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打工路

2025-01-27

风雨打工路(通用3篇)

风雨打工路 篇1

在牛年春节前, 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我国目前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为1.3亿人。

同时, 农业部组织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 返乡的农民工中间, 有60.4%的农民工是正常回家过年, 他们在城市的工作仍然是保留着的, 而另外39.6%返乡的农民工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失去了原有的工作。

根据这个数字测算, 在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 有15.3%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 这些农民工约有2000万人。

本文的主人公张恩平一家, 常年在外打工, 几年来, 他们一家在打工中逐渐变化, 虽然切身体会到了金融危机, 但他们依旧乐观……

按照传统习俗, 不过正月十五, 年就不算完, 但正月初八一大早, 张恩平就把妻子刘庆花送上了开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的长途汽车。自2003年到张店区向阳村一家地板砖厂打工以来, 张恩平夫妻已经在那儿度过了整整6年。

生于1966年的张恩平家在山东省泗水县苗馆村, 夫妻俩有一儿一女。2000年, 刚刚小学毕业的张蓉蓉和本家一个姑姑就到青岛一家纺织厂打工。几年后, 张恩平夫妻俩也抛下经营多年的烧饼生意, 加入到了外出打工的队伍。

2008年下半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妻子刘庆花和儿子张拥军都回到了老家, 女儿也在2008年五一期间嫁到了邻村。2008年下半年, 张恩平独自一人在外继续坚持, 即使受金融风暴影响, 他的收入也大幅下降, 但他不想回去, “现在村里的责任田大都种上了树, 没地可种了, 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 这年头在农村生意更不好做, 在外面再差, 每天我一个人也能赚五六十块钱。”

感慨:农民难, 种地的农民更难

张恩平的家乡山东省泗水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在这个方圆1048平方公里的贫困县生活着60万人口, 据泗水县劳动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该县近几年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平均保持在17万人次左右。

和其他村民仅仅靠天吃饭不同, 张恩平最早的赚钱方式是在属于自己的责任田里采石头卖, 一拖拉机石头能赚20块钱。1997年开春, 他和妻子又操起了祖业, 开始在村里做烧饼卖, 刚开始的时候1斤烧饼有6毛钱的利润, 一天最多能赚150块钱, 每月的收入在3000块钱左右, 这在当地已经是很好的营生。

2000年前后, 村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门打工, “老的少的都有, 反正能出去的都出去了”。买烧饼的人越来越少, 张恩平的烧饼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 再加上面粉等原材料涨价, 他的烧饼每斤只能赚两毛钱, 生意差的时候他一天赚不到30块钱。

“虽然直到现在还有卖烧饼的, 但我算过一笔账, 在家怎么也不比在外面打工挣得多。像我们家, 闺女出嫁后, 现在有三口人在外面打工, 我每月能净挣两千, 他们娘俩每人1千, 一个月就能挣4千块钱;如果在家继续卖烧饼, 每天赶集、走街串巷, 累不说, 按每天挣50块算, 一个月才1500块。”只有小学文化的张恩平对经济账算得特别仔细。

张恩平有个表哥在村里种地, “他家的10多亩地再加上承包的20多亩地, 刨去劳动力, 每年仅化肥、机械的费用就要占最后收入的四分之三左右, 一家人累死累活, 最后每亩地平均下来也就400多块钱。”张恩平说, “在我看来, 农民难, 种地的农民更难。”

压力:人祸与天灾同时袭向农村

“其实出不出去打工, 具体情况也不一样, 比如2008年六七月份的时候, 我从年初每月3000多块的工资降到了2000块钱, 到下半年每个月也就1500块左右。但我表哥那时种了3亩西瓜和土豆纯挣了1万块。”张恩平说。

虽然表哥在2008年6月份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但同时他还种了18亩的花生, 当秋季收成时, 花生的价格由前一年的四块二骤降到一块八, 这直接导致表哥少收入了至少两万块钱。

近几年因为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 地没人照料, 村里许多人就在自家的责任田种上杨树, 这样既可以在外面赚钱, 回家还能有卖木材的收入。但这样却直接导致村里的机井逐渐失去了原来的作用。2000年的时候, 张恩平的表哥承包了村里第八生产队的机井, 本想着每年浇地也能挣不少钱, 可自从地里都栽上树后, 每年挣的钱也仅够承包费的。

从2008年冬天到春节, 已经有3个多月没有降水了, 整个华北地区大旱。一些还没有来得及出门的人找了张恩平的表哥开井浇地, 但村里的几个机井却要统一到变电所要电才能开, 有两户承包机井的人刚过完年已经早早出门打工去了, 一个4000口人的大村仅剩的不到400亩的麦子如何灌溉就成了问题。

教育:孩子不能像自己一样没文化

2003年春天, 张恩平和刘庆花将家里做烧饼的器具低价转手, 随后踏上了去往淄博的道路。“我们出去时, 闺女已经出去好几年了, 儿子刚上初中, 我们把他托付给了70多岁的父母。”张恩平回忆说。

父母不在身边, 对刚满14岁的张拥军来说就像身上少了一道枷锁, 很快和一群和他一样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孩子们混到了一起。从刚开始逃课到迷上了网络, 学校没去几天, 大部分时间都花到了网吧。父母留下的生活费起初还够他上网, 到后来不够时, 他和几个伙伴甚至将邻居的自行车推到了废品收购站换钱。

已经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实在管不了这个孙子, 2004年五一长假, 张恩平回家把初二还没上完的张拥军一块带到了淄博, 1989年出生的张拥军因为年龄的缘故, 被安排到淄博市张店区的一家加油站上班, “把他带到淄博就是为了看住他, 不让他继续学坏。”张恩平说。2005年, 张拥军本家的一个哥哥, 因为在青岛打工时涉嫌抢劫, 并出了人命, 逮捕归案后被判了死刑。这件事深深刺激了张恩平, 他想用几年的时间把儿子教育好。

就这样, 张拥军白天在加油站上班, 晚上回父母租住的房子睡觉, 但即使这样, 去淄博的前几个月, 他还是被父亲从网吧里拽出来3次。

加油站每个月700块钱的工资如何能让儿子生存一辈子?在张拥军辍学两年后, 只有小学文化的张恩平想让儿子继续上学, 掌握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

在是否应该送儿子去技校的问题上, 张恩平夫妇有过不同的想法。妻子刘庆花认为, 农村人怎么过都是一辈子, 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去拿那个文凭。

张恩平的想法截然不同:“我自己没有学问, 不能让孩子也没有学问。现在的农村, 一个男孩子要想成家立业必须有一门可以养家的技术。”

2006年开春的时候, 张恩平夫妇最终决定让儿子去淄博的一家技校学习电气焊, 4个多月的时间学费一共交了7000多块, 但他们认为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事情, 值得。

目标:打工攒钱给儿子盖新房

让儿子学一门技术是为长远打算, 但在农村最实际的是还为儿子置办一处好房子。

1994年, 村里有了第一批出去打工的女工, 多在青岛城阳区的一家玩具厂, 之后, 外出打工的女孩子越来越多, 村里不少人家盖起了新房, 而钱大多是闺女们在外打工挣的。

起初张恩平也想让女儿分担一部分盖房的钱, 但此时在外打工的女孩子似乎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花钱上, 正值青春期的少女很快沉浸在眼花缭乱的城市生活中。打工的第一年, 张蓉蓉没有往家里交一分钱, 而过完春节回青岛的路费还是家里人给的。

和姐姐不同, 张拥军虽然在家调皮捣蛋, 但自从辍学出门打工, 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打工的钱上交父母, 自从被父亲从网吧里拽出来几次后很少再进去。

当记者问他在外打工是否拍了照片时, 他说:“在外挣钱不容易, 拍照片还不如买点肉吃, 一家人补补来的实惠。”

这姐弟俩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念, 也成了现在农村打工者的一种缩影:女孩子挣的钱大多用在了化妆品、服装以及零食上, 而男孩子拿到工资后, 往往把钱交给父母保管。

2007年, 虽然儿子还不满18周岁, 还不到结婚的年龄, 但在农村, 这个年龄已经到了找对象的时候。看着电视里整天都是房价上涨的新闻, 张恩平却看到了农村建房成本上涨的可能。

2007年中秋节过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张恩平回乡为儿子置办起了3间新房, 整个院落下来总成本6万块钱, 是这几年他们一家三口在淄博的全部收入。

就业:好工作抓住不放手

从2003年到现在, 张恩平所在的地板砖厂仓库搬运工一直就是13个人。虽然期间有过人员更换, 但都是由原来老员工介绍过来顶缺口的, 而他们大都是亲戚关系。“在这里干搬运确实比在家种地轻快多了, 大家都不想这样的好工作落到外人手里。”张恩平说。

但2008年下半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 地板砖厂收到的订单直线下降。张恩平的工资也随之下降, 因为闺女将要在中秋节出嫁, 妻子刘庆花和儿子提前回了家。

自从技校毕业后, 张拥军就在淄博当地一家工厂当电焊工, 每月1500块钱工资。但2008年8月, 他所在的工厂倒闭了, 工作实在不好找, 失业一个多月后, 他和母亲一块回了老家。

仓库的13个人都是农民工, 有活的时候大家就早早地过去, 没活的时候就聚到一块打扑克。

鼠年的腊月十八, 张恩平结完了春节之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1700块钱, 又从银行取了2000块钱回家过年了。回家之前, 他往老板手里交了50块钱押金, 和老板说好来年还会来这接着干, “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 往年从没有过。”在说到和工作有关的事情时, “金融危机”已经成了张恩平的口头禅。

生活:好日子是过出来的

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兴起, 春节期间成为了村里年轻人办喜事最多的一个时期。一对新人从认识到结婚往往不到一年的时间, 有的甚至是腊月的最后几天订婚, 正月十五之前结婚。

村里邻居家的孩子结婚得去, 亲戚的更不用说, 张恩平带回家的现金仅随份子就花去了2000多块。但他对这个却很看得开:“等我儿子结婚反正他们还是要随回来的。在农村过日子就是这样, 就当存款了吧。”

“过年家里人人置办了一身新衣裳, 我们一家三口, 加上已经出嫁的闺女, 每人从头到脚换了一身新。过年就得有过年的样子。”他笑着说。

正月初八上午, 妻子刘庆花去了淄博。正月十五过后, 张拥军也要和几个亲戚一块去大连一家船厂打工, 张恩平也将在打发儿子上火车后继续回淄博干他的搬运工作。

2009年年底, 张恩平一家再回来时, 儿子就满20周岁了, “现在他技术有了, 房子也有了, 等到年底估计就得相亲找媳妇了。过两年儿子结婚有了小孩, 我们想出去都不太可能了, 那时候也就在家帮他们看看孩子, 重新过回我们农民的日子, 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 我打算重新做烧饼生意。孩子们那时挣钱也就全靠自己了。”想到以后的生活, 他的目光里透出一丝憧憬。

风雨打工路 篇2

出生于贵州贫穷边远的村寨,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失学,进城打工艰难为生的同时取得了大专和本科的学历,最终考取了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明勇用近的时间完成了从农民工到研究生的人生转型,社会给了他应得的荣誉:贵州省十大杰出农民工、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李明勇励志成才的人生之路绝非孤立的样板,类似的故事还曾发生在有“清华馒头神”之称的张立勇身上。张立勇原是清华大学食堂的普通农民工,但他用时间自学英语,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取得了托福670分的高分,拿到了北京大学对外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文凭,成为了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的获奖者之一。

每每读到类似这样的.求学成才故事,人们在感动之余,或许都会有所思索。从农村走进城市,打工挣钱并非新一代农民工的生活全部,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或许才是他们更普遍的人生理想。但理想之路走起来并不轻松,李明勇用了近15年,张立勇走了整整10年,都是一种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边工作、边求学的生活,

成功后,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但在他们成功之前,社会是否很好地履行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凭借超强的个人毅力,千千万万的打工青年能有几位熬过这段艰难的“游学岁月”?

细细体味,大家还会发现在李明勇和张立勇等少数成功者的背后还有一点偶然性。假如李明勇不是在贵州教育学院当保安,张立勇不是在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做厨师,离开了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他们能否坚持那么久,能否在持久的坚持后取得成功,都将是未知数。

今年的1月26日,本报用整版的新闻图片刊登了6位深圳市外来妹打工之余攻读学历的人物速写,其中披露:到底,深圳在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注册参加文凭学习的外来工已达86万多人。如此众多的打工青年又是怎么读书的呢?

工作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上,劳动时间和强度都很大,一天下来单是应付手上的工作就累得够呛,还要挤时间读书,可以说这一批打工青年完全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做代价,他们的奋斗史未尝不是个人的心酸史。记者在采访后写道:“听着她们的讲述,我曾不止一次地热泪盈眶。作为记者我没有理由不把她们介绍给读者……”

孔夫子说:有教无类。倡导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每个人皆能成才成德,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李明勇和张立勇的成功为“性相近”做出了完美验证,但社会在推进教育公平和落实更广泛的公民教育权益上,似乎还没有完成“习相远”的任务,许多事情没有做,或没有做好。

《风雨哈佛路》感想 篇3

这几节课上,我们欣赏了电影《风雨哈佛路》,但不知电影是逐帧播放还是电脑太卡的原因,看起来有点累啊,但即便是这样,我也收获了不少道理。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时间进度跳的比较快,小小的利兹,生长的环境可谓是绝对的逆境,但她却从社会的最底层不断奋斗直到进入了哈佛,这种身陷逆境却永不轻言放弃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这世上没有谁可以不经历风雨就能见到彩虹。我们总会遇上那些人生路上必备的绊脚石,而大多数人都会向苦难,向当下的生活妥协,极少数人则会跟利兹一样,选择继续前进,他们不愿认输,不愿低头,他们相信,只要努力,不是尽力,而是要拼命,只要这么去做了,他们就能够改变自己当下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环境和命运。所以,这世界上有了失败,平庸和成功这三种人,所以,失败平庸占多数,而真正成功的人,占极少数。

“我要改变我的生活,我要尽力拼搏,不让自己落入社会的最底层,我不能终日沉静在迷茫彷徨之中,认定我现在的生活,如果,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别人可以做到的事,为什么我不能做到呢,人生是可以选择的!”这句台词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影片中主人公利兹尽管身处逆境,但却仍能有如此坚定的志向与理想。而我们呢?环境比她优越百倍,但却没能有如此坚定的目标与志向,虽说能像利兹一样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但是我们生活中所欠缺的不正是想她一样坚定的信念吗?虽说做到像她那样强烈的目标感很难,但我们至少可

以试着去学习,去模仿,去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追求的力量。这一切的取得,除了利兹的努力之外,跟她的认真执着以至于有点固执的态度也很有关系,一个例子就是当她到了那所好高中后下课以后利兹有点不满意只得A-的作业,因此去找老师,并要求重新批分,试问我们,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就算我们有这个心,但谁会有这个胆儿啊~)虽说这点做不到,但我们平时遇到难题向老师咨询咨询倒也是可取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学习的促进也是非常多的。

上一篇:二维及三维成像下一篇:定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