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

2024-06-09

企业现金流量(精选12篇)

企业现金流量 篇1

现金是企业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里的存款和库存的现金。因此, 企业现金流量的大小与周转的快慢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践表明, 亏损的企业不见得倒闭, 而盈利的企业也有可能倒闭, 原因就在于没有现金流量的支撑。由此可见, 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水平不仅是关乎企业的现时发展, 更重要的是关乎企业的存亡。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涵义

现金流量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人和流出量。企业的生产循环是由现金开始的, 依次转变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 再重新回到现金状态完成了一次周转, 而每一次周转都能给企业带来利润, 周转越快, 积累就越多, 发展空间就越大, 一旦现金在某个循环点上出现滞留, 数量就会逐渐减少, 如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就会慢慢枯竭, 使企业走向破产和灭亡。可以说, 现金与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管理就要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就企业的生存来说, 必须获取现金才能支付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开销, 虽然企业可以通过股东和银行融资等外部渠道来获取现金, 但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最主要的现金来源。从长远来看, 企业现金的流入量必须超过现金的流出量, 就是说, 只有良好的现金流量才会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金流量管理的意义

(1) 提高营销水平, 加速资金回笼。企业经营活动投入的现金, 必须经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之后, 才能重新回到投资的起点。这也是保证企业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毫无疑问, 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收回资金, 这对企业的再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 企业的销售部门既要抓销售量, 又要抓回款量, 控制三角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能够以出奇制胜的销售手段售出自己的产品, 不仅要卖的多, 更要回款快, 这样才能保证现金的正常周转。

(2)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确定应收账款占用的额度。应收账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竞争的必然产物, 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是要消灭应收账款, 而是为了扩大销售, 增强竞争力, 取得利润,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作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盈利大于成本的赊销, 固然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但是,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也是存在的。我们注意到, 应收账款曾使得一些企业由于资金垫支而造成重大损失。其要害就在于生产周转资金被购买方无偿占用后, 不仅是垫支资金的利息损失, 一旦发生坏账, 不但货款不能收回, 就连垫支的税金及运费等也将一同损失掉, 所以, 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实行事前控制, 防范于未然, 对于发生的应收账款, 要建立账款监控制度, 进行事后控制。

(3)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广泛融资。这是增加现金流入的重要举措。由于企业各自的情况不同, 融资渠道也各异。我们注意到, 有些企业审时度势, 果断地处理了闲置的固定资产, 同时, 对于那些投资后发展无望的被投资企业, 也果断地终止投入, 收回资金, 这都是可行的方法, 但现在更为有效的筹集资金的方式是发行股票, 这对企业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筹资方式了。有很多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而且积极努力上市, 就是因为发行股票, 不用还本, 而且支付股利可有可无, 无固定利率, 同时, 如果股票溢价发行, 将取得多于股本几倍的溢价收入, 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无偿使用这部分资金, 而且可以长期占用这部分资金。

(4) 要控制现金流出, 增加现金在企业的滞留时间。这一点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 是最经常、流量最大的流出, 要控制好流出的“阀门”。作为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都知道,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是企业购货时采用的延期付款的主要方式, 企业要合理利用这两种方式, 尽量控制资金不马上流出企业, 企业所拥有的应付账款余额, 就相当于自己有了不付利息的贷款。这部分款项用于支撑企业的现金流量, 对企业的发展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必须强调, 企业无论现金流量的状况如何, 都要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提升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1) 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 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学习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 也是财务人员必须坚持的, 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工作的需要。

(2) 财会人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务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行为准则。强化职业道德修养, 这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得的基础, 也是确保企业经济不受损失的重要前提。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 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当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时, 会计人员要自觉抵制各种利益诱惑, 不受权势和偏见影响, 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众所周知, 财会工作的专业性很强, 特别是中国入世之后, 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能不能赚到钱, 与财会工作息息相关。所以, 财会人员不仅要深入钻研业务知识, 更要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在多变的市场经济竞争中, 更好地发挥财会人员理财、把关的作用。

企业现金流量 篇2

如何正确认识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理由并加以规范是现代财务管理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相关理念,列举了一些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并提出解决理由的倡议。

关键词:企业现金流量 理由 应对措施

一、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管理概述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策略

对于现金流量的定义,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观点。

经济学家张俊瑞认为现金流量通常是指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入及其净额。

现金流量管理也就是指把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围绕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做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制约、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

(二)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与考核

现金流量的分析一般是以现金流量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

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而应建立完善的分析、评估与风险制约体系,在多个会计期间综合考虑,根据投资项目的性质和内容做好现金流量分析。

3、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从一般作用上来讲,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对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企业不仅不会面对过大的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

4、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现金流量的构成分析是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应分别计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占现金总流入和流出的份额,掌握现金的主要流动方式,为企业建立完善、科学的现金流数据模型,使企业管理者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目前状况,为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依据。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1、重视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存活的基本要求

企业都有各自的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征也都各有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分析来正确把握企业发展脉搏,发现企业存在理由,加速资金流动使企业始终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有收入、利润等指标,但是因为利润的计算策略能够被人为的操纵,另外有些企业减少产品开发研究费用来增加利润,这些费用的削减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

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这就促使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重视调整产品的制作工艺,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要求,而加强现金流量管理能认清企业现金流的动向,加速资金向需要的地方流动,推动健康项目的发展,增强企业实力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理由

(一)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前状况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第一,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该理论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管理假设、管理环境等,是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第二,现金流量管理的应用理论。

该理论可以划分为现金流量预测、决策、计划、制约、报告和分析理论,它们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特殊行业或特殊业务现金流量管理理论。

现金流量管理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处于经常变动状态,同时也是充满风险的。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理由

1、过于重视会计利润与营运业绩

按照现行准则收购企业资产(既包括固定资产也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全部计入投资活动支出。

当收购资产中的应收账款产生现金回笼、存货实现现金销售时却“理所当然”地计入了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另外拟收购的子公司或经营单位在收购完成前结清债务而在收购完成后债权陆续回收也可以提高收购公司的经营现金流。

2、满足监管的需要产生操纵动机

有企业年度经营利润主要来自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利润的增加,缺乏现金支撑而现金流对企业信息披露和考核有重要作用,这就催生了人为操纵现金流的违法现象。

3、公司治理混乱

负债经营、负债不合理、治理混乱和监管处于“真空”状态、股东不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等情况发生必定导致企业长期亏损和持续经营性现金流出引发企业失败。

三、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理由的理由分析

(一)基于现金流信息的财务分析

基于现金流量信息的财务分析可以从总量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

1、总量分析,通过有关现金流量总量指标的分析揭示有关信息,结合公司的经营情况、发展战略和财务政策对现金流量总量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2、结构分析,分析企业个别现金流量之间、个别现金流量与总量之间、不同时间的现金流量之间、常规性现金流量与偶发性现金流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考察其现金流量的持续性。

3、比率分析,通过有关现金流量比率的分析,我们可以考察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平衡性、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管理及周转能力、资本支出和投资能力等。

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与策略【2】

摘要:一直困扰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管理精细化模式在当下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理由在于精细化的行政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日常的运作。

为此,本文从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出发,具体分析了实现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与策略的搭建,涵盖了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三个方面。

关键词:行政管理 精细化 策略搭建

一、行政管理精细化思路

1.可细化、量化的管理科目

可细化、量化的管理科目是指以行政管理整体为对象,将其拆分为若干个细小的部分,方便行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主观直观的感受对这些细化的任务进行考虑、分配。

通过可细化、量化的管理科目,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工作进行分类,改善工作的流程,推动效率的提升。

其作用表现在一是行政管理人员借此可以有效地把控好时间,提升每一个管理细节上的监控力度;二是出于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目的,就需要将管理机制进一步的量化,不仅仅是指每项工作任务或者是工作的量化,还包括了不同工作协调机制上的量化,将传统的任务模式转变成任务量化模式。

2.标准化、流程化理念的融合

生产车间流水线的运用,是企业产生过程中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是一个标准化与流程化完美融合的典范。

在行政管理中,也需要将这种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这对于提升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具体而言,标准化与流程化的行政管理理念,需要将目标任务或工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解,按照一个发展情况对其进行顺序上的衔接,而后在全面整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管理工作标准,进行标准化操作。

通过标准化与流程化的新行政管理模式,可以保障行政管理工作做到精细化。

3.经济化、协同化意识的导入

经济化、协同化意识的导入是指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只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众多部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庞大、复杂的集合。

这种特点就需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环节之间、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的意识,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所以在行政管理的理念中必需要树立一个经济化、协同化的意识,注重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有效的管理效率或者经济回报。

总之,学会用正确的行政管理模式做适当的事情,可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

二、实现行政管理精细化具体思路与策略搭建

1.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单位人员个性特点的基础之上,判断其容易出错的地方,找出理由所在,及时克服并且加以改善。

另外,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大力推广宣传、从细节上凸显出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以及整体的行政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对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奠定一个坚固的基础条件。

2.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除了需要强化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外,还需要制定出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在体现出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体现出经营化的现代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内部制约标准。

具体来讲,需要在进行精细化行政管理之前,进一步在企业内部制定出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的现代内部规章制度,形成一个规范性的办事操作流程。

另外,还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障每一位企业员工都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一个目标性、计划性的统一标准去完成各项工作,最终实现精细化行政管理的目标。

3.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

在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方面,需要加强对员工素养的培训工作,理由在于当下行政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好精细化的行政管理策略,实现真正作用上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

此外,只有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水平,才能够在各项细节工作中实现效率的提升。

创新作为目前企业最重要的活动,必须要提升人员的素养,扩展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创新的目标。

因为,在行政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内部员工素质、深化精细化意识,引导行政管理超规范化、系统化、创新化的道路前进,引领企业走向成功之路。

总之,面对复杂繁琐的行政管理工作,精细化思路可以减轻行政管理工作的任务量,保障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升行政管理的水平,降低管理上的成本。

参考文献

[1]柴安东.关于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深思[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11(13):31-33

[2]王耀华.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及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15(10):102-103

[3]张红,路鑫.对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深思[J].商场现代化,,22(2):342-345

[4]周水桥.以管理精细化追求效益最大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4(3):115-119

[5]郭姝英.发电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北方经贸,2013,11(6):225-226

现金流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现金流量 企业经营 日常控制

近年来,现金流量愈来愈受到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如:某企业利润表中反映出企业有一定的获利能力,表中利潤是正数。资产负债表也表现出企业财务状况尚可,但企业实际运行资金缺乏,困难重重。甚至到了破产的境地。相反,有些企业利润表上反映出亏损的局面,但却不缺资金,企业日常运行平稳。在调整了企业经营战略后很快就扭亏为盈,摆脱了困境。由此可见。利润并不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命运的唯一指标,不能仅仅凭借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来判断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财务运行状况。而应该结合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现在。国内外一些大型企业,每个月都要编制现金流量状况表,每时每刻关注着现金流量,以便及时调整经营决策。

一、企业现金流量的日常控制

(一)落实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

为规避企业呆账、坏账等不良行为,企业实施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通过增加现金流量,提升企业的绩效结果,首先是完善各项信用政策,即使用标准政策、使用条件政策以及收款政策等;其次是全面落实销售回款责任制,由销售人员全程负责账款回收,并且,将所回收的账款与企业销售人员薪酬直接挂钩,以此,不断增强销售人员的责任感;最后是完善企业账龄结构。通常情况下,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将应收账款划分为安全期(六个月以内)和风险期(六个月之外),对不同时期的应收账款采取不同的追债措施,尤其是对处于风险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加强追债力度,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呆账、坏账现象的发生。

(二)落实科学的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且与现金流量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企业应切实做好投资决策,企业投资决策时应致力于事前论证、事后决策以及事后监督奖惩三个方面,通过不断完善决策程序,保证严格按照投资计划实施决策,同时,企业实施投资决策时应注意各项决策技巧,力争投资决策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

(三)落实有效控制与管理。

企业存货的控制与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量以及风险防范。总结而言,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关键在于存货管理的总体水平,而存货管理工作广泛的存在于企业供产销各个部门。因此,企业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为目的,根据企业的需求,协调各种存货的数量和所占资金比例,切实保证存货储备的科学性、合理性。另外,企业应积极采取确定最低订货量、安全存货量以及最优经济订购量等手段提升企业存货管理,从而,为企业顺利开展现金流量控制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

对于绝大多数产业组织而言,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是为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进行,即与产品生产量相比,企业更注重于销售量,与销售量相比,企业更注重于收现金额。因此,这就需要我国现行企业打破以往单纯注重产值和利润的种种弊端,加大对应收账款管理力度,使得企业能够及时的回款,保障企业现金流量的畅通,以此,充分利用有效资金,推进我国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现金流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现金流量客观存在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若将现金赞誉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液”,其现金流量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其对企业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现金流量是企业提升价值的基础,企业往往通过了解现金流量状况分析企业经营业绩和总体收支情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均是以每年自由现金流量和贴现率衡量自身的价值。任何企业在投资前期,均需要计算净现值,只有在确保净现值为正数的情况下,才可以将其项目确定为可接受项目,其净现值实质上为企业价值。企业的现有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最终决定着企业价值,企业现金流量最大化即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现金流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由上述可知,现金流量被赞誉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因此,现金流量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通过资金的往返运转,实现资金的增值,即货币形态——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在企业市场竞争中,企业通常以年收益率核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收益率又是企业现金流量的真实反映,企业只有在保证现金流量顺畅的情况下,才能够确保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否则将处于停滞状态,危机到企业的发展。

一般来说,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高,但经营现金流比较低的话,主要是由于公司实现的收益并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如以应收帐款挂帐。也有的情况是公司的经营性支出特别大,比如圣雪绒因为存货大量增加导致现金流恶化。还有的公司把资金借给了其他公司,如青鸟天桥经营现金流不好主要是把大量资金借给了其他企业,总金额有几个亿。

对高收益低现金流的公司,要注意的是有的公司收益可能是通过一次性的方式取得的,而且只是通过会计科目的调整实现的,并没有收到现金。这样的公司,很可能存在下一年业绩大滑坡的风险。金泰发展尽管2000年每股收益有0.371元,但每股经营现金流为-0.336元,原因是2000年公司把部分资产转让给大股东获得4800多万元的投资收益,但只是以应收帐款挂在公司帐上。

一家公司如果长期经营现金流为负表明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经营上资金得不到回流,公司将不得不通过其他筹资方式来维持生产,很可能引起财务状况的恶化。如天津磁卡,一年来应收款项增加了3个多亿,表明公司利润目前还是帐面的,由于资金短缺,公司不得不依靠大量借款来维持经营,公司的短期借款由原来的3.19亿元上升到7.8亿元,这样一方面大量资金被其他公司占用,另一方面公司不得不通过各种借款来维持经营,大大增加了财务费用。

(三)现金流量对市场价值的影响

现金流量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市场价值,基于此,使得现金流量与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呈现正相关,即现金流量顺畅,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越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纷纷致力于企业投资,从而,使得企业市场价值越来越高。同时,企业流量资产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无法变现的待摊费用;二是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等较强变现能力的资产;三是应收账款、存货等变现能力待确定的资产。因此,企业依据现金流量明确偿债能力指标,进而,确定偿债能力。

(四)现金流量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现金流量表而言,其包括企业资产或负债的“总额”、“结构”、“资源”和“收益”、“费用”、“成果”等,企业财务报表依据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各种现金流量信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做出预测和评估。因此,企业只有在把握现金流量表的内在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财务报表。

(五)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现实影响

现金流量表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并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以及自我创造先进的能力做出高效的评价,同时,实现对企业现金流量表中信息的有效分析有助于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好的认知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以及获利能力,进而,确保企业投资者所做投资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正确性。

基于企业现金流量和企业损益状况共同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净利润,因此,现行大多数企业往往通过实现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有效的结合,实现对企业获利状况的研究。企业短期利润并不能够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在特殊情况之下,即使企业的损益表上能够全面反映出企业利润,若是企业此时出现财务危机,其势必也不能够实现现金支付到期的债务,期间,即使企业想要保障各项生产经营的特点,然而,却丧失了偿付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为基础,遵循配比原则,而现行企业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综合地反映出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报告,所以说,现金流量表对于评价企业净利润的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青.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大众商务,2010,(08)

现金流量检验企业价值 篇4

一、现金流量分析的必要性及优势

在实现企业价值发现的过程中, 企业的投资者与经营者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真正盈利能力, 以量化的数据计算出一段时间内企业赚取利润的高低, 以利润表各项财务指标对比衡量, 以较为直观、粗放的方式反映企业整体的运营与盈利状况。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比等几个指标可以大致反映出企业的盈利水平。

然而, 盈利的质量却是另一个概念, 很好的盈利水平不代表盈利质量也很高。盈利质量指的是基于现金流量表, 以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为计算基础, 以真实发生的现金流作为计算数据, 修正和检验企业实际实现的盈利结果。盈利质量要求有现金流入实现的实际盈利, 能够排除那些可能存在的虚假盈利或者实现不了的盈利的影响, 从技术手段上可以对企业盈利状况进行多视角、 全方位综合分析, 从而发现企业利润本质, 以质的角度剖析企业盈利水平, 因此对企业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事实上, 投资的决策与经营的策略往往着重考虑盈利量的方面, 而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不够重视。 首先, 现金流量分析没有应用权责发生制计算财务结果失衡的弊端, 能够减少收入与费用的主观判断,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标准、收入确认分类等方面的缺陷得以控制, 而真实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结余情况是保持客观真实的, 所以直接的现金流量信息比间接计算结果更真实可靠。 其次, 现金流量分析考虑了违约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因素, 一方面, 以应计收入与应计费用统计的利润结果带有很强的主观臆断性, 现实状况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账面利润, 实现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成本;另一方面, 在计算存货与债权时按照历史成本原则, 造成虚假利润的存在, 会导致最终信息的失真。 现金流量分析以真实发生的收入、 费用为基础, 完全避免了这些缺点。另外现金流量比利润更加准确地表现企业当前的偿债与支付能力, 企业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会更加注重财务的流动性与健康性,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快、流动性最强、支付能力最强的资产, 因此现金流量才是企业实力与竞争力的有效保证。

二、 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在应用现金流量分析时, 为更加准确深入地挖掘财务信息, 有必要与利润表进行比较, 寻找存在差异的原因, 揭开财务表象, 从“质”的角度对“量”进行检验, 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利润真实性分析

利润的真实性是以现金流量来实现的, 其反映指标可选为收益现金比率, 计算方法为:收益现金比率=每股现金流/每股收益。 其中, 每股现金流=现金净流量/流通股股数;每股收益=净利润/流通股股数。 如果会计期间内存在未收回全部的利润现金, 则收益现金比率肯定会小于1;以企业连续经营角度来看, 本期实现的收入包含上期中的应收却未收到的现金, 也有可能下一期的收入提前实现, 现金流量分析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 在企业的经营未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 每股现金流量通常高于每股收益, 即收益现金比率大于1。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来看,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收益现金比率相当低, 但其信息披露中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很高, 每股现金流量却很低, 而人为因素不会带来净现金的流入, 说明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存在很高的造假成分。投资者往往会被这种利润水平高、每股收益高的假象所欺骗, 忽略了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现金流才是一个企业繁荣发展的标志。

(二) 经营稳定性分析

虚假利润的另一个特征是经营不稳定, 在报表中突然出现较高的利润, 却无法保持稳定的变化节奏, 因此对利润的稳定性判断是检验利润质量的重点, 具体可以通过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指标来反映。 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总量。

在不出现特殊情况时,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维持在稳定的水平。 因此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性, 如果该结构比率较高, 则说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来源, 企业的经营发展是稳健的, 正常运转有良好的支撑, 盈利的质量高;如果结构比率较低, 说明该会计期间内企业的财务基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现金流入可能依靠的是如筹资或者投资运营而不是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 利润充足性分析

实现的利润需要现金来支持,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可以来对利润的保障性进行分析, 这是由企业利润的层次性与组合性来决定的。

1.净利润现金充足水平分析。 对账面的净利润质量最直接的检验就是看现金含量多少, 通过净利润现金比率计算而来:净利润现金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净利润。

在经营期内实现的净利润很高的时候, 回收的现金量不一定很高, 因此需要用该指标进行检验, 如果该现金比率较高, 说明净利润得到了很好的回收,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经营期获得的现金进行下一期的运作;如果回收比率较低, 说明企业的利润并未全部收回, 企业可能会因现金不足而面临资金困境, 甚至会导致资金链断裂。

2.主营业务利润现金充足水平分析。 具体可以通过销售收现比率来反映。 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得到的现金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 可以直观地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变现能力, 销售收现比率越大, 则销售的质量越高, 资金回收的速度越快。 比率维持在1 的水平, 则反映本期销售现金与收入实现基本相等, 资金周转迅速, 未形成呆坏账; 大于1, 说明本期的销售变现能力受到上期的影响, 企业收到了前期的应收款项;比率小于1, 说明账面收入要高于实际收入, 主营业务中存在应收未收到的款项, 如果这个比例非常低, 那说明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 利润的质量和真实性需要验证。

3.营业利润现金充足水平分析, 用来检验营业利润中现金回收的比重, 用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指标来反映。营业利润现金保证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应加费用-应减费用) /营业利润。

应加费用一般包含需要调整的税收项目, 应减费用指的是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 以及投资或筹资中必要的财务费用。 如果保证率大于1, 说明现金收入实现了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有足够的现金作保证, 质量很好;如果小于1, 则营业利润中的现金含量较高, 企业的营业利润变现能力较好;如果保证率小于0.5, 则营业利润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变现, 质量较差;当保证率小于0, 企业只是在账面上存在营业利润, 并未有现金流入, 利润的保障性极差。

4.投资收益现金保障水平分析。 由于投资业务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日渐重要, 投资性收益的现金保障也值得重视。 一般的, 我们通过下面的指标分析:投资收益现金回报率=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投资收益。

现金回报率越大, 说明企业的投资收益变现能力越强,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越多, 投资活动有效健康, 一般来说, 对于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的确定会受到确定方法的影响, 收益可能是已回收的现金股利, 也可能存在被投资公司已实现收益却未收回现金股利的情况。

三、现金流量分析企业价值的应用建议

1.应用现金流量分析要建立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之上。 虽然现金流量分析有着诸多其他工具无法实现的功能, 但是就如同收付实现制不能否认权责发生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一样, 现金流量分析的重点还是要落在检验盈利的质量上面, 即应用现金流量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质量状况、企业创造利润能力的真实性进行特别的检验, 只有结合另外两张报表实现的现金流量分析才是真实有效的。

2.应用现金流量分析要考虑所考察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行业特性、产业特点以及发生的特殊事项等因素, 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对现金流量的变化以及发生的原因进行追踪和探索, 以发现企业的真正发展动力与盈利趋势, 从而对企业的价值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同时考虑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同业环境, 在检验企业本身的盈利质量的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行业发展动态。

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管理问题 篇5

企业现金流量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现金流量以现金为基础反映企业可用资金的能力,和营运资金相比较,在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可解释性等方面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现金流量以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现金流转情况,与利润相比较,提供的现金流转信息更加客观、可靠。

最后,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最重要方面,也是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最佳计量。

1.2 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决定了企业财务预算应当以现金流量为中心

资金作为企业的命脉与血液,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实质上是以资金为纽带或链条将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共同的管理对象和职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赋予财务部门以外的管理部门资金管理职能,从而非常有利于处理、协调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进而保证企业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实现资金管理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1.3 实现企业最佳理财目标决定了企业财务预算应当以现金流量预算为中心

从财务管理的本质看,财务管理是综合性极强的价值管理。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理论,是对财务管理特点和独特功能的深刻总结,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并以最佳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理财目标。

最佳现金流量本身就是一个可以量化的理财目标,同时它的可分解性也较强,比较容易分解为企业各部门和各单位的责任指标加以落实和考核,从而其可操作性也比较好。

因为企业各单位、各部门都是现金收支的环节,所以,现金流量是它们共同的管理对象,如以形成现金流量的活动来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企业现金流量 篇6

关键词 应收账款 现金流量 资本运作 现金折扣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一方面体现其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企业未来获得稳定现金流入的能力。缩短应收账款时间,规避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可以确保企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保证企业拥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一、企业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应收账款,产生于市场经济形成初期,发展繁荣与商业信用日益发达的今天。其本质就是赊销所产生的一种商业信用,伴随着账面利润的增加和现金流量的减少。在当前,企业所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可能不会涉及到赊销,现金交易的比率也已经越来越小,特别是同类企业、同类商品日益繁多的今日,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是迫使大部分企业采取赊账的形式来实现商品的销售。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赊销商品也是销售实现的一种形式,经营利润在赊销的当期也已经实现了。但是,虽然账面上的利润实现了,真实的利润,也就是企业的现金流量并没有因利润的实现而实现。相反,现金流量的实现在未来还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应收账款同现金流入相比,具有风险高、不确定性大、价值低等劣势,但在赊销已成为一种市场竞争的必然方式的今天,企业只能通过其他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应收账款损失的风险,尽可能的缩短应收账款形成实际现金流的时间。

二、减少应收账款、增加现金净流量的有效途径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净现金流量少于经利润,最主要源于企业采用了赊销的销售手段,这一手段在增加了账面经利润时,只增加了应收账款,但企业净现金流量并未起到好的效果。因此,减少应收账款,是增加企业现金净流量的较好方法,其具体途径如下:

(一)较多采取现金折扣的赊销方式

现金折扣赊销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赊销期限内早日还款的一种办法。这种折扣的满足条件必须为在规定期限内提前还款,否则不能享受企业给予的赊销折扣。这种方式因为对于赊购企业而言,有利可图,因此可以刺激企业尽早还款,有利于企业尽快实现销售收入同现金流入的统一。但采取现金折扣赊销,必须注意企业的承受能力,要充分考虑现金折扣的成本同企业现金流入带来收益的大小比较。

(二)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分期收款的销售方式

分期收款的销售方式,其实也是商品赊销的一种方法,企业的销售商品价款同一次性销售和赊销不同,其定期分次收回。这种方式一般出现于购货企业一次性足金额支付货款有困难,同时销货企业又急需快速回笼一部分销售资金的背景之下,产生于销售企业与购货企业的协商之后。

(三)采取贴现的方式提早收回已经逾期的款项

赊销方式具有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因此,在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逾期货企业估计可能会逾期之时,企业可以采取贴现的方式,刺激赊购者,以提前收回款项。

(四)思想上高度重视减少与回收应收账款的意义

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并亲力亲为,全面领导企业因销售而形成的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

(五)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

在成立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组后,应当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以按质按量的收回企业的各项应收账款。

(六)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

这种方式具体是指本企业同贷款给本企业的金融机构订立合同,以本企业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向该金融机构借款的担保抵押品。这种方式下,因为金融机构没有太大的风险,其比较愿意借款给企业;而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融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

(七)采取让售应收账款的方式

让售是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金融机构等贷款者,以筹措资金的方法。在让售方法下,企业可以在商品发货之前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经金融机构同意贷款之后,企业即可在商品发货之后将应收账款让售给金融机构。

三、重视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同时兼顾其他方面

现金净流量是企业真实经营成果的体现,企业在努力实现利润,抓好应收账款回收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方面,在极拓展企业流入渠道的同时,合理控制其现金流出,实现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重视企业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又可以称之为资本经营,有效开展资本经营(具体包括企业兼并、收购与重组等),企业可以在正常经营之外,取得营业外盈利,还可以实现增加现金流入的目标。

(二)重视节约投资支出和提高投资回报

投资支出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因此加以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现金净流量。

(三)加强企业现金预算管理

科学企业编制现金预算,实行现金预算管理,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现金流量的持续、稳定流入。

综上所述,企业净现金流量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质量的好坏,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在重点关注中,更是需要倾向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拓展思路,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更好的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的数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明峰.利润和现金流两手都要硬.科技智囊.2009.7.

企业现金流量与利润关系解析 篇7

财务报表包括主表附表,其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会计主表,肩负着企业从财务状况(某一时点)、经营成果(某一期间)、现金流量(某一空间)各个层次的会计信息体现与传递的使命。企业在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首当其冲的一个报表,笔者将其称为“面子”报表,其次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紧跟其后。笔者认为,人往往习惯性的去品尝它摆在你面前的“第一道菜”———资产负债表,有的企业为了面子工程,使资产负债状况的表面好看,往往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等会计科目上加料加价,调节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从而利用财务报表虚夸偿债能力,以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与之紧密相关的第二道主菜——利润表,荤素搭配的一道菜,任何时候不可或缺,总是想方设法在保证收益平衡的支点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第三道主菜———现金流量表,笔者将它比作老火营养靓汤,最能体现营养价值。现金流量也是最能体现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最富有企业价值。在追求利润表象过程中,利润表仍然容易受外部或内部因素随意虚增收入或调节成本,提供虚假信息,可以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对企业利润进行瓦解,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真实流通分解,能层层剥离利润的虚伪表象,披露权责发生制体制下会计列账不可预估的企业风险。本文通过对A企业现金流量表及利润表的分解,就两者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运用A企业实体数据,证明现金流量数据分析的客观真实性,以及它对企业财务困境分析的重要性,试图为企业提供给解决现金流问题的策略,创造出更良好的现金流通氛围,最终达到现金净流入与利润盈余双收。

二、A企业现金流与利润现状透析

(一)现金流量表现状: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A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额为-155 万元,A企业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时,资金运营状况非常糟糕。其中主要体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明显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差异为-3960 万元,造成该项目差异悬殊的主要因素在于“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8112 万元,这也非常明显反应了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一般背负着沉重的人工成本压力,这一成本包袱将是影响企业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

值得庆幸的是,A企业现阶段仍有母公司给予的资金支持,即该表中的“收到上级资调中心归还的存款”16915 万元,该资金是A企业在会计期间所有成本费用以及代付业务资金所需。若一旦缺少母公司的资金支持,该企业仅仅靠自身的资金流入(12125 万元)将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资金消耗,现阶段该企业实际收到的收入及代收业务资金每日清零归集上缴到母公司。若流入资金不归集上缴,同时母公司不给予资金支持,那么A企业连最基本的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16084 万元)也无法运作,更无需提长远的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假设母公司不给予资金支持,A企业也不进行收入资金上缴,那么该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如表2 所示:

由图1 可知,无论在经营、投资、筹资领域,现金流入均明显低于现金流出。,A企业将面临4945 万元的资金缺口。此时要将企业继续维持下去,外部环境方法就是吸引更多的投资或向金融机构等筹资,而内部环境方法就只能从员工薪酬、变动成本、固定资产购置等方面进行资金压缩,一旦压缩,也可能造成业绩下滑等恶性循环,A企业这种资金运营的迫切需求将压迫其无法喘息,财务困境重重。

(二)利润表现状:营业收入大于营业成本

如表3所示

表3 显示,A企业净利润为正数,盈利310 万元,营业总收入大于营业总成本。从利润表数据看,该企业盈利状况稍有盈余。但是由于利润表数据的可调节性,往往让人担心它的真实可靠性。若结合该企业现金流量表来看,便会发现它的内在矛盾性,这其实就是一种“报表盈利、却无钱可用”的真实体现。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该企业账上无钱是真实的,但是否真正盈利却存在主观人为操作因素,通过仔细调查便不难发现,该企业是通过虚增收入及调整成本来达到利润盈余的目的。其中“虚增收入”因素影响最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前确认收入,在尚未销售商品或者在提供服务时就确认收入,对发出商品和委托代销等业务提前确认商品的销售收入,在客户对该项销售有终止、取消或递延的选择权时过早确认收入;二是利用虚构客户虚增收入,虚拟销售对象或者在原来销售业务的基础之上人为地扩大销售的数量,使公司在该客户下的确认收入远大于实际的销售收入,并且增加其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给企业带来大量用户欠费以及根本不存在的营业收入,正是这种虚无的营业收入无法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现金流入,这也是该企业资金如此短缺的合理解释。

三、A企业现金流与利润各项关联指标关系解析

从长远来看,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关系有逐渐统一的趋势,对于企业而言,其资本结构及资产结构将会相对稳定,应收款项会尽最大的可能收回,长期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将会一步步计提坏账从利润表上减去,因此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将被时间抹平。因而企业在其资金运用相对稳定时,现金增量完全取决于该企业的盈利大小。即使该企业存在大量折旧与资产摊销费用,同时有应收账款,但是只要这些应收账款能够在考察的期间被完全收回,而折旧与资产摊销期限也会最终与现金流出持平。因此从长远方面来看,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是可以达到一致的。如果企业无应收款项和待摊项目,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当完全一致。

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往往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资产质量的高低,必然使得企业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过程中偏离理想状态。针对该企业的净利润以及经营活动净流量状况来看,在该企业漫长的历史经营活动中,其利润与现金流的偏差也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净利润为正,现金净流入为负的状况。

根据利润表中权责发生制转变为收付实现制的调整模型对A企业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进行对碰(如图2 所示)。具体数据见表4:

现对剔除因素做详细说明:

在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由于按权责发生制提前确认的收入,还有一大部分未回笼资金,其中包含虚假列收部分,均体现在“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中,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仍有3883 万元未回笼资金额,其他业务收入仍有500 万元未回笼资金额,该部分未产生实质性的现金流入,此处剔除计算。再次,折旧为非付现成本,在本期间内不涉及现金流动,全额剔除885 万元。另外,固定资产报废损失5 万元,为固定资产残值,也在本期间内不涉及现金流动,同样全额剔除。

在现金流量表中,主要剔除不涉及收入、成本的现金流量,在“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包含不涉及利润的代收或暂收业务资金,分别剔除471万元、1253 万元,另外,购建资产等资本性支出,在本期间内并未计提折旧,所以也不涉及利润,应于全额剔除980 万元。将以上不涉及因素剔除后,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达到了一个最终的平衡点,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一致为-3183 万元。

四、企业资金有效运营保障途径

如何增加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是每个企业除利润之外的另一追求目标,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通过提升企业创收能力增加企业自身产生的资金,在各方面资金稳定的情况下,创收是增加企业资金的主要保障。同时要注意在资金未回笼的情况下,谨慎计列营业收入。二是通过企业内部节支达到资金流出减少,特别是变动成本,在业务收入减少时可考虑减少相应变动成本的开支,比如运输费、营销费等。若在收入减少时流出成本不变甚至增加,排除外部影响因素后,便是内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资金浪费。三是通过加强存货管理达到资金充分合理利用,避免资金沉淀。对于超期限库存的存货一定要给予及时清理,原材料要有计划的进行采购,未销售商品切忌生产过剩,宁愿低价抛售不可积压成堆。四是通过加强用户欠费的催缴,及时回笼应收资金。企业内部制定切实有效的用户欠费催缴制度,可在对用户欠费的考核上大下功夫,对资金未回笼的收入项目绝不提倡立即核发营销奖励,应待资金真正归位企业时才核准奖励,还可额外增加回笼资金奖励,鼓励催缴人员积极回笼资金。五是通过信用政策管理达到最有效的资金流入。对客户资料按信用等级分类,对于资金回笼有良好记录的、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定为合作伙伴首选,并可长期合作,最大限度地在销售商品中获益,同时要及时维护更新客户资料,可保持回款速度、产生较低的坏账率,并且能确保较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最后是通过供应商付款管理,提高流动资金的管理效率。

五、结论

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估值研究 篇8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最终目标, 而价值评估则成为企业对外投资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现金流量, 是指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量, 扣除经营所需的资本支出和税金后的余额。企业可以用其进行扩大再生产、发放股利、清偿债务等等。同时, 自由现金流量评估也是对公司价值评估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公司的经营水平和投资价值, 体现公司的发展潜力。因此, 企业在进行价值评估时, 应注重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考察。

二、自由现金流量评估方式的优劣分析

(一) 自由现金流量估价模式的优点

该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企业运用自由现金流量模式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可以对企业价值的创造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不再局限于一个时点, 而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上全部现金流的处理反映出一个时期的价值流动性;同时, 通过大量的信息搜集和对企业风险的调整, 企业可以比较各个时间段的现金流量差异, 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

2. 企业采用自由现金流量模式进行价值评估, 可以将企业所有涉及价值的要素都涵盖在内, 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转变经营管理观念,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方式进行重新的整合, 将管理重心聚焦到价值驱动因素上来, 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思路更为具体化。

3. 企业采用自由现金流量模式进行价值评估, 能够更好的树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提高企业对于价值创造因素的重视, 避免对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因财务信息失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 自由现金流量估价模式的局限性

该模式的局限性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该模式在指标测算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 因为自由现金流量评估需要对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扣除资本性支出和税金后的金额进行评估, 而资本性支出将导致部分自由现金流的流失, 致使企业管理者为取得良好的评估数据而人为地延长投资期限, 从而牺牲企业部分可持续价值;其次, 自由现金流量评估在指标计算方面较为复杂, 特别是在计算“随意性支出”数据时, 由于没有定义该支出的标准, 所以在计算时全赖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所以计算过程较为吃力。

2. 自由现金流量模式只考虑了价值参数, 而没有将一些隐性的发展机会考虑其中, 故对企业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评估的并不准确。

3. 自由现金流量模式的适用范围也受到一定限制。该模式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可以适用, 因为有部分企业无法全部获取较为准确的现金流量, 这就直接导致部分评估指标失去意义。

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价值评估的具体实施

(一) 历史经营绩效评估

企业对历史经营绩效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的价值驱动因素上, 通过该视角可以对企业今后的业绩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判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价值驱动因素便是投入资本回报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只有在高于资本成本时, 投资行为才真正实现了价值增值。投入资本回报率和企业为追求投资回报而投入的利润资金的比例可以影响到自由现金流量, 而自由现金流又促进着企业价值的增长。投入资本回报率等于企业经税率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值。计算公式中使用息税前利润是由于债务产生的利息是对债权方的回报, 而当计算债权、股权两方总的回报率时, 应将利息因素冲回。而投入资本的计算公式则是:投入资本=净运营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商誉) +其他运营资产。由此可以看出, 投入资本回报率是计算企业投入的总资本的盈利效率。另外需要留意的一点是:投入资金回报率并没有考虑流动负债这一影响因素, 在对一些大型金融企业评价时, 应将该因素考虑其中。例如, 国美、苏宁等企业利用了将产品上下游的大量资金无偿占用, 进而提升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但我们对其进行评估时, 也应当将这部分无息负债的潜在风险因素考虑在内, 因为一旦这类企业的市场形象出现滑坡, 供应商便会迅速撤出这些“热钱”, 导致企业破产。

(二) 企业竞争力及业绩评估

企业不仅可以对过去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 对未来的经营状况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预测。对于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测主要是针对企业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所可能发生的变化, 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产业的前景分析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优劣点的分析, 大致判断企业未来的业绩走向。

1. 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

在充分竞争市场条件下, 市场上大部分企业赚取的资金只能勉强维持其资本成本。企业只有充分了解行业动态和挖掘资产经营能力, 从而形成行业竞争优势, 即高投入资金回报率, 才可以实现产业规模的增长。哈弗大学的米歇尔·波特教授在他的《竞争战略》著作中提到, 有四个外部因素对产业利润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供应商和购买方的砍价能力, 潜在替代品的威胁, 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共同组成了产业利润的外部驱动力量。

供应商的砍价能力决定了公司在销售收入中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 而购买方的砍价能力则直接决定着销售收入;而对供应商存在影响的因素则包含着购买方与自身产品的转换成本、产业投入差异、产品替代品的情况和市场上供应商的分布密集程度等等。替代品方面, 对产业造成威胁的因素有替代品的相对价格、转换成本和客户的喜好等等。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体现了新竞争者进入市场和原有竞争者退出市场的可能性。“进入壁垒”往往在资源掌握在少数竞争者手中时才会出现。相对于资本, 技术和专利权成为“进入壁垒”的可能性更大。“退出壁垒”则是多发生在设备专业性较强或者资本较密集的产业中, 当“退出壁垒”中的竞争者的投资回报率能略高于资本边际成本时, 企业便愿意维持着这样的现状。因为相对于瓦解自己的组织, 他们更希望有其他竞争者退出市场。

2. 关于企业业绩的分析

在进行具体的业绩预测之前, 企业应首先选定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指各种变量的排列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方式,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预测模型便是取自企业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大部分的自由现金流量参数和相关的价值驱动因素都可以从这两大主表中获得。相反, 如果脱离这两大表而盲目测算自由现金流量, 则有可能会忽视变量间的组合和联系, 使预测结果脱离实际。

3. 资本加权成本的计算

资本加权成本 (K) 是企业各种融资成本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

其中:Kb是税前债务成本;t是边际税率;b是债务市值;m是企业市值;Ks是优先股税后成本;p是优先股市值;Kp是股权资本成本;S是股权资本市值。

(1) 取得目标公司的市值权数

计算资本加权成本, 首先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的了解, 取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的市场价值权数。了解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时, 应尽量以现实的市场价值为基础, 测算各资本结构要素的价值。审查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 将目标公司与其他类似企业的资本结构相比较, 找出并分析异常差异;审查目标公司管理层, 了解公司各种筹资政策, 分析其对目标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2) 取得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

债务成本取得较为容易, 就是企业向债权人承诺未来的现金流出量。影响债务成本的因素包括货币政策、市场利率变化、公司信用评级和所得税税率。股权筹资成本取得较为困难, 因为公司股东支付的红利并不能很好的加以预测。一般情况下, 企业会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加以判断。

4. 评估期的确定以及价值的联系估算

企业一般会选择较长的一段时间作为评估期。通常情况下, 企业会将战略规划期作为评估期, 因为人为的规定一段时间作为评估期无法确定价值评估的合理性。我们把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划分为评估期内和评估期后两个部分, 评估期后为连续价值。在评估期内, 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的自由现金流量作为评估值;在评估期后, 则以评估价值折现后的连续价值来计算。连续价值的计算方法分为永续等额年金法和永续递增年金法。

5. 对评估价值的计算

完成上述步骤后, 企业便可以估算目标企业的整体价值了。首先, 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评估期内的自由现金流量和评估期后的连续价值加以折现, 作为公司的经营价值;然后, 将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等权益价值从经营价值中剥离, 得到最终的公司股本价值。

摘要:近年来, 中国的市场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数企业开始转变自己的经营思路, 从过去的“利益优先”向“追逐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趋势发展, 利用自由现金流量评估企业价值成为当下较为前沿的价值评估方法。笔者通过对自由现金流量估值方法的剖析, 系统的讲述了这一方法的内涵与实质, 望对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由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入资本回报率,评估价值

参考文献

[1]单建红, 黄振兴.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企业价值评估[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19) .

[2]邓朝晖.自由现金流量的优缺点及其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6) .

浅析企业现金流量的经营活动 篇9

1 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局限性

报表中所反映的数据, 是企业过去会计事项影响的结果, 根据这些历史数据计算得出的各种分析结果, 对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 只有参考价值, 并非完全有效。事实上, 编制现金流量表所采用的各种资料的可靠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使得报表分析不够可靠。可比性一般是指不同企业, 应使用相类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将不同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编制建立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上, 便于报表使用者比较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 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动状况的强弱和优劣。

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讲, 虽然一致性会计原则的运用使其有可能进行不同期间的比较, 但如果企业的会计环境和基本交易的性质发生变动, 则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便大大减弱。对于不同企业而言, 它们之间可比性比单一企业更难达到。由于不同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为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各个企业的现金状况进行比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现金流量表总体分析

对一般的报表使用者来讲, 在获取报表后, 要进行总体分析, 在浏览现金收支明细项目之后, 重点关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如果是正数, 则比负数好;正数越大越好。由此便作出不与“现金净增额”为负数的企业打交道的错误结论, 在有诸多商业客户的情况下, 他们往往选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大的客户, 忽视或排斥增加额较小的客户。在进行“现金流量表”的总体分析时, 要关注企业“现金”的期末置存额。应说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与“现金”不是同一概念。“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 而“货币资金”对于不能随时支付的长期存款也包含其中。以某中型企业为例, 1999年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为600万元, 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为200万元。那么, 该企业“现金”的期末置存额为800万元。如果随时能拿出如此数目的“现金”用于支付, 其财务状况可谓不错。再利用“对比分析法”与同行业规模的其他企业或本企业的历史状况进行对比。如:与1998年对比, 假如1998年末的货币资金为300万元, 现金等价物为100万元, 那么本年的“现金增加额”为400万元, 增加了50%, 说明企业的“现金”赚取能力较好, 前景是乐观的。但是, 即使该企业年末“现金”增加额不大, 甚至出现负数, 也不能认为该企业财务状况一定恶化, 从而断绝与之业务往来。做总体分析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并非是最重要的指标, 期末“现金”置存额应是关注的一个重要数字, 将这个数字与企业规模大小相联系, 即可评价企业的富有程度。这恰恰是报表使用者常常忽视的问题。

可见, 进行现金流量表的整体分析, 在关注“现金”增加额的同时, 更应关注“现金”置存额, 再结合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加以考虑, 并进行横向对比, 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3 现金流量的经营活动分析

在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 报表使用者往往首先分析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人扣除用现金支付本期经营活动的支出外, 用“现金”偿还负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此能力的评价用现金流量充足率来表示:

现金流量充足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偿付额+资本性支出额+股利 (利润) 支付额

一般认为, 该指标应大于1, 并且越大越好;如果该指标小于1, 说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能满足必要的运用及支出。例如:某企业1999年现金流量表中,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400万元, 本年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200万元,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为250万元, 对外分配利润为50万元, 该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率为400/ (200+250+50) =0.8.如果就此得出企业经营收现能力较差, 财务状况不好的结论, 就有可能属于错误判断。原因如下:假如, 该企业的“三项”支出数 (200+250+50) 不折不扣地完全是按计划支付的——债务全部偿还, 内部投资项目全部到位, “红利”也全部分配给投资者, 即使有20%的缺口, 企业还能用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来弥补这一不足, 即使使用减少“现金”置存额的方法弥补, 企业财务前景仍然乐观。但是如果债务的偿还, 项目的投资以及“红利”的分配只完成了计划的50%, 即 (200+250+50) ×50%=250万元, 那么这个指标的数值将会提高到1.6 (400/250) , 常规分析的结论将十分乐观。如果得出企业现金流量很充足, 支付能力很强的结论, 则又进入了财务分析的误区。因为该企业有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 许多应支付的现金尚未支付, 以后年度的压力将会增加, 负担将会更加沉重, 财务状况实际是不佳的。

对于上述指标评价, 应结合企业内部决策的计划来进行, 并与企业历年水平比较, 与同行业水平比较, 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4 企业实现利润质量分析

在评价企业实现利润的质量时, 人们通常用“净利润收现率”这个指标, 并将其定义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 这个指标可评价利润的可信程度, 指标越高, 利润真实程度越大。如:某企业1999年经营活动净流量为400万元,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500万元, 则:净利润收现率=400/500×100%=80%该指标的数字应该说越高越好 (在有预收货款的情况下有可能大于100%) , 本企业的该项指标数值为80%, 数字较高, 如果就此认为该企业利润转换为现金的能力较强, 作出该企业利润质量一定很好的判断, 那么又可能出现失误。因为企业净利润的内涵不仅包括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还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内容。即使净利润收现率达100%, 并且没有预收货款, 也不能说该企业没有赊销, 将来不存在坏账损失, 实现利润的质量很好。

为此, 在考察企业利润质量好坏的时候, 应该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除以企业的营业利润, 即企业的营业利润收现率, 则:该企业营业利润收现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营业利润) ×100%=400/1000×100%=40%, 此指标与净利润收现率80%相差一倍, 其评价企业某种财务状况的结论将会相反。

总之, 现金流量表在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时, 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工具。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财务报表之一, 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信息, 但它本身也有一些固有的缺陷, 有时甚至会出现假账。因此, 片面地强调或者全盘的否定都是不足取的。在理性投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 财务报表作为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说是到了该重视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安春明, 杨振武.浅谈现金流量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4) .[1]安春明, 杨振武.浅谈现金流量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2]王志芹, 陈淑霞, 孙智颖.浅谈现金流量分析与管理[J].中国农垦经济, 2004 (7) .[2]王志芹, 陈淑霞, 孙智颖.浅谈现金流量分析与管理[J].中国农垦经济, 2004 (7) .

[3]王志鹄.现金流量分析及在企业实务中的运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S1) .[3]王志鹄.现金流量分析及在企业实务中的运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S1) .

煤炭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控制探讨 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控制

一、煤炭企业现金流量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煤炭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其他企业相比有着明显差异, 在煤炭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其现金流量也存在着不同的特征。下面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 从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入手, 对煤炭企业现金流量的特征进行分析, 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现金流量管理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一) 投入期的现金流量特征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 投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勘探资源、基础设施和矿井建设, 以及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是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同时企业还需要为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在投入期内, 煤炭企业是不能够进行生产的, 换言之, 这一时期无法创造出价值, 但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企业在该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 其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和各种必要的投资活动, 需要有充足的资金, 所以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表现为现金流入, 净现金流量通常为正数。

(二) 成长期的现金流量特征

煤炭企业经过投入期的各种建设之后, 相关的厂房、设备设施均已完善, 各类固定资产也纷纷投入使用, 煤炭生产步入正轨, 整体产量不断提升, 企业的生产能力也日趋稳定, 随着生产的煤炭产品逐步打入市场, 销售收入有所增加, 由此企业正式进入了成长期。在该阶段, 煤炭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正数。与此同时,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 企业一般会选择扩大生产规模, 并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 此时所产生的现金流出量相对较大, 但现金流入量比较小, 现金净流量表现为负数。筹资仍是该阶段资金的主要来源, 它的现金流量为现金流入量, 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正数。

(三) 成熟期的现金流量特征

经历投入期和成长期之后, 煤炭企业便会进入到成熟期。在该阶段, 企业所拥有的客户群体已经非常稳定, 市场占有份额也逐步扩大, 利润大幅度增加,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该时期会达到历史峰值。由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基本稳定, 所以不再需要购置大量的固定资产, 前期的投资一般也都会在该时期收回, 所以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正数。此外, 企业在该时期也不再需要进行筹资活动, 而偿还债务本金、分配利润、现金股利的发放则是该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故此, 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负数。

(四) 衰退期的现金流量特征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 企业也会随之进入到衰退期, 此时其生产能力开始出现大幅度降低, 采矿设备设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 煤炭产量呈下降趋势, 产品销量逐步走低, 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 利润减少。在该阶段, 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表现为负数,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少, 由于企业整体状况下滑, 使筹资变得非常困难, 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表现为负数。

二、煤炭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控制策略

(一) 实施现金流量战略管理

煤炭企业在现金流量管理中要树立战略管理思想, 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财务战略, 结合生命周期内现金流量的特征, 制定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管理战略。首先, 煤炭企业在投入期应将权益融资和银行贷款作为现金流入的主要方式, 并在采取相对稳健的财务战略的同时, 加大对现金流出量的控制力度, 保证企业的运作资金充足。其次, 煤炭企业步入成长期之后, 可采用防守型的现金流量战略, 除了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之外, 还要做出科学合理的筹资规划, 争取在该时期大量积累现金资本, 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现金保障。再次, 当煤炭企业从成长期正式进入到成熟期后, 可将现金流量的管理重点放在不合理现金支出的控制上, 同时可采取激进的现金流量战略, 积极寻找利润空间大的投资项目, 如可将资金投入到一些较为熟悉的行业或是能够扩大自己销售的行业之中。最后, 当煤炭企业进入到衰退期时, 可采取调整型现金流量战略, 要积极寻找新的投资点, 争取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此外, 企业还要维持现金流的正常循环, 尽可能集聚更多的现金资源, 保持现金良好的流动性, 并对现金实行预算控制。

(二) 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由于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大, 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较多, 所以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体系, 规范企业资金管理, 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效益。首先, 将经营收入作为现金流量预算的重点。煤炭企业要充分调动起各部门参与现金流量预算编制的积极性, 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预测、运输部门的运输能力预测及销售部门的销售量预测, 对销售价格和销售收入进行测算, 将其作为现金流入预算编制的依据, 并强化该预算的执行控制。其次, 细化资金支出管理, 对支出预算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在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时, 要采取基层单位一级、管理一级的模式, 制订本部门的预算方案, 而后再由企业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对现金流出量的测算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再次, 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的事后控制, 通过采取现金流差异分析、敏感性分析、预算审计等手段, 强化预算执行控制, 避免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三) 建立现金流量内部控制体系

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现金流量的特点, 建立一套完善的现金流量内部控制体系, 保证现金流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高效性。首先, 控制存货周转期。在煤炭企业中, 存货的周转期越快, 其所占资金的比例就越小。可充分结合本企业的煤炭产量、运输及销售能力, 对周转材料的预算进行严格控制, 并以预算为依据, 合理确定订货数量, 从而减少存货占用资金。其次,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大型煤炭企业而言, 其销售方式多以订单式为主, 订货合同中一般都会注明结算方式及具体时间。为此, 在签订合同时, 企业应当从加快账款回收的角度出发, 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此外, 企业还应针对当期未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编制详细的报告和账龄分析表, 并由专人对款项的支付情况进行督促, 以此来降低坏账风险。再次, 采取延期支付账款策略。通过延长付款期, 能够达到推迟现金支付的目的, 这样便可以对某个时期的现金支付总额进行控制。鉴于此, 煤炭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从而确定出需要立即付款的供应商及可以延期支付的供应商, 并针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付款策略, 以此来控制现金流出。

(四) 加强现金流量预警管理

所谓的现金流量预警具体是指以煤炭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作为基础, 设置相关指标, 并通过对这些指标变化的关注, 对企业潜在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和报警。现金流量预警包括两种预警方法, 一种是定性法, 另一种是定量法。前者能够对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主要分为专家调查法、流程图分析法等;后者能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其又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两种分析方法。现金流量预警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是搜集信息。以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 取得相关的现金流量指标,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 同时确定出指标的重要程度。二是临界值的选择。可按照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 选取一个最为合适的临界值, 然后用搜集到的指标与其进行对比, 若未达临界值则继续进行检测。三是系统警告。当现金流量指标超出临界值后, 表明企业当前的现金流量出现了问题, 此时系统会发出警告。四是启动应急预案。当警告发出后, 应急系统会自行自动找出造成指标异常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从而使指标恢复正常。

三、结语

总而言之, 现金流量管理是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煤炭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煤炭企业要切实结合自身现金流量的特点,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制定现金流量管理战略, 并且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及预警管理, 从而有效控制现金流出方向, 保证现金流转顺畅, 实现最大限度的现金净流入, 为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小明, 刘卉.论现金流量管理在煤炭企业运营中的重要地位[J].现代管理科学, 2014, (2) :127-129.

[2]丁亦伟.基于煤炭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现金流量特征分析[J].中国商贸, 2013, (7) :88-90.

[3]陆庆春.煤炭集团公司财务战略中的现金流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13.

[4]郭新伟.试论增值税转型对煤炭企业税负和现金流的影响[J].会计师, 2011, (9) :77-79.

[5]马立娟.优化煤炭生产企业现金流的路径思考[J].企业研究, 2011, (10) :121-123.

浅析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 篇11

关键词: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措施

引言

在发达的经济社会中,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能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的活动。根据许多案例表明,企业缺乏合理的现金管理机制,致使企业现金流转不畅从而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破产。因此从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企业很有必要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概述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内涵

现金流量管理指将现金流量作为管理的重心,围绕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构筑的管理体系,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全面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信息传递与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1]

(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特征

企业生命周期是指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周期性的出现某些特征的现象。根据企业年度销售收入的环比增长率特征,将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特征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期间。

1、初创期,企业开始购置和建设固定资产,并开始注入大量资金来研发产品。在筹资活动中,为了弥补由于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所形成的资金缺口,但银行认为企业目前发展前景不明晰,不愿给予贷款,使得企业这一时期主要依靠所有者注入资本来筹资。初创期企业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一般表现为负数。

2、成长期,产品销量开始不断增长,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使生产成本下降,并且拥有较强的收益能力和较高的资金收回能力。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经营的现金流量表现为较小的正数。因此该阶段的投资现金净流量依旧为负数,筹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

3、成熟期,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对稳定,所以销售收入带来大量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表现为较大的正值。另外,企业此时的资金比较丰富,没有更多的资金需要,所以对内投资开始变弱,随着经营和投资现金的大量流入,公司往往会对股东进行分配股利。因此这个阶段的筹资现金流量一般为负数。[2]

4、衰退期,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的显著下降,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也开始变弱,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状态,这时企业如果不能积极寻求战略转移,那么企业现金流量就有可能出现中断。由于销售下降,企业发展和获利能力在减弱,使得筹资的现金净流量一般为负数。

二、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现金流量管理不够重视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且多为利润导向型,管理层管理意识薄弱等原因,不能有效地对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控制。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领导者集权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管理者不但管理素质较差,管理能力较低,缺乏财务管理知识,而且不愿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来管理。因此,在整个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缺乏对现金进行预算、控制,从而导致现金管理混乱。

(二)盲目的走多元化经营或投资道路

在市场经济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促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来分散风险。然而许多中小企业不善于对市场的信息和社会生产能力进行调查,不顾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选择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最终导致各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入量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现实中大部分中小企业走多元化的经营行为,风险不但没有被分散掉,反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造成现金流的恶化。

(三)对营运资金、筹资环节控制力不够

当前,许多企业不能对营运资金进行有计划的使用和控制,对营运资金的需要量没有正确的判断和规划。此外,在筹资环节一方面中小企业对资金需要量及筹资风险没有科学的认识,致使筹资数量与投资所需数量呈失衡状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筹资主要以债务融资为主,但是企业却不能有效的识别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不能合理安排资金的结构,使其陷入高度负债的泥沼中。[3]

三、完善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建议

企业要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和依靠科学的现金流量管理。但在现实中,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实施以下措施来提高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水平。

(一)增强管理层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

公司的领导层从意识上真正关注和全面思考现金管理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只有强化管理层的现金流管理意识和专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正确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组织基础。另外,在进行战略决策选择的时候,管理层不应该只注重短期的利润,而忽视远期的发展。

(二)健全现金流管理制度,加强对现金流的监督

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现金管理制度,建立现金管理的框架体系,这样企业就可以对现金管理进行及时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做出评价。[4]另外,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这势必要求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的同时,加强对现金流的监督,将监督的每个细节落实到每个财务人员的身上,以防止有些人钻财务漏洞,私吞公司财务。

(三)建立现金流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

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建立现金管理的风险预警系统,企业拥有该系统后,可以随时对现金流运行状态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管理者通过这些分析的结果,分别对这些风险的等级进行排列然后及时对现金管理预警事项作出调整或者解决,而公司所做的决策也必须要考虑这些风险,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考虑风险最小化,确保现金流的安全及公司的正常运营。

(四)防范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内外环境的局限性,应对风险的能力比大型企业差,所以预防投资存在的危险应当立足于长期发展,走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道路,避免走多方位、多层次的经营道路。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应当采取民主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办法,对决策对象应当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正确选择最佳投资方案,最后还应当制定系统的程序来执行决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企业必须站在发展的战略角度根据市场经济传递的信息,根据现金管理的特殊性,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充分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必须合理利用自身优势,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现金流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卫琴芳.现代企业如何建立完善现金流量管理机制[J].现代商业,2009,(8):28-29.

[2] 孙茂竹.企业生命周期与资本结构[J].会计之友,2008,(8):29-31.

[3] 陈靖 羊海燕.浅析小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J].全国商情,2009,(19):51-53.

[4] 钱爱民 张新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企业现金流量 篇12

一、偿债能力分析

1. 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该比率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 该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偿还到期债务的时效性越好;反之, 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弱, 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与流动比率和, 速动比率相比, 它不受不易变现或容易沉淀的存货, 以及含有潜在坏帐损失风险的应收帐款的影响, 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具体评价时应结合企业规模、所处生命周期、所在行业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只要比率接近行业均值就可以认为合理。对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则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为现金流量净额。比照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2.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率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到期债务酬金+现金利息支出)

该比率越大, 反映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反之, 该比率越小, 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偿付到期债务, 如果不能通过出售资产等投资活动或是对外筹资解决资金缺口, 企业的持续经营将受到制约, 甚至有破产倒闭的危险。该比率如果大于1, 意味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保证偿付到期债务后, 还有剩余用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但过高的比率会增大现金持有的机会成本, 降低资产收益水平。如果该比率如果等于1,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刚好能够满足偿还到期债务的需求, 又能使能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最低。

二、盈利能力分析

1. 经营业务收现比率

经营业务收现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作为收付实现制计算的净收益, 旨在考核企业销售产品的实际变现收益水平。该指标值越高, 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 或是企业实行偏紧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坏账损失的风险较小。该指标值越低, 表明企业收帐不力, 不能及时收回货款, 或是企业实行偏松的应收帐款管理政策, 导致应收帐款占用过大, 影响偿债能力。

2. 总资产收现比率

总资产收现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反映企业运用资产获取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能力, 旨在于衡量企业的实际利用效果。该指标越大, 说明企业资产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 无疑有助于提高收益水平和偿债能力。反之, 该指标越低, 表明企业资产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弱, 资产效率较低, 存在着资产闲置和浪费。将企业近期的该指标进行比较, 可以更客观的评价企业的资产利用效果。

3. 营运指数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由于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不一致, 往往会造成企业有较多利润而现金周转很紧张的状况, 这一比率能够避免一方面企业的净利润较多, 而现金严重短缺的局面出现, 又能有效防止因企业操纵利润而给投资者带来的信息误导。该比率越大, 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越好。根据该比率构成因素的内在相关性, 其比值在1以上较好。

三、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价值归根结蒂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增长。增强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最终都是为了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而这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期望的。通常用于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同样, 这些指标也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 因此, 可以引入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现金流量指标, 从企业的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三个方面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增长率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

上一篇:农民的养老保障下一篇:惩罚教育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