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保护区

2024-10-23

雷公山保护区(精选10篇)

雷公山保护区 篇1

摘要:针对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森林火灾现状, 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结阐述了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创新探索消防体制和管理模式, 提出了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以防控森林火灾的发生。

关键词:雷公山,森林防火,防控,对策

1 引言

自然保护区是许多孑遗植物的避难场所, 是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存区域, 是生物多样性基因库,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不仅造成动植物毁灭和生态系统破坏, 而且事关生态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大局。搞好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保障、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科研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保护森林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森林火灾防控机制, 认真扎实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 实现2009年以来连续7年森林火灾“零”发生的好成绩,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2 保护区基本概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47300hm2。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动植物为主的、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是苗岭山地的主峰, 最高海拔2178.8m。地貌形态为台状高山、波状中山、脊状低中山及低山3个地貌类型。雷公山生物资源丰富, 区系成分古老, 珍稀树种较多, 生物种类5084种。其中, 高等植物2582种, 大型真菌263种, 列为国家频危、珍稀重点保护植物33种。动物2239种, 列为国家保护动物35种。森林覆盖率86.8%。特别是成片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孑遗植物秃杉和秃杉林, 是目前国内仅存3个地方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一处。

3 森林火灾现状

(1) 近年来, 由于气候变暖影响, 冬季干旱少雨, 火险等级持续偏高, 加之雷公山保护区地形复杂, 地势险峻, 山峦叠障, 沟壑纵横, 交通四通八达, 林区小道较多, 流动人员增多, 森林火灾防控难度较大。

(2) 保护区涉及黔东南州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县, 区内有12个乡镇34个行政村3万多人, 群众生产生活用火频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林情、社情决定了保护区森林防火形势严峻, 以及森林防火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3) 入区人员增多, 火源管理难度大。随着各方面宣传力度的增加, 雷公山保护区知名度不断提升, 进入保护区生态旅游、科学考察、科普教学实训等人员和车辆日渐增多, 保护区面临的防火压力也逐渐增加。

(4) 区内居住群众多, 贫困面大, 传统的生产方式落后, 农民烧灰积肥、烧田土桔梗用火频繁, 易发森林火灾。受传统习俗, 清明节上坟祭祖烧纸钱、燃放鞭炮现象时有发生。

(5) 森林防火监测手段滞后。保护区面积大、山体庞大、地形复杂, 雷公山防火瞻望台监测仅限于部分林区范围, 大多面积监测不到位, 仅靠人工巡护难以发现森林火灾隐患。

(6) 山火控制能力不强。基层一线扑火人员一般为保护区职工、当地干部群众, 没有专业扑火队伍, 一旦发生山火, 经验不足, 容易酿成事故。其次是人力组织困难, 区内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 防火人员大多老龄化, 加之人员分散, 扑火人员第一时间内难以组织到位。

(7) 保护区山地势险峻, 沟壑纵横, 覆盖山区的通讯存在死角, 一旦发生火情很难联系, 严重影响形成合力扑救山火。

4 森林火灾防控对策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 贯彻执行和宣传国家林业政策法规、自然保护区条例, 保护森林资源和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 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依法查处各类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行为, 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一职能, 保护区管理局不断创新探索管护措施, 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1 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成立雷公山保护区森林防火指挥部, 由管理局局长任指挥长, 四县分管林业县长任副指挥长, 实行动态指挥, 形成合力。保护区管理局采取领导包片, 机关科室负责人包站, 站负责人包林政员、护林员, 林政人员包村, 护林员包山头地块, 做到任务明确, 责任落实。辖区乡镇干部包村, 村干部包组, 组干包户, 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把森林防火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2 早安排, 早部署

每逢秋、冬、春森林防火时段, 保护区管理局要主动与州政府分管领导联系, 及时召开四县一区森林防火会议, 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 下发文件要求各站和辖区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森林防火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的方针, 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各基层站按照管理局的要求, 及时深入到辖区各村、中小学校召开会议, 落实好森林防火工作, 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4.3 层层签订管护责任, 将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

管理局每年要与各站、行政村签订管护责任状, 同时管理站也要与行政村、护林员签订管护责任状, 将山头地块管护责任落实到站、村、组、人, 并将管护责任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和公益林补偿兑现依据。

4.4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森林防火扑救预案, 加强对森林公安、林政员、护林员、村组干等消防队伍的建设和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能拉得出、打得响, 有效控制森林火灾, 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的损失。同时, 加强护林员的管理, 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 对不称职的护林员及时更换, 合理调整护林员的上岗时间, 做到不脱岗、不漏岗, 真正做到山头地块有人看管。

4.5 制定村规民约, 依规治火

保护区内98%以上均为苗族, 苗族是我国南方独具特色, 传统文化异常丰富的少数民族之一。千百年来, 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 创造了具有浓厚特色的传统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其中以当地村民为主的村规民约是苗族人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治管理方式, 也是当地社会综合治安管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保护区管理局应结合区内民族习俗, 积极协助34个行政村, 广泛动员村“两委”、寨老组织群众制定完善村规民约, 将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打击滥砍乱伐、维护一方稳定纳入约定, 户主签字并各持有一份村规民约。形成谁造成森林火灾, 谁违反村规民约, 谁就要“洗寨”的方式, 即罚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请本寨男女老幼吃饭。2008年3月, 西江村发生一起火警, 该村寨老通过民主执行, 按村规民约处置了当事人, 除罚当事人“3个120”外, 还责令当事人鸣锣喊寨7d。同年10月, 高岩村一小孩因玩火造成森林火灾, 该村责令监护人交“3个120”给全村“洗寨”。村规民约的实施, 具有民主性、合同性, 还有强制性。把村规民约作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护林防火“雷公山模式”。

4.6 抓好宣传教育, 营造森林防火氛围

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前, 保护区管理局要坚持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各乡镇、村、学校召开会议, 通过张贴公告、标语、横幅、刷新固定碑牌、发放森林防火明白书、出动宣传车、早晚鸣锣喊寨和广播、层层签订责任书等各种形式, 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鼓励干部职工向各级报刊、网站、电视台投稿, 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的综合性、权威性的优势, 大力宣传森林防火工作, 营造了森林防火舆论氛围。组织领导干部到区内中小学暑假后开学第一节课, 给学生上森林防火知识, 让森林防火从娃娃抓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为森林防火宣传开创了新的模式。

4.7 严管重点人群和火源

管火先管人, 抓好智障、老弱病残和未成年人等三类重点人群的监管, 与监护人签订森林防火包保责任书, 落实监管责任, 把住火源关口。对防火期在林区从事作业的人员, 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入口检查和落实防火责任包保制度, 特别是清明节和“五一”期间, 在区内各主要路口设立火源卡站24个, 对入山人员严格检查, 杜绝带有火种入林区。强化隐患排查, 坚决杜绝防火期在田边地角、林区随意抽烟、焚烧桔杆、烧灰积肥等现象, 发现违章用火坚决依法处理, 消除火灾隐患,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4.8 强化值班备勤

防火期, 坚持领导带班和防火办、各站、了望台24小时有人值班, 确保通讯畅通, 一旦发现火情或其它突发事件, 迅速向保护区管理局防火办报告。做好应急各项物资、人员准备工作, 消防队员防火期不假不休, 随时待命, 处于备战状态, 确保拉得出, 打得响, 扑得灭。强化督促检查, 在森林防火紧要期, 管理局增大抽查频率, 加强对各站开展森林防火督导检查, 对因脱岗、漏岗、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或贻误扑火时机, 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的, 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9 推进森林防火机制体制创新

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防御工程, 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完成。在加强领导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村规民约、应急方案等制度建设和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的基础上, 只有不断创新森林防火工作载体, 积极探索森林防火防控工作新思路, 将森林防火工作放在第一位, 始终绷紧森林防火弦。充分发挥区内各级党委政府作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营造“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才能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 才能更好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林区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政贤, 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2]张华海, 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3]谢正国, 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R].雷山: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2.

[4]杨从明, 梁隽, 潘贵江.苗族传统宗教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J].苗学研究, 2006 (2) .

[5]张慧平, 马超德, 郑小贤.浅谈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森林资源管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报) , 2006 (3) .

雷公山保护区 篇2

八大公山的谜很多,有“物种基因库”之称的保护区内,胸径50公分、树龄820__年以上的古树就有40多万株,堪称中华之最。这里是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降雨量十分丰富,一天之内,一时晴一时雨,小气候特征十分显著。当然,到了干旱季节,也有十天半月没下雨的情形。这时,有的树种群落就自行降雨。有游客途经一片林子时,树叶子吧吧掉雨下来,把衣服都淋湿了。而林子上空阳光普照,万里无云。科学的解释是:干旱季节,树冠以下与空中温差大,上热下凉,当地面蒸汽上升时,一旦遇上小范围的抬风,即漩涡风,把小蒸汽集中到一处,就会出现这种树群下雨现象。

保护区内有一种叫作神狗的动物,大小模样跟狗差不多,善于组织集团性进攻,其袭击的主要目是野猪野牛。常常先将被攻击对象的眼珠拔出,往肛门里掏出肠子来,再将其置于死地。一村民一回发现对面坡上树叶子翻,扛起猎枪跑去一看,一群神狗正在围攻一条野牛,刚刚将野牛的两只眼球拔出。村民将神狗轰走后,用手指扣住野牛的鼻子,一直将暴怒中疼痛难当的野牛牵回家,才用斧头打死。事情怪就怪在神狗们甚都不怕,却从不伤人,而且连山里人喂养的家畜家禽也不伤害,于是山里人充满感情地把它们唤作神狗。只是神狗为什么不伤人畜,谜底到现在还没能解开。

雷公山保护区 篇3

关键词:雷山髭蟾;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91-2

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腹地,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总面积47792hm2。是以台湾杉等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最高海拔2178.8m,最低海拔650m,山顶平均年气温9.2℃,山腰11.7℃,山麓14-16℃。年降水量1300-1600mm之间,雨量充沛。优越的水、气、热条件,致使雷公山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区内共有各类生物508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3种,省级重点保护的22种,雷公山特有种10种,野生动物2239种,国家Ⅰ级保护的有4种,Ⅱ级31种及11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雷公山特有种164种,其中两栖类1种,就是雷山髭蟾。

2 雷山髭蟾的生活习性、基本特征及生活规律。

通过在前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本人自2008年3月以来的细心观察。雷山髭蟾属陆栖类型,主要栖息在植物丰富、腐殖层厚、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在900-2100m之间,选择的小生境多为坡度平缓、阴凉、潮湿地带。到繁殖季节(每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时才潜入溪沟中交配并產卵。平时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林间树叶下、岩石缝隙中、腐烂植物堆中及土堆内。夜晚才出外活动觅食,主要以昆虫、蠕虫、蜗牛等为食。其行动缓慢,不善于跳跃,容易遭受敌害。成体雌性比成体雄性个头大。

成体雷山髭蟾体长65-98mm,头扁平,头宽大于头长,吻宽圆,吻棱明显,上唇缘两侧各有两枚黑色维形角质刺,雌雄体都有。前肢较长,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指细长、指端圆,指间无蹼,第三指最长,后肢短,后腿侧缘膜宽,具微蹼。体背及四肢背面均有网状肤棱,体侧疣粒多且较大,腹面紫灰色,散有灰白色痣粒。

蝌蚪全长约50-90mm左右,体多为深酱色,吻端钝圆,鼻孔略近吻端,眼位于头背两侧,尾鳍灰白色,体尾均无斑点。

卵:成体将卵一般产于扁平石块下,卵彼此粘连呈圆环状,紧紧粘附于石块下面,卵群直径50-90mm,单粒卵有黄豆粒大,径3.5mm左右,卵灰白色且晶莹透亮,比一般青蛙、蟾蜍的卵粒要大,且硬度要硬,弹性要强。卵一般在40天左右孵出蝌蚪。不论什么季节都能找寻到蝌蚪的踪影,同一时期有长脚的,有不长脚的,有大的,有小的。经过细致观察,蝌蚪需要越过两个冬天才能完成变态过程,越过第一个冬天长出脚来,越过第二个冬天才完成退化尾鳍,爬上岸,进入林间,卵变化成成体需要3年时间。

3 雷山髭蟾的现状调查

2008年以来,本人利用闲暇时间,在过去保护区调查基础上对保护区内的雷山髭蟾的现状进行调查。

3.1 调查分布情况。

雷公山保护区雷山髭蟾的分布地有方祥、格头、毛坪、雷公山工区、雷公坪、交腊、冷水塘等地,在过去有分布的交密、小丹江、白道等地,此次调查,没有发现成体及蝌蚪与卵,大有绝迹的可能。

3.2 调查情况表

表1 雷公山保护区雷山髭蟾数量调查表

路线调查方法调查日期调查区域海拔(m)数量

成体(只)蝌蚪(只)卵(只)

1沿着溪沟以宽辐3-8m2008-3-10

2009-10-15雷公山工区(大塘湾水库乌拉坝至千年古树下)1300-

1850雌性

♂雄性

♀四群三窝

46

2同上2008-5-15

2009-10-18格头至七里冲1000-

160044三群二窝

3同上2008-7-12

2009-10-20方祥至雷公坪900-

18404320尾四窝

4同上2008-9-8

2009-10-22交腊至冷水塘1200-

16503526尾三窝

5同上2008-12-10

2009-10-25毛 坪1000-

145056四群四窝

6同上2009-10-30小丹江-白道-交密800-

15500000

3.3 调查结果情况

在非繁殖时期,很难发现雷山髭蟾成体的踪影。成体大多数是在抱对时捕捉到的,只能在溪水、水塘较深处才发现蝌蚪,卵是在大小适中的扁平石块下发现的。从表1可以看出:雷公山保护区昔日非常丰富的雷山髭蟾,现在是屈指可数。据当地老百姓介绍,2000年以前,每年繁殖季节上山都能装上满满一编织袋回家。现在,必须凭着多年经验,仔细听取其声音,才能捕捉到成体,即使在繁殖季节,一般成体都难发现,遇到几窝卵就不错了。短短十年间,雷山髭蟾数量急剧减少与分布范围急剧变窄的现实危机让人担忧。

4 雷山髭蟾面临危机的根源

4.1 自然因素(本身自然退化)

雷山髭蟾本身要求生存环境相当苛刻,选择环境必须植被丰富、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缺少一样它都无法生存,对自然的环境变化适应度低,加上自身生长、发育周期长,从卵到成体需要三年时间,且成活率低,自然的繁殖力低下,造成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变窄。

4.2 人为因素

4.2.1 人为破坏生态环境 完全生活在雷公山保护区内的村寨有25个村,所涉及到的村有44个村,区内村寨因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人们有坐山吃山的习惯,加之区内大部分山林属于国家和集体。人们砍树建房,砍柴烧炭,买树变钱,以及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造成离村寨近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相对而言较远处也不同程度受损。保护与人们生存发生了直接矛盾,造成屡禁不止,虽然国家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重点公益林经济补偿,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对减弱,但适应雷山髭蟾的生存环境还在变窄。

4.2.2 环境污染 雷公山保护区区内村寨的田、土都在区内,区内群众在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农药,并且在农药使用后,处理农药瓶时总是随意丢弃在溪沟里,残留在瓶内的农药随水流向下游扩散,污染下游的水质资源。还有,当地一些群众为了口中美食,常常偷偷采摘化香树叶,捣碎后,悄悄地投入溪沟里,毒害鱼、蛙类及雷山髭蟾,让溪沟里的所有生物连根翻起。

4.2.3 人为捕捉 区内群众长期形成一种饮食陋习,将蛙类、蟾蜍、雷山髭蟾作为美食,加上沿路的农家乐兴起及外地老板的高价收购。每年的10-11月间,雷山髭蟾繁殖期,区内村寨,男女老少都上溪沟边捕捉雷山髭蟾,沿着溪沟用网兜,手捉,电击等将溪沟内的岩石翻个底朝天,将卵从岩石下刮得干干净净,不论成体还是蝌蚪和卵,一并端。据当地老百姓悄悄谈论,用它的蝌蚪、卵做汤相当地鲜美。如此严重的人为破坏,虽然保护区也在区内多次宣传,但收效慎微。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雷山髭蟾急剧减少、面临灭绝的根本原因。

5 采取保护措施的建议

5.1 加强宣传

制作雷山髭蟾的宣传画,写出宣传标语,悬挂及张贴在进入保护区公路两旁、各村寨主要路口及村寨宣传栏上。提高人们群众的认识水平和保护意识。聘请专人鸣锣喊寨,禁止在农忙时节随意丢弃农药瓶,禁止使用化香叶毒害溪沟内一切生物,禁止群众上溪沟捕捉、电击,违者予以重罚。

5.2 加强巡山护林,提高检查执法力度

雷山髭蟾主要分布在雷公山、方祥、小丹江三个管理站辖区内,其中设有二个检查站。管理站人员在雷山髭蟾的繁殖期经常到其分布地加强巡查及宣传,对进入分布区内的人群进行仔细的盘查、登记,了解其去向,对正在违法者进行教育加处罚。两个检查站特别在野生动物繁殖期,对过往车辆及人群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一处漏洞,一经发现携带,没收教育加重罚,让其心服口服。

5.3 加强检查力度

加强保护区内、区外农家乐的检查力度打击非法收购珍稀野生动物行为,保护区内的旅游业带动区内区外农家乐的兴起,而农家乐为了吸引游客美食,常常悄悄到辖区内收购珍稀野生动物。每星期应对各农家乐进行检查一次,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对于有违规违法行为者,予以重罚。杜绝各农家乐出售野味行为。

5.4 加強科学研究和实验繁殖

一是吸收高科技人员充实保护区科技队伍,二是申请对雷山髭蟾的科学研究项目。选择条件又好又方便适应雷山髭蟾生存的溪沟地段,用栅栏围出一定面积。实施人工投入饵料,实行野外饲养。目前,有人在雷公山管理站辖区大塘湾实行大鲵的饲养繁殖。同样,可以鼓励有饲养能力的人员对雷山髭蟾进行饲养繁殖,使其增殖繁衍。

6 雷山髭蟾数量的减少给雷公山森林资源多样性的发展的影响

雷山髭蟾属雷公山保护区两栖类特有种,是雷公山保护区的骄傲,也是保护区的一块亮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著称。如今,让人骄傲的雷山髭蟾正走上危机边缘,它必将给雷公山森林资源多样性带来巨大影响。

6.1 自然界食物链破坏

雷山髭蟾的数量减少,使自然界食物链受到破坏,致使以其为食的动物相对减少,以此类推,又将让其它动物数量减少,必将影响雷公山森林资源物种的多样性。

6.2 遗传基因相对减弱

雷山髭蟾的数量减少,在遗传基因上相对减弱,适应环境能力变弱,又导致其基因状况变得脆弱,雷公山丰富多样的遗传种质资源多样性必将受到损害。

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和繁殖,我们已刻不容缓。要想使地球变得丰富多彩,让世界美妙多姿,人类不会孤单,生命精彩绝仑。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敲响警钟,约束自己,善待生灵,敬重生命,保护好区内让人骄傲、感动的珍稀特有生物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雷公山保护区 篇4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保护区概况

雷公山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腹部, 是苗岭山地的主峰, 地理坐标为108°5′~108°24′E, 26°1 5′~26°32′N, 东西横延约1 5 kg, 南北纵深约30 kg.总面积47 300 hm2, 其中核心区17 334 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65%;缓冲区面积9 504.7hm2, 占20.09%;实验区20 461.3 hm2, 占43.26%;集体林地3 557.7 hm2, 占80%;国有林地8 646.1 hm2, 占20%。雷公山地形高耸, 山势脉络清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海拔2 178.8 m, 最低海拔650 m, 相对高差1 500 m以上。雷公山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 已经鉴定的有608 科5 084 种, 列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达68 种, 是以保护秃杉、猕猴等珍稀生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保护区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 个县, 涉及11 个乡 (镇) , 45个行政村, 6 890 户, 30 323 人, 均为农业人口, 阴、冷、烂、锈田占70%以上, 粮食产量极低, 单产不足4 500kg/hm2, 因此人均口粮256 kg, 人均纯收入不足800 元, 群众生活极为困难。区内农民的种植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苕等为主, 养殖业主要以养猪、牛、羊、鸡、鸭、鹅等为主, 种植杜仲、天麻、黄柏、茶叶等为辅, 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农民的生活能源主要以烧柴为主, 极少农户用煤、电、沼气等其他能源。由于保护区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村民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 社会经济类型处于半自然的小农经济状态。

1.2 调查收集数据方法

采用农村快速调查评估法 (PRA) , 针对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对资源的破坏、野生动物的破坏及补偿、资源利用的限制、旅游的开展、社区参与管理、家畜的饲养、非林木产品的采集、狩猎和传统保护等10 个方面, 深入区内的毛坪、格头、桥歪等6 个村进行调查。调查人群主要有老年、中年和学生3个不同群体, 其中老年人占29%、中年人占48%、学生占23%。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后, 结果显示, ①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正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当地社区的知名度、扩大了社区的影响力、逐步推动改变社区的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展环境;二是聘请护林员和开展旅游业解决社区部分就业人员。②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限制了村民对资源的利用, 当地村民居住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 平均每年区内起房建屋要采集杉木、马尾松2 种树种达2 000 m3;二是每年村民日常的生活能源主要以采集薪材为主, 据统计, 每户每年约消耗0.5 m3薪材, 每年区内日常的生活能源要消耗薪材6 000 m3, 这样生产生活方式对森林资源保护构成极大的威胁;③当地发展经济对保护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只顾发展经济不考虑保护森林资源, 要政绩不要经济效益大力发动群众毁林种茶。据统计, 在2011—2014 年3 年间, 区内共毁林种茶245.33 hm2, 种好、管好、产生经济效益的茶园59.33 hm2, 占总建茶园面积的24.18%。这种掠夺式地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 对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2.1 保护与社区的相互影响关系

雷公山保护区建立后, 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 保护区限制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 如采伐寿木、起房建屋采伐木材、采集薪材、采集林副产品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由于区内的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 且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下, 自然保护区内的社区农民形成了“靠山吃山”的生活习惯, 同时, 受知识水平及环保意识的限制, 农民的自然资源意识不高, 生活在区内的社区农民有些通过索取保护区资源来维持正常的生计。如采集保护区内野生药材、采集八月竹笋等其他林副产品等, 以此来增加经济收入, 甚至以此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有的深入缓冲区、核心区放牧、狩猎、砍伐薪材等, 例如迪气村罗某在区内的“七里冲”发展养羊等行为, 农民这种不得已的行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 保护区内农民的农牧业生产、森林采伐、交通、旅游、偷猎和采集药材等人为活动已经影响了保护区近1 /4 的面积, 其中有些地区较大程度地影响秃杉、猕猴等珍稀生物的生境, 如水寨、陡寨、平祥等村的破坏程度比建立保护区之前更加严重。

2.2 社区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

雷公山保护区建立以来, 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都在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雷公山保护区98%的居民是苗族, 他们仍然保留着一些自己的传统信仰, 对于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格头村调查中发现, 格头村为了保护秃杉, 用当地传统习俗立了“秃杉保护碑”, 他们认为秃杉是神树, 保佑格头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等。

区内农民的农业活动、放牧、采药等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仍然存在一定的威胁, 特别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影响面积最大, 公路通到哪里, 哪里的资源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但当地为了发展经济,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区内修建公路总长超过320 km。调查中还发现, 区大部分农户都将其散放到保护区的高山上自由吃草, 到冬天或到种水稻季节的时候才再归自家圈中, 还有相当数量的牛终年放到高山上啃食青草, 牧区主要分布在雷公坪、七里冲、长水平等资源丰富的平缓地带。长年放牧到山上对野生生物生境及物种的破坏性也较大, 家畜的生态位与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境容易发生重叠, 而且也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威胁, 干扰或改变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甚至加剧一些疾病的传播速度。

保护区药用植物比较丰富, 已经鉴定的有药用价值的高等植物625种, 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当地居民在药用植物成熟的季节到山上去采集天麻、冰球子等药材。采集活动不仅破坏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集中采集对野生植物形成掠夺式利用, 导致个别药用植物数量大幅度下降, 甚至处于灭绝边缘, 还会影响保护区内动物, 导致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境遭受干扰。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宣传教育, 明确保护责任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宣传目前并不是很到位, 农民的资源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再加上长期形成的习惯, 使他们认为利用保护区内资源是一种正常、合理的情况。所以, 只有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让农民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引导农民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去, 实现可持续利用, 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仅靠宣传, 靠农民意识的提高远远不足,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责任和管理是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一整套自然保护管理的制度,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力, 以此保证各项管理的有效性, 同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及保护政策顺利进行。

3.2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发展社区共管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种种不足, 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加以创新、改进, 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果。加强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所以,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 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 常常因保护自然资源, 而将当地农民利益与自然保护对立起来。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即要求注重区内农民的生存利益, 考虑农民生计问题, 在此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然保护认识, 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大力提倡逐步实施自然资源社区共管。

社区共管是指社区参与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 并与保护区共同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即在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发展经济,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只有经济水平提上去, 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他们对保护区内资源的保护意愿会提升, 这样, 才能协调社区经济发展和保护区资源保护, 并使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同时, 通过社区共管可以确立其社区农民保护的主体地位, 使其在博弈当中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通过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提高他们的保护意愿, 转变他们的保护观念, 由过去被动保护资源转变为自觉主动地保护自然资源。这样, 农民自觉保护环境以后, 管理成本可以相应降低。

3.3 设立野生动物破坏补偿委员会, 制定补偿机制

目前, 野生动物对庄稼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基本上由保护区内的农民自己来承担, 引起当地农民的不满。虽然有些法律法规已制定了补偿的有关条款, 但是补偿资金都无法到位,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野生动物破坏给农民带来的困难, 这也是目前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 保护区应通过扶贫款或保护基金等形式, 建立国家补偿机制, 对野生动物践踏农田、猛兽猎食牲畜、候鸟袭击稻田鱼等损害社区利益的现象有固定的补偿途径, 有专门机构评估损失、有正常的申述渠道。

3.4 政府给予保护区部分行政管理权力

保护区是弱势管理部门, 在执行保护区工作职能时, 往往受到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 难以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因此, 上级政府授予土地、资源管理权, 至少有权力对保护内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土地利用方式、扶贫、社保、养老保险等行政管理权, 才有效进一步改善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同时, 对违法者也有效进行处置和打击。

3.5 进行功能区划调整

雷公山保护区在申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时候, 为达到国家级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要求, 将区内的格头、交腊、毛坪等村区划为核心区, 使该区原本以耕作为生的农民无法继续在原有土地上耕作, 导致他们的生活来源受到影响, 原有的生活秩序也受到影响, 产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这不利于维护保护区的正常秩序和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 建议保护区及政府将已区划为核心区的格头、毛坪、交腊等村寨调整为试验区, 使当地农民能正常地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提高区内农民的生活水平。

3.6 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的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让区内村民在牺牲自身利用资源的利益时, 从中得到一定的资源补偿, 增加他们的生活来源, 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降低农民采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几率, 逐步缓减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使当地群众改变由以前的强制保护变到自觉保护。但从2011—2014年度的生态补偿标准来看, 中央财政补助很低, 仅为221.25 元/hm2, 所补偿的资金远低于农民从事生产产生的经济来源, 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 更影响他们的资源保护积极性, 降低他们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意愿。建议保护区及上级政府要积极向国家林业局反映, 争取得到中央财政补偿, 逐年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

参考文献

[1]周政贤, 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2]张华海, 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3]吴小敏.徐海根.试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J].农村生态环境, 2002 (2) :10-13.

雷公山旅游规划.doc 篇5

前几天在旅游资源规划与评价这一课上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写了一篇关于雷公山旅游规划的论文。现在简单的说一下对雷公山旅游规划的启示。首先还得介绍雷公山旅游景区。雷公山,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雷山县境内,海拔2178.8米。它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而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

雷公山这一旅游景点,首先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优势的开发条件。它的旅游规划整体上很不错了,虽说存在改善的地方。雷公山旅游规划给我的启示就是要开发一个旅游景点最重要的就是开发对象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雷公山它有着充分的开发条件:雷公山自然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雷公山巍峨挺拨,雄伟壮观,森林苍翠,溪水晶亮透明,瀑布垂直飞泻,气势夺人,处处鸟语花香。在红、白、紫玉兰、杜鹃盛开的时节,美不胜收。山下,到处分布着半坡苗寨,可领略迷人的苗族风情,主峰观日出日落,云吞雾绕,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其中响水岩景区犹如美人,更是独具魅力,但是此次实习我们没能得见其美丽的一面;雷公山景区内原始森林茂密,四季百花争妍,投身其中,宛若荡漾在花的海洋。内建有电站、水库、宾馆,基础设施完善。景区旅游,一可登爬1983级台阶,感受山这巍峨;二可欣赏响水岩五级瀑布;三可沿途考察原始森林植被和苗寨风情。雷公山自古就以林木幽深著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贵州苗族英雄张秀眉、杨大六率领苗民抗清起义,现存当年张秀眉点将台遗址。昔日人迹罕见的雷公山,如今已辟出盘山公路,游人可驱车直达山顶,但是由于我们所乘汽车体积过大,上不了山顶,只好在半山停下来了。据说雷公山看佛光,观日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尤其山顶上有一奇井,水深过膝而终年不涸,很是奇怪,因此祝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此外,雷公山气候独特,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暗雨变化莫测,阴天较多,盛夏如秋,宜于宜于避暑。雷公山地区是苗族主要聚居区。区内植物区系属亚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调查结果表明,这地区苗族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着野生的苗族药用植物179科462属774种(包括3个亚种及20个变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9种,省级保护植物3种;同时,调查结果对该地区加强苗族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雷公山有着丰厚的民族特色,它的历史悠久。雷公山物种繁多,自然景色更是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然后要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了问题,存在错误,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更改。向外界的专家和资深人士听取建议和教训。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怎么开发和规划,我们一定要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民族特色不能在开发过程中毁灭。那就举例说说一下雷公山存在什么问题又怎样解决呢?

1、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1)开发现状

虽然开发了旅游,但是雷公山仍然保持着原始生态美。随着雷公山旅游的逐步开发,雷公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善。共完成24km雷公山油路改造,修建20km的林问步道、2个管理用房,3个景区大门、6个休息平台、3个停车场、20个蹲位的公厕、200个垃圾桶和一批观景台、凉亭、小桥。投资800多万元修建的集会议、食宿、娱乐为一体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经对外营业。此外,景区通讯也已经开通,移动、联通通讯全部覆盖。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本着保持雷公山的原汁原味和便利游客休闲、观赏、步行而建设的,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了让游人顺畅游览的目的。

(2)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雷公山每年有数万人光顾,但与其丰富的资源相比,开发得还很不充分,潜在的效能还没有发挥出来。目前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

A.旅游宣传工作薄弱。

游览过雷公山的人都会为它的自然风光、高山气候、原始森林、林间小道、小桥流水、民族风情所倾倒,然而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和资料,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搞好旅游资源,对外宣传促销,让外界了解雷公山丰富的旅游内容,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扩大雷公山对外影响,搞好招商引资的需要。因此应广覆盖、大密度、多渠道地开展雷公山的旅游宣传,树立雷公山旅游的整体形象。

B.交通条件还不够完善。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设施之一,没有便利的交通,游人不便进出,花费时间长,这样会影响客源。雷公山虽距凯里市、贵阳市不远,但从凯里市到雷山县的公路狭窄,大量的汽车进山时很不方便,因而很多游客为此放弃了旅游。

C.住宿设施不足,其他基础设施也不配套。

雷公山脚下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对外营业多年,但它只能满足高消费能力的游客需要,而大部分的普通游客则因消费不起而找不到食宿地。雷公山半山腰虽建有普通的休闲避暑山庄,可以满足一些普通游客的食宿需要,但当大量游客到来时,游客就只有回到雷山县城甚至凯里市解决食宿问题。此外,到雷公山山顶观光的游客找不到东西买,甚至找不到公厕;虽然移动和联通通讯已覆盖雷公山,但没有公用电话;旅游商品相对较少,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游人的购物需要。这些也都令游客在吃、住、购物等方面感觉不便。

D.缺乏娱乐设施。

雷公山目前除游览观光之外,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也就是说,雷公山没有任何娱乐场所。游客感到旅游生活十分单调、乏味,到雷公山后找不到能够消费的地方。

E.景区(点)的规划建设不够充分。

雷公山各景区(点)在规划时,忽视了准备每个游客都能得到的,详细介绍各景区(点)的资料,现仅有门票后附的风景区路线图。对于各景区(点),在没有标记也没有导游的情况下,游客往往擦身而过,不知观赏,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对于日益增多的客流量也是极为不利的。此外,景区内一些地方的步道规划不够合理,坡度过陡,没有护栏等保护设施。

2、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

雷公山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突出特点,抓住雷公山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这一战略思想,首先应抓住雷公山“山好、水美、林丰花香”、山地气候和雷公山脚下的苗族风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3种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一是普通观光,以二三日游为宜,游览山地风光和观赏动植物资源、历史古迹、苗族风俗文化等。如每年11月份雷山苗族同胞的苗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苗年文化活动。二是消夏避暑旅游;雷公山对于生活在夏季炎热、拥挤的大、中城市的人来说,是最好的休闲避暑胜地。在这里,能尽快消除长期工作的疲劳感,增进身体健康。因此,雷公山可以吸引贵阳、凯里、都匀乃至更远的南宁、重庆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三是大力发展度假游、生态游、疗养保健游、科学游、探险游、登山游、实习游、雷公山顶观光游等。

3、对于雷公山旅游规划几点建议: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各景区(点)的建设,旅游接待能力,搞好包括以住宿为主的旅游基本设施建设。在雷公山半山腰建1~2个星级宾馆或度假村,考虑到绝大部分游客的经济水平,住宿档次应以中、低档为主,食品以突出当地特产为宜;也可以在半山腰的苗寨新建高起点、高标准的“苗家乐”,做农家饭,规范服务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雷公山的接待水平。一切建筑要与原始原貌的景观和谐,使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让游人顺畅旅游的目的。

(2)举办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修建游乐设施及乡村酒吧等娱乐设施。游客白天游览观赏,晚上可在娱乐场所消遣。应不断加快娱乐设施建设步伐,丰富旅游内容,不断创造条件让游客游得舒心、玩得开心,打造良好口碑。

(3)保护好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雷公山是国家级保护区,许多古树名木和稀有树种要重点保护,防止各种污染和破坏。做好雷公山当地居民的思想工作,增强保护雷公山生态环境的意识,只有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

(4)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交通及路线组织的好坏,不管是区外交通还是区内交通都直接影响旅游区的发展,雷公山应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快速、安全的交通条件。同时,与周围风景区建立旅游网络,组成环形旅游线路,这样可以组织更多的客源,游客一次可游览更多的景区,也可免去因往返一条线造成路途的枯燥乏味。

(5)加快宣传促销,不断提升雷公山的知名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利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大篇幅或者头版头条的专门报道;二是多方寻求宣传“走出去”的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把雷公山旅游资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广辟客源,谋求效益;三是雷公山脚下的苗族村寨每年都过隆重的苗年,可以通过每年举办“苗年文化周”大力宣传雷公山;四是有效利用网络途径,建好、用好雷公山旅游网,用现代媒体网络技术与国内外网络媒体沟通,形成网络宣传;

(6)加强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邀请能工巧匠设计、开发适合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通过成立各种行业合作社或旅游协会行业分会,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力争做到旅游产品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外观精美、价格合理,让游人见到了有非买不可的心态,如小芦笙、民族刺绣、民族特产等。

雷公山保护区 篇6

【摘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原生性、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它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造福本地区人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增加人们的生态意识,达到进一步保护自然,开发和管理好保护区为目的。提出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想,以期能为本地区今后生态旅游进一步开发与规划提供帮助。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资源优势 可持续发展 雷公山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05′-108o24′,北纬26o15′-26o32′,总面积47300hm2,森林覆盖率88.76%,是以保护台湾杉为主的珍稀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一、雷公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

1、自然旅游资源

雷公山以高耸庞大的山体,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水、热、土等自然条件,加上地史上末受到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至今仍保存着原始的森林环境,区内山岭逶迤,群峰林立,切割强烈,呈现出典型的构造侵蚀地貌景观。

(1)雷公山。雷公山为苗岭山脉主峰,海拔2178.8m,南高北低,游人可在顶峰观日出、云海,足下群山纷驰,沟壑纵横,云涛泛涌,由于海拔高,雷公山时晴时雨,时风时雾,变幻无常。山上与山下气候迥异,有时山下细雨蒙蒙,冰封雪冻;山顶却云开日现,艳阳高照。农历三月,山花盛开,高山杜鹃怒放,玉兰花生于老树上,未曾绿叶披身,却已花红似锦,是避暑的好处所。

(2)响水岩。响水岩位于雷公山主峰西南面,海拔1400m,响水岩瀑布是区内最典型、最壮观的瀑布之一,落差110m,宽15m。瀑布顺势而下,响声如雷,数里之外可闻。

(3)台湾杉群落。位于保护区西南面,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原生性强,有较纯台湾杉林两片。其中之一片面积达2hm2之多,台湾杉80多株,林木高大,高达30-40m,胸径60-100cm,最大优势木高46m,胸径123cm,因此极具观赏吸引力与科学研究价值。

2、人文旅游资源

(1)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吊脚木楼鳞次栉比,层层叠叠,依山而建,被建筑专家赞为“民族建筑的瑰宝”。西江苗族民风古朴,热情好客且能歌善舞,被誉为“歌舞的海洋”。

(2)雷公坪遗址。雷公坪,海拔2040m,为高山盆地,面积约26.67hm2,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泉水清澈,鸟语花香,是咸同治年间张秀眉、杨大陆领导苗族人民反清抗暴起义的地点。

3、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雷公山山体高大,相对高差1500m以上,因而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明显,在海拔1300-1400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在1300-1400m以上,为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在1900-1950m以上的山顶裸露部位形成顶极群落—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变型—山顶苔藓矮林,2100m以上分布杜鹃、箭竹灌丛。是十分珍贵的旅游胜景、科考基地,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本底。

4、凉清新的山地气候

雷公山具有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云、雾、雨多。一年中,山麓平均气温14-16℃,山腰平均气温11.7℃,山顶平均气温9.2℃,年降雨量980-1300mm,相对湿度较大,年均在85%-91%。相对高差达1500m以上,山地垂直气候分带明显。

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1、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1)山青。区内山峦起伏,群峰叠嶂,林木幽深。群山环抱着的雷公山主峰独领风骚,举目环视,漫山遍野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浩瀚如海,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更衬托出雷公山的青秀、挺拔,让人心旷神怡。

(2)水秀。雷公山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一年四季清泉涓涓,整个山内泉涌不断,瀑布相叠,深沟峡谷中水流湍急,深潭浅滩相映,一幅幅动静相宜的水景秀美画卷。响水岩水库,水阔波清,两岸青山翠绿,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一派峡谷平湖的绚丽风光。北部仙女池,高山静水,小巧玲珑,由森林孕育,泉水汇成,溪流水质清澈如玉,如林海中的一颗明珠。

(3)林深。雷公山森林面积大,动植物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原始次生林保存完好,由众多的乔灌木树种和竹、藤本植物及地被物,构成天然的植被群落。树木老者苍劲,幼者生机勃勃,亭亭玉立,藤葛攀缘,寄生繁茂,青苔满树,盘根错节,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森林植被景观。

2、以“苗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独特

苗族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区内苗族同胞至今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苗族传统文化和独特的生活特色,让游人在体验雷公山大自然秀美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苗族灿烂的民族文化。

三、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保护第一原则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资源和环境基础上来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前提是保护。雷公山作为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和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2、和谐原则

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景区建设与保护区相匹配。

3、与社区共建原则

生态旅游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当地社区的密切参与,保护区生态旅的发展要同当地社区发展相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的原则。

4、活动类型多样性的原则

生态旅游内容丰富、活动类型灵活多样,既可是单项的专业旅游,也可是综合性的旅游活动。根据雷公山保护区的特点,可开展自然风光旅游、科教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旅游。

四、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

1、对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目前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如同大众旅游,将会给保护区内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带来不利影响。

2、对保护区经营管理的影响

保护区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投资费用,加之缺少开展旅游活动的资金,当地政府主导了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受经济利益驱使,在区内随意修筑设施,导致保护区内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

3、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及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保护区的建立或多或少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甚至要改变他们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生活生产方式,如果不满足保护区周边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所需,居民们就会去保护区内偷猎偷伐,这不但造成保护区管理的麻烦,也有悖于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初衷。

五、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

雷公山通过几年的开发实践,生态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应在旅游规划、景区开发管理、旅游线路的选择等方面高标准、高起点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1、完善规划,使生态旅游有章可循

目前保护区还没有较全面的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尽快编制规划,并考虑生态旅游的特点,特别是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关系。

2、建立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提高生态旅游质量

生态旅游质量的好坏除有精品的旅游资源、合理的路线外,还要有高素质的导游队伍。保护区应通过培训或引进等方式,建立一批从保护区到社区的导游队伍,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加强宣教育,提高广大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不断提高旅游宣传的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入耳入脑。

【参考文献】

[1] 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祝光耀: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信息导报,2003(44).

[3] 万绪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4(3).

[4] 钱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化工学院法学教研室,2007.

雷公山保护区 篇7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特有植物是鸡公山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重要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也是植物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成分。所以研究该地区的特有植物对探索该区植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1,2,3]。鸡公山丰富的植物资源早在20世纪初期就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 对鸡公山地区的特有种类与数量作了较深入的调查分析[4,5]。目前关于特有植物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2方面[6,7], 但系统地针对鸡公山特有植物资源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有报道。该文就以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特有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其生活型、生态型和地理分布特征揭示鸡公山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起源和演变规律。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的豫鄂2省交界处, 面积2 917 hm2。是以保护过渡带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同时也是我国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 为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分化繁衍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提供了环境条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以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森林植被的典型性而著名, 享有“中州明珠”、“天然药用植物园”、“豫南绿色宝库”等盛誉[4]。

1 鸡公山特有植物资源的概况

1.1 特有植物的种类组成

据历年野外调查及文献资料的整理统计[8,9,10,11],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特有植物10科11属14种 (表1) , 分别占保护区植物总科、属、种的3.86%、1.22%、0.68%。

1.2 鸡公山特有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 鸡公柳 (Salix chikungensis Schneid) 。幼枝被白色绒毛, 后无毛;冬芽卵形, 黄褐色, 无毛;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纸质, 先端短渐尖, 基部楔形, 边缘具锯齿;柔荑花序圆柱形;蒴果卵状椭圆形;枝条供编制, 花为蜜源。1920年Schneid根据Bailey采自鸡公山的标本, 发表了柳属的新种鸡公柳。

(2) 百里柳 (Salix baileyi Schneid) 。小枝无毛, 棕褐色;叶厚纸质, 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 边缘有尖腺锯齿, 叶柄粗短;花序无梗, 圆柱形, 轴有柔毛;蒴果卵状圆柱形, 无毛;生于海拔500~800 m地区。1920年, Schneid根据Bailey采自鸡公山的标本发表了柳属的新种百里柳。

(3) 鸡公山茶杆竹。为我国竹类的1个新种。地下茎单轴散生或复轴混生型。杆高2~4 m, 直径0.5~1.5 cm;新杆绿色, 节下具显著的白粉环;老杆黄绿色;杆环与箨环均隆起。箨片三角状披针形, 外曲;箨舌弧形;无箨耳。每小枝2~4叶, 叶片带状披针形, 侧脉5~9对, 小横脉明显, 下面基部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 颖果矩圆形。花期5月, 笋期6月。生于海拔500 m以下的溪沟两旁。杆供编织, 可作豫南园林观赏树种。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

(4) 鸡公山山梅花 (变种) 。一年生小枝密被平被粗毛;叶卵形, 先端渐尖, 基部宽楔形或圆形, 边缘具小锯齿, 两面疏被短伏毛;花序白色;蒴果倒卵形。花期5—6月, 果期8—9月。生于海拔600 m以下的林缘、灌丛中。花含芳香油, 花色美丽, 花大而密, 可作庭院观赏植物。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

(5) 长穗珍珠菜 (Lysimachia chikungensis) 。茎直立, 较纤细, 圆柱形, 上部常分枝;叶互生, 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花冠白色;蒴果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向阳的山坡草丛和石缝中。1917年美国植物学家L.H.Bailey来鸡公山考察时采集标本, 并于1920年在Gents Herb.上发表了鸡公山植物新种长穗珍珠菜。

(6) 遂瓣珍珠菜 (Lysimachia glanduliflora Hanelt) :高40~70 cm, 全株无毛;茎直立, 四棱形, 通常不分枝, 上部疏生粒状腺点;叶对生, 稀上部互生, 卵形至卵状披针形, 先端渐尖, 基部渐狭, 边缘呈皱波状, 表面绿色, 背面粉绿色, 两面近边缘有暗紫色或黑色粒状腺点, 叶柄短, 具翅, 基部耳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 疏花, 花序轴和花梗散生粒状腺点;子房无毛, 花柱稍粗壮;蒴果球形。生于山坡林下及山沟溪旁潮湿处。1962年Hanelt在Fedde, Repert.Sp.Nov.64, 231上发表了鸡公山珍珠菜属的新种遂瓣珍珠菜。

(7) 全裂翠雀花。高35~65cm, 茎具疏, 分枝;叶掌状全裂。总状花序, 轴和花梗具反曲的微柔毛;花左右对称;蓇葖果3个聚生。花期8—9月。果期9—10月。一般生于山地, 生长于海拔400 m至800 m的地区, 适宜布置花坛、花径, 也可作切花。全草及种子可入药治牙痛。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

(8) 无距还亮草。茎高12~78 cm, 无毛或上部被反曲短柔毛, 有分枝;叶片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 2~3回羽状全裂;总状花序, 花淡青紫色;蓇葖果。生于海拔200~1 200 m的丘陵、低山山坡草地或溪边草地。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也是园艺花卉的好材料。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目前模式标本存于河南省农林科学院林科所标本室。

(9) 宽苞糙苏。叶常具皱纹;花无柄, 稀具柄, 数至多朵轮生;小坚果卵状三棱形, 无毛或顶部被毛。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

(10) 蔓柳穿鱼。茎纤细, 下部节生细长不定根;单叶互生, 叶片心脏圆形或圆肾形半圆形, 裂片先端具短尖头, 叶基深心形, 叶柄细弱。花单生叶腋, 花梗细, 裂片披针形;花冠蓝紫色或浅蓝色;种子球形, 黑色, 具瘤状突起;朔果无毛, 长度超过花萼, 不规则开裂。喜温暖、荫蔽、湿润环境, 生长在多荫的岩隙和林地, 可做岩石园和墙壁观赏植物。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

(11) 小果叶底珠。小枝褐色, 有钝棱, 无毛;叶椭圆形或长圆形, 先端短尖, 基部楔形, 全缘, 表面绿色, 叶脉在背面隆起, 两面无毛;花单性, 雌雄异株, 3~19朵蔟生叶腋;蒴果扁球形, 无毛;种子褐色。花期6—7月, 果熟期8—9月。生于山沟或山坡灌丛及疏林中。茎皮纤维供纺织;叶、花供药用。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目前模式标本存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室。

(12) 凹叶景天 (Sedum emarginatum) 。茎高10~15 cm, 倾斜, 着地部分生有不定根。叶对生, 匙状倒卵形至宽匙形;聚伞花序顶生, 花无梗;花瓣5, 黄色, 披针形至狭披针形, 顶端长尖;耐旱, 喜半阴环境。适作封闭式的地被植物材料。全草药用, 清热、解毒、利尿、平肝, 治痢疾、疮毒、跌打损伤等症;1919年Praey在Proc.Irish Acad.35B.中发表景天属的新种凹叶景天。

(13) 河南山胡椒。小枝褐色, 无毛;叶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 先端渐尖, 有时镰状弯曲, 基部近圆形, 背面淡绿色, 两面叶脉明显;叶柄红色;伞形花序, 生于腋芽两侧, 腹面有毛;果黑色。生于山坡灌丛及山沟杂木林中。叶、果可提取芳香油。模式标本采自鸡公山

(14) 河南鼠尾草 (Salvia honania) 。根纤维状, 簇生;茎直立, 密被具腺长柔毛, 叶为单叶或由3片小叶组成, 单叶为卵圆形, 尖端渐尖或钝, 基部心形, 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齿状锯齿, 两面被长柔毛, 边缘具缘毛, 复叶的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大数倍;轮伞花序, 疏离, 组成顶生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小, 披针形或匙形, 先端渐尖或圆, 基部渐狭, 全缘, 缘具长柔毛和腺毛。生长于海拔800 m的地区, 多生长于平原阳处水田中及潮湿地。1917年美国植物学家L.H.Bailey来鸡公山考察时采集标本, 并于1920年在Gents Herb.上发表了鸡公山植物新种河南鼠尾草。

1.3 特有植物生活型和生态型统计与分析

生活型是植物生态学的一种表现, 是不同植物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尤其是气候条件下长期适应的形态特征, 反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 并根据表1的统计可以看出, 鸡公山的特有植物生活型以灌木、草本植物为主, 占全部种的92.8%, 分别占35.7%和57.14%。从植物的形态演化规律看, 灌木和草本是较进化的类群, 对生态环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变异性, 在特殊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特有种。

1.4 特有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根据各科的地理分布特点, 参照R.Good (1974) 和吴征镒等 (2003) 的科分布区类型系统[12,13,14,15,16,17,18], 鸡公山特有种所在的10科植物可分为4个分布类型 (表2) 。

各分布类型中, 世界和亚世界分布科最多, 达7科, 占总科数的70%。其中毛茛科为主产温带的世界和亚世界科, 大戟科为主产热带亚热带的世界大科 (也有主张归为泛热带分布的) , 唇形科和玄参科在热带和温带为同样重要的科。由此可知, 世界和亚世界分布类型中主产温带的科明显多于主产热带的科。而其他分布类型———热带至亚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和温带分布的科则数量很少。由科的分布类型组成可知, 鸡公山特有植物区系过渡性明显, 而其基本性质为温带性质。

按照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案 (1991) , 鸡公山特有植物的11属可归为4个分布区类型 (表3) 。统计结果表明, 温带分布属最多, 有7属, 占总属数的63.6%。而泛热带分布属有2属, 占18.2%。例如属于泛热带分布的叶底珠 (Securinega) 属, 属于热带亚洲分布的山胡椒 (Lindera) 属。属分布区类型组成的特点充分说明该植物区系温带成分占优势、过渡性明显的特点。

2小结

(1) 鸡公山特有植物资源丰富。由于鸡公山地理位置特殊, 气候上南北交汇, 地形上东西过渡, 水热条件随着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而发生变化, 形成了多样性的小气候生境, 有利于植物繁衍和分化。在特殊生境的长期作用下, 引起物种在形态和生态上的变异, 变异的积累导致了新物种的形成。鸡公山现有特有植物14种, 特有程度较高, 是鸡公山植物区系的重要成分。

(2) 继续全面深入地开展特有植物物种的调查工作。建议在特有植物资源的调查和保护上, 加大人力、财力和科技的投入, 坚持一般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对调查的结果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力求做到“以研促保”, 为保护区特有植物物种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可信度较高的依据。

(3) 坚持特有植物资源的调研和保护相结合的中心思想。鸡公山保护区保存了大别山区少见的大面积天然次生林, 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及地形、气候和土壤等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 客观上造成了植物资源的特有性。要求在进行科研及开发的同时注重其保护, 一些稀有种因人为采挖、攀折可能有物种灭绝的危险。所以, 做到科研、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对于维护该区的物种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

(4) 鸡公山特有植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次研究限于初步探讨阶段, 有必要进行连续系统的观测和研究, 以便准确掌握该保护区内特有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规律, 为珍稀特有植物的繁殖驯化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

摘要:系统地对鸡公山的特有植物种类进行了统计,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型、生态型和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鸡公山特有植物有14种, 隶属于11属10科;②草本植物占57.14%, 其中多数为多年生草本;③科属的地理分布统计表明, 鸡公山特有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类型为主, 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雷公山保护区 篇8

1 鸡公山自然概况[1]

鸡公山位于河南南部信阳市境内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地理座标为北纬31°46′~31°52′,东经114°01′~114°06′。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上,是我国南北气候、植物的分界线,具有北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特征。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活动积温4 881℃,年均降水量1 118.7 mm,无霜期220 d,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湿润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为植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表现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物种丰富,具有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众多的植物种类中,包含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2 鸡公山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

鸡公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加之保护区严格的保护管理,使之成为珍稀濒危植物难得的天然避难所和理想的栖息地。据调查,鸡公山现有国家级保护植物40种[2~4]。鸡公山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分布见表1。

3 珍稀濒危植物产生的原因分析

珍稀濒危植物常常个体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一些种类正处于濒危甚至到了灭绝的境地。追溯其原因,有历史的、植物自身的和人为的等3个方面[5]。

3.1 历史原因

据资料载,鸡公山的形成在地质历史上是较为古老的山系之一,早在距今25亿年前的震旦纪以前已经开始形成,从中生代的三迭纪、侏罗纪到上白垩纪,这里被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所笼罩,在第三纪时被子植物就繁荣昌盛、种类丰富,经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每次冰期到来,天气变冷,一些热带、亚热带物种逐渐退却消失。冰期过后,气候转暖,一些热带、亚热带物种便向北侵移。在这种气候漫长变化过程中,使这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北侵南移和暖温带植物的南进北退反复交替,直到最后一次冰川消退,少数热带区系成分植物和许多亚热带区系成分植物及部分暖温带植物,在局部优越的环境中定居生存下来,形成了一群本身起源古老,遗传保守性较强而不易动摇适应变化环境边缘的物种。这些物种受边缘生态要素的作用,常常表现出种群数量和质量的明显临界性和脆弱性。一遇森林环境变迁,小气候变化,这些植物就容易陷入濒危的境地。

3.2 植物自身原因

该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兼有南北气候之长。但有些生态因子不如热带和暖温带,珍稀植物所需要的水、热条件的不足难以得到很好的补偿,缺乏广泛的适应能力,自然繁殖更新能力较差。许多种类常年不开花,或开花不结实,或结实而无种子形成,或有种子而胚胎发育不全,致使天然更新繁殖较困难。如连香树、天目木姜子等种群数量稀少,常常缺乏授精者。多数珍稀濒危植物属于慢生性树种,这些生长缓慢现存数量不多的树种,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更新成林。

3.3 自然灾害

森林病虫害大发生时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的开花、受粉,危害它们的果实及种子,使一些原来就更新困难的物种更新更难,同时严重的病虫害会使大面积的森林遭受破坏,危及濒危植物。

3.4 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乱挖滥采野生植物,如天麻、石斛等珍稀植物很多被采挖,天竺桂、青檀、杜仲等珍稀树种被乱剥皮现象,造成资源日趋减少,森林植被退化,珍稀种类大量减少或绝灭。

4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4.1 对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实行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种质资源保护和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那些失去了生存繁育条件、在自然环境中无法保存的物种,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可能是惟一的途径(许再富,1996,1999)。鸡公山自然保护区1977年规划建设了占地100 hm2的鸡公山珍稀植物园对这类植物进行集中专门的保护。

4.2 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珍稀濒危植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其进行系统的保护研究。目前国际上实施的保护措施一般有3种[6]: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种质库保护。种质库保存是离体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包括离体保存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织培养物等。离体种质保存是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植物非常有效的方法。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已经营建面积6.8 hm2的杉木基因库,收集了183个地理种源,是全国最大的杉木基因库之一。建议继续开展并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建立更多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基因库或种质资源库,为开展繁殖育种工作提供优质种源。

4.3 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学研究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应以科学研究为依据,要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科研工作,为各项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4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现有生境恢复植被

保护现有生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和适应的潜在能力。对珍稀濒危植物,其遗传结构最好在自然生境中保存,使其能继续与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以保持其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完整性。为此,建议:在各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内,应划定特定的保护小区或生境小区,在这些小区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保护好野生植物的生境。

参考文献

[1]宋朝枢.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M].北京:国家林业局办公室,1999:1213.

[3]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卢炯林,王磐基.河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5]卢炯林.河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调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4):439-457.

雷公山保护区 篇9

1 自然概况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豫鄂两省交界处, 地理坐标为北纬31°46′~31°52′, 东经114°01′~114°06′, 保护区总面积2 917 km2, 保护对象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主体山系呈近东西走向, 最高峰海拔811 m, 相对高差400~500 m, 沟谷纵横密布, 坡度多在30°以上, 有独特的横向山脉与山顶盆地, 具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地貌特征。土壤以黄棕壤为主。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 具有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 光、热、水同期, 年平均气温为15.2℃, 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递减, 其直减率为0.53℃/100m, 7 月平均气温为23.5℃;年总辐射为4 928.70 MJ/m2, 年降水量为1 118.7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373.8 mm;无霜期220 d,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由于鸡公山特殊的地理位置, 是华东、华中、华北、西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 各种成分兼容并存, 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经多年的调查统计, 有记录植物259 科, 903 属, 2 061 种及变种。

2 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资源

2.1 科、属、种的统计

据调查与资料统计,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木质藤本植物108 种, 隶属于24 科37 属, 见表1。其中种数在10 个以上的科有2 个, 共计39 种, 占总种数的36%, 其中为葡萄科24 种、毛茛科15 种;含7~9 种的科有3 科22 种, 其中猕猴桃科8 种、卫矛科7 种、防己科7 种, 占总种数的20.5%;含4~6 种的科有4 科20 种, 其中木通科6 种、蔷薇科6种、木兰科4 种、豆科4 种, 占总种数的18.5%;含1~3 种的科15 个共27 种, 如桑科、清风藤科、百合科等, 占总数的25%。单种科6 个, 占总科数的26%;单种属14 个, 占总属数的38%。含属最多的科为葡萄科, 为4 属;含种较多的属为铁线莲属15 种、葡萄属11 种、蛇葡萄属8 种、猕猴桃属8种。

2.2 藤本植物的分类

藤本植物根据其攀援方式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蔓生类4 种类型。由表2 可以看出,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质藤本植物以缠绕类最多, 共有63 种, 占总种数58%;吸附类有15 种, 占总数14%;卷须类有22 种, 占总数20%;蔓生类有8 种, 占总数8%[5,6]。

2.2.1 缠绕类木质藤本植物

这类植物不具有特化的攀援器官, 依靠主茎或新幼枝缠绕他物向上生长。如铁线莲属、木通属、猕猴桃属、南蛇藤属、紫藤属、忍冬属植物多数属于此类。此类植物攀援能力强, 适合篱笆、棚架、花架等绿化。

2.2.2 吸附类木质藤本植物

这类植物依靠茎上生长的不定根或吸盘吸附他物, 攀援生长。如无花果属、爬山虎属、崖爬藤属、络石属、凌霄属、常春藤属、钻地风属、赤壁草属植物多属于此类。此类植物攀援能力强, 适合墙面、岩石、枯木等绿化。

2.2.3 卷须类木质藤本植物

这类植物借助于由枝、叶、托叶的先端变态特化而成的卷须攀援他物向上生长。如葡萄属、蛇葡萄属、菝葜属植物多数属于此类。适合棚架、花架、拱门、栅栏等绿化。

2.2.4 蔓生类木质藤本植物

这类植物为蔓生悬垂植物, 无特殊的攀援器官, 仅靠细柔而蔓生的枝条攀援。如胡颓子属、悬钩子属、蔷薇属、杠柳属植物多属于此类。此类植物攀援能力最弱, 适合花格、岩石、假山、护坡、堤岸等绿化。

3 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藤本植物在园林上主要作垂直绿化, 其绿化方式有墙面、棚架、篱垣、山石、边坡、阳台、拱门和植物塑形等, 少数应用于地被绿化或作桩景观赏, 并以其独特的绿化风格和绿化效果在园林植物中独树一帜。在实际应用中, 应根据植物的攀援习性、攀援能力及所绿化的场所不同, 合理选择藤本植物[7,8,9]。

3.1 墙面绿化

宜选择吸附类藤本植物, 利用其气生根或吸盘吸附于墙面攀援生长, 把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绿化, 既能为建筑物增添绿意, 使之富有生机, 又能为建筑物夏日遮荫降温。适合墙面绿化的藤本植物有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 、凌霄 (Ca-mpsis grandiflora) 、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薜荔 (Fichs pumila) 等。

3.2 棚架、花架绿化

棚架、花架是园林中常见建筑, 在棚架或花架所决定的空间范围内生长的绿化形式。具有赏花、遮荫、美化装饰的作用。宜选择缠绕类或卷须类木质藤本植物, 如华东葡萄 (Vitis pseudoreticulata W.T.Wang) 、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蝙蝠葛 (Menispermum dauricum DC)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sweet) 、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三叶木通 (Ake-bia quinata ) 等。

3.3 篱垣绿化

篱笆、围墙、栅栏、铁丝网等处的篱垣绿化多以中小型缠绕类、卷须类或蔓生类植物为主, 偏重于耐修剪以及观花、果。适宜篱垣绿化的植物, 如铁线莲 (Clematis florids Thunb) 、单叶铁线莲 (Clematis henryi) 、木通 (Akebia quinata) 、南蛇藤 ( Celastrus orbiculatus ) 、 多花勾儿茶 (Berchemia sini-ca) 、清风藤 (Sabiajaponica) 、木防已 ( Cocculus trilobus ) 、 金樱子 ( Rosa laevigata Michx ) 、 南五味子 (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等。

3.4 山石、护坡绿化

在假山、岸石、壁岩、裸露砂石地面等地方绿化, 采用藤蔓与山石结合是我国传统园林的常用设计手法, 宜选择吸附类或蔓生类藤本植物, 如凌霄 (Ca-mpsis grandiflora) 、薜荔 (Fichs pumila) 、爬藤榕 ( Ficus sarmentosa ) 、 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杠柳 (Periploca sepium) 、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 、小果蔷薇 (Rosa cymosa Tratt) 、蔓胡颓子 (Elaeagnus glabra Thunb) 等。

3.5 阳台、窗台绿化

阳台、窗台绿化美化已日益成为家居的重要内容, 不仅可以美化环境, 还可以陶冶情操。宜选择中小型藤蔓植物或藤本桩景, 如绵毛马兜铃 (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钝萼铁线莲 (Clematis peterae) 、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常春藤 (Hedera nepalensis) 等。

4 结论与建议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种类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多数种类观赏价值较高, 开发潜力很大。

开展繁殖研究,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 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资源, 加快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的繁育、栽培等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扩大种群数量, 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服务于城市绿化。

综合利用, 提高效益。木质藤本植物不仅具有绿化和观赏价值, 大部分植物还有特殊用途, 如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等, 合理利用这类植物, 既可达到绿化的目的, 又可产生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向阳, 冯志敏, 李楠, 等.河南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 29 (03) :51-55

[2]戴天澍, 敬根才, 张清化, 等.鸡公山木本植物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3]丁宝章, 王遂义.河南植物志 (1-4册)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1997.

[4]宋朝枢.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5]袁丽洁, 李春奇, 崔波, 等.河南野生藤本植物区系分析[J].河南科学, 2007, 25 (6) :918-921.

[6]关传友.皖西大别山区野生攀援观赏植物资源与应用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0 (2) :15-19.

[7]黄成林, 周大跃, 徐济中, 等.木本攀援植物在现代城市垂直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2 (1) :148-152.

[8]李晓花, 宋满珍, 梁同军.庐山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J].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 (6) :994-998.

雷公山保护区 篇10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功能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旅游, 它首先是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为旅游路线的主题, 在可持续发展观方针的指导和引领下,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旅游业, 以自然保护区的优美风景为前提, 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展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同时获得身心的健康体验和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 生态旅游的社会功能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其主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为游客提供最原始最质朴的大自然景象, 可以让游客更加贴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淳朴和愉悦。

2、为保护区管理筹措资金, 提高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能力。

3、促进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发展社区经济。

4、对社区居民及旅游者进行生态保护教育。

二、开发建设的原则

(一) 保护第一的原则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 应首先遵循保护好原自然保护区景观特色为基本原则, 例如要求外来旅游人员保护好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不可随意踩踏植被, 游客的饮水瓶和卫生纸塑料袋等一些垃圾不应随意丢弃, 更不能污染水源。

(二) 规划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要严格遵守规划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即在发展旅游业之前, 先对该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 所谓的自然资源不光是可见的旅游资源还包括保护区的无形自然资源。同时要建立详细的评定制度, 对开设的旅游项目以及旅游活动进行有关环境影响的评价。防止旅游产业开发中保护区的环境资源遭到损失和破坏。

(三) 坚持突出重点为原则

在旅游产业开发中森林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 有目的地选择几条自然保护区的重点路线注重发展该区的森林旅游资源, 重点对这些路线进行开发和建设, 开展一些旅游项目。在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内, 所有的娱乐活动均围绕观景展开, 例如天平山风景区、车湾百瀑峡景区以及其他动物观赏区等等, 这些观赏区, 都在自然保护区内根据其独特的植被生长以及动物分布而建成, 只对其进行适当的标记而不大范围的进行工程性的改造。

(四) 坚持生态学基本原则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发展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发展的基本原则。例如在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可以用来绿化以及建设一些人工林道。对旅游路线、旅游设施、旅游场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管理, 利用生态旅游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相应的生态管理制度。

(五) 坚持逐渐递进、循序发展为原则

在自然保护区开设一些旅游项目时, 要遵循循序发展的原则, 不可盲目求进, 只顾追求一些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可采用一蹴而就的发展做法。对景区造成伤害, 并且还可以将前期旅游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 解决前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后续基金也能得到保障。这是值得我国任何一个景区规划的实际的原则。

三、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建议

(一) 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原则

在发展八大公山旅游产业的第一步是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整体的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有些景区, 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 后期的建设乍一看也非常美丽, 然而, 在开发过程中的过度行为, 却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被破坏, 紧接着后期游客的介入, 直接导致被破坏的区域不能及时的进行自我修复。自然保护区不再保护自然, 这不是我们该得到的困境。

(二) 提高旅游业开发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高素质的旅游业管理人员是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所必需的, 因此开设一些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是当务之急。政府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大投入, 从整体提高旅游业相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以往许多的案例中, 总有一些景区, 有着优秀的自然条件, 却往往在一些景区人员素质上给景区大打折扣。不仅在从业人员方面, 一些人性化的设施, 例如公厕, 例如垃圾桶等等, 合理的安排他们的间距,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游人保护环境, 提升旅游的满意程度。

(三)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

当地政府部门的资金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凭借自身的力量发展既合理又科学的生态旅游, 对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来说是一项及其艰巨的任务, 正因如此当地政府部门和八大公山自然风景保护区才更应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能力, 制定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 吸引外来的资金, 统一分配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积极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林春芳.唐立君.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发展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2

[2]孙根年.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旅游经济

上一篇: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下一篇:推进阅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