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评

2024-09-17

自我批评(共12篇)

自我批评 篇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主席之所以重提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因为它是共产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立场上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其次,对待别人的批评指正必须虚心接受,自我总结和自我反省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古代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共产党人更要经常总结和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完善自我。只有经常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早在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爱森纳赫派的投降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马克思特意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哥达纲领》进行逐条的批评, 为共产党人树立了自我批评的榜样。恩格斯曾指出,“这种无情的自我批评”,不仅不是我们软弱的表现,恰恰说明“党该具有多么大的内在力量呵!”

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中, 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彻底唯物主义精神的体现,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发展、壮大的动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学习的课堂。列宁在《论政治同教育学的混淆》中明确指出:“自我批评对于任何一个富有朝气的、生气勃勃的政党都是绝对必要的。”

毛泽东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1953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批转劳动部《关于检查官僚主义的决议》。

毛泽东写下这样一段批语:“中央人民政府和军委各部门必须尽速召开会议,发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揭发领导方面的官僚主义,并规定改正的具体办法。中央以为在很多部门中极端缺乏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状况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这是官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中研究和加强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办法” 。在全党掀起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在以后的工作、 会议中中毛泽东更是多次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工作方法和其重要性。

195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们希望一切同我们共同奋斗的人能够勇敢地负起责任,克服困难,不要怕挫折,不要怕有人议论讥笑,也不要怕向我们共产党人提批评建议。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但是,我们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具体分析,要慎重,合乎分寸。列宁曾经说过,每一个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上都有缺点,但是在批评缺点或向党的各个中央机构分析这些缺点时,应当慎重、合乎分寸,否则就是搬弄是非。同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身处地地想想党所处的情况。

其次,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要着眼于向前看,不要向后看。马克思主义认为,批评缺点,检查错误,总结教训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不是为了把党弄臭,而是调动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三、重要意义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我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密切了党群关系。河北省委常委班子通过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感触最深的是动真格的:真开门——广泛征集意见,真亮丑——敢于自我揭短,真批评——直指问题要害。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敢于指出自己和其他领导干部的问题,能够针对自身问题进行有效的改正,同时贯彻了习主席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对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提高了办事能力和效率。习近平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真刀真枪体现在自我批评上,敢于主动地把自己摆进去,敢于自揭伤疤,找出错误的根源,摆正思想,绝不拖拖拉拉、遮遮掩掩;开展真刀真枪体现在相互批评上,要把话说到明面上,有一说一,事实就是,反对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相互吹捧。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助于克服有些官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和一些领导干部放空话、办事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加强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使领导干部心系群众、 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为群众办实事。

摘要: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强调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之所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因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党的优良传统,同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首先要具体分析,要慎重,合乎分寸;其次要着眼于向前看,不要向后看。因为重提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批评与自我批评,共产党,群众路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版.

[2]习近平: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引用日期2013-09-2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版.

自我批评 篇2

总书记9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河北省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联系的省份,曾专程到河北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对召开好民主生活会提出要求。在总书记自始至终参加并指导下,河北省委常委班子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各级党组织如何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

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这一系列论断,为如何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既指明了努力方向,也明确了科学方法。

一个党员不可能没有缺点,一个政党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只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就可以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一件利器,也是维护党的纪律、解决党内矛盾、使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件法宝。正因为我们党自觉、主动把它作为能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方法,不仅找到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正确形式,而且也决定了党在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

应当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那里,这个为我们防身治病的利器却变成了钝器,锈迹斑斑。一些人“好人主义”思想严重,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实践证明,作风硬度靠“严”打造。越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越要触及脸面、触及思想、触及灵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促进作风转变。

批评是送给别人的良药,自我批评是对自己的解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方法,正确把握好内容。自我批评,要对照先进性标准,深入查找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自己在党性修养上的根源,总结经验教训,拿出改进措施。开展批评,要本着对事业和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关心、帮助、团结同志的愿望出发,肯定主流,指出问题,同时帮助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批评与自我批评,都要围绕重点,聚焦“四风”,敢于揭短亮丑,改正缺点、修正错误,真正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作风得到改进、行为更加规范。

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关键。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组织、带领群众实现奋斗目标的重任,也随时处在群众的关注焦点,其一言一行影响面大。领导干部要善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自我“揭短”,通过开展“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心实意地听取来自党员和群众的批评意见。这样,就能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良好氛围,党员和群众也才会敞开思想,提出意见,以领导干部为榜样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小议“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3

批评。对他人(当然也包括“事”)提出批评,不仅可一逞口舌之利,一泄心中郁闷,说不定还能博得令名,沽得清誉,如魏征直言敢谏,姚文元之批《海瑞罢官》。但以言贾祸,以文字招狱者也不在少数,如司马迁之被宫,苏东坡之被贬。可见批评对批评者来说,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并存的。

对被批评者,因为有批评者的存在,不论是做官经商还是写文章,他必然十分小心。若人人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政治昌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顺理成章。如果他稍不注意,逾出了常规,就难以逃脱批评者的眼睛,口诛笔伐自不用说,身败名裂也并非没有可能。当然,如果批评者居心不良,以打击被批评者为能事,被批者就此消沉的結果也不少见。

有一点是肯定的,社会需要批评者,需要批评的风气,因为批评就是舆论的监督。但正如前文所述,批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如何降低批评的风险,让人敢于勇于批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创造一个批评的环境。

魏征的时代并不是理想的批评环境,因为他只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有一句名言:“民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种制度。”一个良好的批评环境必须有民主和法治的保障,实行真正的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理性健康的批评之风自然会真正兴起。

自我批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省”是总结与反思。“省”是自律,是内心的自我批评。人能做到自省,相当不易,自省同时也是提高道德与修养的必由之路。自我批评源于自省,但又高于自省,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没有深刻的自省,自我批评只是形式主义;自省是个人内心活动,但自我批评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自我批评仅有勇气还不够。如果做了自我批评,得到的是嘲笑、指责、恶评,名誉受损,社会评价降低,恐怕没有人会愿意再来一次自我批评。如果做了自我批评,实现了心灵的沟通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个人修养进一步加强,单位运转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党社会基础更加牢靠,社会的和谐程度进一步深化,自我批评必能蔚然成风。

梁启超曾说过,“独善其身”谓之私德,“相善其群”谓之公德。中国的道德发达虽然久远,但偏重于私德,而关乎社会、国家的公德还需加强。道德的发展应以固其群、善其群、进其群的公德为旨归。法治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两者不可或缺。

自我批评 篇4

一、长征期间,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初步形成于遵义会议前的系列会议

在遵义会议前,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初步显现于遵义会议前的系列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博古和李德坚持教条主义,毛泽东从实际出发,与他们开展激烈的争论。争论的过程,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就是开展思想斗争的过程。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毛泽东同王稼祥、张闻天交流,分析第五次反“围剿”的错误之处,建议开会讨论军事失败的问题[2]438。张闻天、王稼祥逐渐认识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并与毛泽东一起努力纠正这个错误。张闻天回忆这段历史说,长征出发后,他与毛泽东、王稼祥住一起。毛泽东对他俩解释第五次反“围剿”中存在的错误,他逐渐接受了意见,并且在开会时反对李德、博古的主张,批评他们的观点,一直延续到遵义会议[3]79。周恩来后来回忆说,在湘桂黔三省交界的地方,毛泽东同志批评“左倾”中央的错误军事路线,一路上开了许多会进行讨论,一直存在争议。争论从老山界会议一直延续到黎平会议,尤其在黎平会议上,争论特别激烈[3]64。长征途中,红军前进方向有西进与北上的争议,中央领导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相互之间进行批评。1934 年12 月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到合适的地方召开会议,审查黎平会议的内容,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3]34。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遵义会议实行了广泛的民主,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遵义会议上,博古作了正报告———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强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客观原因,否认在军事指挥上他和李德犯有严重错误。对此,与会的大多数同志不满意。周恩来实事求是,批评了反“围剿”中在战略战术方面存在的不足,主动承担了个人的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随后,张闻天作了相反内容的报告,对“左”倾主义军事路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批评了产生的错误。毛泽东作了批评性报告,分析错误军事路线的实质。对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毛泽东发表文章,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以后的革命战争指明了前进方向。朱德、刘少奇、刘伯承先后作了发言,剖析了博古和李德的教条主义,批评了他们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他们的批评大多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不是随便发言。万里回忆,会议的气氛比较严肃,批评很激烈,但是发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4]184。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了党的领导层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遵义会议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评价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是非,指出了问题,分析了错误,有效地解决了党内争端,做到了民主团结,避免了党内的分裂。在揭发了错误之后,党自身的力量不是削弱而是极大地加强了[5]815。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领导层达成一致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安定团结的局面。可以说,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遵义会议的一个最大特色,也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遵义会议之后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的运用及其发展

遵义会议以后,长征途中,在历次党的会议上,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党的优良作风,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揭穿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保证了长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党内同志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了党的民主,有利于作出科学的决策,确保长征的胜利。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由于坚持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高了全党同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延安整风运动得以成为胜利的大会、成功的大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在延安整风运动上得以真正体现,也是延安整风运动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在延安整风运动上,毛泽东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显著区别的标志之一。毛泽东善于打比方,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洗脸和打扫房子的通俗比喻,说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他说:“我们脸上有灰尘,就要天天洗脸,地上有灰尘,就要天天扫地。”[6]935“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6]1096经常地检讨工作,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保持党的健康肌体。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自我批评中,不断地认识并纠正错误,从而不断进步。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地用自我批评的精神教育干部和党员。1945年在党的七大报告中,他讲了一段极为重要的话,说明了共产党人对于自我批评的态度和认识:“以中国最广大人民最大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的吗?”[6]1096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再次得到强调,被列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四、启示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周恩来认为,只有自我批评,缺乏外界的批评,是不行的;没有相互批评,缺乏相互监督,也是不行的。毛主席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是改造党内同志思想的有效手段[7]158。批评的目的是帮助犯错误的同志认识到自身犯错误的原因所在,犯错误的同志自我批评,认识到自身问题,放下思想的包袱,继续轻装前进。在遵义会议上,共产党人很好地运用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扭转了局势,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遵义会议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得以正确运用的基本经验,有利于“三严三实”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是抓住关键问题。在遵义会议上,主要抓住军事和组织问题。毛泽东批评博古的观点,从关键问题入手,围绕军事路线问题,以事实批驳了博古的报告,指出了“左”倾错误的本质。其他问题暂时不争论,先解决军事路线,容易达成共识。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上的发言指出,遵义会议承认了博古的政治路线,在长征中,军事领导是核心问题。在当时,军事问题解决了,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也随之解决了,只有如此,才能团结大多数,达成一致意见[8]384。张闻天感慨地指出,遵义会议没有提过去中央的路线错误,因为当时很少同志反省该问题。不如此,遵义会议难以取得胜利[5]766。在“三严三实”活动中,要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创业是中心,在创业活动中,要善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对创业的形势与条件作出客观的估价,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二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引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活动顺利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批评是外因,自我批评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能起作用。陈云认为,自我批评对于改正错误,团结奋斗更加重要[9]183。从事革命工作的同志,面临复杂的环境,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领导干部勇于担当,正确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周恩来作为中共领导层三人团之一,在会上及会后,周恩来善于协调关系,尤其是领导层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达成一致的意见。周恩来严于律己,对自己的错误敢于自我批评,引导博古承认在个别战略和战术决策上犯有错误,进行自我批评。没有博古的勇于自我批评,自愿改正错误,遵义会议也难以取得完美的结果。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堂堂正正的人,要带头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养成法律意识与法律习惯,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严以用权,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三严三实”活动。

三是对被批评者应有正确的方法。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在批评时以理服人,充分发扬民主,允许被批评者说明理由,并给予被批评者一定的反省时间,最后达到解决问题、团结同志的目的。针对争议,毛泽东在批评的时候,采取了正确的方针。他善于打比喻,说明事实,阐明道理,让犯错误的同志逐渐认识到错误。对待犯错误的同志,中央仍然分配给适当的领导职务,逐渐地等待他们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10]265。遵义会议上,博古服从多数,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指出,博古诚恳地接受了批评,真诚地自我批评,并且在工作上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11]350。在开展“三严三实”活动中,领导干部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要注意宽以待人,对待自己的错误,要自我批评,深刻反思,认真纠正;对待别人的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注意工作的方法、批评的艺术,做到心悦诚服,引导他人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负责人严于修身,提高作为共产党员的修养,既要善于批评,也要敢于自我批评,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在遇到别人批评时,时刻牢记自身的责任,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办法,切实推进“三严三实”活动的顺利开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5

根据党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本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职责,本人从思想、学习、工作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对短板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措施,具体汇报如下:

一、思想方面

虽然自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但有时存在惰性心理,并不能真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悉心研究思考问题,而是浮于日常工作。

二、学习方面

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学习不够扎实、业务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

一是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知识更新不及时,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掌握相关的劳动法规、政策和文件精神,不能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应运在工作中。二是业务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或干脆不学,存在学习不刻苦、学用脱节等问题。三是平时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效果没有贯彻落实到位,思考问题不够深入,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三、工作方面

一是对工作的要求标准不够高,缺乏创新意识,新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思路不够全面。二是在工作中主动性不足,缺少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三是存在时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虽然每次都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但效率不高。

以上是自我反思后总结的问题,我将通过“三种效能”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素质。

自我批评 篇6

关键词: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84-01

召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在党的组织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党中央狠抓“四风”的背景下,大家思想上普遍有“三大包袱”,一是精神压力大,怕被抓“辫子”;二是思想顾虑多,怕给自己惹“麻烦”;三是怕得罪人,与人“积怨”。那么,如何放下“三大包袱”,我认为一是正确看待,提高认识;二是科学运作。

一、正确看待,提高对提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认识

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大家对批评和自我批评其实并不陌生,但仍有不少同志感到不适应,有畏难情绪,顾虑重重。所以,要开好民主生活会就要解决认识到位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党内生活长期保持团结和谐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团结和谐的局面之下也存在“好人主义”滋长蔓延的倾向。团结和谐与一团和气,维护团结与好人主义,两者的界限往往就差一步之遥。缺乏了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庸俗的“关系学”就会代替党性原则性,无原则地保持一团和气,最终在一团和气中,问题越积越多,以至于积重难返。实践证明,不讲立场和原则的好人主义,最终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因此,党内生活,只能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二、怎样科学运作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一)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总要求。如何开好这个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给出了根本遵循。

1.照镜子——找到差距。“照镜子”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照什么样的镜子,决定着能看到什么样的问题。如果照的是哈哈镜,自然变形走样、难见真章;如果照的是朦胧镜,云里雾里“看起来很美”,也难以反映实际问题。镜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才能把缺点看得清清楚楚、把问题看得真真切切。对照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对照廉政准则,增强廉洁意识;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增强自律意识。

2.正衣冠——立查立改。改作风、除毛病、正品行,自然会有那么些障碍、那么些纠结、那么些难为情,甚至还会有痛苦,但共产党人连流血牺牲的革命年代都走过来了,还在乎这点个人荣辱得失?党员、干部都要拿出“吾日三省吾身”的诚意,有刮骨疗毒的果敢,立查立改,立说立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心诚意、知错就改,从一个个具体的毛病改起,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何愁不树立,群众的信任焉能不增加?

3.洗洗澡——敢于批评。洗澡谁都会,关键是如何才能洗干净;批评都不陌生,问题在怎样才有实效。现实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这些党员干部“学油了”、“搞精了”、“学乖了”,习惯于信奉“栽花不栽刺,以后好办事”的处世哲学,不敢较真碰硬,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有的干部嘴上倒是提意见,听起来知无不言,实际上言不由衷,表面上和和气气,内心里疙疙瘩瘩。更有些干部,苦心于委婉措辞,以批评之名行溜须之实,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吹捧与自我吹捧。这样不但丝毫起不到清理思想灰尘、驱赶政治微生物的效果,也会使教育实践活动浮于表面、走走过场。

4.治治病——对症下药。治病的过程,就是教育实践活动见真章、动真格的过程。不论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还是召开民主生活会,那些重形式轻内容、重表态轻行动、重班子轻个人、重工作问题轻“四风”问题的做法,既未找到症结所在,也未用对药、用足药,甚至以“保健品”取代治病药,真病假治、大病小治,只能是越治病越重。只有较真碰硬、狠下猛药、深挖病根,才能扫除积弊、破解难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二)召开民主生活会的主要方法。

1.精心组织好会前谈心交心活动。 “一把手”要带头找班子成员谈心,一是征求下级对自己的意见;二是点明下级存在的问题;三是听取对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把问题谈开,把思想谈通,使每一位参加生活会的成员都有充分的思想和精神准备。

2.制定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会议主题、时间安排、会议地点、参加人员、列席旁听代表、会议安排等,可采取全程录像异室观摩、群众打分评价的办法。

3.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期间领导班子成员不准请假。会议议程包括:一是主要负责同志就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要求;二是班子成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听取主要负责人关于班子對照检查情况的报告;四是参会有关领导同志讲话;五是主要负责人作专题民主生活会总结讲话。

(三)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本要求。

1.把脉聚焦,解决“泛”的问题。把脉聚焦,就要把聚光灯打到自己身上,树立主角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角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不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应杷自己摆进去。各认各的不足,各领各的问题,各找各的根源。一把手尤其要有批评的自觉,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带头进行整改,决不能抛开主角去“运动群众”,更不能搞“领导有病,群众吃药”。

2.立足整改,解决“行”的问题。行动比表态更重要。改作风,群众不看讲得多么生动精彩、列了多少问题单子,关键是看哪些薄弱环节得到改进,哪些作风顽疾得以祛除。正因如此,专题民主生活会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创造条件、畅通渠道,让群众全程参与、提意见、做评判,将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置于广泛而有效的监督之下。

自我批评 篇7

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的发展, 所以许多学者也开始渐渐重视个体的研究。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Erikson (1953)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概念, 而Bandura (1986) 则在其《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 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概念。这三个概念均与“自我”有关, 但至今为止仍未有学者探讨过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大部分学者只是研究了其他因素如环境单独对这三者之一的影响。

在探究这三者关系之前, 笔者对所涉及的主要三个概念“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 给出适用于本文的定义。自我管理, 也译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由于涉及的领域较广, 所以其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定义。在已有的定义中, Bandura (1986) 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对自我管理的定义最受学者们的关注。Bandura认为, 自我管理就是个体通过主动地设定目标、采取行动、监控和评估自身的绩效并做出相应的调节等一系列的行为来塑造自己命运的过程。自我同一性, 也译为自我认同感, 是一个多元概念。根据Erikson (1968) 的观点,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 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 也就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坚定而连贯的意识。自我效能感, 由Bandura (1977) 最早提出, 且其所提出的定义为许多学者所接受, 其认为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 以及对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能力的信念”。因此, 自我效能感并非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而是这个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估和信心。

笔者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理论模型, 旨在探索这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并且试图证明通过调整另两个变量在某一程度上提高个人的自我管理水平。

理论基础与理论假设

1.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

(1) 理论基础———三元交互决定论。Bandura1986年出版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三元交互决定论, 即个体的活动是认知、行为、环境三个变量不断相互作用的函数。在Bandura看来, 行为、认知、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 尽管有时环境的影响对行为具有决定作用、有时行为也可能成为这三个交互决定因素中的主要成分;同样, 认知因素也可能在这个交互决定链中起决定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三者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 这是三元交互理论的核心所在。图1为Bandura的三元交互理论模型, 其中B代表个人行为因素、P代表个体因素、E代表环境因素。

(2) 理论模型。根据三元交互理论, 个人的行为是由行为、认知、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而自我效能感 (ASE) 作为一种主体的认知因素, 根据该理论可推断其必然是由环境、个体行为、环境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根据此理论, 学者 (李恒, 2010) 推导出了如图2所示的自我效能理论模型。

依据此模型, 自我效能感是这三个变量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据此, 笔者将依据前人研究和理论依据, 建立了模型 (见图3) , 旨在研究自我效能感与其他个体因素和个体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在此笔者也将引入两个新变量:其一为作为行为因素的自我管理变量;其二为作为个体因素的自我同一性变量。旨在前人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推断及已有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推断出这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而笔者也适当将前人模型予以简化, 不再研究其相互作用关系而是侧重于研究其单向作用关系。

2.理论假设

(1) 自我同一性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直到1996年Coté提出同一性资本模型, 将同一性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建立起联系之后, 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两者的关系。国内关于自我同一性对自我效能感之间预测作用的研究并没有过多论述。但从已有文献看, 自我同一性确实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着一定的作用。李岩等 (2011) 对某事业单位入职员工自我同一性状态与自尊、效能感的关系展开了调查。最后该调查指明, 新入职成员的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且自我同一性越高的人员自我效能感越强, 而反之亦然。常虹 (2012) 对中职学生自我认同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项研究得出结论:一个高自我认同感的人, 一般都表现出自信、自尊, 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学习主动, 积极。所以自我认同感较高的人, 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关惠婉等 (2012) 展开了对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认同感关系的实证研究。最后分析数据发现, 被调查者的自我认同感与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显著相关。指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作用, 且自我同一性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程度。依据先前学者研究, 笔者总结表明, 自我同一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且自我同一性的高低有可能将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大小。换言之, 自我同一性的程度越高所带来的自我效能感越大;而自我同一性程度越低者即自我同一性混乱者, 自我效能感越低。自我同一性程度高者, 能够清晰的认识且了解自我, 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并且经过长期的摸索已确定其稳定的价值观和承诺, 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或者职业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设想, 自我了解充分且自我定位明确。由于对自己了解充分, 他们往往自信于其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完成目标的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将会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同一性混乱者, 这类人群由于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以及自我认识不足, 对是否能够完成某些任务存在疑惑, 往往要从别人的认可中才能找到自信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它们, 甚至当遇到一些困难时就会马上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 而不是坚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务。这样的人群自我效能感往往比较低。因此, 笔者提出命题1: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程度与其自我同一性程度有关。自我同一性程度越高者, 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 反之亦然。

(2)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的预测。对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和教育领域, 其他领域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仍较少。 (1) 医学领域。Bandura (1986) 在其著作《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中曾经提到过自我效能感在疼痛的自我调节中的作用。其认为病患能够通过自我效能感进行自我控制从而影响忍受病痛的忍耐力, 并且自我效能感越强病患忍受疼痛的忍耐力也就越强。国内现今医学领域也有许多相关的研究。刘鹏飞等 (2006) 的研究显示, 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体及各项与其自我效能均呈显著正相关。张琳等 (2011) 探究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好。胡建江 (2013) 等的实证研究指明越相信其能够控制住糖尿病病情的患者, 越愿意通过控制饮食等措施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 表明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 学者将个体对学习进行的自我管理行为称之为自主性学习或者自我调节学习。Zimmerman等 (1990) 把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定义为通过个体主动对自身状况、学习行为、环境的调节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并且其将自我效能感列为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因素之一。自此国内外许多学者便开始研究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Pintrinch、De Groot (1990) 就通过实证研究证实, 具有较高学习效能感的学生比低学习效能感的学生更多地使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具有更大的任务坚持性。张威等 (2004) 指出自我效能感、任务价值与目标定向是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关键变量, 在自我调节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丁桂凤 (2005) 的实证结果证实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工作特征均对自我调节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邢强 (2007) 就归因和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 自我效能感对自我调节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并且除了努力调节策略之外, 自我效能感与其他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依据已有文献可知, 无论是在医学领域还是教育领域对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验证, 均能表明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有明显预测的作用。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群往往相信其完成目标的能力, 更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不容易受外界消极环境因素的影响。正是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所以这类人群才会采取自我管理这种积极主动的方式以期达到目标, 完成任务。而效能感低的人群则对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充满质疑, 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挫败容易使其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过多地考虑到自身的缺点和劣势, 产生退缩的行为, 不会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克服它们, 反而觉得达不成目标才是理所当然的。因此, 笔者提出命题2: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有明显预测作用, 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

(3) 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的预测。对自我同一性与自我管理之间的作用关系, 国内至今还没有学者验证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从理论上, 似乎可推断出两者之间的关系。Bandura (1986) 认为, 自我调节并非仅仅通过控制来实现, 它的进行需要借助于一系列子功能的发挥, 这些子功能是实现自我定向的转变所必须形成和启动的。他认为自我调节包含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基本的子过程。在Bandura的理论中将自我调节认为是三个子系统驱动完成的, 而在第二个子过程自我判断中又提到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可见在其的知识体系中将目标设定认定为了影响自我调节的因素之一。其后有许多学者提出的理论中在某种程度上都赞同了这一观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文末“参考文献”[14][15])

Carey等 (2004) 编制的短文版自我调节问卷 (SSRQ) 认为, 自我调节包括冲动控制、目标设置两个因素。由此看来, 许多学者都已将目标设定作为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之一。而自我同一性与目标设定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系。Erikson (1953) 认为, 自我同一性能够给个体一种目标的方向感。自我同一性程度高的人群其能够认可“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我”。他们选择的自我投入目标和方向并不目标具有更大的明确性和实践性, 这类人群也会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在已有的理论和合理的逻辑推理下, 笔者整理出一个思路:自我同一性高的人群, 能够设定更加明确而可行的目标, 而拥有了这样的目标, 则会给人一种努力的方向感, 这种方向感将会促进人们通过自我管理而达到目标。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人群, 由于对自己没有充分的了解, 所以他们的目标大多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而这种目标本身就很难作为行动的指南针, 所以很少想要通过自我管理行为去完成它, 或不知道应采取怎样的自我管理行为去完成它。因此, 笔者提出命题3: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并且自我同一性程度越高自我管理程度就越高, 反之亦然。

结论

据已有文献显示, 前人就自我同一性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在不同领域都展开过实证调查, 并且证明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关系大多成立。而现今仍未有学者就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进行研究。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并且就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 本模型的创新点是:

第一,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能够直接作为一个前因变量作用于自我管理的观点。笔者在Bandura的三元交互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本模型, 认为自我同一性其实也能够对于自我管理有着直接的预测作用。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目标管理, 可见其程度的高低与目标有关系, 而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程度对目标有着作用关系, 换言之, 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程度影响着自我管理水平。

第二, 在自我同一性对自我管理的预测作用中, 自我效能感是作为一个中介变量而存在。而之前并无研究表明此观点, 大多研究都将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前因变量直接作用于自我管理。但是这样并不准确, 高的自我效能感会让个体对其行动能力充满信心, 可是这种信心并不能单独的发挥作用, 个体在没有清晰并且可行性目标的前提下, 即使其自我效能感再高也会对自我管理行为感到无从下手。所以, 自我效能感其实只能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影响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其发挥作用的前提还是在于个体需要先拥有一个目标, 而目标的清晰及可行与否就与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 本模型提出的观点, 在实践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该模型认为, 自我同一性直接影响着自我管理程度, 并且其中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存在。这无疑就给想要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水平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可通过提高员工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效能感达到此目的, 从而提高员工乃至整个企业的绩效, 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自我管理作为一个新概念, 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正受到广泛的关注。无疑个体的自我管理水平程度高低直接间接的影响着许多因素, 为了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如何提高其水平势在必行。而该模型从个体自身层面出发, 在某种程度上为个体层面是如何影响自我管理水平提供了新路径,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摘要:笔者在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关系新模型, 旨在探究影响自我管理的前因变量, 并论证可通过调节这些变量, 从而达到提高个体自我管理水平的目的。已有前人就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 但是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仍属空白。笔者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理论模型, 并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阐明这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自我批评 篇8

案例1:某天上午的第一节课刚结束, 同事青年教师小A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 进了屋就对我们嚷嚷道:“这个a班我是没法教了, 我要找校长去, 给我调班, 只要不教这个a班, 教哪个班都行!”在大家的安慰下, 她慢慢平静下来。

之后, 她来到我的桌前, 很诚恳地说:“我该怎么做呀?我也不愿意和学生这样, 怎样才能缓解我和学生之间的这种敌对情绪呢?”我很认真地回答:“你好好想想看, 出现这种状况, 咱们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呢?除了学习上的严格要求, 是否有伤害学生的事情发生?”她承认:“这一段时间, 因为他们班作业完成得不好, 我没少在班里批评同学, 也连续发过几次火了。”我说:“咱们学校不是正在大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吗, 我们老师也是人, 也会犯错误的。犯了错误能够认识错误并能及时改正错误的老师不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吗!”听了我的话, 她有些犹豫, 我继续鼓励她:“试试看吧, 学生一定会喜欢知错就改的老师, 就像老师喜欢知错就改的学生一样。”

第二天上课, 小A老师兴冲冲地回到办公室, 进了屋就高兴地嚷到:“我和a班和好了, 很久没有这么舒心地在a班上课了。”我也高兴地问道:“你是怎么做的?”“我就是上课前用了几分钟和他们做了自我批评。我说, 昨天我不该跟同学们发火, 我请求你们原谅!刚说到这里, 同学们竟然给我鼓起掌来。所有的同学都用一种惊奇的眼光看着我, 似乎刚刚认识一样。大家也认真听讲, 顺利地上完了这节课。”

为什么教师的自我批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原因就在于, 在师生矛盾中, 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起着解决矛盾的主导作用。学生渴望在老师这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所以, 当教师诚恳地向他们作自我批评的时候, 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尊重, 心灵满足了, 也被感动了, 自然容易原谅教师的过错, 并效仿教师改善自己的行为了。

在这看似很简单的过程中, 小A老师实际上经历了一次从旧的教育理念向新的教育理念转化的过程。如果她没有师生平等的观念, 没有知错就改的意识, 没有虚心学习的态度, 没有把学生当作学校主人的思想, 恐怕就难于放下架子, 诚恳地向学生做自我批评。这是一个教师修正自身的过程, 这个经验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是有普遍意义的。

案例2:11月初的一天, 在我的课上, b班的一个学生小B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唉……!”声音不小, 压过了我讲课的声音, 我只好停下来看他, 他趴在桌子上没有抬起头来, 我为了不影响讲课进度, 稍微停顿了一下就继续往下讲课了。可是没过多久, 我发现还是这个小B又和前座的同学聊起天来了。我再一次停下来, 看着他们两个, 他们也随之停了下来。我想这回他们总该明白我无言的提醒了吧。可我刚刚继续讲我的课他们马上又聊了起来。一股怒火猛然冲上我的心头, 他们聊得正兴高采烈时, 我脱口骂道:“要点脸好不好, 怎么这么不自觉!”小B向我瞪大了眼睛反驳道:“谁不要脸了, 别骂人呀!”我找了一大堆应该骂他们的理由, 看到他们还不服气的样子, 我又让他们到黑板前面站着, 直到他们默不作声不再反驳, 我才继续讲课。下课后本想和他们交换一下意见, 缓和一下矛盾, 可是小B好像没听见我在叫他, 径自走出了教室。

回到办公室里, 我的心里很沉重, 好像压了块巨石。作为一个教龄二十几年的老教师, 仍然还用训斥和谩骂这样原始而又低级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显然与现代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回想近几年自己努力改变旧的教育模式, 积极尝试和实践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我也曾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读了大量的现代教育理论书籍, 如《新课程理念》、《人民教育》、《班主任之友》、《班主任》……, 还读了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专著等, 也曾把从中学到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努力增强服务型教师的意识,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还把自己推行的小组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中来。这些都说明自己已经初步进入了新时代的教师行列。但是, 为什么还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思来想去, 只能归咎自己的认识与现代教育基础还有距离, 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太少, 自己的修养还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问题已经出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后来, 我了解到小B的爷爷近日刚刚过世。这就更使我为自己的行为而不安。放学后我就来到了小B的班级门口, 我用十分温和的口气喊住了他, 小B见我的态度不像要批评他的样子, 也就顺从的点了点头。“听你们班主任说, 你爷爷刚刚过世, 你一定很痛苦, 作为你的老师, 我向你表示真诚的问候!并希望你早日从痛苦中走出来。”听我这么一说, 他显得有些激动, 停下脚步面对着我说:“谢谢老师!”我说:“老师找你是向你赔礼来了, 今天课上我伤害了你的自尊心, 老师正式向你道歉, 请求你的原谅!”“别别别, 老师, 是我的错, 您没错, 您骂得对, 是我太不懂事了才惹您生气的”, 看得出他更加激动了, 眼睛里含着泪水, 声音也有些微颤。我说我们都有错, 但老师的错更大些, 老师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老师, 您放心, 我以后一定听您的话, 上课好好听讲, 把学习搞上去。”

第二天, 我提前进入了教室, 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同学们问好, 而是鞠了个90度的躬, 大家面面相觑, 不知怎么回事。我向大家解释道, 刚才的一躬, 是向大家更是向小B同学赔礼道歉。在昨天的课上, 我当着大家的面骂小B同学, 伤害了小B同学的自尊心, 同时也耽误了大家的学习时间, 更重要的是, 我身为教师, 亲身示范错误行为, 给同学们带来了不良影响, 我为自己缺乏修养而感到惭愧。话音刚落, 有人反应过来, 带头鼓起了掌。掌声中, 有人喊出:“老师, 您很伟大”, 还有人喊出“老师, 我们爱您!”。

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 将教师所犯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及过程展示给了学生, 用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示范了认错、改错的教育过程。不管是小A那样的青年教师还是我这样的老教师, 出现师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理性、正确认真地处理矛盾。我们有做服务型教师的新理念, 真正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个原则, 真正有民主、平等的教育观点。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 我们的教师才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法宝, 及时妥善地解决各种各样的师生矛盾, 真正、成功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要: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 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关键。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校园师生生活的重要方面, 对解决师生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批评为何?还是批评为何? 篇9

带着这样的思考,于是有了这期的关注——“批评为何?”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批评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种说法不是先天的,甚至用我们目前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给它下定义是十分不明智之举,因此我们只能考虑在进行批评的过程中,让批评实现自我界定,于是也有了批评是为了什么而进行的问题。

这种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思维方式在其他方面也同样重要。

引导自我评价 学会自我完善 篇10

一、创造机会, 引起自我评价

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 更是“生命体”。只有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 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交流, 从而使数学课堂呈现出生成性和丰富性。如在教学应用题及题的一题多解时, 应尽可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考虑问题, 寻求最佳、最妙解法, 不断训练思维的开拓性、创造性, 达到自我评价客观、公正, 自我调节正确而合理。

又如, 应用题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解, 可请学生自主说出列式道理, 让学生发现错在哪里并进行改正。通过这样的训练, 强化学生的正确思维, 并形成在列式后不急于求解而能沉思默想算理根据的习惯, 久而久之, 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二、注重指导, 掌握自评方法

自我评价, 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 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 指导自我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异中评长短

在一题多解的题目中, 可以鼓励学生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并评一评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相比有什么优势或不足, 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能以客观的眼光对待自己。

2. 答中自感悟

课堂上要使学生学中生疑, 疑而有思,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亢奋、活跃的状态。如学生在归纳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时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这时, 教师没有马上判断对错, 而是留下一点空间给学生, 并加以疑惑的表情, 学生马上感悟到回答有缺陷: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是6个面的总面积。如此, 学生能在教师留下的适当时间内及时自我评价, 从而达到自我完善。

3. 议中求完善

学习中常常会采取小组学习, 尤其以议论、交流、争辩等方式见长。而小学生在议论中往往善于发现他人在学习中的情况, 却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时, 就要指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赏识、相互评价中找出自己在思考、辩论等方面的优缺点。

三、体验乐趣, 乐于自我评价

回归自我 唤醒自我 超越自我 篇11

关键词:作文;自我;回归;唤醒;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71

巴金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但是,写作过程中的“自我”并不是自然状态下的自我,也不是被动地只是等着表现的自我。写作时在“我”的塑造上应该有一个唤醒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一位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珍贵的礼物》时,先是把思维聚焦在“礼物”上,想到爸爸曾送给我一套《中国诗歌经典(少年读本)》,这套书的意义远非压岁钱和玩具之类可比。接着,注意力又转移到了“珍贵”上,初次阅读那套书,就爱不释手,后来竟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他觉得这样去写,好像仅是在被动地诠释文题而已。最后,他把重心落到自己读这些诗词曲时的感受上——每次阅读,就像是和古人进行直接的心灵对话,总是被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情趣所吸引、所感染,或凝神注目,或唏嘘不已,或拍案叫绝……

由于唤醒了自我,凸显了自我,学生的思路就发生了转轨:由礼物是“父亲送给我的”而转为“古人送给我的”,由客观介绍礼物的价值和意义而转为表现这一特殊礼物引起的“我”的心灵反响。

这样写令人耳目一新。与其说它的写作技巧有多高明,不如说是作者唤醒了自我,它使我们感到,唤醒内心深处那份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感受,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

这一构思就是不断回归自我、唤醒心灵的过程。

所谓唤醒自我,就是在写作时不仅靠对题目的逻辑分析,而且要让“我”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得到强化,使那份只属于“我”的感受从潜意识的深处浮出,让文题为“我”所同化,打上鲜明的“我”的印记。如是,文章才能散发出一种灵魂的气息,新颖而有深度。

唤醒自我,不能看做仅是作文策略,它更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时时会有自我的觉醒,自我的发现,一个人的个性和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的。而这些正是我们写作不竭的源泉。

余光中说,文章中的“我”,并不是本我,而是愿望之我。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写作之道——写作是一种审美,是一种精神提升和自我完善。其实,写作对于生活,从来都不是不加取舍和提炼的。

那么,对生活的内容如何取舍提炼?

朱自清是怎么做的?朱自清《背影》的中父子之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他们父子双方曾因经济上的冲突而闹得很不愉快。朱自清在清华教书,按月往家里寄钱,父亲连信都不回,关系一度很是紧张。《背影》中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表明他对父亲曾有不满,但是在写《背影》一文时,作者隐去了这些,而抒发了对父亲的真爱,以平和理性的心态表现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他孝敬的一面、真诚的一面终于也打动了父亲。据家人回忆,1928年,身居扬州东关街的老人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散文集《背影》,他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花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背影》一文中“儿子”是那样深爱着父亲并牢记其滴水之恩,可以说,这是朱自清对自我的完善。

真正的写作,是一种反思,一种对自我的完善,一种精神的净化。它要用理智去修正偏执的情绪,用良知去审视自身的不足,用温情去消除心中的块垒。它让思想从感性走向理性,让自我意象变得积极向上、健康美好。

写作还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唯有这样,思想才能不断深化。

这又是一位学生在考场上的构思。《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上海的高考作文题。许多人要握住的是教师、父母或朋友的手,而有一个学生想握住的是自己的手。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位名人说过,“我”其实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而他自己其实是个“失败者”——最近一次考试,数学才考了40分;爱好写作,两次参加市里的作文竞赛却接连败北:竞选学生会主席,因口才欠佳而失利;喜欢踢足球,但始终只是个替补队员……但是,他接着想到的一件事,又使他感到自己的失败其实算不了什么。不必夸大个人的委屈和不幸。2007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中国队和挪威队的那场悲壮的比赛,中国队并不被看好,但上场之后,无论是控球率还是射门次数都不落下风。失掉一球后,中国姑娘们踢得更加凶猛。她们和身体条件比自己强得多的挪威队拼了。看得让人的心都揪起来了,最后虽然败了,但擦干了眼泪的毕妍说了句“让眼泪成为浇灌铿锵玫瑰开放的力量”。他由此想到,世上的失败者多矣,而有些失败却能震撼人心。相比成功者和胜利者来说,失败者是一个数量更多的群体,他们默默无闻,备受冷落。于是,他改变了思路——由想握住自己的手而变为握住失败者的手。这是一次对自我的超越,是一次思想境界的提升。进而他又想到,如果仅仅是对失败者进行。一番劝慰鼓励,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失败者不需要同情,他们实在有着许多可贵可敬之处。最后,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我想握住你的手,最能体现人类精神和生命本质的默默无闻的失败者。以积极的态度抒写生命、创造人生的失败者。尽力攀登而未能登顶的人不需要眼泪;只有那些永远徘徊在山脚的人才令人怜悯。

我想握住你的手,人生体验最丰富、头脑最清醒的失败者。失败了,不再被关注,一切虚浮的光环散去,面对冷峻的现实,能够收获许多平常没有的思想。体验失败,感悟失败,不仅为自己重新崛起、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别人提供了弯路变成捷径的借鉴。

我想握住你的手,历经苦难而又无怨无悔的失败者,对人生大彻大悟的失败者。即使是胜利的英雄,面对未曾达到的目标和浩瀚的未知世界,也仍然是一个失败者。哪怕是辉煌一生的英雄,最终也难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结局。成功或(下转第72页)(上接第71页)失败的结局对人的一生来说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奋斗的过程。

从握住自己的手到握住失败者的手。从对失败者进行劝慰到对他们表示敬意,因为有了两次对自我的超越,文章的境界更阔大了,思想更深邃了。可见,写作不能满足于已有的认识,不能总是重复自己,而要登高望远,俯察万类。

以上所说的对自我的“唤醒”、“完善”、“超越”,三者有时是难分彼此而融于一体的。总之,只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注意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遵循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规律,让学生真正做到对自我的唤醒、完善和超越,那么作文教学中缺少真情实感的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学生的自我将变得有感情、有思想性。

当前文学批评的批评意识 篇12

方法论热——缺乏科学意识的批评

“文化大革命”之后, 中国社会基于“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的需要,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 出现了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持久热潮。1985年中国理论界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理论:文艺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原型批评、新三论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和数学等, 引起了方法论革命的高潮, 这一年也被称为“方法年”。从引进的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取得的实际效果看, 中国的文学批评缺乏应有的科学意识是显在的事实。

新时期以来, 随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文化寻根文学、现代观念文学、新潮文学、纪实文学等文学的出现, 批评家总脱离不了将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拿来一用, 并众口一词地赞誉每一种文学。如对“新写实”小说的批评, 批评家认为:新写实小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 是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表现, 是最具现代性的解构主义表现。但是仔细分析起来, 新写实小说是以悬置所有的价值判断来达到对意义的消解的, 既有的价值判断有问题不等于不要价值判断, 新写实小说创作昭示出的是作家个人的价值判断缺席的文化现象, 批评家却用最具现代性的解构主义批评话语来阐释, “方法论革命”中的“批评主体自身素质”的革命被遮蔽了。当赞美的欲望大于一切的时候, 批评家更多的是靠感性的审美经验和表达能力支配自己的批评行为, 批评家应具有的理性品格, 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当批评家发现批评方法与创作实际脱节时, 批评家就开始或反思、或沉默, 赞词却永远成为历史。批评家既不能以科学态度从事批评, 也不能对批评本身像尊重科学那样予以崇敬和爱戴。

批评与科学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科学是一种客观世界特别是自然界的自身发展的规律, 人只能尊重它。人类讲科学是人类理性地想通过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发现、把握和研究, 来促进人类自身更好地发展, 这是人类面对世界应具有的科学意识。科学意识一方面使人摆脱盲目自大、绝对相对主义、情绪冲动型的破坏, 另一方面使人对对象予以尊重, 并在其中实现主体和个体的价值。在具体的批评中, 个体因为科学的渗入而尊重对象, 努力去发现其规, 律继而找出适合它的方法, 而不会崇拜所有的方法, 不知如何针对具体作品选择批评方法;或只崇拜自己擅长和熟悉的方法, 造成对作家作品的不尊重;或只崇拜作家作品而忽略方法论意义, 产生对作品的依附和吹捧;也不会放纵自己的“个人”状态, 粗暴地裁决作品的价值。这样, 面对中国文学现象, 区分不同的对象继而找出适合它的批评方法, 就成为重视批评科学化的具体体现。方法的唯一性和方法的泛滥, 本质上都属于非科学性批评。

人文精神大讨论——缺乏独立意识的批评

1992年至1993年间, 由上海学术界引发波及全国甚至海外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很大程度上是将人文精神的重点放在对传统文化观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物欲对精神追求的遮蔽的清理和反思上, 以期建立起当代中国转型期知识分子独立的批判立场。但是, 从人文精神大讨论所取得的成效看, 批评中独立意识的缺乏使人文精神危机批判只能停留在对现实不满的话语运动层面上。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大讨论中一直是莫衷一是的概念。有人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自由”, (1) 有人强调“人文精神”是在宗教精神的超越意义层面上的批判与否定精神。 (2) 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意指知识分子的“道统” (3) 等。讨论参与者对具体批判对象认识上的混乱, 显示出对什么是独立的知识分子批判立场的混乱认识。如果说独立的知识分子批判立场是在既定的政统、道统和学统之外, 从既定的政统规范中提出问题, 经学术自身的独立思考, 对既定的道统产生怀疑和批判, 从而产生对新的道统的探求, 并以这种探寻的成果, 再对现实产生影响, 那么, 西方近代、现代既定道统也应包括在其中。 (4) 人文精神讨论中, 对西方近、现代话语不加学理性反思, 如既不考虑“自由”是指西方式的人文主义自由, 还是中国传统的随心所欲的自由;也不考虑西方式的自由适合中国国情否, 讨论成为简单化的批判行为, 既解决不了自己的立场问题, 也不能对社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批评只能是话语运动了。

如果说人文精神大讨论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反思, 市场经济下物欲横流对精神追求的遮蔽应该批判, 进而提倡人文精神的重建, 以对社会施以影响, 已经涉及了知识分子如何批判社会的问题, 但是, 如何实施批判始终是大讨论没能企及的问题。如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认为现代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和追求是相当功利的。这样的反思没能意识到知识分子是用西方立场批判自己的传统文化来体现自己的独立性。由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不可批判性, 造成批判对现实影响的有限, 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非独立性就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大讨论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商业和大众文化的泛滥是造成当下“人文精神”失落的主因之一。仔细分析中国当下的现实会发现: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反传统, 已经使中国文化结构支离破碎, 人伦关系受到影响, 西方各种思潮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混合成了无序的思想世界。向西方标准看齐, 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普遍问题, 而不是大众文化的问题, 使得只讲批判不考虑建设的“批判理论”成为社会发展的大忌, 由此, 人的独立性问题已远远大于物的问题才成为中国现实最关键的问题。人文精神大讨论没能对当下作合理的现状分析, 没能对自己信奉的、掌握的知识作应有的批判, 理论建设无从谈起, 知识分子的独立立场无以体现, 对社会施以影响更加不可能。总之, 独立的批判意识的缺乏是“人文精神”大讨论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

失语症——缺乏哲学意识的批评

1995年曹顺庆先生在《东方丛刊》第3期发表文章《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提出“失语”论至今, “失语”论话语一直引发不少学者的关注与论争, 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文论建设的焦虑。从论争的实效看, 如何重建中国文论一直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 其根源在于批评的哲学意识的欠缺。

曹顺庆先生及其弟子的一系列文章涉及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国文论“失语症”的症状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话语, 而没有自己的话语, 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 (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史理论等) 表达、沟通 (交流) 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要“确立中国文化自己的话语。” (5) 二是确立话语的方式应该“从传统文论的意义生成方式、话语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 发掘、复苏、激活传统文论话语系统。” (6) 三是注意到立足中国的现实来重建中国文论。 (7) 这几个问题已经涉及文论转型、如何转型和转型的基点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现代文论中西方色彩浓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持续近一个世纪的反传统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 但是并未能改变中国人注重现实生存智慧的文化元理解, 用西方话语来阐释中国当下文化具有中西方文化上元理解的不可通约性, 建立中国文化自己的话语成为必然。退回到中国传统立场, 通过激活传统文论话语系统的方式来重建中国文论, 又如何面对五四以来反传统形成的西化色彩浓重的文化现实,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物欲对人的精神追求遮蔽的现实?可以说凭借西方思想, 退回传统立场都不能解决中国当代学者的“失语症”, 唯有原创一个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传统的文论才能担当建立中国自己话语的重任。那么一种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传统的文论的生存根基是什么呢?仔细分析一下20世纪繁荣的西方文论的形成原因, 不难发现每一种文论背后都有其哲学根基, 文论的繁荣就是哲学的繁荣, 就是理论家对世界理解力的增强和认识的多元化。建立自己的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即建立自己的哲学, 并在批评中贯彻自己的哲学意识, 或许是解决“失语症”的唯一方法。

综上所述, 中国文学批评的成熟有赖于批评家深入分析当下现实, 积累自己发现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 增强批评的独立意识、科学意识和哲学意识。

摘要:有什么样的批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批评, 成熟的文学批评必须具备科学意识、哲学意识和独立意识。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们的文学批评不同程度地欠缺科学意识、哲学意识和独立意识, 分析其缺陷, 找出症结所在, 为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学批评积累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批评意识,独立意识,哲学意识

参考文献

[1][3]张汝伦、王晓明、陈思和、朱学勤:《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 (笔谈) , 《读书》, 1994 (3) 。

[2]王彬彬:《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 《读书》, 1994 (6) 。

[4]吴炫:《穿越中国当代思想》,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第75页。

[5]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东方丛刊》, 1995 (3) 。

[6]曹顺庆:《“话语转移”的继续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文艺争鸣》, 1998 (3) 。

上一篇:多特征检测下一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