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2024-09-01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通用12篇)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篇1

现在,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为了能够促进电力系统平稳的运行, 就必须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减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 提高其可靠性。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电力系统也朝着更加高级的方向发展, 能够实现整体的发展。为了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 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对管理方针进行优化, 协调各项管理内容, 完善相关的水平, 促进综合电网的发展。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存在问题

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起步比较晚,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 我国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的改造,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不够成熟, 导致了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在设计中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范本, 现在, 我国在进行国家电网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局限性, 导致了其不能提高效率, 在电网的建设中还出现很多的事故。我国的电网建设还不成熟, 虽然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改造, 但是还是不能解决城乡电网统一的问题。所以, 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使用的过程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能实现兼容性, 在不同的设备上不能同时使用, 其接口是不一样的, 而且出现了设备之间不能连接的问题。现在, 国家电网的覆盖范围比较大, 各个地区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是不统一的, 使用的电力设备也是不同的, 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的过程中, 在管理上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这也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题。所以,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分析不同地区使用的电力设备的共同点, 能够使自动化系统具有兼容性, 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设备存在问题

在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 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 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各项指标和不合格, 在选择电力设备中, 为了能够减少经济成本, 他们就会忽视电力设备的性能, 导致了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电力设备也投入到使用中。在使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 对技术的成分要求比较高, 在工作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制定安全标准。尤其是工作人员在管理中缺乏责任感, 他们的专业知识也不够扎实, 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对自动化技术的操作上会存在失误,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 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上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 对国家电网构成威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使用中, 会出现各类干扰问题, 不能使系统稳定的运行, 对电力系统产生很大的隐患。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中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但是, 在实际的管理中, 这些管理人员的素质并没有达到要求, 当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出现故障的时候, 都依靠厂家来维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人员匮乏, 导致我国国家电网的安全受到威胁。所以,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注重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的培养, 促进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防止在使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方案也不理想, 这就导致了管理人员不负责任, 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护水平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方面, 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修养, 在维护设备中要富有责任心, 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没有人管理的问题。现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 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 应该结合信息技术共同使用, 建立数字化的电网, 完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 促进我国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实现了全面的管理, 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 防止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发生遗漏的问题, 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综合管理, 提高管理的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水平, 使我国的电网在运行中减少故障的发生, 使运行的经济效益提高。

2.2 强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

现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所以, 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实现全面的管理,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科学的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模式进行分析,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 应该结合我国的经验, 在规模建设上进行各种考虑, 应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分布式的结构设计, 能够将电力系统的各个设备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电力系统的各个单元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防止各个单元的相互影响。在强化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时, 应该实现系统使用的兼容性, 在此基础上, 实现电网功能的扩充。运用简化电力系统结构的方法, 从而能够方便管理, 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中, 可以简化二次接线, 从而能够进行分布式的设计。

3 结语

现在, 我国的电力事业在不断的发展, 但是, 我国的电网建设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容易导致停电问题, 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受到影响, 原因在于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 应该强化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

摘要:现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电网得到了高度的应用, 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而且, 运行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 能够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然而, 带那里系统自动化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电力系统的故障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 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厂的生产。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现在运行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问题, 提出可行的建议, 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国家电网

参考文献

[1]杨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研究[J].科技传播, 2013 (13) :46+12.

[2]农有文.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 2013 (11) :91-92.

[3]王平荔.有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4 (08) :24.

[4]段斌, 刘念, 王键, 黄生龙.基于PKI/PMI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访问安全管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23) :58-63.

[5]丁道齐.中国电力通信必须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兼谈信息通信产业与电力工业的相互依存性及相关技术[J].电力系统通信, 2003 (05) :1-7+32.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篇2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艳荣

摘要:变电运行管理是电力输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出现代表着变电运行的一次小革命,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好处: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数据的准确度。由于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所以要求操作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也是专业的人才。自动化技术虽然解决了传统上的一些问题,但是也存有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应用。

电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上班工作需要电,在家看电视、玩游戏需要电,空调、冰箱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用电。但是我们对于电的传输却不是很清楚。电力的传输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变电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变电运行管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又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存在什么样的弊端?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一一进行陈述。

1.变电运行管理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变电站是供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变电站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专业技术将普通电变为高压电,将电输送到用电户的位置后,再将高压电变成普通用电。变电运行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因为变电实现过程需要由很多太机器来完成,所以要求工作内容可以熟练操作这些设备并具有维修功能。由于变电站的机器众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又要,所以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如果技术不过关,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用电户无法正常用电。这种情况由于造成因素有很多客观因素,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好避免。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等,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变电运行领域。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是技术的飞跃,也是管理的飞跃。自动化技术可以避免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最大程度地保证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保证用电户的日常需求。

2.变电运行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节省人力成本

传统的变电管理工作由人工完成,各项功能包括设备的运行、设备的维修以及数据的传输是否正常等一系列的工作都由人工来完成,而且由于变电站工作的性质,要求24小时都有人值班,因此这些因素造成了变电站拥有大量的操作人员。这些人员都需要变电站付给薪水,因此变电站的工作人员的薪水支付对于变电站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采用了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之后,可以节约一部分人力,有一些工作设备自己就处理好了,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或者人工登记等,这样就间接节省了变电站的投入成本。除了几个高技术的人员和设备的维修人员外,其他就不需要了。自动化设备的好处就是全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工作的人数,这也是变电站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2.2.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变电运动管理自动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提高数据的准确度。为了检测各种设备是否正常运昌,传统上会有专门的人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记录,以便了解整个设备的运行情况。由于是人为抄写,有时会出现抄写错误的情况,这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抄写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供电不能正常运行。采用了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技术之后,这些数据都是计算机自动采集,而且可以保存一段时间,方便日后查阅。计算机自动保存数据的最大好处就是不会出现错误,不会印造成误差而采取错误的指令。因此自动化技术减少了传统人工操作的一些失误,提高了变电运行的效率。

3.变电运行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的要求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之后,对于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要求工作人员的数量,但要求工作人员的技术必须专业。因为自动化技术是高科技技术的产品,设计复杂,需要熟悉这些设备的人员进行操作,普通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无法对自动化设备进行了操作。变电站的这些专业人才可以采取培训的方式,将原来的一些技术好的员工留下,进行新技术的培训,让这些员工掌握了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后,再去工作。二是直接招聘一些专业人才,对自动化设备能够熟练操作,出现小问题时能够自行解决。直接招聘专业人才的成本可能有点高,可以将这两条进行整合,招一部分专业人才,然后让这些专业人才带动原有的技术比较差的员工,进而提升所有员工的技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培训。

4.变电运行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有待完善的地方

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得以实现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虽然自动化技术可以避免传统操作的一些弊端,为变电站节约人力成本,但是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技术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还存有一定的问题,比如操作系统发生问题或者作出错误的指令等,这些问题同样会给供电的正常运行带来麻烦。所以在采用了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之后,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要及时发现和解除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然,自动化设备工作效能的提升还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些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才能解决现有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变电站来说,要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的优点,节省一些人力成本,也要对自动化的弊端了解清楚,在工作中提高警惕,尽量避免自动化设备的弊端所带来的供电问题。

结语:

电是重要的,所以变电站是重要的。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是变电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解决了传统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也存在有一些不能避免的技术上的弊端。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技术会不断提升,自动化设备会不断完善。变电站将为用电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邹洁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硅谷》 2012年18期

[2]陈晶,朱越瑾 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实现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12期

[3]郝小彬 变电综合自动化运行管理要点探讨《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1期

[4]郭蔚 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实现《科技传播》 2012年23期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网运行工作是我国社会对电力事业的基本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趋势。为了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必须要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上采取争取的管理策略,通过管理的最优化、智能化、标准化、协调化来实现安全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问题,创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为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加上对于众多参考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认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第一,技术设计不合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电力系统上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伴随着近几年的城乡电网规划,我国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电网技术标准,加上电网技术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用中出现事故,影响到电力系统顺利开展。第二,电力设备质量问题。电力设备质量是电力系统自动化顺利进行的关键,毕竟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以电力设备为基础的,如果电力设备质量出现问题,那么电力系统自动化指标也就无法达成,从而导致电网和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第三,技术管理不科学。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电力系统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离不开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技术性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由于管理以及维护方面不彻底,为电力企业电力系统维护与管理埋下了隐患。因此,忽略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对于人才的培养,一旦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顺利开展。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

(一)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水平

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水平至关重要。自动化技术维护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自动化技术维护的关键与核心,只有具备高素质的自动化技术维护人才,才可以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于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招聘,为电力企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加强对于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技术能力,杜绝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三不管”现象,从而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另外,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直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亦是如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深入发展,便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的。数字化电网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广泛推广,直接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效率,提好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对于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做到对于电力数据的采集与储存,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做到规范化以及有效化。另一方面,数字化电网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的广泛推广,还使得电网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向着智能化、可视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我国的电网以及电力系统可以更好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电力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式设计

目前来看,我国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面还不是很纯熟,缺少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技术上以及管理上的问题,影响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做好电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因素,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水平与质量。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讲,电力企业要想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第一,电力企业需要做好分布式结构设计。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警报、测量、保护以及控制等信号设备,设计人员需要将其进行相互独立,避免彼此单元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的问题。第二,做好电力系统的兼容性以及扩展性。兼容性以及扩展性是电力系统极为关键的两方面,电力系统是由各种软件以及硬件组成的,电力系统对于不同的软件和硬件,都有着各自的通讯接口,从而使得电网环境可以做到灵活化,从而通过扩大兼容性以及扩展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第三,简化电力系统。简化电力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二次接线的简化,可以极大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科学合理配置电力系统软硬件,从而达到电网安全运行的效果。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标准化

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标准化体系,这是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的关键性举措。只有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标准化,才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我国在自动化应用标准化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建设规范以及标准,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没有达到统一,从而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认识到技术应用的标准化才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前提,通过标准化的规范,使得电力系统可以达到最佳运行效果。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所需的故障录波、通讯控制器、无功装置与通讯控制器、保护与通讯控制器、RTU与通信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主站、小电流接地装置与通讯控制器、通讯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都必须要做到与自动化技术接轨的统一标准,从而避免因为标准化缺失而带来的各种电网安全事故和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为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朝着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重点强调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管理,既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又要优化电力系统设计,为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的运行打下坚实基础。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深入研究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创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策略,是今后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创新方面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农有文.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3,11:91-92.

[2]杨曰利,王传才.浅析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J].神州,2013,12:41.

[3]刘素云.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3,26:128.

[4]王威.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其控制方法[J].河南科技,2014,01:97.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 篇4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

要实现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 就应该通过实现管理的最优化、标准化、智能化以及协调化等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目标。虽然说我国在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但是因为各种因素, 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广泛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电网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而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更是提高我国电网运行水平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用电量的不断增加, 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自动化技术应用或管理不当, 导致电网供电工作停止, 严重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归纳起来,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备有待提高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中, 各项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的电力设备还有待提高, 从而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产生巨大的威胁。特别是随着用电量的增加, 设备的负荷也在不断增大, 然而一些电力设备因为长时间没有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 导致设备老化, 不能承受较大的输出电荷, 以至于出现电力故障。另外,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也对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当前还有部分设备不能满足自动化的技术要求, 从而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满足安全标准, 存在一些电力事故的安全隐患, 甚至还可能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害。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 虽然国家以及电网部门成功将自动化技术引入电力运行中, 但是因为技术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电量运输的负荷过大, 给电力系统的安全产生了影响。另外对于一些地处偏僻的地区来说, 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 在电网的建设方面也相对落后, 从而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能有效应用在两种电力设备之间的衔接, 从而严重影响了电能的正常输送。当前我国的电网还处于不断建设和发展中, 自动化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 但是在技术更新过程中引发的故障问题也是威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1]。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有待规范

当前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时间还比较短, 针对电网自动化化技术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这也是导致自动化技术故障增多一个关键因素,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缺乏跟其对应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二是缺乏相对专业的电力系统维修人员, 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对维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是当前在电力系统中技术维护工作人员还缺乏丰富的自动化技术, 从而在面对一些技术难题时无法及时解决, 从而影响引发了严重的电力事故。

2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的途径分析

2.1 实现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设计

就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来看, 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因此要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首先应该在电网综合自动化设计过程中, 针对与其相关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实现电力系统化自动技术的设计的全面合理[2]。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中, 采用分布式设计, 也就是将每个电力系统的构成单元相互独立开来, 从而避免单元内相互产生的影响。二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 有很多需要二次接线的地方, 针对这些地方应该实现电力的简化, 用多功能继电器代替传统的二次接线, 然后实现主控制和各个开关柜的分布式设计,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能够简化开关柜内接线, 从而有效预防因为操作不慎造成的安全事故;三是加强电力系统的兼容性以及可扩展性, 从而确保自动化技术可以运用到各种设备中, 从而使电力设备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满足自动化的需求。

2.2 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要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 其中必然离不开从事相关技术活动的工作人员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需要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能够在业余时间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的知识, 从而促使自身满足时代的发展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管理的需要。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工作人员要充分根据自身所在电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确定自身的职责和义务, 从而让自身处在一个动态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 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二是作为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岗位的职责设置与之相关的培训内容从而帮助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 提高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三是作为电力企业应该为广大技术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而帮助员工从思想上重视相关知识学习。

2.3 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

鉴于电力系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要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重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修和管理工作, 从而减少因为供电工作中产生的技术故障造成的安全问题, 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方面要针对电力系统制定出相对应的自动化技术管理责任制度, 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分工管理, 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头上, 一旦出现任何技术故障或者安全问题可以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资金扶持力度, 因为自动化技术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 所以应该加大用于电力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的资金。对于我国地处偏僻、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应该加大资金用于电力设备的完善, 从而实现自动化技术跟电力设备的有效结合, 确保供电工作的顺利开展[3]。除此之外, 还需要技术人员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 并建立对应的检查制度, 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最大程度减少因为故障导致的供电中断的次数。

3 结束语

总之, 在新形势下, 要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 相关企业应该针对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时制定有效的对策, 从而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沿着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归纳起来,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可以从实现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设计、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这三个方面重点努力, 相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水平。鉴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 笔者相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在今后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电力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杨立明, 任恒杰.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 2013 (9) :162-163.

[2]蒋晓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妥全管理[J].中国电力教, 2013 (8) :114-116.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篇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国家安监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的要求,现就推进全区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连锁技术改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全区所有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装置及其辅助设施力争在2011年底实现生产过程中危险环节关键操作的自动化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及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等工艺指标的超限报警及生产装置的安全联锁停车;大型和高度危险化工装置要在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装备紧急停车系统(ESD)或安全仪表系统(SIS)。

二、改造范围

(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以下简称《目录》)公布的15种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

(二)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生产的辅助设施;

(三)因工艺、设备和设施安全、稳定等,不需要配置自动化控制、超限报警及安全联锁停车设施或企业现有化工装置能够满足《目录》推荐的安全控制要求的,由企业委托有资质评估机构对企业现役化工装置安全现状进行专项评估,作出是否需纳入安装改造范围的结论,报盟市安监局。

三、改造内容

所有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和现有化工生产装置及其辅助设施要按照《目录》要求,对照本企业采用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其特点,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和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完善自动控制系统。

涉及改造范围内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要与生产装置同步进行自动化改造,必须安装配备有毒、可燃气体泄漏和火灾报警系统;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流量)、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重点储罐要设置远程紧急切断装置。

四、工作措施

(一)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自动化改造操作方案。各盟市安监局要进一步摸清辖区内涉及自动控制技术改造范围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底数,填写《自动化控制改造调查汇总表》(见附件1),制定自动化改造工作方案。根据化工装置危险程度和当地实际,对企业安装改造的时限作出具体规定,列出工作进度表,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工作方案与汇总表一并于2011年6月31日前报送自治区安监局。

(二)强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措施。各级安监部门要将安装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作为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

1、实施改造的企业,要在安装改造工程验收后,委托有资质评估机构编制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安装报告书(见附件2)报盟市安监局。凡不符合本意见规定安装改造要求的,按照逾期未安装进行处理。

2、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涉及的化工装置属于安装改造范围的,必须同时设计、安装和使用相应的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装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要对工艺装置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安装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的措施建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要根据工艺装置的安全风险分析、风险级别和措施建议,充分考虑和设计重要参数的测量、控制、报警、自动联锁保护及紧急停车等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设施和措施。未按以上要求执行的,不予通过安全审查。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安全评价报告、生产企业现状安全评价报告,要对安装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装置作出评价,内容包括:生产工艺控制参数及控制点、安全控制工作原理、采用的逻辑控制单元、检测变送单元等,设计、安装单位资质符合性,控制系统在试生产期间的检测检验和调试、运行等情况。已经试生产的,必须在试生产结束前配置相应的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装置,确因时间紧、工作量大等原因无法完成的,要作出安装改造的时限承诺(最长不超过6个月)并认真实施,否则,不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三)加强改造过程管理和人员的培训教育。各级安监部门要引导从业单位选择信誉高、专业实力强的机构开展自动化控制改造的评估、设计、施工安装和仪表设备供应,不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设计、施工、评价单位或相关人员不得从事相关业务。要督促从业单位按照本意见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自动化改造。

高压电网自动管理技术分析 篇6

关键词:输电线路状态维修技术

1输电线路状态维修技术的内容

电力网的可靠性取决于发、输、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而对这些设备可靠性的监测及评估是状态维修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状态维修技术,包涵可靠性评估和预测维修技术二个分支,而这两个技术领域是互相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状态维修将涉及系统的先进的传感传输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干扰抑制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故障严重性分析、寿命估计、可靠性评价等领域。要开展全方位意义上的状态维修将需建立多系统组成的一整套实时监测和数据信号分析系统,研究完善各类监测技术。开发研究各种监测技术和仪器的同时分析、完善各类的测试标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组织一批研究人员,进行系统地、深入地研究。

2如何实施状态维修

状态维修技术,就目前来看,它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技术问题。一般包括电力系统各部门正在研究的电力前沿科技领域,主要包括先进传感器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信息及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故障信号分类及判别技术等。

2.1先进传感器技术先进的传感器是实现预测性维修的重要手段,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点是首先取决于能否获取到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而有用信息的排头兵则是传感器,只有性能先进的传感器,才能获取清晰的高质量的有用信息。这是数据处理和诊断决策的基础。为了提高故障诊断水平,研究各种新型传感器便成为电力系统的研究热点。输电线路绝缘泄漏电流测量装置,其挂在横担侧第一片绝缘子上的电流互感器,则是典型的传感装置,经过武高所、解放军、通讯工程学院、西安一家公司、澳大利亚一个公司的实际测量及应用中的改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这一传感器是否属于先进,有待于进行综合评价。雷电定位装置测量云对地的闪络是捕获空间电磁场的变化。目前通过传感器捕捉到的信号,已能将定位距离误差控制在700m左右,而现在看来这一误差精度还有待提高。而这一误差精度的提高尽管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传感的改进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2.2信息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去掉现场大量的背景干扰信号,从而提取有用的信号,这是信息处理技术的关键。然而现场实测表明,有用的信号能级往往很低,这淹没在大量的背景噪声海洋中,当然信息处理技术的主流是应用硬件滤波器和数字滤波技术,并采用水波变换技术。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滤除稳态信号,即滤掉经常遇到的载波信号干扰和噪杂声干扰,同时还可以抑制其他现场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干扰。这样一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把有用的信号从此信号强几个数量级的干扰电平中提取出来。

我国进行了几十年的地面检测绝缘子故障的装置之所以未见结果,也主要是信息处理技术还未获得突破。原来的研究曾走过捕捉、局部放电的脉冲电流、超声波法等等。国内同行还有不少人正在进行研究,例如:电晕指纹波法地面检测不良绝缘子串,脉冲电流法检测不良绝缘子,以及单个绝缘子电晕特性等。

2.3信息及数据传输技术输电线路的信息与数据传输问题相对于变电设备而言,传输问题则显得较为突出。这里有三个问题,一是传输通道,二是传输距离,三是传输功率问题。

目前已有的传输方式是通过OPGW或ADSS光缆作为传输媒体。或者申请某一频率的无线发射,但由于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而在传输距离上受到限制。最近又有人在研究科研移动通讯的通道,GMS或CDMA系统或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数字传输,但这里有传输容量及数据还原等一系列问题,尚待研究,何时能商业化运作进入工程实用尚待时日。

2.4故障信号分类及判断技术故障信号的分类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前沿课题,过去传统一般采用频谱来区分故障类型,这一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容易造成误判,因为许多不同类型的故障信号频谱有较大部分是重叠的在某一频域内很难加以区分。而还有些故障信号则在多个频域内均有信号,只不过在幅值上有区别,因而采用传统频谱的办法进行故障信号的分类,则使故障信号的分类的研究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僵局。而近年研究故障的“指纹特征”以及提取和识别指纹特征的方法成为故障信号分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故障信号分类确定后,故障危险程度或者阈值的确定又是一个花大气力研究的问题。

输电线路的试验及测量标准是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要做好送电线路电气的、机械的、环境方面的测试工作,则必需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在理论上总结出确定相关数据及阈值。例如,我国河南超高压运检公司、平顶山供电局及珠海电力局、湖北省超高压局等单位正在开展的“动态的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测量值”来表征绝缘临闪状态的研究及监测工作还是这一方面工作的例证。

到底是点状的,还是带状的?是窄带的还是宽带?很大程度要因地制宜,要以现场测量的数据来进行判断。前已述及这主要是测试标准问题,不能脱离运行实践。

2.5可靠性评估及寿命估计可靠性评估(也即可靠性工程)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大致可分为可靠性理论基础、可靠性应用技术和可靠性管理三个方面。可靠性理论基础包括可靠性数学和可靠性物理等。前者主要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用于研究失效的规律及设备元件的可靠性评估;后者主要研究失效机理,探索失效的原因。可靠性应用技术包括可靠性指标的确定、系统可靠性设计、失效分析、系统可靠性试验、现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靠性评价与验证等。可靠性管理主要是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设备元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个寿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的可靠性技术工程有效地组织并管理起来,调动各方面的人员开展可靠性活动。可靠性评估全程可分为管理、设计、分析、理论、数据、试验和评估七个分支。设备元件的可靠性究竟要多高,这实质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需要对诸如功能目的、时间、维修、寿命等进行综合平衡分析。

3结论

3.1状态维修技术包涵预测性维修技术和可靠性评估两个方面,这两个技术领域是互相紧密相联,但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单元。

3.2输电线路的绝缘监测、污情监测、雷电监测、环境监测等可实行在线监测;而其余的电气的机械的量可进行巡逻离线监测。

3.3要实施状态维修应全面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先进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及数据传输技术及故障信号分类及判断技术的综合研究。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篇7

要想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效果,就要保证管理工作的最优化与智能化等,才能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目标。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可以说做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中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力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受到了我国对电网进行改造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上的不完善等方面的影响,也就造成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设计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从而也就限制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其次,由于我国的电网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所以虽然进行了大型的城乡改造,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的问题,这样在采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也就造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难以满足不同设备上的需求,甚至还出现了不能有效连接等现象。另外,由于我国的电网覆盖率范围相对较大,因此,对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来说,也存在着不统一的现象,加之所采用的电力设备与型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就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开发等现象的发生[1]。

1.2 设备质量上的问题

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电力设备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电力设备与自动化技术不达标问题最为突出。如在选择电力设备的过程中,从经济成本的角度上出发,而没有认识到电力设备的性能与实用性等方面。其次,在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甚至比设备质量的要求还要高,这样也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安全保障不足。加之对技术操作上存在认识不足,从而也就增大了漏洞的出现。另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上存在着经验不足等现象,这样也就使得我国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存在安全问题,直接威胁到了我国的电网安全。最后,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采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常常会出现抗干扰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往往被忽视了[2]。

2 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维护的水平

首先,要建立出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性能强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做好培训与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从而解决好电力系统自动化上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了,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来说,就要做好信息化的发展工作,以此来保证我国电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其安全性。且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来说,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以此来提高管理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与可视化水平。在信息化的影响下,还可以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面对市场的竞争,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3]。

2.2 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在技术管理上,还要从实际出发,判断出未来的发展形势,从而认识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与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开发,这样才能为我国电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1 设计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式

在发展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上还存在着经验不足等现象,因此,在对其进行综合化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此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专业性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想要保证我国电网工作的安全与效率,首先,要对其分布式的结构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在电源内处理层数据信号的模式上来进行传输,保证各个单元之间的独立性,避免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其次,要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兼容性,以此来实现自动化的管理。由于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依靠硬软件组成,所以在电力系统上要配制出相应的接口,以此来满足自动化的需求。最后,通过简化电力系统来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通过对电力系统采取大幅的二次接线,可以实现对传统的继电器进行替换处理,从而保证分布式的设计合理性,这样也就实现了简化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

2.2.2 实现标准化的应用

只有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与工作中的标准化,才能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确保电网运行的高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无法统一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实际中确定出科学的统一标准与规范条件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且在这种统一标准化的影响下,还可以充分发挥出电力系统的功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安全可靠的电网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因此,就要明确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实际中还要从局部到整体上来进行发展,真正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保证管理的最优化与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杨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3(13):46.

[2]王平荔.有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8):24.

[3]李向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措施研究[J].大科技,2013(36):104.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篇8

关键词: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企业唯有利用计算机技术, 通过硬件及软件的优化实现现代化、自动化管理才能够确保企业不被市场淘汰[1]。烟草企业管理者应抓住数据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 在计算机帮助下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管理创新与发展, 提升管理有效性, 从而实现烟草生产的产量与质量。烟草企业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与自动化生产, 两者相辅相成, 将传统落后、低效率的管理模式屏气, 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管理取而代之[2]。只有这样, 烟草企业才可实现现代化高效率管理, 促使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本文以烟草企业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为主线, 研究了影响管理效力的因素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1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的现状概述

(1) 烟草企业管理中硬件设备更新速度缓慢。烟草企业要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必须在相关硬件设施设备上达到相关标准, 避免使用落伍配置, 以免其电脑配置较低, 难以使用新上线的各个系统。除计算机本身之外, 对网络的要求也应有所提升[4]。现代化管理软件需要更多的服务器支撑以及更大的网络带宽, 因此管理者在硬件配备上必须适应当前需求, 在服务器及网络带宽上加大资金投入, 避免软件由于计算机本身问题或网络问题造成无法响应或反应较慢, 影响对企业的管理效果。

(2) 烟草企业管理中软件开发不足。以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例, 新的财务系统在应用之后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 与烟草企业本身管理模式、管理内容相关, 因此软件必须不断改进适应烟草公司的具体情况。但由于软件研发物力、人力受到限制, 一些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 因此在管理中无法有效利用新的财务系统。同时, 软件研发人员在软件升级时若没有及时将软件更新内容及操作步骤通知软件使用者, 则可能造成财务操作人员无法正确使用软件, 难以通过软件实现财务管理效率的优化。

(3) 烟草企业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传统烟草企业在管理上并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因此领导者以及相关部门管理者对计算机软件知识、硬件使用等均存在了解程度不足情况[3]。在思想方面, 部分领导者仍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阶段, 对计算机的应用了解程度不足, 因此并没有充分体会到计算机管理所带来的便捷性。在这种思想引导下, 计算机在烟草企业中的应用必然会受到阻碍。在计算机操作方面, 一些管理者仅能实现基本操作, 简单的系统问题无法自己解决, 系统更新后也需要较长时间适应系统的新变化, 因此更容易对计算机管理模式产生畏难情绪。

2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中的技术分析

(1) 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中的集成制造系统。烟草企业采购原材料必须确保材料的质量以及采购的准确性, 并确保材料采购之后能够及时应用于烟草生产集中, 避免材料由于长时间不使用造成浪费。换言之, 需在保障采购的基础上, 实现生产加工及组装的及时性。在计算机帮助下, 烟草行业材料采购能够实现即时采购模式。通过对生产规模、行业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分析, 制定采购计划, 尽量保证烟草企业的材料“零库存”。零库存并非代表没有原材料库存, 而是指在原材料采购之后能够及时应用于加工与生产之中。对材料的加工与生产也需使用计算机技术, 例如可采用集成制造系统, 对烟草的生产及加工各个环节予以控制, 管理各项流程, 降低管理方面的人工费用, 提升生产与加工效率。

(2) 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中自动化网络系统。烟草企业要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必须在管理中加入网络管理模式, 通过网络自动化管理企业生产的各个步骤。烟草企业管理者应及时升级网络, 实现对软件及硬件的优化, 让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及相关软件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在数据采集之后, 系统能够对数据加以处理并备案, 之后发送给管理者。同时, 网络系统的优化还需确保信息流的连续性, 让烟草管理实现信息的全集成化。

(3) 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中自动监控技术。烟草企业须将相关管理标准统一化, 之后建立自动监控网络, 通过完善的监控技术实现对各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检测。在数据网络时代下, 烟草企业要想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必须在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上有所提升, 通过严格的审核环节将质量体现在烟草加工及生产的各个阶段。要想实现自动监控必须将质量评定标准统一化, 各个环节均在标准的规定下严格操作, 确保烟草加工质量。在自动监控下, 若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质量无法达到标准, 系统可自动检测出错误并及时通知管理者, 此时需尽快找出原因并加以调整, 从源头上提升烟草质量。

(4) 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中无线辨识技术。以烟草企业员工管理为例, 部分员工日常工作内容为与客户沟通, 办公地点处于室外, 因此若员工工作自律性不强, 会影响到工作质量及工作真实性, 监督与考核无法真正落实。烟草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可利用RFID方式, 通过刷卡完成考勤, 并利用后台监控系统实现对员工工作期间位置的跟踪, 了解员工是否在上班时间按要求工作。RFID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员工的跟踪管理, 还能够定期生成考核报表, 方便管理者了解员工真实工作状态[5]。员工也可利用RFID系统在拜访零售商时拍摄柜台, 并将照片发送给业务系统。

(5) 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烟草企业客户范围广、工作流动性大、设计人员较多、工作程序复杂, 因此在管理上可利用RFID技术, 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联合嵌入式技术以及GIS、GPS技术, 能够让香烟的零售终端实现标签扫描管理, 通过标签的扫描操作便能够知晓香烟的基本信息。利用技术融合, 企业监管中心能够精确掌握三员移动工作状态, 并在管理者操作下实现对三员移动工作的科学、高校及安全管理。这样一来, 传统管理模式将更为高效, 节约了管理成本, 实现管理上质的飞跃。

(6) 烟草企业自动化管理中制造执行系统。对于烟草企业而言, 制造执行系统可运用于卷烟制丝阶段, 这一阶段会耗费较大比例的时间以及工序, 属于相对复杂的生产、加工阶段。引进MES (制造执行系统) , 可实现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用。具体而言, 企业首先需保障仓库的例题、规范以及标准型, 尽可能加大烟叶储藏能力。之前提到“零库存”概念, 立体化仓库也应通过零库存理念实现烟叶的迅速周转。在MES系统下, 规定烟丝来料标准、制造规格以及技术参数, 统计并处理相关信息, 在任务分解后向各分支发送信息执行相应生产工序。

3结语

综上所述, 可用于烟草企业管理的计算机技术种类较多, 本文由于篇幅限制, 仅列举几项应用率较高的技术。烟草企业管理者也应革新思想、加大投入, 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提供软件、硬件支撑。加大管理者培训力度, 让各类计算机技术能够真正为烟草的采购、加工、生产、贮藏提供指导帮助。总之, 在技术主导时代下, 烟草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优化自身思想观念, 运用各项先进技术, 才能够确保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物联网技术在烟草企业经营管理当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2:208-209.

[2]王彬, 秦永平, 边根庆, 权西瑞.RFID技术在烟草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 2013, 01:84-87.

[3]田临卿, 许自成.数据挖掘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2, 06:84-90.

[4]敖永东.自动化在烟草生产及产业管理上的运用[J].科技风, 2015, 08:92+94.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技术探索 篇9

1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1.1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多, 数据库庞大, 管理复杂。

DMS的监控对象为电源进线及变电站、10k V开闭所、小区变电站、配电变电站、分段开关、补偿电容器、用户电能表和重要负荷等, 因此站点非常多, 通常要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数量繁多的终端设备不但给系统组织带来较大的困难, 而且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上, 处理这么大量的信息并进行设备管理, 比输电网更繁琐。特别是在图形工作站上, 若要较清晰地展现配电网的运行方式, 困难将更大。

1.2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大量终端设备不在变电站内, 要求设备可靠性更高。

输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设备一般可以安放在被测控的变电站内, 行业标准中对这类设备按户内设备对待, 只要求其在10℃-55℃环境温度下工作即可。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大量终端设备不能安置在室内, 如测控馈线分段开关的馈线RTU, 就必须安放在户外。其工作环境恶劣, 通常要求在-25.75℃、湿度高达95℃的环境下工作, 所以设备的关键部分就必须采用工业级的芯片, 还要考虑防雨、散热、防雷等因素, 这类设备不仅制造难度大, 而且造价也较户内设备高。此外, 因配电网的运行方式需要经常调整, 对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远方控制的频繁程度比输电网的高得多, 这就更要求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3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通信方式多样复杂。

承担传送数据和通话任务的配电网通信系统, 由于包含有各种类型侧控装置, 因而常常具有多种通信方式。配电网终端设备的数量非常多又比较分散, 也大大增加了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但其通信速率, 由于配电网不必考虑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而不如输电系统要求得那么高。

2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

2.1 配电网的SCADA功能

配电网的SCADA系统是通过监测装置来收集配电网的实时数据, 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对配电网进行监视和控制。监测装置除了变电站内的RTU和监测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的TTU之外, 还包括沿馈线分布的FTU (馈线终端装置) , 用以实现馈线自动化的远动功能。配电网SCADA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四遥、状态监视、报普、事件顺序记录、统计计算、制表打印等功能。

由于配电SCADA系统的监控对象既包含大的开闭所和小区变电站, 又包括数金极多但单位容量很小的户外分段开关, 因此常将分散的户外分段开关监控集结在若干点 (称做区域站或集控站) 以后再上传至控制中心。若分散的点太多, 还可以做多次集结。当配电网设备比较密集时, 可按距离远近划分小区, 将区域站设置在距小区中所有测控对象均比较近的位置, 通信通道适合采用电缆或光纤。而当配电网比较狭长时, 可将区域站设置在为该配电网供电的110k V变电站内, 此时最好采用配电载波通信方式传输信息。

2.2 配电变电站自动化

配电变电站自动化SA有以下基本功能:对配电所实施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 与控制中心和调度自动化系统 (SCADA) 通信。

2.3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FA是指配电线路的自动化, 在正常状态下, 实时监视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和馈线电流、电压情况, 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或就地合闸和分闸操作。在故降时获得故障记录, 并能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 迅速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2.4 用户自动化

用户自动化主要包括负荷管理和用电管理。负荷管理是根据需要来控制用户负荷, 并能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用电管理主要包括自动计量计费系统等。

2.5 配电网高级应用软件

高级应用软件 (PAS) 主要是指配电网络分析计算软件, 包括负荷预测、网络拓扑分析、状态估计、潮流计算、线损计算分析、电压/无功优化等。高级应用软件是有力的调度工具, 通过高级应用软件, 可以更好地掌握当前运行状态。配电自动化中的这些软件与调度自动化的相类似, 但配电网中不涉及系统稳定和调频之类的问题。当前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高级应用件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开发: (1) 基本应用软件, 即网络分析软件; (2) 派生类软件, 如变电站负荷分配、馈线负荷分配等; (3) 专门应用软件, 如小区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 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3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技术的发展

3.1 变电站自动化的新进展

变电站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 对变电站实施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收集较为齐全的数据和信息, 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判断功能, 方便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目前, 我国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已经很成熟, 并广泛地应用于高、中、低压变电站中, 这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及可靠性。但与国外先进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相比, 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国外无论是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还是常规的RTU方式, 均能可靠地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监控, 这对国内进行新、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很有启发。

3.2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新进展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它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经过近20年的发展,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中已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 系统升级换代很快, 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网络安全对于以实时运行为首要任务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尤为重要,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 网络攻击和病毒侵害不断发生, 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一方面, 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 需要将调度自动化系统隔离运行;另一方面, 随着自动化系统的规模日益扩大、应用复杂度的日益提高, 各个控制中心之间以及各个自动化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大大增强, 需要进行信息的一体化整合与集成。因此, 需要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集成技术进一步研究, 使得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 特别是安全性更强。

结语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是集中式的, 即由一个配电管理自动化主站, 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的数据采集, 并和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用户管理等集成为一个系统;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可以是分层、分布式结构的, 如在变电站中设立二级主站, 整个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由一个一级主站及若干个子系统 (如负荷管理等子系统) 集成。这样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也是分层和分布的, 适合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丽英.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 (网、省调部分) [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2】韩富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技术探讨 篇10

电网调度自动化具有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特点。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产、供、销电能的整体。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电网中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在调度机构的统一领导下,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而协调运行。根据目前国内几大电网中所属的各类机组的工程实践表明,如果没有统一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管理,电网就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行。

针对当前电网的特点,电网采取统一调度应满足以下要求:由电网调度机构统一组织全网调度计划的编制执行,其中应当包括统一平衡和实施全网发电、供电调度计划,统一平衡和安排全网主要发电、供电设备的检修进度,统一安排全网的主接线方式,统一布置和落实全网安全稳定措施等。统一指挥全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统一布置和指挥全网的调峰、调频和调压。统一协调和规定全网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调度通信系统的运行。统一协调水电厂、水库的合理运用。按照规章制度统一协调有关电网运行的各种关系。

2 电网调度的分级管理

电网调度的分级管理就是根据电网分层的特点,为了明确各级调度机构的责任和权限,有效地实施统一调度,由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在其调度管辖范围内具体实施电网管理的分工。目前我国实行电网调度运行,其调度管理体制采取的是五级分级调度管理。如图1所示。

3 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

为了有效地实施电网的调度自动化,必须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支柱之一,各级调度部门均应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并不断提高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同时应当采取措施对电网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调整试验和运行统计分析。

3.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规划,系统建设应遵循性能稳定、开放性好、造价经济、技术先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实施,及时满足电网生产发展需要。为了有效地贯彻信息“分层管理、逐级传送”的原则,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当采集、处理、控制的信息应与本级调度管辖范围相适应。而对于新建、扩建项目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设备(含综合自动化)必须与一次设备同步投运,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调度SCADA主站应具备双通道。自动化新设备投产的试运行期一般为3~6个月,而且有关性能、指标必须经管理部门验收认可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考核。

3.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

(1)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自动化系统采取相应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管理。如自动化部门主要负责220 kV及以上常规远动设备管理;负责调度自动化及其他电网实时系统的运行、维护、联合调试和管理;负责对接入调度自动化主站(含上级调度主站)有关的信息量、接口设备、传输规约及设备缺陷的管理职能;保证实时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负责地市级调度自动化及其他电网实时系统的管理职能。

(2)各级调度应设运行管理专职,专门管理所管辖调度自动化设备运行。投入运行的设备均应明确专责维护人员,并建立完整的基础档案,其内容包括:设备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竣工原理图、安装图、电缆清册、各类信息表、调试报告、检验报告、运行规程、检验规程等。

(3)对于厂站新设备投运或运行中设备永久退出运行,均应由项目技术管理部门或设备技术管理部门提前1个月填写工作联系单并提交相应的技术资料(主变及线路参数、自动化部分图纸、设备配置、信息表、通信协议、通信参数等),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一发多收设备,应在有关调度协商后再作决定。

(4)自动化主站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应在接到联系单后1个月内,完成数据库、报表、接线图、模拟屏、转发等有关信息参数的定义或修改。厂站间隔调整、新出间隔或少量信息表修改应提前1周填写工作联系单,并提供相应的信息表、参数、一次接线图等。

(5)调度自动化运行设备计划停役检修应提前1周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运行,应严格履行申请、许可、终结制度。调度自动化运行设备临时停役,应及时通知调度部门。未经调度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将自动化(综合自动化)设备停运。不得在自动化设备及可影响其运行的二次回路上工作和操作。运行人员按规定操作的开关、按钮及保险器等不在此限。未经调度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将自动化(综合自动化)通道停运。通信人员在需要中断自动化系统通道时,应事先申请,取得自动化、调度、运行部门的同意后方能执行。

(6)调度运行设备的管理,运行中的自动化设备不得随意触动,因工作需要而触动设备可能影响使用时,必须在工作前及工作后通知值班运行人员(包括调度员、运行监控人员、自动化运行人员)。若情况紧急可先断电源,然后报告。设备恢复运行后,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设备退出的原因、时间及处理经过等均应予以记录。

(7)每月对电网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进行(下转第29页)统计和分析,并及时上报。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计算机(包括主站工作站、当地监控的在线机等),未经允许不得进行修改,对运行的软件进行修改,必须报上级职能部门批准,在软件修改中必须认真做好修改记录,修改前和修改后的软件均应留有备份。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参数设置和修改必须依据工作联系单并由运行管理专责人同意签字,修改后的参数必须有工作负责人校合后并作记录方可投入调试或运行。

3.3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的缺陷管理

调度自动化设备的完好状态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地确保检修质量,提高运行水平,各级部门都应重视缺陷管理。自动化(综合自动化)设备出现缺陷时,应及时汇报当值调度员和主管部门,并按缺陷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消缺。各级部门均应落实专人分管并履行设备缺陷管理职责。设备缺陷是指自动化设备(包括电源)、部件损坏或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绝缘不良、遥测精度超差、遥信反应不正确、遥控拒动、误动、通信中断或异常等。

当调度自动化设备发生下列缺陷时,应立即组织有单位进行检查、处理:(1)调度自动化主站(含监控中心)异常时;(2)无人值班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SCADA主站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双通道都中断时;(3)无人值班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主单元(或RTU)故障时;(4)无人值班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异常时。

4 结语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整个电网的控制核心,其是确保电网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手段之一,所以把握好电网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相当关键。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就是对整个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采集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实时信息,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状态估计、安全性分析、负荷预测以及远程调控等,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谢雁.广西中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J].广西电力工程, 2000,31(10):31-32

[2]杜首霞.地市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模式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75-76

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篇11

【关键词】自动识别技术;图书管理创新

自动识别技术属于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技术,它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电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门全自动化的采集技术,其主要采集对象是数据以及相关信息,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正在向各个角落普及,作为图书馆也逃不过这个时代的大潮流,所以必须从改革自身方面做起,迎接时代的挑战。大多数图书馆也引进了自动识别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但是在技术的运用反面还不是很健全,没有将自动识别技术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自动识别技术的涵义

由于自动识别技术属于一项较为新生的技术,所以要对这项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讲解。

自动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射频技术的应用。射频技术本身是一种通过电子标签来进行识别工作的形式,通过二维码等方式进行扫描,将扫描结果与计算机中记载的结果相结合,从而对相关借阅情况进行记载。

射频技术最基本的构成原件公分三种,第一种为信号接收器,第二种为扫描传输设备,最后一种就是信号发射器。通过扫描的方式将书记进行记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书籍不必要的损耗。

摆脱了以往只有将扫描器对准标签才能进行扫描的尴尬情景,而是只要在扫描范围内就可以进行扫描,对于书本的摆放没有任何要求,这就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

二、射频技术的使用方式

目前我国运用在图书馆中的自动识别技术,大都是射频技术。

射频技术使用元件及其工作原理:在电子标签的内部存有发射器,在用扫描设备扫描时,就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互换,同时芯片内部具有储存功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进行相关信息的收取和替换。射频卡的使用寿命是十分长久的,而且在射频卡的内部存在着可以自行读写的一套程序,通过这套程序的工作就可以很好的对于图书变更以及借阅情况的改变而及时进行保存。

射频扫描器分为固定式和手提式两种,扫描器自身的组成部分共分为接收器与转换器两部分,通过这两部分的工作,将数据转换,并且传送到计算机中。

数据接收天线:天线的主要职能就是将扫描出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中。

三、自动识别技术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作为图书馆来说,想要引进自动识别技术,在经济上是否允许才是最主要的问题。从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来看,资金不足确实已经成为阻碍其大规模在图书馆内发展的首要因素。

但是随着射频技术的不算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上半年,全球已有超过3000家图书馆引进了射频技术进行图书馆的管理,这一超大的市场需求就给投机商人创造了一个可以大笔创造财富的机会,所以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标签制造商应时代需求而生。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大,目前标签的价格已经十分亲民,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经有经济实力引进射频技术与相关设施。

四、自动识别技术的优越性

(一)自动识别技术在对图书摆放的要求以及书籍厚度方面没有硬性的要求,与之前的扫描技术相比较来说,自动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与简便性,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二)相关设备所需空间小:目前国内图书馆大多采用射频设备来进行图书管理工作,射频设备的优点之一就是型号非常小,安装起来十分简单,并且与之相配套的电子标签并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书籍类型的不同、书架形态各异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定制,十分方便。

(三)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在商业图书馆中,时常会出现图书失窃的情况,可以通过扫描图书内相配套的电子标签来判定是否有夹带图书。

(四)读取信息速度较快:自动识别技术在扫描读取信息时的速度是之前图书馆的相关工作效率所难以匹敌的,只需要250毫秒左右,就可以读取出扫描物体的相关信息,通过射频技术的引用,使得图书馆在工作效率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

五、射频技术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相应解决措施

射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最大阻碍莫过于隐私方面的问题,由于射频技术曾经在超市等地使用过,并且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射频技术走向图书馆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笔者认为,图书馆引进射频技术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所谓的射频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恶劣的一种莫过于泄露用户隐私,而这一点假设在图书馆方面是不成立的, 因为图书馆方面只会记录平日里条形码所带的信息,而不会对用户信息进行记录,所以并不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问题。

六、射频设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图书馆全方位引进射频设备,必定会对图书馆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影响。

射频设备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在时代发展的层面上看,射频设备的引进是必须的。但是随着射频设备的引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的,由于高效率的机械化的工作所带来的失业问题不容忽视。

在由于高效率的机械化所带来的是业务问题解决方面我们可以效仿一些国外大型图书馆,这部分图书馆在引进射频管理技术之后,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裁员,而是重新彻底的进行了一遍人员整合,通过对员工重新进行定位与将图书馆整体结构进行新一轮的拆分,将工作人员安排在新形势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下最需要他们的地方,这样做既避免了失业所带来的社会恐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工作效率以及图书馆效益。

参考文献:

[1]晓军.浅析自动识别技术在阁书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

[2]吴唏,马瑞,李星光?RFlD系统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萄馆论坛’2005(01)

[3]杨向明.基于无线射频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04)

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篇12

1 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特点

复杂性是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最主要的特点, 这是由于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过程中既需要对如输电线路、电力设施安装等对技术性要求非常严格的工序进行管理, 又需要对流动性非常强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的管理对象特征决定。另外, 由于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属于众多学科的交叉型知识领域, 我国不同地域施工环境又存在较大差异, 自动化施工管理针对环境变化要进行调整复杂性更大。除此之外, 由于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的对象是不同电气元件的连接体, 任何部分发生故障都有可能因连锁反应产生巨大的破坏性, 所以其需要对各个细节全面把控,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其管理技术的复杂性[1]。

1.2 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逐渐增多的过程中, 其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目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由于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认知不全面, 在具体的施工前, 忽视工程进程规划等部分的图纸设计, 不仅容易致使自动化施工管理发生混乱, 而且加大了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其次, 主要负责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的企业为扩大经济利润, 盲目地进行项目招标, 而忽视对加强自身内部管理, 致使其内部综合实力难以满足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的需要, 使项目质量难以达标;最后, 受我国相关技术水平的制约, 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目前市场供应难以满足, 为劣质材料流入施工过程提供了机会,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实施设置了障碍[2]。

2 改善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的途径

2.1 对施工管理进行宏观把控的技术

所谓宏观把控即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结合施工项目的自身特点和相关项目的施工经验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际先进的技术成果, 以整体的视角确定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具体方案并在施工的各环节认真落实, 以此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宏观把控并不是一成不变, 其强调结合具体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 所以宏观把控被视为项目管理者管理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的主要工作, 其结合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在宏观上对工程自动化施工进行管理, 以此保证施工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具体落实情况与预期达成一致, 使实际与计划紧密结合, 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的工程量大、设计人员多、消耗的资金和材料巨大, 所以项目施工质量必须要得到全面的保证, 而对施工管理进行宏观把控的技术是保证质量的前提[3]。

2.2 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的技术

资金是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持续进行的基本保障, 没有充足的资金作支撑,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等都无法得到满足, 所以资金成本管理是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重要方面, 只有对施工成本有效控制, 使其满足施工整体过程的需要, 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才有利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施工进程的持续。施工成本的管理技术通常情况下包括施工全过程和针对施工不同阶段两种方式的成本管理, 所谓施工全过程成本管理即在施工项目招投标之前, 结合项目施工图纸对整体施工所需要的材料、配备人员开支、设备供应等情况结合市场定价进行全面的预算, 并结合相应因素的预算结果, 制定整体的预算方案, 使施工成本在整体上具有方向性, 这也是施工企业衡量自身经济实力和施工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2.3 对施工质量科学管理的技术

电力工程自身性质决定其施工质量对国家、人民、社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中质量管理一直被视为重中之重, 现阶段其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三方面进行, 在基础施工环节为了给后期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结合当地实际环境特点, 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动态跟踪;在杆塔工程阶段,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独有的耐张型塔杆和直线型塔杆结合当地的地貌及地表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选择;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是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后期投入使用的持续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所以在架线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架线规则进行,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进行线路展放, 但在此同时不能忽视对成本的合理控制。

2.4 对施工安全全面保证的技术

施工安全是任何施工项目都必须着重考虑的方面, 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作为重大的工程项目, 必然不能忽视安全管理, 由于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高空作业、带电施工等危险情景, 所以其施工危险系数相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更大,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受到重视, 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针对性的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前全面准确的勘察施工环境, 尽可能明确施工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环节, 并有针对性制定避免和预防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利用明确的奖惩机制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 并结合必要的经济投资, 保证施工作业所需的设备、安全措施保障, 为安全施工做好服务。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现阶段虽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产生了一定的认知, 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落实, 但受到技术掌握、认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目前在相应技术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使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质量的提升面临阻碍, 所以全面认识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电力工程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程, 今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力工程的繁琐复杂, 影响重大的特性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自动化管理技术来提升电力工程的供电质量, 本文根据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的要点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完善和提升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的措施, 为电力工程的水平提升做出努力。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颜世伟.探讨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1:129.

[2]曾德祥.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J].通讯世界, 2014, 13:119-120.

上一篇:城市旅游竞争力下一篇:学案导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