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偏瘫(共10篇)
肢体偏瘫 篇1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脑卒中的病死率显著降低, 但脑卒中后约75%的存活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早期实施偏瘫康复操对减轻患者后遗症、帮助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为评价偏瘫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现将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 实施偏瘫康复操干预,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0例, 男58例, 女32例, 年龄42~79岁, 平均64.5岁。90例患者中脑梗死56例, 脑出血34例。入选条件: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 经CT或MRI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生命体征稳定, 有肢体功能障碍;无严重的脏器疾病, 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 干预组45例, 对照组45例。2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 遵医嘱应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 实施偏瘫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康复护士根据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同时实施偏瘫康复操疗法, 一般每天1~2次, 每次30 min。方法如下:对脑卒中早期、偏瘫肢体尚处于软弱无力阶段或肌肉痉挛刚开始出现的患者在卧位或坐位下完成偏瘫康复操共分12节。第一节:健手缕发;第二节:捏挤偏瘫手;第三节:健手击拍;第四节:组指上举;第五节:环绕洗脸;第六节:半桥运动;第七节:抗阻夹腿;第八节:跷腿摆动;第九节:直腿抬高;第十节:手足相触;第十一节:健足敲膝;第十二节:呼吸练习。对偏瘫肢体痉挛比较明显的患者可坐位或卧位下完成偏瘫康复操, 共九节。第一节:搭肩上举;第二节:对角击掌;第三节:耸肩运动;第四节:合掌夹肘;第五节:跷腿运动;第六节:左右摆髋;第七节:夹腿屈曲;第八节:单腿半桥;第九节:抗阻伸肘。对肢体功能大部分已恢复, 但协调控制能力较差的患者重点突出两侧肢体的主动活动, 加强肢体的精细分离运动, 提高肢体的协调控制能力。此期康复操的动作幅度并不大, 而是加大了动作的难度, 共九节。第一节:左右击锤;第二节:手膝相拍;第三节:手足打拍;第四节:下肢划圈;第五节:半桥踏步;第六节:侧位踏踩;第七节:敲击跟腱;第八节:旋转屈伸;第九节:床边摆腿。实施偏瘫康复操应注意在完成康复操的过程中, 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 避免过度屏气造成血压升高。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能循序渐进地从初级向高级体操过渡。不一定要做每级体操的所有动作, 可一次选择其中的5~6个动作来完成。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 如收缩压高于180 mm Hg或舒张压高于110 mm Hg或血压波动较大者暂不做操。做操过程中, 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 且保持注意力集中。
1.2.2评价标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治疗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肢体运动功能选用Fugl-Meyer (FMA) 法:正常100分;轻度运动障碍96~99分;中度运动障碍85~95分;明显运动障碍50~84分;严重运动障碍<5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正常100分;生活基本自理≥60分;生活需要帮助41~59分;生活依赖明显21~40分;生活完全依赖≤20分。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量表测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前上肢与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均无显著差异, 但干预组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讨论
偏瘫患者的康复目标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提高其生活质量, 使之回归家庭, 重返社会[3,4]。脑卒中患者中约有半数留有运动残疾, 许多患者留有肢体明显的功能障碍,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 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的功能, 使正常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 进而使脑功能重新组织和再建, 减少伤残程度[5]。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残存、ADL的评分采取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偏瘫康复操, 对患者偏瘫肢体的肌肉、神经、韧带和关节都进行了有效运动, 加强软弱肌肉的训练, 最大程度地为患者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 减少偏瘫患者建立异常运动模式, 防止偏瘫患者的关节痉挛及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更重要的是偏瘫康复操的训练简单易行, 不需借助康复辅助用具, 提高患者自我训练的主动性, 减低患者的依赖程度, 充分发挥患者的潜能, 为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摘要:目的 探讨偏瘫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 在此基础上干预组由康复护士给予实施个体化偏瘫康复操以提高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康复护士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测量运动功能, 采用Fugl-Meyer (FMA) 评分和ADL (采用Barthel指数) 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提高, 干预组FMA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实施偏瘫康复操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避免和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偏瘫康复操,脑卒中,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维治, 罗祖明.神经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87-189.
[2]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3]李军清, 田红艳, 向成玲, 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0, 5 (3) :186-187.
[4]张冬惠, 张冬妹, 李德忠, 等.脑出血微创术后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J].中国康复, 2000, 5 (4) :209-210.
[5]霍瑞霞.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7 (21) :15-16.
肢体偏瘫 篇2
1、此阶段患者已可以进行一些幅度较大的活动,所以,此阶段主要锻炼方向是练习走路和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但患者在进行以上锻炼时,需有家属在旁边进行保护,并帮助病人一步步增加活动量与距离。
2、练习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病人能够较长时间站立后,可以开始练习行走。先练习原地踏步,尽量的抬高患肢,然后在两个人的搀扶下练习行走,可以扶着椅背行走。待病人可以较好地独立行走后,再锻炼一些日常生活上的能力,如上下楼梯、自行穿衣、梳洗等等,以尽快促使瘫痪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
偏瘫患者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康复训练,并且能持之以恒,是可以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的。专家提醒偏瘫患者,在进行训练时需要结合自己的病情,千万不可以操之过急,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肢体偏瘫 篇3
关键词:中风后偏瘫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22-02
中风病以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早期康复介入有利于有利于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以来采取中西医结合、康复早期介入的方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科的住院患者90例,均为初次发病,根据有无早期康复介入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脑梗塞34例,脑出血11例,平均年龄62.5岁。治疗组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脑梗塞32例,脑出血13例,平均年龄6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
1.2.2 西医诊断标准: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经过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塞,以偏侧肢体瘫痪,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症状。
1.2.3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无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能配合治疗。
1.3 排除标准。
1.3.1 中风后有意识障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
1.3.2 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血液系统等功能损害的患者。
1.3.3 多次发生脑血管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在病情稳定不再进展24小时后开始康复介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未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发病30天时比较肢体功能状况。
1.4.1 物理疗法。①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②主、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各关节活动2~3次/天,每次5~10遍。鼓励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活动,进行双手交叉上举练习,下肢桥式运动。③床上翻身训练:翻身生活自理的第一步,利用健侧肢体或残存肢体的能力带动瘫痪肢体,或在辅助下或独立地进行翻身。④坐位平衡及坐站训练:患者先移至床邊,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外,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同时摆动健腿下床,躯干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后,可以让患者用健手从设提一侧拿放物体,以强化平衡反应。⑤站立平衡及坐到站立训练:患者Bobath握手,双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驱,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站起,必要时治疗人员可站于患者患侧,一手将患膝向前拉向下压,另一手放在健侧臀部帮助患者抬起臀部,患者站于平衡杠边,监测上肢紧握杠木,重心放于健侧下肢,治疗人员或家属于患侧边给予帮助,逐渐增加时间,直至能保持站立位超过30min。将重心转移到患侧站立。对站立困难者可逐步由高椅子到低椅子做起坐训练。⑥步行训练:随着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负重能力的提高进行迈步训练,越过不同障碍物及上下楼梯训练。⑦物理因子治疗:可利用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治疗,促进患者运动的出现。
1.4.2 作业疗法 ADL训练:指导患者穿脱衣服、进餐入厕、洗澡、刷牙等。重点以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患侧上肢的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和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替、代偿训练等,强调以实现最大限度生活自理为目的,1次/天,治疗均实行一对一方式。
1.5 疗效评价: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X2检验,定性资料采用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的比较,均有改善,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但两组治疗后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康复介入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更有效。
3 讨论
肢体偏瘫 篇4
1 急性期康复护理
一旦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展开康复护理。
1.1 保持良好的体位, 使肢体处于功能位
对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应每1~2 h协助其翻身1次, 注意不可拖、拉、拽患者, 以防皮肤擦伤。
1.1.1 仰卧位:
枕头不宜太高, 患者肩胛骨下垫一毛巾, 上臂外展20°左右, 肘关节伸展, 手腕背曲15°左右, 掌心向下, 手指伸展。在患侧臀部及大腿外侧下方垫一软枕, 支撑患侧, 防止骨盆回缩, 髓关节外旋外展, 膝关节下垫一软枕, 保持轻度屈曲, 躁关节应屈曲90°固定在中立位, 以防止足下垂的发生。
1.1.2 健侧卧位:
头部给以适宜的枕头, 患侧上肢前伸, 使患肩前屈于100°, 肘关节伸展, 前臂旋前, 腕关节背伸15°左右, 掌心向下, 手指伸展。患侧髋、膝关节尽量前屈90°位, 放在体前支撑枕上, 髋、膝自然放置。
1.1.3 患侧卧位:
头下给合适高度的枕头 (一般10~12 cm) 肩关节屈曲90°, 患臂避免受压, 置于前伸位, 前臂外旋, 手指张开, 掌心朝上。健腿屈曲向前, 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患腿在后自然微屈。特别注意踝关节呈中立位, 放足下垂。以上3种卧位各有利弊, 但无论采取哪一种, 都应以抗痉挛模式为前提。
1.2 防止上下肢关节挛缩、肌肉萎缩
应鼓励病人做各种主动运动, 被动活动和被动按摩。
1.2.1 上肢康复训练:
(1) 肩关节运动, 包括前屈、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 一般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忌牵拉关节。 (2) 手部各关节要全范围运动, 手关节活
(1) 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预防保健所
江苏苏州215128动度维持训练, 可预防腕关节、指掌关节屈曲挛缩及拇指关节挛缩, 促进拇指和手功能改善。 (3) 上肢康复训练时可采用主动辅助运动, 即双手十指互扣, 用健侧上肢带动患肢在胸前上举, 然后屈肘, 双手返回胸前, 此法不仅用健肢保护了患肢, 也提高了生活部分自理能力[2]。
1.2.2 下肢康复训练:
(1) 桥式运动是偏瘫病人卧床期间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 可提高骨盆控制力, 诱发下肢分离运动, 缓解躯干及下肢痉挛, 提高床上自理能力。取仰卧位, 双手十指互扣, 双上肢上举, 双腿屈膝, 双足支撑于床, 将臀部主动抬起, 保持骨盆水平位, 此时病人体形似“桥”。 (2) 患侧下肢屈曲训练。主要是屈髋屈膝动作训练。取仰卧位, 双手十指互扣举至头上;帮助者一手持患足于背屈位, 足掌撑于床面, 另一手持患膝关节, 保持髓关节内收位;患足贴床向后滑动 (完成髓、膝关节屈曲) , 然后缓慢伸直下肢, 如此反复进行。这样训练可以抑制患侧下肢伸肌的异常活动, 促进下肢分离运动出现。
1.2.3 对偏瘫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和按摩,
一般可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在第2~3天开始介入, 先做健侧, 再做患侧, 包括肩、肘、腕、指关节, 髋、膝、踝关节与足趾关节等, 手法轻柔、缓慢、适度, 进行整个关节全范围的、无痛的活动, 每个动作重复3~5次为宜, 对伴有疼痛的关节, 训练前可行热敷等物理疗法。
2 恢复期康复护理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训练,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2.1 翻身训练
2.1.1 仰卧位向偏瘫侧翻身:
双手十指交叉互握, 偏瘫手的拇指位于健手拇指上, 在健手带动下伸直上肢, 并屈双膝;将双上肢用力摆向健侧, 再快速摆向患侧, 同时借助惯性将身体翻向偏瘫侧。
2.1.2 仰卧位向健侧翻身:
用健手将偏瘫上肢屈曲, 置于胸前, 将健腿插入偏瘫侧小腿的下方, 在身体向健侧转动的时候, 健腿摆动偏瘫侧腿, 翻向健侧。
2.2 坐起训练
患肢首先侧移至床边, 将健腿插于患腿下, 用健腿带动患腿移至床边处, 患膝自然屈曲, 然后头向上抬, 躯干向患侧旋转, 健手撑着床面, 慢慢将身体撑离床面直至坐起。
2.3 进食训练
主张坐位下进行, 细心观察有无呛咳现象, 进食时偏瘫侧上肢应以外展位平放在餐桌上, 掌心向下, 用健手进食。
2.4 洗漱训练
包括刷牙、洗脸、梳头等, 洗漱时, 应将偏瘫侧上肢伸直位支撑于某物件的表面或由他人托住并伸直偏瘫侧上肢。
2.5 穿脱衣服训练
原则为先穿患侧肢体, 后穿健侧肢体;先脱健侧肢体, 后脱患侧肢体。
2.6 转移训练
2.6.1 床椅的转移训练:
将轮椅与床成45°, 斜靠于健侧, 锁住刹车。靠健手支撑、转身, 完成身体转移。
2.6.2 坐位与站位转移训练:
患者偏瘫手的拇指位于健手拇指上, 双上肢前伸, 头和躯干前倾, 重心前移至双足上, 然后抬起臀部, 髋、膝伸展而站起, 必要时护理人员站在患者患侧, 给予帮助, 逐渐增加时间, 直至能保持站立30 min以上。
2.7 步行训练
在早期步行训练中尽量不要使用拐杖, 以免造成患侧下肢不能负重的习惯, 影响最终的步态。步行时缓缓向前, 按照正常的步行动作行走。
2.8 上下楼梯训练
应健足先上, 患足先下, 护理人员在患侧给予协助。
2.9 家务活动
训练中注意用健手带动患手共同完成, 写字, 拿取物品, 单手切菜, 单手扫地, 单手拧毛巾等。
参考文献
[1]励建安, 王国新.社区康复护理[M].第1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44-153.
肢体偏瘫 篇5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脑出血;偏瘫;肢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03-0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死、高致残和高发病率的全球性疾病,因高血压脑出血所致的偏瘫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常见病[1]。高血压脑出血形成原因是长期高血压状态致患者脑部细小动脉出现纤维素样坏死、玻璃样变性的病理表现,甚至诱发夹层动脉瘤或微动脉瘤,再加之患者血压突然上升导致血管发生破裂。当前,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脱水、抗炎及止血等作为术后护理重点,但往往忽视了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前期恢复。为此,我院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 (61.8 2.3)岁;实验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2.6 1.8)岁。所有病患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同时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偏瘫肢体功能,且排除脑梗死、脑外伤等其他脑部疾病,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临床急诊治疗。另依照偏瘫肢体情况定级:0级病患14例,I级病患26例 ,II级病患41例, III 级病患1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进行常规护理与治疗,主要给予常规性药物治疗。
1.2.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与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2.1 保证呼吸道持续通畅: 将床头抬高20度左右,保持病患肢体功能位,选择仰卧头后伸位,细心监测心律、心率、瞳孔、血压、意识变化,因病患多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反射消失或迟钝,呼吸道内易流入唾液,且难以排出,备好吸痰用器,及时进行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脑出血最关键、最首要的一步,及时的抢救会增加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有效的遏制病情的发展,利于病患的恢复。
1.2.2.2 观测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在防止血压低致大脑血流不足的同时,也需防止血压高致再出血。若颅内压增高,则应及时给予20%甘露醇进行降压。若收缩压大于140mmHg,则应及时服用相应药物降压,维持病患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1.2.2.3 被动活动和按摩 进行肢体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肿胀,预防静脉炎和褥疮,促进病患肢体功能康复。按摩时应轻柔缓慢,对瘫痪的病患实施按摩捏揉,对拮抗肌实施安抚性按摩,按摩后,对个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依照病患实际情况,让病患自我按摩。
1.2.2.4 体位平衡和转移训练 前期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首先做双髋向两侧的摆动,而后带动躯干向左右侧移动。当病患可以进行半桥动作和翻身后,可陆续进行卧位转坐位的训练。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将床头缓慢抬高至合适位置。在脑出血发病后一个月或脑梗塞发病半个月后进行此项练习。由健侧卧位做起到病患卧位坐骑,由需要人帮助到独立做起。而后两脚下垂,做至床边,进行平衡训练,1周后下地坐骑,若可维持10分钟,则可进行站立平衡、上下台阶和小步走训练。
1.2.2.5 尽早给予视、听、触觉及发音、摄食、吞咽训练 术后向家属了解病患平时喜欢的故事或音乐,每次15分钟,每天不定时播放给病患听,注意避免重复,叮嘱病患家属避免长时间与病患进行沟通,以免引起听觉疲劳。用手电筒照射病患双眼,每次10分钟,每天照射6次。每日温水欲1次。用压舌板刺激软腭、咽喉壁及舌或用棉棒蘸少许冻水,在病患接受冷刺激后会自动进行吞咽动作,每次半小时,每天两次。发音练习:先练习单字,而后练习多字、句、段。摄食练习:选取合适体位,可坐起的病患头稍前倾,身体倾向健侧30度,无法坐起者取仰卧位、躯干抬高30度,头前屈,确保食物易于进入胃内。注意心血管反应,对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患,在恢复训练时应避免屏气用力及高强度的练习。防止意外的发生,减少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利于病患的恢复。
1.2.2.6 强化知识宣教,增强安全意识 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安全防护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恢复的全过程。要认真落实康复知识的宣教,对伴有高危因素的病患,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改变病患的行为上。依照病患的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确保安全。
1.2.2.7 营造良好的恢复环境 病房设施应不存在任何使用障碍,依照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的特点设置各种设施。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仪器的安全性能,并评估环境的安全程度。在恢复训练中,需病患家属陪伴,鼓励病患之间相互帮助及关心,努力營造良好的恢复训练环境。
1.2.2.8 做好心理护理 病患拥有的心理状态时康复训练成功的保证和基础。对于病患及其家属对康复的急切心理,应耐心详尽的解释康复过程,让病患及家属认识到不同阶段采用不同训练措施的缘由,与病患家属共同制定一套病患会全力配合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因大多数病患易出现抑郁、焦虑的心理,在前期给予康复训练时,应疏导好病患的心理,并鼓励病患积极训练,促使其尽快恢复。
1.3 评价标准 肢体功能恢复情况:①基本痊愈:病患肢体功能恢复,行动正常,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病患肢体功能部分恢复,病残程度1-3级;③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病患肢体功能无恢复迹象。④恶化:病患肢体出现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对照组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6例,恶化6例,总有效率为72%,而实验组基本痊愈30例,显著进步16例,恶化仅1例,总有效率高达9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是因脑实质内血管所产生,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多发,造成脑出血的发病率快速增高[3]。脑出血的死亡率高、病情凶险,对中老年病患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4]。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涉及言语功能、意识功能、臂、肩运动、下肢和手运动及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等方面,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部分病患甚至因无法接受肢体偏瘫而采取极端措施[5]。部分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不是偏瘫引起,而是因未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可见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偏瘫病患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显示,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72%,而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达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脑出血偏瘫病患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有效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轻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桂玲.偏瘫40例卧位护理与功能锻炼.齐鲁护理杂志,2010,14(8):26-29.
[2]陈碧銮.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5):368.
[3]代鲜鸽,徐翠玲,别小宁,等.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剂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17-18.
[4]任蕾蕾,吴亚丽,廖颖.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5(18):1688-1689.
肢体偏瘫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7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3例, 其中男31例, 女22例;年龄为43~79岁, 平均 (58.9±6.3) 岁;左、右侧肢体瘫痪分别为28、25例。导向组54例, 其中男31例, 女23例;年龄为45~78岁, 平均 (58.8±6.3) 岁;左、右侧肢体瘫痪分别为29、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不显著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和基础护理。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包括指导患者独立翻身训练, 在功能位范围内进行被动逐渐向主动关节活动训练, 独立坐起和平衡辅助训练[2]。导向组增加肢体任务导向训练, (1) 康复评估:由康复训练师对患者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方案; (2) 任务导向:根据训练方案制定导向任务, 模拟日常生活, 包括独立进食、刷牙或穿衣等, 指导患者掌握训练目的和训练标准, 训练强度以无疲惫或无明显不适为度; (3) 再评估:每周评估1次, 根据再评估结果调整导向训练方案。所有患者连续训练3个月后评价康复训练效果。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FMA) 和Barthel量表 (ADL) 评定患者康复前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2软件分析康复前后数据, FMA评分、ADL评分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前FMA和ADL评分差异均不显著 (P>0.05) ;康复3个月末, 两组FMA评分和ADL评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显著 (P<0.05, 表1) 。
注:与本组康复前比较, *P<0.05;与常规组康复3个月末比较, #P<0.05。
3 讨论
常规体位训练、肢体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及坐位平衡训练等康复措施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 达到功能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4]。但是, 其康复周期较长、效果较慢, 使患者和家属急于见证康复效果的心情受挫。本文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 增加早期肢体导向训练模式, 通过不断评估训练结果, 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使患者从最初的被动活动到主动训练, 不仅增加了康复训练活动项目, 增强了趣味性, 还让患者主动参与, 进而调节大脑皮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可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轴突突触[5], 最大程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和重塑脑功能。本研究显示, 两组康复方案均可提高康复3月末FMA评分和ADL评分, 但导向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表明导向组在改善肢体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组。
综上, 早期肢体任务导向训练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在促进脑组织重塑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议康复医师对康复措施继续探讨。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肢体任务导向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分组, 常规组给予基础康复训练, 导向组增加肢体任务导向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 采用运动功能量表 (FMA) 评定肢体功能, 采用Barthel量表 (ADL) 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康复方案均可提高3月末康复FMA评分和ADL评分, 但导向组提高FMA评分和ADL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 早期肢体任务导向训练能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促进脑组织重塑, 提高生存质量, 建议康复医师对康复措施继续探讨。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梗死,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3 (9) :143-144.
[2]成燕娇.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7 (2) :623-633.
[3]孟庆玲, 付长中, 刘昊, 等.早期肢体任务功能或力量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33) :144-145.
[4]简庆荣, 王秀玲, 林玲.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 (9) :64-65.
肢体偏瘫 篇7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康复训练,护理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其临床特点包括多发性、突发性及高致残率等等。即使现代医疗水平技术较发达, 脑梗死发病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抢救及治疗, 但抢救治疗后极易出现后遗症, 如口眼歪斜、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等, 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 同时患者极有可能伴随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 若是患者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 那么在后期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对于脑梗死偏瘫肢体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随机选择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偏瘫肢体患者, 所有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护理, 患者肢体恢复较好,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死患者, 且本次研究中所有对象均经过MRI或者CT检查确诊。60例患者中男3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71.42±13.58) 岁, 所有患者从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3 d。按瘫痪程度进行划分, 重度偏瘫10例, 中度偏瘫44例, 轻度偏瘫6例。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本次研究中均排除伴随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史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翻身运动
翻身能刺激全身的反应和灵活性。首先将双手十指交叉相卧, 然后伸直举过肩膀, 并让侧肩在翻身之后可维持正确位置。弯曲膝盖, 当患者向患侧翻身, 则患侧的膝盖可以不用弯曲。把头转向要翻的一面, 用手引导躯干旋转, 随后腿跟上。
1.2.2 被动运动
给予无意识障碍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护理, 患者发病第2天, 护理人员便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被动运动护理指导, 2次/d, 每次帮助患者坚持20 min运动。具体的运动方法为:从患者头部开始按摩, 后依次按捏左右臂肌肉, 重点按摩部位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之后对下肢进行按摩, 重点部位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每个肢体按摩5 min。取患者健侧手拿起患侧上肢, 缓慢屈伸患者的关节, 被动运动10 min, 2次/d。对意识清醒的患者, 在被动运动的同时, 可配合意念主动运动。每天被动活动2~3次。
1.2.3 进行肢体活动
缓慢收缩四肢的肌肉, 然后放松, 各肢体可轮流运动。如此重复1~2 min, 每天重复数次, 注意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处于伸展、稍屈位, 手中可放一块海绵垫、毛巾或纱布。肘关节微屈, 上肢稍外展, 避免关节内收。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样伸展, 踝关节稍背屈, 以防止足下垂。偏瘫的下肢予以穿“丁”字鞋固定, 以防止患肢畸形。
1.2.4 主动运动
当患者神志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运动训练, 以利肢体功能的恢复。首先进行四肢肌肉的收缩与松弛, 缓慢收缩四肢的肌肉, 然后放松, 各肢体可轮流运动。如此重复1~2 min, 每天重复数次;然后做关节的伸展运动, 缓慢屈伸、内敛、外展、旋转各关节, 如此重复1~2 min, 每天重复数次。
1.2.5 坐位训练
当患者能自行翻身后, 将训练体位改为坐位。先抬高床头, 练习坐起, 从30°开始, 逐渐增大角度, 延长时间, 让患者过渡到双足下垂, 坐于床边。患者坐稳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逐渐由双手支撑→单手支撑→手扶膝部→双手抬起, 保持双足并拢着地, 使髋、膝、踝关节保持屈曲≥90°, 保持躯干和头位于中间位。
1.2.6 站立训练
首先是站起训练, 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 两腿分开与肩宽, 足尖和膝部成一垂直线, 双手拉患者肩关节助其起来。站立时, 护士在患侧保护, 患者扶着栏、门、椅子等练习站起。身体重心置于健侧, 站立数秒逐渐延至数分钟, 然后逐渐将重心移向患侧。反复练习, 直到独立站立。站起训练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患者, 开始时可站在患侧适当扶持一下, 直到患者能自己完成动作。
1.2.7 步行训练
当患者可持续坚持10~15 min站立后, 且无劳累感觉时, 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患者手持手杖, 护理人员于患侧站立, 告知患者手杖伸出的同时迈患侧肢, 重心逐渐向患侧转移, 护理人员此时辅助患侧膝关节支撑重力, 让患者再迈健侧肢体, 一个步行周期便完成。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反复训练, 直到患者的独立行走。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患者肌力恢复状况, 将其划分为六个级别:0级代表感觉不到肌肉的收缩;Ⅰ级表示无法进行运动, 肌肉收缩;Ⅱ级表示无法自行完成运动, 但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可以进行简单的运动;Ⅲ级表示能够克服自身身体的重量, 进行简单的运动;Ⅳ级表示能够自发进行中级运动;Ⅴ级表示无上下床障碍, 肌力功能基本康复。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进行入院时和出院前1天肌力测试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别对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1 d的患肢肌力进行测验, 将出院时肌力与入院时肌力对比, 发现改善效果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3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偏瘫在临床上治疗目的是活动患肢, 使其恢复正常的运动, 最终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脑梗死发病病理是动脉硬化, 若患者发病, 则给予常规的用药治疗将只是防治措施中的一种。本次实践中证明, 给予偏瘫肢体患者治疗时间需根据患者病情来确定, 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治疗时间的长短还与病程长短、患者心态、患者个体状态等因素有一定关联[1]。偏瘫训练宜早不宜迟, 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常有的心态为药物保守治疗后便可恢复健康, 对康复训练没有充分的认识, 有的患者甚至因悲观状态不愿意接受康复训练, 对训练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及行为[2]。缺血性脑梗后, 只要患者神智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 病情不再发展, 在48~72 h后就可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高血压、实质性脑出血患者一般宜10~14 d后进行。不完全瘫痪或完全性一侧偏瘫的患者, 当患侧的肌力已有所恢复时, 应积极地做主动运动[3]。主动性康复训练旨在通过主动运动恢复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肢体或肌肉的协调性, 从而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残程度。脑梗死偏瘫患者接受推拿按摩, 可松懈连接, 对关节位置的营养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还可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促进新陈代谢, 从而加快康复的进程[4]。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 患者患肢若能尽早得到康复训练, 那么临床效果即为显著[5]。因此,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积极对患者进行指导宣教,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偏瘫肢体发生肿胀后, 可采取高位患肢的方法进行处理[7]。通过功能训练使感受器官接收传入性冲动, 将机体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 还能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相关医学文献报道, 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使脑梗死患者的脑功能最低限度地恢复过来, 同时使大脑皮层功能在感受器管接收的传入性冲动的作用下得到可塑性发展, 从而重新恢复患者丧失的功能[8]。
综上所述, 对比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前后的肌能状态可证明该疗法效果确切,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荣福红.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 2014, 4 (18) :181-182.
[2]杨晶.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11 (21) :1959-1960.
[3]刘行香.30例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分析[J].首都医药, 2014, 6 (16) :63.
[4]安文峰.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 2014, 15 (36) :257.
[5]张秀兰.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 2014, 28 (22) :392-393.
[6]程朝惠.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2, 3 (3) :172-173.
[7]曾明梅, 李瑞英, 马玲, 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3 (16) :83-85.
肢体偏瘫 篇8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32例, 女22例;年龄40~78岁, 平均60.6岁。脑出血9例, 脑梗死45例;左侧偏瘫24例, 右侧偏瘫23例, 双侧瘫痪7例, 各种类型失语12例。所选病例均为基底节区脑卒中且首次发病, 不包括轻型 (TIA) 和重度昏迷、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神经肌肉及关节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者。
1.2 干预时机
54例患者均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 生命体征平稳后,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不再发展, 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在24~48h后, 出血性脑卒中在48~96h后, 即开始对瘫痪肢体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2 早期康复干预方法
2.1 功能康复指导
2.1.1 肢体功能锻炼
(1) 仰卧位:头转向一侧 (枕头不宜过高) , 纵向置一软枕于患者肩下, 使肩部向前抬起, 上肢放在枕头上, 肘和腕伸直, 掌心向下, 手指轻度伸展。 (2) 侧卧位:适用范围广, 建议用于呈现典型的伸展痉挛患者; (3) 俯卧位:头转向健侧, 患侧上肢向前、向上抬高, 肘、腕及手指伸展, 髋关节伸展, 患侧胫部垫软枕, 并保持膝关节轻微屈曲。此姿势能减轻骶骨和背部的压迫, 保持髋和膝关节伸直, 但维持此姿势对老年患者或心脏有问题的患者较困难, 只能用于短时间的过渡或背部有创伤不能平卧者。 (4) 坐位:除少数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需取半卧位短时过渡外, 多数患者可直接从卧位进入坐位, 可分为床上坐位和椅上坐位。坐位要求脊柱垂直于床面或椅面, 髋关节屈曲。无论是哪种卧位, 均应保持2~3h后调整一次, 交替使用。体位变动后, 及时将患肢置于功能位上。
2.1.2 维持关节活动
早期被动的关节活动有助于保持全身关节的功能, 保持软组织的弹性 (降低韧带和肌肉挛缩、回缩及畸形发生的危险) , 还有助于血液和淋巴液循环, 防止患肢水肿。患者若无意识障碍, 可在24h内开始被动活动, 然后逐渐转变为主动活动。主动活动对提高神经系统紧张度, 活跃各系统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患侧所有关节必须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被动活动, 活动需缓慢 (快速运动会增加关节强直) 、有节奏、动作轻柔 (避免关节脱位和其他损伤) , 由健侧到患侧, 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 一个动作需3~5min, 对伴有疼痛的关节, 活动前先行热敷等物理疗法[1]。活动前, 需仔细摆放体位, 在上肢活动时, 需注意下肢的位置, 反之亦然。必须将肢体置于“抗痉挛模式”位置后方可进行。在活动中, 应特别注意肩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
2.1.3 体位转移和平衡训练
开始时先在床上将双髋向两侧摆动, 然后带动躯干向左右移动, 随后练习翻身。转动躯干时, 健手握住患手随躯干配合头的转动同时翻转。当患者能翻身和做桥式运动后, 可逐渐从卧位转换为坐位[2]。为了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应逐渐抬高床头高度, 坐起时不宜过快, 先从健侧卧位坐起, 再到患侧卧位坐起;从需要别人帮助到独立坐起。此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能维持10min后, 可进行步行训练、站位平衡和上下台阶训练。训练者应保护患者, 防止患者摔伤。
2.1.4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康复干预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在残存的体能限制下尽可能做更多的事。自患病时开始, 每项日常生活必须结合到治疗计划中去。鼓励患者利用健手或健手带动患手更衣、洗漱、吃饭、喝水、入厕, 做家务及参加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 鼓励患者用正常的运动模式来进行日常活动, 尽量减少他人的帮助,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开始时的活动是主动辅助的, 随着个人运动功能的改善转变为主动随意活动, 但重要的是康复计划的进展必须在患者能力范围内, 避免患者因失败而受挫。
2.2 语言功能锻炼
口语的训练从提高听力开始, 如准备一些图片, 说出名称, 让患者指出相应的图片。随着患者认知能力的提高, 可适当增加图片量, 这样通过反复刺激可提高患者大脑语言代偿功能, 使患者作出反应。然后, 从单音字训练开始逐渐向简单句子过渡, 可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功能恢复, 使患者逐渐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2.3 吞咽功能锻炼
通过反复做吞咽动作, 刺激诱发吞咽反射, 逐渐加强协调功能, 可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进食时先从少量开始, 嘱咐患者反复吞咽数次, 可锻炼吞咽功能。然后根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逐渐增加进食量。训练中要注意调整食物的量与性状, 从少到多, 从流食、半流食到软食, 渐进性增加, 可避免发生呛咳, 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逐步恢复。
2.4 心理康复指导
心理护理是所有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 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直接影响机体康复的效果[2]。当患者情绪稳定并且良好的时候, 神经抑制解除, 这时神经肌肉调节可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也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当患者发现自己因肢体偏瘫或失语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 情绪低落、悲观, 对治疗及康复失去信心, 此时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教育。
2.4.1 针对患者的康复指导
脑卒中患者由于无法接受自己将长期或终身残疾的事实而表现出一系列心理反应, 如震惊、抑郁、对抗独立及承认适应等。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抗独立阶段, 患者训练不积极, 吃饭、穿衣等动作不是尽可能地自己去做, 而是依靠家属, 产生依赖心理。此时, 应鼓励患者独立, 克服依赖心理。与患者家属协商尽量让患者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帮助患者增强信心, 努力完成各种训练任务。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变化与其人格特点也有很大关系。如性格外向的患者, 能主动将自己的感受和痛苦讲出来, 护士也能较容易了解和解除患者的心理困扰。而性格内向的患者, 往往表面似乎很平静, 而把想法压抑在内心深处, 于痛苦中不能自拔。面对此类患者, 应多关心、体贴和接近, 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 经常主动与他们交谈, 讲解一些同类患者康复的例子, 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2 针对家庭成员的康复指导
家庭成员的支持是患者尽快康复的动力。所以, 应积极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康复护理方面的知识, 使其了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尽快解除思想顾虑。鼓励家属经常与患者交谈, 从利于患者康复的角度出发,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 使患者在感受到亲人关心和爱护的同时, 主动加强功能训练, 从而尽快康复。
2.5 康复指导的时机与注意事项
2.5.1 康复指导的时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实行瘫肢早期功能康复干预, 关键在于康复时间的选择[3]:缺血性脑卒中在24~48h后, 出血性脑卒中在48~96h后, 且生命体征平稳, 无脑水肿发生为宜。
2.5.2 康复指导的注意事项
(1) 运动训练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训练目的、方法、临床意义, 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2) 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运动幅度不宜过大, 以患者能耐受程度为宜[3]。运动后所有疼痛与不适感应在3h内消除, 否则表示过量, 必须减少训练时间;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护各关节, 避免关节脱位及肌肉牵拉伤。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时应及时停止训练。训练要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 力求动作正确。 (3) 进行康复训练时, 安全是第一位的。软瘫期患者要防止坠床, 体位转换时忌硬拖、拉, 避免关节损伤、受压;坐位训练时动作要慢, 防止体位性休克;站立步行时, 更要强化安全意识, 患者不可过于自信, 一定要有专人在患侧保护, 选择平整、防滑、无障碍的环境进行训练, 防止跌倒引起二次损伤。
3 结果
3.1 患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显示, 入院与出院时患者患侧肢体肌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注:Z=9.618, P<0.05
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 康复运动训练指导能促进患肢肌力恢复, 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提高生存质量。
注:u=9.085, P<0.01
4 讨论
4.1 保持抗痉挛体位和变换体位的作用
抗痉挛体位的保持, 其作用主要是防止肢体与关节畸形 (如足下垂、患肩后缩) 。而经常变换体位能有效防止压疮和坠积肺炎的发生[4]。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关节挛缩、畸形和压疮等并发症。
4.2 肢体被动运动的意义
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后, 肌肉失去了神经支配, 收缩活动减少, 肌肉对静脉血管的挤压力降低, 易致静脉回流障碍。所以, 做好床上被动运动可起到防止肌肉萎缩和足膝关节变形的作用。
4.3 运动训练机理
通过患侧肢体的运动训练, 可促进代偿功能, 一方面改变中枢神经功能, 使运动功能产生代偿性改变, 也就是使原来与现在这种运动无关的肌肉建立新的反射, 以协助完成动作, 另一方面可使正常的肌纤维增粗, 以代偿损伤部分的功能[5]。
4.4 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6], 它不仅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恢复, 更重要的是训练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最大限度降低了残疾率, 为其充分发挥潜能, 重返社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岩, 李友莲.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4) :13.
[2]郭国际.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 1997, 12 (4) :7.
[3]朱玉连, 胡永善.功能训练开始时间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康复, 2000, 4 (10) :1479.
[4]缪鸿石.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6.
[5]黄松波.急性脑卒中偏瘫的康复评价[J].现代康复, 1999, 3 (1) :7~9.
肢体偏瘫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4例,均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其中男70例,女44例;年龄39~75岁,平均(59.83±9.14)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61例,脑叶出血41例,丘脑出血12例;出血量30~50ml者56例,50~80 ml者49例,>80 ml者1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肢体功能锻炼: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行肢体功能锻炼,以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畸形和关节强直(2~3次/d,20~30 min/次)。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鼓励患者日常生活尽量能够做到自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一些学习、娱乐等活动,给患者足够的时间,反复练习,护理人员耐心指导和支持患者,为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条件。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根据评价结果,与患者共同制订回归家庭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嘱患者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天气变化,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1.2.2 心理护理组:
患者刚入院或意识障碍患者神志转清时,护理人员应通过每天亲切的问候,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有针对性地制订全面、系统且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情和理解患者,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了解患者的顾虑和生活上的各项需求,谅解患者的言行,耐心细致地劝慰;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能配合护理工作,间接地促进了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1.3.1 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对其进行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其进行评价,包括进食、洗澡、个人卫生、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行走、轮椅操作及上下楼梯11项内容,每个活动的评级可分5级,不同级别代表了不同程度的独立能力,级数越高表示独立能力越强。
1.3.2 心理状态比较:
患者入院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评分>50分为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状态,评定分数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
1.3.3 临床效果比较: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上、下肢肌力恢复至5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达到5级,恢复病前工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日常生活不需其他人帮助,但动作缓慢,有部分患者存在功能障碍;好转: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但日常工作需其他人帮助才可完成;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需全职人员护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经护理和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经护理和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比较
心理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3%,心理护理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4]。而心理护理是护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由于脑出血起病突然,并且经积极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后恢复缓慢,部分患者不能言语或者言语不清,肢体出现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情绪低落,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5]。因此,心理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全面康复有重要作用。
脑出血发病后的1~12个月为偏瘫的最佳康复期,这一时期患者偏瘫好转的可逆性较大,若治疗、护理妥当,则在这一阶段可恢复到较高水平。其原因为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后,在损伤中心区的周围神经细胞并未死亡或者程序凋亡,仅出现传导衰竭,形成半暗区,早期对其进行运动治疗有利于康复,可使这部分细胞复活。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结果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中,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偏瘫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早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可使患者树立对康复的信心,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加快康复[5]。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护理和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心理护理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其总有效率略优于对照组(78.95%VS71.93%)。因此,心理护理在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脑出血,肢体偏瘫,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靳峰,刘春华,郭守刚,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8):721-723.
[2]袁宝珠.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28(6):147-148.
[3]黄晓玲,赖小鸿.高压氧配合针刺治疗脑外伤致肢体偏瘫的护理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4):703-704.
[4]肖万英,杨建华,张平利.心理护理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2700-2701.
[5]朱章丽.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8):1677- 1678.
肢体偏瘫 篇10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7例患者, 男性22例, 女性15例。年龄45~82岁, 其中脑出血13例, 脑梗死24例, 均行CT或 (和) MRI扫描确诊。
2护理
2.1 记忆的康复与护理
脑卒中后患者常有记忆缺失, 改善记忆的方法如下:①写日记, 根据病情及文化程度, 可写关键词和短文, 有助于扩大思维和加强记忆;最简单者可在房间内贴上几个日常生活条幅, 引起回忆, 适应生活。如患者看到“早晨起来”四个字, 会想到起床后整理被褥, 洗脸刷牙, 外出散步等;看到“11点后”几个字会想起快到中午了, 亲人们快要下班, 应准备午餐等事项。国外有用电子计算机来帮助记忆, 它能存入及释放大量信息, 是唤起和增强记忆的有力工具。②看图片或称视觉成像术, 即让患者看一系列图片, 以激起患者对往事的回忆。开始时可让患者看着图, 向他讲述该图像的来历和当时的背景等, 让患者复述或启发患者对当时的回忆, 多次重复最后达到患者自己单独讲述。有人认为视觉成像术是唤起记忆的好方法, 在恢复损伤记忆方面优于单词。③训练患者记数字, 如258634, 先教患者记258, 再记634, 以后若提起258, 就可联想到634或258634。④可把一些事情编成顺口溜或打油诗来助记忆。⑤药物:有些药物在恢复记忆上有一定作用, 可配合记忆训练应用, 如都可喜、胞二磷胆碱等。
在记忆康复治疗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在康复早期应对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做一估计, 因其对以后制定康复措施和方法有用, 同时也影响康复效果。②有认为病损部位也影响康复效果, 一般说来, 左侧半球损害者记忆易康复, 要尽力给予训练。③应对患者进行理解力训练, 因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很大帮助, 主要是进行计算符号训练。④坚持持久训练:长久的, 循序渐进的训练是成功的关键。⑤选择最优康复方法:目前认为较先进的方法是视觉成像术及单字训练[1]。
2.2 功能锻炼护理
①被动活动:在瘫痪早期或完全瘫痪者, 要对瘫痪进行被动活动训练, 即完全靠外力来活动肢体, 其目的是改善循环, 刺激本体感受器, 引起反射冲动, 防止肌肉韧带挛缩, 保持关节活动度, 防止关节畸形, 减轻肌痉挛。被动运动包括使用机械力, 他人之力及本人健康肢体的力量。机械力如借助康复床, 各种康复治疗仪或器械, 使瘫痪肢体随机械运动而被动运动, 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诱发的被动运动也属于这一范畴。他人之力主要是由按摩医生等医护人员或家属, 施给患者瘫肢以屈、伸之力引起肢体被动运动。用本人健康肢体的力量来帮助瘫痪肢体运动是患者常用的方法, 如用健侧手来帮助病侧手伸屈或上肢的屈伸, 旋转和抬举, 将健康下肢放在瘫肢下面, 帮助其抬举等。②主动活动:脑卒中后不全瘫的患者, 或开始为完全瘫后经治疗肌力有所恢复的患者, 均应进行主动活动。根据肌力不同, 主动运动可分为被动加主动和主动独立运动两种。主动运动较被动运动更产生丰富的肢体活动, 促进功能代偿, 这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活跃局部新陈代谢, 维持肢体正常解剖结构有更大作用。③按摩 是对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或对经络穴位进行推拿、锤击, 按其方法不同, 大致可分为推揉、按拿、摩擦、摇动、拍振五种, 目的在于调节身体内部功能, 增强抗病力, 调节血液循环。可用手按摩或器械按摩, 在康复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可应用[2]。
2.3 语言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患者大多会出现失语或不完全失语, 言语功能的训练包括以下4个内容的练习:一是各种信息的接受能力, 二是发音功能, 三是构音功能, 四是语言综合能力。脑血管病患者经临床治疗出院后大多病情已稳定, 患者家属可开始尝试对患者一对一的进行言语训练。训练的方法可采用三结合, 即听音乐、练发声和学说话三结合。言语训练时应先练发声, 后学构音, 听、视、说、学需并重, 反复实践, 日积月累, 先简后繁, 循序渐进。
2.4 饮食护理
①饮食时间, 我国人一般习惯于早、中、晚一日三餐。医学认为“朝不可虚, 暮不可实”。一般主张早饭应早, 午饭吃饱, 晚饭要少。进食要有规律, 进餐前后保持精神愉快, 尤其是播放患者爱听的音乐能增强食欲, 促进消化。②进食数量与质量 患者的消化机能一般较弱。因此, 对于康复患者, 宁饥毋饱, 宁热毋冷, 宁软毋硬。中风患者吃些软的、热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细嚼缓咽, 不要吃的过饱, 能促进康复。③饮食选择 中风患者最好的饮食是牛奶、豆浆等大豆制品。而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不能在牛奶、豆浆中加糖。中风患者多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心脏病, 食盐和动物脂肪等油腻性食品都不易多食。总之, 以清淡、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主, 即可促进康复, 又能防止复发与合并症。
2.5 皮肤护理
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由于昏迷瘫痪、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 容易发生褥疮。中风患者多有瘫痪或昏迷, 自己不会翻身, 经常受压的部位可因受压缺血而形成褥疮。家属等护理者要每隔2小时帮其翻身1次, 重症患者要由左侧卧位翻成右侧卧位, 或由右侧卧位变成左侧卧位。有大小便失禁者, 床单、衣服等易被尿、粪浸湿或污染, 因此应及时更换尿湿、污染的衣服与被服, 保持皮肤干燥与清洁。否则, 更换不及时, 受浸湿的皮肤也容易发生褥疮。冷天, 常用暖壶或热水袋放置被窝内取暖, 由于水温高, 外面不包裹或包裹物太薄, 紧靠患者皮肤, 患者又有感觉障碍或因瘫痪而不能主动移动被烫肢体, 引起皮肤烫伤之事时有发生。对此护理者应特别注意。无论轻重患者都要定时翻身。翻身时动作要轻柔, 头部与躯干应同时翻动, 对于身高体胖者可由2人帮助翻动。
2.6 二便护理
脑血管病, 尤其是出血性脑血管病, 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防止再出血和脑疝形成是很必要的。1 d以上未解大便者即应使用开塞露排便或番泻叶泡水服。若仍不排便可考虑用肥皂水灌肠通便。中风患者, 有尿潴留者, 需置保留导尿管, 定期放尿, 同时应注意防治泌尿系感染。
3结果
37例患者通过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 脑血管病后遗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患者均能心情愉快, 积极配合康复治疗;19例肢体基本恢复行走;15例不同程度的康复;3例出现并发症。
4讨论
幸存的急性中风患者, 少数经几周, 多数经几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 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和对日常生活适应能力的增强。这种康复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适应性康复, 指患病后丧失的日常生活能力, 由健康肢体来完成, 如穿衣、吃饭、写字等原由右手来完成, 当功能丧失时, 可由左手通过学习训练来完成。二是“内部康复”, 是受损神经系统自身功能的恢复。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如下:①病灶初期由病灶周围脑水肿引起的神经功能抑制, 随着病程发展和治疗, 水肿吸收、消失, 神经细胞和纤维功能恢复正常。CT研究显示这个时期约持续8周。在病程早期丧失的神经功能恢复快, 主要与此有关。②神经机能的代偿作用: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潜在能力或储备功能, 当某一部位损伤出现神经机能缺失时, 其病灶周围区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可发挥代偿作用, 使丧失的神经功能获得一定的恢复 [3]。③神经纤维传导系统功能的阻断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障碍, 一旦传导功能恢复, 丧失的神经功能也能恢复。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 神经细胞的轴突可再生, 另外原来作为储备而不起作用的轴突, 在其他轴突受损后, 便相对起了作用, 这也促进了有效轴突的增多, 在康复过程中也起一定作用, 从而改善患侧肢体的功能[4]。通过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 有效减轻患者的致残率,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吴容.健康教育在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7) :514.
[2]方定华, 等.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40-43.
[3]津本中治.学习与记忆形成的过程.东京:朝仓书店, 1994, 25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