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技术

2024-10-21

肢体技术(共12篇)

肢体技术 篇1

NJF(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技术系神经发育疗法的之一,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骨科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及疼痛的康复治疗,由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霍明博士等创造。该技术将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技术和关节松动术2种技术融合起来,集肌肉运动、关节运动、关节囊内运动为一体,故又称之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为了探讨NJF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笔者选择急性期的脑梗死伴有偏瘫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7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且经头颅CT和(或)头颅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脑梗死发作,伴有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意识状态清楚,且病情稳定。排除标准如下:合并严重听理解、认知功能障碍及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双侧脑梗死患者;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症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为39~73岁,平均(55.23±3.19)岁,其中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12例。对照组男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为42~70岁,平均(56.17±3.23)岁,其中左侧偏瘫20例,右侧偏瘫14例。两组年龄、性别、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一般药物治疗包括降血压、调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本相同,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早期良肢位摆放、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NF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JF训练,遵循从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抗组运动,从非抗重力位到抗重力位,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从躯干运动到四肢运动的原则[2]。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

1.3 疗效评定指标

康复评定由1名医生进行,该医师不参与本研究的其他工作。评定时间为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30 d结束时。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患者偏瘫侧上下肢运动功能总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o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MA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0 d后,组内比较,两组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FMA评分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BI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0 d后,组内比较,两组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MBI评分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

3 讨论

NJF及PNF技术均属于神经发育疗法。神经发育疗法是一类改善脑组织病损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技术,它是依据神经系统正常生理机能及发育过程,即由头到脚、由近端至远端的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逐步学会如何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方法[3]。在康复治疗中常用的神经发育疗法有:Bobath技术、PNF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等。NJF是一种新技术,它有机的融合了PNF和关节松动术,可以同时对神经、肌肉、关节进行治疗。该技术充分地吸收了PNF的基本技术中的对角线螺旋运动模式、刺激触觉感受器、牵张和牵张反射等技术元素,在治疗过程中能将最大阻力转变为最适合的阻力[2]。

已有研究提示NJF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效果较好[4]。本研究显示NJF及PNF技术均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较好的疗效,且NJF技术疗效优于PNF技术。究其原因,由于NJF技术融合了PNF技术和关节松动术,所以NJF技术同时具有PNF技术和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并且这种治疗作用可能比单独应用PNF技术或者关节松动术疗效要好。吴洪等[5]的研究显示NJF对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NF和关节松动术,支持了这种观点。PNF技术在临床使用数十年,其疗效已得到证实。曾宪敏等[6]的研究显示针对脑卒中患者的PNF训练可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分析认为PNF技术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活动能力,增加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性,使损伤功能区迅速恢复。另外有多项研究提示PNF技术可以促进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恢复,改善患侧上肢的功能,并认为其机制为增强了肩关节周围肌群的肌力,提高了患侧肩胛带的稳定性,从而促使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7,8,9]。Yuktasir B等[10]的研究显示PNF可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在进行PNF治疗时由于其比较模式化,临床应用时可因为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问题而最终往往不能进行。关节松动术则可以减轻关节疼痛,促进正常的关节囊内运动的恢复,但其缺点为效果难以维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对患者同时使用这两种技术则可以有效的避免两种技术的缺点,而在治疗上又可以互相促进,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思路与对策。有研究显示关节松动术结合PNF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效果较好,优于单独应用关节松动术[11]。NJF技术是把PNF和关节松动术两种技术完美有机融合,在治疗过程中两种技术的功效同时发挥作用,不同于先后使用这两种技术进行治疗,更不同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技术。因此,NJF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PNF也就不难理解了,本文的结果也印证这一点。本研究研究时间短,样本量尚不够大,且未能做NJF与PNF结合关节松动术的比较,这些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总之,NJF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运动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肢体技术 篇2

计,【1 北京、上海、常州、重庆、沈阳5城市1 000例交通

事故中下肢伤占24.5%,上肢伤占12.93%,四肢损伤

共占37.43% ;叶青松【2 j统计2000例法医门诊鉴定中

有1 950例受到损伤,在其4 699处损伤中四肢损伤为037处(占

22.07%),可见四肢损伤在人体损伤中比

例很高。由于四肢损伤普遍存在于交通事故、工伤、普

通伤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

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以下简称“《道

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下简称

“《工伤标准》”)、《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以下简称

“《残疾人标准》”)、《人体轻伤标准(试行)》(以下简称

“《轻伤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

标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人体损伤致残程

度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江苏标准》”)、《人身

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以下简称“《保险

标准》”)均制定了肢体损伤的相关条款,这些鉴定标准

在法院审判、公安机关处理案件、残疾认定以及保险赔

付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有时甚至是解决问题的关

键。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在这些鉴定标准自身及

操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甚至由于对标准的理解不同

和采用计算方法不同,多次鉴定结果差异较大,引发纠

纷,同时影响鉴定标准的权威性、科学性及公正性。因

此客观、科学评估肢体功能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

对我国肢体评残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医学会制定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的肢体功能评定规定,分析《道标》

中肢体损伤相关内容。

一、肢体评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鉴定标准存在缺陷

鉴定标准是鉴定的基础,如果鉴定标准自身出现问

题,鉴定结果就很难保证准确和公正。在现行标准中过

多使用“功能部分障碍”“严重障碍”、“关节功能活动完

全丧失”、“关节活动丧失50%”等模糊性词语,鉴定标

准也没有给出操作细则,导致实际鉴定中操作困难,如

《重伤标准》和《工伤标准》。其次,鉴定标准之间不统一,而且与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功能评定标准之间也

不统一。如《江苏标准》和《道标》在手功能的规定上明

显存在不同(见表1)。从表1中可知,《江苏标准》中

5指在手功能的比例分别为拇指50%、示指20%、中、环、小指各占10%,手掌是不算人手功能的100%之内,而

是单独换算。《道标》中5指占手功能的90%,手掌占

手功能的10%,五指在手功能的比例也与《江苏标准》

出入很大,拇指占36%,示指、中指各占18%,环、小指

各占9%。两者在手功能的规定上明显不同,这给实际

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仅上述两个标准之间比较而

言,《道标》中关于手功能的规定比较可行,但是其各指

节的比重以及划分不准确。

表1 《江苏标准》和《道标》手功能计算方法区别

《江苏标准》 《道标》

手指缺失和丧失功能程度的区分:一手拇指占一手

指的50%,食指占20%,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各占

手功能丧10%。本标准中的双手手指缺失和丧失功能比例

失的计算系按前面方式的累加结果。

手掌缺失程度的区分:第一掌骨缺失占一手掌骨的40%,第2、3掌骨各占20%,第4、5掌骨各占10%。

一手拇指占一手功能的36%,其中末节指节和近节指节各占

18% ;食指、中指各占一手功能的18%,其中末节指节占8%,中

节指节占7%,近节指节占3% ;无名指和小指各占一手功能的9%,其中末节指节占4%,中节指节占3%,近节指节占2%。

一手掌占一手功能的10%,其中第一掌骨占4%,第二、第三掌

骨各占2%,第四、第五掌骨各占1%。本标准中,双手缺失或

丧失功能的程度是按前面方式累加计算的结果。

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伤残评定理论研究课题

· 238 ·

(二)临床检查及计算方法存在差异

肢体伤残分两种情况,一种为解剖结构缺失,一种

为解剖结构虽完整,功能丧失,前者直接检查即可得出

结果,后者是法医临床学鉴定难点,需要客观评定功能

障碍。客观评定功能障碍必须建立在规范检查及科学的计算方法基础之上,但现行标准中对肢体损伤功能障

碍均没给出具体的评定方法,而且由于各地法

医采用不

同的计算方法,造成鉴定结果不一,直接影响到鉴定结

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关节功能障碍评定,多用的方法是用患侧关节活动丧失的总值除以健侧关节活

动的总值,另外一种方法是用患侧关节每一活动方向的活动丧失百分比值,再乘以该方向活动占整个关节活动

功能所占的比重,其实这两种算法并不科学,用上述方

法评定关节强直于功能位和非功能位时功能丧失比例

相同,但实际关节强直于功能位比强直于非功能位关节

功能障碍程度较轻。而且利用关节活动度丧失代替关

节功能(或肢体功能)丧失不科学,关节活动障碍最终影

响的是整体肢体功能,以肢体功能丧失评定更为合理。

但现行标准中大多都是以关节活动度丧失作为划分等

级的依据,如《工伤标准》、《江苏标准》、《重伤标准》、《保

险标准》等。

(三)鉴定人专业水平的局限性

鉴定人缺乏系统的临床专科以及康复医学知识培

训,缺乏功能障碍评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四)受被鉴定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被鉴定人受获赔利益的影响,易伪装、夸大自己的病情,从而影响鉴定人的检查结果。

二、《永久残损评定指南》评介

上述问题一定程度制约着司法鉴定的发展,因此多

年来,国内法医学界一直努力寻求一种能科学、量化及

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我们研究了美国

医学会(ama)制定的《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5版)》

(guides to the evaluation of permanent impairment)]

中关于肢体功能丧失的评定方法,相比较而言其是一个

量化、科学和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的评定方法。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标准最早是1958年在美国医

学会杂志发表,一直到1971年才出版成书,至今已经是

第五版了,在美国各州及国外广泛应用。《永久残损评

定指南》中的“impairment”(残损)与who国际残损、残

疾和残障分类中的概念基本相同,是指人体结构、器官

系统或功能的缺损、功能丧失或者紊乱,who 中是指

人体结构和功能明显的改变,人体结构的残损包括人体

结构的异常、畸形和缺损等,两者都是反应人体器官水

平的障碍。《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中残损比例(率)能反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3期)

应医学方面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的程度,但不包括工作能力。我们认为其适合目前肢体损

伤评残要求,主要有以下3点:

(一)评定量化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依据骨关节损伤、外周神经以

及肌肉、韧带等损伤对肢体功能丧失影响的程度,得出

具体的肢体功能(或全身功能)丧失的比例,此数据可以

直接运用于现行的伤残鉴定标准。如《道标》中将一肢

功能丧失10% 以上定为x级,从《永久残损评定指南》

中知一上肢功能完全丧失占人整体功能的60%,肩关

节功能(包括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完全丧失相当于

上肢功能丧失60%,肘关节功能(屈伸、旋前、旋后)完

全丧失相当于上肢功能丧失70%,腕关节功能(屈伸、尺桡偏)完全丧失相当于上肢功能丧失60%,标准将关

节活动处于不同状态对应的功能丧失列表。现以肘关

节活动障碍功能评定标准为例(有关数据和表格详见我刊下期《肢体伤残评定ⅱ》),右尺骨鹰嘴骨折经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屈80。,伸0。,旋前50。,旋后80。,查下期该

文表11、12,屈80。对应的if为10%,伸0。对应的ie为

0,屈伸活动ia值为10%;旋前50。对应的ip为2%,旋

后80。对应的is为0,旋前、旋后ia值为2%,肘关节总

ia值为12%,则肘关节功能障碍致上肢功能丧失为

12%,可评为x级伤残。

(二)计算方法科学,能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中以肢体功能(或全身功能)

丧失作为评定结果,比单纯以关节活动度丧失评定肢体

伤残更加科学、客观。肢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上肢主

要功能是手的运用,上肢各关节的结构,各关节连接方

式的多样化,以及整个上肢的长度都是为了使上肢终端的手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完成各种精细的劳动以及生

活活动,肩关节、肘关节的活动扩大了手的运用范围及

灵活性。下肢主要功能是负重和行走,建立在各主要关

节充分稳定,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活动范围和下肢、臀部

肌肉的支持。由此可见,上、下肢各处损伤只要影响其

主要功能的发挥都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损伤最终影响的是上下肢体功能的发挥,因此以肢体功能丧失作为评

定伤残的指标更加合理、科学。

关节活动障碍评定科学、客观。从肘关节功能障碍

评定表也可看出能客观反应肘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关节

处于强直位时,强直于关节功能位肢体功能丧失最小,如:肘关节功能位为屈曲80。,旋前20。,查下期该文表11、12,肘关节强直于功能位时屈伸运动丧失上肢功能

为21%,旋转功能障碍丧失上肢功能为8%,肘关节功

能障碍致上肢功能丧失比例为29%。当肘关节强直于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1卷(第3期)

屈曲140。,旋前80。,肘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相当于上肢

肢体功能丧失70%,从此也可看出关节处于强直位和

非强直位关节功能丧失并不相同。但如按照目前多用的关节活动度丧失来评定,关节活动度丧失为100%,就认定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显然不合理。肢体复合损伤

评定更加科学。由于肢体损伤多数为复合损伤,如何计

算复合损伤所致肢体功能障碍也是相当重要的,《永久

残损评定指南》中对此用ab复合法计算【ab复合值:

a%+b%(1一a%)】,可无限复合,复合值均不会超过

100%,ab复合法主要运用于不同类型损伤或不同部位

损伤后肢体功能丧失评定。如:同一手指存在缺失、感

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即将各种缺损值复合后得

出该手指功能总损失值;或者不同部位损伤后功能障碍

评定,如:手功能、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障碍,就

是先将各部位换算成上肢功能缺损值,然后再通过ab

复合法得出肢功能总体损失值。当有多个数值需要复

合时,先将最小的两者复合,然后再依次复合计算。因

肢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是通过相互协调完成,不能机

械的将肢体功能划分,也不能机械地将肢体各处丧失值

直接相加,用ab复合法比较科学。

(三)与现行伤残标准等级划分相符

现行鉴定标准制定只从器官功能障碍水平来划分

等级(即who定义的残损水平),不具体考虑其日常生

活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影响(即who定义的残疾和残

障),《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也主要评定器官结构或功能

损害对人整体功能丧失,其残损率能反应器官功能障

碍,一定程度也能反应日常生活能力,所以和现行伤残

及损伤鉴定标准相符合,尤其是2002年颁布的《道标》

引入了肢体功能的概念,也是伤残鉴定理论的一大进

步,但《道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肢体功能障碍评定计算

方法,不易操作。《永久残损评定指南》可以很大程度上

解决肢体功能障碍的评定,而且其评定方法比较科学,能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程度。但《永久残损评定指

南》也存在缺点,就是操作繁琐,不过随着现代计算机技

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设计相关评定软件,简化操作,目前

国内已有手功能评定软件在i临床中应用。

总之ama{永久残损评定指南》是一个客观、科学、量化的标准,适合目前肢体伤残评定,其应用前景值得

期待,今后一些伤残标准的制定可以参考其数据及评定

方法。

四、《道标》评价

1992年国家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

程度评定(ga35—92)》标准,2002年通过对此标准进

一步修订,颁部了新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

· 239 ·

度评定(gb18667—2002)》。《道标》中对于肢体损伤的条款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也引进了新的概念和评残理

念,如:手功能、肢体功能及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等,在许多方面显得更加科学,也与国内外的一些现行功能

评定标准相适应。但是《道标》也存在一些缺陷,甚至可

能是原则性错误,故此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以期使《道

标》更加完善,更能体现司法鉴定的科学、公正。

(一)部分概念不清

1.手感觉功能和手缺失或功能丧失

手功能评定是综合评定手指缺失、运动功能和感觉

功能障碍,在《道标》ⅶ级到x级伤残条款中却同时出现

手功能缺失和功能丧失条款和感觉功能障碍条款,容易

在实际伤残评定中引起矛盾。手感觉功能丧失占相应

水平手缺损功能丧失的50%。那么按照《道标》条款规

定,“双手感觉功能丧失25%”可定为x级伤残,但如果

转换成手功能丧失即相当于“双手功能丧失12.5%”,可定为ⅸ级伤残。

2.肢体功能

肢体功能丧失可以是肢体骨折、肌腱损伤、神经损

伤以及关节损伤等造成的,《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中,肢

体功能丧失评定时先将各部位损伤造成的功能损失值

转换为肢体功能丧失值,然后再转换为人整体功能丧失

比例。肢体功能丧失是一个大的概念,是肢体截肢、肢

体感觉功能丧失及肢体关节运动功能丧失综合值,整个

肢体是一个复合体,任何一个部位的损伤都会影响到肢

体功能。《道标》中虽对肢体丧失功能给出相应的释义,特指肢体三大关节功能的丧失,但这显然和国际现行肢

体功能评定不相统一。

作为国内统一的鉴定标准,其术语应当与国内外相

统一,便于理解和操作。

(二)肢体三大关节权重系数有误

《道标》附录中关于肢体丧失功能计算时,提出肢体

三大关节占肢体功能权重指数,上肢:腕关节0.18,肘

关节0.12,肩关节0.7;下肢:踝关节0.12,膝关节0.

28,髋关节0.6。此数据显然缺乏科学根据,上肢三大

关节是相互依赖,共同完成上下肢功能活动,踝关节功

能完全丧失也只不过评为x级,显然有悖于常理。张亚

萍等人_5 j将肢体三大关节关节活动度相加,然后计算出

每个关节活动度占总值的比例,得出:腕、肘、肩关节分

别占上肢关节活动度总值的0.

24、0.

13、0.63,踝、膝、髋分别占下肢关节活动度总值的0.

21、0.

25、0.54,与

《标准》中权重系数非常接近,如果《道标》中的权重系数

是此方法所得,显然与关节功能客观损失不相符。

根据ama制定的《永久残损评定指南》关节功能

· 240 ·

评定,一上肢功能占整个人体的60%,一上肢肩、肘、腕

三大关节各占上肢功能的6o%、7o%、6o%,手功能占

上肢功能的90%,该书中也列出了各关节活动度不同

丧失情况下上肢功能损失的比例的对照图。而且当手

功能及三大关节都有不同程度丧失时,必须利用swson的ab复合法(ab复合值=a%+b%(1一a%))计算

总的上肢功能损失值。一下肢功能占人体的40%,一

下肢髋、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时,等同于该下肢功能完

全丧失;下肢踝关节及足功能完全丧失占下肢功能的88%,下肢多处损伤也必须用ab复合法计算,其评定

标准中的系数能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的比例,由此可

见《道标》将肢体功能中各关节机械划分的权重系数值

得商榷。

(三)附则中手功能数据有出入,不全面

1980年6月,国际手外科联合协会在荷兰rotter—

dam举行伤残评定会议,会后由alfrd b.swanson起草

了手功能评定标准(简称国际标准)(evaluation of im—

pairment of hand function),1983年完成并发表,手功能

评定标准主要从手部缺失、手部感觉、手部活动3方面

进行评定,此后国际手外科一直沿用此标准进行手功能的评定,《永久残损评定指南》运用的手功能评定标准也

是此标准。1989年l2月我国专家参考其标准制定了

适合我国应用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后来赵书强等又在此

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简称国内标准_6),将手功能中

l0%分配于腕掌部,五指从掌指关节离断相当于手功能

丧失90%。《道标》中手功能划分的数据可能是根据国

内修改过的手功能评定标准而来(见表2),但其与国

内、国际标准均有出入。更为严重的是此值只是手指截

指评定的数值,手指运动功能障碍评定时并不使用此数

据,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引起理解错误,但《道标》并没有

给出必要的说明,同时也没有给出手指关节运动功能障

碍和手指感觉功能障碍的具体评定方法。

表2 手指截指功能障碍比例表(%)

(四)缺乏统一的评定方法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3期)

《道标》作为国内道路交通事故评残的统一鉴定标

准,为妥善解决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

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如果不能提供准

确的操作指南(或说明),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可能在实际

工作中很难体现。因为鉴定人掌握的专业知识不一,而

且有些功能评定国内也没有相应的操作方法,所以在实

际操作条款时可能就会出现差异,造成不必要的纠纷,这样非常不利于司法鉴定的发展。如关于手功能评定

中手指运动功能评定,在实际操作时很可能就错误地用

《道标》附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其实手指运动功能正确的算法是示、中、环、小指远端指间关节(dip)活动完全

障碍相当于手指功能丧失45%,近端指间关节(pip)完

全障碍相当于手指功能丧失80%,掌指关节(mp)完全

障碍相当于手指功能100%丧失;拇指活动中指间关节

屈伸占l5%,腕掌关节屈伸活动占l0%,对掌、内收、外

展等活动占拇指功能的75%。单个手指多个关节均有

损伤时,运用ab复合法计算手指功能丧失。如:左中

指被石块击伤,经治疗后,目前遗有功能障碍mp活动

范围0。~屈50。,pip强直于屈曲40。位,dip强直于屈

曲30。位,查表5,mp关节伸直0。,ie=5%,屈曲可达

50。,if=22%,则mp关节的ia=if+ia为27% ;pip

强直于屈曲40。(pip的功能位),则ia=50% ;dip强直

于屈曲30。,则ia=33% ;计算时不能简单的将三者直

接相加,必须利用ab法复合计算,先复合最小的两个

数值,27%+33%(1—27%)=51%,再将51% 和50%

复合,最后中指功能丧失比例为75%,再乘以其在手功

能的比例20%,则手功能丧失为l5%,可评为x级伤

残。

(五)四肢多处伤残复合《道标》条款中ⅵ级~ x级并未考虑四肢中多个肢

体损伤的情况,而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往往可以碰到多个

肢体损伤的情况,但并不没达到i级~v级的肢体功能

障碍水平。比如四肢功能丧失均为6o%,这个时候只

能用道标中多等级伤残的综合算法,但《道标》并没有对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做出具体的计算方法,无法操作。按

照其规定,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最多不超过l0%,也就是

最多向上晋l级,l肢功能丧失50% 以上可定为ⅷ 级伤

残,4处均达到ⅷ级伤残的标准,由于是多处损伤,按规

定伤可有残赔偿附加指数,那该伤者伤残赔偿指数最多

不超过40%。《道标》中一肢功能丧失75%以上可定为

ⅶ级伤残,赔偿指数也为40%,可以看出两者赔偿指数

均为40%,但两者对人整体功能存在明显差别,也不太

合理。

(下转225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l卷(第3期)

内脏器官淤血、水肿,蛛网膜下腔还可有片状出血,中毒

致死量变动很大,一般为5~7 g。安定为苯并二氮杂卓

类药,此类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与酒精、巴比妥类及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均有协同作用,中毒致死的尸体检验所见与巴比妥中毒所见相似,致死量为每公

斤体重100~150mg。乙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首先抑制大脑的最高级功能,呼吸中枢麻痹是重症中毒

者的主要原因,中毒死亡者尸体检验所见主要表现为内

脏器官淤血、水肿,中毒量为75~80g,致死量为250~

500g,在与巴比妥类催眠药、非巴比妥类催眠镇静安定

剂联合应用时,致死量明显变小。该女在服药后约半小

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直至昏迷,入医院

后检查呈昏迷状态,并有瞳孑l缩小。尸体检验见瞳孑l缩

小、指端紫绀,胃粘膜有出血现象,脑、心、肺、肝、肾等内

脏器官均呈淤血、水肿状态,小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片状

出血。这些都符合巴比妥类、氯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

中毒的表现。而且其胃内容物、血液、肾组织均已检验

出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成份。

3.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精具有协同作用,协

同作用又称为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

联合应用所显示的效应明显超过两者之和,可以表示为

1+1>2。一般认为,具有协同作用的毒物同时或者先

后进入人体内时,虽然单独一种毒物的剂量没有达到中

毒致死量,但是也可能引起中毒或者死亡。毒物的剂量

是引起中毒死亡的重要条件之一,任何毒物都只有达到

一定的剂量时才会致人中毒死亡。毒理学上对引起中

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为致死量(缩写为ld),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对毒物的耐受性也就不同,服用同等剂量的毒物,有的人足以致死,有的人却仅有或没有中毒表

现。所以毒理学上用最小致死量(缩写为ld)、平均致

死量或称为半数致死量(缩写为ld)和最大致死量或

者称为绝对致死量(缩写为ld。)来分别表示引起5%、· 225 ·

50%、95%的个体中毒死亡的毒物剂量。一般书刊上没

有特别说明的毒物致死量就是平均致死量。但是,毒物的量并不是影响中毒的惟一因素,是否导致中毒,还与

摄毒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体质等因素有关,因此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一种毒物在人群中能够

引起人体中毒死亡的剂量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动,群体中

中毒死亡的个体的百分率和毒物剂量之间呈“s”形曲线

关系。该曲线两端近ld1flf1、ld 段平坦而延伸过长,难

于用外插法计算,故习惯上都是取ld。作为绝对致死

量,ld 作为最小致死量。从上述3种毒物致死量的概

念可以看出,即使是小于ld 的毒物仍可使4%的个体

中毒死亡,同样尚有5% 的个体可以耐受大于ld。的毒

物而不死亡。所以对于有明确的中毒表现的尸体,当化

验出相应的毒物,而又排除了其他致死的因素时,则即

使所接受的毒物剂量小于致死量也可以做出该毒物中

毒致死的结论。

4.该女口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酿(含有酒

精)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出现昏迷直

至死亡,i临床表现及尸体检验所见也符合巴比妥类、氯

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中毒的表现。经尸体检验及病理

检验可以排除损伤及疾病致死。虽然该女所服的每种

药物均未达到平均致死量,但是由于有的人即使服用小

于平均致死量乃至最小致死量的药(毒)物仍可导致死

亡,而且该女所服的几种药(食)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故可认为该

女是由于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加上酒酿中的酒精的协同作用而发生中毒死亡。注:法庭开庭审理该案

时,采信了法医鉴定结论,判处李某死刑,现已执行。

肢体技术 篇3

【关键词】 中医按摩;神经促通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5-02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痉挛是评定患者康复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偏瘫患者恢复过程中运动能力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肌肉呈弛缓状态;肌张力增加,出现痉挛;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进行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动作;随意运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锥体束休克,而低位中枢尚未表现出作用所致的弛缓性完全瘫痪期。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主要是在机体的自主运动恢复后出现了痉挛和共同运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机体的功能缺陷。上肢表现为主要以屈肌痉挛为主的“屈肌模式”、下肢则表现为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的“伸肌模式”,表明了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在卒中偏瘫后恢复过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笔者应用中医按摩手法和神经促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年龄最小47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8.2±2.6)岁;对照组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最小5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0.4±3.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病症的诊断[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是按摩时患者取功能位( 或仰卧位) ,患侧下肢腘窝处垫高 10cm 左右;上肢置体旁,尽量伸直,掌心向床面。每日治疗 1 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方法,应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采取一对一的办法,其主要内容有健康肢体的位置处理;肌体按摩;主、被动集体全方位运动;坐姿训练;尽量减少非正常运动;站立、行走练习;下肢负重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训练)等。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的治疗时间大约为1h。

1.3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5级;有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都有所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3级;无效:病人的智力、反射、意识都情况没有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2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导致了脊髓的兴奋性变得活跃,对外界的刺激功能异常增高,主要表现在肌张力异常和控制紊乱,上述的机制导致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出现了痉挛现象。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和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协调运动的平衡,促使肌肉的联合反应更快更好的转化为分离运动,运动模式重新恢复和建立[5]。本研究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下,结合肢体痉挛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运动模式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将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的思想和方法相结合,选取一些合适的穴位,能够拮抗痉挛肌群的兴奋性,稳定神经元通路,达到抑制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过程。通过抑制痉挛肌的活性,异常的运动模式终止,痉挛也得以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病后的痉挛状况和运动功能,随着随意活动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不少的提升[6]。除此之外,患者的跟踪采访也证明了无论是痉挛状态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亦或是自理能力的提升,均显示实验组治疗疗效相对较好。但两组差异并不如预期明显,其结果很可能与患者本身锻炼身体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有着较大的关联,亦可与治疗的时间长短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参考文献

[1] 杜光月,鲁守银,张化凯,等.中医按摩机器人人体穴位寻找功能设计[J].科技通报,2011,27(5):637-640.

[2] 高焕兵,鲁守银.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神经偏瘫的临床观察[J].机中医学报,2011,33(5):553-562.

[3] 李漾.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定现状及趋势[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22(14):335-338

[4]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等.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73-475.

[5] 李伟民,郭琛军,叶磊,等.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24-125.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在治疗结束之后依据 Ashworth 痉挛等级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评定、集体运动能力等级、自理能力等四个数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按摩;神经促通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5-02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痉挛是评定患者康复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偏瘫患者恢复过程中运动能力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肌肉呈弛缓状态;肌张力增加,出现痉挛;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进行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动作;随意运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锥体束休克,而低位中枢尚未表现出作用所致的弛缓性完全瘫痪期。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主要是在机体的自主运动恢复后出现了痉挛和共同运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机体的功能缺陷。上肢表现为主要以屈肌痉挛为主的“屈肌模式”、下肢则表现为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的“伸肌模式”,表明了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在卒中偏瘫后恢复过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笔者应用中医按摩手法和神经促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年龄最小47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8.2±2.6)岁;对照组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最小5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0.4±3.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病症的诊断[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是按摩时患者取功能位( 或仰卧位) ,患侧下肢腘窝处垫高 10cm 左右;上肢置体旁,尽量伸直,掌心向床面。每日治疗 1 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方法,应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采取一对一的办法,其主要内容有健康肢体的位置处理;肌体按摩;主、被动集体全方位运动;坐姿训练;尽量减少非正常运动;站立、行走练习;下肢负重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训练)等。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的治疗时间大约为1h。

1.3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5级;有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都有所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3级;无效:病人的智力、反射、意识都情况没有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2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导致了脊髓的兴奋性变得活跃,对外界的刺激功能异常增高,主要表现在肌张力异常和控制紊乱,上述的机制导致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出现了痉挛现象。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和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协调运动的平衡,促使肌肉的联合反应更快更好的转化为分离运动,运动模式重新恢复和建立[5]。本研究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下,结合肢体痉挛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运动模式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将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的思想和方法相结合,选取一些合适的穴位,能够拮抗痉挛肌群的兴奋性,稳定神经元通路,达到抑制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过程。通过抑制痉挛肌的活性,异常的运动模式终止,痉挛也得以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病后的痉挛状况和运动功能,随着随意活动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不少的提升[6]。除此之外,患者的跟踪采访也证明了无论是痉挛状态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亦或是自理能力的提升,均显示实验组治疗疗效相对较好。但两组差异并不如预期明显,其结果很可能与患者本身锻炼身体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有着较大的关联,亦可与治疗的时间长短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参考文献

[1] 杜光月,鲁守银,张化凯,等.中医按摩机器人人体穴位寻找功能设计[J].科技通报,2011,27(5):637-640.

[2] 高焕兵,鲁守银.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神经偏瘫的临床观察[J].机中医学报,2011,33(5):553-562.

[3] 李漾.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定现状及趋势[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22(14):335-338

[4]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等.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73-475.

[5] 李伟民,郭琛军,叶磊,等.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24-125.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在治疗结束之后依据 Ashworth 痉挛等级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评定、集体运动能力等级、自理能力等四个数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按摩;神经促通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5-02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痉挛是评定患者康复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偏瘫患者恢复过程中运动能力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肌肉呈弛缓状态;肌张力增加,出现痉挛;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进行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动作;随意运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锥体束休克,而低位中枢尚未表现出作用所致的弛缓性完全瘫痪期。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主要是在机体的自主运动恢复后出现了痉挛和共同运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机体的功能缺陷。上肢表现为主要以屈肌痉挛为主的“屈肌模式”、下肢则表现为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的“伸肌模式”,表明了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在卒中偏瘫后恢复过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笔者应用中医按摩手法和神经促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年龄最小47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8.2±2.6)岁;对照组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最小5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0.4±3.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病症的诊断[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是按摩时患者取功能位( 或仰卧位) ,患侧下肢腘窝处垫高 10cm 左右;上肢置体旁,尽量伸直,掌心向床面。每日治疗 1 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方法,应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采取一对一的办法,其主要内容有健康肢体的位置处理;肌体按摩;主、被动集体全方位运动;坐姿训练;尽量减少非正常运动;站立、行走练习;下肢负重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训练)等。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的治疗时间大约为1h。

1.3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5级;有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都有所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3级;无效:病人的智力、反射、意识都情况没有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2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导致了脊髓的兴奋性变得活跃,对外界的刺激功能异常增高,主要表现在肌张力异常和控制紊乱,上述的机制导致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出现了痉挛现象。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和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协调运动的平衡,促使肌肉的联合反应更快更好的转化为分离运动,运动模式重新恢复和建立[5]。本研究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下,结合肢体痉挛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运动模式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将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的思想和方法相结合,选取一些合适的穴位,能够拮抗痉挛肌群的兴奋性,稳定神经元通路,达到抑制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过程。通过抑制痉挛肌的活性,异常的运动模式终止,痉挛也得以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病后的痉挛状况和运动功能,随着随意活动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不少的提升[6]。除此之外,患者的跟踪采访也证明了无论是痉挛状态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亦或是自理能力的提升,均显示实验组治疗疗效相对较好。但两组差异并不如预期明显,其结果很可能与患者本身锻炼身体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有着较大的关联,亦可与治疗的时间长短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参考文献

[1] 杜光月,鲁守银,张化凯,等.中医按摩机器人人体穴位寻找功能设计[J].科技通报,2011,27(5):637-640.

[2] 高焕兵,鲁守银.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神经偏瘫的临床观察[J].机中医学报,2011,33(5):553-562.

[3] 李漾.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定现状及趋势[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22(14):335-338

[4]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等.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73-475.

肢体技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3.7±3.4)岁;病程2~11 d,平均病程(6.6±1.3)d。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具体内容包括确定锻炼时机、原则、肢体锻炼及日常生活锻炼。主要内容有:(1)确定锻炼时机。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合理评定,发病第1天则可进行简单肢体功能锻炼。对病情较轻、心理素质较好的患者可在发病前2 d告知其肢体最佳摆放位置,尽量避免肢体自主活动[5]。发病2 d后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性的肢体功能锻炼。(2)肢体功能锻炼原则。在训练期间,护理人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对患者肢体肌肉功能进行锻炼,锻炼时间及量应循序渐进,以保证患者逐步适应,切忌操之过急,导致患者出现不耐受情况。由简单到复杂,从大关节至小关节进行活动。锻炼过程中力度需适中,使患者逐步适应运动模式。(3)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在患者发病后2 d,医护人员需对其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和按摩,对其肘、踝、肩等关节进行反复屈伸,2次/d,30 min/次。注意患者肢体功能位的放置,避免肢体受压。在按摩及运动过程中动作需轻柔,以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发病2 d后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加强肢体运动的量及时间,指导患者进行体位变化和部分关节的自主活动。采用抓乒乓球及握拳的方式对患者上肢肌力进行训练,以促进其上肢功能的恢复。随着患者肢体功能的不断完善,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锻炼方案。做好锻炼前准备工作,如将床头抬高35°,患者适应后逐渐抬高,在可坚持30 min的情况下进行坐位锻炼。坐起后,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肩部扶住,以免其坠床受伤。(4)日常生活锻炼。协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提高肢体功能,鼓励其生活自理。告知其日常锻炼可在坐后进行,尽量依靠自己穿衣、进食、洗漱;尽量使用患侧肢体,不断巩固和加强患肢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

0级为完全瘫痪;Ⅰ级为肌肉可轻微收缩;Ⅱ级表示可在床面活动,但无法抬起肢体;Ⅲ为肢体可抬起,但无抵挡阻力;Ⅳ级为肢体可在抵抗阻力的情况下进行运动,但与正常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异;Ⅴ级为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0~Ⅲ级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Ⅳ~Ⅴ级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多发的脑血管疾病,致残率较高。相关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存活患者中,70%以上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且重度残疾约为40%[3,4],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早期康复锻炼可促进患者大脑功能充足和代偿,刺激患侧神经元,从而提高神经元的兴奋度,得到正确的运动输出,使机体逐步恢复正常[5]。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了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0~Ⅲ级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Ⅳ~Ⅴ级显著较多(P<0.05),提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肢体功能锻炼,1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肢体功能0Ⅲ级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ⅣⅤ级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陈秋林,陈金花.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51-53.

[2]张延红,赵晓丽,王东,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河北医药,2014,19(10):1564-1566.

[3]陈桂君,刘忆菁.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病人的影响.护理研究,2014,16(15):1846-1847.

[4]陈惠英.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36(21):134-135.

面试肢体语言 篇5

手势

手是仅次于头和脸的重要的身体语言的.体现者。你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它来帮助你控制和消除紧张状态。例如,面试中你可以适当地做记录。你也可以通过手势来避免你的口头禅。

控制好你的手和胳膊是至关重要的。所做的动作不要太夸张,那样会显得很烦躁。注意好下面的信号:

1、双手分开、手心朝上,说明诚实和坦率。

2、两臂交叉放在胸前,说明蔑视、自卫、抗拒、敢作敢为或思想封闭。

3、挠后脑勺、挠颈部,说明失意或不耐烦。

4、揉眼睛、挠耳朵、摸鼻子,说明疑惑。

5、手拧在一起,说明焦虑。

6、不停地搓手,说明你的期望。

7、两个手指形成尖顶,说明充满信心。

表情

1、歪着头倾听,显出对对方所谈内容很感兴趣。

2、挠脑袋,表示慌乱和怀疑。

3、咬嘴唇、表明忧虑。

4、下巴微微扬起,说明自信;动作过于夸张,说明傲慢。

5、微微低头,表示自卫和不安。

6、微微眯着眼睛,表示意见分歧、厌恶、气愤或持否定态度。眼睛眯得很紧,表示困惑。

7、避免目光接触,表示不真诚、恐惧或逃避,至少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

8、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对方,至少说明你很傲气;最糟糕的是你面无表情地凝视对方,因为那说明你难以捉摸。

9、挑眉头,说明惊讶或怀疑。

肢体麻木莫小觑 篇6

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病人可有长时间的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或有严重营养缺乏的病史。上述疾患导致病人体内B族维生素严重缺乏,引起肢体麻木。

脊髓病: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另一侧肢体无力或下半身无力伴有麻木。它是由炎症、肿瘤或外伤等造成的脊髓病变所致。

感染:是由于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或病毒直接侵犯神经系统所致。这类疾病主要有白喉性神经炎、麻风性神经炎等,表现为肢体麻木、肢体感觉丧失。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病人先表现为发热,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个月后出现肢体远端麻木,呈对称性。同时产生肢体无力,严重的还会出现瘫痪、呼吸困难。

脊椎骨质增生:这种麻木在老年人中相当多见,其主要原因是椎骨骨质增生压迫了椎管内神经,有些病人还可伴有肢体疼痛等症状。

骨髓病:某些骨髓病的早期可出现自下而上的肢体麻木,随病情加重而向上发展,进而出现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

动脉硬化:多见于患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特点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麻木部位多不固定,呈游走性,时轻时重,病人常伴有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和周身乏力等症状,一般多能自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下肢麻木,且伴有大腿后侧疼痛。通过对症治疗,症状可逐渐减轻。严重者可施行手术。

股外侧皮神经炎:其特点为双腿外侧麻木。经针灸、理疗及服用维生素B等治疗后,有较好的效果,即使疗效不明显也不会影响下肢活动。

末梢神经病变:多由体内缺乏维生素B或药物、重金属中毒所致,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有的老年妇女因长期接触冷水,也可引起末梢神经营养障碍,出现手指小关节肿胀和麻木,热敷治疗后会很快好转。

肢体技术 篇7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曾经说过:“情感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肢体动作”。他的话阐述了一个道理,即:肢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媒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肢体语言,能够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肢体语言的运用,为了体现“师道威严”,一味地板着脸,目光严厉地实施教学活动,此种不苟言笑、僵化呆板的教学手法拉远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极为压抑。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融入肢体语言的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在一起,通过兴趣引导、构建情境、创设疑问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断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火花!以下,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肢体语言,兴趣引导”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二、善用肢体语言构建趣味交互课堂,感受“肢体+趣味”魅力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兴趣是获取成功的重要秘诀”。他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肢体语言与教学兴趣点融合在一起,构建动态交互式课堂,设计合理的课堂流程,加强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营造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肢体+趣味”的魅力。例如,笔者在教授《荷花》一文中,针对文中“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间长出来”一句便采用了上述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一】

教师:这句话中的“长”字还能用什么字代替?大家各抒己见!但我有一个要求,你们在回答问题时,要用一个肢体动作将替换的字表达出来!(用肢体动作表达语言含义,这一新奇的教学策略立刻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稍作思考后,大家纷纷“亮”出自己的答案)学生1:老师,我认为可以改成“钻”!因此荷花是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接着,他做了个“老鼠钻洞”的样子!学生2:老师,我认为用“伸”字更恰当啊!因此荷花不可能一下子就从泥土里钻出来的,一定是一点一点地长出来,用“伸”字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荷花缓慢生长的“慵懒感”!接着,他作了一个睡眼惺忪,伸懒腰的动作!教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简直把荷花当作人了!

在学生每一次回答问题之后,我都一一做出点评,并用肢体语言“回敬”他们,例如,肯定他们的回答,我便“竖起大拇指”;赞赏他们的回答,我便“拍动双掌”,一时间,课堂氛围沸腾起来!

【教学效应分析】

上述案例中,通过肢体语言的渗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课堂的动态感、交互性得到了升华。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认为恰当的肢体语言,惟妙惟肖的动作大大激发了课堂的气氛,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肢体语言教学设计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活用肢体语言构建多元化课堂,感受“肢体+动态”魅力

肢体语言的魅力,在于其能够恰如其分地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实现一体化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活用肢体语言,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场景,使学生感受到肢体语言的动态、多元魅力。

【教学案例二】

例如,在教授《司马光》一文时,当讲解到“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几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这一段时,为了让班上同学体会到司马光的智慧与果敢,我采用“多媒体教学—亲身示范—组织学生演绎”的教学流程,构建了多元化课堂。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司马光砸缸的动画片;其次,我搬来“道具”—塑料钢和石头,依照文中所述,亲身示范砸缸的动作;最后,我将班上的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一组分配了小朋友、路人、司马光等角色,要求他们亲自来演示“玩耍—遇险—砸缸—救人”的过程,班上的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肢体演绎过程中,整个课堂的氛围达到了高潮。

而在教授《掌声》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全班感受掌声给主人公带来的鼓舞和动力,当讲到文中相应内容时,我便带领班上同学一起鼓掌,用动态的课堂氛围去演绎文中所表达出的真情实感,整个班级的气氛也达到了顶点。

【教学效应分析】

肢体语言教学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将其与多媒体教学、演绎示范教学等组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为目标,构建起多元化、动态感十足的语文教学课堂。此种教学策略符合“兴趣激发—汲取知识”的人才培养思路,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双融合!

四、结语

本文详细论述了肢体语言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应用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应。肢体语言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策略,它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实现交互性、动态性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敢于利用肢体语言构建多元化的课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摘要:语文,是我国小学阶段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课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肢体语言妙生花”这一教学思路,主张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升课堂的层次感、趣味感和动态感。文中详细阐述了肢体语言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肢体语言,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宋旖霞.谈肢体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3).

肢体技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7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53例, 其中男31例, 女22例;年龄为43~79岁, 平均 (58.9±6.3) 岁;左、右侧肢体瘫痪分别为28、25例。导向组54例, 其中男31例, 女23例;年龄为45~78岁, 平均 (58.8±6.3) 岁;左、右侧肢体瘫痪分别为29、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不显著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和基础护理。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包括指导患者独立翻身训练, 在功能位范围内进行被动逐渐向主动关节活动训练, 独立坐起和平衡辅助训练[2]。导向组增加肢体任务导向训练, (1) 康复评估:由康复训练师对患者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方案; (2) 任务导向:根据训练方案制定导向任务, 模拟日常生活, 包括独立进食、刷牙或穿衣等, 指导患者掌握训练目的和训练标准, 训练强度以无疲惫或无明显不适为度; (3) 再评估:每周评估1次, 根据再评估结果调整导向训练方案。所有患者连续训练3个月后评价康复训练效果。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FMA) 和Barthel量表 (ADL) 评定患者康复前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2软件分析康复前后数据, FMA评分、ADL评分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前FMA和ADL评分差异均不显著 (P>0.05) ;康复3个月末, 两组FMA评分和ADL评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显著 (P<0.05, 表1) 。

注:与本组康复前比较, *P<0.05;与常规组康复3个月末比较, #P<0.05。

3 讨论

常规体位训练、肢体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及坐位平衡训练等康复措施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 达到功能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4]。但是, 其康复周期较长、效果较慢, 使患者和家属急于见证康复效果的心情受挫。本文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 增加早期肢体导向训练模式, 通过不断评估训练结果, 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使患者从最初的被动活动到主动训练, 不仅增加了康复训练活动项目, 增强了趣味性, 还让患者主动参与, 进而调节大脑皮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可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轴突突触[5], 最大程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和重塑脑功能。本研究显示, 两组康复方案均可提高康复3月末FMA评分和ADL评分, 但导向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表明导向组在改善肢体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优于常规组。

综上, 早期肢体任务导向训练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在促进脑组织重塑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议康复医师对康复措施继续探讨。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肢体任务导向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分组, 常规组给予基础康复训练, 导向组增加肢体任务导向训练。连续训练3个月, 采用运动功能量表 (FMA) 评定肢体功能, 采用Barthel量表 (ADL) 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康复方案均可提高3月末康复FMA评分和ADL评分, 但导向组提高FMA评分和ADL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 早期肢体任务导向训练能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促进脑组织重塑, 提高生存质量, 建议康复医师对康复措施继续探讨。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梗死,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3 (9) :143-144.

[2]成燕娇.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7 (2) :623-633.

[3]孟庆玲, 付长中, 刘昊, 等.早期肢体任务功能或力量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33) :144-145.

[4]简庆荣, 王秀玲, 林玲.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 (9) :64-65.

会议场合的肢体语言 篇9

首先在衣着上不要穿看上去夸张的服装和令人分心的装束, 如围着一条长披肩, 或经常需要用手梳弄你总是垂到脸上的头发等来分散听众们的注意力。

在肢体语言上, 需要注意下面所提到的内容。

你必须在非正式的交际场合中运用与正式场合中完全不

座谈会

座谈会是每位发言人轮流就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言者之间没有交流, 与听众之间也没有交流, 它只是单纯地就某一主题发表一系列的演讲。

专题讨论会

专题讨论会指为处理专门问题或特殊分配任务而进行的小组会议, 与会者就某一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分享知识、技能和对问题的看法。

同的手势、举止和声音来鼓励别人。你的提议会引起人

画们的讨论, 因此你仍需注意自/冯己的姿势。不要死板地站在那里,

最好能环场漫步, 伸出你的手来邀请某人做特别的演说, 轻松恰当地拍拍别人的肩膀或臂, 以示友好。始终坐在某处听别人的讲话, 那么你

很快就会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当别人演说时, 作为一个积极认真的听众, 你必须始终注视着讲话者, 好像他们的讲话内容非常有用可取的, 即便事实上并非如此。增强别人阐述意见的勇气, 并加以记录。反复强调与会者所提出的要点, 当你同意演说者的意见是你就点点头;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 你应该把它放在心里而不应该将它表面化;要始终给别人驳斥相反意见的机会而不是总是去反驳别人、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主持非正式会议的能力对建立你的声望和搞好与你的同事、部下以及上级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应当寻求一种方法, 让与会的每个人即便是在维持主持人的声誉时也对你的这种参与感到愉快、心情舒畅。

座谈小组

座谈小组的英文单词是“panel”, 其中p的意思为”同等的人”。也就是说, 发言人和与会者在座谈小组的讨论中可以自由交流, 期间没有任何听众参与。

讲座

利用肢体语言促进课堂高效 篇10

一、利用教师的仪表与教态激励学生乐学情感

人的仪表包括容貌和服装两个方面.前者是人固有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 一般难以改变.而服装, 亦即装饰是整个仪表美的重要内容, 它是增加身材美、容貌美的条件.教师在讲台上, 其仪表既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又要服务和服从于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其具体要求是:整洁大方, 庄重朴素, 轻便协调, 色彩和谐, 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现象, 即过于华美或过于随便, 如果教师的服装颜色过于耀眼, 款式过于奇特, 与众不同, 在课堂中就给学生以“鹤立鸡群”之感,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也有不自然之感.同时, 这种师生服装不和谐造成了学生“不融老师”的心理, 自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的服装过于随便, 长衣大袖, 拉拉沓沓, 甚至满身污垢, 敞胸露怀, 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容易形成课堂气氛懒散, 出现学生不尊重老师的现象, 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另外, 教师的教态对营造课堂的自然与和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以精神饱满, 情绪高昂的姿态健步走上讲台.切不可在学生面前显得有气无力, 或显得心情不愉快.开始讲课时, 教师的表情要亲切而不过分随意, 严肃而不过分紧张, 使学生在一个宽松、舒适的气氛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显得端庄大方, 举止从容, 精神饱满, 雍容自然.在运用手势和站立、行走上要处理得体.我们说手势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 不可多, 也不可无.动作自然, 不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站着讲, 也可以边走边讲.但在一个地方站的时间不可太长, 并且要注意不影响学生的视线.站立时要给学生一种轩昂、自然、生气勃勃的印象.行走时可在讲台上行走, 也可走下讲台.但应显得从容不迫, 并且要根据板书的多少决定行走的多寡.

二、恰当运用肢体艺术辅助教学语言表达的效果

非语言因素一般不能单独构成意义表达, 教学非语言因素伴随辅助于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在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下, 可以收到“言语不多道理深”的教学效果.

1.数学教学常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具体形象入手, 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 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有机地把表情、动作、姿态与浯言表达结合起来, 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有趣味.同样在此同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能够加深学生认知的肢体艺术.我们教育的对象都是些生动活泼的青少年,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出发, 不但要善于说理, 而且要富于表情, 要以语言的趣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这就需要我们在适当的机会加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应注意的是, 我们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 同样在应用肢体语言时也应该注意情景, 并不是无原则地逗人一笑, 把课讲成“闹剧”.一定要密切结合教材, 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掌握分寸、恰到好处.要在正确的观点指导下, 以有力的逻辑论证、精辟的分析、生动形象的语言,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够达到顺利地传授知识, 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3.教师讲课的语言要有节奏感.教师讲课的声调高低, 节奏的快慢, 其实也属于我们不可缺少的肢体艺术, 把握的度好不好,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必须和谐、“合拍”, 才能形成教学语言的最佳节奏, 才能产生听课的最佳思维状态.教学语言速度过快, 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趟, 他们没有琢磨消化的时间, 学生的知识就容易“夹生”, 学生听课感到吃力, 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甚至掉队.教学语言速度太慢, 给学生讲述的知识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展开, 就必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讲课声音太高, 语言的刺激太强, 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 影响注意力的保持, 这样会降低听课的效果, 教师也会很快变得声嘶力竭.讲课声音太低, 有气无力, 声淡音微, 使学生听起来十分吃力, 并且由于过多地需要“有意注意”来维持听课, 学生容易疲劳.这个时候更是要注意应用我们的肢体语言来有意无意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注意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有效肢体语言, 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生机

记得曾经有个毕业好几年的学生给我写的一封信上说:“老师, 我永远记得您曾经蹲下来为我们讲解数学题的情景, 也正因为这样使我喜欢上了数学……”.从这些学生反馈回来信息中告诉我们, 其实教师在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 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 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我们的肢体语言, 对于好的动作我们应该经常保持, 而那些影响我们光辉形象的动作及时的纠正.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在听其他教师的课时多学学别人的好的肢体语言, 以达到我们课堂的更高效.

肢体语言,中外不同 篇11

两臂交叉的动作:这在两种文化中都有,但其含义多种多样。两臂水平交叉都表示拒绝、反抗或轻蔑;与此同时,通常将脸扭向一侧,如果再双目直视,面带微笑,挺起胸脯,就是显示自己的“力量”。双臂下垂交叉,在英语国家中就只是一种精神放松、态度随便、悠闲自在的姿势,中国人却视其为拒绝交往或居高临下的一种派头。

拦车的动作:面向车辆,一只胳膊向一侧平伸,手心向前,做出“停”的手势,这种动作在中国常见,但在英语国家就有不同的动作来拦车:面对开过来的车辆右手握拳,拇指跷起向右肩方位晃动,但这一动作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不能使用的,因为在那里它被看成是淫荡的。

表示生气或失望的动作:英语国家的人用手掌或拳头叉腰,或者手臂背到背后,一手紧紧抓住另一只手腕表示压住“火气”。这两种动作在中国人当中也可以见到,尤其是男性或撒泼的妇女更喜欢使用这种手势。

表示害羞的姿势:在英语国家,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就表示害羞。中国人表示害羞时,喜欢用手臂捂住脸,头向一侧低垂。

以手指敲击头部:相同动作是以食指或食指和中指敲击前额或太阳穴。如果面带微笑,表示“聪慧”;但如果是眉头皱起,则表示“愚蠢”或“疯狂”。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还有一种共有的手势动作是用手指指向太阳穴,做出射击的姿势,意思是“我真该死”,但也可表示“我恨不得宰了你”或“你真该死”。

表示自己:中国人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英语国家的人却是用食指或拇指指着自己的胸部。中国人以食指指着自己的太阳穴时,表示“动动脑子”或“机灵一点儿”,英语国家的人表达这一意思是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

禁止出声: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形都是高声大喊的动作,表示“别做声”的动作都是嘴唇合拢,将食指举到嘴前。不过,英语国家的人是食指贴着嘴唇,中国人却将食指放在唇前。英语国家的人还有一种叫人安静的方法是不出声,只是闭住嘴,将拇指横掠双唇之间。

掩口:用手捂着嘴打呵欠或嘴张开用手指拍拍嘴唇,中国人与英语国家的人都表示“枯燥无味”、“发困”或“该走了”。这个动作也正是英语国家的人在咳嗽、打呵欠、打喷嚏、打嗝和咀嚼时做掩饰的习惯动作,其根本目的是不要让别人看到。中国人在这方面没有那么严格,他们在与人交谈时,有时为了礼貌也常捂住嘴,以免唾沫喷到或气呼到别人脸上。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国家的习惯是与别人距离拉大一些,或者将头掉过去。

擦掌动作:这一动作在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都有。面带微笑,两手手掌相擦,表示“愉快地期待”;面部聚精会神,表示“在思考”;双肘紧夹,一会儿擦擦手掌,一会儿摩摩手背,表示“冷”;双掌上下搓擦,意思是“完了”,在英语国家中也表示“我再也不管这件事了”。在餐桌上中国人使用这一动作表示“我再要添一点儿”。

跷大拇指: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这一手势可以表示数字,在数数时,他们用食指代表“1”,用中指代表“2”,以大拇指表示“5”。另一种是旅游者要求搭车的手势,这是一种表示请求的体态语。再一种就是表示侮辱人的信号:在希腊,如果将大拇指急剧跷起,就表示让对方“滚蛋”,是对人的极大的不敬。

英语教师课堂肢体语言研究 篇12

一、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的分类及运用

1.眼神

心理学家指出, 在整节课堂60%~70%的教学实践中都有眼神交流的使用。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会通过眼神进行沟通和交流。适当的眼神交流, 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眼神的交流是一种技巧, 它需要教师准确掌握交流的时间点, 适时的运用眼神向学生传递信息。运用眼神进行交流不仅能适时的环顾全班, 通过眼神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学生的动态, 还能将注意力在恰当的时间点集中到某个学生身上, 用以鼓励学生或者提醒学生终止不当的课堂行为。

2.面部表情

教师的面部表情会向学生传递信息。在英语教学中, 当学生在学习难点时, 教师的微笑能使他们备受鼓舞, 变得积极、自信。当学生对新知识点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掌握效果良好时, 教师欣喜或惊喜的表情能激励学生, 促进学生继续钻研。当学生在课堂上有小动作等不良行为时, 教师严厉的表情是无声的暗示, 能有效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

3.手势

没有手势语言, 英语课堂教学会变得僵硬。手势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肢体语言。通过适当、有效和易于学生理解的手势, 教师能更有效的传递信息, 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能更直观、形象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4.身体姿势

教师的身体姿势对课堂效果起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课堂中, 教师衣着得体、站姿标准、肢体语言运用恰到好处, 向学生展示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 学生容易在潜意识里认可该教师。反之, 如果教师衣着邋遢、倚靠讲桌, 甚至一只脚翘起, 这样的体态势必会让学生对该教师产生消极印象, 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对肢体语言运用的建议

1.合理适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适时的使用肢体语言, 用肢体语言为教学服务。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要过慢、过多的重复同一动作, 以免学生感到乏味。不要使用过快、过分夸张的肢体动作, 以免让学生有突兀之感。教师应在备课时, 考虑如何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合适的肢体语言, 并通过镜子训练自己的体态, 形成一套自然、大方、优美、得体、有自己特色的肢体语言, 给教学锦上添花。

2.自然和谐

教师爱教学, 爱学生, 他在课堂上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自己的工作热情, 由此而形成肢体语言无需修饰, 即可自然配合教学内容, 给学生一种亲切自然之感, 与课堂内容完美结合。如表扬学生, 当教师对学生说“Well done!”时, 教师自然流露出欣赏之情, 微笑鼓励学生, 此时的学生能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真诚认可,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激发学习兴趣。

3.良好互动

教师自身的性格往往会影响教师的肢体语言。内向的教师不擅长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 性格外向的教师能灵活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配合课堂教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要掌控教学节奏, 了解教学进程, 判断教学效果。要实现这些, 教师必须学会与学生相处、与学生良好互动。平等、民主、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培育师生的情感默契, 更好的发挥教师肢体语言的效果。

总之, 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熟练和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将肢体语言的运用与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而又十分必要的工作,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广义.教师通艺宗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52.

上一篇:苗木繁育下一篇:密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