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症

2024-07-10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症(精选4篇)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症 篇1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据统计[1],幸存者中约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痉挛的发病率达41%。由于较高的肌张力导致姿势异常从而引起疼痛、动作不灵活等,增加患者心理、经济负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国内外研究已对此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现笔者阅读近年来的相关文章,做如下综述。

1 痉挛的机制

目前卒中后痉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对其认识随着医学的进步而发展,最新的定义为由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感觉运动控制紊乱,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肌肉组织的不自主收缩,以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2]。卒中后引起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α和γ运动神经相互作用失去平衡,使后者占优势,抑制系统作用减弱,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导致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肢屈肌群和下肢伸肌群肌张力增高,形成所谓的Wernickce-Mann体位[3]。另外有研究证明[4],卒中后双侧大脑半球间原有平衡被打破,引起患侧兴奋性降低,健侧升高,进而导肢体致痉挛及运动功能障碍。

2 药物治疗

全身性的抗痉挛药物适用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活动亢进,在受累肌群较多、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主要包括口服药物、鞘内注射以及局部注射用药等。首先,口服药物主要是巴氯芬和替扎尼定等。巴氯芬即氯苯氨丁酸,通过抑制脊髓的突触传递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来降低肌梭的敏感性,使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得到缓解;陈坤等[5]通过研究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口服巴氯芬,发现其可使肢体痉挛状态得到缓解,肌张力明显下降,运动障碍得到改善。替扎尼定是咪唑啉衍生物,通过抑制脊髓反射去甲肾上腺素下行激活通路,对Ⅱ型传入纤维和γ运动神经元进行抑制,降低肌张力。但左惠榕等[6]的研究发现替扎尼定缓解痉挛作用明显低于巴氯芬,关于两种药物效果优劣的比较尚需更多临床研究。其次,鞘内注射巴氯芬主要应用于口服抗痉挛药物无法取得满意效果者,仅有不足1%的患者接受此疗法,主要原因是存在一定风险,过度减弱肌肉力量对功能改善效果不理想[7]。最后,研究证明[8],局部注射用药A型肉毒毒素(BTXA)作为一种可逆的化学去神经支配制剂,通过破坏突触前膜受体,阻断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另外通过化学去神经作用引起肌肉松弛,成为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徐光青等[9]运用其溶于利多卡因或盐水中注射治疗卒中患者,证明能有效降低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取得良好效果。以上药物由于费用较昂贵且技术水平要求高,存在副作用,包括镇静、疲倦、共济失调或思维混乱等,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3 康复治疗

3.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利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依据人体正常神经生理和发育的过程,使患者学会逐步控制肢体运动,抑制痉挛模式,恢复正常的自主运动控制。神经发育技术是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主要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Rood技术等。这些技术利用多种感觉的刺激,如躯体、视觉、听觉、触觉等,运用促进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学会以一种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并且抑制异常运动模式。蔡华安等[10]通过使用PNF治疗卒中后痉挛患者,发现其可较高程度的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Barros等[11]证明应用运动疗法可以明显缓解卒中后上肢痉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另外,治疗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异,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可很好的缓解卒中后痉挛,提高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此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临床应用广泛。

3.2物理因子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无痛且相对安全的新技术,自1985年Barker等[12]发明该技术以来,不断发展与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康复医学及认知领域,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临床治疗手段。卒中后,基于痉挛的发病机制,rTMS通过高频提高患侧兴奋性,低频降低健侧兴奋性,以缓解痉挛性偏瘫,改善运动功能障碍。Barros等[11]采用低频治疗健侧4周后,结果表明与运动疗法结合,可有效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吴冰洁[13]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进行为高频治疗,结果证明其可可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综上,rTMS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关于治疗参数频率的选择,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其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癫痫等,其中头痛为一过性,为可逆,可在短时间内消除,癫痫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极低。因此rTMS是一种有效安全性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物理理疗在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治疗中,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其能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致残率[14],其中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振动刺激等,均可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由于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治疗周期的不同,使研究的结果无法比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手术治疗

当痉挛程度严重且药物、康复治疗等均不能改善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周围神经切断术等。前者是基于反射弧,肌肉和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信号丧失之间的关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信号丧失是大脑损伤所导致的,其通过切断牵张反射环路,阻断传入兴奋,建立新动态平衡,从而缓解肌肉痉挛;有报道[15]在对痉挛性轻瘫患儿进行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术后通过相关量表评定,证明其可改善患儿痉挛,提高步行能力。后者是使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重新建立平衡,由于周围神经是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所以要求切除支配高张力肌肉的一部分神经纤维,以减少增强的肌肉反射;Buffenoir等[16]对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手术后,通过随访结果发现,其对于患者上肢痉挛的缓解非常明显,且效应持续时间长。由于以上手术要求技术均较高,难度较大,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症,并发症多,临床应用受限。

5 综合治疗

即将以上两种或者多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以合理有效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国内外对其的运用和研究较多。项文平等[17]的研究证明rTMS结合康复治疗能减轻卒中患者的肩部疼痛,并且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Yamada等[18]证明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合rTMS和作业治疗,可有效降低脑中后上肢肌张力,改善痉挛和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良肢体位摆放,矫形器的应用,机器人辅助训练等。综上,由于形成痉挛机制的复杂多变性,导致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采用怎样的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患者的疾病程度、身体状况、心里状态以及家庭经济能力等。由此,一个合理有效,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的提出至关重要,因此则需要医生的综合评估和学者们更深入的研究。

6 讨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很多,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鞘内注射以及局部注射用药,运动疗法,物理理疗,手术等。但是,由于大多数研究中还存在着设计不合理、对照组设置欠妥、样本含量偏少,研究对象参差不齐,病程、严重程度、疗程长短不一等问题,难以评价哪一组治疗方式更优越,因此,希望以后的研究应严格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规范临床设计,采用国际通用的疗效标准和评价量表,客观评价其疗效,为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提供最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40~75岁,平均(59.65±9.87)岁,病程30~70 d,平均(50.15±5.47)d;病变部位:基底核48例,内囊26例,其他16例;病变性质:脑出血60例,脑梗死30例。纳入标准:(1)符合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肢体痉挛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2)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发病时间<1个月。排除标准:(1)既往有运动障碍;(2)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肺内感染、肾功能障碍和严重精神病史患者;(3)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4)患有失语症、视野缺损或智能障碍等。按照随机对照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包括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调控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内科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运用现代康复技术,以抑制上肢痉挛、手指屈曲痉挛、下肢痉挛及距小腿(踝)关节背屈训练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强化个体化治理,并根据患者功能状态的改善状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法,训练时间为50 min/次,6次/周,连续治疗8周。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针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伸展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位,且患侧小腿下垫一床棉被,采用泻阴补阳法进行针刺。阴侧穴位选取极泉、尺泽、曲泽、少海、内关、血海和三阴交等,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不留针;阳侧穴位选取膈会、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和阳陵泉丘墟等,用提插捻转补法,中等强刺激,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3]: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患者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以上患者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2)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进行痉挛程度的分级评定,采用表面肌电图的均方根值评测肱二头肌肌张力。上述所有观察指标均由同一个人操作[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足痉挛、肢体疼痛和眩晕耳鸣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例(%)

a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FMA、BI、MAS和表面基电均方根值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MA、BI评分显著升高(P<0.05),MAS评分和表面基电均方根值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中国脑血管病患者高达700余万人,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且普遍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增加有关。其中肢体痉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约有8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后3周开始出现患肢痉挛,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引起疼痛、皮肤损伤和关节挛缩,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6]。采取哪种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是脑卒中患者恢复的关键,已成为临床医生、患者和家属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筋脉失濡,阴阳失调[7]。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无论上肢还是下肢都同时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即一侧相对优势,呈拘急,一侧相对劣势,呈弛缓。因此,对肢体痉挛状态的缓解,拘急侧与弛缓侧适用不同的刺激手法。本研究中,笔者采用泻阴补阳法进行针刺,阴侧穴位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不留针;阳侧穴位采用提插捻转补法,中等强刺激,其方法与李作伟等[8]的研究相似。另外,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反射性地改善脑血流量,脑血流量的增加改善了脑细胞缺血和缺氧状况,起到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加快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好转[9]。所以,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

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表面基电均方根值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说明通过长时间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以对抗肌肉短缩和减少肌梭敏感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肌肉软组织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MA、BI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手足痉挛、肢体疼痛和眩晕耳鸣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长时间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基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11]。但对照组尚需要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应加强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但该项研究尚缺乏大样本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丽华.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16):3218-3219.

[2]陈瑛玲,陈立典.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8(1):110-112.

[3]孙立满,刘东梅.复阴舒筋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J].吉林中医学,2015,35(9):921-922.

[4]冯晓东,刘飞来,郭青川,等.益阳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1):1063-1065.

[5]孙晓晖,汪韶洁,田小草,等.2013年青岛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9):672-674.

[6]崔利华,山磊,杨宇琦.首次脑卒中后6个月内肢体痉挛情况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2):1144-1146.

[7]杜奋飞.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2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4):244-246.

[8]李作伟,李平,李英艳,等.泻阴补阳合巨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8):1512-1514.

[9]李江涛,程希富,秦志红.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预后的积极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4):90-91.

[10]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01-203.

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症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抽取45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5~77)岁,平均61岁。其中门诊患者6例,住院患者39例;脑血栓患者32例,脑出血患者13例,病程(3~70)天,平均33天。合并高血压患者29例,糖尿病患者5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具有中风的临床诊断,且肢体痉挛与脑卒中发病相关。病程在六个月以内,近一周病情无明显变化。肢体痉挛特点包括:局部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肢体阵挛。分级:参照《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的“运动功能障碍评定”[2]拟定:轻度:局部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偶有肢体阵挛,运动明显不协调。中度:除有轻度的表现外,肢体阵挛每天10次以下。重度:静卧中也有频繁的肢体阵挛,每天10次以上。

2 治疗方法

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方治疗。基本方:白芍药30g,炙甘草15g.依患者病情随证加减;乏力明显者加西洋参1 0g,黄芪20g:眠差者加夜交藤,炒枣仁各15g:痰热盛者加全栝楼30g,胆南星1Og,口干,心烦者加服知柏地黄丸。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服用,疗程2周。治疗前停用抗痉挛西药及其他中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均以原西医治疗方案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

参照方定华等编写的《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的病程评价方法[2]拟定疗效标准:显效:轻度患者肢体肌张力趋于正常,肢体运动协调:中度及重度患者肢体痉挛消失。有效:轻度患者肢体肌张力明显降低,肢体运动协调性有所改善;中度及重度患者痉挛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3.2 疗效分析

4 典型病例

患者马某,女,72岁,农民。于2001年6月因“脑出血”在某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21天。出院后遗留右侧半身不遂。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张力较左侧增高,并有痉挛。表现为不自主的小腿内收屈膝,每日多达数10次,无昼夜变化,严重影响肢体康复锻炼。试用多种中西药物无效。

四诊: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语声低微,情绪激动时抽搐更甚,舌淡少津,脉细数。依四诊患者属气阴两虚。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而出现拘急抽搐。情志过极,虚风内动则抽搐更甚。其症候属中风痉挛中的重症,遂以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白芍药30g、炙甘草15g、生黄芪30g)。连服3日后症状明显好转,每日抽搐仅一两次,肌力为右上肢1级右下肢3级,肌张力较服药之初有所减低,可做常规肢体锻炼。此后因故停药两天,痉挛又频繁出现,每日(7~8)次,夜间重,伴见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考虑时值盛夏,暑热伤津,虚火内盛。以芍药甘草汤加西洋参1Og,并加服“知柏地黄丸”每日2次治疗,十剂后抽搐消失。停药观察,未见复发。

按:本患者年老体衰,素体阴虚,其中风一证属阴虚阳亢所致。而经过住院期间治疗,阳气趋于平和,阴血未复,筋脉失养拘急,以阴虚为主。用药时,芍药二倍于甘草重于滋阴;加用生黄芪,补气复阳,使气血充足,阴血充养筋脉而抽搐止。后又有暑热伤津,虚火内盛的表现,辅以“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使阴阳调和,痉挛得除。

商某某,男41岁,农民。因“脑血栓”住院治疗二十余日。出院时遗留左侧半身不遂。左上下肢肌力4级,左下肢腱反射亢进,小腿前群肌张力高,左下肢于活动过多或疲劳时抽搐。

四诊:形体消瘦,面色晦暗,精神尚可,饭后腹胀。舌质红,裂纹,苔微腻,脉缓。综观四诊,患者属阴虚体质,又有脾气不足之象。脾主肌肉四肢,脾气不足,则肌肉失养僵硬,阴虚血少,筋脉失养则拘急。其症状表现属中风痉挛轻证,以芍药甘草汤加白术10g,扁豆15g,每日一剂,连服一周;辅助针刺足三里、阳陵泉、丘虚、太冲。经一周治疗,未见明显起色。第二周以芍药50g,炙甘草20g,白术10g,白扁豆15g继服,辅以针灸治疗。3剂后自觉下肢活动轻松,肌张力、腱反射趋于正常。依此方服一周后,患者步态协调,未有痉挛。

5 讨论

通过上述临床观察,应用“芍药甘草汤”对于治疗和缓解脑卒中导致的肢体痉挛有一定得疗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表明:这种方法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地作用。

“芍药甘草汤”出于《伤寒论》太阳病变证——虚证一章,其原文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之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与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可见,仲景原以此方治疗误汗伤阴之证。目前本方临床应用广泛,并以治疗痉挛、疼痛诸证见长。

中风后的肢体痉挛表现与传统中医的“瘛,痉证”相类似。《张氏医通·瘛》篇云:“瘛者,筋脉拘急也,者,筋脉驰纵也,俗谓之抽。”《医学原理·痉门论》云:“有气虚不能引导津血以养筋脉而致者;有因津血不足,无以荣养筋脉而致者;有因痰火塞窒径隧,以致津血不荣者,有因真元本虚,六淫之乘袭,致血不能荣养者。虽有数因不同,其于津血有亏,无以滋养经脉则一”。由此说明痉挛病机多为气阴两虚,筋脉失于濡养。

中风一证多为本虚标实,恢复期以固元复本为主。《临证指南·中风·华铀云按》:“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说明中风后的痉挛亦源于气阴两虚,筋脉失于濡养。这与“芍药甘草汤”症候类似,故用之相宜,也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

本方中只有芍药和甘草两味药组成。芍药酸寒,益阴养血;甘草甘温,缓急补虚。二药配伍,酸甘化阴而能滋阴养血,濡养筋脉,缓解拘挛[3]。在仲景方中芍药、甘草的用量为12克左右,而作为治疗中风痉挛此用量偏小,在临床应用中我注意了用药量和比例的变化,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白芍药基本用量为30,芍药、甘草的比例可以为(2:1)、(3:1)、(4:1),效果不明显可以将芍药的用量加大,而甘草量不宜过大,气虚明显者可加用其他益气补虚药物。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芍药甘草汤抑制痉挛的效果可能与用药量有关。

此方虽简,但理法深奥,如柯韵伯指出:“以芍药之酸收,协甘草之平降,位同力均,则直走阴分,故挛急可愈……盖脾主四肢,胃主津液;阳盛阴虚。脾不为胃行津液以灌四傍,故足挛急。用甘草以升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此亦用阴和阳法也。”

目前西医研究认为中风后肢体痉挛为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的损害引起,锥体束或皮层脊髓束及皮层脑干束,或上运动神经元,传导随意的冲动,受损后产生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或痉挛性瘫痪(硬瘫)。痉挛是一种位相性牵张反射亢进。由于中枢神经损伤,来自中枢的抑制被解放,使牵张反射增强,出现痉挛。冲动发射的范围越大,同步兴奋地运动神经数量增加[4]。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白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功效;对于内脏平滑肌及骨骼肌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甘草的解痉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胃肠的平滑肌较明显[5]。而对于“芍药甘草汤”的研究资料表明:对于平滑肌、横纹肌的痉挛,无论是中枢性的或是末梢性的,均有抑制作用。本方的作用机制可解释为:甘草的抑制末梢神经的作用加上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反射弓的抑制作用可以缓解其相适应的病态生理状况:中枢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引起的疼痛[6]。因大量用甘草可致水钠潴留,故对于高血压病、水肿、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临床上,脑卒中的致残率极高。发病后,药物治疗和肢体的康复治疗同等重要。而一些患者出现的肢体痉挛症状严重影响了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表现在:(1)直接影响①由于拮抗肌及牵张反射亢进,使随意运动抑制,阻碍运动恢复及获得正常运动范围;②精确的技能运动及协调性运动难以恢复;③健侧上下肢肌肉张力性随意收缩易引起患肢肌张力亢进,出现随姿势变化的联合反应;(2)远期影响:①关节挛缩变形:②肌萎缩;③疼痛。

虽然肢体的痉挛可以随病程的延续而逐渐好转,但存在一定得个体差异,积极有效地治疗使肢体痉挛得到缓解是肢体康复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痉挛的西药如安定、硝苯呋海因、巴氯芬等治疗,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可能间接影响脑部的血流动力学,对于处在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应用并不多。

6 小结

通过以上观察发现:“芍药甘草汤”应用于中风后中枢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肢体痉挛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原理有充实的理论依据。治疗过程中的负面作用较西药的影响小,这种治疗肢体痉挛的方法对于促进中风患者肢体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张仲景“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的肢体痉挛症,达到抑制和缓解肢体痉挛状态,从而利于肢体康复的治疗。方法:选择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45例,均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方加减治疗2周后,评估肌紧张、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结果:显效18例,占40%;有效24例占53.3%;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93.3%。结论:经观察证明,应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有很好的疗效,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风,肢体痉挛,芍药甘草汤,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聂惠民.伤寒论讲义.北京:学院出版社.1998,66-67

[2]方定华,陈晓梅,李漪,等.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6-56,74-83,143-209

[3]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长沙方歌括》白话解.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5-67

[4]张葆樽,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4

[5]沈映君.中药药理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172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症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37~71岁,平均(57.09±6.17)年,病程2个月~11个月,平均(5.16±1.08)个月,原发病分为脑梗死29例,脑出血9例;按痉挛部位分为上肢16例,下肢12例,上下肢1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5~72岁,平均(56.85±6.08)年,病程3~10个月,平均(5.09±1.15)个月,原发病分为脑梗死26例,脑出血12例;按痉挛部位分为上肢17例,下肢13例,上下肢8例。两组男女比、年龄、病程、原发病、痉挛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全部患者经CT、MRI确诊,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5],经Ashworth量表评估痉挛肢体肌张力>0级。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中风的诊断标准[6],同时伴有肢体痉挛。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初诊患者,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2)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智清晰;(3)30天内无镇静、肌肉松弛药物治疗史;(4)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其他神经、肌肉、关节相关病变;(2)心、肝、肾、肺、造血系统严重病变者;(3)糖尿病、骨质疏松者;(4)依从性差,不能按照医嘱接受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及血压、降血脂、预防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全部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包括:(1)良肢摆放,在椅子、轮椅、床上保持正确体位,上肢以伸位为主以抵抗屈肌痉挛模式,下肢以屈位为主以抵抗伸肌痉挛模式;(2)负重体位改善肌痉挛,坐位并伸展上肢,双手放于治疗床,反复将身体重心由一侧向另一侧转移,在转移至患侧时,上肢屈肌伸长1~2分钟;半蹲位下肢负重屈膝,并伸肌1~2分钟。(3)被动拉伸痉挛的肌肉,并在末端停留8秒左右,然后缓慢回至起始端;选取痉挛部位从缓解肌肉开始,由肢体近端至远端进行,痉挛缓解后才有神经发育疗法、本体感觉促通术进行功能恢复锻炼,降低共同运动,提高分离运动;(4)按坐、站、行的顺序进行随意运动及平衡的控制训练。每天2次,45分钟/次,连续训练4周。

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巨刺阳明经穴法治疗,选取阳明经穴,包括上肢(手三里、外关、肩髃、合谷、臂臑、曲池),下肢(足三里、阴陵泉、太溪、三阴交、太冲、解溪)等穴位,采用巨刺法,进针得气后运用平泻平补法。选用脉冲电针仪(M7805型),参数设置为15~25次/分钟,电压范围为2~10 V。以感觉明显但不痛为度,每天1次,每次留针25分钟,连续治疗4周。

1.5 疗效评价标准

1.5.1 Ashworth量表评分评估肢体痉挛状态

采用Ashworth量表(MAS评分)评估肢体痉挛状态,分为0~5级共五级,分别记为0~5分:(1)0级,肌肉张力未提高,患肢被动屈伸无阻力,记0分;(2)1级,肌肉张力少量提高,患肢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被动屈伸未出现最小阻力、卡住,记1分;(3)2级,肌肉张力轻度提高,患肢在活动范围前1/2部分有较小轻微卡住,后1/2部分有较小阻力,记2分;(4)3级,肌肉张力较明显提高,患肢被动活动均有阻力,但仍可活动,记3分;(5)4级,肌肉张力明显提高,患肢被动活动困难,记4分;(6)5级,患肢肢体僵硬,具有很大阻力,被动屈伸非常困难,记5分。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疗效标准拟定:(1)显效,MAS评分降低>2分;(2)有效,MAS评分降低2分;(3)好转,MAS评分降低1分;(4)无效,MAS评分不变甚至提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1.5.2 Fugl-Meyer简化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于治疗前后,运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包括屈肌与伸肌协同运动、腱反射运动、伴有协同运动、脱离协同运动、关节稳定性、手指或脚趾运动、协同运动、反射亢进等共33项,总分66分,评分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

1.5.3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MBI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变化,总分100分,分值越大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越高。

1.5.4 患肢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最高流速的检测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西门子512型)检测患肢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最高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肢体痉挛状态变化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FM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MBI评分、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PSV、EDV水平变化

两组治疗前PSV、ED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V、EDV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SV、ED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能发挥代偿及重组功能,通过康复训练,使受体感受器接受传入充电,促使大脑皮层功能重建,恢复运动功能。但患者出现肢体痉挛时,患侧肌肉张力显著增加,导致康复训练无法有效的完成,严重限制治疗效果[7]。如何提高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尽可能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成为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显示,电针治疗偏瘫,可通过多种机制防止脑神经进一步受损,有效缓解偏瘫后肢体痉挛状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8]。针灸理论认为,人体左右两侧的经络、脏腑、奇经八脉是相关连接、沟通的,两侧的经络可以相关调节,相互为用,为针刺治疗偏瘫奠定了理论基础。巨刺法属于针灸九刺之一,是按照患者症状需要,按照右病取左,左病取右的方式,左右交叉取穴针刺。临床巨刺主要用于气血不畅、经脉阻滞引起的关节疼痛或运动障碍[9]。脑卒中约8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偏瘫,若右脑损伤,则左侧肢体偏瘫,若左脑损伤,则右侧肢体偏瘫。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在发病初期,患肢由于气血不通、邪气阻络导致本体感觉减退,患侧腧穴处于病态,若选择针刺患侧腧穴,通常得气较难,无法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10]。而此时采用巨刺的方法,选取健侧腧穴进行针刺,更易于得气,同时结合补虚泻实的手法,有效发挥扶正祛邪、舒经通络疗效。现代针刺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功能在巨刺的作用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1]。当针刺健侧腧穴时,可引起受体感受器接受传入性冲动,促使大脑皮层可塑性发展,促使对侧受损运动区功能重建,尽可能恢复运动功能。有研究表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能快速减轻患侧肌肉张力,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巨刺阳明经腧穴能进一步减轻患者肌肉张力,促使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为:巨刺一方面发挥自身的治疗效果,扶正祛邪,调节机体两侧经络,平衡阴阳,发挥治疗目的;一方面巨刺能显著降低患侧肌肉张力,有助于促使康复训练有效完成,发挥协同促进作用,显著提高疗效[13]。巨刺法通过针刺健侧腧穴,舒经活络,促使气血通畅,有助于提高健侧血液循环,提高侧枝循环建立,发挥调和阴治、调节机体平衡的功效。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PSV、EDV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表明,巨刺阳明经穴有助于提高肢体血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上一篇:粉煤灰应用技术下一篇:化学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