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式采访(共3篇)
钓鱼式采访 篇1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民生新闻节目在市县级电视台均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民生新闻节目解决了地方频道新闻选题的问题, 同时由于与民生贴近, 容易赢得观众的认可。而在收视率和经济效益鼓动下, 民生节目出现恶性竞争局面, 为了提高收视率, 扩大影响力, 出现了钓鱼式采访。
一、钓鱼式采访与暗访
中国新闻事业的首次暗访出现在1992年, 此后, 该种采访形式在全国各个媒体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暗访在当前的新闻节目中已经成为常见形式, 而部分民生节目, 也以暗访为提高收视率的法宝。一些法律学者认为, 一般情况下,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 不宜采用暗访形式, 一是因为说谎不道德。二是因为记者职业性质的限制。另外一些学者还指出, 暗访过程中容易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权与名誉权, 可能破坏媒体的公信力。
对于新闻节目采访如何使用暗访这一形式, 一致认为应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但不能违法。因此, 进行暗访的前提为:一是有证据表明, 正调查的为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二是其他收集途径资料。三是记者身份如暴露, 则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四是制片人同意。对比钓鱼式采访与暗访, 两者在采访对象、手段、目的和场所方面, 有相同之处, 也存在不同之处:第一, 钓鱼式采访:对象为普通民众, 目的为测量民众道德, 采访场所为公共场所, 手段为隐秘拍摄。第二, 暗访:对象为违法人物。目的为维护公共利益, 采访场所为公共场所, 采访手段为隐秘拍摄。
通过对比可看出:首先, 采访对象上看, 钓鱼式采访对象为人群概念, 比较模糊, 而暗访对象明确;其次, 采访目的上, 钓鱼式采访通过设置情景, 考量民众道德感。两种方式下相同之处为采访方式, 均为隐秘方式。因此, 普通民众容易混淆两种方式。
二、钓鱼式采访的内涵与特征
(一) 钓鱼式采访的内涵
钓鱼式采访为采访之前, 记者设定情境, 邀请熟人扮演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寻求路人帮助, 在公共场合采取隐秘拍摄、测试公众道德的采访。
(二) 钓鱼式采访的特征
(1) 设定采访情境。一般而来, 钓鱼式采访围绕时下热点话题, 与道德层面有关的热点话题。例如, 老人摔倒之后是否应该将其扶起, 容易作为采访的背景。钓鱼式采访按照相关新闻, 主要是热点新闻作为背景要素, 通过设计、模拟和限定采访情境, 达到讨论某种社会道德现象的目的。在钓鱼是采访中, 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者主导整个采访, 包括采访对象、采访情境, 主要表现为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策划, 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新闻策划。
(2) 新闻主体表演化。在钓鱼式采访中, 记者或者熟人一般设定情境, 为社会弱势群体找到急需得到帮助的人。例如, 在公交车上, 让座给盲人朋友, 如在红绿灯前, 帮助使用轮椅的人过马路, 而在马路边, 帮助残疾人打车等, 或者手机没电时, 需求路人是否可以借电话一用。在这类的钓鱼式采访中, 记者为采访当事人, 也是采访的记录者, 即采访主体与新闻主体相同, 整个采访以记者为中心。因此, 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同时, 必须注意的是, 这种类型采访的前提是事先策划, 而后才有新闻, 也就是新闻主体为记者的熟人, 虚拟情境下的新闻主体需求, 并非现实中人新闻主体的需求。在设定的情境下, 熟人受采访具有表演化的特点, 而非真实情况下的自然流露。这种被营造出来的情境, 挑战了新闻的客观性。
(3) 表现手段噱头化。钓鱼式采访为何会采取隐秘拍摄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记录下采访对象在不知情情况下面对设计情境的真实反映。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电视表现手法, 通过人性本身的好奇与偷窥心理, 从而达到博得观众眼球的目的。因此, 从动机方面上看, 钓鱼式采访中的隐秘方式与暗访中的动机有着根本不同, 不具有同分必要性, 且势必让人怀疑隐秘拍摄的合理性。所以, 在钓鱼式采访中, 隐秘拍摄仅仅具有吸引观众眼球的意义, 而无关所谓的新闻追求, 具有噱头化的特征。
三、民生新闻节目的策略
在上文中, 笔者分析了钓鱼式采访的内涵与特征, 笔者认为提高节目关注度, 必须摒弃该种方式。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一般情况下, 不采用钓鱼式采访形式, 确保新闻价值。但当前的民生新闻节目, 也面临着低俗化、碎片化, 人物边缘化等问题, 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多选择婚外恋、一夜情等话题, 人物多为精神病、流浪汉和犯罪嫌疑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
民生新闻应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准确定位民生新闻节目, 从而使得民生新闻可反映社会生活, 回归老百姓的本来生活状态。因此, 民生节目应走出“问题新闻”的认识误区, 用平和的心态观察和反映百姓生活状态, 做好民生新闻的选题。在监督类节目中, 应遵循实事求是和就事论事的原则, 且需让百姓称为民生节目的主角。确定定位和选材取向后, 坚持“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理念, 将镜头对准老百姓及其生活, 使节目称为老百姓自己的栏目。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播出时段的选择
播出时段的选择应符合大众收视习惯, 播出时长控制在一集电视剧长度, 即45min左右, 晚间7点首播, 次日12点重播。这可以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但播出时段与时长应根据当地的观众习惯适当调整。
(二) 栏目包装
栏目包装可吸引观众研究, 民生新闻节目也应注重包装。对于栏目的字幕、背景、花片和片头等, 均可融入较多的时尚元素。栏目的包装可延伸到节目的编排、主持人形象设计等, 从而为节目屏幕增加生动色彩。
(三) 子栏目的策划
民生新闻节目如果想要办好, 则应精心策划子栏目, 精心编排子栏目, 从而凸显板块的特色, 加强内在的逻辑性, 以此形成良好的效应。在节目中, 可设置四个子栏目, 以“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忧”为宗旨, 提升帮忙质量, 倾听百姓心声。比如在公益方面, 民生节目可关注弱势群体, 策划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公益慈善行动, 提升患者的关注度。
(四) 坚持“三贴近”原则, 服务百姓
“三贴近”原则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地方台新闻事件的源头为地方, 因此应努力还原事件真相, 努力做到贴近实际。同时, 贴近群众, 注重民生新闻事件中的人,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力求报道“真实、务实、鲜活”。
此外, 可塑造平民特色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 通过主持人来吸引观众的关注度。
(五) 创新手段, 做好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为民生新闻节目的一面旗帜, 也是建设性揭露社会阴暗面。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节目的正面效应, 为公众提供警示意义。而《温州都市报》在这方面就做得较好, 在内容、板式上大胆创新, 在文章和标题处理上下功夫, 同时积极处理老百姓反映与投诉的问题, 在了解事件真相的前提下, 促进问题的解决, 为弱势群体说话, 充分发挥了媒介的桥梁与沟通作用, 成为本土化民生新闻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六) 立足本地实际, 反映群众呼声
民生新闻的本质为百信新闻。因此, 报道的内容本应为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所以, 民生新闻题材应来源于老百姓的生活, 同时关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结合本地区的特点, 形成亲切的报道的本土风格。在这方面, 《郑州大民生》栏目开播已经超过三年, 始终坚持平民化的报道视角, 强调民生新闻报道的主流意识, 先后策划了《送水哥》《最美乡村女教师》和《给贫困学子送棉衣》等系列报道, 并关注地沟油、节能减排等话题, 推动了该类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钓鱼式采访并非为民生新闻的独有形式, 但是由于民生新闻选题具有特殊性,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通过本文的分析, 不难看出, 笔者不赞成钓鱼式采访, 因为这样会加剧新闻媒体的失范趋势, 而从现有空间来看, 不利于加强新闻媒体的自律, 媒体应从源头上预防这类的事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要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 分清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界限。同时, 在选题过程中, 注意把握表现方式, 平衡涉及的各方面利益。作为新闻媒体, 应摆正心态, 在收视率与新闻价值博弈中, 做好新闻规划、策划, 坚持“三原则”, 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关注度。
摘要:当前, 各县市级电视台大量推出民生新闻电视节目, 在受到好评的同时, 也面临着不小的质疑, 而质疑声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闻采访中存在“钓鱼式采访”。钓鱼式采访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采访, 与新闻采访原则背离, 新闻价值不大。在本文中, 笔者从民生节目的宗旨、栏目包装和坚持原则等方面分析了提升民生节目关注度的策略。
关键词:民生新闻,钓鱼式采访,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霞飞, 曾素芳.浅析新闻策划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01) .
[2]陈超.浅谈民生新闻中的“钓鱼式采访”[J].新闻研究导刊 (传媒实务) , 2012 (07) .
[3]方永明, 魏端东.新闻暗访忌“钓鱼”[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业务研究) , 2010 (08) .
钓鱼式采访 篇2
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在民商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一批我们为之感动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者自己的精彩,感动着你我。
柔中带刚,一面是女性的温柔细腻,一面是不乏男性的威严与大气。于晓楠,以自己充实而高效的生活经历向我们演绎了大学生活的真谛。严谨、认真、负责的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感动民商颁奖晚会”后,我们有幸采访了于晓楠学姐。 记:学姐,您好。《锦瑟》在您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您的眼里,《锦瑟》给您或者说在向我们民商传递着什么?
于:首先《锦瑟》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欣慰,在我的眼里,《锦瑟》已经渐渐地溶入我的血液,其中有我对它情感的寄托。《锦瑟》自创刊到今天很不容易,四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精彩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锦瑟》了解发生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我们以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为主,让同学们通过参与《锦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锦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让《锦瑟》成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记:我们知道出版一本刊物不是一件容易的市事,寻找海量资料,筛选,联系出版等,在这其间,一定遇到不少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撑你无谓地面对这一切?
于:其实从加入《锦瑟》那天开始,我就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发刊,那种期待和喜悦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感觉它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你所说的困难和这相比也不算是困难。从骨子里透着一种责任,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将每一期做好,也许正是一种对《锦瑟》的热爱支撑我走到今天,同样今后无论走到哪,
都会将它装在心里,因为我的成长和《锦瑟》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想说:《锦瑟》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记:四年的时间真是一晃而过,想必大学生活一定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能不能用一段简短的话来概括下自己的大学生活?
于: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最值得珍惜、记忆的日子。在大学思念,从懵懂到今天的成熟,经历了很多。也曾跌倒过,但无论如何,令我庆幸的是,每一次跌倒,我都抓起一把沙子重新爬起,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无悔!
记:今后有什么打算?
于:呵呵,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我会在那里开始另一段人生之旅。 记: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说一下您的寄语吧。
于:民商是一片能够激发热情的土地,希望在这里你们能够带着一份执着,一份坚忍勇敢的心走下去,在各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祝愿你们四年后带着硕果离开。
浅谈民生新闻中的“钓鱼式采访” 篇3
为了实现与巩固上述目标, 在收视利益和经济效益的鼓动下, 近年来的民生新闻市场恶性竞争凸显, 收视混战不断。特别是在民生新闻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 一些新闻选题和报道手法颇受争议。钓鱼式采访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认为, 钓鱼式采访在表现手法上, 具有暗访与体验式采访的特征。那么, 究竟什么是钓鱼式采访?在给出具体定义之前, 我们有必要厘清暗访、体验式采访和钓鱼式采访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暗访与钓鱼式采访
作为一项“舶来品”, 新中国新闻事业的第一次暗访, 当属中央电视台1992年对河北省无极县假药市场的报道。[1]这一采访形式, 随后于1996年开始在全国媒体中广泛运用。如今暗访早已被观众熟知, 相当一部分民生新闻, 也将暗访报道看做是拉动收视的法宝。但学界对于暗访合理性的争论至今存在。
2010年, 陈力丹教授曾撰文《记者暗访原则上不宜采用》。认为“一般情况下, 说谎是不道德的, 记者的工作性质更不允许说谎。”[2]记者采访时对当事人隐瞒身份, 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有学者提出, 开展暗访时容易造成对采访对象隐私权与名誉权的损害。还极有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媒体公信力。
目前对于暗访使用原则, 学界与业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以公共利益至上, 但不能违法。有专家提出, 可参考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开展暗访前提的四点意见, 即“1.有证据表明, 正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2.没有其他途径收集资料;3.暴露记者身份就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4.制片人同意。”[3]以上四点, 也是国际通行的规则。
就钓鱼式采访与暗访之间的异同, 我们通过对表一中几个变项的检视,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从目标对象选择的针对性看, 暗访更加具体清晰;而钓鱼式采访往往只具有一个大致的人群概念, 对象随机性大。第二, 钓鱼式采访的目的一般较为单纯的通过借助一类文明现象的具体情境, 考量民众的道德感。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帮助需求是假设的, 角色体验者在他 (她) 的现实中, 并非真正需要。
钓鱼式采访与暗访最大的相同之处, 在于表现手段上使用了隐秘拍摄。加之二者偷拍场所也较为一致的选择公共场合, 使得最后在电视中的呈现, 具有形式上的相似。这种形式上的暧昧, 容易造成观众对钓鱼式采访是暗访的偏差认知。
二、体验式采访与钓鱼式采访
应该说, 一切新闻采访都应属于体验式采访。而本文旨在从狭义的层面进行论述。笔者认为, 体验式采访可分为正体验式采访和负体验式采访。所谓正体验式采访, 一种是“记者转换成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 亲身体验采写后的报道。”[4]如记者体验农民工兄弟高温作业, 春运时体验火车客运状况等报道;另一种则是记者对某一事件或现象亲身体验求证。如江苏城市频道记者为求证牛肉膏可加工猪肉、鸡肉, 变成牛肉的说法, 亲自进行实验告诉观众真实情况。负体验式采访则可看做是本文已作讨论的暗访。值得一提的是, 负体验式采访中,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角色是对立存在。
在体验式采访与钓鱼式采访的区别中, 记者角色定位是关键。这也是钓鱼式采访容易混淆等同于体验式采访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 体验式采访的行为主体是记者, 而新闻主体应是人或事。我们应该意识到, 记者采用体验式采访的目的是在于为新闻写作提供更好的语境。但为了规避新闻失真又应分清新闻主体, 处理好记者角色定位。具体讲, 在体验式采访中, 记者是事件的参与者和记录者, 但他 (她) 不可主观导演新闻的发生、发展。而在钓鱼式采访中, 记者假扮需要寻求帮助的人士, 这种所谓的参与, 让新闻主体变成了以记者为中心。即使是请熟人扮演, 记者只是作为一旁的记录者, 钓鱼式采访也脱离不掉记者炮制新闻的嫌疑。
三、钓鱼式采访定义及特征
(一) “钓鱼式采访”定义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钓鱼式采访”是记者事先通过情境设计, 亲自或邀请熟人扮演社会弱势群体寻求路人帮助, 并在公共场合使用偷拍手段对公众道德进行测试的采访。
(二) “钓鱼式采访”特征
钓鱼式采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采访情境设计化
一般来说, 钓鱼式采访会围绕时下较为热门的公共话题展开。话题内容与道德层面具有直接相关性。如南京彭宇案引发公众对于老人倒地是否敢扶的讨论, 就容易作为开展钓鱼式采访的选题背景。
钓鱼式采访会根据相关新闻背景要素的特点, 模拟、设计及限定采访情境, 以此达到对于某种社会道德现象的讨论。钓鱼式采访中, 记者对采访情景操控占有绝对的主导性。表现在记者介入对新闻事实本身进行策划, 而非对普遍意义上的新闻策划。[5]
2. 新闻主体表演化
钓鱼式采访中, 记者或熟人会被采访情境设定为社会弱势群体或急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如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的盲人朋友;使用轮椅在马路边急于打车的残疾人士;或者是自己手机没电, 向路人请求借用手机打电话的陌生人等。这类采访让记者既是采访中的直接当事人, 又是整个过程的记录者。新闻主体与记者身份的高度一致性, 造成新闻以记者为中心, 新闻价值受到质疑。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这类采访的前提是先有策划, 后有新闻。即便新闻主体是邀请的熟人, 但虚拟的情境需求并非熟人现实需要。熟人在情境下是有意识的进行表演, 并非真实状况下的自然流露。这种被营造出的客观, 也在挑战新闻客观性的极限。
3. 表现手段噱头化
为了记录下毫不知情的测试者, 在面对设计情境时的真实反应, 钓鱼式采访一般会选择隐秘的拍摄方式。
这种原生态的电视表现手法, 借助人性本身的偷窥欲求与好奇心理, 达到获取大众关注的目的。从动机上看, 钓鱼式采访使用隐秘拍摄的动机明显不同于暗访。动机上不具充分且必要性, 势必会让人质疑隐秘拍摄使用的合理性。因此, 笔者认为隐秘拍摄对于钓鱼式采访博眼球的表面意义, 远大于对所谓新闻真实的探求。其使用本身具有噱头化的特点。
四、钓鱼式采访的问题争议
(一) 钓鱼式采访的新闻价值为何
评判新闻价值的大小, 我们常用重大性、显著性、接近性、冲突性、时新性、趣味性作为判断的标准。
有人认为, 钓鱼式采访具有新闻价值。从接近性看, 测试环境选择在公共场合, 所测试问题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知情的路人在测试中做出帮与不帮的决定, 及其理由是这类采访的卖点, 故具有冲突性。因此, 钓鱼式采访具有它的现实意义。但笔者不同意这一观点。笔者认为, 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忽略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曾指出, 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新闻如果失真、失实就不成其为新闻, 那么也就谈不上新闻价值。[6]纵观钓鱼式采访前提, 我们不难找出对于情境的策划设计。这种策划新闻避免不了主观欺骗与对采访对象设立陷阱获取新闻的嫌疑。这样的采访违背了“事实第一, 报道第二”的新闻规律。即使钓鱼式采访具有一定新闻价值判断的特征, 笔者也认为不具有新闻价值。
(二) 谁赋予了记者测试公众道德的权利
成都地区某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 曾经邀请了一位老太太在街上假装摔倒, 然后请求路人帮助。在测试中, 老太太按照事先规定情境不断向不知情的好心路人施压。除了请求打电话通知家人外, 还向好心路人借钱打车。值得一提的是, 路人按照老太太所给的电话号码通知家人, 在电话那头假扮老太太儿子的记者, 以“是你把我妈妈弄摔倒的吧?”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测试路人反应。笔者不禁要问, 谁赋予了记者测试公众道德的权利?
真实性是诚实的必要条件, 而诚实又是建立与他人可靠关系的美德。[7]应该说, 绝大部分记者开展钓鱼式采访的最终诉求, 是为了引发民众对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以此弘扬社会传统美德。这一诉求的确值得肯定, 但采访的方式方法却招人非议。一个诉求道德价值理念的采访, 却用欺骗、设套等不诚实的方式获取所谓的新闻真实, 记者在职业道德上明显存在失范。开展钓鱼式采访的记者是否换位思考过, 毫不知情参与测试的爱心民众, 在得知真相后是否会存在潜在的心理伤害?催生出对记者的不信任感, 势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应该说, 媒体具有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 并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借以公共利益的名义, 扩大记者权力的使用。
同时, 记者采用暗访这一方式未有足够的依据。暗访并非开展道德新闻报道的唯一方式。对于一位路人, 以暗访的方式考量其道德, 笔者认为, 这实质上是记者滥用暗访的表现。
五、结语
钓鱼式采访虽并非民生新闻之专有, 但由于其平民视角的选题特性, 近年来这类采访在民生新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业界应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不赞成以钓鱼式采访的方式获取新闻。要减少或杜绝这类新闻的媒体失范, 就现有空间来看, 加强媒体自律最为可行。媒体作为“把关人”, 应在新闻采制的信息源头上进行预防。作为记者, 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个人修养, 特别是要分清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之间的不同。同时, 在选题的把握与表现方式预设上, 要对涉及的各方利益做好权衡。作为新闻选题及审稿的负责人, 首先应摆正心态, 在电视收视率与新闻内容生产的博弈中, 要将新闻客观规律作为前提。冒进地看重眼前利益, 破坏媒体公信力, 一方面不利于媒体自身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也会左右新闻行业健康有序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张少科.暗访调查实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4.
[2]陈力丹, 程晨.记者暗访原则上不宜采用[J].传媒, 2010 (6) :57.
[3]屈建军.记者阴性采访的“中庸”之道[N/OL].中华新闻报, 2006/05/30 (B03) .
[4]王夏斐.体验式报道中记者的角色定位[J].新闻实践, 2011 (4) :33.
[5]曾素芳.试析新闻策划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 2011 (1) :66.
[6]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