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智能

2024-11-01

音乐智能(精选10篇)

音乐智能 篇1

音乐智能是儿童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智能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儿童拥有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如何进行儿童音乐智能的开发?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为儿童精心设计的“奥尔夫音乐”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儿童音乐教育,其核心的“原本性”理论,强调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将音乐教育确立在人的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提倡一种“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借鉴奥尔夫音乐原理,挖掘音乐的最基本元素,引导儿童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将有效开发儿童的音乐智能。

一、注重儿童音乐活动的生动性和游戏性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正襟危坐,跟学跟唱,枯燥练习。其实,音乐活动是一种“融美于心灵”的活动,应该强调个体的体验、感受、表现和表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生动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所以,儿童的音乐活动应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教学的始终,只有“生动”,才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喜爱。

比如,小学低段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理论的接触。例如:卡农,书面解释为: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个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进行,用这种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轮唱曲即卡农曲的一种。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感受这种乐曲的特点,教师将孩子分成5组,每一组拉成一圆圈,选择孩子熟悉的歌曲,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个圆圈先开始顺时针转动并歌唱,第二句开头和第二个圆圈的孩子一起唱,第二个圆圈的孩子唱的同时也开始转动,以此类推,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圆圈进行,当歌曲唱完时,孩子会发现第一个开始转动的圆先停下来了,然后再是第二个圆、第三、第四、第五个圆停下来,通过反复不同花样的进行,让孩子亲身体验,并引导孩子想办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卡农曲的形式,欣赏卡农曲的音乐,在活动中不断挖掘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演奏教学中,切忌枯燥讲解,让孩子枯燥练习。教师应该发挥教育智慧,把一些演奏技巧教学趣味化、游戏化。如打击乐器中“握槌”的练习,如何使手腕上下弹动,自如敲奏,教师可以创编一个小儿歌,让孩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使孩子对器乐产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他奏”为“他要奏”,激发儿童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支持儿童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表达

在音乐活动中,奥尔夫提倡让孩子主动参与,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乐于表达、敢于表达,进行即兴创作。笔者以为,在每一个音乐活动中,都应该给孩子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根据音乐自由想象、表现表达。

如歌曲“我爱洗澡”,在熟悉节奏、旋律之后,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身体动作即兴地来表现音乐。在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孩子们快乐地扭动身体,搓搓手、搓搓脚,左搓搓、右搓搓,孩子们还会你帮我搓搓、我帮你搓搓,甚至,你搓我,我搓他,孩子们在一起快乐地舞蹈,那样自由、那样率性、那样天真、那样富有个性和创造力。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仅发展了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儿童的直觉、想象、推理等思维方式,勇于表达、乐于表达。

还有,可以让孩子用音乐来表现故事。如《龟兔赛跑》,教师引导孩子倾听并理解故事,启发孩子尝试借助各种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乐器的探索、讨论,决定用双响筒、手铃、三角铁、木鱼分别来表现故事中的小马、小鸟、小松鼠、乌龟,通过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的音色、节奏、强弱、快慢等,来表现音乐形象与故事内容。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创造,认识音色,激发兴趣,提升了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培养儿童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和兴趣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儿童对音乐节奏十分敏感。如何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呢?如果直接把节奏练习不加修饰地复制给孩子,进行枯燥训练,孩子的音乐兴趣很大可能会得到扼杀。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如果教师能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入手,从他们喜欢玩的游戏、感兴趣的歌谣入手,让他们在说说唱唱、蹦蹦跳跳中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1. 结合语言进行节奏游戏

刚开始,可以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孩子姓名中提取最短小的2/4拍的节奏单位作为教学的起点,例如:歌曲“一只哈巴狗”,结合歌曲的节奏来念歌词:

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

以此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的朗诵、歌唱的伴奏。又如,在早上点名、问好活动中,请孩子有节奏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或我叫××|×—等,或通过歌唱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活动中孩子会特别的开心和兴奋。

再如,以词组、短句做节奏基石,确定一个固定节奏型,一起有节奏地念,当孩子们基本念齐后,再加一个新的词组,以不同节奏分成两个声部念。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也可以加上第三个节奏型,这样,全班就组成了一个两个或三声部的节奏合奏了。若是在练习中把音量大小、速度快慢,以至音色(断和连)及声部的交替变化加进去,3个小小的单词所形成的节奏的美感是孩子们不曾想象到的,孩子们在这样的节奏游戏中体会到的愉悦也是难以形容的。

2. 通过声势教学练习节奏

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势教学是用儿童身体做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简单又有趣味的方式。还是以歌曲“一只哈巴狗”为例,在孩子熟练有节奏地念歌词的基础上,再加以“声势”:用捻指、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游戏,活动中孩子不仅可以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感,而且,孩子们在一种完全自由、创造、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进行活动,更易令孩子感受音乐,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3. 在打击乐演奏中训练节奏

打击乐器的最大特点是节奏鲜明、色彩丰富、容易操作,容易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为儿童即兴演奏、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打击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础教学,在打击乐活动中,笔者经常会准备节奏图谱,让孩子进行节奏训练,效果良好。孩子在学会敲打乐器后,一般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孩子们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在这种无意识地探索中,声音的各种表情:强、弱、快、慢、渐强、渐弱、渐快、渐慢都体现出来了。在打击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孩子感知、想象音乐,在演奏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四、重视儿童音乐环境的创设和音乐氛围的营造

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努力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让孩子不自觉地沉浸在音乐中。

首先,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对儿童音乐教育十分重要。教师要科学地选择一些中外经典儿童音乐、中外名曲、风格各异的各类乐曲,在孩子来校时间、户外活动、午餐时间、午睡起床、放学离校等活动环节中播放,让儿童一踏入校门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音乐气息,使学校内每个角落都充满着音乐,从而产生愉悦,以饱满的情绪感受美好的一天。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孩子可以因此接触到大量的歌曲和乐曲,从而从量的积累过渡到质的飞跃,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

其次,可以引导孩子在班级的教室中创设一个音乐角,投放各种音乐材料,如大鼓小鼓、节奏图谱,以及音乐播放器、音乐表演的头饰、道具等,让孩子课余可以随时敲敲打打、唱唱跳跳。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老师也可以把和活动有关的节奏卡、道具等投放在音乐角进行延伸和拓展。教师还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如矿泉水瓶装上细沙制作成沙锤、多个小玻璃瓶装上不同量的水串挂在一起成为音高不同的打击乐器,还有平时生活中用的不锈钢碗、盆、勺、铲等,探索它们的音色,打出不同的节奏,形成简单的旋律……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赏玩音乐、探索音乐、感受音乐,使儿童身心愉悦,音乐兴趣得到不断激发。

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借鉴奥尔夫音乐原理,让儿童从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获得对音乐的最完整、最全面的体验,孩子的音乐智能将得到良好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杨立梅.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尹爱青,曹理,缪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民生,金宝成.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音乐智能 篇2

音乐智能:记得电视前奏

环境布置 :比较温馨、柔软、舒适的环境中 教具 :不需要 音乐 :不需要 活动目的

1.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 2.测定宝宝的音乐记忆能力。导入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活动步骤:

1.宝宝每天都喜欢看电视的天气预报和某几个电视广告,顺便就会记住这几段电视的前奏,一听到前奏就会扶着东西走到电视前来看,还跟着哼哼这些前奏,有时跟着电视里的人学说话,看完就走。

2.所以大人要鼓励宝宝哼哼这些前奏,给他鼓掌,让他哼出整段前奏或其中的几句并经常复习,宝宝就会逐渐学着哼好几段。结束

和宝宝一起哼唱,使宝宝更有兴趣 活动延伸

可以放不同的广告让宝宝来学习哼唱。注意事项

智能设备新能量 钟爱音乐手机 篇3

话题虽老但音乐市场未老。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公司Gartner统计,截止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销量达到了4.28亿部,其中智能手机销售比例占39.6%,那么会有多少人利用手机来听音乐呢?如果你对这个上亿的数据没有具体的概念,那么就请你走进地铁看一看吧,虽然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统计专家,但在我看来,那些使用手机的人,1/3甚至1/2的人都在使用自己的手机来听歌曲,反之使用iPod或者其他音乐播放器的用户却成为了少数。传统随身音乐播放器的销量在下滑,而随处可见的手机则成为人们听歌首选设备。

早在今年1月,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就已经预测苹果iPod的销量将会在未来持续下滑,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预测了。乔布斯发明的iPod在它诞生至今已经卖出了上亿台,但苹果依然为其更新产品线,像是iPodnano7依然与我们见面。很多现况告诉我们,音乐播放器依然有市场,不过这个市场正在缩小,苹果可以利用iPod和iTunes的组合拳来改变音乐世界的规则,但这个规则区域稳定后,音乐的时间必须要有新的刺激才能让它变得更具活力。HTC首先做出了回应。

2011年8月,HTC砸下3亿美元收购了BeastsElectronics51%的股权,同年10月,HTC发布自家首款双核手机HTCsensationXE。这台设计精美且功能强劲的手机将重点放在了音乐之上,首次将高音质与丰富的音乐文化融合进智能手机中,配有Beasts耳机以及Best音效技术的HTCsensationXE就这样诞生了。接下来Beasts效应像找了魔一般的在消费者之间扩散,印有Beastslogo的耳机随处可见,人们也亲切的将它称作为“2B”耳机,来吐槽市面上大量山寨仿冒的Beasts耳机。

音乐在谋求新的出路。高质量的音质需要高质量的音源和设备才能实现,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音乐早已是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音乐的高雅与否低俗与否,借以移动播放设备平台得以快速的发展,但音乐播放的介质并不能止步于此,将智能手机与高音质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步步高vivoX1手机想做的事情。vivoX1提供三种高端制定耳机的套餐,分别提供尔CX200、AKGK99和拜亚动力DTX71IE这三款耳机,很显然为了打出Hi-Fi和Smart的套牌,vivo的确做了不少的准备。vivoX1首次引入了BBE/SRS的音效技术来提升播放质量,制定的高性能耳机可以看作是vivoX1的组合拳,重申手机的高音质特性。作为制造音乐播放设备的老牌厂商,步步高在打造高音质产品可谓是轻车熟路,制造一款优质的Hi-Fi级别的音乐智能手机当然是随手捏来。

音乐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在iPod逐渐失去王者的光环后,智能音乐手机将会走向前台,无论是HTC还是步步高,音乐将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新的命题。

音乐智能 篇4

2016年5月, 三星出品的智能冰箱Family Hub上市。用户通过这款智能冰箱可以制定食物清单、阅读新闻、听音乐、查看日历和天气、写电子备忘录以及语音对话, 甚至还能够进行购物和促销信息直接下单。

该款冰箱的内部装有3个摄像头, 摄像头会在冰箱门关上的时候拍摄一张快照, 这样使用者就能随时在冰箱显示屏或手机上查看冰箱里食物的储存情况, 免去了来回打开冰箱门的烦恼。另外, 这个冰箱多才多艺, 兼有音箱与电视显示屏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连接手机和电视实现。

音乐智能 篇5

智能钢琴,不同于延续百年的传统钢琴,也不同于大众眼中的电钢琴,它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概念。然而,科技的美妙就在于拉低门槛,让更多人体验到创造音乐有多美妙。

四川巧夺天工信息安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电脑钢琴教学舱,就是一款这样的科技设备。其优势在于是保持在传统钢琴的音乐特性基础上,通过应用现代高新科技创造出新的七大功能,全面颠覆现在的钢琴琴房练习模式,让枯燥的钢琴练习变成视觉听觉的盛宴,强大的视频记录和光、音、视合成,将每一次练习的精彩记录同步分享给关注你的人。

1、多光闪亮模式

16组灯光模式,可以根据练习者需求进行单一的合成的照射,体验音乐大厅的临场灯光效果,也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自动转换灯光的强弱配合摄像视频的需求展现最精彩的场景。

2、多视觉精彩记录分享模式

采用5个不同的摄像头,分别对应脸部、手部、全身前、全身侧、全空间,数字化同步记录下全过程,进行练习存档,音视频记录专业成长历程,数字视频可以直接输出光盘或者u盘,同时可以快速截取精彩和发挥最棒的部分共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上与志同道合者互动。

3、开局音视频感悟模式

练习或演奏曲目前,可以使用内置感悟导向模块,模块内置几十万首钢琴曲目,自动排列出同曲目不同大师演奏时的全曲或者片段视频场景和音频,同时多屏幕上展示出专业音频波形趋势,先聆听感悟,再总结吸收后弹奏可以快速提升。

4、远程倾听指导模式

百兆光纤网络与世界相连,将两个人的距离由千万里压缩成咫尺,指导老师可以省去大量的通勤时间,再手机·APP上即可聆听视频指导,而学员也可以同步聘请多位老师同步指导,无论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还是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的老师都可以组成专家指导组,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同时支持8位老师在线指导。

5、人工智能节奏情绪多频谱参考模式

钢琴弹奏要求具有熟练的指法外,最主要是个人对曲目的感悟理解后通过琴键的强弱精准将曲目情绪和意境演绎出来,但是钢琴弹奏都是先模仿再吸收融合创新,8屏幕的全数字频谱分析窗口,将大师的演奏数字化分析解析,同时再与自己练习过程的频谱参照对比,用数据发现差别,不断完善向大师之路前行。

6、演奏场景视频线编合成分享模式

无论是练习还是录制模式,视频的场景多元化可以将聆听者的意境理解拉近,摄像头现场记录标准场景,但是系统会自动合成背景,内置的上万种不同的视频背景可以让聆听者看到听到曲目需要表达的场景,比如在演奏黄河大合唱钢琴曲的时候,背景就会合成黄河滔滔奔流的壶口瀑布,而演奏者就在壶口瀑布的观景平台上。

7、众星拱月演奏会模式

音乐智能 篇6

视觉空间能力指感受、察觉、判断和表达色彩形状、线条结构、空间位置关系的能力。网络资源与视觉空间智能整合是指读者在网络环境中,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将数字化视觉信息转化为视觉学习客体,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信息,最终完成意义构建的一种超文本的视觉学习行为。丰富的网络学习内容为网络资源与视觉空间智能的整合提供了多种途径。

首先,运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培养视觉空间智能。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外语电影、电视、投影片等形象化的语言材料,激活学习者的视觉空间智力,教师也可利用形象化阅读软件、画图软件等,针对教学内容、用电脑制作外语图片及外语动画节目等,培养学生图形思维的视觉空间智力。

其次,运用动态化教学手段培养视觉空间智能。课堂中,教师不但要利用网络的展示功能,而更应该通过网络工具寻找与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达到丰富外语教学的目的,使网络课程资源最终有效融合到外语教学之中。以教授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为例,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视频篇章,利用多媒体工具,快速便捷直观地传达给学生,这种动态形式的资源利用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介绍《哈姆雷特》(Hamlet)、《李爾王》(King Lear)等四大悲剧,进而通过动态比较,丰富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再次,以多元化解读的理念为指导培养视觉空间智能。网络资源与视觉空间智能整合要求教师改变单一性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以多元化解读的理念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动态思维方式中学习语言。以学习《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为例,为了能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教师可以筛选和组合与《老人与海》相关的视频资源,并引入阅读课程,比如,引导学生欣赏《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使学生不仅仅是对《老人与海》一篇课文进行解读,而是把思想深入到对相关主题或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的解读与赏析。通过多元化解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又能培养视觉空间能力。

以上网络资源与视觉空间智能的整合方式表明,开发网络课程资源要充分研究网络资源对于外语课程的可利用性。

二、网络资源与音乐智能的整合

音乐智能主要指对于节奏、音调和旋律的感悟和直觉能力,以及用音乐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音乐节奏智力指对节奏音律和韵律音色音质敏感的能力。网络资源与视觉空间智能整合是指读者在网络环境中,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将数字化音乐信息转化为学习客体,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信息,最终完成意义构建的一种超文本的学习行为。丰富的网络学习内容为网络资源与音乐智能的整合提供了多种方式。

首先是实现音乐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师应利用教材或课外的音乐资源将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把美妙的音乐引入课堂。对外文电影的播放和讲解是把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最好方式。例如,在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同时,向学生讲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化知识。通过赏析使学生认识到,主人公玛丽亚在歌声笑语中,和孩子们建立起温馨而融洽的关系。她美妙的歌声温暖了上校的心田,唤起了他对青春岁月的无限回忆,使他的心灵恢复了和谐,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平静与永久的幸福。故事中上校一家不畏纳粹党的迫害,以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作斗争。那么,这种震撼灵魂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品味影片全部,方知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和热爱,虽历经家难、国难,但仍勇敢而镇静地面对一切困难。通过电影的播放和讲解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影片所演绎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就是影片主人公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力量的源泉。由此可见,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同时,可感受到地道的外语语言,并能增强他们外语语感和外语语言文化的熏陶,进而激发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

其次,适当采用外语音乐剧赏析教学。优美的音乐是生活的灵魂,动听的歌声能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以美感极大地感染人们的心灵。正是因为一曲曲艺术佳作,能让学生在影片的欣赏中不如自主地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还会受到地道外语听说情景的熏陶。例如,《Do.Re.Mi》这首歌最易激发观众的联想,其中音符的不同组合和节奏的变化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音符的唱名形象生动地贴近生活中常见物,既亲切又自然;排比句的使用突显旋律的变化,使歌曲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

再次,适当采用以音乐为教学背景的听说教学。有节奏的轻音乐可以让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会增强学习效果。在音乐中有表情地诵读外语课文、诗歌,在音乐中记忆单词、欣赏乐曲的风格和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外语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快乐,提高情感水平和认知水平。

网络资源与视觉空间、音乐智能的整合进一步说明,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网络资源将能提供有效的学习情境和协商互动的过程,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智能建构。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编辑 高会宽)

音乐智能 篇7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多元智能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欣赏、音乐游戏等领域的学习, 都可以促进幼儿音乐智能和其他智能的发展。在歌唱方面, 音域不宽、结构短小、方整, 歌词具有重复性和动作性的歌曲能够使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并增强对节奏、旋律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在韵律活动方面, 如, 拍手、舞蹈、身体节奏动作等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促进其动作的协调性和想象力的发挥;在音乐欣赏活动方面有利于培养幼儿敏锐的听觉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在音乐游戏方面, 幼儿的歌舞游戏、情节角色游戏、感知创造反应游戏、综合性游戏等可以使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 发展其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学前儿童多元智能开发的音乐教学

1. 歌唱活动

歌唱是一种运用人的嗓音来进行的活动, 是人们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方式, 是学前儿童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幼儿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它是被音乐化了的语言。通过歌唱, 人们可以得到身心满足并以此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是歌唱教育目标中最为基础的目标。这种参与的过程也是幼儿进行多元智能开发的过程。通过歌唱教学可以促进幼儿多种智能的发展, 歌唱的歌词朗诵和理解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歌唱的节奏学习可以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选择《欢乐颂》《柳树姑娘》等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曲目, 可以发展幼儿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

2. 韵律活动

韵律活动是幼儿用身体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活动, 它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通过语言或动作来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以此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艺术的节奏美。在学前阶段, 幼儿不但可以运用身体来感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事物, 而且也可以运用身体来感知音乐, 所以, 学会更好地使用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的能力是幼儿音乐智能开发必不可少的内容。例如, 律动《泥巴乐》, 提供主题音乐, 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捶泥巴、捏泥巴, 泥人干裂了, 怎么办。还可以表现打泥仗, 用脚踩, 往脸上涂抹等, 这些都给了幼儿有模仿与想象的创编机会, 促使幼儿与泥巴产生积极互动, 从而使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得到开发。在韵律活动方面, 教师还可以运用语言来进行节奏的学习, 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

3. 音乐欣赏活动

音乐欣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动作与音乐在节奏、旋律、结构等方面的同构性, 有助于幼儿通过音乐做动作的方式表现音乐, 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利用语言优美的音乐, 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词曲, 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诸如《牧童短笛》《秋天的雨》等画面感强的音乐展现给幼儿, 通过视觉材料的线条、构图、造型、色彩、形象等发展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欣赏《野蜂飞舞》《田园》等模拟自然音响的音乐, 可以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能力, 发展他们的自然观察智能。

4. 音乐游戏活动

音乐游戏的内容包括: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游戏;带情节和角色表演的表演性游戏, 通过听声音与音乐并作出快速反应的听辨游戏等。音乐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手、眼、脑甚至全身的协调合作, 刺激脑细胞的发育, 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是发展幼儿多元智能的有效方式。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智能的一种存在形式, 音乐智能在人类个体天赋中是最早出现的, 但音乐天赋要得到正常发展, 还有赖于生活和教育的环境, 有赖于多元智能的渗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通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能够有效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 促进幼儿素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音乐智能 篇8

关键词:职高英语,音乐智力,英语歌曲,学习兴趣

一、英语歌曲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音乐是快乐的源泉, 是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 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的途径之一。人们一般认为, 在课堂上播放音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课堂教学的秩序。笔者认为如果运用不当的确会如此, 但是运用恰当了却能起到相反且非常有用的作用, 它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播放经过精选的中外音乐, 教师伴随音乐的旋律讲解和朗读课文, 学生不仅不会分散注意力, 反而觉得舒适、安静、甜美, 注意力都集中到听课上来了。我在上课前五分钟提前走进教室, 用录音机播放学生喜爱的音乐和歌曲, 发现原来爱打打闹闹的同学都停下来, 有的竟静静的欣赏, 有的伴随着音乐节拍轻轻哼唱。原来课间的那种嘈杂喧哗的场面不见了, 班上少数调皮学生在运用音乐后注意力更集中了, 上课表现也好多了。

2、音乐能帮助学生记忆教材

伴随着音乐介绍课文, 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我在上初中第一册Lesson2l时, 一个班随着音乐朗读两遍, 一个班不放音乐朗读两遍, 结果表明, 伴随音乐朗读的同学背得比另一个班的同学好得多。我曾儿次故意终止音乐或不用音乐, 结果发现不放音乐的班效果不如放音乐的好。音乐的魅力主要在于她的“主情性”, 比起其他艺术来, 音乐无疑更贴近人的心灵, 更能吸引人。因此也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情感。特别是那些“无法用语言文字表现”的情感、意象, 通过音乐往往可以达到神奇的课堂艺术境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著的《科学研究与艺术》一书, 介绍了其中一句可供参考的话:“音乐带给人们以快感, 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和加深记忆。”

3、音乐能调节学生的情绪

一般来说, 学习是一种单调、紧张的脑力劳动, 连续听几堂课会使人感到疲劳和乏味, 而在课堂上适当运用音乐,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的情绪, 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第一册Unit 11时, 要求学生通过“猫王”开办演唱会盛况来掌握一般过去时态的句型。在教学中, 我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让学生来听一首摇滚歌曲, 并播放一段演唱会的录音,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现场群众的欢呼, 我不失时机的放映“猫王”演出盛况的幻灯片, 让学生耳听、目看、仿佛置身于音乐会当中。这时, 教师再根据本课内容用语言来描述“猫王”演唱会的盛况,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进行学习。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唱几首所喜爱的摇滚歌曲。这样, 学生在认知与情感活动同时调动起来的情况下, 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种轻松偷快的情境, 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教得轻松。

二、英语歌曲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职高英语教学不同于初中以及普通高中的教学。在无升学压力下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就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因此, 在英语课堂上运用英语歌曲的具体措施, 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1、上课前: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对一些课上需要使用到的歌曲进行课前充分准备。介绍歌曲的有关背景知识, 找些与此有关的时代背景, 演唱风格等资料, 来介绍歌曲的主题,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此方法多样, 可以在播放歌曲前让学生讨论对此歌曲或歌手的了解;可以通过图片、歌手的照片等介绍歌曲主题;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搭配歌词等方式介绍歌曲主题, 并就背景知识展开讨论, 让学生事先对要播放的歌曲有个大概了解, 让学生在听歌时能有的放矢。

2、上课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做些填字游戏, 让学生听歌曲录音的同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记录歌词, 进行挖空练习, 以此提高学生的听力。也可以让学生跟唱歌曲, 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纯正英语, 又让学生了解英语歌曲里所运用到的语言, 句型, 各种表达都是非常地道的, 歌词比较容易让人朗读与记忆。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的意思或整个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展开讨论。比如在圣诞节前夜---平安夜, 我给同学找了一些有关于圣诞的歌曲, 经典的圣诞歌有Silent Night;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Jingle Bells, 不仅让学生进行演唱、跟唱歌曲, 还让学生就圣诞节的到来进行讨论。让他们谈谈圣诞节西方人需要做什么, 会有些什么活动等等。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听力, 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下课后:针对学生听完歌曲后的各种议论, 让学生写写听完歌曲后的感受与感想;或者让学生写写这首歌和以往你听过的类似的歌曲的异同点等等。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又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 英文歌曲, 它是一个英语的载体, 灵活、地道、活泼、富有启发意义, 故听歌学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苦读苦练英语的同时, 真希望英文歌曲能够缓解有时英语学习迷茫的痛苦。当然, 学生学习时应把握一个度。尽管歌曲的表达也有局限性, 但经验和实践证明了英语歌曲对英文学习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Gardner) 《智能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

[2]王海燕.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启示[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3]曹理、何工.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M].新教出版社,

[4]胡蓉.音乐在英语中的作用[M].吉林大学出版社,

音乐智能 篇9

一、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负责人霍华德·加德纳研究总结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八大智能, 即语言智能、数理智能、音乐智能、动觉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3]。

美国的杰出教育家、作家和演讲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博士在《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书中阐述:儿童从那些能够帮助他们思考自己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中受益。当学生能够从事这种认知、后认知的活动时, 他们能够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他们即使在新环境下, 也变得更加能够自我激励。因此, 以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教育改革为指导, 结合实际教育环境, 根据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自身智能优势, 采取学生认可、喜欢的学习方式, 结合不同学生可获取的资源, 采取相应的策略和形式, 实现这些资源的相互协调和运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吸收量, 即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

1. 主体性教学策略。

通过自由选择课内外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活动, 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不再局限于音乐课本, 使学生音乐方面的知识更加广博, 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点, 以及自主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 即收集、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今日我当家”活动, 整项活动贯穿于学生一学期音乐课的学习之中。在这一学期中, 每节音乐课中的开始前五分钟至十分钟完全属于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登上这个展示的舞台。展示内容由教师给出基本框架:才艺展示;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请学生们欣赏一至两首你喜欢的音乐。在教学框架的基础上, 学生们自由充分地发挥, 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一种方式,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准备、搜集、演练, 按照教师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进行展示。通过实践, 才艺展示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提高音乐技能的积极性, 在运用学生多方面的智能的同时, 使多方面智能如演唱 (音乐智能) 、演奏 (音乐智能) 、舞蹈 (肢体-动觉智能) 等得以提高;学生通过自己搜集、整理资料 (内省智能) , 可以了解许多课外的音乐知识、人物背景, 通过讲述展示 (语言智能) , 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对班级中其他学生音乐知识的扩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丰富了学生对音乐深层次的了解, 对音乐课堂教学也起到了扩充与辅助的作用;通过展示者讲解音乐给其带来的感受 (语言与空间智能) , 请学生欣赏音乐 (音乐智能) , 引起学生共情 (内省智能) 。经试验该类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使学生多项智能得以开发, 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的活动中来, 实现让学生成为音乐课主体的目标。

2. 选择性教学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给予学生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的空间, 使所有学生能够在音乐课上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不论是嗓音好还是不好的、节奏感强还是弱的、肢体动作协调还是不协调的等, 都能在音乐课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 运用自身的学习优势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从而树立起每个孩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自信心, 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让拥有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生活经历和经验, 以及在不同方面拥有不同智能潜力的学生, 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在音乐课堂中展现自己不同的魅力。例如“小小音乐会”活动。在学生学完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以后, 进行歌曲排练, 排练内容围绕所学歌曲进行。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人数要在教师规定范围之内) , 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在团队中所担任的角色。这些角色有: (1) 队长。负责安排全队演出时的队形, 组内成员所站的位置及协调工作 (人际智能、空间智能、言语智能等) 。 (2) 演唱者。通常由队中声音洪亮、唱歌较好的学生担任 (音乐智能) 。 (3) 舞蹈家。由动作协调性好, 表现欲望较强的学生担任 (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 。 (4) 打击乐伴奏者。由学生中节奏感较强的学生担任 (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 。 (5) 指挥。队伍中综合能力强, 较聪明的学生比较适合这个岗位 (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 。 (6) 报幕员。这个任务一般留给在以上方面都不太擅长, 但有一定的表达能力的学生担任 (言语智能) 。在活动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 选择在团队中适合自己的角色 (内省智能) 。通过自身的努力练习和与队友的全力配合与通力合作 (人际智能、语言智能等) , 互相支持, 取长补短, 经过选择、协调、讨论、竞争、决定、排练、修改、个人练习、集体排练、再修改、再排练等一系列努力过程, 最终完成任务, 将集体的结晶、团队努力的成果展示在班级的舞台上。通过这项活动, 学生们不仅运用自身所长可以实现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 使自身潜在的各种智能得以更充分的开发和展现, 并且还使其他多方面能力得以提高。在集体中通过寻求、矛盾、竞争、协商甚至争吵这一系列过程, 最终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提高了正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内省智能) 。通过与学生的互相配合、相互合作, 可以锻炼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的能力 (人际智能) 。通过表演展示, 可以增强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信心, 同时培养了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

3. 趣味性教学策略。

通过教师创设的带有创意性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 使学生不论课上、课下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去。比如“猜猜看”活动。这里面所谓的“猜”, 即“猜”歌名、猜歌词。从选歌到组织活动还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具体操作为:利用音乐课时间, 放适合学生聆听、学生比较熟悉的课外优秀歌唱作品;在聆听过程中, 学生随时举手说出歌名, 如果说错了或不准确, 其他学生可以继续抢答, 适当时候教师可有策略地加以提示;歌名猜出后, 开始猜歌词;教师在任意乐句后可以将录音暂停, 请学生来演唱下一句, 直至歌曲结束。为了在课上能够抢答成功, 大部分学生都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聆听大量课外歌曲, 听到十分喜爱的歌曲, 还会主动向教师推荐, 形成了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 音乐真正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感受到了音乐无处不在的美妙:音乐在上学的路上、在丰盛的晚餐时间、在田野间郊游嬉戏的歌声里、在睡前暖暖被窝里的隐隐听到的摇篮曲之中。该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在生活中自主寻找音乐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主动聆听各种优秀音乐作品的好习惯,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多种智能方面有各自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总结

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 结合中国现阶段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 向课外延展,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探索课内、外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和方式, 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学习和展示的空间,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多方面智能的综合运用与锻炼下, 挖掘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不同的潜能,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身所擅长的智能, 运用自己所能利用的资源, 根据学生个体各自所擅长的智能, 采取不同学习形式, 从而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实现学生自主型音乐知识的获取。

摘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以及中国现阶段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 以主体性教学策略、选择性教学策略、趣味性教学策略开展音乐课教学的改革, 通过策略的试验、实施, 使得音乐课不仅成为了学生期盼的课、愿意认真上好的课, 而且在实现音乐课有关知识传授、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同时, 取得了多种智能同步训练的好效果。

关键词:策略,多种智能,自主学习,音乐课,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EB/OL].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2]蔡伶俐.小学音乐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才智, 2009, (2) .

音乐智能 篇10

关键词:音乐智能 优秀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62-01

我是1988年毕业于幼师专业的师范生,后来阴差阳错在阳信县实验小学担任起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生性喜欢音乐的我总喜欢把音乐与语文教学巧妙的结合起来。那时还没有多元智能理论的介入,音乐只是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衬托辅助手段被我应用的如鱼得水。结果,孩子们特别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不禁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听课兴趣和注意力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状态。渐渐地,把音乐特长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利用的教学形式也被学校领导和教育局领导所认可。

到了2009年,我省小学语文教研室主持开展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我校在承接部分任务后,便由我担任起了“音乐智能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组组长。通过专门的培训学习,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从中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已论证音乐是人人具有的一种智能,它不仅让儿童得到基本的音乐能力的发展,并在培养创造力、自信心、合作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发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利用音乐智能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呢?

(1)音乐渲染法。因为青少年大多具有爱好音乐的天性,有些复杂的阅读内容很容易让学生疲于应对,这时音乐就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提高活动兴趣,活跃活动气氛。将适当的音乐作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主题、渲染主题,就会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理想的情景,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音樂渲染的形式可以是序曲、也可以是变奏曲、幻想曲等多种形式,同时歌曲、快板、打击乐等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中。例:学习老舍先生的《鸟的天堂》:开始播放大榕树的视频再加上老师的配乐描述,学生就会在感受“鸟的天堂”全貌的同时,随音乐进入所描述的情景。音乐优美悦耳,使人不由得进入一种远离世人尘嚣的大自然所赋予美景中去。再如学习《赵州桥》时,因是一篇说明文,让学生感兴趣的点不多,所以我在课堂导入时为其注入了“音乐的阳光”,先以一曲欢乐的民歌《小放牛》,随着“赵州桥呀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嘛咿呀嗨”的乐曲流淌,学生马上兴趣盎然,你看: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轻声哼唱,有的心驰神往,以愉悦、轻松的情绪进入了阅读教学。因此,适当利用音乐渲染,烘托气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的氛围中。

(2)旧曲填词。有的阅读内容或过于枯燥或呆板无趣,大家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如果适当地加入音乐因素就能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新鲜、活泼,既增添了阅读的趣味,又丰富了阅读的内容,还能创造性地促进阅读的开展。在诗词朗诵活动中,鼓励学生给自己写的诗歌配上大家熟悉的歌曲的曲调,如《感恩的心》的曲子配上学生自己写的诗歌,效果就很不错。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很适合学生喜欢创新、善于创新的天性。因为利用的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曲子,所以创作难度变小,深受学生的喜爱。现在把知识编成歌谣已成为很多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3)打击节拍。节奏是一种人人喜欢的音乐形式。节奏感是指对匀称的音节、和谐的音律、抑扬顿挫的语调有较好的感知和把握的能力。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升降都可以产生节奏感。整齐的句式、平仄相间的排列也可增强节奏感。在诵读“三字经”时,用“×××-”的节奏来打击节拍帮助诵读,就能把繁杂的三字经内容变得如快板般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再如把成语用合适的节奏形式连续表现出来,就增加了成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朗诵起来,琅琅上口,减少了记忆的难度,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例:成语接龙:如释重负+负荆请罪+罪恶滔天+天昏地暗+暗箭伤人+人定胜天……用×·×××的节奏形式表现出来就增加了朗诵和记忆的趣味性。

(4)器乐演奏。器乐演奏是一种最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器乐演奏的魅力所在。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也会需要演奏乐器来烘托气氛,这样正好可以发挥一些爱好音乐的学生的特长。如一位同学在讲一个比较动情的故事时,就可以请一名擅长二胡或其他乐器演奏的同学来助演。在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文章时,请一位擅长葫芦丝的同学吹起《月光下的凤尾竹》就会将全班同学引入空旷的美丽景色中去。

(5)乐器制作。物体摩擦、碰撞能够产生各种声响;一片叶子可以吹出动听的音乐;锅碗瓢盆可以配成简单架子鼓;空塑料盒缠上橡皮筋就能模仿古筝。在阅读带有小动物的文章时,学生可以用自己制作的简单乐器即兴模仿动物的叫声及脚步声,也可以拨弄处树叶沙沙等大自然的声响。在这些制作乐器、拨弄声音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这种新形式的阅读有了崭新的认识。

(6)综合表演。表演是一种审美化的语文阅读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包括唱歌表演、口技表演、打节奏、歌伴舞等形式。它可以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合作、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体验、得到发展。如在学习《揠苗助长》时,为了巩固学习,在课程的后半部分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情景再现,有一组同学就创作了课本剧表演,其中有一位同学在扮演农夫拔苗过后唱起了小曲,既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由此可见,音乐智能法可以发挥有音乐素养的学生的优势来辅助语文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因为我有较高的音乐智能,才有了我今天的音乐智能指导下的语文创新教学形式。所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成功有一半是音乐智能的功劳。以后,我会在这方面继续探索新路子、新形式,让音乐智能永远成为孩子们得心应手的学习媒介的。

上一篇:钢丝引导下一篇:坎地沙坦酯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