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意识(共7篇)
建筑节能意识 篇1
1 图书馆建筑节能环保的意义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 人类文明的标志。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文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对图书馆的利用越来越多, 这大大地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许多图书馆建筑, 更是成为一座城市、一所大学的名片。但我们应该看到, 在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 强调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和功能的使用较普遍, 往往忽视图书馆建设中的建筑节能环保问题, 造成图书馆实际使用过程中能耗的巨大浪费。而且这种浪费不是一天两天的, 而是长年累月的, 大大增加了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造成财政开支的巨大浪费, 严重的甚至不得不为了节省开支成本而停止运作部分服务功能,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 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 从一开始设计建造图书馆的时候, 就应该足够重视和充分考虑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 实现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打造节能环保的生态型图书馆, 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目前我国图书馆建筑的现状
当前, 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比较保守和落后的, 建设者们多关心的是馆舍面积够不够大, 功能多不多, 设计漂不漂亮, 缺少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 缺少前瞻性和创新思维。馆舍大多采用传统方式方法建造, 普遍存在着空间布局不够合理, 对环境绿化不够重视, 对能源有效利用不高甚至浪费惊人等问题。特别是在绿色节能环保这方面更是考虑不足, 如我们的图书馆普遍都是利用洁净水冲厕所和浇灌花草树木。比方说广州大学城的生活用水标准比广州其他城区的生活用水的标准要高一个等级, 几乎达到直饮水的标准。但同样的水在整个大学城却是不分用途使用的, 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又如空调、照明等布局不合理, 造成电力能源的高消耗也是普遍现象, 这在许多图书馆都是见怪不怪的事情。诺大的书库不管有人没人, 不管白天晚上, 所有灯都是开着的。举个例子, 广州大学图书馆的书库设计采光不足, 白天灯光大多开着浪费不少能源不说, 单说该馆的空调费用开支一年下来就达好几十万。在这个号称拥有4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 当你一进入图书馆的大厅, 看到的是一个亮堂堂全封闭的、有好几百平方米的玻璃大顶, 严严实实把整个图书馆大厅包在里面。在南方广州的夏季, 每年太阳直射照进来的阳光热量有多大, 想想都可怕。就这样一个蒸笼般的大厅, 每天吸收的所有热量必须依靠空调来降温, 否则, 巨大的图书馆大厅有如一个巨大的温室, 人在里面如没有空调后果可想而知。还有就是图书馆建筑往往只注重强调大气、设计美观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如通风、雨水、太阳能、采光的综合有效合理开发和利用等。能在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方面考虑节能环保并做得比较好的图书馆还真是凤毛麟角。在这方面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图书馆有广州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新馆和山东的交通学院图书馆, 他们在节能环保方面确实做了许多积极的有益探索, 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
3 国外先进国家图书馆建筑的现状
在我们还热衷攀比, 追求建造大而全、漂亮奢华的图书馆建筑的时候, 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注重的是建筑的节能环保。绿色、环保、和谐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亚洲中经济较发达的新加坡在这方面的做法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先看看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亮点。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目前东南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 该馆的最大亮点是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馆的建筑设计隐藏了符合生态气候、令人耳目一新的系列环保节能设计, 被誉为“超级节能楼”。亮点一:整个图书馆考虑并采用了最佳的建筑朝向和位置设计, 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风的作用, 并很好地采用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 防止热的扩散传递, 做到了尽量减少热负荷的形成, 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亮点二:充分设置阳光遮蔽系统, 尽量采用日光照明策略, 白天不用开灯, 完全可以实现将自然光的照射作为光源利用。亮点三:建筑的内部只有部分采用空调制冷, 其余利用自然通风或风扇降温。此外建筑师还通过在建筑内部设置一套温控分区系统, 为每个区域定制了个性化的气温控制方案。亮点四:室内的地毯、墙壁织物等用一些具有足够强度的当地木材作为原材料, 使得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 而且能够循环重复使用。
再说欧洲节能环保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德国。德国政府以及普通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是出了名的, 他们早已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德国的建筑节能体系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德国建筑节能的新理念、新技术更是独具特色。如德国的柏林自由大学文献图书馆, 图书馆的主体是一个矩形的、颇像台子一样的混凝土结构, 整座建筑被包裹在一个双层的维护表皮之中, 底部的中空楼板可以作为输送新鲜空气和排出废气的运输管道。外部表皮层由高度绝热的金属板、双层玻璃和可开启的固体金属百叶组成。半透明的外观, 既可以作为阳光的过滤散射层, 也可以作为夜晚人造光的投影屏。精密的金属丝网开口掩饰了常规的通风口, 这种通风口可以在较高的位置提供新鲜空气或者排出废气。在春秋两季, 当气温超过16摄氏度时, 自然通风仍然维持, 但来自底部空穴的新鲜空气需经中央核心的加热和分散。在冬季和炎热的夏季, 所有表皮的百叶都是关闭的, 预热或冷却空气都由中央核心的排气口提供, 废气中的残余能量在注入中央机房后可以回收。图书馆一年中有60%的时间可以实现免费的自然通风, 相对于一般的全封闭的空调图书馆而言, 可以减少平均运营费用的35%。
在美国, 建筑的节能环保也是非常得到重视的。美国位于西雅图的巴拉德图书馆更是在2006年被评为全美十大环保建筑之一。尽管这座图书馆不是很大, 总面积只有3 000平方米左右, 但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在其超过1 700平方米的整个建筑物屋顶利用花草覆盖建成一个空中花园。整个屋顶被各式各样的花草和富含水分的吸水垫覆盖, 这种特别设计的吸水垫专门用于吸收和过滤雨水, 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并能起到隔热和保温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 这种吸水垫比传统屋顶的寿命更长。此外, 图书馆的所有玻璃窗都被涂上了一层新式光电膜, 这层膜不但可以阻挡夏天炙热的阳光照射, 还能提供高达5千瓦的电力, 这种建筑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图书馆, 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绿色和谐。
4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增长, 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与日俱增, 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建筑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图书馆建筑作为一座城市或一所大学文化建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除了要彰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自身特色外, 也应该充分体现出时代的进步。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节能环保理念的绿色生态型图书馆, 对增加城市的魅力, 体现城市的文明, 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学习以及促进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 必然成为今后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倡导低碳生活和节能环保, 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节能型的图书馆, 成为今后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和衡量图书馆建筑文明的重要指标。基于此, 本文对图书馆建筑的绿色文化进行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绿色文化,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标准规范汇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美C.B.史密斯.节能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3]美GRALLA, P.环保与生态[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
[4]毛晓园.生态建设: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5]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6]英史蒂夫.柯韦尔.建筑材料安全性:环保建材选用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7]李昭醇.图书馆建设的绿色文化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3 (6) :203-206.
[8]陈虹涛.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建设, 2007 (1) :19-20.
[9]谢一平.建筑与环境[J].山西建筑, 2007 (18) :42-43.
[10]黄科夫, 等.大力推广绿色环保建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53-55.
[11]师宏睿.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11) 12-13.
[12]林明敬.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应用浅析[J].应用技术与设计, 2014 (2) :97.
建筑节能意识 篇2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能源短缺问题已不容忽视, 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目前, 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 长此以往, 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八五”期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1l.8%, 而一次商品能源平均年增长才3.6%, 今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还将长期滞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由此可见, 能源短缺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国家经济要发展, 就非依赖于节能不可。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 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如果我们继续不断挥霍自然资源, 竭泽而渔, 势必贻患子孙。为了后代可持续利用国家的能源储藏, 我们现在就必须节约能源。
二、建筑节能是改善生活环境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在发达国家, 适宜的室温已成了一种基本需要, 他们通过越来越有效地利用好能源, 满足这种需要。在我国, 这种需要也在日益迫切, 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关系很大。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 1月平均气温我国东北要低14~18℃, 黄河中下游要低10~14℃, 长江以南要低8~10℃, 东部沿海要低5℃左右;而7月平均气温,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却要比同纬度地区高出1.3~2.5℃。加之, 热天整个东部地区温度均高, 冷天东南地区仍保持高湿度。因此, 夏天闷热, 冬天潮凉, 使人更加难受。北京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冬季, 一年平均有158d;高于22℃的夏季, 一年平均有98d。冬季和夏季的时间, 一共长约8个半月, 而气候宜人的春天和秋天, 才只有3个半月。由此可见, 我国冬冷夏热的问题是相当突出的, 人民生活越是改善, 越不堪忍受寒冬暑夏的折腾。冬天需要采暖, 夏天想要空调, 这都需要能源的支持, 其中对优质能源的需求量增长更快。而我们的能源供应特别是优质能源供应十分紧张。从宏观上看, 只有在同时实现节约能源与加速能源开发的条件下改善热环境, 这种改善才有可能, 否则只是无米之炊, 只能加重国家的困难。
三、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
近年来, 世界上越来越关心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污染问题, 各发达国家的节能政策, 也是以减少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明确的目标。其原因是, 人们已经认识到, 所排放的颗粒物以及碳和氮的氧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并造成环境酸化, 而造成的二氧化碳积累, 将导致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变化。如水旱灾害更加频繁和猛烈, 海平面升高使一些岛国被淹没, 飓风愈加凶猛并向高纬度扩展, 大量物种迅速灭绝等等, 从而使人类生存面临重大危机。特别是我国, 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4左右, 造成的大气污染主要受煤烟型污染。随着城镇建筑的迅速发展, 采暖和空调建筑、生活和生产用能日益增加, 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长, 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大气污染以煤烟为主, 以尘和酸雨的危害最大, 建筑采暖和炊事用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几个大气污染指标, 如总悬浮颗粒、降尘、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 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一些城市如重庆、兰州, 沈阳、北京等地, 空气污染情况严重。上述污染物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 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世界第二位, 建筑用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国用能排放最的1/4, 随着建筑物的大量建造, 情况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 前景确实令人担忧。
四、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进步的需要
多年以来, 各发达国家建筑业发展的实践证明, 多项建筑技术的发展, 许多建筑产品的发展都与建筑节能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是因为,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 墙体、门窗、屋顶、地面以及采暖、空调、照明等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房屋建筑不再是砖石等几种传统产品包揽天下, 多年以来习用的材料和做法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设备、建筑构造、施工安装等都在进行多方面的变革, 许多新的高效保温材料、密封材料、节能设备、保温管道、自动控制元器件大量涌入建筑市场。新的节能建筑大量兴建, 加上既有建筑大规模的节能改造, 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而涌现出万千家生产建筑节能产品的企业, 也促进了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部门调整其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 使得不少发达国家的建筑业在相对停滞中山现了生机。不仅发达国家的情况如此, 从我国几个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城市的经验中也可以看出, 建筑节能对于建筑师也决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新的动力。谁更早地看清楚了这一点, 谁就掌握了主动, 在日后的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五、建筑节能在实践应用中的主要对策
建筑造型及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性能有决定性影响, 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这三方面涉及的内容将构成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能耗。然而, 建筑物是个复杂系统, 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 很难简单地确定建筑设计的优劣。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部件, 以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 甚至可根据变化了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 达到维持室内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技术和产品。主要涉及的产品有:外墙保温和隔热、屋顶保温和隔热、热物理性能优异的外窗和玻璃幕墙、智能外遮阳装置以及基于相变材料的蓄热型围护结构和基于高分子吸湿材料的调湿型饰面材料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 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多种形式。太阳能既是一次性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资源丰富对环境无污染, 是一种非常洁净的能源。
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应为:建筑本体的节能、采暖系统节能、提高照明和其他电器的效率、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我国建筑用能巨大, 大气污染严重, 居民对改善冬寒夏热的环境要求迫切, 建筑节能对建筑业又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种情况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施工项目按建筑节能要求认真做好, 这应该是一种历史责任, 是一种光荣的义务。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 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 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热点, 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 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建筑用能数量巨大, 以及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 建筑节能事业就在世界上蓬勃兴起, 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提倡在建筑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建筑发展,节能意识,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龙惟定.国内建筑合理用能的现状及展望.能源工程, 2001, (02) 1-6.
[2]、白胜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N].中国建设报 (中国建材) , 2003, (108) .
[3]、朱伟.房屋建筑节能技术的几点措施[J].甘肃科技, 2002, (2) :37.
必须增强节能意识 篇3
北京、伦敦、纽约⋯⋯3月27日晚, “地球一小时”在全球众多城市上演。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 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这项活动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 已成为全世界关爱地球、倡导环保的“民众节日”。
近些年来, 我国政府已将节能环保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不久前,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在全国开展全民节能行动, 主要包括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每周少开一天车、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减少电梯使用、控制路灯和景观照明、普及使用节能产品、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培养良好节约习惯等十项举措。要通过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 进一步增强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型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足见我们国家对节能的重视。
电力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能源。节约用电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也是平抑高峰负荷、缓解电力紧张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 电力部门开展的迎峰度夏工程, 主要是为了应对夏季空调带来的用电高峰。日常生活中, 空调温度调得过低, 电视机、电脑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饮水机、热水器常年恒温, 照明灯“与日争辉”浪费电能现象比比皆是。其实, 节约用电并不是一件难事, 关键是有没有节电的意识。要明白, 节电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省钱, 更是为了节约宝贵的能源。有人算过一笔账, 如用10瓦的节能灯取代亮度相近的60瓦的白炽灯, 按全国推广使用12亿只、每只每天工作4小时计算, 那么一年节省的电量就相当于三峡电站全年的发电量!
现在, 节能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潮流。在美国, 为节约电力, 提倡国民尽可能用电风扇替代空调。日本早在1979年就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 规定了录像机、空调机等家用电器降低能耗的具体标准。法国利用减免税收的政策鼓励使用节能型设备。德国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生态能源”的发电量已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0%。
公务节能贵在意识 篇4
1 公务耗能状况
我国公共机构的公务用能与大型建筑用能属于资源消耗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政府机关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世界头号能耗大国美国1999年平均能耗的1.33倍;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以上, 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 一个公务人员平均耗电量是一个普通居民的19倍。政府等公共机构除建筑能耗大以外, 还有公车能耗也令人瞠目。我国目前有4 0 0多万辆公车, 不但数量是世界之最, 而且油料的消耗也是天文数字。
2 公务用能意识
公共机构资源消费巨大, 浪费严重。长期以来, 国家对建筑节能、公务节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加上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使中国的既有公共机构建筑、公务活动绝大部分都是高耗能的, 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 这些客观因素, 制约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在人的自身素质与管理机制不协调的情况下, 必然产生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享用理念。技术节能与意识节能孰轻孰重, 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但人的意识形态却是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
2.1 享受意识
国家出台了行政办公楼建设标准, 中央政府对各级政府兴建豪华办公楼之风加以限制, 提倡绿色办公。此举表明中央政府继续在努力遏制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的同时对全国性的资源浪费的控制。
但是, 长期以来, 人们形成了一种“只要是公家的消费, 就都正当”的错误观念, 并且一些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人员有“花公家的钱不心疼”的心态, 致使办公楼盖得一个比一个大, 一个比一个气派。有些政府部门人员编制不过几十人, 多则百把人而已, 而办公楼的建筑面积却是上万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党政机关大楼哪一个不是“四季如春”, 夏天“冷”得要穿西装, 冬天“热”得要脱外套。
由于公共机构一直都没有资源使用方面的定额限制和定额管理, 因此成为节能监督工作的“盲区”, 也就隐约形成了公共机构对资源消耗的一种特权意识, 因此资源的过量消费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2 气派意识
中央对办公设施、车辆配置、接待等都有严格的标准, 可部分地方和单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公共机构的豪华的办公场所以及培训中心, 奢华的汽车、办公设施, 以及巨额的公款吃喝招待、旅游考察等, 让普通老百姓们羡慕不已。如此的奢华气派, 普通百姓不敢望其项背, 而公务人员却享之怡然。有的领导不喜欢低档车, 也不喜欢几人同挤一辆车, 认为这样有失其“身份”, 没有当官的“气派”, 却不知其个人的“身份”和“气派”背后的代价是几何。同样运载240人, 轨道交通需1个单位路面资源, 公共汽车需要2个, 私家车需要6个, 不同交通设施道路面积可以相差30倍。而乘轨道交通1公里一个人只要0.01公斤的标煤, 如果坐公共汽车是0.02, 如果坐出租车是0.14。坐出租车1公里一个人, 消耗0.14公斤标煤, 是公交车的7倍, 轨道交通的14倍。
有一句老话, 叫做“火车跑得快, 全凭车头带。”如果作为社会的示范和标杆的公共机构总是跻身能耗大户的行列, 想要实现全社会的节能目标, 恐怕不易。
2.3 责任意识
在我国, 企业是浪费资源、排放污染物的代言。在资源管理与节约利用方面, 企业只是把降低能耗与自身的经济效益挂钩, 并没有真正把节约、降耗当回事。而公共机构的所有耗能都是国家买单, 当然就更不需要把节能减排当回事了。常常可以看到公共机构一些单位楼道中的灯泡彻夜通亮;虽人去楼空, 可电脑、电视却长期待机;水管、冷暖气管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些部门一项不必要的措施, 让下属单位上报一大堆走形式的材料报表, 不仅职工怨声载道, 而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事实上, 只要公务人员有节能减排的责任意识, 以上的各种浪费完全可以轻松避免。由此可见, 能否真正从源头上节约一度电、一升油、一滴水、一张纸, 关键在于是否人人都有节能减排的责任意识。
这样的思维惯性, 认识的误区, 存在于很多政务人员、行政领导的思维观念中, 甚至节能减排机构也忽视了 (或者是屈于权威) 公共机构这个耗能大户。大会小会谈企业节能减排, 可对政府单位的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现象却轻描淡写。注重眼前利益, 看重个人政绩, 这其中是监管的问题还是权威的问题, 抑或是责任意识的问题, 恐怕值得去推敲斟酌。
3 提高意识转变观念
在许多人的认识中, 节能就是改造, 换设备、换器件的观念, 还缺乏从人的主管能动因素、管理环节寻找原因。利用高科技节能只是一个层面, 我们还必须根据经济与科技的实际状况出发, 还必须寻求最佳的绩效比来衡量, 追求无成本低成本的节能减排效果才是最佳出路, 意识节能将是一条重要途径。那么, 到底该如何培养公共机构中节能减排的意识呢?
3.1 领导作为求真务实
目前在中国, 有关部门对政府机构等公共部门的资源浪费行为还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官员们都知道贪污是有罪的, 但从来没有人说浪费会有罪、要判刑。因此, 在节能降耗上, 领导们只是讲讲漂亮的战略, 至于有没有有效执行却是两眼一摸黑。领导的意识作用将直接影响职员的日常行为。俗话说: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 上梁不正下梁歪, 领导的日常行为, 言传身教, 在职员心目中历历再现。在节能减排中, 领导应该做到:少些形式, 多些务实;少些口号, 多些行动;少些官僚, 多些公仆;少些奢华, 多些节俭;少些享受, 多些朴素。行政权力阳光运行, 以身作则, 把节能减排看成自己的职责所在。
3.2 提高素质养成习惯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经说过:“努力让节能减排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让节能知识走进课堂, 功在千秋, 利在当代, 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为政之本在于任贤,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处于行政枢纽的公共机构能否高效经济环保运转, 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及其素质。公务员应该把节约看成自己的职业操守, 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 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根本上改善资源浪费的现状。首先养成随手关电源、少开一盏灯、使用自然光、集体用车、餐桌上按需索取等习惯。其次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如用过的打印纸、废报纸、废文件书刊, 如果能够综合利用这些废物, 既节约了资源, 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的排放, 做到绿色办公。
3.3 增强意识文明行为
节能是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文明。如果说公共机构降低能耗是一种责任的话, 那么长期保持低能耗则需要的是一种理念。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消耗能源, 但只有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避免浪费能源, 才能杜绝能源危机, 实现人类可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 节能就不能成为自觉的行动, 而总屈从于其他因素, 就不能从根本上做到节能减排。
与意识节能相比较, 有些人认为技术节能和指标节能的效果会更好。其实技术节能只是节能的一个环节, 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人的操控。指标节能也只是一种标准, 再科学的指标也需要人的制定和实施。而意识节能是从人的行为本性出发, 强化认识, 提高节能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我们无法想象, 一个对自己办公室能源消耗熟视无睹的人, 会爱惜、节约公家财产;一个平日里没有节约意识的公务人员, 能够尽职尽责于本职工作;一个没有能源危机意识的党政负责人, 能够做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因此, 我们要不断提高公共机构和公务人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把节约资源变成每个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形成“人人爱节约, 个个懂节能”的社会风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4 建立机制监管到位
公共机构节能减排, 没有退路, 难在出路。打开出路, 那就得建立节能机制。一是实行定额管理。即根据政府机构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能耗情况, 进行能耗的定额管理。各种能耗定额消费、超支浪费就应该自己掏腰包, 而不应该让纳税人来买单。二是实行奖惩制度。可以看到,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对节能减排给予了高度重视, 包括问责制、区域限批制等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实施, 但实际的减排成效却差强人意。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把节能减排与政绩考核挂钩, 实行奖惩措施, 让大家认识到节能减排与个人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3.5 强化责任做好表率
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短视的功利主义, 因为短视, 所以自私;因为功利, 就没有责任;因为短视加功利, 所以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责任, 就不会有真正的落实。
公共机构要做好节能工作, 把这个工作落到实处, 主要就是一个责任问题。有了责任制以后, 要真正按照条例里面写的“与业界的考核挂钩”, 这样才能让公共机构的同志在每个方面都意识到这点。不要拿一官半职做规章制度, 更不要拿人民赋予的一官半职追求奢华气派。
公共机构的公务人员如果能够起到表率作用, 为公民树立榜样, 可能影响的程度不一定很大, 但是却可以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从我们现在全国节电的潜力分析来看, 至少有5%以上的潜力可以挖掘, 这个数据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全年用电量!如此大的空间我们如何挖掘?除了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机制之外, 公共机构对社会的表率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很多社会责任的履行上, 老百姓都是在看着公务人员, 盯着公共机构的。如果公务人员能够在日常生活、日常办公中重视节能减排, 老百姓会看在眼里, 也会记在心里, 自然也会付诸于行动中,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
4 结束语
日本国民节能意识及其借鉴 篇5
据国际权威机构估计,世界已探明的可采石油,大约只可供应人类40余年的需求(天然气为60~70年,煤炭约200年),人类正直面能源危机对能源安全的威胁。而且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资源需求不断上升,资源紧张的态势更日益显现,面对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我国虽然国土辽阔,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足。根据《各国矿产储量潜在总值》的估算,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为16.5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为1.51万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世界第53位,全国耕地保有量人均不到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资源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和恶化。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面对发展,我们不能走美国的“先消耗,再控制”之路,面对能源危机,我们只能选择“开源”和“节流”。200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发布《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该战略目标的主旨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耗增长,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以确保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持续能源为主过渡的目标平稳实现。在强调以“开源”为特征的能源替代战略的同时,也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到一个重要高度。
2 日本的国民节能意识作用
作为同样人口众多,但能源资源却严重缺乏的我们的邻邦——日本,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却是世界公认的佼佼者。日本的矿产资源种类虽然很多, 但除了作为水泥、化学肥料原料的石灰石矿之外, 其他矿藏的储量和产量都很小。日本本土的石油产量很低, 目前已探明的只有新瀉县和秋田县有少量的石油储量, 仅能供给全国石油需求量的0.3%左右[1]。煤炭的产量也不大, 只有北海道、本州和九州有少量煤炭储量, 煤炭自给率仅为2.8%左右[1]。在经历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的考验后,日本的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从高耗能产业向节能型产业发展演变,其节能的有效方法和成功经验,尤其是深入国民内心的节能意识,对我国尽快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日本能源问题专家吉田人志说过,在日本,节能不仅仅是技术,而且是一种完整的思维模式[2]。政府、企业、普通公民都迷上了节能。这种强烈的节能意识来自一种敏锐的不安全感。1978 年,一位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和作家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题为“油断”,此书告诫日本人:日本每天要用近百艘油轮排着队从中东进口石油,日本的经济繁荣和国民生计是建立在石油上的,一旦石油进口中断,一个月内就会有约50%的企业破产倒闭,两个月内将发生暴动,半年内日本这个国家将彻底崩溃。此书向安于盛世的日本民众描绘了一幅可怕的图景,让他们第一次感到依赖石油的危险和石油资源枯竭后的恐怖。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能源政策进行政策导向,其中包括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开发新能源及大力推广节能技术等。这些节能政策一出台,便立刻得到了深感危机的日本民众响应,促使日本家庭注重节能技术,并演化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节能活动。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日本的节能取得很大进展。2005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在《科学技术基本法》颁布10周年之际,总结节能成就时指出:在1971—2001年的长达30年间,日本单位GDP的能源消耗(石油换算吨/GDP百万美元)在发达国家比较中是最少的。即每创造1 百万美元的GDP,耗能100吨左右的一次性能源。另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在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效率国际比较中,按每创造1 000 美元的GDP所耗费的石油吨数计算, 全世界为0.32、OECD为0.20、美国为0.22、日本为0.11、拉丁美洲为0.32,亚洲为0.71、中国为0.85。日本的能源效率是最高的[3]。这一切成就正如美国能源科学家艾伦·迈耶所说,日本人善于节能是毫无疑问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有很强的节能意识[2]。
3 日本国民节能意识的借鉴
虽然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00年间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能源利用率依然偏低。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单位GDP 能耗出现连续上涨,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电力、石油和煤炭等最重要的能源物资普遍紧张,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的国民节能意识应该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1 政府节能主导作用
日本是注重法治的国家,在推进节能方面也首先从完善法规入手。早在1979年日本就制定并实施了《能源使用合理化法》(简称《节能法》)。旨在对工商业者进行节能指导、建议和劝告,并对高耗能产业如建筑、机械等行业,做出节能的规定。2006年4月修订的《节能法》,更明确规定了汽车、空调、冰箱等21个特定产品的节能要求。与此同时日本于1974 年颁布《新能源开发法》(“阳光计划”)、1978 年颁布《节能技术开发计划》(“月光计划”)、1989 年颁布《环境保护技术开发法》、1997年通过了《能源与环境综合技术开发促进计划》(“新阳光计划”)。这些法律中规定以税收、财政等多种手段促进节能和太阳能、风力、地热、潮汐发电、沼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并提倡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开发新能源技术相结合[4]。日本在2005—2006年度的预算中投入能源对策费就高达4954亿日元。在完善法规的同时,政府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政府的公共设施率先使用新能源设备, 建筑物率先安装太阳能设备, 政府使用绿色能源车, 在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和兴修水利等工程中也必须使用新能源。地方行政单位也必须在本地区优先使用无污染能源, 通过利用新能源努力建设无污染、无噪音和无热岛现象的街道。2005年6月日本政府发布了详细具体的政府机关节能对策。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主要内容有:“夏季商务”活动,夏季将空调温度设在28度以上,提倡政府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穿西装,不打领带,着便装上班。据测算,仅此一项办公室可节能17%,如果换算成石油,日本全国每年7—9三个月可节约原油155 万桶,在油价猛涨的今天很有现实意义。最近日本环境省又呼吁人们在秋冬两季穿暖装上班,实行“温暖商务”活动,把室内温度设定在20 摄氏度。日本首相安倍甚至在2007年1月9日的《朝日新闻》、《产经新闻》等6家主流报纸于刊登一幅整版广告进行节能宣传。广告中,安倍身穿纯毛西装、高领毛衣并裹着厚围巾,手提简易“布拎包”,就像刚下班买菜回家的样子。政府机关节能对策还要求不使用电脑时尽量关机;除个别部门外,办公楼在午休时和夜间,全部关灯。霞关地区(东京政府办公区) 导入自行车共用系统,并规定每月第一个星期一为无车日,不许使用公务车;对政府办公楼进行全面检查,探讨节能措施。政府内阁各省厅还开辟了节能网页,开展节能宣传和普及活动。另外,在政府部门从官员到职员所使用的信纸、信封、名片和手纸等,都是由“再生纸”制成的。为了宣传节能和环保,信封或名片的一角还印有“用再生纸制成”的字样。手纸的包装上也印有同样的字样。甚至还希望国民开车时尽量减少急踩油门;手机充电后充电器要及时脱离电源;上超市购物,要尽量携带可以反复使用的提兜而不是方便袋;购买电器也要选择节能产品等。对比我国,2008年10月《求是》杂志《着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中刊登指出“能耗上,全国党政机关能源消费占全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接近全国8亿农村人口生活用电水平。”显示出我们还有很大的节能提升空间。虽然我国也出台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限制“白色污染”,鼓励实行“每月无车日”、夏季将空调置于27度等节能方法,但各级党政机关仍需做好表率作用。
3.2 企业是节能的主力军
日本政府从1998年开始推行的“领跑者”制度,采用“鞭打慢牛”办法来促进企业节能。所谓领跑者, 是指汽车、电器等产品生产领域能源消耗最低的行业标杆, 也就是确定家电产品、汽车的现有最高节能标准, 从而使汽车的油耗标准、电器产品等的节能标准高于目前商品化机电产品中性能最佳产品。领跑者制度实施以来, 日本汽车、电器都实现了超出当初预想的节能效率的改进。比如汽车行业, 2004年度比1995年度能源消费效率提高了22%[5], 而按原定目标, 是2010年提高23%。对于达标的企业政府尽可能给予经济激励,例如贷款优惠、贴息、贷款担保、税收优惠、高额补贴等,每年的节能月(2月), 政府、通商产业省、节能中心、机械工业联合会对能源管理有功人员、优秀节能集体、优秀节能产品、优秀节能宣传画等进行声势浩大的表彰和奖励。节能法不仅对能源消耗标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而且奖惩分明。对于未达标的制造商, 政府会依法公布其单位的名称, 并采取警告、公告、命令、罚款(100万日元以下)等措施。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品将禁止上市销售[6]。日本政府和企业在节能研发经费的投入也是相当高。经济产业省2007年经济产业政策预算额为7 531亿日元。其中,用于推进能源环境对策的经费达到5 672亿日元,占经济产业政策预算额的75.3%。而在2002—2007年推进能源环境对策费年均增长率就高达34.0%。其中用于能源技术开发的费用, 2002年为45亿日元, 2007年达到502亿日元, 5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62.0%。研究开发费占GDP的比率,是从国家层面上来衡量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04年日本的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69 375亿日元,占GDP 的比率为3.41%[7]。因此日本的单位产值能耗较低, 美国的单位产值能耗为日本的2.9 倍, 而中国的经济单位产值能耗是日本的8.7倍。日本企业成为节能战场上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发明了大量的节能技术,而且向社会提供了一大批节能产品,创造出非凡的节能成果。
3.3 媒体舆论的宣传教育作用
日本国民的节能意识强,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方面, 日本媒体功不可没。日本主流媒体非常注重发挥自身的组织功能,经常主动发起环保方面的议题、活动, 以此提升自身的影响力。通过宣传培育出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环保节能观念, 读者和观众牢固树立环保节能观念后,反过来更加欢迎这方面的内容, 因读者和观众喜欢这方面的内容, 媒体又会增加环保方面的报道,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由于日本人喜欢节约,各媒体经常举办一些以节约为主题的节目,这些节目不是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寓教于乐,例如“看明星如何用1万日元过1个月”“抠门比赛”等。这样的节目人气非常高,带动很多日本人发明新的节约方法。例如“新型煮蛋法”:用一个长宽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50毫升,加热后1分钟把水煮开,再煮3分钟后熄火,然后利用余热3分钟吧鸡蛋煮熟,整个过程仅耗时7分钟。普通人一般是用一大锅水烧10分钟,一直将鸡蛋煮熟为止。两者比较,前者节水4/5,节省燃料近2/3,效率却提高近1倍。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全民环保、节能意识的从小培养。日本小学从四年级开始设立环境保护的课程, 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用于改善环境的公共设施, 如大坂市平野垃圾发电厂,整个垃圾发电厂干干净净, 参观者进入厂区一律换拖鞋, 室内非常洁净、一尘不染。介绍平野垃圾发电厂的宣传片有专为学生设计制作的动画多媒体宣传片, 具有故事情节, 运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在参观途中增设了一些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施, 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知识的宣传, 使学生们从小具有新能源和节能的意识。另外穿二手衣、用二手货在日本非常普遍,跳蚤市场非常发达。
3.4 民众节能十分踊跃
节能在日本早已蔚然成风,在政府的号召下,节能已变成全社会的行动。据《读卖新闻》的最新民意调查表明,71%的日本人认为节能减排要从我做起。在日本媒体中,经常出现家庭节能运动的“能人”,例如“吝惜道祖师”小幡玻矢子就是从这样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有名的节约之道包括:肥皂寿命延长术、自制芳香剂(冲泡过的咖啡渣)等。他们在社会中树立了榜样作用,有效强化了日本国民节能意识。同时近年来,日本民间自发性的节能活动十分活跃,而且成果斐然。比如东京都的民间组织自发成立了“节能自愿者联络会”,这个组织和东京都政府共同实施“定点熄灯话动”,其内容是在同一时间内关闭城市主要建筑物的灯饰,以节约能耗。这项活动得到了东京市民的欢迎和支持,并坚持在每年5-6 月的某个时间,将著名的东京塔、彩虹桥、新宿摩天大楼上的灯饰熄灭。这项活动意外地吸引了大批民众观看熄灯的景象。目前,东京都的“定点熄灯行动”已传遍世界。从而使同时熄灭建筑物灯饰活动成为了世界性的共同节能行动。在日本,节能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国民的自觉意识,一种民族传统。有民意测验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日本人将节约能源看作个人的责任。从政府官员,到大小企业和普通百姓,都以节约资源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
4 小结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 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数量目标, 一个就是到2010年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值翻一番;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要下降10%。日本在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上既有过深刻教训,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相信日本的经验尤其是国民节能意识将对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会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丹红.日本节约能源的经验与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4-78.
[2]郎楷淳.节能,正成为日本国民意识[J].中外企业文化,2007(4):66-67.
[3]日本内阁府.世界经济の潮流[M].日本:国立印刷局,2006:84.
[4]杨杰,杨书臣.近年来日本节能新进展及其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8(2):26-30
[5]日本经济产业省.能源白皮书[R].2005.
[6]马爱英.中外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比较[J].中外能源,2008(13):8-14.
节能意识应提前植入到设计方案里 篇6
显然, 不论从宏观经济层面还是行业技术层面, 节能减排必定是开发企业, 特别是开发企业主管技术的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必须考虑的问题。尽管房地产遇到了冬天, 房地产企业的老总们都面临着削减成本、节约开支的压力, 但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房地产企业, 我们不可回避自己的责任, 应该继续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如何做到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 做到节能减排呢?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绿色设计”对于建筑节能的贡献有一个特点, 就是“介入越早, 价值越高”。从开始概念设计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 至最后交付使用, 绿色设计都可以发挥作用, 但是设计介入得越早, 投入产出比越高;所以, 我们在项目策划阶段和规划阶段, 就要系统性地考虑建筑节能问题、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问题, 尽可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甚至有可能在不增加建造成本的情况下, 仍能够取得建筑节能和绿色环境的改善。这是经过很多工程实践证明的事情。
从建筑节能或者绿色建筑策略来讲, 3个方面的工作最重要。
第一是建筑节能, 即我们常说的被动技术应用, 包括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 应用保温、隔热、遮阳技术;建筑规划的合理朝向、间距, 建筑的平、立面设计;自然通风采光、体型系数控制等等。所有这些被动技术的应用, 几乎不需要增加多少成本, 但是对于建筑节能有很好的效果,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方法。
第二, 利用新能源, 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等。新能源的应用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降低环境负荷。
第三, 应用高效率的机电设备, 如高效水泵、风机、电梯、制冷机、家用空调, 变频控制技术等等, 消耗同样的电力, 提供更多的冷、热和动力, 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 第一项被动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具有推广价值和节能效果, 建筑行业和开发企业在这方面可做的工作也最多。第二项新能源技术, 虽然中国的太阳能应用非常普遍、成熟, 但是在房地产工程实践中, 新能源利用往往不太容易找到一个盈利模式, 这是因为开发商没有办法获得其在新能源方面投资的收益, 可再生能源的商品化还远没有成熟。
目前, 接近商业化运作的可再生能源是兆瓦级的风力发电, 成本在持续降低, 逐步接近火电水平, 但是这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有所区别, 不是同一领域的技术。第三项即“主动技术节能”潜力巨大, 比如白炽灯的能源利用效率只有5%左右, 改用荧光灯能源效率就能提高到20%以上, 如果用LED照明, 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 已经明令禁止销售普通照明用白炽灯,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子荧光灯。建筑领域中的供热设备节能, 制冷系统节能;应用带有热回收装置的新风换气机, 既可以保证空气品质也能降低能耗。总体来讲, 建筑设备的节能潜力也非常大, 根据参照水平不等, 节能比率可以从30%提升到70%以上。虽然中国北方地区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第三步节能标准, 即节能65%, 但是即使按这个新标准, 住宅建筑每平米每年的采暖能耗还要有14.65千克标准煤, 相当于120kW·h的能量, 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法国、德国, 新建住宅每平米每年的采暖能耗已经能够达到低于50kW·h。
总体来讲, 中国节能的起点比较低, 正因为起点低, 反而潜力和发展空间更巨大。绿色建筑并不是烧钱的奢侈品, 通过合理的应用适用技术, 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不增加太多造价的前提下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施工 篇7
近年来,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十分重视。温家宝总理早在2008年就在有关会议上提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力争2008年底全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标准的比例达到80%以上……”这样,节能减排工作在强化目标责任、明确经济政策、健全法规标准、加强技术开发、推进监督检查和管理考核的同时,加大了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进一步把建筑领域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来抓,透露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急切性。
1 推广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建筑领域是社会三大耗能行业之一,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影响极大。
1)既有建筑耗能巨大。
我国建筑领域的能耗总量逐年增加,建筑领域能源总消耗量已经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
目前,我国已建成房屋面积约在400亿m2以上。这些早年建成的既有建筑绝大部分是高耗能建筑,不但每年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而且还排放大量污染物。根据资料统计,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t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且,建筑用能和污染物排量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单北方取暖地区每年就多消耗标准煤1 800万t,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亿t。
2)新建建筑增速惊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投资拉动经济方针的持续实施,每年有大量的房屋建筑投入使用。有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每年新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20亿m2,而这些新建筑中,97%以上是高耗能建筑。以此推算,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m2。这样,全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 089亿t标准煤。而且仅夏季空调用电高峰负荷就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的发电能力。由此推想,如果把全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的耗能数量加在一起,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能耗比重2020年最终将上升至35%左右。如果我们现在仍然热衷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大玻璃窗,仍然强调种种客观而一再新建高耗能建筑,我们将陷入能源枯竭、经济衰退,甚至环境恶化、无法生存的严重境地。
2 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节能意识
众所周知,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从一般意义上讲,建筑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因为新建一项工程,规划在前,设计有主动权,施工最被动;新建建筑是否要节能,规划定调,设计先行,施工照图而行。
一个新建建筑,其建成后是否是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主要在规划时决定。业主要想把新建建筑建成节能建筑,必须在规划、预算时按照节能标准来规划、来预算。虽然设计必须按照业主的规划思想而行,但他可以在设计时相对自由地选择众多节能材料中的某种材料、选择众多节能设备中的某种设备,而施工单位只能照图施工。期间最多可以针对不那么节能的设计提出建议,还得经设计单位同意签章后才能付诸实施。因而,建筑企业在整个建筑节能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完全可以“不负责任”地照图施工。但是,从全局观念、从为民负责的特殊意义上来讲,为了减缓消耗能源资源,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家园,建筑企业必须自觉担起节能的责任,认真履行保证工程质量的职责,给业主一个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绿色建筑。
无论设计多么精美,建成的建筑能否节能,关键在施工。因为尽管建材产品具备节能功能,还得建筑工人精心施工、保证质量才能发挥节能功效。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从三个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实现“接业主一个新建项目,给社会一个节能建筑”“在祖国待开发的土地上,创建江南艺苑式的绿色家园”的承诺。
1)先遣进场人员应是一群“园艺专家”。
工程开工伊始,总有一部分先遣人员进场进行三通一平、搭建暂设等准备工作。这些先遣进场人员应该是一群极具绿色理念和节能概念的“园艺专家”。无论工地原先是一片原野、土地空旷,还是满地房舍、等待拆迁,要想开工,必须扫除障碍,实现三通一平。开工伊始,大体应做三事可以为节能打好基础。
a.进场施工人员生活区、办公区节能环保。
标准有三:
一是绿化、美化环境。凡是露土的地方撒籽种草,固土防尘;办公室、宿舍周围养花、美化环境;因地制宜设置水池,净化空气;夯实硬化道路,方便行人车辆通行;适当设置垃圾桶,保持环境整洁等等。
二是不生少生煤火。不论生活区、办公区等临时设施是利用旧有的民房建筑还是新搭的活动板房,应保持较好的密闭性,为冬季不生煤火打下基础。因为煤火产生的煤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除二氧化碳之外的第二大元凶。有资料显示,中国和印度因烧煤而排放的煤黑(煤烟)占到全球的35%,造成了恒河沿岸的南亚平原和东亚大陆气候反常。煤烟的排放是由煤炭燃烧产生的,少生一个煤炉,就少排放一些煤烟,而且少产生垃圾。固然不生煤火而用电暖必然成本高些,但采取节能措施后节约了费用,其总成本应该相差不大,而且还收获了环保、享受了绿色。
三是实现太阳能光伏供电和全部采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电器。购买太阳能光电设备一次性的投资大些,但它可以长期使用,总算下来应该合算。各个照明点全部采用节能灯泡,购买节能灯泡的成本600 h左右即可等于不节能灯泡的费用,而且烧坏还可以免费更换。虽说一次性投资大些,但长期核算可获降低成本和优化环境之效。
b.施工区花草覆盖。
施工现场也要全部种草。先遣人员无论哪个季节进场(冬季除外),第二天就将全部场地(包括生活区、办公区)播撒矮草草籽。小草长出,既可固土防尘,又可绿化环境,而且完全不影响施工和走路。施工中开挖基座,挖出的土,如果堆在现场,归拢成型后表面也要撒籽种草。道路两旁适当种些花草,花朵鲜艳、气味芬芳,花钱不多,满眼绿色,不费工夫、不成阻碍。
c.平面布置,彰显节能创意。
其一,场地平坦,道路硬化,利于车辆顺利通行,不使颠簸、卡陷。一个有声誉的施工企业,一个节能文明的施工工地,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是起码的要求。场地平坦,车辆驶入不发生颠簸,不产生扬尘,有利于环保;道路硬化,车辆通行顺畅,节省油料、少排污气。如果施工和雨雪造成坑洼泥滑,要及时填平捣实,避免汽车陷入强出费油磨胎。
其二,精心布置现场,既科学合理排列,又减少二次搬运。比如,进场钢材尽量分规格排列于离场门较近的房座一侧,加工好后,码放于房座旁边,便于使用;架杆架板进场时,码放于离房座较近一侧。用完后码放于离楼房较远离场门较近的一旁等等。其原则是,便于装运、便于使用、不影响交通。
通过上述的规划布置,既美化现场,彰显勃勃生机,更主要的是节能环保,体现建筑工人的绿化人文理念。
2)确定目标,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节能建筑施工,尚属新生事物。由于节能减排相当迫切,所以必须担起责任,认真施行,又由于节能设计以往很少遇到,对节能材料比较陌生,对材料的检测、对节能材料的施工,建筑工人还比较生疏。所以,接手一项节能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要点,根据实际确定施工队伍完成这项工程任务的节能目标和保证工程节能功能的目标,并分别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分工负责,分别完成。
确定施工队伍自身节能目标后,应该制定本工地用能定额,节约奖励,超耗自付,促进全体人员注意节能。确定保证工程节能功能的目标,并制定相关措施,要特别注意各分部分项的工程质量,合格,奖励;不合格,处罚;损坏节能产品,赔偿,以此提升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节能建筑的节能功能,正是建筑企业顺应时代潮流、优质服务业主、建好节能建筑的责任。
同时,还要定期不定期检查考核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并将考核的结果与每个人的工资待遇挂钩,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唯有双管其下,认真落实措施,严格履职履责,保证实现双目标,才能从建筑企业的角度确保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现。
3)严把进场材料节能标准关和施工质量关。
建造节能建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使用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节能材料与设备;
二是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发挥节能产品的节能功效。要实现这两点,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a.培养和组织节能产品检测管理班子和人员。
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倡建筑节能以来,我国已经研制出许多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节能建筑材料。但是在建筑材料市场,节能材料与非节能材料鱼龙混杂。建筑企业要想买到真正的节能材料,必须有一批“火眼金睛”的采购人员和检测人员。他们掌握节能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等知识,具备辨别真假节能产品的能力,这就需要培训和培养,这样的人多,就可以分布于重点工程项目随时检测,收真拒假;这样的人员有限,则集中于公司,一旦项目上请求检测,则派人前往,诊断真假;必要时送公司科研室仪器测试,务求数据真实、测试准确。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的今天,检验人员和监测仪器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建筑企业务必未雨绸缪,早建节能元件把关队伍,为建造节能建筑把好第一关。
b.掌握标准,严把节能材料进场关。
建造节能建筑,使用节能材料是基础。由于建筑物完全是由建筑材料堆积起来的,所以使用的品种很多、使用量很大;所以更应该长期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验收。采购和验收节能材料大体应注意:
一是选择国家注册商标的生产厂家生产的节能材料;二是到节能材料生产厂实际考察后签订订货合同、不从二道贩子手中订货;三是手检目测与正品比较,查检质量;四是适当抽检每批次进场材料的性能指标,以验证质量,如有问题及时退换。
c.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节能产品节能效果。
施工前,工长应对施工工人进行节能材料操作规程交底,要求工人必须按规格操作。操作中工人应注意:轻拿轻放,保证节能材料不变形、不破损;正确操作,确保节能材料的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规范操作,确保两块材料间连接浆的密实性和密闭性;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冷(热)桥效应。完成操作后注意成品、半成品的保护;采取措施,防火防盗。
建设节能建筑的关键是正确施工,保证节能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尤其是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材料结构的密封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更是节能建筑的核心结构,而且由于众多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千差万别,管理稍有松懈,极易造成节能效果下降。不在施工过程中把严质量关,待工程建成后发现问题再想弥补已是很难。
爱惜能源资源,保护自然环境,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建设节能建筑,更是建筑员工的光荣责任与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建筑节能意识】推荐阅读:
建筑节能建筑造价09-17
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09-04
节能环境下的建筑节能08-10
现代建筑节能工业建筑07-01
建筑节能概述07-14
建筑节能材料10-17
建筑节能技术05-09
小型节能建筑05-11
建筑节能管理05-21
建筑节能市场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