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题解法

2024-06-05

图象题解法(共6篇)

图象题解法 篇1

有机推断主观题是近年高考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的重要题型, 它具有情境新颖、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设问由易到难、区分度和信度较好等特点, 以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风格。有机推断主观题常常立足于基础和基本技能, 注重考查学生对合成路线流程图中的有机物及已知或信息给予反应的观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 对烃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 (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 、重要性质、反应类型、反应试剂及其物质的量、反应条件等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对原料、中间产物、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名称、同分异构体及其种数、合成路线中官能团变化及碳链或碳环变化的有序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重要有机物 (烷烃或烷基、环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高分子等) 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对合成路线的理解与设计能力等。

有机推断主观题通常涉及合成或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物 (如香料、信息素、药物、赋香剂、新光电材料、阻燃剂、高分子材料或它们的中间体) , 新的有机命名反应或信息给予反应, 原料、中间体、目标产物的组成、结构或性质, 同分异构体的限定条件等信息, 以原料 (可能不止一种) , 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和反应步骤, 中间体 (一般不止一种) , 目标产物 (可以不止一种) 的分子式、结构简式或字母序号之间的转化框图或合成路线流程图等文字或化学用语为主要载体, 以各类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 有机物及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 化学方程式,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 氢原子种数, 耗NaOH或H2等的物质的量, 设计某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等为主要设问方式。下面根据 “新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 精选典型试题对有机推断主观题的最新考查情况、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探究, 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分析和解答有机推断主观题。

一、依据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饱和度、氢原子种数等推断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已知大多数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 有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容易判断, 原料、中间体、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式直接或间接已知。

例1.A、B、C、D、E、F、G都是链状有机物,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Mr (RCl) -Mr (ROH) =18.5, Mr (RCH2OH) -Mr (RCHO) =2, 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②中的—OH不能被氧化;

③A中只含一种官能团,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与E相差42, D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峰, 峰面积之比为1∶3∶6, 且D中不含甲基。

回答下列问题:

(1) 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

(2) D的分子式是___。

(3) 下列有关A~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 。

a.每个A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数目为4个

b.B中所有官能团均发生反应生成C

c.C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d.G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4) 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5) 芳香族化合物H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 1mol 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2mol NaOH, 则H共有___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若H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且1mol H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1.5mol氢气, 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符合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___。

(6) E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解析: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38-164=74, 由于Mr (R—Cl) -Mr (ROH) =18.5, 且74÷18.5=4, 则A是含有4个氯原子的卤代烃, 其完全水解所得的B是含有4个羟基的醇。B、C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4-158=6, 由于Mr (RCH2OH) -Mr (RCHO) =2, 且6÷2=3, 则B分子中3个羟甲基被催化氧化为3个醛基, 另一个羟基不能被氧化。由“Mr (CH3COOH) -Mr (H2O) =60-18=42,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与E (C9H12O8) 相差42”可知, D与乙酸的酯化反应为D+CH3→COOHE+H2O, 则D的分子式为C7H10O7。由D、F、乙醇、水的分子式推断, D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为C7H10O7+3CH3CH2OH→C13H22O7+3H2O, 由此可知, D分子中含有3个羧基、1个羟基。由“中的—OH不能被氧化, D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峰, 峰面积之比为1∶3∶6, 且D中不含甲基”可知, D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2) 3COH。由此逆推可知, C、B、A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OHCCH2) 3COH、 (HOCH2CH2) 3COH、 (ClCH2CH2) 3CCl;顺推可知, E、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HOOCCH2) 3COOCCH3、 (CH3CH2OOCCH2) 3COH。由“158-140=18, C→G是脱水过程”可知, C发生消去反应, 则G的结构简式为 (OHCCH2) 2C=CHCHO。 (3) a项, A中含有4个官能团;b项, B中有一个羟基不能被催化氧化;c项, (OHCCH2) 3COH中含有醛基、羟基, 且羟基碳的邻碳上连有氢原子, 因此它既能被氧化为羧酸, 也能被还原为醇, 还能消去生成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d项, G中C=C连接的四个原子团或原子的式量大小顺序为, 因此其不能产生顺反异构体。 (5) G的分子式为C7H8O3。H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 则H的不饱和度为说明芳香族化合物H中只含1个苯环, 且苯环上不能连有不饱和基;1mol H最多消耗2 mol NaOH, 则苯环上连有2个酸性的酚羟基、1个中性的羟甲基或醚甲基。2个—OH取代苯环上的氢可得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 三者的苯环上分别含有2种、3种、1种氢, 这6种氢可以被—CH2OH取代, 也可以被—O—CH3取代, 因此H共有12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且1mol H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1.5mol氢气, 则H中一定含有2个处于相间位置的酚羟基及1个位于间苯二酚对称轴位置上的羟甲基。 (6) E中既含有3个羧基, 又含有1个酯基, 因此其既能与NaOH溶液中和, 又能水解。

答案: (1) 氯原子 (或Cl)

(2) C7H10O7

(3) ac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多卤代烃、多元醇、烯烃、多元醛、多元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依据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可以推断A、B、C分别是卤代烃、醇、醛, 依据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及已知信息可知其中所含官能团的数目。由D、E、F的分子式及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可以推断D是 (HOOCCH2) 3COH。

二、依据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名称、有机命名反应逆推中间体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合成路线流程图中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名称已知, 有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未知, 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知, 直接或间接已知有机命名反应或信息给予反应。

例2. (2015·江苏卷) 化合物F是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中间体,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 化合物A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和___ (填官能团名称) 。

(2) 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由C →D的反应类型是____。

(3)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①分子含有2个苯环;②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 已知:, 请写出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X (结构简式为)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可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解析: (1) A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 (—O—) 、醛基 (—CHO) 。 (2) 由C的结构简式逆推, B为则A→B是醛基变为羟甲基的还原反应, B→C是醇的取代反应 (羟基被氯原子取代) , C→D是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氯原子被氰基取代, 碳链增长) 。 (3) E的分子式为C15H14O3, E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说明其中两个苯环处于对称位置, 苯环上取代基相同且位于左右两个苯环的相对位置, 可能是 (4) 由已知的信息给予反应以及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逆推, 与H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以制备。由合成路线中C→D类推, 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制取。由烯烃的性质可知, 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取, 由醇的性质可知, 在浓硫酸、加热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可以制取 (或者在浓硫酸、加热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可以制取,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取) 。另外, 由已知条件顺推, 也能得出答案。

答案: (1) 醚键醛基

(2) 取代反应

点评:本题涉及醛、醇、卤代烃、羧酸、烯烃等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合成路线中五步反应都是中学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有机命名反应 (或信息给予反应) 。设计X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时, 依据目标产物、信息给予反应或有机命名反应, 可以逆推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以及原料与目标产物之间的演变过程、反应试剂和条件等, 第 (4) 题具有开放性,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依据原料的结构简式或名称、反应试剂和条件顺推中间体、目标产物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合成路线中原料的结构简式已知, 中间体、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均未知 (部分分子式已知) , 所有反应试剂和条件均已知, 含有1~2个信息给予反应等。

例3. (2015·浙江卷) 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 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 按下列路线合成:

请回答:

(1) 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2) B+D→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 X的结构简式为____。

(4) 对于化合物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下同) 。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

(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F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

解析:本题已知条件有合成香料X的主要原料及其结构简式、每一步转化的反应条件、部分中间产物的分子式、2个信息给予反应, 因此可以顺着“→原料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推断各步反应类型、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第一步, 乙烯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因此推断A是乙醇 (CH3CH2OH) ;乙醇、乙醛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分别生成乙醛 (CH3CHO) 、乙酸 (CH3COOH) , 由B的分子式 (C2H4O2) 推断其为乙酸。第二步, 在光照下甲苯侧链上的氢原子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由C的分子式 (C7H7Cl) 可知, C为;由卤代烃的性质、C→D的转化条件和第一个给予反应的信息推断, D为C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的苯甲醇。第三步, 由B+D→F的反应条件或羧酸、醇的性质推断, F为乙酸苯甲酯。第四步, D (苯甲醇) 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生成分子式为C7H6O的E (苯甲醛) 。第五步, 由已知第二个给予反应的信息推断, 醛E和酯F在CH3CH2ONa作用下, 反应生成 (1) 从上述推断可知, E是苯甲醛。 (2) B是乙酸, D是苯甲醇, 二者在热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的F是乙酸苯甲酯。 (4) X为苯丙烯酸苯甲酯, 含有酯基, 具有酯的性质, A项正确;X具有苯和苯的同系物的通性, 与浓硝酸能发生取代反应, B项错误;X中含有C—C键, 具有烯烃的通性, C项正确;X中不含醛基, 因此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项错误。 (5) F为乙酸苯甲酯, 其分子式为C9H10O2。A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10H12O2;B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9H10O2;C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9H10O2;D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10H12O2。

答案: (1) 醛基

(4) AC

(5) BC

点评:本题涉及烯烃、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等物质之间的衍变关系, 特定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推断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关键, 如H2O和催化剂、O2和催化剂、Cl2和光照、NaOH和H2O、浓H2SO4和加热、CH3COONa分别是乙烯制乙醇、乙醇或苯甲醇的催化氧化、烷基的取代、一氯代烃水解、羧酸和醇的酯化、醛和酯的偶联的反应条件。

四、依据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反应试剂和条件逆推原料, 顺推目标产物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合成路线中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均未知, 已知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及所有反应试剂和条件。

例4. (2015· 福建卷) “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 其有效成分M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 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 。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 M完全水解生成2mol醇

(2) 肉桂酸是合成M的中间体, 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①烃A的名称为___。步骤Ⅰ中B的产率往往偏低, 其原因是。

②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步骤Ⅲ的反应类型是___。

④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___。

⑤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 其中苯环上有一个甲基的酯类化合物有____种。

解析: (1) a项, M中含有1个苯环, 因此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项, M中不含酚羟基, 因此不具有酚的通性;c项, M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因此具有烯烃的通性;d项, M中含有3个酯基, 故1mol M完全水解生成3mol醇。 (2) 本题只有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分子式、反应试剂及反应条件、1个给予反应信息已知, 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均未知, 因此应由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逆向推断、顺向推断。第一步, 由苯甲醛的结构简式及反应信息类比可知, 分子式为C7H6Cl2的B的结构简式为, 第Ⅱ步反应是B的水解反应, 生成的不稳定, 脱水变成。第二步, 由反应条件可知, A是甲苯, 第Ⅰ步反应是甲苯侧链上的氢原子与Cl2在光照下发生的取代反应, 不仅可以生成二取代物, 还能生成一取代物、三取代物。第三步, 由反应试剂、条件及产物C的结构简式推断, 第Ⅲ步反应是苯甲醛中C—O键、乙醛所含甲基中C—H键断裂后的亲电加成反应。第四步, C的分子式为C9H10O2, 比D多2个H、1个O, 说明第Ⅳ步反应是C的消去反应, D的结构简式为。第五步, 由醛、羧酸的性质可知, 第Ⅴ步反应是醛基的氧化反应和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 则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⑤由题给条件推断, 苯环上一定有2个取代基, 它们的位置有3种可能 (相邻、相间、相对) , 其中一个只能是—CH3, 另一个含有酯基的取代基有3种可能:CH2OOCH;—OOCCH3;—COOCH3。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为3×3=9。

答案: (1) ac

(2) ①甲苯反应中有一氯取代物和三氯取代物生成

点评:本题涉及芳香烃、卤代烃、醇、醛、烯烃、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苯甲醛是推断原料和目标产物的重要中间体, 反应试剂和条件以及信息给予反应是顺推、逆推的关键。

五、依据原料、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推断中间体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已知信息给予反应以及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 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未知, 大多数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知。

例5. (2015·山东卷) 菠萝酯F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 其合成路线如下:

(1) A的结构简式为___, 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2) 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 E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 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

(3) 写出D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

(4) 结合题给信息, 以溴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1-丁醇, 设计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解析:本题已知菠萝酯F和原料的结构简式、各步反应试剂或条件、部分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2个信息给予反应, 因此可以顺着合成路线推断各步反应类型、产物的结构简式等。第一步, 由已知反应信息类比推断, 1, 3-丁二烯和丙烯醛受热时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的A是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醛基的3-环己烯醛。第二步, 由烯烃和醛的性质及反应条件可知, 1mol A最多与2mol H2加成, 生成的B是由环己基和—CH2OH构成的醇。 第三步, 由醇的性质及反应试剂可知, B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 生成的C是由环己基和CH2Br构成的卤代烃。第四步, 由产物的结构简式推断, C与Mg在干醚中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由环己基和CH2MgBr构成的格林试剂。第五步, 由醇和醛的性质以及已知反应信息类比推断, D是由环己基和—CH2CH2COOH构成的羧酸。第五步, 由产物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酯基及反应条件推断, E是结构简式为HOCH2CH—CH2的醇。 (2) A (醛) 转化为B (醇) , 既是加成反应, 又是还原反应。E的分子式为C3H6O, 由“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推断, 其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是醛、环醇或环醚等, 只可能是对称结构的丙酮分子。 (3) D与E在热浓硫酸催化下,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 (4) 可以顺着“原料→目标产物”的方向推断合成路线, 先由已知合成路线可知, CH3CH2Br与Mg在干醚中化合生成CH3CH2MgBr;再由已知信息反应类比可知, CH3CH2MgBr在环氧乙烷、酸作用下反应, 可以使碳链增长, 得到1-丁醇。也可以逆着“原料→目标产物”的方向推断, 由已知信息反应类比, 要合成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OH的1-丁醇, 必须先制备CH3CH2MgBr;再由已知合成路线可知, 要制备CH3CH2MgBr, 必须使CH3CH2Br与Mg在干醚中反应。

答案: (1) 碳碳双键、醛基

(2) 加成 (或还原) 反应CH3COCH3

点评:本题涉及二烯烃、烯烃、醛、醇、卤代烃、羧酸、酯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既有官能团的转变, 又有碳链的增长, 还有碳环的形成过程, 依据原料、信息给予反应、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烃及其衍生物的主要性质等就能解答本题。

六、依据目标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简式逆推原料等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已知目标产物和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原料及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个别反应试剂和条件未知, 所有反应类型未知。

例6. (2015· 新课标全国卷 Ⅰ) A (C2H2) 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名称是___, B含有的官能团是___。

(2) ①的反应类型是___, ⑦的反应类型是___。

(3) 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

(4) 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个原子共平面, 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

(5) 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 (填结构简式) 。

(6) 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 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 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

解析: (1) 由分子式 (C2H2) 推断, A是乙炔 (HC=CH) ;由第②步反应产物的结构及条件逆推, B为CH2—CHOOCCH3, 所含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酯基。 (2) 由A、B的结构及反应试剂、条件推断, 第①步反应为, 碳碳三键转化为碳碳双键, 因此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由反应物、产物的结构推断, 第⑦步反应是醇的消去反应, 脱水后变为增加了1个碳碳双键的二烯烃。 (3) 由酯的性质可知, 第③步反应是高聚酯的水解反应, 则C为聚乙烯醇;由第④步反应产物的名称及结构逆推, D为丁醛 (CH3CH2CH2CHO) ;由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简式推断, 第⑤步反应为丙酮[ (CH3) 2C—O]与乙炔 (HC=CH) 的加成反应, 第⑥步反应为碳碳三键与H2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反应。 (4) 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分子, 乙烯分子中2个C、6个H共面, 则CH2—C (CH3) CH—CH2分子中甲基所含3个H中只有1个H可以与其余部分共面, 即最多有1+3+2+2+3=11 (个) 原子共面。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顺序为, 由顺-2-丁烯、反-2-丁烯的结构类推可知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 (5) A的官能团是碳碳三键, 异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5H8, 由碳四价原则可知, 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即。 (6) 读图可知, 第⑤⑥⑦步反应的目的是由乙炔合成异戊二烯烃。由此类比可以顺推 (或逆推) 如下:乙炔与乙醛在KOH催化下加成可得催化下加成可得在热Al2O3催化下消去可得1, 3-丁二烯 (CH2—CHCH—CH2) 。

答案: (1) 乙炔碳碳双键和酯基

(2)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点评:本题涉及炔烃、烯烃、酯、醇、醛、酮、二烯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从目标产物 (如聚乙烯醇缩丁醛) 或一种中间体 (如聚乙酸乙烯酯) 逆推可得反应试剂 (如D) 或另一种中间体 (如C或B) 的结构简式, 由一种中间体 (如聚乙酸乙烯酯) 或原料 (如A) 顺推另一种中间体 (如C) 或反应类型 (如①⑤⑥⑦等) 。

综上所述, 同学们一定要准确、全面地观察、理解题干信息, 从中抓住解题的突破口。对于信息给予反应或有机命名反应, 要观察旧共价键的断裂位置和新共价键的形成位置, 反应物和产物在结构上的差异等, 应用迁移法完成类推。对于设计合成路线的题目, 要对比题目给定的原料与目标产物在碳链、碳环和官能团上的差别, 然后根据信息给予反应或已有的合成路线中的衍变关系, 用顺推法和逆推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合成路线。

高考政治简析题解法浅析 篇2

笔者以2013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第34题 (简称例题) 为例谈谈怎样认真审题和怎样规范答题。

例题: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 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农耕社会, 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 大批村庄被合并, 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 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 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 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6分)

(2)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 , 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6分)

一、认真审题

审题要做到“三审”:审问题、审材料、审分值。

1.审 问题

审问题时要注意“三看”:

一看怎么问, 是问“是什么”还是“为什么”、“怎么办”、“怎么看”等, 是问原因还是结果, 问措施还是问看法, 防止答非所问。例题的第一问是问“为什么”, 第二问是问“怎么看”。

二看有几问, 这条题目里面有几问, 每一问里面有没有分成小问题。例题共有两问。搞清楚有几问, 最好能用笔把这些问题圈出来, 防止答题遗漏, 做到心中有数。

三看有无限制性条件, 找出限制性条件可以知道题目命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 防止“撒大网”和生搬硬套。要看清楚题目是要求用经济学知识回答, 还是要求用政治生活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或哲学知识回答, 哲学知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个部分。如例题第一问限制性条件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要牢牢锁定“文化生活”组织答案, 第二问限制性条件是“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 这就要求调动和运用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及其关系知识答题。知道了限制性条件就防止了答题离题万里的现象。

2.审 材料

审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带着问题读材料, 这样就能抓住材料中的有用信息;二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中心句或中心段;三要注意“联”, 根据问题所设定知识范围, 把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如我们带着例题中的第一问审材料, 第一问中“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要求我们抓住材料中的“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和“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关键句。由此, 我们可以把文化生活知识和这些关键句联系起来思考, 传统村落的消失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不利于展示文化多样性, 而人们的伤感说明传统文化消失不利于人们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样, 第二问要注意第二段材料中的“‘农耕社会, 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和“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关键句。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就看到了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城镇化建设不能让传统村落不断消失, 要注意二者的有机统一。

3.审分值

审分值是为了答题的需要, 防止出现小题目当成大题目回 答。所以 一定要看 清每一问 的分值再 答题。一 般来讲, 分值较大, 要回答的点就较多, 分值小, 要回答的点就较少。

二、规范答题

这一步是解题的关键, 其实只要第一步做好了, 这一步就顺理成章地做好了。我们可以根据问题和材料中找出的关键词、关键句调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 组织答案。规范答题要做到“五要”。

一要“准确”:要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准确地表达出题目要求回答的主要内容, 切不可生造词语或用口头语, 用语要规范准确。

二要“清晰”:要求思维层次清晰, 逻辑严密, 各要点之间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与宏观等逻辑关系。

三要“完整”:要从多角度组织答案, 形成几个要点, 也就是阅卷老师的“采分点”。不可遗漏知识点;不可只答其一, 不答其二。每一要点都要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或“观点+材料”的方式组织答案, 也就是做到“有理有据”;每一答案要点前必须用数字表明序号, 这样阅卷老师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采分点”。

四要“简洁”:简析题就是“简而析之”, 贵在简洁, 知识点的呈现和材料的引用一定要简洁明了, 切不可洋洋洒洒让阅卷老师看不出所以然。

高中政治客观题解法探讨 篇3

一、用“心”审题

审题是能否答对题的关键环节和决定性因素。政治客观题的审题包含三部分:一是审题干,二是审选项,三是审题干与选项关系。 (1)题干中有题目的范围限制和问题设置,应谨慎严密地审题干,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提取材料中所蕴含的有效信息,首先明确题目问什么。在高中政治试题中,会较频繁地出现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大模块中的某一模块分析问题; 或从大模块的某一标题或某一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或从不同主体诸如党、政府、企业、公民角度解决问题;或从某些限制性词语中分析得出答案,如主要还是重要、直接还是间接、根本还是一般、决定还是影响等,这些都是分析题干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审好题干是我们选出正确答案的首要因素。 (2)审选项就是审题肢。要认真准确地理解分析每个题肢,恰当把握选项的基本含义,判断每项内容本身的说法正确与否,以便进一步作分析。 (3)选择题所要选的不仅是说法正确的选项,而且是切实符合题干设问要求、能准确恰当地反映材料寓意的选项。这要求我们把选项与题干一一对照,对答案与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确认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谨慎作出判断。

二、精“心”排除

排除法是做客观题的一大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对政治客观题也不例外。高中政治客观题有以下八不选,这些情况都可用排除法排除:(1)误,即选项本身说法错误。 (2)混,即选项本身正误混杂、前正后误或前误后正。 (3)宽,即选项与题干外延不符,或过大或过小。 (4)间,即选项与题干间只有间接联系而没有直接联系,选项不能恰当充分地体现材料。 (5)倒,即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倒置的,与题干中的因果关系恰好相反。 (6)乱,即选项逻辑关系混乱。 (7)重,即选项内容与题干变相重复,没有任何意义。 (8)离,即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选项内容与题干材料无关。

做好精心排除这一环节,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全面分析,仔细斟酌,准确判断,切忌粗心大意。

三、细“心”比较

高中政治客观题都是单项选择, 通过仔细排查和细心比较,备选答案一般剩下两到三个,对这两到三个进行比较和鉴别,看哪一个选项更符合题干材料与设问,与材料最密切,在材料中体现最全面、最明显、最到位,从而在好中选优,做出最佳选择。

四、放“心”选择

通过周密的审题、排除、比较后,就能确定正确选项。为确保答案准确无误,还可以把要选的答案回扣到材料中验证,看是否精确、到位。最后,放心选择。

例: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闭幕,大会通过的公报内容表明二十国集团拒绝支持美国就人民币汇率向中国施压。美国媒体评论称,G20声明没有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清楚地表明华盛顿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是: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B.政治多极化已经实现;C.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D.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解析:通过审题可得知材料的核心内容是“二十国集团拒绝支持美国就人民币汇率向中国施压”,设问是“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下一步需要我们分析选项:A项属于经济生活内容,可直接排除;B项中“已经实现”的说法是错误的,政治多极化仍然是一种趋势,不能说已经实现;二十国集团拒绝支持美国就人民币汇率向中国施压,主要体现的是国际合作,而不是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D项不符合题意;经仔细比较鉴别,最后选出正确答案C。

下定义题解法指津 篇4

定义其实是一种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它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被定义项就是被揭示内涵的概念, 也就是需要明确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定义项。定义联项就是表示被定义项和定义项之间联系的概念, 一般用“是”或“就是”表示。

下定义时, 我们一般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 即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和被定义概念的种差相结合。所谓种差, 是指某个概念作为属概念下的一个种概念与同一属概念下其它种概念的区别。例如, 给“梯形”下定义, 就要先确定“梯形”的属概念, 即“四边形”, 然后找到“梯形”的种差, 即“一组对边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是梯形的特点, 区别于平行四边形和不规则四边形等) , 把属和种差加起来作定义项, 构成梯形的定义:

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由于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 因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种差。有的种差反映事物的性质, 如“梯形”的例子。有的种差反映事物间的关系, 如“负数是小于零的数”。有的种差反映事物的发生和形成, 如“由一点引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就是角”。还有的种差反映事物的功用, 如“伞是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

“属加种差”定义能够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因而又叫实质定义, 或科学定义。

高考试卷中的“下定义”题, 其实就是要求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来明确被定义项的内涵。答题时, 首先要明确承载此任务的语言形式是单句, 而不是复句。再就是要在所给“信息”中找到被定义项的属概念。再次就是根据题干要求整合信息, 编排顺序。如2006年辽宁卷的第22题。

请根据下列语句, 给“流星雨”下定义。要求, 必须为单句, 语序合理, 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 (可增删词语) 。

(1) 流星雨是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2) 流星雨发光的原因是受大气磨擦。

(3) 流星雨发出的光亮如同从一点迸发出的焰火。

(4) 流星雨如下雨一般。

此题的特点是“语句”中没有多余信息, 不需要考虑筛除与被定义项“流星雨”内涵无关的语句。材料中的第一句话告诉了被定义项“流星雨”的属概念——“自然现象”, 也告诉了产生此现象的主体因素——“流星群”, 而“与地球相遇”和第二句话是说说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三和第四句话是说明有什么样的结果。根据下定义的知识和所给材料前后的事理关系, 我们就可以给出“流星雨”的定义:流星雨是流星群在与地球相遇时, 因受大气摩擦发出如同从一点迸发的焰火般的光亮而又状如下雨的一种自然现象。

再如2006年湖北卷的第20题。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 整合成一个单句, 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35字)

(1)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又是称端阳节。

(2) 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厦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3)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 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4) 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 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 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5)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 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此题是同类题中有别于辽宁卷的另一类型。其特点是材料中出现了干扰信息, 出现了与被定义项内涵无关的多余信息。虽然增加了难度, 我们依然可以依循相关知识得出答案。读第一句我们可以找到被定义项“端午节”的属概念是“民间传统节日”, 而“我国”是节日流行的范围。第二句是说明时间, 第三句是说明过节的目的, 第四.五句是说明过节的方式。通过分析, 我们就可以筛除四.五句中不具普遍意义的举例或说明局部性质的信息。再根据所给材料间的事理关系, 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

(端午节是) 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目前见到的“下定义”题型大致为这两类, 下面再分别各举一例。

1.根据以下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一定义。

以前的经济, 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 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而“知识经济”则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 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 “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参考答案: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2.请对下面信息进行整合, 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

要求: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 可适当增减词语, 但不能删除信息点。

(1) 绿色食品是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的食品。 (2) 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 (3) 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4) 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 (5) 绿色食品上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此题可按食品形成过程为序整合思路, 即遵循原则——生产方式——认定——标志——综合特性。这样就可以得到关于绿色食品的较准确的定义:

江苏卷四题解法赏析 篇5

解由sin2x=cosx, x∈[0, 3π], 得

2sinxcosx=cosx

当cosx=0时, 由x∈[0, 3π], 得

又知x∈[0, 3π], 所以

故交点共有7个.

由题意知点B, C关于y轴对称,

所以BF+CF=2a,

因此 (BF+CF) 2=4a2,

又因为∠BFC=90°,

所以BF2+CF2=3a2,

在Rt△BFC中, 根据面积相等,

解因为

所以sin (B+C) =2sin Bsin C,

化简得sinBcosC+cosBsinC=2sinBsinC,

因为B, C为锐角, 所以等式可变形为

tanB+tanC=2tanBtanC,

又知在斜△ABC中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令tanBtanC=x, x>1,

(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证明略) , 2

当且仅当x=2时取等号,

故tanAtanBtanC的最小值是8.

题4如图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 已知以M为圆心的圆M:x2+y2-12x-14y+60=0及其上一点A (2, 4) .

设圆N与x轴相切与圆M外切且圆心N在直线x=6上, 求圆N的标准方程;

(2) 设平行于OA的直线l与圆M相交于B, C两点, 且BC=OA, 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 、 (2) 略; ()

(3) 解法1由题设得

必然与圆交于P, Q两点, 此时

解法2将圆M:x2+y2-12x-14x+60=0化为标准形式

因为圆M上存在两点P和Q,

所以, 点P坐标 (x0, y0) 同时满足

所以点P是上面两个圆的公共点

一道电学题解法的反思 篇6

A. ra=rb, Ia=Ib B. ra>rb, Ia>Ib

C. ra>rb, Ia=Ib D. ra>rb, Ia<Ib

书中提供的解法为:由图可知U-I图像中, 斜率表示内阻, 则ra>rb, 在图像上取相同的纵坐标, 即它们有相同的路端电压, 则发现Ia>Ib, 如图2所示.

关于解法中判断内阻rarb的大小, 无可非议.判断R0中电流的方法, 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原因很简单, 定值电阻R0分别接在ab电源上时, 路端电压就一定能相等吗?怎样才是能令人信服的解法呢?

图甲 图乙我们知道, 在U-I图像中, 甲图表示电源接入电路时, 其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乙图表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随电流中通过的电流变化关系.若将这样的电阻和电源组成闭合回路, 其工作状态就应是这两线的交点代表的物理意义, 如图丙所示, I0即为定值电阻中通过的电流, U0为路端电压, 即R0两端电压.

有了这个交点表示该电源和定值电阻组成回路工作状态作为依据, 我们解前面那道题时, 不妨在两电源的U-I图像中做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表示R0的U-I图) 与电源的U-I图有两个交点1、2, 这两个交点表示R0分别接ab电源时的工作状态, 则显然易见, 通过R0的电流Ia>Ib, 如图丁所示.

上一篇: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研究下一篇:信息化教学初中英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