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2024-06-28

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精选6篇)

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篇1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90例脑中风偏瘫老人,根据患者床位编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性的康复训练以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DL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在治疗后期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加强康复训练及临床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篇2

1 心理护理

脑中风会使患者脑神经受损, 身体上突如其来的变故, 会对患者造成许多心理创伤, 中风患者, 多数不能一下子接受这些变故, 性格变得极其烦躁, 爱发脾气, 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 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关系极为密切。五脏与人的情志各有相应的联系, 即所谓“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情绪不佳是引起脑中风的一个常见原因, 例如生气、激动、大怒等。能否达到康复效果, 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根据患者性格特点、家境、病情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方法, 做好思想工作, 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控制, 自我调节的能力。加强护患沟通, 帮助患者消除悲观失望情绪, 摆脱一切杂念,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能积极配合医师治疗[1]。可以给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指导家属如何给予积极乐观的陪护, 告知家属要用耐心, 对患者提出的无理要求要给与理解, 尽量较少探视时间, 避免在患者面前谈及不利于治病和养病的话题, 以免增加患者思想负担重。另可采取以情胜情法, 既“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就是采取一种情绪克制另一种情绪的方法。例如患者情绪悲观失望, 整天忧心忡忡, 可以说些能让他高兴的事情, 分散一下精力, 也能克服这种忧伤的情绪。

2 饮食护理

中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 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十分重要。中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 既要保证合理必须的营养, 又要有利于中风危险因素和病因的控制, 以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防止再次中风。中风患者康复期无吞咽困难, 宜以清淡、少油腻、忌辛辣、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限制动物脂肪, 如猪油、牛油、奶油等, 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如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等。适当的增加蛋白质, 多吃些瘦肉、鱼、豆制品, 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糖和盐的摄入, 过多的糖会转化成脂肪, 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忌用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强的饮品, 也不宜过度饱食, 更不能暴饮暴食。

3 康复训练

3.1 基本原则

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使用正确的训练方法, 不能单纯的把训练看成是“锻炼”, 更不能急于求成, 注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训练要循序渐进, 强度由小到大, 持之以恒, 不能超负荷的训练, 适合而止。

3.2 训练过程

中风患者因为肢体活动不便, 卧床时间都比较长, 如果护理不当, 很容易发生褥疮, 为了防止褥疮的发生, 必须经常翻身, 每隔1~2h左右翻一次身, 可以配合局部皮肤的按摩, 保持皮肤干爽, 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在骨骼突出部位垫上软垫等。另外病情稳定后, 可以尽早做康复训练, 先对患侧做手法按摩, 手法宜轻, 不可粗暴, 多选用轻柔的手法, 如揉法、摩法、推法等, 注意关节部位。按摩四肢末端很重要, 四肢末端运动感觉的恢复如何, 可影响整个四肢的运动感觉程度。可以先按摩手指, 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 一手轻轻按揉手指, 并扳动手指做屈伸, 握拳等动作, 反复多次被动运动, 逐渐令患者自主做屈伸运动, 然后逐渐做上肢的被动运动。下肢运动感觉的恢复与足趾关系密切, 刺激诱发足趾需要的背曲肌肉反应能提高踝关节的背曲能力, 也能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先帮助患者进行足趾的训练, 按摩并帮助其做屈伸运动, 摩擦足背面肌肉, 刺激患者对足趾屈、伸的感觉, 每日做3~4次, 每次做30次, 当患者能感觉到足趾屈、伸位置后, 逐渐加大患者自主运动的力量, 完成足趾伸展及踝关节背曲动作, 再带动整个足的背曲运动。另外膝关节的伸展运动和髋关节的内收外旋等运动, 也要帮助患者做运动, 在治疗师或家属的帮助下, 按照先前制定的康复方案, 每日坚持, 循序渐进, 并且患者和家属都要有耐心。这样方能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同时还可配合针灸治疗[2], 针灸在治疗中风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针灸可以选择脾经上的穴位, 以补气补血, 增强恢复能力, 也可以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 如上肢取列缺、曲池、尺泽、合谷等可以活血化瘀、舒经活络, 下肢取足三里、委中、三阴交等。只要病情允许, 应积极鼓励中风患者下床活动, 适当地进行锻炼, 日常生活尽量做到自理, 并力所能及地进行一些家务、学习、娱乐及社交活动, 逐渐恢复对社会的适应, 这对患者的康复很有益, 对其心理也有着积极的影响[3]。

4 体会

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要认真负责, 有耐心, 充满爱心, 积极与家属和患者沟通, 向家属讲诉病情, 指导并鼓励家属一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准确的掌握病情发展顺逆[4]。对病室要保持干净、整洁、安静。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计划, 训练要有人看护, 防止意外的发生。正确指导训练方法, 并且要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 帮助患者早日实现生活自理,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中风偏瘫患者

参考文献

[1]郁丹丹, 邢福英.中风偏瘫患者中西医结合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 :334.

[2]苏春艳, 冷桂英, 鞠歧云.穴位按摩疗法在脑中风偏瘫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0) :1307.

[3]曹静.脑卒中瘫痪98例早期康复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32) :7940.

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篇3

误区一:康复训练后可以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

许多人认为,康复康复,顾名思义,就是恢复健康。通过康复训练,使得患脑中风后无法活动的手脚功能恢复到和发病前一样。恢复不了,就失去信心,甚至责怪医务人员技术不行。事实上,脑中风后之所以会留下偏瘫后遗症,就是因为脑组织受到了损伤,而损伤了的脑组织是无法修复还原的,因此丧失的身体功能也就无法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

对于康复训练的正确认识应该是,“通过训练,刺激受损伤脑组织周围的脑细胞,让它们学会代替受损伤脑组织的工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辅助已丧失的手脚运动功能,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

比如,由康复训练师帮助麻痹后不能活动的病人活动手脚,最后让病人能自己穿衣、走路;为麻痹后无法自如活动的下肢安装支具进行步行训练;对于右边偏瘫的病人,训练用健康的左手来代替右手活动;或是限制健康手的活动,强制性地使用麻痹手以促进功能的改善:改造住宅内部以方便残障者使用;帮助病人取得残障者用汽车的执照,鼓励病人在与残疾共存的状况下回归家庭和社会。

误区二:康复训练只能从病情稳定后开始

脑中风患者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康复训练?过去的见解是,为了安全起见,要等病人的病情稳定后才能开始。现在的看法是,康复训练越早越好,从病人送到医院的当天起就应该与治疗同步实施康复训练。困脑中风而倒下的病人,治疗开始后,一直卧床静养不动的话,就会出现肌力衰退以及由运动麻痹而产生的手脚关节僵硬、褥疮等“废用综合征”。有的病人还可能出现肺栓塞症、误咽性肺炎、感染症等种种全身合并症的危险。早期开始康复训练,除了可以减少上述不良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益处是可以尽快获得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尽早回归社会。

因此,在欧美及日本的一些医院已经逐步建立了脑中风中心,由医生、护士、临床检查技师以及物理治疗师(负责运动功能的训练)、作业治疗师(负责上肢的生活动作训练),言语治疗师(负责言语训练)、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康复治疗的专家,组成急性期脑中风治疗小组。从发病当天开始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两方面的综合对应,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采取合适的训练方式,以促进病人尽早获得生活能力。

那么,病情还没稳定就开始康复训练会不会让病情加重?训练时间的多寡与效果有无关联呢?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当于卫生部)脑中风研究班于2000年进行了一项调查。以发病后3天以内住院的脑中风患者1,134人为对象。调查表明,入院后21天内康复训练达15天的病人,与训练只有12天的病人相比,住院期间死亡率更低,且能够更早开始独自站立,更多的人出院后马上就可以生活自理。美国的《脑中风》杂志2008年刊载的澳大利亚脑中风研究所的报告也证明,在发病后24小时以内开始进行坐位、立位训练的病人中,训练量较多的人,不但死亡率没有增加,而且显示了良好的功能恢复倾向。

可见,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越好。早期开始训练不仅不会使病情加重,而且可以降低死亡率。训练量越多,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

误区三: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有益于患者的功能改善

事实正好相反,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恰恰会妨碍患者的功能改善。著名康复专家,南京医科大学励建安教授的研究团队观察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与家庭人口少的患者相比,家庭人口多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反而较差。由于家庭成员多,大家争着对患者表示关爱,许多日常生活活动都由家人替代完成,减少了患者的训练机会。

脑中风偏瘫患者往往存在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觉得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事事处处都要依靠别人,有很强的内疚感。原来很要强的人,就更有一种缺失感,自尊心也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很多人会变得依赖性很强。希望家人随时关注自己,由于缺乏自信,就更重视家人对自己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家属也容易迁就患者,什么事都代办,生怕患者感到受了冷落。

因此,家人如何科学合理地与患者相处,是患者出院后影响康复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曾见过一位10年前息脑出血的偏瘫患者。他戏称妻子为“恶魔”。因为总是逼着他训练,还指使他帮着干这干那。妻子则表扬他训练很刻苦,现在不但可以自理很多事情,还帮着自己干家务。受表扬后,患者开心地笑了。看着这两口子的互动,笔者觉得这位“恶魔”妻子的做法真的非常巧妙。

由此可见,家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多多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爱,而在日常生活中则尽量让病人自己动手,并随时对患者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表示欣喜。有时还可以故意制造一些让患者帮助别人的机会,以促进患者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误区四:发病后超过半年再做康复训练就没用了

如前所述,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发病后早期恢复的速度比较快,超过半年的话。由于出现肌肉痉挛和关节变形,康复训练时效果会差很多,特别是很多病人由于疼痛而无法坚持。但是,随着康复医学的进展,近年来经颅磁刺激(TMS),川平式神经促通法等新型康复训练方法的运用,使得脑中风发病后时间较长的患者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肉毒素疗法(一种针对肌肉痉挛的治疗方法)与康复训练的合并使用,使情况大有改观。

很多人知道肉毒素可以帮助除皱美容,其实作为一种局部肌肉松弛药物,近10年来它在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已被广泛用于脑中风及小儿脑瘫等疾病引起的肌肉痉挛后遗症病人。美国和日本也于去年分别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使用许可,日本的许多残障病人只需负担一成的医疗费。通过给痉挛的肌肉内注射肉毒素,使得过度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原本充满痛苦的康复训练就变得简单易行,这样即使发病后超过半年也可以很顺利地接受训练。康复效果大大提高。在日本进行的临床试验,就是以发病后半年以上的偏瘫后遗症患者为治疗对象(平均为发病后6年,其中还有发病后40多年的)。通过注射肉毒素,这些患者的肌肉痉挛和疼痛减轻,穿脱衣服更方便,弯曲的手指易于伸开,手掌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行走的速度也加快了。

轻微脑瘫偏瘫如何做康复训练 篇4

一、培养生活自理:有的家长认为小孩有残疾,唯恐受委屈,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有求必应,什么也不干,处处包办代替,养成过分依赖性,甚至到十余岁,还不能够进食、穿衣服、大小便。因为从小未有锻炼机会,将使小孩残留肢体功能丧失,甚为惋惜。故一定从小训练小孩多种多样的生活技能,他能做的事情,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培养生活自理是轻度脑瘫医治办法重要组成部分。

二、手功能训练:脑瘫儿的患病情况一般是下肢重于上肢,上肢多保留一定的功能,家长应经常让病儿手抓住物体,继而和玩耍。这些训练有利于手的功能发育,同时也促进智力发展。进一步开展精细动作的训练,就是眼和手协调协动作。即手指依据眼睛的估察,大脑的支配和调整,有目的地做一些精确度较高的动作,手功能训练对轻度脑瘫医治会有所促进。

三、恰当的坐姿:不良的坐姿极易造成脊柱畸形。为了使痉挛型病儿保持在平面上坐位时骼关节屈曲90度,背部充分伸展,家长可跪病儿身后,用腹部顶住其腰部,将双上肢从其腋下穿过,阻止肩胛内收,同时用双手分开小孩的双腿,并按压膝关节使其下肢伸直,轻度脑瘫医治必须要关注对恰当坐姿的训练。

轻微脑瘫偏瘫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轻度脑瘫医治已经为人们了解明白了,在轻度脑瘫医治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可给予热情指导,最好是手把手的反复教练,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不要操之过急,只有按部就班的耐心进行训练才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期望上述了解对人们有所裨益。

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篇5

关键词:中风,偏瘫,穴位按摩,心理护理,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及学习、工作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中风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中风病致残率高达75%[2],多数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偏瘫即为其主要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及家族与社会的负担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采取积极的康复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干预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的积极意义。本院针推理疗科在既往中风偏瘫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并在按摩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发现其能显著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我院针推理疗科住院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7~65岁,平均57.6±14.5岁,病程3~26天,平均11.5±4.7天;中风类型:脑出血22例,脑梗死2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3~65岁,平均55.3±17.8岁,病程2~28天,平均13.3±5.5天;中风类型:脑出血24例,脑梗死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改善脑部微循环、营养脑神经、调整血压及血糖、护心等对症处理和积极治疗合并疾病,进行中风偏瘫常规护理,并采取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电针疗法、肢体功能训练(包括患肢的被动运动和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按摩手法主要有针对具体穴位的按压法、按揉法,针对皮肤、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推法、擦法、揉法、拿法、捏法、弹拨法、拍打法,针对关节的运动关节类手法如摇法等;按摩部位及主要穴位有背部的风门、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上肢的合谷、内关、外关、曲池、少海、肩髎、肩髃、臂臑、极泉,下肢的环跳、承扶、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丰隆、承筋、承山、昆仑、太溪、太冲、涌泉等。背腰部按摩时,先暴露局部皮肤,在涂擦少许BB油后用掌推法、掌擦法与掌揉法等手法按摩约5min,然后用拇指或肘尖点按或按揉上述背腰部穴位各3遍;按摩上下肢时不暴露皮肤,先施以按、揉、拿、捏等放松手法5~10min,然后采用拇指按压上述穴位(环跳、承扶用肘尖操作)各3遍,最后用拍打类手法及活动关节类手法结束治疗。并在按摩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如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康复效果、生活与心理情况等,并针对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上述治疗均每天1次,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活动能力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3]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情况,其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对他人的依赖性越小。

1.3.2 焦虑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 AS)评分[4]测评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其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级评分,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总得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活动能力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 焦虑情绪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则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3讨论

中风后偏瘫康复过程中均会采用常规心理护理,但在本研究中,除常规心理护理外,还配合了在穴位按摩实施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其结果表明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中,笔者观察穴位按摩及穴位按摩时加以心理疏导这两个干预因素的康复效果。从表1可见,观察组康复治疗4个疗程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笔者推测其主要起效因素为穴位按摩的介入;但从表2来看,观察组的焦虑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穴位按摩及穴位按摩时的心理疏导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穴位按摩本身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如能放松紧张、稳定情绪、增强沟通[5],此时如能配合心理疏导则能加强心理护理效果。笔者的护理经验表明,在给患者进行按摩时,患者往往能敞开心扉,容易甚至乐于与护士沟通交流。基于上述原因,故观察组在调节患者情绪与精神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将穴位按摩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能显著提高心理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在临床实践中,不管是按摩专科医生还是护士在行穴位按摩时,能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疏导均可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林,周海滨,彭柯,等.深圳市居民2008-2013年脑卒中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5):564-566.

[2]宋伟才,吴建鑫,李杨,等.脑卒中发病与年龄、职业、时间、气候等方面关系的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4):648-650.

[3]南登崑.克氏康复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0:114.

[4]肖丹.心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6.

脑中风偏瘫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篇6

痴呆是由于记忆力、定向力低下等引起的自理能力缺陷和社交障碍,病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也缺乏自我安全意识,因此在照顾病人时,应时刻想到以下几点:

情感支持,掌握交流

尊重病人的人格很重要,千万不要伤害病人的自尊心。应经常用抚摸动作和亲切的话语,给予病人关心和爱护。谈话时语调要降低,态度要和蔼,吐词清晰、缓慢,不要嘲笑病人,也不要轻易否定病人的要求。

加强防护,防止意外

对病情重者做到24小时有人陪伴,轻者在病人活动最多时间里加强看护。病人不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给病人口袋里放一个有病人名字、年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以及病人所患疾病的安全卡。

另外家中要有安全措施,比如病人穿防滑软底鞋,浴室、卫生间安装扶手,卧床病人的床边加床档等。

日常生活,合理安排

病人的饮食应丰富多样,定时定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易消化软食为主。

家入要经常督促和协助病入搞好个人卫生。让他们做一些泡茶、洗碗、扫地、买东西等简单家务,在头脑中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充分利用看电视、听音乐、看报纸、读杂志等方式,给之以视听方面的外界剌激;经常有意识地让病人记忆、判断以锻炼病人大脑思维活动。

特殊病人的额外照料

对晚期或重度痴呆的病人,其生活起居护理更为重要,有的老人可能卧床不起,家属应定期翻身拍背,防治褥疮发生;对言语困难或含糊的病人,要多通过眼神或手势沟通交流;对进食慢或费力的,要慢慢喂食,尽量避免呛咳或噎食,实在无法进食的,最好下鼻饲管。

对于有异常行为的病人,应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如病入有随地大小便现象,家人就应掌握病人大小便规律,定时督促病人上厕所。

训练病人有规律的生活,活动时间不易过长,周围环境要相对清静;当病人有过高或不合理要求时,要劝阻或分散其注意力。

重症病人要做好口腔护理,以及会阴部、皮肤的清洁护理。要经常给卧床病入翻身、拍身、晒被褥,每天定时通风。

另外帮助病人做一些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保持肢体的正常功能位置,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

痴呆老人的家庭智能康复训练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种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定向力、执行功能等多种认知功能障碍。2003年世界范围内约有1530万AD患者,2005年中国AD患者达到310万。现今AD已成为21世纪威胁老年人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智能康复在痴呆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的智能康复在延缓痴呆病情进展,增强痴呆患者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负担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现今痴呆康复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即:智力激发疗法(简称3R疗法)和ABAB疗法模式。3R疗法主要通过回忆往事(Reminiscenc)、现实定向(Reality Orientatio)和再激发(Remotivation)三部分内容实现智能康复。ABAB疗法则将智能康复时间分为四个时期,并在四个期内向患者实施身体感知、音乐和运动以及肢体的功能活动,三种物理康复疗法的训练内容。

常用智能训练疗法

记忆力康复方法

老年性痴呆患者近期记忆受损,但大部分远期记忆仍然保存。通过有意识反复的记忆训练,可延缓衰退,促进智力的恢复。这些具体方法包括:

瞬时记忆 护理人可以念一串不按顺序排列的数字,从三位数起,每次增加一位。如:125, 2334,51498……念完后立即让患者复述,直至不能复述为止。

短时记忆 给患者几件物品,如: 苹果、饭碗、手机、钢笔等等,然后马上收起来,让他回忆刚才看到了什么东西。物品数量可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观看的时间可由长到短。

长时记忆 不时让患者回忆一下家里的亲戚朋友、原来单位同事的姓名、前几天看过的电视内容、家中发生的事情等等。

注意力康复方法

注意障碍的康复是认知康复的中心问题,虽然它只是认知障碍的一个方面,但只有纠正了注意障碍,记忆、学习、交流、解决问题等认知障碍的康复才能有效地进行。

示范训练 训练者将要展现的活动通过多种感觉方式显示在患者眼前,并加以语言提示以便患者集中注意力。如打太极拳,一边让病人看到舒展流畅的动作,一边抑扬顿挫地讲解动作要领,使病人视觉、听觉都调动起来,以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分类训练 其目的是提高患者不同难度的注意力,操作方式多以纸笔练习形式为主,要求患者按指示完成规定的图案描绘,或对录音带、电脑中的指示执行适当的动作。內容还可按照注意力的分类分别进行持续性、选择性、交替性及分别性注意项目的训练。

计算能力训练

数字大小、多少的概念和计算能力的训练。如将筷子分成两堆,让患者比较哪堆多,哪堆少。还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庭消费帐目计算,如去商场购买回一些日用品后,让他们算一算每样物品各花费了多少钱,共消费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语言训练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来说,语言功能受损是个大问题。针对受损程度不同,策略和目标也不同。

对非常严重的,比如发音不清楚的,教其发简单的单词,尽量发清楚,也可给其看实物,比如水杯,让其说出名称;对于用词很贫乏的,教其日常生活的以及表达想法的简单用词,能慢慢接受就好;对简单谈话还可以,但忘词或词不达意的病人,家属不妨多鼓励病人适当多讲,不要怕说错。

总之一定要鼓励患者多交流、多表达、多理解等,这是尽量修复语言能力的关键。不能操之过急,方法和进度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其他有益的智力训练

智力活动内容其实非常丰富,如逻辑联想、思维的灵活性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理解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常用的训练方法有:

逻辑联想、思维灵活性训练 从儿童玩具中去寻找一些有益于智力的玩具,如按照图纸用积木搭出各种造型。

分析和综合能力训练 经常让患者对一些图片、实物、单词作归纳和分类。比如拿出一些小孩用的图画卡片,让患者将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分开归类。

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给患者讲述一些事情,讲完后可以提一些问题让患者回答。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主要内容为在衣食住行中,饮食、用厕、出行、服药等认知功能的训练,尽量让患者独自完成各种任务,如果患者能独自完成指定任务,再要求患者尽量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工作者,全国神经心理学组委员,现任职于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3年来一直专注于临床实践,涉猎广泛,勤学好思,好钻研各种疑难问题,经历了大量各式临床案例,熟悉本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治,对多种疑难病症也有较丰富的处治经验。除处治神经内科器质性疾病外,能同时独立处理多种心理疾患。

每年定期组织老年痴呆和老年焦虑抑郁的大型义诊、心身疾病义诊、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交流沙龙等。成功组织两届面对医疗和心理同行的北京心理咨询与临床应用公益论坛。

个人网站 www.minbaoquan.haodf.com

智能康复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避免或减少患者在智能训练中的焦虑和依赖情绪。病人常会因记忆功能减退,所学的东西往往记不住,认识的朋友又想不起名字来等,产生焦虑情绪。

此时要求训练者要多对患者实施鼓励和表扬。同时为避免患者对家人的精心照顾产生依赖,训练中凡病人能自己去做的一定让其自己去做,以便使病人从中获得信心及满足感。

保持痴呆患者居住环境的温馨和安静,避免家庭的摆设复杂化,墙壁和地板避免选用迷乱、复杂的图案。

经常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患者多表达自己,尽可能地让患者多了解外部的信息,多培养、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不要使其处于封闭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演讲比赛精彩主持词集合下一篇:徐海授课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