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水土流失

2024-08-17

黄土区水土流失(精选3篇)

黄土区水土流失 篇1

1 引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西北黄土区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域, 以农牧业发展为主, 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与化工基地。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峻, 制约着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环境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

2.1 自然环境条件

2.1.1 黄土

黄土是指以原生堆积未经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用于黄色粉沙质、富含碳酸盐并有大孔隙和垂直劈理的土状沉积物, 以及经过次生搬运、具有层理和沙砾石层的黄色粉土状沉积物被称之为黄土状土层。黄土在世界上分布广泛, 从全球看, 黄土分布区主要位于中纬度干燥和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环境范围内, 即现代的温带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及部分半荒漠地区[1]。在欧亚大陆上, 从大西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地分布。而我国境内的黄土, 除长江流域的零星分布外, 大都分在昆仑山、秦岭和大别山以北。根据黄土沉积的特点可分为西北内陆盆地区、中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东部山前丘陵及平原区3大分布区。

2.1.2 地形地貌

黄土高原横跨我国3大高程阶梯的2个阶梯, 从西向东逐级下降。从日月山到刘家峡, 为第一高程阶梯的东缘, 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一般海拔为2300~3000m, 其间有积石山、大阪山、冷龙岭等高山。黄河干流湟水、大通河形成的谷地与山体相同分布, 使该区主要以高山峡谷、川峡相间为主要地貌特征。地貌类型主要为剥蚀侵蚀地貌, 黄土堆积地貌不甚明显。

2.1.3 气候

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夏季深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而冬季则常为来自西北内陆的干冷气流作用, 从而形成了整个地区夏秋温暖多雨, 冬春寒冷干旱的气候特征。

2.1.4 植被

黄土高原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带性特征。黄土高原由于人口剧增、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战争的破坏, 原生植被已完全不存在, 随之而来的替代植被是后来恢复的次生植被以及解放以来种植的人工植被。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诱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旱化等生态问题。黄土高原地处森林带向干草原、荒漠草原过渡的过渡带, 环境因素变化剧烈, 波动性大, 加上千沟万壑的小地形, 使水热条件进行再分配,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生境, 增加了对植被生存条件认识的难度, 黄土高原的植被地带性划分成了具有争议的问题。

2.1.5 土壤

黄土高原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 横跨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和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地形也较为复杂, 气候变化不稳定, 植被类型较多, 土壤母质多变;加之农业历史悠久,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 形成丰富多彩的土壤类型。特别是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形成与演变的影响, 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 均显得十分深刻。一方面人工培育了适合农业发展的肥沃土壤———淤土和灌淤土;另一方面, 由于土地利用不合理,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加剧, 草原严重退化, 形成大面积的初育土———黄绵土、风沙土、粗骨土等。黄土高原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是腐殖质的累积过程与钙积化过程。随着气候由东南向西北渐趋干旱, 土壤有机质的产生积累也减弱, 从3%~4%减少到0.6%, 腐殖质层的厚度由50~60cm减至10~20cm。胡敏酸与富非酸之比从1.2~1.5降至1以下。钙的淋溶渐次变小, 钙积层层位升高, 淀积愈集中, 碳酸钙含量由0.1%增至30%以上。此外, 还有森林成土过程———黏化过程和人为土娄化过程与灌淤化过程以及盐渍化、草甸化和沼泽化过程等[2,3]。

2.2 社会经济特征

黄土高原总土地面积64.19万km2, 人均土地7200m2,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69%, 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 整个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4万km2, 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t/km2的土地面积约为29万km2, 大于5000t/km2的约为16.6万km2。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导致土地贫瘠, 土壤肥力下降, 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沟壑面积扩大以及耕地资源的减少, 对农田的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除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该区长城以北地区荒漠化问题也相当严峻, 危害着农林牧业的发展和道路、工矿建设。

3 水土流失成因

3.1 自然因素

地貌形态是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的重要下垫面的影响因素之一。地貌形态受降雨、人类自然活动和地质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水沙运移、能量消耗等方式实现其形态的不断演变, 最终形成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的侵蚀地貌景观;而不断演变的侵蚀地貌形态又对流域侵蚀产沙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使其在强度、方式、速率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响应[4]。黄土高原的多数地区海拔高度为1000~2000m, 相对高差为100~300m,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 这种格局决定了黄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 使汾渭谷地成为地方侵蚀基准。黄土地貌的最大特点是地面崎岖起伏,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地貌的演变过程强烈。

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 该区气候受环流形势控制和地形因子影响, 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 气候干燥寒冷;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 气候温暖湿润。在黄土高原地区, 降雨是土壤侵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个气候因素。

3.2 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为破坏方式主要有3种:陡坡耕垦、滥砍滥伐、乱挖乱堆乱放。这些人为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土体结构和原有的地貌形态也受到严重破坏。在历史时期和本世纪的前期和中期, 前2种破坏方式是主要的, 第3种方式处于无足轻重地位。近期由于农村人口迅速增加, 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未得到显著改善, 加之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没有有效地应用和推广, 人民生活贫困, 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不多, 法制不健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 因此, 陡坡耕垦和“四滥”仍在不断进行 (有些地区近几年已停止开荒) 。

4 水土流失现状与演变趋势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支离破碎、土壤抗蚀能力较差、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使黄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汉书·沟洫志》对黄河水沙有“河水重浊, 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记载。黄河年均输沙量为16.4亿t, 平均含沙量37.4kg/m3, 最大含沙量为666 kg/m3。在世界上年均输沙量超过1.0亿t的大河中, 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和平均含沙量均位世界居首位。由于黄河的含沙量异常的高, 使Ludwig在建立世界范围河流输沙模型时被舍去[5]。

1986—2000年,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增加了0.53×104km2, 主要是轻度、中度侵蚀面积增加, 微度、强度、极强和剧烈侵蚀减少。2000—2002年, 水力侵蚀面积变化主要是微度侵蚀面积减少了0.39×104km2, 轻度侵蚀面积增加了0.62×104km2, 剧烈侵蚀面积增加了0.13×104km2。其中, 土的渗透性和崩解性是判断其抗蚀能力的重要指标。黄土中0.5~0.05 mm颗粒的含量越高, 其渗透率越大,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的稳渗率在0.5~1.5 mm/min之间, 有利于减小径流冲刷。但是, 由于黄土崩解性很强, 加上其他不利条件 (地貌、植被等) 突出, 侵蚀仍然十分强烈。据唐克丽等人将4cm×4cm×4cm原状土置于静水中观测时, 砂黄土崩解为散粒所需时间为0.5~1.0min, 绵黄土为1~2min, 黏黄土为1.5~3.0 min, 相差约3倍[6]。

人类社会的出现, 首先是利用自然资源来维持生存, 从砍伐森林、狩猎、游牧, 一直发展到刀耕火种、烧山开荒、开垦陡坡, 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5 水土流失危害

1) 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导致该地区地形破碎、耕地草原退化, 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和其他灾害的发生;

2) 黄河下游河道沉积的大量泥沙, 使河床不断抬高, 成为地上悬河, 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威胁着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大量的泥沙使水体变黄, 水环境受到污染, 还会淤塞水库和渠道, 使水资源利用变得困难;

4) 为了减轻下游河道泥沙淤积, 必须保证一定的水量输沙入海, 这就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恶化了生态环境, 给该地区及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造成了黄土高原地区的贫困, 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现代全球系统与人类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生态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人类活动也会对环境变化产生较大影响, 特别是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影响环境变化的能力越来越强。目前, 土壤侵蚀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 在农垦历史悠久的中国, 该问题更为突出, 尤其在自古多沙的黄河, 因土壤侵蚀的发展, 治黄的对策愈加复杂而尖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需作为一个长久达成的目标, 相关的对策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蔡强国, 袁再健, 程琴娟, 等.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 (3) :48-54

[2]程积民, 万惠娥.中国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水土保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3]王万忠, 焦菊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预测[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

[4]姚文艺, 汤立群.水力侵蚀产沙过程及模拟[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1.

[5]汪岗, 范昭.黄河水沙变化研究 (第一卷, 下) [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

[6]王守春.黄土高原古代植被的地域分布及其变迁[A].左大康.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 (第三集) [C].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2.

[7]陈可畏.论先秦至西汉时期黄土高原的生产状况与黄河河患[A].左大康.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 (第三集) [C].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2.

黄土区水土流失 篇2

知识目标:

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分布、原因.

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脆弱的环境与尖锐的人地矛盾.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通过辩论赛,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德育目标:

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和地区分布.

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尖锐的人地矛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读图分析法

讨论法

比较法

四、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高级的重点、热点问题——环境问题.

(提问)同学们,请问环境问题,指哪两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指出)我们今天给同学们讲述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水土流失.

[点题并板书]第六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生阅读前言,教师引导总结]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蚀、风蚀)造成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二、水土流失的现状:

(1)面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约有18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5.

(2)分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A组图1

图2 B组图3

图4 C组图5

图6 D组图7

图8 (组织学生讨论)请问每组图中,哪种情况下水土流失更严重,并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同学说的有一定的见解,但不够完整,准确.下面先让看1、2两图,来学习这个问题.

A组:1、2两图中地形上存在差别.2图是山地,坡度较大,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易发生水土流失.

B组:(提问)再看3、4图,同样是山地,但地表性质不同,3图为岩石,4图为松土,哪里易发生水土流失,为什么(答)岩石与松土区别在于,岩石质地坚硬,松土破碎.所以水土流失与地表物质的性质有关,松散的、破碎的地表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质条件.

C组:再看5、6图相比,6图的植被条件好,不易发生水土流失.植被可减小降雨时对地表的直接冲刷,使地表径流量减小,流速减缓.此外,植物的跟系还具有蓄水源、固定土壤的作用.

D组:(提问)再来看最后一幅图,降水情况不同,我们又该怎样去分析呢?答:8图降水强度大,易发生水土流失,降水强,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侵蚀、搬运作用强烈.

浅谈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 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黄土地,水土流失

在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过程中,黄土地作为一种宝贵的土壤资源,进行其防护措施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是,我国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黄土地聚集区域中,由于缺乏必备的林业植被保护,导致黄土地的防水土流失功能低下。与此同时,进行黄土地植被的维护和保持所要考虑的项目是很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过程中,充分的保护好黄土地周边的水土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

一、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内容分析

(一)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对相关文献和史料的查询,发生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具体的来说,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仅会造成对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导致宝贵的水资源的纯度受到极大的干扰,与此同时,大量的土壤资源流入水中,还会导致大量的宝贵的土壤资源的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认为,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研究出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措施是保持我国水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层面。

在后续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过程中,研究如何保持现有的黄土地植被体系,并强化黄土地的抗水土流失功能,就成为了目前我国生态发展策略要研究的重点领域。具体的来说,在以黄土高原等为代表,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区域,就要对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并对这些区域范围的黄土地现有的植被体系进行实地调查,对产生水土流失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解决。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制定出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求不断的细化研究现有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了以有效的利用好宝贵的黄土地资源,促进黄土地资源保护力度的提升。

(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性内容

结合我国黄土高原现有的水土资源保护措施,可以看出,在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研究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性解读:

第一,要充分的利用好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防止黄土地区域出现大规模的水土资源流失灾害。具体的来说,通过研究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可以保证有效控制好黄土堆的土壤渗水系数、土壤密实程度,保证相应黄土地的土壤环境可以提升自身的抗冲刷能力。与此同时,结合相关的技术手段,例如,在黄土地中采用诸如梯田防治等合理改善黄土地土壤组成结构的方式,科学合理的改善黄土地的土壤结构,发挥出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性作用;

第二,要充分的利用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保护好我国宝贵的黄土地资源。具体的来说,通过对于相关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的研究,可以在现有的黄土地资源保护体系基础上,保证各种先进的控制策略可以将黄土地已经产生的泥沙流失等有效的进行拦截,防止出现后续的水土流失问题。在这样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下,不仅仅可以维护好黄土地区域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有效地保护黄土地资源不受侵害;

第三,通过对于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的使用,可以利用相关措施手段,有效的实现对于黄土地区域的土壤环境的加固处理,有效的防止可能一些水土流失的附加灾害的产生,进而保证黄土地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具体策略探析

(一)合理规划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内容

在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的制定过程中,控制好黄土地周边环境是研究内容的核心层面。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过程当中,应该结合黄土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的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完整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的制定工作应该基于研究院提出的相关水土保持理论,并动态性的进行对于黄土地周边环境的调查。与此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的应用范围,并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充分的结合后续的设计内容,充分加强对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的优化更新设计,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段,选择出最优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方案。

(二)完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体系

一直以来,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体系建设不健全问题都干扰了黄土地水土资源保护工作效率的发挥。针对这样的情况,科学建立健全的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体系已经成为了研究的核心领域范围:

首先,在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多到考虑到黄土地周边具体的生态环境因素,针对黄土地周边的环境因素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的优化设计,并严格的保护黄土地的植被体系环境,对破坏黄土地植被环境的行为予以严厉的制裁;其次,加强对现有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体系的持续性优化设计,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黄土地周边的植被资源,并动态性的进行后续的林地的建设,保证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植被监督管理制度,循序渐进的促进黄土地土壤环境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策略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意义,并从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入手,动态性的进行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的研究工作,从而充分保护我国宝贵的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吴南生,张露,杜天真.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湖泊生态保育价值初探——基于鄱阳湖“一湖清水”保护的视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06).

[2]安森鹏,高振岭,王磊.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3,(06).

[3]刘菊秀,李跃林,刘世忠,李义勇,褚国伟,孟泽,张德强.气温上升对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实验的介绍[J].植物生态学报.2013,(06).

[4]刘旭平,刘玉龙,邵英男,陈瑶.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概述[J].现代化农业.2013,(07).

上一篇:实际行为下一篇:室内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