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

2024-06-01

苏派(共12篇)

苏派 篇1

一、苏派教育的背景

说到苏派教育,我们可以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下回顾。我们能够说,从提倡素质教育开始至今,无论是实施教育的工作者还是接受教育的学生,不管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事的教育这个行业而言,我们不免都困惑重重,那便是在学校这样集智慧和灵动的空间中,却有种现象存在,那便是“万教一法”“、千校一面”。尽管每年都会出现各种名目“新编”教材,然而从实际上来看,却都是一如既往,没有真正的改变, 反倒让教育呈现出使人窒息的“虚假繁荣”和“泡沫教育”局面。因而,从事教育实践的执教者和进行教育理论探讨的专家们有关教育的思考,可谓是距离很大。

教育理论是从实践中而来。基于如此的背景下,江苏教育不但凭着具体的行动———日益进行的教育实践和改革引领着全国教育,同时,在多样而踏实的实施中对近代的地方教育进行传承和发扬,加以凝练和提取,于2010年的时候, 第一次将“苏派教育”的理念提出,奏响了地方教育和古今融合的凯歌。探讨地方教育以及践行地方教育的人员也借助精到的归纳和深刻的反思,将中国教育界数年以来没有流派的现实。从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将学习西方人的长处以对抗西方人的理念提出,到常州今文学派开始对新式书院进行创设;从出现江南水师学堂、南洋公学等江苏新式教育,到壬子癸丑学制等的确立;从南京高师实施男女同校开始,到陈鹤琴、陶行知等对教育理念进行践行,在我国这片土地上,多精英人士,一直以来,都有持有先进教育理念、身体力行的教育者,使教育获得充分的发展。基于传承和发展江南文化的基础,地方教育被人们继承下来,在融通和整合后,出现了清晰的教育流派,就是苏派教育。

二、苏派教育的性质

苏派教育将一种能够得到发展,可以不断传播的态势进行呈现。苏派教育是一种对教育的崇尚。由于日益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课程改革,不少教师,在定位角色的时候,逐渐成为对学生引导、促进的人,想尝试着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家长及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上,体现自己的权威,将“知识权威”转变为“精神向导”。对于教育,不再视为对教师进行要求和规范,不再视为是良心和责任的活动,而是将教育活动视为幸福体验,这是一种改变,逐渐地从对他人约束向约束自己转变。

立足于苏派教育的起源,苏派教育对实用性非常重视, 将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黄炎培曾说“,实施的新式教育四十年,最大的弊病,便是脱离了社会”,因而,“教育要给予百姓以幸福”,须要和民众进行合作,要注意学习和实践的结合。 上个世纪初,为了让人们摆脱纲常,苏派教育家将不少学说提出来,如,黄炎培对“职业教育”、陶行知对“创造教育”、“生活教育”提倡,这些思想和旧式教育有着天壤之别,也是对传统的反对,可以使人们对传统教育进行摆脱。

苏派教育对“质量”进行追求。这个质量,是视素质教育为中心,将现代化教育视为方向,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以对社会需要进行适应。这个质量,注重的是素质教育。苏派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水平致力追求。在教育发展中,其根本是学生发展,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苏派教育一直将学生发展视为中心。例如苏州,首先,我们将“德育是质量”的口号提出来,将德育放在首位,进行德育体系的确立,进行工作体系的构建。再次,我们对评价教育和考试制度进行改善,创设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机制,在评价时,视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原则, 对综合素质极力推行。

因而,苏派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实践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强调,而对创造教育的开展,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只有进行 “生利”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才可以使其提升创业能力。

三、苏派教育未来的走向

在教育改革创新中,涉及到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是和大局相关,和未来相关的大计。一直以来,江苏职业教育对勇于创新、创业、创优的人才进行培养,并将其置于首位。如,最近一些年,在进行教学时,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实验者种种教学方式,可以给人们以指导,也将一个互动的平台给予教师。在其中,教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对教学艺术进行追求,把自己工作中的收获分享给大家,使大家可以一起品味成功的快乐。多元的角度,迥乎不同的风格,诸多策略通过彼此升华、碰撞,基于这种探究和合作,能够使教师能力得到提升,使教学质量提升。“同课异构”使大家意识到在处理内容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发现,同时,开拓了思路,实现共享资源,进行互补,可以使教学富有价值和魅力,拥有效率和效果。

在中国经济进行转型、调整结构的时期,日益进行创新改革,使企业具有活力,从而对社会发展进行适应,是使教育得到发展。立足于教育理念的层面, 江苏教育实施了创新改革。如,为了使职业教育和就业状况相适应,将对个人进行训练的方式提出来,并付诸于行动。学员可以按照自身情况, 对单元及职业进行相应的选择。对诸多单元学习,便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因为这种模式并非累积知识,而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强调,因而,培训的时间短,并且可以快速收到成效。在江苏土地上,扎牢了教学的根,体现出富有江苏特色的教学特点。邓小平同志曾说: 为了对和社会建设适宜的人才进行培养,我们需要进行探究,现在已经步入了新的时代, 需要我们将教育和实践联系起来,坚信由于江苏职业教育不断地对教学研究进行探讨,会更加深入苏派教育的精髓,也会使苏派教育愈来愈精进。

总的来说,苏派教育教育体系的形成,可以对健康优质教育起到推进作用,提倡教育继续向公益化发展,进行教育体系的建构,使之趋向完善,争取将政府投入和多渠道投入结合起来,实施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对多种体制的教育进行支持。对教育日益推进,使其得到均衡发展,进行江苏省教育的发展的高水平和高标准的示范发展,从而使教育更加公平,更使人满意;使课程趋向多元化,更加优质,使特色发展和优质发展联系起来,使个性发展和基础教育联系起来,使实践和传授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得到提升,使办学渠道广泛,办学模式开始多元化;使职业教育更加富有特色,使职教体系开始向富民、服务、质量、就业、质量、改革方面发展,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相贯通;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衔接;既注重职业教育,又进行学历教育; 国内和国际教育实现对接,从而使高等教育可以得到创新发展,进行“人人都可以学习,时时处处都需要学习”的城市的建设,从而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国民教育体系的特点的多样和均衡,进行终身教育体系的创设,苏州教育已经向现代化迈进,并且,日益向高质量的教育迈进。

苏派 篇2

(B)字形的二层或者三层结构样式,高大且窗户小,为砖制或石制,有封火墙。平面布局对称分列,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 五开间,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或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厅,采光通风。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 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以木梁承重,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正门一般不朝正南,建有门楼或门罩,门头上有精美的砖雕,大门为双开门,门洞面积一般为3~4平方米,门窗为砖、石结构。整个建筑的采光大都靠天井,外墙一般不开大窗户,仅在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封火墙上开较小的孔洞窗,一般为“口”或“介”。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封火墙采用砖石结构,以砖砌为主,建筑在房屋的四周,两端的山墙高出屋面,有三封山、五封山、七封山造型,封火墙的垛头造型有斗式,雀尾式,哺鸡式,墙面涂白石灰,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建筑的鸱吻造型多为鳌鱼形状。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封火墙,屋面为人字屋脊。

苏派建筑的其显著特征之一为园林式布局。苏派民居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充满了江南 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脊角高翘的屋顶,加上走马楼、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等。粉墙黛瓦,鳞次栉比、轻巧简洁、古朴典雅,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而中国传统园林讲求借景,中国传统园林中分布的古代建筑为:厅、堂、斋、馆、楼、台、亭、榭、门户、游廊、天井和巷道。归纳起来有:翻墙黛瓦,体量小而轻巧,低层高密度,错落有致,有多数建于沿河,形成前街后河、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情。苏州旧民居的平面布局大致有如下几种:曲尺型,即主屋边间加出厢房,而形成小型民居。三合院,即主屋两边间前置厢房或廊;也有于对照厅之一侧用廊联系。四合院有一间为主屋,两边间前列厢房,对面用廊;也有两面主屋(对照厅)左右用廊联系;另有主屋前三面用廊或四面为环楼的,俗称走马楼,楼长方形或者纵长方形,主屋为长方形,三面或两侧为院墙;或主屋对面再相应配置,再形成对照厅,凸字形,即主屋后加穿堂(称后翻轩);或在主屋钱加戏台并加廊;若前后并用则成为十字形。工字形,即在两主屋中间用廊相联。H形,在主屋两边间前后置厢房。日形:用两个三合院组成,但若人立于前观察为三合院,置身其后则为四合院。除上述的平面以外,尚有利用上面的形成加以自由组合。

课堂转型,“苏派”语文再出发 篇3

一、言语智慧,强化语用

《错过》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它辩证地讲述了人们为什么会“错过”,提出人们要更好地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议论文的观点更加鲜明,论据更加充实,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辩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结一下文章是如何看待“错过”这个问题的,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和作者不同的观点。将学生的观点总结起来,让学生分别选择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并和持同样观点的同学组成小组,搜集各种例证,用来辅证自己的观点。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我们不应该纠结于‘错过的事物,而要放眼未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东西,拘泥于过去只能是原地踏步。”还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应该在‘错过的事物中得到经验教训,或许我们下次还会有机会,错过了一次就再追寻第二次,要不离不弃。”围绕这些观点进行辩论,可以考验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二、文化创生,继承传统

在学习类似《凡尔赛宫》这样的文章之时,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凡尔赛宫的照片,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是和作者一样在凡尔赛宫中游览的人,随着作者描写的顺序来“游览”凡尔赛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了解文章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了解举例子、作比较等文章中使用的方法。在这样图文并茂的欣赏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字深处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在苏派教学中有很多教学主张都体现了文化创生的观点,如“诗意语文”、“文化语文”等,都强调突出文学功能,自觉开发人文类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文学之美。

三、自主建构,突出主体

在学习《雪》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用自主构建的方式来学习,向学生提出问题:“哪里的雪?怎样的雪?”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很好地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却很考验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只总结出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江南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冰冷”,此时可以给学生一点提示:“这样的概括太简单了,能否更加细致地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进行对比呢?”学生在细致阅读之后再次进行总结,找到了“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磬口的蜡梅,冷绿杂草在雪下”等具体描写南方雪景图的句子,又找到了“如粉如沙不粘连,旋风里蓬勃奋飞,日光里灿灿发光”等具体描写北方雪景图的句子。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小组讨论,对自己总结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南方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那作者最喜欢怎样的雪景?他为什么喜欢这样的雪景呢?”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干涉,学生自己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循序渐进地找到解读文本的关键。

四、整合发展,立体推进

以《赵普》这篇文章作为例子,可以用整体发展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立体地学习这篇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围绕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尝试概括,此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并进行阅读理解。可以向学生提问:“什么事?什么人?”让学生尝试概括《赵普》这篇文章写了主人公怎样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体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学生很快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的事情,体现了赵普勤奋好学和胸怀天下的精神。此时可以进入第二个板块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如何用一两句话来将文章中的两件主要事情概括出来,要完整体现故事内容,而且还要做到表达生动。这一个板块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之后,可以进入到第三板块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搜集一些和刻苦学习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是名人名言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情,说说学习的重要性。这一个板块考验的是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资料收集以及归纳总结、文字表达的能力。

苏派教学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苏派教学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求更高的教学质量就要更好地运用苏派教学方法,推动苏派教学发展。

苏派教学中的数学课堂 篇4

在近几年的交流活动中,教师发现,全国各地的数学教育都逐渐带着自己的本土特色,大显光彩。而在江苏的数学课堂上更是渗入了苏派教学的特点,简洁、灵动、扎实。

一、苏派教学之简洁的数学课

数学语言言简意赅,往往一句话就能概括出一条规律或定义。 这似乎与苏派教育不谋而合,苏派教育讲究清简而丰富。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用清晰的知识架构来支撑整堂课,还要用层次分明的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考虑到学生对抽象的规律概念难以理解,因此设计了大量的练习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而这些练习环节,往往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题型相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形成固定思维, 甚至背出了某一种类型的习题的解题结构,这根本不是学,而只是单纯的记忆。时间久了,学生不仅会对同一种形式的练习产生疲倦,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抗拒心理。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数学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越来越注重习题的趣味性和生活化。

二、苏派教学之灵动的数学课

一堂数学课可能是枯燥无味的,也可能让人津津乐道,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曾经有一阶段,教育者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各种课堂教学中,都能看到教师设计了大量的合作交流环节。这样的初衷是好的,过程却有些矫枉过正了。因此,这种教育形式逐渐被淡化。课堂似乎又开始井然有序。

难道这样的形式就是最合理的?也未必。当年很多教育者都盲目追崇西方国家的教学形式,而后却发现与我国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于是又将这种形式盲目打压。这种行为的本身,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无法融会贯通,去粗取精。但是在这种教育潮流中,苏派教学却彰显了自己的个性。

三、苏派教学之扎实的数学课

如今的听课学习活动越来越多,这也为青年教师创造了更丰富的平台去学习、揣摩。然而,一次次学习过后,很多青年教师都产生了一种困惑:一堂堂数学课,究竟是一出出教师个人show,还是一场场学生演习?教学的根本是学生,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该围绕着学生来设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很多时候,教师展示了一堂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精彩课,但是细细品味后,发现这堂课留下的只有一个美丽的“外壳”,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是这个“外壳”的陪衬,过于刻意的情境设计,华而不实的教学课件,引导性的提问,都成了这些所谓精彩课的“硬伤”。

苏派教育讲究扎实、厚实、诚实。时间倒退三十年,当年的教师一支粉笔走天下,支撑课堂的是他们扎实教学基本功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当今社会,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工具, 拥有越来越多的交流研讨机会,反而越来越不懂教学?事实却也不至于如此悲观。

2011年5月,我听了姚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这堂课是让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第几列第几行”以及“数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姚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有两个亮点,充分体现了苏派教学的内涵——扎实、厚实。

姚老师的这堂课,跳脱了一般的思维,没有创设一些虚而不实的情境,也没有创设一些平淡无趣的情境,而是创设了一个军事演习的情境,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军事演习的一个项目联系起来, 一环扣一环,由简入深,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在 “找士兵”的环节中,姚老师将重点渗透进“找”的过程,学生在找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来确定士兵的位置,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写出了数对。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对数学难题的探索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正是由于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使这堂课在简单的内容中彰显出不简单的教学设计,运用简单的教学手段,得到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很多问题都是由学生在探索中自己提出的,这些没有经过“彩排演习”的问题与答案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课堂,一节真实的数学课。

苏派 篇5

我发言的题目是

苏派语文教学智慧:以道驭术

道术合一

有人可能要问苏派语文教学智慧是什么,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教学智慧。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学智慧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我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教学机智。是一种小智慧,充其量是中等智慧。教学大智慧我认为是教师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老师们别小看“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这个短语,他体现了语文人在应对复杂教学情境时始终守望着教育的理想遵循着语文教学的规律。而不只是为了应对当前问题或为了应对当前问题(考试的高分)而违背初衷。

如果把教育思想语文教学规律看成道,在教学实践中应对复杂教学情境所用的具体执行方法是术。那么苏派语文教学智慧的特征是:以道驭术,道术合一。

一、苏派语文教学智慧中的道

刚才讲了道指教育思想语文教学规律。考察苏派核心人物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他们除了恪守各学科共有的“爱的教育”“立人教育”等,还能洞悉语文的教学规律。

苏派语文的奠基人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不仅是为了使人们获得一种生活上的必要工具,而且是为了使人们的“思想益正确而完善,情感益恳挚而缜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当代苏派语文的核心人物继承并发展了叶老的思想。对于语文的性质,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但也承认具有人文性,对于学生,从叶老的强调学生应该怎样,发展为从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尊重。

曹勇军老师认为:“语文就是师生之间的故事”,“语文这个东西,我觉得有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因文悟理,--------用语文的方式来学习。”才有语文味。

黄厚江老师认为:“教育需要民主,但教育更需要真诚。”语文课首先是语文课。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实践为主要活动,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根本目的;而各种探索、创新都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

我觉得苏派语文最大的智慧就是守望着语文课程的本质:学习并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不在语文是科学性还是人文性作无意义的纠缠。把精力花在如何教上。真如曹老师所说“课堂不是你学一点理论就能进入教学情境的。对于课堂,我们要真正知道要想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做这些东西对学生意义在哪里。”苏派语文人没有做清谈家,做了实践家。把道化为术。

二、苏派语文教学智慧中的术

梳理苏派语文的教学智慧,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面对复杂教学情境所用的术都与语文教育思想十指紧扣,密不可分。做到了“以道驭术,道术合1 一”的境界。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1.清简

清指课堂目标清晰,教学思路清晰,简指教学环节简单,教学内容简洁,是少教多学。真如朱茫茫老师说的“教学流程也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教学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下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流程中,学生学的活动应该得到比较充分的展开,应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学生学习的经验,应该得到一个有效的、充分的交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所收获”。如曹老师的《葡萄月令》。

汪曾祺先生的这篇文章比较长,粗看连线索都不清晰,极像流水账,文中又没有什么值得赏析的状物描写,教学时,很多教师往往不知从哪儿下手。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曹老师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式,选取了最能体现汪曾祺语言风格的三、五、八段进行鉴赏。在对文章有着极其细致和深刻把握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变方式,将朗读品味,写法探讨以及难点质疑相结合,带领学生充分实在地领略了汪氏散文独有的语言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曹老师还进一步揭示了文章语言风格背后所传达出的作者乐观知足、兴味盎然的人生情怀,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无尽启迪。由表及里,由文及人,由一篇带一类,曹老师巧妙的构思,使课堂不蔓不枝而又灵动优美,以少驭多,在清简中体现了一种教学智慧。2.吟诵

叶圣陶“特别提出,白话是与文言一样需要吟诵的。”从当代苏派核心人物的教学实录可以看出这一点。还是曹老师的《葡萄月令》。请看一个片段

曹老师说:有人说汪先生的文章不是用眼睛看的,要靠嘴巴来读。读才能读出汪先生文章独特的韵味。我们先来看三月,我们请一个男生来朗读。(请同学推荐朗读较好的一位男生)男生读过后请学生评点。

然后曹老师先肯定他读得很不错,声音很洪亮,然后从语气、节奏、语音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并范读了2次,再师生齐读这一段。学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将文字中蕴含的那种喜悦和快乐的情感悟了出来。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说的,“好的语音就像揉面,要软熟,要劲道,有劲儿,像流水一样的舒畅,读起来特别顺,读起来有一种我们汉语特有的节奏之美,甚至有一种天籁之音”。

这个教学片段告诉我们,曹老师的教学智慧不仅在于他能洞悉汪先生文章只有诵读才能读出独特的韵味,更重要的是曹先生适时指导,示范着读,大家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能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如此几步走下来,学生对文章的韵味就会有别样的感悟。著名华人学者也说“吟诵乃是一种实践的艺术,而不是可以从理性去学习的一种知识。” 从吟诵切入解读课文,赏读课文,感受到美,这是把握了语文教学规律的语文人才有的术。做到了“以道驭术,道术合一”。

苏派语文教学智慧中的术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仅举以上两例。

三、苏派语文教学智慧“以道驭术

道术合一”对于我们的教学意义

既然苏派语文凝聚了核心人物的心血和智慧,思想先进,教学设计巧妙,以道驭术 道术合一,合乎语文教学规律,那么我们就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他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智慧,并有所创新。所以在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上觉得工具性-人文性是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言不存在,人文性在哪里呢?其实人文性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民国初之前是忠孝仁义,民国是军国民,解放后是政治,现在讲的是以人为本民主自由尊重等。但这些都离不开文本语言。立人的教育就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归语言,让学生在语言中徜徉,让学生感受语言美的同时受到人文的浸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语文教学要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教学智慧就应该使这种教育意图处于“不在之在”的常态,否则就会变成说教。

在教学实践上也努力做到以道驭术

道术合一。如有一种思想“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面对学生想要去春游,我意识到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方法,设计了让学生用语文生活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封信说明去春游或不去春游的理由,第二天课代表就交来了情真意切的信,但我觉得,在这样紧张的学习时间春游理由不充分,没有做到旁征博引,论证无力。要求重写,第三天叫来的信进步很多。但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写一篇有关现代文明冲击下自然和人出现的情态。几天后学生交来了作文。其中有一个学生写到:

曾几何时,这一切都变了样,杨柳姑娘带着凄绝的伤感,在嗡嗡伐木声中拦腰而倒。水波也变了脸色,收起了笑容,黑着个脸,向人们发出请勿近我的警告。孩子们失去了玩闹乐园,被关在高楼里,唯分数最高。大雁失去了踪迹。小草被压在实沉的水泥地下,顶破头也没见着蓝色的天空。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人们被围在了钢筋水泥打造的天地,难得的一条人工河也成了排污沟。

老师们这是在教学生立人还是在教学生生活还是在叫写作。我想这就是道术合一的境界吧。

彰显识字教学的苏派特色 篇6

【摘要】分散识字是苏派识字教学的最大特色。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彰显这一特色;1、引进文字学,2、编著工具书,3、继续改革识字教学,包括编写实验教材、传授科学教字方法、培训师资等,以彰显识字教学乃至阅读教学的苏派特色。

【关键词】新六书;字理识字;四个工具;四个生成;识读一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要想提高国民的语言文字素养,进而为更多的培养出杰出人才奠定基础,都必须从娃娃抓起,因为人在小时候都有一个学习语言文字的黄金时期——“敏感期”。错过了敏感期,“麦怕胎里旱”,就会事倍功半。识字教学的苏派特色就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经前辈杰出老师斯霞、张庆等人努力探索才形成的。我们理应继承下来,进一步彰显这一特色。

一、什么是识字教学的苏派特色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师大附小斯霞老师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初步形成了独树一帜、影响全国的苏派识字教学特色——分散识字。其要点为:一是探索通过讲故事解释字形。二是结合课文,倡导遵循字、词、句、段四不离的教学原则,将生字、新词的讲解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借以加强识汉字与习汉语的联系。三是遵循先教独体字、后教合体字的识字顺序,注意让学生掌握拼音、笔画、偏旁、查字典等四个识字工具,提高自学能力,打好基础。这些理念和措施,都是使少儿从小学好语言文字、普遍提高素质和为培养杰出人才所需要的,也是应该珍惜和继承的宝贵教育祖产。

二、怎样彰显识字教学的苏派特色

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引进文字学,指导识字教学

恩师徐复老先生(南京师大资深教授,已故)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教导杨洪清说:通过编故事解释字形有一定作用,但是,既难字字都编故事,更难编得符合造字之义。根本出路在于学用文字学,科学教字。

①第一个逐字分析、解释现代汉字(含简化字)的字形,包括偏旁、记号(字符)之形,揭示字义大类和字音线索,适当分析字形所含的字理(构字理据),使字形结构明晰,含意显豁,形象直观,便于理解记忆。

②第一个运用“新六书”(记号、会意、形声、存形、存声、合体记号)理论训释简化后的全部汉字,使成千上万的汉字都分别归属新六类,字理昭然,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③第一个整理了一套名副其实的现代形声字。将字和它的声旁的读音关系分为同音、异调、双声、叠韵四类,逐字标明。一个声旁能组几个常用的形声字?该声旁应该怎么读,组成的一串形声字又分别应怎么读?一目了然。既能充分发挥声旁以少带多、提示字音的作用,又避免了随旁误读。苏教版教材已尝试利用形声规律,如“转盘识字”等。

④第一个将汉字字形的五大要素运用于教学实践:分类、结构、内涵(字理)、排序、频度,解决了以下问题。如:某字属于新六书的某类,合体字由哪几个偏旁组成,各起什么作用(表义或表音)?按“父母子女”一家一族排列新序,對高频字(使用次数最多、次多的那些字)进行特别标注等。即最大限度地揭示出字形个体的丰富信息和整体的系统信息。

(二)编写工具书,体现上述理论研究成果,辅导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难点在于字形。而唯一能进校园、中小学生普遍使用的《新华字典》偏偏不解释字形,更没有文字的理论和知识。我们编写的工具书,填补了空白。

①编著《说文解字》类的系列字典5种,为中小学师生提供汉字的上述多种数据、信息。同部首、同偏旁的字都集中展示,便于随旁类推、掌控全盘。每字都附有读物,识读密合。发明《一步检字法》,独体字查第一笔,合体字查任一偏旁、记号都能一次查到,创吉尼斯纪录。

②出版了第一部朗朗上口可供阅读的通典《字词语句认读通典》。

开每字六读之先河,即每个字头下边都引用了成语、歇后语、俗语、诗词、名言、谜语等六种读物,将识字、学词、造句、读文诵诗结合起来,以取得学汉字与学汉语并举、古今文化兼备、寓教于乐的最佳效果。

(三)改革识字教学

①草创字理识字法,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要点为:以“新六书”为指导,解形明理为本,利用偏旁(字符)带字,形音义结合训释。辅导低年级教师学用新法,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学字方法,提高能力。早在1995年10月,少华街小学率先利用“一步检字法”,创造了一年级学生会查用字典的纪录,稍后,又有一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完成了认识2500字的实验。在汉字知识竞赛中,参加过课题研究的低年级师生正在改变“六书”不会讲,外行教外行,死记硬写无他法,识字大山学生扛的现状。

②开发少儿的大脑潜能。已有提倡复习时在脑海里“过电影”的祖产,如今进一步具体化。独体(字)看形象,合体(字)看偏旁。看形象的结果是不断提高表象(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的清晰度,看偏旁就是要学会分析、综合。如: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合起来就是形声字。举例“像”和“橡”:从人、象声,人像的像。画像、好像,都带人旁。从木、象声,橡皮的橡。为何从木?橡胶树长。从而提高推理能力,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的相互促进和加速发展,不仅为根治错别字创造了条件,还收到了人生聪明识字始的实效。

③字、词、句、文逐一生成,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从“四不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发展为“四生成”——即“字生成词,词生成句,句生成文”。打个比方:字像土坯,词像青砖,句子像墙,墙合房现。土坯怕压,单砖用难,墙如歪斜,房屋命短。制坯、烧砖、砌墙、建房,步步都要扎实。四者的数量、质量各有要求,还要成比例,协调一致。汉字的组词能力强,初学者识字与组词的平均比例应该是1:3,而且会组的词最好是高频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还要会造各种常见类型的句子,会综合成由句群构成的段落和篇章。理清关系,环环扣紧,从而方便学好语言。为此,我们编写了有关的工具书和实验教材,每个字头下边,都有“语料”的设置。内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诗词、名言、谜语等,短小精悍、有趣耐读。诗文里的拦路虎(生字)越少越好,力争实现“无障碍阅读”,使学生易读、会读、喜读、多读。只有这样,张庆老师所追寻的“锅屋效应”——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才较易凸显出来。

总之,我们以引进文字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从运用新六书理论、草创字理识字法、完善四个识字工具、理清字、词、句、段(篇)四个层次的内在生成关系,将识字分段扩展到学语读文也分段,加强识读各个环节,直至达到快识多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成果体现在所编的实验教材和创新的字词典工具书、培训师资、课堂教学实践等诸方面,都彰显了苏派特色,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13年识读教学成果特等奖。我们正继续努力,以迎接识字教学乃至阅读教学规范化、现代化愿景的到来。

作者简介:杨洪清,徐州工程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原所长、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文字研究与教学;何柱国,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彰显识字教学的苏派特色 篇7

一、什么是识字教学的苏派特色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师大附小斯霞老师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初步形成了独树一帜、影响全国的苏派识字教学特色——分散识字。其要点为:一是探索通过讲故事解释字形。二是结合课文,倡导遵循字、词、句、段四不离的教学原则,将生字、新词的讲解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借以加强识汉字与习汉语的联系。三是遵循先教独体字、后教合体字的识字顺序,注意让学生掌握拼音、笔画、偏旁、查字典等四个识字工具,提高自学能力,打好基础。这些理念和措施,都是使少儿从小学好语言文字、普遍提高素质和为培养杰出人才所需要的,也是应该珍惜和继承的宝贵教育祖产。

二、怎样彰显识字教学的苏派特色

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引进文字学,指导识字教学

恩师徐复老先生(南京师大资深教授,已故)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教导杨洪清说:通过编故事解释字形有一定作用,但是,既难字字都编故事,更难编得符合造字之义。根本出路在于学用文字学,科学教字。

(1)第一个逐字分析、解释现代汉字(含简化字)的字形,包括偏旁、记号(字符)之形,揭示字义大类和字音线索,适当分析字形所含的字理(构字理据),使字形结构明晰,含意显豁,形象直观,便于理解记忆。

(2)第一个运用“新六书”(记号、会意、形声、存形、存声、合体记号)理论训释简化后的全部汉字,使成千上万的汉字都分别归属新六类,字理昭然,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3)第一个整理了一套名副其实的现代形声字。将字和它的声旁的读音关系分为同音、异调、双声、叠韵四类,逐字标明。一个声旁能组几个常用的形声字?该声旁应该怎么读,组成的一串形声字又分别应怎么读?一目了然。既能充分发挥声旁以少带多、提示字音的作用,又避免了随旁误读。苏教版教材已尝试利用形声规律,如“转盘识字”等。

(4)第一个将汉字字形的五大要素运用于教学实践:分类、结构、内涵(字理)、排序、频度,解决了以下问题。如:某字属于新六书的某类,合体字由哪几个偏旁组成,各起什么作用(表义或表音)?按“父母子女”一家一族排列新序,对高频字(使用次数最多、次多的那些字)进行特别标注等。即最大限度地揭示出字形个体的丰富信息和整体的系统信息。

(二)编写工具书,体现上述理论研究成果,辅导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难点在于字形。而唯一能进校园、中小学生普遍使用的《新华字典》偏偏不解释字形,更没有文字的理论和知识。我们编写的工具书,填补了空白。

(1)编著《说文解字》类的系列字典5种,为中小学师生提供汉字的上述多种数据、信息。同部首、同偏旁的字都集中展示,便于随旁类推、掌控全盘。每字都附有读物,识读密合。发明《一步检字法》,独体字查第一笔,合体字查任一偏旁、记号都能一次查到,创吉尼斯纪录。

(2)出版了第一部朗朗上口可供阅读的通典《字词语句认读通典》。

开每字六读之先河,即每个字头下边都引用了成语、歇后语、俗语、诗词、名言、谜语等六种读物,将识字、学词、造句、读文诵诗结合起来,以取得学汉字与学汉语并举、古今文化兼备、寓教于乐的最佳效果。

(三)改革识字教学

(1)草创字理识字法,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其要点为:以“新六书”为指导,解形明理为本,利用偏旁(字符)带字,形音义结合训释。辅导低年级教师学用新法,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学字方法,提高能力。早在1995年10月,少华街小学率先利用“一步检字法”,创造了一年级学生会查用字典的纪录,稍后,又有一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完成了认识2500字的实验。在汉字知识竞赛中,参加过课题研究的低年级师生正在改变“六书”不会讲,外行教外行,死记硬写无他法,识字大山学生扛的现状。

(2)开发少儿的大脑潜能。已有提倡复习时在脑海里“过电影”的祖产,如今进一步具体化。独体(字)看形象,合体(字)看偏旁。看形象的结果是不断提高表象(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的清晰度,看偏旁就是要学会分析、综合。如: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合起来就是形声字。举例“像”和“橡”:从人、象声,人像的像。画像、好像,都带人旁。从木、象声,橡皮的橡。为何从木?橡胶树长。从而提高推理能力,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的相互促进和加速发展,不仅为根治错别字创造了条件,还收到了人生聪明识字始的实效。

(3)字、词、句、文逐一生成,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从“四不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发展为“四生成”——即“字生成词,词生成句,句生成文”。打个比方:字像土坯,词像青砖,句子像墙,墙合房现。土坯怕压,单砖用难,墙如歪斜,房屋命短。制坯、烧砖、砌墙、建房,步步都要扎实。四者的数量、质量各有要求,还要成比例,协调一致。汉字的组词能力强,初学者识字与组词的平均比例应该是1:3,而且会组的词最好是高频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还要会造各种常见类型的句子,会综合成由句群构成的段落和篇章。理清关系,环环扣紧,从而方便学好语言。为此,我们编写了有关的工具书和实验教材,每个字头下边,都有“语料”的设置。内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诗词、名言、谜语等,短小精悍、有趣耐读。诗文里的拦路虎(生字)越少越好,力争实现“无障碍阅读”,使学生易读、会读、喜读、多读。只有这样,张庆老师所追寻的“锅屋效应”——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才较易凸显出来。

总之,我们以引进文字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从运用新六书理论、草创字理识字法、完善四个识字工具、理清字、词、句、段(篇)四个层次的内在生成关系,将识字分段扩展到学语读文也分段,加强识读各个环节,直至达到快识多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成果体现在所编的实验教材和创新的字词典工具书、培训师资、课堂教学实践等诸方面,都彰显了苏派特色,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13年识读教学成果特等奖。我们正继续努力,以迎接识字教学乃至阅读教学规范化、现代化愿景的到来。

摘要:分散识字是苏派识字教学的最大特色。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彰显这一特色;1、引进文字学,2、编著工具书,3、继续改革识字教学,包括编写实验教材、传授科学教字方法、培训师资等,以彰显识字教学乃至阅读教学的苏派特色。

苏派 篇8

到底有没有苏派高中语文?如果有,那又有怎样的特色?

笔者认为,全国统一高考时,没有苏派高中语文教学流派。因为大一统的评价体系严重阻碍并拒绝流派的形成。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件的培养,绝不允许地域特色。自觉或不自觉的教学流派面对强大的全国统考无异于以卵击石,教育的行政干预必须围绕各项高考指标。江苏省只有在具有高考自主命题后,带有地方特色的苏派高中语文教学流派才初具雏形。苏派中学语文教学不是来自民间的自发自觉,而是由教育行政的强势推进而良性形成。但是,从研究的对象入手,对偌大的江苏繁杂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学资源披沙拣金又谈何容易,只能落入管中窥豹、以偏概全的误区。既然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那么能否换一个思路,改变过去那种由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法为由普遍到特殊的演绎法,从指挥棒入手,分析高考试卷并结合苏派名师的观摩课去考察高考自主命题后的苏派高中语文教学。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和往年比较更简洁了,删除了各考查能力点的解说部分,这对高中语文的备考的要求更高了,更强调了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有专家解析:2014年江苏语文试卷命题理念是“文、课、活、思”,题型是稳中求新。其实,这基本上已经涵盖了苏派高中语文的教学特色。

“文”即“文化”、“文化底蕴”。江苏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教育大省,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如群星璀璨。因此,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江苏教育自觉的教学标签。高考文科加试中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对文言文断句及文学常识的考查,语文文理通卷中的文言文、诗歌鉴赏、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版块都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注重文化积淀。苏教版语文教材由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组成,必修一到必修五由专题组成,每一个专题都有一个文化的内核。或并列式或纵深式编排,表现了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选修更能体现传承文化的追求,《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选读》《论孟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古代诗歌读本》、必修一读本到必修五读本,突出母语兼顾国外,无不具有经典意义。江苏教育行政通过高考指挥棒的引领,苏派中学语文这几年得以良性发展,课堂教学逐渐摆脱过去的应试模式,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课堂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南通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袁菊老师在全省的观摩课《我与地坛》,特级教师曹勇军在全省的观摩课《葡萄月令》都体现了江苏语文人的文化展示与文化追求。

“课”即“课标”“课程”。新《课标》给江苏语文注入了源头活水,课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材,生活即课程,活动即课程,生成即课程。课堂上,不仅学生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也不再定位于教书匠的角色,教师应觉醒为具有课程意识、引领学生放飞心灵、注重生命体验的艺术家和魔术师。课堂教学不再是根据预设按部就班地诱导学生说出答案的过程,多元互动成为课堂的灵魂。通过高考试题的设置突出《课标》的意义,高考越来越注重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考查。2010年到2014年这五年中,语言运用题是最活跃的因素,使得猜题押宝式的应试教育成为过去,中学语文教学终于回归语文素养本真。在课堂教学的引导方面,锡山中学的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唐江澎先后在南京金陵中学向全省开观摩课走进语言现场语文读本中《不自由,毋宁死》,和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首届苏派中学语文教学论坛上开语言现场之《应聘技巧》,既精心预设,更多的是即时生成,充满了鲜活的生命意识。可以说“立足文本、尊重学生、充满生命的张力”是苏派中学语文又一个显著的特征。

“活”即“灵活”“鲜活”。高考语文命题方法灵活,因文布点,统筹安排,就如花样溜冰那样,根据音乐的旋律巧妙地把规定动作和谐完美地展现出来。因此,灵活的出题形式决定了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苏派中学语文教学告别过去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高考试题中现代文本的探究题、思路题和2014年文言文中的简答题,都要求教学中灵活深刻地处理每一篇文本。这在曹勇军执教的《葡萄月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后,分析揣摩几个月的记叙描写,突出重点带动其余,既体现了原文的生活情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注重三维目标的灵活处理,无一偏废。

“鲜活”就是“生命体验的鲜活”“教学内容的鲜活”,语文教学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高考试题的设置引领语文教学实践,如2010年高考语言运用题“请以‘小美人鱼’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名句默写中积极吸收国家领导人引用过的名言,如“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教学中让学生关注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的事迹和颁奖词,关注时事政治,关注时文和科研动态。在观摩课中唐江澎的《应聘技巧》的教学,使得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必需。又如苏州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黄厚江执教的观摩课《阿房宫赋》,在最后一节的议论部分,迁移写法,让学生填空,既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又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古典作品焕发出鲜活的时代光芒。

“思”即“思维”“思辨”。思维的考查贯穿在整张高考试卷中,即使是字音的考查也大多考查多音字的用法,音随义转,根据用法辨析读音。甚至名句默写也设置陷阱,字形和句义紧密联系,稍不思考就会写错别字。从2013年开始,江苏高考作文改为材料题,对学生思辨能力要求更高了,2014年材料出了两个相悖的命题——青春永恒与青春易逝,学生只要紧扣材料,选定角度,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能拿及格分。在2013年的材料作文中,有学生通篇考证不是蝴蝶而是夜蛾,专家组判为满分。高考作文就是一种积极的导向——教学实践中要大力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高考试题中的一些探究题、诗歌鉴赏中的前人评价的评价,也都体现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在“首届苏派中学语文教学论坛”上,黄厚江执教的观摩课《黔之驴》最能体现这种教学特色,黄厚江设置的让学生分别扮演“驴”“虎”“好事者”,由现象到本质,启迪人生智慧,通过成语概括和创造性地化用成语,使学生思维不断深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辨能力。

“创”即“创造”“创新”。这几年江苏语文高考命题一直是稳定中求创新,试卷结构日趋合理,题型呈现更加巧妙。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文本的利用既要入乎其中又要出乎其外,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取舍自找切入点,谋全局而攻一城,谋万世而谋一时。这几年的全省观摩课无不充满着创新之举,把戏人人会做,各擅其长。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苏派 篇9

苏派主要是做一些户外运动产品, 户外服装主要是功能性比较强, 主要具备一些功能, 所以说在服装行业当中是一个另类, 户外以前主要是来自于欧洲, 欧洲人崇尚户外运动, 崇尚旅游, 这种概念是源于欧洲。这两年国内也引入了这种户外概念, 中国的老百姓也慢慢开始接受并尝试, 对其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说现在人对户外的追求也越来越大。

功能性主要是它有防风、防雨、保暖、防紫外线、速干、吸汗等功能。

苏派主要是以滑雪服为主, 还有冲锋衣。

冲锋衣使用的情况:一般人们出去旅游, 到野外去, 下大雾的时候, 或者湿度比较大的时候, 还有野外野营的时候会穿, 对人体有一个保护作用, 不仅可以保暖, 还可以防止一些昆虫叮咬。

一般这种衣服是专业性比较高的, 但是通过户外服饰的发展,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不仅是专业人士追求户外这个概念, 很多都市的年轻人都会追求崇尚自然户外的概念, 这样就会把时尚的元素运用到我们的户外概念当中, 这样就会不断地在户外原有的基础上创新, 演变出另外一种户外时尚。

苏派 篇10

关键词:苏派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利教育,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苏派教育,和“京派”“海派”“浙派”一样, 是一种具有江苏地方特色的区域教育文化流派,苏派教育起源于近代魏源、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 当代苏派教育,也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想,它倡导素质教育,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苏派教育创造理念对于我们高职高专教育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一、苏派教育思想之源起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表现了外国资本在通商口岸、关税税率等贸易方面的要求,上海作为华东第一个通商口岸对外开放,南京、镇江等沿江城市相继开放,中国被卷入西方资本市场,东南沿海的手工经济实体,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之下纷纷倒闭,中国的自然经济体系崩溃。外国工业文明的传入也使一批有变革意识的商人和知识分子纷纷觉醒,他们仿照西方生产模式创办工厂,创立学校, 派遣留学生。在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中,走在前列的仍然是旧有的中国经济重心——东南的江浙地区。

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为思想家魏源,他在扬州完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运动兴起之时,苏州教育家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等著作中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541)的变革思想,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认为:“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功多,是可资以治生。”提倡机器化大生产。他同时认为:“能造,能修,能用,则我之利器。不能造,不能修, 不能用,则仍人之利器也。”[1](541)所以必须培养近代工业人才,提出了改革科举,设立学堂等教育主张,随着江苏巡抚李鸿章设立上海广方言馆,武进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江苏的新式学堂纷纷建立, 如金陵同文电学馆、江南水师学堂和爱国女校。这一批江苏洋务学堂的指导思想就是“中西结合、经世致用”。此外这一时期的教会学校,诸如徐家汇公学、南京汇文书院、镇江女塾等都采用了近代西方完整的学校制度,这也推动了江苏教育向近代化转型。

20世纪初,江苏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发展的春天,一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起来, 近代教育体系也在江苏逐渐成型,至1909年,江苏的初等学堂和中学堂已达190余所,师范和实业学堂近20所[2]。民国成立之后发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读经科目,开设修身、职业类实用课程。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实行壬戌学制, 强调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和生活教育”[3]等指导原则。近代苏派教育家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陈鹤琴、黄炎培等引入欧美先进的教育思想,发起和组织一系列教育学术团体,例如江苏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江苏的教育实验盛行一时。除了众所周知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等实验外, 东南大学附中和南京高师附小的“道尔顿制”实验,江苏一师附小的儿童自治和设计教学法,扬州中学设立工、农、商及师范班的学科建制实验,江苏成为学习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心。江苏由此而成为20年代全国引进和学习西方教育理论的先导阵地。至此,“江苏教育近代化的模式逐渐形成,这就是教育变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理论和制度的输入为基础,以中、高等教育发展为重心的教育模式。”[4]

二、苏派教育之创造思想

从苏派教育的源起可以看出,苏派教育讲求学习的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黄炎培曾说, “四十年新教育,最大吃亏,就是和社会生活脱离”,所以“职业教育须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须努力与民众合作,要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也绝对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的”。[5]

20世纪初,为了把人们从经义纲常中解放出来,苏派教育家提出了诸多教育学说,如黄炎培倡导的“职业教育”,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此外还有“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利教育”等,这些教育思想跟死读四书五经旧的教育是大相径庭的,也是反传统的,成为人们摆脱传统伦理教育的动力。这些教育学说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解放人的思想,强调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中陶行知最早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理论。1933年3月他在《教育建设》上发表了《创造的教育》一文,1943年11月25日又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6]陶行知还在育才学校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并提出五项创造:“创造健康之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产之园地;

创造学问之气候;创造真善美之人格。”[7]

陶行知系统地阐述了创造教育的涵义。他认为所谓“创造”就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应该运用环境的影响,培养、加强、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受教育者成长的更有力量, 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他提出生活教育中充满了教育创造的活力和生机,创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也就是在教育目标上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在教育内容上要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必须以生活为本源,他说: “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虽然书也是求知之一种工具,但生活中随处是工具,都是教育,况且只有整个的生活,才可得整个的教育。”[8]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做合一”,他提出“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有三个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的产生。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口、空间及时间,使学生能看、能想、能干、能问,感悟所学,消化所学;培养学生的“四敢”,即要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怀疑、敢于表达、敢于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的精要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在“知行合一”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9]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下的旧学校只会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提倡新教育,而新教育就是创造教育,“新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10]

因此,苏派教育创造思想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开展创造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培育学生的“生利”意识和“生利”能力,才能够促进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苏派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教育不同就在于其具有的“职业性”,它强调的是岗位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选取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在课程设置上,更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实训课所占比重较大,实训与理论课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在教学方式上,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双师型”,其次是采用实践教学法,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得得心应手,强调高职学生毕业后马上能够上岗就业。从创造教育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创造教育所具有的重视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特点也正是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重点,因而,将创造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十分必要。

加强创造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创造创业能力是苏派素质教育的内在体现。目前苏派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其重点就是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高职教育者来说,要着眼于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事业开拓型和能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工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造与创业是一个共同体。创业总是和创新、创造联系在一起。创新创造是人类追求产生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事物的活动,其特点在于求新、求异。而创业则是在创造的基础上,发现创造的价值,并捕获机会,利用创造出来的新颖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利益财富的增加,致力于财富增长的创业要求不断创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创造是创业的前提。而创新创造活动的成果要真正产生社会效应,必须与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创新创造活动必须与创业过程相结合。因此, 可以说三者密不可分。

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特色为开展创新教育并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条件。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新指向,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转变,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社会职业、工作岗位和人力资源市场不断变化的今天,毕业生职业、岗位转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实现充分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就业指导服务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自主择业和岗位就业为主导方向、被他人聘用的就业模式不再是毕业生唯一出路,而以创办企业为方向的自我聘用就业模式,成为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新就业模式,自主创业对拓展就业指导服务内容与领域、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将起到重大作用。强调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充分融合,把创新创业作为重要元素融入就业指导,这也充分表明创业教育在促进高职大学生充分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创业教育应培养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素质,走出已有岗位自主选择和给定岗位就业的误区。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是高职高专学校实施“创新、创造、创业”三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创业教育要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要研究制定加强学生创造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教学改革方案,要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在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监督和保证、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推行弹性学制,按照有利于创造创新教育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造创业氛围和条件,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发挥潜能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苏派 篇11

时下的教育,多年来一直受制于“计划”思维。这种自上而下的思维取向抑或有其独到的效用,但缺憾也是有目共睹的:强化了统一性,强化了标准性,强化了服从性。于是,在学校教育这个理应是充满灵动和智慧的万千世界中,出现了“千校一面”、“万教一法”这样的“形而上”。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便成了“标准件”的生产流水线,学校便成了知识的“组装工场”,课堂便成了考试分数的“生产车间”。学校教育按同一个目标、用同一种方式、择同一种内容,完成着几乎是同样的使命。在相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令人匪夷所思并且绵绵不绝地演绎着“克隆”的神话。

理论往往源于实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理论也同样因其内涵的单一而显得十分苍白泛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原苏联的教育理论“一统天下”,1958年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始认识到“以俄为师”之种种弊端,开始提出教育学“中国化”口号。但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化”的教育学始终若隐若显,虽不能说“虚无”,但的确“飘渺”不定。无怪乎有学者在作了“我国近半个世纪教育学发展道路剪影”之后怆然发出“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的感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知名教育学者委实花了很大的工夫,收集了国内正式出版的绝大部分教育学教材并对之进行一番分析,结果不得不做出一个十分痛苦的结论:虽然我国每年都有若干本“新编”教育学教材横空出世,但鲜有特色,教育学研究呈现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虚假繁荣”。教育理论界的此种怪象着实令学术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教育学上罗列一套又一套‘教育原则’,一套又一套‘教育内容’,一套又一套‘教育方法’,割裂了每个‘原则’与内容、方法的具体联系。……各成一套的陈述方式本身的道理在于把每个层面的知识加以罗列,供人们抉择,但割裂了不同层面之间的具体联系。所以,这种陈述方式,同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者对于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存在相当大的距离。”[1]这种自以为是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我国教育学研究困陷于“缘木求鱼”的境地。

更令人担忧的是,教育学研究的“一统”情结,抑杀了多样化的价值诉求,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术界无“派”可“流”。最近二十年来,中国教育理论“无流派”一直就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挥之不去的“心病”。其实,中国人并非天生没有求“异”基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过至今国人引以为荣的“百家争鸣”。宋代有许多儒学大家各据一方著书立说并教学授徒,逐次形成不同的教育主张,继而进化成自成体系的不同教育派别,像关学、濂学、闽学、陆学、洛学、湖湘学,不仅都带有极为鲜明的地域标签,而且教育思想各各不同。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迥异,素来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教育也然。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教育发展与振兴之路、之策、之法,涌动着标新立异的强大冲动和探索热潮。中国教育,是到了小流派纷呈的时代了。

江苏历史上就是文化之邦,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中华文化的演进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学者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资料,研究了从先秦开始一直到现代“历代杰出专家学者”的地区分布,发现江苏藉的专家学者多达484人,列居各省之首;而在“历代杰出专家学者最多的城市”前10个城市中,江苏也占了四席,其中苏州因出了97位“杰出专家学者”而跻身榜首。[2]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教育在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涌现了诸如李吉林这样的一批在国内独树一帜的教育家、改革家,涌现了诸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这样的一批特色显明的教育新理念和办学新模式,江苏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片热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教育的发展与特色作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与疏理,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理念、思想抑或教育规律,科学提炼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因此,研究“苏派教育”的条件和时机都已相对成熟。

十分期盼着江苏的同仁能以研究“苏派教育”为平台,立足于教育的光荣与理想,立足江苏的区域特点和文化底韵,立足于江苏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全方位地为我们呈示一个区域特色明显、教育内涵丰富、生机盎然、别开生面的“苏派教育”流派,为我国教育步入流派纷呈、百舸争流的新生代探路——这才是我们为“苏派教育”研究叫好的真实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9-450.

[2]缪进鸿.长江三角洲与其他地区人才的比较研究[A].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苏派 篇12

标准化的语文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 曾经有一位家长对学校说:我把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 学校将还给我一个什么的孩子呢?是啊, 我将还给你什么呢?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所能做得只有审视我的课堂教学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将生动的文本内容割裂成知识碎片, 机械的训练, 导致学生对语文本身失去兴趣, 形成机械的认知结构, 失去语文本身的实际价值。《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 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二、建立精致而又唯美的课堂教学

精致是指课堂教学设计精致, 唯美是指精致的教学设计能让人得到美的享受。精致的课堂教学是唯美的, 能让学生在审美的气氛里, 培养审美情趣, 发展审美能力, 得到了美的享受。例如, 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 课文的重点是感受台湾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根据这一特点, 我紧扣蝴蝶谷的美丽,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品读悟读, 并利用多媒体手段, 课件展示金光灿灿的黄蝴蝶谷和彩蝴蝶谷, 黄蝴蝶谷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彩蝴蝶谷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犹如花瓣, 翩翩起舞。多姿多彩的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欣赏、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会、感悟, 达到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 把学生带到台湾那迷人的蝴蝶谷去, 最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达到内化的效果。整个课堂教学犹如潺潺流水, 把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精致的。

三、建立精炼而又简约的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 是一堂课下来, 教师不知道究竟教了什么?许多教师都有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 在运用多种资源, 学生在进行多种活动, 不时“四人一小组讨论”, 不时师生“对话”一堂课下来, 学生还在云里雾里, 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精炼而又简约。比如, “拟人”这样一个概念, 有些教师是逢“拟人”必讲, 讲得总不到位, 讲来讲去, 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所以要紧紧抓住教学文本来实现教学目标。简约不是简单, 简约是在课堂教学中摒弃繁琐的分析, 使学生能够主动、轻松、活泼的掌握教学内容,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简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四、建立灵动而又厚重的课堂教学

什么是灵动而又厚重的课堂教学, “厚重”体现的是教学的扎实、朴实、真实, 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探究及返璞归真式的展示, 是对教学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追求, 是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牢固掌握。扎实而厚重的课堂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不要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教师在课堂上, 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侵染。“灵动”体现的是教学的灵气、灵妙, 是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的匠心独运, 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不留痕迹, 是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式的掌握与运用, 是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灵感激发。

【苏派】推荐阅读:

苏派教学06-06

苏派教育09-13

苏派语文的教学智慧 发言稿05-27

上一篇:快餐下一篇:聚焦渠道的力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