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滑坡

2024-06-25

黄土滑坡(精选5篇)

黄土滑坡 篇1

在地质灾害治理中, 正确的分析滑坡的成灾机理对其预防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分析方法多采用半定性半定量的方法。定性方法为通过实验、详细的实地研究, 对地质过程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得出定性评价。在定性分析基础上, 通过定量计算, 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即为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 数值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滑坡的成因分析之中, 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与传定量计算方法相比, 数值方法能够直观的考虑定性结果, 并能通过分析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 来确定滑坡诱发因素的主次。进一步以此为依据, 可对滑坡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以节省工期和造价, 同时又能保证稳定性。

根据勘察印灵山滑坡是一个复活的古滑坡, 在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重新规划, 在该滑坡前部重新开挖人工河流。随后的十几年内, 该滑坡体上出现多处变形迹象如桥梁开裂, 围墙倒塌等。本文重点对滑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 以研究滑坡坡脚开挖前后变化规律, 进而对其成因分析[2]。

1 滑坡基本特征

该滑坡周界清晰, 在平面形态呈簸箕状, 滑体上窄下宽 (见照片1) 。整体地势东高西低。滑坡长约200m, 前缘宽约300m, 后缘宽约180m。滑体厚度10~30m, 面积6×104m2, 体积12×104m3。滑体整体坡度30°, 坡向273°。滑坡北部与中部为滑坡主体部分, 呈扇形, 滑体上可见四级台坎, 坎高4~6m, 长约200m, 滑坡后壁高约10m。滑坡坡脚高程858m, 坡顶高程898m, 滑坡顶部相对滑坡坡脚高差约40m。滑坡前缘为河流。根据野外调查及勘探资料分析, 滑面总体倾向是东高西低, 两侧高中间略低, 为一倾向西的缓倾弧面。滑体后壁上部为黄土状粉质黏土, 具直立性, 形成的滑坡后壁陡直, 倾角多为65°~80°。中部主滑段滑面倾角一般5°~10°。前部滑面倾角较平缓一般为1°~3°。由于蠕滑褶皱形成的滑带厚约3m, 其中普遍发育有摩擦镜面, 滑坡前缘坡面下9~1lm处, 挤压面倾角17°~31°, 倾向240°~330°, 与坡面倾向及滑体蠕动方向一致。滑床中后部以含碎石粉质黏土为主, 中前部为灰绿色砂岩夹薄层泥岩[3]。

2 滑坡数值模拟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IGMA/W软件对滑坡的开挖过程进行模拟, 根据滑坡地质特征, 可分为滑体、滑带、滑床、下伏基岩四部分, 其中滑体、滑带及滑床采用摩尔库伦模型, 滑床之下的砂岩采用线弹性模型。模型的材料取值根据室内试验结合现场经验, 如表1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 (图1) , 在滑坡的坡脚开挖之前, 滑坡的水平位移表现为后部位移大于前部位移, 呈现出推移式滑坡的特征。而实际中滑坡也在后缘出现拉张裂缝, 中后部建筑物多处受损。在滑坡的坡脚开挖之后, 可见滑坡前缘的水平位移有明显的增加, 此外滑坡中部的水平位移也有一定增长。

根据开挖前后的应变的变化可知 (图2) , 开挖前滑坡的主要应变都集中在滑带, 其中滑坡的中后部滑带应变最大,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此滑坡为推移式滑坡。在前缘的坡脚开挖之后, 滑带处的应变迅速增大, 中后部滑带的应变增加了约10倍, 直接进入破坏状态, 同时前缘的滑带应变也出现较大的增长, 大应变的范围也成倍扩张。可见坡脚开挖显著减小了滑坡的稳定性。

3 结论

滑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印灵山滑坡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坡脚的开挖可使滑坡抗滑力减小, 前部的应变增加, 中后部的位移向前部扩展, 大大降低滑坡的稳定性。同时滑坡中后部的裂缝又会导致雨水的入渗恶化滑坡的整体情况。因此在滑坡的治理中可针对前缘变形进行支挡设计, 同时对滑坡之上雨水渗入通道进行疏导。

参考文献

[1]DZ0240-200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

[2]郑颖人, 陈祖煜, 王恭先, 等.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 (第二版)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 8.

[3]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黄土滑坡 篇2

季节冻土区冻融期黄土滑坡基本特征与机理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滑坡灾害的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即雨季和冻融期,而目前对冻融期滑坡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导致对冻融期滑坡的防治效果远不及雨季滑坡.本文以甘肃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探索季节冻土区冻融期黄土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作用是季节冻融期黄土滑坡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不但在斜坡表层产生强烈作用,而且可引起斜坡深处地下水富集、土体软化范围扩大和静、动水压力增大等冻结滞水效应,促使斜坡整体性大规模变形破坏,导致滑坡发生.

作 者:王念秦 姚勇 WANG Nian-qin YAO Yong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工程系,西安,710054刊 名: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28(2)分类号:P642.22关键词:黄土滑坡 冻融期形成机制 季节性冻融作用

黄土滑坡 篇3

在拟建的跨越吕梁与忻州区域某高速走廊带发育有多处中~小型黄土—红土滑坡,常成群成带分布,中型滑坡中还发育次生小型滑坡,其地层结构、物质组成、力学机制及滑动原因接近相似,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其滑坡体的形成机制、工程地质特性、危害程度,对本工程、对类似结构的滑坡认识与治理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实体工程滑坡体概况

经初步地质调查,拟建公路14 km范围内发育黄土类滑坡84处,分布密度为6处/km,发育规模从8万m3~60万m3不等,滑移面均为静乐组红土顶部或上更新统古土壤层。

3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3.1 物质组成

考量本区黄土滑坡的岩性组成,基本属于中更新世黄土不整合与静乐组红土之上的地层结构形式,上部的Q3黄土体沿下部静乐组红粘土滑动,其中上部黄土结构疏松、强度低、遇水软化、节理裂隙发育,下部静乐组红土具隔水性,是典型的滑动面,红土表层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具强收缩性、高塑性、高孔隙性,分析实体工程区滑坡发育地段,黄土厚度与滑坡发育程度相关,在黄土覆盖较薄的区域滑坡不发育,在黄土厚度大于8 m的区域,滑坡较发育。

3.2 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典型黄土—红层不整合侵蚀面滑坡破坏是在饱和降雨或充水状态下发生的,其破坏机理为:这种黄土—红层不整合侵蚀岩土结构上软下硬,上部疏松易渗水,下部坚硬隔水,通过黄土垂直和侧向渗流,由于红土的隔水,致使不整合面以上的黄土饱和而沿界面向下运移,由于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少,饱和带黄土强度的降低和因黄土饱和体下滑力增加,造成上部土体沿红土界面产生剪切变形,若有微小的初始剪切变形即可导致界面以上的黄土液化,造成黄土体整体移动,在具临空面的条件下形成滑坡。

3.3 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李媛等通过对黄土—红层接触面滑坡现场检测以及室内物理模拟,认为滑坡变形破坏经过:

首先是坡体蠕动—后缘拉裂:陡峻坡形或前缘坡脚开挖导致坡体应力状态改变而向临空方向蠕动,黄土中既存的、具有优势方位的垂直节理在蠕动中被拉开,在宏观上呈现后缘拉张裂隙;

第二阶段为坡体蠕动—滑带自中部向两侧发展;

第三阶段为剪出口形成—坡体突滑,滑带不断发展,最终在剪出口全面贯通,滑坡变形过程中积蓄的能量在此突然释放,坡脚大、重心高的斜坡体以崩滑方式快速下滑,滑动完成。

3.4 促使滑移的外部条件

人工开挖扰动、雨水充填、地下水渗流、构造或地震作用均会促使研究区中更新世黄土不整合与静乐组红土之上的这一地层结构加剧滑动或产生新的滑移,其中:

1)人工开挖扰动。研究区滑坡发育段位于延伸较远的黄土沟谷两侧中缓坡上,沟谷中农民为造地或修筑拦水坝而开挖了坡脚,使黄土—红土接触面前缘临空,创造了滑动的力学条件,这样的开挖活动经常会发生,存在触发滑坡的可能,另在高速公路建设期开挖土体也是触发该区域滑坡发生的诱因。

2)雨水充填、地下水渗流。研究区地表切割破碎,黄土构造节理、卸荷、风化裂隙、落水洞、陷穴等发育,雨水下渗或灌入,在静乐组红土隔水层顶部形成上层滞水或饱水带,使土体力学强度降低,增大上部土体自重,促使土体滑移。

3)地震作用。地震活动在公路工程建设期与运营期极易诱发滑坡灾害。

4 结语

通过对拟建的跨越吕梁与忻州区域某高速走廊带成群滑坡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域滑坡物质结构均为中更新世黄土不整合与静乐组红土之上的岩性组合,红土为隔水层,雨水充填后致使黄土体饱和失重,在合适的地形条件下产生滑移,鉴于吕梁、忻州区域该类地层组合较发育,类似的滑移灾害时有发生,治理该类滑坡应控制雨水的渗透与积聚,尽量保持自然地形的完整。

摘要:结合吕梁与忻州区域地质条件,分析了吕梁黄土—红土岩组滑坡体的形成机制、工程地质特性、危害程度等内容,分别阐述了滑坡形成机理、变形破坏过程及促使滑移的外部条件,指出治理该类滑坡应控制雨水的渗透与积聚。

关键词:滑坡,变形破坏机理,人工开挖,地震作用

参考文献

[1]Wen Baoping,Wang Sijing,Wang Enzhi.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 landslide along the contact between loess and Ne-ocene red mudstone[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5,79(1):139-151.

[2]李媛.孟家山黄土—红土层接触面滑坡破坏机理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1):54-55.

[3]曲永新.三趾马红土与西北黄土高原滑坡[J].工程地质学报,1999,7(3):258-260.

[4]谭成轩.中国典型粘黄土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通报,2008,27(11):1777-1778.

[5]熊探宇.滇西北红粘土的工程性质特性及其灾害效应[J].地质通报,2008,27(11):1895-1896.

黄土滑坡 篇4

1.1 地形地貌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由大量的黄土覆盖, 地形支离破碎且容易受河谷侵蚀切割, 随着海拔的上升, 切割越来越严重。所以斜坡地表形态是引起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且与倾斜度有关, 一般当坡度为25°-45°时发生滑坡的几率最大, 坡度在55°以上时较易发生滑坡, 坡度在25°以下时则很少发生滑坡。

1.2 降水因素

降水是引发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 九层以上的山体滑坡都是强降雨所导致的。降水因素包括自然降雨和人为灌溉两种, 其中自然降雨是引起山体滑坡的根本原因。通常在每年的雨季及春季冻融期发生山体滑坡的几率较大。由于黄土呈垂直发育状态, 冲沟和洞穴较多, 大量雨水囤积使土体自重增加,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 这样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另外, 雨水沿土体裂缝灌入, 产生净水压力且软化了黄土, 这样很容易造成坡体上缘出现裂缝, 裂缝的形成更利于雨水的灌入, 一旦重心失稳就会造成山体滑坡。人为灌溉多发生在山体顶部的农田地区, 农田的大量用水使山体稳定性变差, 一旦发生强降雨, 就容易产生山体滑坡。

1.3 人为因素

造成山体滑坡的人为因素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无节制的进行采矿、开垦以及修路等行为造成的山体稳定性变差。数据显示, 七层以上的重大山体滑坡事件是由人类的修路、开矿等工程造成的。人类在进行工程施工时, 大量的开挖、削坡行为造成黄土自然边坡坡度变大, 坡体的自然应力平衡遭到破坏, 坡顶的扩张应力和剪切应力增大, 从而为裂隙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加之黄土本身的垂直分布状态, 使山体裂缝进一步加深和扩大, 从而形成滑坡。

2 黄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2.1 地层层位的选择性

调查显示, 山体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马兰黄土地层和离石黄土地层。其中, 离石黄土多为砖红色亚黏土且结构较密、隔水能力强且透水性差;而马兰黄土多为浅黄色粉土, 呈垂直分布, 结构松散且孔缝较多, 具有很强的湿陷性, 遇水很容易软化和崩解。

2.2 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和时间分布的周期性

从地形分布上, 山体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发生点原始坡高度多在5-30米, 其中小部分在50-80米。山体堆积物的长度为1-15米左右, 宽度为1-40米, 严重的山体滑坡可达50米或更长, 厚度从0.5米到6米分布不等。滑坡后壁多形成有拉张和裂隙, 滑体岩性为粉质粘土或粉土, 控滑结构面为节理裂隙面, 且前缘为圆弧形或不规则形状, 滑体形状为凸形。从时间分布上, 山体滑坡、崩塌多发生在降水较多且集中的月份, 通常为每年的六至十月, 尤其是在夏季的七月和八月, 这期间往往易发生严重的滑坡等地质灾害。

2.3 人类活动强烈区

人为修路、造桥等工程施工是造成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山体的破坏较大, 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因此, 在人类活动强烈区, 山体滑坡、崩塌发生的几率较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段:人为削坡取土较频繁, 造成坡体应力集中, 拉力增大, 易出现开裂等现象, 加之黄土本身的发育特性, 使该地区易发生滑坡、崩塌自然灾害。 (2) 黄土冲沟和黄土洞穴发育地段:强降雨造成的大量雨水渗入是形成黄土冲沟和黄土洞穴的主要原因。在隔水能力较弱的底部隔水层或其他隔水层上容易形成饱和带, 使黄土本身发生软化, 力学性能降低, 从而造成边坡滑坡或崩塌。 (3) 沿公路、铁路等交通主干道地段:黄土高原地区, 交通主干道及周边地区边坡削坡设计失准, 排水等防护措施不到位, 且由于交通工具较多造成振动的累计, 一旦出现强降雨, 就很容易诱发山体滑坡、崩塌等灾害。 (4) 河谷及节理缝隙发育地段:该区冲沟较多, 易于雨水的集中冲刷, 造成河谷两岸边坡坡度增大, 在雨水较集中的季节黄土开裂严重, 易造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5) 居民窑洞开挖地段:居民窑洞是造成小规模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由于擅自挖掘动土改变了山体的结构构造, 降低了其力学性能, 山体坡度增大, 严重地区甚至出现山体直立, 易发生滑坡等灾害。

3 结束语

造成黄土滑坡、崩塌的因素很多, 其中黄土本身的地形地貌、降水以及人为施工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山体滑坡多发地段的分布也与这些因素有关, 在主汛期、黄土力学性能较差和人工开采严重地段, 都容易发生滑坡。对于黄土本身的性质及降水因素我们不能控制, 但是对于人为因素来说, 必须减少不必要的人为破坏, 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而减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摘要:文章具体分析了黄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和分布规律。

黄土滑坡 篇5

2005年9月4日, 我国西部某矿区发生特大滑坡地质灾害。滑坡造成国有大矿矿区山顶供水池、供水管路、高压供电线及其相关地面建筑严重破坏, 3处民采矿井被毁, 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灾害发生后, 受破坏的民采矿井认为国有矿山的输水管道破损漏水, 在滑坡区域前缘形成“过湿带”, 诱发牵引式滑坡, 是导致本次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国有矿山认为民采矿井对边坡坡脚开挖, 降低了抗滑力, 诱发推移式滑坡, 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客观、公正的分析滑坡灾害原因, 弄清事实真相, 本文对滑坡的影响因素, 及其发生机理进行了力学分析, 为认定事故责任、解决矛盾纠纷提供参考依据。

2 滑坡现场勘查

滑坡区域面积162400m2, 滑坡体积243.6万m3。滑坡体呈长条带状分布, 主滑动方向北西, 次方向东北, 主方向滑坡体走向580m, 倾斜宽260~300m, 滑坡体垂直落差200余米 (见图1) 。滑坡后缘壁面光滑、清晰, 呈泥状, 颜色呈灰绿色, 多处可见滑动擦痕, 高差约35m, 滑面倾角约为35°。滑面横向延伸200m, 为第四系 (Q) 黄土与侏罗系 (J) 油页岩接触面。滑坡中部横向延伸200~500m不等, 系第四系黄土和小窑煤矿的弃渣。黄土呈粉状, 质地疏松;弃渣多为砾状。裂缝、陡坎极其发育。滑坡前端均为黄土。

滑坡区域属中山区, 地表黄土覆盖较厚, 山脊圆滑, 冲沟发育, 多陡崖和黄土溶洞。大陆山地气候, 气候干燥、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相对湿度低。煤层均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 基岩露头稀少, 黄土覆盖层厚, 地形坡陡沟深, 泄水条件良好, 补给条件差。

滑坡区域多数在无煤区域, 只在滑坡区域的东部及东南部有煤, 国有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已对此处煤层开采完毕。在滑坡区域中部有煤层露头区域, 先后有十数家小窑开采, 后相继关闭, 滑坡前仍有三家小矿井正在进行露天和地下开采, 其中露天矿开采范围200×180m2。

3 黄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3.1 水

水是黄土滑坡的重要因素, 90%以上的滑坡都与水的作用有关[1]。黄土对水十分敏感, 特别是马兰黄土, 具有强烈的湿陷性, 当含水量增加时, 抗剪强度和承载力迅速降低。此外, 在黄土地区, 水的切割侵蚀作用导致滑坡的现象也十分普遍[2]。坡脚汇集的水流和洼地积水会导致土层局部液化, 并不断扩大入渗通道, 形成落水洞系统, 深度达几十米, 把大量水渗入黄土层内部。落水洞与冲沟, 将山坡穿凿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并伴随着基部液化和坡脚的破坏, 使山坡沿黄土中发育的垂直节理不断发生退移式坍塌, 引发滑坡。

本次滑坡灾害中滑坡面位于地下潜水面以上, 因此黄土含的水主要通过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充。在滑坡区域内, 地表水的唯一来源是“管道漏水”。从黄土的湿陷性和水的侵蚀作用分析, 管道漏水具备诱发滑坡的能力。另一方面,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 2005年8月31日 (滑坡前4天) 降水11.7mm, 历时565min;9月3日降水3.4mm, 历时240min;9月4日降水17.7mm, 历时810min。三次降水合计32.8mm, 占该地区降水量的10%。降水集度为6.56mm/天, 是地区年均降水集度 (0.89mm/天) 的7.37倍。从时间和强度上看三次降水都与滑坡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可以判断大气降水是“9.4”滑坡灾害的外部诱发因素之一。

3.2 地形地质

黄土滑坡是重力引发的动力学现象, 发生频率与坡高、坡度等地形因素较密切。根据图3统计结果, 坡度大于50°的斜坡易产生崩塌灾害;坡度大于35°坡高大于40m的斜坡多产生滑坡灾害[3]。而根据现场勘测, 发生滑坡的边坡坡度不足20°, 原本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不大。

地层岩性是滑坡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从现场勘察情况看, 滑坡后缘位于矿区F7断层处, 沿断层裂开, 滑面光滑、湿润, 呈泥状, 说明水自断层裂隙下渗, 在黄土与油页岩的接触面形成了水膜, 使接触面黄土处于过饱和的软塑性状态, 成为滑动面, 诱发了黄土接触面型滑坡[4]。因此, 断层的影响构成了“9.4”滑坡灾害的内在不利因素。

3.3 工程扰动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各种作用破坏边坡力学平衡, 引发滑坡灾害[5]。破坏坡体应力平衡的工程行为主要有:坡面开挖、坡顶堆载、坡体内部开挖和爆破振动等。在“9.4”滑坡灾害前, 存在民采露天煤矿对坡面、坡脚开挖破坏的现象, 有可能造成边坡角度增大、抗滑能力降低, 诱发滑坡;同时也存在多家民采矿井在坡体内进行地下开采的现象, 有可能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抗滑结构强度降低, 诱发大规模滑坡;此外开采施工的爆破, 会促进岩土体节理裂缝的发展, 震动可能导致黄土震陷、液化, 诱发滑坡灾害。

4 滑坡原因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灾害形成规律, 选取典型滑坡坡面, 建立二维平面应变力学分析模型, 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拉格朗日元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分析边坡稳定性, 重点弄清楚过湿带、大气降水、断层和地下开采对滑坡的影响, 明确滑坡的类型及其发生机制。

4.1 极限平衡分析

根据滑坡地区黄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参数, 取马兰黄土平均含水量5%, 容重γ=16.398kN/m3、摩擦角φ=25.890、粘聚力c=23.4kPa, 黄土含水饱和“过湿“后, 取容重γ=19.551kN/m3、摩擦角φ=24.6°、粘聚力c=11.45kPa。

“9.4”滑坡主要有H1和H3两大滑块, 按照滑坡深度划定圆弧滑面 (如图2) , 假设边坡由均匀介质构成, 抗剪强度服从库仑准则, 将H1、H3滑动体分为N个垂直条块, 假设每条块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则安全系数F值的计算方法为:

undefined

其中, c为介质的粘结力, Ф为介质的内摩擦角, σ为剪切面的法向应力, L为剪切面弧长, Wi为每条块重量, аi为第i条块的剪切面与水平夹角。

计算结果显示, 自然条件下, H1滑块安全系数为1.34;含水饱和条件下, H1滑块安全系数为1.185, 滑块均能够维持自稳。假设H3滑块一直处于“过湿”状态, 在含水饱和条件下, 安全系数为1.42, 滑块稳定。根据上述计算可以明确, 边坡在不考虑地质因素和工程扰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在有大范围地表降水的情况下安全性会相应降低, 但不会发生失稳, 即使H3存在过湿带, 也不会首先发生滑动。因此, “9.4”滑坡类型不是H3对H1的牵引式滑坡, 输水管线漏水形成的“过湿带”也不构成滑坡的直接因果关系。

4.2 数值模拟分析

采用二维有限差分计算程序FLAC 2D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如图3) , 分析在断层、降雨和开采扰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长1410m, 高617m, 分为6个区优化了网格, 共470×214个平面单元, 每单元1.5~4m。模型两侧限制水平方向移动, 模型底边限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移动。模型中建立了F7断层的interface单元, 使得断层可以沿接触面移动。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岩土体力学试验研究结果, 模拟计算所采用的物理力学参数由表1给出, 计算中岩土体采用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莫尔-库仑 (Mohr-Coulomb) 屈服准则, 同时考虑了岩石的应变软化特性。

1.马兰黄土;2.土砾石;3.煤;4.泥质砂岩;5.细砂岩;6.泥岩;7.中砂岩;8.砂岩夹层;9.砂砾岩;10.粗砂岩;11.粉砂岩;12.油页岩

计算结果如图4、5所示, 虽然有断层影响, 边坡在无外界扰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失稳;无开采扰动时, 大气降水使黄土孔隙水压力增加, 断层结构面性质减弱, 滑坡体后缘开始出现剪切和张拉破坏, 但坡体依然稳定;在民采扰动下, 黄土与油页岩交界面上形成两条破坏带, 一条在从F7断层开始向下延伸, 一条从煤层露头处开始向上延伸, 两条破坏带没有贯通, 未产生连续的滑移面, 边坡临界稳定;而当民采扰动又遇大气降水时, 两条破坏最终贯通, 形成一条完整的滑移面, 导致了煤层露头处以上H1滑块移动。

4.3 滑坡类型分析

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 滑坡体后缘壁面陡峭光滑、多级陡坎下错, 具备推移式滑坡特点, 前缘堆积大量黄土, 不具备牵引式滑坡的叠瓦式滑移特点。可以断定, 此次“9.4”滑坡灾害为推移式滑坡, 是由于上段H1滑块在地质断层、大气降水和工程扰动共同影响下首先移动, 推动下段H3滑块移动形成的。

5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9.4”滑坡灾害发生条件并不单一, 是各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 地质断层是客观存在的不利条件, 采矿扰动是形成滑坡的必要条件, 大气集中降水是此次滑坡的最终诱发因素, 而输水管线漏水造成的“过湿带”不构成对滑坡的直接影响。

因此, “9.4”滑坡的直接成因是:民采矿井在边坡脚对露头煤的露天和地下开采, 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岩土体缓慢变形, 在后缘F7断层处移动、开裂, 形成临空面, 构成H1滑块;当遇到大气集中降雨时, 黄土遇水湿陷, H1滑块自稳能力变差;持续的降雨使地表径流自F7断层下渗入边坡内部, 在黄土油页岩接触面形成软弱带;该软弱带不断扩展沟通了F7断层和煤层开采破坏带, 形成整体滑移面;滑移面上抗滑力不能抵挡H1滑块的下滑力时, H1滑块滑出, 并推动下方H3滑块移动, 形成此次滑坡灾害。

参考文献

[1]ZHOU Jin-xing, ZHU Chun-yun, ZHENG Jing-ming, WANG Xiao-hui, LIU Zhou-hong.Landslide disaster inthe loess area of 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2, 13 (2) :157~161

[2]王念秦, 张倬元.黄土滑坡灾害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WANG Nian-qin, ZHANG Zhuo-yuan.Study On LoessLandslide Disasters[M].Lanzhou:Lanzhou UniversityPress, 2005 (in Chinese)

[3]徐张建, 林在贯, 张茂省.中国黄土与黄土滑坡[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26 (7) :1297~1312XU Zhang-jian, LIN Zai-guan, ZHANG Mao-sheng.LoessIn China And Loess Landslides[J].Chinese Journal of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 (7) :1297~1312 (in Chinese)

[4]刘红玫, 石玉成.黄土地区不同类型滑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西北地震学报, 2006, 28 (4) :360~363LIUHong-mei, SHI Yu-cheng.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lide In LoessArea[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 2006, 28 (4) :360~363 (in Chinese)

上一篇:广告策划创新下一篇: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