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螺纹钉

2024-07-29

根管螺纹钉(通用7篇)

根管螺纹钉 篇1

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牙髓治疗学和口腔修复技术的发展, 使大多数残冠根得以长期保留, 各种桩核冠修复也应运而生[1]。相对于前牙、后牙残根残冠更为多见, 而且后牙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牙齿, 对其修复的固位和强度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后牙多根管, 利用铸造核冠较难取得的共同就位道[2]。临床医师为取得共同就位道, 常常缩短桩的长度, 使桩核就位不良、松动, 根管制备时易发生侧穿造成修复失败。本科从2006年开始, 开展多根管分体插入成品螺纹根管钉对磨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 本科门诊的后磨牙残冠、残根患者126例共126颗牙, 男83例, 女43例, 年龄20~73岁, 采用多枚螺纹钉加后牙光敏材料修复, 加或不加全冠修复, 随访2年。

1.2 材料

①成品螺纹根管钉, 直径0.9~1.2 mm;②后牙光敏树脂;③磷酸锌粘固粉。

1.3 修复方法

①根管治疗, 患牙需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经X线片检查, 有足够的牙根长度, 治疗时应记录根管长度、根管粗细及弯曲程度, 充填完善, 观察2周无症状后开始制作。如有瘘管须经治疗, 待瘘管口完全闭合后开始制作;②修整残留牙体, 在除尽腐质的前提下尽量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 不必去除倒凹, 用低速弯机头麻花钻预备根管, 应顺应根管, 控制好预备方向和长度, 一般预备到根长的1/2~2/3, 直径约大于原根管内径, 但要保证根尖部3~5 mm严密封闭性, 同时以防根管壁侧穿;③选取合适的成品螺纹根管钉, 消毒、隔湿、干燥后用磷酸锌水门汀粘固根管钉于根管中, 不必在意就位道方向;④酸蚀釉质, 彻底冲洗、吹干, 隔湿涂粘接剂后逐层压入光敏材料, 直至合面, 并恢复牙体形态;⑤如有患者有特殊要求, 可以选用铸造全冠或烤瓷全冠, 按照其操作规程, 预备已经光敏修复的牙体。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成功:无自觉症状, 冠和树脂无松动脱落, 咀嚼功能恢复良好, 临床检查无叩痛, 牙龈无红肿, X线片显示无异常。失败:自觉不适或疼痛, 咬合痛, X线片显示阴影明显, 临床检查松动Ⅱ度以上, 叩痛, 牙周溢脓、牙周袋形成。

2.2 治疗结果

126例中, 53例以金属烤瓷及铸造全冠修复, 73例单纯以光敏树脂修复。分别以3个月、6个月、12个月、2年进行复查, 成功121例, 失败5例, 均为单纯光敏树脂修复者。

3 讨论

磨牙严重缺损, 采用多枚螺纹钉+后牙光敏树脂 (加或不加铸造或烤瓷全冠) 方法保存修复, 可以不必制作洞形, 从而可以尽可能多的保存剩余的健康牙体组织, 且多枚螺纹钉放入根管, 并与光敏材料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使咀嚼压力均匀分布到各牙根, 以分散牙体上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拉力, 提高修复体的坚固性[3,4,5]。此法简便易行, 可大大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疗效确切, 易于推广。

本组有5例失败, 分析原因均为剩余的健康牙体组织过少、折裂, 所以如果患者经济条件许可, 理应再行铸造冠或烤瓷冷冠修复。

摘要:目的观察多根管分体插入螺纹根管钉治疗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根管分体插入成品螺纹根管钉对磨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治疗。结果126例中, 53例以金属烤瓷及铸造全冠修复, 73例单纯以光敏树脂修复。分别以3个月、6个月、12个月、2年进行复查, 成功121例, 失败5例, 均为单纯光敏树脂修复者。结论多根管分体插入螺纹根管钉治疗磨牙残根残冠可大大提高修复体的坚固性, 方法简便易行, 可大大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疗效确切, 易于推广。

关键词:多根管分体,螺纹根管钉,磨牙,残根残冠

参考文献

[1]徐君伍.口腔修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0.

[2]张新春, 王焱, 米乃元, 等.不同余留牙体对桩冠箍效应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2, 3 (1) :12.

[3]汤国荣.穿髓底的后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观察.口腔医学纵横杂志, 2000, 16 (4) :307.

[4]王云芬.用核桩冠修复牙体大部分缺损.口腔医学纵横杂志, 1999, 15 (3) :184.

[5]李先进.用铸造核桩冠修复老年人残根残冠的体会.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2, 3 (1) :33.

根管螺纹钉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至2005年就诊的前牙、前磨牙、磨牙区的残根、残冠牙患者89例109颗牙齿, 男52例, 59颗牙, 女37例, 50颗牙。患者年龄在17~66岁之间, 平均38岁。其中上颌牙64颗, 下颌牙45颗;前牙21颗, 前磨牙52颗, 磨牙36颗。由于龋病原因导致患病92颗牙, 由于外伤原因导致患病17颗牙。

1.2 治疗方法

患牙治疗前行常规口腔及牙体检查, 并拍摄X光线牙片。检查患牙无明显牙周萎缩、牙齿松动、牙龈瘘管, X线牙片示根尖区无明显阴影, 牙周膜间隙无增宽。然后进行完善根管治疗, 观察2周以上。修复前常规拍摄X线牙片, 了解根管治疗结果和根周情况、根管长度、形态、粗细、方向。将患牙分为2种方法进行修复治疗。

1.2.1 使用根管螺纹钉-银汞合金桩核修复组

球钻除尽根断面或残冠内壁腐质, 用75%酒精消毒、隔湿后用直径匹配的根管螺纹钉钻沿根管长轴进行钻孔, 加适当压力使钉钻进入一定深度 (牙根长度1/2~2/3) 后拔出, 注意勿进行反复提插, 用螺旋充填器导入粘接剂, 随后用专用扳手将预先选好的根管螺纹钉旋入。对于多根牙尽量按根管数目置入根管螺纹钉。用75%酒精消毒清理根面, 严格隔湿于后用机调银汞合金充填堆塑成核。注意能够使用成形片的使用成形片充填成核, 不能使用成形片的仔细严密堆塑成核, 使金属核达到较密的密度。1周后行常规的全冠修复牙体预备、取印模、制作全冠、戴入。

1.2.2 使用铸造桩核修复组

根据X线牙片及牙体解剖形态, 单根管牙用直接法制作单根桩核。多根管牙首先选择制作桩核主根管 (上颌牙以腭侧根管、下颌牙以远中根管) 和副根管, 用预成桩钻头预备根管呈锥形 (主根管预备深度为根长2/3, 副根管预备深度可略短于主根管) , 然后在主、副根管中插入金属杆检查就位道是否一致, 硅橡胶2次印模超硬石膏灌注模型, 按常规方法制作熔模铸造加工桩核, 试戴、粘固桩核, 行常规的全冠修复牙体预备、取第2次印模、制作全冠、戴入。

表1 2组患者分别使用根管螺纹钉-银台金桩核、铸造桩核修复疗效比较

1.3 统计与处理

2 组治疗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 组病例修复后随访3年以上, 临床观察全冠修复后外形良好、边

缘密合、牙周组织健康、可正常行使功能即视为成功。使用根管螺纹钉-银汞合金桩核修复62例, 成功60例, 成功率98.8%。使用铸造桩核修复47例, 成功46例, 成功率97.9%。2组治疗结果进行χ2检验, χ2=0.12,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对于牙周健康、牙根长度充足、根尖病损较小的残根、残冠牙, 保留牙根行全冠修复是临床上的最佳选择。由于龋病、外伤等原因形成的残根、残冠, 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和冠修复, 能够恢复正常的生理形态和功能, 还可以做其他义齿修复的基牙。桩冠修复能最大限度保存牙体组织, 保留了牙体的本体感觉;增加了修复体与基牙的接触面积, 增强了周位作用;同时桩核的劲缘制备, 可以获得全冠修复的边缘适应性, 更好地保护了龈缘组织的健康。

本组病例使用根管螺纹钉-银汞合金桩核修复失败2例, 分析原因1例为置入螺纹钉时钉钻方向不正确导致根管侧壁穿透形成根尖周炎而拔出;1例为螺纹钉置入深度不足而致使修复体脱落。铸造桩核修复失败1例, 分析原因为根断面位于牙龈下, 牙根短小, 根桩深度不足而使修复体脱落。2种桩冠修复方法都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4 结语

对于具有2个以上根管患牙的桩核制作, 求得共同就位道比较困难, 分体制作技术复杂。特别在多根管牙的修复中, 由于牙根的解剖结构特点, 铸造桩核无法取得良好的共同就位道时, 往往减少根桩的数目, 从而导致修复后牙根的受力分布不均匀, 存在受力薄弱区域的缺陷。与铸造桩核相比, 根管螺纹钉-银汞合金桩核具有操作简便、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廉、X线检查清晰、机械同位良好不易脱落等优点, 而根管螺纹钉桩可以单个、分次置入的特点, 可以弥补铸造桩核缺陷和不足, 尽可能多地、多角度置入桩钉, 增强了修复牙根的强度, 增加桩核的受力分布, 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摘要:探讨分析根管螺纹钉-银汞合金桩核在残根牙、残冠牙修复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根管螺纹钉,银汞合金,桩冠,修复

参考文献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3]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陈小冬, 姜惠芳, 于德珍.后牙成品螺纹桩核与铸造桩核临床应用比较[J].口腔颌面修复学, 2003 (1) .

根管螺纹钉 篇3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 男20例, 女6例, 年龄16岁~59岁, 平均年龄33.13岁。左侧15例, 右侧11例;直接损伤21例, 间接损伤5例。按照Colton分型[1]:ⅡA型10例, ⅡB型5例, ⅡC型9例, ⅡD型2例。所有病例均行闭合复位及空心螺纹钉固定, 本组18例在门诊治疗, 8例因存在合并伤而住院治疗。

1.2 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成功后,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 患肢半屈曲位于可透X线的侧台上,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术者站于患侧, 选择1枚直径1.5 mm的克氏针, 自鹰嘴尖部穿入骨折近端, 在克氏针的把持下向远端推挤骨折近端, 同时令助手缓慢屈伸肘关节, 利用滑车关节面来磨造鹰嘴关节面使之解剖对位。术中透视骨折对位对线情况, 如断端存在较大的间距, 通过挤压不能消除, 可能是骨折远近端夹杂筋膜等软组织所致, 可用克氏针或牙科起子插入断端挑拨的方法解决, 如有未复位的碎骨块, 亦可用同法挑拨复位并固定。复位良好后, 把克氏针继续打入骨折远端临时固定。另选1枚合适的导针, 于鹰嘴背侧靠近骨折面中心的位置, 垂直骨折线的方向穿入, 直至刚好穿出对侧皮质, 测量导针的深度, 用刀片在针眼处做一小切口, 选择长度合适的4.5 mm空心螺纹钉, 顺导针拧入加压固定, 然后视骨块稳定的程度, 决定取舍临时固定针。再次透视确定尺骨鹰嘴关节面平整后, 直接无菌敷料包扎, 肘关节屈曲90°悬吊。

1.3 术后处理

门诊治疗者口服抗生素3 d预防感染, 住院者根据合并伤用药情况而定。手术当天即可做肩、腕和手部关节的功能锻炼, 在健肢保护下逐步进行患肘主动功能锻炼。6周~10周摄X线片示骨折初步愈合后, 加强功能锻炼。6个月~12个月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内固定。

2 结果

根据Mayo方法[2]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6例, 良6例, 一般3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4.6%.

3 讨论

3.1 适应证

本治疗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尺骨鹰嘴骨折, 只要骨块大小足以能被螺纹钉固定, 即可采用此种方法, 但关节腔内有游离骨块时, 则应采用切开复位, 去除游离骨块。

3.2 术中注意事项

(1) 在穿入空心螺纹钉之前, 须先穿1枚克氏针临时固定, 以防骨块在拧入空心螺纹钉时旋转或移位; (2) 穿入空心钉的长度应突破对侧皮质为宜, 使空心钉充分起到加压的作用; (3) 对于开放性骨折伤口不大时, 可先行清创缝合再行手术; (4) 粉碎性骨折应适当加压, 不可过度加压。

3.3 治疗方法特点

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治疗目的是力求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 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的功能。尺骨鹰嘴骨折后, 由于肱三头肌的牵拉作用使骨块分离, 闭合复位外固定很难成功保持良好的复位。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很多, 目前以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或螺纹钉固定较为多见, 此种方法虽然能够达到解剖复位的效果, 但切开的同时也加重了组织损伤, 导致骨折的愈合时间延长和腱性组织广泛粘连, 增加了患者功能锻炼的困难, 而且医疗费用高, 患者住院时间长。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空心螺纹钉独特的结构, 会使骨折两端自动靠拢并加压吻合, 比单纯使用钢针固定更加牢靠, 更能达到解剖复位的目的。使用空心螺纹钉比使用普通螺纹钉固定方法更简单, 进针方向更准确, 术中使用导针导引方向, 能更好地把握进针的方向, 充分起到加压的作用。对于粉碎性骨折, 选择较大的骨块穿入1~2枚空心螺纹钉, 对其他较小的骨块复位后行克氏针内固定。如骨折远近端夹杂筋膜等软组织, 可采用克氏针挑拨的方法解决。总之, 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和患者痛苦小、费用少、不住院或住院时间短, 术后可以较早期行功能锻炼, 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摘要: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尺骨鹰嘴骨折26例, 按照Colton分型[1]:ⅡA型10例, ⅡB型5例, ⅡC型9例, ⅡD型2例。所有病例均行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 术后肘关节屈曲90°悬吊, 并在健肢保护下逐步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个月~12个月, 平均7.5个月, 术后12周~18周骨折全部愈合, 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Mayo方法[2]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16例, 良6例, 一般3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4.6%.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和患者痛苦少、费用少、不住院或住院时间短, 术后可以较早期行功能锻炼, 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主动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S.Browner, Jupiter, Levine, 等主编.王学谦, 娄思权, 侯筱魁, 等主译.创伤骨科学[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7:1388-1390.

根管钉复合树脂核患牙修复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3例, 其中男21例, 女12例, 共保留残根、残冠79颗。

1.2 方法

对要保留的残根、残冠做完善的根管治疗, 然后用根管钉 (或牙本质固位钉) -复合树脂核一次性恢复, 最后行全冠修复。

2 结果

33例患者1年后复诊修复成功率为100%, 患者使用舒适, 临床效果满意。

3 典型病例与操作方法

病例1:患者, 男, 28岁。创伤致左上侧切牙远中切角缺损, 未露髓, 探针敏感, 冷热刺激患牙敏感, 有刺激痛, X线片示根尖完好, 无根折。

处理:左上侧切牙远中切角处钉道预备, 用手缓缓将自攻自断螺纹钉旋入钉道, 然后用持针器将钉向近中弯曲, 形成“L”形。将氢氧化钙盖于近髓处, 后用树脂恢复缺损, 最后备牙 (保留活髓) , 做烤瓷冠修复。

病例2:患者, 女, 36岁。右下第二磨牙残根, 患者要求保留残根。检查未见底穿和侧穿, 残根无松动。X线显示患牙分近、远中两根, 根尖部未见有明显炎症。

处理:右下第二磨牙做完善根管治疗, 于近、远中根旋入根管钉各1个, 垫底, 树脂核修复后做铸造全冠修复。

病例3:患者, 女, 37岁。右下第二磨牙缺失, 右下第一磨牙残根, X线显示为近、远中两根, 近中根根尖部略有阴影。右下第三磨牙近中倾斜, 近中颌面严重龋坏, 探已穿髓, 叩痛 (+) 。

处理:右下第一磨牙做完善根管治疗, 近、远中根管各放入根管钉1个, 树脂核修复, 右下第三磨牙完善根管治疗, 于近中根放入根管钉1个, 树脂核修复。最后右下第一、二、三磨牙烤瓷桥修复。

病例4:患者, 女, 30岁。右上中切牙以前做过塑料冠修复, 现因美观要求, 要做烤瓷修复, 检查患牙无不适, 塑料与牙体接触处有继发龋。X线片显示:右上中切牙根充完好, 桩钉为不锈钢丝扭成麻花状, 用粘固粉粘结。

处理:基于自凝塑料强度差, 与牙体密合度差, 笔者最终还是磨除塑料桩冠牙冠部分, 去净继发龋, 用树脂核修复, 最后做烤瓷冠修复。

病例5:患者, 女, 65岁。左上前牙曾用锤造开面冠固定桥修复, 检查见左上中切牙、左上尖牙为开面冠, 左上侧切牙为残根, 冠部为自凝塑料修复, 松动度Ⅰ度。患者素有高血压, 不想拔除左上侧切牙, 左上中切牙开面冠已断裂, 牙颈部继发龋, 左上尖牙开面冠拆除后发现冠与牙面接触部均有继发龋。

处理:左上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均做完善根管治疗, 放入根管钉, 树脂核恢复外形, 烤瓷联冠修复。

4 体会

4.1 对于严重缺损的患牙, 在去净龋坏组织的前提下, 应尽量保留牙体组织 (但要去除无牙本质支持的悬空釉柱和薄壁弱尖) , 然后放入根管钉和固位钉, 用树脂核恢复缺损, 最后全冠修复[1]。由于树脂与余留牙体组织良好的粘结性能, 同时高强度前、后牙树脂的出现, 使得树脂核无论在密合性能上还是在强度上, 与铸造桩核相比都毫不逊色。根管钉、固位钉靠螺纹旋于根管及牙体本质当中, 其固位力不逊于铸造核, 如果钉道打得太大, 也可用粘固粉粘结来补救。打钉、做核一次完成是树脂核修复的最大优点, 减少了患者椅旁操作时间及就诊次数, 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4.2 固位钉的应用, 使患者保留活髓成为可能[2]。全冠修复, 避免了树脂和钉的变色问题, 也防止了充填体脱落, 从而使临床效果更佳。

4.3 对于多根后牙, 根管钉的放入则不受共同就位道的影响[1]。只要根管粗细合适, 就可以选择适当的根管钉放入, 做树脂核后全冠修复, 笔者做的几例后牙残根修复, 效果均满意。

4.4 对于部分Ⅰ度或Ⅰ度以下松动的患牙, 患者要求保留的, 如邻牙也需修复, 则可做树脂核后做成联合冠修复, 做之前最好摄X线片以作参考。需要注意的是Ⅱ度及Ⅱ度以上的患牙无保留价值, 应予以拔除。

4.5 对于以前是塑料桩冠, 现又要求烤瓷修复的病例, 如果根充完好, 用树脂核恢复后烤瓷全冠修复, 既省力、又简便,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严重缺损, 已放入根管钉和固位钉的患牙, 由于患者未及时做全冠修复, 致使填充体部分或全部脱落, 而钉仍在者, 只要根充完善, 仍可用树脂核恢复, 全冠修复。

综上所述, 根管钉 (或牙本质固位钉) -复合树脂核的修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根管钉 (或牙本质固位钉) -复合树脂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月我院就诊患者33例, 共做根管钉 (或牙本质固位钉) -复合树脂核79颗。结果 33例患者1年后复诊修复成功率为100%.结论 对于残根残冠的保留, 可用根管钉 (或牙本质固位钉) -复合树脂核恢复, 最后全冠修复, 效果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合树脂核,根管钉,固位钉,全冠,桩冠

参考文献

[1]陈乃焰, 史俊南.实用牙髓病诊疗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146-193.

根管螺纹钉 篇5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撬拨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固定法,切开复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2009年在本院就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 受伤后至入院时间3 h~9 d, 患者年龄18岁~72岁, 平均 (39.5±5.2) 岁。随机分组:40例为对照组, 女12例、男28例, 右侧23例、左侧17例, 分类:Ⅰ型13例、Ⅱ型15例、Ⅲ例12例;40例为观察组, 女14例、男26例, 右侧25例、左侧15例, 分类:Ⅰ型12例、Ⅱ型14例、Ⅲ例14例, 2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Ⅰ型骨折无移位者在抽出关节内积血或积液、加压包扎后行牵引治疗, 并在牵引中早日行膝关节功能练习;有移位且关节面下陷在2 mm以内、劈裂骨折移位在5 mm以内者可于局麻下行手法挤压复位, 骨牵引维持, 在牵引下练习膝关节的功能, 6~8周去牵引, 做活动练习。Ⅱ, Ⅲ型骨折且关节面塌陷2 mm以上、10 mm以下, 手法不易整复者, 应切开复位行内固定治疗, 将塌陷关节面及骨折块自骨折线用撬拔方法抬起, 使关节面恢复平整, 消除裂开的裂隙, 用螺丝钉或骨栓固定, 并用皮质骨支撑;术后给予石膏固定3~4周;合并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者于术中行探查修复;术后应尽早不负重活动膝关节, 以防止关节粘连, 待骨折愈合牢固后才可负重行走。

1.2.2 观察组

采用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无菌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 膝关节常规消毒铺巾。一助手握大腿, 一助手握前足, 屈膝15°牵引。在电视X线机引导下, 首先手法复位, 纠正骨折块横向移位, 根据骨折块大小及骨折部位, 经皮穿针撬拨复位。以胫骨内髁骨折为例, 在内侧平台前内侧, 沿骨折线部位, 经皮插入4 mm骨圆针2根, 骨圆针前径抵达平台塌陷骨片的下面, 利用杠杆原理或直接向上撬拨复位, 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术中能感觉到骨折移位的骨擦感, 外观畸形逐渐消失, 由助手持续牵引, 一助手持续撬拨钢针的位置, 再次挤压内外侧, 纠正横向移位, 在电视X线机的配合下经关节面下2cm处, 切开1 cm切口, 旋入1枚直径2.0 mm导针, 选好长度适中的空心钉沿导钉拧入固定, 空心钉尾部不超出对侧骨皮质, 使骨折端对合紧密, 经透视证实骨折复位好、关节面平整、内固定牢固后, 拔除撬拨用的克氏针, 缝合伤口1针, 包扎伤口。如骨折块接近关节面, 空心针无法固定, 可将撬拨用的克氏针撬拨复位后, 直接垂直穿入松质骨中, 起到支撑作用, 缺损部分靠骨膜化骨填塞, 若缺损部分超过5mm, 则需取局部小切口用人工骨或自体髂骨填塞。克氏针尾留在皮外, 6周拔除。

1.3 疗效评价

制定疗效标准: (1) 痊愈:膝关节屈伸度可达正常, 无内、外翻畸形, 平地行走及上、下楼梯正常, 无疼痛, 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 骨折愈合; (2) 显效:膝关节屈伸度可达90°~110°, 内、外翻畸形不超过5°, 平地行走基本正常, 长久行走后产生疼痛, 休息后疼痛消失, 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 骨折愈合; (3) 有效:膝关节屈伸度达60°~90°, 内外翻畸形超过10°, 上下楼梯需借助扶手, 平地行走产生疼痛, X线片示关节面欠平整, 骨折愈合; (4) 未愈:膝关节屈伸度小于60°, 关节行走时不稳定, 而且疼痛, X线片示骨折复位, 但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两组间比较,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详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撬拨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固定法中双头空心加压螺钉采用317 L型钢制成, 能承载高强度负荷和弯曲力矩, 它前段为松质骨细螺纹, 中段光滑面, 后段为带有皮质骨细螺纹的圆锥形体。由于骨折两端均有螺纹固定, 在拧入时前后螺纹进度不同, 加上尾部的圆锥形体, 能在骨折端产生轴向压力, 使骨折面紧密接触, 甚至嵌插。骨折端剪力变小, 压力增加。空心钉中心有直径2 mm孔道, 空心具有减压作用, 能促进骨折愈合。且该法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无手术瘢痕, 住院时间短, 感染机会小, 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采用撬拨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固定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结果发现采用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固定法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 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可靠, 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石英杰.胫骨平台骨折72例[J].中华创伤杂志, 2006, 22 (4) :252~252.

[2]瞿兴崇, 康芳宙, 方祖怡, 等.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评定方法[J].中国骨伤, 2006, 19 (12) :736~737.

根管螺纹钉 篇6

1 临床资料

本组18 例, 男15 例, 女3 例;年龄21~49 岁, 平均35 岁。右侧14 例, 左侧4 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3 例, 摔伤5 例, 均为新鲜骨折。按Hawkins分型, Ⅰ型12 例, Ⅱ型5 例, Ⅲ 型1 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8 d, 平均3.5 d, 住院时间16.2 d。

2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 气囊止血带止血。手术取踝关节前内侧切口, 自踝关节近侧胫骨外侧缘, 止于舟骨背侧, 显露距骨头颈和距骨体, 暴露骨折端, 尽量少剥离距骨周边的软组织和骨膜, 用骨膜剥离器插入骨折端轻轻撬拨复位, 如距骨体骨块自踝穴脱出, 可牵引足部, 增大踝穴, 前推后脱位之距骨体骨块, 使之复位, 尽可能不扭转、撕扯或剥离骨块与踝部相连的软组织。复位骨折过程中, 同时注意距下关节也应良好复位, 注意足背动脉, 尽可能避免损伤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解剖复位后, 由前向后用2枚直径1.5 mm的导针从距骨头部前内侧向后外成30°~40°角, 水平面向下10°~15°角进针, C型臂X线机透视见对位对线及导针位置理想后, 予以钻空, 打入2枚4.5 mm的空心加压螺钉, 均匀加压, 达到坚强固定。Ⅲ型骨折可采用延长切口, 在内踝后直接暴露骨折块或行内踝截骨, 用1~2枚直径4.5 mm的加压空心螺纹钉从后内向前外进行加压固定。修补踝周损伤韧带, 如有踝部其他骨折也应一并固定以稳定踝穴。术后第1天即可行足趾活动, 术后2周拆线, 短腿石膏功能位固定6~8周, 去除石膏后不负重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3个月后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后才可完全负重。每3个月随诊1次。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Kenwrght四级分类法评定[2]。优:伤足无不适, 除融合关节外, 踝关节及距骨周围关节活动范围达正常的90%, X线片示正常, 关节融合者应具有无痛稳定步态;良:在激烈运动或崎岖不平地面行走时有轻微症状, 活动度达正常的50%~90%, X线片示轻度退行性改变;可:中等度活动时疼痛, 活动度为正常的25%~50%, X线片可见中等度退行性改变;差:经常疼痛不适, 活动度不到正常的25%, X线片可见显著退变。如临床表现与X线所见不相等, 则以临床为主要评定依据。

3.2 结果

本组18 例, 随访时间1~3年, 平均1年10个月。按上述标准评定, 优10 例, 良6 例, 可2 例。

4 讨 论

4.1 距骨的应用解剖

距骨分为距骨头、距骨体, 位于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之间, 是足的支持和活动中心。距骨体有6个关节面, 表面75%被关节软骨覆盖[3], 仅由滑膜、关节囊和韧带相连。距骨的血供主要来自胫后动脉的跗管动脉和三角支后结节支, 胫前动脉的颈上支和跗骨窦动脉以及腓动脉的穿支和后结节支。本身无独立的滋养血管, 由胫前后动脉和腓动脉发出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的不定形距骨动脉环通过增厚的韧带与关节囊分布于距骨并供应其血运[4]。当距骨发生骨折、脱位时, 经常将周围的软组织撕裂, 有限的血供易受损伤, 未断裂血管因局部软组织挫伤、肿胀及脱位骨折块的挤压导致血供进一步受损, 破坏了距骨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距骨不愈合、距骨缺血性坏死等。

4.2 手术时机的选择

距骨骨折是足部的一种高能量损伤, 骨折部位以颈部较为常见, 而距骨的骨折、脱位及手术的创伤都能破坏距骨的血液供应系统, 是导致距骨体部缺血性坏死的重要原因。由于损伤当时距骨周围血液供应的破坏情况基本确定。所以治疗上不仅强调距骨骨折解剖复位, 而且时间越早, 预后越好。因此临床上多选择在骨折6 h之内手术, 超过6 h或过于肿胀者, 给予石膏固定, 同时应用脱水药物, 5~6 d后肿胀消除后尽早手术。早期手术治疗, 可尽早恢复局部解剖形态, 减少组织压力, 更快消除水肿, 及时解除血管痉挛, 从而最大可能地保证距骨的血运。手术时间延迟将会给骨折复位造成困难, 而且将增加距骨无菌性坏死的可能性[5]。我们认为无论开放与否, 主张尽早手术治疗, 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切开复位: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难于整复或固定、有血管神经压迫症状、关节内有碎骨块、手法整复失败。

4.3 手术入路的比较

距骨骨折的手术入路主要有前内侧、前外侧、后内侧及后外侧四种。前外侧切口由于对距骨颈、体显露均差, 且不易进行内固定而很少应用。前内侧切口在距骨颈骨折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暴露较易产生碎骨块的距骨颈内侧, 并在直视下复位距骨颈, 但有损伤内侧血管可能是其缺点。后内侧入路显露距骨, 其优点是:可行内踝截骨直视距骨颈、体的内侧;若有内踝骨折同一切口完成内固定;将内踝翻向远端可保护三角韧带和距骨的内侧血运;可直接显露脱位的距骨体并有利其复位;由后向前固定距骨颈较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后外侧切口可较好地由后外向前内固定螺钉, 既垂直于骨折线, 又置螺钉于骨密度最高的区域, 常可达到生物力学的最佳值。黄昌林[6]报告腓骨下段截骨可保护距骨的血供, Ly与Fallat认为经外踝截骨是治疗部分复杂距骨 (特别是距骨体) 骨折的重要方法, 这些方法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为以后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前内侧切口, 术中可以较好的暴露距骨的上、内、下3个面, 可以充分了解跟距关节和胫距关节的受损情况, 同时还可以延长切口及内踝截骨暴露距骨体部的骨折, 解剖简单、操作方便, 距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胫前动脉、跗外侧动脉、三角动脉 (亦称三角支) 和内踝前动脉。胫前动脉分支的颈上支主要分布于距骨头、颈的上方及外侧面, 内侧三角支的血液供应主要分布于距骨颈后方的三角韧带, 提供距骨体部的血液供应。该入路介于胫前动脉和三角动脉之间, 为血管吻合部, 经三角韧带的前上方暴露头、颈部骨折, 不损伤三角韧带及其相应的血液供应, 尽可能避免损伤内侧血管。因此, 此种手术切口的选择可尽可能减少对距骨的血液供应的影响。

4.4 手术方法的选择

距骨表面75%被软骨覆盖, 血液供应特殊, 骨折后距骨体容易发生坏死, 而预防距骨缺血坏死的根本方法是早期手术和坚强可靠的内固定[7]。加压空心螺纹钉为钛合金材料, 具有理想的组织生物相容性, 同时用钛钉固定后不影响MRI检查, 能及时了解伤处的血液供应。普通加压螺钉没有空心加压螺钉导针的定位和导向, 术中易加重损伤, 而且导针也能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空心加压螺钉既可以精确定位又可以防止进钉过程中引起的头颈部的不必要的旋转。2枚加压螺纹钉可以均匀加压骨折端, 同时达到坚强内固定。而且由头端往体部进钉较为表浅, 愈合后拆除简单, 可局麻下进行。由于空心钉有很强的拉力作用, 而且强度大, 可促进骨折块之间的加压,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与距骨血运的重建, 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对预防距骨缺血性坏死有重要的作用。而一般的克氏针固定不牢靠, 且无骨折间的加压, 术后容易出现再移位和骨不连的情况。骨折得到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 加速了骨折的愈合, 缩短了石膏外固定的时间, 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条件, 故大多数患者能获得一个好的功能。但功能锻炼一定要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术后处理原则[8]。Waston认为[9], 即使距骨失去血运供应, 发生无血管坏死, 如能达到解剖复位, 仍可能有血管再生, 功能恢复相当满意。此外还有报道其他的治疗方法, 如刘立峰应用Biofix可吸收材料治疗9 例距骨颈骨折, 效果满意;Hangody报道行自体软骨移植的患者36 例, 有34 例疗效显著;还有骨瓣移植术和关节融合术等方法, 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和比较。

4.5 预后

本病主要并发症为距骨坏死和距骨周围的创伤性关节炎, 表现为去石膏后关节的疼痛, 其次为踝关节活动功能的受限, 故早期无负重下的功能锻炼是极为必要的, 患者在指导下经过功能锻炼后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由于骨折得到了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 加速了骨折的愈合, 减少了骨不连, 防止骨折畸形愈合, 降低了创伤性关节炎和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即便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 在延长负重期后多数能自行恢复, 即使缺血性坏死不能恢复, 但关节功能大都良好, 整体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卢巧华, 吴国飞.距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 2007, 13 (11) :663-665.

[2]胡文跃, 全仁夫.踝关节前内侧入路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距骨骨折[J].中医正骨, 2005, 17 (7) :35-36.

[3]姚太顺, 孟宪杰.关节外科[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14-61.

[4]邵云潮, 张光健, 周建平.距骨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 1997, 17 (7) :457.

[5]陈庆泉, 刘岩, 陈爱民, 等.生物可吸收螺钉治疗距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10 (13) :1338-1339.

[6]黄昌林, 崔华明, 黄涛, 等.距骨骨折脱位手术入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 1994, 14 (12) :736.

[7]杨泉森, 袁中兴.距骨严重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4, 9 (2) :115.

[8]刘立峰, 蔡锦方, 梁进.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移位的距骨颈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 17 (5) :368.

根管螺纹钉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1例, 男41例, 女20例, 年令34~65岁, 平均49.5岁, 其中34~50岁12例, 50岁以上49例, 致伤原因:摔伤44例, 车祸17例, 本组骨折经颈型42例, 基底型19例。按Garden分型, I型7例, II型13例, III型29例, IV12例, 既往有糖尿病13例, 脑血管病7例, 其他疾病9例, 均为新鲜骨折, 伤后2 d内手术者38例, 4~7 d手术者23例。

1.2 术前准备

因股骨颈骨折患者多年令偏高, 且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入院后立既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 同时进行患肢制动, 对有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应优先处理, 对有慢性疾病应尽快调至安全范围。

1.3 手术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仰卧位, 对Garden II型、III型、IV型骨折需手法复位。双下肢置于下肢牵引床架上, 在C臂X机监视下牵引手法复位, 复位成功后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维持颈干角在130°~150°。在大转子下2.5~5 cm处以品字形分别钻入前端带细螺纹的导针, 深度到达股骨头下0.5~1.0 cm, 同时注意前倾角。C臂X机观察位置良好后, 在导针进皮处纵行切开1.0 cm, 沿导针钝性分离至骨皮质, 测量导针进入骨质长度, 用空心钻扩大骨皮质, 选择相应空心加压螺纹钉, 在套筒保护下分别旋入三枚空心钉, 观察活动患髋无磨擦, 骨折断端无松动, 固定可靠, 逢合切口, 手术结束。

1.4 术后处理

术后患足穿丁字鞋外展中立位制动, 2~3 d后鼓励患者坐起, 并练习四头肌收缩、踝背伸活动, 同时做下肢辅助按摩,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4~6周后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活动, 对于GardenIV型应适当延长离床活动时间, 每2~3个月复查X片一次, 直到骨折坚固愈合, 一般3个月后可逐渐负重行走。

2结果

本组61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 X线复查满意, 并全部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8~36个月, 平均22个月, 骨折均愈合。但其中Garden III型1例, IV型3例在术后11~14个月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 1例Garden IV型在术后18个月取出空心螺纹钉, 7个月后患髋酸胀疼痛复查发现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按戴克戎、董凡等股骨颈新鲜骨折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2], 其中优34例, 占55.7%, 良15例, 占24.6%, 一般7例, 占11.5%, 差5例, 占8.2%;总优良率为80.3%。

3讨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 虽然治疗方法很多, 但如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仍然是治疗中的难题。争取尽早地解剖复位, 可靠的内固定, 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股骨头血液供应就成为治疗的关键。作者采用C臂X线机监视下闭合复位, 小切口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较其他治疗方法有更好的疗效。

3.1 复位的质量与固定

股骨颈骨折能否达到解剖复位关乎到骨折能否愈合, 及手术成败。良好的复位不但能使内固定坚强, 更好地保护股骨头血液供应, 而且明显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C臂X线机监控下配合下肢牵引床手法复位, 能极大的提高骨折端的复位质量, 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在股骨颈内呈品字形固定可最大限度地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 降低骨折端剪切力和弯应力, 同时可以产生动、静力加压作用, 使骨折靠拢, 紧密结合, 有利于骨折愈合。

3.2 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骨折术后直至骨折愈合以及内固定物取出后的整个康复治疗, 对患者完全恢复至关重要。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各阶段康复训练是每位医生的职责, 一些医生可能只注意早期康复训练, 而忽视中、后期及内固定取出后的康复治疗, 最终导致手术失败。残酷的教训使笔者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和对待这个问题。因此作者强调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即进入循序渐进的康复功能练习,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肌肉粘连、废用性肌萎缩、骨化性肌炎等造成肢体不同程度废损的因素。而在内固定物取出后也应渐进性地做适应性练习, 防止因乘载应力的改变 (内固定物的应力遮挡、骨量的减少、骨萎缩, 造成骨强度下降) , 对已修复的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继发股骨头坏死。

3.3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的优点

空心加压螺纹钉有头、尾端双向螺蚊, 可以产生动力加压和静力加压作用, 促使骨折端相互靠拢, 紧密结合, 有利于骨折愈合。三枚空心钉在骨内呈品字形立体固定可明显降低骨折断端的剪切力和弯应力, 最大限度地增加骨折断端的稳定性。作者选用双头空心钉, 钉杆直径为5 mm, 三枚空心钉总截面积仅为股骨颈截面积的1/5~1/7, 对股骨颈的愈合负面影响不大[3], 陈家禄等[4]实验证实, 三枚加压螺纹钉的抗压、抗张力强度和抗扭力均优于其他三种固定物, 可有效消除骨折断端的不良应力, 促进骨折的愈加。同时螺纹钉是空心结构, 在坚强固定的用时可以减轻骨内高压, 有利于骨折断端血液循环的重建与修复。

总之, 闭合复位导针引导下经皮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具有损伤小、快捷简便、固定可靠, 减少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股骨头坏死等特点, 适用于各类能闭合复位的中、老年股骨颈经颈型、基底部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 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 (pressure hollowscrew) 内固定术治疗新鲜股骨颈经颈及基底部骨折61例, 其中男41例, 女20例, 年龄34~65岁, 平均49.5岁。结果本组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8~36个月, 平均22个月, 骨折均愈合, 其中优34例, 占55.7%, 良15例, 占24.6%, 一般7例, 占11.5%, 差5例, 占8.2%;总优良率为80.3%。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具有损伤小, 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股骨颈经颈和基底部骨折最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经皮内固定,空心加压螺纹钉

参考文献

[1]天津医院骨科编.临床骨科学创伤.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319-332.

[2]戴克戎, 董凡, 王以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新鲜骨折的临床评价.中华骨科杂志, 1995, 15 (3) :133-135.

[3]王永凯, 于益民.双头空心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骨与关节杂志, 2001, 16 (6) :408.

上一篇:自愿登记制度下一篇:软件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