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训练

2024-08-29

灭火训练(共7篇)

灭火训练 篇1

摘要:主要介绍了消防部队开展战术训练形式, 通过训练使人员与装备达到最佳结合, 在灭火中充分发挥装备效能, 缩短训练与实战差距, 取得最佳灭火效能。

关键词:消防,训练,灭火,救援

1 前言

开展战术训练的目的是解决火场灭火战斗中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防止火场混乱、顺利进行灭火战斗的一个综合性训练。是拉近实战与训练相脱节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工作开展的好与不好, 将直接影响到灭火战斗的顺利进行和灭火战斗力的正常发挥。要想解决好战术训练, 应从实战与实际训练相一致着手, 方能彻底解决火场混乱现象, 保证部队灭火顺利进行。 目前, 全国性的各类人员岗位练兵已开展多年, 在这几年中各类人员对岗位练兵有了初步认识, 在训练中, 只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单个动作训练、人对器材装备的熟悉和掌握。但在人与人、人与装备、人与车辆的最佳结合训练等战术训练上还不够深入。现在, 我们开展战术训练应根据支队现有装备, 结合部队的实际情况, 制订一些战术训练课目, 从而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2 训练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2.1 消防单兵 (小组) 训练

该训练主要以单兵或小组为训练对象, 一般由战斗班组织实施。其训练内容主要是:①如何占领水源, 尽可能地向火场不间断供水。训练项目是掌握消火栓, 水池取水的各种方法。训练人员主要是驾驶员、供水员和指挥员;②各种铺设水带。训练项目有如何通过围墙、公路、铁路、沿梯、垂直铺带。训练人员以战斗员为主。这些项目是完成灭火战术课题的重要环节;③复杂情况下的架梯登高作业。其训练项目是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架梯登高救人、灭火;④水枪阵地的设置训练。在设置时一定要按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三个原则进行设置;⑤断电灭火训练。断电时一定要有防护措施, 断电落地线一定没有电流, 防止跨步电压的形成。

2.2 战斗班训练 (单车训练)

战斗班灭火战术训练以战斗班为单位, 由中队指挥员组织实施。战斗班训练, 认为以三个号操训练为主体, 进行强化训练。这三个号操是一、二号操和供水操。一、二号操教给战斗班如何进行战斗展开, 充分发挥单车的作战性能, 收到了最大的灭火效益;供水操能教会战斗员如何向火场进行供水, 保证了火场供水不间断。这三个号操恰恰是灭火战斗过程中的关键, 若训练不好, 就会造成火场灭火力量的浪费。如:一部车可出3支水枪而出1-2支水枪, 供水时不是在120m外供水而是采用后车接前车的供水局面, 如果各中队强化了三个号操的训练, 战斗员熟悉自己的分工与任务、指挥员按各自的职责分工去指挥灭火和供水, 这样就能做到灭火现场有序进行, 也可把复杂的实战变为简单的训练。

2.3 战斗编程训练

是消防部队灭火作战的规范模式, 它能保证公安消防队在线上、面上、方向上的作战。在编程训练上要突出装备特点, 编程要分中队编程训练解决火场一条线作战问题;大队编程训练解决火场一个面作战问题;支队编程训练解决火场一个或几个方向作战问题。通过战斗编程训练, 使队与队之间相互配合, 解决火场混乱保障灭火顺利进行。

2.3.1 单车战斗编程

按一号操战斗展开战斗编程。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执勤中队学会并掌握单车在火场上作战能力, 利用现有装备, 发挥灭火车辆最大潜能, 从而达到人与车的最佳结合, 教部队学会首车 (或战斗车) 率先出枪灭火的方法, 收到最佳灭火效益, 见图1。

按二号操战斗展开战斗编程。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执勤中队学会并掌握单车在火场上作战能力, 利用现有装备, 发挥灭火车辆最大潜能;从而达到人与车的最佳结合, 教会部队学会首车 (或战斗车) 率先出枪灭火的方法, 收到最佳灭火效益, 见图2。

按供水操战斗展开战斗编程。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执勤中队学会并掌握单车在火场上单车供水能力, 利用现有装备, 发挥灭火车辆最大供水潜能, 从而达到人、车的最佳结合, 收到最佳供水效益, 见图3。

2.3.2 两车战斗编程

1部车按供水操占领水源供水, 1部车按1、2号操战斗展开。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执勤中队学会并掌握消防车在火场上供水、作战的最佳结合, 从而收到最佳灭火效益, 见图4。

2.3.3 多车战斗编程

大吨位 (重型) 车出6、8支水枪战斗编程 (200 m以内)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指挥员、战斗员熟悉掌握大吨位 (重型) 车的灭火作战性能、长距离供水的方法。充分发挥大吨位车的灭火效益, 提高首车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员的协同配合能力, 力求做到动作准确、出水迅速, 有效地控制火灾, 见图5。

中型车出4支水枪战斗编程 (400 m以内)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指挥员、战斗员熟悉掌握长距离供水的方法。训练战斗员的协同配合能力, 力求做到动作准确、出水迅速, 有效地控制火灾, 见图6。

2.2.4 高层供水灭火战斗编程

50~80 m单干线出2支水枪战斗编程, 包括①沿楼梯和垂直铺设水带编程, ②利用水泵结合器供水编程, ③利用低层室内消火栓代替结合器供水编程。训练目的:使战斗员掌握消防车高层单干线出水灭火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提高战斗员高层内攻的灭火能力, 见图7。

80 m以上100 m以下单干线出1支水枪战斗编程 (主要用于沿楼梯垂直铺设水带供水) 。训练目的:使战斗员掌握消防车高层单干线出水灭火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提高战斗员高层内攻的灭火能力, 见图8。

利用水泵接合器供水, 楼内出2支或多支水枪支战斗编程。训练目的:使战斗员熟练掌握利用消防车连接水泵结合器或室内消火栓, 向高层室内管网加压供水的灭火的方法, 见图9。

2.4 训练说明

第一, 以上战斗编程要作为执勤中队的灭火、训练模式, 要经常性地进行训练。要使每名指挥员、战斗员熟悉和掌握, 以便在灭火时运用自如。第二, 编程中的供水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水带, 来确定供水水带条数, 不可死搬硬套。第三, 供水车的水源可利用消火栓 (地上式或地下式) 及水池、天然水源使用吸水管吸水时, 在不超过吸水高度时, 或在消火栓处在正压供水时可使用多节吸水管联结的方式, 具体操作可与火场实际相结合。

3 应用灭火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的目的就是如何将人员与装备最佳结合, 在灭火中充分发挥装备效能, 缩短训练与实战差距取得最佳灭火效能。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我们所说的应用性项目训练是指灭火作战计划演练、演习以及特种类型火灾扑救训练, 如高层、油库、化工、商场、液化气泄漏、有毒物泄漏处置等训练都是灭火战术应用训练的范筹。这种训练的特点就是将训练与实际的火场拉得特别近, 换句话说火怎样灭, 兵就怎样练, 从而解决练与战相脱节, 练是一个样, 战又是一个样的不合理状况。为解决这个问题, 面向实战, 对训练项目进行改革, 在传统的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加入火场实战的成份进行训练课目的革新, 使灭火战术应用训练更接近实际灭火的需要。

为发挥单车作战时的最大效能, 我们将传统的二十二项基本功中的一、二号操, 供水操作为改革项目的母项目, 把号操改革为占领各种水源直接出水灭火, 其它项目由此派生出许多类似项目来指导训练, 从训练结果看, 只是作战半径扩大、减小, 供水距离增大或减小的问题, 只要在训练中作得快, 出水快动作熟, 反应快, 在灭火时就能赢得时间, 抓着灭火战机更好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为了更接近实战, 我们将这些战术应用项目用于重点单位灭火作战计划的制订与演练上。在力量布署时, 战斗车必须按一、二号操占领水源出2~3支水枪 (或直接按一、二号操出水枪) (重型车可出4~6支枪) 出水灭火, 供水车必须按供水操长距离双干线供水, 因供水形式相同, 只是在供水距离上增、减水带罢了。与此同时, 在火场上对参战部队时常检查督促, 看他们是否按照训练的模式进行战斗展开, 发现有误, 立即指证, 从而使部队养成操场训练、实地模拟演练, 灭火实战相一致;从根本上解决训与战不一样, 火场上各自为战的混乱状况, 充分发挥战斗车辆的最佳效能, 为扑灭大火赢得机会和时间。

参考文献

[1]朱吕通.火场供水[M].群众出版社.

[2]陈文贵.中国消防全书[M].吉林人民出版社.

灭火训练 篇2

甘肃稀土集团公司消防队

二零一二年五月

2012年灭火救援业务训练教案

训练科目:灭火救援业务训练

训练目的:以提高本队灭火救援能力为目的,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方针,全面提高本队灭火救援业务知识和技战术水平,保证以执勤灭火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训练内容: 战斗员部分:

一、一人两盘65毫米快式水带连接操。

二、分水器前水带延长操。

三、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

四、泡沫管枪操。

五、车载水(泡沫)炮操。

驾驶员部分:

一、泡沫消防车供灭火剂操

二、吸水管连接消火栓吸水操

战斗班部分:

一、水罐消防车单干线出两支水枪操。

二、泡沫消防车双干线出两支泡沫管枪操。

训练时间:240课时。

训练场地:综合训练场。

训练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评比竞赛。

训练要求: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刻苦训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战斗员部分)

一.一人两盘65毫米快式水带连接操。

训练目的:使战斗员学会平地铺设65毫米快式水带的方法。掌握铺设水带,连接水带、分水器、水枪的操作要领。

场地器材:在长38米平地上标出起点线和终点线,起点线上放置水枪一支、65毫米快式水带两盘、分水器一只。

操作程序:战斗班在起点线一侧3米处站成一列横队。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战斗员行进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战斗员检查器材。听到“预备”的口令,战斗员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战斗员取水枪插于腰间,然后将水带雄头插上分水器。接着将另一盘水带夹在左腋下,向前铺设第一盘水带,铺设完后,右手握住雌头,左手取腋下水带的雄头,将两根水带连接,再继续铺设。在水带还剩2~3圈时,右手取水枪在右腿上插上水枪,冲出终点线,举手示意喊“好”,成立射姿势。

听到“收带”的口令,战斗员收起器材,放回原处,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战斗员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水带铺设平直,不得扭圈,接口处不得脱口。

2、战斗员持水枪姿势要正确。

成绩评定:计时从发令“开始”至战斗员完成全部操作任务,冲出终点线举手示意喊“好”止。

优秀:12秒;良好:14秒;及格:16秒。

-有下列情况之一不计成绩:水带接口脱口;水带扭圈720度。有下列情况之一加1秒:水带扭圈360度。

二、分水器前水带延长操。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分水器前延长水带的方法。场地器材

在30米长的平地上,标出起点线和终点线,起点线前10米,20米,30米处分别标出延长线、枪口线和终点线。起点线上放置分水器一只,65毫米水带一盘,分水器前预先铺设一带一枪至枪口线。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前两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第一名跑至起点线,第二名跑至枪口线立正站好。听到“预备”的口令,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第一名携水带向前甩开,然后右手扶分水器,左手关闭分水器开关,拆下水带接口将延长水带下面接口与分水器连 接,另一端接口与原先接口连接,同时喊“拖”;待接口拖至延长线

处喊“好”,然后将水带轻放于地面整理好水带,返回至分水器处 打开分水器开关,冲出终点线协助第二名控制水枪;第二名听到喊 拖时,将水带向前拖,待第一名喊好时停止前进成立射姿势。

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两盘水带不得重叠。

2、水枪接好前第一名不得打开分水器。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第一名冲出终点线喊“好”止。

2、优秀:22秒;良好:24秒;及格:26秒。

三、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前1米标出器材线,器材线上放置空气呼吸器一具(背托向上,气瓶开关向前,面罩放于一侧,正面向上)。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跑至起点线立正站好。

听到“预备”的口令,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左脚向前一步,右膝跪地,取下头盔,双手握住背托将空气呼吸器举过头顶,双臂插入肩带,背好空气呼吸器,调整肩带,扣牢腰带,打开气瓶开关,戴好面具,拉紧系带,连接空气供给阀与面罩,待呼吸正常后,戴好头盔系紧盔带。操作完毕举手示“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检查准备时要逐一报告气瓶压力、面罩气密性和残气报警器情况。

2、肩带,腰带松紧适宜,背托紧贴身体。

3、气瓶开关完全打开。

4、训练完毕后及时对空气呼吸器清洁保养。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参训人员举手示“好”止。

2、符合操作程序和要求,40秒完成为合格。

四、泡沫管枪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泡沫管枪的操作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器材线(1米)和终点线(18米),器材

线上放置65mm水带一盘、泡沫管枪一支、分水器一个。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跑至起点线立正站好。

听到“预备”的口令,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甩开水带,连接分水器和泡沫管枪,跑至终点线,打开泡沫管枪空气开关,成立射姿势,举手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 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供混合液时空气开关打到混合液位置,自吸液时打到“吸液“位置。

2、水带水枪不得脱口卡口。成绩评定

动作连贯,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全部操作为合格。

五、车载水(泡沫)炮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战斗员掌握车载水(泡沫)炮的使用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和落水区(60米),起点线上停放一辆配有车载水(泡沫)炮的水罐(泡沫)消防车,出水口与起点线平齐。

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一列横队。

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登至车顶水(炮沫)炮处。

听到“预备”的口令,参训人员做好操作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打开水平回转和俯仰机构开关,调整角度,使炮管成30 度仰角,打开水泡沫炮控制阀示意供水,驾驶员供水(泡沫);待炮口出水(泡沫)后,参训人员操纵炮左右摇摆,上下俯仰喷射,然后恢复向前仰角射水状态,调节旋钮变换射流,举手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 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喷射水(泡沫)时,应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2、摇摆俯仰操作时应平稳。成绩评定

动作连贯,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全部操作为合格。

(驾驶员部分)

一、泡沫消防车供灭火剂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驾驶员掌握泡沫消防车供灭火剂地方法。

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停放泡沫消防车一辆,出水口预先连接一盘65mm水带和泡沫管枪(或用车载泡沫炮)。

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跑至起点线立正站好。

听到“预备”的口令,参训人员检查器材,辅助人员持泡沫管枪(或登至车顶操作车载泡沫炮)做好喷射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发动车辆,打开进水阀门,结合取力器,使水泵低速运转,打开出水口阀门,调节泡沫比例混合器至所需混合比,操控油门调整压力至喷射器具额定工作压力,泡沫管枪或泡沫炮正常喷射泡沫后举手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 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穿戴消防头盔、作训服、作训鞋。

2、供液时要稳步增压。

3、水泵不能无水工作,以防水泵过热加速水泵磨损或密封垫圈损毁。

4、泡沫比例混合器要调节至与喷射器具所需的泡沫液供给量相匹配。

5、训练结束后,必须清洗管路、放净水泵及管路内余水。成绩评定

动作连贯,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完成全部操作为合格。

二、吸水管连接消火栓吸水操。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吸水管连接消火栓吸水的操作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停放水罐消防车一辆,水泵吸水口正对消火栓100mm接口,起点线上放置吸水管、吸水管扳手一把、消火栓扳手一把。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战成一列横队。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跑至起点线立正站好。

听到预备的口令,参训人员检查器材,做好准备。

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卸下水泵进水口闷盖,连接水泵进水口与吸水管,卸下消火栓100mm接口闷盖。连接吸水管与消火栓(吸水管与消火栓不匹配时应选用合适的转换接口),举手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 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穿戴消防头盔、作训服、作训鞋。

2、接口垫圈完整,连接紧密,松动不得大于90度。成绩评定

动作连贯,按操作规程和要求完成全部操作为合格。

(战斗班部分)

一、水罐消防车单干线出两支水枪操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水罐消防车单干线出两支水枪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分水器线(55米)、终点线(90米),起点线处停放一辆装备齐全的水罐消防车,消防车出水口与起点线相齐,进水口一侧设有消火栓或水池。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携带分水器放置在分水器线处,冲出终点线组织指挥;

1、2号员各携带65mm水带两盘、水枪一支,跑至分水器线处铺设水带,连接分水器和水枪,冲出终点线,成立射姿势;3号员铺设80mm连接分水器后,操纵分水器;4号员铺设80mm水带两盘,连接消防车出水口和3号员铺设的水带接口后,负责干线水带看护;驾驶员连接二节吸水管和滤水器吸水,操作泵浦供水;两支水枪射流充实水柱达到15M时,班长举手示意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 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携带通讯器材。

2、班长喊好后,参训人员不准再进行操作。

3、驾驶员缓慢加压,防止水带爆裂和车辆损坏。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

2、优秀:45秒;良好:50秒:及格:55秒。

二、泡沫消防车双干线出两支泡沫管枪操。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泡沫消防车双干线出两支泡沫管枪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场地器材

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终点线(90米),起点处停放一辆 装备齐全的泡沫消防车,出水口与起点线相齐。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班长、驾驶员、1、2、3、4号员)登车就位。

听到开始的口令,班长负责组织指挥;

1、2号员各携带PQ8泡沫管枪一支,跑至终点线前各铺设65mm水带2盘,连接泡沫管枪,冲出终点线成立射姿势;

3、4号员从消防车两侧各铺设65mm水带3盘,连接消防车出水口和1、2号员留下的水带接口,并负责水带线路维护;驾驶员操纵泵浦供泡沫;2支泡沫管枪喷出泡沫后,班长举手示意喊好。

听到“收操”的口令, 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整队跑步入列。

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携带通讯器材。

2、前方号员应穿防火隔热服。

3、驾驶员要根据泡沫管枪型号调整泡沫混合器比例。

4、喷射泡沫后,要用清水冲洗输液管路。成绩评定

1、计时从开始口令至班长喊好止。

浅谈消防队伍灭火战术训练 篇3

关键词:灭火理论,分析,战术演练

灭火战术训练是提高消防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它主要包括, 学习灭火战术理论, 分析战例, 想定作业, 战术演练。

一、学习灭火战术理论

灭火战术理论是灭火战术训练的理论基础, 包括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扑救对象的战斗性质, 组织指挥和实施过程中的一般性问题, 揭示兵力部署、装备投入等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实际应用是解决研究所涉及的各种对象和各种情况的战斗指挥、战斗保障等实际问题。

1. 精通理论原则。

灭火战术来源于战斗实践又高于战斗实践。通晓灭火战术理论, 是创造性地解决各种灭火力量协同作战问题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只有精通理论, 才能创造性地执行实际任务, 并迅速而正确地完成它。

2. 学习条令、规定。

指导消防部队灭火战斗行动的各种条令、规定, 是独立钻研战术的基础材料。条令概括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包含着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提出了组织和实施战斗的原则性指示, 但是, 条令并不包括全面的战术理论, 熟悉和深刻理解条令原则, 主要是为了能根据情况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

3. 开展学术讨论是研究战术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某些问题作系统的、深入的探讨, 可以深刻理解战术原则, 加快提高战术素养。

4. 着眼于发展。

灭火战术理论, 依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依着灭火战斗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科学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消防, 使战术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不断发生变化, 先进的技术装备正在改变灭火战斗的面貌。这些变化, 也将促使灭火战术原则进一步发展, 并给灭火战术理论增添新的内容。

二、战例研究

战例研究是选择典型战例, 所谓典型战例是指成功和失败能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的典型战例。选择战例一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

1. 积累资料, 总结战例。

参加灭火战斗的指战员, 对于自己参加或指挥过的每一次灭火战斗, 特别是典型火场的实际情况作详细纪录, 然后进行分析, 从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按照研究战例的要求, 写成战例。

2. 深入调查研究, 参加战评会, 发现典型战例。

在战术训练准备过程中,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要参加战评会, 听取亲自参加战斗的指战员的情况介绍, 从中发现和总结典型战例。

3. 查阅各地消防队的灭火战斗总结, 发现典型战例。

灭火战斗总结记录灭火战斗的实际情况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 从总结中发现好的典型, 经过研究加工提炼, 按照战术练的要求写成战例。

4. 收集国外的战例。从报刊杂志介绍的战例都是比较典型的。进行研究, 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研究战例应当着重以下几个方面:l.战前情况, 即着火对象的自然情况;2.火势情况, 即初期、发展变化的过程;3.指挥员侦察判断.决心和部署;战术运用和实施过程;4.战斗保障;5.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三、想定作业

想定作业, 是进行灭火战术训练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想定作业, 进一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是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灭火战斗能力的好方法。编写想定作业的基本要求是:

1. 在战术理论指导下, 根据扑救对象的实际情况, 设想火情,

运用灭火力量, 实施战斗, 使受训人员在近似实战的情况下, 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论原则。

2. 想定作业根据训练大纲, 训练计划规定的训练课目、目的、时间、方法及部队的实际情况编写。

3. 编写想定, 必须正确反映火势情况和灭火力量以及战斗的原则和特点。

要反映出各种对象的特点和火灾特点以及火势发展变化情况等。

4.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训练原则。

四、战术演练

战术演练是在学习理论、战例分析、想定作业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战术演练, 训练指挥员组织部队在各种对象各种复杂情况下, 组织指挥灭火战斗的能力, 提高战术思想水平;训练各种灭火力量在火场上协调一致的战斗行动;训练战士增强战术意识和战斗技能。

战术演练的重点问题:判断情况、确定火场主要方向, 下定战斗决心, 部署战斗, 选择进攻路线, 确定水枪阵地, 组织供水, 火场情况变化的处置。

战术演练的步骤与方法:

(1) 理论讲解, 根据训练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 使受训人员增强理论概念;

(2) 提问研究.提出与训练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 把问题弄清楚;

(3) 动作示范, 教练员对训练的重点问题及动作进行示范, 使受训人员掌握动作要领, 然后进行演练;

(4) 情况诱导, 在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要针对解决的问题, 随时提出情况, 让受训人员进行处置, 以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灭火战术训练是增强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能力, 打造消防铁军的重要保障, 必须建立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战术训练体系, 才能在灭火战斗、抢险救援中有新的突破, 开创灭火战斗新局面。

参考文献

灭火训练 篇4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兵员成分的变化,目前,部队

基层官兵参加训练的动力不足,被动、应付式参加训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智能、体能、技能训练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只有将较好的技能训练和正确的救援组织指挥有效的结合,才能保障抢险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灭火救援技术训练

消防技术训练是消防队员为熟悉掌握运用各种器材装备而进行的基本技术训练。其任务是:使受训者能够熟练掌握训练项目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操作要求,以提高消防员操作水平和防护能力,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适应灭火救援战斗的需要。

(一)、技术训练的特点。技术训练作为消防部队业务训练内容之一,与其他业务训练相比。有许多显著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1、规范性强。开展技术训练要有一定的场地、设施、器材等,实施时消防员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操作方法开展训练。不同的训练科目,有不同的操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所以它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2、技术性强。技术训练科目繁多,训练方法有多种多样,同一训练科目又有多种操作方法,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摸索出最佳的训练方法和基本技术。因此,科学掌握操作中的技术性显得尤为重要。

3、组训方法多样化。目前技术训练一般采取单个练习、分组练习、班集体练习和协同练习等。因此,多种组训方法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消防部队技术训练必由之路。

(二)、技术训练的要求。

1、坚持全面训练。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消防训练项目越来越多,消防员要根据大纲和本地实际,本着实战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科目,有什么装备就设置什么内容的原则,全面施训,防止漏训、误训、偏训、不训的现象发生。

2、突出重点训练。技术训练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些科目进行重点训练,如技术性强、操作复杂,实战急需的项目,新装备训练项目,通过重点训练,使消防员进一步熟练掌握那些高难度训练项目的操作技术,以便在灭火救援中灵活运用。

3、坚持经常训练。技术训练必须保持经常,持之以恒,在反复练习上多下工夫,使已经掌握的业务技术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对一些技术性强而切复杂的科目必须坚持反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4、注重应用训练。单兵、班(组)熟悉掌握消防器材装备的性能和操作技能是技术训练的基础,打牢这个基础,才能发挥消防技术装备应有的效能,以适应灭火救援需要。技术训练必须遵循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要突出技术应用训练,开展技术协同综合训练,将单一技术训练通过各种组训方式与实践结合起来,缩短操场训练与火场应用之间的距离,为灭火救援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技术训练的步骤技术训练通常以班、中队为单位,由中队长组织实施,一般按照理论学习和操作练习两个步骤进行。

1、理论学习。理论学习通常在操作前进行,是技术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理论讲授,达到对技术训练项目的基本情况、操作程序、操作要求和灭火抢险救援现场运用等方面了解和认识的目的,以指导操作练习。理论学习应针对士兵文化基础和训练保障的特点,采取讲解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理论学习一般可按照理论备课、宣布课目、阅读教材、理论讲授,作业考核的程序进行。

2、操作练习。操作练习是受训者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操作要领的过程,是受训者掌握战斗技能的基本途径,是训练的基本环节。目的是通过练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一般程序是按照操作准备、操作实施、操作讲评进行。

二、抢险救援组织指挥

(一)、抢险救援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都明确规定:消防部队除承担灭火任务外,在发生建筑物倒塌、化学危险品泄露等各种灾害时,要实施抢险救援。消防部队既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的专业化队伍,同时,也是紧急处置其他灾害事故、实施抢险救援的一支突击队。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人员和技术装备的作用,积极营救亟待救助的人员,尽力消除险情和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抢险救援的特点。

1、快速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无法准确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性质,又往往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对组织指挥抢险救援从时间上提出了要求。只有快速准确的判明灾情,领会上级意图,快速正确地下定决心,及时的组织指挥实施,才能控制消灭灾害,把损失减少到最少程度。

2、多样性。指行动方案多样、指挥方式多样、指挥手段多样。应针对灾害的多种表现及所能遂行的任务,预先建立多种行动方案,还要力求全面、突出重点

。部队参加抢险救援,承担的任务险重、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指挥方式。

3、协调性。抢险救援是在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部队积极参加。消防部队在完成受领任务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与各方面协调,妥善处理抢险救援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协调一致,发挥整体威力,战胜险情。

(三)、抢险救援的主要

任务抢险救援作为火灾扑救以外的一项特殊任务,涉及的灾害范围和救助对象更加广泛,抢险救援的场所更为复杂和危险,完成任务的饿难度更大。抢险救援在国外消防部门已是一项主要任务和经常性的工作,每年参加抢险救援活动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火灾扑救。救援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是各种灾害无所不包,如台风、地震、洪涝、雷暴、龙卷风、雪崩、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潮汐、医疗急救、陆上交通事故、海上救生、空难、有毒气体泄露、放射性物质污染、水上污染、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等。

(四)、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系统抢险救援涉及的灾害范围广,现场情况复杂危险,为完成抢险救援任务涉及的部门较多。为了在抢险救援中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应成立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任务是负责整个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在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时,应根据灾害类型、规模和需要,与有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完成抢险救援任务。

(五)、抢险救援组织指挥的程序。

1、充分准备。准备工作是夺取抢险救援胜利的前提,因此首先要有思想上的准备。通过教育,充分认识自然灾害和意外灾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掌握抢险救援的一般常识,强化救灾意识,而且还应有方案的准备。公安消防部队要针对本地区可能出现的灾情及一般常见灾害事故,应预作方案、反复论证,尽可能使预案适应本地区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抢险救援中,后勤物资保障困难大,尤其对抢险救援所急需的作业装备、材料、救生器等更是物资准备的重点。

2、掌握灾情。准确的掌握情况是抢险救援的客观依据。要准确掌握灾情或者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消防部队承担的任务、上级以及党政机关对抢险救援任务的具体规定,还要掌握有关地形、水利、气象、天候、民情及灾害事故的特征、性质等等。要善于从有关部门及时准确获取所需情报,必要时也可现场侦察,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3、正确决策。抢险救援中的指挥,其核心内容是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抢险救援任务。抢险救援中需要决策的内容是:执行救援任务所要到达的目的、明确重点地段、重点任务、抢险救援兵力的划分及应采取的手段等等。为了保证决策正确,首先是深入研究情况,对掌握的情况资料,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客观分析,并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进行广泛借鉴,群策群力,动员广大官兵献计献策,综合吸收合理部分,进行正确决策。

4、灵活控制。控制是保证决策实现的基本手段,抢险救援中,消防总队(支队)对执行任务的基层部队实施灵活控制,是指挥的一项基本任务。灵活控制,一是根据灾区条件艰苦、灾害事故现场情况复杂、抢险救援任务艰巨等特点,因地制宜,灵活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实施控制。二是控制目的灵活,在灾区情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控制一线部队坚决贯彻执行指示;当发生严重危急情况,上级又未及时调整时,允许部队临机处置,随机调整自己的任务和力量使用。

(六)、抢险救援组织指挥的要求。

1、在规模大、损失大、影响大、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力量较多的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在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救援工作,到场的最高指挥员应当参加现场指挥机构。

2、在参加抗洪、抗震等救灾斗争及核电站应急救援时,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在当地政府已有的抗洪、抗震及核救援等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进行救援工作,到场的最高指挥员应当参加抢险救援现场指挥机构。

3、在主要由公安消防部队进行抢险救援工作时,到场的最高指挥员应当负责统一指挥,并且及时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领导请示汇报。

(七)、跨区域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恶性火灾及事故发生,本地区灭火力量不足,已经不利于顺利遂行灭火作战任务,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动员,甚至跨省、跨地区、跨“兵种”调集力量,联合作战。跨地区抢险救援,在纷繁复杂的灾害现场,实施灭火战斗,涉及面广,而且,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欲迅速把握灭火抢险主动权,在灭火作战指挥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独立指挥系统,避免令出多头。为了便于迅速调集力量,统一组织指挥抢险救援战斗,需要迅速建立火场总指挥部、战斗区段指挥部、前沿指挥部,实行纵向逐级指挥。总指挥部由到场的最高党、政、军和消防部队主要领导组成,负责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整个抢险救援战斗;灭火指挥部对参战的公安消防部队、企业专职消防队、防毒抢险专勤力量、参战各协同力量实行纵向逐级指挥。

2、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指挥。大型复杂的抢险救援战斗,消防指挥员不仅是指挥参战的公安消防、企业消防等灭火力量,还要同其他部门、其他警种、军队协同作战,如火场警戒、疏散、防毒排烟、工程保障等等,必须由灭火指挥部集中统一指挥,协调一致使整个灭火抢险战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各地参战消防力量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人员物资、装备共享;充分做好准备,被调集力量必须在短时间内集结精干人员、优良装备向火场集结,以其高效快速,保证集中统一指挥顺利进行。

3、拟定好作战方案,坚持计划指挥。跨区域灭火抢险作战,参战力量多,开进路线长,作战区域环境不熟悉,灭火战斗突发性强,准备时间短,灭火指挥部应根据火灾现场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及时为火场总指挥部提出相应灭火预案(指挥系统组成、灭火抢险步骤和方法、战术技术措施、灭火剂补给、各参战力量受领具体任务及协同方式、安全保障、通信保障等),坚持计划指挥。

4、在指挥上应坚持“属地指挥”或“授权指挥”。跨地区调集力量,灭火抢险作战,灭火作战指挥。应根据灾害现场具体情况,在灭火指挥部、指挥员授权上坚持“属地指挥”或根据火场实际实施“授权指挥”。

三、有机的将灭火救援技术训练和灭火救援指挥相结合(一)灭火救援技术训练是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前提。

1、为了保证灭火救援的效果,应当在加强现有科目训练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建设模拟训练设施。未来灾害事故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从事救援工作的消防队伍来说提出了一个新的训练课程,要实现对未来复杂灾害事故处置方法和手段由理性上升到感性认识的飞跃,这就需要加快对模拟训练建设的步伐,从而实现训练设施模拟化。在模拟训练设施的建设上,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有预见性的建设以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工业、交通事故、化学品泄露为主的模拟训练设施或基地,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创造或提供仿真训练的环境和条件。

2、开展科技练兵,全面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特种灾害事故处置、救援与常规灭火不同,其技术性强、危险性大、涉及范围广,参战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个人防护能力。要定期举办培训班,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交流经验,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深入开展科技练兵活动。在训练内容上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处置灾害事故和`抢险救援的有益经验,既要注重训练手段的科学性,又要注重训练内容的科学性,防止华而不实的倾向。要针对官兵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因材施训,从根本上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使其既能掌握手中技术装备,又具有尽快熟悉可能使用的高技术装备的能力。要针对各种灾害事故处置和救援,探索以现有装备实施事故处置和救援的方法,同时积极改革创新,挖掘现有装备潜力,增加高技术含量,突出实效,研究最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和最可能采用的处置和救援战法,通过模拟训练,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抢险救援作战中的难题和新问题。

(二)抢险救援组织指挥是圆满完成抢险救援工作任务的保证。消防部队应有一个运作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来实施对抢险救援的指挥。

1、建立以119为中心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目前,我国受理社会抢险救援的主要有119、110、120(交通报警)以及急救中心的120等。这些接警中心都是根据各自职责,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接警与救援调度。但119由于建立时间长,具有相对接警迅速,反应快捷,覆盖范围广及指挥、调度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为了实现救援信息的快速传递,力量的合理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合理,可建立以119为中心的联动其他部门的社会抢险救援指挥体系。

2、建立完善的救援指挥机构。根据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指挥权限大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组建指挥机构:(1)直接指挥的抢险救援活动的指挥机构。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公安消防部门直接组建,并实施指挥权。(2)参与指挥抢险救援的活动的指挥机构。一般由社会救援主管部门负责组建,并实施指挥权;重大社会救援由各级政府负责组建,并实施指挥权,公安消防部队根据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领导授权参与组织指挥。(3)各级指挥机构人员组成视灾害事故的种类和现场情况由负责组建指挥部的单位领导确定。对与大型抢险救援活动,应根据需要建立分指挥部和专门小组。

(三)加强演练,将技术训练和组织指挥有机结合首先,应根据各类抢险救援方案,由当地政府组织抢险救援专业队伍和相关社会救援单位开展合成训练和演练,这样的活动可视情况没半年举行一次。其次,由各消防总队组织跨地区的消防部队开展救援联合演习,这一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第三,还应加强安全防护训练。

灭火训练 篇5

1 情况分析

以鸡西市公安消防支队2013年数据为例, 全支队共有重点单位521家, 平均每个中队近65家重点单位, 按照每天熟悉与演习重点单位3家计, 需要30天时间, 除去周末, 约6周, 即连续时间为1个半月。鸡西市目前普查的市政及单位水源约为230处, 在日常普查中一般每天10处, 如此轮回需近50天, 除去周末为10周, 即连续时间为2个半月。上述两项工作实际行动后, 归队还要作数据录入、书面登记、画图制作等许多归档工作, 只有安排晚上或其他时间。全年实际工作中, 除去节假日, 工作时间不到240天, 上述两项工作需4个月时间, 近100天。剩下140天要完成灭火救援、岗位练兵、政治教育、比武会操、公差勤务等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们可以发现, 现在执勤中队对于“六熟悉”等基础工作往往强调多、落实少, 讲的多、做的少, 要求质量高、实际做不到。

2 目前训练及勤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理念不适应

一些官兵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对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理解还不到位, 拘泥于老框框、老套套, 改革创新办法不多。有的对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推进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工作的快节奏、高标准不适应, 片面认为工作都是那么做, 提法只是换汤不换药。有的认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只是司令部门的业务工作, 只是业务素质好的官兵参与的工作, 没有形成足够的合力。

2.2 人员素质不适应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最根本的是要靠人去落实。目前, 战训专业人才匮乏, 结构不够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以鸡西市消防支队为例, 基层官兵普遍服役时间短、基层经历浅、实战经验少、指挥能力弱;机关干部懂指挥、会打仗的少, 灭火救援中、高级技术专业人才缺, 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研究不够深、方法不够多, 技战术不够精。此外, 岗位调换、人员调动等也影响了战训队伍的稳定。

2.3 训练水平不适应

在实战训练上, 存在重尖子、轻全员, 重士兵、轻干部, 重基层、轻机关的倾向, 影响了全员素质水平的提高。在组训模式上, 依赖传统方法较多、忽视了现代化手段的创新, 信息化、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的训练模式还没有完全推广, 基层一线的训练依然处于以体能、技能训练为主的低水平循环状态, 现代化和高科技训练手段并未发挥应有作用。在训练内容上, 偏重操场训练, 对辖区情况不熟悉, 对器材装备操作不熟练, 灭火救援预案的针对性不强。

2.4 装备建设不适应

近年来, 部队灭火救援装备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一些单位经费投入不足、有的片面追求数量、有的盲目贪大求洋, 缺乏综合分析评估, 导致了结构不够合理, 功能不实用、不配套、维修保养难等问题, 尤其是缺少扑救重特大火灾和处置急难险重灾害事故的攻坚克难专用装备, 制约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2.5 作战机制不适应

在响应机制方面, 大部分地区未建立政府综合应急救援平台;在指挥机制方面, 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 扁平化指挥体制未建立, 应急救援效能较低;在联动机制方面, 信息共享、集中高效、反应灵敏的要求同现状差距较大。

3 建议及对策

3.1 转变训练模式

一是突出基地化训练。完善总队训练基地建设, 推动支队建立健全训练基地, 并制定贴近实战的各类模拟训练设施操作规程, 编制模拟训练设施号操, 组织基层指挥员、专业救援队员集中开展高温、浓烟、黑暗等实战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和高层、地下、石油化工、地震倒塌等模拟化演练, 提高各级指挥员处置灾害事故的临场指挥和决策能力。二是突出实战化训练。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原则, 转变基层训练模式, 规范组训方式方法, 抓好装备器材操作和成建制合成训练, 不断提高部队按纲施训、科技兴训、安全施训、联勤联训水平。重点开展作战效能测试和抢险救援器材操作测试, 掌握基本作战单元独立作战时可持续最大出水和出泡沫强度, 评估中队最大作战能力。三是突出协同作战训练。加强各个战区的作战力量、物资储备和协同作战研究, 形成相对固定、指挥体系顺畅的灭火救援圈。另外, 加强与治安、交警、督察等警种和安监、医疗、供水等社会应急联动单位以及毗邻总队的联系, 推动警务合作机制建设, 真正实现大联勤、大合作,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资源共享、时间接力、方式互补, 确保救援力量和装备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协同, 及时科学有效处置。

3.2 推进科目改革

训练场地要走向社会, 注重实地操作, 部分训练项目给予调整, 另外的训练项目空白给予填补。要从以往的重操作、轻应用的局限思维走出来, 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改革技术训练科目, 大力开展应用型技术训练, 使得训练真正发挥活力, 真正面向实战。要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不适应于新时期灭火救援需要的科目, 要突出新装备训练。尽可能针对具体对象, 在合理运用装备, 划分人员职责的基础上编制相应操法, 形成全面系统的业务训练操典, 使官兵在掌握器材装备基本原理性能的同时, 学以致用, 融会贯通。要立足现有装备, 结合部队实际, 加强新装备的配备, 有什么样的装备, 打什么样的仗, 将训练的重心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

3.3 完善考核机制

灭火训练 篇6

关键词:消防指挥,战术训练,沉浸式,模拟训练

灭火和应急救援是消防战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火灾和各类事故的多发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使得抢险救援任务的艰巨性日显凸出。针对重点目标,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并以此开展灭火救援技战术训练,是提高消防部队临场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灭火救援模拟训练以其特有的优点越来越受到消防部门的重视。计算机模拟不再仅仅是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主要手段,也为模拟真实灾害环境下的抢险救援组织指挥,增强消防救援队伍对突发事故现场的临场处置能力,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场所发生的火灾或特殊灾害事故,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生成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虚拟事故场景,受训对象依据应急救援战术原则进行指挥决策,调动和部署抢险救援力量,形成战斗方案,控制事故的发展和蔓延。计算机系统依据战术知识库,针对受训对象的战斗方案进行逻辑推理,自动生成对相关方案的智能化评判结果和结果解释,虚拟事故场景也随着战斗方案的执行实时产生动态的仿真效果,为受训对象创建一个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训练环境。

为研究计算机技术在事故处置战术训练中的应用模式,笔者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灭火救援指挥计算机模拟训练平台,从平台的体系结构、硬件实现方案、软件功能要求、应用模式,到基于平台的训练模式、训练对象、训练考评方法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 分布式角色扮演型训练模式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了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不同阶段的组织指挥机构、指挥关系、指挥方式、人员任务分工等内容。据此可确定,灭火救援指挥计算机模拟训练系统的结构应包括训练设置(初始灾情及救援力量的建立)、战术处置(提供被训对象下达指挥命令,开展灭火战斗部署的接口)、处置评判(对训练对象提出的灭火战术方案和部署作出客观的评价和解释)、态势显示(利用视景仿真技术,动态生成交互式虚拟灾害全景或局部场景)和过程回放(记录、重演训练过程)等功能模块。其中,态势显示模块所提供的虚拟灾害环境的视听效果和逼真度,将直接影响训练对象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影响整个模拟训练的效果。

基于上述结构,笔者提出了以灭火救援虚拟场景为中心的分布式角色扮演型训练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由“虚拟火场”驱动的训练模式,决定了可视化虚拟灾害场景的高逼真度和沉浸感,是训练平台实现的核心。

参与训练的人员包括:训练组织者(导调人员、场景操控人员)和训练对象(个人/小组)。

导调人员由主导开发训练内容及流程的灭火救援训练专家组成,操作由训练平台提供的“设置”、“评判”和“回放”模块,设置虚拟灾害场景,评判训练对象处置成效,引导虚拟场景发展变化,回放讲评训练过程。

场景操控人员由参与开发训练内容及流程、熟悉训练平台功能应用的技术专家组成。按照训练对象下达的处置命令,或由导调人员提出的处置后场景态势,操作“处置”模块,控制虚拟场景中的灾害体、烟火、环境、装备和人员等场景构成要素的动态变化。

训练对象由参与训练的被考评对象,即各层次的消防指挥员组成。他们无须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只需利用简单的输入设备(鼠标、游戏操纵杆),浏览“显示”模块提供的虚拟灾害场景,做出判断和决策,通过指挥通信系统/设备(如对讲机、灭火救援指挥系统等)下达具体技战术措施和力量部署方案。由此将接警、调度出动、任务分配、判断烟火蔓延形势的能力、灭火救援装备运用等实战流程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加强战术意识修养的培训,加强装备技能的使用培训,在模拟演练中锻炼训练对象的战术意识和装备操作技能。

在训练实施过程中,导调人员专注于训练的组织策划,编写多样化的训练想定作业和脚本,设计训练过程评判指标;场景操控人员专注于训练脚本的可视化实现。

该训练模式从实现技术角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功能需求。“以灭火救援虚拟场景为中心”,要求利用VR技术,生成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火灾或其他灾害现场动态虚拟环境,虚拟环境逼真度高,沉浸感强,交互性好。“分布式”要求实现分布式的虚拟训练环境,利用互联网技术,虚拟训练环境可以实现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物理位置的用户实时同步共享一个虚拟灾害场景,借助各类输入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类对象进行交互。“角色扮演型”要求训练对象模拟灭火救援行动中不同层次岗位的指挥员,行使相应指挥职责,协同工作,实现基于角色的多用户协同虚拟训练环境。

2 灭火救援模拟训练平台的硬件体系结构

灭火救援模拟训练平台的硬件体系如图2所示,主要设备包括:高速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虚拟现实输入/输出设备(多通道立体投影显示系统、数字头盔显示器HMD、运动跟踪和动作捕捉系统、数据手套、模拟方向盘、游戏操纵杆/柄等)、普通显示设备(投影仪、显示器)、虚拟仿真资源管理(模型库、场景库、评判知识库等)数据库服务器、虚拟仿真计算PC节点集群(多台用于训练席位灾害场景显示的联网高性能PC机)、虚拟仿真控制PC集群(多台用于导调席位控制灾害场景变化的联网高性能PC机)、无线对讲机、录音录像设备等。根据经费情况和应用需要,也可采用低成本便携式部署结构(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游戏操纵杆、无线对讲机、局域无线网)。

从逻辑架构上,训练平台可看作由导调控制室、模拟训练室和观摩研讨室三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

导调控制室设总导演席、训练专家席和导调控制席。总导演席负责训练全过程,训练专家席可根据训练流程的不同阶段,实现(初始或随机)设置虚拟灾害场景和可用消防力量、评判训练对象处置能力的功能。导调控制席实现控制和引导虚拟灾害场景发展变化和记录训练过程的功能。

模拟训练室按照训练任务的规模、类型和训练对象的层次等级,可动态设置多个训练席,借助互联网或公安专网,还可实现远程训练席位的动态接入。训练席可实现对虚拟灾害场景的漫游观察和信息查询功能,利用无线对讲通信设备、软件白板和即时文字通信功能实现训练席位之间以及训练席位和导调席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处置命令的上传下达。

观摩研讨室设观摩研讨席位,可全程观察训练过程,切换到任意训练席位的角度,观察虚拟灾害场景的发展和处置态势,还可重演回放训练过程。

3 灭火救援模拟训练平台的软件功能结构

灭火救援模拟训练平台软件体系如图4所示,自下而上由支持层、引擎层、应用层和想定层构成。

支持层采取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高层体系结构)架构,为实现多用户分布式协同虚拟环境中,不同系统和设备产生的各类数据的同步及指令响应提供基础支撑API。作为国际通用的仿真技术框架,HLA可促进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和仿真资源的可重用性。

引擎层集成和封装三维实时图形渲染引擎、语音支撑引擎等,为开发三维训练场景的实时动态显示和声音效果,实现训练场景的高沉浸感物理仿真功能,提供高级API支持。实时图形渲染引擎应具备优秀的物理引擎、粒子系统和碰撞检测等技术,能够较好地模拟烟雾、火焰等自然灾害现象,并能支持各类特殊的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和控制外设。

应用层的建模子系统为想定层的场景生成子系统提供基础的事故场景三维对象模型、装备模型、人员模型和动态烟火模型等。指挥员战术训练、技能训练、训练评估和训练回放等子系统,是根据特定训练任务数据开展训练的通用分布式训练系统。在支持层、引擎层和想定层的功能支持下,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有线网、无线网等网络形式进行数据通信,以完成训练任务。应用层各业务子系统的软件结构可灵活实现。如根据前述的硬件体系结构,指挥员战术训练系统可采用图 5的架构模式。

想定层的“场景生成及管理子系统” 封装应用层的数据接口标准,用于进行训练内容的定制编辑开发,由场景编辑器、灾害编辑器、角色编辑器、装备器材编辑器、评判规则编辑器、训练任务流程编辑器、控制脚本编辑器等子模块构成。制作人员可根据训练想定作业和脚本,编辑制作出相关场景、环境、人员、装备等元素,模拟灾害现场并对训练进行针对性配置。编辑器将编辑好的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应用层。

4 灭火救援模拟训练平台的应用

4.1 应用模式

灭火救援模拟训练平台的应用模式可包括集中式、分布式、移动式三类。

集中式应用是指整个训练平台的软硬件设施都集中部署在一个模拟训练中心,训练组织者、训练对象和观摩人员都在同一个空间区域内开展训练和学习交流。这种模式适合院校、教导大队和训练基地的教学演练需要。

分布式应用是将训练系统的不同软硬件组件,按照应用功能的不同安装在不同的空间区域,利用互联网或专网实现所有信息的协同共享。如:可以将“观摩研讨室”的功能组件安装在消防总队/支队训练基地或教导队的训练中心,将“导调控制室” 的功能组件安装在总队/支队的指挥调度中心,将“模拟训练室” 的功能组件安装在支队指挥调度中心或大队、中队的学习室,为各层训练对象提供共享一致的动态虚拟灾害场景。训练对象借助真实环境中的灭火救援指挥系统/通信指挥系统或辅助决策软件等,针对虚拟灾害开展指挥流程和协同行动训练。这种模式适合消防部队的模拟演练需要,实现了“消防训练、指挥、演练”一体化系统的设想。

移动式应用是指采用低成本便携式部署方式,实现训练平台的快速搭建和应用。这种模式适合软件系统功能演示和和异地培训考核。

4.2 训练流程

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战斗行动的时间发展流程为序,将训练流程分为接警出动(报警、接警、力量调度)、初战指挥(首批力量/增援力量到场)、支队全勤指挥部指挥、支队值班首长指挥、总指挥部决策等五个阶段。

4.3 训练对象

训练对象主要定位在支队级首长及以下指挥员,并按接警出动和组织指挥层次,划分为支队指挥中心调度员岗位、辖区中队指挥员岗位、增援中队指挥员岗位、支队全勤指挥部指挥长岗位、支队值班首长等岗位。每个岗位按照实际需要,可由一人或多人组成。在计算机实现中,一个岗位相当于一个角色,对于增援中队指挥员岗位,可按实际到场增援中队数量,设置多个岗位/角色。

此外,根据灾害类型和规模的大小,还可设置应急办、安监、环保、交通、公安、新闻、市政、专家组、供水、供电、化学救援等训练岗位。

4.4 训练考评方法

训练考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受理报警、力量调度和出动情况;二是灾情的发展变化、作战方案以及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情况;三是各环节的组织指挥、战斗行动、协同作战和战斗保障情况。考评方法主要通过建立考评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并加权处理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例如,辖区中队指挥员岗位在接警出动阶段的一级考核指标包括:理解和掌握调度指挥中心所提供信息的能力;初步判断灾害现场情况的能力;对自身力量作战效能评估的能力;出动途中与调度中心沟通交流,实时信息收集和反馈的能力;选择到达现场最佳路径的方法和处置突发事件情况的能力等。在初战阶段的一级考核指标包括:现场信息获取能力;灾情分析判断能力;制定行动方案的能力;组织实施方案的能力;保障能力;属地指挥能力;及时汇报反馈的能力等。

5 案例和结论

按照上述设计,笔者在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建模与仿真中心研制实现了一个沉浸式的灭火救援计算机模拟训练平台。该平台的硬件体系架构由VR输入输出系统(三通道120°环幕立体投影系统、数据手套和5DT立体头盔HMD系统)、运动跟踪和动作捕捉系统、PC集群系统(12台9台高性能图形工作站)联网构成;平台的软件架构以开源实时图形渲染引擎OSG(OpenSceneGraph)、开源HLA引擎CERTI为底层支撑,以Multi Creator、3D Max和MotionBuild为场景、人物、装备和行为建模支持,设计开发了场景生成及管理系统。以此平台为基础,针对某石化企业油罐库区,开发了油罐火灾灭火指挥模拟训练系统;针对某企业物流中心,开发了大空间大跨度火灾灭火指挥模拟训练系统的演示原型,如图6所示。

沉浸式灭火救援计算机模拟训练平台的建立和实现,为消防院校和部队开展灭火指挥教学实训、灭火救援指挥综合演练,提供了一种通用和模块化的信息训练平台。以此开展训练,不仅成本低,安全性好,不受时空环境的限制,而且还可以实现灭火救援类型和场景设置的多样性、逼真性、实时性、可重复性和训练评价的客观性,从而对于深化灭火救援战术研究,科学开展灭火救援想定作业训练,不断改进灭火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章云龙.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黄文清.作战仿真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毕义明,刘良,刘伟,等.军事建模与仿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4]伍和员.消防战训工作的改革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灭火训练 篇7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建筑规模日益扩大, 火灾的危险性逐渐增大。每年由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十分严重。生活中很多火灾的发生是由于普通民众对简单火情的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而产生的[1]。而火灾的产生情况复杂, 模拟火灾现场具有一定危险性且成本昂贵, 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各类简单火情的模拟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 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类火情并指导人们适当处理简单火情成为可能。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主要依托的虚拟训练方法可以绕开实际模拟火灾的种种弊端, 如安全性、可重复性、训练内容单一[2]。本系统利用大屏投影与模拟灭火器, 为使用者提供多种火情的应对训练方案。在提高训练效果的同时, 降低训练成本、提升安全系数。

1 系统总体设计

本套模拟训练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位于投影屏幕上方的两个摄像头定位位于灭火器模型前端的红外LED, 得到LED相对于摄像头的空间坐标L, 再利用位于灭火器内部的两块运动传感器, 计算出灭火器喷口的朝向, 即灭火器的3维空间航姿A。通过空间坐标L和灭火器喷口朝向A, 得到灭火器所指向到屏幕上的具体位置坐标T[3]。此套系统也可用于模拟打靶。系统工作流程如下图1所示。

灭火器模型喷口上放有一颗LED红外发光管。在系统启动后, 此发光管常亮。灭火器内固定有一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上包含运动传感器MPU6050和磁力计HMC5883。该嵌入式系统所用的核心处理器为STM32F103系列的32位ARM微控制器。处理器采集运动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并计算出灭火器喷口的朝向A后, 通过同样位于嵌入式系统上的n RF24L01无线通信芯片, 将朝向数据A实时发送给系统主机。该嵌入式系统还可以检测灭火器阀门按压情况, 按压开闭合信号同样由n RF24L01无线芯片发送给主机。

同时, 位于屏幕上方的CMOS摄像头捕捉到灭火器喷口上的红外LED发光点。通过位于摄像头模块的嵌入式系统处理, 得到发光点位于CMOS摄像头采集的平面画面中坐标, 两个摄像头得到的坐标分别为 (cx1, cy1) 和 (cx2, cy2) 。摄像头内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处理器为STM32F407系列的高速ARM微控制器。同样, 两个摄像头模块通过n RF24L01芯片将坐标 (cx1, cy 1) 和 (cx 2, cy 2) 实时传输到系统主机统一计算处理。

系统主机根据最新得到的两个坐标 (cx1, cy1) 和 (cx2, cy2) , 加上灭火器喷口朝向数据A融合计算得到灭火器所指向到屏幕上的具体位置坐标T。位于主机上运行的火灾模拟训练软件在得到坐标T后判断灭火器是否对准需要灭火的位置, 并输出模拟火情的画面到投影屏幕上。通过以上流程, 训练者利用灭火器模型与大屏幕投影显示, 实现互动与灭火训练。

2 红外点定位

为了能定位灭火器模型相对于投影屏幕的空间坐标, 本文采用双摄像头定位空间中唯一点的方案, 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双视计算范畴。相比一般的室内定位方案诸如超声波定位和蓝牙定位等无线定位手段, 双视计算得到的定位数据更准确、精度更高, 定位误差可以控制在厘米级。

本系统中, 位于摄像头模块中的微处理器负责完成对红外LED特征点的定位计算工作[4]。本文采用的微处理器型号是STM32F407IGT6, 它采用的是32位ARM Cortex-M4F内核, 内置DCMI, FSMC接口, 极大方便了视屏采集。由于微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有限, 为了简化图像处理运算并更高效地识别灭火器模型前端的红外特征点, 本文在摄像头前加上一块红外滤镜。红外滤镜可以阻挡过滤可见光通过, 同时只允许规定波长的红外线通过。根据选用的红外LED类型, 选择相应波段的红外滤镜。当然, 所选用的CMOS数字摄像头必须对LED所释放的特定波长红外光线比较敏感。本文选用的摄像头是美光公司型号为MT9V032的数字摄像头套件。此款摄像头可保持分辨为640*480的情况下达到每秒60帧画面数据输出, 同时此款摄像头对波长为850nm的红外光线也十分敏感。因此选用的红外LED发出的波长和红外滤镜的可透过波长均为850nm。

经过红外滤镜处理后, 数字摄像头看到的画面如图2所示, 画面中出红外LED发光点相对于周围环境会显得异常明亮, 十分方便识别此发光点的位置。

在微处理器取得一帧画面的数据后, 首先进行简单的降噪和二值化处理, 将红外发光点标识为1, 周围环境标示为0。之后取得标识点小圆块上下左右边界点的坐标值, 并取平均值, 得到标识圆点的中心点坐标即 (cx1, cy1) 。

摄像头快门速度为每秒60次, 摄像头模块内嵌入式系统每秒60次将坐标通过n RF传送给系统上位机。摄像头经过标定检测后测得其水平可视角度约为80°。在训练过程中灭火器模型前端红外LED距离摄像头垂直距离小于2米, 而摄像头的水平像素点数为640个。由此可以计算出定位的理论误差最大约为3mm。定位比较精确, 符合使用环境的。

3 灭火器朝向计算

在通过双摄像机定位出红外LED的空间三维坐标后, 再得到灭火器喷口的朝向就能计算出模拟灭火器喷在了屏幕何处。

航姿跟踪技术在自平衡无人机领域已有应用, 为了检测灭火器的喷口朝向, 本文选用HMC5883三轴数字罗盘和MPU6050 3轴陀螺仪, 加速度计来精确确定头戴显示器的航姿。陀螺仪能够测量物体转动的角速度, 具有短时间内测量精度高、稳定、可靠的优点。但陀螺仪对温度的要求性高, 在长时间内, 其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漂移, 导致积分累加得到的角度值会大大的偏离实际值。加速度计鉴于测量原理, 在短时间内波动很大, 但是在长时间的测量中其性能不错。磁强计通过测量地磁的大小, 经换算可得到与地磁南极的夹角。故在头盔姿态检测中, 采取的策略是由陀螺仪积分累加得到角度, 同时又以加速度计为基准对累加的角度进行修正, 这个过程称之为融合滤波。这个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的系统称作捷联惯导系统。

本文采用的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算法, 即融合滤波算法是四元数微分方程的毕卡求解法[5]。四元数微分方程为:

四元数法只需求解四个未知量的线性微分方程组, 计算小且算法简单、易于操作, 是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但其对有限转动引起的不可交换误差的补偿不够, 姿态解算中漂移会十分严重, 因此加上HMC5883三轴数字罗盘帮助捷联惯导系统进行误差校正。经过磁力计校正后, 漂移即会基本消失。航姿检测模块展示如图3。

需要注意的是, 喷口朝向计算需要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的目的是保证在程序启动时, 喷口朝向的方向是垂直于屏幕的, 否则对于水平面上角度的检测将会出错。

4 通信与数据整合

本套系统共有3个数据采集模块, 分别是:灭火器模块、1号摄像头模块、2号摄像头模块。这三个模块同时向系统主机发送数据, 都是通过n RF24L01无线模块完成的。

n RF24L01是由NORDIC生产的工作在2.4GHz~2.5GHz的ISM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器芯片。输出功率频道选择和协议的设置可以通过SPI接口进行设置, 几乎可以连接到各种单片机芯片, 并完成无线数据传送工作。且功耗很低, 接收时工作电流12.3m A, 0d Bm功率发射时11.3m A, 掉电模式时仅为900n A。是十分简单易用的无线数传模块。

本文将3个数据采集模块端的内置n RF24L01模块设置成发送模式, 系统主机端需要插入一块n RF24L01转USB协议的接收模块。该模块内的n RF24L01设置成接收模式, 专门负责接收3个数据采集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打包通过USB端口传给上位机系统。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3个数据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交叉混乱, 接收端n RF24L01需要启用3个数据通道分别接收来自3个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6]。

收集到3组数字后, 形成新的一个数据包。通过USB-HID协议发送给上位机电脑。数据包格式如表1。

数据包总共包括17个字节。第0位和第16位分别是开始和结束位。数据位1~4是1号摄像头捕捉到的信息, 分别代表横坐标的高地位和纵坐标的高地位。5~8位是2号摄像头捕捉到的信息。数据位9~14位是航姿检测捕捉到的角度信息, 分别代表X, Y, Z三轴的旋转角度信息。第15位代表灭火器按压信号。接收模块展示如图4。

在取得3组数据后, 上位机需要通过3组数据计算出灭火器喷口射出的射线打在屏幕上的点的位置。首先我们取1号摄像机的空间坐标为P1, 2号摄像机的空间坐标为P2。我们约定P1, P2的连线是平行于屏幕水平面的。根据点P1和1号摄像头传输的数据 (cx2, cy2) 可以确定唯一一条直线1l, l1 (t1) =P1+t1d1, 其中d1为1号摄像头指向红外点的方向向量量。同理可由P2, (cx2, cy2) 得到l2 (t2) =p2+t2d2。通过解方程l1 (t1) =l2 (t2)

t1为直线1l上到l2最近的点与P1的距离。

理论上, 应为两台摄像机看到的是同一个L E D灯, 所以直线1l和l2必有一交点。实际由于图像识别误差等原因, l1和2l不一定相交。本文可以通过取, 得到 (cx1, cy) , (cx2, cy) 。重新计算1l和2l, 解方程后通过t1求得两条直线的焦点P3。此点即为灭火器模型喷口上红外点的空间坐标。

最后通过模型灭火器模块测得的喷口朝向 (一组欧拉角) , 转化成方向向量d3。可以得到第三条射线l3 (t3) =P3+t3d3。这条射线可视为喷口射出的弹道线。

5 火灾模拟软件

火灾模拟训练的上位机程序通过游戏引擎Unity编写。Unity是一款多平台、综合性游戏开发工具。模拟训练的场景模型通过3ds MAX建模并导入Unity[7]。

系统启动后, 根据前一章介绍的方法计算出灭火器喷口射出的弹道线落在屏幕上的实时位置, 再加上灭火器模型的喷气按压信号, 训练者可以完成在大屏幕上的选中、确认操作。实现通过灭火器与投影屏幕的互动工作。

同时, 本系统设计了多个火灾发生场景, 包括厨房、客厅、卧室等。针对不同的起火原因, 引导受训者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正确的扑灭火灾。通过喷口定位系统可以更好地指导训练者在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如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应距离起火点多远, 喷口应对准火焰的上方还是下方。

6 结论

针对灭火模拟训练的需求, 结合虚拟现实、室内定位、航姿检测等技术, 实现了模拟灭火训练系统。该系统应用100寸投影大屏, 让训练者身临其境, 感受火灾现场氛围。同时模拟灭火器不仅可以作为训练道具, 还提供了精准的人机交互功能, 操作性强。为解决以往灭火训练不安全、不经济、不环保等问题提供的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云明, 陈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灭火救援训练系统[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11) :996-997

[2]王兴波, 袁狄平, 靳学胜.灭火救援行动单兵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 2014, 26 (6) :1137-1138

[3]李文斌.基于DSP的射击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9:4-7

[4]武丽敏, 苏寒松.蔡桂方/数字实景游戏中的智能红外激光枪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 2011, 5:103-106

[5]孙丽, 秦永元.捷联惯导系统姿态算法比较[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06, 6:6-8

[6]李辉, 宋诗, 周建江.基于ARM和n RF24L01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J].国外电子元器件, 008, 12:10-12

上一篇:机械设计课程的整合下一篇:天线控制