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2024-05-10

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精选9篇)

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篇1

宋代新儒学社会思潮对宋代精神文化发展占有主导地位,新儒学在宋代被称为理学。程颢、程颐、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提倡“格物致知”思想,对宋代花鸟画“求真写实”的写生风格有很大影响。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这样总结“格物致知”:“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绘画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产物,都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在相同的背景下,宋代理学思想与宋代绘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花鸟画写生创作中,格物是对描绘的物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致知是花鸟画家于物得知的思想认识,即“艺术高于生活”。格物致知是充分观察自然、认识自然,并在花鸟画写生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认识的过程,“格物致知”精神对花鸟画写生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格物穷理——宋代院体花鸟画写生

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记载:“花鸟,至宋实为最盛之时代,亦可为宋代绘画之中心”[2]。宋代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格物致知的观念对当时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格物穷理影响着宋代工笔花鸟画写生一丝不苟态度的形成。

在《画继·杂说·论近》中记载:“宣和殿前,植荔枝,既结实,喜动天颜。偶孔雀在其下,而召画院众史令图之。各极其思,华彩灿然。但孔雀欲升藤墩先举右脚,上曰,未也。众史愕然莫测。后数日再呼问之,不知所对。则降旨曰: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众史骇服。”[3]由此可见宋徽宗注重写生观察、格物穷理的绘画理念。他的代表作《芙蓉锦鸡图》、《桃鸠图》等都体现了他的绘画精神。他在花鸟画上成就颇高且身居皇位,他“格物”的写生观念也影响了当时及以后的一大批画家。以《芙蓉锦鸡图》为例,画面中,芙蓉的枝干上站着一只神态熠熠的锦鸡,枝干因负重而略略有些弯曲,两只蝴蝶似乎因为锦鸡落下的响动惊起,画面捕捉了自然刹那的动态,画面自然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宋代著名花鸟画家赵昌,也以写生闻名。宣和画谱中描述:“善画花果,名重一时,做折枝极有生意,傅色尤造其妙。兼共与草虫,虽然不及花果之为胜…….且画工特取其形似而若常之作,则不特取其形似,真与花传神也……”[4],这用来形容赵昌所画的花鸟果虫达到惟妙惟肖,传神生动的境界。所描绘对象观察入微、生动传神。以画猿猴细致传神闻名的易元吉也是宋代工笔花鸟画写生的典范。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描述易元吉“入万守山百余里,以覘猿穴獐鹿之属。逮诸林石景物,一一心传足记,的天性野逸之姿,宿寓山家,动经累月,其欣爱勤笃如此。又尝于长沙居舍后疏凿池沼,间以乱石丛花,疏慌折苇,其间多蓄诸水禽,美穴窗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画笔之妙。”[5]他笔下的猿猴形象生动,画面趣味盎然。如《枇杷猿戏图》,画面描绘了两只猿猴动态迥异、四目相对、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

三、于物得知——宋代文人花鸟画写生

宋代文人画推崇简,对客观物象加以提炼,表达物象的神韵,画面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并不是不需对景写生,更是从更高的层次师造化。在写生观察中注重主观感情的表达,托物言志,以物抒情,是格物致知,于物得知。文人画多以水墨表现,墨竹墨梅墨兰等题材成为文人画家常用以表达情感的题材。

文同善画墨竹,他的代表作《墨竹图》,结构精谨又不失放逸之态,大竹干用笔遒劲干枯,叶子浓淡层次丰富,既有工笔花鸟画的精细不苟,又注重文人意趣的表现。苏轼是早期的文人画倡导者。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说:“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由此看来,苏轼强调绘画不应注重事形似,也应该重神韵。这也强调了写生创作中,要加入画家的个人感受和艺术境界。他的代表作《枯木怪石图》,画面简洁明了,石头与树干盘曲冲天,墨色多变,似在表现顽强的生命力,又似在表现一股浩然冲天的气脉,不拘形似,抒发胸中臆气。著名的宋代“减笔”画家梁楷,绘画不拘法度,自由率真,以简练的笔墨概括物象,生动传神,画面意境深远。他的花鸟画代表作《秋柳双鸦图》,画面有树干、几根柳枝和两只寒鸦组成,柳枝轻柔像在风中摇曳,与树干的厚重形成强烈对比,简笔水墨画法的鸟与院体画是截然不同的,寥寥数笔便将鸟的神态描绘的淋漓尽致,大片的留白为画面意境的营造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四、“格物致知”精神对宋代花鸟画写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下,花鸟画家在写生创作中师法自然,格物穷理,不仅写形,亦传神。格物致知促使宋代花鸟画家关注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并在体验写生自然中提升审美取向,在各个空间都提升了花鸟画的表现空间。“格物致知”精神使宋代花鸟画家在创作时不只眼观手画观察把握自然景物的特点,更用心写生,用心感受,这也是宋代花鸟画不仅精细不苟又生动传神成为传世佳作的原因。

五、结语

一直以来,宋代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尤其是院体花鸟画。时至今日,临摹宋代作品已经成为花鸟画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学习的不止是作品的技法,还有绘画的思想,以及在写生观察中的严谨态度。格物致知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严谨细致的观察态度和写生精神。我们在花鸟画创作中应该坚持写生,用充满感情的眼光去表现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

[2]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

[3]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4]潘运告主编,岳仁译注:《宣和画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格物致知”中的科学精神 篇2

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用第一句话概括出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做一个对社会有担当的人,就是要随时彰显高尚的德行,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养以使我们的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这就是《大学》所提倡的儒者精神。

明确了儒学的宗旨,《大学》接下来通篇阐述了要“止于至善”的总体方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所说的“平天下”是提倡通过每一位儒者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平天下”,也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礼记》中所描绘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局面。

儒家的志向现实而高远,而对于实现的起点和路径,《大学》中则这样表述:先“格物致知”而后“诚意正心”以修齐治平。因此,既可以说“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基础,也可以说它们同为儒学思想体系的两翼,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儒者培养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正是儒家这种向内求诚与向外致知的兼修思想,使得自西汉武帝时的董仲舒开始,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所有其他学派对儒家的批评,都不足以对儒学作为治国理念的正统地位形成有效的撼动。

以《大学》为首的这次分类,将儒家思想的精要梳理得清晰而简洁,这是南宋大家朱熹的贡献。他将《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提取出来独立成书,与《论语》和《孟子》并称为“四书”。朱子对儒学的理解可谓精深通彻,《大学》提炼出儒家价值体系和行为方略,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中庸》表述了儒家的内功心法,“诚者天之道”且“道不远人”;《论语》记载了孔子及门生的言行,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和参照;《孟子》则论述了以仁为本的为政理念和常养浩然正气的做人风骨。因为这四部经典的直接作者或者思想源流分别出自先秦时期的曾参(即曾子)、子思、孔子、孟子,因而称之为“四子书”,简称“四书”。

儒学的另一位标志性人物——明代的王阳明也曾做过这样的评述:“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在他看来,如果不能通过格物而知性,则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即使所行之仁善义理等等都可能涉伪。由此可见,《大学》应该被称为儒学经典中的经典,而“格物致知”则可以说是其思想基础中的基础,这一点可以说是儒门学者们的共识。

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与现代人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又是完全相融和相通的,它们都强调客观性和实证性,而与纯粹的科学技术上的科学精神相比,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人的认识上的实事求是。在儒家看来,“物”是指世间一切有形的存在,包括人、事、自然物,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眼中的“物”既可以是其大无外之天地万物的总和,也可以是其小无内之无限细分后的微粒,更可以是可察而不可见的人心。而“格物”就是通过对这一切的区分和辨识,从而实现对规律和本质的认知和领悟。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认知积累和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科技成果和应用的确应该实事求是地向西方学习,但在对于人的认知方面,中华文化也自有积累,甚至还涉及某些现代科技至今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比如:我们晨起抻筋活脉就会感到体泰身轻,但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上却找不到筋脉的存在;又如我们形容极度体弱者“气若游丝”,而这种气虚的感觉目前也还不在西方医学的考量范围之内;再如我们见到兄弟相阋,无论起因是什么,但凡伤及了家庭的情感都会被认为两败俱伤,家人通常会担忧全家的体面,邻居则会看轻为长者的胸襟气度等等。中华文化在价值判断和取向上,提倡责任胜于利益,人品重于能力,认同甚于竞争,和谐大于对错,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格物观,是客观的存在,也是无法通过简化其关联性就可以被忽视的。

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格物观既重视对物认知的客观性,也强调对人心和自我的感悟的实证性。可以说,格物致知作为儒学的认知基础,在现代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刘诚龙

1911年10月31日,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军“解放”了昆明,在昆明五华山两级师范学校宣告“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正式成立,蔡锷当上了云南军都督。

革他人的命好革,自己当家了,便知道油盐柴米贵。云南自来地远财困,素来是吃国家财政的。该省每年支出是六百多万两银子,而本省财政岁入三百万两,这个大缺口如何补上?

蔡锷到任,也没太多办法,也是向中央财政要钱,可是去年搞了革命,把给钱的政府都给推翻了,哪还有“部库”拨款?

1912年1月,蔡锷都督云南开局之年之正月,按理要给自己挂红才是,要给革命分红才是,可是蔡锷却拿自己开刀:“吾滇自反正以来,整理内治,扩张军备,经费骤减,入不敷出,深恐财政支绌,不足以促政治之进,则唯有约我同人,酌减经费,以期略纾民困,渐裕饷源。”话说了一大箩,其实是一句话:干部要减工资。

这段话里,有“酌减”两字,好像是让将帅们放心,将帅九牛只须拔一毛,及到“酌减”表格下来,吓了将帅一大跳。蔡锷之减薪计划,是按级别来减的,分上等、中等与次等;级别高,降幅大;级别小,降幅小;级别很低的,如排长班长及士兵,不加也不减。高官减薪幅度是蛮吓人的:上等正都督,原先是月薪六百两,直降到一百二十两,降幅为百分之八十;上等副都督,原先是月薪四百两,也直降到一百二十两,与正都督一个样,降幅是七成;上等协都督,原先是月薪二百五十,降到一百两。中等的,次等的,原先工资低,降的幅度也就小了,如中等的正都尉,原先是二百两,实行新工资制后,是八十两,削减六成;次等的协校尉,原先是月资二十两,只降四两,为十六两——正都督是降八成,协校尉是保八成。

说起来,也并不能赞蔡锷品德高尚,还得说蔡锷之前的都督们太无耻。一方面是财政那么困难,他们却享受高薪;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薪酬那么低,他们却安享超高收入。原来都督是月薪六百两,而次等的(也是有级别的)司书生却是十二两,省部级是科股级的三十倍。工资的含金量又何止三十倍?都督们吃穿用度,要自己出钱吗?工资基本不用的。而越到下层,越是靠工资吃饭。若如此去计算,当年的都督与司书生,可能不是三十倍的差距,或是百倍乃至三百倍,一切皆有可能。

蔡锷的减薪,首先是从自己减起,他是一把手,却跟二把手三把手一个样。蔡锷减工资,最底层的人是不减的,他在下发的文件里白纸黑字写明确:“弁护目并匠夫,饷银仍照旧章支发。”这里可知,蔡锷革命,革的是自己的命,革的是大官、中官之命,小官与无品的公务员,他是不革的。底层公务员工资并不高,若把他们也“革”了,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蔡锷革命成功,打了土豪,却不给官僚分田地,反而大降官僚们的既得利益。官僚们尚没适应,距首次降薪仅五个月,到1912年6月,蔡锷再次颁发降薪文,蔡锷自己的工资再降了五成,由最初的六百两猛降到六十两。

蔡锷降薪,确是因政府“经营巨额亏损”,也源于国民整体贫困。他自我革命,是出于良知。良知在人品序列里,是处于第一层的,说人有良知,并不是很高的评价,与高尚之评,很有距离。但设若社会连良知都缺乏,那么,有良知,也值得我们举手敬礼。

蔡锷除给自己减薪外,还有其他规定,如:一,不得请客送礼;二,兼差人员概不得兼薪(抽调到各种工程指挥部,不能领两份工资);三,不得受贿和侵吞公款;四,不得侵吞缺额饷银;五,不得挪用教育经费……看看,也看不出蔡锷之治政,有太高明之处,蔡锷所施政者,也不过是平常举措。

把平常举措常态化了,带头执行了,那就是好领导了。蔡锷确是带头廉政的,“公费所入,衣食而外,一以佐军,不欲使家有盈余。”朱德后来也回忆,(在云南)“廉洁成为了一时风尚”。

有人将人品与制度对立起来,好像二者是水火不容的,有我无他,有他无我,有制度须斥人品,依人品则没法建制度,是这样吗?蔡锷以其人品与良知,建立了减薪制度,不正是“人品与制度齐飞”?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双清区科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3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作者生平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方面的资料;收集学生在其他课程或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彷徨(páng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关键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六、课堂总结学生浅谈收获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4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重点)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重点、难点)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重点)

一、文本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确,虽然我们的头脑几乎被知识挤得满满的,而一提到动手作业,我们几乎都不知所措,十分害怕。今天,我们有幸读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它将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它会拨开我们心灵的迷雾,使我们真正见到求知天地的青天丽

日。

二、预习交流

1生字注音

肇(zhào)

朱熹(xī)

中庸(yōng)...论语(lún)

埋没(mò)

彷徨(pang huáng)....儒家(rú)

探索(suǒ)

测量(liáng)...2词语解释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3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2岁时随全家迁往台湾。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4相关知识

我是学实验物理的,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当实验推翻了理论以后,才可能创建新的理论,理论是不可能推翻实验的。

——丁肇中

三、互动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点拨明确】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阅读课文,你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吗 【点拨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层(2~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我”举例。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二)深层探究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点拨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点拨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点拨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5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点拨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证明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6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点拨明确】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

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点拨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三)写法赏析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单分析。【点拨明确】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

2语言探究: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点拨明确】“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点拨明确】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点拨明确】两句话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对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四、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五、板书设计

六、拓展提升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篇5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学习侧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自读程序]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6.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论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自读点拨]

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3.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4.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自读思考]

1.在文中画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意义。

2.用表格方式,梳理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3.针对质疑,分组作探究学习,写出探究小报告或制作电子作品。

4.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解说:思考1、2是从议论文文体特点出发,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思考3是课外拓展探究学习,目的不在于学生探究有多深入全面,但要让学生在查询资料,归纳提炼观点,写探究报告中尝试科学严谨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扩大课外阅读视野。思考4是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迁移学习能力,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是课内学习的课外拓展延伸。)参考答案

1.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2.见自读点拨(4)的列举事例表格。3.略4.略

[备教资料] 丁肇中小传

由于和里希特各自独立发现一种新型的J/A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是由于一次“意外的出生”而成为美国公民的。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外祖母性格刚毅且果断,她丈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了,从那以后她回到学校当教师,把丁肇中的母亲抚养成人。丁肇中在童年经常听到外祖母回忆那些艰难岁月里度过的窘迫生活,外祖母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凯·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1964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69年。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和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工作。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使他初露头角。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汶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实验室、瑞士欧洲核予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lL介子对的新粒子。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71年,丁撵中带领它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74年8月次觉察到一种新粒手存在的迹象,其量量约为质子的三倍。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为中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A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的重大意义是: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明存在着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从夸克模型看,J/A中粒于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强子。以前,人们认为所有已知强子都可由三种夸克: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以及它们的反粒子以各种形式组成。丁肇中和里希特发现J/A中粒子的卓越成就支持了当今的弱相互作用理论,他们两人分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79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篇6

集贤县集贤一中 王艳波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格物致知内涵。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编写阅读提纲。

【难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一)学生背诵平时搜集的有关实践的名言警句。

1、实践必须永远建筑在坚实的理论之上。(达芬奇)

2、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小结:以上这些中外名人对“实践”的言论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二、导入新课

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问题探究

(一)学生自读课文1-2遍,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找出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本文的题目即中心论点)

(二)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在书中找有关语句)。

1、什么是“格物致知”?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运用于哪些范围?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三)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1、引证法: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

2、例证法:从反面举了古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现代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很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从正面举了通过实验了竹子性质的事例,阐述了试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有计划地探测。

3、对比法: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知识只能通过试验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小结:作者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使说理透彻,道理充分,更令人信服。

四、拓展

(一)你认为目前我国教育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点拨】这是一道拓展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如重理论轻实验,重分数轻能力等,只要符合实际就行。

(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点拨】本题主要让学生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五、总结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文章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语言明白如话,行文灵活,说理方法多种多样,这些都是我们在作文上值得借鉴的。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齐家:整齐家政。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二.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1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

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2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3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补充: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1.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2.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3.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4.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及答案 篇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领悟()彷徨()()袖手旁观()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2)最使找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彷徨:(3)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激变:(4)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清谈:

二、强化阅读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6.从文中看出,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7.从选文看,作者要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是什么? 8.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9.从选文内容看,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指什么? 10.令天:格物盈知”的意义是什么? 11.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12.“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自信不但是,而且。13.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一.链接课外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咸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14.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1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 16.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②()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17.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①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②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③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18.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参考答案 1.略 2.B3.C 4.D 5.(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2)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3)激烈变化。(4)不切实际的谈论。6.对事物的客观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7.现在的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8.道理论证 9.培养实验的精神,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10.(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1.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2.自信不但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1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 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14.C 15.D 16.①A ②E 17.①(√)②(√)③(x)18.引证法 例证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篇8

之前,学生已学过讲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已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学习小组由分工,有合作,有记录员,就不存在思考题太多使学生没办法一下子把五个问题合作完成这一问题,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分两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时忘了让点评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不足外.另外一个就是张雪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高才低能”这个有语病的词时,李老师本想着在张雪同学说完之后给予纠正.可当时张雪同学被采访时那种气氛包围着,满脸的喜悦,因而她没有及时纠正,事后想这是对的,这也是作为老师不可忽视的地方。

今后,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探究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篇9

明朝哲学家xxx,有一天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他搬出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竹子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就是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再谈谈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研究如何分离氯化镭时,大大小小经过了几百次实验,废寝忘食。在不断实验的过程中提取到了礌和钋,因此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有哥白尼,他本是一名医者,被当时的人称为“神医”。观察天文只是业余爱好,偶然一次他发现了他所信仰的天主教所说的《地心说》是不对的。他经过了多少次的观察计算,研究出来了《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的《地心说》。在天主教会极力反对下,哥白尼在临死之前才看到了《天体运行论》的小样,才与世长辞。一生逃亡,躲避教会的哥白尼用毕生心血创写的《天体运行论》被教会说成邪书。直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才使哥白尼的真理得到肯定。

这处处告诉了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这就是格物致知。为什么我们要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告诉我们要尊重知识,注重实验,才能探求事物的真理,得到事物真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二

读了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深有同感,认识到我们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确实有很多弊病,但对于丁先生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我仍抱有疑问,因此就借这次机会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文章中说“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并就此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我们所谓的实验”。韩维志在译评《大学》时就曾明确指出《大学》的原文缺少对“格物致知”的阐释,古人因此也做了诸多不同的见解,甚至是大理学家朱熹也曾专门对“格物致知”补缀了一篇论文。然而,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格物致知”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那么对儒学研究不深的丁先生如何可谓“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对此我实在无法认同。

而那勤于格物的阳明先生也恐怕是受冤了。丁先生认为他“格竹七日而不得正果”是因为他“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并于后文说要“格竹”就应“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这番话着实让人无语。我想丁先生大概是混淆了哲学和实践的概念。儒学无疑是一种哲学,而哲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思想体现,与由外及内的实践完全不同。用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的话说,哲学是理论的理论,它高度抽象,与实践隔绝,它志在理解而非改变世界,而当其转化为实践时也就失去了其作为学术的学术品格。也就是说哲学本身就是要优先探索自身,然后才能推己及人的。那么这与“栽种”和“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又有何干呢?想来实在是可笑至极。

最后,“经书上的道理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竟也被丁先生一同否认了,他竟认为这种观点不适用于现今,这同样是混淆了概念。如果当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传给“四海”的中国人,社会主义又怎会有今天的这般“伟业”呢?丁先生所谓的“现今”恐怕只能指代重视事实的实践科学,对于“百家争鸣”的哲学而言道理是永远可以传于“四海”、“万世”的。

这样看来,丁先生对儒学的态度实在有些不可思议。那么丁先生的“格物致知”就是完全错误的吗?也不尽然。以丁先生取得的成就来看,他的观点必然有其可取性。我不懂实践科学,但我想丁先生对实践的态度是绝对值得称道的,而且学习方法的问题在国内也的确屡见不鲜,丁先生能够从大体上给出解决办法着实令人敬佩。但是对于丁先生不严谨的求知态度,我们也必须加以指正。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小人不才,目光短浅,也不敢妄下定论,但终归还是有些想法的。永远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并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我想这大概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了。所以,只要坚持求知的态度,相信终有一天“格物致知”的真谛会浮出水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三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什么?就是通过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任何一个新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明,都是建立在不断探察新事物之上的。

我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大学》中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天地,从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早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物质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推敲身边的物体,并学习好文化知识,要从探察物体中求知。

求知的方法有很多,可亲自动手实践,让事物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呈现在你面前,是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这便要求我们不能死学书本知识,必须在生活中潜下心来研究事物,从中获取知识。列文虎克曾是一名门卫,整日闲暇无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做什么呢?他玩起了镜片。于是,他凭借着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学的精神,终于玩出了名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大镜和显微镜。

从列文虎克的事例中不难看出,探察事物的确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可我们应该盲目地去观察任何事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不会有成效。永远也不要忘记,实践是与知识相结合的。诸葛孔明一生好学,在年轻时便游历四方。早在隆中时,她便精通兵法,三分天下。可纵有满腹经纶不去施展有怎能体现他自己的才华呢?他追随刘备,子啊连年的南征北战中,我相信对他自己是一种常人莫及的提升。正如他在破南蛮藤甲兵前说,“我早在隆中便知道南蛮有驱兽之法”,后用火攻破之,不正是实践的过程吗?诸葛孔明后来有发明了孔明灯、木牛流马,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位发明家。

由此看来,亲自动手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在生活中也有体会。在物理课上学习电路,之上可以轻而易举地连接,而当一大堆电学原件摆在面前时,还真有些摸不着头绪。几次实验下来,才逐渐有所领会。

上一篇:小学新老师培训简报下一篇:供电公司开展“规范管理,共铸诚信”活动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