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语言程序设计

2024-09-18

VB语言程序设计(共12篇)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1

1 建立数据库

本程序使用的数据信息存储在名为“标准管理”的数据库中。因为数据量不是很大,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系统。为了管理上的方便,所有的表格都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标准管理数据库中有食品旧表、食品新表、食品旧表作废标准、食品标准备案表、食品限制项目表、食品认证表、食品标准展开表、食品附表5共8个用于食品专业标准管理的表格。因为本实验室还从事日化产品检测,因此,也有8个用于日化专业标准管理的表格。区别只在于表格名称中分别冠以“食品“和“日化”字样。因为对食品和日化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因此,只对食品相关的表作出说明。

食品旧表是指上级部门批准的计量认证证书附表内容,不包括新修订的标准。食品作废标准表是计量认证证书附表中所含的已经作废的标准,食品标准备案表是新修订的标准,实验室需要到计量部门重新备案。食品新表是从计量认证证书附表中剔除作废标准、增加新标准后而得到的表格。

食品限制项目表是对有限制参数的标准进行展开,本程序能从食品新表和食品限制项目表合并生成食品认证表,格式和计量认证申请书附表1大致相同。

食品标准展开表是对所有现行有效的标准按参数进行展开,由食品新表和食品标准展开表能生成食品附表5,用作下次计量认证申请书的附表5。食品标准展开表和食品附表5对同一个标准来说虽然具有相同的格式,但是食品标准展开表中的排列可以是无序的,新增的标准可能排列在最后。食品附表5中的检测项目的排列顺序则同申请书附表1的认证项目一致。本程序还可以查看所有现行有效标准所含的检测参数。

在这8个表中,食品旧表、食品新表、食品限制项目表、食品标准展开表是基本的表格。食品作废标准表、食品标准备案表、食品认证表、食品附表5由程序自动生成。

各个表中字段和选择的排序字段如表1所示。

2 建立ADO数据源

VB6.0的标准Data控件不能直接使用Access2000以上版本建立的数据库,必须将Access2000以上版本建立的数据库转换为Access7.0以下版本才能使用。一般在程序开发的过程中,数据库的结构也需不断地调整,数据库在高低版本之间来回转换非常麻烦,因此使用标准Data控件不很方便。ADO Data控件能够使用Access2000以上版本建立的数据库,但需要通过ODBC数据源管理器对数据源进行配置。配置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控制面版中找到ODBC数据源管理器,建立Access数据源,本程序使用的数据源名称为AccessDb10。

3 标准变更查询

标准变更查询要用到两个表,食品旧表和食品新表。程序将两个表进行比较,找出旧表中有而新表中没有的标准,生成作废标准表,找出新表中有而旧表中没有的标准,生成食品标准备案表。

在本窗体中共有6个ADO Data控件,Adodcjb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旧表,Adodcxb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新表,Adodczf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作废标准表,Adodcba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标准备案表,Adodczf1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作废标准表的产品标准字段,Adodcba2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作标准备案表的产品标准字段,Datagrid3显示作废标准,Datagrid4显示备案标准。

在窗体中共有28个文本框控件,分成4组,各组分别和旧表、新表、作废标准表、食品标准备案表的字段对应,用于从旧表中将记录传递给作废标准表,从新表中将记录传递给食品标准备案表。窗体中有4个命令按钮,两个用于食品、日化标准变更查询的切换,两个用于食品、日化标准变更的整理。因为变更查询的程序比较简单,程序代码从略。

4 填充认证表

认证表是申请书的附表1,其形式和批准的计量认证项目表大体相同。根据填写要求,能检测全部参数的认证项目,只填标准名称和标准号即可。对于有限制参数的认证项目要求根据标准对检测参数进行展开。将带有限制参数的标准单独建立一个表,称之为限制项目表,限制项目表的内容和格式和标准展开表差不多,区别很小。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的话,也可以用标准展开表来生成认证表。在新表中,能检测全部参数的认证项目标记为全部参数,带有限制参数的认证项目标记为部分参数。程序通过对“部分参数”的识别来确定认证表中的哪些认证项目需要展开,将新表和限制项目表合成为认证表。

在填充认证表的窗体中,共有3个ADO Data控件,ADO Data控件的Datasauce属性分别设置为新表、限制项目表和认证表,每个ADO Data控件有绑定5个文本框控件,用于记录的传递,Datagrid控件用于显示认证表。窗体中有4个命令按钮,两个用于食品、日化两个专业标准的切换,一个用于返回主页。4个命令按钮中最重要的是生成认证表的命令按钮,利用此按钮可完成认证项目表的填充工作。其程序如下:

5 标准查询

标准查询主要是为了查看每个标准中所包含的检测项目,是利用标准展开表按类别进行查询的。虽然标准展开表中包含了查询所需的全部信息,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因为标准需要不断更新,为了保证一个质检机构现行有效标准的唯一性,只把新表内容作为唯一性的依据,所以在查询时要按新表进行查询。标准展开表虽然同样需要更新,但标准展开表中旧标准的存在不影响标准的查询。

在标准查询窗体中,共有3个ADO Data控件,ADODC1和ADODC2的DataSource属性都设置为新表,ADODCCX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标准展开表,两个约束数据组合控件DataCombo1、DataCombo2的RowSource属性分别设置为ADODC1和ADODC2,Listfield属性分别设置为检测项目类别、检测项目名称。Text1的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ADODC2,Datafield属性设置为标准编号,用于显示所选择的认证项目的标准名称和标准号。DataCombo1、DataCombo2的Click事件的程序代码如下:

6 生成申请书附表5

申请书附表5是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及其检定/校准一览表,要求将标准按参数展开,因此,一个标准有多条记录。为了使表附5中的标准和申请书附表1中的标准的顺序保持一致,且申请书附表1中的内容改变时能随之改变,因此申请书附表5是通过将标准展开表和新表进行组合后实现的。由新表确定标准,标准展开表将标准展开并提供每个参数所依据的方法标准和所使用的仪器。这一过程和标准查询基本相似。

在生成申请书附表5窗中,共有3个ADO Data控件。ADODC1、ADODC2和ADODC3的DataSource属性分别设置标准展开表、新表和附表5。有4个命令按钮,两个用于食品、日化两个专业标准的切换。一个用于返回主页,一个用于生成附表5。Datagrid控件用于显示生成后的附表5。

摘要:介绍使用VB6.0语言编制的用于实验室标准管理的应用程序,包括认证项目的查询、检测参数及标准检测方法的查询、标准备案表的生成、符合国家计量认证申请书格式的申请书附表1和附表5的生成。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系统。

关键词:标准,计量认证,实验室,数据库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2

1.当一个工程含有多个窗体时,其中的启动窗体是()。

窗体

最后一个添加的窗体 第一个添加的窗体

启动Visual Basic时建立的窗体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在“工程属性”对话框中指定的窗体 知识点:

2.在窗体上面画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然后编写如下的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Text1_KeyPress(KeyAscii As Integer)

......End Sub

若焦点位于文本框中,则能够触发KeyPress事件的操作是()。

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 双击文本框 鼠标滑过文本框 单击鼠标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在“工程属性”对话框中指定的用户解答: 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 知识点:

3.为了装入一个VB应用程序,应当()。

只装入窗体文件(.frm)只装入工程文件(.vbp)分别装入工程文件、窗体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 分别装入工程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bas)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只装入工程文件(.vbp)知识点:

4.为了在按下Esc键时执行某个命令按钮的事件过程,需要把该按钮的哪个属性设为True()。

Default Value Cancel Enabled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Cancel 知识点:

5.用菜单编辑器创建菜单时,如果要在菜单中添加一条分隔线,正确的操作是()。

在标题输入框中输入“-”(减号)在名称输入框中输入“-”(减号)在名称输入框中输入“_”(下划线)在标题输入框中输入“_”(下划线)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在标题输入框中输入“-”(减号)知识点:

6.在显示菜单时,菜单的哪个属性为True时将用灰色显示该菜单项标题()。

Visible Checked Caption Enabled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Enabled 知识点:

7.为了使标签框控件覆盖背景,应把BackStyle属性设置为()。

False True 1 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 知识点:

8.使文本框获得焦点的方法是()。

SetFocus GotFocus LostFocus Chang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SetFocus 知识点:

9.在窗体上画两个文本框(Name属性分别为Text1和Text2)和一个命令按钮(Name属性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两个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 = Text1.Text+Text2.Text Print a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Text1.Text = “" Text2.Text = ”“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在Text1和Text2中分别输入123和321,然后单击命令按钮,则输出结果为()。

444 321123 123321 132231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23321 知识点:

10.当拖动滚动条中的滚动块时,将触发滚动条的事件是()。

Scroll SetFocus Change Mov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Scroll 知识点:

11.下面不是VB的数据类型的是()。

Currency Object Bool Singl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Bool 知识点:

12.下面的数2.65358979335278E-06写成普通的十进制数是()。

0.***335278 0.***5278 0.***35278 0.***278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0.***35278 知识点:

13.下面的数1.2***69E+19写成普通的十进制数是()。

12***6900000 12***690000 12***6900 12***6900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2***6900000 知识点:

14.下列可作为VB的变量名的是()。

Abs AB∏

3*Delta PrintChar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PrintChar 知识点:

15.设a = 2,b = 3,c = 4,d = 5,下列表达式Not a <= c Or 4 * c = b ^ 2 And b <> a + c的值是()。

True 1 False-1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False 知识点:

16.语句Print 5 * 5 5 / 5的输出结果是()。25 5 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25 知识点:

17.表达式4 + 5 6 * 7 / 8 Mod 9的值是()。7 6 4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5 知识点:

18.以下语句Print 3 + 4 5 * 6 / 7 Mod 8的输出结果是()。4 3 5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4 知识点:

19.语句Print Sgn(-6 ^ 2)+ Int(-6 ^ 2)+ Int(6 ^ 2)的输出结果是()。

-1 1-72-36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1 知识点:

20.以下语句的输出结果是()。

a = Sqr(3)

Print Format(a, ”$$####.###")

$1732 $$0001.732 $1.732 $$1.732

试析VB语言编程的教学对策 篇3

关键词:VB语言编程;教学对策;计算机技术

一、VB语言编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VB语言主要是针对设计对象进行可视化的编程设计,能对页面进行可视化设计,而且具有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等功能,其重点在于如何设计友好界面、如何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省去了针对过程语言的一些程序,使编程设计更加轻松方便,有利于程序开发效率的提升。

该课程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将程序设计运用到实际中,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多数学生而言,以前并未接触过语言编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当,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许多学生因为理论的难以理解而止步,以至于VB语言编程的教学效果普遍较差。

VB教学通常有两大版块,一是界面设计,操作较为容易,但需注重细节的处理;二是程序代码设计,需要极好的抽象逻辑思维,对学生有难度。

二、提升VB语言编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1.深入研究教材,选择典型例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和材料,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对于初学者,常常没有头绪,且对学习重点认识不清,在茫然中极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提前认真研读教材,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让学生有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时,务必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后,再利用适宜的方法对其逻辑思维进行训练,保证学生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然后由浅而深。因为VB的逻辑性较强,教学过程务必要重视前后的逻辑关系,将内容互相衔接,环环相扣,无形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如,从普通变量到数组变量,再到数组控件。须注意的是,教材内容要结合实际所需,根据实际变化而做适当的调整。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内容,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而且理论内容枯燥,学生容易反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供一个宽松活跃的课堂环境,常用的方法有演示法、讲解法和小组学习法、归纳法等,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需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以一些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令其独立思考,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for循环语句的讲解中,可利用印度“象棋数麦粒”的故事吸引学生,令其对循环有初步认识,将理论和实际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必会主动思考学习内容。针对数组中的数据排序问题,教师可通过演示法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方式演示排序过程,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课堂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逻辑方式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结构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而应掌握多种方法,为全体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课后实践实例的选择

课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绝不能忽视,只有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提升程序设计水平。VB编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其目的也是学以致用,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主要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开展具体的实践练习。教师可留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为拓展实例,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同时,既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又积累了实践经验。

实例应符合两点要求,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和所学内容相关。如,某些常用控件的内容,可借助腾讯QQ的普及性,让学生进行QQ登录界面的设计;控件数组的教学,可以计算器的制作设计作为实例;在菜单、多文档等操作中,可让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一些简易文档编辑器的制作。

VB语言编程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加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教师应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引进一些有针对性的例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应多加实践。

参考文献:

[1]肖天灿.VB语言编程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7(3):190-191.

[2]王素芳.关于提高学生VB語言编程能力的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13,27(4):213-214.

[3]李祖科.提高学生VB语言编程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读与写,2011,24(5):178-179.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4

1 采用生动的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VB程序设计课程, 像任何其他语言的程序设计一样, VB语言基础的课程教学十分枯燥。如果按照课本原有顺序组织教学, 教材前几章多为理论基础及概念讲解, 学生在学习VB前基本没有程序设计概念, 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前提下, 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比较困难, 会觉得非常枯燥、单调, 甚至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实例教学法,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实例, 实例内容包括当天所要讲的控件、语句, 然后讲解实例的基本算法,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学习。实例不在多, 在于它的说服力及连贯性、系统性, 要精心选取直观、形象的案例。一个实例如果在讲授多个知识点时都能用上, 对学生的理解会更具系统性。

例如:编写一个程序, 要求输入两个实数, 并打印出其乘积来 (具体程序如下所示) 。我们通过对程序进行分析、判断, 学生可以比较清晰了解并认识数据类型, 这比讲授纯理论更加容易, 学生也乐于接受。

程序界面图如图1。

程序如下:

2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实例教学基础上,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具体任务, 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算法, 完成程序设计任务。学生在前面的实例教学中已通过模仿掌握了关键知识点,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使学生按照自己思路独立完成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从而建立起非常大的学习兴趣, 更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

3 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VB程序设计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算法和结构流程的描述, 采用传统教学, 学生理解困难, 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采用引导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 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学习。教师利用校园网在网上布置作业, 学生在网上解答完成提交。老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网上设立留言板和讨论板, 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在网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网上发布相关材料, 让同学展开讨论。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以往老师的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节约板书时间, 比较直观、动态效果好, 提高了教学效率。传统教育方式互动性好。两者有机地结合, 达到了最佳效果。

4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综合能力

实验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VB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在VB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组织实验, 实验内容要有针对性, 避免学生无所适从, 实验内容安排要以实际应用为起点, 既要和理论同步又要讲究其连贯性, 既要贴近实际需要又要让学生感兴趣。学生通过独立设计, 上机实践来发现问题, 并通过上机过程中各种错误提示逐步熟练掌握VB语法及各类控件使用, 从而更进一步领悟课堂学习内容。做好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关系, 教师要针对课堂授课的内容认真布置试验内容, 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上机实验课的质量。对于上机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统一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更深入理解。

5 通过课程设计, 促进学生综合编程能力的提高

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VB一些常用控件使用方法, 具有了一定的编程能力, 但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 缺乏对系统的运用, 对实际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步骤和调试都还不熟悉。因此, 留一个月的时间给学生搞课程设计, 这样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具体实施分三个阶段:选题分组阶段、系统实现阶段、总结评价阶段。

选题分组阶段:由教师给出若干个题目供学生选择, 然后每四到五人组成团队, 进行合作开发。

系统实现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系统调查、系统分析、进行模块划分、责任到人。系统设计过程中, 除了学生进行讨论解决以外, 教师在实验课上要给予帮助, 理论课上就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讲解, 达到补弱的目的。

总结评价阶段:教师针对每个题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总结此次课程设计的总体情况及优缺点, 然后展开讨论, 使学生相互补长去短。

结束语

总之, VB作为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 用一个个具体实例贯穿教学过程, 使学生能对整个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VB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在VB教学中, 如何寻求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问题。结合几年来VB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际经验, 并进行深刻反思, 笔者对VB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海珍等.面向编程能力培养的VB语言教学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1) :120-122.

[2]杨潞霞.VB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7 (8) :24-26.

[3]马建霞.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初探[J].信息科技, 2008 (12) :192-193.

[4]黄丽, 孙敏燕.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J].信息科技, 2008 (14) :186-187.

[5]何小年.VB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 (1) :55-57.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5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改进,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它通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它具有说服力强、工作效率高、信息量大、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佳等特点,多媒体教学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一直倡导在教学中引入各种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学生也非常容易接受,从而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关键词:多媒体教学,authorware,VB

1选题背景

1.1开发背景

目前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软件很多,如Dreamweaver,flash,powerpoint和authorware等。但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Authorware以其功能强大、好学易用等特点独占熬头。Authorware是一种基于图标和流程线的多媒体开发工具,使用者不需具备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就能制作出功能强大的交互型教学软件。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authouware环境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设计时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1.3指导思想及研究现状

九十年代是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也是多媒体应用技术不断拓展的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步改变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将对整个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传统陈旧的教育方式面貌大为改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法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在两种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物理科的学习中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而对物理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阻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情趣,但应用CAI技术就可以直观的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也应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资料,及物理学的发展情况,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电学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贯”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CAI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物理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提供解答,这样双向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authorware实现解决方案

2.1开发工具的选择与比较

目前,多媒体教学主要使用几种软件:Dreamweaver,flash,powerpoint和authorware等。

2.1.1 Dreamweaver Dreamweaver是集网页制作和网站管理于一身的网页编辑器,是针对专业网页设计师的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Dreamweaver是唯一提供Roundtrip HTML、视觉化编辑与原始码编辑同步的设计工具。它包含HomeSite和BBEdit等主流文字编辑器。帧(frames)和表格的制作速度快的令您无法想像。进阶表格编辑功能使您简单的选择单格、行、栏或作未连续之选取。甚至可以排序或格式化表格群组,Dreamweaver 支援精准定位,利用可轻易转换成表格的图层以拖拉置放的方式进行版面配置。所见即所得 Dreamweaver成功整合动态式出版视觉编辑及电子商务功能,提供超强的支援能力给Third-party厂商,包含ASP,Apache,BroadVision,Cold Fusion,iCAT,Tango与自行发展的应用软件。2.1.2 flash

Flash 是一种创作工具,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使用它来创建演示文稿、应用程序和其它允许用户交互的内容。Flash 可以包含简单的动画、视频内容、复杂演示文稿和应用程序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任何内容。

Flash是用于制作网页动画的多媒体软件,能够集图形、声音、动画、影像文件制作出极富感染力的动画作品。2.1.3 powerpoint

PowerPoint是专门用于创建演示文稿的软件,即用电脑播放的幻灯片。PowerPoint是一种多媒体简报式软件,由于它使用简单,制作效率高,便于课件的集成、修改及二度开发;PowerPoint文件很容易保存为网页文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在线演示,通过与其它创作工具的结合,可以制作出集图、文、声、动画为一体、交互性强、操作简便的多媒体课件。2.1.4 authorware

Authorware是将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到一起的优秀工具软件。authworware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具备多媒体素材的能力。

(2)具备多样化的交互作用能力和提供强有力的交互控制。(3)具备操作方便、式样灵活的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处理能力。(4)可使用模块和库。

(5)具备强劲的数据处理和集成能力。(6)具备直观易用的开发界面。(7)提供增强的代码编辑窗口。(8)提供方便强大的发行功能。(9)多媒体文本编辑器。

(10)具备内置的数据跟踪能力,提供精彩的范例程序。2.2 四种实现方式的应用范围

PowerPoint幻灯片课件、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型课件均适用于多媒体教室,Dreamweaver网页型课件应用于网络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3 性能比较

Dreamweaver网页型课件 优点:Dreamweaver 网页课件除了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和页面跳转功能,还具有超强的信息链接功能,这是其他类型课件所无法比拟的。

缺点:课件开发制作的难度较大。

课件的超大容量和超强的交互性、以及通往互联网的信息通道给学生的任务驱动型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Flash动画型课件

优点:Flash课件具有教强的交互功能,程序的开发通过元件、按钮、图层、帧和场景的组合,可以制作出动感极强的课件。

缺点:课件的交互功能不如Authorware课件强大,交互性设计不如Authorware简捷,故常作为其他课件的积件。

除了能够有效地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学的交互方式外,动感极强的课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owerPoint幻灯片课件

优点:PowerPoint 课件的开发制作非常方便,操作简明。缺点:课件的交互性较差,只能实现单一的线性播放,要进行页面之间的跳转比较麻烦。

只是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仍然是教师主讲型的课堂教学。

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

优点:Authorware课件具有强大友好的交互功能,程序的开发制作基于流程线和设计图标,具有所见即所得的特点。

缺点:课件只能实现图标驱动动画,对动画的制作和处理能力较弱。

能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教学的交互方式。使课件不仅成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且成为学生思维的训练工具。

2.4 Visual Basic介绍

Visual Basic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从任何标准来说,VB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源自于BASIC编程语言。VB拥有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可以轻易的使用DAO、RDO、ADO连接数据库,或者轻松的创建ActiveX控件。程序员可以轻松的使用VB提供的组件快速建立一个应用程序。

具有如下特点:

(1)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过程Visual Basic在开发过程中所看到的界面,与程序运行时的界面基本相同

(2)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用户的操作:“事件”由事件的触发决定程序的执行顺序(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5)提供了集成开发环境

(6)支持多种数据库系统的访问

《VB程序设计》在高等教育学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操作简单,定位便捷;突出人机交互功能;文字简练,图形丰富,超文本导航;动画演示丰富多彩;控件按钮丰富;背景设计与课件内容布局协调、美观;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声音、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优势,能帮助学生利用多感官系统接受信息,实现学习目标,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3总结与展望

3.1总结

多媒体技术只不过是一种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能够实现高效率,高速度课改目标的重要手段,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的课程中,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理和组合,将会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实现课改目标。在制作authorware课件过程中须注意一下几点:

⑴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使用课件的目的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认识水平。教学内容的选取、表达和组织要体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特点——交互性。利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多感观、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⑶选择适当的课件类型。

根据学科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件类型能够充分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常见的课件类型有课堂演示型、模拟实验型、练习型等。

⑷课件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

课件中的内容要表达清楚、准确、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要规范。

3.2展望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对教学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多媒体技术知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掌握了更多的计算机多媒体知识,并将它们恰当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来,能更加顺畅地贯彻授课意图,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增加才干,挖掘潜力,培养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体现高等教育的特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应波,郝飞,宋志强,等.多媒体教学的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1):46-47.[2]李学农,陈庆.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启示[J].医学教育,1994,138(12):37-39.[3]文灿.多媒体课件在外科应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2):141-142.[4]倪 武,缪晓辉,王俊学.论当前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5:23-24.[5]黄成荣,黄澍庄.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a [6]Authorware7.0经典实例详解 朱仁成 张守丽 罗有萍编著-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2003 [7]Authorware6.x入门与提高 东方人华主编;王华英,幸莉仙编著。-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3.6 [8]Authorware6.0职业技能培训教程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7 [9]Authorware多媒体设计专家门诊 邓椿志、李恒、王德军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0]《基于Authorware 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与管理[J].2009.3:80-81 唐颖悟2004.1061-62.[11]杨金土等.对高等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2.21 [12]魏建华编著·多媒体新课堂 Authorware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13]李立华等编著·Flash速成·人民邮电出版社

[14]贾永红编著·计算机图象处理与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

[15]刘振华等编著·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16]清汉计算机工作室编著·FrontPage 2000网页制作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 [17]钟玉琢等编著·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18]James D.Foley·Computer Graphic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机械工业出社·2002.6·第1版

浅析中高技VB程序设计教学 篇6

Visual Basic以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各技工学校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而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以及老师如何教好这门课,也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中高技学生学习VB的一些实例,总结出技工学校VB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供广大技工学校的师生交流与学习。

VB语言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特别是中技的学生普遍是初中文化水平,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比如数学和英语知识就比较缺乏,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恐惧心理,丧失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下面首先谈谈中、高技校学生VB程序设计教学都适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从演示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程序入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是枯燥无味的,也是很被动的。笔者在5年的VB程序设计教学中,每次在上第一堂程序设计课时都给学生演示事先准备好的游戏程序,让学生一下就对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2004担任本校0316班的VB程序设计老师时,第一堂课就演示了一个打老鼠的游戏程序,给全班同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部分同学当时就表示要好好学习该门课程。

二、打破课本原有的体系结构,大力推行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大部分VB教材总是一开始介绍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等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然后介绍VB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函数与过程,其次再介绍VB的语句类型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最后才介绍常见控件和实例。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来看,这样安排无可非议,但是大部分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会感染班上其他同学,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我们在技工学校的程序设计教学中首先应从最基本的实例入手,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编写不用写太多代码的程序,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我已经能做程序了”的成就感。

三、在实例教学中巧妙地添加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在VB程序设计的学习中,一些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数据类型、变量、常量、函数与过程。由于这些知识都比较枯燥,讲纯粹的理论课学生不太愿意听。笔者在0714班的教学中就没有抽专门的时间讲这些东西,而是把这些知识点融合在实例中。比如,在讲数据类型时,就是在程序实例中故意把变量类型定义成错误的类型,当程序运行出错时,找到出错的原因,把变量类型改正过来以后程序的错误排除,让学生感到变量类型的重要性。然后讲解几种常见数据类型的用法和变量的定义及分类。

四、采用“循序渐进法”,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程序设计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学习语言、阅读程序和编制程序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这些训练分解成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1.模仿阶段

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熟悉VB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笔者教给学生的是四步骤(第一步添加控件、第二步改属性、第三步写代码、第四部调试运行),使学生初步掌握 VB编程的基本过程,为下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采用模仿式的教學方法,结合程序讲VB的基础知识,以讲实例程序为主,并通过模仿来编制类似的程序,提高简单程序设计的能力。

2.简单编程阶段

这一阶段教学目标为在熟练掌握 VB语言的基本语句和了解简单的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脱离老师的原程序自己编写比较简单的一些程序,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程序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能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带有原代码的程序并能读懂它,培养学生理解程序流程,能根据程序结构流程图编制程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综合编程阶段

该阶段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讲解使学生能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较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提高开发简单实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五、适应中级技工教学的方式

以上主要就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然而技工学校的学生又存在中级和高级之分,特别是对于中级班的学生来说,学习程序设计就显得尤为困难。下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来谈谈中级技工学校的教学方式。

1.对中级学生实行手把手教学和组建学习小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由于中级班的同学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只上了初中二年级就来读技工学校了,所以说基础非常薄弱。笔者在0614班的VB教学中就遇到在编写计算圆柱体的体积的程序时,班上有一大半的同学都不知道计算公式。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笔者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课堂练习上重点辅导,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放弃他们。同时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程序设计水平比较欠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对他们有一个促进作用。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去做才能发现自己的缺陷。通过两个月的努力,该班同学的程序设计水平有比较大的提高。

2.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讲一些中技学生感兴趣的程序

由于中级班的学生比较贪玩,特别是由于网络游戏的兴起,很多学生对游戏和病毒很感兴趣。笔者抓住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穿插讲一些游戏和病毒的小程序。比如在讲到有一些带有恶意的病毒程序有删除文件的功能,笔者就编写了一个如何删除指定目录下的文件的小程序,学生很感兴趣,课堂练习时全班同学做得非常认真,就连平时很少做作业的同学都在认真做,下课了还不愿意离开,最后还用笔记本抄了原代码才离开机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编写了一些和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程序,比如“电脑开奖”“计算器”“猜数字”“打字游戏”“交通红绿灯”“秒表”等一系列的程序,大大提高了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抓住中级班学生的思想特点,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笔者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放下架子教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高高在上地上课。以前,笔者总爱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没做作业不守纪律成绩不理想等等。中级班的学生处于心理发育期,很容易有逆反心理,越是正面教育、讲大道理,有时候结果偏偏适得其反。后来笔者改变了方法,不刻意去强求学生做什么,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是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一些,同时课后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笔者总在课堂上强调:“上课时我是老师,课后我们就是朋友”,师生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只要学生喜欢你了,就很容易把他们拉到课堂上来了。

笔者将以上一些改革和探索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技工学校的VB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基本掌握VB这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具备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能成为软件产业的蓝领工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7

一、程序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 与人协作的精神

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 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软件项目开发往往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 而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 这就需要每个人既要会编写程序, 还应该具有全局意识以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二) 独自解决困难的能力

程序员在一个具体的软件任务中肯定会遇到困难, 因此程序员必须具有独自解决困难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可以通过查看微软msdn及csdn手册、网络搜索、到一些有影响力的站点 (如编程中国、编程爱好者等网站) 或同其他程序员交流来解决困难。

(三) 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

这些习惯包括变量声明使用、变量命名简明扼要、代码标注、捕获代码异常、注重代码复用、加强测试环节等。如果在软件开发中忽略这些好的习惯, 那么软件中存在的漏洞就不易被发现, 软件也不易于维护。

(四) 善于总结与积累素材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把一些实用的程序代码收集起来, 这些代码可以是自己编写的, 也可以是网上下载的。此外, 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后都应当有目的地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 找到不足, 这样才能逐步提高, 在接受新任务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高职VB程序设计教学应采取案例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实施“整体-局部-整体”的学习模式。在最初的日常教学中, 采用案例教学法, 传授基本知识。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因涉及新知识较少而不会让学生感到难以接受, 符合先具体后抽象、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学期末, 采用项目化教学法, 通过一个面向应用的小型项目, 不仅能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步骤, 体验到软件开发的氛围, 培养工程的概念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和素质。

(一) 采取案例教学, 注重习惯养成

案例教学时, 每堂课首先展示一个程序范例, 该范例包括了当天要讲的新控件、新语句, 然后讲解实现这一程序的基本思路, 提出算法, 以完成“任务”为主导。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 采用“整体-局部”的教学思路。

不论多么简单的案例, 都应以系统设计为起点, 以完成案例的过程为线索展开教学, 把“程序设计方法”这一核心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系统和全局的概念。

2.

案例应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将趣味性和实用性贯穿于教学始终,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每个案例的设计要通盘考虑。

用户的需求、功能的思想、界面的设计、容错的考虑、代码的复用、系统的测试等都必须考虑到, 并注意案例代码的规范化, 要求学生编写规范代码。

4. 要及时归纳, 做好小结。

在内容上归纳可以是一个控件使用的归纳, 也可以是对一种结构、一个模块的归纳;在方式上可以使用文字概括, 也可以使用图示总结。总之, 要求学生整理、积累归纳和总结的结果, 并鼓励学生自己做好归纳。

5.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异向思维, 如一个案例是否只有书上的一种解法, 书上的解法是否最优化等。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互讨论的方式完善案例, 辅助学生查阅多种资料解决在完善案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 实际项目开发, 体验开发过程

在这一阶段,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 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开发, 教师的任务由传授转变为指导。

项目任务不能太难, 也不能太易, 任务最好能较多地使用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对于已确定的项目任务, 首先要求学生搜索网络, 查找类似的源代码进行修改完善, 如果搜索不到的话再进行自主创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 将一些难题逐步分解, 循序渐进地完成。小组内的学生要进行讨论、沟通, 共同完成项目开发;小组间可通过相互测试来寻找不足, 互相学习,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提高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遇到困难和未接触过的知识点, 可通过查找书本、搜索网络等方式来解决, 使学习的内容更多、更深, 提高自学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举例———多重窗体制作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窗体的加载 (Load) 、卸载 (Unload) 语句, 学会窗体的添加、多重窗体程序的执行与保存。

2. 能力目标: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 通过msdn搜索资料的学习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功能需求的提出 (演示三重窗体操作实例, 分析功能, 提出功能需求) 。

2. 仿制体验, 逐步探索。

3. 窗体的加载、卸载、显示、隐藏。

尝试窗体切换, 如果失败, 则引出问题:在多重窗体程序中, 如何打开、关闭、显示、隐藏指定窗体?通过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应用Load、Unload、Cls、Move、Show、Hide语句完成对指定窗体的打开、关闭、显示或隐藏, 实现第一、第二窗体的切换, 探索加载、卸载、显示、隐藏窗体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Load、Unload、Cls、Move、Show、Hide语句的应用。

(三) 探索与实践

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第三窗体的添加、打开、关闭、显示或隐藏, 实现各窗体之间的调用, 探索Load、Unload、Cls、Move、Show、Hide语句的用法及功能, 研究Show两种模式的功能特点及Load和Hide的区别。并探索多重窗体工程的保存与启动, 研究多重窗体的“窗体保存”与“工程保存”的特点, 研究如何改变多窗体中的启动窗体, 指导学生完成多重窗体完整项目的制作。

(四) 总结与交流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编程思路与得失, 着重讨论各自的编程策略、过程和对相关语句的理解, 总结多重窗体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晓宏.程序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模式漫议[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2]王方杰.VB教学方法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8

关键词:程序设计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任务实施

作为语言程序设计领域的前沿软件, VB的发展历史已经很久, 相关的技术也比较成熟, 由于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应用广泛, 因此在很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VB这门编程学科来说, 中职的学生培养目标, 侧重于编程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的编程习惯, 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根据以上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认为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以《选择结构》一节为例, 谈谈几个学期来在具体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在《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语句格式→功能介绍→举例解释→巩固型独立练习→小结评讲→上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机械的。

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形式上是:提出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适当讲解或自学或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实践→交流或归纳。这种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 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子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择结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

2.1 任务的设计

首先我全面分析了《选择结构》的教学内容, 归纳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有“if…then语句格式及应用”、“if…then…else双向分支语句格式及应用”、“if语句的嵌套”、“select….case….endselect多分支语句格式及应用”, 然后以这些知识点为核心, 以实验操作和相关的理论分析为载体, 设计了以下实践任务:

单元任务:设计一个密码登录框

子任务1:在密码框中输入密码后进行验证, 如果密码正确则登录到另一个界面。

涉及知识点:if….then….end if语句的应用

子任务2:在密码框中输入密码后进行验证, 如果密码正确则登录到另一个界面, 如果错误则弹出一个错误提示信息框。

涉及知识点:if….then….else…end if的应用。

子任务3:在界面上加入一个用户名的文本框, 先验证用户名是否正确, 再验证该用户名对应的密码是否正确。

涉及知识点:if语句的嵌套

子任务4:将用户名的文本框换成一个组合框, 根据组合框中不同的用户名判断相对应的密码是否正确。

涉及知识点:select….case….end select语句的应用

2.2 教学实施流程

图1为教学实施流程。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

3.1 任务设计方面

1) 任务的系统性

教材的每一章都有一个总的教学目标, 设计任务时须先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通过这些小“任务”的有机组合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选择结构》一章的总目标是“应用选择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我把这个总目标用一个大任务“密码登录框”来概括。而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又是通过对各种语句模式的具体学习而实现的。因此, 我设计了4个小任务 (子任务1、2、3、4) 让学生去完成, 学生通过对这4个小任务的探究, 认识了各种选择语句的格式并能熟悉运用。

2) 任务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任务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如果设置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不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 教学任务也就难以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实践证明, 通过对学生进行成功激励或当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 学生往往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例采用的“密码登录框”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很贴近实际, 任务一呈现便能让学生磨拳擦掌, 跃跃欲试。

3) 任务的阶梯性

“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的能力与兴趣, 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等,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设计时, 要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来设计任务, 让任务从简单到复杂的执行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任务, 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 “以兴趣为主线, 以实用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本例中的四个子任务围绕一个主题, 四个子任务从易到难, 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也鼓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 采用这种方法, 伴随着学生的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

3.2 任务实施方面

1)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用促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 将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上。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掌握有序的学习途径, 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生解决任务的途径是通过"用"来促进"学"的, 用然后知不足, 用然后学, 学以致用, 学用互动, 相互促进。

2) 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

合作是现代社会谋求共同发展的基础,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探究,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而且对一些发散性任务, 通过组内讨论交流, 可以提高任务探究的效率。如某班一共是45人, 我就按5人一组把全班分成9个小组, 并指派了小组长。任务布置后, 由组长牵头进行分工, 然后制定计划并进行实施。又由学生选举产生了一名部长, 由这名部长负责9个小组的统筹和协调。另外还设计了“项目完成监控表”, 要求各小组把探究过程记录在“项目完成监控表”中。这样既促进了小组协作, 又为过程评估提供了依据。

3) 教师适当参与, 控制引导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不是袖手旁观, 应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制定好策略,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在出现的众多问题中能筛选提炼出最适合某个或某类学生探究、积极思维的问题。在学生的众争纷议中能恰当地梳理, 进行必要的引导。控制好个别研究和集体讨论的步骤、节奏和深广度,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思维。

4) 教师要适时归纳, 总结回顾

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其优势是明显的, 但也会存在一点问题。由于教师主要是进行方法的引导, 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 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因而在同一课堂内, 全班同学所掌握的知识会有所不同, 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 要加强课堂或阶段小结和知识点的交流或回顾, 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 跟上教学进度, 全面掌握知识点, 达到教学目标, 促进同步发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教会学生动手的同时也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灌输, 只有结合各种教学方法, 取长补短, 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钟志贤, 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2) .

[2]贾长云.VB教学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4) .

[3]张路平.Visual Basic6.0编程案例精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9

1 在VB和C语言程序间交换数据的方法步骤

VB程序可以读写硬盘上的文件,而C语言程序也可以读写硬盘上的文件,VB程序中又可以调用后缀为.exe的可执行文件,C语言程序经编译后可以得到后缀为.exe的可执行文件[3]。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在VB做的界面中输入原始的数据,将其写到硬盘的文件中,调用C语言写的程序打开这个文件,将数据读入到C语言程序中,经过需要的计算后,再将结果写到硬盘的另一个文件中,再用VB程序语句打开这个存放结果的文件,取出其中的数据,显示到VB做的界面中。下面介绍其方法步骤,为便于描述,设定要在VB界面中输入两个数据,传送给C语言程序后由C语言程序计算它们的乘积,再将运算结果利用文件回传给VB程序,最后在VB做的界面中显示出来。

1.1 写C语言程序

启动VC++6.0,新建一个C++源程序,代码如下:

将其保存到硬盘上,例如存放到D盘的P1文件夹下,名称为jisuan,后缀VC会自动加为.cpp[4]。单击组建菜单下的编译菜单项,按其提示一步步操作,在看到没有错误的提示后,再单击组建菜单下的组建菜单项,在执行结束后,通过Windows资源管理器发现在P1子目录下生成了一个Debug子目录,在这个子目录中已经生成了一个可执行的文件jisuan.exe。将这个文件复制粘贴到P1子目录下。

1.2 编写VB程序

启动VB6.0,制作如图1所示界面。

再在代码编辑窗口中输入如下代码:

将VB编写的程序存盘,存放在刚才的P1子目录下,注意,必须与jisuan.exe存放在同一个目录下,否则程序运行时会出错。

1.3 运行程序

在将VB程序保存到P1子目录后,运行VB程序(一定要先存盘,再运行),在出来的运行界面中,第一个文本框中输入2,第二个文本框中输入3,单击[计算]命令按钮,会发现在第三个文本框中显示6。

至此,在VB语言程序与C语言程序间利用文件交换数据的过程结束。

2 结束语

通过文件这个桥梁可以把VB语言程序与C语言程序很好的结合起来,既利用了VB设计界面简单这个特点,又利用了C语言程序执行高效的特点,而且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当然,在涉及到文件操作时,需要对文件的打开、读写方式要有充分的了解,一旦用错了语句,可能就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摘要:VB语言设计界面简单,但程序执行效率低,C语言设计界面复杂,但程序执行效率高。通过文件这一媒介将两者结合起来,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实现VB和C语言程序间的数据交换,既使程序得以高效执行,又有效简化了界面设计步骤。

关键词:VB语言,C语言,数据交换,方法,步骤

参考文献

[1]刘瑞新,汪远征.VB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谭浩强.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顾莉.实现VB调用C程序动态链接库的方法[J].福建电脑,2010(10):175-176.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10

1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学习过程不再是以前的被动的填鸭式的接受知识, 应该是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知识的积累和认知来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看来整个学习的活动是真实的、而且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开展的, 所以就有更大的空间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 提倡学习者要积极的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思维学习模式, 这样更易于提供适合学生自己的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过程。

2 建构性的教学观在VB中的应用

在教学活动中, 结合VB课程和学生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1) 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过程中, 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要用发现法、探索法去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框架, 主动搜集并分析和课程有关的资料, 根据自己思考从而提出各种问题和假设, 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设法加以验证。所以要求老师在授课讲解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种种能力的培养。把“理解的认知过程”和有用的“意义建构”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

比如, 在VB教学中讲到选择结构的时候, 学生对于选择和顺序的理解不够透彻, 往往在算法设计中, 出现逻辑上的错误。为了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中先布置任务, 要求从键盘输入不同的3个数, 最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于是学生就会有各种不同的算法产生, 课堂讲解时先分析几种典型的算法, 之后再给出最经典的算法, 也就是只需要比较3次就可以排出顺序。学生看到这种算法之后恍然大悟, 效果自然相同, 加深了理解。这种教学最终达到了对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并在启发深思之后, 更深入的理解了选择结构的意义, 从而强调了“理解的认知过程”。

2) 教学中主张实行小组协作的原则

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有很多种, 其中包括建构性、主体性、相互作用等原则。建构性原则指在教学中不再单纯的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目的, 要转变成应启发学生自主的建构认知过程。主体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的需要来增加一些学生进行探讨的实践机会, 积极有效地进行互动, 由学生自主的建构适合自己的认知过程。相互作用原则指要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在互动环节能最大限度被激活, 主动来完成任务的分解和实施。为此, 教师应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讨论, 增进合作与交流。

在VB教学设计环节, 可以布置几个大型作业, 要求学生分组实现, 并设置完成的时间, 最终每组必须给出设计方案, 编程实现并演示。这样任务的驱动, 必然会体现每组学生之间的配合、主动探讨、最终最大的潜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的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来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教学中要锻炼学生从已经获取的知识向新的知识延伸, 两者能相互作用, 前呼后应, 从而便于学生从自己知识的根部来建构自己的理解, 从而督促自己的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所以, 教学不是传授者和接受者之间简单的、直接的过程, 而是一个循环的、反省的、互动的过程。

VB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当的加入学生自己尝试讲解某些知识的环节, 学生分组组织某些章节内容的讲解过程, 制作幻灯片, 准备例题, 老师进行点拨。这样即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自身的理解, 也从被动变成主动进行知识的获取, 增进了互动的环节。

4) 教学活动应积极采用四要素

建构理论的四个要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它认为教学应在一个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进行, 并要保证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 从复杂的真实问题中建构新知识, 这样可以保证学习者有足够的自我建构的空间去建构知识并积累生活经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能够按照学生的经验并结合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活动, 促进学习者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等等。

5) 教学模式

目前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模式有: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重视学生具体经验的获得, 重视学生的认知失调、体验、反馈等过程, 强调互动合作学习等, 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集中反映。

因此在VB的“自主学习设计”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一下几点: (1)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 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3) 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6)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检测、了解学生对某一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包括推理能力、背景知识、认知兴趣等,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

于是结合VB程序设计的特点, 设计出这样的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内容与步骤,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

7) 加强上机环节的实践指导, 学生作业的点评环节

VB理论教学之后, 老师要适当根据教学任务布置适当难度的作业, 让学生在上机实践环节去独立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求老师在上机环节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与辅导, 指出出现的一些编程逻辑结构上面的错误, 及时给与指导, 这样比上课的演示效果更容易让学生发现和避免错误。

在习题课上可以选出几个典型的作业进行点评, 让学生自己介绍作业完成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从设计思路、设计技巧、程序结构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充分肯定优点, 还可以找出不足或缺点, 在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一题多解, 尽量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和解题途径, 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和途径, 培养学生的扩散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这样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主动积极的去获取和探求分析知识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3 总结

在VB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推出尝试了借助建构主义教学观来组织VB课程的教学环节。要求以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为指导, 积极的根据学生的主体性, 以小组协作、互动的模式来进行教学, 发现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编程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不断地探索更好的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 最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葛玲霞.反思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切性[J].基础教育研究, 2007 (7) .

浅谈VB程序设计的教与学 篇11

【关键词】VB程序设计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7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不断总结归纳,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一篇VB程序设计课程之教与学,让我们来看看吧。

一、VB程序设计课程简介

Visual basic 6.0课程简单易学、功能强大、效果直接,因此成为各个高校计算机类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语言之一,这也使这门课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老师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就成为了所有计算机类的教师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所要探讨的一个话题。本人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些经验、学习方法等问题在本文中提出来,以便大家进行交流、学习。

Visual basic 6.0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并且是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它是在BASIC语言和Quick 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大量可视化控件,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在屏幕上画出各种自己需要的图形对象“部件”,并对这控件设置相应的属性,再编写对象的事件代码。设计步骤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点:首先,新建一个标准EXE项目文件。其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用户界面。再次,编写事件所需要响应代码。最后,测试运行效果,存盘,生成可执行文件。其中编写事件代码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地方,学习编程也就是学习如何编写代码。

二、每一位编程人员应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这样为以后学习其他的编程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也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优秀的编程习惯总结如下:1.应该给所有的对象,方法、变量命名的时候,尽量用简单易懂、有意义、有含义的名字。2.应该学会给自己的程序写详细的注释,即给自己以后修改程序留下方便,也给其他人员更好的理解方式。3.应该在编程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调试,及时修改、及时运行,有错必改。4.在调整控件的一些属性时,尽量在属性窗口进行设置,减少代码的输入。比如大小,位置,颜色等。5.学生在写程序时,同一功能模块的程序最好一气呵成,断开写的话,会打断编程思路。6.遇到比较复杂的程序或界面设计,我们最好先在纸上画出思路,把整体构思想好,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对于编程程序有良好的辅助作用。7.定义数据类型时,最好是使用一些固定的数据类型,尽量不要使用variant类型的变量。8.在功能够用的时候,尽量使用较小的控件及较少的代码。

三、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有兴趣才能有动力,学生自身的兴趣可以直接的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求知欲望。我们要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对VB的浓厚兴趣入手,在课堂中不断引入一些简单、有趣、容易上手、容易实现的实例,或者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有动画效果的实例,让学生在生动的实例中体会到编程的乐趣,使简单无谓的程序设计课不再枯燥乏味,真正做到学中有乐,这样获取的知识才能记忆深刻。

2.尊重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现在各高校使用程序设计教材基本是使用了现实基本概念,在是实例的方式编程的教程,这是复合了教学所需要的教学体系,但是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所以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应该了解人基本的认知规律,先把容易理解的实例拿出来给学生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VB程序设计教程中,我们应该先介绍VB的一些基本的控件、属性等。让学生对VB产生了兴趣,在把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如对象、事件、方法等搬出来,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对这些枯燥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容易对这门课程增加信心。所以老师可以将讲授次序稍作调整,先引入较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较复杂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做完后再总结归纳出这些概念的涵义,这样比一开始就讲出晦涩难懂的概念要有效得多。

3.使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任何课程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兴趣,进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例教学法,一个实例就是一个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基本知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然后学生带着疑问去理解消化概念,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应该不断的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各异的程序,学生每编完一个,就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就会激励他们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发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在教学中抓住重点,做好归纳小结。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讲到,开始教学时可以选择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而且要讲的尽量简单,使得学生能够容易理解,通过做一些基础的题目使学生迅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对程序开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其他暂时还用不上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可以避免花大量时间在目前用不着的内容上,集中精力在重点内容上,提高学习效率。要引导学生尽快获得全书的整体印象,对于其他细节内容则可以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慢慢消化。定期做好归纳总结,每学完一个章节,都要回过头来看看本章的重点部分在哪里,各章节之间的有什么联系,因为知识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各章节之间一定是层层相接,循序渐进的,只有做好归纳小结才能进步和提高。

5.开展程序设计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开办程序设计小组也是提高大家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可以组织一部分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参与一些小型程序的开发,这样既可以培养编程高手,又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参加VB等级考试,进一步深化,补充教学内容。定期开展程序设计大赛,让感兴趣的同学挑战一下自己的编程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进而可以发现一些编程精英。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不断总结归纳,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出具有现代信息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长海,陈达.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VB语言程序设计 篇12

一、课程教学策略与步骤

“计算机语言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的VB教学策略是:根据学生选定项目主题, 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项目小组, 整个学期以一个典型的VB项目为单位, 再将该项目按照知识点结构分解成若干子项目, 每个项目又有若干任务需要完成, 以“任务驱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以达到发展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目的。

1.在课程教学之前, 完成两项准备工作

(1) 确定大项目内容。

在实施制作项目之前, 首先要考虑项目的内容, 教师准备若干个VB项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选择, 学生通常会选体现自我特征的类型。如:男生为益智类, 女生为归纳整理类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恰当的指导, 让学生简要了解项目需求分析。

(2) 组织项目小组。

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 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综合能力、知识水平等情况进行小组优化。6人一组, 每组自己推荐一个组长。在组织项目小组的过程中, 要注意帮助个别选题时有困难的学生, 使他们相互协作,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根据小组人员, 重新安排座位。

为了使分组学习不流于形式, 必须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干, 所以, 在开展小组活动前, 要求小组内部分工, 并填写表1。

2.学案导学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是教师依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能力水平, 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学习而编写的方案, 在上课之前设计一份学案, 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与引领性。一般都在上课前发给学生, 激发学生课前实践的动机与兴趣, 给了学生一个路标, 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 怎么去, 避免散漫的学习, 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在每一个项目中包含多个任务, 而任务中又包含多个子任务, 学生通过学案和教师提供的资源库以及网络等多种手段完全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 去理解掌握, 探索操作。同时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知识迁移、联想归纳等。尽可能多的把探索问题的机会和乐趣留给学生,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我们学校VB课程安排两课时一上, 一周三次课。上课前一周教师精心准备学案, 设计或选择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 在上课前2天左右, 把学案发给学生并结合校本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进行预习、自学。目前, 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98%能在家里上网, 所以老师学案和校本教材中每课资源的发放是存放在校园网上的老师文件夹中, 同时放上相应教材项目的录屏文件, 学生在家只需从网上下载, 没条件上网的同学只是少数, 用U 盘拷贝回家完成, 录屏文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 及时解决一些操作上的问题, 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案, 并上交学案的学习情况表, 标明已会的、不会的、有疑问的知识点。还让每个班的课代表创建一个群, 以方便同学们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交流和探讨, 老师只要在线, 可以随时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每个学生将完成的学案上传到校园网上老师的文件夹中, 供老师批阅, 同时能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自学情况。

3.教师点评

我校的计算机机房都装有网络教室, 可以很好地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老师先将完成较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 点评时强调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并解决学生完成“学案”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如图像输入框函数, 数组等, 表扬完成的较好的作品。

4.小组活动

教师点评学案之后, 再要求各小组合作重新做一个内容丰富、界面美观, 体现出本课学习目标的项目, 力求有所创新。

各小组项目的功能、界面由小组成员讨论决定, 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 合理进行分工, 负责执行过程中的督促和协调。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开放网络, 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完成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登记表 (表2) 的填写。

此环节的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 长短互补, 提高能力。加强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而且开发了群体学习的资源,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5.展示与评价

在学科教学中, 科学的评价是保证合作学习长期有效展开的重要手段。既然是合作学习, 教师的评价必须是针对整个小组和小组整体合作水平进行, 及时向学生介绍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与有效的合作方式的小组。

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利用网络教室将同学们上传的作品一一公开展示, 由每个小组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 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作品与具体知识点的结合, 以及作品的创新之处, 再由老师总结评价。要求同学们填写项目评价表 (表3) , 以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二、成效与反思

1.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效

(1)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班级, 团队合作意识明显增强。“项目设计与合作探究”教学法改变了计算机语言课教学理论性强、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 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给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空间, 对专业课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合作探究和整体评价的方式, 形成了“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氛围, 团队合作的能力得到较好培养, 互相协助的人格品质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明显提高。很多老师和家长、包括用人单位都说职高学生“不来赛”, 意思是说职高学生学习敷衍了事, 缺乏认真仔细、钻研的态度。在尝试“项目设计和合作探究”的教学实验后, 我们很欣慰地发现, 学生们变得细致和能干了, 常常为了弄清一个问题而废寝忘食。

2.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的反思

(1) 此种教学方法, 并不适合所有教学内容。

此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学的万能钥匙。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最佳的使用条件, 多媒体展示可以解决形象直观的内容, 讲评式教学适合层层引导, 而“项目设计与合作探究”则适合能够使用探究式学习的内容。

(2) “项目小, 多引导”是本教学方法成功的关键。

因为学生平时接触的主要是被动接受型学习, 比较习惯于接受现成的东西, 所以老师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在教授学生新知识的同时, 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项目设计与合作探究”教学法采用任务为主线,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运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组内合作、评价激励、组间竞争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遇到问题孜孜不倦攻克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主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提高了互相协作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刘洋.计算机语言案例教学中的策略[J].中国科技创新, 2006.

上一篇:供电企业教育培训下一篇:修改国家赔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