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CNG气瓶

2024-05-26

车用CNG气瓶(共8篇)

车用CNG气瓶 篇1

进入二十一世纪, 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都面临环境保护与能源安全的严峻挑战, 解决由于大量燃油汽车尾气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降低石油能源消耗,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大新能源清洁汽车的开发与应用力度, 实行更为严格的排放政策, 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作为新能源清洁汽车重要发展方向的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汽车以其环保、节能、经济上的优越性, 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也得到大力推广和运用, 其保有量增长迅速。截至2011年底, 全球压缩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到1504.7万辆, 加气站达到20797座;我国压缩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到151万辆, 加气站2087座。整个重庆市在用的CNG气瓶数量大约为17万支左右, 作为CNG汽车的重要贮存燃料的承压容器, CNG气瓶内装易燃易爆气体介质, 公称工作压力高达20MPa, 一旦发生泄漏、开裂、爆炸等事故, 将极易导致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 CNG气瓶的安全已成为影响CNG汽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CNG气瓶检验检测的判废原因分析

根据国家压缩天然气 (CNG) 气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 2012年至2013年, 国家CNG气瓶检验中心累计检验气瓶11万余支, 其中缠绕瓶5.9万余支, 所占比例逐年提升, 目前已经超过钢瓶数量。缠绕瓶的判废数量为362支, 判废率为0.61%, 为社会排除了安全隐患。

下面我们对这362支判废缠绕气瓶逐一分析, 362支缠绕气瓶其中有169支属于检验判废, 其中缠绕纤维断裂判废116支, 不规范的修补缺陷判废18支, 制造标识不清判废1支, 纤维松散判废17支, 热损伤判废6支, 金属部分腐蚀判废6支, 气瓶水压试验残余变形不合格判废5支。下面我们对这检验判废的气瓶逐一系统分析。

从气瓶的使用时间上分析

外观缺陷判废数量与使用年限关系。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随着缠绕瓶使用时间的逐年增加缠绕瓶的判废率没有出现明显的、有规律的变化, 说明缠绕瓶的判废原因, 与其使用的时间上, 没有必然的联系。

从气瓶的安装、拆卸过程分析

缠绕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 容易出现以下缺陷, 如图2。

此类缺陷通常位于气瓶固定装置与筒体接触部位, 缠绕层已经断裂, 此类缺陷属于典型的压痕, 因此很容易可以判断此类缺陷属于安装或者拆卸过程中, 不规范的行为所导致, 毫不犹豫的判定为不合格。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图3。

对缺陷的深度进行测量, 一般3mm左右, 从缺陷周围情况来看, 凹坑处周围并未出现凹陷和明显的撞击痕迹, 排除了此类缺陷是由于外力撞击所致;从缺陷的位置来看, 大多数也位于气瓶固定装置与瓶体接触处, 再结合缺陷的形状, 我们初步可以判断是因为气瓶在拆卸或气割固定架子时, 不小心触碰到了气瓶缠绕层, 损伤了缠绕层根。

另外我们在检验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筒体存在扁的情况, 如图4所示。

通常我们判定此类情况属于气瓶在安装完善后, 紧固部位受力不均, 气瓶反复的充装和泄压, 筒体受力不均所致, 造成筒体永久变形。判定此气瓶不合格。

从气瓶的使用过程分析

金属部分腐蚀情况见图5。

此类缺陷, 完全是由于气瓶安装后, 金属部分裸露在外, 日晒雨淋, 接触了一些容易腐蚀的物质, 易产生腐蚀, 直接造成壁厚减薄, 根据国家标准GB24160-2009, 达到判废条件, 判定不合格。

缠绕层断裂、松散缺陷见图6。

缠绕气瓶通常安装在私家车的后备箱, 后备箱又是用户储存物品的地方, 根据图片缺陷展示, 结合气瓶的使用环境, 我们初步可以判断, 前者缺陷产生完全是由于气瓶在使用过程中, 不小心被其他物体划伤了缠绕层, 导致缠绕层断裂, 无法继续使用, 通常此类缺陷往往位于气瓶筒体的中间部位, 正是气瓶裸露在外的部位;后者是由于不注重对气瓶缠绕层的保护, 腐蚀了缠绕瓶的外涂层, 导致气瓶缠绕层断裂、松散, 无法继续使用。

接下来大家看一下图7。

很明显, 此气瓶缠绕层断裂后, 缺陷部位用户用黏作物把断裂的缠绕层黏在一起,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气瓶缠绕层断裂后, 是不允许修复的, 所以, 此类确实属于用户自行修复, 判定不合格。

总结

目前, 这些存在缺陷的缠绕瓶在送检之前, 仍然正在使用, 已经存在安全隐患, 当下, 车用CNG缠绕瓶已普及所以保证其安全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CNG缠绕瓶的使用、安装和充装环节中, 大部分驾乘人员对气瓶的常识掌握不够, 驾驶人员平时自检意识较差, 对气瓶安全隐患的危害性认识不充分, 部分安装单位规模较小, 安装质量参差不齐, 个别单位体系运转不到位, 个别充装单位有超期充装气瓶的现象等等, 造成了钢瓶的损坏, 形成了安全隐患, 所以, 我们要加大宣传车用CNG缠绕瓶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从源头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缺陷的产生, 为社会排除安全隐患, 为用户减少经济损失。

摘要:作为CNG汽车的重要贮存燃料的承压容器, CNG气瓶内装易燃易爆气体介质, 公称工作压力高达20MPa, 一旦发生泄漏、开裂、爆炸等事故, 将极易导致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 CNG气瓶的安全已成为影响CNG汽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车用CNG气瓶 篇2

CNG是压缩天然气的英语单词-Compressed Natural Gas 的英文缩写。压缩天然气一般指经多级加压到20MPa左右可供车辆发动机作为燃料使用的气态天然气(甲烷为主要成分)。

CNG气瓶—— 是用来贮存压缩天然气的高压容器,这种装有易燃易爆气体的高压容器是具有爆炸性危险的压力容器。车用气瓶的储气压力为20MPa。 CNG气瓶的分类 CNG气瓶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钢或铝合金金属瓶(CNG-1);

第二类是钢或铝内衬加筒身经“环箍缠绕”树脂浸渍长纤维加固的复合材料气瓶(CNG-2);

第三类是钢或铝内衬加“整体缠绕”树脂浸渍长纤维加固的复合材料气瓶(CNG-3);

第四类是塑料内衬加加“整体缠绕”树脂浸渍长纤维加固的复合材料气瓶(CNG-4)。 这几种气瓶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不同车型选择使用。

汽车用的是365A型的,厚度是十一毫米,是刚质无缝刚瓶,能容纳20mpa的压力,家用的也是刚质的,但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压力,它只能接受5mpa的压力

家庭用的液化气钢瓶一般总重量在16公斤左右。直径在32公分左右。高度的总高在70公分左右 一般情况下,正常使用是很安全的,只要遵守几点基本的使用方法:

1.钢瓶与灶具应保持0.5米以上的距离。

2.在同一室内不能同时使用液化气和其他火源。

3.更换钢瓶时、安装减压器前应检查胶圈是否完好,安装后须用肥皂水检查各处连接是否漏气。

4.使用时,先点火后开气,要“火等气”,不要用钢瓶角阀代替炉灶开关。

5.发现灶具、钢瓶及连接部位出现液化气泄漏(有异味)时,要立即关闭钢瓶角阀,打开门窗通风散气;维持室内所有电器开关现状,此时不要开关灯和开关电器,不要在室内使用手机、固定电话等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系。

6.不要用火烧烤、浇热水方法加热钢瓶,钢瓶不得倒置或横放、在太阳下暴晒。

7.发现灶具点不着,不要私自修理,更不能私自放气,应立即到销售点更换或通知本企业维修人员处理。 8.发现着火,应立即关闭钢瓶角阀,将钢瓶转移至室外空旷处,并拨打119火灾报警。

9.不要在地下室使用液化气,严禁导气,严禁明火试漏,严禁乱倒残液。

10.必须定期更换减压器、胶管、胶圈(必须是有资质厂家生产的产品)。减压器正常使用期限为五年,胶管、胶圈正常使用期限为三年。

液化气钢瓶可以使用多久:5年左右,不要用太久,不安全。

液化石油气是什么: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产品之一。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8种物质组成。通常情况下,灌装在压力容器中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扩大250-350倍,且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出现泄漏、不易扩散,往往沉集于下水道、电缆沟等低洼处或沿地面飘移到远处,遇明火、电火花等火源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使用液化石油气应该注意什么:先给气后点火。

液化石油气钢瓶属于:0——0.16MPA,低压容器,0.16___0.25MPA中压容器。0.25___以上高压容器。常压为自重压力。

为什么要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定期检验?

CNG气瓶风险分析 篇3

天然气易燃易爆, CNG气瓶压力也达到20Mpa, 属于高压设备, 同时汽车的流动性大, 且多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 在安装、充装、使用、检验等环节稍有疏漏, 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给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这就要求掌握CNG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气源的质量问题

天然气是无色、无臭易燃气体,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 , 沸点-160℃, 相对密度 (水=1) 0.45 (液化) , 自燃温度482-632℃, 爆炸极限 (V%) 5%-14%, 最大爆炸压力6.8×102k Pa。《车用压缩天然气》 (GB18047) 对汽车用压缩天然气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未经处理的天然气含少量的SO2、H2S、CO2和水等杂质, 这些杂质会对气瓶及其附件造成腐蚀, 从而导致阀门和管路连接处密封不严、减压器功能失效等后果, 最终可能引起天然气的泄露, 发生火灾或爆炸。因此, 在压缩天然气的生产中必须对脱硫、脱水等工序严格把关, 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2 安装

天然气汽车多为燃油车改装, 在保留原车供油系统的情况下, 增加一套“CNG型车用压缩天然气装置”。改装部分由以下三个系统组成。 (1) 天然气系统。主要由充气阀、高压截止阀、天然气钢瓶、高压管线、高压接头、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及气量显示器等组成。 (2) 天然气供给系统。主要由天然气高压电磁阀、三级组合式减压阀、混合器等组成。 (3) 油气燃料转换系统。主要由三位油气转换开关、点火时间转换器、汽油电磁阀等组成。天然气钢瓶的瓶口处安装有易熔塞和爆破片两种保安装置, 当气瓶温度超过100℃或压力超过26MPa时, 保安装置会自动破裂卸压;减压阀上设有安全阀;气瓶及高压管线安装时, 均有防震胶垫, 卡固牢固。车载气瓶安装单位必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取得相应的安装资质, 所选用的气瓶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通过了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的产品, 安装程序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在以往的车载气瓶事故案例中, 有非正规安装单位使用旧气瓶, 甚至是报废气瓶进行安装, 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对此, 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3 充装

加气站内有压缩机、储气瓶组、加气机以及附属的管路、配电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任一点出现问题, 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压缩机结构复杂, 调试、检修、安装、运行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 因检修、安装不当、操作失误, 水电不正常, 机组附件、管路、阀门及密封的损坏等因素, 都可能造成天然气的泄漏。

加气站内用闸阀、调压阀、球阀、安全阀等阀门较多, 其密封件易损坏, 或开启、关闭、调压等功能失效, 特别是安全阀和调压阀易于出现不能起跳和不能泄压等故障, 从而造成系统介质的泄漏。

加气站内的各种电气设备可能因接地设施失效, 线路绝缘损坏, 接触点不良, 不符合防爆要求等原因引起电火花或过热, 若遇泄漏的天然气, 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若监测压力、温度、流量的仪表指示失真, 则可能导致管线设备超压, 超温, 操作失控, 设备损坏等后果, 进而引起火灾。

另外, 一些人为的因素也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1) 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操作, 有可能导致压缩机或加气机憋压, 如果安全阀故障不动作, 就会造成管线、阀门、设备超压运行, 甚至发生事故。 (2) 在加气、卸气过程中, 天然气高速流动会产生大量静电, 在进行这些作业时, 若未将地线与车辆连接, 或接地设施失效, 则产生的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 加气车辆停在加气位置后, 要先熄火后加气, 如不熄火或汽车突然启动, 有将加气抢拉断、引起火灾爆炸的可能。 (4) 在加气站里不穿防静电服, 穿钉鞋与地面摩擦产生火花, 都是不安全因素。

4 使用

车载气瓶本身的安全性能很好, 但是如果在使用中操作不当, 日常维护不到位, 或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等, 就有可能造成气瓶的损伤, 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1) 在车载气瓶的使用过程中, 疲劳破坏是致命的。相关标准对气瓶的使用寿命有所规定, 但这是以正常充装为前提。实际运营中, 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气瓶的充装频率要远大于设计的频率, 在这种情况下运营的气瓶就要适当缩短其使用寿命, 否则就会对气瓶的安全性带来危害。 (2) 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在实际运行环境中, 可能遭受酸雨等化学物质的侵蚀, 这就可能造成缠绕气瓶的缠绕层纤维的断裂、溶解、松动或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等, 而对钢瓶则直接造成壁厚减薄、产生凹坑等后果。如果车用压缩天然气缠绕气瓶的纤维缠绕层长期暴露在阳光及大气中, 其外表面涂层的状况会变化, 也可能导致缠绕纤维松动、断裂, 从而降低气瓶的强度, 影响其安全性能。 (3) 车载气瓶在使用、搬运等过程中, 由于操作不当或汽车本身发生事故等影响, 可造成车载气瓶受到冲击、碰撞、磨损、过热等损伤, 造成气瓶表面受损, 或缠绕瓶表面纤维层松动、断裂、树脂破碎等后果, 导致气瓶安全性能的降低。

5 检验

按国家标准GB24162-2009《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和GB19533-2004《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规定, 气瓶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3年, 一般出租车用气瓶前两次检验为两年一次, 以后每一年检验一次, 其他车辆所用气瓶前两次检验为三年一次, 以后两年检验一次。另外, 根据标准规定, 缠绕气瓶的使用寿命为设计寿命, 钢瓶的使用寿命分两种情况:出租车用钢瓶为5年, 其他车辆用钢瓶为10年, 超出使用寿命的, 按报废处理。

当出现以下意外情况应随时进行检验: (1) 事故及气瓶或车辆着火, 承受冲击、过热或确认被其它方式所损伤; (2) 被化学品损伤; (3) 气瓶超压或被货物、车辆所损伤; (4) 其它异常情况, 有天然气味 (确认为非管道泄漏) , 不明原因的气体压力下降、异常声响、安装松动迹象; (5) 库存或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气瓶, 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6) 出现其它非正常情况。

6 结论

车载气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这对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通过分析车载气瓶在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此来预判风险, 防止事故的发生, 达到管理的目的。

摘要:本文从气源质量、气瓶安装、充装、使用、检验五方面对CNG汽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 以达到预测风险, 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风险,质量,操作

参考文献

[1]李自力, 尚兴彬, 唐建峰, 刘杨, 李盈.非标况下可燃混合气爆炸极限确定方法研究[J].天然气化工 (C1化学与化工) , 2013 (04) .

[2]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管理规定[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1 (04) .

车用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 篇4

一、气瓶充装控制

1.坚持将车用气瓶充装分生产过程、监控重装前检查、充装过程控制、充装后复检四大环节。

2.生产过程“六不放过”:(1)站区工艺管道漏气;(2)天然气压缩机有故障;(3)脱水装置不能正常工作;(4)天然气含水量和含硫量偏多;(5)储存罐存在故障;(6)天然气过滤器过滤布不干净。3.气瓶“八不充装”:(1)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2)超过检查期限:(3)外观存在明显损伤或异常;需进一步检查;(4)瓶内无剩余压力;(5)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定;(6)气瓶首次充装或定期检查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7)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8)与气瓶相连的天然气管线或阀站有泄漏。4.充装“六停止”:(1)气体泄漏;(2)管道、阀门漏气;(3)加气机出现泄漏等故障;(4)气瓶压力达到规定值;(5)加气枪头O型圈破裂、漏气;(6)气瓶内有异响。

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LNG进货的质量监控符合LNG质量。2.定期拆开过滤器清洗或更换滤芯。

3.定期对储气罐进行排污,确保气质清洁。

三、气瓶充装前安全检查

1.气瓶上钢印或铭牌清晰,国家定点厂家生产,新瓶或已经检验的钢瓶不合格的不充装。2.气瓶附件齐全完好,支架固定牢固、管线和阀门不松动,不漏气。

3.新瓶第一次加气或定期检查后第一次加气必须进行氮气置换或抽真空处理,此项工作有改装方负责,要有文字记录和人员签名。

4.加气前汽车必须熄火,且不允许开车灯,禁止接打电话。

四、气瓶充装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1.必须保证加气机的计量精度,计量器具应定期检验。2.加气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3.控制气瓶压力不超过允许值。4.出现漏气时应立即停止加气。

五、气瓶充装后安全检查

1.检查重装后是否有漏气等异常现象,如有漏气应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2.查充装后气瓶是否超压。

车用CNG气瓶 篇5

CNG(压缩天然气)汽车是指以CNG替代常规汽油或柴油作为汽车燃料的汽车。CNG汽车快餐式加气模式是针对全国各地出现的加气难、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在原有燃气汽车改装基础上,对充气方式进行革命性改进,即采用更换气瓶的方式代替加气枪充气的方式。CNG汽车快速加气模式包括5个系统:CNG生产系统、灌装系统、存储运输系统、零售系统、配套产业系统。采用CNG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和批量罐装,通过物流系统配送至市区内各终端供应站,由供应站直接为CNG汽车提供更换气瓶服务。改进后整个加气过程简便、快捷、安全,汽车到加气点只需2 min~5 min即可加气完毕,大大缩短了加气时间。这样,CNG汽车加气将极为便利,就像去便利店买矿泉水一样。CNG汽车快速充气模式被誉为CNG汽车的一次重要变革,将彻底改变现有CNG汽车加气行业格局。

CNG汽车快餐式加气模式涉及诸多技术,其中CNG气瓶装卸机具是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实现汽车天然气气瓶快速更换的关键工具,必须快速、安全地实现气瓶的装卸和交换,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人力、物力。

本文介绍CNG气瓶装卸机具的设计过程,并着重讨论其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1 技术要求

要求系统能将天然气气瓶从汽车尾部拉到支架(50 cm)上来,然后换一个气瓶沿斜面送到汽车尾部,单程时间要求15 s。要求支架能上下(20 cm)左右(10 cm)移动,以适应汽车尾部的不同高度和气瓶所在的水平位置。装满天然气的气瓶约重60 kg,支架加气瓶约重90 kg。CNG气瓶装卸机具概念图见图1。

2 工作原理及组成框图[1]

装卸机具的支架靠在装有气瓶的汽车后备箱上,在气瓶的装卸前要求支架准确定位,从而使气瓶上的轮子与支架上的轨道接轨。调整时,通过键盘送给MCU控制命令,步进电机在MCU控制下,带动固定在三维工作台上的支架在X轴、Y轴、Z轴方向做三维运动,从而调整支架的位置,达到定位的目的,并完成装卸任务。其中,X轴、Y轴分别做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整,Z轴是沿斜面推拉物体,三维工作台由装卸机具的机体、联轴器和三维丝杠组成。该装卸机具从传动的角度来讲是步进电机到联轴器到丝杠的传动方式,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3 系统设计

3.1 硬件设计

接口模块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MCU输出的9位数据信号经电压跟随器、光电隔离送入步进电机驱动器中。它们分别是X轴脉冲信号、X轴方向信号、X轴选通信号,接入拖动X轴步进电机驱动器的指令脉冲输入端;Y轴脉冲信号、Y轴方向信号、Y轴选通信号,接入拖动Y轴步进电机的驱动器的指令脉冲输入端;Z轴脉冲信号、Z轴方向信号、Z轴选通信号,接入拖动Z轴步进电机驱动器的指令脉冲输入端。其中,脉冲信号控制电机所走的步数,方向信号控制电机正反转,选通信号控制电机是否参加运动,通过3位控制信号来完成该轴上的支架的位置调整。X轴限位信号检测、Y轴限位信号检测、Z轴限位信号检测是3组机械开关(每组2个),通过开关的闭合,可使系统停止在该轴上电机前进,等待后退指令或其他轴上的运动。6位状态信号经逻辑电平整形电路、光电信号隔离电路后送入MCU状态寄存器中, 由MCU随时读出。三维电机共用同一线性电源供电,若步进电机被选通,则处于激磁状态,待步进电机接收到指令脉冲就能运行。

电路中采用了隔离措施[2],既隔离了外界对数字信号的干扰,又能有效地防止过电压、过电流等外界突发事件对MCU系统的损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由于步进电机驱动器使用了选通使能端,对三维步进电机进行分时控制,这样既可以使三维步进电机共用一个线性电源,大大减少了成本,又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便于装卸机具的移动。

3.2 软件设计

3.2.1 步进电机控制算法

由于Z轴上的气瓶运动路程较长(50 cm),要求时间短(15 s),这样,必须对一些参数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下面给出讨论过程。

1)匀速过程

由技术要求可知,沿斜面推拉气瓶的单程路程s=0.5 m,要求的单程时间t=15 s,取丝杠螺距d=6 mm,步进电机到丝杠的转速比为1。丝杠的转动频率是:

undefined

因此,步进电机的转动频率等于丝杠的转动频率,即每秒5.5转。选用步距角为1.8°的电机,即步进电机的驱动器脉冲输入端口每接收一个脉冲,步进电机转动1.8°。若每秒5.5转,则每秒所需脉冲个数为:

undefined

即驱动脉冲的频率为f=1.1 kHz。

2)升速过程

步进电机的负载较重,若正常工作,必须要有升速过程,升速曲线如图4所示。

MCU不能实现连续控制,必须对升速曲线做离散化处理,根据MCU的特点,采用阶梯曲线来逼近升速曲线。根据实际调试,这里选择启动频率[3]f0=0.6 kHz,根据升速算法[3,4]得:

undefined

取升速时间为0.5 s,并将升速段均匀地分为64段,则相邻两次速度变化的时间间隔为:

undefined

每次增加的频率为:

undefined

由于频率fr最高取到fm=1.1 kHz,故不需要减速过程。整个控制过程要不停地检测到限位信号是否有效,无论是在电机的加速过程,还是在匀速运行过程中,如果到限位信号有效,MCU必须停止输出驱动信号,终止电机运行。

3.2.2 步进电机软件实现

程序采用定时器中断方式,使用两个定时器T0和T1,T0用于定时输出频率,T1用于定时升速时间。在升速阶段,定时器T0的初值是变化的,通过改变定时初值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从而改变步进电机的转动频率,定时器T1初值始终不变,定时长度为8 ms;在匀速阶段,定时器T0初值不变,关闭定时器T1。由频率fk可计算Tk,再计算出定时器的装载值。T0用定时器方式3,当f=12 MHz时,则初值x为:

undefined

取x[k]=28-Tk/(12MHz×12)存在数组x中,以供装载初值时使用,用C语言实现如下:

TH0=x[k]; //取x[k]的值送定时器的TH 0位,经计算:

X[64]={0x2f,…,0x8e}。

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整个步进电机的控制过程用C语言编程,下面给出部分源程序。

void main(void)

{

sys_init();

while(1){

while(key_scan()==1); //等待键值变化。

if (availability()==0) continue;

if (stop()==1)

{

sys_init();

continue;

}

controlSignal_output();

start_up(); //启动电机并进入全速运行状态

}

}

void start_up()

{

TL0=0x2f;

TH0 = 0x2f; //定时器T0定时0.6 kHz的初值;

TR1=1;

TH1=0xe0; //定时器T1定时8 ms初值;

TL1=0xbf;

t1_count = 0;

new_TH0 = 0;

while (t1_count<=1); //延时,让方向信号建立

t1_count = 0;

TR0=1;

while (t1_count <=63 && key_scan() !=0x3f);

TR1=0;

}

timer1() interrupt 1 using 2

{

new_TH0=X[k>>2];

TH1=0xe0;

TL1=0xbf;

t1_count ++;

}

timer0() interrupt 3 using 1

{

k++;

generate_impluse();

TH0 = new_TH0; //装载定时器T0初值

}

4 结束语

用上述控制算法编写的程序在实际运用中电机运行平稳 , 该方法简单实用且效果良好;该装卸机具通过实际应用,整个系统稳定、可靠,表明此次开发的CNG气瓶装卸机具的智能控制系统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江卫华.激光内雕机中三维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2,24(3),16-24.

[2]王建,张玉峰,李磊.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化,2006(6):65-67.

[3]贾敏忠,詹友基.Windows平台上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6):619-621.

车用气瓶安装监督检验的质量控制 篇6

1 监督检验的程序和内容

车用气瓶的安装监督检验,是指汽车生产厂家或汽车改装企业在其安装过程中,由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对车用气瓶、安全附件以及固定装置的安装过程和安装质量进行监督验证,以确保车用气瓶的安装安全质量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监督检验程序可概括为:(如图所示)

监督检验的内容包含气瓶安装质量监督检验和安装机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的监督检查。具体包括:

1)汽车生产或改装机构特种设备安装资质审查;

2)安装单位设计文件、施工工艺文件以及安装过程记录等技术资料审查;

3)气瓶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定期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审查;

4)气瓶的外观质量、安装位置和安装固定情况检查,支架的制造和安装质量检查;

5)气瓶的气密性检验现场监督;

6)施工单位出厂技术文件审查;

7)气瓶安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监督检查。

2 监督检验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车用气瓶安装监督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

控制影响气瓶安装安全质量的的各个重要环节,以确保安装安全性能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

1)安装单位的安装许可资格核查。从事车用气瓶安装的车辆生产单位、汽车改装单位或其他单位,应按TSG R0009-2009《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TSG R3001-2006《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的规定取得1级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资格;

2)气瓶安装设计文件审查。车用气瓶安装的设计图样、工艺文件应符合GB/T18437.1/2-2009《燃气汽车改装技术要求》、GB/T19240-2003《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设计文件的审批手续(包括设计文件变更材料代用的审批)应齐全,符合相关要求;

3)气瓶技术资料审查。车用气瓶的生产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取得制造许可资格,安装单位首次安装某单位制造的气瓶时,应提供气瓶制造单位的制造资格证书复印件。

车用气瓶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监督检验证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安装气瓶的编号应在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和监督检验证书的涵盖范围之内。移装的车用气瓶,还应核查气瓶移装前的定期检验报告,确保气瓶在其设计寿命内并保证定期检验合格;

4)气瓶外观质量检查。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分为四类:钢质气瓶、金属内胆环向缠绕气瓶、金属内胆全缠绕气瓶和非金属内胆全缠绕气瓶,目前最常用的有两种:钢质气瓶和金属内胆环向缠绕气瓶。对于钢质气瓶,筒体内、外表面应光滑圆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波浪、重皮、夹杂等影响强度的缺陷;瓶体底部内外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皱褶、凸瘤和氧化皮;瓶肩和瓶底与筒体必须圆滑过渡,瓶肩上不允许存在沟痕;瓶口内螺纹不允许有倒牙、平牙、牙双线、牙底平、牙尖、牙阔以及螺纹表面上的明显跳动波纹。对于金属内胆环向缠绕气瓶,内胆筒体内、外表面应光滑圆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波浪、重皮、夹杂等缺陷,端部内外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皱褶、凸瘤和氧化皮;内胆端部与筒体应圆滑过渡,肩部上不允许有沟痕存在;缠绕层应无白沙、纤维裸露、纤维断裂、树脂积瘤以及离层等缺陷;瓶口内螺纹的螺距、牙型角、牙顶、牙底以及螺纹表面粗糙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瓶体外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重皮、夹杂和深度超过0.5mm的凹坑、划伤、腐蚀等缺陷,内表面不允许有氧化皮。

液化天然气(LNG)气瓶属于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其外表面应无碰伤、裂纹、焊渣、毛刺和凸凹不平,金属零部件应无明显腐蚀现象;

5)车用气瓶的安装质量检查。车用气瓶的安装应与安装设计图样一致,安装质量应符合GB/T19239《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和GB/T19240《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的相关规定。

车用气瓶的安装位置应远离热源,其工作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在汽车车架下安装车用气瓶时,气瓶及其附件不应布置在汽车前桥之前和后保险杠之后,气瓶最小离地距离应不小于200mm。

车用气瓶应安装在通风位置或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阀门渗漏的气体不应进入驾驶室或客厢。储气瓶不应直接安装在驾驶室或载人车厢内,当不得不安装在驾驶室或载人车厢内时,应采用金属或非金属的保护盒、波纹管及通气接口将瓶口阀及连接的高压接头与驾驶室或载人车厢安全隔离。保护盒应将整个储气瓶及其附件密封在内,其结构应能使任何可能泄漏的气体不会流到驾驶室、客厢和行李箱。保护盒的任何一点在受到一个从1m高处掉下的50N重的钢球撞击后,所产生的损伤应不会导致气体的泄漏;在30kPa的内压力作用30min后,其密封材料或密封件不会移位或失去完整性;在保护盒关闭的情况下,构件、密封件和密封材料在100℃的温度时仍能保持其气密性。通气接口排气方向应指向车尾方向并与地面成45°圆锥的范围内,能将泄漏气体排出车外,通气接口至汽车排气管和其他热源距离不应小于250mm,通气总面积不应小于450mm2。保护盒、波纹管及通气接口安装后进行气密性检验应无泄漏,且不得有永久变形。

多个车用气瓶的安装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在货车车厢内安装储气瓶时,应安装金属或非金属保护罩。

车用气瓶的固定支座应固定牢靠,确保有四个固定点连接在结构件上,其间距应确保储气瓶的稳定。储气瓶与固定支座之间应有防止气瓶旋转、移动和震动松动的橡胶垫,且橡胶垫在结构上具有防止自身移动和脱落的功能,橡胶垫厚度不应小于4mm。储气瓶的安装应牢固,紧固螺栓的尺寸满足规定的受力要求并有防松装置,扭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固定支座的安装应便于拆卸工作。

车用气瓶的气瓶阀和接头应有防止碰撞、倾覆等事故的保护装置;气瓶阀与汽车外轮廓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

气压(量)显示装置可采用压力表或其他气量显示装置。若采用压力表,其压力量程应为储气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2.0倍。采用其他气量显示装置时,宜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气量显示器。压力表应安装在易于观察、防震和避免损坏的位置,确保安装牢固;不应安装在驾驶室内;当安装在裸露位置时,应加装压力表防护罩。气量显示装置应安装在驾驶室内驾驶员易于观察的位置。

应保证汽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的载荷分布符合GB7258的规定,整车质量增加不得超过原车整备质量的5%;

6)气密性检验现场监督。现场检查并且监督车用气瓶泄漏试验的程序与结果,应符合有关规范、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要求。

泄漏试验应在气瓶公称工作压力下进行,可采用精度不低于±5%FS,报警点为25ppm的防爆数字显示仪表检漏,检测各接口的连接处,应无泄漏报警;也可采用发泡液试验法,试验时使用中性发泡液,将发泡液涂覆在整个被检测部位表面,观察至少1min,所检区域无气泡产生。

当气体检漏仪发现泄漏后,应采用发泡液试验法确定泄漏部位;

7)安装单位出厂技术资料审查。安装单位应当向车用气瓶的使用单位提供随车技术文件,包括:车用气瓶的出厂文件、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专用装置的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改装车使用维护说明书以及安装合格证书、安装监督检验证书等等;

8)安装单位质量体系运转情况监督检查。除平常的监督检查外,每年至少一次集中检查安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检查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质保体系的运行两个方面。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应满足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的要求,各个质量要素、质量控制点应齐全、规范,体系结构简洁、明了,符合安装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质量保证体系应持续、有效的运行,各个质量控制环节应认真做好质量运行记录,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严格执行质量监督和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3 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

在车用气瓶的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安装单位设计不合理、工艺控制不严、气瓶质量超过规定等问题,要求监检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保证安装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1)安装单位的资格证书失效。安装单位一般不会无证施工,发生安装资格失效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其核准资格临近过期时,因为没有及时申报换证评审而导致安装资格过期失效;二是有的安装单位施工场所发生了变更,未按规定申请变更后的鉴定评审,从而导致安装许可证失效;

2)气瓶出厂技术资料不齐全。安装单位不按规定提供气瓶生产单位的制造许可证复印件,提供的气瓶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不真实,或者气瓶的合格证、批量质量证明书以及监督检验证书未涵盖所安装气瓶的编号;

3)安装设计图样和安装工艺不齐全,不能涵盖所有安装型号的车辆,个别单位甚至没有安装设计图样和安装工艺文件;4)安装自检资料不规范、不齐全。自检项目混乱,各个厂家不一致,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自检项目表上无操作和检验人员确认签字;5)车用气瓶固定支架不符合规范要求。固定支座的材料规格尺寸较小,焊接质量差,个别支座与气瓶的型式不相匹配,背带太窄、太薄,橡胶垫太薄,有的橡胶垫甚至不足2mm,支座的结构不能确保车用气瓶固定牢靠;6)安装质量不符合规范。主要表现在:气瓶安装位置不符合标准要求,多个气瓶的安装布置不合理,安装气瓶后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固定支架不规范,制造质量差,安装后拆卸不方便,极个别气瓶甚至无固定支架;气瓶固定不牢靠,防松背带和橡胶垫的结构和厚度不满足要求,个别固定支架未加装紧固螺栓的防松装置;直接安装在驾驶室或载人车厢内的气瓶,未采用保护盒将气瓶与驾驶室或载人车厢安全隔离,安装在货车车厢内的气瓶无防护罩或防护罩松垮;改装后汽车质量的增加超过了原车整备质量的5%;压力表安装后无法从正视方向进行观察,等等。

针对监检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监督检验的过程监督,统一检验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督促安装单位及时整改,保证安装安全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规范安装设计图样和安装工艺。我所检验责任范围内共有六家汽车制造与改装单位,把他们的设计工艺人员集中调配,各自分工负责,依据车辆的型号、规格设计相应的安装施工图样和施工工艺,做到每一种类型、规格的汽车都有相应的设计图样与施工工艺,各个厂家可以共享这些文件;

3)规范固定支座的设计与制作质量。根据车用气瓶的型式、规格尺寸,设计固定支座的型式与规格尺寸,使固定支座系列化、标准化,统一材料规格、焊接以及制作要求,保证支座的制作质量;4)规范自检记录和出厂技术资料。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统一制定自检记录的内容和表格形式,出厂技术资料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各个安装单位认真、如实地填写检查记录,各项记录的操作和检验人员必须签字确认;5)加强气密性检验的现场监督。气密性检验是验证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坚持气密性检验的现场监督验证。要在规定的试验压力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仔细对各个部位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受检部位无泄漏;6)加强生产单位质量体系运行的监督。安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转是保证车用气瓶安装质量的有效手段。监督检验机构和监检人员应加强安装单位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及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运行,认真做好体系运行记录,持续改进,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4 结论

我所是开展车用气瓶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较早的检验机构之一,目前已对六万余只车用气瓶实施过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通过监督检验,对车用气瓶的安装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障了车辆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清洁能源汽车改装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TSG R0009-2009,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

[2]GB/T18437.1/2-2009,燃气汽车改装技术要求[S].

[3]GB/T19239,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S].

车用CNG气瓶 篇7

1 瓶口螺纹

(1)螺纹表面清理后,使用强光手电筒检查,发现瓶口螺纹存在开口状裂纹性缺陷,可使用渗透检测进行确认。该类裂纹为热裂纹,主要是在气瓶制造过程中由于收口工艺控制不到位造成的。

(2)螺纹存在腐蚀、磨损等其他损伤,修复后仍不合格。

2 气瓶缠绕层

(1)气瓶的缠绕层易被气瓶固定装置的尖锐部分划伤。

(2)瓶体和固定支架间的橡胶垫易老化或脱落,缠绕层因和固定支架直接接触磨损严重,纤维外露或磨损深度达到1.25mm (图1)。

(3)缠绕层在事故中发生损坏,存在冲击和热损伤痕迹。

(4)缠绕层的纤维和树脂材料裂化,纤维外漏;缠绕层固化工艺控制不到位,造成缠绕层的环向裂纹在使用后明显增宽。

3 金属内胆外观

(1)因气体成分中油脂超标,导致内胆内积液,液面处发生线腐蚀,腐蚀长度大于100mm。

(2)加气时因瓶壁内外温差形成的冷凝水通过缠绕层环向开裂处渗进缠绕层,造成缠绕层下金属内胆外表面严重腐蚀,腐蚀产物随冷凝水一起反渗出来,缠绕层上有明显色差显示,该类腐蚀主要为线腐蚀,也有因缠绕层贴合不好,形成面腐蚀。

(3)内胆材料化学成分不均匀或存在局部夹杂物而发生腐蚀,形成应力集中并疲劳应力开裂。

(4)气瓶制造出厂时底部存在裂纹缺陷,使用后裂纹发生扩展,瓶底泄漏(图2)。

4 水压试验

(1)制造时内胆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存在机械接触损伤或原材料超标缺陷,形成应力集中部位,使用后发生开裂泄漏;瓶口螺纹处泄漏,瓶口螺纹复检发现裂纹。

(2)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10%;容积残余变形率测定过程中数据波动大,复检确认瓶体泄漏。

5 内部干燥检查

(1)干燥状况下通过内窥镜检查,发现气瓶因制造时收口工艺控制不当,造成瓶口和瓶底处有大量皱褶和宏观裂纹缺陷。

(2)检查发现本文3(1)、(3)类缺陷。

6 瓶阀

(1)因气瓶安装位置不当,阀体在使用过程中和车体内壁发生严重磨损;瓶阀螺纹严重损伤,应注意检查瓶阀螺纹。

(2)瓶阀安装后外露螺纹数小于1牙,扳紧扭矩小于200N·m;瓶阀按GB 15382气密性试验不合格。

7 气密性试验

(1)瓶阀螺纹处泄漏,拆开复检发现瓶口螺纹存在损伤或裂纹。

(2)瓶阀安装或密封工艺存在问题,密封材料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密封不当泄漏。

车用CNG气瓶 篇8

在中国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 且因同热值下的价格优势, 使其正在汽车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天然气汽车有CNG (压缩天然气) 和LNG (液化天然气) 之分。与CNG汽车相比, LNG汽车的优点有:

⑴、工作压力低, 国内采用的压缩天然气气瓶的公称压力一般为20MPa, 而LNG的公称压力一般不超过1.6MPa, 汽车正常行使中因优先抽取气相空间中的天然气, 使LNG气瓶工作压力处于较低状态, 与自增压调节阀的压力接近, 一般不超过1.0MPa;

⑵、储存同样体积的天然气 (即同续航里程) 的条件下, CNG的气瓶重量远超LNG。比如最常用的CNG气瓶CNG2-G-325-120-20B为钢制内胆环向缠绕气瓶 (相比压缩天然气钢瓶轻) , 瓶重约100kg、容积120L, 按7个气瓶算, 换算为LNG约为270L, 常见LNG气瓶CPDW500-275-1.59重量为185kg、容积275L (1体积LNG大概能转化成625体积气体, 1体积CNG大概能转化成200体积气体) , 可见LNG的储气量上的优势, LNG气瓶对车架强度要求也较低;

⑶、天然气泄漏可发现的难易不同, 因LNG温度低, 泄漏时, 周围水蒸汽凝结成水雾, 易于发现, 而CNG因工作温度为常温, 不具备这个特点;

⑷爆炸能量, 气瓶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方面, 在相同体积下, CNG物理爆炸的能量近似等于绝热膨胀所作的有用功, LNG物理爆炸所具有的能量等于液体介质的作功能力, 显然CNG的物理爆炸能力远超LNG。至于化学爆炸, 因CNG、LNG都是天然气, 两者相同。

⑸虽然CNG也有经脱硫、脱水处理, 但LNG通过净化和深度冷冻后, 其有害杂质已基本清除干净, 纯度较CNG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因而燃烧产物更清洁、环保性更好。

二、天然气汽车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地LNG加气站的布局与建设、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实施了支持天然气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 LNG汽车发展迅猛, 新增数量明显超过CNG汽车, 大有替代的趋势。表1是从一些客车厂获取数据样本通过统计处理后的CNG汽车与LNG汽车新增数量比例表, 从中可以发现LNG汽车的发展速度。

三、LNG气瓶安装过程中存在问题与探讨

随着LNG汽车的发展, 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安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鉴于LNG车用气瓶大量用于公交车、旅游客车等人员密集场所, 若发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 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LNG气瓶的制造水平、管理水平、售后服务水平等情况, 故建议在LNG车用气瓶的相关标准制定时, 从严要求。以下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⑴、目前, 市场上存在的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品类繁多, 制造依据主要是各企业各自的企业标准, 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最明显表现在公称工作压力不统一。

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公称工作压力有1.38MPa、1.45MPa、1.59 MPa、1.6 MPa等, 公称压力不像车用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公称压力为2.2MPa)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公称压力20MPa) 、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 (公称压力为20MPa) 等车用气瓶有统一的公称压力。从用户经常反馈安全阀排气而未反馈超压现象可发现用户对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工作压力关注度不足, 公称工作压力不统一是造成此现象的一个原因。它给使用LNG汽车企业安全管理、司机教育等带来不便, 也给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带来不便。因此, 有必要对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公称工作压力进行统一。个人建议选取1.6MPa作为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 理由如下:a、虽然气瓶内胆的壁厚计算压力一般参考GB 24159-2009《焊接绝热气瓶》取为工作压力的2倍, 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气瓶的强度要求, 但车用气瓶的工作环境恶劣程度和危险程度显然非一般焊接绝热气瓶可比, 制造与应用经验不如一般的焊接绝热气瓶, 结构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车用气瓶一般采用卧式) , 公称压力选取1.6MPa显然在强度上余量越大、更能保证安全;b、1.6为GB/T19764-2005《优先数和优先数化整值系列的选用指南》中系列R5、R10、R20、R40均有采用, 与管件、阀门等公称压力系列较为统一, 易被使用单位、使用人员接受。

⑵、正常运行 (低温) 状态下, 各连接部位泄漏现象较为普遍。在与气瓶制造企业沟通后发现, 大部分气瓶制造企业一般采用氮气或空气作为试验介质, 采用涂抹肥皂液的方式进行气密性试验。而这样的试验与试验的目的——在运行条件 (低温、工作介质LNG) 下不漏有所偏离, 特别是温度偏差大的不同金属连接的螺纹接头和卡套接头, 泄漏更为明显。虽然企业在安装说明书上有要求进行冷态紧固, 但也存在不少无法处理更换配件的情况。而QC/T 755-2006《液化天然气 (LNG) 汽车专用装置技术条件》并未对试验方法进行规定, 企业标准及其参照标准GB24159-2009《焊接绝热气瓶》中的试验方法正是目前制造企业所采用的方法, 显然存在不合理。考虑车用气瓶的工作环境及危险程度, 建议在LNG车用气瓶有关标准中规定气瓶制造时气密性试验是模拟实际工况进行的试验, 而非常温下的试验。

⑶低温阀门的要求。从我院的安装监检情况来看, 车用气瓶所采用的低温截止阀在低温下存在不少从填料盖处泄漏的情况, 国产阀门会相对突出。国内低温阀门主要采用GB/T 24925-2010《低温阀门技术条件》等标准, 该标准对低温性能试验仅要求型式试验而未要求出厂检验, 对车用气瓶而言显然该规定过于宽松。在与部分气瓶制造企业沟通协调后, 该制造企业在出厂时进行适量的检验, 将发现的问题在制造厂进行处理, 从后续的安装监验发现, 此类现象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因此建议在LNG车用气瓶有关标准的制定时加入阀门的出厂检验要求。

(4) 泄漏检验方法LNG车用气瓶出液端有经济器、出液截止阀、过流阀、放空阀、一二级安全阀等零部件密集分布, 实际在检查过程中, 单一采用发泡液检验法或者是检测仪试验法均较难有全方位的覆盖。从检验经验来看, 相对于前者, 后者灵敏度、检出率较高, 但零部件密集的部位的检出率、定位泄漏源的能力上较差。出于尽可能消除隐患的原则, 建议采用检测仪试验法为主, 发泡液检验法为辅的检漏方法。

(5) 在LNG气瓶安装监检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主要有:气瓶跑冷、冒汗, 其原因主要是气瓶的真空度不足;因制造企业自检疏忽存在自增压管路焊接部位存在穿透性气孔、所采用的金属软管渗漏等问题;为维修方便增设直接排放口可能引起的因误操作而造成冻伤的问题;因安装工艺的不合理而出现的密封不良、管路堵死等问题。

四、结论

虽然无论从经济性还是安全性 (理论上) 方面比较, LNG汽车都比CNG汽车具有优势, 但因LNG车用气瓶缺乏统一的设计、制造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给安全性、经济性造成不良影响, 考虑到LNG汽车的飞跃式发展、LNG汽车的危险性等因素, 在此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标准。

参考文献

[1]GB24159-2009《焊接绝热气瓶》

[2]TSG R0009-2009《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GB/T24925-2010《低温阀门技术条件》

[4]QC/T755-2006《液化天然气 (LNG) 汽车专用装置技术条件》

上一篇:生态文化特征下一篇:后现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