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国家赔偿法

2024-09-18

修改国家赔偿法(精选4篇)

修改国家赔偿法 篇1

国家赔偿制度是重要的人权保障制度。我国宪法第41条第三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为依法保障公民这一宪法权利的实现, 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1994年5月12日制定了《国家赔偿法》, 这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正式建立。从立法目的看, 《国家赔偿法》兼有权利救济功能和权力监督功能, 兼顾了权利保护与职权监督。这有利于充分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和“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有利于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现代法治精神, 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从构成要件看, 国家赔偿必须具备五个要件, 一是主体要件, 国家赔偿的侵权主体是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二是行为要件, 国家对侵权主体实施的职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三是损害结果要件, 有损害才有赔偿。确定损害的存在是取得国家赔偿的第一要件;四是因果关系要件, 损害后果必须是职权行为导致的才能获得国家赔偿;五是“有法律规定”要件, 国家赔偿的范围、赔偿程序、赔偿方式、赔偿标准等, 都必须在《国家赔偿法》或其他法律中有明确规定, 这是国家赔偿责任的一个重要特点。

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赔偿费用由财政支付, 赔偿义务机关具体履行, 而实施职务侵权行为的公务人员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实行“谁行为, 谁负责”、“行政主体原则”、“有损害必有承担责任的主体”原则。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包括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

《国家赔偿法》被誉为“国家保护人权之法”, 但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旧《国家赔偿法》存在赔偿范围过窄, 赔偿程序对赔偿义务机关约束不够, 没有明确检察机关的监督程序, 赔偿经费不到位等问题, 以致《国家赔偿法》被人们戏称为“国家不赔法”。为解决这样突出问题, 2010年4月29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这次修法主要修改了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程序、监督程序、精神损害赔偿、赔偿费用支付保障等方面, 从而大大完善了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为与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相衔接, 2012年10月又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 这次修法只修改了《国家赔偿法》第19条第三项。

2010年4月对《国家赔偿法》的修改, 修法亮点明显, 至少可以概括出以下五大修法亮点:

一是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多元化, 不再强调“违法”, 拓宽了国家赔偿范围。行政赔偿实行违法归责原则, 以职权行为违法为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和标准。这与依法行政强调的职权法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等行政法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相一致, 也与行政诉讼法确定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相符合, 可以避免过错原则主观认定方面的困难, 便于受害人取得国家赔偿, 也便于区分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刑事赔偿实行违法归责原则与结果归责原则相结合。结果归责原则, 又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 指在公务活动中, 只要有损害结果发生, 国家就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是取消了刑事赔偿中的确认程序。旧法规定的司法赔偿的违法确认程序饱受诟病, 常被赔偿义务机关用来阻止权利人获得赔偿。因此, 修法删除违法确认程序, 有利于公民求偿权的顺利实现, 恢复《国家赔偿法》的救济功能。新法规定赔偿请求人在2年内可直接要求赔偿义务机关赔偿, 畅通了刑事赔偿请求渠道。

三是规定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权, 强化了赔偿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发现违反《国家赔偿法》规定的, 应依法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意见,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应依法重新审查并依法作出决定。

四是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 致人精神损害的, 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 为受害人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 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五是明确了赔偿决定的履行期限, 完善了赔偿费用支付方式。赔偿请求人凭生效法律文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依法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 财政部分依法支付赔偿金。

总之, 尽管《国家赔偿法》只有42条, 但《国家赔偿法》的出台仍是我国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的重大进步, 具有里程碑意义。经2010年和2012年两次修改后,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对于更好保护被侵权人依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规范和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国家赔偿制度是重要的人权保障制度。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和修改, 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逐步完善, 对于更好保护被侵权人依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规范和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国家,赔偿,修法,亮点

参考文献

[1]陈国栋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适用与实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 2013.4.

修改国家赔偿法 篇2

甲方:(系管理单位)

乙方:(系用人方)

丙方:,身份证号码(系死者丈夫)(系死者)(系死者)(系死者)

年月日,死者于经甲方服装柜工作,年月日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现就死者交通事故赔偿外,甲、乙、丙三方就死亡赔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就工亡赔偿丙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处理丧事人员住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赔偿款合计人民币元整(甲方承担万元,乙方承担元)作一次性了结,丙方放弃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要求赔偿事宜。

二、赔偿款支付方式:现金,丙方指定上述赔偿款项由领取,甲、乙将上述款项给付后,由向甲、乙双方出具收条。

三、丙方自接受甲、乙赔偿款后,与甲、乙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此案以此了结,余无纠葛。

四、本协议生效后,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到甲、乙、工作地点干扰其正常的营业活动,否则丙方自愿承担由此给甲、乙双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承担一切不利法律后果。

三、四、此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各执一份,市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执一份。三方签字即生效。

甲方:

乙方:

丙方:

甲、乙、丙三方在签订上述协议书意识清晰,没有受到任何胁迫,其签字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见证方:

《国家赔偿法》遇阻 篇3

4月8日,南平“3·23”恶性杀人案在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判决:被告人郑民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附带民事赔偿合计500万左右。

然而,500万民事赔偿或成“空赔”,尽管郑民生当庭表示自己应该支付这笔500万的民事赔偿,但他也说自己“没有任何财产”。

面对行凶者无力赔偿的现实,儿童家长希望能够获得一定的政府赔偿。

根据新的《国家赔偿法》。此类民事赔偿不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列。那么,谁又该为此类“空赔”赔偿呢?

国家赔偿这钱怎么拿?

11年冤狱+妻离子散+……=65万?河南农民赵作海最终获赔77万元。

65万元如何计算出来的?根据国家赔偿的计算公式:国家赔偿=坐牢时间×执行赔偿的上年度全国职工平均工资,赵作海被羁押4019天,按照2008年度全国职工日均工资111.99元(今年尚未调整),可获国家赔偿金额:4019天×111 99元/天=450087.81元

法院最终裁定:赔偿金额50万元;结合《国家赔偿法》增加的精神抚慰金的规定(尚未施行),为体现人文关怀,给予生活困难补助款15万元。

注意:“精神损害抚慰金”,并非“精神损害赔偿金”。

“赔偿”强调侵权责任,“抚慰”则更多表现为道德责任。人道意义上的“抚慰”出现在《国家赔偿法》中,显得有些异样。因为国家赔偿规定的求偿权,乃是那些被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侵犯了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取得赔偿的权利。让受害人去依法请求国家给予“抚慰”,似乎有些于理不合。

国家赔偿这个钱好不好拿?

1995年1月1起实施的原《国家赔偿法》,曾经被戏称为“国家不赔偿法”,那么,新的国家赔偿法能名副其实吗?

还好,新法明确,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从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7天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从收到支付申请起15天内支付赔偿金。这样,受害人从递交支付赔偿金申请后,最多22天,就可以拿到国家赔偿金。

国家赔偿法解读 篇4

2010年4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共27条的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改工作历时5年、经过4次审议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终于出台了。

赔偿程序较为原则,对赔偿义务机关约束不够,刑事赔偿范围规定不明确、实施中存在分歧,有的地方赔偿经费不到位„„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赔偿法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使一批国家赔偿案件得到处理,但以上种种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赔偿请求人及时有效地获得国家赔偿。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有哪些进步?本文就国家赔偿法修改的六大亮点进行了解读。

亮点一:赔偿程序更顺畅

对赔偿程序的完善,是这次修改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来的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刑事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由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请求中涉及的行为是否违法进行确认。

但是在实践中,有的赔偿义务机关以各种理由不确认或者对确认申请拖延不办,申请人向上一级机关申诉又往往行不通。“这样就变相剥夺了当事人提出赔偿请求的权利。”这次修改使得赔偿请求的渠道更加畅通。

这里所说的“畅通渠道”,指的是取消了刑事赔偿中的确认程序。按照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赔偿决定。如果没有按照法定期限作出赔偿决定或者当事人对赔偿决定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国家机关提出复议。如果对复议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的赔偿委员会提出赔偿请求,这样从程序上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救济权利。

此外,国家赔偿程序的操作性也更强了。原来的国家赔偿法对行政、刑事赔偿程序仅作了原则性规定,这给赔偿请求人带来了不少麻烦,这种局面将随着法律的修改而改观。

例如,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收到赔偿申请书,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又如,明确了举证责任——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要对损害和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针对将有大量赔偿案件进入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程序,新法规定了赔偿请求人认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确有错误的,可以提出申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指令重新审查或直接审查,1

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各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提出意见,要求重新审查„„种种细致规定让赔偿申请走得更加顺畅。

亮点二:赔偿范围更完善

哪些行为该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一直是社会议论的焦点。原来的国家赔偿法采用了违法归责原则,即只有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违法了,才能纳入国家赔偿范围,这就造成了国家赔偿范围过窄。

这次修改,删去了“违法行使职权”的前提,规定“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取得赔偿。据介绍,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完善了国家赔偿的范围,主要有两个方面:——完善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国家赔偿。原来的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三项和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这一规定没有明确规定受到虐待以及监管人员放纵他人实施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情形,国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而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原因中,因监管人员虐待,或者放纵他人实施殴打、虐待等行为占有相当比例,因此新法将虐待、放纵他人殴打、虐待等行为纳入赔偿范围。——完善了采取刑事拘留、逮捕措施侵犯人身权的国家赔偿。原来的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第一项和第二项对错误拘留、错误逮捕造成损害的国家赔偿作了规定。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对什么是错误拘留和逮捕,在执行中和理解上存在不同认识,影响了对赔偿请求的处理。

本次修改根据刑事拘留和逮捕的不同性质,区别情形作了修改完善。“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对于“错拘不赔”等社会关心的问题,该条规定在法律执行中有严格的条件。如果侦查机关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实施拘留的,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对刑事赔偿范围作这样的修改,一方面能够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能够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行政机关不作为造成损失是否应当进行赔偿?这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关于行政赔偿范围的规定中,没有出现“不作为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的字眼,但是并不是说行政不作为已经构成违法的,不属于赔偿范围。不

作为构成违法的,可以适用“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这一条款,“已经有这方面的案例”。

亮点三:精神损害赔偿被明确

原来国家赔偿法没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在民事赔偿中,已经建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久前通过的侵权责任法首次在法律中对精神损害赔偿作出了明确规定。

实践中,不少赔偿请求人也要求赔偿义务机关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但囿于法律对此没有规定,他们的要求很少得到满足。如胥敬祥就因为“提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不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而遭到拒绝。

但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及生命健康权,同样会对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基于这些考虑,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致人精神损害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据介绍,因为考虑到现实中这类情况非常复杂,法律难以对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作出统一规定,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应用的解释。

亮点四:赔偿费用支付有保障

能不能真正拿到赔偿金,是赔偿请求人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原来的国家赔偿法没有对赔偿费用的支付机制作出具体规定,赔偿金支付并没有法律保障。现行的做法是,在赔偿责任确定后,由赔偿义务机关先向赔偿请求人垫付赔偿金,然后再向同级财政申请核销赔偿费用。

这一做法不利于申请人及时领取赔偿金。在国家赔偿法实施的十多年里,在赔偿费用支付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财政预算中没有列入国家赔偿的费用。

国务院关于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规定,赔偿经费先由赔偿义务机关垫付,垫付之后再由国家财政支付。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近年来财政预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部门预算细化,实际上国家机关已经没有垫付资金。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对赔偿费用的支付机制作了完善,规定国家赔偿的费用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对于支付环节规定也比较明确。”武增介绍说,赔偿请求人可以凭相应的法律文书(如赔偿决定书、调解书)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七日内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要在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这样就使得赔偿费用的管理和支付更加完善。”

这样一系列修改,回应了各方面提出的关于国家赔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促进国家赔偿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亮点五:被羁押人死亡,赔偿义务机关需举证

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被羁押人在羁押期间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羁押人的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副主任武增介绍说,这次国家赔偿法明确了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举证责任,这在原来的法律中是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

针对行政赔偿,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赔偿义务机关采取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期间,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亮点六:看守所正式纳入国家赔偿的义务机关范围

根据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看守所正式被纳入赔偿义务机关的范围。

上一篇:VB语言程序设计下一篇: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