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兰花》阅读

2024-09-18

《达尔文的兰花》阅读(共4篇)

《达尔文的兰花》阅读 篇1

10月11日, 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以表彰他“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莫言创作中的世界, 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 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性情的豪爽与幽默

莫言是典型的山东人, 豪爽、幽默、直接。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之前, 很多人问莫言对诺贝尔奖的看法, 莫言均保持了低调, 实在没法回避时, 莫言说, 没看法。莫言得知获奖后的第一反应是, 狂喜并惶恐。莫言说:“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 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 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 中国作协宴请他时, 除了谈鲁迅, 他居然只赞美了莫言, 而且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认为, 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 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 他很善于讲故事。作家何建明说, 莫言获奖, 不只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 也是对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作家的肯定, 对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肯定,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强大以及世界影响力提升。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 《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影响可谓巨大, 但多年后, 莫言读到了它的不足。他觉得马尔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所以, 提到“重复”这个问题, 莫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而且历数“老马”作品中的不足时, 竟然能倒背如流。

莫言言谈举止幽默风趣。他到大学当客座教授, 总拿自己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说事。其实他军艺毕业算是“大本”, 还读了研究生班, 但他依旧称自己是“小本”。他越这么说, 听课的大学生们越佩服得不行。

《红高粱》前后的突破

莫言的名字被读者熟知, 应该是电影《红高粱》公映之后的事情, 这印证了影视媒体对文学界的巨大影响。莫言曾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 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 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

莫言的成名作《红高粱家族》, 创造了他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 通过“我”的叙述, 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 “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 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舞剧。“我”的家族里的先辈们, 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等, 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 一方面发生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绌的传奇般的爱情故事。书中洋溢着莫言独有的丰富饱满的想象力、令人叹服的感觉描写, 并全力张扬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

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 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 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 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 描写一个人的“变身”, 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 绘画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 莫言的丰富想象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 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 何若莫言!”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 莫言继续寻求突破, 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分量的长篇小说如《丰乳肥臀》等。《丰乳肥臀》通过母亲含辛茹苦、艰难地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 并且视上官金童为生命一般重要。小说其用意在于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 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 是第一本位的, “种”的繁衍生殖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

获奖是慰藉与肯定

《丰乳肥臀》之后, 莫言沉默了好多年, 其间写了《红树林》等影视剧本, 还创作了很多散文, 如《会唱歌的墙》等, 都是难得的精品。从1999年开始, 他连续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四部中篇小说《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野骡子》《师傅愈来愈幽默》, 并重返文坛。

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 莫言把自己独特的“残酷语言”推到了极致, 引起了读者的剧烈反响。小说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 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 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全书弥漫着一种颗粒感的血腥暴力之美。

两年之后的《四十一炮》, 写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大嘴”罗小通, 在五通神庙里对兰大和尚滔滔不绝地诉说他的童年往事。他的身体已经长得很大, 但他的精神还没有长大。莫言写这个人物, 他自己分析说:“拒绝长大的心理动机, 源于对成人世界的恐惧, 源于对衰老的恐惧, 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源于对时间流逝的恐惧。罗小通试图用喋喋不休的诉说来挽留逝去的少年时光。”

随后的《生死疲劳》, 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满了唏嘘和罹难。当转世为人的“大头儿”终于执着坚定地叙述时, 我们看到了一条生气沛然的人与土地、生与死、苦难与慈悲的大河, 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 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小说以“姑姑”的一生经历为主线, 她是乡村医生, 几十年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 让已生育的男人结扎, 让已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 则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文革”结束后, “姑姑”从疯狂中恢复了。她这才发现自己做了多少邪恶的事情。她用自己的后半生来赎罪, 和做泥人的丈夫一起, 做了两千八百个小泥人, 供在三面墙的龛里, 为他们念佛经。这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 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 也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莫言的小说独步当代, 两个特点尤其令人刮目相看:一是他的文学反思能力, 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与批判;二是他的文学审美能力, 每一部长篇都有新奇的结构与瑰奇的想象。现在,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是慰藉, 是证明, 也是一种肯定, 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

《达尔文的兰花》阅读 篇2

(2)①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洪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②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里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会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③他的朝代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电动机还不成熟;②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③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局限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疑惑”指怀疑批判和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

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 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

作者认为,有了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有的敬畏。

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兰花》阅读 篇3

兰科植物的果实都不大, 但小小的果荚中却藏着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颗种子。这些种子细如尘土,种子的外种皮内部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种子重量。凭借轻巧的身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搭上风这趟免费班车,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为了具有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种子的外围包被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在从“风力班车”下来之后,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走”到更远的地方。

兰科植物多生长在其他植物很少涉足的地方,比如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这些环境大多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腐殖质和水分。

此时,兰花又和真菌联手打起了擂台。真菌在大多数植物眼中都是致命杀手,但却与兰科植物的根系完美地组合在一起,被称为“菌根”。生长于兰花根系细胞间的真菌可以从环境中吸收矿物质,而兰科植物的根则将部分真菌菌丝分解消化,得到所需的营养。

有了矿物营养,如果没有水,还是无法开出美丽的花朵。兰科植物的菌根虽然发达,却几乎都扎在地表或浅层土壤中,无法像其他植物那样将根系深入地下寻找水源。为了生存在湿润环境中,大多数兰科植物都把家安在了背阴的山坡上,而且还自备“蓄水池”。

兰花的“蓄水池”真是千奇百怪,石斛兰枝条状的茎、密花石豆兰纺锤形的假鲜茎和芋兰圆圆的块茎都是储水的好工具。正是有了这样特殊的根茎,兰科植物才在其他植物无法涉足的禁区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王国。

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也就是说,需要动物传粉者将一朵花的花粉传递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才能结实。可兰花不愿意给传粉者提供花蜜和花粉,于是,它们煞费苦心另辟蹊径。

有些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比如蕙兰。蕙兰的唇瓣上长满了深色斑点,相当于打出了“此处供蜜”的招牌。如果有只可怜的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蕙兰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蕙兰无偿传粉了。

有些兰花还会利用昆虫爱子心切的弱点来蒙骗它们,这方面的高手莫过于长瓣兜兰。长瓣兜兰的传粉者是食蚜蝇。长瓣兜兰的花瓣基部长了很多黑栗色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在模拟大量蚜虫。这样一来,急于产卵的雌性食蚜蝇就会被这些假蚜虫吸引来,落入长瓣兜兰精心设计的陷阱,在产卵的同时完成了传粉。

还有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每一种花卉都取得了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当它们出现在地球上的时候,没有任何楷模可以效仿。它们雄心勃勃,在层出不穷展现生存形态的同时,在大千世界蔓延,占据自己的地盘。

(选自《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科学松鼠会编著 ,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有删改)

鉴赏空间

这篇文章真的让人喜爱,原因有三。一是说明对象兰花本身让人喜爱,那么多千奇百怪的招数,它都能想得出,且做得出,真是太聪明、太有才了,IQ真高! 二是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轻松诙谐的语气,生动活泼地说明了兰花的种种智慧。三是本文语言生动准确。如“风力班车”“走”“打擂台”“蓄水池”“此处供蜜”“爱子心切”等,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让读者轻松地明白了兰花的特征。本文确实是一篇比较优美的事理说明文。

[读有所思]

《质疑达尔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4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17题。

进入21世纪后,质疑达尔文进化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以及与自然选择相关的生存竞争和渐变,所以达尔文一再宣称“自然界没有飞跃”。达尔文认为生物个体在长时间的演化中,经过自然选择,其微小的变异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于是形成新的物种或新的亚种。①在大量古生物化石发现的基础上,1972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古尔德和埃尔德雷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生物进化理论“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渐变与跃进交替的进化模式,是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绝造成新种出现的过程。该理论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地球生物演化史上许多物种突然爆发式出现的现象,指出了生物界不但有渐进式进化,也有飞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是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的前提和基础。②达尔文认为动植物界在十分剧烈的竞争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物种有利的变异将被保存下来,不利的变异则被淘汰,逐渐积累的有利变异结果就形成了新的物种。③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任何物种或生物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个体、物种、群落的内部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不但有竞争,更有协同发展,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是,昆虫在采集花粉的同时,也为植物完成了授粉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昆虫得到食物,花得以授粉,动物与植物彼此受益,相得益彰。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有时甚至协同进化出令人惊讶的结果。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经历了萌发、发展、壮大的过程之中,其最后归宿则是消亡,达尔文只承认渐灭,不承认突然绝灭。④达尔文之后的古生物发现与研究明确地表明,自然界不单存在着达尔文所主张的渐灭,还存在着达尔文所坚决否认的突然绝灭.⑤在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内,曾出现过生物大量整体的突然灭绝,从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以来,这种明显的生物突然大灭绝就发生过4次。

需要指出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确存在着时代局限性,但我们不你弄用现在的眼光去苛求他,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达尔文进化论,其历史功绩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15.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没能合理解释地球上某些物种突然爆发式的出现的现象。

B.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是生物进化的推动力之一。

C.达尔文认为,在过去的地质历史时期内,从未出现过生物大量、整体突然灭绝的现象。

D.在昆虫采集花粉的过程中,昆虫遇到食物,花得以授粉,这一事例证明了“间断平衡论”的正确。

答:【 】

16. 以下文字是从原文中截取的,应还原至文中①②③④⑤哪一处?(只答序号)(2分)

他在《物种起源》中说:“确信通常的时代没有一次中断过,没有任何激变曾经使整个地球变为荒芜。”

答:【 】

17.本文介绍的新的生物进化理论和研究,主要质疑的是达尔文的哪三个观点?请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答:(1)

(2)

(3)

试题答案:

15. 【答案】D

【解析】这类题目要注意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D项的信息内容涉及两点:昆虫采花粉的例子和“间断平衡论”的概念,在文中这两项信息分别是““‘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渐变与跃进交替的进化模式”和“在这一过程中,昆虫得到食物,花得以授粉,动物与植物彼此受益,相得益彰。”而这两项信息是否构成了D项所表述的论证关系呢?没有,从例子和概念的解说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有时甚至协同进化出令人惊讶的结果”这句话在表明生物间的协同计划,否定的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观点,不是论证间断平衡论的`观点。

【思路点拨】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对文中相关信息的整合,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便可以找到答案。

16. 【答案】④

【解析】截取的句子的观点是达尔文的,他否定了激变,肯定渐变。而这一观点在文段中的第四段的开头,这句话是开头句子的明显例证,所以应将这个句子放入第四段中的④处,这样,文段表达连贯,也使达尔文的观点丰富鲜明了。

【思路点拨】连贯表达要注意前后的语境中的逻辑关系,陈述对象等,丰富,是用详实准确的材料使观点更具体更鲜明。

17. 【答案】(1) 自然界没有飞跃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只承认渐灭,不承认突然绝灭

【解析】达尔文的观点在文中包含在文章的第二、第三、第四段中,可以对三个段落的内容加以概括,整合出答案:自然界没有飞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自然选择;只承认渐变灭绝,否认突变灭绝。

上一篇: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创新下一篇: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思维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