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2024-10-23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共12篇)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1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可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企业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在企业现金流管理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我国建筑施工中小型企业数目巨大, 很多企业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 甚至是建筑施工队发展而来, 这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金的问题。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如果现金周转出现问题, 进而会导致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费用的支付, 从而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因此, 企业现金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性资源,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措施,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2 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

建筑业市场目前竞争激烈, 企业生存、发展受市场影响极大, 而除了少数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之外, 大部分企业筹资能力相当有限, 而由于很多施工企业对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会计核算能力薄弱, 内部控制措施匮乏, 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缺乏规划, 现金流量管理比较随意, 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通过强化财务管理、现金流量管理来解决, 总的来看, 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筹集企业所需现金流量

由于行业所独有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集中和不稳定, 而对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资金比较紧张且融资渠道匮乏, 自有资金对企业流动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增加自有资金则要求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提升以施工技术水平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企业资信, 从而赢得金融机构 (主要为银行) 的支持。此外, 企业还需要拓展融资渠道, 多方面保证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充足。不过在融资的同时也许防范融资风险, 融资数目并不是越大越好, 需要注意融资规模与企业自身规模的相适应。

2.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俗话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现金资金应尽量投入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中。目前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 而且与建筑业相关程度大,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纷纷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去, 但许多企业不但没有取得丰厚的利润, 反而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 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吸取其他一些企业失败的教训, 结合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 企业发展目标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 对现金流量、施工项目成本及应收账款等加强管理, 逐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3 提升企业价值

首先企业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取最大利润上, 而应更关注能反映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价值”, 只有专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发展才能更加全面、健康。而企业进行现金流量管理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 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盲目投标, 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 为了拉动经济增长, 国家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此外各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也让建筑业获益颇多, 表现在各地工程项目纷纷上马, 规模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项目, 盲目投标, 忽略了自身资金实力。盲目投标的后果是不但不能增加企业项目的数量,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而且占有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 因为投标时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 如果某段时间投标数目较多, 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会造成巨大的困难, 增加财务经营的风险。

3.2 工程结算滞后, 垫资施工严重

建筑市场作为一个买方市场, 很多业主单位要求企业进行垫资施工, 而由于当前施工企业众多, 竞争激烈, 施工企业不得不接受这种方式。此外, 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每月按形象进度向业主单位进行结算, 而工程中期支付证书等资料需要监理单位、业主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 经过一系列的程序,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施工单位才能收到工程款, 这也要求施工企业更多的投入自有资金来弥补这段时间的资金空缺。更糟糕的是, 一些业主单位由于资金不足或资金尚未到位, 通过各种借口恶意拖欠工程款项, 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雪上加霜。

3.3 现金流量管理混乱, 资金成本较高

总的来看, 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都停留在随即管理的状态, 这一点在中小型建筑企业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平时不关注现金流量的管理, 遇到资金周转困境时只能求助于金融机构甚至是民间金融, 一方面中小型建筑企业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的利率较高, 造成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 数目巨大的债务和利息严重蚕食企业利润空间, 都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

4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4.1 统筹前期投标, 降低垫资风险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标难、利润微薄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要求企业管理从源头上开始就要抓紧。投标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开始, 投标工作的好坏对企业的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 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项目投标之前要统筹安排、精心准备, 依靠投标的质量而不是投标的数量来增加中标的机会。对业主单位要求垫资施工的工程项目应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 慎重选择, 尽量规避财务经营的风险。

4.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经常面临着业主拖欠工程款的问题, 为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 制定有效合理的收账策略和责任追究制度。收账时应注意方式方法, 视具体情况而定。对超过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较短的客户, 可能只是资金暂时还未到位, 不宜经常催收, 以免对以后的继续合作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对于超过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相当长的时间的客户, 很有可能是恶意拖欠工程款时, 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4.3 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具体而言, 现金流量的管理需要对现金流量流通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 也就是说在投标、施工过程、设备购置以及企业投资等各个过程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一般通过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 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控。必须针对企业的现状及发展目标进行预算编制, 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占用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项目的资金。尤其是在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建筑施工企业, 需要平衡好各个部门的资金分配, 并进行严格控制, 避免副业出现资金短缺而挪用主业的现金流量最终影响主业经营的情况发生。

4.4 合理选择投资策略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利润已经非常有限, 企业对与建筑业相关程度比较高的行业 (如房地产业) 进行投资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当然, 这需要在企业具备投资其他行业的条件的情况下, 在投资之前应该做完全的可行性分析, 对风险水平、投资可能受益进行预测, 并制定周密的投资计划, 保证投资的有效性。

总的来看, 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需要做的工作除了以上讲到的四个方面之外, 还有很多方面也亟待改善, 如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施工企业的项目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 这为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所以更需要从企业内部制度上杜绝污及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5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金流量管理作为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的问题, 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郦.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思路[J].建筑, 2005, (6) .

[2]段九利.企业如何掌控现金流[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2

编制现金预算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算控制,企业通过现金预算能够实现并保持已确定的最佳现金水平。

如果预测企业期末的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即现金流量为负值,就是企业需要筹集的资金数,企业应提前做好资金筹集计划,从而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和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

如果预测企业期末的现金流人大于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为正值,企业可为盈余现金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计划以及制定适当的利润分配方式。

2.2 实现现金收支动态管理

现金预算是现金收支动态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企业通过现金预算还可以对其他财务计划提出改进建议,并可以作为评价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的管理绩效。

实施现金预算可以使企业的总体目标得以分解、落实使各级管理者可以按照各自承担的预算任务、现金流量指标,安排部门的业务,各级管理者应该负责监控和调整本部门的现金流量,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2.3 加强融资管理,提高资金周转使用效率

以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为基础,通过编制资金旬计划、日计划,合理安排各项资金收支的时间分布,为合理编制融资计划提供依据。

2.4 有效控制资金支付

通过月度现金流量预算,将预算执行通过现金流量管理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科目,增强预算的调控力和执行力,实现预算的资金支付与业务的信息联动。

3 建立符合公司战略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体系

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应以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全面反映公司系统各项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现金收支。

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合理安排资金收支的时间序列,了解和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转情况,揭示企业现金的支付能力,为企业加强资金运作以及融资提供科学依据。

在公司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强化年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工作,逐步构建现金流量预算的月预算、日控制预算编制体系,利用银企互联每日实时监控银行账户余额,最大限度地保证资金安全和资金效益。

3.1 现金流量预算的内容

现金流量预算反映各单位各类现金收支、融通和运用情况。

(1)现金流入预算。

剖析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1、施工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1.1建筑项目体量大、建设期长

资金的时间成本较大,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资金回收的时间成本并未得到充分的考虑;建设期长使现金流入情况预测难度加大,事实上因市场波动建设发包方无法按期支付工程款是项目资金周转不灵的主要因素;现金流入情况难以预测,进一步导致项目资金使用计划难度加大,项目部无法对资金做出合理的长期规划。

1.2建筑项目现金流时间分布不均衡

从建设项目流入流出的一般情况看,现金流的出入在时间上并不均衡,多数时候为期初资金富余,中期资金紧张,收尾资金充裕的状况,在项目期初产生持有成本,而中期因短缺又承担短缺成本,后期只有顺利完成决算及收款工作,施工企业的利润才能得到最终实现。事实上,不均衡的现金流分布使企业在施工阶段多数采取赊购的方式购入原材料,赊购价往往远高于现金采购价,这提高了项目建设成本,使未来期现金流出增加。

1.3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的持续性与不可逆转性

首先,不可逆性对企业项目部的质量与成本管理带来挑战,不可逆的建筑项目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会带来加倍的成本;其次,持续性要求提高了供应商的谈判能力,特别是劳务供应商,而项目部因置换劳务供应商的难度极高而只能委曲求全,这就加强了现金流出的不确定性,打乱了原有的现金计划;最后,持续性要求需要项目部对资金有持续合理的预期,不健康现金流会导致项目停工,进而引发人工窝工、租赁材料机械租费额外支出、工期拖延罚款等,也会恶化项目成本情况。

1.4施工企业跨地区经营

首先,地理上分散的项目部往往需要在外地设立银行账户来进行资金管理,造成有些项目部资金短缺;其次,分散性使项目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或者调拨运输成本太高,导致企业内部资产无法相互调拨,闲置的周转材料固定资产等因闲置而损坏;再次,分散性还导致采购信息难以相互沟通,使采购成本增高,产生额外的现金流出量;最后,基于现金流的灵活性要求,分散的项目部往往导致非生产性资金及私人占用资金增加,降低施工企业的现金使用效率。

1.5建筑市场不规范、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盲目投标,在投标阶段需要按比例支付部分投标保证金,这些保证金占用了大量本可用于项目生产运营的资金,降低了现金使用效率。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还表现在市场主体契约意识差,施工企业面对的建设方有生产型企业、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地产开发公司等多种主体,这些主体的资信能力与契约精神往往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项目现金流管理。

2、对施工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的思考

2.1施工企业项目部层面现金流管理的措施

1)注重项目部的成本管理,项目的成本情况决定着项目整体的持久的现金流入流出,亏损的项目会让现金流入无法弥补现金流出,恶化现金流管理情况,即使短期达到现金流平衡也无济于事,长期的现金短缺总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爆发;因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识是项目部现金管理的重中之重。

2)项目施工前,做好现金流预期与规划。项目施工的长期性复杂性也让现金流预测难度加大,施工企业往往处于放任自然的状态,不做任何现金流整体规划;这经常会让项目现金流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生产需要,让项目管理者忙于应对各种因现金流引起的突发事件而不能专心搞好生产,所以项目部应该做好施工前现金流预期与规划。

3)注重合同管理,提高谈判能力,采用多种手段平衡现金流的时间分布,让现金流更好地保障项目生产的持续性,建筑业市场的不规范是导致项目部现金流管理问题的重要环境因素。

4)提高采购效率,慎用商业信用。项目部往往采用延后支付的方式来减少当期现金流出,甚至违反采购合同来转嫁建设方延迟付款造成的资金成本;所以施工企业项目账面往往巨额应收与巨额应付同时并存,这是一种通过透支商业信用平衡现金流的行为。

2.2施工企业企业层面现金流管理的注意事项

1)提高投标管理,降低投标的盲目性。盲目投标并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不适当的项目反而可能降低企业效益;在投标时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内外部的基本情况,如项目的属性、甲方的资信能力、目标市场的供应情况以及自身的人员配备管理能力匹配情况等,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投标活动,这样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的长期现金流,另一方面减少了对企业当期现金流的挤占。2)资金的集中管理。项目部的分散性使施工企业的现金流各自为战,无法相互调剂;而通过统一的资金管理中心平台集中各项目的资金,调剂项目之间的资金余缺,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当然集权式的资金管理并不是完美无缺,过度集权会使项目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丧失,进而降低项目生产效率。3)建立资产信息平台,加强资产调配。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各项目共享的资产信息平台,对企业管理至少有两点好处: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共享可以降低各项目采购信息的获取成本及材料采购成本;资产信息平台可以减少企业内部各项目的重复采购,提高采购的计划性,降低项目部库存,提升资产使用率;这两点都可以减少企业整体的现金流出量。4)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提升现金流管理水平。施工企业财务建设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合理完善的结算支付审批流程,降低资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第二,对非生产费用进行预算管理,控制非生产费用的资金占用;第三,完善备用金制度,减少企业资金的私人占用。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加强施工企业现金流管理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以上这些方面的努力,施工企业才能提升现金流管理水平,平衡现金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才能形成稳健的现金流,更好的服务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进而提升企业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晓芳,曾艳,蒋彬.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1)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4

1. 中小企业对现金流的管理意识淡薄。

有许多中小企业以为, 现金流管理是单一的财务账目, 即使是现金流量表也只能按照规定进行编制, 对于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视而不见。不知道如何使用现金流量表业务, 以帮助财务决策。中小企业的经营目标, 把现金流管理认定为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 使中小企业积压了很多以往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造成企业资金出现周转上的困难。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做现金流量预测工作, 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 采取外部融资, 资金成本大大增加, 时间久了就会把企业置于恶性循环当中, 导致企业最终破产。

2. 现金流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对于现金流的内部调控制度非常欠缺, 现金流程中几乎没有对流动资产采购、运输、保管、使用和资金的安排等程序实施科学的规划预算。对于现金流量的分析不到位, 在风险预警建构方面存在缺口。既没有重视应收账款的周转率, 也没有考虑存货的周转率, 造成应收账款的期限延长, 流动资金过多的用于存货, 不利于现金流的迅速周转, 阻碍了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 缺乏合理的融资渠道。

在我国, 大中型企业在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很大, 小企业所占贷款覆盖率仅为百分之二十, 而大中型企业贷款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之所以贷款覆盖率低, 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 缺少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账目信息不公开, 私设内部账目, 造成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 资信差。银行系统为了规避风险, 大多不会把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国有大企业往往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青睐, 获得更多的贷款。地方性商业银行对于一些没有能力进行抵押的中小企业采取提高利率门槛的方式, 将缺乏抵押资产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其三, 采用民间借贷的方式融资, 不仅利率很高, 而且不受法律保护。尽管当前政府为了扶持一些中小企业, 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对于中小企业的劣势地位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4. 缺乏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 还局限于车间式管理, 缺乏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 忽视决策管理。在进行投资过程中, 没有对投资决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企业领导一手遮天, 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强, 其危害和负面效应都会很大。盲目的投资决策只能对现金流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二、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对策

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现金流管理意识。

在真正认识现金流管理作用的同时, 更新管理观念, 提高管理水平, 采取一定的手段, 建立健全科学的现金流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的快慢, 加强对现金流管理的正确认识, 不断完善企业现金流管理机制, 注重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人员素质提高了, 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工作才能高效进行, 从长远来看, 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储备了人力资源。

2. 完善现金流管理制度。

编制现金预算, 达到对现金流的战略性管理目标。现金预算是现金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金预算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出现金的收支状况,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所反映情况, 进行余额补足, 依据企业的生产现状决定现金余额的存留, 合理支配现金额的剩余部分。通过实施现金预算编制, 有效分解和落实了企业的整体目标, 有助于各相关部门根据现金流量指标布置业务, 使现金流量得到合理控制, 为实现预定目标奠定了基础。现金流预算既是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 又是企业获得投资效益的重要保证。严格监控现金流量, 控制预算外的现金流出, 对大额度的资金流出企业要实施跟踪控制, 这是中小企业对现金流管理的关键。

强化对现金流的流动性管理。企业要得以生存, 现金是其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现金周转流畅, 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中小企业通过合理的现金流管理制度和规则, 统一对财务进行管理。现金流的正常运转要依靠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企业通过预算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得到及时的调控, 正确评价管理决策, 有利于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实行财务管理民主集中制, 计财部对企业财务进行统一管理, 各部门代收的资金都要及时上缴, 保证了资金的有效运用。

3. 加强存货管理。

存货是影响现金流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对存货的有效管理, 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 减少货物存放的天数, 可以使企业资金收益率提高。企业通过加强对各类存货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 缩短现金流转过程中以存货形式的滞留时间, 可以有效地加速资金的回收。

4. 多渠道融资。

拓宽融资渠道, 保证现金流的充分及时的供应, 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在提高自身信用度的前提下, 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关系, 以得到银行的贷款发放。企业也可利用股票融资, 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现金流合理流动, 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保持旺盛。

三、结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 处于整个管理的核心地位, 而现金流量管理则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加深对现金流量管理意义的认识, 实现现金流量管理从经验、规章性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强化和依赖于有效的现金流量管理, 实现管理跨越式的发展, 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建伟.泛滥投机造就不出健康社会[N].中国青年报, 2011-11-29.

[2]张小燕.论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J].科技咨询, 2007 (15) .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5

目前现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库存现金限额

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开户银行原则上以开户单位三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起库存现金限额,一年核一次,开户单位如在几家银行同时开户,应以一家开户行核定的限额为准。可在多头开户情况下,多头提现,库存现金远超限额。企业坐支现金

根据规定,单位的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在限额内从开户银行提取支付,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用于支付或在限额内从开户银行提取支付,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用于支付各种开支。但有些企业未把经营收入中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而是为了方便直接用于日常经费的开支,坐支现金现象严重。

白条抵库严重

白条抵库,是指用于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和审批手续的字条或单据顶抵库存现金的做法。这造成盘点现金时账面现金金额与保险柜金额不符。

超额使用现金现象比较普遍

根据规定,现金的开支主要是对个人的各项工资、奖金、福利等开支及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率费等,其结算限额为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才能予以支付现金。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结算限额偏低,可操作性不强;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但企业为了方便大量使用现金支付。

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

储蓄存款有随存随取,款额不限,灵活方便的优势,因此,部分单位为保证不合理地支付现金,便将公款以个人名义私自存入储蓄所,而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留账外公款俗称“小金库“,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很多企业内部的部门都有”小金库“,给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大额支现放任化 一些银行为例保住客户则服从其需要,不对大额提现进行审查和控制,而采取放任的办法。一些发卡银行为了保住原用卡户而为持卡客户提现大开方便之门,使大量现金借此渠道大量流入社会,利用银行卡提现程度一天天扩大,这与减少现金使用,扩大转账结算的宗旨背道而驰。

解决岂可库存现金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事前防范,建立完善的现金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防止企业舞弊行为的最有效方法,可以保证企业所有活动都是在主管人员授权情况下进行的。加强对现金收支的控制,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之父和结算制度加强现金管理,接受银行监督。

财会部门作为企业现金管理的职能部门,应该建立现金管理责任制。现金控制的药店着重有:审批、审核、收付、复核、记账、核对、清点、清查。其中,审批、核对和清查最为重要。现金管理需要业务部门、财会部门、清查小组联合控制。

加强对企业大额支现的柜台监管审查,建立大额提现支现的登记申报管理制度,堵住大额支现漏洞。可以考虑采用适当收费征税的办法来调节企业大额用现行为,对除工资、农副产品采购用现外,其他用现,按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用现手续费和用现税金,使企业用现比转账付出更大的代价,迫使企业自动放弃使用现金,主动采取转账结算方式。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要坚持库存限额一年核一次的原则,以一家主要开户行核定为准,把控制企业坐支、套取现金、大额支现扩大消费支出作为现金监督管理的重点。

严格开户管理,坚决纠正无证开户随 意支现现象。

事后检查,保障现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账实盘点控制。即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进行定期盘点,日清月结,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白条抵库,确保企业资产账实相符。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就是实施账实定期盘点控制。

库存限额控制。核定企业每日库存现金余额,超过限额的货币资金及时送存银行。这样做既可降低货币资金被盗风险,还能高度集中货币资金,便于统筹使用。岗位分离控制。将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库存现金的效益性控制。服从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健全监督体系。

即健全金融与社会两套监督体系。应着重加强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督能力,同时建立金融同业问相互监督制度。重点是强化检查和处罚,可采取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处罚应高金额,能起到罚一警十的效果。对企业的社会监督考虑到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利益关系,其监督权应主要由财政、审计、监察、企业主管部门并联合社会审计机构去从严执行。

论现代企业的现金管理问题 篇6

关键词:现金;现金管理;问题;对策

1.现金管理的重要性

“现金为王”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理念。现金犹如企业日常运作的“血液”,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企业的现金循环与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之间相互影响。通过现金管理,关注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是股东价值增长必由之路。现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计量的,可以增加企业决策实效性。控制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可以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降低财务风险。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提升现金管理水平,可以合理的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

2.现代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现金的安全性不高,管理控制薄弱

企业现金面临的风险首先是安全性。由于企业内部现金管理控制薄弱,企业现金可能受到非法的侵占和挪用,造成企业款项的流失。众所周知,许多企业存在会计作假,现金“跑、冒、滴、漏”的现象。比如企业资金可能被侵吞,进入私人的小金库,或被挪为他用;利用企业制度的漏洞,“坐支”现金;库存现金被盗;企业的各类文本文件、票据和印章、印鉴等被随意放置而被遗忘,或被员工盗用,造成企业现金的流失。

2.2 现金管理缺乏规划,利用率不高

在我国,由于现金管理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现金管理的理论发展滞后,大多数企业没有对现金进行合理规划,存在着多头开户,现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一个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往往分别开有数个银行账户,每个账户里的金额不一,使得集团总部对整体资金缺乏控制。这样就容易出现集团总体资金富足和分公司的资金过于分散从而不能形成规模,导致资金浪费与沉淀,企业集团部分资金短缺。当需要资金时往往因为抽不出资金而向银行贷款,造成集团内部自有资金与负债双高的现象,导致公司存在高额的财务费用和大量的现金沉淀,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2.3 资金运作的风险控制不足

企业通常会用现有的闲置资金在证券市场进行有价证券买卖委托理财,以期规避经营风险或投资获利。一些企业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缺乏理性的投资预测、决策、预算、分析能力,在投资方向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对外投资,导致现金无法及时收回,破坏了资金的良性循环,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现金流量。

3.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对策分析

3.1 建立良好的现金管理制度

良好的现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防止或减少不法分子偷盗、贪污、挪用企业现金等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一,建立严格的组织分工和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第二,建立审批流程机制,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第三,保证企业建立起的现金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地执行,及时发现不合法的资金收付行为。第四,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程序,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促使各部门能够更好地开展现金管理工作。

3.2.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资金的管理模式相对松散,使企业的资金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建立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实行现金池管理,实现最大化的资金利用效率,最小化的资金持有成本,以提高集团企业的经济利益。

实行现金池管理,将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账户管理,使资金能在公司内部进行流通,以满足子公司缺少资金的状况,以内部资源共享替代外部融资,从而减少了因外部融资而产生的财务费用,也减少了资金管理的成本。

3.3.追求最佳的现金结存额和使用效率

为保证企业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有随时可动用的现金资产,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账上随时保留足够的现金结存。但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包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和机会成本。现金管理的最佳境界是“不结存现金”,在条件允许下,尽量借用银行的钱来保证公司任何时候的资金需要。

确定现金结存额后,就要确定现金短缺的时期有多长,从而能达到最佳的现金使用效率。企业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来缩短现金缺口时期:延长采购存货的应付账款付款期,缩短应收账款收款期,加快存货周转期。

3.4.强化投资管理,降低资金运作风险

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企业通过理财来获取收益。为避免盲目投资,企业需要强化投资管理。第一,委托信誉好、规模大的专业机构理财。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往往比企业自身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好的投资决策能力,与企业直接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相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委托理财风险更小。第二,配备专业理财人员,加强对现金的管理。企业根据自身的状况,合理配备理财人员和管理团队,权衡相关支出和收益,提高现金利用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投资管理中要正确评价自身能力,量力而行。

4.结论

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曾说:“一个企业的死亡,其直接原因往往不是它的利润,而是现金流量。”现金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现金管理对企业经营意义重大。而现代企业在现金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强化现金管理,从而使企业能有效抵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整体利用率,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资产经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高源.浅析现代企业现金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2,(697):44-45.

[4]徐晔,方先丽,林卓英.现金管理的最佳境界[J].上海会计,2001:35-37.

[5]王甲迎.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现金管理[J].商情,2010,(30):31-32.

[6]杜馨.我国现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1995,(5):27-30.

企业现金流管理问题的思考 篇7

一、现金流管理的涵义

现金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和数量进行的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活动。

一般而言, 现金流管理包括现金流的规划、现金流的预测和控制及现金流的评价。现金流的规划包括:现金预算管理, 现金的流入与流出的管理, 现金使用效率管理 (如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等部分) 。现金流的预测和控制包括:编制短期的现金预算和长期现金流转预算, 加强现金流日常控制、管理, 减少现金回收时间等。

二、企业现金流管理现状

(一) 现金流量管理的筹资问题

有的企业认为只要有了现金, 企业经营就会顺利开展并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任何筹资渠道筹集来的现金都是需要支付投资成本的, 当企业的投资收益低于筹资成本时, 筹资反而会导致企业效益降低甚至经营失败。而且很多企业的现金并不缺乏, 缺乏的是运用的能力, 当这种企业掌握了超过其运用能力范围的现金, 往往会做出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 这必然导致优质资产少, 劣质资产多。企业应当筹集多少现金, 必须与其自身的经营规模、投资方向、财务能力相适应, 一味追求增量现金往往是其经营失败的根源。

(二) 为提高销售量而加大赊销比例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为占有市场份额, 增加销售量, 有的企业只得采用赊销的形式。但是只要采取赊销形式, 坏账损失就会或多或少的发生。而且, 现销是按现金销售和现金利润纳税, 而赊销则是按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状态的销售和利润纳税, 因此企业家要动用其他渠道的现金为未收到现金的收入纳税。再者现销意味着现金在不断流动, 赊销则意味着现金停滞流动或流动的间隙扩大, 更容易引起支付危机。

(三) 现金流量管理的财务信息失真

目前, 我国相当多企业对现金流量的财务核算不重视, 或者是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员, 信息普遍失真, 会计核算不准, 报表不真实。由于人为制造信息孤岛, 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现金流量信息, 不能做出相应的正确决策。

三、企业现金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 从其发展阶段来看, 很多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竞争力较弱。其中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者, 在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现金流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致使现金流管理的职能得不到发挥, 企业现金流管理长期停滞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格局中。当前, 企业现金流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 缺乏健全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

不少企业对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现金流量预算编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发展规划和战略任务, 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一部分企业尚未建立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却经常不按照设立的制度办事, 甚至朝令夕改, 导致企业资金使用混乱, 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 对资金的监督不严、控制不力、审计和监督效果不佳, 从而影响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质量。

(二) 企业偏重利润管理, 忽视现金流管理

许多企业在管理实际中偏重利润管理, 忽视现金流管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有二:一方面, 鉴于衡量现金流量与企业利润所采用的计量方法不同, 现金流量与利润并不必然呈现出正相关性, 因此企业利润的增加并不总是意味着现金流量的增加。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是现金收付的实现值, 而利润则是指在会计期间内企业的账面业绩,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采用的赊销方式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增加企业的账面利润, 若企业无法及时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 则会出现企业账面利润高而现金流匮乏的局面, 从而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另一方面, 鉴于会计制度的缺陷, 企业利润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链状况, 企业价值在采用企业利润衡量时与采用现金流量衡量时会出现较大差异, 从而使投资者在对企业价值做出判断时出现偏差, 也会使经营者在做出经营决策时出现失误。

(三) 企业现金流管理缺少监督与考核机制

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对现金流管理环节监控不力, 缺乏严格的现金流监督与考核机制。由于种种原因, 监督与考核机制很难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决策上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 领导者个人说了算, 导致现金流的流向与控制脱节。很多企业领导不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而财务人员又不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且处于从属地位, 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 出现“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 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的现象, 使得财务监督考核流于形式。缺少监督与考核机制使得我国企业削弱了对现金流管理的约束力, 现金流管理工作也出现很多漏洞和脱节的环节, 管理上松懈, 缺乏严谨性, 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

四、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对策

(一) 建立健全现金流预算管理制度

现金流预算是企业对其经营目标的最正式、最具可操作性的理性表达。现金流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地规划“未来”。因此, 我国企业应合理地构建现金流预算管理体系, 科学控制现金流量和现金流入流出时间。

1. 建立并完善现金流预算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的年度现金流量预算体系。主要从收入预算、支出预算中得出现金流入、流出的数据, 用来编制年度现金流预算。二是建立完善的月度滚动现金流量预算。同时, 结合实际和预算情况, 对年度预算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及时调整。三是细化现金流量的阶段性预算, 通过调节和控制各阶段的现金流入流出量, 来提高现金流量预算的执行力度和精度。

2. 合理编制现金流预算, 科学控制现金流量和流入流出时间。

首先是企业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应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 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程序, 并以价值创造为依据来进行。预算一经确定, 就不得随意更改。其次企业现金流预算编制应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 采用适合企业自身的方法来编制。通过对现金流的预算, 掌握现金流量的情况和现金流入、流出的具体时间, 并且在实际运作时依此来进行控制。

(二) 整合现金流与利润流管理, 使二者趋向统一

首先, 必须实现管理体制的转化, 实现盈余管理到现金流管理的转变, 在原有的盈余管理的基础上, 配合现金流管理, 实现二者相互配合、相互验证的关系。其次, 建立一种信用等级的评估制度, 通过这种制度来合理选择客户, 在此基础上, 考虑客户企业的现金充裕和周转的实际情况, 客户拖延付款或拒付款的概率以及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损失的可能性大小, 以及由于客户延迟付款给企业利润所带来的影响。再次, 实施合同管理。在企业建立交易时, 规定在一定金额的交易中必须签订付款合同, 当客户延迟付款时, 能够保障企业现金流的安全, 保障企业现金循环的畅通。

(三) 加强现金流管理的监督与考核

为了加强现金流的管理, 企业一方面应建立以“激励约束”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奖优罚劣。我国企业应组织专门人员对现金流的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而且应重点检查现金流的运转是否正常以及与企业的现金流预算是否一致等。现金流管理还应层层落实到各个部门, 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此外, 还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对现金流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逐步实现现金流管理的“全员监督”。另一方面, 还应建立一套兼具流动性、获利性、财务弹性和收益质量内容的现金流管理的考核机制。为此, 我国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现金流管理考核指标, 并将其纳入企业综合考核体系中。

参考文献

[1] .纪建梅.论企业现金流的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9 (02) .

[2] .高怀雷.从金融危机看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J].经济论坛, 2009 (18) .

[3] .曲森森.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10.

[4] .陈志斌, 韩飞畴.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管理[J].会计研究, 2012 (12) .

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现金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金管理的目的

现金是对其他资产度量的标准尺度。它作为一种通用的交换媒介,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意义的现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金仅仅指库存现金,即企业金库中存放的现金,是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的需要而保留的现金,包括人们经常接触的纸币和硬币等。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活期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等。本文论述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

企业进行现金管理的目的是协调好资金的流动性与资金的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追求。现金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遵守现金管理原则,保证现金流动的透明化;其次,保证资金充足,迅速为企业提供即时可用的资金;再次,避免企业资金冗余,保证企业资金发挥最大的功用。总之,现金管理的宗旨就是以最少的现金冗余量去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现金管理理念缺失,管理者素质堪忧

1.企业的现金管理观念错误。目前,许多企业对现金管理存在观念性错误。部分会计人员误以为现金管理仅仅是为了控制成本,他们简单地统计日常现金流的流出而忽略了现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性。这种忽略也使得现金的利用价值大幅度缩水,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之相反,部分会计人员对效率的理解过于片面,他们出于提高资金周转为效率的目的,自己随意选择结算种类,不理解也不配合银行对现金支付的管理。其次,“紧急关头,用了再说”理念的盛行使得部分企业现金管理相对主观随意,主要表现在:滥用自有资金甚至是专项资金;消费基金和面子工程占用过多资金。此类行为使得资金的运用难以落实,财务管理制度陷入困境。

2.财务人员素质堪忧。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准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而言,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薄弱,这与企业领导任人唯亲和专业人员培训机制的缺失密切关联。会计从业人员只是单纯记录现金的流动而非去有效管理。甚至有些从业人员并未获得从业资格,这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此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样影响着企业的现金管理水平。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应本着客观的原则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与道德心,对非法违规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自己也与其同流合污,互相串通,弄虚作假。此类行为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管理秩序,不利于公司的有序运行。

(二)企业现金管理机制缺乏严谨性

1.对现金的使用过于随意。企业现金使用的随意性主要体现在:没有遵循《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中1000 元的限额;将库存现金用于不恰当的会计科目等。随意的使用必然导致管理的混乱。

2.存在“白条抵库”与“坐支现金”现象。企业在应对临时的应酬,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等情况下经常有人写下一纸欠条并挪用库存现金,这就是“白条抵库”行为。此类行为给企业带来了“账实不合”的困扰。与之相对的还有“坐支现金”的现象:单位用自己的现金收入直接支付各项支出的行为。很多企业为了方便省事,将收入直接用于其他开支而不存入银行,“坐支”现象时常发生。二者都影响了财务管理机制有效率的运行。

3.多头开户。企业以同一个身份在不同的金融机构或同一银行的不同网点开立多个户头办理存取业务以套取银行信用,方便大额贷款进而隐瞒收入和支出来逃避纳税。这就是“多头开户”。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债务逃避或者诈骗行为。此类行为无视库存现金限额的规定,一方面破坏了金融系统的秩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国家的宏观经济体系。

4.私设“小金库”。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企业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的外观各异,内在复杂,性能各异,“小”已经难以掩盖其本质,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为腐败的温床,严重干扰了企业对现金的管理。

5.岗位分工不明确。相容职务岗位的分离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但会计和出纳相互串通或者由同一人担任出纳和会计两个职务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无疑增加了舞弊、掩盖错误和越权管理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起不到内部牵制的作用。

(三)资金运用效率低

1.闲置资金过多。现金管理涉及到企业资本的利用效率问题。这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金的持有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一方面,现金的持有要保证企业的日常开支和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由于持有现金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价值,故而闲置资金也要遵循效率最优和适度原则。在大多数企业中,现金的大量冗余仍然存在。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着企业市场目标的实现。

2.企业现金周转不顺。资金周转速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资金占用量。不顺畅的资金流转使得企业无法吸引足够的劳动力,无法购置固定资产以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影响企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顺的原因一个是应收账款管理不当,一个是存货管理不当。

(1)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应收账款专指因出售商品或劳务,进而对顾客所发生的债权,且该债权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书面承诺。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企业为了能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战胜竞争对手,争夺客户,被迫采用赊销的手段。这种手段虽然可以增加账面上的收入与利润,但由于售出货物和客户还款之间存在时间差异,企业的现金数量并不能马上增加,这无疑影响了企业资金的运转。而且如果客户的信誉水平不高,偿债能力较差,那很可能造成财货两空的下场,“坏账”的风险也会更大。

(2)存货管理不当。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企业为了营业活动所购买或制造的商品,都属于企业的存货。存货数量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过大的存货存量会占用很多流动资金与劳动力资源,增加企业的负担与风险。由此可见,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与企业存货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存货管理水平的降低必然会造成资金周转不顺。

(四)企业资金缺口加大

1.企业内部融资缺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进行外部融资以利用财务杠杆减少赋税乐此不疲,而对内部融资的作用明显缺乏认识。所谓内部融资,就是把自身的储蓄用于经营和投资。该融资方式更倾向于利用内部资金,在企业内部进行现金的融通,它是外部融资的基础,共同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由于内部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也没有融资费用,不会给企业带来偿债风险,所以相比外部融资,内部融资的成本要相对低很多,但是由于内部融资合法性的界定问题存在争议,且偿还压力较大,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的内部融资机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企业外部融资困难。我国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外部融资的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却更愿意放眼于国有企业或大企业,这造成了现在绝大部分企业都感觉借款难,融资难。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这种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的放贷带来很大的风险;第二,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票据进行抵押,缺乏担保机构进行担保,贷款项目往往泥牛入海;第三,银行大多青睐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在同样的评审标准下难以对抗大型企业。

外部融资的缺乏使得企业绞尽脑汁挪用现金,进而加剧了现金管理的混乱。

三、提高现代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重要对策

(一)增强现金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1.提高现金管理意识。提高现金管理意识是对现金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意识的提高应该从管理层开始,企业领导要摒弃以前将营销、成本、利润放在第一位而忽视对现金管理的思想,认识并接受“现金为王”的理念。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积极关注现金的流入、流出及运用情况,并及时总结现金流管理的经典案例和经验,然后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企业员工自觉注重现金管理,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团队的建设。

2.保证财务人员素质。高素质的财务团队是企业珍贵的财富。财会人员素质的保证需要企业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企业要保证只有符合基本要求的员工从事财会工作,杜绝没有从业资格的财会人员。其次,企业要通过培训及再教育的方式纠正财会人员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提升其业务素质与法律意识。知识的更新对于会计人员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学习。与此同时,与会计领域相关的经济法和公司法也要称为会计人员必须娴熟的法律法规,进而可以提高其核算水平。最后,企业要完善奖惩制度,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朝着符合企业需求的方向发展。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应明确职责分工。企业必须由不同的人分别承担不相容职位的工作,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氛围,杜绝舞弊或串通舞弊的行为,努力做到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具体要求包括:钱、财、物要分管:负责仓库保管的人员只能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管理,而对它们的相关信息登记任务则要交给财务人员管理;某项经济业务的执行者不能同时担任审核人员和记录人员,而财务的保管者不能同时担任记录者;在入账方面,记录明细账或者日记账的财务人员要和记录总账的人员相分离;货币资金的收付和保管只能由特定的出纳人员负责,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非货币资产的登记、货币资金审批等工作,还应与稽核人员、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

2.完善审批制度。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约束,避免权力的滥用。审批人应对资金业务的授权审批采取谨慎的态度,认真规定经办人在处理事务时的工作要求与职责范围,并将这些要求形成书面文件要求经办人必须遵守。对现金支付的审批也是重中之重,单位应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确定企业的现金开支方式与范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着力控制资金支付,尤其是大额现金的支付,以便及时发现违法资金收付行为。

3.完善审计工作。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监督、检查和评价行为,内部审计部门只从属于企业最高的管理部门。对现金的内部审计主要针对内部牵制制度的执行是否充分有效,管理部门制定的现金管理目标是否合理可行,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合法,各项经营业务的执行是否到位等进行审计。这些信息可以直接报告到企业最高的管理部门。企业还要定期进行外部审计,以保证现金使用有效,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互配合更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做日清月结,并定期盘点。为了防止挪用现金、贪污腐败、舞弊或串通舞弊,保证现金安全,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账实核对,账账核对,并对现金进行盘点,如果发现账实不符或账账不符的情况,应立刻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加强投资管理,减少闲置资金。第一,申购新股。为了避免高风险,获得稳定的收益,企业可以将短期资金投入到一级市场来申购新股,而不必购买收益很诱人的高风险股票。第二,购买国债。国债流动性很强,参与者也较多,如果企业不愿长时期持有某一债券,那购买国债相比购买其他债券更容易及时脱手。因为国债由国家发行并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再加上上市国债的品种都具有较高收益性,所以最安全的投资方式便是购买国债。第三,委托理财。专业的理财机构拥有专业的理财专家,面对现代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证券市场,企业与其自己投身于二级市场进行投资,委托信誉良好、经验丰富、规模较大的理财机构要更加保险一些,也能更大地减少企业风险,保障企业利益。第四,培养理财人员。当企业拥有一定的财力与规模时,可以考虑聘用或培养优秀的理财专家或理财团队,让他们随时观察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变化、研究利率走势并为企业提供最新信息,帮助企业高效利用现金,合理制定计划。

2.控制现金收支平衡。企业对现金收支的控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通过制定以信用条件、信用标准和收账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政策,根据客户的经营状况以及以往的交易信息来对其进行信用评级,然后对不同信用程度的客户采取不一样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第二,增加预收账款也是加速现金周转的有效方式,客户先付款企业后发货,这样可以减少坏账损失,有利于企业现金的回流。第三,尽量推迟偿还应付账款,争取充分利用对方的现金折扣等优惠政策,但在不影响企业信用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晚的付货款。第四,加强存货管理。过多的存货存在往往伴随着较高的人工费用,这无疑会增大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利息支出,还会造成货物积压,面临跌价或者毁损的风险,所以控制存货数量可谓十分重要。采用优惠的信用政策促进客户进行赊购,以此来减少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四)提高公司融资能力

1.加强企业内部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企业规模和信誉的问题经常不能从银行得到所需数量的贷款,所以进行票据贴现是从银行得到资金的有效途径,而且商业票据大多是企业间交易时买方开给卖方的,贴现行为也可认为是变相的提前获得货款。资产典当融资就是企业对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或者财产权利进行典当而获得的资金,这是民间融资的主要渠道。资产典当具有灵活性,企业可以用作抵押的资产多种多样,抵押给典当行以后只要在一段时间内赎回即可,期限最多可以达到半年,赎回后可以再次抵押。资产抵押对融资者的信用度要求很少,所以资产典当融资十分方便。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商业信用向自己的客户筹集资金,比如向客户收取预收账款、定金,延缓向购货方支付货款等。但也伴随着还款期限短,压力大等风险。

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为了缓解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国家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出台相关政策、法律并大力贯彻实施来为其提供帮助,比如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实施结构性减税,也可直接为其提供财政支持。另外国家应该通过强制力大力保证金融市场的公平,纠正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歧视。银行不应只注重不动产类型的抵押担保方式,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同于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可以考虑让其以存货或者应收账款等动产进行抵押,企业也可以借助其他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企业间互相提供担保。另外,银行应转变观念,将对企业的评估更多地转变到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分析上来,不要拘泥于形式上的“企业分析”。

(五)银行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管理

首先,银行根据被监督企业的现金使用情况、违规使用现金情况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可能产生问题的方面进行特别的关注,比如私设“小金库”、坐支现金等,并以此为突破口坚决纠正现金管理工作,同时对违反规定使用现金的企业进行罚款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次,银行应严格管理企业多头开户的行为,按照规定一个企业只可在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出基本存款账户,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只可以办理临时存款账户进行转存款收付。最后,企业减少 现金交易而使用转账的结算方式可以减少现金交易产生错误的概率,银行可以对除用于发放工资、福利或者采购农副产品等行为以外的现金提取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便会放弃使用现金结算转而使用转账方式。

参考文献

[1]邓一帆,企业现金管理的问题探讨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3(12)120-122

[2]顾丽,企业现金管理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2(07):125-126

[3]万怡,现阶段我国企业现金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2(08)063-064

[4]陈巧楠,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278-279

[5]薛明芳,企业现金管理状况分析[J],会计师,2011(05)039-040

关于我国企业现金管理问题的研究 篇9

一、我国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企业现金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金管理意识不强, 没有意识到现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的企业观念中, 企业经营大都重视业务工作, 轻视财务管理工作, 甚至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财会管理部门, 缺乏现代化的现金管理制度, 简单的把现金管理当做财务部门的工作, 忽视对陷阱的效率管理, 导致很多企业内部资金浪费严重, 使用情况混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 企业现金管理缺少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确保企业现金管理的科学性, 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很多企业内部的现金管理没有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 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导致很多财务问题只能实施事后控制。另外, 企业的现金管理过于放松, 现金管理部门没有没有从企业的整体利益为立足点, 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大都流于形式, 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制约网络, 导致企业内部的控制力不够, 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当, 不能及时发现现金问题。企业内部的很多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一味的迎合上级领导的建议, 忽视实际的企业财务状况, 按照企业领导的意见办事, 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现金管理的混乱, 影响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三) 企业现金预算不健全

现金预算是一个整体的部署和对话, 不仅仅包括企业财务部门, 而且包括企业生产、销售以及投资等各个部门;但是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 现阶段很多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 很多企业内部并没有专门的现金预算管理部门, 导致企业预算缺乏科学性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企业现金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考评缺乏合理性, 导致现金预算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最后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现金管理水平。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现金预算管理意识,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相关人员必须首先在思想上重视现金的预算管理工作, 成立专门的现金预算管理部门, 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紧密配合, 及时沟通联系, 保证现金预算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序性。

二、应对我国企业现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增强企业的现金管理意识

企业作为一种资金流转的动态体系, 企业的现金管理工作是确保这一体系高效运转的重要动力。由于现阶段很多企业内部依然受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现金管理理念的影响, 导致企业现金管理工作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地位一直低于经营管理工作, 进而造成企业现金管理的低水平和低效率。企业资金是从债权人或者股东手中以投资的方式流入企业, 然后再以本金、红利、利息的方式流出公司, 其中物资运动仅仅是实现资金增值的手段和资金运作的载体, 企业所有资产都是资金在流转过程中的转化形式。通过充分理解资金运作的实质, 才能保证企业的现金管理工作主动支配企业产品的再生产过程, 而不是被动的服从再生产过程。所以, 各家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现金管理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实质作用, 转变传统的现金管理理念, 并把现金管理工作放在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地位, 以充分发挥现金管理工作在企业运作中的作用。

(二) 建立现金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在现代企业现金管理模式下, 企业现金管理的分析和决策逐渐走向专门化和基础化, 而且现金管理的层次不断提高, 为此, 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机构, 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监督制约机制。我国企业的现金管理应该逐渐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方式, 确保现金管理贯穿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 加强现金管理对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监督和指导。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现金管理理念, 加强集体决策和科学决策, 避免经验决策等主观财务决策的出现;对财务管理人员来说, 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现金管理水平, 提高现金管理风险意识和现金管理纪律意识, 企业的现金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发生现金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应该把资金风险预防作为现金管理工作的重点, 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分析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制定风险报表交给企业的相关部门, 对各种风险信息进行评估,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投资项目, 降低企业的现金管理风险。

(三) 制定科学的现金预算目标

首先, 制定科学的现金预算目标, 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型, 预算目标在预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预算目标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加强预算目标的导向性, 预算目标不仅要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 还要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 另外, 预算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 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采用滚动预算编制形式以保证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次,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 在编制预算时, 企业可以围绕自身长远的经济目标, 保证预算的可实施性。预算管理应该适应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 在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企业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市场的风险性和多变性, 增强预算的弹性。

三、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必须加强现金管理, 重视现金管理工作, 确保企业资金的循环畅通,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明芳.企业现金管理状况分析[J].会计师, 2011 (05) .[1]薛明芳.企业现金管理状况分析[J].会计师, 2011 (05) .

[2]张新平, 周莉.浅谈企业的现金管理[J].中国商贸, 2011 (12) [2]张新平, 周莉.浅谈企业的现金管理[J].中国商贸, 2011 (12)

中小企业现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现金管理,内部控制

一、现金管理的概述

(一)对现金的认识

现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活期存款、银行汇票、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等内容;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根据财务管理中的定义,现金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式的那部分资金,即广义的现金,与我国会计中的货币资金概念几乎一致。现金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代表着企业的现实购买力,是企业中流通性最强的资产,可以有效地立即用于材料采购、支付人工、交纳税款或偿还债务等等。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额的现金;同时,一个企业拥有多少现金,又标志着其偿债能力与支付能力的大小,是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等分析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

(二)现金管理的内容

现金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在保证企业高效、高质地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持最低现金持有量。现金管理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确定现金管理目标;现金预算;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为了实现现金管理的目标,进行现金预算是强化现金管理的最主要方法。现金预算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按期编制现金预算来规划和控制未来现金的收支活动,目的是把握企业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关系与期限结构,确定现金收支的余缺状态,以便预先作出财务安排,防止因现金持有量的过多或不足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交易、预防、投机这三个动机的要求,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但现金持有量过多,又势必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机会损失,降低整体资产的获利能力。因此,现金管理要在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作出一个合理的选择,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成为现金管理的基本任务。

二、中小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的开放,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资金周转困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而资金管理的中心又是现金管理,所以,现金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公司的命脉。但是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市场销量,追求利润最大化,现金管理的理念不强,企业现金管理的内容没有落到实处,现金管理的目标没有达到。具体表现如下:

(一)企业管理者的现金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健全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现金管理的认识普遍不足。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这种模式使得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往往只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注重对现金的管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如一些中小企业的业主出于人员成本的考虑,导致财务部门设置过于简单,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不符合法律法规,会计岗位职责划分不清,不相容岗位却由同一会计人员包揽,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牵制机制。

(二)应收账款回款不及时,存货管理不到位,造成资金占用率过高

一方面为了追求过高的销售额而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回款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回款不及时,造成现金流短缺。另一方面,存货管理的不善,造成资金占用过高,导致中小企业的现金周转速度变慢。而盲目的生产和采购,产品不能产销对路,造成大量库存积压,资金占用相对也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现金随意使用,缺少大额现金支付的监控手段

坐支现金,白条抵库等随意使用现金的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很普遍。尤其一些新兴中小企业由于现金管理观念不强,缺乏专业人员,对现代化支付不熟悉,频繁携带巨款外出交易结算;还有一些效益较差的中小企业,他们通过坐支现金来逃避银行信贷债务,没有严格遵守收支两条法律线,从而使现金在银行体系外循环不断滋生。大额现金监管手段弱化,公款私存的情况在有些中小企业尤为突出,这种现象成因复杂,危害明显,且有逐步蔓延的趋势。而大多数金融机构对大额现金支付的监控尚未建立支付数据库和实时监测系统,很难掌握开户单位在本系统,特别是本辖区的大额现金支取情况。

三、中小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人员的现金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现金观念是指导现金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现金管理问题的出发点。一方面,要提高企业主对现金的重视程序,强化的现金管理意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现金管理上的工作人员的重视,制定现金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现金管理程序,如出纳人员更是要做好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的日清月结。

(二)完善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监督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现金管理的前提。各企业应认真贯彻《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的规定,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比如要实行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建立现金收支日报制度,通过编制现金收支日报表,加强对企业现金流出的日常监控,防止现金遭受盗窃、挪用或不当使用,以节约使用资金。完善财务审批制度,明确规定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公司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三)强化现金预算管理,科学确定现金持有量

很多企业解决现金流不足的方法是举借新债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这样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把现金预算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建立保障现金流预算的管理体系,通过现金预算掌握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及时补足余额,并从现金流角度对企业未来现金流断裂的可能性进行科学预测,还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建立一套资金储备计划,对现金使用加以控制。

在做好预算的前提下控制好现金的持有规模,需要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量。现金的持有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转换成本和短缺成,上述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同时建立现金流量考核指标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对现金流量管理至少能做到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在较长期限内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应能实现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性和有效性目标。

(四)加强存货管理,加速回款速度,加快现金的周转率

加快现金周转率主要包括现金的加速收回,现金的延迟支付和存货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速现金流回收、降低风险损失的基础保障。进一步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制度与控制措施,以顺利地实现应收账款投资的基本目标,通过利用现金浮游量和使用汇票结算,延缓现金的支出,延长应付款的周期,这样才能为有效利用现金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加强存货的管理,努力缩短存货周转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存货的经济采购批量,及时清理库存物资,避免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影响企业的进一步经营运转。

(五)加大银行监管力度,正规化现金的管理程序

加强银行层面的监督,特别要对公款私存、超额使用现金等违规现象予以高度重视,提高对现金管理工作重要性和严肃性的认识。可以建立银行同业间相互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企业的检查和处罚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处罚金额,强化处罚力度。

企业必须严格将库存现金控制在核定的限额内,超出限额的部分必须送存银行。对资金的用途、去向进行有效地监控,严格审批制度,手续不全、不规范,不付款;实现责任追究制度,违规开支,谁批准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单位领导坚持每月一次现金、银行存款盘查制度,并不定期对现金库存进行抽查,出纳人员坚持对现金日清月结,确保现金安全,让浑水摸鱼者无机可乘。

综上所述,现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在企业资金循环与周转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企业都是追逐利润的,但充足的现金流是获得真实利润的基础和保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源于增长背景下的现金流问题是经营中的最大风险。现金流量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与目标,中小企业在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后,要想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保持其核心产品的竞争力,首先应加强对现金的管理,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婧,严品,丁春玲.浅谈中小企业现金管理[J].财会通讯.2011(9):84-85.

[2]王斌.《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唱.浅谈中小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260、265.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11

关键词:企业现金管理;内部控制;白条抵库

一、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对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各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对现金管理的重要性没有高度深入的认识,使得当前企业中出现现金管理的某些不良问题。

(一)企业坐支现金普遍

企业有过坐支现象的情况,尽可能找各种方法坐支来避免银行信贷债务,这种不好的现象使资金脱离了国家现金管理的控制,大量现金的出现,使货币回笼受到阻碍,对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干扰很大。

(二)现金交易频繁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除了支付工资,奖金,收购单位收购农产品的个人,缴纳的个人薪酬及各种劳保,福利及其他零星用于支付现金,经济单位账户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但经常账户状况是非常任意的使用现金结算。

(三)私设小金库存公款

单位现金超出规定的范围使用,而且有时现金支付的数量比较大,这就有可能形成单位用各种各样不合法的手段套取大量现金,如:通过虚列支出、虚开发票等等,来为单位私设小金库。小金库多年来一直是国家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一再强调不能设小金库,但实际上企业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还有扩张的趋势。现在很多企业,甚至企业中的部门都设有自己的小金库,金额或多或少,手段多,影响恶念,给国家治理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四)白条抵库严重

企业有些领导应酬,内部员工出差办事而借的款项有用白条抵库的情况。有些款项不仅借的段时间长,且金额巨大,笔数多。还有个别财务人员利用时间差将资金用于其他目的,就用白条来冲减,有时借出的款项不能收回,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二、企业现金管理的加强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现金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现金管理制度,主要要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方面对现金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事前防范,做好制度建设。按照“内部人控制”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现金管理系统,科学的现金控制系统。

事中控制,确保制度可以有效的实施下去。在企业建立现金管理系统主要保证控制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并实时跟踪,监控企业现金业务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事后监督,重视反馈。首先推行现金审查管理制度。其次,要提高企业业务性能指标业绩评价。现金管理企业在规范的同时,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估标准和程序。通过各种形式的企业挂钩绩效考核等各项性能指标将用于资助各部门,各行业联系在一起的情况管理,促使他们更好地开展现金管理工作。

单位负责人、会计、出纳在现金管理中要分清其中的责任,严格建立单位负责人在事前要监督、出纳具体负责和会计事后监督的体制,以确保现金管理的规范化。

(二)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会频繁的出现现金支付业务,每天的支付现金要掌握收支管理技能,以提升现金的使用效率,使用现金也是企业现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金库存量库存显然是不是越多越好,很多企业都将出现或是存在剩余现金。剩余现金不但没有产生利润,反而容易形成不当造成企业现金管理业务的损失,但是如果可以用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现金数量,不仅不影响营运资金的正常运转,也使得闲置资金可以实现巨大收益,给企业带来利润。

(三)加强内部控制,定时清查库存现金

对财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重视,特别是加强对直接接触现金的出纳人员管理,单位领导应该督促和引导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规范做好现金管理工作。单位要建立定期换岗、轮岗的制度,不允财会部门里出现一个人长时期在同一职位上工作的这一现象,这样能保证单位资金的安全,防止财务部门人员利用职位之便随意盗用现金。

单位领导应该组织清查小组定期定时的对单位现金进行清查,对于在清查中发现有挪用公款、贪污公款等问题的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发现有收入是长期没有记录在账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收回和及时入账;有白条抵库的要查明性质并且及时去收回,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处理确实无法收回的;查出库存现金余额超出规定数的要及时将超出部分存入银行,防止超范围使用现金。

企业除了要注意现金管理,对现金的控制也不容忽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金控制的重点企业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相互制约的系统,为了互相牵制的内部活动,并规定任何事务应该由整体安排,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支付处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员;收到指定的保证金之日起,应该送到银行足额,不得用于支付的费用;除了直接用现金支付,这一切费用应在支票或者汇票的方式支付的其他费用,这些都是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领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强化现金流量控制的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会计管理的内部权责发生制,由于长期受旧的金融系统的影响,企业部分财务人员的管理观念相对落后,尚未建立如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机会成本等科学的新概念,但只要不断地学习,是可以掌握企业现金流的规律。防止现金超范围使用和大额支出现金,对于规定不得使用现金的一律采用转账支付。相对于现金支付,安全快捷是转账支付区别于现金的最大优点。如果发生差错可以及时查找出原因并且清楚又明了,低于不合理的支出可以有效地控制,在管理上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卫华.库存现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2(18).

[2]张平.浅谈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 2011(3).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12

1.1 现金的含义

狭义的说, 现金是指企业持有的可以立即用于支付的货币。在现金流量的概念中, “现金”是指企业拥有的支付能力最强但获利能力最弱的资产。在我国, 现金定义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1.2 企业持有现金的三大动机

企业持有现金通常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亦称为支付动机, 是指企业必须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支付需要。预防动机是企业为满足未来发生意外事件同时为了保证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而持有的现金余额。投机动机是指企业持有一定资金以满足某种投机行为。

1.3 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1.3.1 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的现金的成本, 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企业持有现金有三种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如图:

我们从图1可以看出, 机会成本线向右上方倾斜, 短缺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 管理成本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总成本线便是一条抛物线, 该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金的最低成本。超过这一点, 机会成本上升的代价大于短缺成本下降的好处;在这一点之前, 短缺成本上升的代价又会大于机会成本下降的好处。这一点横轴上的量, 即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1.3.2 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又称为鲍曼模型, 是William Baumol提出的用以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的模型。即假定企业平时持有较少的现金, 在有现金需要的时候, 通过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 既能满足现金的需要, 避免短缺成本, 又能减少机会成本。

1.3.3 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 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 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 把现金持有量保持在上下限之间。当现金量达到上限时, 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 使现金持有量下降;当现金量降低到下限时, 抛售有价证券取得现金, 使现金持有量上升。

1.4 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管理是指企业对先进的预算和结算、现金的流出和流入、现金的期限与结构、现金的成本与使用效率等各方面的管理。现金流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运营的充足现金, 同时尽量减少企业现金的持有量, 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是现金流管理活动的要旨。

1.5 现金流管理的作用

1.5.1 实现价值。

现金流管理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现金流量分别对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企业资信、盈利水平及企业破产界定有着深远影响。

1.5.2 创造价值。

现金流管理有助于保护企业高速成长。高成长的企业有很多优点, 但也更容易犯错误。成长的过程中处处充满现金流的陷阱。很多成长企业因为现金管理不善掉落陷阱中。

1.5.3 提升价值。

现金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管理考虑了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更加稳健可靠。

2 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企业现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在现金管理方面普遍观念陈旧, 现金管理模式僵化;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非常薄弱, 投资能力也很弱, 投资管理落后;财务控制、监督存在问题。企业的一些行为, 诸如囤积现金、大量购置不动产、应收款项周转缓慢等均能削弱资产生息能力, 造成可持续发展基础薄弱。

2.2 企业现金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现金管理观念的缺失以及现金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企业战略失策, 许多企业违背财务管理的目标, 使得企业“重销售, 轻控制”;缺乏匹配的现实环境。因此, 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现金管理体系。

3 提高企业现金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

3.1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 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 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 从制度上、管理上防止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发生。实行预算制度, 还可以避免资金不足和过剩的现象发生, 有利于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防范金融风险, 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3.2 建立现金流集中管理制度

现金流集中管理控制模式是指将整个集团公司现金融通、收付、投资以及日常管理等管理权限和运作权集中于总公司或母公司的一种现金管理模式, 它涉及现金集中、融资管理、外汇管理、国际支付管理等各个方面。现金流集中管理是立足于集团公司现金管理部门开展的, 基本模式 (如图2) 通过集团公司财务部———子孙公司财务部来实施。

3.3 实行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

根据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及相关的工作岗位, 职责分明, 相互制约, 确保资金安全。进行严格的现金对账、报账制度, 加强对现金、会计凭证、原始资料的管理。加强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各级领导按规定对首付款凭证事前签字审核, 财务收支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等制度进行审批。

3.4 现金的审计稽核制度

首先, 建立内部审计组织。应围绕先进建立有效的组织保证;组织和实施日常财务控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仲裁和考评机构, 将这些机构的职能合并到企业的常设机构中。其次, 建立先进的审计稽核制度。会计工作集合采取专职复核与相互复核相结合, 领导审核与室主任复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最后, 统一资金调配, 防范资金风险。

摘要:2012年, 世界经济增长略有改善, 但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 欧债危机持续发酵, 并向欧盟核心成员国蔓延;美国失业率依然高企,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但增速放缓,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加工贸易政策大幅收紧等诸多的因素让本来就处成长期的企业遭遇了重重考验。面对异常复杂的世界经济局面, 我国企业资金链大批断裂严重, 现金管理再次站上了核心舞台。

上一篇:产后会阴水肿下一篇:雷公山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