习理解并结合本专业以往在这方面的工作经验谈些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S].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篇9
为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缓解能源资源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保护环境,有效推进云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2年起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技术依托单位认定工作。
一直以来,东方延华凭借专业的人才梯队、高端的技术水准,深入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和发展,先后为杭州天鸿富阳文创园地块、深圳中广核大厦、云南临沧市人民医院青华医院等项目成功申报中国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认证。其中,云南临沧市人民医院青华医院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的首个获得绿色建筑高星级评审的大型医院建筑。此次获得“云南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技术依托单位”资格,是云南省住建厅对公司整体实力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