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直播(精选4篇)
微博直播 篇1
一、文艺广播直播节目的内容
文艺广播历史悠久,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和获取时效信息的一种工具, 而且收听方便, 不管何时何地, 只要有信号的地方就可以收听到广播。近几年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出现了, 即通过电台主持人在线解答问题, 不管是青年还是老年朋友都很喜欢这种广播形式, 老年人喜欢听听广播里的新闻或者时事, 而青年人喜欢在广播里听听歌或者和主持人互动一下。
二、微博的内容
微博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 你可以通过关注的方式获取消息, 也可以自己发布信息。微博发布的信息是快速的, 只要是你的听众, 你可以在瞬间把你发布的消息告诉他们。
中国微博抓住了文化特征是关系社会这一本质的属性。中国人认为, 结构是建立在一套强有力的关系体系之中的, 其核心是群体化、联系化, 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 而关系作为一种资本, 是实现权力中心的核心, 所以微博的发展也是新权力者关系资本积累的过程。
在微博这个平台上, 发布者可以自己发布最为及时的消息, 不管你是明星还是高官, 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农民, 只要你在收听这个信息, 就可以及时看到并发表你的看法, 之中就有很多娱乐八卦或者是商品广告或者是不健康消息的传播。
三、微博中的弊端
微博是草根的社交工具, 也是平民的消息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多数消息还是好的, 是健康内容的传播, 但是也无可避免地会有不好的内容, 而一旦这些不健康的、无营养的消息传播出去, 就会在千千万万的人群中传播, 就会或多或少地引起不好的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缺乏是非判断力的人中间, 他们会错误地认为, 那些不好的、无营养的东西是好的、是正确的, 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去宣扬, 使一条消息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甚至是一些黄赌毒的东西也可以在微博中传播, 这就需要有好的东西对微博进行引导, 比如文艺广播直播节目的内容就是很健康又有营养的。
四、文艺广播直播节目对于微博的引导
文艺广播节目也是一种平民化的广播形式, 虽然你不能充当发布者、不能第一时间让别人看到你发布的消息, 你却能从文艺广播中获取很多时效信息, 而且文艺广播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仅有新闻信息的广播, 也有生活小知识的讲解, 更有生活动态的指导, 比如那条道路正在堵车、哪家的小吃好吃、哪里的东西在打折等等, 你也可以与主持人互动, 与主持人分享生活中的乐趣, 或者讲出心中的小秘密, 让主持人走进你的心灵, 或者为朋友点上一首歌等等。这些文艺广播直播节目的内容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是向大众传播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为大众提供生活的种种方便, 如果微博能够继承和发展文艺广播节目内容的种种优点, 那便是最好的了, 这样就可借助文艺广播的内容对微博做良好引导, 就能够更好地在平民中产生很好的影响, 产生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并在大众中进行传播, 提高大众的思想觉悟, 还可以避免不良思想带来的种种不好影响, 避免因为一条坏的消息带来的各种不好影响。
微博也是一种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的本质特点, 一方面是用户生产内容, 另一方面用户也在通过信息的发布、关注、转发、评论等形式建构新的社会关系。建构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个性化的人, 而不再是以往高高在上的政府或媒体机构, 因此作为传统媒体的文艺广播要打造优质的微博平台, 要学会低下身段, 这就要求文艺广播摆脱原有的话语体系和报道方式, 真正接地气、有个性、懂得人情味、充满趣味性, 并展开充分的互动。最后, 文艺广播媒体人要借力新媒体, 但更要持续创新, 探索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曹璐罗哲宇《广播新闻业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曹璐罗哲宇《广播新闻业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毕一鸣《现代广播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2.毕一鸣《现代广播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微博直播 篇2
【热点透视】
一、庭审直播是指通过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系统,对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的播放。按法律规定,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公众可以到庭旁听,但是对一些公众普遍关心的大案要案,法庭上有限的座位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最近一段时期,一系列大案要案通过微博平台进行的直播庭审,让公众对相关案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让公众在庭外也能迅速且较为准确地了解案件审理细节。
二、事实上,在我国,一些作为案件当事人的企业或个人,出于对自身利益或隐私的保护,有时并不愿接受庭审直播。另一方面,一些法院工作人员也担心庭审质量缺陷会通过直播昭示在公众面前,因此疑虑重重。还有一些人担心,媒体的介入有可能对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庭审直播有所顾虑。其实,类似的担忧和问题在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庭审过程是否允许录音录像和直播,在美、英、法等国都经历了一个由禁止到开放的过程。各国的司法实践证明,庭审直播从禁止走向许可,是司法民主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公开审判的最终发展结果。司法实践也证明,庭审直播的效果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三、相关案例
饿死女童案、***案:微博直播庭审引关注
9月18日,南京“饿死女童案”开庭。审理此案的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账号“南京V法院”,同日直播了庭审情况和之后的新闻发布会。在描述庭审现场的一个细节时,“南京V法院”发了一条微博:“乐燕(被告人)最后陈述时说:‘我真的很想念我的两个女儿!以后我想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好人!’”
此次庭审直播让公众对案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许多网民积极回应。网友“方方”留言说:“生命无法逆转,最后的悔恨,无法换回天使的生命。”还有一位网友留言说:“沾上毒瘾不能自拔的人已不是正常人,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这个案子对公众的最大警示价值在于,切莫去碰毒品,否则后果极为严重!”
9月16日,北京法院网的官方微博账号“京法网事”对“大兴摔童案”进行了现场实时播报,“法庭辩论”“举证质证”“民事赔偿”等内容,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8月开庭审理***案件中,也进行了详尽的网络直播。不仅仅是这些国人强烈关注的大案件,一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也通过直播撩开了神秘面纱。
浙江临海市法院首次微博直播的案件是一宗容留他人吸毒案;广西龙胜县法院今年8月对一起财产侵权纠纷案进行了庭审直播„„据统计,最近两年来,全国至少有17个省份开展了庭审直播工作,法院通过网络发布庭审相关情况渐成常态。
今年6月和7月,王书金强奸杀人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两次开庭审理,由于王书金此前供述的一起案件,与原本早已被石家庄警方侦破的聂树斌案件非常相似。这一疑似“一案两凶”的事件曾引发舆论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对此,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没有回避质疑,而是通过官方微博进行了庭审直播,充分表达了各方主要观点。一位旁听了庭审的律师表示,这次庭审直播信息公开力度很大,给法院加分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不少,虽然部分媒体和网上“意见领袖”表达了一些负面情绪,但由于庭审直播对各方观点的传播,使得原来社会舆论中一边倒的“冤案”观点发生明显变化,理性客观的声音在上升。虽然对庭审直播叫好者居多,但记者也观察到,个别地方法院对庭审直播仍在观望,还有一些庭审直播有应付之嫌。在今年7月的唐慧案庭审直播中,湖南省高院的微博主要介绍了庭外的情况,属于庭审情况的微博只有两条:开庭时间以及宣布结束,结果引来一些记者和网民的吐槽。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庭审直播涉及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关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又事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因此,在制度设计方面,要在司法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审核程序及技术规范,使庭审直播工作在公开、有度、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我国首创微博直播庭审 最高法表态鼓励支持
针对近期部分人民法院通过微博直播庭审实况的做法,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庭审微博直播是司法公开的一种有效载体,是司法公开的手段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包括庭审微博直播在内的司法公开活动。
孙军工表示,推进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各级法院要全面落实司法公开原则,不仅要敞开法庭大门,还要创造和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不仅要公开庭审过程和结果,还要公开裁判依据和理由;不仅要公开案件审理,还要公开人民法院的其他审务工作;要完善旁听庭审制度,努力满足群众旁听需求;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要通过庭审直播、录播等方式及时让公众知晓案件进展情况,提高审判工作透明度。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全国法院系统开设官方微博的约有619家。
今年6月28日,全国法院微博群建设推进会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主要领导要亲自关心和过问法院微博建设工作,把法院网站和官方微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人员、设备、经费等保障措施,为网站和微博的开通与维护、发展与壮大创造良好条件。各地法院网站和官方微博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以中国法院网和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为中心,加强沟通和协调,努力把法院网和官方微博建设成回应群众呼声、落实司法公开、展现法院形象、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新的重要舆论阵地。【意义】
1.庭审直播涉及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更事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公开审理案件,当然不能直播庭审。但是,对于大案要案,以及事关公共利益、公众关切的案件,就应该直播庭审。
2.在我国,庭审直播已成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推行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最高法因此对庭审直播持积极态度。早在1999年,最高法就明确,依法公开审理案件,经人民法院许可,新闻记者可以记录、录音、录像、摄影、转播庭审实况。此后,最高法在2009年、2010年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出台的多份司法解释性文件,对庭审直播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全国各级法院根据庭审公开的相关要求,建立了新闻媒体旁听和报道庭审制度,有的法院还专门设置媒体旁听席,开展庭审直播工作。
3.庭审微博直播,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是我国法院系统加强司法公开工作的必然要求。这种信息公开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使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案件审理过程,彰显了社会公平与公正,也起到了一定普法教育意义。相比于传统的新闻信息发布方式,微博直播类似地方法院的“自媒体”,相对便利。微博直播方式更为方便、直接、简洁,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社会影响力大,这也对探索司法公开路径与方式、促进阳光司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措施】
1.直播更应注重平衡。审理刑事案件,理想的微博直播庭审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全面直播,不仅要公开案件事实、证据,控辩双方的意见也应该平等公开,注重平衡。尽可能做到不改动、不隐瞒、不节选。二是同步直播,尽量做到不间断。不仅通过文字直播,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充分利用图片、音频等形式直播,让公众通过微博身临其境,了解庭审情况。
2.微博直播也要注意技巧。例如在某些暴力犯罪案件中,对证据的直播可以进行技术性处理,只直播相关文字记录即可。
3.推广庭审网上直播需要形成刚性制度。庭审网上公开的制度必须严格,具有普适性。比如涉及多高官级、多大金额,还有引起舆论普遍关注的案件必须公开,只有细化到可操作的程度,庭审网上公开才不会昙花一现。
4.以庭审直播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制度化。司法公开以及庭审直播,不能是选择性公开和直播,而要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因此,在庭审直播制度设计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直播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以此推动庭审直播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参考范文】
微博直播庭审推进司法公开
“点开微博看庭审”,近期,众多舆论关注的大案要案在微博平台直播庭审,让加V的法院微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风景。微博直播庭审带来的公开透明,同样是对法律人的考验与检验,也必将促进司法的不断规范与成熟。
微博直播庭审,一方面,这是利用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和影响力,面向公众的一堂“法治教育课”,让人对法庭构成、证据使用、法庭辩论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这样的直播也辅助法律完成维护公序良俗的目的。正如网友在南京饿死女童案直播时的留言:“切莫去碰毒品,否则后果极为严重!”哪怕只有一个人认识到这点,也是法律影响范围的一次“正扩张”。更何况,对于个人乃至家庭,这样的影响或许是百分之百。
微博直播庭审,是重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法谚有云,“法律人的尊荣,乃在于法律人的寂寞”,司法活动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过也要看到,法律并非简单的观念表达,司法活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动更不是在真空中进行。一些重要的案件,会引来大量社会关注,因而产生极大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进程。在当前的中国,既要应付社会转型期的泥沙俱下,也要面对民主化、信息化浪潮的叠加,案件和审判“公共事件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法律已经不仅仅要“独善其身”了,更应成为在更高水平重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
微博直播庭审,增强公众的法治理念。从药家鑫杀人案到李某某涉嫌强奸案,这些案件都承载着公众对于社会正义的认知与期盼,甚至是北京街头摔婴案、南京女童饿死案等极端事件,都因涉及道德、涉及制度、涉及人心而有着超越个案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正义不仅要实现,更要以让人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才能增强公众的法治理念,也增强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信心。
不过,司法公开以及庭审直播,不能是选择性公开和直播,而要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因此,在庭审直播制度设计方面,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庭审直播案件的范围、直播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以此推动庭审直播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司法公开进一步制度化。
全民微博围观王石恋情直播 篇3
@慈冰CAIJING:【王石婚变】经本人多方核实,王石婚变一事属实。其与前妻王江穗的离婚手续已于年内办妥。财产分割一事太过私密,暂时难以求证。但依照硬汉王石的性格,“净身出户”可能性颇大。80后女星田朴珺与王石女儿年纪相当,曾有人在美国见她与王石一起学习英语。目前二人是否成婚尚未可知。
潘石屹 :前几天我们在@银河SOHO 聚会。@袁莉wsj 告诉我:“王总恋爱了,天天给这姑娘做红烧肉”。我说,肯定是谣言,现在那有姑娘天天吃红烧肉的。袁莉想了想说,这姑娘可能是北方人。今天上网一看全是王总消息。
各路评论蜂拥而至,愤概的、理解的、躺枪的……
@石康 :在我眼里,中国目前的成功分子,从王石到冯唐都算上,都在通过搞离婚来补课,是中国欠他们的,在他们年轻时,应得到的是大量姑娘及损友儿,他们在青春期不听摇滚而拿上班或考托当奋斗,他们差不多一生都在垃圾堆里搞装修,令人伤感的是,已没用了,他们全被骗了,因错过太多与时间相关的优美的事情。
@李思磐 :进一步证明了商学院才是正牌世纪佳缘。
@lhyh456:我们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年长时陪原配过好日子的男人。显然王石做不到。
@潘石屹 :各地记者纷纷发来短信:“潘总,您好!我是广州日报记者李华,王总婚变的消息沸沸扬扬,您作为圈内熟人,不知情况是否属实?另外张总在微博中透露,网友让她看好您,您怎么看?谢谢”他谈恋爱,让我谈感受?有没搞错?
@地产壹线:1.对于王石而言,60岁其实是更好的20岁;2.被爱人叫笨笨,说明这个男人内心刚步入青春期;3.男人登得再高,也难免被下半身左右;4.当王先生不断登山转移精力,王夫人就应该觉察,婚姻最大问题是厌倦;5.有人离婚是绞尽脑汁买第二套房,有人离婚随随便便放弃十余套房,高帅富的人生,屌丝不会懂。
再然后,大家似乎都接受了既定事实,只围观了。
新浪财经 :【王石田朴珺10月美国亲密挽手照曝光】早在10月1日,南都娱乐记者在位于纽约中央公园对面的苹果店,拍到王石与田朴珺亲密挽手在一起,从两人的亲密举动来看,应该正处于热恋当中。田朴珺一见王石就非常熟络地挽起王石的臂弯,有美女女友陪伴的王石脸上也流露出快乐与轻松。
再再然后,没有然后了……王石的这段恋情再牛,能牛过默克多与邓文迪吗?也或者,邓文迪就是田朴珺的参考书。
@武志红 :最深的关系里,你希望对方尊敬你,视你为一个高高在上的伟人,还是希望对方将你弄成一个孩子。答案肯定是后者,王石与田朴珺的关系,或许关键在于这一点,这种过于有进取心的女人,有一种能力,将牛人弄成孩子。至少邓文迪与默多克,关键是这一点,现在据说邓训斥默,就像训斥一个孩子。
微博直播 篇4
一、技术与司法的内在关联决定了新媒体时代微博庭审直播的合理性
司法公开是现代司法的本质要求。庭审作为最能体现司法公开要义, 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要环节, 在司法公开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历史地看, 法庭庭审环节的公开, 却深深受制于人类社会技术发展程度的影响。在人类社会技术发展欠发达的社会中, 法庭庭审的公开曾主要依赖于“广场化”的司法活动。露天广场为司法活动提供了“一种透明无隐的公共活动之地”, 人们在这种直接照面的、没有身份和空间间隔的空间中目睹司法过程, 参与司法活动, 亲眼目睹与口耳相传构成了其时司法公开的主要形式。及至人类社会的司法活动进入“剧场化”的司法空间以后, 技术手段在司法公开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凸显。其原因在于, “剧场化”的司法场所是间隔性的、相对不透明的, “法庭既阻隔了庭审活动与庭外活动, 也限定了‘诉讼参与人’与一般‘旁听人’之间的角色及活动的界限”, (1) 而剧场空间的有限性也为更多群众进入法庭之中目睹司法过程建立了障碍。在这种情形下, 借助于报纸、电视等方式, 将庭审环节展现于公众面前, 就成为司法庭审过程公开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电视的出现, 为以直观、整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庭审过程提供了可能, 庭审直播由此成为了司法公开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没有电视等新技术的发展进步, 庭审直播将难以成为现实, 技术发展也就成为制约司法公开的重要因素。从技术与司法关联的关系原理来看, 既然媒介技术能够发挥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规模以及形式的作用, (2) 那么当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微博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技术之后, 基于技术与司法公开之间的紧密关联, 利用微博这一新技术而展开的庭审直播也就具有了自然而然的合理性根基。
二、新媒体时代司法公开的现实挑战决定了微博庭审直播的必要性
微博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型媒介, 其典型特征是数字化, 它通常被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 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即时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它包括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媒体, 也包括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 新媒体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超文本性、无限性等基本特征。 (3) 微博是典型的新媒体类型。微博虽然在信息发布字数上有一定限制, 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 微博在信息的及时性、交互性等方面的表现日益明显, 围绕着微博而发生的大规模及时化的网络社交, 已经使微博成为社会信息传播与舆论生成的重要阵地。而近年来我国微博用户逐年增加。据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微博用户的急剧增长, 使得基于微博而进行的信息传播与分享在社会舆论引导控制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微博等新媒体的主导之下, 司法公开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是在新媒体环境下, 司法活动信息发布主体不再完全由司法机关等权力主体掌控, 传统传播模式中的“中央控制式”结构已经被“分布式网络结构”所取代, “发言人”的增多已经使信息源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二是新媒体的兴起已经突破了传统媒介单一议程设置体系, 对司法活动信息内容的公开已经无法完全通过事前审核的方式来进行;三是由于新媒体受众众多, 互动频繁, 借助于新媒体而传播的司法信息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也就更为复杂多变, 司法公开的信息一旦出现偏差或误读, 就极可能产生媒介审判或者舆论审判, 进而对司法审判活动产生莫大的压力。近年发生的“邓玉娇案”、“药家鑫案”、“彭宇案”等无不是这方面具体的例证。因而, 通过微博展现庭审过程, 消除信息误差, 即成为新媒体时代司法应对舆论的必要举措。
三、新媒体时代司法公开创新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微博庭审直播的正当性
公开是现代司法的本质属性。一方面, 现代司法建立在民主制度基础之上, 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一样, 同样来源于人民的授权。为使司法权的行使过程接受人民的监督与制约, 司法公开必然成为民主社会中司法权行使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公正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要求司法公正必须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司法公开更加成为司法活动不可缺少的特征。今天, 司法公开已经为《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加以认可, 成为各国司法制度遵循的普适性规则, 司法公开由此成为司法正当性的根基所在。通过司法公开以奠定司法正当性的要求, 不仅没有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有所衰减, 反而迎来了发展创新的压力与契机。在新媒体时代, 公开仍旧是司法永恒的主题, 公开也是司法获得社会公信, 展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通过微博这一重要的新型媒体进行的庭审直播, 也就成为新媒体时代司法建构自身正当性的重要举措。而从利用微博庭审直播的一些重大案例实践来看, 微博庭审直播对于司法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 2013年9月, 薄熙来案件的审判就利用微博进行了庭审直播, 微博庭审直播突破了以前只允许极少数新闻媒体旁听案件审判, 司法活动的信息也主要借助于传统媒介发布传播的做法, 公众借助于微博得以围观薄案庭审的全过程, 而微博本身所具有的的及时迅速、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 也将以往公众难以知晓的法庭审理过程真切地呈现出来。薄案的微博庭审直播成为“近年来我国庭审中使用新媒体的标志性事件”, (4) 展现了其丰富的法治意义, 凸显了微博这一新媒体对于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所具有的正当化价值。
司法公开是贯彻群众路线, 满足群众需求的根本要求;司法公开是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社会建设的强力抓手;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 实现司法廉洁的有力保障;司法公开是适应司法国际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推进司法公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 微博等新型媒体日渐成为社会公共舆论发生、传播的重要平台。面对微博等新型媒体蓬勃发展的现实生态, 人民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境遇, 借助于微博进行庭审直播进而推进司法公开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庭审直播,司法公开
注释
11 舒国滢.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J].政法论坛, 1999 (3) .
22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 2000:406.
33 展江, 吴薇.开放与博弈:新媒体语境下的言论界限与司法规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