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2024-10-06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共10篇)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2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61例, 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肢体功能恢复, 而对照组则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肢体功能恢复。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行Harris功能评分, 对比两组评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在Harris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性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而言, 采用康复护理效果较好, 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康复护理

髋部骨折指的是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 是一类影响老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同时也是导致老人行动障碍的最为主要原因[1]。这些年, 国内外专家对于老年人髋部骨折治疗越加倾向于手术[2], 手术治疗后能让患者早日下地活动, 减少并发症, 以及降低病死率等, 但是有50%左右的患者在术后4个月~1年时间内髋部关节功能及日常的活动能力无法恢复到骨折之前的水平, 术后整体功能障碍除了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策略, 本研究就康复护理在其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2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男患55例, 女患66例;年龄66~87岁, 平均为72.9岁;骨折原因包括外伤、跌伤及撞伤。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61例, 对照组60例, 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交待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与常规的护理即可;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通过与病患交流沟通, 进一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并进行评估;了解病患的身心健康状态, 解除病患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焦虑。 (2) 术后当天:患者患肢外展20°~30°, 保持中立位, 两腿之间放置三角形软枕, 待下肢的感觉恢复之后, 立刻给予患肢踝关节的背届与屈趾活动, 而上肢则做屈伸、击拳、外展及深呼吸运动。 (3) 术后第1天:指导并教会病患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练习, 将其膝关节伸直, 并让下肢肌肉用力, 之后放松, 行肌肉的舒缩锻炼, 以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的萎缩, 并指导患者行三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 (4) 术后第3天:行膝关节及髋关节的屈伸活动, 同时从被动慢慢过渡到主动练习, 在运动的时候以不引起明显的疼痛为宜, 活动的幅度则应慢慢增大。在指导病患行患肢直腿抬高练习时, 应要求患者的足跟离床的位置为20cm, 在孔中的停顿为5~10s, 并反复进行, 以一次30~50下为宜, 每天行3~4次。 (5) 术后1周:病患的膝关节可以完全进行屈曲运动, 而髋关节允许屈曲的度数>90°, 可以作适当的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 一天以8~10次为宜, 每次大约10min;为了避免左右摆动, 病患可以选择坐于床边, 然后以双腿下垂的姿势。 (6) 术后2周:一般而言, 术后两周后就可以指导病患持着双拐进行下场活动, 从基本的站立训练开始, 之后持拐下地, 但是应禁止内收、内外旋, 在行走的时候初始以每天2次为宜, 每次大约5~10min, 以后可以慢慢增加次数与时间。这里应注意的是, 其锻炼的标准以肢体不疲劳为准。 (7) 术后4~6周:患肢可以进行适量的负荷康复训练, 以阶段负荷的方式, 根据体质量的25%、50%、75%、100%依次逐渐增加, 康复训练的强度则以病患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准。待3个月之后, 骨折痊愈便可去拐。

1.3 功能恢复评定

本研究采用的功能恢复评定标准为Harris评分, 评价髋部康复程度, 包括关节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 总计100分。其中分为了四个等级优 (90~100分) 、良 (80~89分) 、中 (70~79分) 、差 (70分以下) 。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处理, 组间比较以t检验为主, 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在Harris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性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可知,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而言, 采用康复护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其临床护理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因此可以作为一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辅助手段[3],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向煜, 王君俏, 刘邦忠, 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6) :550-553.

[2]葛向煜, 王君俏, 刘邦忠, 等.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2) :25-28.

[3]张德荣, 张秀容, 李莉.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西部医学, 2010, 22 (2) :363-364.

开胸术后如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篇2

肺癌、食管癌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不难看到一些手术后来复查的患者出現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例子,他们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举起越过头顶部抓对侧耳朵时活动受限制,上肢被牵拉,大大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1.那么开胸手术以后为什么会引起患侧上肢功能障碍?

这是因为首先手术创伤大,开胸手术破坏了胸壁切口周围正常的血管、神经、肌肉,使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肩部僵硬,关节强直及部分性肌肉萎缩,上肢功能障碍等。其次是患者的心理因素,可能认为手术后活动会影响切口愈合或者发生出血,同时由于身体虚弱,手术切口疼痛,怕活动上肢会牵拉到引流管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上因素致影响患者的患侧上肢活动。针对以上原因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让患者了解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意义及重要性。

2.如何进行开胸术后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呢?

开胸手术以后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其加快术后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提倡循序渐进的方法,这是最为科学和系统的方法。进行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需要患者及家属共同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具体锻炼方法:

①术后6h(全麻清醒后),开始做五指同时屈伸、握拳运动或握弹力橡胶圈,每次3-5分钟,每天3次。

②术后第1天,开始做肘部屈伸运动,清晨可训练患者用患侧的手刷牙、洗脸,就餐时可用患侧的手持碗、杯。

③术后第2天,开始做梳头运动,颈部不要倾斜,肘部抬高,每次3-5分钟,每天3次。

④术后第3天,开始做上臂运动,运动时用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以保护患侧上肢,做上肢上举过头运动,每次3-5分钟,每天3次。

⑤术后第4天,开始肩膀运动,逐步将患侧手放于枕部,触摸对侧耳朵。开始时可用健侧手予以协助,逐渐将患侧手越过头顶,触摸对侧耳朵,每次3-5分钟,每天3次。

⑥术后第5天开始综合运动,包括摆臂运动、双手左右大幅度运动。为避免患侧和健侧差别,应共同用力。上肢上举动作、双上肢交替上举、煽动臂膀运动、双手十指在脑后叠加,每项运动每次3-5分钟,每天3次。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0例脑出血术后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60例, 女280例, 年龄45~77岁, 平均年龄60岁, 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后意识朦胧489例, 浅昏迷85例, 深昏迷66例, 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72 h, 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40例, 对照组300例。实验组:男180例, 女160例, 右侧偏瘫189例, 左侧偏瘫151例, 年龄47~73岁, 平均年龄62.5岁;对照组:男180例, 女120例, 右侧偏瘫177例, 左侧偏瘫123例, 年龄45~77岁, 平均年龄5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病情稳定3~5 d后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主要采取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早期进行床头康复训练, 出血稳定和生命体征稳定者置肢体于功能位, 3 d后开始关节肌肉活动和按摩, 7 d后开始针刺、按摩和功能位锻炼。对照组在病情稳定2周后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内科治疗方式相同 (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保护胃黏膜和营养神经) , 住院时间为4~6周。

1.3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7 d、35 d由住院医师对患者进行如下评估: (1) 偏瘫下肢进行肌力评估, 参照标准为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1995) [3]。0级:不能动;1级:水平移动, 不能抬高;2级:抬腿不足45°;3级A:抬腿45°左右, 踝或趾不能动;3级B:抬腿45°以上, 踝或趾能动;4级:不能抵抗外力;5级:正常。 (2) 采用简式 (Fugl-Meye, FM) 评价方法评价肩、肘、手、髋、膝和踝的运动功能和上下肢的腱反射能力、协调能力。 (3) 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35 d肌力情况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5 d进行肌力比较, 肌力达到4级、5级为肌力恢复有效, 结果发现, 实验组有效率为85.59%, 与对照组 (50.33%) 比较,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 P<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35dFM评分、Barther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35 d FM评分、Bartherl评分发现, 同一组内术后35 d的FM评分和Bartherl评分均高于术后7 d的评分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评分P>0.05, 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 d实验组FM评分和Barther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2、表3。

3 讨论

脑血管病最终常常导致血管破裂或脑出血, 多危及患者生命, 存活患者的致残率也比较高, 偏瘫与残疾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降低致残率, 对争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1。

脑出血患者偏瘫机制是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丧失而导致低级中枢的活动被释放, 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康复医学就是基于这种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和可塑性而进行康复训练。功能训练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 早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皮质功能重组, 能够减少错误的运动模式, 降低长期卧床导致的感染, 促进整体身体素质的恢复。脑血管破裂导致的机体瘫痪除了依靠药物和自然恢复外, 借助运动学或外力训练能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重塑, 部分恢复其残余功能, 从而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指出[3], 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出血性疾病的整体疗效很重要, 强调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 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ADL) 具有改善作用。目前, 大多数学者赞同病情稳定48~72 h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4]。我们分别于患者病情稳定3~5 d、2周后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对其35 d的肌力、FM评分、Bartherl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早期 (病情稳定3~5 d) 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肌力恢复较对照组好, 同样的结果在FM评分、Bartherl评分上也得到了体现。虽然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评分都优于治疗前, 但是实验组的35 d评分高于对照组, 说明早期的康复训练能够加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总之, 脑出血发生后, 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早期脑组织的可塑性更大,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促进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 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出血,偏瘫,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757—770.

[2]周良辅, 庞力.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 9 (2) :151:154.

[3]饶明俐.中国脑出血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89

在总结之前工作经验教训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功能锻炼方法和护理措施,并从2010年3月份开始在部分患者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乳腺癌施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71例。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3~64岁,平均48.7±5.2岁。病变均为单侧乳腺,左侧39例,右侧32例,37例患者施行了改良根治术,34例施行了扩大根治术。所有患者有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肢体功能锻炼方法:71例患者于术后清醒后即开始在护士的指导下按照我们制定的规范进行锻炼,主要是早期开始分步骤的上肢功能锻炼。①术后24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关节的活动,患者卧床,取平卧位,依次做伸指、握拳(前臂与上臂呈90°,手指用力握拳再完全张开)、屈腕、屈肘等锻炼,以防患侧肢体肿胀的发生。每日可练习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此期功能锻炼持续至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时。②拔除引流管可下床活动后(术后3~4天),患者即可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练习耸肩的动作,患者坐于床边或者站立,挺直脊背,双臂自然下垂,收缩上臂肌肉,上提两臂使之尽量靠近耳朵,放松,每日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爬墙练习”:用患肢手指顺墙渐渐向上滑行,尽可能地提高,直至手臂完全伸直,然后缓缓下移至原来位置,每日练习3~4次,术后第5天即可开始;用患侧上肢摸同侧耳郭和对侧肩部;病情进一步好转后,可练习患侧上肢伸直、内收、屈曲肩关节等动作。锻炼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坚持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循序渐进的锻炼,不能急躁,应坚持在不影响切口愈合的前提下锻炼。如切口愈合不良,则应适当放慢锻炼速度。医护人员要随时评估患者患侧肢体活动的耐受力和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功能锻炼的方案。③术后9~14天,切口愈合拆除缝线后,应继续坚持以上运动并可进行上肢旋转和扩胸运动。上肢旋转,患者取站立位,将上肢尽可能的向前和向后摆动,然后将上肢贴垂于同侧躯体,外旋和内旋肩关节。此期的功能锻炼可适当延长锻炼时间,并鼓励患者自己打理生活,如穿衣、梳头等需要运动上肢的活动。④出院后应继续功能锻炼,进行适当的负重劳动,以达到增强患侧肢体力量,完全恢复其功能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有意识地多使用患侧上肢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应当兼顾术前、术中、术后各个时期。

⑴术前护理的重点在于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沮丧甚至抑郁厌世的情绪。此时就要求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指导和积极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在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础身体状态,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血糖水平、肝功能、肾功能等。对于存在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感染等合并症的患者,应积极纠正合并症,最好能够将患者的基础生命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之后再施行手术。

⑵术中护理主要是加强手术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无菌意识,保护好手术野的无菌区,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损伤和失血,减少手术带来的感染。

⑶术后待患者苏醒、血压平稳后,置患者于半卧体位,以利于切口引流,并改善呼吸。监测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密切注意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等感染征象,及时清洁切口并换药。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及是否有受牵连过紧的情况,保持引流管内有效的负压。重视疼痛护理,由于乳腺癌根治术切除组织较多,创伤大,术后疼痛严重,应根据不同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止痛药物。乳腺癌根治术创伤大,术后可正常进食,以后应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使患者早日康复。

⑷患者康复出院时应对其进行细致的出院指导,将所有注意事项印成小册子发给患者,并当面告知。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在家尽量生活自理。着装应宽松舒适,避免佩戴手表、首饰,以免过紧的衣物和饰品压迫患侧肢体引起血液回流障碍。每日进行适度功能锻炼,前3周不要使用患侧肢体上提>1kg的重物。做好避孕措施,5年内尽量避免怀孕,以减少乳腺癌的复发。另外,要指导患者学会乳房的自我检查,检查时间以月经后7~10天为宜。取平卧位,肩部可垫一薄枕,将被检查一侧手臂上举过头,用对侧手指掌面扪查乳房,按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中央的顺序轻触,并触摸扪查腋下,每月至少进行1次。发现乳内或腋下有硬结或肿块,乳头有分泌物流出时应及时就诊,并嘱患者定期复查。

结 果

对患者进行了0.5~1.5年的随访,71例患者中有7例因乳腺癌复发死亡,2例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5例患者出现患侧上肢肌力下降,余未出现明显的关节活动异常。患者关节活动自如,能进行正常生活劳动。

讨 论

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切除范围大,严重影响了患侧上肢功能,如手术后早期未进行功能锻炼,可出现废用综合征,影响工作生活。由于乳腺癌手术清扫范围大,患者术后疼痛严重,许多患者惧怕切口疼痛而拒绝术后早期锻炼,致使切口处瘢痕挛缩,肩关节活动受限,因此,控制好术后疼痛也是乳腺癌术后有效肢体功能锻炼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晓菊,胡雁,黄嘉玲,等.渐进式康复操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5-7.

2 王玲,牟静.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0(10):2054.

3 汪赛进.护理知识1000题[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165-169.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脑卒中患者64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诊断标准以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诊断标准[6], 并经影像学确诊, 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方法:试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治疗相同, 即采用常规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 每2 h翻身1次, 肢体给予保护性约束, 每天下午利用探视30 min在病房允许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指导家属与责任护士一起进行被动肢体活动, 如病情稳定15 d左右开始由理疗师进行穴位针灸及物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后进行早期锻炼, 具体方法如下: (1) 患者体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或半侧卧位, 以缓解患侧肢体痉挛状况, 患肢在上, 充分前伸, 保持肩前屈90°, 患侧肩胛, 帮助患者做患侧上、下肢各关节的被动运动, 包括屈伸、内收、外展、内外旋转等, 令患者在被动运动时配合意念性运动。由肢体近端到远端逐渐活动, 每个关节适当伸展肘腕指关节, 并将其放在胸前枕头上;同时患侧下肢适当屈曲, 把患侧下肢放在防护垫上, 不要让脚腾空, 对于患侧卧位来说, 健肢在上, 将防护垫放于后背, 充分前伸患侧肩胛, 保持肩前屈90°, 适当伸展肘腕指关节, 且手心在上, 同时膝髋关节略屈曲, 且放置胸前[7]。 (2) 关节活动训练: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有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两种。早期自我被动训练如定时变换体位, 每2 h翻身1次, 帮助患者做各关节的被动运动, 例如屈伸、内收、外展, 内外旋转等。令患者配合意念性运动, 在被动运动时, 由肢体近端到远端逐渐活动, 每个关节每次10遍左右, 每天运动3~4次。主动训练多采用主动关节度训练, 主要是针对意识清醒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比如行肩关节被动活动, 让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握手, 在练习翻身时做伸髋动作, 如双桥运动。让患者学会自己翻身、使用便器等。 (3) 肌肉功能训练:利用肌肉功能康复治疗手段有理疗师肌肉电刺激治疗、肌力诱发训练、肌肉易化技术、肌肉按摩等。及时进行运动训练的强度调整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变化, 因为按不同肌力分级的肌肉采用物理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所以及时评估患者肌力分级, 应进行针对性物理治疗根据肌肉力量分级。 (4) 特殊体位训练: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摆放亦是功能锻炼的一种, 通过对姿势和运动模式的评估, 早期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 不仅可以逐步制定反射性稳定的姿态, 而且可以预防和减轻痉挛从而改善运动控制能力。这些对于患者后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及自理能力亦相当重要。

观察指标:肢体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定, 严重运动功能障碍<50分, 50~84分为明显, 85~94分为中度, 95~99分为轻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8], ≤40分为差, 41~60分为中, >60分为良。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在经过早期锻炼后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预后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其进行早期活动尤为必要[9]。本次试验采取随机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试验组Fugl-meyer与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功能锻炼能促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 本结果与以往报道基本一致[10]。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45例, 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 并伴有偏瘫、失语症状。入院时病程2 h~6 d,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1例, 年龄39~72岁, 平均61岁,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27例, 高血压病史31例, 主要表现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失语、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疾患。

1.2 方法

1心理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因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 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再加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 情绪极度恐惧、焦虑, 做好心理护理, 是早期康复的第一步, 主管医师护士应主动热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 关心、尊重患者,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 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讲解、示范、协助训练, 将各项康复训练措施落实到位, 对患者要多赞扬, 多鼓励, 不断增强其康复的信心。2良肢体位摆放及体位变换:正确的姿势、体位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患者取平卧位, 床头不宜过高, 患手自然张开, 不在足部放置硬物, 避免足趾屈畸形。从患者入院开始, 立即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良肢体位摆放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及早期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 缺血性脑卒中只要意识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 病情不再发展48 h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并分别对平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时, 肢体如何摆放进行示范, 协助患者2~3 h变换体位1次, a.患侧卧位:肩关节向前伸展并外旋, 肘关节伸展, 前臂旋前, 手掌向上放于高位, 患腿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b.平卧位:因受颈牵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 异常反射活动增强, 尽量少用。c.健侧卧位:患肩前屈, 手平放于枕头上, 伸肘, 下肢患侧膝、髋屈曲、髋稍内旋。加强患侧肢体刺激, 如帮助患者洗漱、进食、排便与患者交谈均站于患侧, 引导偏瘫患者头转向患侧。3床上运动训练:正确的运动训练有利于缓解痉挛及改善异常运动模式。a.Bobath握手:双手相握, 十指交叉, 患侧拇指位于上面, 然后上举至头上。指导患者每天多次练习。b.桥式运动:指导患者抬高臀部, 使骨盆呈水平位, 护士一手下压患侧膝关节, 另一手轻拍患侧臀部, 帮助伸展患侧髋部。c.关节被动运动:进行各个关节多方向的被动运动, 可维持关节活动度, 预防关节僵硬及肢体挛缩畸形。d.起坐训练:鼓励患者尽早坐起, 床上坐稳后, 可训练床沿独坐, 坐位时保持上身直立, 髋关节屈曲90°, 双下肢下垂, 为站立及跨步训练做好准备。4站立及跨步训练:当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达到2~3级时, 便可进行站立训练, 协助患者下床。刚开始, 由专人扶助站立, 逐渐练习患者自己扶着床栏站立, 当独站达到平衡后, 即可开始跨步训练。以改善步态为主, 注意起步、抬足、落足、步幅、步基、方向、节律、停步和协调动作情况。由专人陪护, 确保患者安全, 训练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 立即报告医师并暂停训练。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 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等。从卧床时就开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如进食、洗漱、大小便、梳头、更衣等。重点训练手的精细动作, 鼓励患者尽可能用患肢完成, 不断巩固已恢复的功能。指导患者穿衣时, 先穿患侧, 后穿健侧。脱衣时, 先脱健侧, 后脱患侧。进食时, 健手持筷, 患手持碗。强化进行拾物、扣纽扣等精细动作训练, 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评价指标和结果

治疗12周后, 采用运动功能状态积分量表 (Fugl-Meyer) 对训练前后疗效进行测评。从反射协同运动、关节角度等进行患侧肢体功能评定。上肢功能测定有33项, 每项分值有0、1、2分。最高分为66分, 表明上肢的功能活动完全正常, 相当于5级肌力, 最低分为0分, 相当于0级肌力。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 从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行走 (平地45 m) 、上下楼梯十项内容进行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 60分以上, 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 生活需要帮助;40分以下, 大部分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护;20分以下, 生活完全需要帮助。依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评定标准, 对患者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定[3]。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 偏瘫肢体肌力基本恢复, 生活自理;2显效, 肢体肌力基本改善, 洗脸、刷牙、行走等需要帮助下完成;3有效, 下肢功能基本恢复, 上肢功能基本丧失;4进步, 下肢需要手杖行走, 上肢功能丧失, 完全不能自理;5无效, 上下肢功能基本丧失。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进步率。训练后患者肢体功能疗效情况, 痊愈5例, 显效24例, 有效7例, 进步4例, 无效5例, 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88.9%。

3 讨论

3.1 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现代康复医学认为,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主要是抑制异常生理反射活动, 改善运动模式, 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加强软弱肌肉力量的训练和功能活动[4]。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 不过恢复速度较慢, 如果不能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就会错过肢体康复的黄金时期, 造成患者肢体功能障碍, 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 康复训练应尽早实施, 从心理支持、良肢体位摆放、体位变换, 床上运动训练, 逐渐到坐位的训练、站立及跨步训练,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不断强化患者康复的信心, 逐渐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从而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目前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是降低脑梗死致残率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早期康复训练措施的实施, 12周后, 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88.9%。

3.2 早期康复训练要因人施治。

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及身体状态, 正确判断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不同阶段,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面对疾病, 树立康复信心, 充分调动康复训炼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康复训练应遵循尽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多引导, 多鼓励, 使患者尽早达到生活自理, 既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 对于患者相应的异常状况要有一定的警觉性, 盲目的追求早期康复训练如同拔苗助长的方式, 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灾难。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861.

[2]中华神经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3]代伟, 赵英武.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 2011, 11 (9) :1606-1609.

[4]戴红.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64-65.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为范围, 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入选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 同时排除严重脏器器质性病变、意识障碍、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患者。随机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45~75岁, 平均 (62.5±7.8) 岁;梗死部位:前循环12例, 后循环18例。观察组男19例, 女11例;年龄45~77岁, 平均 (63.8±7.0) 岁;梗死部位:前循环10例, 后循环20例。两组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 同时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被动功能训练:

(1) 肢位摆放:a.患者患侧躯干后倾, 借助枕头支撑躯体, 患侧肩胛带向前伸展, 肘关节伸展, 肩关节屈曲, 前臂旋后;患侧下肢逐渐伸展, 健侧下肢屈曲, 下方垫枕头, 以免压迫患侧下肢。b.头部放在枕头上, 脸部面向患侧, 肩关节下方垫枕头, 肩胛骨向前突出;肘关节上肢伸展, 放在枕部, 腕关节背伸;下肢大、小腿中放置沙袋, 避免髋关节外旋;患侧臀部垫枕, 患侧骨盆前突。c.头部放在枕头上, 床面与躯干成直角, 由枕头对患侧上肢进行支撑, 健侧上肢置于舒适部位, 患侧下肢屈膝屈髋, 由枕头支撑。 (2) 关节运动:取仰卧位, 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肘, 屈肘;踝关节环绕屈伸;髋关节屈曲, 腕关节屈伸;先健侧后患侧的顺序进行活动, 1~2次/天。 (3) 按摩肢体: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并进行按摩, 以揉法、振法、摩法、滚法等为按摩手法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 由远至近做向心性按摩, 2次/天, 20分钟/次。

1.2.2 主动功能训练:

(1) 翻身:a.取仰卧位, 双手叉握, 健腿置于患腿下方, 上肢向上伸展并来回摆动, 用健腿带动患腿进行翻身。b.取仰卧位, 健侧带动患侧, 上肢伸直, 健侧下肢屈曲, 患侧上肢置于外展位, 身体转向患侧。 (2) 坐位及蹲起训练:a.翻身, 健侧在下, 取侧卧位, 健侧带动患侧, 下肢移向床边, 小腿垂下, 健侧肘部、前臂支撑, 肘伸直并坐起。b.患侧下肢肌力达到三级时, 双手前伸扶物, 直立身体, 分开双足, 缓慢下蹲站起, 10个/次, 2次/天。 (3) 步行训练:下肢肌力达到四级时, 由一人搀扶, 练习跨步, 自行体会迈步的感觉, 并增加时间和强度, 进行行走训练。

1.3 评价方法:

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定[2]。<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 50~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 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 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SPSS16.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 P<0.05则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FMA评分 (33.54±1.52) 分, 护理后FMA评分 (57.65±2.87) 分;对照组护理前FMA评分 (32.75±1.78) 分, 护理后FMA评分 (47.65±3.42) 分;两组护理前FMA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t=1.9967, P<0.05) , 护理后FMA评分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t=12.2679, P<0.05)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是自然而又漫长的过程, 且康复程度并不理想, 需要积极开展早期功能训练, 以免错失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 对日后健康的恢复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 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损伤, 造成神经功能出现障碍, 并对正常运动的传导造成严重干扰。受损后的大脑皮质、锥体束因中枢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 导致单纯借助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有效促使其功能的恢复;神经受损造成运动出现障碍, 而康复效果取决于康复的开始时间, 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促使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作用。有关报道指出[3]早期康复功能训练能够对大脑皮质的营养成分进行改善, 有利于神经系统应激性及兴奋性的加强, 对神经轴突突触及神经侧支循环联系的建立具有突出效果, 可促使功能代偿及功能重组。而国内有关学者认为[4], 7 d内或2周内实施实施早期康复训练, 其恢复情况均好于发病2周后实施康复训练的脑梗死患者。本研究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促使其肢体功能恢复, 并采用FMA量表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FMA评分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效果。

因此, 临床应加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逐渐恢复其肢体功能,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以促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好转及健康的恢复。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 均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 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早期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FMA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显著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加强早期康复护理, 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脑梗死

参考文献

[1]刘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J].四川医学, 2014, 22 (8) :1064-1065.

[2]任燕, 顾艳荭, 金小红, 等.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5, 16 (31) :3911-3913.

[3]邸艳荣, 王淑芬.Orem自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 2014, 5 (23) :2827-2829.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8

关键词:脑卒中,卒中单元,神经功能,肢体功能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具有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特点, 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 但其致残率仍高达80%,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脑卒中病人经抢救, 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后, 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减轻肢体功能障碍, 这也是减少病人致残率的关键。卒中单元是通过一个医、技、护等多学科合作的团队, 对住院的脑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管理措施[1]。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对40例脑卒中病人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病人, 纳入标准:经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符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肢体瘫痪Ⅰ级~Ⅲ级;均为稳定期病人;意识清醒,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病情不稳定, 急剧恶化;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有精神障碍个人史及家族史病人;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合并有恶性肿瘤者;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80例中, 男43例, 女37例;年龄43岁~74岁 (58.3岁±16.5岁) ;脑梗死64例, 脑出血16例;首次发作40例, 2次发作26例, 3次以上发作14例。将8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卒中护理单元进行护理, 入院后客观评估病人, 了解每位病人的实际情况 (如职业、家庭、文化程度等) , 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具体方法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急性期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二便护理, 定时翻身时协助叩背, 严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2 分期康复护理

卧床期:根据病情采用合适的体位, 如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 患侧上肢垫一枕头) 等, 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训练。意识清醒后, 帮助病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告知病人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讲解、示范康复训练的方法技能, 视病人病情的稳定情况和全身情况, 指导病人按照计划内容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 (肢体摆放和定时体位转换、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健患侧翻身练习、双手交叉上举训练和桥式运动、腕关节背伸及踝关节背伸的牵张练习) 。坐位期:进行坐位平衡练习, 维持有效坐位, 并加大床上移动幅度,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 争取早日自主排泄和进食, 病情稳定下床后, 开始站位平衡、步行和上下楼梯等练习。之后进行语言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包括穿衣、进餐、洗浴、如厕、刷牙等) 。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动作由简单到复杂, 时间由短到长[3]。

1.2.3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其家属发放脑卒中健康教育手册, 病房墙上张贴脑卒中相关知识宣传画, 组织病人和家属观看脑卒中视频资料, 开展脑梗死健康教育, 内容包括脑梗死的病因、发展、转归、预后及导致脑卒中的各项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安全用药、饮食原则等, 加强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纠正错误的认知, 消除病人的不确定感。介绍规范的健康行为, 纠正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教会病人血压监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措施。

1.2.4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以良好的形象、真诚的态度主动关心病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并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并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 为其创造宣泄的机会。告知病人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了解、分析、矫正其心理障碍, 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 克服悲观情绪, 帮助病人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控制自己的行为, 保持愉快的心情。鼓励家庭成员多关心、安慰病人, 主动参与病人的康复训练, 康复过程中不断肯定病人为自身康复做出的努力, 多鼓励病人。让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人介绍经验, 提高病人的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1) 神经功能:采用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NDF) 评价, 评分0分~45分。其中0分~15分为神经系统及体征大部分消失, 可独立行走, 生活完全自理;16分~30分为神经系统及体征明显好转, 可借助工具或在别人的搀扶下站立, 生活不能自理;31分~45分为神经系统及体征无改变或有所加重, 不能站立, 不能自理。 (2) 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 (FMA) 运动功能评定, 正常为100分, 分数越高, 肢体功能恢复越理想。根据评估分值分为Ⅰ级~Ⅳ级, Ⅰ级 (<50分) :肢体功能最差, 存在严重的功能障碍;Ⅱ级 (50分~84分) :肢体功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功能障碍;Ⅲ级 (85分~95分) :中度运动障碍;Ⅳ级 (96分~99分) :仅仅存在轻微的功能障碍或几乎不存在。 (3) 观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脑梗死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促进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降低致残率, 让病人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重建身心平衡、最大限度的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 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4]。研究证实, 脑血管病变的真正原因是脑血液循环系统障碍, 因此改善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的前提条件就是重新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系统并提供神经系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5]。

大量循证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卒中单元的管理和治疗模式是脑卒中后病人最佳的治疗措施, 卒中单元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等有机整合在一起, 实现多模式密切合作, 使治疗更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 可以使卒中的病死率降低15%, 致残率降低30%[6]。早期康复是卒中护理单元的重要理论, 早期康复护理以脑梗死早期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尚未完全坏死, 在短期内脑梗死能否得以恢复为依据, 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赖于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 而肢体功能的代偿一般不会自动发展, 而有赖于学习和训练。本研究分期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在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再发展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训练, 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脑组织残余细胞的兴奋度, 使病变区域周围的组织或脑细胞进行重组或激发其代偿功能, 改善神经功能[7]。卒中单元中的健康教育能增加病人对自身病情的认识, 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自我控制感。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消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 缓解心理压力, 改善不良情绪, 提高对疾病的积极应对水平和康复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卒中护理单元有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P<0.05) 。提示卒中护理单元护理更能体现专科护理特点,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芮雪, 吴淑芳, 周芳, 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3) :323-325.

[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 7 (2) :200.

[3]祁方遒, 肖玉华, 陆海燕, 等.卒中单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8) :32-38.

[4]黄银娟, 邓秋兰, 潘素兰, 等.社区卒中单元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19 (9) :22-24.

[5]张建英.卒中单元个性化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 (22) :109-110.

[6]汪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5) :43-44.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9

关键词 腹部术后 穴位注射 足三里 肠功能恢复 护理

腹部手术大多数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由于麻醉药物使肠蠕动减慢,所以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腹部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引起腹胀,常影响进食、睡眠、切口愈合及机体恢复。目前,临床采用促进腹部手术胃肠功能的方法主要有口服和静脉用药、术后早期锻炼等[2]。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和预防了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但易受时间及患者配合程度的限制。为了减轻腹胀患者的痛苦,有效地缓解术后腹胀。2010年9月~2011年8月运用足三里注射治疗术后腹胀,促进肛门排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其中肠道手术36例,胃手术8例,阑尾手术24例,胆道手术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4~76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8~66岁。两组均为腹部手术后,均采用随机选择。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总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分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已麻醉复苏返回病房的治疗组进行干预,即治疗组于术后6小时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方法为右腿用左手,左腿用右手,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在胫骨前肌上找准足三里穴,用2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维生素B1针100mg或胃复安针10mg(如果药物容量<2ml的可用注射用水稀释至2m1)。根据患者胖瘦选用5~7号针头,常规消毒皮肤,左手固定皮肤,右手以执笔式持针刺入穴位15寸,上下提插,待患者有麻、沉感时且回抽,未见回血时将1/2量药物快速推入,完毕拔针,按压注射部位,顺时针轻揉片刻。换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将余药同法对另一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于术后6小时拔除导尿管,协助患者坐起,30分钟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个体差异适量运动,坚决杜绝强行锻炼。②护理人员对患者胃肠功能的评估:护理人员连续3天评估患者的术后情况,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即开始评估,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首次肛门主动排气时间(手术结束至第一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每隔2小时由专人听诊患者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4个区,每个区每次听诊1~2分钟,如在2个区听诊发现肠鸣音,在每1分钟4次或4次以上则为肠鸣音恢复,并记录其最早时间)。③护理要点:针刺足三里时,进针要快,上下提插后,有酸、麻、胀感时缓慢注入维生素B1针100mg或胃复安针10mg,拔针后要继续压穴位,以加强疗效。④注意事项:所取穴位要准确;穴位注射的深度要掌握;如患肢严重血液循环障碍,或肢体有肿胀时,不适宜在患肢穴位注射,以免发生感染和出现坏疽;对维生素B1针或胃复安针敏感的禁用;嗜铬细胞瘤、癫痫、进行放疗或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禁用;对肠道活动增强可导致危险的患者,如机械性肠梗阻、胃出血等也禁用。

结 果

穴位注射组术后18~70小时排气,肠功能恢复,平均为46小时;对照组术后24~96小时排气,肠功能恢复,平均78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 论

注意用药前的情志调护:情志调护是根据护理心理学的理论,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过程,帮助患者获得最佳身心状态的一项带有科学性和技术性的措施。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抑制是机体对创伤刺激的全身反应之一,术后腹胀和肠麻痹、肠粘连或肠梗阻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因这些并发症遭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而且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因此,腹部手术后加强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与护理,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的重要措施。目前常规方法主要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但往往是患者出现了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后才对症用药,是被动的。穴位注射注重给药前的情志调护,并通过给药途径主动干预,预防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护理特点:中医认为,胃肠功能紊乱与麻醉和手术的创伤有关,导致脏腑生理机能失调,阴阳平衡和气化机制破坏而阻滞不通、气血不畅、脾胃不和或内伤、气血瘀滞、气机升降失宜。因此,化湿醒脾、行气散滞、疏通气机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穴位注射是通过针刺与药物对经穴的综合作用,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阳明多气多血,又为强壮保健要穴,针刺该穴具有和肠消滞、补中益气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对人体有多种调节作用,可提高白细胞总数,使白细胞释放溶菌酶增多;对胃肠蠕动和多种消化酶分泌有调节作用,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胃复安针或维生素B1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因针的机械刺激加上药物本身的作用,能提高穴位的兴奋传导,激发经络与药物的协同作用,通过药物刺激穴位,增强药物的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气血,改善脏腑功能,使麻醉的胃肠恢复蠕动,促进肠腔内积气的排出,使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故足三里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既采用了中医针灸疗法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又配合西药对胃肠功能的兴奋作用,促使胃肠功能恢复迅速,使患者尽早进食饮食,减少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病体恢复。

参考文献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4例, 其中男67例, 女47例, 年龄50~78岁, 平均 (66.5±0.5) 岁;合并症:糖尿病40例, 高血压52例, 风湿病7例, 其他5例;所有对象均经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为脑梗死,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肢体乏力、活动不便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以随机双盲法将11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 (1)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指导患者卧位平衡、床边坐起、站立平衡、肢体功能及行走等锻炼; (2) 耐心指导患者变化体位, 并进行相应的床上训练;患者取健侧卧位, 每2~3小时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 同时嘱咐患者肢体摆放正确的位置, 为维持患肢功能位, 实际训练应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为原则进行; (3) 卧位平衡, 患者取15º~30º卧位, 然后适当增加卧位角度, 通常每2~3天增加15°;每次10 min, 4~6次/d, 待患者可成直角坐起后停止; (4) 站立平衡, 在患者可成直角坐起后指导其进行站立平衡训练, 训练应在平衡杠中进行, 先屈头部及颈部, 再屈躯干, 然后进行站起、跨步、跨门槛等训练, 2~3次/d, 5~1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恢复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消失, 恢复活动能力;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明显好转, 活动能力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乏力、麻木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活动能力无改善;恶化:治疗后患者的乏力、麻木等症状加重, 活动能力下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Fugl-Meyer量表为依据进行判断,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Brathel指为依据进行评定, 总分均为100分, 分值越高则表示恢复情况越好[1,2]。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治愈率为43.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评分为 (83±9) 分, Fugl-Meyer评分为 (72±9) 分, 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为 (66±9) 分, Fugl-Meyer评分为 (52±9) 分, 两组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 为临床常见病, 是指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缺血造成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现象[3]。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 尤其是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 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 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4]。而脑梗死发病后及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则是改善其活动能力、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符合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 老年脑梗死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 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4例, 将其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治愈率为43.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评分为 (83±9) 分, Fugl-Meyer评分为 (72±9) 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66±9) 分、 (52±9) 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其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康复护理,老年人,脑梗死,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新慧.早期康复与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 2008, 29 (24) :30-31.

[2]石艳琴, 刘庆红, 甘洁琼.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与护理[J].河南中医, 2013, 33 (B4) :376-377.

[3]周素萍, 林强, 蒋桂花, 等.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2) :9-11.

[4]范丽婵, 张薇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2) :97-98.

上一篇:市政污水管网工程管理下一篇:进行作文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