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

2024-09-24

阿托伐他汀(共11篇)

阿托伐他汀 篇1

脑血栓是脑梗死中的常见类型, 可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甚至脑局部血流中断, 继发脑软化坏死。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的主要原因[1]。早期溶栓、调脂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辛伐他汀是目前最常用调脂药物之一, 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 改善脑梗死患者病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阿托伐他汀是近年进入我国的新型药物。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 对其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治疗, 比较两者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 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阿组和辛组, 颈动脉中膜厚度均>0.85 mm。辛组40例患者中, 男19例, 女21例;年龄55~79岁, 平均年龄 (68±12) 岁。阿组40例患者中, 男20例, 女20例;年龄56~81岁, 平均年龄 (69±13) 岁。两组患者参与治疗前从未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 无出血倾向、脏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具体情况均给予低糖、低脂肪饮食、指导健康生活方式等一般治疗。对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给予基本药物治疗等。阿组在以上基本治疗基础上, 给予阿托伐他汀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1984) 20 mg/d, 晚间顿服, 疗程12个月。辛组在同样基本治疗基础上, 给予辛伐他汀 (哈尔滨一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93178) 20 mg/d, 晚间顿服, 疗程12个月。

1.3 疗效标准[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 (TG) 、胆固醇 (TC) 采用酶法测定;血清Apo-A1、Apo-B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 参考值:Apo-A1 1.06~2.02 g/L, Apo-B 0.63~1.25 g/L。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 17.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 TC、TG、Apo-B明显下降, Apo-A1升高 (P<0.05)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上效果更明显, 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脑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 在病灶区形成缺血性梗死、充血性梗死及缺血性半暗带等, 治疗关键是恢复半暗带区可逆的脑组织, 使其恢复功能。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抗凝、溶栓、降纤等, 他汀类药物, 即HMG Co A还原酶抑制剂, 是一类新型血脂调控药物, 能明显降低胆固醇水平[3]。该类药物除降血脂外, 还能阻滞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加强内皮细胞纤溶能力、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也有很好预防作用, 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脑梗死发生率。Apo-A1是一种脂蛋白的结构蛋白, 可调节脂蛋白代谢。Apo-A1直接反映HDL的水平, 能与HDL受体结合, 促胆固醇清除;促使HDL成熟, 向肝内转运并清除胆固醇。Apo-B通过介导LDL与外周LDL受体相结合,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因此脑血栓及脑梗死的发生与Apo-B的升高密切相关[4]。

本研究比较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调脂作用, 结果显示, 两种药物都可以降低Apo-B, 升高Apo-A1, 并降低TC、TG水平,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两组总体疗效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治疗脑梗死进展方面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杨晓云.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2C) :52-53.

[2]李若照, 陈志斌.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 2012, 2 (10) :49-50.

[3]李桂芝.阿托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31) :64-64.

[4]刘扬, 李招兵, 沈严严.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 2011, 40 (6) :587-589.

治早期颈动脉狭窄首选阿托伐他汀 篇2

颈动脉狭窄又叫颈动脉硬化斑块症,是指由于颈动脉的内壁上形成了硬化斑块,使颈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减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多是由于血脂异常引起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和肥胖症患者。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出现头昏目眩、一侧眼睛暂时性发黑、一侧胳膊或大腿发麻无力、说话不清等症状。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但一般在24小时内会完全消失。此病患者若未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脑梗死。临床上根据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将此病分为早期颈动脉狭窄和晚期颈动脉狭窄两种。其中,早期颈动脉狭窄是指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不足70%,而晚期颈动脉狭窄是指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达到70%以上。目前,临床上在治疗晚期颈动脉狭窄时,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在治疗早期颈动脉狭窄时,多采用药物疗法。

过去,临床上用于治疗早期颈动脉狭窄的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第一代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溶栓类药物,而且多主张患者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进行治疗。这是因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几乎都伴有血脂异常。此类患者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溶栓类药物进行治疗,既能控制其血脂的水平、抑制其颈动脉狭窄病情的进展,又可以逐渐溶解其颈动脉上的硬化斑块,使病情发生逆转。不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联合使用第一代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于是,临床医生开始寻找一种既能治疗血脂异常、又能治疗颈动脉狭窄,且副作用小的药物。这种药物目前已被发现,它就是阿托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的商品名叫立普妥,是新一代(第三代)他汀类药物。此药是2009年全球头号畅销药品,全球的年销售额高达123亿美元以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阿托伐他汀受到如此的青睐呢?

1.阿托伐他汀的调脂作用非常强

作为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的主要临床作用是调节血脂,其调节血脂的作用是洛伐他汀的5倍,是辛伐他汀的6.2倍,是烟酸的17倍。

2.阿托伐他汀具有消除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动脉硬化斑块中的脂肪颗粒分解为脂肪分子,而且可以抑制这些脂肪分子再次结合形成脂肪颗粒,因此具有很强的消除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剂量下,阿托伐他汀消除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是阿司匹林的4.5倍。

3.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很小,可长期使用

临床实验证明,只有极少数人在服用此药期间可出现头痛、皮疹、头晕、失眠、视觉模糊、味觉障碍、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而且这些不良反应的症状较轻,不会影响患者继续用药治疗。因此,阿托伐他汀可以作为预防性药物长期使用。最新的研究还发现,阿托伐他汀在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时,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很低。这就告诉人们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美国的临床医生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200例早期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研究人员给治疗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联合使用第一代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平均下降了40%,而且在这组患者中没有人因为出现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平均下降了7%,而且有12例患者因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停止进行治疗。研究人员认为,此项研究的结果充分说明,阿托伐他汀可作为治疗早期颈动脉狭窄的首选药物。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是:开始使用时每日服1次,每次服10~20毫克,以后可根据治疗的效果逐渐增加阿托伐他汀的用量,但每日的最大用量不能超过8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阿托伐他汀不可与环孢素、红霉素、吉非罗齐、烟酸等药物合用,在与阿司匹林合用时应有医生的指导。此外,孕妇、哺乳期女性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此药。

阿托伐他汀不会减弱肌力 篇3

虽然经常有临床医生报告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肌痛的病例,但在STOMP试验之前所开展的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都未对他汀类药物对肌肉功能的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在过去数年中,许多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会向医生抱怨在服药后出现肌肉疼痛,而且此症状并不局限于特定人群。同样来自哈特福德医院的该项目资深研究人员保尔·汤普森博士对心脏在线说道:“发生肌肉并发症的人数很多,他们主要的症状为肌肉疼痛或肌无力。因此,我们着手开展此项研究,以期探明服用他汀类药引起肌肉疼痛或肌无力的机制。”已有的文献资料尚未对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症状,是否会导致病人无力,以及因服用该药所引起的肌肉并发症对病人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汤普森介绍道,因为阿托伐他汀的处方量和知晓度在他汀类药物中首屈一指,所以STOMP项目的研究人员选择该药进行研究。STOMP将468例受试患者随机列入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受试患者每日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剂量为80mg。受试患者需在服药至少6个月后进行肌肉运动测试(包括问卷调查;握力、肘屈肌力和膝伸肌力测试;膝伸肌耐力训练),另外需向研究人员报告因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包括肌痛在内的肌肉症状。

服用阿托伐他汀组病人的肌酸激酶水平比安慰剂组显著升高了20.8U/L,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有40例肌酸激酶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病人,而安慰剂组只有29例。肌酸激酶水平是反映肌肉损伤程度的指示性指标,肌酸激酶值的升高表明他汀可引起病人轻度肌肉损伤,不管服药病人是否有临床症状表现。

该研究证实了帕克等人先前提出的他汀类药物增加肌肉疼痛发生的假设,该假设在当时因缺乏研究证据而存在争议。服用阿托伐他汀组有23例病人报告有难以言表的肌肉疼痛发生,安慰剂组的报告例数为14例。以上报告肌肉疼痛的病人中,服用阿托伐他汀组有19例病人,安慰剂组有10例病人表现出持续性肌肉疼痛,他们可归类为肌痛病人,两组间进行统计比较后得到的P值为0.05。服用阿托伐他汀肌痛发作病人的疼痛部位多为腿部,而服用安慰剂肌痛发作病人的疼痛部位不固定。另外,服用阿托伐他汀组病人出现肌痛的时间要早于安慰剂组。

但服用阿托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相比,两组病人的肌力、肌肉耐力、肌肉需氧量以及身体活动能力都没有差异。阿托伐他汀组病人身体活动能力低于安慰剂组与药物治疗无关,而是被最年老病人的活动能力拉低了。

汤普森说道:“在接受了6个月的高剂量他汀治疗后,我们发现他汀没有使病人的肌肉运动功能下降,这点让我们非常欣慰。”

有些病人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肌痛的风险要高于一般人。然而,汤普森提醒记者,该项研究只观察了病人服用他汀治疗6个月的肌肉情况,试验中的男性和女性受试病人按年龄分为三个组进行招募(20~39岁、40~54岁、55岁以上)。因此,以后的相关研究应纳入年龄更大的病人群体且他们接受他汀治疗的时间要更久才行。他还透露一项为了弄清哪些病人在服用他汀后发生他汀引发肌肉疼痛风险的最高研究正在进行。

辛伐他汀胶囊说明书 篇4

【英文名称】SimvastatinCapsules

【拼音全码】XinFaTaTingJiaoNang

【主要成份】辛伐他汀胶囊主要成份为辛伐他汀。化学名称:2,2-二甲基丁酸-8-[(4R,6R)-6-2-[(1S,2S,6S,8S,8aR)-1,2,6,7,8,8a-六氢-8-羟基-2,6-二甲基-1-萘基]乙基四氢-4-羟基-2H-吡喃-2-酮]酯。

分子式:C25H38O5

分子量:418.57

【性状】辛伐他汀胶囊为白色片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高胆固醇血症对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当饮食控制及其它药物治疗不理想时,可予辛伐他汀治疗。降低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规格型号】10mg*30s

【用法用量】1.高胆固醇血症:一般起始剂量为每天10mg,晚间顿服。对于胆固醇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起始剂量为每天5mg。若需调整剂量,应间隔四周以上,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应定期监测胆固醇水平,如果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目标范围,应考虑减少辛伐他汀的剂量。2.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可以20mg/日为起始剂量,如需调整剂量,应间隔四周以上,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3.合并用药:辛伐他汀单独应用或与胆酸螯合剂协同应用时均有效。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与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同时服用。同时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的患者,辛伐他汀的起始剂量应为5mg/天,且不超过10mg/天。4.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辛伐他汀主要经胆汁排泄,经肾脏排泄的量很少,故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不必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分)的患者应慎用辛伐他汀胶囊,此类病人的起始剂量应为5mg/天,当剂量超过10mg/天时,应严密监测。

【不良反应】辛伐他汀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只有少于2%的病人因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在已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分为可能、可疑或肯定)与药物有关的发生率大于或等于1%的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发生率在0.5%~0.9%的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头痛。发现肌病的报告很罕见。下列不良反应的报导曾出现在无对照组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中,如恶心、腹泻、皮疹、消化不良、瘙痒、脱发、晕眩、肌肉痉挛、肌痛、胰腺炎、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呕吐和贫血、横纹肌溶解和肝炎/黄疸罕有发生。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的明显的过敏反应综合征罕有报导,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狼疮样综合征、风湿性多发性肌痛、脉管炎、血小板减少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ESR)增高、关节炎、关节痛、荨麻疹、光敏感性、发热、潮红、呼吸困难以及不适。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氨基转移酶显著和持续性升高的情况罕有报导。肝功能检查异常为轻微或一过性。来源于骨骼肌部分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的情况也有报告。

【禁忌】1.对任何成分过敏者。2.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3.与四氢萘酚类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合用。

【注意事项】1.病人接受辛伐他汀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使用。2.肝脏反应。本药应慎用在大量饮酒和/或有肝病历史的病人。有活动性肝病或无法解释的氨基转移酶升高者应禁用辛伐他汀。在临床实验中,有少数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有显著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的现象。但停药后,则氨基转移酶可回复至治疗前水平,但无黄疸或其它有关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亦无过敏现象。建议在治疗前对于氨基转移酶有升高现象的患者应加强检查并多加留意。如果病人的氨基转移酶有继续升高的表现,特别是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并保持持续,则应予停药。与其它降脂药相同,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氨基转移酶中等程度升高(低于正常值3倍的情况)亦有报道。这些变化通常在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不久即有出现,但一般为一过性且不伴随任何症状,所以不必停药。3.肌肉反应。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普遍有肌酸激酶(CK,来自骨骼肌)轻微的一过性升高,但这些并无任何临床意义。对于有弥漫性的肌痛、肌软弱或/和显著的肌酸激酶(CK)升高(大于正常值十倍以上)的情况应考虑为肌病,因此应要求病人若发现有不可解释的上述肌病征象应立即告诉医生。若发现肌酸激酶(CK)显著上升或诊断或怀疑肌痛,应立即停止辛伐他汀的治疗。对于有急性或严重的条件暗示的肌病及有因横纹肌溶解而导致二次急性肾衰竭倾向的病人应停止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治疗。4.眼科检查。即使在没有任何药物治疗时,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混浊的发病率亦会增加,长期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辛伐他汀对人体晶状体无不良作用。5.纯合子型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由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完全缺乏的缘故,辛伐他汀对此类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大理想。6.高三酰甘油血症。辛伐他汀只有中等程度降低三酰甘油的效果,而不适合治疗以三酰甘油升高为主的异常情况(如Ⅰ、Ⅳ、及Ⅴ型高脂血症)。7.对酒精饮用量过大和/或有既往肝脏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辛伐他汀胶囊。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辛伐他汀目前不推荐给儿童服用。

【老年患者用药】在老年患者(大于65岁),应用辛伐他汀的对照临床试验中,其对于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效果与其他人群的结果相同,而不良反应和试验室检查异常的出现频率亦无明显增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尚无孕妇用辛伐他汀的资料。妊娠期妇女禁用辛伐他汀。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过程,所以妊娠期停用降脂药对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远期效果影响甚少。而且胆固醇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其它产物是胎儿发育的必需成份,包括类固醇和细胞膜的合成。因为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能降低胆固醇的合成,而且也可以降低胆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其它产物。所以孕妇服用辛伐他汀可能有损于胎儿。在育龄妇女中,辛伐他汀只能用于那些怀孕可能性很小的妇女。若妇女在服药过程中怀孕,则应停用辛伐他汀并告知对胎儿可能造成的损害。2.目前还不了解辛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是否经人乳分泌,因为许多药物经人乳分泌且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故服用辛伐他汀的妇女不宜给予母乳。

【药物相互作用】1.当辛伐他汀与其它在治疗剂量下对细胞色素P4503A4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如:环孢霉素、米贝地尔、伊曲康唑、酮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和奈法唑酮)或纤维酸类衍生物或烟酸合用时,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增高。2.辛伐他汀胶囊与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并用药会增加肌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这些药物包括吉非贝齐和其他贝特类,以及降脂剂量的烟酸(大于等于1g/d)。此外,血浆中高水平的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活性增高也会增加肌病的危险。辛伐他汀和其他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由细胞色素P450的同功酶3A4所代谢。数种在治疗剂量对此代谢途径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能增高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血药水平,并因而增加肌病的危险。这些药物包括环孢菌素、四氢萘酚类、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伊曲康唑、酮康唑及其它抗真菌唑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以及抗抑郁药奈法唑酮。3.香豆类衍生物:临床研究曾发现辛伐他汀能中度提高香豆类抗凝剂的抗凝效果。故成人早期应用抗凝血治疗及并用辛伐他汀时应多次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籍此确定凝血酶原时间没有显著改变。当服用香豆类衍生物的病人,已有一个稳定的凝血酶原时间后,仍推荐在固定的期间内继续作凝血酶原时间的监察。如果辛伐他汀的剂量有变动,应同样执行以上的程序。在未服用抗凝血剂的病人中,辛伐他汀治疗从未有报导对出血或凝血酶原时间有影响。

【药物过量】有少量服药过量的报道,病人无特殊症状,所有病人均康复且无后遗症。其中大服用剂量为450mg。一般采取常规措施来处理服药过量。

【药理毒理】有少量服药过量的报道,病人无特殊症状,所有病人均康复且无后遗症。其中大服用剂量为450mg。一般采取常规措施来处理服药过量。

【药代动力学】有少量服药过量的报道,病人无特殊症状,所有病人均康复且无后遗症。其中大服用剂量为450mg。一般采取常规措施来处理服药过量。

【贮藏】密封。

【包装】30粒/盒。

【有效期】24月

【执行标准】WS-462(X-398)-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170

【生产企业】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

阿托伐他汀 篇5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40mg/d口服,连用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两组血脂、Hcy和hs-CRP水平。结果: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血清TC、TG、LDL-C、Hcy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HDL-C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Hcy及h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ACS患者血脂、Hcy及hs-CRP水平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091-0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其病理特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和出血,进而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发现,Hcy水平升高是ACS、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1]。近年来发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具有前体炎症因子的作用,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成分的炎症过程,在斑块不稳定性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2]。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用较敏感的方法检测出血清中较低浓度的CRP,其检测敏感度可低至0.15mg/L,主要适合于低活动度全身炎症性疾病。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3]。本研究对ACS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同时在用药前后采血检测Hcy和hs-CRP水平,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内科收治的AC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确诊。除外脑卒中、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及1个月内服用过调脂药物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2.8±13.2)岁,急性心肌梗死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2.8±13.7)岁,急性心肌梗死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吗啡和地西泮镇痛和镇静,阿司匹林和肝素等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以及尿激酶溶栓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mg,每日一次口服,连续服药4周。

1.3 标本采集及检测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治疗4 周后抽取静脉血3ml,用离心机3500r/min离心7min后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中冷冻待测。Hcy测定采用荧光生化法,所用仪器为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hs-CRP测定采用罗氏公司生产的CO-PA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则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及氧化物酶法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的血脂四项、Hcy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血清TC、TG、LDL-C、Hcy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HDL-C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血脂四项、Hcy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ACS的基本发病机制为易损斑块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表面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微血管栓塞导致心肌供氧量减少和心肌缺血加重[4]。Hcy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为人体内的一种反映血管损伤的含硫氨基酸,正常人体内的含量很少。现有研究证实[5],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Hcy导致ACS的病理机制有[5-6]:①Hcy对血管内皮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从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②高Hcy影响凝血系统。Hcy通过激活血小板,增强其黏附与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并最终导致ACS的发生。③Hcy产生的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能促进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自身氧化,而修饰氧化的LDL不仅能影响一氧化碳(NO)的合成及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活性,而且能加重内皮功能的受损。④Hcy还能影响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的表达,介导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

有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脱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合成,外周血淋巴细胞也可少量产生。研究表明CRP增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7]。CRP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能作用包括[8]:激活补体系统,增加分子粘附作用,增强吞噬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吞噬作用,刺激NO的生成,增强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和活性等。有学者研究表明[9],ACS患者血浆中hs-CRP、Hcy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会随心肌缺血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联合检测三者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阿托伐他汀为新一代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阻断胆固醇的生成,而上调细胞表面的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除具有降血脂作用外,还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活性,抗凝及抗血栓形成等多重作用[10]。闫伟等[11]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Hcy和白介素-6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戴志江等[12]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及hs-CRP水平,且阿托伐他汀用量40mg较10mg的降脂及抗炎作用更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TC、TG、LDL-C、Hcy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而HDL-C则明显升高,且Hcy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这与国内学者[10-11]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ACS患者的Hcy、hs-CRP及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内皮作用,同时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从而防止ACS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Zylberstein DE, Bengtsson C, Bjorkelund C, et al. Serum homocysteine in relation to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rom coronary: a 24-year follow-up of the population study of women in Gothenburg[J]. Circulation, 2004, 109 (5):601-606.

[2] 朱润秀,袁军,李攀,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ox-LDL、hs-CRP、Hcy、IMT 的相关性研究[J]. 北京医学,2015,37(5):441-444.

[3] 高娟,苏立凯,王德超,等. 他汀类药物非调脂作用研究[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4):87-89.

[4]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6-255.

[5] 吕璘琳,孙芹敏,宋明慧,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6):707-709.

[6] Joseph J, Joseph L. 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vascular disease: new mechanisms beyond atherosclerosis[J]. Metab Syndr Relat Disor, 2003, 1(2): 97-104.

[7] Gacho O, Legrand V, Biessaux Y, et al. Long-term prognosis significance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coronary angi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J]. Am J Cardiol, 2007, 99: 31-35.

[8] 马依彤,霍勇. 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进展[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03-404.

[9] 李文军,李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临床研究[J]. 北京医学,2015,37(1):72-73.

[10] 罗晓丽,邓仁生,申源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207-3209.

[11] 闫伟,王有恒,冯军鹏,等.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白介素-6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02-1003.

[12] 戴志江,徐艳秋.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1333-1334.

阿托伐他汀 篇6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冠心病,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血液异常, 出现脂质代谢, 促使心脏血管壁积聚大量的脂质, 最终导致粥样硬化的病理表现, 其中冠心病同高脂血症间具备着非常紧密的关联[1]。相关研究显示, 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的使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且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其中阿伐他汀对于治疗冠心病已经得到证实, 临床有效性也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认可;而瑞舒伐他汀的作用主要是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血脂功能进行调节[2]。该研究中主要探讨分析了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有54例患者, 其中观察组中, 男性患者为28例, 女性患者为26例, 其年龄为42~80岁, 平均为 (55.9±3.6) 岁;而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为24例, 女性患者为30例, 其年龄为44~82岁, 平均为 (56.8±4.1) 岁。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具备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都提供常规治疗, 服用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钙拮抗剂与阿司匹林等,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并发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 (产品批号:J20070061) 实施治疗, 口服, 其剂量为10 mg/次, 1次/d, 坚持治疗21 d;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 (产品批号:J20090091) 实施治疗, 口服, 其剂量为10 mg/次, 1次/d, 坚持治疗21 d[3]。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经过临床治疗后, 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则视为治疗显效;经过临床治疗后, 当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明显得到缓解, 则视为治疗有效;经过临床治疗后, 当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加剧, 则视为治疗无效, 其中,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处理, 其中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 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6例 (48.2%) , 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4例 (44.4%) ,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而对照组患者中, 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2例 (40.8%) , 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0例 (37.0%) ,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8%;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6968, P值0.030, P<0.05) 。详情见下表: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心血管疾病, 临床中常常选择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4]。其中, 阿托伐他汀为合成他汀类药物, 其作用优势主要体现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与降血脂上, 其既可以对肝细胞内的甲戊二酰基辅酶进行抑制, 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达到降脂的目的, 还可以对冠脉内的炎性反应进行抑制, 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形成[5]。而瑞舒伐他汀是较为有效的他汀类药物, 还是一种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 其具有着生物利用率高、降脂明显与血清半衰期长等特征, 并且具备着显著的低亲脂性以及肝脏选择性[6]。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 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6例 (48.2%) , 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4例 (44.4%) ,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而对照组患者中, 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2例 (40.8%) , 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0例 (37.0%) ,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8%;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临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 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是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 同徐亮、杨文等[7,8]的文献报道相似。该研究对于临床治疗冠心病以及冠心病患者预后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进一步证实了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但是对于并发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老年人使用瑞舒伐他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综上所述, 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 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略优于阿托伐他汀, 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琦, 孙斐, 权亚梅.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98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12 (S1) :36-38.

[2]陈翀昊, 王广燕, 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12) :161-163.

[3]杨昆, 曹鸿鹍, 付薇, 等.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 15 (11) ∶66-69.

[4]石蕊, 姜铁民, 赵季红, 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7 (26) :83-86.

[5]刘迎雪, 李虎, 张松涛, 等.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25 (16) :121-125.

[6]向玉梅, 汪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5 (13) :1677-1678.

[7]徐亮, 杜清莲, 任月如,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9) :1495-1496.

阿托伐他汀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此次观察对象,排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肝功能不全及近期内服用影响血脂类药物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36±3.17)岁;观察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9.52±3.26)岁。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制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加强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0mg/次,2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5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3个月治疗后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三酰甘油)、TC(血浆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水平。

1.4疗效判定[3]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恢复,血压及心率恢复平稳,且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降低幅度>40%,心功能等级提升2级或以上,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血压及心率恢复平稳,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降低幅度>30%,心功能等级提升1~2级,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血压及心率仍存在较大波动,且胆固醇及三酰甘油降低幅度<30%,临床体征明显,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HDL-C、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HDL-C、LDL-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临床研究表明[4],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均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病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加强对冠心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对改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且临床研究表明[5]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脂蛋白及血浆胆固醇水平,同时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但同瑞舒伐他汀相比,效果欠佳。瑞舒伐他汀是当前临床采用的具有较强调脂效果的他汀类药物,有临床报道表明,10mg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的最大幅度可达45.6%,与同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相比,调脂效果更为明显。且经由药理学研究证实,瑞舒伐他汀半衰期长,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具有较高亲和性,只有小部分会经由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小[6]。除上述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可有效抑制患者血管平滑肌增殖,同时兼具改善患者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炎作用,在预防及降低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同阿托伐他汀相比,效果更为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丽芳.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98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31(23):94-95.

[2]杨文.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622.

[3]万埝.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血脂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4,9(4):403-404.

[4]王朝霞.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健康之路,2014,16(5):154-155.

[5]孟立立.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对照研究〔J〕.医药前沿,2014,25(7):189-190.

阿托伐他汀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于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均参照《缺血性心脏病命名与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据就诊序号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3~76(61.5±6.8)岁;病程1~15(8.6±2.3)年。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5~79(61.8±7.1)岁;病程2~13(8.5±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临床对比。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具有知情权,自愿加入研究小组。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硝酸脂类药物等,试验组加用瑞舒伐他汀(Astra Zeneca UK Limited)10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次,1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n(%)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C、TG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TC、TG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DD、LVESD及LVE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进而引发的心肌缺氧、缺血性心脏病[2],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该病的致死率较高,因此确诊后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他汀类药物一直是临床上冠心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在降脂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及抗炎等多种作用,从而使冠状动脉危险事件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降低[3]。

瑞舒伐他汀是选择性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低亲脂性与肝脏选择性[4]。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为肝脏,经过抑制胆固醇与HMG-Co A还原酶在肝脏内的生物合成,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C与载脂蛋白水平,同时可以使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胆固醇受体数量增加,增加LDL-C的分解及代谢,从而使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大大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5]。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严重,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经过调解患者的血脂指标,提高其心肌供氧利用率及高能磷酸键水平[6],从而达到改善其心肌缺血的目的。

此次研究中,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试验组血脂及心功能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较阿托伐他汀更为有效。

综上所述,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较阿托伐他汀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依就诊序号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与心功能改善情况。试验组治疗后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VEDD、LVESD及LVEF等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在冠心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较阿托伐他汀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及心功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血脂水平,心功能

参考文献

[1]石蕊,姜铁民,赵季红,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19-2622.

[2]陈罛昊,王广燕,苏衡,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

[3]王罗卿,孙黎明,王怡练,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289-291.

[4]李春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5(12):1812-1814.

[5]许琳,李晓燕,韩淑芳,等.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2):137-139.

阿托伐他汀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75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给予确诊。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41例, 女性34例, 年龄44~78岁, 平均 (55.80±5.40) 岁;对照组患者男性43例, 女性32例, 年龄43~80岁, 平均 (54.40±4.60)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基础药物治疗, 即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治, 10毫克/次, 每天1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 10毫克/次, 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TC降低>20%, 或TG降低>40%, 或HDL-C升高>0.26 mmol/L;有效:TC降低10%~20%, 或TG降低20%~40%, 或HDL-C升高0.014~0.26 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C-C与HDC-C的变化: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TC、TG、LDC-C水平显著较对照组患者降低, HDC-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

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显效45例, 有效27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 有效28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81.3%。除有效指标外, 其他临床疗效指标两组患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高血压, 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三酰甘油过高等、肥胖、高血糖/糖尿病等均可引发冠心病的发生[3], 临床表现主要为出现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出现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等典型的胸痛, 甚至出现猝死的严重后果[4]。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为94.96/10万, 农村为71.27/10万, 城市高于农村, 男性高于女性,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困扰和不安[5]。因此, 治疗冠心病刻不容缓。

既往文献报道,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 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含量对治疗冠心病具有重大意义[6]。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新型的他汀类药物, 与同类药物相比, 具有一些有利的药理学特性:其分子中极性甲磺酰氨基的存在使它呈现相对的亲水性, 易于为肝细胞大量摄入, 抑制HMG-Co A还原酶的作用更强[7,8]。本研究表明, 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 其TC、TG、LDC-C水平显著降低, HDC-C显著升高, 且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疗效。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脂蛋白以及血浆胆固醇的水平, 明显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 主要治疗混合型高血脂患者。本文研究发现, 其疗效为81.3%, 没有瑞舒伐他汀的疗效强。

综上所述,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 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75例。实验组患者给与瑞舒伐他汀诊治, 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TC、TG、LDC-C水平较对照组患者降低, HDC-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经过治疗, 实验组患者显效45例, 有效27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 有效28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81.3%。除有效指标外, 其他临床疗效指标两组患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 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冠心病,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翀昊, 王广燕, 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 (2) :126-128.

[2]杨文, 刘洁云, 秦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7) :621-623.

[3]张根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学术版) , 2014, (3) :36-37.

[4]胡鸿妍, 王执兵.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5) :75-77.

[5]麦劲壮, 赵连成, 刘小清, 等.心率与全因死亡及冠心病事件关系的队列人群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 37 (8) :750-753.

[6]董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4) :891.

[7]廖琦, 孙斐, 权亚梅.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98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 (S1) :23.

阿托伐他汀 篇10

关键词荷丹片阿托伐他汀血脂肝功肌酸激酶体重指数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6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高脂血症人群迅猛增多,并且有年轻化趋势。高脂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血脂异常还可以引起脂肪肝发病率增高,脂肪肝多伴有或轻或重的肝功异常,还可引起肥胖、体重指数增加。我国乙肝、丙肝患病率高、老年高龄人群在增多,老年人群多合并便秘、肝功差。荷丹片的问世无异为以上人群开辟了一条新的调脂治疗途径。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血脂异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荷丹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荷丹片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30~70岁,平均51±09岁。其中肥胖合并脂肪肝肝功异常11例,且BMI≥25kg/m2,糖尿病12例,冠心病15例,脑梗死14例。阿托伐他汀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3~72岁,平均52±08岁。肥胖合并脂肪肝、肝功异常10例、且BMI≥25Kg/m2,糖尿病13例,冠心病14例,脑梗死13例。两组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骨髓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

研究方法:荷丹片组:口服荷丹片2片/次、3次/日,连续服用8周。阿托伐他汀组:10mg/次、1次/日、睡前服,连续服用8周。其他影响血脂的药物在治疗期间避免使用,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时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空腹血脂、体重指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检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荷丹片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均有明显降低血清血脂(P<001),两组均升高HDL—C但荷丹片组升高HDL—C更明显(P<005),两组之间血脂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肾功能、肌酸激酶指标与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荷丹片有减肥\降体重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见表2。

两组治疗4周、8周后,肝功能荷丹片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了荷丹片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见表3。

讨论

血脂异常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脂肪肝、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密切相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出在积极调脂治疗同时,还要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尤其是转氨酶异常、高龄、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患者,更应关注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他汀类、贝特类均可能引起转氨酶和血清肌酶升高。荷丹片由山楂、荷叶、丹参、补骨酯、潘泻叶等中药经过现代工艺加工而成的调脂新药,具有保肝益肾、活血化瘀、化痰祛湿、润肠通便之功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荷丹片可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体重,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减轻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荷丹片多途径全面调脂防治肝脏损害,打造了中药调脂护肝的第一品牌,有效调节血脂异常患者的多种指标,值得临床医生试用。

参考文献

1张学智.荷丹片治疗血脂异常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观察.第十届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2008)长春论文集.

2李福兵,蒋波涛.荷丹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医学临床研究,2009,26(4):722—723.

3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9.

阿托伐他汀 篇11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降脂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越来越为严重, 而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的冠心病, 其发病趋势也在近年来不断上升。冠心病就是患者体内血液异常出现的脂质代谢从而引起其心脏血管壁内大量的脂质沉积, 从而导致其出现粥状硬化的一种疾病[1]。冠心病与人体高脂血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中, 多采用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且效果较好。瑞舒伐他汀是近年来才出现在医疗市场的治疗冠心病药物, 其临床治疗效果为得到充分肯定[2]。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 对其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 治疗效果理想,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 其中男性患者68例, 占总人数的56.67%, 女性患者52例, 占总人数的43.33%, 年龄46~73岁, 平均 (55.47±6.12) 岁,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60例。120例患者均无心力衰竭或肝肾功能不全者, 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 (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258) 进行治疗, 瑞舒伐他汀10毫克/次, 口服, 每晚睡前服用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20050) 进行治疗, 阿托伐他汀10毫克/次, 口服, 每晚睡前服用1次。

1.3 判断指标:两组患者在清晨空腹时采集其静脉血, 对其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进行检测。显效:血清总胆固醇降低>20%,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0.23 mmol/L, 三酰甘油降低<40%;有效:血清总胆固醇降低10%~20%,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0.104~0.26 mmol/L, 三酰甘油降低20%~40%;无效:其数据未达到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技术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如果 (P<0.05) 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49例, 有效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显效43例, 有效9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6.67%, 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越来越为严重, 而威胁我国老年人口的冠心病, 其发病趋势也在近年来不断上升。冠心病就是患者体内血液异常出现的脂质代谢从而引起其心脏血管壁内大量的脂质沉积, 导致其出现粥状硬化的一种疾病。冠心病与人体高脂血症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中, 多采用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较好。瑞舒伐他汀是近年来才出现在医疗市场的治疗冠心病药物, 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充分肯定[3]。此次研究我们通过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 从而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

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就是调控血脂水平, 积极有效的降脂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治疗。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多种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可以长期服用, 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相对较高, 但是在临床治疗中, 患者达标率还是较低[4]。有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外还能改善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平滑增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 这些方面都可以有效的预防及降低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5]。

综上所述, 在使用相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 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应该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首选药物。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 调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效果更加明显, 而且不良反应相对于阿托伐他汀更少, 安全性较高, 可以在将来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万巧英.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皮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 (15) :2305-2306.

[2]陈翀昊, 王广燕, 苏衡,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 (2) :126-128.

[3]时淑芳.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善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 (6) :510-511.

[4]杨文, 刘洁云, 秦雷, 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6) :621-623.

【阿托伐他汀】推荐阅读:

血脂水平阿托伐他汀08-03

阿托伐他汀钙片09-20

阿托品注射剂09-24

上一篇:进度管理控制下一篇:深度建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