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精选7篇)
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 篇1
酒店的运营平台是根据酒店行业的主要特点而开发的服务支撑平台, 这个平台主要是采用网络化的智能系统控制, 通过一种电视传媒系统从而可以使酒店对"欢迎界面、酒店新闻、促销信息、客房点餐、旅游信息、交通出行、账单明细"等主要服务内容进行维护。这样的一种服务平台基于酒店智能电视传媒系统的架构的免维护、防病毒的优势, 于此同时, 借助辅助远程更新管理, 可以方便的使酒店管理员通过远程的方式实现系统设置、日常管理等日常工作。
通常而言, 酒店的运营平台是由系统管理功能和模块化的业务管理功能构成的, 酒店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 将系统管理功能和酒店商业管理功能纳入酒店平台运营商或酒店方进行负责管理, 而其他的业务管理功能则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来进行经营管理。
1 酒店电视传媒系统的主要经营业务
酒店的电视传媒系统主要为酒店提供以下金品服务项目:提供无线AP供用户上网;享受酒店提供的综合业务服务;用户商务办公、收发邮件等服务;广告推送 (视频、图片、文字) 。
这些项目的经营主要是基于一种高清网络机顶盒的电视传媒, 该机顶盒主要创新点就在于确保了用户的数据安全, 以保证用户在使用中的绝对放心。因此, 网络机顶盒的选择, 对于酒店互联网机顶盒的解决方案我们要从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 从酒店的信息化需求分析可知, 硬件设施的高科技性是保证安全的第一要务。硬件设施主要以以电视机、液晶屏电视机为承载窗口;结合两种操控使用习惯, 遥控器与鼠标的单独使用, 方便了不同人群的需要, 遥控器的后仰式操控提供 (娱乐) , 而鼠标键盘的前倾式操控可用于简单办公。
其次, 半公共场合的使用设备, 由于断电频繁, 需确保数据的快速保存性, 以提高客户资源的安全, 而且需要进行清理现场, 删除用户使用痕迹, 以免信息外漏。这些都是硬件设施必须考虑在内的。
最后, 终端接入节点必须满足无线AP节点的需求。这是硬件设施的最后环节, 此环节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整个操控平台的运行稳定。因此, 基于此, 提倡采用无线AP设置。而且无线AP设置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 采用Wireless Thether技术, 并且进行兼容测试, 第二, 一期设置采用WEP/WPA认证, 密钥与设备邦定, 第三, 二期设置为Web认证, 可采用Wiwiz方案部署。
2 酒店服务与客户需求的有效结合
酒店的高清网络机顶盒的电视传媒系统的最终目的, 是实现对入住客户的商务需求与娱乐需要, 为此机顶盒中间件的解决是关系着各种服务功能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其中, 中间硬件的解决方案可尝试以B/S部署为主, 采用标准化C/S调用接口, 这样的布置, 可以将业务模块部署在酒店服务器, 而本地应用则使用标准调用API。终端服务器采用andriod软件, 实现了业务平台的兼容性, 同时支持支持HTML5特性, 可以充分利用HTML5 Web Storage和本地Cache, 实现不同平台的功能应用。
从分层维护功能来说, 应采用升级保护对策, 就控制升级需求而言:可以采用B/S方案, STB升级仅针对中间件升级、第三方APK升级;而业务升级则发生在酒店服务器, 可以采用的对策通常有两种, 其一:酒店服务器做好双机热备份;其二、控制第三方APK, 建议也采用B/S。
而另一个STB升级安全对策:采用多ROM启动策略, 系统内部使用一个ROM, 而升级另一个ROM。
系统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用户的隐私清理与保护。从保护内容来说, 要做到清除操作痕迹, 保护用户数据。而这样的对策也是多样的, 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对策加以应用。
对策1:多ROM恢复机制, 下次启动另一个干净ROM, 并后台恢复使用过的ROM;
对策2:映射/data/code分区为RAM, 断电不保存;
对策3:Mount服务器的共享NFS分区, 公共程序只读Mount, 解决应用程序安装问题。
3 实现智能网络管理, 提升酒店管理与服务水平
酒店的流动人员与客户的变动性比较大, 为了实现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基于高清网络的电视传媒系统不仅满足了顾客的商务与娱乐需求, 也是酒店管理层实现智能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这一点, 主要体现为服务器的终端系统由管理人员加以操控, 终端盒子的管控, 设置推送都是控制在酒店管理层, 而且可以实现从盒子端获得统计数据的分类、处理;进行广告信息的分发和更新;以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
4 结论
文章主要指出了酒店高清网络机顶盒的电视传媒系统对于提升酒店服务的重要作用, 而且针对酒店服务项目的各种升级措施进行了一定的对策分析, 提出了酒店管理采取智能控制, 以实现管理的高效性与服务到位。
参考文献
[1]舒国丽, 金韬, 任秀丽.《网络电视机顶盒GUI系统的设计与实现》[M].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23卷第10期, 2002年10月.
[2]李安明.《数字电视机顶盒安装调试及常见故障》[M].经验交流, 有限电视技术.
[3]曾剑秋, 陈俊杰, 袁野.《基于高清交互平台的数字家庭购物服务模式初探》[M].产业观澜.
[4]《酒店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融合应用系统》[M].浙江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
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 篇2
现在亿万家庭都开始使用网络机顶盒,而数字机顶盒用户也渐渐利用设备转换成带智能功能的,那么这两个盒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用户更适合用哪种盒子呢?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详细对比分析下。
一、定义不同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是有线电视台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接力提供播出的电视节目,是有点贵、而且开机和换台都要给他看讨厌的广告;智能电视机顶盒即网络机顶盒是网络电视提供商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传送的电视节目,只要联网就可以使用
二、使用途径不同 数字机顶盒是运营商提供的机顶盒,收费高,基本上每个月和网费差不多要70元。这个机顶盒大部分没有独立的操作系统,而且用户无法自由安装软件。
而网络机顶盒有独立的安卓系统,可以自由安装软件,可以刷机等等,基本上可以实现电脑和手机的功能。只需连接网络,并且有软件就可以了,不需要其它收费,网络机顶盒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相对硬件的要求更高,所以硬件配置要高,解码能力强。支持所有的流行的视频格式。
三、功能不同
数字机顶盒:一般家庭开通基础功能服务,即可收看全国卫视频道及地方频道,标清画质;4K或分辨率较高电视需要开通高清服务功能享受高清画质,且能享受更宽泛的影视剧
网络机顶盒:连网即可通过第三方应用当贝市场自由安装应用来实现看剧看电视玩游戏;大型电视游戏及电视直播需要保证网络环境通畅不然会产生卡顿
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 篇3
2009年8月6日, 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 通知说, 高清电视是广播电视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是数字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 也是促进民族电子工业发展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客观需求。2009年11月广电总局颁布了GY/T241-2009《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行业技术标准, 该标准从2009年11月起, 作为广播电视行业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入网测试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依据。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2 基本功能要求
基本功能中菜单和帮助功能、条件接收、频道搜索、系统工作参数断电记忆、多语言伴音接收、软件升级、数据广播功能为必备, 音频电平控制、音频电平记忆、字幕、有线数字广播信号接收、NVOD和恢复出厂设置功能为可选。具体为:一是菜单和帮助的显示方式方面, 操作菜单和帮助采用简体中文显示, 应该符合GB 2312-1980和GB 13000.1标准;二是条件接收方面, 可以收看授权的节目, 对于没有授权的节目给用户提示相应的信息, 应该符合GY/Z 175-2001标准;三是频道搜索方面, 能够根据NIT表或BAT表进行自动搜索, 支持手动单频点搜索, 支持全频段搜索, 应该符合GY/T 230-2008标准;四是系统工作参数断电记忆功能方面, 断电后能够记忆系统的工作参数:接收频率、符号率和调制方式;五是多语言伴音接收方面, 能够接收并且播放包含多语言伴音的TS流信号, 并且能够选择每种语言PID对应的音频信号按双声道输出;六是软件升级方面, 通过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进行软件在线升级。在线升级时, 应提示用户正在进行升级并且显示升级状态, 如果出现升级失败, 机顶盒能够恢复原有程序或者应能成功再升级, 也可在本地进行软件升级。
3 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支持的图像格式
主要为两种图像格式:一是输入图像分辨率为720×576, 输出视频信号格式参数方面:隔行比为2:1, 扫描行数为625, 行频 (k Hz) 为15.625, 场频 (Hz) 为50, 幅型比为4:3;二是输入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 输出视频信号格式参数方面:隔行比为2:1, 扫描行数为1125, 行频 (k Hz) 为28.125, 场频 (Hz) 为50, 幅型比为16:9。
4 参数验证
一是解码方式方面, 技术要求, MPEG-2 MP@ML (必备) , MPEG-2MP@HL (必备) , H.264 HP@L4.1 (可选) , AVS (可选) ;二是最高视频码率 (单位:Mbps) , 15或者30;三是音频解码方式, 符合GB/T 17975.3-2002和GB/T 17191.3-1997的第1层和第2层格式。DRA、AC3、DTS (可选) ;四是音频工作方式, 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5.1路环绕声 (可选) ;五是音频取样率 (单位:k Hz) , 32, 44.1, 48。
有线电视数字化已进入全面推广与发展阶段, 提供增值业务服务成为数字电视行业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逐步实现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将全面提升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承载力, 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千家万户的多媒体信息平台。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模拟向数字转换的历史阶段, 观众要想收看声像俱佳的高质量电视节目, 必须借助模数转换的平台—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对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的主要要求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GD/J12-2007.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接收解码器 (机顶盒)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 篇4
机顶盒在下发用户之后, 需要不定期对机顶盒软件系统进行升级。传统的机顶盒软件升级多是基于单Loader的升级方案, 由于用户应用环境复杂多变, 升级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 容易产生升级不成功进而引发系统崩溃的情况, 针对此情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Loader的升级方案, 通过引入主备Loader分区, 确保升级过程中在意外情况下系统代码可以自我恢复, 大大提高了机顶盒软件升级的可靠性。
1 高清机顶盒硬件方案
高清数字机顶盒设计由CPU、电视接收前端、调制解调器、MPEG解码、音视频及图形处理、存储部件和外围接口等组成。本文设计的高清机顶盒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双向高清机顶盒专用芯片STi7162实现, STi7162芯片集成度较高, 可用于DVB-C或DVB-T方案, 核心CPU为ARM架构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ST40, 主频400 MHz;芯片内部同时集成了QAM解调、MPEG解码、音视频及图形处理等功能, 可满足高清机顶盒多媒体应用需求;为实现输入输出接口功能, 芯片内部还集成了USB、串口、以太网等接口的控制器部分, 大大简化了高清机顶盒设计过程, 同时充分降低产品的BOM成本。
1.1 基本硬件组成
基于STi7162的高清机顶盒总体硬件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机顶盒核心为STi7162, 外围电路主要由存储部件, 输入输出接口和辅助电路几大部分组成。存储部件包括SDRAM, Flash和E2PROM, 和CPU一起构成机顶盒运行基本系统;输入输出接口又分为音视频输出接口、机顶盒专用接口和通用输入输出接口部分组成, 其中音视频输出接口负责向电视机输出解码后的音视频节目, 机顶盒专用接口包括用以接收射频信号的高频头接口、实现CA功能的CA卡接口和接收遥控器信号的IR接口, 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包括USB、RS-232串口和以太网接口, 用以实现调试、升级或用户扩展功能;辅助电路包括DC-DC电压转换电路, 时钟和复位电路等, 保证了整个机顶盒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存储器子系统设计
机顶盒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 为满足系统正常运行需要, 集成了多种存储器接口, 包括SDRAM接口, Flash接口和E2PROM接口, 如图2所示。
SDRAM控制器位于STi7162的32位LMI (内部存储接口) 上, LMI接口挂接在连接CPU的内部总线STBus上, 形成32位DDR2/DDR1内存控制器接口。设计采用双片×16的SDRAM, 工作在DDR2模式, 频率为400 MHz, 通过DQM[3:0]信号片选, 两片16位的SDRAM组成一个BANK, 形成总容量256 Mbyte的32位SDRAM存储。
NAND Flash位于STi7162的EMI (外部存储接口) 上, EMI是一个通用的Flash扩展接口, 可扩展NAND Flash或NOR Flash, 或者串行Flash器件。综合应用需求和成本考虑, 设计中选用SAMSUNG公司128 Mbyte的串行NAND Flash, 型号为K9F1G08U0B。
E2PROM用以存储换台等频繁读写的信息, 本方案中采用I2C总线进行扩展, I2C位于STi7162的SSC (同步串行控制器) 上, STi7162共有4路SSC接口, E2PROM位于第1路SSC0上, 容量256 kbyte。
1.3 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高清机顶盒设计中集成了多种输入输出接口, 主要包括音视频输出接口、机顶盒专用接口和通用输入输出接口。
为满足不同用户使用需求, 方案中设计了多种音视频接口。集成目前主流的高清HDMI 1.4接口, 位于主芯片的HDMI控制器上, HDMI实现高清机顶盒的高清晰度音视频的输出功能, 可满足用户观看高清节目的需要, 同时为兼顾标清电视用户, 集成了三色分量视频YPb Pr接口和CVBS接口, 位于主芯片内部的视频DAC上;音频接口方面集成了传统的RCA左右声道高保真模拟音频接口, 位于主芯片内部的音频DAC上, 为满足部分高端用户需要, 还集成了数字光纤音频SPDIF接口。
机顶盒专用接口包括高频头接口、CA卡接口和IR接口。高频头接口位于STi7162的QAM_IN和I2C总线上, 用以接收有线电视射频信号, 将射频信号变频为中频TS信号送至STi7162主芯片内部的QAM解调器中, 采用高集成度的硅高频头, 进一步降低成本;CA卡接口位于主芯片的Smartcard控制器上, 用以实现机顶盒CA功能;IR信号接至主芯片的GPIO管脚, 将外部遥控器输入信号送至CPU进行处理。
高清机顶盒设计中还集成了USB, RS-232和10/100 (Mbit·s-1) 以太网接口, 满足调试和升级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实现用户扩展功能。主芯片内部集成USB控制器, 外加辅助保护电路即实现USB接口功能;RS-232接口位于主芯片内部串口控制器上, 通过电平控制电路将TTL电平转为RS-232电平;主芯片集成10/100 (Mbit·s-1) 以太网MAC控制器, 通过外部PHY芯片KSZ8041NL扩展10/100 (Mbit·s-1) 以太网接口, 可实现用户双向机顶盒的互动功能。
2 机顶盒软件系统架构和Flash分区设计
2.1 软件系统架构
高清机顶盒软件系统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软件系统主要由APP应用程序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组成, 共同运行在硬件平台之上。
APP应用层主要由媒体播放器、浏览器、主控软件、部分升级功能程序, 各种业务软件以及第三方中间件组成, 是最终具体业务展现层, 实现机顶盒的搜台、播放、广播、电子节目指南、互动点播等功能。
操作系统层由引导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API接口模块、硬件驱动模块、各种协议模块和第三方组件组成。其中API接口模块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媒体解码、播放、图形、驱动以及操作系统功能的调用, 是芯片驱动、外围接口驱动、外围器件驱动和操作系统功能的一个封装。硬件驱动层实现底层硬件驱动功能, 包括媒体处理硬件模块的驱动、外围接口驱动和外设驱动。
硬件平台即前面提到的硬件系统, 由主芯片、存储器件、输入输出接口和外围器件构成。
2.2 Flash分区设计
高清机顶盒软件系统在Flash中以分区块的方式进行存储, 如图4所示。其中, Uboot为系统引导程序, Bootargs分区用以存储系统启动配置参数;Logo和Fastplay分区分别存储开机画面和动画片段;Loader分区存储升级相关程序, Loader DB分区存储升级数据信息, Loader_bak和Loader DB_bak分区分别是Loader和Loader DB分区的备份;Kernel为操作系统内核, Rootfs分区为文件系统分区;Dbase分区存储全部图片、字库、频道列表以及节目参数之类等多种数据信息, APP是应用程序分区。通过采用分区存储的方式, 使得不同内容的组件各自独立, 有助于加强各个组件进行单独的升级和管理, 同时, Flash的总空间留有一定数量的剩余空间, 每个组件的自身存储区块也留有扩展的空间, 本方案中Flash分区总共占用109 Mbyte的空间, 可以满足以后程序和数据扩充的需要。
3 双Loader升级方案设计
机顶盒交用户使用后, 随着新业务不断增加和技术不断更新, 需要不定期的采用自动或手动的方式对机顶盒软件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 使得用户可以及时地享受到新服务、感受到新技术。升级主要分为在线升级和本地升级, 在线升级分为Cable升级和IP升级, 又称为空中升级, 是有线电视运营商与机顶盒之间通过Cable或以太网进行的升级方式, 适用于大规模升级;本地升级又分为串口升级和USB升级, 是在机顶盒端直接进行的升级方式, 适用于小规模的升级或作为空中升级的补充方式。
传统的机顶盒升级方案多是基于单Loader的升级方式, 在不可预测的用户环境下, 断电等异常情况会导致在线升级失败进而引发软件系统崩溃, 因此升级功能的稳定可靠和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至关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Loader的升级方案, 可以同时满足在线升级和本地升级的需要, 通过引入主备Loader分区, 使得机顶盒软件系统在意外情况下仍可以自我恢复并重新升级, 大大提高了升级功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1 升级方案总体描述
升级方案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Uboot, 引导程序, 负责大小Kernel的引导、升级条件检查、分区的备份和同步。
2) 大Kernel, 包含Linux操作系统内核和外设驱动, 可对外提供访问系统资源和服务的接口。
3) 小Kernel, 裁剪的Linux内核, 只保留了与升级有关的服务, 在小Kernel启动之后加载Loader升级镜像文件。
4) Loader镜像文件, 是一个ramfs镜像包, 由小Kernel、裁剪的rootfs和升级应用程序组成, 是升级工作的主执行体。
5) APP升级应用程序, 负责升级条件检测, 设置升级标志并触发升级。
升级方案总体流程如图5所示, 系统上电后, 首先启动Uboot, 判断是否有升级标志, 如有升级标志, 则引导小Kernel启动, 执行Loader对需要升级的分区进行升级操作, 升级成功后清除升级标志并重启。Uboot启动后若没有升级标志, 则进入系统正常启动过程, 引导大kernel启动, 并运行APP, 在APP的运行过程中, 不断去检测系统是否有升级需求, 若检测到有升级需求, 则设置升级标志后重启, 若没有升级需求, 则正常执行APP中的各种操作。
升级是以分区为单位进行的, 一次升级可以更新一个分区, 也可以更新多个分区。除Uboot分区不可以升级之外, 其他分区都可以进行升级, 其中, APP分区和Dbase分区为最经常进行升级的分区。
3.2 双Loader分区
Loader代码的运行须通过Uboot来引导, Uboot是一个精简的Boot Loader程序, 它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硬件设备和引导Kernel文件的启动, 系统上电后从Flash的0偏移地址开始执行Uboot程序, Uboot引导小Kernel后, 执行Loader应用程序。
Loader是升级程序的执行体, 如果在升级Loader程序自身时, 尤其是在写入Flash的过程中, 一旦发生意外使得Flash写入失败, 会造成机顶盒既无法启动也不能继续升级的事故。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 在升级方案中引入双Loader分区设计, 即主Loader分区和备份Loader分区, 达到对Loader数据进行备份的目的。在主分区Loader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Uboot程序能够引导机顶盒启动并使用备份Loader, 保证程序正常运行。
主Loader分区和备份Loader分区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在必要的初始化工作后, Uboot使用CRC32算法校验主备Loader分区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并根据校验结果执行相对应的操作。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1) 若主备Loader都未被破坏, 但分区内容不相同, Uboot将主Loader分区数据同步到备份Loader分区中。2) 若主Loader分区的数据遭到破坏、备份Loader未破坏, Uboot将Loader备份分区的内容同步到主Loader分区中。3) 若主Loader分区的数据未破坏、备份Loader遭到破坏, Uboot将Loader主分区的内容同步到Loader备份分区中。4) 若主备Loader都未被破坏, 而且内容相同, 则不进行同步操作。5) 若主备Loader分区数据都遭到破坏, Uboot则提示错误信息。
3.3 软件升级实现过程
从机顶盒软件执行体来看, 软件升级可分为两部分, 升级条件检测程序和数据下载及更新程序。升级条件检测程序用来检测系统是否有升级请求, 确认需升级后, 执行数据下载和更新程序进行升级操作。
3.3.1 升级条件检测程序
升级条件检测程序主要是用来检测机顶盒有无升级请求, 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对本机软件进行升级, 根据检测程序在软件系统中的层次, 又可分为上层应用升级条件检测程序和底层Loader升级检测程序。
1) APP升级条件检测程序
APP升级检测程序位于APP软件中, 主要用于在APP中检测前端服务器下发的升级指令, 又可分为Cable升级条件检测和IP升级条件检测程序, 其中Cable升级条件检测程序主要通过检测前端EPG服务器在Cable中下发的Linkage描述符, 判断是否有符合升级条件的升级流, 若条件符合则设置升级标志, 重启进入Loader;IP升级检测程序有多种方式, 最常见的方式是上层应用程序检测升级服务器端升级描述文件 (XML文件) , 判断是否符合升级条件, 若符合条件则设置升级标志, 重启进入Loader进行升级操作。
2) 底层Loader升级条件检测程序
底层Loader升级条件检测程序位于底层Loader执行体上, 按照升级载体的不同, 分为串口, USB, IP和Cable升级4种升级条件检测方式。在系统进入Loader之后, 首先判断是否有来自串口的升级请求, 有则执行串口升级操作, 无则继续判断USB接口是否存在符合升级条件的存储设备;有则执行USB升级操作, 无则进入下一步判断是否存在IP升级标志;有则执行IP升级, 无则继续判断是否存在Cable升级标志;有则进入Cable升级操作, 无则重启系统。所有的升级完成之后执行重启, 其中IP升级或Cable升级执行完重启之前还要清除通过APP设置的升级标志。
3.3.2 数据下载和更新程序
升级检测完成并成功触发升级操作之后, 就要进入数据下载与更新过程, 该部分操作由位于Loader中的数据下载和更新程序完成, 主要实现过程描述如下:数据下载程序将通过串口、USB、Cable或IP传递来的升级分区数据下载到内存中, 并采用CRC校验算法对下载的数据进行校验, 若数据有误, 则重新申请下载, 数据校验无误则由数据更新程序将分区数据写入Flash中, 数据写入成功后进行重启, 完成整个升级过程。
3.4 升级方案测试与验证
为验证双Loader升级方案的功能和可靠性, 搭建测试环境对机顶盒的升级功能进行测试验证, 测试环境示意图如图8所示。测试的PC机运行双操作系统, 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安装虚拟机运行Redhat Linux操作系统, 同时虚拟机作为宿主机, 安装交叉编译环境;PC机通过USB接口连接TS码流播放器, 再经过QAM调制器和衰减器后连接至机顶盒的高频头接口, 用来播放数字电视节目和升级TS码流;PC机的网口通过交换机和机顶盒的百兆以太网口互联, 可以通过网口进行软件升级;PC机的串口通过串口线直接和机顶盒的串口相连, 可以验证串口升级功能;升级用U盘直接插至机顶盒的USB接口, 用以验证USB升级功能;机顶盒通过HDMI接口可以将音视频信号输出至电视机。
需升级的软件系统在交叉编译环境下编译成功后, 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分别通过机顶盒的高频头、以太网、串口和USB接口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 在不同升级过程中分别对机顶盒进行断电操作, 在恢复供电后查看机顶盒能否正常启动和重新升级, 重新升级后, 验证升级参数是否改变。多次反复的测试结果表明, 本升级方案在意外情况下均能重新成功升级, 实现了升级功能的稳定可靠, 完全可以应对用户复杂的升级环境。
4 结束语
本文采用STi7162高清机顶盒专用芯片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高清机顶盒, 介绍了机顶盒的软硬件总体设计方案。为解决升级方案的稳定性问题,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Loader的升级方案, 从升级方案的软件配置、系统分区到升级检测和实现过程都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搭建测试环境对升级方案进行可靠性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双Loader方案升级功能稳定可靠, 可以满足用户环境升级需求。本文设计的高清机顶盒同时具有一定成本优势, 方案所属产品已经在某地广电系统批量出货, 市场反响较好。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STi7162芯片的低成本高清机顶盒, 介绍了机顶盒的基本硬件组成、存储子系统和外围接口设计, 对机顶盒软件系统架构也进行了简单说明。对设计的基于双Loader的机顶盒软件升级方案进行了重点介绍, 详细介绍了升级方案的组成、Flash分区设计、升级条件检测和数据更新过程。实际测试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升级方案稳定可靠, 可满足复杂的用户升级环境需求。
关键词:双Loader升级,STi7162,高清机顶盒
参考文献
[1]张晟, 郭小勤.数字机顶盒软件设计[J].中国有线电视, 2007 (14) :1367-1369.
[2]彭锐, 于鸿洋, 张萍.嵌入式Linux下高清数字机顶盒软件设计[J].电视技术, 2010, 34 (9) :52-53.
[3]黄友明, 魏腾雄.数字机顶盒串口升级的设计与实现[J].通信技术, 2012 (10) :55-57.
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 篇5
1 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对IPTV业务特点的详细分析, 并综合目前国内IPTV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 IPTV机顶盒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功能。
1.1 硬件及外围接口
IPTV机顶盒硬件及外围接口主要包括媒体、外设及网络接口三个部分。在媒体接口方面, 机顶盒应支持CVBS端子、S-VIDEO端子、YPb Pr/YCb Cr分量接口以及两个RCA端子。在外设接口方面, 机顶盒应支持红外接口, 用于接收遥控器以及其他红外设备输入, 考虑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 机顶盒应支持至少两个USB2.0接口。为了实现网络接入, 机顶盒应支持至少一个10/100Base T的RJ45口, 并尽可能支持Wi Fi的接入方式。
1.2 流媒体播放能力
机顶盒应支持H.264MP@L3或以上.mpg (采用MPEG-2TS封装) , 并应考虑对AVS的升级支持。
1.3 业务功能要求
机顶盒应支持浏览类 (B/S) 及客户端类 (C/S) 业务的方式, 以实现IPTV基础业务以及增值业务展现的需要。
2 系统架构设计
IPTV机顶盒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从下到上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分别为:硬件层、核心层、中间层以及用户界面层。
3 关键技术研究
3.1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国际上现有的音视频技术较多, 考虑到国内运营商网络的实际状况, 目前可供选用的编码格式有H.264、VC-1以及AVS。
H.264以及VC-1是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 技术较为成熟, 但使用费较高。AVS是中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该标准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一致性测试等支撑标准。AVS编码效率与H.264相当, 而且技术方案简洁, 芯片实现复杂度低, 达到了第二代标准的最高水平。同时, AVS通过简洁的一站式许可政策, 解决了复杂的专利许可问题。此外, 相对H.264仅是一个视频编码标准, AVS则是一套包含系统、视频、音频、媒体版权管理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 可以为数字音视频产业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 目前AVS已经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相信在解决了产业链问题, 并切实得到各运营商大力推动的情况下, 相对于H.264和VC-1, AVS在中国市场将有更加明显的竞争力。
3.2 数字版权技术
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针对消费电子产品的数字版权标准, 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 数字版权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数字版权技术是数字水印 (Digital Watermark) , 它采用一定的算法, 在被保护的数字格式的音乐、歌曲、图片或影片中嵌入某些标志性信息 (称为数字水印) 来达到证明版权归属和跟踪侵权行为的目的。而根据IPTV业务以及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机顶盒数字版权技术还需要着重考虑易用性、兼容性、颗粒性以及高效性等要素。
3.3 嵌入式系统技术
一般来说, 机顶盒嵌入式系统由嵌入式芯片、嵌入式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等四部分组成。嵌入式芯片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嵌入式片上系统, 随着RISC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 嵌入式芯片功能将越来越强, 体积越来越小, 这也是机顶盒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和演进的源动力。
3.4 浏览器技术
浏览器是WEB业务的平台和门户, 是IPTV几乎所有功能展现的基础或通道,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IPTV机顶盒作为一种嵌入式设备, 因其资源受限, 难以支持一个基于PC平台的完整HTML浏览器, 故必须进行必要的裁剪和移植工作。根据IPTV机顶盒的实际需求, 对于浏览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如下几方面的情况:
(1) 高灵活性和高可移植性;
(2) 开放性强, 能够满足多种增值业务的要求;
(3) 技术先进, 能够符合国家、产业标准, 可扩展支持Java Script、CSS、DHTML、JVM以及Macromedia Flash等功能;
(4) 高性能, 且对机顶盒资源要求相对较低;
(5) 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6) 具备电视图文显示抗闪烁功能。
4 测试
本项目致力于完成一套可供大规模部署的机顶盒产品, 故对机顶盒的测试需要针对IPTV业务使用流程、系统功能、业务的可管理功能以及系统设备之间接口, 着重考查机顶盒及机顶盒与平台接口, 机顶盒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 机顶盒与IPTV业务能力系统 (包括EPG业务能力系统、IPTV流媒体能力系统) 之间的接口, 机顶盒与IPTV业务管理系统以及IPTV终端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另外, 测试还应注意考查机顶盒以下几方面的表现。首先, IPTV机顶盒应满足IPTV业务应用功能要求, 包括终端对协议支持的完备性、EPG及用户界面的操作、流媒体支持能力、音频音效、图形显示、业务应用支持能力以及JVM等。
其次, IPTV机顶盒性能测试重点是考查机顶盒的网络适应性和抗时延抖动及拥塞的能力, 机顶盒的优劣也表现在它对于网络环境的适应能力上。在测试过程中, 可以在媒体服务器与机顶盒之间适当加入网络损伤, 当媒体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机顶盒播放时, 观察图像变化。业界目前有几家IPTV测试设备制造商采用一种平均判分 (MOS) 运算法则来测量视频质量, MOS基于对视频质量的人类感知, 采用从0到5的判别等级, 这是一种基于人们对视频质量评价的主观测试。当然, 通过仪表量化来测试图像质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另外, 机顶盒编解码能力和图像处理功能也是测试重点。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定制码流 (如帧编码, 场编码等) , 在某些情况下, 还需要考虑将其他测试码流与定制码流进行复合以进一步考查机顶盒的处理能力。而在图像处理功能测试中需要关注的参数还有色度/亮度增益和延迟、频率响应、群延迟、K因子、差分增益和差分相位、亮度非线性和噪声等。根据实际部署中经验, 由于系统端内容来源可能各不相同, 其压缩方式以及参数设置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就要求在测试中应尽可能地去选择更多的实时及非实时编码源内容。同时, 机顶盒对于H.264标准中可选项的支持情况也值得重点关注。
最后, 协议一致性以及互通性能力也是机顶盒测试的重点。在电信IPTV机顶盒的技术要求中, 规定了各接口的通信协议, 对IPTV各个业务的实现过程都有具体要求。这一部分的测试需要重点关注协议、报文、接口API、浏览器对标准HTML/CSS/Java Script的支持、客户端调用安装流程、用户操作流程、管理及日志处理等与互联互通相关的方面。在具体测试中可以采用协议分析仪、W3C测试软件、网络抓包软件以及人工操作共同结合的方式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 IPTV机顶盒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版权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以及浏览器技术等。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关键技术, 才能实现视频、浏览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和运营商的相关要求, IPTV才能够实现大规模应用。
摘要:IPTV指的是交互式网络电视, 而IPTV机顶盒则是IPTV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IPTV的发展。本文对当前IPTV机顶盒系统需求和IPTV机顶盒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 着重研究了IPTV高清机顶盒的关键技术, 并介绍了IPTV机顶盒的测试内容和方法, 有效推动了IPTV的推广。
关键词:IPTV,机顶盒,需求,架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沈昕.IPTV机顶盒架构的研究和分析[J].电信网技术, 2008 (12) .
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 篇6
IPTV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作为接收终端,完成的业务包括电视直播、视频点播、时移电视、网络浏览、信息服务、互动游戏,以及未来可扩充的业务[1]。随着宽带用户的增多,以影视服务为主的宽带流媒体服务成为宽带增值业务中的重要服务。与此同时,人们对高质量高清晰影音服务的需求使得高清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因此,高清与IPTV的结合必将成为当前宽带网络上最具发展潜力、最具盈利前景的热点宽带增值应用之一。
2 IPTV机顶盒总体设计
根据高清IPTV机顶盒所具备的功能,综合考察ST,Broadcom等几大主流IPTV芯片厂商的方案以及目前的市场状况,笔者选择ST公司的STB7100芯片进行设计[2]。该产品是世界上第一个支持H.264/AVC和MPEG-2高清标准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单片集成了高性能多标准的视频解码电路和机顶盒所需的全部功能。STB7100芯片是STB710x系列中性价比很高的一款产品,在一个单片上集成了STB的所有功能和多标准解码电路,可同时解码多个高清视频流,并把合成的视频输出到2个电视机,或以画中画的形式显示到屏幕上。STB7100芯片提供了整套解决方案,嵌入式操作系统可采用Linux,OS21,Win CE中任一种,为上层的软件开发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3 IPTV机顶盒硬件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要求制定了硬件结构总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选用专用的机顶盒解码芯片作为主控CPU,并设计CPU的外围电路和必要的功能电路[3]。本地存储器接口模块(Local Memory Interface,LMI)的32位DDR存储器用于系统运行和音视频数据存储;外部存储器接口模块(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EMI)提供了对各种外设的支持,包括Flash,ROM和网卡等。其中,网口模块用于完成接收及处理IP数据和音视频流功能;音视频输出模块完成音视频信号的输出功能;电源模块负责芯片及整个系统的供电;外部接口完成CPU对各功能模块的信号传输的控制功能。
下面根据系统框图介绍机顶盒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机顶盒核心处理芯片STB7100
STB7100是一款高性能、单芯片集成的音视频解码的媒体处理器,其主要模块有:
1)处理器核心器件
主频为266 MHz的高性能ST40是器件的CPU核心,属于ST的32 bit RISC系列,采用Super H体系结构,负责控制芯片的其他部分,包括与2个ST231CPU之间的通信。此外,还有2个主频都是400 MHz的ST231CPU用于处理音频和视频。
2)视频解码模块及接口
STB7100支持多种视频解码标准,包括H.264/AVC,MPEG-2双向解码标准。分辨力最高支持1 920×1 080i或1 920×720p。同时,STB7100拥有D1标清输入、RGB/YPb Pr/YC/CVBS模拟的高清和标清输出等多种视频接口,还集成了高带宽数字媒体接口(HDMI)和高清晰内容复制保护接口(HDCP)。
3)音频解码模块及接口
采用1个400 MHz的ST231 CPU作为解码器,兼容所有通用的音频标准。音频流输入可以是I2S格式的PCM数字输入或经过内存的传输子系统内部源输入。输出接口包括S/PDIF串行数字音频输出和24 bit立体声模拟输出。
4)其他外设接口
STB7100提供了丰富的外设接口供选择,包括UART接口、红外接口、Smart Card接口以及1个串行ATA(SATA)硬盘接口和1个USB2.0主控制器端口。
3.2 本地存储器接口模块(LMI)
为满足不同类型视频的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内存空间用于存储和解码视音频流。LMI选择64 Mbyte大小的内存用于H.264解码或MEPG-2双向解码,其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其中,DDR的内部块寻址由BA0和BA1决定,可寻址4个内存块,即一个内存芯片存在4个Bank。A0~A12用于对块内行地址进行寻址,A0~A8用于对块内列地址进行寻址,所以每个芯片的容量为32 Mbyte。由于每个内存芯片的位宽是16位,CPU的数据位宽是32位,为了和CPU保持协同工作,必须传输和CPU总线位宽一致的数据量,所以需要2个内存芯片,以达到32位数据宽度。2个32 Mbyte内存芯片同时工作,用同一个片选信号CS控制,也用相同的BA0和BA1信号来控制Bank的选择。
3.3 外部存储器接口模块(EMI)
EMI是ST芯片用来支持一般用途的外部存储器接口,被分成5个Bank,允许系统支持各种类型的存储器、外部处理器接口和其他设备,通过5个不同的片选信号访问5种不同的设备。系统中提供了FLASH和网卡两种类型的设备。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设备:
1)FLASH是用于存储U-boot引导代码、内核以及文件系统的设备,其首地址默认为系统上电时的起始地址。FLASH采用了ST公司的M58LW064D,它是一个64 Mbyte FLASH存储器,采用0.15μm NOR工艺,使用2.7~3.6 V单电源。存储器被分成可单独擦除的64块,每块1 Mbyte。编程和擦除命令通过接口写进存储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U-boot下的cp,erase和protect命令对FLASH进行写入、擦除和保护操作;状态存储器提供了各种操作的状态信息;存储器写缓冲区允许处理器以并行方式编程1~16 byte。为了能对其他块进行编程、擦除,正在编程的块可先挂起,然后恢复;块保持功能使被保护的块不能编程和擦除。上电时,所有块均被保护,块保护命令可用于保护或中止保护某些块。当编程、擦除能使Vpen低电平时,则阻止了所有编程和擦除。STS信号可被设置为准备好/忙(RY/BY)两种模式,高电平为准备好,低电平为忙,在这里设置为高电平,始终为准备好状态。
2)在综合考虑功能和价格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后,采用了DAVICOM公司高性价比的DM9000AE快速以太网控制处理器作为网络接口,其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其中网络变压器用的是PPT公司的PM34-1006M,本身不支持AUTO MDIX,所以需要将CTp0与CTs1,CTs0与CTp1连起来。
4 IPTV机顶盒软件结构设计
考虑到成本和通用性,机顶盒采用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负责机顶盒系统的全部软件和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工作,控制并协调并发活动,能通过装卸某些模块来达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图4表示了系统的软件结构,以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向下通过各个驱动程序面向硬件系统,调配各种硬件资源,向上可加载与音视频相关的应用程序和完成其他任务的应用程序[4]。
机顶盒可划分为3层结构:操作系统以下主要用于完成对硬件设备的操作,为上层提供支持;API层承上启下,将应用程序翻译成CPU能够识别的指令,去调用硬件设备完成相应的操作;最上层主要实现媒体播放、浏览器以及EPG等应用,由用户直接操作。
图5为Linux网络驱动基本结构,在发送数据时,应用层数据通过dev_queue_xmit()向下层发送数据,dev_queue_xmit()通过网络设备接口hard_start_xmit()函数指针向设备发送数据,将应用层的数据发送给硬件设备;在接受数据时,当网络数据到达设备后产生中断,进入中断处理子程序,然后调用接受函数接受数据,再通过netif_rx()函数发送给上层。编写DM9000AE驱动时,除实现探测、发送接受及中断等函数外,还要与开放的板子相对应,需注意网卡的基地址和中断。由于DM9000AE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是复用的,所以要根据电路原理图来确定用来读取数据的I/O端口地址线和数据线的关系。
在网络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本设计采用NFS协议实现网络挂载文件系统,把boot loader和内核镜像写到FLASH上,这样可把应用程序直接放到PC机的文件系统里,节省了机顶盒的内存空间。目前,硬件电路设计已完成,经过测试,可播放H.264和MPEG-2的高清和标清视频码流,同时可播放MPEG-1,AAC,PCM等格式的音频内容。另外,采用了基于GTK的Dillo浏览器,由于不支持Java Script,Java等附加功能,使得它具有规模小速度快的优点。可以把视频模块、EPG模块等各种功能模块以插件方式与Dillo浏览器一起使用。当需要进行交互服务时,可通过HTTP协议访问EPG服务器,得到EPG相关信息,并在本地进行解析重构出EPG。如果需要点播视频,就通过EPG去视频服务器上得到视频源的URL,然后对URL进行解析,再交给视频功能模块进行解码播放。
5 小结
介绍了IPTV机顶盒硬件电路的基本组成模块,确定了以STB7100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STB7100具有强大的音视频处理能力,并可通过其丰富的外围接口进行功能芯片的扩展,实现各种需要的功能。笔者虽然已实现了部分功能,但机顶盒设计仍需完善,还需要对智能卡、数字版权管理等扩展功能做更深一步的研究。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ST芯片的高清IPTV机顶盒硬件设计方案,给出了软硬件各模块的结构和设计。该方案以STB7100为核心,能够处理H.264/AVC和MPEG-2高清和标清信号,同时支持多种格式输出。
关键词:IPTV,机顶盒,STB7100
参考文献
[1]郑灵翔.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2]黄欣,陈珊,俞斯乐.基于ST解决方案的HDTV机顶盒软件的设计实现[J].电视技术,2002(7):63-65.
[3]章琳,方志军,王韶军.基于BCM3540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硬件设计[J].中国有线电视,2006(3):247-250.
高清网络电视机顶盒 篇7
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播电视技术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也应运而生。同时与之而来的众多附加服务,三网融合的网络趋势,也使得建立在高清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上的终端承载体——高清机顶盒,面临着用户更多的需求[1]。其中SI(Service Information)模块是高清机顶盒中最具核心的基本模块之一,是数字电视解析数据、EPG应用功能的基础,并且完成了对PSI/SI节目特定信息的接收、解析、存储、维护和检索等功能的实现。因此根据当前主流嵌入式机顶盒的设计向模块化及层次化方向发展,对SI模块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不仅能够缩短机顶盒新产品的开发和调试周期,同时也能提高节目接收完整性与高效性[2],给用户交互使用留下良好的印象。
1 SI模块优化设计方案
1.1 采用多模块划分
由于高清机顶盒数据量需求很大,除了提高硬件本身解码的速度外,还要对软件模块进行重新划分,以提高代码的运行效率,降低CPU的负荷[2]。SI模块的软件架构与在各模块的划分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中所包含的Demux/Filter,Data Analysis,Section Management,Builder即为机顶盒软件SI模块所包含的部分。
其中Demux/Filter中定义了驱动接口,并对解复用时Channel(通道)管理以及过滤器Filter的设置。它与硬件平台相关性有关,属于直接调用系统函数及硬件接口部分。Data Analysis与Section Management是两个独立的模块,Data Analysis负责解析数据包Section,而Section Management负责Section包的管理,它们之间不相互通信,而是通过OtherModule里面的数据库将信息进行交互[3]。Builder模块是数据搜索模块,当上层UI用户发出请求时,通过Builder模块,得到程序起始调用接口,搜索到音视频和其他节目有关信息。
1.2 数据解析处理方式
在SI数据解析过程中,即对Section包的过滤和接收,并得到PSI/SI各种信息表,依次解析出每个表中的内容,并存入数据库,供上层调用。在传统的解析处理中,采用的是主动式接收。主动式接收是在接收表的过程中,当回调函数发出用户使用的Request时,解析模块根据Table_id去请求此表的Section,直至一张表接收完整,才存入SI数据库中。在用户不断调用请求下,解析模块主动地去请求所要使用的表。但这种主动式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数据存入数据库缓慢,延迟用户使用请求。
在本文中采用一种新型的被动式接收方法。被动式接收的方法是采用添加Capture(捕获)的方式。在解析模块将数据返回给用户时,当消息驱动到来,Demux将接收的Section存入管理后,就在解析过程中添加一个Capture,将所得到的全部的捕获项进行接收,存储到数据库中。若有用户Request时,则访问数据库即可获得。若有更新时,则根据版本号的比较,删除过期的Capture即可。图2为被动式接收添加捕获数据流程图。
2 数据库的设计
2.1 数据库的存储
SI数据库中表的种类繁多,数据量大且关系比较复杂。但是机顶盒的CPU资源有限,传统的方法是使用链表来处理数据,由于处理过程复杂,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影响用户的使用[2]。在本文中,笔者对高清机顶盒引入新型嵌入式数据库SQLite3,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的速度。综合考虑SI数据库与PSI/SI信息格式匹配,以及建立索引管理的好处,设计了一种将索引管理与树状链表相结合的存储方式。
如图3所示,在索引管理中,线性索引表不包含其他的SI信息,只包含Service的3个标识信息(Original_Network_Id,Transport_Stream_Id,Service_Id),分别是指向复用流(TS流)、业务(service)的指针。这3个节目标识符,用于在SI数据库初始化索引表时,定位节目信息的位置。3个信息指针,有利于快速找到TS流信息、Service信息、节目事件信息。从而利用索引表,可以快速实现节目信息的编排、删除及更改。并且SI信息内容是按照Network(网络)、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Service(业务)、Event(事件)的顺序进行分层描述。
2.2 数据库的管理
引入的SQLite数据库,具有轻巧、操作方便的特点,是一个对所有应用程序可用,且功能强劲的轻型关系型数据库引擎。对于业务信息中的图片和文字其都是以“0”和“1”的形式存到Flash中,因此文件存储采取二进制形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且占用较小的内存空间。另外,在SQLite3中定义了操作二进制的内部接口函数,更利于对SI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在加载内存Flash数据时,可以通过预先读取TS信息和Service信息,得知占用内存的大小[3],然后根据此信息创建一个稍大的内存缓冲池,用于保存数据库信息。当内存缓冲池空间不足时,再去动态申请内存。这种内存分配方式可以尽量避免内存碎片[4],同时也避免内存缓冲池容量大小不足的问题。
3 SI模块优化设计实验结果
本课题是高清机顶盒DEMO项目中的一部分,笔者课题研究所在的公司是重庆市指定的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开发商。该SI模块的优化设计是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清解码芯片SIC8008的平台上测试实现的。基于本文提出的嵌入式Linux下的高清机顶盒SI模块优化设计的架构,笔者完成了部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证明其优化效果较好,性能稳定。
在图4可以看出,在搜索节目时有手动、网络搜索方式,当用户终端使用时,使用该模块开始搜索节目信息。
图为根据主网所发送的频点及数据流,经过模块接收、解析、存储后,将接收的节目加以统计,考虑接收的数据完整性(接收节目数与接收时间的比值),得出的结果比较图。由图5可以看出,由于高清频道主要集中在403~503 MHz频段中,可以看出优化后接收的高清节目的完整性,达到98%以上,明显高于优化前1个百分点。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内存的占用非常合理,在节目信息量大的情况下,内存占用会比较大,但不会影响机顶盒等正常运行。
4 小结
在介绍了嵌入式Linux下高清机顶盒SI模块的系统架构的前提下,分析了SI模块设计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克服了传统SI模块开发时的复杂度,接口调用的不统一、不开放、代码模块划分不清、效率较低的弱点,在实际应用项目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适应性好,稳定,效率高的优点。
参考文献
[1]闫书元.数字高清技术与高清机顶盒设计浅谈[C]//2005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s.n.],2005:45-56.
[2]徐登,郑世宝,金荐.一种优化的机顶盒SI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电视技术,2005,29(5):13-15.
[3]韩锐,邓浩江,曾学文.一种可移植的机顶盒SI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9(2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