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共11篇)
格物致知 篇1
实现文化落地,应从转变员工思想着手,使其能够去恶存善、心怀感恩,进而由内而外的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能够与企业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鲜活人才”。
如果不能实现企业文化落地,所有的企业文化理念只能是一纸空谈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般难以实现。由此可见,文化落地才是企业文化价值得以体现的根本保障。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企业文化落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呢?
格物致知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变化发展,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发展改变,根本上是由其自身内在的因素(即内因)决定的,而外部的环境(外因)只是影响事物的改变,虽然这种影响有时候很大,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而且,外部环境发生作用还要看主观内在是否会受其影响,说到底还是通过内因起作用。
《礼记·大学》中曾提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发展到明朝,王阳明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进行了诠释。即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之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重在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实现文化落地,应从转变员工思想着手,使其能够去恶存善、心怀感恩,进而由内而外的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能够与企业共同发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鲜活人才”。
如何才能有效转变员工思想观念?
首先应从领导团队做起,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李瑞环曾经说过:“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你在台上讲人、人在台下讲你,你讲的还管什么用?”由此可见,领导团队的带头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领导团队中的每名成员都能够深入理解企业文化、高度认同企业文化并脚踏实地地践行企业文化,无形中便为文化落地夯实了基础。
其次,科学、系统的培训是实现文化落地的有效手段。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通往清晰的过程中,科学、系统的培训无疑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手段。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不妨采取素质教育的方法。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所谓全面,有两个涵义:一是所有员工的素质都要得到提高,达到某一个教育阶段所提出的素质标准与要求;二是各类素质都要提高,不能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人。做人是素质教育的起码要求,只有学会了做人的员工,他们才算是养成了一定的素质;第二个层次是成才。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做人的升华。成才必须在具备做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素质水平。纵观各国的发展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科技兴国、教育先行。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其综合实力的弱与强,关键在教育。而抓好了教育,员工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设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被企业广大成员自自然然地所追崇、所信守而不舍不离。因此,通过素质教育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引导,建设学习型组织,使员工能够“知善知恶”进而“为善去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行合一”,将是盘活人才、激活人才,使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效手段。
再次,制度建设是文化落地的有利保障。受到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企业都有各自对行为规范的要求,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将文化变为行为规范,将有效保障文化落地的实现。制度建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的各种制度规范,确保公司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就是能够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旨在有效推动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及企业文化落地。如:在企业中形成兼职文化宣传员队伍,使员工主动的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建立文化工作例会制度,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沿着既定的轨道大踏步前行,促进企业文化落地。在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员工已经产生了“我要做”的念头,这时,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工作流程来让员工清楚“怎样做”,将文化变为“行为规范”,无疑是为文化落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后,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控制。进行必要的企业文化测评和反馈,可以及时掌握文化落地的情况,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落实和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企业都需要对文化实施效果进行测评、反馈。通过进行有效的测评,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对工作方法及时进行调整,以便为文化落地这一长期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最后,创造环境,用企业的文化氛围来感染人。文化氛围是企业百年不败的魅力所在,和谐、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也是企业文化落地的一种体现。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员工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是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使员工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理念的精髓、潜移默化的将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心,由内而外,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将个人目标与企业远景规划有机结合,在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下,做到“知行合一”,通过企业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格物致知 篇2
【成语】:格物致知
【拼音】:gé wù zhì zhī
【简拼】:gwzz
【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例】: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严复《原强》
【近义词】:致知格物
【语法】: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英文】:study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顺接】:知一万毕 知不诈愚 知义多情 知书明理 知书知礼 知书识字 知书识礼 知书达理
【顺接】:白首相知 半解一知 博者不知 不卜可知 不得而知 不识不知 聪明睿知 大受小知
【逆接】:摆老资格 别具一格 别创一格 别开一格 不名一格 不拘一格 独具一格 聊备一格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篇3
最近华盛顿某私立女子学校校长遇到了麻烦事,学校里的女生喜欢在洗漱间精心打扮。有化妆经验的女士都知道,在涂完一次口红后,需要用面巾纸把口红的浮色粘掉,再涂抹一次,这样口红不容易掉色。女生们可能懒得拿面巾纸,因此在涂完第一次后,会直接把唇印印到镜子上。如此,镜子上每天都留下很多唇印,十分刺眼。学校的清洁工要费很大功夫才能将唇印擦除。但第二天,这些唇印照样出现。
无奈之下校长发出通告,鉴于唇印给清洁工增加了负担,希望大家改正这一陋习。有几天镜子上的唇印确实销声匿迹了,但过不几天唇印又出现了。校长很生气,她把所有女生都召集到洗漱间,并让清洁工当面讲述擦拭镜子的困难,但调皮的女生们根本听不进去,她们找出很多理由狡辩。校长无奈地摇头,心里暗想是否需要再招一名清洁工。
在女生们走之前,清洁工拿出一个拖把,若无其事地在马桶里蘸了一下,然后开始擦拭镜子。校长装作没有看见这一幕,一声不吭离开了。从此以后,镜子上再也没有唇印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先是莞尔一笑,继而陷入深思:教育要怎么做?先要有活动实践,然后是传道、授业、解惑……最后才是真教育。或者说:没有实践,只有说教,算不上真教育。
在体验中获得真知
《大学》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千百年来,大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可谓百花齐放。其实,何必费那么多口舌呢?看看《治陋习》这篇小故事,就足以说明所有问题了:对于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教师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没用,就不如让学生亲眼看到清洁工用在马桶里蘸过的拖把擦镜子,她们立即会得出“不能将唇印印到镜子上”的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格物致知”。
我认为,“格”有规矩、规律的含义, “格物”就是凡事按照规矩去做。在学习、生活中,坐椅子时摆正再坐,这样坐姿端正,上课听讲不容易开小差;停车停到合适的位置,这样方便别人出入;课堂上说话也不随便说,想好再开口;女孩子抹完口红后,不能随便朝镜子吻一下……获得这样的结论后,就可以践行。
这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知行统一。这也是班级活动的意义所在——很多道理我们说一百遍,不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次。
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也不仅仅是要掌握一技之长,而是要认识并遵循世间万物内在的规律,接纳并遵守社会秩序,或者说要明白什么是“格”,如何去“格”。吃饭、停车、说话、走路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都要按“格”、按“标准”来,那些大事就更不用说了。生活中一切待人接物的事都依“格”而做,就自然会做事不出格、做人有人格。
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不喜欢受约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这些规矩、规律或者说“格”对自己很重要呢?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开展班级活动。
比如,我带过的每个班级,每年过冬至都要包饺子。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煮饺子是借用学校食堂的大锅。在1997年,我们班过冬至是在教室里煮的饺子。那时,学校每个办公室都生煤球炉,我便和学生一起借办公室的煤球炉到教室里来,每个寝室为一组,分一个炉子。包饺子的面粉、肉、韭菜及调料等,也分到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生火、调馅儿、包饺子。我的角色是顾问和评委——指导同学们包饺子,并评出哪个寝室的同学包的饺子最好吃。
结果,那天晚上直到9点,还有一个寝室的同学没吃上饺子,因为他们都不会生火。
这就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生活技能,是要挨饿的。
这是一个“格”,它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个寝室的同学饺子馅儿没有调匀,因为他们没有听我的建议。我当时告诉学生:调馅儿的时候要朝着一个方向搅拌,这样能搅拌均匀。但是他们不信,胡乱搅拌一气,导致有的饺子淡而无味,有的饺子咸得要命。
这也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不善于采纳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容易走弯路。这也是“格”。
还有一个寝室包的饺子皮儿太厚了。当时我也曾提醒学生说:“我们买的面粉是饺子粉,很筋道,饺子皮儿薄一点好吃……”但是一个平时干过家务的孩子对同寝室的同学说:“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在教书方面是内行,在做饭方面就未必比我妈妈强。我妈妈告诉我,饺子皮儿要厚一点才不会破……”结果他们寝室包的饺子皮儿厚得很,最后大家都把馅儿吃掉了,皮儿却难以下咽。
这件事告诉同学们:对于不同的建议,我们要分析一下哪一个更适合自己。这就像小马过河,小松鼠告诉小马河水很深,而黄牛却告诉小马河水很浅。河水究竟是深是浅,小马分析一下就知道了:小松鼠比自己小很多,所以认为水深;而黄牛比自己高大,所以认为水浅。事实上,小马自己过河的话,水既不是很深,也不是很浅……
这个学生的妈妈和我都有一个角色——家庭主妇,我们对包饺子的建议究竟谁的正确?这个学生的妈妈包饺子用的是普通面粉,饺子皮儿容易破;而我包饺子用的是饺子粉,和这次班级包饺子用的面粉一样。同学们自然应该听我的建议。
这也是一个“格”,告诉学生我们听到一些建议的时候,一定要分析一下哪些建议更适合自己。
仅仅一个包饺子的活动,就可以让学生由体验而得出这么多结论。
在活动中增强规则意识
学生频频违反纪律,包括有些成年人经常违犯交通法规,都是因为规则意识的欠缺。
问:规则意识的培养应该在什么时期?
答:幼儿园或者小学时期。
问:规则意识培养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答:做游戏。
比如,我的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和我一起玩积木。我们俩都在用积木盖房子。他一看我盖房子比他快,很不乐意,跑过来“哗啦”一声,把我的房子推翻了。如果换作有的家长,可能不会介意,心想:反正我的任务就是陪孩子玩,他把我的房子推翻就推翻了吧!我继续再盖。但是,这样一来,孩子的规则意识就没有被培养出来,他们将来会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会故意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现在社会上这样的成人太多了。所以,我一看见他把我的房子推翻了,就跑过去,“哗啦”一声也把他的房子推翻了。孩子于是号啕大哭,我也在一边假装哭。然后两个人继续堆积木。这一次,我的积木还是比孩子的堆得高。孩子一看,又一次跑来把我的积木推翻了。我也马上跑去把他的积木推翻。他哭,我也假装哭。这样到第三次,当我的积木堆得比孩子高时,孩子自言自语说:“妈妈的,不推;宝宝的,也不推。”
这就让孩子学到了“愿赌服输”的规则意识,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校的学生大多已经十五六岁,既然有的人错过了培养规则意识的最佳时期,就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体验到种种规矩、种种“格”也为时未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学生违反纪律了,老师带全班同学都反对他,一来违纪学生不服气,二来班里其他学生也不一定配合。但是,如果在班级活动中有同学违犯游戏规则,不用老师说,全班同学都会群起而攻之。这样的“围攻”带着游戏的成分,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的体验的话,到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对人生的体验会越来越深刻。
比如,老师对学生说:“能够帮助别人,就算牺牲了自己一点点享受,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有一天,学生在挤满人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个老太太上车,这时候学生正好有个座位,坐得很舒服。看到老太太后,他的心里开始挣扎:到底要不要让座呢?他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不让座,那就无从印证这句话的真假;如果选择让座,也许当他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太太的时候,会觉得心情豁然开朗,从此以后他就相信,帮助别人原来真的是快乐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活到中年甚至老年,他们口口声声坚持的一些观点都没有得到亲身验证,没有变成自己信奉并身体力行的真理。比如,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口号——“终身学习”,许多老师都要求学生“终身学习”,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甚至看到身边爱学习的同事,还认为人家是自讨苦吃。这样的老师去提倡“终身学习”,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
中学生涉世尚浅,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就从活动中将一些观点经亲身体验而内化为行为准则,这非常必要。此外,班级活动还是组建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等,在此不再详述。
格物致知 篇4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 坚持“立足徐州、面向苏北、服务江苏”的服务定位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成为一所主干专业学科对应地方支柱产业, 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地方高校。目前, 学校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
学校现有3个校区, 占地面积1990.5亩, 校舍面积57.39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14.78亿元, 教学仪器设备值1.50亿元, 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 开设49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生21376人。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和“卓越计划”, 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现有教职工1279人, 其中具有正高职称98人、副高职称335人;具有博士学位140人、硕士学位664人;有1人被遴选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 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人被评为二级教授;有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4人, 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8人, 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2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5人, 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63人。
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扎实推进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现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 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6个省级特色专业, 5个省级重点专业 (类) ;获批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教材13部, 省级重点教材3部, 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拥有3个省级一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 加强产教融合, 努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09年以来, 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9项、横向课题381项,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7项。学校现拥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 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 1项成果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学校秉承“格物致知, 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 我校学生共获得国际竞赛奖项12项, 国家级竞赛奖项469项, 省部级竞赛奖项492项, 其中包括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亚军等高级别奖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近年来, 学校先后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1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举办合作办学项目10个, 联合培养学生1470人。着力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程”, 派出教师和管理干部393人次到境外培训、访学和攻读学位;留学生工作、中外合作科研和汉语国际推广不断取得新成效。学校是“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高校;有3位外籍教师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教育部简报2012年第212期以《徐州工程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着力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为题, 报道了我校师资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 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 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举办了两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 “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 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
[彭明辉]格物致知,利用厚生 篇5
孔夫子这一段个人的人生总结,被后人做过多角度的诠释,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变成了人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就要求。“三十而立”,现在更多地被解读为成家立业,拥有或大或小的成就。
台湾清华大学(下简称“清大”)动力机械工程学系荣誉退休教授彭明辉,在清大教了二十年通识教育,也带过许多社区妈妈读书会,被询及各种有关学业、职业、志业、婚姻与人生的问题。“台湾有一种‘30岁的焦虑’,很多年轻人觉得30岁以前要完成非常多的事情,包括30岁以前要结婚、要找到工作、要买到房子、要买到车子。”他透过研究近代著名文学家与艺术家的生命史,与自身的人生历程对照,重新为“三十而立”做诠释:“比较认真的人,大概都有一个特性,就是30岁的时候有虚无感,对于过去年轻时候所相信的价值产生怀疑。‘三十而立’就是要靠自己重新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一直到40岁才真正建立起来。”
他自陈:40岁以前闭门读书,40岁以后开始摸索跟这块土地与同胞互动的方式。“我40岁以前一直都在读书,到了40岁的时候发现,靠书本能懂的事,比较重要的我大概都懂了,还有一些我很想懂的已经没有办法用读书这样的方式来懂了。”所以这位理工背景的学者开始推动社区总体营造、参与“921”灾区重建工作、发起社区大学、研究WTO与农业,参与生命教育。他说,人文的素养是了解自我和社会的起点,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则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两者对他来说都是“理想”。“理想与现实是人生的两个部分。而当我去关心这个社会的现实的时候,其实它又是我的理想,是中国传统所谓的‘利用厚生’。利用厚生表面上关心的是众人的现实,但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的理想。把多余的能力拿来改善别人的生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身为一位工学院的教授,彭明辉却又担任过清大艺术中心主任和台北市立美术馆咨询委员,也曾在清大人类学研究所和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开过課,担任过社区大学促进会和生命教育学会的常任理事,参与过许多社会改革运动。他说,如此跨多领域去学习,“完成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生命的困惑,从来不是为了向任何人炫耀或争输赢。”
40岁那年,他在清大的学刊上发表了一篇后来广为流传的文章,题为《困境与抉择》,文章里写道:“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得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这篇文章近二十年来陪伴许多年轻人度过了他们彷徨焦虑的时期。2012年,由此发展深化而写就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出版,彭明辉以他丰厚的人文素养试图解答很多人的人生困惑;2013年继而推出《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深入探讨人生的现实与理想。
人文的启蒙,可以回溯至他的少年时期。小时候在乡下长大、以稻田为伴的彭明辉,在国一的国文课堂上第一次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一向严厉肃杀的国文老师在教到一篇名为《秋,听说你已来到!》的散文时,突然变得容光焕发,兴奋地描述起大陆东北四季分明的景致。课后,彭明辉开始到处找散文来读。“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本来就对大自然有很深的感情。后来读了散文,其中对大自然的感情都是我熟悉的,但也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就对文字、文学产生了兴趣,慢慢开启后来所有的热情。”高一的历史老师则引起了他的憧憬和盼望。“他第一堂课就问:‘你是想活在当下无史的扁平世界?还是广大的立体世界?’这句话让我很震撼。”即使选择了理工方向,彭明辉从高一起就不曾放弃过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
而在他看来,历史是个广天阔地,人间难逢的人师也只不过是远方的一盏明灯,跟朋友相伴走过的坎坷路途,才是年轻时生命的道路。大学时,他参加了一个社团,里面有各种不同科系的同学,一起阅读跟讨论各种不同的书,他由此培养出跨科系广泛阅读的能力。彭明辉说:“你在大学与硕士期间能对人生各种值得追求的领域、意义与价值有多少的体会,往往也就决定了你这一生的胸襟气度与人生的格局。我毕业三十年了,见到大学时代的朋友,很少人能超出他们当时的格局。”大学时期跨学科阅读与讨论的经验,无疑奠定和预示了他往后跨领域学习与对话的方向。
彭明辉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所以工作后为了回学校教书而念完硕士后,他一边做研究,一边继续思索自己的哲学问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议题,而并未打算到海外留学。直到五年后,他才被时势所迫,到英国念博士,花两年时间拿到了剑桥大学控制工程博士学位。而事实上,在这“两年”之前他已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几篇论文。“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中止或加添。”这使得他对际遇一事更加淡然。
后石油时代的危机与挑战
但彭明辉的第一本个人著作,却并不是他的专业机械,也非他挚爱的人文。
在剑桥学的是最先进的工程理论,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出身的农村。“跟剑桥的朋友描述过自己童年的家乡,所有人都非常羡慕,想不出来世界上有哪个城市既靠山、又滨海,还有一条宽阔的溪水流淌过四季如春的市区。他们更难想象:世上竟有一个地方稻谷可以三获,也可以生产热带与温带的各种水果,好像完全不受纬度限制。”他说,那时候台湾很多农村,都不是现在所看到的农村。言下之意,昔日的美好早已改变。
“我跟台湾南部一个运动团体的一群年轻人一直有往来。大概十年前,我第一次到了美浓,那是一个客家小镇,那里的人很保守。可是我就注意到那个地方到处都是卖农地的广告。客家人绝对不轻易卖农地,开始卖农地就表示这个客家庄已经快要出事情了;可是那是一个很富裕的农村小镇,那就代表着台湾的农村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问题。这件事情我不服气,为什么加入WTO台湾的农村就一定要被消灭掉?”于是,彭明辉开始研究农业和WTO,想要提醒大家去关心和重视自己的农业,认清农业除了生产粮食的产值以外,在历史、文化保存等方面的多元价值。
2008年春天,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爆发,18个国家限制粮食的出口,几乎完全中断了国际谷物交易;13个国家因缺粮而出现暴动与示威,数百人至数千人为此丧命。三年后,《粮食危机关键报告:台湾观察》出版。“我想了解:这个危机是怎么发生的,使得粮食危机发生的原因有没有可能再一次发生?我发现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每个地方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是到了2008年,让我找到台湾非得要自己解决粮食问题不可的理由。”
就在研究粮食危机的过程中,彭明辉发现了更大的危机,遂在2012年出版《2020台湾的危机与挑战》,检视后石油时代地球、亚洲与台湾将遭遇的冲击与挑战。能源专家普遍预测全球石油将在2014年之前跨越最高产能(peakoil),之后供需落差逐年扩大,而牛津大学则预测2023年时石油供给量将仅及需求量的一半。“过去,全世界的粮食出口地区主要是美洲跟欧洲,但最近就是因为石油的价格太高,把粮食转做燃料有利可图,所以美国就把玉米拿去做玉米酒精,巴西就把蔗糖拿去做蔗糖酒精,欧洲就把富含种子的植物拿去做生质柴油。所以,粮食生产过剩的国家过去是把剩下的粮食低价倾销到全世界,造成全世界农村的凋敝;现在则把粮食拿去做燃料,所以他们能够出口的粮食就越来越少。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为了发展工业牺牲掉农业,这样的地区在欧美减少粮食出口的过程就会遭遇到进口的粮食价格越来越高的问题。它表面上就是价格高涨,但有一天,它高到你买不起,实际上就是以价制量,就会发展成为吃得不够的问题。在一个社会里面,就会造成分配不均,在减少粮食的过程中,是最穷的人的粮食被挤压掉,最后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在书中,彭明辉从庞杂的中英文数据和资料中,梳理出世界与台湾各层面的牵连与纠结,并勾勒出2020年台湾将面临的挑战的全貌,提出他的建言。“第一,油价持续上涨会使得粮食输出国家不太愿意再把粮食输出,台湾必须自己解决它的粮食问题;第二,当油价越来越高,跨越太平洋的贸易就会萎缩,亚洲的代工产业将逐渐萎缩,竞争将更加激烈;第三,因为台湾对进口能源的倚赖超过99%,所以进口的粮食、电费、油价三个都会上涨,涨了以后就会使得所有的基本消费快速上涨,我们很可能会遭遇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因此,台湾必须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跟升级;想办法让所有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我们的交通结构必须尽快调整,加强公共运输系统来取代私人的运输。”
期盼学术本业的重建
自清大退休以后,彭明辉除了著书以外,还到台湾各地的公部门、学校、公司、民间团体等单位演讲,持续更新的部落格更是关心社会现实的年轻人一直关注的指标。在演讲现场,他一再被问到相似的问题: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我们能够做什么?他总是回答:“设法了解台湾真实的处境、挑战、危机与转机,也设法从海外的案例里,了解台湾可以有多少种真实的选择,然后把你知道与相信的事实告诉身边的人。”
2003年SARS肆虐全球的时候,彭明辉用科学的精神,努力收集资料扫除谣言,快速地编撰了全球第一本《SARS防护手册》,并且免费在社区和网络上流传,对安定社会人心起到极大的作用。同样的,无论是《粮食危机关键报告:台湾观察》还是《2020台湾的危机与挑战》,具有严谨治学精神的撰述,在揭示问题的同时也体现出学术引导社会的担当。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会在书中和公开场合强烈抨击台湾目前的高等教育评鉴制度,反对教育主管部门将SCI与SSCI论文作为学术卓越的标准。“SCI和SSCI是商业机构,不是学术机构,其学术领域分类经常错得离谱,不具有起码的参考标准。更重要的是,SSCI、SCI主要收录英文的学术期刊,偏重美国议题。”他指出,目前的评鉴制度只是逼迫全台湾所有教授不可以研究台湾的问题。“没有根的学术研究要如何卓越?”
格物致知 篇6
简单来看, 所谓“格物致知”, “格”是推究之意, “致”是求得之意。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原理, 从而获得知识。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解释说, “格致” (“格物致知”的略语) 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
“格物”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唯有“格物”, 才能获得真知。朱熹将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发展为富有理性和求真精神的“理学”, 并作为自己书院教学的纲领。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在文中指出, 不仅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 而且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同样需要这种实验精神。
一、“格物致知”思想的理论内涵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为春秋时期孔子门徒曾参所著。由于《大学篇》只有上述寥寥数言提及“格物致知”, 未在其后作任何解释, 致使“格物致知”一直是比较含糊、玄虚的概念, 而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做了比较详尽的解说与发挥。
(一) “物”与“知”的概念界定及其相互关系
关于“格物致知”, 首先要明确“物”和“知”两个概念, 其次才能“格”和“致”。一般认为, “物”是实际中客观存在的物象, 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知”是知识、真理和理念。
关于“格物”,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格, 至也。物, 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 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3)
就“物”而言, 朱熹将自然界事物、社会伦理道德和人的身心性情统一起来作为“格物”的对象。首先, 朱熹在《大学或问》中说:“天道流行, 造化发育, 凡有声色貌象而盈于天地之间者, 皆物也。” (4) 也就是说, 人感官所能接触到的都是“格”的对象, 即凡天下之物, 极为广泛。那“物”具体有哪些呢?
朱子说:“圣人只说‘格物’二字, 便是要人在事物上领会。且自一念之微, 以至事事物物, 若静若动, 凡居处饮食言语, 无不是事。” (5) 朱子所言“格物”之“物”, 即指“事物”, 包括外部的道德方面的事物, 至于所包括的“一念之微”, 则是指内部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朱子还说:“上而无极、太极, 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 亦各有理。一书不读, 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6) 显然, 朱子的格物对象是相当广泛的, 除了道德方面的事物、心理和思维活动外, 还涉及自然界事物在内的诸多领域。
朱子说:“若其用力之方, 则或考之事为之著, 或察之念虑之微, 或求之文字之中, 或索之讲论之际, 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 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 自其一物之中, 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己, 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 (7)
朱子认为, 通过对外部事物或是对内部心理思维的考察, 通过在读书或是讲论中的求索, 就可以把握“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中“所当然而不容己”与“所以然而不可易”的“理”。 (8)
据此, 可以把朱子的格物对象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 自然界事物;其二, 社会伦理道德;其三, 人的身心性情。既包括外部的, 又包括内在的;既有伦理道德方面的事物, 又有属于自然界领域的事物, 这即所谓“天下之物”。 (9)
除朱熹之外, 宋代另一位理学家程颐也进一步丰富了“格物致知”学说。
程颐认为, “格物致知”并不是与事物相接触, 以获得关于事物本身的知识, 而是格物穷理。“理”即天理, 是自然运行的法则, 更是道德层面做人做事的道理。程颐格物的重点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物理”, 而是道德世界的“事理”。在程看来, “知”即“理”是人所固有的, 但是只有通过“格物”才能激发出来。“知者, 吾之所固有, 然不致则不能得之, 而致知必有道, 故曰:‘致知在格物’”。 (《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10) 程颐的说法不仅深化了“物”与“知”的内涵, 而且点明了“物”与“知”的关系。
朱熹的“物”是凡天下之物, 由同等地位的三部分组成, 程颐则认为“格物”的重点在道德世界, 而非客观世界。在“物”与“知”的关系上, 程颐强调了“格物”的重要性, “知”虽是人固有的, 但必须通过“格物”才能激发出来, 这就是《大学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道理。
“物”是“知”的源泉, 认知总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陶行知之所以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就是因为他认为先得有“行”, 方能有“知”。因为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属于“物”的范畴, 实践才能出真知。同样, 今天的语文活动教学也应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 活动为“行”, 相关知识为“知”。要想“致知”, 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就必须“格”好相关的“物”。
(二) “格”与“致”的涵义及要求
明确了“物”和“知”, 就必须知道何者为“格”, 何者为“致”。“致”就是致使、使达到, 表示由一定的因产生一定的果, 在这里表明“物”与“知”的因果关系。
而“格”这个词却很有讲究。“物”只有经过了“格”才具备“致知”的条件, 那何者为“格”?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认为“格”就是“至”, 即“到”。在《格物补传》中认为“格物”就是要“即物而穷其理” (11) , 对待“物”的态度是“即”, 也就是接近。朱熹“至”、“即”的解释表明, “格物”就是与“物”相接触。
朱熹还提出了推类思想, 所谓“推类以尽其余” (12) 就是说在“格物穷理”的过程中, 不一定要尽穷天下之物, 只要在一事上穷尽, 其他就可以类推。也就是说“格致”是穷尽一事、类推多事的过程, “格”就是“尽”。
由上可见, 朱熹虽然界定了“格”的涵义, 但对于“格物”的要求并不明晰, 后人难以由朱熹的解释中明确何者为“格”。
从文字学角度分析, “格”作为名词, (1) 其本义为“树木的长枝条”。许慎《说文解字》:“格, 木长貌。”徐锴系传:“亦谓树高长枝为格。” (2) 后由材料推衍成品, 借代引申为“木栅栏”。如杜甫《潼关吏》:“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3) 由木栅栏空格的形状, 引申为“方格、格子”。如《梦溪笔谈·技艺》:“每韵为一帖, 木格驻之。” (4) 由此引申出“规格、格式”、“法式、标准”。如《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格局”、“格律”、“合格”等词。 (5) 由此引申特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风格”。如贾岛《送贺兰上人》中的“无师禅自解, 有格句堪夸”, 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性格”、“人格”、“格调”等。
“格”作为动词, (6) 首先由木栅栏的功能引申为“限制、阻止”。如贺铸《野步》:“津头微径望城斜, 水落孤村格嫩沙。”又如成语“格格不入”就是相互抵触之状。 (7) 进而引申为“抵抗、抵御”。《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 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 虎之与羊不格明矣。” (8) 又因而引申为“击杀、格斗”。如《周书·武偁》:“穷寇不格。”及成语“格杀勿论”。 (9) 由“规格、格式”、“法式、标准”引申为“纠正, 使合乎规格”。如《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适也, 政不足闲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又如词语“格非”就是匡正邪辟谬误之心, “格心”就是匡正思想、归正用心。 (10) “格”还表示“推究”。例句便是《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格”还表示“到、来”。如《尚书·盘庚上》:“格汝众, 予告汝训汝。” (13)
因此, 归纳起来“格”有这样几个常见义项: (1) 方格, 格子; (2) 格式, 标准; (3) 品格, 风格; (4) 限制, 阻止, 抵抗; (5) 击杀, 格斗; (6) 纠正, 使合乎规格。
“格物致知”的“格” (推究) 不同于其常用义项, 尽管字典给出了解释, 但依然比较含糊、笼统。“推”是个具体的动作, “格物致知”绝不是将“物”像推箱子那样“推”;“究”就是研究、探究, 却是个很抽象的动词, 何为“推究”、如何“推究”确实和朱熹的解释一样让人捉摸不透。既然如此, 那么《大学篇》为什么要用“格”表示对“物”的使用方法达到“致知”的目的呢?我认为, 还是与“格”的基本义项有关。
首先, “格物”需要条条框框的东西, 以之为标准去衡量、改进, 使之具有美好的品格;其次, 在“格物”过程中对待“物”的具体态度上, 要阻止不适合“致知”的成分发生作用, 加以纠正, 同时发扬好的成分, 将“物”不断地规约、关联、拆分、重组, 使“致知”趋于最大化。因此, “格”具有两个步骤, 其一是用划好的“格子”衡量事物的特点, 其二是像划格子一样以一定的标准将事物限定、规范起来。如此“格物”才能达到“致知”的效果。
二、从古时的“格致论”到今天的语文活动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 其教育教学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因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基于语文的基本特点和教学活动中“人”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 教师只有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才能真正地“致知”,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素养。“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作为“八目”的头两个, 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同样, “格物致知”也是语文培养的基石, 是每一位教育者、学习者必须贯彻始终的精神。
在“格致论”的观照下, 语文实践活动, 也即活动教学, 既是一种教学观, 又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指在教师主导下, 以学生主体的高级活动为基本方式,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以语文课程为主阵地, 以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为辅助的教学形态, 即语文领域内的活动教学。 (15)
(一) 语文活动教学贯彻“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格物致知”精神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典范。因为在我国, 活动教学中的活动相当于古代的“行”, “知”与“行”常联系在一起, 它们是我国古典教育哲学一对基本范畴。 (16) 不管是传统所讲的“知行合一”, 还是《大学》的“格物致知”, 都强调了实践与“知”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继续坚持语文实践观, 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 加强语文实践”。 (18) 活动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也符合新课改的逻辑。为此, 语文教学应善于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从而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9)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其中, “活动体验”就是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 结合具体学习材料,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思考, 在活动中探究, 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这三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中, “探讨”是核心, “研习”是基础, “活动”贯穿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探讨”、“活动”中有“研习”, “研习”中有“探讨”、“活动”。可见, 活动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 更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的成长。
活动教学不是漫无目的的熙熙攘攘, 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的教学情境, 有其目的、模式、规范和评价体系。大教育家孔子就经常带着弟子出游, 在天地旷野之中讲学。如《论语·侍坐章》说:“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论语〉〈孟子〉选读》) 孔子与弟子沐浴着春光, 谈论自己的志向, 咏咏诗、唱唱歌, 兴致很高, 收获颇丰。可见, 在我国, 语文实践活动已有悠久历史。然而, 活动教学发展至今, 却出现了许多误区, 未能发展为成熟的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其优势。
语文活动教学的误区体现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放不开, 将活动教学的形式限制得太窄, 不善于大胆创新。如认为活动就是老师问、学生答, 问得多、答得热闹就是好的活动教学;认为活动就是学生质疑, 质疑就是师生互动, 这实际上是问题教学法,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教学;认为活动就是讨论, 将活动教学作为讨论教学法来实施, 实际上讨论只是手段, 很多时候讨论局限于形式, 是简单灌输的幌子, 学生的思维、课堂的气氛并未真正“活”起来;认为活动就是学生的讨论、汇报等自主性学习, 而聆听不是活动, 认为老师的讲述剥夺了学生的活动, 于是不敢讲, 更不敢多讲, (20) 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放不开而造成的对活动教学认识的偏差, 没能很好地领会语文活动教学的真谛。
语文活动教学的误区的另一方面就是放得太开, 过于强调“大语文”, 而体现不出“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如重形式、轻内容, 重娱乐、轻人文, 重气氛、轻效果, 将语文学科的要求置之不顾, 学生除了哈哈大笑外并无实际收获。
由此可见, 语文活动教学必须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 也就是说, 语文活动教学开展时, 要“格”好各方面的特点, 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活动教学之所以出现误区, 就是因为对于应“格”之“物”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 如何“格”也不甚明了。
(二) 语文活动教学如何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明言:“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可见, “格物致知”的重心是“格物”, “致知”建立在“格物”的基础上。语文活动教学“格物”的关键是“格”什么和怎么“格”, 明确了这两点, “致知”也就不难做到了。
1.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人为格
钱梦龙语文“三主四式”导读法认为, 组织语文教学, 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教学亦是如此, 要充分考量活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语文活动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阶段特点、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 制定恰当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不要让活动教学成为某几位同学的任务, 而要兼顾每位同学, 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 并有所收获。教师应尊重学生活动教学的自主性, 只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要包揽,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要给予课题一定的开放性。
就阶段特点而言, 在小学阶段, 由于“认识起源于活动, 儿童的智慧全来源于活动” (皮亚杰) , 此阶段的语文活动教学体现为“学中玩”、“玩中学”;初中阶段, 更多的是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就课文或单元开展小型多样、不拘一格的活动, 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会等;高中阶段, 可对学生要求高些, 将活动教学开展成研究性学习, 研究课题不宜过大、过虚。
语文活动教学还认为, 教学过程应该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相互交织, 重视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的相互融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更要关注活动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关心学生在情感、价值、意志等方面的体验。 (21)
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导, 作为“人”也在“格”的范畴之中。语文活动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开展活动教学首先要衡量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再考虑学生的需要, 确保活动教学的生成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同时, 活动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 教师要把握活动教学的契机, 促进“教学相长”。
2.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书为格
读书是“格物致知”的主要途径, 毕生致力于治学和教书的朱熹就非常强调读书。书是知识的物质载体, 语文活动教学离不开课内文本的研读、提炼和课外文本的延伸与征引。
从教材的设置而言, “活动体验”作为教学内容三大呈现方式之一, 是建立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的基础上的。“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 创设阅读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问题探讨”是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 着眼于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 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在此基础上, “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 结合学习材料,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探究, 从而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因而, 在单元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的课文, 加强阅读、品味和思考, 这些课文都是“活动体验”的现成材料。
教材毕竟“只是个例子” (叶圣陶) , 可以提炼出主题, 但不足以做完整的支撑。因此活动教学的素材还需另辟蹊径, 从课外寻找。广泛阅读是为了获取活动方法的指导, 使活动更有序地进行, 也是为了拓展相关知识, 提升对于课题的认识。尤其是经典文本, 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因此要以语文活动为契机, 让学生多阅读这些文本, 广泛汲取汉语言文学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
在活动教学中, 教师既要善于利用教材, 将教材教活, 又要能搜罗有用的课外读物作为教学的辅助, 这就是“大语文”倡导的“增补‘活’教材, 活化‘死’教材” (22) 的教材观。
要注意的是, 有三类篇目不大适合活动教学。一类是文化意蕴较为高远的文言名篇, 如屈原的《离骚》、杜牧的《阿房宫赋》、李密的《陈情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需要认认真真读, 仔仔细细品, 逐字逐句钻研, 方可把握其神韵, 此类课堂宜静不宜动;一类是鲁迅的作品, 不管是散文、杂文, 还是小说, 教鲁迅的文章都需要凝重的气氛, 冷静的思考, 否则难以深入, 容易低俗化;还有一类是抒情性诗歌和散文,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应将语文当做“读的学科” (叶圣陶) , 将教学重点放在诵读指导上。 (23) 面对以上三类文章, 活动教学很难显示自己的优势,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
3.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生活为格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结合了当时物质条件落后、革命斗争频仍的时代背景, 但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依然有启发意义。毕竟语言来源于生活,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 语文训练的听、说、读、写等内容也与生活紧密相联。
语文实践就是要让学生直面言语作品和周围所接触的世界, 通过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脑, 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看、悟、思的践行和历练, 从而把言语作品的创造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体验、感悟积淀为自己的生命情愫, 把作者表达生命感悟的典范、优美的言语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图式, 把言语作品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转化为指导自己独立进行言语活动的有效的能力, 从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自如地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认识。 (24)
因此, 语文活动教学应弘扬“大语文观”, 贴近学生生活, 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并能获得实际收益的活动。
生活的范畴很广, 教师应对生活有自己的认识, 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眼里的生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生活无非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外加大自然。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视野要广, 用心要细, 以便从细微深处做文章。
在活动教学中, 教师可以补充应用文等实用性强的阅读材料, 并让学生模仿着去写。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日常生活情境, 也可以让活动延伸至课外, 让学生在生活中完成。比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访问去切磋, 通过观摩去陶冶, 通过表演去体验, 通过阅读去品味。
4.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活动为格
活动教学,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活动, 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同时, 在学校教育中, 教学应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高效性, 因此活动教学也应遵守相应的规范,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活动。那么怎样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 让学生切实地“动”起来呢?
其一就是要遵循主动性原则, 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认识活动中, 积极从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发展开拓、创新的能力和个性特质。就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说的那样,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活动,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25)
其二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提到“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时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6) “动”就是要发展, 否则就失去了“动”的意义, 因此语文活动必须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其三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要求对事物各方面的因素及其联系和发展过程实现统一的认识和控制, 保证整体性功能的顺利实现。 (27) 就语文学科而言, 活动教学实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强化、提升, 从课本到运用, 从课内到课外, 要善于整合活动教学的各个有利因素, 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在活动教学中将知识和能力拓展为广义的范畴。
最重要的是, 教师要在观念和形式上下工夫。要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品位。如想象活动———促语文知识生活化;趣味活动———促语文知识趣味化;操作活动———促语文知识形象化;质疑活动———促语文知识问题化;讨论活动———促课堂教学合作化;比赛活动———促课堂教学竞争化;评价活动———促课堂教学反馈化。 (28) 教师应更新观念, 体现“放” (学习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空开放、学习目标开放) ;改变形式, 凸显“活”;激发内驱, 注重“动”;融会贯通, 强调“合”。 (29)
值得补充的是, 活动教学应内外结合, 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动而忽略内在的动。活动有外在 (动态) 、内在 (静态) 之分。内在的动, 不以行为而以神思, 可以神游万仞, 心驰千年, 其动的广度、深度、效度, 远远超出一般性的外在活动。外在的动容易, 内在的动难。有效的教学活动, 应当立足于内动, 以内带外, 以外促内, 内外互补。 (30)
5. 语文活动教学应以语文学科为格
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不仅仅是“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叶圣陶) 这么简单。相应地, 语文教学也有着广阔的天地, 教师应善于挖掘活动教学的题材, 开发活动教学的新形式。语文活动教学不应人为地局限于四十分钟, 教师应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 参与者也不必局限于学生, 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只要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活动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尝试, 不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所体现, 而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也得到了大力倡导。但需要注意的是, “活动教学也包含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 是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教学的共同方式, 而不仅仅是活动课程的教学方式”。 (31)
因此, 语文活动教学必须始终以语文为中心, 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 而一味强调形式和娱乐。语文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人文性重理念, 工具性重实用。活动教学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但必须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最后完成了才算成功。
语文活动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强调“双基”, 使活动教学既高于教材, 又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语文活动教学同样也离不开基本规范, 是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的。就形式而言, 活动教学一般有操作式, 如赛一赛、画一画、唱一唱、算一算, 还有游戏式、表演式、调研式、交流式等;就步骤而言, 比如课本剧, 一般按激趣、分组、选择、阅读、改编、排练、汇演、评价的流程进行, 又如课题讨论, 一般按引入、探讨、疏导的流程进行。
又有学者就语文活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为应以素材搜索为切入点, 增强教材内容熟悉程度;以专题讨论为切入点, 增强教学效果;以多读多写为切入点, 增强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以学习竞赛为切入点, 增强内在语文学习情感。教师要充分发挥专题活动的作用, 进一步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有效推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 提高教学成效。 (32)
事实上, 具体要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定。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 并将规范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中, 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 都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活动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 需要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首先要“格物”, 以物为格, 也就是认清活动的参与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再开展教学, 并以一定的标准, 通过一定的途径, 规范到活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格”既是标准、要求, 又是方法、途径, 这才是字典中所谓的“推究”, 沿着什么“推”, 以何方法“究”, 解读到这程度才算具体、清楚和完整。“格物致知”, “格”是“致”的关键, “格”好了“物”, “致知”的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语文活动教学的“格物致知”告诉我们, 活动教学既要重过程, 又要重结果。为此, 语文活动教学要以人为格、以书为格、以生活为格、以活动为格、以语文学科为格, 如此“格”好了过程, 才能实现从“物”到“知”的提升。
摘要:“格物致知”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 最早出自《礼记·大学》, 之后朱熹、二程等理学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发挥。“格致论”发展到今天, 对于语文活动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能纠正语文活动教学的误区, 另一方面能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在今天的语文活动教学中, 教师当以人为格、以书为格、以生活为格、以活动为格、以语文学科为格, 也就是认清、兼顾各方面的特点, 然后按照一定的规范贯彻下去, 如此才能达到“致知”的教学目的。
格物致知 篇7
宋代新儒学社会思潮对宋代精神文化发展占有主导地位,新儒学在宋代被称为理学。程颢、程颐、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提倡“格物致知”思想,对宋代花鸟画“求真写实”的写生风格有很大影响。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这样总结“格物致知”:“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绘画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产物,都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在相同的背景下,宋代理学思想与宋代绘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花鸟画写生创作中,格物是对描绘的物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致知是花鸟画家于物得知的思想认识,即“艺术高于生活”。格物致知是充分观察自然、认识自然,并在花鸟画写生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认识的过程,“格物致知”精神对花鸟画写生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格物穷理——宋代院体花鸟画写生
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记载:“花鸟,至宋实为最盛之时代,亦可为宋代绘画之中心”[2]。宋代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格物致知的观念对当时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格物穷理影响着宋代工笔花鸟画写生一丝不苟态度的形成。
在《画继·杂说·论近》中记载:“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而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灿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3]由此可见宋徽宗注重写生观察、格物穷理的绘画理念。他的代表作《芙蓉锦鸡图》、《桃鸠图》等都体现了他的绘画精神。他在花鸟画上成就颇高且身居皇位,他“格物”的写生观念也影响了当时及以后的一大批画家。以《芙蓉锦鸡图》为例,画面中,芙蓉的枝干上站着一只神态熠熠的锦鸡,枝干因负重而略略有些弯曲,两只蝴蝶似乎因为锦鸡落下的响动惊起,画面捕捉了自然刹那的动态,画面自然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宋代著名花鸟画家赵昌,也以写生闻名。宣和画谱中描述:“善画花果,名重一时,做折枝极有生意,傅色尤造其妙。兼共与草虫,虽然不及花果之为胜…….且画工特取其形似而若常之作,则不特取其形似,真与花传神也……”[4],这用来形容赵昌所画的花鸟果虫达到惟妙惟肖,传神生动的境界。所描绘对象观察入微、生动传神。以画猿猴细致传神闻名的易元吉也是宋代工笔花鸟画写生的典范。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描述易元吉“入万守山百余里,以覘猿穴獐鹿之属。逮诸林石景物,一一心传足记,的天性野逸之姿,宿寓山家,动经累月,其欣爱勤笃如此。又尝于长沙居舍后疏凿池沼,间以乱石丛花,疏慌折苇,其间多蓄诸水禽,美穴窗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画笔之妙。”[5]他笔下的猿猴形象生动,画面趣味盎然。如《枇杷猿戏图》,画面描绘了两只猿猴动态迥异、四目相对、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
三、于物得知——宋代文人花鸟画写生
宋代文人画推崇简,对客观物象加以提炼,表达物象的神韵,画面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并不是不需对景写生,更是从更高的层次师造化。在写生观察中注重主观感情的表达,托物言志,以物抒情,是格物致知,于物得知。文人画多以水墨表现,墨竹墨梅墨兰等题材成为文人画家常用以表达情感的题材。
文同善画墨竹,他的代表作《墨竹图》,结构精谨又不失放逸之态,大竹干用笔遒劲干枯,叶子浓淡层次丰富,既有工笔花鸟画的精细不苟,又注重文人意趣的表现。苏轼是早期的文人画倡导者。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说:“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由此看来,苏轼强调绘画不应注重事形似,也应该重神韵。这也强调了写生创作中,要加入画家的个人感受和艺术境界。他的代表作《枯木怪石图》,画面简洁明了,石头与树干盘曲冲天,墨色多变,似在表现顽强的生命力,又似在表现一股浩然冲天的气脉,不拘形似,抒发胸中臆气。著名的宋代“减笔”画家梁楷,绘画不拘法度,自由率真,以简练的笔墨概括物象,生动传神,画面意境深远。他的花鸟画代表作《秋柳双鸦图》,画面有树干、几根柳枝和两只寒鸦组成,柳枝轻柔像在风中摇曳,与树干的厚重形成强烈对比,简笔水墨画法的鸟与院体画是截然不同的,寥寥数笔便将鸟的神态描绘的淋漓尽致,大片的留白为画面意境的营造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四、“格物致知”精神对宋代花鸟画写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下,花鸟画家在写生创作中师法自然,格物穷理,不仅写形,亦传神。格物致知促使宋代花鸟画家关注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并在体验写生自然中提升审美取向,在各个空间都提升了花鸟画的表现空间。“格物致知”精神使宋代花鸟画家在创作时不只眼观手画观察把握自然景物的特点,更用心写生,用心感受,这也是宋代花鸟画不仅精细不苟又生动传神成为传世佳作的原因。
五、结语
一直以来,宋代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尤其是院体花鸟画。时至今日,临摹宋代作品已经成为花鸟画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学习的不止是作品的技法,还有绘画的思想,以及在写生观察中的严谨态度。格物致知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严谨细致的观察态度和写生精神。我们在花鸟画创作中应该坚持写生,用充满感情的眼光去表现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
[2]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3]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4]潘运告主编,岳仁译注:《宣和画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格物致知 篇8
一、语文活动教学的形式和实操步骤
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天地, 不应人为地把它囿于区区的四十分钟之内。我们在向课堂要效率的同时, 也要把眼光投向语文学习的外延。我们应该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 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教学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生存状态, 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以及丰富知识、健康情感、独特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语文活动教学应采取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的丰富形式, 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 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 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 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 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下面以我校八年级六班的《走进古诗苑》语文活动为例, 谈谈语文活动教学的实操步骤。
1、激趣。
教师向学生布置:两周后老师将把一堂课交给同学们自己来上, 同学们有信心吗?让学生产生过一把教师瘾的强烈愿望, 为活动的顺利开展铺下思想和情感基础。
2、分组。
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 分成若干小组, 推举出学习组长。人人动手编辑古诗集;每组推选出两名有绘画特长的同学为古诗配画;推选一名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唱古诗;每组准备以不同的方式朗诵一首古诗。由于是自由组合, 大家都不想落后, 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3、选择。
选择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的过程, 学生充分讨论, 积极参与。选择过程实质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学生必须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 选择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的古诗进行赏析, 而这正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4、编辑。
我们要求学生分门别类编诗集, 学生就必须去阅读大量的古诗, 并对有关古诗进行重点赏析, 从而把握古诗的意蕴。在编辑过程中, 每位同学综合运用各种能力, 力争让自己的诗集成为最佳读本。
5、排练。同学们分组排练诗词朗诵, 我们在班内挑选了
几名爱好音乐的同学训练了几首古诗歌曲, 如李煜的《虞美人》、马致远的《秋思》等, 爱好舞蹈的同学还排练了一曲舞蹈, 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思念亲人的意境表演的淋漓尽致。活动课的四名主持人事前也做好周密的安排, 力求活动课上的井然有序和运用自如。
6、展示。
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天, 经过四名主持人精心的组织和安排, 以及在讲台上出色的调度, 再加上同学们热情的支持, 一堂声情并茂的活动展示课成功的展现在师生面前, 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喝彩。
7、评价。
应该把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让其成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实际过程的认识及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评价中, 首先是学生评委对本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确定出优秀的活动项目, 并及时给予奖励。然后是语文教师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时应着重肯定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取得的进步, 并指出下次活动应该改进的地方, 提出希望。
二、语文活动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 充当的是指导者、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 学生才是主角。这种"还课堂于学生"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 锻炼了才干。具体表现在:
促学习热情。学生由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充分的自由, 在活动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 充分表现了“我要学”的积极心态。
促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这次活动, 无论是编诗集, 还是给诗配画, 无不体现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充分体现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健康精神。
促诗歌教学。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诗歌教学, 取得了单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巨大成效。在整个活动中,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诗歌的常识、特点, 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意境, 以及受到了诗歌审美的熏陶。
练创造能力。“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鉴赏是一种创造, 为诗配画, 配乐是一种创造, 为诗配舞更是一种创造。一位女生大胆的为苏轼的《水调歌头》编了一曲舞, 博得了当场师生的好评。
练协作能力。与人协作是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走进古诗苑》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过程, 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展示课上都不会成功。
练运筹能力。整个活动的时间虽然有两周, 但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 四个主持人如果不能及时理出个轻重缓急,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成功的由学生自个儿上一堂活动展示课, 是非常困难的事。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丰富多采, 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实践活动,特征,操作,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格物致知 篇9
黄世忠教授是我国会计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报表分析、财务舞弊、合并报表、国际会计、公允价值会计、财务会计理论等领域有着很深的研究和颇高的造诣。黄世忠教授曾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证券市场监管与会计舞弊甄别及防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课题“证券市场舞弊审计技术方法及规范研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公司受托责任与对外报告”及财政部课题等十余项重要课题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出版《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会计舞弊之反思——世界通信公司治理、会计舞弊和审计失败剖析》、《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等著作十二部、《比较国际会计》、《实证会计理论》等译著四部,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不论在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身为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副院长,尽管有繁重的行政事务,但黄世忠教授依然严谨治学,不断研究探索,在百忙之中每天挤出时间跟踪国际会计领域的最新动态,研究最新的会计学术问题,关注最新的企业案例,秉承追求真理、臻于郅治的研究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会计研究,黄世忠教授非常重视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并一如既往的在这一方面做着自己的贡献,实践着自己理想。黄世忠教授曾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也担任过厦门机场、厦门空港、厦门钨业、建发股份、鹏华基金、中国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在学术研究上,黄世忠教授总是不忘将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不论在会计理论方面还是实务领域,黄世忠教授都有颇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
黄世忠教授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题包括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财务会计理论、企业合并的难点热点问题、合并报表的难点热点问题、信息失真与报表分析新思维、中美报表粉饰比较研究、审计失败案例分析、财务舞弊比较研究、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热点问题等。黄世忠教授讲课生动精彩,给大家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前沿,剖析大量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幽默诙谐,每一堂课、每一次讲座,都让在座的学生、听众受益匪浅,使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份激励、一份责任和一份感动。
致知在格物 篇10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大学》八目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清朝末年讲西学的人就用格致( “格物致知”的简称)做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总称,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曾这样写道“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
现代的物理学科究竟应该让学生具备怎样的素质呢?朱熹曾说“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大学》本身也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地步.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教学要让学生“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学生进入课堂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带着自己对自然、对事物的认识、看法、态度,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将物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景之中,使学生已有经验在问题情景中产生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渴望,使学生感受到到物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更加鲜活的物理知识.这就意味着,教师讲物理必须努力做到言之有物,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物”为出发点去展开.
2 以物引理
物理课堂是否能够吸引学生,课题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创设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景,使学生在有关情景、现象中“漫游”,列举大量的事实,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印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图形、图像或视频设计情景,“绘”学生知晓的“形”,使之生动、形象的展现于学生眼前.
案例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引入
视频引入:抛球小实验,两个学生在一辆匀速行驶的自行车上,把一个篮球高高抛起,重新接回到手中,又重新抛起,重复游戏.
教师提出问题:在一辆匀速行驶的车上把一个球抛向空中,为了让球能重新回到自己的手中,人应该向哪个方向抛球呢?
问题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有的认为应该向前,有的认为应该向上.
教师指出:刚才的争论设计一个古老的话题——力和运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体验前辈的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进一步理解论述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这一视频是学生活动的记录,作为课题的引入材料,学生亲切又熟悉,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情景创设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来了,把生活搬进了课堂,让学生感受了生活,在完成学习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去实践视频中的过程,加深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始于惊讶与疑惑”,在教学引入中,还需要做好情景的“疑”与“思”,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案例二 电磁炉在课堂中的应用
片段1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将电磁炉隐藏在一块毛巾下,表演让led灯带发光的魔术(如图1),当毛巾揭开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完全被电磁炉吸引,而教师适时提出:电生磁而磁又生电的课题,从而吸引学生对于“如何让磁生电”的探究.
片段2 在《涡流》教学中,在电磁炉上放置烧杯,烧杯中放水,观察现象(无法对水加热);在水中放入铜块,再观察现象(水很快会沸腾);在水中放入铁块,再观察现象(水会沸腾,但时间较铜块更长).通过这样三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对涡流及其特点的探究中.
电磁炉是家庭常用的炊具,给常见食物蒙上神秘的外衣,并层层解开其神秘,这种类似于揭秘的活动方式,是学生喜欢并乐于参与的.通过利用家庭、社会上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的揭秘,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真谛.
3 借物明理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常处于“愤”和“ 悱”的状态,教师要善于创设愤悱情景.创设这种情景一定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出发,利用日常概念与物理概念的矛盾、学生自身猜想与实验事实的矛盾、物理理论与物理事实的矛盾引发冲突,借题发挥,以获得预期的结果.
案例三 翻滚过山车最高点条件的教学
播放翻滚过山车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翻滚过山车原型进行合理的假设,通过简化处理,建立物理模型(如图2),教师提出问题:要使小球能通过最高点,起始位置至少应多高?
学生猜想: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起始位置至少应与最高点处在同一等高线上.
教师演示:为了扣除摩擦阻力的影响,小球在比等高线稍高的位置释放,结果小球未到最高点就脱离轨道.
学生质疑:难道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出错了吗?小球为什么大不了最高点?
接下去,学生就可以在这个事物的背景下,进行圆轨道最高点临界速度的学习,当然还可以完成对于“不脱离轨道”的认识和学习.
通过日常生活的熟悉事物,抽象出物理模型,进而通过实验创设了研究问题的情景基础,这比单纯的提出“绳模型”、“水流星”要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更体现了物理源于自然而致力于改造自然的科学属性.
案例四 自动扶梯和旱冰鞋在课堂中的应用
片段1 在学习静摩擦方向的判断方法中,我们常用假设法判断其方向,比如说当如图3的自动扶梯(斜面式)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站立的人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我们可以利用旱冰鞋去创设光滑(摩擦力很小)的情景,学生凭借直观感受就能给出答案,对于假设法的物理思想就会有更直观、更深层次的认识.
片段2 在受力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状态法分析力是否存在,比如人站立在如图4的自动扶梯(台阶式),当电梯匀速运行时,电梯对人是否有摩擦力.在课前,我们可以让一位同学穿着旱冰鞋站在这样的电梯上,当电梯稳定运行,让他放开扶手,并询问其感受,拍摄好视频,在课堂中,当视频播放完毕,相信学生对于是否有摩擦力就不会有疑问了.
这个视频还可以用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对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否定上,并可以让学生破除对于“物体向某个方向运动,一定有一个力在该方向”的前概念认识.
物理上理想化模型很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物理脱离生活的感觉,依托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通过理想化的认知来认识世界,并体会这种方法的优点,加深对物理规律和原理的认知.
在物理教学中,对于抽象问题的教学要着力于设法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可靠的表象,而正确而可靠的表象的建立,首先依赖于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观察、动手.有个一个具体的感受后,通过语言的加工,使感性认识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使信息增殖,从而建立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4 见物思理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四个层次:语言表征、事物表征、原理表征和数学表征.所谓事物表征就是将所描述问题中的事物找出并在头脑中启用与事物相关的模块,梳理事物的属性、特征.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思考物理问题时,要能“见物”,好像这个装置或这个物理过程就发生在自己的眼前一样,然后再用物理规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案例五 游乐场中的物理
(2013年高考安徽理综卷第24题)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5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半径R1=2.0m、R2=1.4m.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12.0 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6.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试求:
(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应是多少;
(3)在满足(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R3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 的距离.
案例六 超级市场中的物理
如图6所示,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台阶面水平,扶手是成一定倾角的斜面.某顾客乘坐扶梯,随手将一小物体放在了倾斜扶手上,人、物体随梯一起匀速运动.匀速上行时,人受摩擦力为F1,扶手上物体受摩擦力为F2;匀速下行时,人受摩擦力为F3,扶手上物体受摩擦力为F4.关于这些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F3、F4均沿扶手向上
B.F1、F2均沿扶手向上,F3、F4均沿扶手向下
C.F1、F3均为零,F2沿扶手向上,F4均沿扶手向下
D.F1、F3均为零,F2、F4均沿扶手向上
上述两个案例就是从案例三、四而衍生的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了借物明理的思想,那么学生看到“翻滚过山车”、“自动扶梯”这两个事物,就能“其义自现”了.
学生要熟悉事物,事物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物理学知识的源泉,更是物理题的来源.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很多来源于课堂,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物引理,借物明理”,以达到见物思理.
香港大学的明德与格物 篇11
由此可见, 香港大学对进德修业的追求胜过一切。从船咸道的门口拾阶而上, 再坐电梯到平台, 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海报。有时候还会遇到学生在那里搞活动, 从文娱广告到抗议请愿的都有。在这些海报和活动中, 无时不刻不体现着港大“明德”与“格物”的校训。
在殖民地时期, 港大是唯一一所为本地华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大学。直到1961年, 学校也只有2000名学生。他们的履历都很相似, 如果中学不是名校, 或者英语成绩不佳, 要考入港大, 机会几乎为零。在香港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是最能体现“明德”和“格物”的律师和医生。而香港的大律师、大医生大多出身港大。
港大医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87年的香港中西医书院, 孙中山是书院的第一届学生。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 是把“明德”与“格物”融为一身的人, 自然也是让港大一直引以为骄傲的人。1923年, 孙中山先生在港大陆佑堂发表过演讲。演讲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 演讲结束后, 孙中山被学生抬出陆佑堂合影。
然而, 在港大百年庆典的时候, 同样在陆佑堂, 官员们高朋满座, 学生们却寥寥无几。这个变化已经从几十年前悄然开始, 随着英国政府对香港管制的本地化, 港大已经成了培养官员的学府。后来, 有人把政府的高官中分出一个“港大帮”, 现任政府的15位司局级官员中, 就有11位出身港大。
2006年, 在接受了李嘉诚的10亿港元捐款后, 港大校务委员会决定把孙中山先生曾就读过的港大医学院更名为李嘉诚医学院。此举受到很多医学院毕业生的反对, 因为他们觉得以“明德”和“格物”为校训的香港大学不应该把钱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
直到2010年, 在港大百年庆典上, 人们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港大曾经引以为荣的“明德”和“格物”还存在吗?
【格物致知】推荐阅读:
“格物致知”教案10-02
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05-1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06-02
格物致知历史人物09-29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0-0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