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智能化综合布线

2024-11-28

家庭智能化综合布线(共12篇)

家庭智能化综合布线 篇1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讯网络系统, 集结构、系统、服务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应用基础的, 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布线系统的管理日益重要。特别是对于要害部门来说, 布线系统的稳定往往与经济损失挂钩, 例如空港、银行等。

下面通过瑞特布线在大庆石油博物馆智能化布线系统 (以下简称大庆石油馆) 来对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 大庆石油馆采用非屏蔽智能化配线架 (包括铜缆与光缆) 作为水平线缆端接设备, 智能配线架是整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基础设备, 是直接与最终用户进行交互的硬件设备, 如图1所示。

电子配线架相对于普通配线架的显著区别在于电子配线多了一块电路板和24个LED指示灯, 它们被用来收集跳线信息, 并根据软件发布的任务显示跳线导航信息, 直到用户进行跳线的插拔、调整。

其次, 大庆石油馆布线系统采用双配线架结构, 电子配线架智能布线系统采用ANSI/TIA/EIA 568B《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推荐的交叉连接模式, 即水平一侧 (或垂直一侧) 的线缆和网络设备一侧的线缆分别端接在不同的配线架, 跳线的管理只在两侧配线架内实施。电子配线架智能布线系统采用智能型配线架和智能型跳线, 每个端口都包含电子信息。

再次, 信息收集与传输设备。大庆石油馆采用扫描仪和小型扫描仪对电子配线架的信息进行收集与转发, 并将信息转发到相应的配线架上, 如图2所示。

第四, 智能管理设备——主机, 主机作为智能管理系统的主控设备, 采用TCP/IP协议与管理工作站通讯, 具有自己的IP地址, 通过R485总线与扩展仪和扫描仪连接, 1200m的数据传输距离, 可以满足各种建筑环境, 如图3所示。

最后, 系统采用PatchView智能管理软件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管理, 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

以上为整个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下面就系统的管理功能进行简要的描述:

(1) 端口管理功能

实时监测端到端的网络连接情况, 并自动生成树状网络拓扑图, 并可以通过PV4E管理软件对整个链路进行查看, 当链路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事件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 记录日志、弹出窗口、发送邮件、发送SMN等, 如果配备安全组件可以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如图5所示。

(2) 文档记录和适用性

◆提供基础设施和网络资产的可靠数据库;

◆生成相关报告文档, 包括基础设施、网络资产、布线系统, 包括走线槽、理线器、水平和主干线缆的所在位置;

◆支持信息安全及法律规定的格式 (需要Report CenterTM) 。

(3) 自动配置

◆支持全自动和100%准确的配置;

◆在数据中心环境下可自动为设备配置供电, 设定机柜中的空间位置;

◆支持用户自定义的策略。

(4) 故障管理

◆提供实时告警和有效排障工具。

(5) 资产管理

◆自动发现网络中IP设备并确定其物理位置;

◆优化网络资产管理和利用。 (6) 安全

◆通过设置安全链路, 监测接入网络设备的Mac地址, 确定是否为非法接入, 并通过与网管软件的接口, 控制数据的传输, 并产生报警信号;

◆有助于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提供一系列高级安全特性。

1可扩展的应用信息

DashboardTM是最佳在线网络设施管理工具, 能不间断监视基础设施和所有在线网络设备, 包括配线架、交换机、服务器、PC、电话和打印机。

Report CenterTM可以报告各种意外情况, 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报告内容。所有的报告都能以多种格式导出, 也能够定期发布。

SiteBuilderTM能够从现有的许多Microsoft Excel表格中快速导入资产和连接情况的数据, 能够帮助用户以Microsoft Excel的输入速度来创建工作订单。

SiteProTM是先进的手持应用工具, 帮助用户在数据中心、通讯机房对网络层进行远程管理, 延展了管理范围。

SDK (软件开发包) 使PV4E功能可以应用于企业网络的其它外部程序或系统。作为开放平台系统, PV4E无缝集成了许多服务台、网络管理和资产管理工具。

家庭智能化综合布线 篇2

随着信息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企业网络、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对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是布线行业满足上述用户需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Actassi 智能布线系统是施耐德电气最新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型电子配线系统。是公司完整业务架构:中低压电气、工业自动化和控制、楼宇自动化与安全、电能检测与控制、关键供电与制冷、智能终端(综合布线与住宅智能化)以及服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公司倾注于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与网络、商业楼宇与民用住宅领域的一个新的VDI解决方案。更是公司“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理念在VDI领域的体现。

Actassi 智能布线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分别是:ID-Tracer智能配线部分、F2“超强”电缆,ID-3多色跳线,以及颇具科技美感的多种终端。当用户选择Actassi系列作为智能网络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时,便开始在智能科技的“ 蓝色海洋”中自由遨游了。在这里,连接方式完全以用户为中心,安全稳定、功能强大,雅致且简便易用。Actassi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别具一格的理念,让智能科技所赋予我们的网络和生活无穷乐趣!

1 ID-Tracer智能配线方案DD您配线时的理想方向标

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求IT专业人士面对网络规划和操作时,必须快速地做出反应。而这些IT专业人士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为新建的或新选址的行政中心、企事业办公大楼、各类数据中心、大学科研机构、卫生医疗行业、机场码头、国防军队等等建立大型的IT 基础设施,并考虑到重组时网络管理的变化的复杂性。

在数据中心、大楼设备间、楼层配线间等,在配线架、局域网控制器和软件几个方面,Actassi的ID-Tracer智能配线方案可以保障在这样的大型动态网络中,实现高效且可靠的远程配线和管理。

ID-Tracer智能配线架系统由ID-Tracer智能配线架、局域网控制器、ID-Tracer软件以及相应的附件组成。ID-Tracer智能配线架的性能完全符合并超越TIA/EIA 568B对6类布线性能部件的要求。可透过ID-Tracer软件在有效连接的同时,对端口ID进行动态标记,最高可显示5位数字,即可以达到10点规模的标示能力。该智能配线完全符合TIA/EIA-606A<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的管理思想,通过多种颜色变化来实现有效管理,同时配合应用功能图标,以达到标定信道传输类型。LED动态标记完全符合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具备节能休眠模式。同时LED标记可以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可以设定不同亮度。

局域网控制器完全根据布线工程实际情况,一个42U机柜中只需要一个。 局域网控制器的系统设置简易实用, 且配有内置电源。可确保网络管理员通过ID-Tracer软件界面,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实时的移动、添加、变更操作。

ID-Tracer软件界面非常简单友好,只须简单培训,用户即可掌握使用。该软件设有管理权限,可以通过在线修改或直接导入的方法进行动态标签标示以及信息点应用状态的描述。具有实时检测功能,对配线架各端口的状态进行连接和中断的显示。同时具有搜索、定位以及纪录历史的功能,以便网络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网络状态。大型动态网络如配备ID-Tracer智能配线方案将会大大减低IT基础设施的管理成本。

2 F2 Cat6 UTP“超强”电缆DD传输实力和安装关怀源自深刻内涵

在信息系统传输过程中,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性能将会影响到网络的传输性能。而一个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质量是取决于包括合理的设计、产品的品质、安装工艺的水平和用户的路由环境等因素。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部件性能和安装是保证布线系统性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性能的低下以及安装质量低下时,均会导致系统故障。线缆的品质和安装是部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会出现线缆严重弯曲和承受应力降低的情况,Actassi“超强”F2 Cat.6UTP线缆的结构、材料、工艺、厚度的设计和选择正是保障这两个方面。

首先Actassi “超强”F2 Cat6 UTP 线缆传输性大大优于GB-50311/12、TIA/TEA-568B以及ISO/IEC-11801版标准对六类线缆的性能要求。

在六类电缆推出之前,数据铜缆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单个线对内部结构的改变以及线对之间几何位置的改变。在网络向千兆应用过渡的过程中,厂商们试图通过对超五类的改进来适应网络的要求,但实践证明是有一定障碍的。网络对带宽的要求更高,意味着线缆的产生、安装环节的任何不当之处均可导致布线的性能无法满足高速网络的全部要求,

六类数据线缆的十字隔离技术是目前广大用户比较熟悉的一种电缆结构,也是布线厂家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

目前这种结构得到广泛认可。但它不是目前六类线缆的最优选择。随着网络应用的速率越来越高,对铜缆布线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严格。最近几年开发出的非对称带尾翼十字架结构的电缆可以有效改善电气性能。十字隔离带尾翼技术就是一种有益的新探索,它可以有效抵制机械外力的影响。在数据铜缆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引导下,现在一种新型六类非屏蔽电缆最新的电缆结构已经涌现出来。

它是非对称带尾翼十字架结构电缆的优化版。更严格的讲它结合了对称十字隔离架的技术和尾翼技术的优点。F2电缆结构的真正意义是Firm & Flexible (坚固而灵活)。十字隔离架的技术可以很好保证线对之间的物理隔离,而尾翼技术可以有效抵制机械外力的影响。特别要注意:隔离架并非沿线缆平行方向延伸,而是成螺旋状的,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无论在安装前、安装过程中还是安装后都保持一致的线对分隔。

3 ID-3 Cat6 跳线---管理的奥妙就在可换的色彩组合

智能网络综合布线有别于传统布线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跳线的使用。看似简单的跳线在智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起着网络的移动、添加、变更等物理操作的功能。虽然通过跳线的跳接来实现,但在一个整理完好的布线系统中,更换、移动跳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若要在一个管理不规范的布线系统中,那最让人困扰的就事如何区分、寻找你要的跳线。使用彩色跳线,可以精确地识别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增加、移动和改动管理中的错误。但彩色跳线还是需要插拔跳线来实现上述功能。 Actassi的ID-3跳线可以免除以上烦恼。为您提供完全符合TIA/EIA-606A规范的色彩管理技术,并且无须真正移动、添加、变更跳线。因为ID-3清晰的多色标记方式具有高达36 种颜色组合,只要改变颜色即可达移动、添加、变更的功能。到用户无须再花费宝贵的时间,一条一条地拔下线缆来寻找一条跳线。

多色标记方式大大简化了跳线选择和库存的困惑。特别设计的护套,可有效保护RJ45接头,延长跳线使用寿命;配有多种长度,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能满足工程布线及用户端的方便管理。

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主任委员王炳南先生曾经说过:“国内布线有一个很典型的坏习惯,就是跳线不采用原厂产品,而代之以用余料做跳线。对施工来说,这样确实节省了成本,而且许多用户也有意无意地放纵了这种行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对网络产生各种莫名的隐患。

4 精美终端――科技与美学的人性化结合

随着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舒适度和人机工程学逐渐成为了工作场所内最关注的话题。办公室、会议室、酒店客房几乎是每个工作人员每天活动的场所。Actassi集科技美感与强大功能与一身的系列终端产品,能够确保用户的个人数据与语音信息的实现即时连通,从而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工作, 无需再为那些杂乱无章的跳线、接口消耗精力。

4.1 墙面、桌面多角度信息插座

工作场所的墙面安装、桌面安装、地插安装是通常的三类模式。Actassi墙面安装面板和信息插座整合了Flexiport和PlanuShut设计。信息插座可以自由转动,它可以保证跳线合理的弯曲,以确保系统性能;PlanuShut技术的信息模块并有Lead frame技术,性能完全满足并超越GB/T-50311/12、TIA/EIA-568B对六类连接件的性能要求。不仅在业界达到IP42工业保护等级,并且具有防潮湿的功能。

桌面多角度信息插座可以直接安装到现代办公家具上的圆形预留孔中,简洁方便。阻燃的聚碳酸酯材料确保了其超长的耐用性。延长护夹可以保护线缆和信息模块的端接,即使信息插座的转动和旋转也不影响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将会大大改善工作区的人机工程界面。

4.2桌面网络集线器

用户们也许常有这样的经历:会议室里开会期间,信息端口无法支持多人使用,互相借用,信息跳线、电话跳线、电源线最终有些混乱。你也许会蜷曲在会议室的桌子下,在混乱的跳线中摸来摸去,只为能够找到一条跳线,或是把跳线连上你的电脑。这样的事让人无比沮丧。

Actassi的时尚设计、充满现代感的结合网络交换功能和四条跳线功能的桌面网络集线器, 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找到所需的跳线,并将那些不必要的线缆隐藏起来,使用了这种集线器,会议室跳线混乱局面必将大大改观。另外也会解决信息端口无法满足多人使用的要求。时尚的设计外形能够完美地与现代的会议室融为一体,绝对提升会议环境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纠缠不清的跳线通过Actassi桌面网络集线器,整洁的会议桌将呈现在您面前。

4.3桌面跳线管理器

出差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中,客人发现所入驻的酒店可以令人们轻松方便的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家人和同事,他已经安全顺利地抵达这里,还有什么可以比这更让他欣喜的呢?

酒店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篇3

【关键词】信息化;综合布线;智能;结构化

1.引言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智能建筑能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使智能建筑充分发挥其智能化效能[1]。

2.布线系统

参照关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酒店作为一个星级酒店的高级定位标准,在充分考虑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本着节约的原则对酒店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主机房设在六层主机房控制中心,从中国电信IP主干进线,设计使用1台戴尔PowerEdge R710服务器,1台H3C7606中心交换机1台,1台NETGEAR FVS328企业级防火墙[2]。

本系统六层主机房与各楼层分配线间采用光缆连接,语音主干采用三类100对的通信电缆,端接设备采用110配线架。数据、语音传输水平系统均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铜缆。信息点面板采用单口或双口86型双孔面板。选用了国际著名品牌—美国COMMSCOPE康普/AMP安普布线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2.1 工作区子系统[3-6]

为适应计算机网络等应用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酒店的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全部采用超五类模块,信息点模块安装采用墙装模式,即在墙上信息点位预埋86型底盒,并用86型面板封装模块及面板安装时,需根据工程装潢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1)每层36间客房,每间客房配置1台电脑、1个电话、1台电视。

(2)十层共计360间客房,其中1个是套房信息点配置如上,其中客房配置2个电脑、2个电视及串连1个电话.

(3)前台接待预留3个电脑、4个电话、1个喇叭及1个音量开关。

(4)酒店办公预留2个电脑、2个电话、1个电视、1个喇叭及1个音量开关.

工作区全采用超五类设计,每个非屏蔽信息点(包括语音点和数据点)配置一个超五类屏蔽信息模块MPS100E-262,共计:351个,另外还包括178个语音同线电话点。

2.2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设计配置主要考虑了超五类非屏蔽的设计,所有信息点(包括语音和数据点)全部使用4对非屏蔽双绞线。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管理间(或弱电间)配线架上通过调整跳线,更换各信息点的使用功能。

2.3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分配线架(IDF)和安装配线架的机柜组成。考虑到和平怡和大酒店的实际情况,确保水平电缆的长度在90米以内[7],我们在六层的弱电间中设置了分配线架来划分管理一层至十层的所有的信息点。分配线架包括端接水平线缆的快接式配线架、端接语音主干的卡接式配线架和端接光缆的光纤配线架。水平区数据点采用24口快接式配线架PM2150B-24,水平区语音点采用62对110型卡接式配线架;语音主干区采用78对110型卡接式配线架[8]。

2.4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三类成对语音主干电缆和室内1根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组成[9-10]。

2.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主要负责配线管理,设置综合布线系统主配线架(MDF)。设备间定于和平怡和大酒店的1层机房内。数据总配线间采用28个24口数据配线架;语音MDF设在电话机房,采用16个100对卡接式配线架110AB2-100FT。机房设备全部采用标准机柜安装。

3.程控系统

酒店采用HiPath 4000 IP融合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通过HiPath 4000 IP集成平台,语音和数据可在统一网络上利用固定线路、数据打包或结合两者来传送。选用Openscape Contact Center具有高性能的多媒体呼叫中心解决方案可作为酒店客户服务的绝佳解决方案[11]。

4.酒店闭路监控系统

根据酒店实际情况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作如下设计: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共有125个视频监控点(均为固定点),所有的摄像机均安装于酒店的重要通道及出入口、停车场周边,以防止存在死点。控制中心整套系统采用2套16路720P百万高清数字硬盘摄像机,配置纯平的24寸显示器,以及配置4个3000G大容量硬盘,电源系统的电源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所有设备(包括前端和后端)都由同一电源系统供应[12]。在主控室安装稳压器,形成电源供应中心。

5.公共音响及紧急广播系统

本系统为一体化智能广播系统,允许启动来自火警系统信号的自动广播或手动广播操作,并借助软件驱动功能来实现分组和优先级设定。采用美国AEbell智能式紧急公共广播系统。广播机房设在大楼的消防或闭路监控控制中心。各单体建筑、各楼层分区域播放不同的广播内容,系统设有音响控制设备。节目源有DVD唱机提供,并设有应急广播用户呼叫站。所有扬声器消防紧急广播和背景音乐共用,整个系统按楼层共分为6个分区,以消防分区的要求为基准进行分区。基本每个楼层单独为一个分区以便整个系统进行分区管理。

6.总结

文中系统设计达到工程需求,完成了弱电信息系统集成任务,即建设一个高档次的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酒店管理系统和宽带数据通讯系统,本工程设计考虑到未来发展,在预埋件和线缆布设上仍留有冗余,结合实际可做调整。

参考文献:

[1]薛颂石.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第一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30-42.

[2]Crisp,John,Elliott,Barry J.Newnes.Structured Cabling Guidelines ForTheStateOfOregon,MarcelDekkerInc,2ndRevisededition,2002,2(1):100-109.

[3]吳达金.综合布线系统基础教程(第一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7-91.

[4]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第二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8-85.

[5]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第四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8-69.

[6]余明辉,尹岗.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施工 测试 验收与维护[R],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67-74.

[7]雷锐生.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第二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7-52.

[8]姚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7-89.

[9]张宜.综合布线系统白皮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2-75.

[10]张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看图施工[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46-62.

[11]吴达金.智能建筑/居住小区综合布线系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2-94.

浅谈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 篇4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建筑,特点,设计思想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为了使信息能够准确、高速地在计算机、终端机、电话机、传真机等通信设备之间传递,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已纷纷兴建起信息高速公路。

21世纪将是INTER-NETWORKING(网联机器),CLIENT/SERVER和多媒体整合的年代。先建网后挂机的网联机器概念已代替了机器网联的传统概念。因此,在新建或旧楼改造工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布线系统来辅助信息高速公路。

综合布线系统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它以极大的灵活性、实用性、可靠性、完整性颠覆了传统的布线概念。

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建筑物或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SCS(Structured Cabliing System)又称开放式布线系统,是一种在建筑物或建筑群中综合语音、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话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及其他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通过必要的设备实现与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电话局线路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各节点的地理分布情况、网络配置情况和信息传递要求,安装适当的布线介质和连接设备,可以使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变得简单易行。

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发展需要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组成一套标准、灵活、开放的布线系统。

系统具有几个特点:1)实用性。2)灵活性。3)模块化。4)扩充性。5)经济性。

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是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其作用是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进行搭桥。

2)干线子系统。

是指建筑物内的干线光/电缆,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芯线缆或光缆组成。它的一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它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中枢,该子系统将公共系统设备和各楼层的水平子系统连接起来。

3)水平布线子系统。

是干线子系统到用户工作区的线路延伸。该系统处于同一楼层,一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另一端接在干线接线间。

4)管理子系统。

由交连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和相应跳线组成。系统中的各个管理点为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条件。

5)设备间子系统。

由设备间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中央主配线架将各种不同的设备相互连接起来。通常该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受具体的网络应用限制,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综合布线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中其他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由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器保护设备组成。

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想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针对建筑物内部以及建筑物间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建筑设备自动化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等设备的布线而设计的,所以,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必须满足于各类不同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建筑物自动化等设备传输弱电信号的要求。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作为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表明它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与通信的要求。

4.1 网络的总体框架示意图(见图1)

4.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设计经验表明:在新建或改建工程中,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物内部的建筑环境是进行各子系统设计的依据。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开始时,需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办公室用户的通信要求,以此确定办公室内部的语音点和数据点;按照用户的具体要求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置信息点;根据信息点的数量并考虑今后适当的发展空间确定配线架的容量。

数据点和语音点的配线一般选用同一类产品以方便两者之间的互换,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2)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物或建筑群用户对弱电系统设备的布线要求。内容包括:设备、语音、数据、监控等。考虑到线缆传输距离的限制,分别选用同轴电缆、光缆、数据电缆等。

3)建筑模式决定弱电系统布线的水平、垂直通道。根据以上通道确定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机房设置、配线间的位置,尽可能地做到布线合理。机房标准应满足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机房面积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其他系统共用通信机房,但机房环境需提高到计算机机房要求的标准。

4)设计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布线规模,综合用户中、远期的发展规划,在系统有关的建筑平面预留适当的扩展空间,来保证系统扩容需要。

5)以上情况和数据明确后,适合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方案、布线介质及相关配套的支撑硬件就可以随之确定下来。

系统方案分为:基本型设计等级、增强型设计等级、综合型设计等级。

4.3 综合布线系统对设备间的要求

在智能建筑中,设备间是放置用户共用通信设备的场所,是建筑物内部综合布线系统与所有电话局线路、计算机局域网、广电网连接接口的交接间,它包括系统主配线架、数字用户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计算机局域网络设备等。

设备间最理想的位置是整个建筑物的中心位置。当引入大楼的电话局中继线路采用光缆时,设备间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大楼总高度的1/4或1/3楼层处;当系统采用建筑楼群布线时,设备间最好设置在建筑楼群的中心区域,并尽可能选择主建筑楼群的底层或二层。设备间应符合消防系统要求,安装防火、防盗门窗。室温应保持在18 ℃~27 ℃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地板净空高度为250~300,其平均负载不小于500 kg/m2。室内净空高度不小于2.5 m,房门高度不小于2.1 m(当采用活动地板时,大门的高度不应小于2.4 m),房门净宽不小于0.9 m,室内墙面应喷涂防火涂料。设备间位置应避免电磁源的干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 Ω。

照明应安装分路控制设备,亮度应大于300 lm。

干线交接间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规模和内部布线的分区来考虑。不同楼层可设置1个或2个以上交接间。干线交接间的位置应做到上下层相对应,以便于垂直干线线缆的安装、敷设。

5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及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离不开语音、数据及图像等信号带来的方便服务。目前,信息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商务、交通、卫生、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居住等多个领域,发展前景异常广阔。

参考文献

家庭智能化综合布线 篇5

项目经验01月—至今:XXXX行政中心办公大楼

项目描述:总包,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通讯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消费管理系统、门禁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机房工程、会议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信息显示系统、中央集成管理系统。

责任描述:总设计师兼第2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请示,提交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前期调研,撰写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调研报告;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填写项目申报书并负责项目申报工作;负责与企业客户的沟通,了解并分析客户需求,为客户进行整个网络通讯系统结构设计,制定项目合作方案;并根据项目需求,组建项目团队,配合人力资源部完成项目人员的.招聘工作。06月—月:XXXX新园区工程

项目描述:项目子系统,包括:安防,楼宇自控,门禁,多功能会议厅,实验室机房,地下停车厂,公共广播。

责任描述:主要工作为制定项目施工进度,监督采购,监督施工质量,审核图纸,汇报本专业的进度等。年05月—2004年11月:XXXX集团广场

项目描述:综合布线、监控、有限电视、会议系统

责任描述:项目实施管理2004年02月—2004年04月:XXXX办公楼与厂房二期工程

项目描述:综合布线系统,公共广播系统

责任描述:前期投标方案与费用估算,项目实施,项目回款,项目维护07月—月:XXXX工厂监控项目

项目描述:监控系统的实施,回款,维护

责任描述:监控系统是在全厂投入生产以后应业主要求实施的,因与位于化工管廊以上的仪表同槽辅设线缆,故存在高空作业;一部全方位摄像机要安装在轿箱上,也符于高空作业;第三是看工厂的管线预留图,寻找路由。2002年05月—年01月:XXXX培训中心

项目描述:公共广播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多功能会议厅系统。

责任描述:项目前期的标书制作与投标谈判,项目执行过程中全面提供采购支持。05月—月:XXXX机关办公大楼

项目描述:会议系统、公共广播、有线电视

责任描述:招标文件及深化设计现场技术支持12月—2001年03月:XXXX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

项目描述:会议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公共广播,有线电视,监控系统

责任描述:投标文件及现场技术支持07月—05月:北京XXXX小区

项目描述:承接有线电视系统工程的实施

责任描述:负责代替业主向歌华递交材料,歌华制定方案,在项目实施阶段负责项目管理、变更谈判、回款。07月—1910月:XXXX出版社会议系统工程

项目描述:新闻发布厅、多功能厅、会议室

责任描述:招投标技术方案及工程实施1994年07月—年05月:XXXX体育馆

项目描述:总包,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车辆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安保通讯和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共信息系统、会议系统、升旗系统、票务系统。

浅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 综合布线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49-01

1、引言

建筑物中的信息传输系统越来越庞大,传统的布线系统各自独立而互不兼容,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物中通信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是与智能化建筑同时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它将智能建筑的信息系统融合在一起,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统一安装,具有兼容、开放、灵活、可靠、先进和经济等特点。智能建筑性能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智能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设计和施工质量。综合布线工程,技术性强,作业强度密集。因此,从工程的系统定位、设计、具体的技术要求细节、专业的布线施工标准以及最终的系统测试等环节人手,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以求得解决各类技术问题、协调问题、管理问题等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对于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1)协助业主开展招标、投标活动。审核承包商的资质、资信、业绩等。

2)协助业主优选中标单位,签订综合布线系统承包合同。

3)协助业主做好相关报批手续。

4)检查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的完备性,组织相关单位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5)审核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6)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制度。

2.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1)控制预留预埋施工质量。检查预埋管线、预留孔洞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检查电缆桥架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位置是否便于敷线以及日后维护。

3)做好原材料进场报验工作。对照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检查线缆、光纤、模块、机架等器材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

4)检查各类缆线敷设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线缆起始、终端位置标签是否齐全清晰,编码是否正确。各种线缆布放要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

5)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以及建筑物其他布线系统的线缆分离情况,其最小间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检查各类缆线在交接间、配线间、设备间、工作区的预留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光缆在设备端的预留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大对数电缆、光缆的弯曲半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其弯曲半径是否满足要求。

7)线缆布放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牵引端头是否符合要求;水平线槽布放时,线在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是否帮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时,缆线固定间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线槽布线时,线缆的分束绑扎情况及线槽占空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钢管、线槽布线时,严禁线缆出现中间接头。

8)检查机柜、机架安装的垂直度、水平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机柜、机架的各类标识是否齐全完整。机柜不应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

9)检查配线架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跳线是否平直整齐。

10)检查防雷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电气连接是否良好可靠。

11)检查各类缆线终接是否符合厂家和设计的要求,检查缆线的标签和颜色是否相对应,是否按顺序终接,终接处是否卡接牢固接触良好。检查电缆与插接件是否匹配,严禁出现颠倒和接错。

12)检查光纤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光纤连接盒的标志是否清晰,安装是否牢固。

13)光纤熔接或机械接续完毕,检查其熔接或机械接续处是否固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

14)检查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是否整洁,适配器插入位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系统性能检测阶段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1)系统性能检测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并对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2)检查测试仪器是否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检定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否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检查测试仪器的精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测试仪器应能储存测试数据并能及时输出测试信息。

4)系统测试前,检查设备间的温度、湿度、电源电压应符合测试要求。

5)线路除进行导通测试的感官检验外,还应进行综合性能校验测试,现场测试的主要参数为:接线图、链路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测试完毕,如实填写系统综合性能校验测试记录表。

4、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1)竣工验收应进行第三方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邀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来现场检测。第三方检测可全数进行,也可按比例进行。按比例进行时,如出现不合格点,应加倍检测。

2)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竣工资料一般应包括:工程说明、设备器材明细表、竣工图纸、系统测试记录、系统程序清单和用户数据文件、工程变更记录、洽商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等。

5、结束语

现代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 篇7

所谓的综合布线系统, 具体的说是存在于多个建筑之间的或是在一个建筑体里面的一类传输网。它的存在能够确保建筑与建筑之间或是建筑体自身的信息通信装置以及传递装置等等的管理装置之间有效的联系到一起, 还能够确保建筑自身的系统和外在的系统之间有效连接。

2 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构成及方案选型

2.1 智能楼宇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及设计

2.1.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一个可以独立的设置终端的区域和部分, 在这一系统中所有的媒体接口标准统一为模块化插座或是光纤插座, 通过这些插座来实现工作区终端与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连接, 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线缆所组成。工作区常用设备是计算机、网络集线器等等。工作区的信息点设置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等级要求设置应用端的部件和设备数量。

2.1.2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目的是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将用户工作区引至管理子系统, 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符合国际标准, 满足语音及高速数据传输要求的信息点出口。该子系统由一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 经水平布置到管理区的内侧配线架的线缆所组成。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是4对UTP, 它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如果需要某些宽带应用时, 可以采用光缆。信息出口采用插孔为ISDN8芯 (RJ45) 的标准插口, 所有的插座都能够有效使用, 而且可以随便的变换使用用途。

2.1.3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都是由设备间的配线和跳线及设备之间或楼层间的连接电缆共同组成, 通常在明确子系统的具体需要以前的时候, 要明确语言以及数据共享的要求, 进而再开展后续的工作, 比如选取需要的双绞线的总数, 对于不一样的区域需要的线缆总数以及型号等有所不同。

2.1.4 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通常子系统布局在配线设备所在的房间中。它使用的是单点管理。而其交接场的构造要和工作区以及系统使用的硬件等保持一致。只有在管理面积大, 存在二级交接的时候, 才会布置双点管理。

2.1.5 设备子系统的设计。

所谓的设备间, 具体的说是在一个建筑体的合适的区域布置进线装置, 以此来开展网络管理工作的区域。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在开展设计和建设工作的时候, 要保证终端使用综合的配线, 而设备的具体方位等要结合其数量以及网络内容等来明确。

2.1.6 对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指的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建筑物内的电话、数据以及其他通讯或是监控系统组合在一起的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 它主要是连接各个建筑物之间的通信电缆个接线设备, 组建起建筑群子系统, 然后建筑群子系统再一次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 全部完成后再重新组合在一起, 最终就形成了建筑群子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

2.2 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选型

2.2.1 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方案选型原则。

第一, 标准化原则, 布线系统的方案选型必须遵循有关的规定和原则, 各项指标进行选择时达到一定的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符合国际上的统一标准, 因而对所有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第二, 综合布线系统可根据当今网络通信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通信速率的不断提高, 以及用户对信息服务多样性的需求, 在选用传输介质上留有足够余地。第三, 实用性原则, 该系统的存在使得智能建筑可以实现信息传输工作, 其合乎时代发展趋势, 因此在选型的时候要确保其实用。第四, 灵活性原则, 该系统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系统, 在具体的选择的时候会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扰, 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选取。因为在该系统中, 信息的传递都是使用的同样的介质, 所以在增加新装置的时候, 不用对之前的线路进行改变。

2.2.2 智能楼宇综合布线方案选型步骤。

首先, 在选取方案之前要明确相关条件, 要认真分析使用的材料类型以及尺寸数据等等。其次, 认真分析备选方案。不论是何种备选方案, 其制约要素有两点, 分别是技术性和经济性。只有技术过硬, 性价比高的方案才是优秀的方案。最后, 要分析方案和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是不是保持一致。由于与该系统涉及到的要素非常多, 在选取方案的时候感觉很多方案都不错, 不过在具体运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因此要认真的分析其是否可行。

3 智能楼宇综合系统施工技术

3.1 做好剔槽预埋工作

分析场地的线路布局, 明确埋管的实际方位。进而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选取管道, 进而对管材裁切, 在工作的时候要确保管材的质量, 避免发生变形现象。

3.2 做好穿接校线工作

针对这个步骤的工作来讲, 最为关键的是确保线路安装的时候必须按照有关的原则规定来开展, 在穿线以前的时候必须使用相关的装置来检测盘线是不是有不当之处, 假如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开展后续的穿线工作。在使用铁丝拉线的时候, 不能用劲太大也不能太小。完成穿线工作之后要检测整段是不是都通了。在具体的开展的时候还要定期的进行线路检测工作。

3.3 做好安装工作

针对该项安装工作来讲, 最关键的还是对使用的全部材料开展全方位的检测工作, 比如要检测其生产时间以及厂商的具体情况等, 保证所有的数据都是正确的, 之后才可以开展安装活动。要切实的按照施工步骤开展建设工作, 在完成安装工作之后尽快开展测试活动, 在测试达标之后该项安装工作才算完成了。

4 项目验收工作简述

4.1 验证测试

这类测试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随工测试, 顾名思义, 一边开展工作一边进行测试。其检测的关键是线缆的品质以及安装的技术等, 其目的在于以尽快的速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有效的处理。该测试工作不需运用繁琐的测试装置。

在项目的完工检查过程中, 得知信息链无法有效连接, 或是链路过长等问题在总的项目质量问题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 此类问题应在建设的初期经由调换电缆等方法来处理。

4.2 鉴定测试

具体来讲, 该类测试使用专用的测试装置来检查系统电路的运作模式以及信息的传递工作, 其关键是用来分析系统在真正运作之后所有的装置能不能有效的工作。

4.3 认证测试

它又被叫做是完工测试, 是众多的测试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活动。它主要是在项目验收的时候, 对系统的安装以及材料使用等等方面开展的一类检测工作。系统的性能和很多要素都有关系, 比如方案设计以及工艺选取等等。

5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 智能楼宇是科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其综合布线系统和过去的系统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它是一种全新的系统, 有着非常多的优点, 对于结构设计以及具体的工作开展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必须要结合系统的结构规定以及设计要求等开展,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系统工作有序。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此时很多的衍生技术开始出现, 比如智能楼宇的出现就是这个时代进步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对于此类建筑来讲, 综合布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综合布线系统和我们之前布线技术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文章具体的分析了此系统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智能楼宇,综合布线选型,设计及施工技术,测试,验收

参考文献

[1]刘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M].中国建筑设计, 2011.

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 篇8

综合布线为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交换信息提供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传输通道。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传输通道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应用系统的设备,如模拟式或数字式机的公共系统设备,也应能支持图像(电视会议、监视电视)等设备。

综合布线一般采用星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接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等结构之间进行交换。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六个部分,如图1所示。这六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更改其中一个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下面简要介绍这六个部分的功能。

1.1 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其应用系统设备的场所。为便于设备搬运、节省投资,设备间最好位于每一幢大楼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在设备间内,可把公共系统用的各种设备互连起来。如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如PBX)。设备间还包括建筑物的入口区的设备或电气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站内配线设备及电缆、导线连接部分。

1.2 工作区

工作区是放置应用系统设备的地方。它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如图2所示。它用接插软线在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之间搭接。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连接电话机的用户线及电话机终端部分。

在进行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电气转换装置。例如,适配器可使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插头与信息插座相匹配,提供引线的重新排列,允许多对电缆分成较小的几股,使终端设备与信息插座相连接。但是,按国际布线标准11 801:1.995(E)规定,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的一部分。

1.3 管理区

管理区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区域内。它采用交连和互连等方式,管理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单通道管理如图3所示。管理区为连通各个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每层配线箱或电话分线盒部分。

1.4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子系统总是处在同一楼层上,线缆一端接在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在建筑物内,干线子系统总是位于垂直的弱电间,并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或兆缆;而水平子系统多为4对双绞电缆。这些双绞电缆能支持大多数终端设备。

1.5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接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干线电缆。

1.6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彼此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综合布线的建筑群干线子系统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组成。建筑群综合布线所需的硬件,包括铜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电缆保护箱及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电缆。

2 综合布线的特点

与传统的布线相比较,综合布线有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匹敌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2.1 兼容性

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取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接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兼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个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这样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连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

2.2 开放性

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可以想像,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

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综合布线符合多种国际现行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

2.3 灵活性

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网工作站(采用5类连接方案,可支持以太网及ATM等)。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网工作站并存,为用户组织信息交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2.4 可靠性

由于传统布线方式使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因此,建筑系统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当各应用系统布线不当时,还会造成交叉干扰。

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电气性能可靠。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各应用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冗余度。

2.5 先进性

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5类双绞线的数据最大传输率可达到155Mb/s,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干线语音部分用电缆,数据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容量。

综合布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因此,综合布线取代单一、昂贵、繁杂的传统布线,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综合布线的技术经济分析

综合布线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并且采用,除了因为它有优越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前瞻性以外,同时还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衡量一个建筑产品的经济性,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即初期投资与性能价格比。发展商和用户希望建筑物所采用的设备,不但在开始使用时应具有很好的使用特性,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应保护用户最初的投资,即在不增加新的投资的情况下,仍保持建筑物的先进性。综合布线与传统的布线方式相比,是一种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资特性,又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的高科技产品。

3.1 综合布线系统的初期投资特性

虽然综合布线设备价格比较高,但由于综合布线是将原来的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若干布线系统,集中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并由一个施工单位完成几乎全部弱电线缆的布线。这样可省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使布线周期大大缩短。

从图4中统计可见,当系统个数是1个时,传统布线方式的投资约为综合布线的一半。但当系统个数增加时,传统布线方式投资就增加得很快,而综合布线的初投资较大,但当系统的个数增加时,它却沿着一条斜率很缓的曲线上升。例如,一座建筑面积2.2×104m2、1层~8层金融办公大厦的话音、数据和保安监控点估计应在系统个数区布线正是适应市场需要提出来的。

智能小区布线由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投资,增加智能小区布线项目只需多投入l%的成本,而这将为房地产商带来几倍的利润。

4 综合布线设计要领

4.1 总体规划

一般来说,国际通信技术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综合布线也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完善而趋向成熟的。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的综合布线期间,要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各种综合布线产品都只提出多少年质量保证体系,并没有提出多少年投资保证。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设计原则。从图1可以看出,干线大多数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间,更换或扩充比较省事;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天花板或管道里,施工费比初始投资的材料费高。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在设计水平布线时,要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如选用100Mb/s的双绞线),尽可能缩短布线距离。

但是也要强调,在设计综合布线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过高的标准而造成浪费。因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芯片的摩尔定律指出,每1.8个月计算机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会增加一倍。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很难预料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过,只要管道、线槽设计合理,更换线缆就比较容易。

4.2 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业中的一项新兴产业。它不完全是建筑工程中的“弱电”工程。智能化建筑是由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系统集成中心利用综合布线连接和控制“3A”的功能。

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7个步骤:分析用户需求;获取建筑物平面图;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论证可行性;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一个完善而又合理的综合布线的目标是,在既定时间以内,允许在有新需求的集成过程中不必再去进行水平布线,以免损坏建筑装饰而影响美观。

4.3 综合管理

上述探讨已表明,一个设计合理的综合布线,能把智能化建筑物内、外的所有设备互连起来。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可以将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测试及验收资料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起来。从一开始就应当全面利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进行建筑物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以及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的参数、位置编码等一系列的数据登录入库,使配线管理成为建筑集成化总管理数据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让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去组织并参与综合布线的规划、设计以及验收。这对今后管理维护综合布线将大有用处。

5 综合布线工程质量管理

要将一个优化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最终在智能建筑中完美实现,工程组织和工程实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多年经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规范化管理

进行科学设计、精心组织施工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公司为了推销产品,不管公司状况如何,统统可以代理。综合布线是综合多项技术的工程,实施工程后要保证用户能在一定时期内不断扩展业务。在这里绝不允许掺“假”和粗制滥造行为的发生。

2)重视施工

要选择技术实力雄厚的、工程经验丰富的公司施工。一般正规的综合布线公司应有一整套严格的分销代理程序。一个系统集成商必须具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工程师和安装工程师,并有齐备的各种测试仪器及测试规程,方能为用户进行工程的设计、安装和测试。

综合布线业务在我国推广已有几年的时间,一般在当地都有相关的布线产品代理和系统集成商。用户完全可以了解到当地这些系统集成商的合法性和技术实力,然后再选择适合用户需求及便于今后维护的公司。

3)确定需求

最关键的一点是业主和用户本身必须真正从实际需求出发,对自己的综合性业务有深入了解,根据自己的财力再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和推敲,防止竣工后设备和功能不够用或若干年内用不完的情况。

摘要:土木建筑百年大计,一次性投资很大。在当前国力尚不富裕的情况下,全面实现建筑智能化是有难度的,然而又不能等到资金全部到位,再去开工建设,因为这样会失去时间和机遇。对于每个高层建筑,一旦条件成熟需要改造升级为智能建筑,也是不容置疑的。这些可能是目前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综合布线是解决将当前和未来统一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综合布线只是智能建筑的一部分。它犹如智能建筑内的一条高速公路,可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建筑物建设阶段投资占整个建筑物资金的3%~5%,将连接线缆综合布线在建筑物内。至于楼内安装或增设什么应用系统,这就完全可以根据时间和需要、发展与可能来决定。只要有了综合布线这条信息高速公路,想跑什么"车",想上什么应用系统,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尤其目前兴建的高大楼群如何与时代同步,如何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又不增加过多的投资,综合布线平台是最佳选择。否则,不仅为高层建筑将来的发展带来很多后遗症,并且一旦打算向智能建筑靠拢时,要花费更多的投资,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管理,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民德,胡素勤,迟长春.建筑电气技术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浅谈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质量控制 篇9

2001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第一次把智能建筑列作建设工程的第七个分部, 随后又颁布实施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79-2003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0, 可以看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鉴于此重要性, 我们就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

1 施工前控制

1.1 选择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不但具有施工资质, 而且对施工现场人员配备方面加强控制。

加强对队伍的学习指导, 对工程的施工图纸认真了解和研究, 对新规范的学习, 预见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 以便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提出, 通过施工、设计、监理、建设方等单位共同给予解决。

1.2 加强智能建筑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的配合, 布线前要先检查土

建施工情况, 包括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接地装置、机房、预留孔洞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做好智能建筑安装工程和土建施工单位对电缆沟、设备间、交接间、管井预留工程的交接验收手续。

1.3 加强对材料采购进场的控制, 材料进场前我们要检查材料的出

厂合格证和材料检验报告, 按照《规范》要求进场材料必须先向监理单位报验, 并且抽样进行见证送检。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场安装。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 加强对系统设备安装的施工过程控制, 我们重点检查设备间机

架、机柜和配线架和外观、规格、安装垂直度和水平度、螺丝紧固程度, 在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机柜内未设专用接地端子, 不符合《规范》规定的设备接地要求, 就向供货商提出要求在机柜里增加接地端子排。我们重点抽查插座的规格、外观、位置以及与电源插座的距离等, 并且还松开插座的面板, 检查里面端接双绞线的纽绞程度, 对绞线拆开纽绞长度不得大于5mm, 线端还要做标记。

2.2 加强对系统管槽安装过程控制, 我们主要检查桥架和线槽的安装工艺和牢固程度, 还要重点检查金属线槽的接地跨接线。

很多人误认为弱电系统低电压低电流, 即使导电部分碰到金属外壳也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所以线槽不需要做接地跨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因为综合布线的接地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不受外界的雷电、强电以及其它电磁波的干扰和破坏, 起一个屏蔽作用的, 而不是保护外界的人身安全的, 所以综合布线系统的金属线槽和钢管都必须要做接地跨接, 并且接地电阻要小于1欧姆。

2.3 加强系统布线过程控制, 我们重点抽查电缆的排放和固定, 要求电缆排放整齐, 不扭绞、不打圈, 绑扎牢固。

电缆桥架和线槽内缆线垂直敷设时, 在电缆上端和每隔1.5m处应绑扎固定,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的首转弯及每隔510m处应绑扎固定、线槽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电缆始端和终端要有标识, 电缆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 线槽截面利用率不超过40%。

3 加强局部检测及系统检测控制

当综合布线完成一层或一段时, 进行局部检测, 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当综合布线完工后, 按《规范》要求进行系统检测, 当系统自检合格后, 报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系统检测并出检测报告, 为日后归档和整理资料提供方便, 作为综合验收的依据。

总之, 作业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分部中的重要子分部, 它是智能建筑的基础, 关系到整个分部工程的质量乃至整个建筑物日后的使用功能, 所以我们必须对综合布线的质量引起重视。但是另一方面综合布线并不代表整个智能建筑, 它只能是智能建筑的一个子分部, 除了综合布线以外, 智能建筑还包括很多硬件和软件, 所以还有待我们继续去探索和提高。

摘要:随着20世纪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建筑业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 伴随着各类建筑物一起涌现的不单是土建施工技术的提高, 还有建筑物里面的电子网络和功能越来越全面和越来越智能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建筑。我们山区市也已涌现了一批智能建筑, 比如鸿都花园、烟厂科技综合楼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 集合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本文提出对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 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智能建筑,综合布线,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79-2003

论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篇10

建筑物或者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也称开放式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依据诸节点的地理分配状况、网络配置状况和传递信息要求, 安装相适应的布线基质和连接设施, 从而便于对整个网络的连接、维护和管理等。综合起来, 综合布线系统表现出如下的功能特点:

1.1 先进性

综合布线很好地消除了过去布线模式隐藏的诸多缺点。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同时, 人们急切地要求共享信息资源, 特别是以电话业务为标志的通信网逐步被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取代, 人们相当看重可以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的集成通信网。可见, 综合布线系统替代单一、高价、复杂的传统布线系统, 是符合信息时代的潮流, 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1.2 开放性

过去的布线系统, 一旦用户选择了一种设备, 相应地就固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布线方式及传输介质。一旦更换成新的设备, 相应地就要更换原来的布线。可以预料, 在完成施工的建筑物内, 这种改变是相当有难度的, 要耗费大量投资。

1.3 可靠性

综合布线使用高质量的材质, 采用组合压接的方法, 建造一套高水平的信息传输线路。全部线缆和相关元件均经过ISO认证, 使用专业仪器调试每条线路的链路阻抗和衰减率, 从而使电气性能的可靠性得到保证。系统的布线完全使用点到点对接, 无论哪条线路出现都不会给其他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这让线路的运行和保养及问题检修变的简单快捷, 因而使应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1.4 灵活性

综合布线的传输线缆及有关零部件符合通用标准, 而且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因而, 各个通道间具有通用性。任何一条通道都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和令牌网工作站。开通和改变设备无需变更布线, 简单地增减要使用的设备, 并于配线架上采取相应的跳线管理, 就可以达到目的。

2 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大脑, 属于智能建筑的基础部分和关键设施, 和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施工过程及后期的维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主要由综合布线系统体现出来。在评估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时, 并不是评估建筑物是否巍峨耸立、是否具有新奇的外观, 同时也不评是否具有华丽堂皇的装修和齐全的设备, 重要是评估建筑物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水平, 例如是否具有成套的设备、是否具有完备的技术、是否具有合理分布的网络、是否具有良好的工程质量, 这些才是影响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水平的关键部分。智能建筑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综合布线系统。

2)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不可或缺的根基, 这样智能建筑才可以更好地做到智能化, 综合布线系统将智能建筑内的各种现代化通讯设备设施连接起来, 构成一整套完备的系统, 从而满足高度智能化的需求。因为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满足诸多现代设施的需求及以后的发展, 具有先进性、开放性、灵活性等诸多特点, 因此它是保证智能建筑高效优质满足人们需求的根基设施之一。只有装备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 才有可能做到智能化, 这是设计智能建筑的重中之重。

3 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3.1 设计工作区子系统

设计工作区子系统时, 应将信息插座安装在墙面或地面上, 同时要有单孔和双孔两类。数据插座要是屏蔽嵌入式插座, 这样高速网络设备所接的每个数据插座都具有金属屏蔽壳且能够良好接地。数据插座应是RJ45插座, 能以大于15mb P/s的速度传输信息, 各类型终端设备依靠RJ45的标准跳线能够快捷地与数据插座连接。工作区子系统遵循甲级标准, 具备“端口保护装置” (也就是数据锁) , 隔离各类信号, 不会因插错插座而损坏设备。

3.2 设计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指智能建筑物内的主干电缆的路由, 将主配线架和分配线架, 及其他设备相互连接起来。设计的干线传输不仅适应当下的需求, 还要满足今后的发展。分布干线子系统时要使用能保证干线线缆最短、最可靠和花费最少的路由。在干线子系统的施工过程中, 要留下少量线缆用作冗余通道, 这样保证了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扩展。

4 结束语

家庭智能化综合布线 篇11

关键词:智能小区;弱电系统;布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7-0069-02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的布线设计是工程设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处理好综合布线的设计问题,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小区智能系统功能,促进智能小区在智能技术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更对节能环保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1 智能小区的概念

智能小区是将一定区域内具备相同功能或是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按照统筹的方法进行功能的智能化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共享、管理的统一,在提供给业主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准则,对小区的智能化设计进行了相应的要求,并提出了五个性能指标:安全、耐久、实用、经济和环境化。

2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布线特点及方式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布线工程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智能系统和线缆种类多;②小区地下管道多,可进行系统布线的地域相对狭小;③低电平弱电信号的传输线缆应与高电位电缆进行区分;④室外弱电管道设计必须保证维修方便和增减线缆。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常采用的布线路由也主要有以下四种:①墙壁电缆方式。墙壁电缆方式由于具备造价低且易于施工维护,成为智能小区改造项目中经常见到的系统布线方式,但墙壁电缆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安全性差且不具备美观性;②穿管敷设方式。穿管敷设方式主要在区域内电缆根数少的同路径敷设过程中使用,如由人(手)孔向建筑内、墙面、电杆的弱电电缆的敷设的过程中。穿管敷设方式的优点是安全美观,缺点是不利于施工且造价较高;③地下室电缆桥架敷设方式。地下车库解决了小区内业主“停车难”的问题,更为了提供给业主更多的停车位,在设计的过程中刻意将地下车库连成一片。地下车库的这种设计有利于实现桥架敷设弱电线缆,满足了敷设美观安全和方便施工的要求,只是使用的局限性较大;④人(手)孔管道敷设方式。近些年来,一体化多孔管类管材在工程设计中广泛使用,这种多孔塑料管与智能小区弱电系统线缆多且外径小的特点相匹配,因此施工非常方便。

3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的内容

信息通信系统、广播音响和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都是智能小区弱电系统的主要内容。

3.1 电话系统

设置具有跳线功能的电话交接配线箱,并给住宅配置电缆。因为很少存在一户居民使用两条电话线的概率,即便是在电话线连接互联网路的情况下,也有ISDN技术或XDSL技术可供选择,以解决通话与上网的问题。加之ISDN技术还具备同时使用两个模拟话机的特殊功能,故而,确定支干线电缆容量时取系数能大大提高干线电缆芯线利用率,不仅实现了降低投资的根本目标,又方便了维护管理、查找故障,以及提高配线的灵活性。

3.2 局域网系统

任何一个智能小区都不是由一个交接配线区就能构成的,而是由多个交接配线区或组团组成的;每一个交接配线区或每个组团也不是一栋建筑就能构成的,而是由几栋或十几栋建筑组成。智能小区内一般都具备三级交换内部网。以物业中心的机房为网络的中心,在各个住宅楼内设置用户交换机或者集线器。物业中心的机房与各个住宅楼依靠一条光缆线建立二级数据交换。由于交换机或者集线器常采用多模光缆或UTP铜缆,因此,90 m以上的距离多使用多模光缆,而90 m以内多使用UTP铜缆。这种局域网构建体系不仅简化了弱电系统的排布,更有效地降低了布线工程的投资。

3.3 有线电视系统

在进行交接配线的时候实现光电转换设备的科学应用,可以变每一个交接线区为有线电视系统的光电转换节点,再由节点向建筑引入一条同轴电缆,进行有线电视系统的构建。为了有效提升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双向系统的设计。确保系统的有源器件带宽应在750 M或860 M,无源器件频宽1 000 M,放大器应能实现增加反向放大模块的要求,射频同轴电缆及各类器件均应具备较强的屏蔽性。

3.4 安防系统

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智能小区而言,安防系统多采用封闭整体小区的设防模式和小区对外半封闭式的安防系统,这种安防系统可以在实现一般人员自由出入小区的同时,限制无关车辆穿行小区或商贩进入小区。这种安防系统的优势已经不仅仅是服务于社区内部,而是服务于整个社会。对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小区而言,安防系统的严密意味着线缆众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为规模较大的智能小区进行安保系统布线时,我们可以采用总线制地址编码的方式;而在为距离远、配线众多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进行布线的时候,可以采用移频传输或光缆传输等方式。

4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4.1 施行铠装电缆直埋

铠装电缆直埋主要用于同路径敷设电缆根数少的部位,如小区广播系统的构架。因涉及的系统往往为100 V或120 V的定压传输,应避免与其他弱电线缆在同管道系统敷设,防止对其他电缆产生强干扰。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了屏蔽电缆也不能进行同管道系统敷设。

4.2 利用地下室电缆桥架敷设线缆

地下室电缆桥架敷设为采用桥架敷设弱电线缆提供了方便。在进行地下室电缆桥架敷设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缆线的衔接问题。在进行室内外线缆衔接的时候,需要预留穿墙套管。一般情况下,套管的高度应该高于室外人(手)孔出线管的标高;当地下室外墙较厚时,套管的预留应使墙外侧套管口低,方便将电缆引至桥架;②穿墙套管预埋应与终期需要量匹配;③电缆桥架应避免直角出现,以便更好的匹配电缆的曲率半径要求;④在进行地下室弱电系统敷设时尽可能地将桥架连成一个系统,采取防火套等防火措施,并预埋钢管沟通弱电电缆桥架。

4.3 墙壁电缆方式与穿管敷设方式

墙壁电缆方式一般用于外经小于100对电话电缆的弱电系统,而穿管敷设方式一般用于由人(手)孔引出到建筑内、墙面、电杆的弱电电缆的敷设。

4.4 人(手)孔管道敷设方式

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出来的地下通信电缆敷设选用的是体积较大的人孔,这种设计是为了满足室外电话电缆敷设,因为体积较大的人孔更方便电缆的接续。智能小区的弱电线缆直径远小于电话电缆的直径,虽然在电话系统中采用了众多的交接配线,可由于外径并不很大,因此并不需要在人孔内进行接续和分支,更不需要人孔具备较大的体积,有效地降低了投资成本。

人(手)孔管道敷设方式的具体做法如下:①用手孔替代地下通信电缆敷设中的小号直通人孔;用小号直通人孔替代小号拐弯人孔、小号分歧人孔、小号扇型人孔;②重点部位仍使用原规格的人孔;小号直通人孔的部位用相应的手孔替代;③建议在多层住宅的线缆引进位置多使用小手孔,方便电缆的引入,同时减少建筑物中的钢材用量。

5 结 语

当下,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给智能小区弱电系统的综合布线设计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智能小区的建设,设计者们一定要加强探索的力度,敢于打破固定思维的束缚,为智能化小区的建设提出更合理也更科学的综合布线设计,保证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以满足市场和群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立光,魏立明.智能小区弱电系统综合布线设计[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1).

[2] 陈耀辉.谈谈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工程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3] 韩振国.浅论智能楼宇的弱电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

家庭智能化综合布线 篇12

1 布线施工

1.1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施工工序的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剔槽预埋施工部分、穿接校线施工部份、设备安装部分、调试初验部分。

1.1.1 剔槽预埋施工部分

(1) 查阅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网图, 确认开槽埋管的正确位置。 (2) 对与小口径的PVC管弯管时应用弯管弹簧弯折, 弯曲半径大于6倍管径。 (3) 对墙面隐蔽预埋管路, 应做到图纸所标点位位置, 误差距离不得超过150mm。 (4) 墙面预埋管路应垂直于地面, 不得斜拉管路。 (5) 对有弱电井部分, 管子出口应排列整齐, 所留长度相等。 (6) 所有PVC管预埋, 在管口处均应用防水胶带包严, 并做标记, 利于找管。 (7) 终端暗盒预埋时应做到与水电暗盒标高一致, 以水平黑线向下700mm, 但实际安装时应多和水电协调暗盒标高。

1.1.2 穿接校线施工部分

(1) 铁丝拉线时, 用力要均匀, 防止拉断线。 (2) 整卷线在穿线前必须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断线。 (3) 终端盒接线宜留长度为200mm。 (4) 穿线后及时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 (5) 跨施工阶段的线路应做到每星期检查一次。 (6) 用万用表查线时应在欧姆档1*10档位以下测线, 同时对每根线进行短路、开路测试, 对多芯线的检测, 应进行每根线间的交叉测量, 确保线路通畅, 无短路现象。 (7) 每根线要在两端头用白胶布注明线号、楼层号, 并在图纸上注明。 (8) 弱电井内的线应分线号, 分线材类别缠绕整齐。 (9) 采用接线端子时, 接线应牢固, 无松脱现象。

1.1.3 设备安装部分

(1) 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 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 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2) 认真阅读设备安装说明书, 做到心中有数。 (3) 由专业技术工程师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样榜施工。 (4) 设备通电运行一前必须仔细检查线路情况, 避免短路烧坏设备。 (5) 设备安装端正, 保持表面清洁。 (6) 严格按照设备接线图进行接线。 (7) 所有设备应设接地端子, 并良好连接接入大楼接地端排。 (8) 设备通电由专业项目负责人把关, 确保万无一失。 (9)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便于安装和施工。

1.1.4 调试初验部分

系统调试初验是按照国家、国际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各子系统实施质量的检验测试, 防止由于偶然性和异常性原因产生的质量问题的积累和延续, 借助初验资料分析, 及时发现操作者、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施工方法、操作环境及管理上的问题, 以及系统整体运行及与其它应用程序的配合状况, 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改进, 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综合布线系统中布线技术的问题分析

在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中双绞线缆是工程中造价占大头的部分, 同时它也是整个布线工程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技术的角度上来考虑, 对每一条线缆即每一个链路通道要求这条双绞线从端到端 (从配线架到模块) 是足长的, 中间是没有断路的。可作为施工方在施工过场中为了节约成本希望尽量的不去浪费线, 尽量的节约成本, 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部分的信息点线的不够长, 而部分的信息点的线又超长很多, 这样既没有达到技术上要求端到端是足长而中间没有断路的要求, 同时也没有达到节约线缆的双赢目的。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总结如下。

2.1 施工方管理人员给施工放线人员强调要节约线缆,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 如果放线的施工人员经验不够的话, 往往易造成线缆放短, 有时就短那么一点, 但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不要求他们节约用线的时候, 可能一条链路通道管理区和工作区两端加起来会多放20~50m线, 而这多放的线头完全是浪费。

2.2 造成这个原因还有就是施工不规范, 没有按照流程来做。

(1) 一般施工流程是从管理区到工作区整个链路通道全程贯通、确定后才应该开始放线。也就是管理区的端接配线架的管理机柜的放置位置确定了位置、机柜的大小确定、配线架安装的位置确定。 (2) 水平区的线缆走向和安装位置确定 (就是吊顶内的水平桥架或者明装的线槽) 。 (3) 进入工作区的穿墙洞眼位置确定。 (4) 工作区的墙面管道位置确定。 (5) 工作区的点位确定 (也就是端接模块的位置) 。也就是从配线架到模块整个通道确定后才应该开始放线。但是往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间是一个大房间, 里面的设备等无法确定摆放、水平部分在弯道的地方无法确定、工作区房间有时由于不能开门而不能确定点位的具体位置等等, 在一些因数没有确定下来后就开始放线, 这样就导致线缆放短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发生, 或者是线缆放长而浪费的情况发生。

2.3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要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交底。施工督导在施工之前要将放线的技术要求以及现场情况和施工人员交代清楚, 同时要将管道图纸和走线图纸明确并给工人讲解。

2.4 严格要求施工流程来施工, 也就是从放线的起点到末端的全程管道贯通和位置确认后才能开始放线。

2.5 现场督导人员应及时和甲方、具体施工人员进行协调。及时解决有问题的地方, 使每个环节落实确定后再实施。

2.6 随时查验、纠正。

3 结语

总之, 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指围绕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所进行的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按规定的要求满意的实现, 它包括使项目所有的功能活动能够按照原有的质量及目标要求得以实施。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 应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 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张海贵.现代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金质出版社, 2001:10-19.

[2]丁土昭, 孙继德, 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下一篇:重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