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偏瘫

2024-08-04

痉挛型偏瘫(精选7篇)

痉挛型偏瘫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 治疗组110例, 男52例, 女58例, 年龄47~80岁。其中脑出血后痉挛型偏瘫28例, 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82例;住院患者49例, 门诊患者61例。对照组100例, 男42例, 女58例, 年龄45~82岁, 其中脑出血后痉挛型偏瘫25例, 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75例, 住院患者45例, 门诊患者55例。

1.2 痉挛的评定[1]

根据Ashworth法, 主要根据患者关节被动活动时所遇的阻力大小定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肌张力稍增高, 活动肢体时有“卡住”感;2级:肌张力显著增高, 但被动活动肢体容易;3级:肌张力显著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困难;4级:受累肢体僵硬于屈曲位或伸展位。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 Ashworth痉挛评级1~4级患者; (2) 无过敏体质; (3) 肝肾功能正常。

1.3.2 排除标准 (1) 弛缓性偏瘫患者; (2) 肝肾功能异常; (3) 过敏体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Ashworth痉挛评级, 降低1级为有效, 降低2级为显效。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美索巴莫胶囊 (长春长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H22024202) 0.75, Tid, po, 疗程1个月;对照组:应用氯唑沙宗片0.2, Ti d, po, 疗程1个月。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32例, 显效48例, 总有效率72.73%。对照组有效12例, 显效8例, 总有效率20%。2组组χ2检验, 有显著差异性 (P<0.05) 。

3 结语

脑卒中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功能障碍主要是偏瘫[2]。脑卒中后的肢体瘫痪为中枢性瘫痪, 早期的患者由于急性病变的神经性休克作用, 瘫痪开始是弛缓性的, 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腱反射降低或消失, 常称为休克期。休克期过后, 肌张力逐渐增高, 腱反射亢进, 此期称为痉挛期。痉挛型偏瘫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致残原因, 表现为上肢手关节、腕关节及下肢膝关节、腂关节僵硬、异形,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虽然广大医务工作者做了很大努力, 仍不能很好的解决, 恢复期基本完全依赖康复。医学康复的介入, 虽然对痉挛型偏瘫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单一的康复方法尚显不足。怎样选择药物配合治疗显得十分必要。笔者选用美索巴莫治疗卒中后痉挛型偏瘫, 取得一定效果, 总有效率72.73%, 无明显付作用。

美索巴莫为中枢肌肉松弛剂,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选择作用, 特别对脊髓中神经元作用明显, 抑制骨骼肌痉挛有关的神经突触反射, 有抗士的宁和电刺激所致惊厥作用, 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所以, 美索巴莫治疗脑卒中痉挛型偏瘫有一定理论基础。笔者经过110例的临床应用, 总有效率72.3%, 效果明显, 除个别患者有嗜睡、头晕外, 无其他特殊情况发生, 证明是安全的。美索巴莫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 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美索巴莫治疗痉挛型偏瘫的效果。方法 将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 (n=110) 应用美索巴莫胶囊0.75g, 每日3次, 口服, 疗程1个月。对照组 (n=100) , 应用氯唑沙宗片0.2g, 每日3次, 口服, 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73%, 对照组20%。χ2检验P<0.05。结论 美索巴莫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偏瘫效果肯定。

关键词:美索巴莫,脑卒中,痉挛型偏瘫

参考文献

[1]方定华.神经康复学[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 1995, 28 (4) :236~238.

[2]黄如训.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30~340.

痉挛型偏瘫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68例,年龄2~5岁,男36例,女32例。纳入标准:符合脑瘫诊断及分型标准[4];肌张力降低后其功能即可改善,或利于提高疗效;无关节固定挛缩者;可理解并执行简单指令;能配合完成临床观察和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家族遗传性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难以配合并坚持完成治疗;关节固定挛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9.2±10.1)个月,粗大运动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20例,认识功能水平正常22例,边缘1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1.1±9.3)个月,粗大运动功能分级Ⅰ级12例,Ⅱ级22例,认识功能水平正常23例,边缘11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试验组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德国RECK公司生产,MOTOmed viva2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1)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将本组患儿的下肢运动行为与“健身e路骑”中竞技选手相关联,在自行车竞技游戏中锻炼患儿的下肢力量与协调性,视患儿自身情况设定实际训练参数,每日训练20 min。首先开展被动训练,时间以2~3 min为宜,设定阻力和速度后进行视频模拟竞技并开展主动训练,5~7 min后开展被动放松训练,最后再开展主动训练,时间均与之前一致。适当控制训练强度,勿使其产生疲劳感,其间随时调整训练参数并适当对患儿进行鼓励,以提高治疗效果。(2)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1)运动训练:肌肉拉伸训练、按摩、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步行训练以及平衡训练等;(2)小腿三头肌痉挛肌治疗仪;(3)股四头肌、胫前肌肌电生物反馈训练;(4)下肢中药熏蒸;(5)同时配合家庭康复训练,痉挛肌持续牵伸,下肢肌力训练,平衡及步行训练等。治疗3个月后评估其疗效。对照组仅开展常规康复训练,疗程与试验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1.3.1 肌张力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两组患儿腓肠肌张力[5],分为0~4级:0级:无肌张力增加;1级:肌张力轻微增加(伸直最后或抓握中被动屈曲阻力较小);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抓握至一半关节活动范围以上出现轻度阻力增加);2级:肌张力在抓握至大部分关节活动范围中有较大阻力增加,肢体被动运动相对容易;3级:肌张力增加较明显,被动活动困难;4级:肢体呈强直性屈曲或伸直。评估标准:显效:肌张力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两个级别或以上;有效:肌张力与治疗前相比降低1个级别;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肌张力增加。

1.3.2 痉挛情况

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两组患儿的痉挛情况,总分0~19分,0分为正常,评分越高,痉挛情况越严重。

1.3.3 粗大运动功能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价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6],其中D区13项,E区24项,每项均有4个等级,计0~3分,0分表示某一项目完全不能完成,1分表示完成度小于10%,2分表示完成度为10%~99%,3分则表示该项目可100%完成。评分越高,粗大运动功能越强。

以上评估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情况比较

Ashworth量表评估结果显示试验组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试验组肌张力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后CSS评分和GMFM评分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CSS评分为(10.5±0.6)分,GMFM评分为(70.28±10.57),而对照组分别为(11.4±0.5)分、(65.21±6.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智力和语言功能基本正常,其预后较好,康复治疗的效果也令人满意。因此,对此类脑瘫患儿开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使其基本恢复正常,尽可能回归社会。目前,常规康复干预是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传统方法,但对患儿进行作业治疗、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后其疗效并不理想。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主要通过开展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助力训练控制痉挛[7],该系统可持续感应肌张力,自动探测痉挛并给予相应处理。一旦痉挛发生,系统运转速度可随之变慢直至停止,之后通过反方向运动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同时,发动机还可协助不能完成完整循环运动的患儿完成踩踏循环,在训练中增强肌肉的剩余力量,尽可能的激发患儿潜力[8]。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患儿患侧和健侧的步长与步速,各步态参数也优于治疗前和仅开展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认为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步行功能,对下肢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1]。

本研究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试验组患儿进行了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C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报道一致[3],提示两种方法相结合可有效缓解患儿肌痉挛,增强粗大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站立、行走、跳跃和跑步等运动功能,其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瘫痉挛型偏瘫患儿可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促使其下肢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敏,汤健,傅大林,等.MOTOmed训练系统用于痉挛型偏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52-55.

[2]范艳萍,宋福祥,赵彦博,等.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3):248-249.

[3]张泽,赵海红.Bobath技术和MOTOmed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36):86-87.

[4]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5]郭铁成,卫小梅,陈小红.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痉挛评定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0):906-909.

[6]于华凤,李洪英,马海霞.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Gesell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5925-5927.

[7]李长顺,崔贵祥,冯金平,等.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疗与实践,2008,14(2):121-123.

痉挛型偏瘫 篇3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01~2009-05住院的脑卒中和脑外伤后偏瘫患者72例, 男55例, 女17例, 年龄20~79岁。脑卒中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偏瘫侧肢体肌张力明显增高 (改良Ashworth分级在1~4级) ,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 其中男31例, 女5例, 脑卒中27例, 脑外伤9例, 左侧偏瘫31例, 右侧偏瘫5例。对照组36例, 男24例, 女l2例, 脑卒中28例, 脑外伤8例, 左侧偏瘫l5例, 右侧偏瘫21例。两组病程平均在30~240天。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运动前用青鹏膏涂搽肌张力增高之肌肉及僵硬之关节。抗痉挛手法:治疗师用抗痉挛手法缓慢松解痉挛之肌肉, 同时刺激偏瘫侧痉挛肌的拮抗肌, 增加拮抗肌的兴奋性, 使拮抗肌的肌力增强, 以对抗痉挛肌。每日治疗1~2次, 每次20~40分钟。

2.2 对照组

服用巴氯芬片 (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5~10mg, 每日3次, 或单纯运用抗痉挛手法降低肌张力治疗。

2.3 评价方法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 (MAS) 和巴氏 (Barthe1) 指数, 将Ashworth 0~4级评定引用为相应的肌张力得分0~4分。

2.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采用t检验, 用SPSS软件包 (13.0版) 进行处理。

3 结果

见表1。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是影响脑卒中、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肌痉挛的处理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信心及康复疗效有很大的影响。从资料中我们观察到,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肌痉挛程度大于对照组, 而治疗后随着肌痉挛程度的改善, 巴氏指数迅速提高, 其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肌痉挛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关系密切, 降低肌痉挛对提高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性, 其康复意义不言而喻。临床上治疗肌痉挛的方法有抗痉挛手法、肉毒素注射、抗痉挛药物巴氯芬、蜡疗等。肉毒素注射的疗效与注射点的正确选择有关, 平均疗效3~6月, 大部分患者需重复注射, 且价格较贵。蜡疗短期疗效明显, 但受医院设备及气温影响。巴氯芬起效慢, 临床疗效不明显。抗痉挛手法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抗痉挛治疗方法, 本资料中对照组单独用抗痉挛手法治疗或合用巴氯芬治疗, 其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下降, 巴氏指数亦明显提高 (P<0.05) , 可见, 抗痉挛手法治疗的有效性。青鹏膏是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主要成份是棘豆、铁棒锤、亚大黄、诃子、安息香、麝香等, 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化瘀血、通经脉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抗炎镇痛、活血化瘀的作用[2]。治疗组在抗痉挛手法治疗基础上加用青鹏膏涂搽肌痉挛之肌肉及僵硬之关节, 上肢主要为肱二头肌、前臂旋前肌, 下肢主要是大腿内收肌群, 关节主要为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患者自觉症状即刻明显好转, 疼痛减轻, 使抗痉挛手法得以顺利进行, 强化了抗痉挛手法的疗效, 肢体功能改善明显。青鹏膏价格便宜, 使用方便, 结合抗痉挛手法治疗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于本院诊断有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1 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5 例、女26 例; 年龄30 ~ 73 岁、平均年龄64. 3 岁; 其中包括脑梗死42 例, 脑出血9 例; 左侧瘫痪29 例, 右侧瘫痪22 例。并选择前期于本院诊断为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0 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1 例、女29 例; 年龄30 ~ 75 岁、平均年龄63. 6 岁; 其中包括脑梗死40 例, 脑出血10 例; 左侧瘫痪28 例, 右侧瘫痪22 例。诊断标准为: 符合脑梗塞、脑出血诊断标准 (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 此外符合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的标准, 符合改良的Ashworht痉挛评定标准等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为: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神经功能缺失的总体评分为15~ 30 分, 其中15 ~ 20 分的患者为轻度, 21 ~ 25 分的患者为中度, 26 ~ 30 分的患者为重度患者; Brunstrom脑卒中 ( Brunstrom stroke, BRSS) 恢复级别为II ~ IV级; 改良Ashworth对痉挛的瘫痪肢体肌张力位于0 ~ 3 级之间; 年龄< 75 岁, 患者的病程≤6 个月。排除标准为: 排除非脑血管病变原因导致的偏瘫痉挛症状患者; 排除具有神经肌肉病变史的患者; 排除关节畸形患者; 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患者, 排除重度感染、认知障碍及病情危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之间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康复训练, 具体为每次训练40 min, 10 次/ 周, 共治疗1 个月。

1. 2. 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策略, 具体为: ( 1) 首先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 为痉挛解痉汤, 处方内包含: 木瓜15 g, 黄芪80 g、白芍15 g, 生地20 g, 海风藤30 g, 鹿角片20 g, 玄参25 g, 水蛭10 g, 虻虫10 g、丹参15 g, 地龙10 g, 炙甘草15 g, 川芎15 g, 全蝎3 g。1 剂/ d, 通过用200 m L水煎之后, 口服, 2 周为1 疗程。 ( 2) 同时给予针灸疗法: 取穴位于痉挛非优势侧, 具体为上肢: 大陵神门、手五里、手三里、外关、曲池、天泉、合谷、尺泽; 下肢: 委中、血海、太溪、承山、阴陵泉、风市、足三里、三阴交、照海、伏兔、中封。针法用毫针深刺痉挛非优势侧穴位, 留针10 ~ 15 min, 1 次/d, 7 次/周, 治疗1 个月[2]。 ( 3) 此外应用中药浸泡, 处方为: 桂枝20 g, 伸筋草30 g, 白芍50 g, 透骨草30 g, 汉防己30 g, 乳香15 g, 杜仲30 g, 鸡血藤60 g, 红花30 g, 片姜黄30 g, 泽兰叶15 g, 冰片3 g, 炙川乌30 g, 苏木30 g。加水煮沸后持续沸腾15 min, 给予痉挛部位浸泡或熏蒸30 min。熏蒸方法为: 用汽疗仪专用煎锅煎煮, 蒸汽送入治疗舱, 舱内的温度保持在30 ~ 40℃ , 患者每次熏蒸治疗20 min, 1 次/ d, 持续6 ~ 7 次/ 周, 治疗1 个月。 ( 4 ) 推拿疗法: 具体为以点、按、揉、滚为主要手法, 给予患者头面部、上下肢以及背骶部施行。

1. 3 评价标准患者生活能力使用巴氏指数评定, 共10 个项目, 每个项目以0 ~ 15 分不等进行计分, 总分< 40 分为严重功能障碍, 40 ~ 60 分为中度功能缺陷, > 60 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运动能力使用Fulg - Meyer评估量表, 进行7 个项目的检查, 每个项目以0 ~ 2 分3 个级别进行计分, 总分0 ~ 14 分, < 14 分则说明运动功能有障碍, 评分越低, 则表示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

1. 4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选择SPSS 17.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 检验方法选择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的方式表示, 选择 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治疗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 此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见表1。

a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b为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 2 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比较治疗前, 两组患者运动能力之间无差异 ( P > 0. 05) , 经过治疗, 均有所恢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Fulg -Meyer积分升高更多,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见表2。

a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b为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 3 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显效和好转人数均多于对照组, 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 见表3。

a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脑卒中又叫做脑中风, 为一类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且多具有较严重的后遗症, 包括偏瘫、认知功能障碍、失语、运动机能受损甚至是全身瘫痪等, 给患者及家庭均带来严重的负担[3]。在康复过程中, 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偏瘫痉挛状态。因此本文探讨了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 此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均有所恢复,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Fulg - Meyer积分升高更多, 且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显效和好转人数均多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对痉挛的疗效。

综上所述,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通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对痉挛的疗效, 改善了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法在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断患有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 在现代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并选择前期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50例, 作为对照组, 仅给予一般常规的现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程度。结果:患者生活能力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好转,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和下肢Fulg-Meyer积分升高更多, 上肢、下肢痉挛缓解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对痉挛的疗效,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法,偏瘫痉挛状态

参考文献

[1]孙媛, 蔡春茜, 赵建国.偏瘫痉挛状态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5) :613-617.

[2]刘民.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 (14) :89-90.

痉挛型偏瘫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为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 56医院针灸科2010年1月~2011年7月处于痉挛期中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男29例, 女21例;年龄43~79岁;病程14天~2年。

1.2 纳入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符合下述标准者: (1) 有肌张力增高症状, 参照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肌张力>0级; (2) 病情>2周; (3) 未接受过其他抗痉挛治疗者; (4) 排除非脑血管意外引起的肌张力增高, 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取单侧风府、大椎、中脘、关元, 双侧风池、天柱、百劳、天枢, 上肢肩髃、臂臑、天井、手三里、外关、合谷, 下肢髀关、伏兔、血海、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丰隆、悬钟。

2.2 针刺操作

患者根据穴位的位置分别采取先仰卧, 后俯卧位, 皮肤常规消毒后, 以针灸针进行针刺, 以患者感觉局部酸、麻、胀、重的感觉即得气为度, 留针30 min, 每隔10min行平补平泄法一次, 每日1~2次, 治疗时间均为4星期。

2.3 康复治疗

采用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为主要的运动疗法, 主要技术包括等张收缩、拮抗肌逆转、重复牵伸等, 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 每次30min, 每天1次, 其余时间由家属帮助训练。

3 治疗效果

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As h wo r t h量表法 (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 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 把痉挛程度分成0-4级, 以腕、肘、膝、踝关节为观察对象) 为参照评定痉挛程度。基本痊愈 (全部关节Ashworth评分 (下同) 降低3级肌张力或恢复到正常肌张力) 13例, 占26%;显效 (降低2级肌张力) 22例, 占44%;有效 (降低1级肌张力) 11例, 占22%;无效 (肌张力级并没有改变) 4例, 占8%。总有效率92%。

4 体会

中医学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早有认识, 《中藏经》:“又中风之病, 口噤脉急”。我们认为“阳气虚衰, 湿阻血瘀”为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基本病机, 脾胃是筋脉痉挛的主要病变脏腑。阳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若阳气虚弱, 则会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减弱、失调而变生诸疾、人之神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思维敏捷, 精力充沛;脑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五官灵敏, 耳目聪明;筋得到阳气的温养肢体才能柔和而活动自如;脉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气血畅通。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阳虚, 则运化失司, 统摄无权, 酿湿生痰, 因痰致瘀, 痰淤互结, 壅塞脉络, 筋脉失养, 发为痉挛。《内经》有云:“因于湿, ……緛短而拘”,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邪气恶血……机关不得屈伸, 故拘挛也”, 二者相得, 阳愈虚, 湿愈重, 病情不断发展。针刺风府, 大椎位于督脉, 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 手足三阳经皆与之相交会, 具有调整和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 刺之可使阳气旺盛, 则筋有所柔;天柱是足太阳膀胱经之穴, 脏腑腧穴顺序排列其中, 脏腑精气皆由俞穴内外传输, 是主导人体气血的重要经脉之一, 且太阳为巨阳, 为诸阳主气, 故膀胱经主筋所生病, 刺之内可养神, 外可柔筋;风池位居足少阳胆经, 主骨之所生病, 其穴以善治骨病著称;百劳为治虚损之要穴, 刺之可补虚扶正;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 天枢位居其中, 可通调气血, 使失养的经脉、经筋得到濡养而逐步恢复功能;中脘为胃之募穴, 六腑之所会, 有健脾胃, 助运化, 升清降浊之功, 关元为温阳益气之要穴, 二穴相伍温阳益气以治本;再配以四肢部分穴位以治疗近端之疾病。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以Sherrington的神经生理学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认为运动取决于屈肌和伸肌的交互性收缩, 维持姿势需要不断调整平衡, 而互相拮抗的运动或反射, 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则影响着动作或姿势。偏瘫患者的上肢屈肌占优势而出现上肢屈肌痉挛, 治疗时必须首先抑制痉挛。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形和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运动为基本技术, 同时应用等张收缩、拮抗肌逆转、重复牵伸等技术, 加强拮抗肌的肌力和肌张力来抑制偏瘫患者的痉挛, 促使痉挛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达到平衡, 最后促进正常的反射和姿势的出现以及运动的协调性。

针刺配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针对中风偏瘫不同程度的痉挛及错误运动模式制定的以协调运动为主的治疗方法。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规律, 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 利用促进或抑制的方法调整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 以实现高级中枢对神经肌肉的重新支配, 防止偏瘫恢复过程中停止在痉挛阶段, 这也是针刺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各取所长的一个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痉挛型偏瘫 篇6

1 痉挛的机制

目前卒中后痉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对其认识随着医学的进步而发展,最新的定义为由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感觉运动控制紊乱,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肌肉组织的不自主收缩,以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2]。卒中后引起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α和γ运动神经相互作用失去平衡,使后者占优势,抑制系统作用减弱,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导致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肢屈肌群和下肢伸肌群肌张力增高,形成所谓的Wernickce-Mann体位[3]。另外有研究证明[4],卒中后双侧大脑半球间原有平衡被打破,引起患侧兴奋性降低,健侧升高,进而导肢体致痉挛及运动功能障碍。

2 药物治疗

全身性的抗痉挛药物适用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活动亢进,在受累肌群较多、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主要包括口服药物、鞘内注射以及局部注射用药等。首先,口服药物主要是巴氯芬和替扎尼定等。巴氯芬即氯苯氨丁酸,通过抑制脊髓的突触传递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来降低肌梭的敏感性,使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得到缓解;陈坤等[5]通过研究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口服巴氯芬,发现其可使肢体痉挛状态得到缓解,肌张力明显下降,运动障碍得到改善。替扎尼定是咪唑啉衍生物,通过抑制脊髓反射去甲肾上腺素下行激活通路,对Ⅱ型传入纤维和γ运动神经元进行抑制,降低肌张力。但左惠榕等[6]的研究发现替扎尼定缓解痉挛作用明显低于巴氯芬,关于两种药物效果优劣的比较尚需更多临床研究。其次,鞘内注射巴氯芬主要应用于口服抗痉挛药物无法取得满意效果者,仅有不足1%的患者接受此疗法,主要原因是存在一定风险,过度减弱肌肉力量对功能改善效果不理想[7]。最后,研究证明[8],局部注射用药A型肉毒毒素(BTXA)作为一种可逆的化学去神经支配制剂,通过破坏突触前膜受体,阻断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另外通过化学去神经作用引起肌肉松弛,成为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徐光青等[9]运用其溶于利多卡因或盐水中注射治疗卒中患者,证明能有效降低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取得良好效果。以上药物由于费用较昂贵且技术水平要求高,存在副作用,包括镇静、疲倦、共济失调或思维混乱等,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3 康复治疗

3.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依据人体正常神经生理和发育的过程,使患者学会逐步控制肢体运动,抑制痉挛模式,恢复正常的自主运动控制。神经发育技术是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主要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Rood技术等。这些技术利用多种感觉的刺激,如躯体、视觉、听觉、触觉等,运用促进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学会以一种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并且抑制异常运动模式。蔡华安等[10]通过使用PNF治疗卒中后痉挛患者,发现其可较高程度的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Barros等[11]证明应用运动疗法可以明显缓解卒中后上肢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另外,治疗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异,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可很好的缓解卒中后痉挛,提高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此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临床应用广泛。

3.2物理因子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无痛且相对安全的新技术,自1985年Barker等[12]发明该技术以来,不断发展与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康复医学及认知领域,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临床治疗手段。卒中后,基于痉挛的发病机制,rTMS通过高频提高患侧兴奋性,低频降低健侧兴奋性,以缓解痉挛性偏瘫,改善运动功能障碍。Barros等[11]采用低频治疗健侧4周后,结果表明与运动疗法结合,可有效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吴冰洁[13]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进行为高频治疗,结果证明其可可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综上,rTMS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关于治疗参数频率的选择,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其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癫痫等,其中头痛为一过性,为可逆,可在短时间内消除,癫痫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极低。因此rTMS是一种有效安全性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物理理疗在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治疗中,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其能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致残率[14],其中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振动刺激等,均可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由于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治疗周期的不同,使研究的结果无法比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手术治疗

当痉挛程度严重且药物、康复治疗等均不能改善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周围神经切断术等。前者是基于反射弧,肌肉和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信号丧失之间的关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信号丧失是大脑损伤所导致的,其通过切断牵张反射环路,阻断传入兴奋,建立新动态平衡,从而缓解肌肉痉挛;有报道[15]在对痉挛性轻瘫患儿进行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术后通过相关量表评定,证明其可改善患儿痉挛,提高步行能力。后者是使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重新建立平衡,由于周围神经是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所以要求切除支配高张力肌肉的一部分神经纤维,以减少增强的肌肉反射;Buffenoir等[16]对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手术后,通过随访结果发现,其对于患者上肢痉挛的缓解非常明显,且效应持续时间长。由于以上手术要求技术均较高,难度较大,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症,并发症多,临床应用受限。

5 综合治疗

即将以上两种或者多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以合理有效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国内外对其的运用和研究较多。项文平等[17]的研究证明rTMS结合康复治疗能减轻卒中患者的肩部疼痛,并且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Yamada等[18]证明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合rTMS和作业治疗,可有效降低脑中后上肢肌张力,改善痉挛和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良肢体位摆放,矫形器的应用,机器人辅助训练等。综上,由于形成痉挛机制的复杂多变性,导致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采用怎样的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患者的疾病程度、身体状况、心里状态以及家庭经济能力等。由此,一个合理有效,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的提出至关重要,因此则需要医生的综合评估和学者们更深入的研究。

6 讨论

痉挛型偏瘫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风后痉挛瘫患者均来自本院2011-01~2012-04针灸病房住院患者, 男54例, 女26例;年龄最小41岁, 最大74岁;脑梗塞55例, 脑出血25例。采用区间分层分组法:先按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1]将所有入选80例患者分为两层:a层 (Ⅰ级、Ⅰ+级) , b层 (Ⅱ级、Ⅲ级、Ⅳ级) 。然后在层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 保证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肢体痉挛程度上的同质性。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脑出血和脑梗死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姿势异常、功能障碍。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3]并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 (2) 系第1次发病且神智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 (3) 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呈痉挛性肌张力亢进和腱反射亢进, 引出或不引出病理征; (4) 年龄在40~75岁之间, 病程在两周~半年之间; (5) 近期未服用过中西镇静药及肌肉松弛药; (6) 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头针采用《头皮针穴名称标准化国际方案》中的顶中线、顶颞前斜线。体针选穴参照《针灸学》[4]选取患侧穴位, 上肢取穴为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穴为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常规消毒, 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 并连接电针, 正极连接肢体近端, 负极连接肢体远端, 采取疏波, 每次30分钟,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并能看到肌肉跳动为度, 每日两次, 每周休息1天, 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2.2 治疗组

头针疗法同对照组。同时取患侧上下肢经筋结点予电针治疗。上肢取手阳明、手少阳经筋循行所过的位于肩、肘、腕、手的经筋结点, 即肩后伸旋外结点 (肩峰后下方, 肩髃穴后0.5寸, 三角肌起点) 、伸肘结点 (尺骨鹰嘴上1寸, 向上肢近端斜刺1.5寸, 肱三头肌止点) 、伸腕伸指结点 (肱骨外上髁下1寸, 向上肢远端斜刺1寸, 指伸肌起点, 伸2~5指) 、拇指展结点 (腕背横纹上2寸, 拇长展肌) 、指外展结点 (骨间背侧肌, 2~4指外展) 。下肢取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阳经筋循行所过的位于髋、膝、踝、足的经筋结点, 即屈髋结点 (髀关穴内0.5寸, 缝匠肌起始处) 、屈膝结点 (股骨内上髁上1寸, 缝匠肌) 、足外翻结点 (腓骨小头前下方,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起点) 、屈踝结点 (昆仑穴上1寸, 腓骨短肌) 。常规消毒针刺部位, 采用30号1.5毫针针刺, 并连接电针, 正极连接肢体近端, 负极连接肢体远端, 采用疏波, 每次30分钟, 强度以患者能耐受并能看到肌肉跳动为度, 每日两次, 每周休息1天, 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2]

根据神经基本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及病残程度进行评定。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

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Ridit检验;与组内a层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并没有痉挛性瘫痪一词, 《灵枢·刺节真邪》中始有“筋挛”的记载“病在筋, 筋挛节痛, 不可以行, 名曰筋痹”。《灵枢·邪客》篇指出:“邪气恶血, 固不得住留, 住留则上筋络骨机关, 不得屈伸, 故拘挛也”;《素问·调经论》云:“手屈而不伸者, 其病在筋”。由此可见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的“筋病”范畴。《灵枢·终始》记载:“在筋守筋。”《素问·调经论》记载:“病在筋, 调之筋。”因此治疗痉挛性瘫痪应以“经筋”论治。十二经筋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 每遇关节及筋肉丰厚之处则聚合、联结。这些结聚处即为经筋结点, 多位于肌腹两端的肌腱处, 具有联络四肢百骸、约束骨骼, 主司运动的作用, 正如《素问·痿论》曰:“宗筋之束骨而到机关也”。故电针经筋结点可约束骨骼筋肉, 畅通筋脉、舒筋活络, 使关节约束有权、屈伸有度、活动自如, 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 使脊髓水平的中枢反射机构从抑制状态解放出来, 产生肌张力的亢进状态, 同时合并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其他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 导致随意运动障碍, 表现为运动时肢体难发动、调节或维持精准的动作, 严重时导致运动失能。其多表现上肢出现屈肌群优势的屈曲性痉挛, 下肢伸肌群优势的强直性痉挛等现象。根据现代康复学原理和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 在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中, 应以协调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为重点, 即注重强化上肢伸肌、下肢屈肌运动, 拮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运动, 协调和平衡主动肌和拮抗肌之肌张力, 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转化, 抑制和控制痉挛, 建立正常运动模式[5]。因此本文采取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的治疗方法, 选取偏瘫侧肢体位于拮抗肌上的经筋结点并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疏波进行治疗。以兴奋拮抗肌, 抑制痉挛肌, 强化上肢伸肌与下肢屈肌的运动, 从而有效地抑制与控制痉挛, 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减少患者的致残率。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a层、b层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 ;a层疗效优于b层 (P<0.05) 。提示电针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优于一般头针加体针治疗, 而且痉挛程度级别越低者疗效越佳。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伶俐, 刘忠象.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 (12) :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 (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12 (6) :379.

[4]孙国杰.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35.

上一篇:离散共轭方法下一篇:服务器故障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