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治疗方法(共8篇)
痉挛性脑瘫治疗方法 篇1
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 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四肢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痉挛性脑瘫 (Spastic Cerebral palsy) 是脑性瘫痪临床分型中常见的一种, 其主要症状就是痉挛, 由牵张反射过度兴奋所导致的一种运动障碍。患者肌腱的牵张速度越快, 牵张反射就越强[1]。其治疗方法很多, 其中唯一可以持久解痉的方法就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 。SPR术问世20多年来受到了医生及患者的好评, 但尚缺乏中远期疗效研究及分析。我们以手术后10年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评价该手术在痉挛性脑性瘫痪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1992~2002年行SPR术治疗的痉挛型脑瘫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性12人, 男性18人, 年龄15~26岁, 平均 (17.2±4.3) 岁, 随访时间术后10~21年。痉挛性脑瘫分度:轻度脑瘫8人, 中度脑瘫19人, 重度脑瘫3人;20例病人术后行了下肢矫形手术, 2例病人术前行了下肢矫手术。收集资料途径为:查阅病案和约患者到院随访, 以及上门随访、查体、询问随访术后情况。
1.2 随访检测内容
(1) 临床症状的检查, 肌张力评定标准采用Ashworth6级评分法, 肌力评定标准采用Lovett6级评分法。 (2) 下肢功能检查。 (3) 康复训练程度调查, 分优、良、中、差四等级。 (4) 社会功能调查:工作、在学、人际关系和交流。 (5) 自我料理能力。 (6) 术后远期影响。 (7) 病人及家属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分析。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的随访
(1) 肌力:术前肌力多集中在3级和4级, 分布在2级和5级仅有少数, 分布1级和0级为0。术后10年随访所得肌力集中分布在4~5级, 分布在2级以下为零, 分布在3级仅有少数。患儿多在术后3~5年肌力状态较术前明显好转。 (2) 肌张力:术前肌张力集中多分布在3级和4级, 分布在2级或以下3例。术后肌张力多数分布在1级 (1级为正常肌张力) , 少数分布在2级, 没有患者肌张力仍在3级或以上。未见有倒退或反复现象。 (3) 膝反射:术前膝反射25例患者存在亢进, 5侧为正常膝反射, 术后无任1患者膝反射亢进, 活跃级的7例, 正常级的18例, 膝反射未能引出的5例。 (4) 踝阵挛:术前踝阵挛30例均为阳性, 术后无任1患者引出踝阵挛, 转阴率为100%。 (5) babinski征:术前babinski征30例均为阳性, 术后仍有13位患者能引出babinski征。 (6) 尖足:术前尖足现象共28例, 术后仅2例仍是阳性, 转阴率为92.8%。 (7) 交叉腿现象:术前交叉腿现象阳性为28侧, 阴性为2侧。
2.2 下肢功能检查
2.3 康复训练状态对比
术前康复训练, 优2例, 良7例, 中8例, 差13例;术后康复训练, 优7例, 良11例, 中10例, 差2例。
2.4 社会功能调查
本组30例中除2例因家庭经济及家人无空照顾而长期辍学在家, 26例仍在学中, 2例已经工作。人际关系方面, 本组30例中25例人际关系为融洽, 3例为一般, 2例为差。交流分理解和表达两方面, 本组30例中理解评价为优有5例, 良有19例, 中有5例, 差有1例。本组30例表达能力评价为优有6例, 良有16例, 中有7例, 差有1例。
2.5 自我料理能力对比
2.6 术后远期影响
术后远期影响: (1) 有23例术后早期诉双下肢麻木, 均于术后半年内症状恢复。 (2) 有7例有诉乏力, 无进行性加重, 肌力≥4级, 其中1例右下肢肌明显萎缩。 (3) 有25例诉术后腰部活动自如, 活动范围较术前增大, 灵活性增加。 (4) B超残余尿量检查术前14例有残尿为2~40ml, 随访时复查有12例残尿已消失。术后均无出现二便失禁情况。 (5) 腰椎X光拍片检查发现1例腰骶椎弓根间距较宽。术后复查腰椎正侧位片检查有22例, 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腰椎改变。腰骶关节倾斜度增大的有16例, 22例SPR术后患者中, 被切除之腰椎椎板均未见有骨质愈合现象。 (6) 未发现术后死亡及双下肢瘫痪的病例。
3 讨论
3.1 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
SPR术能有效的缓解痉挛性脑瘫患者双下肢的痉挛状态[2~8]。有些较长时间的随访达到了5年[3]。另外, SPR术后的下肢痉挛缓解促进了躺、坐、爬、跪等多种姿势的灵活性。然而站立即运动中枢姿势的控制需要负重, 而术后负重需要更长的时间改善肌力和获得新的功能技巧。国外学者术后肌张力下降的研究, 或对SPR术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的动力性步态分析[5], 均在术后10年以内。同时SPR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有脑脊液漏、支气管痉挛、高热、腹胀腹痛、尿潴留[2]等, 远期的有骨盆倾斜、脊柱前凸增加, 脊柱滑脱、髋关节脱位[6,7]等, 有最近的研究表明, 随访部分年龄较大的SPR患者术后患者, 出现了下肢运动功能下降的情况[9]。这些研究大多都基于3~5年内的随访, 缺少长期随访的资料。我们通过术后10年以上的随访, 发现SPR可长期有效的解除痉挛性脑性瘫痪异常增高的肌张力, 并可长期有效的解除痉挛性脑瘫患者的踝阵挛、尖足及交叉腿现象。同时能解除部分痉挛性脑瘫患者的病理征。对于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最主要的是通过各肌群肌张力的降低、下肢腱反射亢进的消失、以及踝阵挛和病理反射的消失这些指标来评价。
本组30名患者的远期研究结果, 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肌张力在术前的肌张力异常增高3级或以上有95.6%, 术后10年肌张力一级即正常级有83.3%, 16.7%为肌张力2级, 术后肌张力无1例在二级以上, 也未有肌张力过低的患者, 所有患儿术后即时肌张力得到明显改善, 即便在10年以上的术后患者也未出现肌张力增高复发, 我们认为SPR对异常增高肌张力的改善长期疗效是明确的。
关于肌力方面, 术前多分布在3级和4级, 术后多分布在4级和5级, 并且术后10余年后的改善持续, 无倒退现象, 而SPR术并未造成无力或瘫痪现象。考虑术后肌力情况可能与患儿术前本身肌力情况有关, 随着生长发育和康复训练, 肌力得到改善。SPR手术不会单纯提高患者的肌力, 只有在缓解患者肌张力情况下, 使其更加适合康复训练及排除了影响下肢各运动功能的痉挛因素后, 使患者肌力继发性得以改善。同时对于SPR手术对患者脊神经后根进行选择性部分切除远期亦未发现对下肢肌力产生不良影响。
术前尖足现象共28例, 术后仅2例仍是阳性, 转阴率为92.8%。这与SPR手术后患者腓肠肌及跟腱的挛缩情况得以改善有关。术前交叉腿现象阳性为28侧, 阴性为2侧, 术后无1例患者为阳性。这与SPR手术后患者半腱肌半膜肌和内收肌群挛缩情况得以改善有关。同时30例患者术前踝阵挛均为阳性, 术后均转阴。30例患者中, 术前膝反射亢进有25例, 术后无任1患者膝反射亢进, 大部分患者术后膝反射在活跃或正常级, 作为典型的牵张反射, 膝反射是否维持亢进是评价SPR手术的疗效的重要指标。但膝反射作为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射, SPR术后对相当部分病人还是造成膝反射消失, 但未发现因膝反射消失而造成患者术后长期步态不稳或容易摔倒受伤的情况。术前30例患者均能引出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 但术后10年仍有13位患者能引出babinski征。考虑手术对病理征的解除是在限的, 单纯阻断患者脊髓反射中的γ-环路, 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患者的病理征阳性。
3.2 SPR术对下肢功能的改善
下肢的功能主要包括: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及维持肢体直立姿势负重三大功能。痉挛性脑瘫患者因为下肢肌张力过高及机体肌群挛缩严重影响下肢功能的后两方面。SPR手术在解除痉挛后为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提供一良好的肌张力和肌力状态, 使其有可能通过训练和再次肌体姿势适应而渐改善下肢的功能状态。对于脑瘫患者术后的下肢功能评价, 我们设计了六个功能系列包括卧姿、坐姿、立姿、独立运动能力、翻身与躯干活动能力及蹲、立姿式变换能力。能较客观定量及可对比研究手术前后的下肢功能评价。本组30例病人在六个功能系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改善幅度最大的是独立运动能力, 改善幅度较小的是蹲、立姿式变换能力, 考虑是部分患者因内收肌或跟腱仍存在挛缩导致。从统计随访中发现患者术后六个不同功能系列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而且最为明显的是原来完全不能独立站立的患者现在可以独立行走甚至跑和跳。而且随访中无任何一功能系列出现倒退或反复现象。当然这种疗效也受患者生长发育和功能锻炼的影响, 现在也难以排除多因素的影响来独立分析SPR手术的影响程度。但可以确定的是SPR手术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下肢功能的改善是确切和稳定持久。
3.3 SPR手术对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脑性瘫痪致畸、致残、致障率都很高, 严重影响患病儿童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减轻患儿的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是对手术疗效的重点评价指标。本研究自理能力评价, 分为进食、刷洗、洗澡、穿脱上衣、穿脱下衣、用厕共六个系列, 反映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最常见和基本的自我照料的能力, 也综合地反映了患者整体动作的协调能力。统计表明患者在六个功能系列中术后远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逐渐提高, 突出表现在进食项和用厕项, 其次在洗澡穿衣方面, 随着患者生长发育和日常培训, 其自理能力越来越好, 目前绝大多数患者能独立自理。而且家属也反映SPR术后为患者的护理及康复锻炼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可以认为, SPR手术能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的自理能力。
3.4 SPR术后远期影响
随访发现部分患者术后早期诉双下肢麻木, 均于术后半年内症状恢复。考虑机制与SPR手术在选择性切断Ia类传入神经纤维同时, 一定伴随着其他感觉神经纤维的误切断。但远期随访未发现感觉功能异常, 这个可能与损伤后的感觉神经可诱导正常感觉神经发出侧枝再支配皮肤触觉小体有关[10]。而术后10年膀胱B超发现患者术前的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现象术后明显改善, 考虑痉挛型脑瘫患者本身存在着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痉挛或功能不协调, SPR手术对两肌有解痉作用, 使两肌功能协调, 达到改善膀胱功能的效果。而随访发现一个早期传统术式入路多节段椎板切除后术后会出现部分患者腰椎不稳现象, 而2000年后我手术课题组改进应用的“改良脊髓圆椎部SPR术”, 即只作开窗式上下各半个椎板入路的SPR手术能很好解决术后患者腰椎不稳的问题[7]。
参考文献
[1] Petra EM, Schie V, Vermeulen RJ, et al.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in cerebral palsy to improve functional abilities;evaluation of criteria for selection.Childs Nerv Syst, 2005;21:451~457
[2] Steinbok Paul.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for spastic cerebral palsy:a review.Childs Nerv Syst, 2007;23:981-990
[3] Jean-Pierre Farmer, Abdulrahman J.Sabbagh.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ies in the treatment of spasticity related to cerebral palsy.Childs Nerv Syst, 2007;23:991~1002
[4] Engsberg JR, Ross SA, Collins DR, et al.Effect of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J Neurosurg, 2006;105 (1Suppl) :8~15
[5] Alice May-ken Wong, Chia-Ling Chen, Wei-Hsien Hong.et al.Motor control assessment for Rhizotomy in cerebral palsy.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0;79:441-450
[6] Li ZY, Zhu JK and Liu XL.Deformity of lumbar spine after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for spastic cerebral palsy, Microsurgery, 2008;28:10-12
[7] 张毅, 严凤娇, 曾瑞曦, 等.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特点及稳定性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9:16
[8] Allison oki, WenDe oberg et al.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aresis.J Neurosurg Pediatrics, 2010;6:353~358
[10]曾瑞曦, 张毅, 郭栋, 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下肢感觉的近期影响.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4:37 (6) :564-568
痉挛性脑瘫治疗方法 篇2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47—01
脑性瘫痪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特就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124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痉挛型脑瘫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49例,男性患者占75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3至18周岁,年龄平均值为(7.2±2.3)岁。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总计施行135例手术227侧肢体,分别对患者进行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手术依据为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腰骶段(61例手术119侧肢体)脊神经后跟、颈段(3例手术6侧肢体)、正中神经(9例手术13侧肢体)、肌皮神经(7例手术12侧肢体)、坐骨神经(13例手术23侧肢体)以及胫神经(31例54侧肢体),13例严重智力障碍患者,61例智力基本正常患者,50例智力正常患者。
1.2痉挛情况 21例混合型痉挛脑瘫患者,103例单纯痉挛型脑瘫患者,20例痉挛状态趋于稳定患者,104例痉挛状态稳定患者,没有患者存在不可逆性骨关节畸形、固定挛缩以及重度肌无力等症状。64例患者有病理征,95例患者存在腱反射亢进或者增强。对全部患者肌体痉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显示41例2级患者,67例3级患者,16例4级患者。对患者肌体张力进行分级,结果显示13例级患者,95例3级患者,16例4级患者。94例患者接受过正规康复治疗,14例患者接受过骨科矫形手术。
1.3手术方法 对患者进行四肢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使患者包括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在内的四肢周围神经主干及其分支获得显露,对神经分支进行电流刺激,电流量为0.05-0.1毫安,对肌肉收缩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阙值。为使神经束获得显露,对神经分支外膜行打开操作,根据患者痉挛的具体情况以及阙值高低对神经进行切断处理,部位为1/3-2/3处。在切断处上下方对神经进行刺激并对肌肉收缩情况进行观察以确定具体的神经切除比例。对患者进行颈段选择性脊神经根部切断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C5-T1椎板获得显露,行C5-T1近全椎板切除,对患者硬脊膜进行切开操作,然后将双侧C5-T1脊神经后跟分为4-6小束,对神经后跟进行电流刺激,并记录阙值。根据患者肌肉痉挛情况以及阙值高低对神经后跟部分做切断处理,具体切断比例如下:T150%-60%、C840%-50%、C740%-50%、C630%-40%、C530%-40%,在切断处上下方对神经进行刺激并对肌肉收缩情况进行观察以确定具体的神经切除比例。对于患者进行腰骶段SPR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患者的L3-S1椎板获得显露,性限制性、跳跃式椎板切除,对患者硬脊膜进行切开操作,然后将S1、L2、L3 、L5 脊神经后跟分为4-8小束,对神经后跟进行电流刺激,并对阙值进行记录,具体切断比例如下:S140%-60%、L220%-30%、L325%-35%、L540%-55%,在切断处上下方对神经进行刺激并对肌肉收缩情况进行观察以确定具体的神经切除比例[1]。
2结果
手术完成后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3至39个月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121例患者手术完成后痉挛状态立即得到缓解,占97.6%,随访期间110例患者得到有效缓解,占88.7%;99例患者术前存在腱反射增强或亢进,手术完成后95例患者仍存在上述症状,占95.9%,随访期间5例患者腱反射增强或亢进再度增强,占5.3%;117例患者病理征阳性肢体,手术完成后112例患者症状消失,占95.7%,随访期间107例患者症状再度出现,占95.5%;手术完成后118例患者痉挛程度评分获得改善,占95.2%,随访期间110例患者评分得到改善,占88.7%;手术完成后114例患者肌张力评分获得改善,占91.9%,随访期间107例患者评分得到改善,占86.3%。手术完成后2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占全部腰骶段手术患者的3.28%,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占腰骶段患者的1.64%,11例患者病情复发,占8.87%。
3讨论
脑性瘫痪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属于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能够对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命安全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对脑性瘫痪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使痉挛获得迅速解除,并对畸形进行有效纠正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发挥有效的辅助作用并提共条件[2, 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痉挛型脑瘫患者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使复发率得到有效降低,并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强,秦颖.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11): 140-141.
[2] 于炎冰,张黎,徐晓利,等. 非脑瘫病因性痉挛状态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 11(5): 260-262.
痉挛性脑瘫治疗方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24例痉挛性脑瘫患者, 其中, 男15例, 女9例;年龄为6~13岁, 平均年龄7.9岁;24例患者中, 19例患者为单纯痉挛型, 5例患者为混合型;8例患者双侧髋、膝、踝关节均受累者, 16例患者单侧踝关节受累;21例患者智力正常, 23例患者智力接近正常。手术过程中, 8例患者使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 16例患者使用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1.2 治疗方法
(1) 单侧踝关节受累的患者使用四肢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对患者行全身麻醉, 在腘窝部应用枪刺刀样切口, 切开长度为5cm, 露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主干和分支, 采用神经电生理刺激仪对分支进行刺激神, 按照阈值数值和痉挛情况选择性切断神经束, 长度在10mm左右, 从而防止神经纤维再生复发; (2) 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双侧髋、膝、踝关节受累的患者, 对患者行全身麻醉, 使患者L3-S1椎板线路, 切除跳跃式、限制性椎板, 使得双侧L3、L4、S1脊神经后根显露, 并分离后根到4~6小束, 采用神经电生理刺激仪对神经束进行刺激, 根据其阈值数值和痉挛情况切断后根部分, 并切除10mm, 防止复发。
2 结果
对研究的患者进行为期3~18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 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痉挛状态立即得到缓解, 整个随访期间, 患者缓解率为89.91%。在手术前有亢进或腱反射增强的肢体, 在术后有90%以上得到消失。随访期间, 有15.38%的患者病理征阳性得到再现。研究表明, 术后1个月内67.3%的患者运动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整个随访期间有87.5%患者得到恢复, 且统计表明, 87.5%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12.5%患者术后出现肢体感觉障碍, 这些患者都在随访期间出现了好转。术后还有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 治疗过后都出现好转;手术过后, 没有患者出现肌无力现象, 没有尿失禁等症状发生, 没有脑脊液漏等症状发生。
3 讨论
3.1 痉挛性脑瘫的表现
脑瘫在临床上能够表现为多个类别, 痉挛性脑瘫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别, 痉挛性脑瘫的主要病变部位是锥体束。研究表明, 这一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增大, 下肢伸肌内收肌张力增大, 患者上肢动作僵硬笨拙不协调, 下肢出现僵直, 且髋关节内收和屈曲发生内旋, 膝关节出现伸展, 大腿内收肌紧张, 双下肢呈交叉状等。此类患儿由于长时间处在高度肌紧张情况下, 所以患者的肌腱非常易发生短缩, 关节也容易挛缩变形, 出现跟腱短缩形成尖足, 膝关节屈曲挛缩不易伸直, 走路时只用脚尖着地, 髋关节也是屈曲挛缩不能后伸等情况。从临床观察来看, 痉挛性患儿常见四肢瘫和双下肢瘫及偏瘫型脑瘫, 患儿的肌张力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根据肌张力紧张的差异, 痉挛型还可归类为重度痉挛、中度痉挛和轻度痉挛[2]。
3.2 手术适应患者的选择分析
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对痉挛性脑瘫进行治疗的总原则:即首先进行全面临床评估, 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随后经过解除痉挛、纠正畸形等方法, 为康复治疗提供条件。全面临床评估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症状, 防止新的缺陷产生[3]。手术适应证的选取是决定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由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特殊性, 它仅仅对痉挛性脑瘫和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有效, 如患者痉挛程度重, 无法进行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 则不能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也不适合通过此手段进行治疗。一般来说, 神经外科手术适应证如下: (1) 痉挛性脑瘫或以其为主的混合型脑瘫, 且痉挛对病人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造成影响; (2) 患者身体随意运动功能尚可, 没有固定关节挛缩、明显肌无力等症状; (3) 手术期间患者痉挛状态已趋于稳定; (4) 患者智力正常, 能够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神经外科手术禁忌证如下: (1) 患者主要表现为强直症状; (2) 患者肌力差, 运动功能欠缺; (3) 患者出现严重的固定挛缩、且有骨关节畸形; (4) 智力不正常, 学习能力差。
3.3 手术结果的分析
我们在选取患者过程中, 严格遵守适应证选择的要求, 选取的均为痉挛性脑瘫患者。在手术经验积累、随访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手术适应证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增加, 从而能够治疗更多的患者治疗。我们在研究中, 进行了下肢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和腰骶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 手术表明, 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确定神经切除范围及比例。一般来说, 主要依靠肢体痉挛程度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 手术过程中采用神经电生理刺激仪, 遵循电生理刺激仪的协助来确认[4]。通过治疗, 24例患者肌张力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而且未发生肌无力情况, 所有患者均可进行康复训练。
总之,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这一方法对痉挛性脑瘫的治疗效果显著, 患者通过治疗, 能够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这和以往研究相吻合, 即痉挛性脑瘫患者手术之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从而恢复身体机能功能, 防止痉挛复发[5]。所研究患者中, 有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 这是由于患者家属未遵从要求, 在手术过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故术后康复治疗也是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的重要步骤, 后者能为患者恢复提供基础, 而术后康复治疗同样也是治疗效果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24例痉挛性脑瘫患者, 使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进行手术治疗, 并进行后期康复和跟踪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痉挛状态立即得到缓解, 整个随访期间, 患者缓解率为89.91%。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这一方法对痉挛性脑瘫的治疗效果显著, 患者通过治疗, 能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术后康复治疗同样也是治疗效果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痉挛性脑瘫,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于炎冰, 张黎, 马延山, 等.1037例痉挛性脑瘫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5, 4 (2) :121-123.
[2]邓宗锵, 周南开, 周波, 等.127例痉挛性脑瘫的手术治疗[J].重庆医学, 2009, 38 (3) :319-310.
[3]于磊, 高燕, 戴燕平.痉挛机治疗仪并推拿对脑性瘫痪儿童肌萎缩的治疗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26) :80-86.
[4]赵敏霞, 周晓华.痉挛型双瘫患儿的康复训练[J].山东医药, 2002, 42 (25) :55-56.
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法治疗现状 篇4
1中医对脑瘫的认识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脑髓失养,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导致筋脉失于荣养,四肢屈伸不利致功能障碍。痉挛型脑瘫属中医“五硬”,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因肝主筋,肾主骨藏精主生长发育,脾主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肾亏损,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气血不荣,肌肤毛孔疏松,若受风寒侵袭,“寒则收引”,则筋脉拘急挛缩,不能伸展,或先天肾不足,肢体失于温养,血运缓慢或瘀血阻滞,经络不通,而成五硬。中医理论指导下手法治疗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针对脑瘫病因病机补肾健脾,养血柔肝,温通经络,固涩肌表,荣养脑髓,柔筋通络,对改善脑瘫患儿肌痉挛有较好作用。
2循经推拿手法
(1)循膀胱经、脾经、肾经、胆经推拿手法:姚建华等[4]循膀胱经、脾经、肾经、胆经至上而下施扣法、点按法刺激穴位,配合中药熏洗,可改善痉挛性脑瘫的肌张力、肌痉挛等。(2)循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推拿手法:熊磊等[5]用点法、按法、推拿手法循督脉、脊柱两侧膀胱经选择性强刺激脊柱两侧肌肉及脊神经后支,改善神经纤维的调节能力,明显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点按擦肾俞、命门、八髎能补肾益精、益智开窍。现代医学认为,刺激脊柱可以兴奋中枢,使脊髓参与活动的神经元数量增多,从整体上调节患儿肌体的康复能力。(3)“捏脊”手法:曾海辉等[6]采用捏脊手法治疗各型脑瘫患儿,患儿背部以脊柱为中心,选择左右膀胱经线和督脉线,自骶尾部沿脊柱两侧肌肤向上至大椎穴止,“捏三提一”,疗效确切。
循经推拿法通过推、拿、点按、提放等手法直接作用于督脉、三阳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起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及疏通经脉的作用,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脊柱两侧神经后支、骶脊肌或脊髓神经后侧第一支配区域利于躯干伸展和竖头反应,使躯干获得稳定性,同时兴奋交感神经,增强神经肌肉营养作用[7]。
3特色手法治疗
3.1补髓揉筋推拿手法
王玥等[8]采用补髓揉筋推拿手法治疗痉挛型脑瘫30例,沿脊柱至阳到命门的督脉诸穴顺序点按、提捻并着力叩打,按揉脊柱旁开一寸半的足太阳膀胱经俞穴,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为重点。头部:患儿坐位,术者在其后,枕部反复施按、揉、摩法,取穴风池、哑门、天柱、脑户、百会、强间等,按揉、捏拿四肢。下肢:在点骸关、阳陵泉的基础上拿揉下肢外侧肌群,在点委中的基础上拿揉下肢后部肌群,直至跟腿。上肢:在点肩井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后肌群,在点曲池的基础上拿揉前臂的前、后肌群。对症手法治疗拇指内收握拳、下肢内收肌紧张、圆背、足内翻、足外翻、头部控制差等。此法刺激督脉及太阳、阳明经脉,轻柔手法为主,逐步松缓痉挛肢体及舒展挛缩肌肉。
3.2邓氏推拿手法
邓恩德等[9]采用邓氏推拿手法治疗脑瘫32例,综合运用头部按摩手法、颅颈关节按摩手法、胸背部按摩手法、腰骶部按摩手法、双下肢三阳经拔伸按摩手法、运动类手法,结合针刺头部、四肢特定穴位,可滋补肝肾,补益气血,舒经解痉。
3.3疏通矫正手法
马丙祥等[10]采用疏通矫正手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基木手法:①循经推按,以经络循行部位为依据,沿循行部位推拿,疏通经气,通经活络;②异常肌肉按摩,按摩肌张力高的肌肉,缓解紧张,降低肌张力;③穴位点压,异常部位的主要穴位上点压按摩,以疏通经气;④姿势矫正,姿势异常以抑制为原则,对抗矫正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按头颈部、躯干部、上肢、下肢的顺序采用上述手法,可加强局部循环,升高局部组织温度及充分拉长紧张或痉挛肌肉,从而解除肌痉挛。
3.4通督益肾健脾按摩法
刘振寰等[11]采用通督益肾健脾按摩结合音乐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286例,综合运用循经点穴按摩、益肾健脾按摩、捏脊疗法、足底按摩、节段性按摩、促肌力恢复按摩及关节活动度按摩,结合中医五行音乐,以滑利关节、松解肌腱挛缩、缓解肌肉痉挛、揉筋壮骨、调理气血,达到改善剪刀步态和尖足步态的作用。
3.5理筋通督法
龙于飞等[12]认为经筋与周围神经、颅神经相关联,经筋病变与现代脑神经受损的症状相似;督脉通髓达脑,与诸经脉交会,脏腑之精气藉此上输于脑,奉养元神,督脉属肾,肾精为先天之本,滋养脑髓,督脉脉气痹阻,肾精不能充养脑髓致髓海不充,脑窍失养,出现智力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缺损,发为小儿脑瘫病证。元神失养,髓海亏损是病机关键。疏理经筋,推动经气运行,载精上行;通达督脉,调和全身阳气,以充髓海,养元神,益脑窍而改善小儿脑瘫病证。
3.6整体推拿手法
王军英等[13]对脑瘫患儿采用整体推拿手法,头皮、躯干及四肢行手法治疗;轻柔缓手法降低肌张力、缓解痉孪,强重手法增强肌肉活动及力量;痉挛型患者配合牵伸及关节活动,针对局部表现采用揉、拿、搓、提等手法疏通经络,活利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筋脉、肌肉得以濡润。3.7肌腱拔伸刺激手法张程等[14]采用拔伸刺激手法治疗脑瘫患儿,“拔伸手法”是在小腿各肌群放松的基础上主动拔伸牵拉高张力肌群,以降低其肌张力;配合手法刺激穴位皮下深浅肌肉,肌肉受刺激后主动收缩,出现肢体运动,改善足部畸形。手法操作应遵循“以柔克刚、以刚制柔”的原则,年龄越小、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
4点穴手法
4.1全身整体点穴疗法
刘朝辉等[15]采用整体点穴法,头颈部:主穴百会、印堂、四白、阳白、丝竹空、睛明、迎香、廉泉、承浆、天柱、脑府、风府、风池、率谷、垂根、完骨、大椎等穴位,沿督脉、太阳、阳明、三焦经走向点叩头颈部经脉。躯干部:肩井、隔俞、腰眼、关元俞等穴位,沿督脉、膀胱经走向点叩经脉,压华佗夹脊穴,点拨骸棘肌。四肢:分别沿四肢三阴经、三阳经循经点穴,着重于经过痉挛肌群的经络和穴位,对屈肌痉挛或挛缩具有舒张作用,对伸肌萎缩、肌力减弱有增强肌力的作用。
4.2辩证取穴点穴手法
陆清清等[16]总结对症点穴手法、循经点穴手法、特定部位点穴手法、运动类点穴手法对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机理,可改善神经肌肉萎缩、降低肌张力、健脑益智,促进患儿生长发育。4.3局部痉挛肌点穴手法曾贞等[17]点穴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胫骨前肌、腓肠肌,能明显改善踝背屈角度、下肢痉挛程度。穴位按摩、点压可刺激经络,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神经肌肉代谢及营养,促使障碍的功能恢复。
5讨论
手法治疗作用于头颈部、肩背部、脊柱、四肢百骸、督脉、太阳、阳明经脉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供氧,改善脑细胞营养和脑微循环,加强脑瘫患儿脑组织发育及受损脑细胞的功能代偿,激发全身阳气,使气血通畅,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中医认为经络“内于脏腑,外络于枝节”,是人体气血循环系统,多选脊柱、颈项、四肢三阳经络进行手法刺激,通过点、按、扣等推拿手法沿经络刺激穴位可调动经穴的生物效应,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作用可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从而防止肌肉萎缩,强筋壮骨,达到“阴平阳密、精神乃至”的整体调节作用,振奋阳气,对改善脑瘫患儿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有良好疗效。
脑瘫患儿肌痉挛药物治疗现状 篇5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方案均以物理治疗及作业治疗为核心, 所有的药物治疗对物理治疗均有辅助作用[5,6]。肌痉挛的严重程度及部位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关键, 治疗方案的制定应最大化地发挥其主动功能, 易于操作, 且最小化地减少疼痛、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等继发问题[5]。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是肌痉挛的主要治疗方法, 后者包括Bobath、Vajita、水疗、马术、强迫疗法等。缓解肌痉挛的药物多种多样, 包括口服苯二氮卓类、苯妥英钠、丹曲林钠、替扎尼定、巴氯芬等, 肌注化学去神经剂 (肉毒素、酒精及苯酚) , 鞘内注射巴氯芬等。口服药物以及巴氯芬鞘内注射用于治疗全身肌痉挛, 而化学去神经剂主要治疗局部肌痉挛[7]。
1 口服药物
口服药物用药方便, 但是其作用于全身, 且副作用多, 因此这些药物大多数用于全身广泛肌痉挛或者仅需要轻微缓解肌痉挛的患儿。关于此类药物疗效的研究均较早, 并且研究实验设计也不如目前的设计严谨可靠, 导致药物的选择通常是根据个人经验或者是试误法, 缺少循证医学依据[5]。由于肌痉挛的复杂性, 一种药物不可能对所有的患儿均有效, 所以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且减少副作用。口服止痉药物同样也可以与肌注化学去神经剂、鞘内注射巴氯芬等联合应用。用药之前必须了解各种口服止痉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及用药禁忌。
1.1 苯二氮卓类
苯二氮卓类可促进γ-氨基丁酸 (GABA) 与GABAA受体结合, 也可通过增加cl-通道开放的频率, 增强GABA对GABAA受体的作用而显示中枢抑制效应。其在小剂量时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γ神经元的易化, 在较大剂量时增强脊髓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 且抑制多突触反射, 从而引起肌肉松弛[8]。地西泮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代表, 最常用, 同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肌肉松弛药物。关于其肌松作用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9]。地西泮的常用剂量为0.2~0.8 mg/kg, 分3~4次口服[5]。服药起始按照催眠剂量睡前服用[3]。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在肌肉松弛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例如氯硝西泮可用于缓解夜间肌痉挛[8]。
苯二氮卓类药物有许多潜在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镇静作用, 这也是导致其在临床工作中无法增加用药剂量的主要原因[7]。共济失调、乏力、头昏、便秘、尿潴留、流涎、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也较常见[3]。其中嗜睡、镇静、流涎及乏力是导致此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的关键性限制因素[8]。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产生精神及生理依赖, 突然停药会出现焦虑、兴奋、多汗等戒断症状[3]。因此, 苯二氮卓类药物一般作为缓解脑瘫儿童肌痉挛的短期用药[7]。
1.2 丹曲林钠
丹曲林钠是一种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的药物, 通过抑制肌浆网钙离子的释放, 从而减弱肌肉收缩。早在1974年, Haslam等[10]的研究已经证明, 丹曲林钠可以缓解脑瘫患儿的肌痉挛。丹曲林钠的儿童用药剂量最高可达12 mg/kg, 分3次服用。服药起始剂量应较低, 在用量范围内每5~7 d增加一次用量, 直至维持剂量[8]。尽管丹曲林钠直接作用于骨骼肌, 但还会引起乏力、镇静等副作用。其中最为严重的副作用为肝功损害。据统计显示, 有1%的用药者有发生肝功损害的可能;恶心、呕吐、腹泻、感觉异常等副反应亦不少见[8]。由于目前关于丹曲林钠疗效的研究较少以及对其严重副作用的担忧, 儿科极少应用此药[7]。
1.3 巴氯芬
巴氯芬是GABA拮抗剂, 能穿透血脑屏障而与脊髓灰质板层Ⅰ-Ⅳ上的GABAB受体相结合, 从而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导致单突触及多突触反射的突触前抑制[11]。巴氯芬可以有效缓解肌痉挛, 同时可以提高被动及主动运动能力, 改善患儿睡眠等[12]。其常用起始剂量为2.5 mg/d, 而后逐渐加量至最大剂量20~60 mg/d。巴氯芬口服常见副作用有幻觉、镇静、头晕、乏力、共济失调、恶心、低血压及感觉异常等。长期服药亦可产生生理依赖, 突然停药可能产生肌肉强直痉挛、幻觉、意识障碍、惊厥、高热等戒断症状[3], 故应逐渐减停[5]。
1.4 替扎尼定
替扎尼定为中枢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5], 其可能是通过增强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作用而缓解肌痉挛。疼痛会加重肌痉挛, 而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镇痛功能, 故其可能通过减轻疼痛来缓解肌痉挛[3]。替扎尼定口服易吸收, 并且大部分在肝脏中代谢。由于其半衰期仅有2.5 h, 故其服药频率高[8]。目前关于替扎尼定缓解成人肌痉挛疗效的研究较多, 而儿童用药方面研究较少。已知成人用药常见的副反应包括血压降低、头晕、口干、幻觉、乏力等[7]。
2 化学去神经剂
化学去神经剂通过组织神经肌肉接头中神经递质的传送而产生肌肉松弛的作用, 因此又叫做神经肌肉阻滞剂。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局部注射苯酚、酒精或肉毒素, 其中肉毒素由于其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临床医师的青睐[13,14,15]。注射神经肌肉阻滞剂可以导致选择性肌肉去神经支配, 从而平衡关节两端肌肉的力量[16]。目前注射此类药物主要用来治疗局部肌痉挛。
2.1 苯酚
苯酚是最常用的化学去神经剂。它是一种非选择性蛋白水解剂, 通过注入运动肌肉及神经, 可以产生选择性的去神经支配作用[16]。苯酚溶液浓度一般选用3%~6%, 注射治疗的疗程约4~8个月[16]。注入周围神经内, 可促进轴突退化, 达到去神经效果;注入目标肌肉的运动点, 可产生持续性松弛肌肉的作用[17]。目标肌肉的选择通常通过电刺激来完成[5]。周围神经内注射苯酚可引起蛋白质变性, 从而通过引起轴突的坏死来阻断过度兴奋的脊髓前角细胞的信号传出[17]。苯酚注射的去神经作用可逆, 数月至数年后, 神经可以恢复[5]。较常见的副作用有, 由于苯酚吸收入血导致的嗜睡、恶心, 感觉神经轴突坏死引起的感觉障碍, 不可逆的肌肉纤维化, 注入混合神经中导致的疼痛以及局部注射部位皮肤坏死等[16]。虽然注射苯酚的副反应多, 但是由于其价格低廉, 不易产生过敏反应, 目前仍常用于某些局部肌痉挛患者[17,18]。目前国内苯酚制剂难以获得, 故临床使用较少。
2.2 酒精
酒精同苯酚一样也是一种非选择性蛋白水解剂。目前一般选用浓度为50%~100%[19], 注射治疗疗程约3~6个月[16], 作用机制与苯酚类似,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疼痛、感觉异常、肢体水肿等[20]。
2.3 肉毒素A
自从European Academy of Childhood Disability第12次年会提出, 肉毒素A是目前治疗脑瘫肌痉挛的有效方法[21], 关于肉毒素A缓解脑瘫患儿肌痉挛的研究越来越多[22,23], 肉毒素A临床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它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发挥降低肌张力的作用。肉毒素A能特异性的与突触前膜上的胆碱能运动神经元相融合, 从而阻止含乙酰胆碱突触囊泡的释放。因此, 对痉挛的肌肉注射肉毒素A可以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产生选择性可逆去神经作用。肉毒素A有效作用时间一般为3~14 d, 阻滞作用可持续3~6个月。有人建议, 肉毒素A注射尽可能使用小剂量, 以避免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射导致抗体的产生[7]。有研究统计表明, 大约5%的患者由于产生抗体而对肉毒素A注射治疗无效[24]。肉毒素A能有效降低肌张力, 副反应比较少见。常见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疼痛、乏力、肌肉萎缩等[7]。
2.4 巴氯芬鞘内注射
巴氯芬鞘内注射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广泛而严重的肌痉挛[16]。由于巴氯芬是亲水性低溶解度药物, 其口服后穿透血脑屏障能力差, 而鞘内注射可避免此缺陷, 并且鞘内注射可减少口服后引起的脑实质内药物浓度过高所带来的副反应[25]。巴氯芬注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与脊髓上的GABAB受体结合而发挥降低肌张力作用, 其用量仅为口服量的1%。由于其在脑脊液中的半衰期较短, 约5 h, 只有持续注射才能发挥良好疗效, 目前多采用植入式电子微量泵[26]。此种微量泵价格昂贵, 且只能应用于体重大于15 kg的患儿[17]。由于其相对于机体是一种异物, 其常见并发症有感染、软组织损伤、脑脊液漏等, 发生率约15%~20%[26]。巴氯芬在有效缓解肌肉痉挛的同时, 肌肉功能也会下降, 可能导致直立姿势异常及脊柱畸形, 如脊柱侧凸[27]。由于机械故障或者操作失误导致的用药过量, 可能致呼吸抑制及可逆性意识障碍[17]。由于巴氯芬鞘注电子微量泵价格昂贵, 购买困难, 国内很少应用。
痉挛性脑瘫治疗方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03~2013-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 诊断均符合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1]。纳入标准: (1) 患儿年龄3~6岁; (2) 监护人对试验知情同意, 并配合治疗期满3个月。排除标准: (1) 严重的心肺疾患、癫痫、精神疾病; (2) 髋关节半脱位等骨科疾患 (3) 比奈智力测试<75分等智力障碍不能配合完成试验。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 (n=30) :男20例, 女10例;年龄36~71个月, 平均 (42.5±19.8) 个月。对照组 (n=30) 男17例, 女13例;年龄37~70个月, 平均 (44.3±22.4) 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常规康复训练:
物理疗法:主要采用Bobath疗法、Vojta疗法和Rood技术为主的神经发育学疗法, 促通正常姿势和抑制异常姿势, 每天1次, 每次40min;作业疗法: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主, 每天1次, 每次30min;推拿: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 降低肌张力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改善运动功能, 每天1次, 每次30min。
1.2.2 悬吊运动训练:
患儿在减重状态进行主动运动和被动抗阻力运动促进肌肉的协同收缩, 以增加四肢肌力。通过控制肢体的远端, 对骨盆和脊柱的肌肉进行闭链的训练, 提高骨盆脊柱等关节的稳定性, 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治疗。还可通过悬吊系统对痉挛的肌肉进行拉伸, 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
1.2.3 训练方法:
所有训练均为每周5次, 康复治疗3个月。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每次进行物理疗法治疗的40min里有10min进行悬吊运动疗法训练。
1.2.4 评定方法:
在康复治疗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GMFM-88) 进行评定。参与评定者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的认识和掌握无明显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均采用表示, 对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注:a: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t=9.24, P<0.05) 。b:试验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t=14.33;P<0.05) 。
3 讨论
悬吊运动疗法 (SET) 由诊断和治疗两大技术构成, 诊断是通过逐渐增加开链和闭链运动的负荷进行肌肉耐力测定及配合肌肉骨骼疾病的常规检查;治疗包括肌肉放松、牵引、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稳定肌肉系统、感觉协调训练、开链和闭链运动等[3]。通过悬吊运动训练, 可对深层的稳定肌群进行训练[4~5];悬吊运动训练的闭链运动训练课同时激活主动肌、拮抗肌和协同肌, 提高身体运动的协调能力[2];在不稳定的运动状态下进行闭链运动训练, 可刺激感觉运动器官, 提高感觉和运动的协调能力[5]。悬吊运动疗法是一种渐进式训练, 能充分调动患儿主动参与的乐趣, 最大化刺激各种感觉器官。在训练过程中, 治疗师要给患儿提出每个动作的细节要求, 让患儿不断地体会正中位的稳定维持, 学习需要用力的部位, 即需收缩的肌群。这种主动的参与和学习有助于动作技能的获得。
脑瘫患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将各种疗法加以整合共同发挥功效。王之庆等[6]研究认为Bobath疗法能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卢庆春等[7]研究认为Bobath疗法的治疗效果与患儿年龄及治疗时间长短有关。谢高梅等[8]研究认为Vojta疗法对脑瘫患儿抑制异常反射通路, 促通正常反射通路产生, 效果明显。苏珍辉等[9]研究认为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Rood疗法能明显提高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功能。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 但病变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也不同。痉挛型双瘫在脑瘫患儿中最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全身受累, 下肢重于上肢, 多表现为上肢屈曲模式和下肢伸展模式。下肢表现为尖足, 足内、外翻, 膝关节屈曲或过伸展, 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大腿内收, 行走时足尖着地, 呈剪刀步态。下肢分离运动受限, 足底接触地面时下肢支持体重困难[1]。悬吊运动疗法对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的核心稳定性有明显的效果。核心力量训练能起到稳定脊柱、骨盆, 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稳定重心, 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的作用。
本试验表明, 在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 试验组患儿的进步更为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常规康复训练配合悬吊训练疗法 (STE) 能够更好的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因此, 应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积极推广悬吊运动疗法 (SET) , 更好的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 (SET) 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 对照组 (n=30) 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试验组 (n=30) 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SET悬吊运动疗法治疗, 康复治疗3个月, 在康复治疗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GMFM-88) 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更明显 (P<0.05) 。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悬吊运动疗法 (SET) 能更有效的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关键词:悬吊运动疗法,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7
[2]卫小梅, 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 (4) :281-283
[3]Brad I, Morl F, Scholle HC, et al.Back muscle activation pattern and spectrum in defined load situations[J].Pathophysiology, 2005, 12 (4) :275-280
[4]高宝龙, 荣湘江, 梁丹丹, 等.悬吊运动技术队运动引起的腰痛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23 (12) :1095-1097
[5]郭险峰, 关骅.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治疗 (下) [J].中国医刊, 2010, 45 (5) :391-394
[6]王之庆, 杨延平, 任晓惠.Bobath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6) :751-752
[7]卢庆春, 李林, 孙宇.Bobath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6, 11 (2) :77-79
[8]谢高梅, 孙芳梅.Vojta疗法治疗小儿脑损伤性疾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 2006, 1:191-192
痉挛性脑瘫治疗方法 篇7
1 康复治疗
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很多种方法,Bobath疗法、Vojta训练法、上田法、引导式教育、作业疗法等。林氏等[3]应用Bobath疗法通过反射性抑制肌张力异常和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产生,从而认为单一bobath治疗效果不仅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改善患儿的神经发育功能,还可以改善患儿的智力使其尽早朝正常的方向发育。麻氏[4]等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儿脑瘫研究所中采用Vojta疗法治疗小儿脑瘫进行总结,187例患者中101例可恢复正常从而得出Voj ta疗法早期正确采用可有效治疗小儿脑瘫。刘氏[5]等通过采用推拿疗法及在此基础上加上Vojta神经发育疗法进行对比得出:在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应用Vojta神经发育疗法可以更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预后,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推拿结合Vojta神经发育疗法疗效显著,易于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值得推广。冯氏[6]等通过采用Vojta法中的R-K法加上Bobath法与单纯采用Bobath法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早期选用Vojta法的R-K法并配合Bobath法治疗能更有效地赋活在种系发生中存在的移动运动机能,阻止姿势向异常方而发展,并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促进脑组织的发育,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并为下一步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张氏[7]等通过用Bobath疗法、Vojta训练法和两者训练方法联合应用三种方式进行对比得出:不同年龄段痉挛型脑瘫患儿选用不同康复手法,疗效有差异性。0~6个月(含6个月)者Vojta方法效果最佳;7个月至1岁者,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方法或联合应用;13个月至4岁的患儿,以联合手法效果最佳。从运动发育率增长情况还可发现,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而且Bobath疗法和Vojta训练法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张氏等[8]通过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加上上田法得出痉挛性脑瘫患儿应用上田疗法能使患儿肌肉的过度紧张症状大幅降低,能矫正异常姿势和肢位,抑制原始反射,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从而提高粗大运动功能。牛氏[[9]1通过研究表明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增加上田正疗法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邢氏[10]通过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医学疗法结合和在此基础上加上引导式教育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认知、言语、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只单纯应用Bobath疗法,尤其是对认知、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夏氏等[11]将治疗方法分成平常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对照组和实施引导式教育的观察组得出:对小儿脑瘫患者来说,应用引导式教育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儿的智能、语言与体能活动得到同步的发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侯氏等[12]人通过康复治疗加上作业治疗与只有综合治疗进行对比,证明作业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脑瘫,可有效提高患儿智力,增强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2 康复治疗结合现代临床
王氏[13]通过康复治疗与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上物治疗进行对比得出: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脑瘫患儿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李氏等[14]通过研究证明巴氯芬确实可以降低肌张力,有助于理学疗法的实施,并且用药年龄愈小,效果愈好。徐氏等[15]将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注射BTX-A和不注射BTX-A分为两组,从而认为用BTX-A结合主动功能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可为康复训练提供良好时机,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谭氏等[16]通过只用运动疗法和BTX-A注射结合运动疗法实验进行对照,证明BTX-A注射结合运动疗法能更好地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增大关节活动范围,有更成熟的肌肉激活模式,使运动达到或接近正常的生物力学对线,并且能增强患儿对运动疗法的全面应答。许氏等[17]通过康复治疗过程中加上BTX-A与不加进行对比,证明BTX-A的肌肉松弛作用是可逆的,注射3个月后肌肉痉挛会再次出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康复训练要持之以恒,并重复注射BTX-A1次,以巩固疗效。
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证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PR)是一种解除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且较成熟的方法[18]。黄氏[19]等认为SPR手术的作用是降低肌张力和解除肢体痉挛,目的是为日后的康复训练打下基础。崔氏[20]通过手术及康复训练前后的比较得出:SFR术主要是解除肢体痉挛,降低过高的肌张力,为康复训练创造了必要条件。严格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它能提高肌力,让更多的肌肉参与运动,使运动功能得到改善。通过综合功能训练增加身体稳定性和控制力,使步态得到改善乃至恢复。陈氏等[21]人通过对25例患儿的手术治疗报告显示所有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认为该手术适合于四肢痉挛,脊髓损伤致下肢痉挛和膀胧功能因肌张力高而障碍者,软瘫及运动过度者不宜行此手术。黄氏等[22]人通过分析显微手术治疗104例痉孪性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SPR是治疗痉挛性脑瘫和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的肢体痉挛状态的安全有效手术方法,适用于肌张力3级或以上、痉挛稳定或趋于稳定的双侧肢体肌群整体性痉挛状态;跳跃式、限制性椎板切开较传统椎板切开可以有效地防止脊椎不稳或腰椎前凸的发生。
3 中西医
李氏[23]等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康复治疗方法介入脑瘫儿童吞咽障碍康复,治疗2个月后进行评定得出:中医手法按摩技术结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脑瘫患儿吞咽障碍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方法。何氏[24]通过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与其在此基础上加上头部和脊柱推拿对比得出:对CP患儿头部和脊椎的反复推拿,通过刺激局部而引起大脑皮质兴奋,改善脑和脊髓的血液循环,提高血供和营养,促进病变组织血管网的重建,从而可能促使CP患儿中枢神经系统不断成熟和分化,使受损的脑组织功能得到部分或完全较好的有效代偿。史氏[25]通过运用运动推拿法进行试验得出运动发育推拿法可以短期内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整体粗大运动功能,并且在随访后证明提高的粗大运动功能可以在短期内得到维持。鲍氏[26]等通过补肾健脑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个月后进行评估显示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组。张氏[27]等通过采用康复治疗方法且入组为坐位训练及在此基础上加用腰背部局部电针法治疗一段时间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项中的坐位功能区20项进行评定得出:在常规坐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腰背部局部电针治疗可以增强患儿的背部拉伸能力,进而改善坐位功能。蔡氏[28]等人通过对40例患儿采用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熏蒸进行治疗,有效率92.5%表明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等各种疗法治疗痉孪性脑瘫患儿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蒙氏[29]通过仅用推拿和在推拿基础上加上中药熏蒸进行对照得出: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痉挛性脑瘫对恢复肌张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用推拿。汤氏[30]通过采用康复训练与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进行对比表明:中药熏蒸配合正确的康复训练对改善患儿异常肌紧张及运动功能效果更好,二者结合,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4 小结
痉挛性脑瘫治疗方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小儿科收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者40例, 诊断符合根据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讨论制定的标准及分型[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0例。治疗组中男13例, 女7例, 平均 (40±22) 月。早产、低体重者占11例, 缺氧者7例, 颅内感染者1例, 原因不详者l例。对照组中男12例, 女8例, 平均 (42±21) 月。早产、低体重8例, 缺氧10例, 颅内感染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脑细胞活化剂静脉滴注进行治疗, 1个疗程为10~14 d, 每隔2~3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所有病人都不间断治疗3个疗程以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模式, 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结合运动疗法等, 治疗组的患者则是在传统康复基础上运用沙盘游戏心理法和平衡发育运动疗法进行治疗, 在神经发育疗法基础上, 结合脑瘫患者自身发育特点, 把脑瘫患者各方向肌张力调整到平衡状态, 然后再进行抬头、翻身、坐立、爬行、跪立、站立、行走等功能训练。治疗师在与患者沟通时, 说话的语气要温
·康复医疗·
柔且要有建设性, 每次在沙盘制作完成后, 治疗师与患者围绕着沙盘作品进行沟通和交流, 并且鼓励患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体验和摸索[2]。两组患者均由治疗师进行一对一训练, 每日训练1次 (每次约为50 min) , 每周6天, 30天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后分别运用修订的Asworth痉挛评价表进行评价。显效:肌张力降低2级以上;有效:肌张力降低l级;无效:肌张力未降低。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有效率70.0%;对照组显效0例, 有效8例, 无效12例, 有效率40%, 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脑损伤虽然属于非进行性的, 但是周围神经及肌肉的病变一直伴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并且时刻存在着。脑瘫患者因在发育期, 所以可塑性很强, 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 是中枢神经系统代偿的最好时期, 把握好这一时期的综合康复治疗, 很多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都能得到比较显著的改善[3]。本组资料显示, 治疗组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沙盘游戏心理法和平衡发育运动疗法, 结果表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 该治疗方案针对患儿运动功能障碍, 在治疗上运用平衡发育疗法, 这样就大大促进了患儿的主动运动和肌力训练, 十分有效的使运动能力大幅提高。运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性瘫痪的患者, 对其进行积极预防、早期干预, 其治疗效果明显胜于单一的功能训练, 综合康复治疗已成为近年来康复医学治疗脑瘫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4]。对患者在整体训练中, 还应该加以特殊教育、语言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及手的精细功能训练为内容的综合治疗措施, 为患儿能够回归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有利的条件。总之, 综合康复治疗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防治脑瘫的方法之一, 可以充分发挥患儿本身的内在潜力, 全面的为脑瘫儿童获得全面康复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结合平衡发育运动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河南省伊川县妇幼保健院小儿科收治的4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0例, 分别采用传统康复与综合康复疗法结合平衡发育运动治疗进行康复治疗, 以1年时间为期限,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2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显效0例, 有效8例, 无效12例, 有效率为40%, 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综合康复结合平衡发育运动治疗能够全面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瘫,平衡发育运动,疗效
参考文献
[1]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 诊断条件及分型.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 (4) :262.
[2]陈鸿, 张丽荣, 徐晶.多维康复对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医学综述, 2012, 18 (22) :3905-3907.
[3]温晓刚, 王翠香.传统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98例临床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 (7) :72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