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改造

2024-09-19

加工改造(精选9篇)

加工改造 篇1

一、问题的出现:

为了我公司所生产的钢板材质量得到及时加工检验,我单位2008年先后购买了几台华中机械厂出产的试样专用双面加工铣床,其工作量大,利用率高,24小时工作。由于该设备是不久前为适应市场需求,新近研制的产品,在设计及制造使用中逐步显现出不适应我们现场工作环境上的缺陷,即控制机床工作顺序的五组合接触限位开关没有考虑到其所在现场环境极为恶劣,高温铁销、铁末、炭灰、油泥等经常造成双面加工铣床五组合接触限位开关烧蚀、磨损、阻滞,砸损,导致开关失灵,误动作,工作不正常,蹿车(即机床没有检测到五组合接触限位开关正确的工作位置信号而错误的乱动作,从而造成刀盘及上固定的刀片等快速猛烈冲击夹紧中的试样),造成机械事故,损坏刀具,损坏设备。且换刀时间又较长,使该机床无法正常工作,故障处理有时极为困难,麻烦,耗时。费用又比较高。安装一个新的开关其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为此要对其进行磨削,加工,打孔(有时因不是同一厂家产品,几何尺寸不完全相同),一个星期有时连续出现好几次蹿车打刀故障,其上固定的导轨年久又易受到铁销阻碍挤压等变形且不容易购买,这些直接影响到了生产,此事也引起了我单位领导等的高度重视,对此事很是着急。就此问题我多次与该生产厂家联系,他们也没有什么样的好办法,说只有经常维护,勤保养,勤清扫,方能避免此类故障。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此问题,一直持续了几个月,我们急生产所急,我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搜索有关方面的资料、信息,考察相关机床机器设备,结合该机床的结构,我考虑到用代表当今先进技术的电子接近开关来取代现行的组合式机械接触开关是可行的,该产品是一种具有开关量输出位置的传感器,当金属物体进入其检测区域时,能无接触感应输出稳定的信号。电子接近式开关有灵敏度高,经久耐用,安装方便,易于调整等优点。我经上网搜索有关厂家的产品,就性能、参数、规格尺寸、所感应的最大和最小间隙等进行了对比,确定选用的接近开关为北京第一机床电器有限公司(原北京第一机床电器厂)的产品,型号为WX-12D3K,可作为控制、限位、定位、信号、程序转换等用途。感应距离为小于等于5mm,为三线常闭NPN型。这些工作准备好后,还要看该机床PIC可编程控制器有没有接收瞬间触发开关信号电平的作用,查阅双面加工铣床有关资料,该机床所使用的是日本三菱公司系列的PIC,具有接收接近开关信号的功能,且可编程控制器上有24V电压输出,为慎重起见,以防所购接近开关输出极性不对而不能用,造成浪费,我想方设法找来编程器,调出其PLC程序,该程序由两大功能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顺序操作功能部分,另外一部分为手动操作功能部分。本双面加工铣床顺序加工程序和手动操作程序约有二百多条,根据我们对其所达到的目的,对程序做了修改。增加了自动返回原位的功能。为降低费用,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从旧报废机床设备上拆下来的东西,如固定接近开关用的胶木板,屏蔽电缆线,接线板(柱),角钢,钢板,经加工、处理,合适的用在了双面加工铣床电气改造上,其稳固,可靠,耐用,并降底了费用,缩短了工期。

三、施实步骤与方法

为了实施改造方案,根据其工作顺序来决定电子接近开关的安装固定位置,一开始我们考虑把电子接近开关及铁磁触发片(块)装在原导轨及固定五组合接触开关的小工作台上,后考虑到操作工上下工件很不方便,清除铁销也不便,并且加工掉下的铁销还容易误触发电子接近开关,造成双面铣床误动作。后来其他几个方案也被否决。我们经过反复考虑,合理的布局,最后把此装置安装在液压缸架和两个铣头电机上,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为防止接近开关及连接线长期随车移动导致连接线疲劳折断,我们采取了接近开关固定不动,并使其固定在胶木板上,并通过角钢固定在床身顶部,保证引线不移动,而触发接近开关动作的铁片(块)固定在移动的机座顶部的液压缸框架上。为防止其抖动而影响开关的作用,我们增大了触发动作铁片(块)的接触面积,为保证接近开关及连接线不受高温铁销烧蚀,连接线外加了铁蛇皮护管。增加了便于调节工进到位停车返回原位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此计划共需4个电子接近开关加2个普通机械式限位开关,分别来控制5个限位位置,所用的两个普通机械式限位开关是极限限位,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起作用而动作的,是起到最后保险作用的。在上报计划的两个多月里,根据双面加工铣床的结构特点,我们充分周密的合理的进行了设计,布局,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合理的地方,给予了考虑和解决。又如该装置须安装在两台电动机之间,电子接近开关是否会受到电动机旋转磁场的影响,操作工所用的工具是否会影响到该装置的正常工作,拆换电子接近开关是否方便,维修该机床,拆换铣刀电动机是否方便,检修液压缸拆换液压杆是否妨碍,所使用的接近开关等是否容易受到外界碰撞、震动、损坏而影响正常工作,象车间里经常使用的一种强磁力吊装器对该装置是否有影响等。我们经过长期反复的论证,并作了大量的试验,把这些问题一一给以解决,并预先都做了各项准备工作,该打眼固定的攻好丝,该加工的预先加工好,等所报的主要器件一到,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及试样加工的情况下,利用工余时间很快安装调试好,及时投入到了使用。

四、使用效果与效益

现在经过近一年多来时间的运行使用,该装置免维护、不怕灰、不怕尘,安全,可靠,稳定,至今未发生任何故障,得到了该车间领导职工的好评,一致认为比以前大为好用,操作人员一致反映,我们再不用怕蹿车故障撞坏刀具了,极大的减少了换刀盘、刀片的次数,可以高枕无忧了,该车床加工完试样可以自动返回原位了,省了事,提高了效率。维修人员说:再不用整天为双面铣床忙活了,免得了一个班去好几趟处理组合接触限位开关的故障了。在改制了第一台双面铣床成功之后,接着又加装改造了另外两台同样的双面铣床,使用效果非常满意,一年多来从没有再发生过以前有过的故障和窜车事故了。后经与该机床生产厂家工程技术人员联系,该技术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并准备在今后的产品中得以利用改进,进一步完善其性能。

加工改造 篇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XX县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深加工技术改造 1.1.2项目承担单位:XX县XX茶叶专业合作社 1.1.3项目主管单位:XX县供销合作社 1.1.4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镇 1.1.5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成立的原XX县XX镇XX茶厂的基础上,按照XX县政府有关规定和县供销社等职能部门相关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 年 月正式登记注册的XX县第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该社吸纳了茶农和部分供销社职工入股,目前共有股东

名,生产、加工人员

名,技术人员

名,带动农户

户;注册资本

万元,总资产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万元;现有厂房 处总面积平方米。

供销合作联社,目前管辖三个直属公司,个基层供销合作社,拥有直接支配资产

万元,全系统具有经济师、会计师等中级以上职称者

名,各类初级职称者

名,具有中专学历者

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

名。具有对项目承担单位技术指导、人、财、物全方位的帮扶和支撑力量。

1.2项目建设的编制依据及背景

1.2.1 项目编制的依据

本项目建设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国家农业部2002年确定的《全国主要农产品六大发展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政策、XX省《“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XX省的绿茶资源状况、XX省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国际国内绿茶市场分析预测、《XX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资料。1.2.2项目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搞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加以强化和深化。2003年至今,中央连续下发的8个1号文件中,均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主题。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确立“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的同时,还进一步确立了国家开发西部的发展战略。近几年来,XX县委、县政府在XX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突破陕南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导下,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我县在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资源开发利用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县“三农”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渠道狭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少,优势资源利用不足等等。为了加大改革步伐,在“三农”工作中取得突破性发展,我县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人均强县》等文件,提出“建设茶叶、药材、蔬菜、水果等生产基地、创立名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形成农业支柱产业”的目标。XX县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由于生态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异,早在明清时期,XX县茶叶远销江西、武昌等地,一度成为钟宝旧城贸易商场抢手货。近几十年来,我县XX茶厂生产出的XX毛尖品牌茶更是供不应求。XX茶叶专业合作社,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尽力、尽快投资改造设施、扩大规模,实施《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后,可形成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绿色产业化体系,将彻底改变传统的茶叶生产、加工模式,实现基地林网化、生产无害化、加工贮运卫生化、产出高效化的示范建设目标,真正为全县的茶叶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为我县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二章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XX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2.1.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处于陕、渝、鄂三省(市)结合部,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巫溪、城口两县毗邻,西北与本省XX县连界,是XX省的南大门。处于大巴山北麓,跨越东经109º17′—109 º38′,北纬34º42′—32º13′,全县幅员面积1503平方公里,南北长57公里,东西宽43公里。汉江二级支流南江河由南向北环山而下,将全县分为东西两半,呈现“两山夹一谷”的自然地貌特征,东南高西北低,境内最高海拔2918米,最低海拔540米,垂直高差达2378米;境内群山起伏,沟河密布,水、生物、矿产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86%。全县辖10个乡(镇)78个村43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9463人。2008年全县GDP46590万元,农业总产值34487万元,其中茶叶产值231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

2.1.2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XX县是陕西最适宜的产茶区之一。茶叶在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18500亩,茶叶总产量450吨,茶叶总产值2316万元,全县有10个乡镇、52个行政村产茶。有百亩茶园的乡镇10个,集中连片百亩以上茶园13处,全县茶农1.5万人,人均1.3亩茶园,年人均茶叶收入3149元。全县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15个,其中年加工10吨以上的企业3个。茶园主要分布在化龙山脉海拔600米——1300米的区域,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根据茶叶市场需求和茶区生态资源优势,启动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开发,2008年末,全县标准化示范茶园2630亩,茶园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茶叶生产良种化、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化取得初步成效。

2.1.3XX县发展茶叶的优势条件

XX县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等资源条件,是发展茶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可增强XX县茶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1.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XX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2.1℃,平均降雨量1015毫米,无霜期240天,平均日照时数1498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与植物生长同季,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相对湿度较高,自然气候得天独厚。全县适宜发展茶叶面积14万亩,土壤以棕壤土、黄棕壤土为主,且处在XX市富硒带,土壤硒含量高,理化性状良好,平均有机质含量2.57%,含氮量0.1632%,速效氮114.75ppm,速效磷13.7ppm,速效钾104.46ppm,多数土壤为微酸性和中性,腐殖质土壤丰富,适宜于茶叶等植物生长,且品质好,抗退化性强,营养成份较多,保健效用大。

2.生态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异。在农作物栽培技术方面,由于采用深松与翻耙相结合,化肥与农家肥相结合的传统耕作方法,农业化学品投入量处于全省最低水平,每亩实用耕地化肥投入量16.9公斤,是全省亩均化肥用量的五分之一;每亩平均农药施用量0.014公斤,是全省农药亩均用量的十分之一,土地工业污染程度极低,加之我县工矿企业少,大部分植被仍处于原始状态,尤其在茶叶方面多数茶农仍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从没有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空气、土壤、水源不存在任何污染问题,有利于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孕育了优异的茶叶品质,XX县茶叶质量,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3.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适制多种茶类。本县有多种地方群体茶叶良种。近几年来,又发展了绞股蓝系列茶,陆续选育和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系。良好的茶树品种及种质的多样性、多适制性,不仅奠定了优异的茶叶品质,还决定了XX县茶叶的多样性,为茶叶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茶叶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品种基础和保证。4.人力资源丰富,技术支撑有基础。以茶为主的农业地域特点,使我县相对集中了大量科技力量。全县拥有一批专职茶叶技术推广人员和生产经验丰富的茶农、茶工,为发展茶叶产业提供了科技保障。

5.生产加工体系较完备,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全县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兴办了数家茶叶初制加工厂,生产加工体系基本形成,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茶叶龙头企业。它们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成为茶叶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生主体。

6.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发展茶叶增收致富要求迫切。XX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人均强县”的战略目标,把发展茶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政策和资金上向茶叶产业倾斜,茶叶产业在农业中的优势不断突显,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同时,茶业属于“绿色”行业,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茶叶作为优势农产品已被农业部列为九大产业带加工示范项目;我省对茶叶产业化经营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扶持正逐步增加,这些为XX县茶叶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1.4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1.茶园基础差,产出水平低。我县茶园有近三分之一为上世纪70-80年代种植的老式茶园,建园基础较差,管理粗放,单产低,亩产值不足2000元,茶树良种化程度低,一方面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另一方面,影响了茶叶质量以及机械化的推广。

2.茶园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县茶园多为农户分散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散、规模过小的生产经营格局由于资本积累 分散,不能形成较大的资本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茶叶生产经营条件,茶叶适用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茶业经济效益不高,影响资本投入和再生产的积极性,难以走出“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循环圈。3.茶叶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足。全县的茶叶产品,全部为条形散茶,在茶叶产品深度开发和茶叶综合利用方面尚属空白,茶叶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茶叶产品形态单一,茶叶产品附加值低。这种状况如不能扭转,将极大地制约我县茶叶市场的拓展、茶树鲜叶资源的利用,影响茶叶产量的提高、产值的增加和效益的增长。

4.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缺乏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茶叶初加工条件差,多数初制厂设备陈旧,生产条件差,急需改造更新;茶叶加工工艺不规范,产品规格不一致,茶叶品质难以稳定,加工工艺有待完善。茶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资源缺乏,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滞后,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辐射能力和基地建设带动能力。

5.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茶叶生产中只重视茶的色、香、味、形而忽视茶叶质量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茶农小规模茶叶生产,卫生条件差,检测手段落后,很难进行有效的源头监控,影响了茶叶的质量安全。

6.茶业专项资金投入少,对外开放度不够。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各级政府对茶业投入、必要的扶持和引导及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影响了茶企业的融资和自我发展,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县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的提出,实质上是包含“规范化种植与生产、科学化加工与出品”的两大项目 工程,即是:如何取得优质茶叶原料制做出品牌多样的有机茶。

在目前茶叶生产过程中,同其它农业产品一样,随着化肥、农药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茶叶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在生产上投入了大量的高能物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冲击了茶园生态系统,破坏了这个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另一方面是促进了茶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产品质量下降。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相继对进口我国茶叶进一步削减关税,有利于我国茶叶出口。但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进口我国茶叶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例如从2000年7月1日起,欧盟茶叶进口国对茶叶进口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农残检测标准,新标准较原来的标准高10~100倍,使我国茶叶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安全的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特别是近来年出现的有关农药残留引起的各种病症,使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性。于是,各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有机茶作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营养最丰富、最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有机茶就是在无任何污染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有机农业方法生产出茶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和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认证,颁发证书的茶叶产品或其再加工制品。有机茶在我国起步较晚,1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始进行有关有机茶的研究工作,1999 年成立有机茶中心,开始了我国有机茶的认证,至今:全国共有200余家生产企业获得了有机茶认证。我国有机茶的销路是:除了上述原因,人们为了饮用安全大量求购绿色环保有机茶,主要是外销。我国有机茶出口数量占全年产量的60%。但是,我国有机茶还必较少,审查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仅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7%,生产的有机茶仅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5%。我县在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是符合当前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的。但是,由于我县技术力量薄弱,农业基础差,茶农素质普遍不高,在进行茶叶生产管理上,存在着管理粗放,滥施化肥,农药等现象,与当前我国茶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有机茶开发方面,目前我县尚未有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园及企业。为此,XX茶叶专业合作社,根据我县独特而丰富的优势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局势,提出在我县建设高效生态茶园及茶叶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以开发有机茶、创新茶叶品牌,带动全县茶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的必要性。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3.1建立良种繁育圃

我县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同时,还有大量野生茶树资源,要做到真正的高产优质,应在茶树母本园建设中,选育适应本地气候、海拔、土质的茶树新品种,以利于品质的提高,提高茶叶香气,改善滋味。实现早、中、晚品种搭配,避免品种单一带来的生产期集中,加工压力大的弊病,同时也防止大规模病虫害的发生。在品种选择与搭配上要突破 传统的无序化的盲目种植,有计划地利用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品种,突出地方特色,并引进国内外良种进行比较试种,有目的地塑造产品特色。良种茶园种植上突出规模化优势,集中成片种植,便于统一管理和采摘,并要注意生态保护和病虫害防治。并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茶树种苗的生产实施统一规范化管理,严防不合格茶苗投入基地建设。

3.2基地建设

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的要求,抓好建园质量。新建茶园优先设在生态条件好、土壤肥沃、排灌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严格按照高效、优质、高产的原则,规划布局一批标准化良种茶园,并且从长远出发,真正实现“良种良法”,做到合理布局,优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行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直接进行有机茶园管理和认证。此外,茶园交通和灌溉是茶园建设的重点,关系到茶园管理、鲜叶运输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及时灌溉、施肥和运送鲜叶,才能保证加工的时效性,从而保证茶叶品质。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老茶园的改造。对生产性能差和年龄老化的茶园,合理使用“分步淘汰及良种化”技术实现改造更新,做到生产改造两不误;对尚有较好潜力的非无性系良种茶园,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补种行道树,优化区域小环境,改良土壤,加强肥培管理,加强农药化肥施用的技术服务,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

3.3茶业龙头企业建设 茶产业链由茶叶生产(茶园管理和采摘)、茶叶加工(初、精制、拼配、包装、贮运)和市场营销(批发、零售)三大环节组成。其物流方向是生产→加工→销售;资金流方向与物流逆向;信息流、人才流则是双向流动。为了保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和快速,应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有利于统筹协调,提高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按照扶优扶强原则,重点培育并积极扶持规模型、带动型、现代型、科技型茶业龙头企业。采取联合、参股、兼并和租赁等方式,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的辐射带动力。为了使企业与农民结成真心的利益共同体,生产基地建设应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茶农”的模式,建立“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步调、统一质量、统一服务)为前提的双向股份制公司,发展实现一体化的茶叶产业链。重点培育1~2家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带动茶产业发展。到“十一五”末,力争培育1~2个年产值或销售额超千万元的茶业龙头企业。

3.4市场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重点产茶乡镇建设一批茶叶初级市场,促进茶叶的生产和流通。并吸收有实力的企业、财团参与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各类流通、服务、中介组织,积极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成果和条件,建立茶叶销售网络。

3.5品牌建设

实施XX县茶叶形象塑造和宣传工程,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XX县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管理,认真落实管理制度和使用规则,建立XX县茶原产地域标志茶园保护示范 村、示范园、示范场、示范基地等;实施标准化和优质化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和包装,逐步实现产品标准化。同时,大力推广茶机械化生产,逐步实现茶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积极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ISO4000环保体系、HACCP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和QS认证,确保茶叶质量卫生安全。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公平竞争逐步实现品牌整合,并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坚持“品质是基础、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品牌扩张与资本运作是有效途径、人才是保证”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全县拟集中全力打造1个省内知名的茶叶品牌。

3.6茶文化与茶旅游建设

重视茶文化宣传,加强茶文化建设和茶文化经营。充分利用我县“自然国心”品牌和生态旅游资源,加强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以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诗会、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巩固培养新的茶消费群体,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繁荣。开发“茶之旅”旅游项目,开发便于携带、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系列茶叶专用包装或组合包装,把茶叶做成我县旅游的特色产品,力争实现旅游茶的销售额占整个茶销售额的10%以上。开辟茶乡自娱休闲项目,将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培育茶业新的增长点。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4.1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分为:茶产业链与茶叶加工工艺流程两种表现形式,即:茶叶生产(茶园管理和采摘)→茶叶加工(初、精制、拼配、包装、贮运)→市场营销(批发、零售)

鲜叶采摘→晒青→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精选→包装→成品 4.2实施方案

围绕基地、加工、市场、品质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升茶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项目建设期五年,自2009年---2013年。分期投资,头两年重点改造现有茶园、建设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基地和改善基础设施等,后三年重点购置深加工设备、打造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具体实施方案为:

4.2.1茶树良种化基地建设

在两年内建设2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以满足基地建设良种苗木的供应。

4.2.2新建10万亩生态高效茶园

在重点改造现有18500亩茶园的基础上,争取在全县范围内,以XX茶园和城关茶园基地为主,3年内新建10万亩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基地,其中新发展良种茶园9.5万亩,老茶园改种换植0.5万亩。生态高效良种,品种搭配合理;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符合无公害茶园要求,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获得质量认证,茶园管理科学,肥培管理水平高;茶园规划科学合理,路、沟、渠配套,设施齐全。

4.2.3兴办5家标准化加工厂

从2009年起,有计划地用3年时间新建5家标准化加工厂,引导茶厂向“标准化、加工规范化、产品无公害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兴办加工厂,促进茶叶分工分业,改变千家万户制茶卖茶的格局,逐步形成以加工厂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格局。

4.2.4茶厂优化改造项目

对现有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改造,淘汰家庭作坊式茶厂,建立省级示 范茶厂1个,改造茶叶加工企业的加工环境。按国家无公害茶生产标准进行,建立加工场地与外界的隔离带,建立严格的茶厂加工卫生制度;更新茶叶加工设备,更换新型茶机来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根据市场消费者的爱好和要求以及国际国内茶产品市场需求来改进茶叶加工工艺。

4.2.5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发项目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采茶乐”、“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茶博览馆(室)”等内容是很好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开辟茶文化旅游线,以各种茶艺表现、茶礼、茶相关文艺等丰富多彩茶文化活动,使茶文化旅游成为我县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2.6人才培训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茶叶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4.2.7茶叶批发市场及网络建设

随着我县茶叶产品新品牌的打造与研发,结合市场销售行情,两年内在周边省区建立六个茶叶批发市场,完善茶叶销售网络。

第五章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5.1投资规模

5.1.1项目总投资

根据项目实施内容及发展规划进行概算,总投资约需5400万元。

5.1.2分项投资概算

⑴茶园基本建设投资3850万元(含良种培育、肥料农药、环境优化、道路交通、灌溉设施建设等),其中:

①茶树良种化项目投资概算:200元/亩×2万亩=400万元; ②新建良种茶园投资概算:200元/亩×9.5万亩=1900万元; ③老茶园良种化换种改植投资概算:100元/亩×0.5万亩=50万元;

④有机茶园建设投资概算:500元/亩×3万亩=1500万元;

⑵茶园区公路交通及灌溉设施投资:160万元; ⑶茶叶精、深加工厂房及设备购置300万元; ⑷人才培训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50万元; ⑸茶叶批发市场及网络信息建设930万元; 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项目110万元。5.1.3分阶段投资概算

⑴第一阶段投资概算(2009~2010年):

总投资2825万元。

其中:茶树良种化项目投资概算:400元/亩×1万亩=400万元;

老茶园良种化换种改植:700元/亩×1.85万亩=1295万元; 有机茶园建设投资概算:400元/亩×2万亩=800万; 茶厂初制厂房及设备改造180万元; 人才培训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30万元; 公路交通及灌溉设施:120万元。

⑵第二阶段投资概算(2011~2013年):

总投资2575万元。

其中:有机茶园建设投资概算:400元/亩×1万亩=400万;

人才培训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200万元; 茶叶精、深加工厂房及设备购置965万元; 茶叶批发市场及网络建设900万元; 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项目110万元。

5.2资金来源及筹措方案

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企业和农民自筹及银行贷款,同时,采用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对茶树良种、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先进技术推广示范、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企业和入股茶农自筹资金700万元; 贷款 3200万元(其中,申请商业贷款800万元,贴息贷款2400万元);国家“新网工程”专项扶持资金1500万元。三项筹资合计5400万元。

第六章

经济效益、投资风险和社会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分析

6.1.1在改造两年后实现产值和效益比原茶园提高2倍,平均亩产值提高1800元以上,18500亩茶园改造后每年可以增加农业产值1350万元以上,增加全县GDP1386万元,上缴国家税费106万元,企业实现净利162万元。

6.1.2随着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发与利用,到2013年,通过“采茶乐”、“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等茶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带动全县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收入1亿元以上。6.1.3有机茶的发展是适应当今社会消费需求的一大趋势,有机茶的卖价高于普通茶叶的60%以上,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改造5年后全县10万亩有机茶园正常投产后,亩产值可达到5000元以上,每年可生产有机茶6000吨,实现销售总额4.2亿元,上 缴税费1895万元,财政增收2173万元,实现净利4152万元。

根据前后两期投资和阶段收益情况综合分析和测算: 项目投资利润率=[(162× 2+ 4152×3)÷5] /5400 = 47% 项目投资回收期=5400/[(162× 2+ 4152×3)÷5] = 2.1年

项目贷款偿还期(不含建设期)=3200/[(162× 2+ 4152×3)÷5 ]= 1.3年。

6.2风险分析

由于该项目具有分期投资、分期见效、前期投入大、后期效益高等特点,按各投资阶段、投资总额及效益情况综合分析:该项目投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都不大。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重视“三农”工作,该项目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并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扶持;二是企业按谨慎性原则投资,前期投资重点放在茶园种植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后期投资重点放在茶叶深加工、品牌打造、拓展市场所必须的设备购置和网络建设;三是面对目前我县的茶叶在销售价格竞争上靠的是品质而不是品牌这种实际,在各项预期效益测算中均以最低销售价格为依据,这在今后我县茶叶由“品质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时期,其项目投资风险小、市场拓展快、经济效益高、偿贷能力强等特点必将显现出来。

6.3社会效益分析

加工改造 篇3

【关键词】砂石加工系统;技术改造;龙滩水电站

1.系统概况

龙滩水电站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以下简称砂石系统)位于坝址右岸下游4km处,主要担负龙滩水电站8、9号机组以及附属工程约120万m3混凝土所需骨料的生产任务。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于2001年八月建成。系统按3万立方米/月的砼浇筑所需骨料设计,处理能力300t/h(粗碎车间),砂石系统设计生产能力240t/h(其中:中石72 t/h,小石72t/h,砂96t/h);预筛分中碎车间:预筛分半成品堆场进料量280t/h,筛分后大于40mm骨料全部进中碎破碎机破碎,然后返回预筛分,形成闭路循环;筛分车间:总处理能力514t/h,其中预筛分中碎车间来料280t/h,超细碎车间来料234t/h(每台筛的给料能力171t/h);超细碎车间:总处理能力234t/h,破碎后的料返回筛分车间,形成闭路循环。

1.1加工系统采石场周边环境情况

麻村采石场已开采至高程465m,由于料场山体的东、东南、东北三面为临空的悬崖,自然边坡最大坡度近90度。西面与较高的山体相连,属典型的高山深谷喀斯特地形地貌,基岩裸露,岩溶以表面溶蚀沟槽、溶缝和石牙等为主。东面山脚处有12#公路贯穿,车辆来往频繁,东北面为胶带机运输洞出口,溜2#胶带机直接受到采石场滚石的威胁。

1.2机电设备配备情况

系统机电设备约105台套,设备总装机功率为3401kw。

2.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缺陷及技术改造

2.1采石场周边环境状况及改造

(1)2011年10月,当地政府在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采石场八腊公路段,修筑一条排水明渠和一道挡土墙,采石场爆破作业时的滚石势必破坏该路段给排水系统。为了保证该路段给排水系统正常,建议将这条排水明渠改为函沟。

(2)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采石场东面山脚处是12号公路,与当地政府的八腊公路相接,采石场爆破作业时的滚石对该路段会造成破坏。然而,东面山脚处的防滚石缓冲带是减少破坏的措施。因此,完善防滚石缓冲带,能有效地约制滚石对该路段损坏。

(3)加工系统的溜井2#胶带机洞口50m段处在采石场东北面,采石场爆破时产生冲击波对悬崖浮石震落。从高处滚下的石块直接箍到溜井2#胶带机洞口50m段都遭受破坏。2011年11月,采石场东北面的边坡开挖爆破作业时,有1块约0.5m3的滚石落到了溜井2#胶带机,洞口外50m长的胶带、桁架、支腿、托滚、托滚架等设备材料被箍烂,损失严重。为确保溜井2#胶带机正常运行,建议在胶带机洞口外修筑一条50m长的钢筋混凝土廊道,并填筑粘土,作保护层。

2.2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设备缺陷及改造

系统设备的使用达到经济寿命年限,技术上已被先进的新型设备所代替,部分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至使该设备严重老化。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即用新技术、新器件改造老设备,使其局部更新,延长技术寿命;适时更新经济上、技术上已不宜于修复可改造的老旧设备。

(1)加工系统预筛分车间的GP200S圆锥破碎机不是一种细破碎机,如果想要最大尺寸为20~40mm的成品,二级GP200S圆锥破碎机不是正确选择。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生产二级配混凝土骨料为主,骨料最大尺寸为20~40mm。不合理地配置设备,至使其机械磨损严重。为了确保预筛分车间的设备选型能满足加工系统需要,建议用一台新的CF-250反击式破碎机替换即将报废的GP200S圆锥破碎机。CF-250反击式破碎机主要性能特点:高性能创造高效益,CF系列高速粗中反击式破碎机具有超级转子主体和专利C形板锤,高耐磨材料及完美的破碎腔设计,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产量更高。 CF系列反击式破碎机优化的设计不仅破碎腔更大,给料粒度更大,而且通过优化衬板和特定的转子,提高了各种条件下的生产效率,超强转子增大了转动的惯性,提高设备产量,获得更大的破碎比,减少投资成本,节约能源。CF系列反击式破碎机独特的性能在于具备多种不同配置,从而能够成为各种应用条件的理想选择。

(2)4#、8#、20#、21#等4台胶带机安装倾角大于11度,做功负荷大,至使驱动装置故障率高;同时,麻村砂石加工系统运行设备属于老产品,其零配件更新换代,旧型号的配件很难找,造成检修时间过长。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必须将以上4台胶带机头轮驱动装置改成中间驱动,加大胶带机的输出功率。

(3)废水处理增设1台50T刮砂机,减少了废水处理厂的压力,也能增加成品砂的产量。但成品砂石粉含量(%)会超过《麻村砂石加工系统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细骨料(砂)生产质量技术要求石粉含量(%)为6~12。按新的技术规范常态砼的砂石粉含量(%)为6~16,加工系统能大大地提高砂的产量。

(4)废水处理厂有1台板式压虑机(型号为XMY32~1000~200—U)于2006年8月致命性损坏无法使用,今后砂石加工系统无法连续生产。为了废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保证满足砂石加工系统连续生产,只能更换1台新的板式压虑机。

(5)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能力240t/h。闭路生产制约了其生产能力。为了提高加工系统生产能力,建议对预分筛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增配1台2050三层筛筛分机,配置在21#胶带机机头顶。筛面由40mm、20mm和0mm的三层筛网组成。≥40mm通过溜槽进入4#胶带机输送到细碎破碎;≥20mm通过溜槽进入新增设胶带机输送到26#胶带机,由26#胶带机输送到成品料仓;≤20mmm通过溜槽进入21#胶带机输送,经8#胶带机、9#胶带机、筛分楼调节料仓进入筛分楼。通过以上技术改造解决了细碎破碎机生产出来的20~40mm骨料成品不用通过筛分车间,形成开路生产。从而提高加工系统生产能力。

(6)麻村砂石加工系统地磅称重量为50T,地磅基础下沉,称重准度不稳定。同时,现阶段运输车辆载重量加自重超出50T。综合以上因素,应增设1套80T以上秆重装置,才能满足正常秆重需求。

3.改造结果与增加设备情况

现麻村人工砂石砂石系统经改造后,系统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砂石料生产质量稳定且环境污染也得到较大改善。原系统按混凝土浇筑强度3万m3/月设计,成品料生产能力240t/h。改造后以2012年1月份为例,系统生产砂石(销售量)为19250t,运行55h,平均生产能力达350t/h,较系统设计生产能力240t/h提高45.8%,加工系统从2001年8月投产至今,累计生产了约412万t砂石骨料,超额完成合同供应量(按合同160万m3砼计算需要砂石骨料量为320万t)的129%。证明系统改造成效显著。

4.结束语

根据混凝土使用级配要求,砂石系统按二级配为主,同时也能生产三级配混凝土骨料。 改造后的砂石加工系统在满足龙滩电站8、9号机组及附属工程所需混凝土骨料的生产任务。砂石加工系统改造是在边生产运行边改造的情况下逐步进行的,完成的所有改造项目均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为其它砂石系统的改进提供借鉴,也可供砂石料生产系统同行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浅谈龙滩水电站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工艺与技术改造,2005.

[2]浅谈龙滩水电站大法坪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与改造,2007.

[3]DL/T 5098-2010 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2010.

浅谈轻苯加工工艺及设备改造 篇4

莱钢焦化厂精苯车间采用酸洗净化法对轻苯进行精制, 轻苯需经初步精馏, 把初馏份与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馏份分离开, 然后对混合馏份进行酸洗净化处理。经过净化的混合馏份用碱中和, 再进行最终精馏, 以制取三苯产品。车间建成多年, 设备腐蚀老化、原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车间的轻苯加工, 为此, 车间进行了工艺及设备改造以提高轻苯加工量。

1 改造前车间情况

车间自2005年扩容改造后, 一直未对设备进行更换, 纯苯塔顶回流部分的塔壁受腐蚀变薄, 随时会发生泄露事故, 成为车间的一个安全隐患;纯苯塔冷凝冷却器腐蚀、堵塞严重, 冷却效果已经达不到生产要求, 纯苯塔顶、28层塔盘温度偏高, 影响了纯苯产品的质量, 由于纯苯产品不正常, 车间经常需要停工对纯苯塔进行处理, 影响了轻苯加工量。

精制塔是间歇式釜式生产, 原料是轻苯经过初馏、酸洗提出纯苯后的纯苯残油, 在去掉吹出苯塔后, 现残油比原残油多了大量的古马隆和高沸点聚合物, 甲苯、二甲苯提取后, 剩下大量的中式酯、聚合物、废碱、古马隆和苯渣。它们的特点是沸点高且比较粘稠, 在平时生产过程中高沸点的古马隆和苯渣就一点点积附在每层塔盘和降液板上, 经过几个周期生产, 每层塔盘和降液板粘稠物积累而导致堵塞, 最长60天清扫一次, 短时20天一次, 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给生产造成很大被动, 厂下达的轻苯生产任务不能够正常完成, 必须停产进行清塔。清一次塔是非常烦琐的, 既费材、费力、费时又对进塔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具体的清塔一般是停塔放空, 各处要添加盲板, 用蒸汽吹扫16小时以上, 再打开人孔通风晾干8小时, 再用8小时~16小时, 动用全车间人员协助, 由专人进入对每个塔盘进行拆卸, 再对每个降液板进行清除, 清扫完成后上好人孔试压, 一切正常后才能进行生产。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天, 以上工作不仅影响轻苯加工量, 还耗用大量的材料费和人工费用, 造成大量的损失。

扩容改造后, 原DN600初馏塔及其附属的加热器、冷凝冷却器及油水分离器等设施, 一直闲置未用。同时车间由于没有能加工粗苯的设备, 遇到轻苯原料缺少时只能停工待料, 影响了轻苯加工量。轻苯原料质量不稳定, 影响轻苯加工量。

精苯车间原平均每日处理轻苯50t, 生产纯苯35t, 同时产残油20t, 生产甲苯连料日处理残油20t, 残油生产量和处理量基本相同, 生产连续进行, 残油不会出现短缺和积压。随着扩容改造后轻苯处理量增加, 残油量由原来的20t增加到40t, 这样以来, 以前的单釜单塔生产已不能符合正常的生产, 给生产带来严重障碍。初馏塔采出初馏份时将一部分苯采出。二甲苯采出不彻底, 使一部分二甲苯残留于苯渣中。

2 改造实施情况

车间利用停工检修对初馏塔、纯苯塔塔体进行了清洗, 将塔壁上的聚合物及铁锈除去, 对塔盘及浮阀进行了清理, 对纯苯塔冷凝冷却器进行了更换, 同时车间将纯苯塔顶回流管改到塔顶人孔处, 加固了变薄的塔壁。

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 经过反复试验, 对纯苯残油中容易造成堵塔的中式酯、聚合物、废碱、古马隆和苯渣等的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试验, 发现其混合物溶入水中能明显变稀, 且流动性强, 因此提出了用水清塔的方案。具体方案为:当精制塔采完二甲苯后, 向油水分离器内加水, 用回流泵向塔内打水, 从塔底通入少量蒸汽, 以保证整个塔内塔盘上的温度在100℃左右;水从塔顶的每个塔盘和降液板上向下流, 使每层塔盘和降夜板上的粘稠物被水稀释后进入精制釜中, 然后向釜内通蒸汽, 使釜内粘稠物被稀释, 再用蒸汽泵抽到贮槽内。

为给生产提供原料轻苯, 增加加工量, 车间通过计算对原DN600初馏塔进行了改造:1) 原初馏塔盘去掉5层;2) 更换塔盘, 增加浮阀, 每层为36个;3) 增加一台F=10m2塔底加热器;4) 增加一台V=1.5m3重苯油水分离器;5) 改造增加部分管道;6) 增加一个V=15m3卧式重苯槽。通过以上简单改造, 将原初馏塔改为能够加工处理粗苯的液相进料两苯塔。

为控制好轻苯原料质量, 车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轻苯接收的管理制度, 并安排专人负责轻苯的管理工作, 对轻苯计量、密度、初馏点、干点等主要指标进行检测, 并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 以便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指标, 使轻苯原料质量达到要求。

经过认真思考和仔细观察后, 大胆提出由原单釜单塔改为双釜单塔式生产。即在原釜基础上并列增加一个单元釜, 使之与原釜同时工作, 在原釜回油入釜处加一阀门, 使入原釜回油得到控制, 以达到两釜液位相当的目的, 并且在精制塔的原苯汽入口旁多加一苯汽入口, 使新增釜的苯汽进入塔体, 进行正常的汽液交换。

初馏塔塔顶温度控制45℃~48℃即可保证把初馏份最大量的采出, 为下道工序创造良好条件, 又可将随初馏份带走的苯的损失降到最小, 从而提高三苯收率, 进而提高轻苯加工量。

在采取二甲苯末期时, 以前的操作认为28盘温度到150℃就应停塔。经过多次操作实验后发现, 在采取二甲苯时将28盘温度升到155℃时停塔是最适宜的温度。因为将温度升到155℃后, 不仅多采出了二甲苯, 而且二甲苯产品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3 改造实施后的效果

经过清理、改造后, 初馏塔、纯苯塔的传热效率及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纯苯塔各处指标均符合技术规定, 生产四塔均高效顺行, 初馏塔、纯苯塔人工清塔次数由原来的每年4~5次减少到每年1~2次。纯苯塔回流管道改造后, 由于人孔处钢板较厚, 抗腐蚀程度大大增强, 延长了纯苯塔的使用寿命, 而人孔拆卸也比较容易, 清理、更换也比较方便。

水清塔法实施后, 精制塔人工清塔周期由20天左右一次延长至每年一次, 提高了生产效率, 解决了由于纯苯残油处理不及时影响加工量这一瓶颈问题。

两苯塔投入使用后, 车间具备了加工粗苯的能力, 可年加工粗苯5 000t, 为增加轻苯原料扩大轻苯加工量提供条件, 成为焦化厂经济效益的一个增长点。

车间轻苯原料的质量得到了良好的保证, 为生产正常提供了原料保障。并且减少了由于原料问题引起设备堵塞而频繁清塔的次数, 精制塔间歇式操作的每周期时间由原来的4天延长到5天, 每周期可提高轻苯加工量100t, 多生产甲苯30t, 同时车间生产的纯苯、甲苯、二甲苯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改造后, 车间处理残油量由原来的20t增加到现在的40t, 解决了因残油堆积而引起的生产瓶颈问题。经过时间证明, 双釜单塔式生产操作法切实可行, 如果不采用此操作法而采用新增一个精制塔来解决残油生产瓶颈问题, 那么将要增加一个塔及配套的冷凝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泵及大量管道等相关设备, 还要增加设备运行所需的水、电、汽的消耗。所以本操作法的采用, 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还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初馏份中苯含量显著降低, 二甲苯采出量明显提高, 从而提高了三苯产量, 车间可加工轻苯量的空间得到了提升, 轻苯加工更加高效。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馏塔、纯苯塔等进行设备改造, 运用新技术、新操作方法, 提高了轻苯加工量。

关键词:改造,轻苯加工量,两苯塔,水清塔法,轻苯原料

参考文献

[1]杜富仁, 耿萍.轻苯精制工艺的几点改进[J].燃料与化工, 2003 (1) .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的改造 篇5

一、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资源, 促进了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行业的不断发展, 对于煤炭资源的需要量也是越来越大, 但是目前我国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还比较落后, 无法进一步提高煤炭的开采和供应量。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的现状表现为:第一, 很多煤矿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加工制造设备, 这些设备没有达到机械化或者自动化的水平, 在煤矿机械加工制造中很多步骤还需要人力的干预, 生产效率比较低, 无法进一步满足社会的需求;第二, 很多大型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换, 使得设备的老化现象严重, 不仅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机械故障, 进而影响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正常生产, 为煤矿加工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第三, 我国很多小型的煤矿由于资金有限, 机械设备的数量比较低, 自动化的水平不高, 主要依靠人力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 不仅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 而且很容易出现一些煤矿事故, 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四,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拥有高端的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设备, 将其运用到煤矿产业中, 不仅提高了煤矿产业的效率, 而且降低了煤矿产业的生产成本, 对于我国的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二、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改造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要求, 需要对煤矿设备进行改造, 改善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但是,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的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在改造过程中, 需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的设备改造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煤炭资源, 因此在进行设备改造的过程中, 必须要使得改造后的设备充分符合社会的需求,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其他行业提供煤炭资源, 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 为了更好地促进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的改造, 需要不断引进更多的大型机械设备, 并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 使得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加工效率, 节省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 更好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第三, 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 促进煤炭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众所周知, 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开采, 其存储量会越来越少。因此, 在进行开采或者加工的过程中, 必须要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因此, 对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的设备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这一点原则,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煤矿加工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

三、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的改造

(一) 数控切割机的改造。

在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 数控切割机是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 它能够对结构原件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 从而使得原件更加符合设计的要求。原有的数控切割机的工作效率比较低, 而且在对原件进行切割之后, 还需要耗费很多人工对切割的废料进行分拣。所以, 切割工艺的效率比较低, 无法进一步满足煤矿企业的加工制造需求。在对数控切割机进行改造之后, 其切割出的产品不仅能够保证切割的弧度更加光滑, 而且还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同时, 在对数控切割机进行改造之后, 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减少人工划线和打磨等步骤, 从而降低工人的工作量,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对数控切割机的改造是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向着自动化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 也为其他设备的改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 焊接机械设备的改进。

焊接工艺是我国煤矿加工制造行业中的重要工艺, 很多生产和加工的步骤都需要焊接机械设备的焊接。但是, 原有的焊接机械设备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 往往会由于元件的受热不均匀, 造成焊接点变形的现象出现, 这也是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难题。但是, 随着焊接机械设备的不断改进, 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新型的焊接机械中主要是对焊接的火焰进行了矫正, 使其能够在焊接过程中对火力进行均衡分布, 这样焊接处受热比较均匀, 变形或者断裂现象明显减少, 可以更好地保持焊接处的形状, 从而提高焊接点的质量。除此之外, 当原来的焊接处出现变形的现象之后, 还可以采用蜂窝加热的方式或者是线性加热的方式进行矫正, 能够更好地维护焊接处的形状。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 这两种变形矫正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焊接点出现的变形现象。

(三) 箱型井架的改造。

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 焊接工艺和其他加工工艺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再加上箱型井架原料质量的不断提高, 能够促进箱型井架的不断改造。在对箱型井架进行改造之后, 不仅改变了箱型井架的结构, 而且使得箱型井架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很多箱型井架采用了特大型的箱型结构件构成, 其尺寸、重量和高度相比以前的井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能够更好地支持大型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需要;而且, 由于加工工艺的不断提高, 使得箱型井架连接处之间的误差比较小, 能够严格遵守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箱型井架的质量。

(四) 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改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煤矿企业中的机械设备也在向着自动化的方向改造, 能够更好地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降低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生产产品。其中比较典型的改造示例为: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的机械设备都可以进行智能设定、存储和控制, 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操作流程, 而且使得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 很多与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相关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例如: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应用, 能够为煤矿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从而不断促进煤矿机械设备的改造和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煤炭资源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设备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 因此必须对设备进行改造。本文通过简要论述目前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改造的近况, 能够更好地促进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未来发展。相信随着煤矿机械设备的不断改造和升级,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煤炭能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的设备也开始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能够更好地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我国煤炭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现状, 进而介绍了进行煤矿机械加工制造中设备改造的原则, 最后论述了目前煤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设备的改造状况。

关键词:煤矿生产,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设备改造

参考文献

[1]王浩黔.现代摩擦焊在煤矿机械加工的应用与探索[J].煤矿机械, 2010

[2]王佳.煤矿机械加工制造业的科技管理研究[J].硅谷, 2012

数控加工中机用虎钳的改造 篇6

虎钳是利用螺杆或其他机构使两钳口作相对移动而夹持工件的工具。按使用的场合不同, 有钳工虎钳和机用虎钳等类型。机用虎钳是一种机床附件, 又称平口钳, 一般安装在铣床、钻床、牛头刨床和平面磨床等机床的工作台上使用, 在现代数控机床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实践用于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以及钳工用的钳工虎钳, 大多数是普通的机械型, 全手动操作, 存在如下的缺陷:

1) 使用扳手人工夹紧或松开, 操作过程不稳定, 对被装夹工件质量影响大;2) 全人工操作, 且操作空间小, 操作不方便;3) 工作效率低, 工作环境不是很安全, 很多时候操作人员需要进入加工中心内或靠近加工刀具等进行夹紧操作。

我国为世界制造中心, 是世界上机床的使用大国, 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其加工机床数控化率越来越高。在数控加工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普通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以及加工中心上, 使用机用虎钳装夹非常普遍, 但是普通的机用虎钳存在如上的缺点, 而对于液压虎钳等品质较高的虎钳却成本高价格昂贵。对数控加工中使用的机用虎钳的电功改造可以弥补了普通机用虎钳的弊端, 同时成本又较低。

2 结构与原理

对普通机用虎钳的改造, 主要是通过添加电气原件, 使用电机驱动虎钳的装夹。其简易结构图如图1。

1.虎钳螺杆;2.大带轮;3.虎钳钳身;4.中心距调整螺母;5.皮带;6.小带轮;7.电机;8.控制开关;9.中心距调整螺杆;10.支撑架

原理分析如下:

首先将支撑架安装在虎钳钳身上, 在支撑架上附有用来调整两个带轮中心距的螺母。支撑架的安装可以通过焊接, 螺钉联接, 或者扩大支撑架结构, 包扎安装虎钳的钳身上, 这样对虎钳钳身的改动较小, 破坏也小, 基本不会改变虎钳的力学性能。

然后将电机安装在移动模块上, 移动模块与用于调整两带轮中心距地螺杆相连, 将移动模块安装在支撑架上。再分别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和虎钳的螺杆上装上大小两个带轮。这里要将虎钳的螺杆做适当的加工, 以方便安装小带轮, 但是这样的适当加工不会影响虎钳的力学性能。

假如这里的带传动采用普通V型带传动, 众所周知, 单根普通V带合宜的预拉力为:

式中

PC:计算功率, 即需要传输的功率, 其最大值为选用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大值

z:带根数, 在这我们只用一根V带, z取1;

ν:ν带速度, 即带的线速度, 在这由电机的转速确定;

kα:包角系数, 在以上相关条件都确定后包角系数由皮带对带轮的包角确定;

q:带每米长质量;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知道, V带的预拉力在皮带长度、皮带型号、电机都确定的情况下, 主要是由kα包角系数确定的, 而V带包角系数由包角直接确定,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d2:大带轮直径;

d1:小带轮直径;

a:两带轮中心距, 一般中心距的调整范围为:

amax=a+0.03Ld

amin=a-0.015Ld

这里:

Ld:基准长度;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知道, 在大小两个带轮都确定的条件下, 其小带轮的包角主要是由两带轮的中心距确定的。因此最后可以得出, 可同通过适当调整中心距来适当调整皮带的预拉力。由此可最后安装皮带, 调整两带轮的中心距即可实现调整皮带的张紧力, 调整皮带的张紧力可以实现对最后大带轮输入功率的调整, 从而可以实现对虎钳夹紧力的调整。

电动虎钳的电机选用普通的220V100~200W电机即可, 可以方便从数控机床上接上输入电源。电动虎钳的控制开关可根据需要吸附在数控机床床身的任何方便操作的地方, 可以实现操作的方便与安全。

3 结论

通过分析, 对普通机用虎钳的电动改造是切实可行的, 而且改造成本低, 对虎钳的力学性能没有破坏, 对数控机床的要求, 对数控机床没有更改,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电动改造后的机用虎钳有如下特点:

1) 运行平稳:电动虎钳通过电机和带传动, 相对人工手动使用扳手扳动虎钳, 能够较平稳地对工件进行装夹;2) 操作安全简便:电动虎钳可用单只手控制虎钳的, 而且控制开关可以吸附在数控机床任何方便操作的地方;3) 工作效率高, 装夹精度高:电动虎钳在装夹控制时只需一只手, 解放了另只手做其他工作, 而且电机是连续平稳转动, 还可以通过调整中心距设定夹紧力, 可以迅速准确的对工件进行装夹;4) 使用成本低:机用虎钳的电动改造, 对虎钳以及数控机床的改造都非常小, 且所使用的零部件成本也不高。

参考文献

[1]吉卫喜.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6.

[2]晏初宏.数控机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8.

[3]唐介.电工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5.

[4]孙有亮.典型机械设备安装工艺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9.

冶金机械加工设备电解槽的改造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金属冶炼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显著,其不断发展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有效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冶炼机械设备不断改造,变得越来越成熟,这对冶金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冶金机械设备的改造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的浪费,为加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巨大贡献。

1 加工设备电解槽的定义

电解槽是在电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电解是指在电流通过时借助电解液在阴极与阳极上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化学电池在外部电压的压力下可以电解,即在电流通过时,通过物质的化学变化而逐渐失去或取得电子。在这个过程中,通常电解在电解池中完成,电解池中含有正、负离子浸没的阴极和阳极两个部分,当电流通过阴极时,溶液中的正电荷会被带到负极,正离子与电子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中性的元素或分子;当电流通过阳极时,溶液中的负电荷会被带到正电极,负离子与电子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中性的元素或分子。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加强,在冶金工业中,电解的应用越来越多,如矿石或化合物中的金属提纯,在溶液中沉积金属,电解提纯等。在生产高纯锢时,将钦板作为阴极,粗锢铸板作为阳极,将其放入硫酸锢溶液中并在整流电源控制下,通过电场的作用,锢离子朝着阴极运动通过取得电子还原成金属锢,粗锢在阳极电解体系的影响下产生作用,形成一定的电解平衡,一段时间后,取出钦板上被还原出的金属锢,经重熔即可获得新的产品。

2 加工设备电解槽的发展情况

我国工业发展进步速度很快,冶金技术得到显著提高,冶炼的生产规模在逐渐扩大,冶金机械加工设备也在不断改造,其数量与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近30年的电解槽使用已超过10类型。我国最早使用的电解槽是复合型结构,主要包括结构层与防腐层,通过两种方式的构成增强槽体本身的承重能力和防腐能力。结构层通常由混凝土构成,使槽体减少承重的负荷,防腐层通常采用的是耐腐蚀的材料,防止由于电解液带来的腐蚀破坏材料,在铅版、塑料板与玻璃中,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因为复合型电解槽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很大,槽体的使用寿命很有限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加以探讨有关电解槽防腐问题,相关单位也在研究防腐蚀电解槽的具体方法。整体电解槽是指运用一种能够耐腐蚀的材料,承担结构层与防腐层的共同功能,在槽体的内部和外部共同形成表现出防腐蚀的特点,我国使用过的整体电解槽有花岗岩电解槽、玻璃钢电解槽、树脂混凝土电解槽和水玻璃混凝土电解槽等。

3 传统加工设备电解槽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先进技术的引领,各种技术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冶金机械加工中,工厂使用的设备开始逐渐转变为大产量、高自动化、节能环保的高电流效率电解槽,通常其效率最高可达95%。本文以批量电解锢为研究依照,连接电解槽的对称两个侧壁顶端,运用导电片连接其正、负极,在连接成功后,阳极板只能够连接正极导电片,而阴极板只能够连接负极导电片。

阴极板与阳极板的距离是影响槽体内电压的重要原因。阴极板与阳极板的距离越大,槽体内部的欧姆电压增幅越明显,电压明显升高,在工作过程中若是在大电流的控制下,电压损失将更加明显。因为没有十分明确的依据,阴极板与阳极板的距离缺少放置的具体规定,这也使电解锢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要使阴极板与阳极板的距离保持一致,需要通过精确地测量,再将阴极板与阳极板都放在电解槽中,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十分影响电解的效率。在一次电解后,要想进行下一次电解需重新调整电解液,通常是将电解溶液从电解槽中抽取到别的容器中,并在容器调整好后过滤电解液,最后再将过滤好的电解液分别倒入在每个电解槽中,为下一次电解做准备。在机械设备大规模生产中,要先把电解液从各个电解槽中抽出,再通过调整与过滤后导入到电解槽内,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是机械加工设备在电解中的效率降低,无形中将提高生产成本。

目前冶金机械加工设备电解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首先,机械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存在着损耗与接触不良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所需条件无法被满足的情况下,其生产将会受到制约;其次,在环境的制约下,产品的性能与工艺都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工艺的弊端影响着产品的使用;再次,在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今时代,冶金设备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加工设备也需要加强改造,落后的电解槽设施已无法够满足机械加工与制造的要求;最后,现代化技术的日益进步使落后的旧产品遭到淘汰,各类新技术的出现需要不断加强产品的可靠性,并需要抗干扰、更方便的机械设备。

4 针对电解槽问题提出的具体策略

通过对电解槽的改造,把导电片设在电解槽的内部对称顶端,使导电片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与负极。电解板的改造主要是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的设置,用定位胶有效地连接导电片与阴极板和阳极板,使其连接的距离刚好能够满足需要,均匀地处于连接处的两侧与突出的部分,由两侧的突出部分来交错分布,在连接位置的同一侧形成贯穿于相邻部分的定位胶,在其表面形成明显的凹凸。因为导电片上的阴极板与阳极板都有定位胶起到定位的作用,定位胶可连接两侧的分布,在其连接处又有突出的部分,在其突出处有秩序的交错分布,另一侧相邻的部分连接贯穿着定位胶的表面凹陷。

在这样的布局下,电解槽两侧能直接连接放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当正极导电片所在侧时,阴极板上的定位胶断开,使上面的突出部分恰好与正极导电片分离,阳极板上的定位胶凹陷处刚好连接,使其定位胶的凹陷处刚好与负极导电片相接通;当负极导电片所在侧时,阳极板上的定位胶断开,使上面的突出部分恰好与正极导电片分离,阴极板上的定位胶凹陷处刚好连接,使其定位胶的凹陷处刚好与负极导电片相接通。这种冶金机械加工设备电解槽的改造不再需要运用传统的方法,阳极板靠近负极导电片时突出部分不用再套上塑料袋,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起来也更加便捷。与此同时,因为突出部分的距离相等,有效增加电解速度,阴极板和阳极板间在定位胶的突出和凹陷都有设置,使阴极板与阳极板的距离基本确定,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解的质量。

在电解槽的外部分别设置与电解槽内部的放液阀门,每一个阀门都有连接着的槽内的导管,在阀门开启后,可将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导入到其他槽体中,在调整电解液后,处理好即可将电解液通过过滤后放置在新的过滤槽中。因为滤布可直接地过滤掉电解液,再通过过滤槽的阀门从导管将电解液引入到其他槽体中,使全部过程的效率都得到提高,增加电解的便捷性,使生产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

5 结语

加工改造 篇8

2011年9~10月,荆门分公司蜡油加氢装置按计划停工大修,在此期间,焦化装置正常开工,每天产出约600吨CGO,两个月总产量约36000吨,显然罐容有限无法储存,必须进入装置加工消化,因此催化装置直接加工CGO成为必然选择,但要减缓CGO对催化的负面影响,才能使炼厂经济效益不受到大的影响,为此,荆门分公司进行了催化直接加工CGO工业运行,工业运行的结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1 CGO性质研究

1.1 CGO典型性质

CGO具有以下特点(见表1):

(1)CGO残炭,总硫及馏程和直馏蜡油区别不大,密度稍重。

(2)CGO碱性氮和总氮含量是直馏蜡油的3-4倍,其中碱性氮占含氮化合物比例为1/4左右,碱性氮(1)是一种活性很高的氮杂环化学物,通过其未成对的两个电子与催化催化剂的酸性中心相互作用,毒害酸性中心,使催化剂活性和裂化能力大幅度下降,当催化裂化反应机会下降时,热裂化反应程度会同步上升,导致催化剂表面生焦率大幅度增加,产品分布恶化。

(3)可裂化的饱和烃含量比直馏蜡油低15%左右,而难于裂化的芳烃含量高达30%左右,由于CGO产自焦化热裂化过程,芳烃含量中单环和双环芳烃较少,大部分是三环以上的较重芳烃,催化裂化条件下,氢分压极低,多环芳烃很难接受氢原子开环裂化。由于多环芳烃含量较高,氢含量和氢碳比较低,影响了催化过程中氢转移反应的氢源供给,使得含氢量较高的丙烯液化气和汽油产率降低。

2 中试和应用数据(工业试验以前)

2.1 CGO中试试验

2.1.1 中试目的和方法

为了给直接加工CGO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措施,在直接加工CGO之前,请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十四室对荆门CGO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中试试验,试验用原料油为荆门CGO,直馏蜡油和减压渣油,试验用催化剂为RSC-2006,对比剂为石科院研制的抗碱性氮催化剂,试验用仪器为FBB,原料和产品分析数据均由石科院完成。

将CGO掺入原料比例作为考察基准(横坐标),掺入比例从零至100%,分别考察(纵坐标)产品分布,转化率,焦炭产率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2.1.2 中试结果

随着焦化蜡油掺入原料比例的上升,带来以下变化:

①产品分布将会恶化,表现为汽油,液化气产率及液体产品收率快速下降,柴油产率先升后降,油浆和干气等副产品产率相应大幅度增加;

②原料转化率快速下降,意味着催化裂化反应程度下降,热裂化等副反应程度相应增加,表现为焦炭产率明显上升;

③若要直接加工CGO,CGO中的氮化物50%以上会沉积到催化剂上,焦蜡掺炼比每提高10%,生焦约增加0.3%;焦蜡掺炼比每提高10%,液收约减少0.6%,油浆(重油)产率将会大幅度增加。

2.2 CGO工业运行数据

在工业试验以前,蜡油加氢有过短暂停工,CGO也有直接到催化进行加工的工业运行数据(表2),工业数据和中试数据基本上是吻合的:

(1)CGO未经加氢进入催化,尽管占原料比例最高不超过15%,但还会引起装置掺渣率大幅度下降,出装置油浆(重油)产率大幅度上升;

(2)CGO未经加氢进入催化,装置汽油产率,反应转化率及液体产品收率降至最低,焦炭转化率升至最高,

3 工业运行

3.1 方案的确定

中试和工业数据证明,催化直接加工CGO要面临催化剂失活,产品分布恶化的风险,但由于此次蜡油加氢装置停工时间长达2个月,此期间,焦化装置正常开工,每天产出约600 t CGO,两个月总产量约36000 t,如此大量的CGO无法储存,必须进入装置加工消化,因此催化装置直接加工CGO成为必然选择,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业运行方案,最大程度上减少催化直接加工CGO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CGO碱性氮含量会中和催化剂剂酸性中心,造成催化剂失活,故有必要使用抗碱氮催化剂,抗碱氮催化剂主要原理是:牺牲催化剂比表面和酸性中心来抵抗碱性氮,因此使用抗碱氮催化剂只能适当减缓焦蜡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因此,抗碱氮催化剂并不是直接加工CGO的万能钥匙,而是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解决方案的重点在于操作条件的相应调整,因为CGO的芳烃含量较高,为了改善芳烃裂化的效果,有必要增加反应剂油比,提高反应温度(催化剂和原料油的比值)。剂油比的增加有助于改善CGO催化裂化性能,因为剂油比的增加意味着催化剂和原料油的接触机会增大,有助于增强催化裂化反应程度,抑制热裂化等副反应程度;反再系统平衡催化剂高活性配以高反应温度,高反应温度提供足够的裂化反应热量,用以克服CGO中芳烃裂解所需的活化能,高活性又促进了催化裂化反应程度;

由于直接加工CGO时生焦和烧焦热量增加,汽油和液化气产率下降又减少了对反应热量的需求,故反再系统会产生热量过剩,要及时将过剩热量取出,否则会造成再生器超温等不正常工况。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更换抗碱氮催化剂和调整操作条件为主要内容的运行方案。

3.2 由1#催化装置专门加工CGO

荆门有两套催化装置,1#催化800 kt/a,2#催化1200 kt/a,总能力为2000 kt/a,在以前的CGO装置检修停工期间,我们试验过将600 t/天CGO平均分配到两套催化,期望将CGO的影响降至最低,但试验结果事与愿违,结果是两套催化的操作工况都陷入被动,经分析,发现CGO的影响并不是和掺入比例,处理量成正比关系,而是催化剂活性,热裂化程度,生焦和剂油比等操作参数组成一个复杂的多元函数关系,因此,我们将两套催化同时加工CGO作为加工方案一,一套催化装置专门加工CGO作为加工方案二,进行两种方案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和方案一比较,方案二的液体产品产量多出4000 t,多掺炼减压渣油量20000 t,少出油浆10000 t,将CGO集中在一套催化装置加工,即1#催化专门加工CGO方案较优。

3.3 使用高活性抗碱性氮重油催化剂

3.3.1 RSC-2006(JM)抗碱性氮催化剂设计和研制

根据中试试验的结果,石科院提出以下加工CGO催化催化剂的设计要点:

①考虑碱性氮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牺牲催化剂比表面和酸性中心来中和碱性氮的强碱性,基于此原理,抗碱氮催化剂必须做到比普通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即更大的催化剂比表面,更多的酸性中心;②降低环烷烃和芳烃缩合生焦反应;③采用酸密度较高的分子筛,增加催化剂活性中心数目,降低碱性氮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④采用大孔低生焦基质,选择性吸附和裂化环烷烃组分,改善催化剂的扩散性能。

石油化工科学院和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在装置原重油催化剂(RSC-2006)的基础上,为1#催化装置研制了抗碱氮新型催化剂,商品牌号为RSC-2006(JM)。

3.3.2 使用RSC-2006(JM)抗碱性氮催化剂

由于装置反再系统催化剂藏量较大,新催化剂置换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在蜡油加氢检修计划确定以后,我们即开始新催化剂置换,2011年5月开始加入新剂,采用正常剂耗置换的方法,2011年8月份,新剂装置藏量达到100%,达到CGO加工条件。

新催化剂初始活性比RSC-2006高出1%~2%,反再催化剂平衡活性由65~66提高到68~69,标志着催化剂抗碱氮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3.4 提升管底部注入重整拔头油提高剂油比

重整拔头油注入提升管底部高温区,吸收大量的热量立即汽化,催化剂温度下降,系统为了达到动态平衡,必然要调动更多的催化剂至提升管提供热量,催化剂循环量和剂油比随即上升,增加的催化剂热量来自装置再生器烧焦,主要由提高掺炼减压渣油比例和减压渣油生焦来提供,为了达到热量供需平衡,操作人员必然要提高掺炼减压渣油比例,以此满足生焦和烧焦的需求,由于减压渣油比蜡油价格上要低得多,故装置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由于反应温度可提高催化剂活化能,因此反应温度和裂化反应程度成正比关系,但同时又会伴随热裂化反应程度,生焦和干气量的大幅度增加,所以,装置对反应温度的提高比较慎重,一般情况下,根据催化剂平衡活性,原料性质,产品分布和产品方案等因素调整较为优化的反应温度,由于使用了高活性抗碱性氮重油催化剂,系统平衡活性达到了创记录的68以上,故反应温度有上升的空间。

表4为调整后的操作方案实施数据,原料预热反应温度从250 ℃降至201 ℃,反应温度从524 ℃提高到528 ℃,注入轻汽油流量为13.15 m3/h,综合效应:催化剂循环量提高了224 t/h,剂油比增加了2.07,重质油总反应时间增加1.11 s,反再催化剂总藏量增加了4.79 t,提升管底部和中部温度相应增加4~6 ℃,油剂接触机会增加25%以上,原料反应裂化反应热增加75.69 kJ/kg,以上数据表明,由于油剂接触机会和裂化能量大幅度增加,已经为裂化CGO中的芳烃等环状烃创造一个良好的反应环境。

3.5 运行效果

和蜡油加氢装置正常运行期间相比,原料处理量,CGO加工量和占原料比例均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CGO是否经过加氢。

蜡油加氢装置停工期间,1#催化加工未加氢CGO,掺渣率增加2.04%,净掺渣率增加2.21%,汽油产率基本持平,柴油产率下降1.19%,LPG产率增加1.76%,生焦产率下降0.82%,油浆产率下降0.85%,气体产率增加1.09%,液体产品收率增加了0.21%,达到了和CGO加氢装置正常运行相同的催化效果。

反应苛刻度的增加对裂化高芳烃CGO有利,表现为油浆减少,油剂接触机会的增加对抑制生焦率有利,随着反应温度提高,热裂化程度和干气产率相应增加,但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4 结 论

2011年9~10月,CGO加氢装置停工期间,通过采取CGO集中加工,油浆停进焦化,抗碱氮催化剂,大剂油比和高反应温度等工艺措施,未加氢CGO进催化加工取得了和加氢开工时相同的效果,证明催化装置可以加工未加氢CGO。

现阶段,催化装置加工未加氢CGO方案还不能取代CGO加氢装置运行方案,主要因为目前炼厂催化油浆普遍还未找到很好的出路,权宜之计只能送焦化原料,而加氢装置可以对CGO中返回的油浆进行改质,改善了油浆恶性循环环境。

蜡油加氢装置开工后,催化装置保持大剂油比,高反应温度操作同样能够改善产品分布,增加经济效益。

摘要:2011年9~10月,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焦化蜡油加氢装置停工大修,为了解决焦化蜡油出路问题,在1#催化装置进行了未加氢焦化蜡油催化裂化的工业运行,运行方案为:①将装置催化剂更换为高活性抗碱性氮重油催化剂;②高反应温度,零回炼比操作方案;③提升管底部注入重整拔头油提高剂油比和裂化深度。运行期间,1#催化掺渣率及产品分布和收率等操作工况较为理想,该工业运行为催化裂化装置直接加工焦化蜡油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工艺途径,取得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技术进展。

关键词:焦化蜡油,不进加氢,催化裂化加工,工业运行,技术改造

参考文献

加工改造 篇9

关键词:液压支架,连杆,机器人,焊接

0 引言

液压支架在煤矿井下支撑和控制工作面采区顶板的同时, 还能利用自身推移千斤顶向前自移并实现按固定步距向前推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再加上采煤机进行采煤时是在刮板输送机上移动, 它们三者的配套使用就是目前我国所使用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所以液压支架在工作面上与刮板输送机、采煤机配套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是决定工作面能否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因素。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规模引进欧洲发达国家的综采设备, 在经过国内众多煤矿机械厂家多年的学习、利用并结合我国煤矿对实际使用中对设备的要求, 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设计、制造和科研体系。综采技术的推广很好地满足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的庞大需求, 目前全国综采工作面数量众多, 这就要求液压支架的发展能适应不同的采区条件, 使得液压支架的使用性能、技术参数、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支架的类型也应不断丰富。而连杆作为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的关键部件, 其焊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液压支架的使用质量。

1 项目背景

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中央机厂 (以下简称我厂) 于2014年7月承揽制造大同煤矿集团塔山矿综采工作面ZF15000/27.5/4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127架。由于矿方要货时间紧, 所以必须对液压支架的结构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设计, 故决定使用焊接机器人对作为ZF15000/27.5/4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四连杆主要机构的前连杆、后连杆进行焊接, 机器人焊接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降低施工成本, 而且能更好地保证焊接质量。本文主要对ZF15000/27.5/4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前连杆、后连杆焊接所用焊接机器人的专用卡具及机器人手臂抬高装置的设计, 进而达到机器人加工能力改造的目的。

2 专用卡具的设计

我厂于2008年购买的此台焊接机器人, 主要用于对刮板输送机的左右导轨座与槽身进行焊接。现在利用原机器人工作台, 设计专用卡具对连杆进行焊接, 卡具如图1所示。

原机器人工作台是在动力侧固定两个伸出的平面, 把工件放上去焊接即可, 而连杆的焊接工艺必须是要求连杆在焊接时进行回转运动, 机器人的焊接手臂在二维平面运动, 这样就可以保证焊接为多层多道连续焊缝, 确保焊接质量。现在通过两条M30螺栓将连接板与机器人工作台伸出的一个平面固定 (另一个平面制作同样的卡具, 后文不赘述) , 在竖直方向的连接板上穿过螺杆, 右侧用M60螺母固定并保持不动, 在左侧把需要焊接的连杆安装上即可。中间的两个衬套的作用是对连杆的铰接孔进行精确定位并限制其自由度, 所以要求衬套的外径经过机加工降低粗糙度并使得尺寸为准181h12 (连杆铰接孔尺寸准181H12) , 这样以后焊接不同的连杆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衬套, 使得衬套外径与所需要焊接的连杆铰接孔内径一致来保障此卡具的通用性。图1中右侧衬套先与连接板贴紧固定 (衬套内径为内螺纹) , 然后将需要焊接的连杆安装上, 安左侧衬套 (无内螺纹, 方便快速装卸工件) , 上挡圈后用M60的螺母压紧即可。

3 机器人手臂抬高装置的设计;

由于ZF15000/27.5/4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前连杆长度为2 100 mm, 在焊接时机器人手臂的回转半径不够, 需要对其进行改造, 而机器人手臂有复杂的电路系统, 对其改造不仅成本高, 而且费时费力, 所以决定通过提高机器人手臂运动导轨的办法确保其回转半径。故应设计制作抬高装置, 如图2所示。

经过周密计算, 确定了需要设计高度为290 mm的抬高装置就可以达到对连杆焊接的目的。首先测绘机器人原手臂轨道支撑座, 利用其原来调高螺栓的螺纹孔, 设计了用M42螺栓把制作的抬高装置与轨道座联接, 利用原来机器人轨道座的可调高螺栓对安装上的抬高装置进行微调, 进而确保了机器人手臂的运动精度。同时需要对抬高装置上下平面进行铣削加工且保证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 中间承重部用准377×33的27Si Mn无缝钢管焊接连接来确保其强度。

4 实施效果

通过分别对专用卡具的设计及机器人手臂抬高装置的设计, 达到了提升机器人焊接能力, 同时达到了ZF15000/27.5/4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连杆的焊接要求。经过批量焊接之后统计, 发现经过此次改造, 机器人的焊接速度为原来人工焊接的3倍, 且焊接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达到我厂按时向矿方交货的目的。

此次的设计装卡简单快捷可靠, 不仅可以应用于单一型号液压支架的连杆, 还可以在今后的加工中全部使用。为液压支架的制造工艺向高端化、精细化、专业化迈进了更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M].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共沉淀法下一篇:混凝土加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