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书

2024-08-25

学生读书(共12篇)

学生读书 篇1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揭示了读书的意义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由此可见,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 增强感悟, 培养语感, 积累知识, 提高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怎样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在实际工作中, 我采取以下的四点做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激发阅读的兴趣, 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就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后, 同学们被贝多芬顽强的意志所折服。这时, 我说:“想知道贝多芬更多的故事吗?快去看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吧!”此时, 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下课之后, 争先恐后去阅读这本古典名著。

学生仅有兴趣还不行, 还要想办法让这兴趣持之以恒。为此, 我想到了小组合作的办法, 每一个小组, 都选出一个好胜心强的学生当组长, 小组竞争, 看谁读的书多、读书笔记写的好写得多, 看哪个小组的最好。这样, 学生不管课内课外, 都会用心的去读, 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了。这样班里很快就形成了爱读书的浓厚氛围。只有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

2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

一部好书, 能影响几代人的成长, 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情感得到熏陶, 思想受到启迪, 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作品中的语言精华也能让学生不断汲取, 丰富自己的语言, 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于是, 我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新课标要求的经典名著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傅雷家书》、《繁星春水》《水浒传》、《名人传》等等, 并做好读书笔记, 写出随笔感悟。

我国古典诗词是历代不衰的民族文化精髓, 是永恒的经典。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 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 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 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 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 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 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的语言, 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言, 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 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 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在不断的诵读中, 不但领略到语言的美, 同时感悟到意境的美, 体会到蕴涵的情感, 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青少年时期, 记忆力最佳, 正是多背一些古诗词的大好时机。所以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背一些古诗词, 一般一学年背诵150首左右, 有些学生还要多。古诗词的背诵,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使他们的作品也能妙笔生花, 透出浓浓的文学味道, 这让他们品尝到文化积淀的智慧, 精神生活的香甜, 享受生活的诗意。所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不仅能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 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还能提高阅读的效率。

3 指导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会读

从严格意义上讲, 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 独立自由地确立目标、选择读物、制定计划、控制进度、检查效果。但由于初中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有限, 我们不妨对他们提出一些指导性的要求, 指导学生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 如每天阅读几次, 总共花多少时间, 篇幅多少, 每一阶段读什么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时, 既要注意其可操作性, 又要注意阅读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 而且会读, 要读得更好更有实效,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首先, 教师要教会学生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等读的方式。其次, 要引导学生善于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正确的读法, 使学生初步具备正确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具体说, 就是会用浏览的方法, 迅速选择阅读材料;会用略读方法, 迅速抓住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确定阅读的重点;会用精读的方法, 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 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这样的读才能有的放矢, 节省时间, 提高阅读效率, 使学生在最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爱读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以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学期我们都开展朗诵会、名著导读、故事会、开心词典、读书笔记展评等实践活动。同学们表现出很浓的参与意识, 热情很高, 也发挥了较好的水平。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实现了学生、教师、文学之间的对话, 使学生发现不足, 寻找差距, 从而促进内需, 变“要我读”为“我爱读”, 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总之,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从而达到读好书的好习惯, 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力求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扩大学生阅读, 让书香伴随学生的成长,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学生读书 篇2

文章讲的是一个初叁的男骇因打架而被学校批评,开除。可受到伤害的他没有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使他最终导致走上了不归路。看完,我不禁想说,这不归路难道是那个男孩一个人导致的吗?不,不是的,还有他的老师、家长、亲戚、朋友,以及整个社会对他的冷嘲热讽,恶语相加,才把那个男孩逼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们也应该负全责。

在文中,作者提到了一件事:在那个男孩去省城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家境贫困的小朋友,他为了能让那个小朋友上学,便分了300元钱给他。从这,我看出那个男孩还是善良的,他知道伸出援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新存善念,这是我们这个社会上许多没有的优良品质。

而也恰恰看到这里,我在心里默默地想:那个男孩他并不是没救了,只是他的家长和老师没对他报以希望,只要老师和家长用心去教育他,他会改过自新的。可是,这只是我的想法,要是男孩的老师和家长能这样想的话,他应该不会进监狱,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下半生。

而这时,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们生边的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都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于是他们便对孩子放以很高的要求,可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时,他们便对孩子有了抱怨,说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有的还打骂孩子。接着,家长们看看自己孩子在一段时间里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成绩,就开始对孩子不报以任何希望,随孩子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这样,他们的孩子渐渐地学坏了,严重的就像文中的那个男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其实,作为孩子,我很想说只要尊重我们,心平气和地与我们沟通,没有孩子会是天生的“坏分子”!

学生读书 篇3

一、激发阅读兴趣,感悟阅读乐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要求不能过高

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时能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落字、读流利正确就可以。中高年级的同学要求要高一点,不但要读出感情,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2.以多种形式促读

低年级老师可以范读、领读,让学生分角色读,高年级可以默读、自由读、比赛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感悟着读书的乐趣。

3.阅读感兴趣的书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让学生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这些才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有阅读儿童自己感兴趣的书,他们才能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读感兴趣的人和物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家长、老师以身示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比较小,自制力要差一些。那么要培养其阅读兴趣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陪伴。

(1)教师的陪读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校老师布置的阅读题目,老师应该和孩子一起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读书兴趣会大大增加。

(2)家长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大人那里模仿来的。在一个爱读书的家庭里,他的孩子一定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陪读,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胜过很多说教。所以家长们无论多忙,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这样不但能拉近亲子关系,更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给孩子读书方法

现在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孩子拿过一本书,囫囵吞枣地很快读了一遍,你问他记住了什么?除了个别人物和精彩的片段,别的什么也没记住。有些学生读后,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什么原因?学生不懂读书的方法。

1.不动笔墨不读书

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我觉得读书时都应该养成动笔的习惯。当然年级不同,要求就不同。低年级学生可以圈画生字,给生字注音,圈画简单的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中高年级学生要运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重点词句,能找到中心句。还可以在有感悟的地方做出批注。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并能展开想象,领悟其内容。

2.读不同题材的文章要有不同的方法

例如读小说就可以先读目录和文章梗概,先把握主要内容。读散文要先读作者写作背景,这样很便于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读古诗类的书要边看注解边读,这样可以降低理解文章的难度。读说明文要先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事物和道理,再细细品味。

3.学会读书质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列特,所以,学生要在阅读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课内阅读,老师可以让学生就课题质疑、就文中观点质疑、就文中问题质疑,学生学会了质疑的方法,在课外读书中他们自然学会了思考。

三、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

读书的目的是为我所用,那么积累就相当重要。看到好词佳句可以记录下来,低年级可以只记录短小的词语、句子。高年级可以记录文章片段甚至是整篇优美文章。

1.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这里我提倡网络上写日志,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建立班级摘抄比赛栏,教师和同学每天都能浏览,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摘抄记录进行评比。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上网的好奇心,还让孩子越读书越爱读,越读书越想读。

2.进行小练笔活动。提倡学生练笔时用所摘抄的名言警句、或摘抄的精彩词语。当学生的劳动成果有所用时,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去做。

3.熟读背诵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反复诵读是背诵的基础。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出文章的意境、韵味。

四、及时督促反馈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所做的一切都需要教师的督促评价来辅助完成。

1.教师可以利用读书的契机,在班级开展一系列的课前课后阅读活动,如每一节语文课,可以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演讲内容可以是读过的书中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一段优美的片段、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高年级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新感悟和大家分享,也可以改编自己读过的内容。

2.教师创办报刊。这里可以是学生通过读书写出来的小日记、人生感悟、习作等等。

3.对于在读书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要及时鼓励,并让其介绍好的读书方法。对于读书有困难的同学要给予“一帮一”的帮扶,让他们有信心去读书,直至爱读书。

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进步,离不开知识与文化。现在国家正在提倡全民阅读,读书可以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所以培养青少年爱读书的习惯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指导学生读书 篇4

一、寓教于“趣”, 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 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 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 孩子的模仿性强, 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 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 鼓励他们热爱书籍, 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2.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 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 一起诵读古诗, 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 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 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 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 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 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 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 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 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 随机树立典型, 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 教师应极力表扬, 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 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要以课内带课外, 课外促课内的方法, 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 且题材丰富, 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 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 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 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 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 写读后感,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 区别对待。应读之书, 宜缓宜熟;应阅之书, 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 轻骑剽悍, 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 一句一句地理解,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 做上记号, 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 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 常常一目几行, 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 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 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 一般以精读为主, 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 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 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 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 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 还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 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 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 以至昏昏欲睡, 应该巧妙, 寓教于活动之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 讲。

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 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 让学生轮流上台, 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 让大家或说一新闻, 或晓一趣事, 或背一古诗, 或得一好词佳句, 或明一道理, 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 学生兴趣盎然, 视野开阔, 语感增强, 更令人欣喜的是, 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 逐步达到厚积薄发, 说话妙语连珠, 写文章意到笔随。

2. 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 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 独立命题、编辑材料, 设计版面, 并配以彩色插图。

3. 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 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体验。

4. 展:

(1) 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 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 找一个本子, 分类贴上, 积累资料, 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 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 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 或精彩的片段, 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 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 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 也可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 看谁最好。同时, 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 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

学生读书 篇5

【读书笔记】

读书时,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最简单的读书笔记】方法是“摘抄法”。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和段落摘下来,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或专用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比如抄录名家名作、领袖导师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人民群众格言谚语......

例: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德奥弗拉斯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还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词段、语段。

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

摘抄精美的词语,语句,语段。

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鉴赏内容,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结构与语言特色等等。读书笔记也可叫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格式】

姓名:陈赫赫 班级: 3年级4班 时间:9月17日 书名:《魔盒》 作者:____

今天,我读了《魔盒》这本书

好词荟萃:皎洁一掷千金吃喝玩乐游手好闲 硕大无比粉身碎骨 摇身一变

好句采摘:山民又得到一笔钱,更加荒淫无度,终于,恶有恶报,他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好段抄录:山民拖着病体,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爬到了山顶,找到了那颗小草,当他伸手正要采时,忽然发现,在山崖边上有一颗闪闪发光硕大无比的钻石。山民心动了,要是得到了这颗钻石,不就什么都有了吗。于是,他又爬到了山崖边,就在他抓到钻石的瞬间,失足跌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内容简介:有一山民,妻子病了,他在给妻子采药时从山上摔了下去……由于半山腰的树枝勾住了衣服,山民得救了,醒来之后发现身边有个小盒子,于是带回家中。山民怎么也打不开盒子,在无意中说出“我想要”的时候,盒子奇迹般打开了,出来一ge小人。此人给了山民一沓钱,他享尽荣华富贵,唯独没给妻子买药。不久,山民得了一种可怕的病,小人让他去采一株小草治他的病。山民爬上山,伸手采小草时,发现了一颗钻石,不料失足跌下山崖,粉身碎骨,小人又出现了,它的名字就叫――诱惑。

体会与感受: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做人得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相关内容

《守株待兔》(读后感)

今天再一次读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讲的是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突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妄想不用劳作、不用行动,就可以得到第一次成功时或幻想的成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把一次偶然的事情当做永恒,最后浪费光阴,耽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的,一次偶然考试发挥好,就不去认真听讲,躺在那里睡大觉,那我们的光阴会被白白浪费,终会一事无成的。

[小学生读书笔记_小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篇6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一些让孩子喜欢读书的心得。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读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动力,推动自己主动阅读。

我经常在班级中组织讲故事比赛、说相声、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积极,主动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表演,还会自发地分析人物的心理。这样充分调动起了积极性,他们就会认真地多读书,好让自己在下次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此外,我与家长达成共识,约定好每天让孩子们读半小时书。我们组织亲子读书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读书能力,还给每个家庭准备了“读书卡”,学期末组织一次家庭读书评比活动,评选出“最佳亲子”读书奖。这样既保证了孩子们的读书效率,又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们的情感。

二、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根据小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经常向他们讲古今中外的历史伟人、科学家酷爱读书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一个惰性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制度、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持续这种热情。如,阅读分享、早读制度、图书交换制度、一助一制度等。这样就可以有序、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学习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拓宽读书渠道

利用信息在午休期间播放一些电子读物,或学生自己到多媒体电脑上自由阅读;孩子们回到家里,也可以观看国家新闻、娱乐信息、科技知识、生态环境、少儿节目等,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

五、持之以恒,成为陪伴终身的好习惯

持之以恒,即有恒心,持续不间断,长久地坚持下去。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可见,要想取得成功,我们就要不断地努力。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因素制订一个阅读计划。计划好哪个时间段读书,一本书读多长时间,每天还要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如果一本书读完,还要写一份读书心得。这样,读过的书不但铭记于心,而且在词语积累和词语运用方面出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代教师的责任已经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创造快乐、创造价值,养成陪伴终身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张爱慈.如何培养学生读书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让学生学会读书 篇7

一、用“心”读书, 学会思考, 静思默想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如今的课堂, 特别是展示课、观摩课, 充满着琅琅读书声, 很多老师能够注重读得声音、读得形式、读得技巧。也就是强调学生的嘴巴, 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 这种摒弃学生用心读书的教学误区恰恰忽略了默读的作用。默读是为了理解地阅读, 涉及浏览、寻读、抓要点、理解句子意义以及句子间、段落之间的联系、推理等重要的阅读理解策略。一般情况下, 有声阅读会分散注意力, 干扰大脑思维, 影响理解;另外, 由于有声阅读需要发声器官的介入和相关肌肉的运动, 容易使人产生疲劳, 且严重制约阅读速度。在语文教学中一味强调朗读、忽视默读, 其实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重视对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心想, 理解、揣摩读到的内容, 只有在这样前提下, 才会做到“开卷有益”, 走进书, 感悟书, 真正体会读书的真谛。

二、用“手”读书, 学会做读书笔记, 善于记录是又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

写读书笔记, 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 我们相信记忆, 但是不能迷信记忆。俗话说:“好记性比不过烂笔头。”所以, 我们读书不能离开笔本, 读书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 以备不时之需, 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 方法是多样的, 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1. 摘抄和剪贴, 直接记录读到的内容。即用笔记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 或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 或是描绘景物优美细致的句子等。语文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 建议学生把觉得有用的文章进行剪贴并注明出处。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 以防查找时费时费力。

强化学生读书意识刍议 篇8

一、培育兴趣, 感受生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辈子, 就是“这辈子”;而读书的人可以活三辈子, 还有上辈子和下辈子。读书不仅可以把我们的生命历程延长, 还可以让我们“这辈子”的生命质量提高, 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但只要阅读了, 至少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 丰富我们的阅历, 修正我们从社会上获得的直接经验, 获取我们所无法直接获得的古今中外的人们的人生体验和生存智慧。那么, “这辈子”至少就可以活得有些滋润, 有些颜色, 更有生命的质感。

我们真切希望朗朗的读书声能响彻整个校园。可如今的现状是, 学生们大多都不愿意读书, 难开“金”口。那么,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语文的本质和特征上来?当务之急就是及时培育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要告诉学生, 读书就是为了获取知识, 陶冶情操, 完善自我修养, 为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准备。知晓了个中事理, 学生的读书兴趣自然会培育起来的。当然我们更要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来加以有益的引导。例如:在讲述《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项脊轩志》等散文名篇时, 有意识地将学生置身于散文特有的情感境界中去, 让他们充分地接受感情的熏陶与洗礼, 勾起他们对故乡的那份独有的偏爱与依恋, 体味国家遭难忧愁难遣的爱国情愫, 感受人间至真至深的亲情等, 对“美文”“美情”有更新更深的感悟。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如此地坚持下去, 学生的读书兴趣何愁不会找回?

二、科学引导, 激发共鸣

许多学生认为读书是一种单向活动, 泛泛浏览, 草草了事, 缺乏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交流。长此以往, 读书兴趣自然是日削月弱了。其实读书不是一种单向度的输入, 而是一个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书本内容进行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在这种交流与分享中, 完成书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虚构与建构。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诵读袁枚的《祭妹文》时, 当我们走进袁枚的感情世界, 那动人的一幕幕就会让我们情不能已:至亲三妹不幸病故, 作者身躯佝偻, 齿危发脱, 迎着阴冷怒号的寒风和夹杂在风中的纸灰, 老泪横流, 以文祭奠。赏读此文, 哀情哀理, 撼人肝腑, 让人不能不洒下一把同情泪。好的书籍能够让人产生共鸣, 催人思考, 然后进步。哪怕横跨很远的空间, 或是很久的年月, 一本好的书常常让人受益匪浅, 一句话, 一个道理, 往往能够让你和几千年前的作者产生极大的共鸣。

三、学以致用, 提炼真金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 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时有更宽更广的选择空间。在写作的时候, 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名人名事和生活哲理, 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有位学生在写作“坚持真我, 拒绝变脸”作文时, 用了这么一段话:“楚大夫沉吟江畔, 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 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 采菊饮酒———在一番选择中, 他们选择了真我:纵使谄谗蔽明, 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这是执着的自我;纵使马革裹尸, 魂归狼烟, 也要踏上征程, 这是豪壮的自我;纵使食不裹腹, 也要躬耕田亩, 这是高雅的自我。在真我的熠熠光辉中, 王侯将相成其盖世伟业, 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毫无疑问, 这个学生肯定是个读书虫。“读书乐”, “乐读书”, 既然读书能够带来快乐, 为何不将其中的快乐记录下来呢?把平时的读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形成一套读书笔记系列, 自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对增长智慧、陶冶情操都是大有裨益的, 还担心一篇千字佳作不成?

学生读书 篇9

一、读书活动要注重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起初是每月一本书。帮学生计划出每周甚至每天所读的数量。 双休日和国家法定的节假日订的阅读任务稍多些。

通过平时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在书上圈点勾画作批注的方法和在本上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比如用不同的符号圈画生字词、精彩词句、过渡词、疑难处,概括式、联想式、感悟式、赏析式、情境式、质疑式作批注,摘录式、卡片式、提纲式、心得体会式写读书笔记等。

二、读书活动要注重阅读中最基本的能力训练

阅读活动基本以板块式进行。 下面是几个常用板块,活动时可以根据书的体裁特点有选择地组合进行。

板块一:故事概述( 或内容概述) 。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或用具体的语言描述。

板块二:感情诵读。 这对于优美的散文或诗歌特别适用。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培养朗读能力,更好地形成语感。

板块三:名句赏析。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欣赏精彩词句,体悟作品的写作技巧、写法特点,更有实效地积累词句。

板块四:百字心得。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和思考, 以内化书中的知识为自己的智慧、才识、性情、修养、品质。

板块五:创意展示。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学生可以说、唱、演、跳、画、做,可以编歌词、排小品、表演三句半、 唱快板、说广告等等,用这些形式来展示自己读此书的收获。 还要写活动的主持词、串联词。 这有利于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更好地关注社会生活,形成综合素养。

三、读书活动要生动活泼又要切实有效

“ 创意展示 ”板块很重要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活动后要及时进行评比、总结、表彰。 评出优秀个人和优胜班级,力求用集体的力量推动每一个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读书 篇10

关键词:高校,工作坊,读书,兴趣提升

读书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智走向成熟, “三观”确定的关键时期, 也是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开拓视野, 为未来做好积累的重要阶段。拥有深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通过读书获得学习的能力是让学生受益终身, 提升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

面临社会各类思潮的冲击和电子娱乐阅读方式的普及, 网络信息的全方位覆盖, 读书显得尤为重要。而读书, 培养和提升学生读书兴趣是关键。为提升学生的读书兴趣, 各高校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 成立了不少读书社团和机构。但是很多组织和机构容易出现两类情况:一是, 行政性太强, 与学生需求结合不够;二是, 学生兴趣团队兴趣比较散, 活动组织分散, 与学校和社会资源结合不够, 缺乏相应的平台。一年多来, 笔者在所在学校通过个人工作坊的形式尝试将两者优势相结合, 以大学生读书兴趣的提升为出发点, 从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1 大学生读书现状调查

首先, 为了了解掌握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兴趣点, 更好的开展调研工作, 我们以全校学生为蓝本, 开展了对学生读书现状的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查阅图书馆相关材料, 调研学生除专业课本之外的阅读数据, 发现了几个特点:

1) 学生关注社会热潮, 在书籍选择上容易受大环境影响。比如, 2014年社会上有一股“莫言热”, 很多同学都借莫言的书, 莫言书籍的借阅率高达第一。

2) 外国经典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书籍借阅量和阅读量高。表明大家对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比较有兴趣。

3) 名人传记借阅量和阅读量高。

4) 言情网络小说、校园小说借阅量和阅读量高。2015、2016连续两年年此类图书借阅量高达第一。

5) 专业书籍借阅量和阅读量偏低。

6) 学生利用网络阅读率高达90%以上。

7) 学生阅读量很不均衡。拿2012级已经毕业的学生计算, 有很多同学的阅读量超过100本, 大年四年读书最多的学生阅读量是359本, 平均每月7-8本。有的每年不超过3本。

8) 学生读书量与就业、创业、考研、工作等无必然联系。

9) 学生读书范围比较杂, 各类图书均有涉猎。

通过对各类数据分析, 我们认为, 学生读书有如下特点:

1) 大多数学生是热爱读书, 渴望进步的。他们希望通过读书能获取对外界的了解、提高自身素养, 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2) 学生在书籍选择上易受社会思潮和热点的影响, 书籍选择比较随意随性。

3) 学生关注校园、关注爱情、关注自己身边的事较多, 注重自身情绪和内心的表达, 视野较窄, 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历史发展不够。

4) 对专业知识拓展上不够, 课外阅读专业书籍的少。

5) 读书缺乏目标性, 缺乏指导和交流, 效果一般。

6) 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方式受冲击较大, 很多同学经常通过网络方式阅读。

针对这些调研的学生读书现状, 我们也在反思, 高校和社会有很多资源, 学生也有读书的愿望和需求, 那么我们如何能将高校和社会的资源与学生的需求紧密接合, 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呢?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可以引导、教会他们读书的方法;可以鼓励、支持他们开阔眼界, 展望更远的未来;可以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阅读, 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科研, 开展实践,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形成自己独有的气质和品格, 锻炼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 推出自己的成果。

经过认真思考, 针对学生的读书现状, 我们确定了工作坊的目标、理念, 精心设计了工作坊的工作方案, 从学生的需求入手, 多途径的提升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升学生的读书效能。

2 理念和组织形式

首先, 在组织机构上, 以笔者个人牵头组织发起, 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读书工作坊这种“非官方”的方式, 可以以更灵活、更符合学生需求的组织及模式运作, 可以更好的服务和满足大学生各类读书和发展需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理念上,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 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 以繁荣校园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为己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 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工作坊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 组建专家及教师指导团队, 搭建读书交流、竞赛、出版、科研等各类平台, 鼓励学生读书学习、开展科学研究。根据学生需求组建团队和开展活动,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 建立教师和专家团队

工作坊面向校内外征求指导团队, 得到校内外教师和专家的积极响应。一年来, 陆续加入指导团队的教师和专家有100多人, 其中有教授4人, 副教授6人, 作家4人, 在不同领域都有所擅长。团队成员都是关心大学生成长, 乐于奉献的专业人士, 通过经常性的和学生交流, 指导帮助学生, 和学生一起逐渐形成不同的团队, 可指导学生的读书、创作、学习和科研。学生在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 切实感受到了学有所成, 学有所用, 提升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加入工作坊的学生越来越多。

4 建立学生团队, 鼓励学生成立新的社团

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各类读书需求, 实行精准化的指导和帮助, 工作坊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方向组建团队, 目前学生已成立散文、诗歌、小说、思政、演讲、影视、漫画、英语、日韩语、网络写作、日本文学、经济、法学、社会学等20多个团队, 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工作活动、专家指导, 让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能得到充分发挥, 多点开花。在工作坊的帮助和扶持下, 2015年, 学生新成立了三个校级社团:党建时政研读社、日韩语交流坊、英语四六级交流坊, 根据学生需要逐步添加, 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

5 扩大影响, 形成品牌效应

每次的活动老师同学们都精心设计, 绘制了工作坊的专用LOGO和设计图样, 在全校通过海报和网络进行宣传, 采用现代新媒体平台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及活动, 活动注意覆盖各类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年半的时间, 54场读书交流活动, 平常每周1次, 全校学生有1万多人次参与工作坊各类活动。已形成独特的校园风景, 吸引了大批师生参加, 成为学校品牌活动。

6 为学生读书搭建各类平台

为全面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服务好大学生的各类读书和发展需求, 我们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6大平台, 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服务学生的各类读书系统平台。

网络平台采用新媒体理念, 开展网络阅读、网络选书, 建立专门读书网站, 推进读书微信平台建设, 为师生提供便利;合作平台通过培育精品活动, 完善组织机构, 与多个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表平台服务学生创作, 与各媒体、出版社、文学及相关组织一起为学生提供写作平台;竞赛平台:一是, 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 积极参加国内各项比赛;二是, 在学校内开展各类竞赛;讲座平台:一是, 邀请专家老师为学生指导;二是, 学生自发开展“微讲座”活动, 锻炼学生阅读、总结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 增长见识;科研平台是在老师和专家指导下, 引导学生形成团队, 培育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实践平台锻炼学生能力, 检验知识学习掌握程度,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6类平台相辅相成, 构成了一个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升的立体网络, 共同促进了学生读书兴趣的提升和全方位发展。

一年多时间内, 为学生打造了40余个活动、出版、网络、社团、科研和实践平台, 与多个社会机构达成或签署了合作协议, 工作坊学生共获批校级项目17项, 省级项目3项, 国家级1项, 出版及发表各类著作12部, 在全国各类刊物、报纸和网站发表文章和论文300余篇。一名同学获得全国演讲大赛一等奖、一名同学被吸收为福建省作家协会最年青的会员。实践成果和作品获得省级奖励15项, 有14部作品在省、市组织部及政府官网播出。让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多点开花, 收获最幸福的瞬间, 感受读书的乐趣。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 我们认为, 与其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当代大学生, 不如俯下身去, 加入他们, 切身去感受和了解他们, 他们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 但是追求进步, 渴望成长的心是每个人都渴求的, 是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很多情况下, 不是大学生不爱读书, 而是他们没有找到读书好的方法, 没有好的引导, 没有好的平台支撑。缺乏社会经验和专业了解, 使他们很多时候无所适从。所以, 一方面, 我们需要给他们以足够的关心, 提供足够的帮助;另一方面, 我们要与时俱进, 与时代同步, 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语言行为模式, 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只要学生觉得从我们的工作中能得到提高和快乐, 他们的读书兴趣就会不断提升, 进而促进他们自觉读书, 学会读书, 读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李春海, 宋天华.新阅读时代视野下的大学生读者群研究与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 2009 (9) .

[2]冯瑜.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化解阅读危机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殷利艳.数字时代的阅读变革[J].兰台世界, 2011 (4) .

教会学生读书 篇11

一、寓读书于情境中,感染学生

(一)交流感受,营造氛围

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提前一天告诉学生把要和同学交流的书带到学校,使他们在阅读课上有书看、有话说。在阅读课上,让学生介绍所读书的书名、作者、内容,交流自己的感想、收获,激励了他们读书的兴趣。

(二)以身作则,勇做榜样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他们感受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有趣的,激起了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将终身受益。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学生课外阅读时,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良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用好读书方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方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但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教师应该巧妙地寓教于活动之中。

(一)以讲促读

我班坚持每日在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阅读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背一古诗,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二)办报促读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三)以赛激趣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展示成果

1.剪贴展览

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摘抄展览

如果学生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可让他们摘抄下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设“精品欣赏角”供学生欣赏,既鼓励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

和学生一起“美美”地读书 篇12

对于这种说法,虽然我并不完全赞同,可是这个观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习应该是快乐的,那么相应的,教育也应该是快乐的。怎样读书才算快乐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美。

所以,每个新学期的开始,第一堂语文课我都要和学生谈美。

咱中国美吗?当然。且不说巍峨泰山上娇美的日出,也不说料峭雪山中盈蓝的雪莲,单是那五十六个民族节日的盛装就能让你眼花缭乱;且不说夜深寒山寺幽幽的钟声,也不说春晨溪边的捣衣曲,单是那让黛玉心碎的落花声就够你咂摸品味了;且不说齐白石老先生笔下灵动之虾,也不说徐悲鸿先生墨中奔腾之马,单是那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就能让你心动不已啊。

咱中国美吧?那是。美得壮阔,美得优柔;美得静谧,美得喧腾;美得谦虚,美得含蓄;美得不动声色,美得不露痕迹。美得连咱自己都无法用言语去描绘它的美了。人的生命有限,无法一一亲历这不尽的美,我们却可以通过这一个个小小的汉字,跨越历史长河,驰骋南北东西,单是想一想,就是美不胜收的享受啊!

本学期选修课本中的诗歌散文,着实让我和我的学生们过了一把寻美之瘾。

一、《湘夫人》中赏美景

《湘夫人》这首诗要求全篇背诵,学生叫苦连天,有的学生甚至说:“老师,逼着我们背这样难的诗真是不讲道理啊。”想想也是,本诗的一二四段,顺着意思还可以背下来,可是第三段中,湘君在想象中为湘夫人构筑爱巢的句子实在不好背,转念一想,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们在发现房屋之美的基础上去记忆。于是,我为他们播放了电影《英雄》中水上比剑的片段以及《情癫大圣》中岳美艳由丑小鸭变身白天鹅的一段,让学生对水中房屋的美有一个形象的感知,他们被深深地吸引了。然后又请班里美术功底极佳的一位学生画出湘君为湘夫人所建芳香之屋的大体轮廓,再让大家一起根据诗意为这屋子添加各种修饰,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开始描述,画作终于完成。

我总结到:“同学们,这幅画是大家根据诗意,加上自己的想象,融合湘君对湘夫人的深挚思念修建而成。但是画作再美没有诗美,诗歌再美没有大家的想象美,对着这幅图,还有谁会说背不下来这首诗呢?把这座美屋装在心中,这首美丽的诗也自然在心中了。”

果然,到了第二天,全班同学都能背出整首诗。如今,那座“芳香之屋”还在我班“班级风采角”高高悬挂着呢。

诗词中的美,不能生硬灌输给学生,而应让他们自己品味,自己发现,甚至自己创作!

二、《菩萨蛮》中观美女

讲到《菩萨蛮》这首词,其中那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至今让我回味不尽。看看古诗词中的美人吧,看看古人对美绝妙的描写吧。“垆边人似月”给人一个浮想联翩。究竟词人将这美人比作怎样的月呢?是薛宝钗似的圆润之月,还是林黛玉似的清凉之月?是卓文君似的团圆之月,还是李清照似的别离之月?“皓腕凝霜雪”又给人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急如焚。不写美人,只写那一小段白皙通透的手腕,还是打酒时,不经意从袖间露出的一点。但这一点足够了,足够美了。美人的全貌已然在我们心中,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美人,这不是具体的,这也不是白皙的脖子修长的腿,更不是猩红的嘴唇,蝴蝶肩,这是一种欲说还休的美,这是一种含蓄蕴藉的美,比起现代美人们唯恐别人不知其美的坦露,这该是怎样一种牵人心绪,令人辗转不眠的美呀!

三、《苏幕遮》中品美情

说到抒情之美,不得不提的是周邦彦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尽荷塘之美。下了一夜雨,荷叶上有雨水像露珠般滚动,太阳出来,有的蒸发了,有的顺着荷叶滴入塘中,形成圈圈涟漪,水纹与荷叶似在画着同心圆,微风过处,荷叶翩然翻动,似在轻柔起舞。这样的美景没法不勾起词人魂牵梦绕的故乡荷塘之思。儿时的玩伴们如今在哪里啊?还记得小时候一起划着小船到荷塘中玩耍的情景吗?不同的荷塘,跨越时空,产生相同的感受。

思乡念友之情很多诗词中都出现过,这是中国人对归属感发自肺腑的渴求。哪里的山水也比不上家乡的好,哪里的人情也比不上家乡的亲。我们怎能不被这样的感情所打动,所感染?

这就是咱中国特色的美啊!能读这么美的文章,能学这么美的科目,孩子们怎能不爱呢?教育本来就应该是美的教育,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生活在美中,美美地读书,美美地思考,美美地写作,甚至美美地考试,这不正是我们理想的境界吗?

上一篇:冒放规律下一篇:案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