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

2024-07-01

缺席(精选12篇)

缺席 篇1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小时候上舞蹈课, 趴在窗外关心地看着你的人永远只有妈妈?回到家, 练习舞蹈动作, 在一旁耐心指导的人也是妈妈?对于学舞蹈的孩子们来说, 可能大多都习惯了身边一直都由妈妈相伴, 妈妈接送上课, 妈妈陪着去演出、比赛。可是, 爸爸们, 你们去哪了?

相比于妈妈无微不至的爱, 爸爸在家庭关系中似乎常常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因为他们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度、参与度通常都比较少。特别是对学舞蹈的孩子们来说, 爸爸这个角色的“缺席率”就更高了。

学舞蹈是妈妈该管的事?

很多爸爸们都有这样的偏见, 觉得孩子学习舞蹈这件事, 自己可“参与”的部分并不多, 认为大男人没必要管孩子们的一些“琐事”, 习惯全盘交给细心的妈妈们来负责。可是, 在亲子关系中, 爸爸的角色真的是这般可有可无么?

很多男孩子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 会被形容太过“女孩子气”。其实, 这种现象与爸爸们的“习惯性”缺席有很大的关系, 爸爸身上的阳刚、正气对男孩子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多多陪伴在孩子身边, 正确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 才能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同样, 女孩子如果缺少了爸爸的关心, 感受不到来自父亲的力量和勇敢, 面对未来的男性, 她将会是担忧和陌生的。因此, 相比于妈妈, 爸爸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力量, 既是他们的避风港, 又是带领他们去认识世界, 发现美好的领路人。

爸爸的功能就是赚钱养家?

在一些传统的观念里, 父亲的角色印象就应该是“威严”、“沉默”和“不苟言笑”, 有人说:“父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可是有时候, 如果缺少了“沟通”, 这本“书”读起来也实在太费劲了吧!

受“男主外, 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 现代社会对于爸爸角色的要求又多了一层, 大家会觉得爸爸在家庭中的职能, 通常就是——能赚钱就好了呀!于是很多家庭里的孩子, 每个月和爸爸说不了几句话, 跟父亲仅有的交流就是伸手去要零花钱。其实, 不是非要爸爸们个个化身小顽童跟孩子打得火热, 只是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爸爸们平常除了辛苦赚钱之外, 多多陪伴孩子才是关键。

妈妈们, 放手吧!

一个完整的家庭, 父爱和母爱应该是并存的, 对孩子的关心和付出也应该是一样的。在亲子互动中, 因为妈妈们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她们往往会表现出对丈夫单独带孩子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 会让妈妈们习惯对孩子的所有一切事物“大包大揽”, 不愿意让爸爸插手孩子的大小事物。可是, 爸爸们就真的那么不会带孩子么?

在美国, 一位老爸带孩子的视频曾在网络上被传播得火热,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爸爸陪着他21个月大的孩子, 一会儿趴在地上一块玩玩具, 一会儿又把孩子放在桌上让他蹦来蹦去, 这种如朋友一般的相处, 是不同于妈妈的陪伴方式, 而孩子们也需要这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同时, 爸爸们在这种与孩子独处的时光中, 自然也会被感动, 体味到陪伴的乐趣。

非比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师、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基金会心理顾问、儿童心理咨询师)

爸爸的角色不能被替代

没有哪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了解孩子的任何问题, 更不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就可以轻易解决掉孩子的问题, 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东西, 需要时间去化解。在这个过程中, 并不是只有“妈妈”才能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爸爸的角色和责任同样是不能被替代的。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 他每天回家后必做的事情是跟孩子进行轻松的聊天, 他的问题主要围绕着:1、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2、今天你在学校有什么好的表现?3、今天有什么好的收获么?4、有什么地方需要爸爸的帮助?只是通过这4个问题, 这位父亲便完成了跟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但是, 不要小瞧这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和孩子讨论价值观;第二个问题则是对孩子表现好的一种激励和认可;问是否有什么收获是为了巩固孩子一天所学到的东西;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将父亲的责任清晰地表现出来, 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孤单的, 有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寻求爸爸的帮助。这4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其实是父亲一种“角色”的体现, 呼吁更多爸爸们参与到子女的养育中, 给孩子力量、保护和爱, 这个角色不能被替代。

舞者和爸爸:鲍怡凝 (北京音乐舞蹈学校)

爸爸是我的玩伴

爸爸的工作比较忙, 所以和他相处的时间很少, 但丝毫不会因为这个影响我们父女俩的感情。在童年记忆里, 爸爸不论再忙再累, 只要回家就会给我带好吃的, 还喊着:“大宝贝!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上小学的时候爸爸经常带我“逃”课, 领着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一次他领我去天安门看升旗, 为了让我看得清楚, 他半夜爬起来背着我, 我就在他背上一直睡到开始升旗。至今, 我都忘不了在爸爸背上睡觉的感觉, 没有什么比那个更有安全感、更踏实了。

14岁那年我疯狂迷上国标舞, 想要作为专业来学习。但是爸爸很反对, 说艺术圈太乱、没前途。我第一次跟爸爸的争执就这样开始了, 后来去学校半年, 我和爸爸之间都没有联系, 直到生日那天接到了电话, 当他跟我说“生日快乐”的时候, 眼睛里不知不觉泛起泪花。现在, 爸爸支持并理解我选择的这个专业, 有了他的肯定, 我的心结也彻底打开了。对我来说, 我想在爸爸老的时候, 陪在他身边, 牵着他的手去旅游, 看各国美景。我想要紧紧抓住爸爸的手, 一直不松开。

给“舞蹈爸爸”们的tips

学会欣赏孩子的舞蹈

孩子在学校学了新的舞蹈动作, 回家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这个时候请爸爸们拿出一百二十分的热情, 认真地欣赏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要知道, 你那种关注和感兴趣的态度, 会让孩子对自己更有自信。

正视孩子的困扰

很多孩子在学舞蹈的过程中, 会遇到一些让他们觉得困惑的地方。特别是男孩子, 心里有一些想法但又不想跟妈妈谈。这个时候, 爸爸们请细心一些, 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后耐心地和他们交谈, 要知道, 很多话从你们嘴里说出来, 效果比妈妈更好呢!

多点赞美和鼓励

学舞蹈的孩子们都要经历枯燥且痛苦的基本功练习, 压腿、下腰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想要放弃。因此, 爸爸们的赞美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作为男性身上的那种坚毅和勇敢的力量, 会直接感染到孩子们, 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些“别人家”的爸爸

帅爸和他的萌娃们

“万人迷”贝克汉姆用“人生赢家”四个字来形容可谓是一点都不过分, 不仅美丽的妻子常伴左右, 身边的孩子们更是个个聪颖招人爱, 3个帅气的儿子纷纷出落成美正太, 可爱女儿“小七”的出生更是为这个家庭增添了一份欢乐。贝克汉姆作为4个孩子的父亲, 也一直尽职尽责, 不管去哪, 都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孩子们关怀备至、疼爱有加。

耐心的总统爸爸

奥巴马在第一次竞选总统的时候, 说到一件让他感到很自豪的事情, 就是在长达21个月的竞选战当中, 他从来没有一次错过孩子的家长会。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也曾在演说中提到, 奥巴马在当选总统后, 仍会每天晚上和女儿一起吃晚餐, 并且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 为她们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难题出谋划策。看看这样一位耐心的父亲, 那些成天嚷着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老爸们, 难道不觉得汗颜么?

最酷的老爸

尤金·塞尔南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所有老爸们的噩梦了, 因为他送给孩子的礼物实在是太酷了!作为“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 尤金·塞尔南在登月之后, 在月球松软的尘土上写下他小女儿的英文名字缩写TDC, 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他心爱的女儿。

父亲的力量

李开复不光是中国IT界的领军人物, 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父亲, 对于“父亲”这个角色, 他有着自己的感受:“因为亲身感受到父亲的力量, 当我成为爸爸后, 也希望能将这份爱传承给我的孩子。我会让孩子知道, 他对我有多重要, 我的方法就是‘时间’和‘陪伴’, 用行动来告诉孩子, 我多么爱他, 而非用物质来代替与孩子共享的时间。我喜欢父亲这个角色, 也了解这份责任的重要。”

缺席 篇2

“世上只有妈妈好……”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时,都会觉得母爱就像春天里温暖的阳光,但父爱的爱也珍贵无比啊!就像冰凉的雨露滴在我们身上,滋润在我心里。如果说,父爱是一块巨石,那我定而就是那小苗,为我遮风挡雨;如果说,父爱就是一条小溪,那我定而就是那小鱼,为我提供环境;如果说,父爱就是一片蓝天,那我定而是那小鸟,让我自由邀翔……

每当我犯错时,爸爸总是对我说:“人无完我,金无足赤。重要的是你知错就改,不要履履犯错”。每当我生病时,爸爸总是笑着问我:“好些了吗?喝点水吧!”每当我成功时,爸爸总会握紧我的手,说:“我相信你能行的!”……每当听到这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时,我心中扬起了一股暖流,这时我很感动。

爸爸对我的爱不溢于言表,爸爸的爱是深沉的,他的教诲我永远不会忘记,它将永远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瑞典父爱不缺席 篇3

朋友说,在瑞典,孩子的父亲可以请13个月的亲子假,而且瑞典的父亲们都非常喜欢自己带孩子。从给宝宝换尿布、洗澡到给宝宝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更牛的是,他们带孩子还不耽误自己的爱好和生活。

在瑞典人眼中,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去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

瑞典的父母把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比如,瑞典父母在同孩子说话时,全都蹲下身来,与孩子在个头上“保持一致”。这样的动作意在告诉孩子:咱们是平等的。家长在和孩子讲话时,语气也是“和风细雨”式的,绝少那种“命令”式的,大多是“如果你能那样做,我和妈妈将感到十分高兴”“你能这样去做,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让孩子在父母指引的“大框”下自由选择正确的方法或做法。

瑞典人尊重孩子的最突出表现是:从不在人前教子。瑞典人普遍认为,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面子”。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是一种捷径和重要途径。

安德森的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爸爸的家务好帮手。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和爸爸一起收拾玩具,每天晚上在睡觉前都会和爸爸一起把玩具放入分类的柜子里。再大一点的时候,安德森就教孩子自己学着洗衣服。先是让儿子把自己要洗的衣服放入洗衣机,接着爸爸和儿子一起设定洗衣模式,然后由儿子按开始键,洗完后儿子还要帮爸爸把衣服晾好。

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和爸爸一起干那么多的家务呢?原来,安德森有着自己的绝招。收拾玩具时,他就和儿子比赛谁收得快;帮爸爸洗衣服时,也可以变成抬着装衣服的篮子开火车的游戏。当然,每次完成任务之后,爸爸的夸奖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说,安德森的夸奖是无处不在的,而儿子很多的好习惯就是在这些赞美声中养成的。儿子把垃圾捡起扔到垃圾桶,爸爸很及时地说“儿子,你真棒”;儿子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爸爸也会说句“好孩子”。无论多大多小的事,似乎总是逃不了爸爸的赞美,所以儿子干起家务总是特别带劲。

安德森带儿子玩玩具的方式也很独特。玩具是事先按类分好的,儿子选择玩什么玩具,怎么玩,爸爸是真正意义上地陪他玩,没有指导、没有提问、没有设任何框子。爸爸会在玩的过程中充当解说员,详细地描述着儿子所做的事,肯定和鼓励他的玩法,并不断地夸奖和表扬。

在瑞典的这次经历,让我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了不小的触动。我原来以为,对于孩子,妈妈应该承担更多的戏份。其实,爸爸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无法替代的。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不能缺席。

缺席颁奖现场的劳模 篇4

“劳模去哪了?”

2015年2月6日, 在国网山西黎城县供电公司五届二次职工大会暨2015年工作会议上, 当宣读完表彰决定颁奖时, 人们发现, 宣布的三名劳模只有王宾宾、魏慧新两人上台, 邢小忠也是劳模, 去哪了?邢小忠缺席颁奖现场引起台下与会人员的一阵好奇。

“邢小忠因有工作任务, 今天在35 k V西仵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502手车断路器更换工作现场, 不能到会, 所以今天上台领奖的劳模只有两名同志。”这时, 公司领导在台上把谜底揭开了, 人们恍然大悟。“噢, 原来如此, 劳模就是不一样, 整天忙在生产现场。”

邢小忠是黎城县供电公司的运维检修部主任, 参与并见证了黎城电网的发展史, 主导并带头解决了全县电网安全生产运行中的许多棘手问题, 是山西电力行协专家、全县电网的“活字典”, 多次被长治供电公司评为文明职工标兵、劳动模范。2013年, 该公司根据长治供电公司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相关要求, 成立了以邢小忠姓名命名的“邢小忠劳模工作室”。当年, 工作室推出的5项创新成果全部应用在黎城4座35 k V变电站, 为全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 邢小忠根据全县电网运行分析结果, 利用春检、大修、技改等停电时机, “一停多用”将全县35 k V设备线夹全部更新为液压线夹, 设备运行更安全、稳定、可靠。根据此项创新形成的“降低隔离开关发热次数”“好创意”于2014年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三好”平台上得到展示。

“35 k V西仵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502手车断路器运行时间长, 负荷大, 我们在节前巡视检查中发现其灭弧室有细微裂纹, 且触头氧化严重, 继续运行风险较大, 若发生故障可能造成该站大范围停电, 邢小忠正在抓紧处理这项缺陷。”会后, 笔者随同单位领导在现场见到了这位缺席颁奖现场的劳动模范。

“小忠, 你辛苦了!”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应该的!”

父爱不缺席作文 篇5

从我记事起,父亲的头发就是稀疏的,现在,父亲的头发更是少得可怜。母亲说那不仅仅是父亲操心操的,更是父亲横倔倔的。说到父亲的倔,我是很有感触的,因而我对他很有畏惧感:字写得不好,罚!背不出课文,罚!成绩不好,罚!……罚!罚!罚!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父亲的那个“罚”字,罚失了父爱,罚没了亲情。

还记得刚上学时,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只是把作业应付完而已,什么古诗词、课文背诵等一些乱码七糟的东西,统统都被我扔在脑后。一次,父亲让我背古诗,好端端的一首古诗却被我背得七零八碎。“你这么不用心,怎么能学习好!”几经训斥后,血管里流淌着父亲那倔强基因的我脱口说出:“你变态啊!”此话一出,后悔已经晚了,最后落得了一个“重罚”的下场:皮肉之苦后还把我反锁在屋里……

四年级时,没有人不看漫画,我也迷上了那些充斥着阴暗气息的漫画。父亲知道后,怒不可遏地扯开书包,一本本漫画“粉身碎骨”地散落在地:“这是你应该学习的知识吗?”这可是我从好友那里借来的“宝贝”,你可让我怎么还啊?正当我盯着那满地七零八碎的漫画书页深感惋惜的时候,这一反应就更激怒了父亲……已在漫画中学会了什么是冷漠的我直盯着父亲,一言不发……

伴着岁月的脚步,不知不觉中就踏入初中的大门。上初中后,成绩虽然也不是十分理想,但也算得上中等,父亲的各种惩罚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甚至成了一种零碎的,只是被忘却的回忆。

细细想来,父亲也确实很不容易,勉强高中毕业的他,工作中吃尽了苦头,其实他是不让我重蹈他的覆辙呀!曾经,我还怀疑他是不是我的亲爹;曾经,我还抱怨他的贫穷、无知;曾经,我更仇视过他的粗暴、倔强;曾经,我……原来,他是“恨铁不成钢”呀!

设计,大众不可缺席 篇6

关键词:生活 大众 艺术设计

设计意识和设计思维是伴随着人类而出现的,在其经历了漫长的手工业阶段的分化后,最后在大工业的革命声中开始实现了设计的对大众的关照。大众作为设计成果消费的主体与设计行为共同构成了人类现代社会。在一代设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众会以新的品味要求新一代设计作品的产生。设计处于市场经济中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出现非民主性方向的偏颇,特别是在大众缺席的设计发展国度内的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应该强调“设计为人民服务”。设计,大众不可缺席。

1 大众是设计快速成长的土壤

从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开始,我们开始感受到仅仅做低成本的加工已经没有出路。“Made in China”似乎走到了尽头。二战以后,德国和日本的迅速崛起,北欧风格产品风靡全球,都足以令我们深思。他们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国家的迅速强大,除去体制的改革外,更重要的是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变“Made in China”为“Design in China”,我们才能在世界经济大潮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产品设计中优秀的代名词,设计在给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良好声誉上,其功劳是不言而喻。二战前,除了德国的设计与设计教育领先外,日本的设计水平在国际上是很低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是怎样把设计的质量和整体水平提高的如此之快的呢?答案是多方面的,设计教育,美国资金支持,政府的扶持等,但是其中有一点是最令我们所忽视,就是日本通过在各大商场的一角展示优秀设计,来提高国民对好设计的鉴赏能力。大众对于设计鉴赏能力的高低,对于国内设计发展的快慢有着重要影响。国内的大众都懂得什么是优秀的设计了,设计师等专业人士自然会更加专业和优秀。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具备了设计快速发展的根基。这也就是促进日本设计迅速发展的,一个不为众人所重视的一个原因。只有重视设计,普及设计,那么,设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大众是生活的主体,生活是设计创意的来源和最终的归宿。大众不仅仅是设计的使用主体,也要成为设计的鉴赏和评价的主体,只有懂得设计好坏的国民大众组成的土壤,才能培育出茁壮的设计之树,这棵茁壮的大树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纵观设计发展史,我们发现设计从产生就决定与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设计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之中。普通大众是设计的主要消费者,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直至今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及其艺术设计的职业化和产业化深入发展,设计的消费群体更是普通大众。既然大众是设计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对设计的好坏他们也是最清楚,他们的评判应该是最有利于促进设计的健康发展,因此艺术设计水平的快速提高需要大众的普遍参与。设计不是什么高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设计的应该是生活中使用的内容,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还不能完全脱离商业利益的驱使,达到自觉地一种关爱人性和生态的实践活动,当然这个阶段是设计发展的必经阶段。设计从产生到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其内涵逐渐丰富。无论设计的内涵和特征如何丰富、增多。有一点是始终没有变化的,就是设计一直为生活服务,一直在充当着生活的内容和方式。“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生活质量”。而设计的最终都将是被社会大众所使用,大众是设计的使用者和消费者,是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得到发展和更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2 设计源于大众生活

设计本身就是生活,具体的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因为设计的内容和种类最终都将运用于生活之中,所以设计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这种改变是日益相好的方向发展。设计是人类意识的物化,这种意识的体现在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艺术和哲学思考之中。没有科学,人类无法实现改造世界的能力,缺少艺术,人类便没有了精神和灵魂,失去哲学的思考,人类的发展将会失去理性的方向。人类健康、全面发展需要三者的结合,而实现三者结合的就是设计着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设计,可以说设计肩负着人类文明的前途和方向的重任。回首设计的发展史,我们发现,无论是功能决定形式,还是市场决定创意,不管是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程式化统一,还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叛,所有的这些都不是设计的错,而是人类思维意识的错。生活着一定时代的人们因为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当时人们的思维意识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没有经济市场的时候,人类的意识是单纯的,只要能能够有不同的生活享受就足够了,但是,当世界一旦被机器大工业联系到一块,特别是世界性的市场出现后,在物欲财富的诱惑下,人类的意识开始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当人类享受着现代工业的成果和市场经济的物质富足美梦时,才发现生变失去了很多身边本不该失去的东西。狂热的消费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市场导向的设计把人推向了堕落和犯罪。自然的报复使得我们反思了,便产生了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理念。而社会的灾难也直接和设计有关,但是,这个似乎我们还不能明确的认识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发展,城乡布局,市场设计,法律法规,设计的管理、运用和导向都将直接是决定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不仅仅需要设计师理解,还必须要求各级政府要员有足够的设计意识。这种设计意识不是大设计小设计概念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和发展,乃至关系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全社会都在思考着设计,自然,设计的水准就提高了。资源贫乏,疆土狭小的国家一般来讲,都是设计发达的国家,如荷兰,瑞典,芬兰,日本,意大利等。究其原因,是由生存环境的劣势压力下逼迫他们不得不对设计普及和重视。

nlc202309032101

“为提高生活质量而设计总是一条不变的法则”。

生活的参与者是大众,而不是少数人,更不是少数人的遥控。自从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现代化的技术经过职业化设计,形成的产品才进入了平常人们的家中。在设计刚刚形成职业化的时代,可以说是设计师说了算的时代,随着市场的扩大,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设计师数量的增加,不能不再考虑到设计的直接消费主体大众的喜好了。自从波普设计运动树起了消费主体不可被忽视的大旗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市场开始萎缩,迎来的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戏虐,多元化设计时代的百花齐放和个性化的争艳斗放。整个人类现代设计史表明,设计发展的果实最终是服务于大众的,一个国家的设计必须有大众的参与,那么这个国家的设计的质量才可以得到迅速的提高,因为大众是设计结果的最终消费者和使用者。理论上讲,设计好坏评判的话语权可能不在大众,但是,现实中,大众是最有资格对设计进行评判好坏和提出建议的人。因为不同的设计结果只有在他们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功能的满足程度,对人身健康的关注,使用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和废物排放,产品的寿命终结与回收等等。对这些真正关注的都是使用设计产品的大众,也正是对于设计的这些内容的关注和体验,在顾客是上帝的时代,足以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设计师和生产产品的企业他们虽然也要考虑设计中这些内容,但大多数都是在被动中去做,而没有真正考虑如何用设计去主动引导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关心更多的是收入和利润。事实上国内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企业家,“很多人后都把目标瞄准富裕阶层,处心积虑地想着如何为富人服务,如何做到设计利润的最大化。”而没有考虑到设计的现代化也是设计的民主化这一现实。然而,“在设计师的方案和商家的策划书里,消费者往往是被忽视的缺席者”。

3 设计的健康发展与繁荣大众的参与不可或缺

一个国家如果只有企业运用设计进行促销,那么这个国家的设计发展是不健康的,其发展水平也是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的。企业运用设计虽然起到了一种消费观念的引导作用,但这种设计的方向并不一定是良性的,因为在他们手中,设计的目的是迫于市场的竞争和企业的生存,产生设计为人民币服务的意识。在只考虑自己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难免做出违背生活道德和社会伦理的事情。这也不是设计本身和设计师所能左右的问题。设计师往往也有苦衷而左右为难。只有设计的使用主体——广大消费者,他们的设计意识得到上升,设计的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对生活品味大大增加,那么设计在这个社会中才能真正的得到健康而快速的发展。作为消费主体的大众才能进行合理的消费和健康的生活,才不被各种虚假的广告所诱导,也不会被艳芬的设计外貌忽悠着掏出腰包内的钱币。档“设计日益与商战、营销、品牌、时尚结缘,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远。”时刻,只有大众的设计意识和设计鉴赏能力提高了,才能主动地参与评价和监督经济市场中的各种设计的优劣,使得企业和设计师不得不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也遵循社会伦理和环境效益等内容。消费时代的市场应该是大众所构成的消费群体最具有话语权的时代。产品设计的不好,对消费者大众身心健康或者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作为消费群体的大众就不会购买。这样,在大众的参与和监督中,设计才能真正地健康快速的发展和繁荣,设计才能朝着为生活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上迅速前进。

4 结语

设计的普及和繁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必然的趋势。设计艺术的繁荣是审美的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设计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物质创造和精神生产结合性的活动,它的繁荣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与诗意的的生活,因为,设计艺术给人类创造了一个既合自然规律,而又具人文性精神的关怀的生存空间和环境。显然,这个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它的实现需要社会的共同的努力:政府的引导,教育的普及,企业的作为,尤其是作为生活主体的大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有信心能看到有这一天的到来,那时,必将是国家真正强大时刻的来临。

让学生的思维不再缺席 篇7

教师首先要进入课堂状态,吸引学生走进文本,引领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要追求一种状态,一种较适合学生都“在场”的状态。只有出于都“在场”的状态,课堂才能完成触动学生思维的表演,显现课堂的智慧。所谓课堂的智慧,有时就是教师吸引学生“在场”的智慧。教师要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导其思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识和思想健康发展的母体。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教师要有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教师在解读文本中使用的方法、遇到的难点、困惑及其解决方法,都为学生解读、引领学生思维做好了铺垫,使指导学生分析、思考、感悟、体验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如果教师只是按教参照本宣科,不加深入领会,教书与文本、与学生之间就缺少了思维困惑、情感碰撞方面的交流,使文本游离于教学之外,融入不了课堂之内,自然会导致学生的“不在场”,导致学生思维的缺席。

其次,教师要有真情实感的流露。灵魂要用灵魂塑造,情感要用情感打动。语文教师不能只是讲别人的文章,分析别人的感情,而应该是作者、文本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沟通的纽带,要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情随文动,言语传情,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感召和引领下,融入课堂,走进作品,体味情感,赏析语言……

课堂上,有了教师的激情四射、神采飞扬,才会有学生的情趣盎然、兴致勃勃;有了教师的悲壮低沉,学生才会为作者的境遇慨叹,为不屈的灵魂喝彩。悲伤处,教师声音哽咽,学生眼含泪水;高兴时,教师声音灵动,学生也会在快乐的殿堂翻飞……情到兴极处,美在渲染,爱在渲泄,情在流淌,眼泪在飞溅,笑声在荡漾,教师、文本、学生,三位一体的阅读对话才能真正实现。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课堂师生互动,引领学生积极思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唤醒是对人主体意识的一种尊重,是一种心智活动。语文教育中倡导“唤醒”,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唤醒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觉得学生难教,或课上得味同嚼蜡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把学生唤醒了吗?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了吗?有些学生汉语语感好,有些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有喜欢阅读的,有喜欢写作的,还有见解独到、思维甚而有点怪异的,凡此种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了吗?教师给他展示的机会了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考、质疑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才能,体味成功的喜悦,发现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带来的审美的愉悦、情感的丰富、思维的纷呈、哲理的深刻。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才不会缺席。

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独特体验”就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学生的见解可能会不全面、不深刻,甚至有偏差、错误,这并不重要,因为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在活动,情感有体验,这些才是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是可喜的。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学生思维中的阻塞、情感上的困乏,教师应适时点拨,顺势深化,从而实现学生灵魂的觉醒。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有一定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调动学生思维。

巧妙设置问题,点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良好的提问,成功的解答,可以让学生找到自信,调动思维,激发浓厚的兴趣。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让全体学生思考,让大家都有话说。问,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引发钻研的激情,让差一些的学生也能找到成功的途径,增强信心,激发热情。要由浅入深地逐层发问,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面前了。于是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因人设问,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避免问题过易,没有思考价值,或过大过空过难,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发生。

及时有效地评价,构建和谐课堂,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有效、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刻,感悟从单一走向丰富,思考的时空更加自由,教师的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既不能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不管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味地叫好,赞誉;也不能不置可否,让学生如坠雾里云中,不知孰对孰错;更不能一棒子打死,挫伤学生思考发言的积极型。教师必须作出及时、有效、客观的评价,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在学生回答的精彩处,教师要有落到点子上的由衷的赞美;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疑惑时,教师要通过追问式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评价、讨论,达到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互评互析的互动氛围,使学生的认知、体验变得更加敏锐、丰富。

改变以一贯之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无穷的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十三陵的缺席者 篇8

帝国的雄起

明十三陵中最先缺席的却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众所周知,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 一共葬下明朝十三位皇帝。所以建都金陵的太祖朱元璋的缺席, 也算是顺理成章、显而易见了。

朱元璋, 明太祖高皇, 明朝开国皇帝, (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 字国瑞。原名重八, 后取名兴宗。汉族, 濠州钟离人。自幼家贫, 曾为地主放牛, 因元末时局动荡, 生活流离失所。1344年, 入皇觉寺出家为僧, 而寺庙也无多香火, 名曰为僧, 实为乞讨。而当时寺庙多为起义人士窝藏之地, 故元兵多捣毁寺庙, 抓捕僧人。走投无路之际, 25岁的太祖投奔起义军领袖郭子兴, 参加了红巾军起义抗元。1356年 (至正十六年) 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 攻占集庆路, 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 (至正二十八年) 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 在应天府 (南京) 称帝, 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 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 统一中国。开创了276年的大明帝国。

重八虽是农民出身, 但皇帝却做得风生水起。可能也正因为他曾身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才能深刻体会到底层人民的苦难和需求。不像清末太平天国那样, 朱元璋坐上皇帝之后并没有贪图享乐, 他下令农民归耕, 奖励垦荒, 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 发展各类经济作物;政治上严惩贪官, 减免赋税, 清查户口。从经济政治全方面稳定和发展了中原文明。

明太祖朱元璋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 , 朱元璋病逝于应天, 享年71岁, 庙号太祖, 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1421年, 其四子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建元永乐。自此到明思宗朱由检自缢, 北京一直都是大明帝国的都城。所以朱元璋的明孝陵自然不在北京, 也不在十三陵之内。

靖难之役

归咎于迁都北京的缺席者, 并不只有成祖朱棣的父亲, 还有他的侄子——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 (1377年12月5日—?) , 明朝第二个皇帝, 太祖朱元璋之孙, 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 (1392) , 其父病逝, 遂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六月, 太祖病逝, 数日后朱允炆南京即位, 时年21岁。定年号建文, 1399年为建文元年。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 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但作为一个皇帝, 这也许是最致命的缺点。不仅如此, 他还腼腆, 且又毫无国政经验, 没有祖父和叔伯们那样的雄才伟略, 以及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心和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性格。这也是日后走向悲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走向悲剧的导火索, 还是那个不切实际的削藩决议。

通过农民起义登上皇位的朱元璋, 为了确保朱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 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另一方面, 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 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 (24个儿子和1个从孙) 封为藩王, 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 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 必建藩屏, 上卫国家, 下安生民, 今诸子既长, 宜各有爵封, 分镇诸国。”从全国来看, 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 一是腹里, 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 设置官属, 地位相当高, 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 无敢钧礼。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 并有军事指挥权, 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 辖军三护卫, 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 多者1.9万人。九位边王 (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 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 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拥兵10万, 大宁的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带甲八万, 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 打败蒙元残余势力的军队, 尤被重视, 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 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 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 由于功绩卓著, 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 地位独尊。

明惠帝朱允炆

藩王势力的膨胀, 势必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 有个叫叶伯巨的大臣指出, 藩王势力过重, 数代之后尾大不掉, 到那时再削夺诸藩, 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 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 减其卫兵, 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 反而将其下狱囚死。事态的发展, 远远超出了叶伯巨的预料, 中央政权与藩王之间的矛盾, 未及数世而在朱元璋死后就立即强烈地爆发了。

承担这一悲剧的正是太祖的继承者朱允炆。年轻的朱允炆的确也察觉到了藩王的威胁, 但却并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相比于清圣祖康熙, 建文帝朱

明成祖朱棣

允炆同样是年少登基、同样是内忧外患、同样是根基不稳, 但朱允炆没有爱新觉罗玄烨那样的雄才大略, 不会像他那样韬光养晦。在太祖刚刚驾崩之时, 刚登基不久就因为奔丧的问题得罪了自己实力最雄厚的叔伯燕王朱棣。因此导致诸王的不满, 朱允炆不但不做反省和补救, 反而召集兵部左侍郎齐泰和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商量开始削藩的事宜。

幸运的是, 削藩的开始还算顺利。洪武三十一年七月, 削周王。建文元年四月削齐、湘、代三王, 六月削岷王。如此看来, 还是一帆风顺。但政治是一个只准永远成功不许一次失败的游戏。朱允炆的一次失败, 便断送了他自己的皇帝生涯。这便是明朝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失败, 也不能完全责怪朱允炆的无能, 只是他的对手太过强大。《成祖本纪》曰“雄武之略, 同符高祖。六师屡出, 漠北尘清。至其季年, 威德遐被, 四方宾服, 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 远迈汉唐。成功骏烈, 卓乎盛矣”。由此可见成祖朱棣是何等的雄才伟略。

但朱允炆也不是平庸之辈。削藩之初, 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 为了提防燕王造反, 朱允炆就派亲信驻防北平, 严密监控朱棣的一举一动, 并调走北平属燕王管辖的军队。而此时的朱棣虽然有能力造反, 却还是选择韬光养晦, 只因为部下叛变, 使得“燕王装病”一计大白天下, 才不得不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造反。

以臣伐君, 本是大逆不道出师无名, 但这个时候太祖朱元璋却给自己最喜欢的孙儿帮了一次倒忙, 给成祖朱棣创造了一个造反的借口。朱元璋在位时, 恐权臣篡权, 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 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 内有奸逆, 必举兵诛讨, 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 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 须加诛讨, 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 即靖祸难之意。因此, 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历时四年, 几经周折, 最终以成祖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役的细节不必多述。长居深宫的年轻皇帝显然不是久经沙场的藩王的对手, 加上太祖诛杀功臣, 朝中已无大将。更可笑的是, 朱允炆却用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为大将, 进一步加速了自己的失败。

成祖朱棣挥兵进入金陵之时, 皇宫中忽起大火, 明惠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有的说他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其由地道出亡, 落发为僧, 云游天下;也有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 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 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 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迁都北京

由于洪武年间, 北方的防务多由几位边王 (如朱棣、朱权) 负责, 而靖难后朱棣徙诸边王于内地, 导致华北防务空虚;又由于有唐朝之守外虚内、宋朝之守内虚外的教训, 故在军事上, 定都金陵 (南京) 、遥控将领守卫边界的风险很大;“天子守国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南京的建文帝影响较大, 在政治上考虑, 作为朱棣大本营的北平更加适合作为帝都。故考虑各种因素后, 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永乐元年 (1403年) 二月, 明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 名顺天府 (与元朝大都区别) ;随后迁徙各地富民于北京。称北京为行在。永乐年间, 迁都北京的准备一直在进行, 如建北京城、建宫殿、疏通漕运等;直到永乐十八年 (1420年) , 北京皇宫 (即紫禁城, 故宫) 和北京城建成, 遂下令迁都, 以南京作为留都。

1423年, 明成祖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庙号太宗, 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 (1538年) 九月, 明世宗朱厚熜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改上庙号为成祖。也是明十三陵中“入住”的第一位皇帝。至于他的侄儿朱允炆, 自然没能在北京享有一块陵寝。

土木堡之变

简单来说明十三陵中缺席的三位皇帝中前两位都是因为成祖朱棣的迁都所致。当然这么简单也不太合适。第三位皇帝的缺席也不能简单论之。

第三位缺席的皇帝是明景帝朱祁钰。

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第二子, 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 明朝第七位皇帝 (1449-1457年在位) 。他本应该是一世的亲王, 却在历时的涡轮中机缘巧合地当上了皇帝。这一切都还要从震惊明史的“土木堡之变”开始说起。

明朝的第六位皇帝, 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1435年, 年仅九岁的朱祁镇首次登基, 定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 贤臣“三杨”主政。随之, 张氏驾崩, 三杨去位, 宠信太监王振, 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十四年, 也就是1449年, 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因邀赏问题与王振产生纠纷, 并以此为借口进而举兵犯明, 制造事端。蒙古人虽然被中原人赶回草原, 但战斗实力依旧不凡。也先分兵四路齐攻大明, 导致各处战况危急。也先亲帅一路进攻大同, 据载“兵锋甚锐, 大同兵失利, 塞外城堡, 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 此时毫无军事和战略头脑的大太监王振在不考虑现实和实际的情况下竟怂恿和蛊惑英宗亲征。虽然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 但年轻的英宗还是偏信了王振的谗言, 一意孤行, 执意亲征。

明英宗朱祁镇

同年7月16日, 英宗和王振率2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 亲征来犯的蒙古军队。但由于王振不懂军事又把持大权, 导致战事每况愈下。在1449年8月14日兵败退至土木堡。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 以保证安全, 但王振不准。之后也先设计诈和, 引明军下山饮水, 瓦剌军趁机伏之, 导致明军将士惨死无数, 英宗被俘。

明景帝朱祁钰

史称“土木堡之变”。

景帝登基

前方战事惨败,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回京城, 皇城内外顿时一片混乱, 加之蒙古人又以“英宗”为要挟, 敲诈勒索, 遂以于谦为首的众廷臣为应急, 联合奏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皇太后同意众议, 但郕王却推辞不就。文武大臣再三请求, 郕王无奈应允, 于九月初六登基, 是为景帝, 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 奉英宗为太上皇。

明朝名将于谦

京师保卫战浮雕

景帝即位之后, 调整战略方针, 任用于谦为将, 扭转战局, 解京师之围。瓦剌人连连败退, 撤回大漠, 并遣人南下求和, 送还明太上皇朱祁镇。

如同当年赵构害怕岳飞接回自己父兄一样, 景帝也不喜欢其兄的归还。但事与愿违, 北狩一年的上皇朱祁镇在艰苦的辗转之后还是由安定门悄然归还。

关于朱祁镇、朱祁钰兄弟的会面, 历史上说法不一。《明史纪事本末》渲染说二人嘘寒问暖, 彼此谦让了一番。《明实录》则只有一句“帝迎见于东安门, 驾入南宫, 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不管是嘘寒问暖, 还是冷眼相对, 事实上是, 景泰元年回京的太上皇, 从此被锁在南宫, 整整七年。七年里, 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 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 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有时候, 吃穿不足, 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 托人带出去变卖, 以补家用。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 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 让人无法藏匿。就这样, 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 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

土木堡之变示意图

夺门之变

景泰帝在位年间, 重用大臣于谦等人, 治理国政, 颇为有序。然而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 他不但软禁兄长, 甚至于景泰三年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浚, 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种种作为, 颇让后人诟病。结果朱见济夭折, 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 景泰帝突然病重, 卧床不起。一时之间, 人心惶惶。不知道这偌大的帝国, 将要由何人接掌。

彼时, 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 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 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 控制了长安门, 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官大门撞开, 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 同声高呼:“请陛下登位。”朱祁镇被搀扶登舆, 一行人立即赶往奉天殿。殿下的守卫大声喝止, 他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卫只得唯唯而退。十七日早朝时分, 按照惯例, 百官于五更前即在午门外朝房等待。忽然宫中钟鼓齐鸣, 官门大开, 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此时无从选择, 在徐有贞等催促下整队入官拜贺。

石亨等人破开南宫大门, 迎朱祁镇复位, 史称”夺门之变“, 又叫南宫复辟。时隔八年之后, 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 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随即废景泰帝为郕王, 将其软禁。一个月后, 郕王朱祁钰死去, 被封之一恶谥, 叫做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这位曾经的皇帝, 因此成为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大明朝皇帝。也是第三个“缺席”明十三陵的明朝皇帝。

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篇9

目前学界对缺席审判的概念有三种界定, 但本文所讨论的刑事诉讼缺席审判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期日, 辩方 (一般指被告人本人, 而不包括辩护律师) 未出席法庭的情况下, 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诉讼制度。

根据程序正义的要求, 当事人参与原则是最基本的, 但是缺席审判却是在一方没有出席法庭审理的情况下对之进行了裁判, 显然违背了被告在场权和辩护原则的行使。似乎不利于被告人的人权保障, 也缺乏司法正义。但是, 司法实践中审判过程中难免会遇见被告人死亡、外逃、丧失行为能力等不能进行诉讼的情况, 如果只是单一的诉讼的中止和终止使得被害人被犯罪行为侵犯的财产无法及时返还, 被害人的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也没有受案的可能。这样不利于受害人利益的保护, 也不利于诉讼效率的实现。

缺席审判作为例外, 如果为了追求适当的诉讼效率并且能够满足基本的程序公正要求和最大限度的保障实体公正, 还是有很大的存在空间和必要性的。

2 域外缺席审判制度概述

纵观各国法律, 可以发现只有个别国家不进行刑事缺席审判 (如葡萄牙) , 其他绝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特殊情况下的缺席审判制度, 基本上的理论支撑是一致的。归纳一下, 各国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均规定以对席审判为原则, 被告人、公诉机关缺席审判为例外。

(2) 轻微案件, 可以对被告人进行缺席审判。

(3) 为审理的顺利进行和查明案件的需要, 各国均规定了可以对被告人暂时性的缺席审判。

(4) 对案件中有关法律问题的处理, 可以在被告人不在庭的情况下进行。

除了详细规定了缺席审判适用的范围, 具体的程序规定外, 各国为了更大程度上保障该制度不被滥用从而损害被告人的权益, 在制度的救济上也有详细的规定。比如:①强制辩护制度:被告人不在庭时, 其辩护律师必须到庭;②告知义务:对于被告人暂时带离法庭的, 当被告人重返法庭的时候, 法官有义务将被告人不在庭期间所发生的情况, 予以告知。③异议权:有权对缺席判决提出异议。异议一经提出, 即中止执行原缺席判决, 而由原审法院再次予以审理, 如法国。

3 被告人缺席审判的悖论与协调

(1) 与程序正义的悖论。

作为现代法治基石的程序正义理念最早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自然正义”原则, 它有两项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求任何人不得作自己案件的法官, 二是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由此, 可以看出程序正义要求法官给予与案件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参与人有充分陈述意见的机会, 也就是参与原则。尤其是作为国家公权力追诉对象的被告处于相对的劣势, 使得被告人的在场权, 辩护权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 缺席审判却是在被告人没有出席庭审的情况就作出了判决, 显然违背了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 破坏了被告人参与原则。

(2) 与诉讼效率的悖论。

尽管很多国家都严格规定了被告人参与审判的原则, 但是司法实践中被告人缺席的情形层出不穷。被告人为了逃避刑事责任的追究, 往往采取外逃或者其他一些极端手段来使自己逃避审判;还有因为严重的疾病等客观原因无法参加审判, 以及被告人自愿放弃庭审权利的。如果这些情形下还是恪守程序正义理念下的参与原则, 被告人不出庭就不审判的话, 不仅不利于诉讼效率的实现, 而且也会影响实体正义的实现。“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3) 两者的协调:

被告人出席审判为原则, 缺席审判为例外。被告人是否出庭接受审判, 关乎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及诉讼效率的实现,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被告人权利的实现, 各国在设置缺席审判制度时也是尽量限制缺席审判适用的范围, 最大限度的满足被告人参与的要求, 兼顾程序正义理论的要求。仅仅把缺席审判作为特殊情况下解决纠纷的例外。正如谷口安平教授认为, 诉讼制度上确保的利害关系者的参与根据形态和程度不同, 可以有分为直接的参与、参与机会的保障和间接的参与三种。保障被告人亲自在审判期日出庭接受审判是直接参与的要求。除此还存在即使当事人实际上没有参与诉讼, 但只要被给予了参与的机会即视为达到了参与的目的。“例如缺席判决就是一种没有听取被告人的主张或辩论就作出判决的制度, 但是在给被告人送达了诉状, 保障了他有进行防御的机会这一前提下, 缺席判决就获得了正当性。”

4 我国设立被告人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我国的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上根本没有明确关于缺席审判的规定, 即使《刑事诉讼法》第161条也只是有些缺席审判的影子而已。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一审程序的规定, 讯问被告人是法庭调查的中心环节, 听取被告人辩护和最后陈述是法庭审判的必经程序, 也就要求被告人必须到达审判的现场, 出席法庭既是被告人的权利也是义务。

4.1 必要性

(1) 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据我国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国外逃官员数量大约为4000人, 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而据来自公安部的资料显示, 到2005年底, 中国外逃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尚有500多人, 其中多为贪官, 涉案金额高达700亿元人民币。 怎样追回这些外逃资金, 堵住贪官的后路成为遏制贪污腐败犯罪的关键环节。鉴于我国已经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根据公约第57条第三款第 (二) 项的规定, 对于公约所涵盖的其他任何犯罪的所得, 请求国欲向被请求国主张返还逃到该国的贪官携带去的巨额赃款, 请求国必须移交生效判决的文书, 这就需要请求国通过缺席审判作出生效判决。但实践中因为我国没有缺席审判制度, 使追赃很难实现。 正如有学者所言:“没有缺席审判制度, 可能构成我国根据公约要求返还被转移到其他国家的腐败资产的最大障碍。”

(2) 消除不稳定的法律关系, 定纷止争。

现行法律对被告人死亡、逃跑、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部分情形并没有设置最后的解决程序, 只是简单规定中止审理或者终止审理, 但是, 已经扣押、冻结的财物及被害人的要求如何处理?附带民事诉讼也无从进行。使得案件的实体公正无法实现, 更不要说诉讼效率。只有人民法院通过缺席审判定纷止争, 兼顾诉讼公正和效率, 消除不稳定的法律关系, 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 惩罚犯罪目的实现的需要。

我国的刑事责任追究包括定罪和处刑两方面, 失去了刑罚的对象似乎没有了处刑的必要, 但不等于没有定罪的必要。正是因为根据缺席审判的判决才能对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等进行追缴或者没收处理;没有刑罚的对象并不是说不能执行刑罚, 没有人身刑的执行对象但是财产刑依然可以执行。

4.2 可行性

(1) 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追回腐败犯罪所得, 为增设缺席审判提供了契机。正如上面说述被请求国是根据请求国的生效判决, 才提供司法合作返还没收的财产, 除非被请求国放弃这项要求。如果没有设置缺席审判制度, 很难通过《公约》这项机制向被请求国主张返还犯罪财产。这就客观上要求各个缔约国建立缺席审判制度。

痛苦的缺席——试论苏童的《米》 篇10

关键词:《米》,痛苦,缺席

《米》是苏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有评论甚至认为这是苏童最好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苏童虚构故事的才能得到空前展示,黑帮、通奸、复仇、性虐待……众多吸引人眼球的元素使小说披上了畅销书的故事外衣,整部长篇充满着可阅读的快感。但仅凭曲折离奇的故事蛊惑读者,决非作者创作初衷,苏童在关于《米》的创作谈中说:“我想这是我第一次在作品中思考和面对人及人的命运中黑暗的一面。”[1]的确,在小说无边无际的阴冷中,苏童通过对主人公——“五龙”这一形象的塑造,充分证明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古老命题,是两千年前荀子“性恶论”思想在当代的一次回响。这部作品是苏童从人性的阴暗面对人之存在进行的一次审视,其主题或许能够被提炼得相当深刻,比如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人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也有人称之为“性”意识小说;其他的还有诸如关于生存与孤独、心灵与历史、关于某种人生的归宿轮回等等的一些评论,这些或许都能在作品中被读出来。但我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小说内部始终存在着一种纵然有这些丰富的内涵也无法填补的空洞——就是那种来自心灵的痛苦的缺席。五龙形象中缺少的是一种内在的心灵力度,在他的遭遇中,从来就没有发自人格灵魂的抉择的痛苦。他存在的目的极其单纯,因此也就不需要“to be or not to be”式的两难选择。这种痛苦的缺席,其根源在于主人公五龙(或者说作者)对米的绝对化,其表现便是人性被抽空之后的兽性。正是这种人之为人的痛苦的缺席,使得《米》很难成为一部伟大的小说。

一、被绝对化的米

“米”在整部作品中是作为象征物质存在的一个基本符号,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在五龙的眼里,米等同于生存、地位、财富、权力和性,在五龙的生命中,除了米之外,再无其他任何可以让他寄托感情的东西,为了米,为了得到更多的米,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做任何事情。这种绝对化的米,是五龙生存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也使得小说带上了较强的寓言色彩,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存在之根本”、“一个种族的永恒情结”等主题。但我认为,小说重点表现的不是这个——在小说中,米不仅是生存的根本,更延伸成为人的欲望的载体,后者才是作品表现的重点。主人公五龙的城市生活始于米,又终于米。米是情节发展的原动力,渗透于整个叙事时空。五龙是带着对米的追寻逃离因发大水而淹没的枫杨树乡村的,“多日积累的饥饿感”使他在以阿保为代表的强权势力面前用喊爹的方式耻辱地吃下了卤猪肉,喝下了五碗烧酒;他是在恍惚中跟着四辆装米的板车来到瓦匠街冯老板的米店,又是抱着混口饭吃的念头被冯老板收留的。此时,米是维持他生存的第一要义的物质,这是对人正常的生存本能的追逐。因为米,五龙承受各种羞辱,又因为米,他终于发迹。当人一旦满足了生存需要而把它作为欲望无限放大时,米便带有了一种邪恶的色彩,成了一种畸形的图腾。实实在在的米成为五龙集其所有精力要抢占的唯一目标,手段的正义与否已不重要。所以,当五龙在做爱时把作为自己精神图腾的米塞进女人子宫时,米对于受害者已是一种罪恶延伸的道具。随着米店的兴衰荣辱,五龙的城市生活也浮沉起落,沧桑变迁,最后运载一火车大米,死在回乡途中。米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五龙人生的各种际遇莫不与米有着深刻的联系,当米的意义在五龙的人生中被反复渲染时,米已经被绝对化为一种符号,揭示了这样一种对于“米”(生存、地位、财富、权力和性)由正常追求到变态占有乃至最终毁于斯的生存本相。这既是对小人物生命处境的揭示,也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寓言式昭示,昭示这有致命缺陷而不自知的人类悲剧,表达了苏童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哲学思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小说中,米(生存、地位、财富、权力和性)已成为人之存在的绝对意义,从而也就消解了生命中其他一切的意义。五龙的一生,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米,他为此不择手段、冷酷绝然。不论是对任何人——织云、绮云、柴生、米生、小碗,甚至连同他自己,还是做任何事——告密、报复、发生性行为,甚至受刑……我们都不能从五龙身上读出一丝或爱或痛或悲或喜或忧或惧的感情,在他身上我们再也找不到能称之为“人”的东西,而五龙自己最终也成为一个除了米之外再无他物的可怜虫。这样的米,如果再说是“人之存在的根本”,甚至是“一个种族的永恒情结”,那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人之为人的真正含义——人要活着,但又不能只是为了活着。小说中这种对米的绝对化,不仅使五龙几乎成了一个只知道执行任务的机器人,人物形象扁平机械,而且还使得作品缺少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作家所应该表现出的属于自己内心的思考(人物的遭遇只是作家在讲故事,而人物内心的挣扎才真正是作家自己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苏童在这部小说中对米的绝对化处理,在赋予作品某种寓言化的形式的同时,忽略了生命存在中精神层面的很多东西,比如爱情、亲情、人之为人的痛苦等等,这些将在下面谈到。

二、被抽空的人性

苏童一直强调说:“写《米》是为了解开少年期特有的叛逆、喊叫和寻死觅活的情结,说直白一点就是自己当时内心的需要。自己要颠覆的东西也很多,被认定的人性、道德,还有人物、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故事进展等方面。写这部小说对自己而言就像一次极限体验,也像蜘蛛织网一样自然而然的流泄。”[2]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的确成功地颠覆了人性、道德、亲情、良知、荣辱等很多传统认定而且永恒存在的东西,但正因为这些东西存在的永恒性,所以我不禁要迷惑于作者此次颠覆的意义。

《米》中所有意象传达出来的都是丑恶和罪恶。五龙的沦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枫杨树故乡忍饥挨饿的日子,在逃离故乡的路上,在被阿宝踩在脚下让他叫爹的时候,还是在冯老板店里被压迫的时候?或许在更早的出生伊始?——人性本来是善是恶,谁能说清楚呢。五龙的残酷,不论是天生本性,还是后天使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种几乎完全脱离了人性而存在的状态。如果说五龙对米的偏执还算是唯一的一种属于人的情感,但这也被他临终前“别人衣锦还乡只拉一牛车米回而自己却拉一火车皮”的炫耀而掩盖住了。仇恨、怨恨是小说中弥漫的主要情感,人性的恶在小说中暴露无疑,苏童似乎又把它极力夸张了。

小说中的五龙身上充满着原始兽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极端的残忍冷酷。且不说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所施行的血腥报复,也不说他对已处在弱者地位的女人们的变态虐待,只要看一看五龙的亲情世界我们就能够清晰冰冷地体会到这一点:他面对女儿小碗的尸体没有任何悲怜之情;他可以无情地打断儿子米生的腿,而这对米生的惩罚又并非是父亲对儿子的教训,只不过是按照绮云的命令行事罢了;儿媳乃芳临近生产时,却因他的迷信而被迫离家,当他得知离家的乃芳在街头被日本人挑破肚皮而死的事实时,并没有任何歉疚之情……这些原本应该是充满温情的最亲近的人,也是温情存在的最后一道防线,可在五龙这里却是无比阴冷的漠视与伤害,作品中的这种冷酷真是叫人绝望。五龙身上只有对米的偏执、变态的欲望、无底的仇恨和疯狂的报复,没有任何道德和情感上的困惑,没有抉择的痛苦和心灵的挣扎,作品呈现出来的只是一只狂暴的困兽的挣扎与进攻,哪里还有半点人的影子?在五龙身上,人性已经被完全抽空了,他是一个被欲望和仇恨压平了的人,因此,人物也就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参考价值。谢有顺在评论余华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时说过:“余华面对苦难,显然缺乏受难的勇气,不愿在苦难中前行,以倾听人在苦难中如何获救的声音”[3],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对于余华,苏童似乎在五龙身上表现出了受难的一种方式——“以暴制暴,以恶抗恶”,但这种对抗苦难的方式,似乎并不能使人获救,五龙的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用恶的方式来承担恶,并不能真正摆脱恶对人的侵蚀,而只会带来更为绵长的恐惧和绝望。

三、结束语

苏童曾经说过;“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和毁灭的故事。我写了一个人具有轮回意义的一生,一个逃离饥荒的农民通过火车流徙到城市,最后又如何通过火车回归故里。五十年异乡漂泊是这个人生活的基本概括,而死于归乡途中又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我想我在这部小说中醉心营造了某种历史,某种归宿,某种结论。”[4]的确,《米》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欲望、生存和毁灭的故事,而且它也不是一部带给人轻松快乐的阅读感觉的作品,但这并不等同于它充满了痛苦,它只不过是充满了怨恨而已。而抱怨与愤恨并不是一种高贵的品格——抱怨得太多叫人绝望,而愤恨则会导致对温情的忽视与麻木。苏童塑造五龙这样一个寡廉鲜耻的进城农民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或许是鲜见的,但我疑惑的是这一形象的文学价值,因为“写作不是用智慧来证明一些生活的经验和遭遇,而是用作家内心的勇气去证明存在的不幸、残缺和死亡的意义,以及人里面还可能有的良知和希望。”[5]《米》带给读者的更多的是对良知的怀疑和对人性的绝望。小说中精彩细腻的叙述的确能够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但是由于痛苦的缺席,小说无法引领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作品,也就失去了与生存之痛相对抗的力量。

《米》虽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小说,但很难成为一部伟大的小说。

参考文献

[1]苏童.寻找灯绳[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153.

[2]苏童.苏童文集(米·序言)[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3]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90.

[4]苏童.纸上的美女[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父爱不缺席 篇11

他把皮筋缠在真空吸尘管的管口处,然后再把女儿的头发一缕缕放进吸尘管中,皮筋往前一推,正好把头发扎住。

用如此奇特的方式扎头发,扎得紧不紧不敢保证,但爸爸的奇思妙想却让众多网友惊叹不已,觉得爸爸的这个“发明”好有爱、好温暖。

记得小时候,我身体不好,每天早上都要喝粥。煮粥是一件很费时的事儿,遇上农忙时,父母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哪有时间慢慢地熬一锅粥啊。

但是,爸爸又很担心我的身体,怎么办呢?

爸爸买回一个崭新的热水瓶,晚上无论忙到多晚,都烧一锅开水,倒进热水瓶里,然后,又淘小半碗米,也倒进热水瓶里,把瓶塞紧紧合上。第二天早上,拔开瓶盖,一股粥的香味扑鼻而来。只需要拿个碗,把粥往碗里一倒,我的早餐就有着落了。

这样“煮”出来的粥,毕竟没有锅里煮出来的口感好,为了不让我吃腻,爸爸总是变着花样在粥里加东西,有时是一把绿豆,有时是几片银耳,有时是几颗花生米。

靠着爸爸的这个小发明,我每天都能喝到热乎乎的粥,身体也被慢慢地调养好了。

如今,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地煲一锅粥,我却时常怀念爸爸用热水瓶煮出来的那一款。

有位朋友的妈妈早逝,她和爸爸两个人相依为命。家里缺了女主人,就像人少了只胳膊,诸事皆不便。虽然爸爸努力做到既当爹又当妈,但有一件事却让他很为难,那就是缝衣服。

试想,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拿着根细小的绣花针,那真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朋友偏偏特别调皮,不是今天掉了颗扣子,就是明天衣服破了个洞,烂衣服穿出去,太不像话了。于是,爸爸就到商店里买回了一包别针。扣子掉了,就弄个别针代替吧,衣服破了个洞,就用别针把周围的布扎在一起,把洞隐藏起来吧。为了女儿穿得有美感一点,爸爸还别出心裁地在别针上粘朵花,有一次,朋友的衣服破损了好几个地方,结果,当她穿着满身是花的衣服走出门时,路人都纷纷捂嘴偷笑。

爸爸的这个发明,虽然笨拙而搞笑,让朋友出了不少丑,但每次想起来,她心里总是暖暖的。

爸爸们似乎天生笨拙,可是,他们的爱从来不缺席,为了照顾好孩子,不是发明家的他们,却总是能发明出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

这些发明,无论是奇妙的、笨拙的,还是搞笑的,里面都包含着爸爸对儿女最真切的关怀和爱,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想起来,都会让人忍不住落泪。

缺席 篇12

路径一:教师应致力于构建民主课堂, 走出自己主宰课堂的习惯。

教师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要改变自己习惯了的行使权力及发挥支配作用的行为方式, 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教学片段1:学生机械应答教师的课堂

某英语课堂教学程序:听写单词 (5分钟) ;全班听课文录音并跟读 (5分钟) ;全班学生读课文 (4分钟) ;教师讲解语法点 (15分钟) ;个别学生翻译课文 (2分钟) ;做课后题 (5分钟) ;教师给学生正确答案 (4分钟) 。

这样的教学片段在日常教学中随处可见, 这样的课堂有教师的活动以及教师安排下的学生的活动, 但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之间是“支配———服从”和“指挥———执行”的关系, 教师是支配者和指挥者, 学生是服从者和执行者。学生的活动聚焦于机械地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作出反应。学生的参与属于“教师需要下的参与”———学生是教师课堂表演的配角, 在主角 (教师) 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需要的背景下, 配角发出被主角认可的声音。所以, 这种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是缺乏主动性的反应, 不利于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以至于放弃学习。

路径二:教师应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性, 摆脱学生课堂参与的随意性。

教学从来都不是盲目的, 它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提升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并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具体来说,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中的每一次活动时, 都应清楚学生参与的目的何在?教师希望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学习什么知识?发展什么能力?如果教师心中没有明确的目的, 那学生的课堂参与只能是一次无谓的活动。

教学片断2: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科学课, 教师正在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不同之处。

教师:食用油、水、牛奶、蜂蜜四种液体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颜色、透明度、味道、流动速度等方面不同。

教师:大家结合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领取材料, 进行研究。

学生:领取材料 (学生并未思考自己要用什么工具就蜂拥到讲台领取材料) , 混合液体 (把各种液体混合起来, 倒过来, 倒过去) , 天平平衡实验 (把液体倒在天平的托盘上, 左边一滴, 右边一滴, 左边轻了再加一滴, 右边轻了, 又加一滴) ……

这一教学片段中, 教师想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展开探究学习。但是, 教师却忽视了科学有效的探究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探索, 只有这样学生的参与才能持续有效。所以, 面对相对分散的学生活动, 面对课堂中不断涌现的干扰因素,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调节和分配好自己的精力, 教师需要以口头说明或问题呈现等形式提出课堂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水平、学习方式, 使学生知道哪些要识记, 哪些要理解, 哪些要分析探究等。教学片段中, 教师让学生自己想探究什么就探究什么, 想怎么探究就怎么探究的做法, 貌似尊重学生的探究兴趣, 但由于教师未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提出和确认的有意义的问题, 未能明确探究的目的, 这就必然使学生的参与处于盲目、散乱、随机的状态, 这种参与是“有量无质”的参与。所以, 学生课堂参与的前提是, 教学实践的另一主体 (教师) 能够将教学目的以合乎教学规律和学生需要的方式内化, 并在课堂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每一次活动的目标。

路径三:教师应学会“有所为”, 在沟通中进行课堂调控。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学生参与的范围、形式、程度及效果如何, 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实践证明, 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氛围, 都是教师精心组织和合理调控的结果。所以, 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反馈信息, 不断调整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当事人。

教学片段3:《放弃射门》

教师:同学们, 读完课文, 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A:福勒为什么放弃射门?

学生B: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C:世界级球星福勒几次放弃射门?

……

教师: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 解决这些问题, 好吗?

学生:好!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这一教学片断中, 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参与给予积极反馈, 看似活跃的参与,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纯属无效劳动。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加工和交流, 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 学生对其接受并进行加工。同样, 教师在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之后, 也需要再加工、再反馈。正是通过不断地“传递———接受———反馈”, 师生之间才能实现认知上的沟通。教学片段中, 教师只让学生思考而不与学生探讨;教师让学生自由质疑, 但是却未能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方法、策略;教师让学生发表对问题的看法, 却没有给学生提供资源丰富、支持性的课堂情境。正是由于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肩负有调控课堂的职责, 所以教师就放弃了与学生间的双向和多向沟通, 最终将学生按部就班地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 导致学生的参与也就处于被搁置的状态, 自然这种参与是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的。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参与不是无原则地发散, 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理性调控, 适当干预, 把握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精心设计讨论话题, 在凸显学生参与和学生互动的同时, 也要学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最终使学生学会深入冷静地思考问题。总之, 理性地调控课堂的逻辑起点是:课堂中学生参与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 课堂的自由也是有限的。

路径四: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参与责任, 树立参与意识。

在课堂参与中, 学生作为参与的主体不仅看他能够做什么, 而且要看他如何做, 以什么样的情感做。这就是说, 在学生课堂参与的路径建构中, 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责任,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课堂参与的价值目标。下面这个教学片断, 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教学片段4:形象包装

(1) 教师请学生做一个游戏:用英语描述任何一位同学, 其他同学猜出这是谁。

(2) 学生进行4人小组活动:请他们利用手中的任何资料为本组的一个同学进行包装, 将其包装成明星的样子。

(3) 组中的同学为所包装的明星写介绍词。

(4) 请学生进行展示活动。

(5) 请观看的所有学生进行评价, 评选出最佳包装明星和合作小组。

在教学片断 (5) 中, 可以看到, 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展水平, 设计“形象包装”游戏类的合作活动, 唤起学生的内在动机, 促使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 教师依据学生的成就、能力、性别、家庭背景等合理分组, 明确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一课堂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尊重了学生的需要和愿望, 这在客观上也就增加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正是由于教师教学设计合理, 学生在合作任务中责任明确, 每个个体都明确自身的责任, 每个小组成员都深知自己的表现将会影响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所以,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低的状况就得到了有效改善。最后,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 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 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总之, 学生参与课堂不能被简单定位为学生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全部任务。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那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和效果都将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尚秀芬, 等.走进课堂——小学科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 .

上一篇:中国私募市场风雨兼程下一篇:工作是最好的人寿保险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