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设计

2024-10-03

空调制冷设计(共12篇)

空调制冷设计 篇1

影响空调制冷系统化的节能环保的原因关键是制冷部件因素、压缩机的能源消耗和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能源消耗, 所以, 空调制冷系统化经过合理科学完善制冷部件与新型节能压缩机, 并增强空调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从而使空调的能源消耗降低, 推动空调制冷系统化的节能环保。

1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影响原因

1.1 制冷部件原因

制冷的关键部件是喷射器。在1939年产生第一台喷射器, 由德国制造出, 这以后, 喷射器便被普遍运用于气体输送, 抽真空和制冷等范围。简单的结构, 方便安装维护是喷射器最为明显的特征。然而在空调制冷体系中, 只是简单地接入喷射器与汽液分离器系统, 这无疑造成了机组功率低, 降低平均制冷量, 影响制冷装置运行可靠性的是制冷部件, 变成空调耗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压缩机

空调制冷系统中空调制冷系统化中的压缩机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也是让空调制冷系统化节能环保完成的重要部分。空调制冷系统化中一般有复式活塞压缩机与回转式压缩机这2种种类的压缩机。关键是经过改变压缩机内的气体容积以压缩和运输制冷剂的蒸汽并产生冷凝器中高压力的压缩机, 而低压力的蒸发器, 其经过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 所以, 优化空调制冷体系化中消耗的压缩机的工作中能源, 对空调制冷体系化的节能环保有利。

1.3 冷凝压力

冷凝压力在空调制冷系统中也是节能的一个关键原因, 冷凝器中冷凝压力的气体因为实施分子运动而和容器壁出现碰撞, 受到压力的容器壁单位面积。一般空调制冷体系中都使用风冷式冷凝器, 多组盘管的结构, 而且在盘管四周还增加肋片, 非常大程度上让空气的传热面积增加了, 然而这种设计却有必然的缺点, 因为肋片中间的距离非常小, 时间久了在冷凝器上会有一些杂物附着, 造成空气不可以大量成功的经过冷凝器, 影响了传热结果, 也随之降低冷凝效果。

2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措施

2.1 改善制冷部件

改善制冷部件不也是一种有效的空调体系节能方式。这年来, 一些研究者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引入喷射器, 组成喷射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喷射器和蒸汽压缩制冷体系的结合, 能够让空调制冷体系达到相对明显的节能结果。空调机机组改装后的关键部件都不做改动, 只是在空调制冷系统接入喷射器和汽液分离器组合。经过测试, 能效比提升平均制冷量在冷库中运用带热力喷射器的中冷器替代陈旧的蛇管式中冷器提升了, 这一研究不但提升了制冷部件应用运行的可靠性, 使金属消耗降低了, 简化了自动控制体系, 让整个制冷系统的功能获得了提高。改善制冷部件, 进一步研究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非常必要。

2.2 新型压缩机的运用

(1) 涡轮式压缩机。一种新型节能压缩机就是涡轮式压缩机, 在小型空调制冷体系化中适用。又能分为数码漩涡压缩机、直流变频涡轮压缩机等的涡轮式压缩机。这种类型的压缩机装置可以使空调制冷系统化装置的噪声降低, 使空调的应用寿命延长, 并可以对空调制冷体系化中的转速作出科学的调整, 提降低能耗, 推动空调制冷系统化的节能环保。

(2) 螺杆式压缩机。随着技术的发展, 螺杆式压缩机已经由两螺逐步向三螺杆转变, 变成节能的一个关键发展方向。三螺杆压缩机能够有加强压缩机的平衡性, 而且产生两个单独的工作容积, 这样来对排气量进行调节, 气压量的改变及时有效地应对, 有效节约能源消耗。

2.3空调系统日常应用、保养的节能办法

(1) 冷凝器定期清理。空调冷凝器多使用的是风冷式的冷凝器, 使用翅片使传热面积增加, 加速流动强制空气, 达到传热的结果。假如空调一直应用而且不定期清理, 冷凝器翅片表面就会粘黏一些飞絮、尘土、小飞虫等, 使风阻和传热热阻加大, 导致冷凝器的冷凝结果下降, 升高冷凝压力。有关数据显示, 其每升高1kg/cm2的压力, 就要多耗电6%到8%。清理时机:夏季开始制冷和结束;冬季开始采暖和结束。

(2) 监测空调系统的冷凝温度。一些厂家在生产空调时, 为了节省成本, 冷凝器的配置, 单单能够满足规范实验室工况对制冷量、功率消耗的测试要求。当超过35℃的环境温度或冷凝器散热不良时, 就会升高空调系统的冷凝温度, 导致减少制冷量, 增加压缩机功耗, 使空调的制冷的效率大大降低。所以, 要监控夏天空调系统的冷凝温度, 假如发现在夏天制冷空调冷凝温度异常, 总是常常的报警而且几次冲洗外机没有结果后, 冷凝器就需要更换来解决。

2.4 将变频技术应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

依据有关统计显示, 在大型商场中, 一年以内人流稀少的时间大概是其营业总时间的一半。在这种状况下, 夏季的制冷依然会高出现实的负荷。对于餐厅空调制冷系统的负荷一半状况下计算的都相对大, 在就餐人员相对少的状况下导致非常大的浪费。在这种状况下就会导致室内温度太低, 空调的应用者并没有达到舒服的目的, 而且还浪费了相对多的能源。所以想要让空调可以真正达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服的目的, 就要让空调可以随着室内散热量的改变实施相关的调整, 保持必然的舒适度。通常使用的调节手法有:经过风阀调节风力, 但是因为实施风阀调节的时候需要消耗非常大的能量, 从而让设备的功率降低, 因此通常不太常用;为了可以依据室内温度的改变调节水管路的水流量而且把能耗尽量减少, 电动调节阀设置在水管路上;变频装置分别设置在空调的风、水系统中。变频技术在调节空调项目中的工作原理就是, 经过改变系统风量让风机做出相关的改变, 进而让空调的功率也可以跟着变大或变小。这种由变频器控制的无级调速风机属于低速送风中的变风量系统, 通常是由可以自动调节风量的节流风阀与无级调速风机电机构成的, 通常有静压、室温和送风温度控制等控制办法。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的持续加快, 节能观念持续深入人心, 中国尽管资源丰富,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资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 一定要实施节能减排以跟社会的真正需求相符。尽可能的实施完善空调的节能性, 环保性, 争取为创造出资源节约型, 能源友好型社会, 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龙.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郑州大学, 2013.

[2]魏鹏威.12m客车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D].集美大学, 2013.

空调制冷设计 篇2

一、空气调节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二、能耗计量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三、冷热水系统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四、冷却水系统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五、风系统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六、检测与控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 4.2.10采暖和(或)空调能耗不高于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5.2.15 楼宇自控系统功能完善,各子系统均能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

5.5.1 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七、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空调制冷设计 篇3

关键词:蒸发冷却;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实验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29-01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以及环境形势,其中节能减排就是一个有效地措施,为达到节能减排这一目的,在蒸发系统和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搭建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能耗高、水堵、使用年限较短、维修工作量大。适用范围有限,只能使用在干燥地区,如新疆,同时还没有冷热回收功能,造成能源浪费。

1 机组外形设计

外形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所以需要参照其他组合台式空调的外形尺寸,在本次设计中主要参照的组合台式空调节型号包括美的、台佳以及开利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次设计的实际需求对相应的机组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不同功能段的相关尺寸做了改动。

机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从蒸发冷却“免费供冷”这一优点出发,同时还要保证机械冷却除湿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保证机组各功能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可以正常发挥。综合以上各项因素设计出在一年四季均可正常发挥功能的全年运行空调机组。

2 实验台系统设计

2.1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包括:

《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GB/T14294-93;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2.2 机组外形设计

机组外形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组合式空调机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同时参照其它一些组合式空调机组外形尺寸确定合适的外形尺寸,如美的、台佳、开利等,在此基础上根据该机组设机功能要求,适当地对机组外形相关尺寸做出优化设计。

2.3 机组各功能段结构设计

机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进行设计,其中既包括机械冷却除湿功能以及蒸发冷却“免费供冷”这一优势,同时还要考虑一年中不同季节条件下机组功能的切换使用。在全面考虑之后,最终设计出了一种全年运行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新风过滤段、管式间接蒸发冷却段、直接蒸发段、热管(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段、机械制冷表冷器段、再热段、加湿段等,此外还包括挡水板以及送风机这两部分。

2.4 风系统设计

①风管管路设计。风管管路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不同季节条件下运行模式的变化性,同时还要从节能减排出发,做到回收利用,根据这两点内容搭建了实验台风系统。

②风管尺寸的确定。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关于风管尺寸的有关规定,采用假定流速法计算空调系统风管水力,结合流量以及规范中建议使用的流速确定出风管尺寸,在计算过程中不要忘记相关阻力的计算。

③风系统阻力计算结果及风机选型。

2.5 水系统设计

①蒸发冷却水系统。

②机械制冷水系统。

冷水机组选型:在实验台二层屋顶放置实验台冷水机组,采用的是HLZ30型蒸发式空调机,该蒸发式空调机的使用减少了使用水泵以及修建冷却塔方面的投资,该设备结构紧凑,具有广泛使用性,该设备相对于普通的风冷式以及水冷式空调主机,热泵的性能循环系数显著提高。其制冷量30 kW,功率9 kW,冷冻水泵扬程为22 m,冷冻水流量为5.0 m3/h。机组表冷器配备主机选用蒸发式冷水机组。

表冷器选型。表冷器设计参数:

管排数:4;制冷量:25 kW;运行工况:回风工况;水量:4.2 m3/h;水阻:25 kPa;进出水温:7/12 ℃;进出水管径:DN40。

3 系统全年运行调节

3.1 夏 季

当室外空气状态点W落在第Ⅳ象限区域,也就是说在空气焓值室外超过室内,同时室外空气湿度大于室内空气湿度的情况下,单纯使用蒸发冷却空调不具备制冷功能,如果想获得较好的制冷性能,需要联合使用机械制冷主机以及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在此条件下需要开启管式间接段、热管间接段以及机械表冷段。

3.2 过渡季节

当室外空气状态点W位于第Ⅱ象限区域,也就是说在空气焓值方面,室外大于冬季送风状态点,而且送风状态空气湿度大于室外空气湿度,这个时候一级间接加直接蒸发冷却处理系统就可以满足要求,这时需要开启直接蒸发冷却段以及热管间接段。当室外空气状态点W处于第Ⅲ象限区域时,也就是在空气焓值方面,室内小于室外,同时室内空气湿度大于室外空气湿度,使用直接蒸发冷却处理联合两级间接段就可以满足需要,开启的功能段有:直接蒸发冷却段、管式间接段以及热管间接段。

3.3 冬 季

当室外空气状态点W处于第Ⅰ、Ⅱ象限区域,也就是说在空气焓值方面,室外小于冬季送风状态点,送风状态湿度大于室外空气湿度时,使用直接蒸发冷却处理和热管间接预热之后通过再热段就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开启功能段包括直接蒸发冷却段、热管间接预热段以及再热段。

4 实验台复合空调机组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4.1 机组的特点

①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对空调系统的排风进行冷热回收,采用预冷或者预热处理系统,减小了空气冷却器盘管尺寸,提高了复合空调机组的能效比。

②设计过程中采取优化措施,减小了冷却器盘管尺寸,在春秋季节可以利用冷却塔进行冷却,运营和维护成本低。

③在制冷过程中将水作为制冷剂,减少了氯氟烃的排放,保证了排放物的无污染,达到了减排的目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气候特点,具有相应的空气处理功能,便于推广使用。

4.2 机组的应用领域

该机组应用广泛,在我国高湿度地区、干燥地区、中湿度地区的建筑物均可使用,工业建筑如:食品、造纸、卷烟、光学仪器、橡胶、机械加工、印刷、纺织等;公共场所比如:车站、机场、医院、写字楼、商场、影剧院、体育馆、旅馆饭店、娱乐场;此外在农业温室、地下建筑、禽畜养殖场、粮食仓库等均颗使用。

5 结 语

当前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湿度地区冷却空调技术的应用研究已经有了重大突破,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湿度地区气候条件下的蒸发冷却技术也会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翔,徐方成,武俊梅.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J].制冷与空调,2008,(4).

[2] 黄翔,王玉刚,于向阳,等.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工作原理与试验研究[J].棉纺织技术,2007,(4).

工程机械空调制冷系统设计要点 篇4

1. 确认输入条件

在空调制冷系统设计前,首先要明确空调制冷系统的输入条件。主要输入条件包括主机工况和驾驶室环境。

(1)主机工况

在确定压缩机输入转速时,要明确压缩机和发动机胶带轮的尺寸及发动机胶带轮实际额定转速。同时要以主机实际使用工况的环境条件,来定位空调配置匹配的适应工况。

(2)驾驶室环境

空调制冷效果受驾驶室温度、湿度、空气的流速以及空气的清洁度等条件的影响。影响这些条件的因素包括驾驶室容积、玻璃面积、密封性、内饰风道结构布置等。

2. 确定制冷量

确定空调制冷量之前,首先应该计算系统的热负荷。目前多数厂家采用以下方法计算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量。

空调制冷系统总制冷量计算如下:

式中:Qs——太阳辐射热量;

QG——玻璃渗入热量;

QP——驾驶员散发的热量;

——热量损失修正系数

Qs与QG可参照较明确的计算公式计算,这里不再展开。驾驶员散发的热量QP可参照汽车行业的相关数据估算为850W。因密封不严而造成热量损失的修正系数η可以按附表修正。

3. 选配核心部件

(1)压缩机选型与安装

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分为定排量压缩机和变排量压缩机。

定排量压缩机是每转的排气量基本固定,其排气频率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成比例提高,而不能根据制冷的需求而自动改变功率输出。实际应用时,连续高转速多控制在2200~2500r/min,间歇性高速控制在28000r/min左右。

变排量压缩机可以根据设定的压缩机吸气腔压力,自动调节功率输出,即每转的排气量可根据吸气腔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变排量压缩机具有定排量和变排量双重性质,其活塞由定行程到变行程的临界转速一般在2200r/min左右。

在工程机械领域,部分机型压缩机的输入转速较高,有的甚至高达3000~4000r/min。如果选择定排量压缩机,应该匹配能力足够的冷凝器及蒸发器。此时若主机空间不足,将容易造成蒸发器结霜,进而导致电磁离合器起跳频繁。若选用变排量压缩机,则成本较高。

在安装压缩机时,应遵循以下的安装要求:安装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精度,以免因振动较大而造成支架变形、压缩机偏斜。安装后的压缩机胶带轮与发动机胶带轮应共面,且压缩机胶带的张紧度应可调节。

(2)冷凝器选型与安装

冷凝器的作用是把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通过向车外空气散发热量,使制冷剂冷凝成为高压液体。工程机械冷凝器的尺寸规格取决于热负荷计算,其制冷效果受外界散热环境的影响较大。目前,工程机械冷凝器有以下几种安装方式:

一是冷凝器与发动机水散热器串联,即将冷凝器安装于水散热器前迎风面上。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安装简单,不用引出单独风机。缺点是排放出的热风要流经发动机水散热器,会对发动机水散热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二是自带风机安装方式。自带风机的冷凝器可以分为吸风式和吹风式2种,一般吸风式冷凝器散热效率较大,且以立式放置为佳。

三是冷凝器倾斜或者平放。这种安装方式在汽车行业较多见,不适合工程机械行业。

工程机械由于受到结构的局限或出于对美观性的考虑,一般会将冷凝器悬挂在车身内部。在安放冷凝器时,必须确保吸风和排风区开有足够的散热孔,以确保空气流通顺畅。如果结构允许,可将冷凝器移出车体,并加罩体遮挡修饰,使其与整机造型融合为一体。这样的布置既能满足工作要求,又不与其他散热部件形成干涉。

(3)蒸发器选型与安装

蒸发器的作用是通过制冷剂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而实现对空气的降温作用。工程机械空调蒸发器按照结构型式分为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和平行流式,目前,这几种形式针对不同主机工况使用均较普遍。蒸发器总成的布置应确保驾驶室内侧热风顺畅回流至蒸发器芯体,以便于空气冷却。

4. 驾驶室的布置

在空调制冷过程中,驾驶室的密封性、隔热性以及蒸发器芯体回风、出风口出风的顺畅及出风口的布置尤为重要。一般除了设计大小较为合适的布线孔洞外,还可以采用海绵类、橡胶板等材料对底板周圈进行密封,以改善驾驶室的密封性。还可采用安装隔热玻璃、增加遮阳窗帘、在内饰内侧填充隔热材料等措施,改善驾驶室的隔热性。出风口的设计应尽量通畅,以减小出凤阻力。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篇5

制冷1521班

朱艳

前言:

人和树一样,总是不断的向上,向上。向这光,向着雨,向着美好。

每一个人都不会拒绝向上的机会,所以能参加戴老师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是一次充实自己向上的过程。虽然进入这个集体的时间不长,但我觉得我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已经是课堂之外的馈赠了。和一些相同爱好的人在一起话题总是不断的,遇到的各种难题总会有老师同学一起解决的。在我们小组里,我们对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展开学习。从基本的系统分类,设备认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负荷计算,暖通设计软件的学习到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在活动期间我们也分析了商场,酒店等空调系统的设计。吸取前辈的经验,增强自己的识图能力。我们也用暖通设计软件设计了商场的中央空调系统。我们再活动期间也读了一些空调设计的论文,加深对设计理念的认识。下面是我的活动总结。

一、基础知识的巩固

如果一项建筑没有稳固的地基,那也就是一只纸老鼠。同样学习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知识,也完不成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对中央空调各个设备组成,各种数据分析的能力,那设计出一个系统也只是空谈。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空调技术是什么,我们才能所针对的对象进行学习。空调技术是为了满足生产过程,日常生活以及科普实验等对室内空气状态条件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适当的处理,使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压力,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空调的任务就是改变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下面我们就要知道如何用什么样的空调系统去改变四度。空调系统一般由空调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空调分系统、空调水系统及空调控制调节装置五大部分组成。学习各个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场合。了解空气的的热力性质,空气的状态参数。深度学习空气热力性质的焓湿图,分析空气的变化。了解空调负荷的计算,确定新风量等。中央空调设计需要大量的知识水平,我想对于这些基础的东西,只要找到学习的思路就可以灵活掌握了。

以上内容老师会在课堂上详细的讲解,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节的上课内容。因为空调系统的各种只是太多,只有边学习边消化,才能牢记于心。而空调设计小组则为我们提供了再次学习的机会,老师会不厌其烦的回答我们的问题。当然如果我们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也会放手让我们去做的。

二、暖通设计软件的使用

中央空调设计系统讲究的是图文并茂,说的再好,也不如图纸的一目了然的好。课上老师已经教会了我们如何使用CAD绘图软件,鸿业暖通设计软件,鸿业负荷计算软件。我们小组追求的不是会使用而已,而是把制图软件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CAD技术将计算机高速的数据处理和大量储存能力与人的逻辑判断、综合分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对加速新产品的开发,缩短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床创造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对设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了。

鸿业设计软件相比CAD制图软件跟有效率,在鸿业软件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部分内容。负荷计算、焓湿图、空调水系统设计、风机盘管、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空调风系统设计、采暖系统设计、水管阀件图库、冷冻机房设计、其他工具。这些都是完完全全的针对空调系统的软件。更为简单的墙体设计,开窗设计,开门设计等该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通过自己对图纸的设计,我们可以很快的读懂设计图纸,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兴趣小组会组织大家到一起用暖通设计软件,把在使用设计软件时遇到的困难都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遇到难题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快乐,解决问题也会给我们带来小小的成就感的。

三、设计规范的学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标准法则。作为学中央空调设计的我们也因该学习《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当然这些参考书是没列入教材的。而图书馆也只能老师去借阅,我们要跑到图书馆去看。图书馆也只要一套,所以戴老师把自己的工具书借给我们看,而且还专门为我们买了工具书。《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主要内容包括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夏季太阳辐射照度、散热器供暖、户式燃气炉和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设备选择与布置等。《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次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

这又是我在课外get到的新技能。能按照标准来,设计一定是错不了多少的,对于我们这些初生的牛犊来说。

四、分析设计案例 以下是我参加兴趣小组中研究的暖通空调设计案例,参考《暖通空调设计50》----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1.北京远洋大厦 1.1工程概况

远洋大厦是一幢整体性强、高档次、多功能、智能化综合写字楼。工程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空调面积约为79000平方米)。大厦东西长136m,南北宽60m,建筑高度67.3m。地上共17层,首层为商务、服务、展示厅、厨房、会议室、物业管理办公、自行车库、柴油发电机、锅炉房、热交换站、空调机房。地下二、三层为各类机房、汽车库、仓库及人防掩蔽体等。标准层层高3.7m办公室内净高20.65m,大型中庭共享空间约1000平方米,从首层直到顶层。

2.2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原则及室内设计参数

1)根据大厦高起点的定位,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按照高标准、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进行设计。在追求最佳性价比的同时,充分考虑使用维护管理的方便性及楼宇销售、出租的灵活性,以保证大厦各项功能的完美实现。

2)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需要,分别设采暖系统、电热风幕、机械排风系统、事故排风系统、五级人防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通风系统及除湿系统。3)主要室内采暖、空调设计参见表2―1。2.3冷热源系统设计 1.冷源系统设计

大厦冷源由设在地下二、三的冷冻机房提供。采用三台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冷量为4395/W,冷媒为R-134a。冷冻水供水温度7℃/12℃,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2℃/37℃.冷冻水、冷却水均为一次水系统。制冷站设备配置见表2-2.2.热源系统设计(1)热交换系统设计

大厦热源采用城市热力网提供的高温热水,供水温度为130℃,回水温度为80℃。城市热力网供热量为15063kW。其中采暖空调热负荷为12650kW,生活用热800kW。130℃/80℃的高温热水由热交换器交换成三种热水,分为三个系统。采暖及空气、新风处理机组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生活热水系统。

(2)锅炉房系统设计 在夏季热网检修时,生活用热热源采用锅炉房提供的130℃/80℃的热水。(3)煤气系统设计 煤气主要供大厦内餐厅、食堂使用。煤气消耗量见表2-3 2.4采暖、空调系统设计 1.采暖水系统设计

采暖、空调空气处理机组和新风处理机组系统以及风机盘管系统的供水管路,由热交换站引至环形管廊,管路为双管同程系统,采暖用户侧为异程式上供上回、同侧上进下出方式。2.空调水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主干管采用双管异同程结合方式,按空气、新风处理机组和风机盘管分两个环路分别供水。

3.新风设计

为保证新风的清洁度,避免交叉污染,各系统新风取风方式结合建筑特点采取北区由集中式新风竖井从大厦上部引入和南区各层就地侧壁取风的两种方式,并由新风口远离各排风口。4.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

地下一层餐厅、多功能厅、厨房、地下二层变配电间及一层大堂、顶部俱乐部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

5.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设计

各层办公室和人员流动性大,负荷变化快的首层商务、服务、展示厅、零售店、贵宾室及中小会议室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6.特殊要求空调系统设计

2.5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1.各类机房或库房的通风换气次数见表2-4.2.各类用房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为了避免二次污染,结合大厦建筑特点,地下各类用房分别采用窗井排、补风及屋顶高空排放两种通风排烟方式。3.中庭通风及排烟设计

中庭通风兼排烟机位于屋顶设备层。4.防烟楼梯及前室的防烟系统设计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费电梯间前室均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5.空调房间及走到的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空调房间及内走道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或通风兼排烟系统,为保证排烟顺利,节省空间和投资,利用空调系统进行补风。2.6空调自动控制设计 1.冷冻机房的控制 2.空气、新风处理机的控制 3.风机盘管的控制 2.7节能环保安全设计

对于以上的案例给我对中央空调设计有了明确的认识,或许以前在书本上学习的设计步骤只是一个框架,现在看完《暖通空调设计50》把该填的都填上了。在这些案例中告诉了我们如何针对具体空间用合适的设备。如何灵活的将各种设备连接起来。本书中收录了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医疗建筑、公共、体育、文教建筑等,全方面的给我们介绍如何设计。我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发现教材里的知识无一不漏的都应用在中央空调设计里面的。书本上的知识是砖块,才可以垒成设计系统的碉堡。可见课本知识有多重要了吧。在这个制冷兴趣小组里可以激发你学习的动力,看着别人在进步,自己是不会甘于落后的。我们看了那么多课外资料,是一种对自我提升的养料。

五、制冷工程设计大赛

参加本次的制冷工程设计大赛是老师对于我的期望,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老师肯定了我的学习态度,让我参加了本次竞赛。我对我的自我评价是这样的,只要是学习任务在身,不完成我就心理不安。我喜欢那种完成任务的感觉,所以才会鞭策自己去学习,即使熬夜不睡觉。我也喜欢挑战,虽然和别的小组成员比,我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我可以跟上大部队的步伐。

智能空调控制电路设计 篇6

[关键字]单片机 串行通信 温度传感器 自动复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脑智能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使家电产品趋向高效、节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淘汰老式空调的单调功能的控制电路,引入了智能化控制芯片,本电路(智能空调控制电路)的研制就能达到智能化控制的目的。本电路在执行机构(空调机)和被控参数(温度、时间等)之间建立一闭环控制。硬件电路上提供基于两种参数(时钟、温度)的控制方式。适当编制不同的软件,可灵活扩展空调机的工作方式。智能空调控制电路原理及分析:

智能空调控制电路(以下简称控制电路)为一89S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其功能模块框图如下。下面将逐一介绍各功能模块电路。

1.主板电路。

(1)温度采样电路。这部分电路的重点组成部分是A/D转换器MC14433芯片。它把前级电路来的温度模拟信号转化成单片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供给单片机处理后,发出控制信号。传感器部分使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通过电桥电路将变化的电阻信号转换成供后级运放使用的差模输入信号。放大电路部分采用OP-07精密放大器组成的一个普通放大电路。具有失调小、漂移小的特点。传感器部分电路主要任务就是使MC14433的Vin与温度t成线性关系,提高控制精度。

(2)外部时钟电路。这部分电路核心是具有后备电池供电的MC146818低功耗高速CMOS集成芯片。MC146818有完备的时钟、闹钟及百年日历功能。可提供准确的当前时间供控制使用。其双向数据/地址总线直接接到89S51的P0口的8个引脚上。外接频率为32768Hz晶振。并配有独立的供电电路。在控制仪工作期间为电池充电,以确保断电时电池有足够的能量供时钟运行和使MC146818内部的数据不丢失。

(3)输出电路及报警电路。输出电路使用89S51的P1口作为I/O口。运用不同的算法,可实现开关量控制和脉宽调制输出,脉宽调制输出的控制信号可用来控制可连续改变的参量,开关量通过继电器输出。报警电路使用了一个音乐芯片。当89S51检测到一个非正常情况时,如传感器故障,使温度超限时,它会给P1.1脚一个高电平使喇叭发声,来提示用户处理。

2.面板部分。

(1)显示部分。显示电路部分接在89S51的串行口上。它的主要部分是CMOS型4096,由此决定它是静态显示。根据需要,显示元件可采用的是8段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或者采用定制的码段液晶片、OLED显示等器件,来显示温度等必要的数据及运行状态信息。

(2)键盘输入及遥控输入。由于控制电路只采用了七个功能键,所以用一片74LS244将它与总线隔离开后,便可通过并口查询,方便地读取键盘值,然后作相应处理。加入遥控输入,通过软件解码来达到相应的控制功能。

3.硬件调试。自动复位电路:在89S51的实际应用中,当电源电压波动时,引起电压检测硬件电路上的INT0中断,从而使单片机处于节电工作状态下。但在电源恢复正常情况后,89C51不能借助外部定时中断恢复正常工作,进入“死机状态”。加入自动复位电路后,就可克服这种节电工作方式下的“假死机”情况。

经过多次的试验及调整,控制电路的软件调试成功,样机也能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MC146818数据手册[Z].

[2]MC14433数据手册[Z].

对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的研究 篇7

1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影响因素

前文分析了空调制节能的重要性, 空调对能源的消耗主要是在制冷过程中, 因此, 如何改善空调的制冷系统是我们空调节能的首要工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对空调节能系统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1.1 制冷工质

制冷工质主要涉及到制冷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早期的制冷工质主要是使用CFCs, 目前主要采用的工质有HCFCs和HFCs,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 这类工质的效果并不佳, 目前也有大量的制冷系统采用二氧化碳、水等作为制冷的工质。氯氟氢等制冷剂对大气层尤其是臭氧层有着非常大的破坏作用, 我们需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通过开发新的制冷工质来进行替代。

1.2 压缩机

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被称为制冷系统的心脏, 是我们进行节能技术升级的关键。压缩机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复式活塞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两种, 它通过改变气体的容积来完成气体的压缩和输送。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动力来完成, 因此其为提高节能措施的重要手段。

1.3 冷凝压力以及制冷系统蒸发温度

这主要是制冷系统的问题, 一般空调都是采用风冷式冷凝器来进行调解温度。一般情况下, 空气通过冷凝器来起到制冷的效果, 但如果冷凝器翅片上有尘埃黏贴堵塞就需要以更大的压强来迫使空气进入, 随着压力的增加, 所需消耗的电力也将增多。一般情况下, 每升高1kg/cm2相应的能源消耗量将增加7%左右。在制冷系统中蒸发温度也是对能耗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因素。一般情况下, 我们需要保持13℃左右的温差即可, 但受制于系统的有效性因素, 我们往往要保持20℃左右的温差, 即系统中的蒸发温度值将降低, 据统计, 该蒸发值没降低1℃, 同等情况下的能耗将要上升4%。

2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措施

前文分析了空调制冷系统中对节能效果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方面,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 我们可以总结出响应的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措施。

2.1 采用环保型制冷剂

合理选择有效的制冷剂, 这对节能并没有直接明显的效果, 但它的主要落脚点在于环保, 节能的目的之一也是减少能源排放量, 保护环境。目前国内国外已经将环保制冷剂的使用上升到非常高的地位, 世界各国就制冷剂的使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欧盟早在2006年就通过了氟气体法, 对含有氟的制冷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对于HFCs这类气体只能在缺乏其他可行条件的环境下进行。在200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约方会议上, 缔约方一致同意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制冷剂HCFCs (氢氯氟烃) 进行限制, 逐步淘汰该制冷剂的使用。并且对各个国家制定了具体的淘汰表, 发展中国家需要在2010年起逐步降低HCFCs (的数量, 并且在2020年削减35%, 到2030年则基本上消除使用。发达国家到2020年就要基本停止使用氢氯氟烃。目前已经有部分替代制冷剂问问世, 例如碳氢化合物以、人工合成制冷剂。从目前实际使用情况来看, 最主要的有R600a、R717、R744、HFCs人工合成剂以及目前正在逐步兴起的CO2等。

2.2 新型压缩机的应用

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的关键因素, 只有提高压缩机的技术含量, 才能为制冷系统整体节能工作提供最终的保障。压缩机属于资本性投资, 只有压缩机的性能确定, 才能够对后续系统运行进行有效的调节。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大量的先进压缩机的存在, 接下来笔者就几个比较具有典型的进行简单的介绍。

(1) 涡轮压缩机。

涡轮压缩机比较适宜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在小型的制冷器, 对于大型的制冷器而言就显得不那么具有实际效用。涡轮压缩机也可作进一步细分, 如数码涡旋压缩机, 它通过利用顶部的气腔吸排气来调节电磁阀通断的时间, 以此来影响压缩机的吸排气量, 最终调节压缩机的容量。这样可以确保压缩机能够有效地调节所需耗费的能源, 达到环保的最终目的。例如直流变频涡旋压缩机, 该压缩机将其他压缩机上由永久性的磁铁所组成的定子, 通过由稀土为原料制作的永久磁钢转换成为转子。这种特殊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其他压缩机的电磁干扰、降低噪声以及产生火花等缺陷, 使用的寿命也比较长, 能够对空调制冷的转速做出迅速调整, 并且不会产生涡轮损失。

(2) 螺杆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目前已经成为冷水机组上使用的主流压缩机, 目前我国螺杆式压缩机的生产在世界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该类型的压缩机的运用在国内比较普遍。随着技术的发展, 螺杆式压缩机已经由两螺逐步向三螺杆转变, 成为节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三螺杆压缩机可以有增强压缩机的平衡性, 并且形成两个独立的工作容积, 以此来调节排气量, 及时有效地应对气压量的变化, 有效节省能源消耗。

2.3 制冷系统的合理维护

前两者所阐述的是资本性的投入, 是我们节能工作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对制冷系统进行合理的设置, 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从某种角度而言, 这需要空调的使用者积极配合。首先是冷凝器的清洁工作, 空气通过冷凝器来进行交换, 但冷凝器由于长时间工作容易沾上灰尘, 堵塞空气孔, 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进行空气交换, 造成能源的大量损失。因此, 我们需要定期清洁, 降低冷凝器所需的内部压力。一般情况下一年进行两次清洁是有必要的。其次是合理调控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 前文分析了蒸发温度过高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们采用的降低蒸发温度的措施有增加制冷剂、保障整个制冷系统的干净清洁。

3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 空调制冷系统对于节能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目前行业节能发展的重点放在新型制冷剂替换以及压缩机技术的更新。但从宏观角度出发,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国家标准, 强化资本投入的硬性要求, 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节能的动力和压力。政府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排放标准, 对于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要从市场中淘汰出去, 促使整体市场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厚建.空调系统的最优化运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06 (4) .

[2]马一太.制冷空调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的现状及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 2009 (3) .

基于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的优化浅谈 篇8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优化设计,必要性,应用

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许多家庭都开始使用空调。尤其一些南方城市, 更是在冬季离不开空调取暖。可是随着空调使用量的大大增加, 必然会导致能耗增多, 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许多设计研究人员都开始着手对空调的制冷系统进行优化, 尽可能减少制冷系统能耗, 从而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节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社会经济价值的挖掘。

1 空调制冷系统概念与介绍

所谓空调制冷系统, 即是空调系统本身所产生的一种模式, 而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也成为国民生产生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关数据显示, 近些年来, 我国空调制冷产生的能耗占据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就足以说明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相当有必要的, 同时其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潜力。故而在未来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中应该加大力度, 从而挖掘出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本身的巨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2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

2.1 必要性

自从1997年全球主要国家签订《京都议定书》之后, 对于空调制冷以及空调系统全球性的环保协议自此诞生, 并且在这之后, 每年联合国都会针对气候问题进行谈判。所以空调制冷系统所造成的能耗已经逐渐被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所关注,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空调制冷除了会造成能源消耗, 其本身对环境保护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空调制冷系统本身因为消耗能源, 所以必然会产生许多温室气体, 而这些温室气体将直接对臭氧层进行破坏, 从而出现了人们熟知的温室效应现象。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以及一系列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应运而生, 进而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 加强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2.2 前景

针对目前我国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现状来看, 未来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依旧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我国以及整个行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会不断提升。最近几年, 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也颁布了许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目的就是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目标。我国现阶段已经推出各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 还逐渐实现以压缩机结构与性能为基础的空调制冷核心技术。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在市场方面, 都开始注重空调制冷产品以及系统开发的节能与环保。所以在未来空调制冷设计过程中, 不具备节能与环保要求的产品、企业、生产厂商都必然会面临社会的淘汰。

3 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的优化对策

3.1 利用新型压缩机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

针对当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小型空调制冷系统而言, 一般选择的核心机械都为涡旋压缩机。而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则是通过利用顶部气腔进行气体的吸气和排气, 从而实现对电磁阀开关时间、通断电时间的控制与把控。通过这样的形式, 可以使得压缩机本身有效调节所需要耗费的能源, 进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此外还比较常见的一种压缩机为直流变速涡旋压缩机, 其采用稀土作为基础原料, 并且这样的结构本身可以降低电磁与噪声干扰, 还可以避免火花出现,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相比较其他类型压缩机而言, 寿命也相对较长。

而中型以及大型空调制冷系统选用的制冷系统核心则为螺杆式压缩机, 常见的螺杆式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双螺杆以及三螺杆三种。三螺杆压缩机相比较其他两种更加具有优势, 通过增强压缩机平衡, 形成独立的工作容积, 从而对空调排气与吸气量进行控制, 实现负荷减小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与效果。

3.2 利用变频控制技术对其进行优化

变频控制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门技术, 同时也是未来技术发展过程当中, 涉及到电子信息以及智能技术于一体的高端技术。比如说我国电网所供应的工频都是固定的50Hz, 但是这个频率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设备运作。所以如果不实行变频, 一方面有可能不利于该设备进行工作, 导致该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导致该设备出现损坏或者寿命减短。

我国大部分空调所使用的制冷设备均为定速压缩机, 当压缩机以固定不变的速度运行的时候, 就会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比如设定温度为20℃, 那么当其调节到20℃之后, 即可以实现开关的重新启动或者停止。而整个过程当中, 电动压缩机需要承受整个工作状态中产生的较大动量, 从而造成压缩电动机本身消耗极高的电能。而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太久或者不断切换工作状态, 都会使得压缩机本身的耗能增多, 同时也会加速器件之间的磨损。所以采用变频控制技术, 实际上可以有效减少压缩机本身因为频繁工作而出现的电能损耗, 同时还可以在各个频率之间进行自动调节与转换, 确保不同状态下频率转换对空调本身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3实现制冷系统仿真优化

实现制冷系统仿真优化实际上是实现空调制冷系统性能最优化的重要做法。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 并且对空调制冷系统本身结构进行研究, 创新出一些突破传统的设计原则, 从而衍生出新的原则与方法, 故而系统仿真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就是将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运用于制冷空调装置的系统建模和特性研究中来。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制冷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 通过模拟的手段对各个系统参数与系统配件进行疲惫, 最终通过仿真形式对系统进行研究, 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替代传统样机的研究和实验。所以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空调制冷研究者都开始利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研究, 从而减少资金与时间成本, 提高整体研究效率。

3.4选择清洁能源作为空调制冷能源

传统空调制冷之所以会对能耗造成影响, 主要是因为传统空调选用的制冷能源是非环保的, 所以选择清洁能源、自然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制冷能源, 是未来空调制冷系统优化的重要方式。常见的并且可代替传统制冷能源的代表有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利用这些能源一方面可以实现清洁, 另一方面这类能源在自然界所蕴含的数量巨大, 可以满足大量的能源供应需求。所以利用这些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空调制冷能源, 既可以确保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也可以实现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避免能耗浪费的同时也保护了我国社会的整体生态环境。

4 结论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注重对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所以作为空调设计者更应该时刻秉承这一原则, 通过利用现代科技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进而提升空调的节能性, 为社会的环境保护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军国.空调制冷系统优化设计新方法[J].科技视界, 2015 (18) .

[2]伍智勤.空调制冷系统优化设计新方向[J].科技经济市场, 2015 (7) .

空调制冷设计 篇9

1 工程概述

1.1 厂区概述

上海烟草(集团)“中华”牌卷烟专用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包括76#和80#两个地块。76#地块占地面积39,079.92m2,80#地块占地面积22,146.78m2。

在76#地块内建年产500亿支的中华生产工房(建筑面积75,124.5 m2),包括制丝工房、卷结包卷接包工房、生产辅房等。

在80#地块内新建中华烟辅助工房(建筑面积39,676.3 m2),包括为全厂配套的辅料库、35kV变配电室及动力能源管控中心,为“中华专线”配套的片烟高架库、成品高架库和生活辅房。

其他辅助用房如传达室、门卫、污水处理站及工业垃圾站等。

上海烟草(集团)“中华”牌卷烟专用生产线中,需建设空调和制冷的自控系统。此系统是动力能源集成系统的子系统,通过profinet连接入动力能源集成系统的网络。空调、制冷的自控系统主要根据空调系统的工艺要求,完成对空调设备的自动控制以及与制冷机组、换热设备的联控、群控。系统满足先进性、标准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操作可维护性、实用性、节能性及规范性的要求,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综合监控的模式,实现被控区域的温湿度控制及能源管理合理化。

1.2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实现对37台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现场设备包括PLC控制器、网络设备、触摸屏、温湿度传感器、风量计、空气压差开关、预热/表冷/加热/加湿电动调节阀及执行器、风阀执行器、温度及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

1.3 制冷自动控制系统

动力中心制冷站自控系统,被控对象包括制冷机6台、冷却塔6组(每组3台风扇)、一次变频冷冻水泵6台、二次变频冷冻水泵7台(6用1备)和变频冷却水泵6台。

2 设计依据

1)国家及行业标准:

《卷烟厂设计规范》(YC0009-200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暖通、水道专业提出的监控要求。

3 系统网络结构

空调制冷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网络结构,由管理、控制和现场设备三个网络层构成。各网络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理网络层应完成系统集中监控和各种系统的集成。

2)控制网络层应完成各设备的自动控制。

3)现场设备网络层应完成末端设备控制和现场仪表设备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4 系统控制模式

4.1 运行模式

控制系统具有自动、遥控和手动三种运行模式。

1)自动模式是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模式,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全自动实现系统所有的监控功能(除参数再设定、报表打印等必需的手动操作);

2)遥控模式是在能源管理中心的操作站上能对现场设备(风机、冷水机组、水泵及电动阀体等)进行远程手动启停和调节;现场控制器要求提供控制端口,保证所有在现场手控能实现的控制功能(控制模式转换开关除外)均能由远端远程手动完成。

3)手动模式是在设备现场的控制柜的人机界面HMI或设备本体上完成对设备的单独操作(设备现场的控制柜包含设备启停等必备元器件)。在权限划分上,现场手动控制权限最大,一旦现场控制柜的转换开关调至“现场手动”,将屏蔽所有远端指令,包括自控和远程手动,且仅由现场操作面板实施控制。

控制系统无论在自动还是遥控模式下,均能准确、可靠地完成设备的顺序启/停及各个执行机构的动作;在手动模式下完成各个单机设备手动操作功能,以满足设备维修、调试时的需要;在自动和遥控模式下都要精确监测各个检测点的数据和各个设备、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

4.2 现场设备管理

空调制冷自控子系统配置的压力、温度、液位及流量传感器全部带HART通讯。冷冻站和换热站系统PLC控制柜内配置HART协议多路转换器,空调系统可以按区域集中配置HART协议多路转换器柜,动力能源集成系统中配置的现场设备管理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多路转换器并对现场设备进行管理。

5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

5.1 控制功能设计

1)实现各车间空调区域的恒温恒湿控制功能。采用全年多工况恒温恒湿节能控制策略,尽可能优化控制逻辑和PLC程序,使温、湿度控制趋向最准确、最稳定。

2)空调机组启停控制,包括“自动”、“遥控”和“就地手动”运行模式。

3)空调风机与各电动调节阀(风阀、水阀、汽阀等)及消防系统的联锁安全运行控制。空调风柜门的安全连锁控制。

4)送风温湿度超限控制,防空调送风“飘水”控制。

5)部分空调风机变频节能控制,提供风机变频节能控制方案和节能效益预测。

6)根据空调实际负荷需求,实现空调末端设备与冷水机组节能优化运行控制,达到节能控制要求。

7)其他手动调节方案:各电动调节阀(水阀、汽阀、风阀)带现场手动调节装置,可实现就地开度调节。

8)火灾时与消防系统联动。

5.2 监测功能

1)车间温湿度参数:在每台空调机组服务的车间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多点布置温湿度传感器,采用多点加权平均值作为控制依据;

2)新风温湿度参数;

3)送、回风温湿度参数,其中回风温湿度传感器考虑防尘措施;

4)过滤器出风侧混风温湿度参数及表冷器出风侧露点温湿度参数;

5)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及送/回风机空气压差状态监测;

6)新/回风阀、表冷阀、加热阀及加湿阀开度监测;

7)消防火警联动状态监测;

8)风机起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监测及运行时间累计;

9)PLC控制器与风机变频器、AP电量仪或软启动器通讯(Profibus-DP或Profinet接口通讯),读取变频器或软启内部参数,包括:频率设定,电机运行电流、电压、频率、转距、功率等参数以及故障、报警、运行状态等信号,启停控制均采用实点控制,以免通讯干扰造成失控;

10)各种流量计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监测,所有累计流量数据长度足够大,防止出现数据位数不够,长期运行后记录数值溢出的现象;

11)每台空调机组表冷器和加热器(预热器)盘管进出水温度和进水压力监测;

12)每个空调机房(或空调区域)冷冻水供水总管、热水供水总管和蒸汽供汽总管上,设温度、压力及流量监测;

13)新风机组新风风量监测;

14)部分空调机组配置了高压微雾加湿装置,自带控制系统。

以上参数由每台空调机组的PLC控制站就地监测,并根据控制功能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焓值计算、全年多工况分区、新回比计算等)。各参数、运行状态等由现场PLC控制站经控制总线传送至中央监控层进行集中显示、贮存、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报表打印等。

5.3 安全保护功能

通过现场控制柜配套相关外围设备及软件策略可实现如下保护功能:

1)掉电保护:蒸汽加热/蒸汽加湿器电动阀所配套电动执行器均为断电复位型,系统突然掉电时,可以自行关闭,以防止停电时蒸汽在空调箱内积聚;

2)缺风保护:在送回风段后设置送回风风速检测,对表冷器电动调节阀/蒸汽加热盘管电动调节阀/蒸汽加湿器电动调节阀的投入进行限制。即风速达不到保护值,则上述阀门不得投入工作;如果开机3min后风速仍达不到要求,则发出缺风故障报警;

3)停机延时:需关闭空调系统时,先关掉表冷、加热、加湿阀,送风机延时3min后关闭,以清除机组内残留的余热余湿;

4)过滤器压差报警:在过滤器前后设置压差传感器,当压差超限时自动发出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检修(设定值可以调整);

5)送风高温限制:为保护送风机电机安全可靠运行,通过送风温湿度传感器调节蒸汽加热盘管电动调节阀限制送风温度不超过最高限值。当送风温度大于40℃时,自控系统保证加热电动阀的开度不再继续开大;

6)送风高湿限制:为防止加湿量过大无法及时被空气充分吸收导致在送风管道内再凝结,通过送风湿度传感器调节加湿器限制加湿工况下送风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5%,当超过50%时保持加湿阀不再开大;并将送风湿度控制在95%以下,使送风口不凝水的前提下保证最大加湿量;

7)送风低温限制:为防止送风温度过低导致送风管道及送风口外部凝水,通过送风温度传感器调节表冷器电动调节阀限制送风温度不低于最低限值;送回风温差不大于10℃~12℃,可据现场情况再次整定;

8)停机安全保护:对空调机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在空调箱体送风检修段内部设置安全急停保护按钮及与其配套的按钮盒。检修段内部设置安全急停保护按钮信号送入PLC。当安全急停保护按钮被按下时,空调机组不能启动,在操作显示屏及上位机能够显示哪个工艺段在检修操作。

6 制冷自控系统设计

6.1 控制功能设计

1)制冷站节能优化控制:根据工艺设备末端侧的实际冷负荷需求,采用变流量、台数群控、变水温等多种节能控制策略优化组合,将制冷站各设备(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泵、冷却塔)控制在最节能的运行状态下。

2)冷冻站各设备安全联动控制:冷冻站各设备(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电动蝶阀等)实现联动控制,保证冷冻站各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避免冷水机组频繁启停、烧坏电机、冻裂盘管等事故发生。

3)根据冷水机组的最低流量需求调节旁通电动调节阀的开度。

4)根据冷却水供水温度对冷却塔风机运行台数进行节能控制。

5)值班水泵出现故障后,备用水泵自动投入运行控制。

6)根据冷却塔水池液位状态对冷却水实现自动补水控制。

7)换热机组的运行控制,并根据季节模式远程自动切换辅房冷冻水、热水控制。

8)冬季自动控制辅房换热站热水水温。

6.2 监测功能

1)每台冷机冷却水总管供回水温度、压力,带变送器、供水流量监测。

2)每台冷机冷却水供水电动蝶阀开关状态监测。

3)每台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和冷却塔风机的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监测。

4)每台板换冷却水供回水总管温度、供回水温度、压力及电动蝶阀开关状态监测。

5)每台分集水器的温度及压力监测。

6)各分水器压力及温度检测、压力控制;分水器至各用户支管上的流量、各支路热水流量监测;一次分水器与二次分水器之间旁通阀开度监测。

7)集水器与一次分水器之间旁通阀开度监测;集水器上各用户支路回水温度及压力监测。

8)高露点及工艺板换冷冻供水总管电动阀开度。

9)补水箱液位低报警监测。

10)热力站蒸汽分汽缸集汽缸各支路流量监测。

11)每台换热器供汽总管电动蝶阀开关状态、电磁阀开度、供回水总管温度、供水流量、回水泵手/自动,开关状态及故障监测。

12)热水补水母管压力,热水补水泵起停控制、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闭式膨胀水罐定压机组自带成套控制柜,向本系统提供通讯接口(Profibus-DP),我方进行集成。

6.3 通讯集成功能

1)采集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扇的运行电流、电压、频率和功率等参数以及故障、报警、运行状态等信号,启停、频率控制和运行状态、就地/远控模式采用实点。

2)采集冷水机组的内部运行参数,实现和PLC控制系统的数据的双向通信。

以上采集的冷水机组运行参数在中央监控层操作站上以冷水机组内部工艺动态流程图的形式进行显示。

3)根据空调末端侧的负荷需求,实现冷冻供水温度再设定节能功能。

7 结束语

探析空调设计及节能设计措施 篇10

1.1 制冷量的确定。

关于制冷量的确定, 我国的有关文件《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 即在制定制冷量时, 要对方案设计的空调区进行较为全面和详细的冷负荷计算。实践中, 一些涉及单位和工程人员往往不能按时提交冷负荷计算书, 有的甚至存在冷负荷计算书不完整和现象。这都是非常不利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的, 因为没有详实的冷负荷计算, 装机容量、水泵配置、冷却塔配置以及、风管和水管尺寸等指标就无从确定, 任意估算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设备选择。

(1) 在制冷设备的选择过程中, 工程人员不应该仅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 单纯的追求制冷机的成本节约, 还应该从耗电量等性能方面对制冷设备中所潜在的长期能耗进行考量, 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2) 制冷机的数量对于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 以而至四台为宜。 (3) 为了满足一些特殊情况的制冷需要, 应该采取大小主机相结合的形式来设计制冷机的搭配。一般来说, 大主机即可以满足建筑内的日常制冷需求, 小主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为了避免特殊情况下, 制冷量增大引起的大主机的超荷载。 (4) 在选择和安装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时, 要充分的考虑二者的扬程, 避免因扬程过大的导致的系统调试困难。所以, 要对空调系统中的所需冷冻水量和冷却水量进行详细的计算, 从而确定水泵的选择。 (5) 如果系统中的多个冷却塔需要并联, 那么必须要在并联的过程中保证水盘高度的一致性。因为各个并联塔的水盘高度不等, 将导致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不足, 尤其是冷却机无法全部开启的情况下, 所以要尽量选择较为宽敞的场地连接冷却塔, 使其并联。 (6) 在其他设备的选型时, 尤其是风机盘管、风柜、新风处理机等设备, 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选择功能适宜的设备。

1.3 风系统设计。

(1) 机械进排风口的设置问题。如果制冷机械与排风口的距离过短, 或者设备与排风口的体积高度相近, 将会引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线路故障, 主要表现为系统短路。因此, 要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 协调好二者的位置和距离。 (2) 新风口、排风口风速问题。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 要将喜峰口和排风口的风速同实际设备运行情况结合起来, 如果建筑物的具体方位和外观对风速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也应该将其计入到干扰因素内综合进行考量。 (3) 排风出路问题。实践中我们发现, 一些工程系统中的二级排风往往存在没有出路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一级排风通道的负担, 也不利于发挥良好的排风效果。 (4) 回风面积问题。由于建筑物的结构特点, 经常会导致回风系统的面积不足的现象,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回风过程中的噪音明显增强。 (5) 型号不同的风柜的搭配设备相同问题。通常表现为两台型号不同的风柜共同搭配一个静压箱和一条送风管, 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风速无法控制。 (6) 暖通风口布置与装修风口布置间的矛盾。一般情况下, 暖通的风口布置是以暖通的功能为主, 而装修风口则是根据室内设计以美观为主, 所以二者的位置常常发生冲突。这个时候, 就需要设计师同业主进行沟通, 共同协商。 (7) 风机的余压选择问题。如果系统中涉及到的管线较多且线路较复杂, 那么就会引起实际阻力同计算阻力的误差增大, 从而使风机的余压选择变小。

1.4 水系统设计。

(1) 冷凝水排水距离太远。主要表现为在设计方案中只有一条供冷凝水排放的管道,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需要兼顾到各个设备的冷凝水排水问题, 从而导致管道线路过长, 距离过远。由此较容易引发排水管道的漏水事故, 所以我们要适当的调整冷凝水的排水距离。 (2) 空调处理机、风机盘管共用一个水系统。由于水阻力不同, 阻力难于平衡, 水系统用太多的调节水力平衡装置, 各水系统间未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3) 排气阀设置不够, 管内空气难于排出。许多设计文件都没有指出排气阀在何处设置、设置多大的排气阀, 导致空调效果不好的案例却很多, 因此需对其予以重视。

2 节能设计的若干措施

2.1 优化建筑设计。

(1) 建筑方案阶段, 暖通和建筑充分沟通, 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 (2) 使用新型材料。如采用外墙保温和隔热、屋顶保温与隔热, 使用传热系数小的外窗和玻璃幕墙, 使用低辐射的镀膜玻璃、夹层充惰性气体的双层玻璃。

2.2 优化空调方案。

(1) 合理选择制冷量, 对空气调节区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而不是靠经验选取。 (2) 制冷机组的选取。应使每台单机都运行在高效率区, 并且能量调节范围要宽, 即使是低负荷运行也使其有较高的效率。 (3) 使用变频泵。由于水泵按满负荷设计, 而实际运行中负荷是变化的, 实际运行耗电量就会增加, 采用变频水泵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4) 选择效率曲线较为平坦的水泵。这样水泵在设计工况和偏离设计工况时都有较高效率。 (5) 采用热回收装置。采用新风回收排风能量的热回收装置, 降低新风负荷。 (6) 在过渡检测器来控制新风量的大小, 达到既降低新风负荷又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目的。 (8) 降低输送系统能耗。尽量使得各水系统阻力一致, 少用调节阀;尽量用水输送冷量, 因为用水输送冷量所耗的能量为用空气输送冷量的10%。

2.3 优化控制技术。

(1) 冷却塔设置水温控制系统。当冷却水温较低或制冷机部份开启时, 关闭冷却塔风机, 利用冷却塔自然降温, 以利节能。 (2) 设置最佳冷冻水出水温度。冷冻水出水温度越高, 制冷机组的制冷系数越大, 就越节能。所以可根据每天的气候变化和一年的季节变化, 设置不同的出水温度, 以提高制冷机组的制冷系数。 (3) 控制制冷机开启的台数。通过控制制冷机开启的台数, 使每台制冷机都运行在高效率区。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空调设计中, 只要多总结和多留意, 上述设计常见问题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避免的。节能设计的各项措施均可根据具体项目和投资费用情况加以运用。其中制冷量的确定不仅影响空调效果、工程造价还影响运行费用, 对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摘要:空调系统的设计环节, 对于整个系统的运作质量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运行质量, 还能够节约能源。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对空调系统的设计问题尤其是节能设计进行浅析。

关键词:空调,设计问题,节能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士迁, 徐砚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若干思考[A].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15卷) [C], 2011.[1]王士迁, 徐砚斌.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若干思考[A].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15卷) [C], 2011.

[2]张泽霞, 秦素芳.关注节能绿色建筑[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9卷) [C], 2008.[2]张泽霞, 秦素芳.关注节能绿色建筑[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9卷) [C], 2008.

[3]肖钢.武汉市推进绿色建筑的探索及实践[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3]肖钢.武汉市推进绿色建筑的探索及实践[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4]姜典秋, 张风杰, 夏中亮.某病房大楼暖通空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15卷) [C], 2011.[4]姜典秋, 张风杰, 夏中亮.某病房大楼暖通空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第15卷) [C], 2011.

[5]林志瑛.绿色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要点[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1.[5]林志瑛.绿色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要点[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1.

浅析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篇11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能源损耗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建筑能源消耗也在进一步的扩大,对环境、能源资源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暖通空调作为建筑能耗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大,暖通空调应用的范围也在进一步的增加,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也将越来越多,造成资源紧缺问题日益激烈。面的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节能意识被推广和应用,低碳概念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成为暖通空调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暖通空调的节能途径

暖通空调节能是需要长期坚持和具体的应用于实践中的,要全面贯彻和落实节能意识。首先,在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节能意识的同时,加强对暖通空调设计人员节能意识的灌输和培养,使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以节能为设计基础,应地制宜的进行设计,保障在满足空调运转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其次,要考虑暖空调系统运作的一个基本情况,其大部门时间都处于一个部分运作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要提高其灵活性和智能性,根据空调使用情况进行负荷的控制和调节。最后,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耗能中,冷热源所占整个耗能比例的50%,这就为暖通空调节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冷热源选用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应地制宜的选择一些可再生的再生能源,降低能源耗损带来的损失。

二、暖通空调节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施工管理方面。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直接关系到空调系统的质量和运行情况。但目前很多技术、施工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管理,盲目的依靠自身经验来判断,导致暖通空调系统不能正常运行。(2)在后期使用管理方面。暖通空调的节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后期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的。近年来,随着节能意识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在环保与节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多种高新的节能技术也在不断的应用和推广,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发展。在后期使用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3)在能源管理需求考虑方面。目前很多大型的建筑还缺乏基本的能耗监控和分析功能,对能源管理需求量考虑不周到,往往造成能源浪费和不合理应用现象的发生。(4)在节能评判方面。随着对节能和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高新技术的作用下,各类的节能方案被不断提出,但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比较客观、科学的节能评判方法,导致无法选择出最合适的节能方案。

三、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1)排风余热回收技术。针对夏、冬室内外温差问题,在设计采用排风余热回收技术,在夏季采用热回收装置将室外的新风与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降低能耗。在冬季,利用热回收装置,利用室内排风中的余热预热室外新风,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节约能源。(2)热泵技术。热泵技术作为一个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潜力。利用压缩机,吸收大自然环境中的热源,以供暖通空调中对热源的需求,热泵技术有效的改善了以往能源资源紧缺的局面,将可再生资源投入使用,即环保又节能。(3)建筑的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天然气作为一个清洁、节能、环保的一个资源,随着技术的不断改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城市建设中。而建筑的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就是利用天然气进行发电,然后收集天然气发电过程中的余热来制冷和供热,不仅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天然气资源,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输电过程中的损失,有效的提高了暖通空调的节能性。(4)蓄能空调技术。蓄能空调技术作为目前比较常见和普遍的技术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现如今,我国已经有很多的蓄能空调技术投入了运作。蓄能空调技术并不是直接用来节能的,而是有效的利用能源,将能源进行转移,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率。

结束语:暖通空调系统的技能作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部分,是改善建筑耗能问题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强对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利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积极的开发新型的可再生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对于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空调制冷设计 篇12

1) 根据建筑物室内要求的干、湿球温度以及夏季空调室内外设计干球温度, 建筑物每个房间的围护结构的具体情况, 按逐时冷负荷计算方法计算出建筑物内每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

2) 室内机的额定制冷量是在标准空调工况时的制冷量。由于夏季空调系统的设计条件与标准空调工况是不一样的, 因此, 空调室内机的实际制冷量与额定制冷量也是不同的。根据室内要求的干、湿球温度以及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根据相应室内机制冷容量表中, 选出最接近或大于房间冷负荷的室内机。

3) 在系统组成时,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初步估算所连接室内机实际总容量对应的室外机额定制冷量;

(2) 考虑室外机放置位置;

(3) 考虑系统中配管布置要求;

(4) 配管系统尽可能优化。系统配管越长, 室外机能力衰减也会相应增加;

(5) 尽量把经常使用的房间和不经常使用的房间搭配在一起, 以控制系统同时使用率, 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率;

(6) 室内机数量不能超过室外机所能容许连接的室内机数量。

4) 室外机实际制冷容量计算:

(1) 室内机总计容量连接比为100%以下时, 求出室外机的最大制冷能力。室外机最大制冷能力=依据100%连接比的能力特性表求出该温度下的室外机制冷能力×至最远端室内机的配管长情况下的能力变化率。

(2) 室内机总计连接比超过100%时, 计算室外机的最大制冷能力。室外机最大制冷能力=依据相应连接比的能力特性表求出该温度下的室外机制冷能力×至最远端室内机的配管长情况下的能力变化率。

5) 系统中每个室内机的实际制冷容量为:

室内机实际制冷能力=室外机实际制冷×室内机容量/室内机总计容量

如果按照上式计算出的室内机的最终实际制冷量小于各该室内机所对应的房间负荷, 则应重新选择室内机, 再按2~5步骤进行计算,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以上按照制冷工况完成了系统配置设计, 以下对系统的实际制热能力进行校核。根据各个不同的区域负荷有所差异性, 首先在满足各个不同区域制冷量的情况下;其次需要对各个不同区域的制热量需要进行校核。

1) 根据建筑物室内要求的干球温度以及冬季空调室外设计的干、湿球温度, 计算出建筑物内每个房间的热负荷。

2) 根据设计的冬天室内干球温度以及室外干、湿球温度, 从室内机制热容量表中查出室内机修正的制热容量。

3) 室内机总计容量连接比为100%以下时, 求出室外机最大制热能力。室外机最大制热能力=依据100%连接比能力特性表求出该温度下的室外机制热能力×至最远端室内机的配管长情况下的能力变化率×结霜时的化霜修正率;室内机总计连接比超过100%时, 计算室外机的最大制热能力。室外机最大制热能力=依据相应连接比能力特性表求出该温度下的室外机制热能力×至最远端室内机的配管长情况下的能力变化率×结霜时的化霜修正率。

4) 系统中每个室内机的实际制热容量为:

室内机实际制热能力=室外机实际制热×室外机容量/室外机的总计容量

5) 如果按照上式计算出的室内机的实际制热量小于该室内机所对应的房间热负荷, 则重新选择室内、外机容量,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系统的最大空调容量可以采用室内机容量表中所得的总室内机容量或按照下述的室外机的最大空调容量来定。

室外机空调容量的计算:

1) 当室内机综合系数不超过100%时:

室外机最大空调容量=容量表中组合系数100%时的室外机空调容量×最远端室内机的配管长度修正率

2) 当室内机组合系数超过100%时:

室外机最大空调容量=容量表中该组合系数下的室外机空调容量×最远端室内机的配管长度修正率

冷媒管做为VRV空调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制冷剂的输送任务。冷媒管应根据室内机总容量指数来配制各管径的大小。各个产品配管长度超过一定数量时, 须增加主气管配管和主液管配管的直径。室内外机高差超过产品规定时, 也须增加主气配管和主液配管的直径。冷媒管径的选择应依据各产品的要求进行配置, 不同的产品会有一定差别。

总之, VRV空调系统设计前, 应充分了解产品性能, 因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性能有一定区别, 然后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设计, 只有在设计阶段把握住设计要领, 规范设计, 待空调安装运行后, 才能很好的达到设计效果, 又能节约能源。希望各位同行共同努力,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同时又能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 .暖通空调.动力.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大金空调设备设计用数据手册.

上一篇:“新天地”模式下一篇:报告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